时间:2022-11-23 17:39: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物实验教学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创新性实验是在高校实验课改革下的新生教学模式,开展创新性实验,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制度,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一。
由于高校的扩招,逐渐普及高等教育,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目的是考上大学,对生物课的学习重理论轻实验,基础实验操作不规范,复杂实验更加难以完成此外为了节省课堂时间,通常都是实验教师配好药品,这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以及对实验课的理解非常不利。另部分学生基础好,将考研作为自己日后的出路,对生物化学研究方向感兴趣,平时注重自己的实验能力的提高,但由于经费有限,部分应用性较强的实验无法开展,极大限制了学生发展。
在师范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学计划中开设的实验是基础经典的内容,是与理论课同步,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补充,但其的内容无论是操作还是所采用的方法都较为陈旧,已经远远落后于当前生物化学学科的发展,并且很大一部分为验证实验,实验的结果只是观察实验现象,并没有得到定量的结果,这样的实验结果学生早就知道,使学生丧失了对实验课的兴趣,因此在实验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只是按照指导书上的步骤操作。
实验课一般都为考查课,缺少了考试制度,就缺少了约束性,有些学生甚至不愿动手操作,草草完成实验,甚至照抄别人的结果,只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此外,实验课老师同学缺少沟通,使得学生认为只要把实验原理掌握牢固就是实验课的目的,这种错误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如何提高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如何解决创新性实验教学条件的不足所带来的困难,对高师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 生物化学创新性实验的教学内容改革
目前国内实验教材基本上将实验内容划分为“基础实验”、“演示实验”两部分[1],目前,结合我院的具体实际情况,建立能突出师范专业特点的创新实验体系,主要采取利用以下方法:
2.1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首先教师与学生要经常进行沟通,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提出的合理建议,调整教学计划,对一些验证性实验,以及陈旧实验加以精简,增加综合性实验及1-2个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要求学生和实验教师做好沟通,在有效的时间内由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性实验可以在教学计划以外的时间开展选修。首先由教师拟定题目,学生通过查资料,看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再与教师进行探讨修正,具有可行性再进入实验室,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完整的实验记录,对实验药品,低值易耗品的用量估计以及对实验进程的合理安排,并认真做好预习报告,预习报告中要体现出学生对准备工作和实验流程提出的疑问,并由实验教师针对性的回答。本院已经开展的设计性实验,如《卵清蛋白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由06级生物技术同学完成,并参加了校级非师专业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了一等奖。《香菇多糖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液多糖的分离纯化》,已经完成菌株筛选工作,并参加了校团委组织的学生科研立项,在省首届生物实验大赛中获得三等奖,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兴趣。
2.2 制定生物化学实验成绩评定标准
生化实验课作为考查课,要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验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实验评分标准,要尽量避免实验教师单凭实验观察和实验报告的书写给分,通过创新性实验,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实验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评分标准:
实验仪器的使用:设计的实验要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尽可能多的用到实验室现有仪器,加强学生对实验仪器的理解,包括原理,注意事项,适用范围等,能够进行常规的故障排除,而不是简单的按钮操作。
实验操作及记录:实验操作体现着学生的实验态度及实验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能够充分验证实验的合理性和培养学生的科研理念。实验结果与分析是整个实验过程的客观评价与总结,体现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真实有效的记录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树立科研诚信,培养严肃认真的科研态度。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按照论文形式,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等步骤,这就需要在课后时间学生能够自觉的查阅大量资料,来论证实验结果,鼓励学生多查阅英文文献,有助于学习专业英语,提高英语水平,为以后撰写英文论文打好基础。实验报告要突出讨论部分,着重分析实验
结果,从文献中学习科研论文所用词语的特点。 通过以上评分标准,建立公平,严格的考核体制,尽量克服人为因素对评分的影响。建立学生分组责任制的实验课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3-5人自发分成小组选取实验题目,完成实验前准备工作之后,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承担本实验的部分内容,互相合作,开展讨论。
2.3 实验室的管理及师资安排
开展创新性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有利,但同时也为实验室管理及师资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实验室管理方面如何进行调整,首先实验室必须对学生实行开放制度,管理人员必须进行时刻监督。可实行落实责任制,让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自行管理,师资方面可以安排本专业年轻博士教师进行指导,一方面这类教师实验基础较好,此外,对本专业前沿发展了解,能够指导学生具有更广阔的思维模式。
3 创新性实验的实践
生物化学实验室在成立以来,不断的进行创新改革,目前已经基本成熟,从07年开始开展创新性实验,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主要开展如下实验:
l专业建设
1.1专业结构与布局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隶属新余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由生物教研室负责具体组织并落实各项教学工作。为配合江西省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支持新余市生物技术发展,该专业于2003年正式设立,招生规模逐年增加,从最初的20人发展到最多时的72人。截至2011年7月.已有300个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学生毕业。生源质量不断提高,专业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为加快“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建设发展,改变传统的“小本科型”人才培养方法,积极探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之路,生物教研室于2004年底在全校率先开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并分别于2007年成功申报校级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高职高专《普通生物学》教改探索研究”;2008年成功申报江西省教育改革课题“高职高专生物类专业综合野外实习改革与实践”,并成功申报新余高专科研创新团队和《药用植物学》研究中心;2010年成功申报江西省教改课题“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环境下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和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指导研究——以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为例”。目前,该专业已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开展了“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工作。
1.2培养方案
为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市场的需求,我们在新余市、省内外开展了“生物行业从业调研”工作,涉及生物医药、食品、环保和饲料等多个领域。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制订了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并请生物行业教育专家、生物行业技术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定。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有别于传统的“小本科”型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它更面向生产第一线。在培养规格上。突出强调了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结合,以能力为主,突出了生物技术的知识与能力。在培养时间安排上.采用在校培养和在企业顶岗培养的方式,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
2课程建设
2.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环境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必须、够用、实用”为原则,按照生物行业标准和生物技术岗位(群)能力,合理设计、优化重组教学内容,构建了理论、实践与素质教学课程体系。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环境下的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规格与要求,现已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如《解剖生理学》改革为《生理学》;增加了生物技术类课程,如《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化学》课程已开始探索项目式教学方式,《普通生物学》课程已开始探索创新式教学方式等。目前,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比例达60%。
