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防教育征文

国防教育征文

时间:2022-04-15 12:13: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防教育征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防教育征文

第1篇

今年9月17日是第十六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为贯彻落实《定州市学校“全面国防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增强我校师生国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构筑中国梦”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全民国防教育大纲》,以“关心国家安全,维护海洋权益”为主题,宣传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调动和发挥好公民参与国防建设的积极性,为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成立国防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冯英建

副组长:王少华

成员:各班主任

三、活动安排

1.广泛宣传,营造国防教育氛围。利用例会向教师宣传《国防教育法》、《小学、初中国防教育纲要》。利用宣传橱窗,开设国防教育专栏,举办国防教育图片展览。

2.举行一次“全民国防教育日”国旗下讲话,对师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宣传动员。(9月17日)

3.各班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开展国防教育主题班会。(9月18日)

4.组织全校学生收看国防教育影视片。

5.五、六年级举行一次进行国防知识竞赛活动。

6.三、四年级举行一次国防教育征文活动。

第2篇

【关键词】思政教育 实践教学法 国防教育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035-03

【Abstract】The article expound the academic thereunder of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educ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Secondly the article analyse the fun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for educ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of vocational college. And then, the article also offer some ways to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for educ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Educ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Vocational College

一、高职院校运用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法开展国防教育的理论依据

实践教学法是指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遵循系统的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受教育者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实际,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办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多种有益的实践活动,进而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实践途径和组织形式。将实践教学法引入高职院校的国防教育中主要有以下依据:

1.高职院校运用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法开展国防教育的哲学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高职院校运用实践教学法开展国防教育的哲学依据。哲学认为,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物质是第一位,意识是第二位,物质决定意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将这个观点贯彻到认识论中,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该认识论强调人的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联系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桥梁。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从实践中获得,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认识的结果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和修正,最终达到更好实践的目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判断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国防教育是指国家为增强公民的国防意识,提高公民的国防行为能力而进行的教育,是国防建设和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1]由此可知,国防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公民的国防意识。意识的培养和增强应该以实践为基础。古人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有效地开展高职国防教育就必须紧扣实践。离开实践谈论开展高职国防教育和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无异于缘木求鱼。

2.高职院校运用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法开展国防教育的教育学依据

教育学中的基本原则和相关理念是高职院校运用实践教学法开展国防教育的教育学依据。高职院校运用实践教学法开展国防教育的教育学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实践教学法体现了教育学的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任何教学方法都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它能有效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国防教育中运用实践教学法就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生动体现。高职院校在国防教育中运用实践教学法要求教师从“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简单二元对立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一个转变”。即从“单向教学模式”向“互动教学模式”转变。变“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主体教学为师生共同演绎思考的双向主体教学。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热情,通过师生互动等方式,让参与者接受教育,获得启发。

(2)实践教学法体现了教育学的主体能动性原则。主体能动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其能更好地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主体能动性原则是要将学生“要我学”的想法转变为“我要学”的观念。实践教学法倡导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彰显个性特点,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多种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形成正确的观点和看法,最终将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国防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简单地让教师将相关知识“满堂灌”给学生,而是希望学生通过主动地学习,发自内心地认同国防对于公民、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从而切实增强国防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实践教学法显然是贯彻主体能动性原则的生动体现,有助于国防教育目的的实现。

(3)实践教学法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国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将这一核心理念运用在教育上则是要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与过去“以书为本”的教学理念截然不同,它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生,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应该围绕学生展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符合当今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潮流。实践教学法主张通过让师生共同参与实践活动,让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和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将过去“教师要教学生什么”转变为“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决定教什么,怎样教”。从这层意义上说,实践教学法正是“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的重要体现。高职国防教育着眼于让每个学生都树立起国防观念。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要坚持以学生为导向,运用实践教学法,提高国防教育的教学质量。

3.高职院校运用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法开展国防教育的现实依据

当前高职院校国防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是高职院校运用实践教学法开展国防教育的现实依据。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忽视对学生自身特点的研究,教育缺乏针对性;课程内容设置局限于军事理论和军训,内容过于单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等。实践永无止境,认识也永无止境。高职院校开展国防教育应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和完善,否则收效甚微。实践教学法可较好的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因此,应该积极探索如何将实践教学法更好地运用到高职院校国防教育中去。

二、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国防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1.实践教学法能顾及高职学生的特点,使国防教育更具针对性。

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形式。高职院校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求的技能型应用人才。职业性、技能性和实用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点,这就决定了高职学生的特点和一般本科高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差异性。明确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对更好地开展国防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学生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高职学生的文化理论基础较为薄弱。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是没有达到普通高校分数线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他们的基础普遍较薄弱,学习难度较大。其次,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自卑与逆反兼有,脆弱与浮躁并存。由于学历层次的原因,高职学生与本科生相比容易出现自卑心理。这种自卑感往往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和浮躁的心理。再者,高职学生在行为上呈现出意志薄弱、自控能力较差的特点。高职学生经历了高考的“独木桥”,觉得十分“疲惫”,入学后有一种“熬出头”的感觉。这些使得高职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为缺乏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生活作风散漫,没有时间意识、集体观念等。

高职院校开展国防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实践教学法一改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生动直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学习。这种方法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的问题,降低了高职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其能更愿意主动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其次,实践教学法强调团体合作精神和与人共事的能力,这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因此,将实践教学法运用到高职院校国防教育中可以顾及学生特点,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2.实践教学法能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使国防教育更具实效性。

国防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空洞的理论讲授很难使学生明白国防的重要,更难以达到增强国防意识的目的。实践教学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是高职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拓展。实践教学法是将高职学生的国防教育认知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高职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教学的相关活动不断增加对国防的了解,从而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与国防的结合点,逐步使自己成为推动国防教育社会化的一员。由此可见,实践教学法能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使国防教育更具实效性。

3.实践教学法能及时更新教育内容,使国防教育更具时效性。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无常,世界格局不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国内形势日趋纷繁芜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与国防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防教育的内容不能局限于原有的军事理论课和军事训练,而应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新课题、新情况及时补充丰富。实践教学法强调人的认识应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要将最新的教学内容引入到实践教学中,使学生能及时更新已有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

三、高职院校运用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法开展国防教育中的几种方式

高职院校运用实践教学法开展国防教育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国防教育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当前高职院校运用实践教学法开展国防教育可考虑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组织模拟军事对垒游戏比赛

模拟军事对垒游戏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战争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全局观和求胜欲。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进行游戏,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在组织模拟军事对垒游戏比赛的过程中可以聘请校外的国防教育专家将人民战略战术、军事战争史等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模拟军事对垒游戏比赛中。这样可以使学生活学活用,得到更大的收获。

2.参观国防教育基地

国防教育基地是高职院校开展国防教育的宝贵资源,应该充分利用。参观国防教育基地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开展:第一,在重大历史纪念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参观活动。结合“九一八”、“纪念日”、“纪念日”等纪念日开展参观活动。参观地点的选择应与纪念日主题相关,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国防强大的重要性。学生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国家的繁荣富强与国防力量的强大休戚相关。第二,利用课外活动的形式开展参观活动。可以考虑利用“春游”、“秋游”等形式带学生到军事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地参观。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第三,开展参观主题的征文活动。让学生在参观各类国防教育基地后撰写心得体会,学生将心得体会上交以后进行评比颁奖。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无目的地参观,使学生在整个参观活动中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另一方面,征文评比活动还可以激励学生多听多问多想。在努力搜集材料撰写征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了解我军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人民从建军以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建立的伟大功勋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做出的巨大贡献,切实感受“人民才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加深对“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建军宗旨的理解。

3.建立与国防教育有关的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有效形式。高职国防教育的实践教学可以借助这一形式予以开展。高职学生来源广泛,往往多才多艺,活动参与积极性较高、组织能力强。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大力鼓励在广大学生中建立如国防教育协会、军事爱好者协会等社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以开展社团活动为载体,推动国防教育实践教学的全面开展。与国防教育有关的学生社团应聘请相关专家担任指导老师。在指导老师的引导帮助下,积极主动开展如国防知识竞赛、军事理论主题演讲等活动。在高职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军事科技的发展、先进武器装备的研发,特别是现代战争的神奇的力量和发展抱有极大的兴趣。针对这部分学生,高职院校可以组建军事兴趣小组,开设军事知识讲座,拓宽高职学生的军事知识面。除此,学校还可让学生社团利用有线电视播放国防题材的影片等宣传国防教育。总之,学生社团多形式的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有利于巩固高职国防教育的持久开展。

4.举办英雄模范事迹报告会

英雄模范对学生可以起到正面激励的作用。在高职院校举办英雄模范事迹报告会可以让学生与英雄模范“面对面”的学习交流,使他们对英雄模范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不管是在浴血奋战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平凡奉献的和平年代,人民都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曾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是我军的宝贵精神财富。给学生和英模提供一个直面交流的良好环境,有利于广大学生了解和学习英模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在报告会结束后要教导学生把学习英模的崇高精神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体现出来。

5.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校园文化作为高职院校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防教育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校园文化不仅对高职学生的学习风气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与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对高职学生国防意识的形成和巩固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高职国防教育实践教学可以依托校园文化开展,将国防教育的内容寓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实现寓教于乐,使校园文化建设与国防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形成良性互动。要将国防教育内容贯穿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首先,要利用校园文化的公共舆论阵地加强宣传教育,从不同侧面向高职学生灌输国防知识,宣扬英雄人物,使高职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其次,积极开展“国防主题文艺”活动。国防文艺的最大特点是寓教于乐,运用内涵丰富的文艺形式来影响和启迪大学生的思想。通过“唱响军歌”、“舞蹈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国防教育,收效会更大。

6.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教学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一日千里。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经济、信息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为高职国防教育的实践教学带来了机遇。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发展高职国防教育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然选择。为此,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与国防教育实践教学的相关网站,提供网络视频给学生点击收看。另外,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和交互式的特点,拓宽国防教育的空间和领域,将国防理论、军事装备、国防法规、国际安全局势等内容上传到网上,提高国防教育的效果。同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QQ、MSN、飞信、BBS论坛发帖等形式开展广泛的网上交流与讨论,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以达到及时释疑解惑的目的。最后,必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对相关信息进行及时的监控,强化“守土有责”的阵地意识,把正确的国防知识传递给学生,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注 释

1 吴温暖主编.高等学校国防教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13

参考文献

1 石防震.浅谈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原则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8):171~172