2.2教材建设与选用
根据专业特点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育部推荐的优秀高职高专教材,以及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采用优秀教材比例大于80%。在教材建设上,现已按理论教材、实验教材与实践教材三类开展教材建设工作,正在积极编写校本教材(主要是实践教材),努力形成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高职高专特色教材。目前我们已初步开展实践教材的编写准备工作,包括《普通生物学实验指导》、《生物化学实验指导》、《生理学》实验手册、《遗传学》实验手册、《发酵工程》实验手册、《酶工程》实验手册、《生态学》实验手册等。此外,该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科学出版社组织的生命科学类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并承担了《细胞生物学考研精解》、《基础生物化学》、《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实验》等教材的编撰工作。
2.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在常用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启发思维式教学方法和开放式教学方法.并积极采用双语教学。在理论教学中,尽量启发学生的思维,对问题进行发散式思考,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试行开放式创新教学体制,在教师指导下,将部分实验教学时间用于课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其中,《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课程由博士毕业的教师担任.采用“双语教学”授课。
3实践教学
伴随着该专业的迅猛发展,学校加大了对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尤其是进一步完善了实践教学条件。能满足实验教学的正常要求,每年购买实验耗材能满足正常实验教学与服务社会的需要。
3.1实习
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积极与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开展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工作。随着该专业的发展,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力度,以满足该专业未来教学的需要。通过实地参观、实习等实践活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2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本着突出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我们探索与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尤其加大了集中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学时占总教学计划学时比例从过去的20.5%提高到3O.2%。为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我们加大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步伐,分别与新余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7家单位联合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并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3.3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充分发挥生命科学的特点。让学生走出实验室,走进大自然。如带领学生在国家林科院自然保护区野外考察种子植物的形态特征.到橘子园进行果树嫁接实验,去湿地公园观察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等。同时开展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水污染环境调查、土壤环境污染调查等设计性实验。
3.4开放实验室
针对原来实验室只有实验时才开放的问题,我们将根据实验需要将其改建成“开放式”实验室,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提高学生的实验热情。
4构建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培养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
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体系,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学师资队伍,满足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4.1创建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平台
改革原有的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单一实验教学模式,重新合理定位实验教学;整合实验室。优化资源配置,创建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平台。
4.1.1教师参与实验教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紧密依托
学科带头人的力量,改进实验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摒弃计划性、封闭式实验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自主性、合作性、研究式的学习方式。促进高水平的科研项目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积极开设一些高水平的、紧跟学科前沿的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验,且将每个实验分为基本部分和提高部分,丰富和充实教学基地的实验项目,并鼓励学生在现有实验项目下进行大胆创新.开拓新的实验项目或课题,形成一系列多层次、递进式的教学实验内容。同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进行分层次培养,既避免了传统实验教学“一刀切”的缺陷,使得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又使得能力较弱的学生也不会因为完不成实验任务而气馁,更好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脚。
4.1.2开放实验教学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生命科学
实验教学中心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雄厚的科研力量、稳定的科研方向和充足的科研经费为实验基地的开放创造了条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发挥自主创新潜能的舞台。中心建成后,以新余学院局域网为支撑、教务管理系统为平台.实现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网络化.所有基地仪器设备、开放式课题、科研人员研究方向全部在网上公布,对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可以随时登录实验平台网页,浏览和下载网络教学课件和多媒体影象资料。学生可在网上预约实验.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申请自己的开放式创新实验课题和指导教师。同时,提倡学生自带课题进入实验教学中心,鼓励大胆创新。学生可组成科研小组,提出科研思路,自行选题,自行确定研究内容及设计实验方法和技术路线.撰写正式格式标书,由专家审核、论证其可行性。如果方案得到专家认可,可申请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资助.遵照实验中心的管理规定,按照正式科研程序,自由地进行实验工作,并将其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汇报。写出论文,力争公开发表。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心,让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实验.不仅可使学生初步建立科研思路.进行科研工作的整体体验,培养了科研团队协作精神,并在初次的研究实践中学习到了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方法和学术规范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优秀者脱颖而出,对培养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1.3提供毕业实习基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目前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属于综述性的论文。没有原创性试验数据。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D不仅是教学、科研的主阵地,同时也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毕业实习基地。学生进人实验中心实习后,老师给出基本课题并启发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补充,为学生留有思考创新的余地。
4.2强化毕业专题实践.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4.2.1重视毕业实践,加强“模拟实践”环节毕业实践是学生学习深入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因此新余学院非常重视毕业实践环节。在学生毕业时间前.组织学生进行为期二周的强化训练,将大学阶段所学专业课程引导学生进行“串烧式”回顾与总结,并根据学生的实践单位性质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配备一位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模拟实践”。
4.2.2调整教学计划,提前并延长毕业实践时间我校根据实际况进行了教学计划的调整.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提前1学期进行。一是避开学生频繁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的时段,学生可安心进行毕业实践、毕业论文的撰写;二是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做准备,写出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
4.3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积极挖掘开发创新性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扎实培养创新人才。为更加有效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们积极挖掘开发创新性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形成以“挑战杯”学生科技作品展为龙头,以“创新创业大赛”为主体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体系,并在一系列的科技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渴望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分别于2008年新余高专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2009年新余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4.4结合科研、面向社会,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