第3篇

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完善国防教育基础,提高大学生国防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要树立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其纳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深刻认识国防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它能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一种向心力、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情操,是法律予以规定了的严肃的、规范的一项教育与课程,应将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中,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国防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将国防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体系之中,能及时研究解决军事课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设立人民武装部和军事教研室,建立一支专职教师队伍,定期组织教学研讨、学术交流、理论研讨活动。因此,教师编制应科学而合理地定编到位,并要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同时还应建立教学、科研奖励制度,对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转变思维方式,不断创新国防教育视野,将国防教育与学生应急救援教育相结合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气候、地质环境复杂,各种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和疾病疫情时有发生,这些灾害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对大学生的防灾减灾教育则正是培养大学生的灾害意识,以提高防灾素养为核心的教育,从而能够掌握科学的防灾知识和救生技能,一旦危险来临能使损失减少到最低。国防动员体系作为国家总体应急体系中的一部分,具有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双重功能,能够在突发性自然灾害面前有所作为。在学校的国防教育中赋予国防教育相应的应急功能,在进行军事训练、军事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将各种防灾知识、救生技教给学生,并在学生进行相关的救援演习。创新大学生国防教育内涵。应急救援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学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锻炼学生临危不惧的健康心理,有利于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应急救援教育不是一般的科学知识学习和劳作技能的培训,它是具体的救生知识教育,是丰富的社会实践教育。在应急救援教育中,除了采取传统的教科书、手册、画册、系列问答以外,还要创新教育方式,利用校内广播教育、利用板报、专栏、知识竞赛、征文、看专题录像等多种形式教育。通过潜移默化教育,通过亲身体验,切实增强学生居安思危的意识,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创新大学生应急救援教育的活动载体。一方面,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录像、幻灯片等,提高并加深学生应对各种灾害的知识,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利用录像和多媒体进行教学,集图文、音像于一体,用生动的画面、声像多感官刺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使无声无色的静态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动态图像,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军事训练期间和组织学生到国防、人防知识教育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急救灾的技能,并开展组织防空防灾自救演练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基本的应急救援的技能,提高应急救援教育实际效果。

拓宽育人渠道,不断增强国防教育影响力,用军营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军营文化具有重要的励志、铸魂、导向作用,军队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意识,军人艰苦奋斗作风和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中进行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融于各项校园活动之中,有意识地进行国防精神的渗透,使学生耳濡目染。要根据国防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在校园中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国防教育宣传活动,寓军营文化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用军人的作风和部队的纪律吸引、教育和影响大学生有利于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建设。要用军营文化中的国家安全教育来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和民族荣辱兴衰的大事,它最能在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心里共鸣,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在大学生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经常利用革命传统节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这些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把国防教育、军营文化穿插其中。要根据国防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在校园中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国防教育宣传活动,寓国防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要善于利用传统节庆日、重大节假日和各种典礼活动,开展特色鲜明的国防教育活动。要用军营文化中的条令条例教育来促进学院良好校风校纪教育。

将军营文化引入校园,开展大学生军事训练,开设军事理论课,邀请优秀军人到学校开设讲座。在军训过程中,严格的军事生活也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紧张的训练生活,严明的纪律要求,整齐的队列动作,你追我赶的竞赛场面,使大学生理清民主和法制、自由和纪律的关系,切实增强遵纪守法观念.提高组织纪律性。要用军营文化中顽强拼搏的意志来促进身心素质的培养。意志坚强是一个人综合素质高的具体表现。军事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了健康的体魄,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乐观、稳定的情绪,正直、勇敢的性格,以及面对失败与挫折所必需的坚忍不拔的意志、不畏艰难的勇气、勇于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整心态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保卫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作者:李苏琼 单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国防教育;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112-02

一、新媒体在国防教育中的特点

1.在国防教育方面,新媒体具有“个性化”和“互动性”的特点。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都是大众传播,不可能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兴趣为学生个人单独制作信息并传播。而新媒体则不同,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关注焦点和兴趣进行信息筛选,采取“DIY”或对收集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后再进行传播,信息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增加了国防教育的趣味性。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起或进行相关评论,更加便捷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与信息者和其他参与者产生互动,无形中增加了教育的受众群体。

2.在国防教育方面,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和“便捷性”的特点。传统的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需要一个固定的制作周期,在“即时性”方面受到一定限制,而新媒体的使用则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时”传播和信息。对于国防教育知识,尤其是军事方面的实事动态、热点话题,利用新媒体或收集信息变得尤为重要,新媒体反映的信息实效性更强,更贴近国防教育的前沿,贴近学生关系的话题。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运用新媒体发表评论、传播信息变得更加便捷,任何学生都可以应用互联网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查看或传播军事信息。由于使用的低成本和便捷性特点,运用新媒体开展国防教育的方式已经为广大师生所接纳。

3.新媒体对宣传国防知识具有“高效性”的特点。传统的国防知识的宣传工作主要依靠高校的相关教研室或学生协会,其他学生对国防知识传播热情较低,很少参与到国防知识的学习和宣传中去。新媒体的出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子学习和传播国防知识的热情,学生借助微博、人人、微信、QQ空间等新媒体工具,或转载国防知识,让周围同学成为信息的受众者,使信息传播速度级数增加。学生也从一个被动接受信息者,转变成宣传国防知识的传播者;从一个国防教育的学习者,变成教育的参与者、推广者,借助新媒体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国防教育队伍的新要求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国防教育工作,教育工作者应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网络互联网的发展对高校国防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建设一支能够应对新媒体环境、与时俱进的高素质国防教育队伍。

在新媒体环境下,国防教育的环境更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信息来源广泛,信息量巨大,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能够满足用户随时随地接受和信息的需求,个人言论自由得到充分实现。但与此同时,国防教育环境也更加复杂,信息的真实性、传播的片面性、舆论的导向性等问题困扰着国防教育工作者。这就要求国防教育工作者对信息具有敏锐的洞察性,具有熟练运用新媒体工具有效引导舆论的能力,对一些不合理、不准确的信息即时甄别并纠正,避免因错误的信息造成不良的后果。

新媒体在大学生中受到广泛欢迎。高校国防工作者应及时把握教育环境和学生的新变化,转变教育模式,在工作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及时关注新出现的新媒体工具,尽早抢占新兴的教育阵地。这就要求高校建立一支对新媒体工具操作熟练的队伍,在新媒体领域及时建立自己的国防教育基地,如在学生经常使用的人人、微博、QQ空间等媒介载体上建立高校国防教育的主页,结合学生特点和网络趋势,利用好新媒体工具宣传国防知识,权威的焦点信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意识。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国防教育教学方式受到严峻挑战,课堂说教、文字授课的受欢迎程度下降,立体、生动、互动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欢迎。高校国防工作者应研究大学生需求的特点,发挥新媒体工具的功能,探索教育教学的新形式,使国防教育从静态教学变为动态互动,从平面感受变为立体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国防教育的效果。