4.4.1创建“零距离”产、学、研结合示范实践教育基地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利用新余的工业城市优势,建立和完善实习基地,创建“零距离”产、学、研结合示范实践教育基地。在已有的野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拓展新的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更广泛的开展野外实践教学工作。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每年与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开展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工作。
关键词: 水生生物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1.引言
水生生物学是水产养殖和生物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比较系统和完整地介绍了各类群水生生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地位、生活方式、地理分布与经济意义。重点介绍作为饵料种类、经济种类和作为生物环境的水生生物的个体生物学知识。同时它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水生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及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验。随着教学计划总学时的减少,本门课程课时不足,一些实验内容无法安排,再加之实验设计不合理,教师及学生对教学实习的认识不到位,操作上的不重视,满足不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要求,如不适时进行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而且直接影响到高职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质量。为此,我着重论述了该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与体会,供同行参考。
2.水生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2.1存在着重视理论讲授,轻视实验动手能力培养的现象。实验课没有单独设课,而是依附于理论课中,致使理论课学时远大于实验课学时(总课时64学时,实验课只占20学时),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要求。
2.2实验成绩在整个课程成绩中所占比重过小,只占10%,同时教师对实验成绩的评价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考评只注重学生实验课上的表现及实验的结果,只注重知识的验证,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2.3实验设计不合理,观察性、验证性实验多,探究性、综合性实验少。目前,水生生物学实验教学通常是依赖于理论课教学,教师先把某一类群生物的形态特征、生活方式与分类地位详细讲解,并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药品、仪器设备等,先由教师讲解实验方法、演示实验步骤,之后让学生模拟观察。学生对实验准备过程和实验方法步骤的设立缺乏必要的思考和理解,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未能充分体现,实验在被动中进行。
2.4对水生生物学教学实习重视不够。原先的教学计划中有教学实习的时间和内容,由于教学计划总学时的减少,将为期一周的教学实习取消,实习内容分散到课堂实验中进行,致使综合设计性实验在时间上难以保证,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有效开展,不利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各种实验技能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5受实验室条件及实验思路的限制,实验材料仍依赖于野外采集,致使在实验教学时间的安排上不能与大自然实际很好地结合。蓝藻作为比较低等的原核生物被编排在课本的第一章,野外采集到的实验标本大多为冷水性的金藻或黄藻。因为蓝藻的高发期在高温季节,且微型浮游生物很难采到单一种类占绝对优势的标本,每次实验学生总能观察到多次观察过的种类,感觉每次实验都差不多,失去了观察的兴趣,严重影响了实验效果。
2.6学生本人对实验、实习的认识不到位。有些学生仍沿袭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思路,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看书、做练习,认为只要把理论课考好就行了,动手操作等到了工作单位有需要时再学来得及;有些学生实验态度不端正,在高中阶段就没认真做过实验,连显微镜的最基本操作都不会,上课应付了事,实验结果抄袭,实验报告虚假。
3.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构建水生生物学实验教学新体系
3.1加强基础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结合水生生物学课程特点及技能培养要求,观察浮游动植物常见种类形态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解剖各类水生生物的形态特征和鉴别分类地位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常见和主要的水生生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使学生初步具备鉴别主要水产饵料生物种类的能力。
3.2增加研究性、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实验的能力。
在绿藻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实地采取水绵活体标本,由学生自己在显微镜下观察探究水绵的特征、绿藻门的特征,研究其生态分布等。在枝角类大量繁殖季节,教师带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观察其运动状态、集群方式、色泽变化、分布区域等,然后由学生自己决定采样方式、采样时间和采样区间及深度,自己进行探究性实验,观察总结其形态特征、生态分布特点,以及与其它饵料生物之间的关系,等等。同时开放实验教学空间,将学生带入大自然中进行教学,如水生维管束植物实验教学就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及特色进行野外实验教学,组织学生到萧山湘湖、杭州西湖观察水生植物的形态及生长状态,正确区分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及沉水植物四大类群,分析植物形态与生长方式及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论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怀。
3.3利用综合实习机会,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基础实验教学基础上,与鱼类学、水化学、生态学等其他相关课程密切合作,开展为期2周的教学实习,以养殖水域渔业资源调查与利用为主要内容,调查研究学校鱼苗繁育场、钱塘江三江口水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以及与其他生态因子的关系,将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4因材施教,为有兴趣的学生开辟“自留地”,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在基础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不满足于观察现成的标本,更不满意“杂种”标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亲自培养单一种类的纯种标本。为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在实验室、育苗场的温室大棚等地方为学生开辟“自留地”,由学生自己选题,组织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步骤的设计和完成。有些学生选择设计生态养殖玻璃缸;有些学生通过采样、分离、培养单细胞藻类、轮虫或枝角类等。这种做法,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而且在实验中每个成员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作,认真完成每个步骤才能最终保证实验的成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学生对自己培养的成果视若珍宝,观察也特别认真、仔细。最后固定、保存,还为下一届学生提供实验标本,以此展开良性接力。
4.完善考试考核方法,提高学生实验兴趣,保证实验质量
实验课考试单列成绩,成绩包括上课综合表现(20%)、实验报告成绩(30%)和期末考试成绩(50%)三部分。
4.1上课综合表现考核,克服了以往上实验课人到心不到、手不到的弊端。
该项成绩评定主要包括学生有否迟到、早退;能否积极参与实验材料的准备;动手操作的熟练程度;同组成员间的相互合作精神;有否新的实验思路等,是一种定性的考核方法,注意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着眼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4.2改革实验报告的写法和要求,客观上避免了实验报告的抄袭、作假,保证了实验报告成绩的公平、客观。
每次实验都要求学生认真作好实验原始观察记录,要求写出题目、日期、实验目的、材料的来源或培养方法、实验步骤等,实验结果要简明扼要地客观说明、分析讨论,力求客观真实,有理有据。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独立思考的能力,从源头上避免了实验结果的抄袭作假,注重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
4.3实验期末考核,有利于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提高实验综合素质。
实验测试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情况。测试内容包括实验仪器、用品的使用方法,实验步骤的编排创新,动手操作的熟练程度,实验现象的科学分析、实验结果的正确程度等方面,是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5.结语
以上的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基本科研作风,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研究创新能力为宗旨,强化了实践育人的观念,充分发挥了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魏为民.改革水生生物学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J].黑龙江水产,2004,102,(4):30-31.
[2]赵文,刘青,刘焕亮.水生生物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杂志,2003,24,(8A):14-15.