三、新媒体在国防教育中的应用

1.利用新媒体延伸军事训练教育。军事训练是大学生增强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树立国防意识,培养坚强意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高校的军事训练通常持续一个月左右,军事训练结束后,学生在此期间形成的良好品质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巩固和强化,学生的精神状态容易发生松懈,国防意识会逐渐淡化。相对于传统的媒体,网络新媒体更具有宣传和教育的延续性,可以作为高校军事训练教育成果的延续。在军训期间,高校利用新媒体宣传军事训练相关的知识,利用网络主题论坛引起大学生热议,增加大学生参加军训的热情;在军训结束后,高校利用主题教育为契机,通过电子期刊、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学生军训期间的剪影、军训展板和军训感悟等,及时加强和巩固军训成果;学生在回忆军训时光的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军事训练的意义,提升大学生对军事训练的认同感,作为军训教育的有效延续。

2.利用新媒体创新军事理论课程教育。军事理论课程是大学生继军事训练后,第二次集体、系统学习国防知识的教育环节。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军事思想,了解军事科技,掌握军事理论,增强国防意识,强化爱国主义精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交流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他们的兴趣也越来越广泛,需求更趋多元化。一方面,“去中心化”的网络模式使得任何人都具有平等参与、共同创造信息的级权,任何学生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新媒体工具信息、表达观点,教师不再是教学的绝对主导者;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普及,让每个人获得共享信息的权利,教师失去了对信息绝对支配的权利,互动性变得更加频繁。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完全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而新媒体因其教学方式更加直观、生动,互动性更强,更容易被学生接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新媒体工具开展教育活动势在必行。

随着大学生的需求渐趋多元化,大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焦点存在很大差异,军事高科技、军事史、军事作品、特种部队等都是现代大学生的关注焦点。受到课时和授课内容的限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法深入讲解学生关注的所有专题,也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兴趣需求。新媒体工具却可以使教师利用网络论坛等,设置不同专题的自选学习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为了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可以将自己收集、整理的学习内容分享给更多的人,与教师一起搭建学习平台。教师与学生共同搭建新媒体学习平台,并配有一定的学习考核制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开展军事知识的专题讨论,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专题讨论以课堂为依托,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无法形成研讨的持久性和延续性,研讨的成果很难保存下来。利用新媒体工具,如微博、微信进行专题讨论,既能增加教学环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又能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保留专题研讨的过程和阶段性成果,保证研讨的延续性,便于开展进一步的专题研究。

第5篇

一年来,我局进一步优化双拥环境,完善全民国防教育体系,大力宣传《国防法》、《兵役法》和《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各项政策法规。先后举办了近300人次参加的国防知识讲座和国防知识竞赛,不定期地举办双拥图片展。与此同时,广播电台、电视台在《*新闻》、《绿洲通讯》节目时间里,常年开设有《双拥之声》、《双拥模范城之歌》栏目,对军营中的好人好事、军事训练以及政治教育、部队开展的各项活动也做了有力的报道。今年“八一”、“春节”和其他重大节日期间,*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都要派得力记者到部队采访,制作专题节目,这些节目先后在自治区广播电视新闻、兵团广播电视新闻评比中获奖,有的还在、新疆军区评比中获奖。《*广播电视报》还先后开辟了“军旗颂”、“双拥活动中的故事”专栏,开展了“双拥杯”征文活动。此外,我局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还经常免费为部队制作的专题节目配音,电视台也经常无偿地为部队编排的电视专题进行剪辑和制作。

目前,我局广电事业正处在新一轮发展阶段,建设和发展的任务很重,各方面建设都急需资金,但为部队办实事却从不“吝啬”。今年春节、“八一”前夕以及部队夏训期间,局领导、双拥领导小组各成员都带队走访慰问驻地官兵,送上全局干部职工的心意。*广播电台开展“送科技进军营”活动,先后给驻军武警市支队送去书柜6个、科技图书200多册,为部队免费培训新闻采编人才,为部队科技练兵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局网络传输中心利用自身优势,为部队官兵提供了无偿的有线电视维修服务,受到部队的欢迎。

一年来,驻*各部队先后派出优秀官兵200多人次,到我局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传输中心参观学习。与此同时,新疆军区69233部队、69236部队、兵团武警指挥部*六支队、武警新疆总队*市支队经常派官兵义务为我局干部职工讲解革命历史,宣传国防知识,共宣传讲解1次,受教育人员150多人;局领导、全局干部职工还坚持参加“军营一日”活动。

我局的主要做法综合如下:

一、领导重视,形成合力。

今年年初,我局党委会研究决定,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全局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特别是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两名组长,更要协调解决双拥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全局各单位双拥工作组织机构,也要做好日常的双拥工作。全局各级领导、各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了党委、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新闻宣传和“四五”普法及各级干部培训、干部职工教育活动之中,纳入财政预算。制定完善了《*广播电视局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工作职责》,落实双拥工作责任制,形成了领导带头、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广泛宣传,增强意识。

认真学习贯彻《国防教育法》,紧扣军事斗争准备这一主线,突出重点,分类施教,注重实效,广泛宣传,全局干部职工国防意识明显提高。一是抓好党政干部国防教育重点,落实领导干部过“军事日”制度,通过学习军事知识,参加实弹射击,参观国防教育基地等,强化了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国防意识。二是宣传国防知识更加深入,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报都把国防知识宣传纳入每年的宣传重点。三是强化国防教育宣传舆论氛围。全局上下充分运用墙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传媒,采取文艺汇演、知识竞赛、演讲等多种形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大力营造学习《国防教育法》的舆论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局还组织各单位广泛参与由全国百家新闻单位联合举办的国防教育法知识竞赛,全局共有100多名干部职工和预备役人员参加了此项活动,为传播国防教育法知识,增强我局干部职工的国防观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双向奉献,促进军民团结。