【关键词】临床检验;教学质量;提高方法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87-02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是医学专业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对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在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的教学工作中,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传统的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分析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做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具体的实施情况如下:
1 改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
通过对传统教学工作的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多数是以被动式的吸收知识,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传统的教学中只重视结果的培养,减弱了对学生的能力和实际应用的培养[1]。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强教学理念的转变,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知识创新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能够将学习知识的过程由原来被动式转为主动式,这样更加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目的。且在实施的过程中重点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从更加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实施。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对整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性的探讨,并做优化。并对以往的陈旧知识做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并重点突出教学内容的实验性和创新性以及科学性与实际性,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2]。
2 改变评价体系,重视技能操作
在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专业机能的培养,并重点的进行抓全程实施。学生能够有的熟悉基本仪器的使用,并且在第一次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让所有的学生对使用的微量移液器和刻度吸管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诠释,并进行有效的考核,而且进一步的加强规范性操作,并对评估中实施不正确的及时进行纠正,并加强重点强化训练,而且做得人人过关。另外,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全程跟踪,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出,并进行相关的指导。在教学成绩评估的过程中,应依据学生的机能操做情况进行打分,并将其作为总考核成绩的一个指标[3]。
3 加强案例与实验教学结合
由于以往的教学工作中,缺乏丰富的案例进行分析,导致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整体的教学质量下降。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加强实际案例的分析,并与实验进行全面的结合。能够有效的使学生能够对整个学习产生足够的认识和兴趣。并在上课之前将详细的病例资料进行发放学生手中,并且进行有效的讨论,在上课时将问题进行反馈。教师并依据反馈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解答,并进行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从而加深学生的认识。而且在讲解的过程中进一步的明确生化自动化分析仪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有效的指出,从而避免教学中存在纰漏。在实施的过程中,并重点培养学生的趣味性和启发性以及实用性,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而且在选取的病例的过程中,应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并进行问题的设计。在进行相关的实际案例分析之后,加强实验与实际案例的对比分析,并从中找出存在的差异,从而提高其认识[4]。
4 结合实际情况,提高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过程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依据医院的基本情况进行制定教学计划,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由于多数的医院中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因此,在教学中重点进行突出自动化分析技术和方法学的评价及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并依据科学发展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将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穿插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加强实际情况的了解,才能提高其认识,并改善教学质量[5]。
5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增强项目教学
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是医学专业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对各个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加强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提高之外,并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并依据不同的学生特点进行制定教学计划,从而有效的提高其各个方面的能力。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增设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项目教学,除了在平时的一些技能操作之外,开设一些综合性的实验或者设计性实验,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应变能力。而且通过一些项目的实施,提高学生对不同环节的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6]。
综上所述,在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的工作中,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教学计划,并有效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能够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并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加强学生的个人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有的体现,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增加一些创新性的项目,多增设一些实际案例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知识面,并改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才佳,蒋显勇,李木兰,等.提升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质量探索[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2(12):900-901.
[2]邬强,林英姿,吴荣泉,等.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检验医学教育,2008,12(03):676-677.
[3]罗艳红,邓益斌,黄跃斌,等.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12(01):12-13.
[4]李淑慧,胡川闽,高利宏,等.提高《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本科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23(13):743-744.
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在推动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方面,生物实验教学有着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特有功能。然而,在广大农村初中,特别是农村薄弱初中,由于教育经费,升学压力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针对农村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一些切实可行的农村生物实验教学策略,以期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成为目前摆在生物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教师首先要重视实验教学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更应该体现出来,这是落实素质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一个突出表现。作为一名第一线的授课教师,首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实验教学,不能把它看成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要彻底改变那种教师一讲到底或者靠学生死记硬背的陈旧方法,从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验证性实验中走出来,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改课内实验为课外实验,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尽可能多的创造学生实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提高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前充分准备和精心设计实验教学程序
生物实验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药品、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的生物实践活动。教师应该在每学期之初,认真钻研教材,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生物实验教学计划,避免平时生物实验教学的随意性。教师作为生物实验活动的调控者,指导者,其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所以在每次实验教学前,教师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要求,课前自己认真做几遍,确保自己实验操作的规范和熟练。同时,教师要根据自己课前实验的实际情况预测课堂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以及在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过程中,哪些地方可能会是学生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的地方,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确保生物实验活动的顺利开展。实验教学和一般的授课有不同的要求,而生物教材又往往受到地方性和季节性的限制,有些生理性实验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结果,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初中的生物实验材料几乎都可以在当地找到,也可以放手发动学生采集和培养,以此培养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获得对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三、加强实验教学的课堂指导和管理