军警民共建文明是新时期巩固和发展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增强军民团结的有效途径。一年来,我局与驻地69236部队、新疆武警总队*市支队始终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这一中心,以“互相奉献、互办实事”为立足点,以促进社会稳定经济为目标,军、警民共建活动不断向广度、深度拓展。

1、完善工作制度。双拥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平时有安排,年终有总结。基层建立双拥工作制度,做到职责上墙、台帐齐全、制度完善。

2、健全服务网络。在认真做好重大节日及部队重大行动走访慰问的同时,健全局、基层单位两级包户服务网络,重点解决部队两用人才、宣传和音响设备维护等实际问题。

3、共建活动系统化。一是从由原来突击性、季节性的活动变成了经常性的活动;二是由比较单一的各自帮助对方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发展到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是从由少数几个军民共建点发展到连线成片,遍及驻地各部队。

驻地69236部队牢记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继承和发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自觉服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把“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的军人之爱落实到“爱人民、学人民、为人民”的活动中,他们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共建特点,积极为我局的三个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虽然我局在双拥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由于我局资金比较紧张,在双拥工作上投入资金有限,满足不了双拥工作的需要;二是由于深入基层不够,缺少与驻地军队、武警部队的沟通联系,双拥工作开展的不够经常。

二、下步打算

1、切实加大双拥优抚工作的力度。加强我局经济实力,为双拥优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第6篇

2018年是中国建军91周年,为更好地服务国防和军队改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义市民政局统一部署,着力抓好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各项双拥政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拥军优属活动。

一是加强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充分利用双拥公园、双拥景点、史师馆等宣传阵地,缅怀中国人民的历史功绩和英雄事迹,宣传在双拥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

二是开展“八一”期间慰问驻军活动。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驻军所在镇领导分别为驻巩部队官兵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领导所到之处,仔细询问官兵们的生活训练情况,并积极为官兵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

三是召开优抚对象座谈会。召开优抚对象座谈会,及时了解优抚对象的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宣传党和政府的优抚政策,充分关注优抚对象的精神需求。

四是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帮扶”活动。对重点优抚对象、军烈属进行走访慰问,同时做好优抚法规政策宣传和解惑释疑工作,对于在走访慰问中发现的存在生活、医疗、住房困难的优抚对象,按照有关政策逐户采取帮扶措施。

五是精准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积极筹措资金,严格按照人武部门提供的义务兵人数,深入镇村组、街道社区逐户对照核定,登记造册,保障全市1892万优待金精准发放到位。

六是开展第一届“双拥征文比赛”活动。围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主题,征集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在双拥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增强广大市民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引领形成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7篇

坚持“两会”(班会、团会)、“一话”(国旗下讲话)教育,以法制教育、遵规守纪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环境保护等内容为主题,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综合素质。

(1)举行国防教育报告会、劳教人员献身说法报告会、法制教育报告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使学生学法、懂法、守法,远离犯罪。

(2)定期编发《德育督导报》,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成长过程中的困惑等,编辑文章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教育;利用传统节日编辑有关文章,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

(3)利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利用“迎七博,爱家乡,做贡献”征文比赛、排练大型舞蹈《花都之春》及军体拳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教育、热爱家乡教育;通过组织严密,盛况空前的高水平的田径运动会,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凝聚力、自豪感和拼搏竞争意识。

(4)创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宿舍文化以“温馨之家、共同关爱”为主题;餐厅文化以“文明、和谐、谦让、有序”为主题;教室文化以名人名言、激励性的标语等为主题;楼道文化以ww名人、ww名胜古迹、中国名人、名篇名句等为主题;廉洁文化、励志文化遍布校园,做到了“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处景观都育人”的最理想效果。

2、在养成教育中成长。

(1)将“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系列活动和“迎七博、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结合起来,通过发放倡议书、举行签名仪式、宣誓等形式,教育每一名学生摒弃不文明行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争做文明学生、争创文明班级、共建文明校园”,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为第七届花博会的召开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2)在“感恩父母,回报社会”亲情教育进校园活动中,以给父母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讲一声问候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老敬老的优良品质。

(3)成立了武术队等二十多个学生社团,建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为学生提供了发展专长和展现才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锻炼能力。

(4)开辟安全知识专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组织防震、防火等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救助能力。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及时排查安全隐患,严禁学生携带任何刀具、烟具、电器等不安全物品,确保校园和谐平安。

3.在纪律约束与督促整改中育人。

学校的三级管理模式使学生管理不留空白点,“每天一通报、每周一总结、每月一排队点评”和关键时间段的五项评比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良好的规范和引导作用。近五千名学生,基本做到了无毛刺头,无长发、怪发、染发,无穿拖鞋、谈恋爱、带手机、外出上网等违规行为。两休纪律良好,自习秩序井然,随手捡拾变成自觉的行动,排队打饭成为每个人的习惯。

通过全方位过程体验和实践感悟使学生被感化、被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道德上的自觉、自悟和自修,学校 3.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保持快速发展的活力。全校上下自觉把敬业乐业作为职业理想的根本要求,把高标准履行职责作为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把为人师表作为职业纪律和日常行为规范的标准,“讲学习,比进步;讲实干,比成绩:讲敬业,比贡献”已成为学校的时尚。学校领导坚持深入基层,少说多干;广大教职员工甘心以校为家,敬业奉献;五千余名学子潜心修身学习,实现健康发展,整个学校已步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轨道。