在生物实验课教学中,我们虽然看到了学生热闹参与实验的过程,但是,可能只是表面现象;我们虽然看到了教师在课堂上顺利完成了实验教学任务,但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可能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多数初中生把观察简单地理解为“看”,对看到的现象缺乏分析和思考,实验完毕后往往答不上产生现象的原因和实验的结论,一堂课下来,教师会弄得疲惫不堪,学生在嬉戏中一无所获。因此,要加强学生的实验指导和管理工作,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及实验方法,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并教育学生对实验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实验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质疑,抓住现象的本质,找出与该现象相关联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细致,尽可能多设置几个“为什么”,发现学生的操作技能有错误或观察判断不正确,要及时启发学生纠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最后指导学生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总之,只要对生物实验教学予以高度重视。从教与学的实际出发,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生物实验的教学质量将有望得到大面积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生物实验课程;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039-02
作者简介:樊庆德(1967-),男,内蒙呼伦贝尔人,副教授,从事生物教育及微生物学应用研究。一、高校生物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对生命现象的深入探讨与研究、对生命规律的认知与掌握都与实验活动紧密联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就明确指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接受信息的同时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同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2007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我国开始实施,这项计划是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中明确指出教育改革需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人人成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同时要注意创新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与人合作。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纽带,它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动手能力、树立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生物实验课程教学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高校生物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学
当前高校生物实验课程乃至整个理科教学领域,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十分普遍。近几年,高校不断扩张,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相关教育经费的投入、师资体系的构建却没有同比增长,实验器材、教学人员等欠缺使得实验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在理论知识教学上,学校一般安排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职称教师进行教学,但是在实验教学中一般安排新教师或者留校任教的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这些教师的教学经验相对欠缺,对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在课程分配上,理论课明显多于实验课,从而导致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只能按照教材上的步骤和教师讲解的流程进行实验,没有时间进行深入探究或者对失败实验进行原因分析,这对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
2重视理论验证,忽视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究能力,但是目前的生物实验教学大多是按照教材所编排的内容进行教学,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等在教材中都一目了然,教师先进行讲解后便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在整个生物实验中,学生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的主动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根本无法得以发挥,更不用提学生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了。生物实验教学中时常出现这样一个情况: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实验方法与步骤进行实验,但得出的却是不一样的实验结果。遇到这种情况时学生完全不作过多考虑,只是盲目承认自己的实验方法或者步骤出错,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修改。例如在微生物实验“细菌生理生化反应”中,大肠杆菌因生化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和酸菌没能使溴甲酚紫色变成黄色,或者没有使杜氏小管中产生应有的气泡,遇到这种实验结果时,学生往往不会深入探究其中的原因,大多是直接修改实验结果。
3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技能训练
在生物实验课程教学中,学生走进实验室时,就可以看到实验台上摆放了必要的实验器材与实验药品,学生对实验器材的选择与药品的配置根本一无所知。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理论教学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教师会占用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讲解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然后按照实验方法与步骤将实验演示一遍。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对实验材料的采集、实验过程的设计、实验准备过程等完全不了解,对实验方法与原理的正确性也缺少必要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大大制约学生技能的提高。在今后进行独立实验操作的时候,学生对于步骤的设计与药品的配置将会无所适从;学生步入社会后也无法独立进行工作,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分析能力的局限性会制约其发展。
4教学内容陈旧,评价方式简单
当前,高校生物实验教学内容明显滞后。主要表现:一是实验教学的内容不够新颖,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没有被及时引入课堂,多年前的教学内容一直延续至今;二是当下生物实验方法过于单一,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生物实验教学一般采用“预习—讲解—巡视一批改实验报告”的模式,不适应社会对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同时,生物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教师一般根据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来评定成绩,待一个学期的实验课程全部结束后,学生实验成绩累加平均后的分数就代表着学生的学习成果。但是实验报告中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等都是已知的,不少学生报告中的实验数据与结论都是伪造的,实验报告根本无法体现学生的操作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状况。
三、生物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1更新观念,重视实践教学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002年经重庆市教委批准,重庆文理学院设立生物技术专业,几年来,生物技术专业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合理设置实验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为措施进行专业建设,使生物技术实践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在实验设置和内容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构建了“以专业实验技术为龙头、基础实验技术为基础、模块实验技术为补充”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1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原则
长期以来,国内各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因成立背景不同,办学特色不同,在实践教学各个环节设置方面各有偏重。近些年来情况有了一些变化,随着生物技术产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各校交流的加强,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内涵及外延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从2005年开始,按照“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验课程建设要求,结合重庆文理学院具体情况,对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在课程优化目标方面,主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
(1)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生物技术是一种高新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工业、食品、医药、微生物等领域,市场需求范围广。这要求以通才教育为基础,培养厚基础、高素质、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形成核心竞争力。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展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因此,应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技术过硬的应用型人才。
(2)结合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生物技术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高新技术不断被发现,为生物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手段。同时,生物技术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生物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理论与实验技能,了解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因此,应将最新生物技术科研成果和学术前沿发展趋势引入到教学当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生物技术,并提高其解决科学难题的能力。
(3)学生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生物技术实验教学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不仅仅是对理论的验证,还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思维的重要手段[1]。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重在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学生养成自我约束、主动学习、不断进步的优良学风[2]。实验课堂应改变由教师“抱着学生走”的实验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在实验中留给学生较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拓宽思路,使学生产生压力,并将压力转变为动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综合以上各个方面,高等教育应当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出发点,形成专业的培养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体系的学习,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
2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建设的框架
生物技术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和尖端学科,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层出不穷,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紧跟前沿[3]。生物技术专业无论是设备投入还是实验耗材相对较高,要求高校必须加大投入,才能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而加强实验教学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实验室[4]。
首先,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中心,对专业人才知识和技能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和设计,使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形成4大模块,使这些模块既分工明确、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有机地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的整体。与理论教学相互配合,以基本技能为基础,专业技能为重点,突出知识的联系性和综合性特点,注重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相对完善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其次,结合学科优势,打造创新性综合实验体系。综合实验体系除贯穿基本技能训练体系以外,根据重庆文理学院的专业特色,开设一些具显示度的、切合实验室规模的、包含完整生物制药环节的综合性大实验。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并与课程理论体系配套,为学生提供初步技能实训的机会。实验规模的生产装置与布局反映了现代生物技术的特点,并充分利用重庆文理学院现有的生物教学中心技术优势,在实验内涵上体现多学科的交叉与应用,反映科研、生产、工艺一体化研究的思想。
最后,依托重庆文理学院建设重点学科的背景,创建柔性技能型实践平台。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体现了教学与科研的充分结合。利用学科资源,校级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生物工程中心都直接参与本科实践教学。开设植物组织培养、水产动物良种选育、基因工程、酶工程4个方面的设计型、研究型开放实验,供学生选做。学生依据自身的个性特点可选择感兴趣的实验,实验的内容也根据学科的发展不断调整、提炼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出整个实验系统适应学科发展及个性培养的柔性。通过研究设计型实验环节,让学生体会生物材料的多样性,感受现代生物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对专业有一个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3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体系是生物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包括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队伍和实验室装备等的建设。其中教学内容是实验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获得实验技能的根本[5]。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是围绕着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和建立的,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立基础实验技术系列、专业实验技术系列和模块实验技术系列3大类别实验课程,明确本专业基本技能点、专业技能点和行业综合技能点要求。以实验技能性质分类为主线,整合实验课程,使学生明确每项技能的训练目标。
基础实验技术系列涵盖生物学和实验技术的核心,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训练环节,这一层次也称为基础核心实验。专业技术实验系列涵盖生物技术大实验以及发酵工程、植物组织培养、生物技术制药等方面的设计研究型实验,实验内容提前公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专业技术实验系列中学生可部分或全部完成从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准备直至实验结果获取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在学生进行上述2个层次专业实验技能训练的同时,对一部分较为优秀的同学安排创新实验环节的训练,创新实验反映学科发展方向及研究热点并带有探索性,参加创新实验的学生可以提前进入实验室,并可以免修部分相关的综合实验。
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从2005年开始,学院对教学计划及实验室管理模式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教学计划方面,集中时间安排综合性实验,并建立了互动的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开发出集管理、预习、信息反馈为一体的实验管理信息系统,挂在校园网上供学生实验选题、预习、实验室准备、管理之用等。
4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实践教学的改革是个永恒的主题,生物技术专业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虽然已取得明显的成效。
首先,实验课教学更趋合理。实验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遵循创新性、系统性、连贯性、综合性的原则,从直观性、验证性和巩固性实验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过渡的原则。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上,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定量分析试验和大实验,引入学生自主性实验。在实验内容的顺序安排上由浅到深,相互渗透,循序渐进。实验内容调整后的特点实验内容更加符合生物技术专业需求,内容的分布更趋合理,实验内容的改革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实验效果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其次,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专业技术实验和创新实验环节得到了大大加强,综合性实验由原来的2个增加至10个。开设创新性开放实验机制,有兴趣的学生随时都可以申请开放实验项目,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研究。使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步转向主动学习,从被动接受教学到主动去探索寻求科学实践知识。许多学生不满足于实验、实习课程的学习,自发组织各种科技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大二开始就介入教师的科研项目,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展课外科技立项活动。通过这种训练方式,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问题的分析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再次,将科技前沿融入到实验教学环节。通过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以及课程的合理安排,明确了教学思路,学生易于接受、反映良好。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生物技术理论课程知识的系统理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了创新思维方法和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科研工作、开发利用资源生产生化产品提供了思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还将科学发展的前沿和热点渗透到本科实验教学中,部分实验内容直接来源于最新的科研成果,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最后,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科学生到科研实验室后,从课题的选择到实验的设计等过程都以学生为主,教师仅做必要的指导,在进行课题研究的时候,专业理论在课题研究中得到应用,让学生专业学习不再枯燥与抽象,特别是课题研究一步步取得进展,解决了一个个难题,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学生学习的效能感得到了加强,这些都促使学生学生学习方式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新知的转变[6]。
5参考文献
[1] 张敏,王邕,梁锦添,等.改革生物技术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增刊):77-78.
[2] 李文鑫,陈学敏.立足实践,着力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7(1):37-39.
[3] 韩新才.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8(1):l18-120.
[4] 邹长军,吴雁,兰贵红,等.生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07(6):1-2.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生物教学;应用研究
目前,初中生物教学比较传统,教师不能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教学实验,使得初中生物教学过于单一。要想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教学实验,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知识灵活地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一)理论课程安排较多,实验较少
初中生物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系统性很强,目前,在很多初中生物教学中,课本上向学生展示很多理论知识,而能够让学生走进实验室的课程设计比较少。更重要的是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真正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但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难以做到这些。
(二)实验条件差
很多学校的实验条件比较差,使得当前农村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教学资源的缺乏限制了实验的开展,任何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要借助相应教学资源的支持,农村办学水平较低,教学资源开发水平有限,这对于生物这类自然学科影响更大;其次,对现有可利用教学资源的关注不够,很多学校虽然都设有生物实验室,但基本上都是闲置的。
二、基于实验教学法的初中生物教学
(一)实验设计原则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需要通过特殊形式的生物实验,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并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自由的实验课氛围;第二,教师需要明确,实验虽然可以吸引学生,最重要的是实现学生思维模式的养成。第三,在实验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将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知识中,而是要将灵动的生活要素融入实际的实验中来,将学生的知识面有效拓宽。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生物实验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将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设计
在“植物呼吸作用”教学中,教师将书本知识巧妙地转换为学生的生活常识,在吸引学生注意的同时,促进教学内容开展。因此,该节课程从“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转化为了“水果的保鲜”。在课堂实验中,教师首先引出话题,“同学们,当你们的妈妈在超市中买的水果、蔬菜放在厨房中,几天的功夫还没来得及吃就腐烂了。为什么放在冰箱中的苹果和在室温下的苹果,前者不容易腐烂呢?你能够帮助你们的妈妈解决这样的问题吗?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探讨一下这是为什么,并且找到水果保鲜的最佳方式。”教师引出实验目的之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设计与自己生活实践相关的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都积极思考,努力设计最佳的水果保鲜方法。当不同组别的学生设计出实验之后,先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然后由教师对各组实验成果进行评价,向学生引出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统计学生的结果,和学生一起总结实验结论,将水果保鲜的最佳条件列出,即“低氧低温、湿度合理”,最后让学生课下分析其他水果的保鲜情况,实现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三)实验评价