第8篇

一、充分准备,宣传到位

在开学初的工作计划中制定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具体设计、策划,通过升旗仪式、班团队会、思品课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有关“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的大力宣传,在学校宣传窗中开辟专栏进行宣传,组织学生收集具有民族文化的素材,学习党的xx大精神的重大活动素材,并交流心得,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板报墙报等宣传媒体,介绍这次活动的方式、目的、意义,以及民族精神的实质和表现等,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按照县教育局的安排部署,及时做好第六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启动仪式及形势教育课的频道信号接收准备工作。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以方案为指导,领导为核心,明确活动的主题和重点。

我校对此项活动高度重视,重在科学布置、严格落实。学校成立了以政教副校长为组长,政教处主任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就活动宗旨、机构组织、活动要求等制定了详尽的实施方案。决定通过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六爱塑魂”活动、庆祝第25个教师节活动和纪念“9.18”等活动,加强校风校纪、行为规范、尊师重教等教育,不断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校内、校外并重,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

以“储蓄中华民族财富,做了不起的中国人”作为德育工作目标,通过组织师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阅读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文章和相关书籍、开展 “中华民族美德和革命传统”主题班队会和学生征文等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牢固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1、在新生中开展为期三天的入学教育,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和红领巾广播站时间,对新生进行养成教育、文明素质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七年级新生开展学规范、正言行竞赛活动,广泛开展争做文明学生活动,从树立文明中学生观念入手,树立优良的学风,在开学初便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习当中。

2、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要求,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开展“民族精神—不倒的旗”、“奥运之星、民族之魂”“时代呼唤诚信”、 “学会感恩”、“祖国在我心中”征文及演讲活动、爱国主义诗词朗诵、知识竞赛、读书交流、展示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经典格言等为主题的班、团、队会活动。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开展“不忘师恩、反哺师情”活动,学生把自己制作的贺卡和自己的书画作品送给了老师。通过活动,学生更加了解了老师工作的艰辛,对老师更加的尊敬和理解。学校及时总结表彰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月活动中出现的好人好事,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升华。

3、充分发挥英雄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特殊的榜样教育作用,以“英雄团队”为载体,与学校文化、德育素质、少先队、国防教育等项工作相结合,突出特色,开展“知英雄、爱英雄、学英雄”活动,弘扬先进校园文化,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强化措施,深入推进

第9篇

一、军事技能训练的预期目标与规划

大学生军事技能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国防教育、强化国防意识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学生增强国防意识,养成严谨的生活作风,加强组织纪律性,增强集体主义观念,磨练艰苦奋斗的意志,增强团结协作的精神,强化自治自理能力,同时通过军事技能可以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促进学校全面建设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2~3周,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这需要有一个详细的规划。大学生入学之初,是大学生活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养成教育有利的时期。作为入学后第一课,深入细致的认知教育、健全的条令条例教育、科学有效的管理服务和教官的言传身教,以及严格的组织纪律、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可以使学生磨练意志,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内务、就餐、出操、就寝等环节,学生养成了纪律观念、时间观念、整齐着装和端正行为,这些是养成教育的基础内容,是养成教育顺利开展实施的良好开端。

二、军事技能训练的实践

在军事技能训练前,要做好训练地点和教官选择的工作。训练地点主要分为校内训练和校外训练。在校内训练,大学生熟悉学校的情况,遇到问题和困难能够自行解决,但训练时间和训练质量不能保障;校外训练实行24小时军事化管理,相对效果较好,训练时间和效果有保障。在校外军训的39所高校分布在21个基地或部队,高校根据各自具体情况安排军训地点,安排比较分散。

总体来讲,应该选择训练质量好、教官配备好、口碑好的校外军训基地。对大学生进行队列制式动作的训练,是高校共同科目训练内容之一。目的是端正学生姿态,养成整齐划一、令行禁止和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为今后大学生活培养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目前,北京高校学生军训内容基本上都是以队列的三大步法为主,重点是阅兵式和分列式,随着高校军训工作的不断完善,军训的特色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各高校还将在军事训练中,穿插相关特色科目的训练,主要包括军用枪实弹射击、野营拉练、反恐防空、战伤自救互救、拳术、刺杀操、捕俘刀、捕俘拳、一招制敌、匕首操、拉练、制暴术、自动步枪操作使用、格斗拳、拼图组字、警棍、擒敌术、倒功、穿戴防护器材、女子防身术、持枪方阵、棍术、步兵班进攻战斗、操枪术、应急棍、摔擒术、旗语、养成教育团体操、定向越野、紧急避险能力训练、皮带操和坦克兵操等。

军训过程中,与文娱活动相关的内容的开展可以迅速增进学生们之间的友谊,主要歌咏比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联欢晚会、演讲比赛、拉歌对抗赛、地方特色歌曲展演、点歌送祝福、露天电影和球类竞技等。另外,结合军训电子杂志、班级建设成果展示、军训期刊、板报宣传、军训广播站和BBS宣传等的宣传活动,可以充分挖掘学生们的特长。

三、军事技能训练对养成教育固化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重点是尽早的对学生实施正确行为引导和良好习惯训练,关键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教育。经过为期2~3周的军事技能训练,大学生对养成教育的第一课有了透彻的认知和感受,要让大学生认识到选择一种积极的行为,养成一个好习惯,让它变成一种潜意识,逐渐修正、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惯。好习惯不断累积,便能养成一种良好性格,而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一种好的习惯,往往都是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在还没有形成习惯之前,需要长时间里不断重复、改进同样的动作,直到形成固定思维而成为自然。

军事技能训练结束后,要建立完善的后续养成教育平台,例如早操制度、宿舍文化建设等,巩固军事技能训练成果。很多高校在军事技能训练结束后,组织辅导员带领新生坚持升旗、跑操一学年,巩固军事技能训练成果,逐步引导学生由消极服从到积极认同、主动操守、自觉养成。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军训打底,早操巩固,军民共建,强化养成”的工作模式。共建和谐宿舍文化,巩固军事技能训练成果。学生宿舍作为校园的最小组织单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高校宿舍文化发挥着它的导向功能、育人功能、调适功能、规范功能及激励功能,它与学生联系的最为密切,符合社会导向性宿舍文化的建立,将影响到每名学生发展观和文化观的形成以及对校园文化的认同。通过开展文明宿舍评选、宿舍文化征文、宿舍才艺展示、爱心宿舍征集等以宿舍为单位的活动,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在宿舍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使积极进取、感恩奉献、团结友爱的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达到巩固军事技能训练成果的目的。

大学生作为我们民族的希望与未来,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而军事技能训练作为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是培养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载体,通过有目的的引导与训练,可使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培养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相符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完成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大学四年的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应始终注重把养成教育同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养成教育主要实施途径的发现、整理、总结、构建,发挥养成教育的正面导向作用,使学生在体验、参与和实践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学校可将养成教育与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相结合,不断探索养成教育的新形式,只有形成养成教育贯穿学生校园学习生活始终、主题教育有所侧重的工作格局,才能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作者:庄玉琳郭佳郭江涛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第10篇

近年来,一直担任大队辅导员工作。本学期,在德育处做主持工作。德育工作是塑造灵魂的工作,虽繁杂却崇高而又神圣。所以尽管累却又快乐的无怨无悔地工作着,不为豪言壮语,只为成为孩子心目中值得信任的老师—服务者而感到一份欣慰。

下面就我的工作做如下汇报,不到之处,还请老师指正。

德育工作千头万绪,工作中有地重点做好这四块:

一、抓好班主任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

二、建立健全少先队员的组织机制———“雏鹰管委会”,为学生搭建自主管理的舞台。

三、大拇指特色中队与花山之星个人评比相结合,评比激励,促进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

四、雏鹰活动引领,让少先队员在广阔的雏鹰天地中自由翱翔。

一、抓好班主任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

班主任队伍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支核心队伍。我们学校作为全国班主任专业化实验基地,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校长室的带领下,德育处采用“学习反思、实践训练、导师引领、专题研讨、课题提升的培训模式”定期组织班主任实行全员培训。开好每月的班主任例会,聘请专家亲临指导,进行专题研讨,本学期就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为主题展开一系列小课题研究,切实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同时利用德育课题的实施推动学校及教师德育科研水平的提高。本学期,继续深入了《培养队员规则意识》的课题研究。课题组不断吸纳优秀的班主任老师每周按时集中学习,相互研讨,积极探索德育新途径新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二、建立健全少先队员的组织机制———“雏鹰管委会”,为学生搭建自主管理的舞台。

“雏鹰管委会”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小天地。目前,这支队伍不断的在壮大,分流出若干个小小志愿队:有校园的礼仪标兵,有大拇指评比校值日生,有校园环境小卫士,有校园安全小卫士,有以班级为单位的专用室管理的小小志愿者队伍……建立这支庞大的队伍,目的是让更多的队员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服务岗位中来,培养每个队员自信又大方,富有责任心。本学期雏鹰管委会小干部的改选工作有要开始了,雏鹰管委会小干部是雏鹰管委会的核心力量,希望各位班主任老师积极支持,积极推荐后备人选,挖掘更多的人才,给孩子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

三、大拇指特色中队与花山之星个人评比相结合,评比激励,促进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

大拇指特色中队与花山之星个人评比激励机制是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大拇指特色中队评比,依据“学习、安全、体育、卫生、礼仪”五个项目的标准进行评比。班级每周评比,最好的送上大拇指,较好的送上较小的大拇指,较差用加油。每周国旗下颁发流动红旗,学期结束纳入“特色中队”、“先进集体”的评选中,“花山之星”作为每周的升旗手,表彰先进个人。进一步激发了全校学生生自觉、自律、自强的热情,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雏鹰活动引领,让少先队员在广阔的雏鹰天地中自由翱翔。

1、主题教育活动形成系列,学生道德素养和生存能力得到提升。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系列活动

结合胜利70周年,我们开展了“走路,读万卷书”的读书活动,各个中队组织学生阅读关于的书籍,背诵歌颂的诗篇,利用红领巾电视,把设为若干个站点,每一个中队各领取一站,从江西瑞金出发,搜集相关资料,通过图、文、影视,声情并茂地向全校师生讲述,让学生了解历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并组织征文比赛。今年围绕“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喜看家乡旧貌换新颜”各中队开展主题活动,本学期利用红领巾广播,围绕“奥运精神我们传承”,叙述奥运人物背后的故事。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2)“喜看家乡新风貌”主题活动。有“走进大自然,体验新农村”城乡手拉手实践活动,有“秋游南山”,有暑期夏令营“大眼睛寻找家乡新变化———游西津古渡”活动,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感受家乡的喜人变化。

第11篇

坚持以“全面育人”为宗旨,以全面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学生的德育水平为目标,以“拼搏奉献,争创示范”为主题,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安全教育,落实班主任工作考核和班级管理情况考核为主要内容,进一步优化德育工作方式和完善德育评价机制,把我校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工作目标

工作总目标:将我校的学生教育成“思想正确,行为规范,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学习认真”的好学生。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勇于奉献爱岗敬业的班主任队伍。

具体工作思路是:

围绕一个中心“以服务教学为中心”,抓住两个重点 “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加强班级管理”,坚持以爱国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师德教育,体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等为重点,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德育模式,彰显我校德育工作特色,开创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三、落实措施