以上实验模式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却能够将初中生物书本上的固态知识转化,通过搜集与生活相关的知识,选择水果为实验材料,拉近了实验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在实际实验中,教师应该从正面对学生积极鼓励,并对学生在讨论中的发言给予充分肯定。对实验中的危险进行着重强调,并鼓励学生举一反三。
本文中,分析了生物教学的现状,以实际的生物实验为例,分析了实验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将实验教学法应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是生物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初中生物教学形式单一,因此需要在实验教学法的渗透下,转变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林峰.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2]陈亚丽.初中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课;整合模式
生物化学是一门操作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是生命科学中极为重要的学科之一[1],[2]。近年来迅猛发展,尤其实验理论、技术和方法更为迅速。因此,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占有突出地位。如何增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已经成为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我校是河北省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和师范教师的重要基地。目前,我校已处于应用型大学行列,正处于转型办学的关键发展时期。所以在人才培养上需要更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强化实验教学在整个本专科教学体系中的作用。但是较之理论课程,我校实验课程教学改革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滞后状态。生物化学实验课一直以来在我校处于极其重要地位。涉及我校3个二级学院的农学、园艺、食品等共计12个本科专业。涉及专业广泛,授课学生众多,同时是多数研究生入学的必选科目,直接影响学生的综合成绩。我院植物生理与生物技术实验室一直承担着这项教学任务,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十四年历史。但是,目前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实验内容简单、陈旧,缺乏综合性和探究性实验内容;2.教学模式单一,授课方式死板;3.缺乏科学合理的实验考评体系。总之,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教学实践,必将直接影响我校毕业生专业素质,乃至后续毕业率和就业率。就实验课程设立及发展现状而言,此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基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各位授课教师近年来一直尝试从教学计划、实验课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方式与评价方法等方面研究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教改目标、思路及具体教改措施,旨在更新思想观念、强化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实验课的实践优势,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并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现总结如下:
1.预先精选科学的实验内容,增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我校是一所农业院校,各本专科学生科研内容多围绕农作物进行。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生物化学实验所处地位不言而喻。以往生物化学实验多以单一实验为授课内容。如测定植物组织中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总量及过氧化物酶含量等。这种授课方式虽然能保障学生在四个学时的学习中基本掌握各实验的操作技巧,但是弊端较为明显: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同时材料准备也显重复,不利于节约成本。笔者在近些年的生物化学实验改革中首先力争从培养方案入手,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内容。在授课计划方面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将多个实验内容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植物组织中存在各类组分,并能井然有序地将各类组分含量依次测定完毕。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又节约了实验材料成本。此外,在开设实验的过程中创立不同班级间的学生互评机制,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加大实验课的成绩比例,实验成绩占到生化实验课程总成绩的20%;将实验成绩分为考核、预习和出勤占5%,操作占10%,实验报告占5%。
2.适当选取实验内容,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内容
为了充分锤炼学生实验能力,以便为日后科研打下坚实基础,笔者适当增设自主实验内容。诚然,考虑到培养方案和授课计划的各类限制,这类实验内容不宜过多开设,而且开设的专业和年级尤为重要。依据以往经验,该类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不宜在一年级开设。因为此时学生仍然缺乏足够的理论经验,很难充分运用各类理科实验操作手段。当他们经过一两年锤炼后,已经充分学习了生物、化学等各类理科知识,能够在理论及实验层面上小试牛刀。此时便可以适当增加自主性实验,充分锻炼其综合实验能力。而学生的综合科研能力便在此方面充分体现出来。实践证明经过此环节培训,学生均会在日后写本科毕业论文时拥有较强的科研技能。
3.开设开放性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自主实验的空间环境
为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本实验室特意开设了开放性实验室。将这一环节运用到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实验需要在课下零散时间内完成。然而由于授课班级较多,很难满足此类需求。此时,开放性实验室的作用便得到充分发挥。由于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以在此空间内继续完成剩余的实验步骤。开发实验室内放置有722型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冰箱及各类玻璃器皿,能够充分满足学生需求。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充分制定了各类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开放制定实施流程进行。综上所述,生物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实验性学科,涉及专业和学生人数较多。生物化学实验在具体实施方面的首要困难即授课时间不足。需要各个学院、专业带头人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到年级限制、授课时间段等因素。虽然生物化学实验改革尚处于初探阶段,但是意义深远,急需各位授课教师共同努力。笔者希望借此抛砖引玉,为农林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改革提供一些新观念和新思路。
作者:蔡爱军 杜利强 郭艾英 邹亚学 杜金友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总结是教学的谎言,是对领导善意的欺骗。对学生的冷淡,对职业的倦怠,对常规的敷衍,没完没了的下载与复制,照样能装出一个“优秀”的教师状,一如今冬的雪,看表面银妆素裹,消融后,狼籍一片,草草收拾整理,权当本期的总结赘述如下: 一、深钻教材,了解学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由于本期我由数学转为科学,实乃新手上路,骤感压力剧增。本期开学初,我与所带六年级三个班的班主任了解相应班级学生学习情况,并深钻教材,熟悉大纲要求,在开学第一周制定好了教学计划。
二、认真备课、上课,按常规严格要求自己。
本期教材是由原来的自然改版为现在的科学,从内容和编排上作了相当大的变更,为使学生易学易懂,我首先在备课上狠下功夫,注重备课质量。课堂上我侧重灵活的教法,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与培养学生的能力,向课堂40分钟质量,较好地完成了本期的教学任务。此外我还采用了电子备课,取他人之长,并从班级学生实情出发,进行二次加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三、加强实验教学,突出实验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点,是学生探索、研究、发现问题得出结论的主要途径。本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了实验教学:一是备齐实验所需器材。添齐了实验室本期实验所必需的器材(电池、导线、铁钉等);就地取材,自已制作了许多实验材料,如《材料与形状》单元里,我就亲手制作了框架、纸桥等教具。二是狠抓实验过程的教学。1、规范学生实验操作步骤,要求学生按“习实验内容——准备材料——提出问题——操作发现——得出结论——器材整理”的模式来进行实验。2、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学生进行同伴互助与合作,既提高了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加强课堂与外界的联系,凸显科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本期科学教材内容皆取自于大自然,针对这一特点,我加强了课堂与大自然的联系,拓展学生的课堂空间,学生乐于学习,深入大自然去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究问题。如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共八课内容,其中有四课我是带学生走出了课堂,让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究、去获取……
作此象征性地总结,以便来年工作的开展。通过一学期的科学教学,我觉得我很适合科学教学,乐此不彼,望下期能一如本期地搞好科学教学。
李云军
2010年元月15日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教学理念
前言
实验室初中生物的学习必要的基础之一,它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实践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传统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重视实验对书本知识点或老师观点的验证,老师对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讲解都很详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难以独立思考和观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传统生物实验教学理念的弊端
生物在初中的教学中,作为一门实验学科,但是却没有受到重视。但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教育部门渐渐的对初中生物的实验课程,也有了新的定义和重视程度的提高。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纯粹是为了掌握和巩固老师讲过的一些知识,为了证明老师讲课的正确性。在整个初中生物教学计划中,有的学校由于学校实验条件限制,部分实验器材需要老师自己准备。另外,由于生物实验课有的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细胞样本的选取、制备、光学仪器的调试等等需要耗费老师较多的精力,因此有的老师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实验教学,而更愿意将课堂讲解作为主要手段,老师更愿意讲而不愿意做。能不做就不做,既使必须要做也大部分是演示性实验,让学生在课上观察一下而已。真正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比较少,而在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往往从实验目的、实验步骤等每一个细节都会提前讲一遍,做到让学生有章可循,殊不知这样的实验违背了实验课的初衷,也违背了学生学习的意愿。新课改提倡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渴望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要努力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最喜爱的是做实验而不是看实验、听老师讲实验。教师在对待学生实验上不应该吝啬,应该舍得花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的目的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独立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自思考、创造性的通过实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才是实验的最佳途径。学生唯有亲自参与实验的设计和思考才能真正在实验中有所收获,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①。
二、改变实验教学理念的重要性
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在学习中是占据主导位置的,这就需要广大的教师要转变传统生物教学的理念。教师要学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将成为实验教学的重点。实验教学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的一个过程,是初中生物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通过生物实验,会对生物这门学科更加了解,也会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的时候,更加的容易一些。实验会使生物教学浅显易懂,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尚未成年,天性使然,会对从未接触过的事物感到好奇。因此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展开生物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理应受到重视,实验它是生物教学中的一部分,有些教师因为觉得实验太麻烦而拒绝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的观念是不对的。又有的学校,因为设施的不完善,无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进行生物的学习,这也要尽快的改进。传统的生物教学知识回归课本,教师讲理论,学生记理论,实验的过程最多是用多媒体放映,这样一来,学生将会没有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亲自动手实践有助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此达到提高生物成绩的效果。由此观之,改变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应转变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及角色定位,营造充实且具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以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②。
三、改变实验教学理念的策略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题进行教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可以过分看重自己的业绩而急于求成忽略学生。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对待学生的学习不可懈怠,不可嫌麻烦。因此,教师要在生物课堂上,让学生亲手进行实验的教学。首先要彻底改变教师的观念,让教师认为实验的重要性,让教师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其次还要让学生也转变观念,学生要对生物提得起兴趣学习,要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对新鲜事物有冲动性,对学习要有积极性,对于教师,要与其关系相处的融洽,以上因素都有利于自己的学习。学生能做到以上几点是再好不过的了。再者,学校也要重视生物实验教学,有些农村学校,没有相关的实验设备,应该向村委申请,向政府申请协助,政府方面也应该给予资金的扶持,使学生能用上良好的实验仪器,从而来提高学习的质量,激发学习的兴趣。
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生物实验教学理念应该被淘汰。要彻底的改变教师的传统思想,改变学生对于初中生物学习的认识,改变学校方面的重视程度。另外,政府方面也要扶持贫困的学校。生物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关键因素,是学习生物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使学生学好生物的关键。
【注释】
① 李攀学. 浅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理念的转变[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7).
1丰富生物教学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依托于简单的黑板和书本来完成教学活动,应付各种类型的大大小小的考试,取材范围的局限限制着初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而多媒体技术融入初中生物教学过程后,不仅使枯燥的苍白的文字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演示课件,而且知识丰富的网络丰富着教学素材,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潜移默化地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生物教学要素中,黑板和书本就是教学活动的全部,教师大量的板书和学生手忙脚乱的、机械的记录占用了大量的时间,更不用说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能顺利完成教学活动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书本知识细化为具体的音频、视频教学课件,不仅形象直观、学生易于接受,而且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动静结合的画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望尘莫及的。比如在讲鸟类的主要特征的时候,可以制作各种鸟类的多媒体视频课件,可触可感的贴近现实的形象远比印刷在书本上的画面形象得多,学生易于理解,而且印象深刻,同时激发学习兴趣,避免了教师苦口婆心绞尽脑汁地讲解,学生却不理解的状况。最后剩下的时间,教师可以借助于《动物世界》《走进自然》之类的节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爱上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网络是一个丰富的知识宝库,在实际的生物教学中要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丰富教学资源,资源多了、素材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自然调动起来,整个教学活动也会顺利完成。
2优化教学环节,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传统生物教学活动能整体完成教学目标,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处理不到位,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体系也有很多需要提升、优化的空间。多媒体技术可以运用声音、画面的处理将教学环节具体化,同时加上教师面面俱到、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这样做,不仅优化了教学环节,易于学生事半功倍地掌握知识,而且提高了生物教学质量,有利于顺利完成教学计划。教学视频把抽象的生物概念情境化,积极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创设了良好的开始。如“血液循环”一节中,教师教学的难点就是血液在循环路径中的运输以及循环的途径的描述。学生在理解血液循环的路径和意义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地演示血液循环的过程,紧接着画面进行多层面的剖析、多角度的分割演示,变抽象的语言描述为形象的画面演示,变静态的文字画面为动态视频画面,这样肉眼看不到的血液循环,活生生地展现在了学生的眼前。多媒体教学技术优化了初中生物教学环节,注重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初中生物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提高。遗传和变异不仅可以解释生物延续的原因,因为其更贴近实际生活,所以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教师可以在整节课的导入环节上做一些优化,比如可以设置一张可爱的小熊猫的照片,然后配上它父母的照片,当学生看到可爱的小熊猫的时候,自然会有很高的学习的积极性。然后用一个“这个熊猫和它父母外貌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特点”的问句开始授课,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再趁势引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定义,整堂课自然能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进行。由此可知,教学环节在整个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教学环节处理得好,生物教学就能化难为易,教学质量随之得到提高。
3为实验教学提供新方法,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观察法和实验法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生物实验教学不仅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一种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生物实验的设置旨在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以其独特的传递信息的手法,给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新课标要求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计划中,安排了类型多样的探究实验,但是受到很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有些探究实验根本无法正常实施,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实验教学中就成为必然的一个选择。在展示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的实验时,教学的难点是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让学生了解了实验结果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更生动直观地展示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动态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显微镜的练习使用是进行初中生物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训练的关键环节,而且为以后生物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在为学生介绍显微镜时,由于显微镜内部的结构是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这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显示显微镜内部复杂的结构,学生就会一目了然,从而加深对显微镜的认识。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容易颠倒操作的顺序,使用方法错误,这些错误可以通过在实验课上运用多媒体来尽量避免。运用多媒体演示具体的实验操作方法,对于重点问题可以集中展示,学生不仅能清楚地记住实验内容,而且能正确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慢慢养成规范化地进行实验的习惯。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克服了实验条件不足的弊端,还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总之,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初中生物教学来说是一件利弊皆有的事情。多媒体技术融入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不仅以其“声情并茂”的魅力给当代初中生物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而且给整个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教学途径,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事,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多媒体技术这种新鲜事物的接受驾驭能力强,但是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外物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好多媒体技术是一个取其精华的技术活。初中生物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该给多媒体教学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迎来初中生物教学充满希望的春天。
作者:刘培荃工作单位:青州市偶园回民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