(一)强化德育网络加强队伍建设。

1.强化德育教育网络建设

政教处积极协调各种力量,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会管的德育网络和德育队伍:学校--政教处--值周教师--班主任--班干部,少先大队--各中队,教导处--教研组--科任教师,学校--家庭--社会,以各类德育活动为载体,全方位展开德育工作。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1)开学初,政教处指导班主任制定班务工作计划,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交流会议,交流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严格执行班主任考核方案,考评中力求公平合理,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对评定的“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要加强宣传工作,弘扬先进事迹,树立典型,以榜样引路,营造良好氛围。

(二)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1.注重学习宣传,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等,扩大宣传力度,加强常规管理,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表彰好人好事,每学期评选出“十佳美丽学生”,做到先进及时表扬,后进及时曝光,用评选促进成长,推动学生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2.严格执行卫生管理办法抓正反典型,努力美化校园环境,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推动学校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上层次。

3.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健康活跃的气氛感染人。办好黑板报、宣传栏、红领巾广播,丰富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4.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三)加强实施法制,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学校德育网络和德育队伍全面实施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学校的有关管理制度。

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自觉性,学生学习增强抗干扰能力。教育学生自觉遵守有关法规,不进营业性网吧、电子游戏室等不适合青少年学生进入的场所,加强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为主题的禁毒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自救能力,确保未成年人在校内外健康成长。

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范能力,努力做到学生违法犯罪为零。贯彻执行有关文件,相关教师写好法制,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并做好上课记录。

(四)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

1.本学期继续重点抓好班集体建设,使全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班主任应真心关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时事、国情教育。

2.组织学生开展班会、演讲会、读书活动、知识竞赛等,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良好习惯。

(六)加强家校建设的德育工作合力

1.完善各级家长委员会,协调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工作,促进家校沟通、联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2.开好家长会,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帮助家长端正家庭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四、主要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寒假生活小结

2.各项常规工作的落实

3.值周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2.召开值周学生会议

3.队列队形比赛

4.“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主题队会

四月份:

1.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

2.道德讲堂“缅怀革命先烈珍惜幸福生活”主题教育

3.“传承文化在我身边”主题教育

五月份:

1.庆祝“五一”书画展评活动。

2.母亲节感恩教育活动

3.五年级学生军训。

4.班主任经验座谈会。

5.“弘扬中华美德.传承民族文化”主题队会观摩活动

六月份:

1.庆祝“六一”节文艺汇演。

2.“十佳美丽学生” “优秀少先队员”等评优活动

3.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七月份:

1.“七一”庆祝活动。

第12篇

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那么,作为资源短缺、相对封闭的农村中学能否突破自身局限,将地域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品格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拓展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呢?

我们将当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深入探究整理,从红色文化、历史人文、孝老传统、古村落保护四个层面开展德育工作,通过实践探究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开设校本课程、校园文化育人等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初步形成了彰显地域文化、贴近学生生活的特色德育体系。

我校地处风景秀丽的淄川东南山区的马鞍山脚下、淄河河畔,学校所辖区域位于古齐鲁两国交界处,拥有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马鞍山抗战遗址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资源得天独厚。因此,我们结合本地地域文化特色,着眼于德育活动的目标、活动内容和实施方法三个维度进行设计。

一、依托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红色抗战文化是革命先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以此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活教材,更具教育意义。淄河中学依托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鞍山抗战遗址,将“弘扬马鞍山抗战精神,做英雄传人”作为学校德育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革命前辈不畏强敌的革命斗志和英勇献身的无私精神。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组织学生到马鞍山抗战纪念馆举行缅怀革命先烈的仪式。学生通过参观展室、听取讲解、敬献花圈、活动感受征文等形式接受教育。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学校还聘请了当地驻军参与学校国防教育。通过军训、参观军营等活动,优化了行为习惯,增强了纪律意识,加深了爱国情感。

二、挖掘人文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淄河地区民风淳朴,人文历史厚重,地处古齐鲁两国交界处,其辖域内存有大量古齐长城等遗迹,民间流传有“孟姜女哭长城”、“孙膑梦泉”等传说。淄河地区是被专家认证的孟姜女哭长城传说的起源地,而孟姜女哭长城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这些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人文资源,是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天然宝库,有丰厚的群众基础。淄河中学深入挖掘整理这些资源,编写校本教材《魅力淄河》,建立校园地域文化系列文化长廊。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开展“孟姜女小调传唱”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耳闻目染,让学生感受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学校还聘请了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专家巩曰国教授为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讲座。

三、巧用孝老文化资源,进行孝老美德教育

淄河地区自然居住环境好,民间多有长寿者,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曾报道淄河地区多有长寿老人,这与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关,也与当地孝老敬老的美德传承有关。“孟姜女”、“顺天姑”孝老爱亲的民间传说在当地广为流传,学校将这些民间故事等进一步挖掘,编入校本课程《魅力淄河》,并配以开展“关爱老人――走进敬老院”、“青年志愿者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使孝老爱亲这一传统美德在淄河中学蔚然成风。

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学生赴淄河敬老院开展慰问老人活动。为老人们打扫房间,用自己的零用钱为老人们买样慰问品成为同学们的学期必修课。同学们怕老人们外出走失,还为老人们定制了印有电话的特制“证件”。淄河中学校外德育基地在淄河敬老院挂牌,孝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对于散居在各村的孤寡老人,由学校政教处牵头,分片分组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活动。

四、保护传统村落文化,进行热爱家乡教育

2014年,山东省住建厅等三部门联合评选出的山东省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中,我市共有16个,学校所在的太河镇就有9个村落榜上有名。这些传统村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如何引导学生积极认识到这些价值,从而积极行动起来,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学校做了各种形式的探索。

学校成立探究小组和古村文化志愿保护团队。引导学生对辖域内的古树、古碑、古井、古桥、古庙等古迹进行探究和保护,将探究和了解到的情况汇总形成调查报告,并查阅和寻求保护措施。通过古树、古碑等调查保护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