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3 02:55: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债务工作经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职会计教育; 综合实践:创新创业
一、问题的提出
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每年需要大量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而会计作为一门管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以浙江省为例,全省40多所高职院校中,有30多所开设了会计类专业,并在财经类院校中成为主打品牌,呈现招生就业两旺的态势。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浙江以外贸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不足凸显,经营危机演化成财务危机。2009年浙江生产总值一季度仅增长3.4%,上半年6.3%的增幅落后于7.1%的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当期全国GDP增长最慢的省份之一。随着浙江经济迈入后工业经济时代,典型特征表现为第三产业比重大大超过第一、二产业比重,经济运行方式和内容更多地体现出信息化和服务化。而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体制、技术与管理创新都离不开财务活动,尤其是中小企业对创新有更迫切的要求。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会计教育如何进行创新?在专业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学校怎样形成自身的特色?这些都是后危机时代高职会计教育面临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变革与创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建设必须根据市场的最新需求。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和实践能力训练体系等方面进行变革与创新,并且通过品牌建设和服务社会形成鲜明特色。
二、以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为抓手改革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一)经济转型升级对高职会计人才的需求定位分析
浙江省高职教育兴起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浙江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和外向型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企业的技术条件不高,成本低,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不是很发达。社会对高职会计人才的需求更多地停留在实务操作层面,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主要是胜任记账、算账和报账等基础工作。高职会计教育以“零距离上岗”为目标,突出实践教学,加强技能训练,体现了较强的职业性。高职毕业生一般从基层的出纳和助理会计做起,与本科生相比上手快并且更务实,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随着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企业内部发展壮大的要求,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的欠缺成为软肋。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普及,使手工核算工作可以被电脑快捷地处理。会计的原始工作、基本职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外部环境变化与内部管理强化的双重压力下,企业对会计人员理财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经济转型发展阶段,内部控制、债务重组、业绩考核、风险管理等逐渐成为企业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因此,高职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是动态的过程,应根据不同时期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目前,从全国人才市场的整体看,在招聘的会计人员中,会计主管,财务经理等中高级会计人才越来越多,记账、报账的会计员越来越少。按此趋势,以原有教育目标培养的高职学生将难以立足。而中、高级会计人员却供不应求,这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印证。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2009年证券市场创业板的推出给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资本运作的空间。因此,高职会计教育目标已不能定位于电脑记账、报账的技术性专才教育。应将目标定位在综合技术应用能力上,尤其是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上。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高职教育也面临转型,以素质为核心,能力为本位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重新融合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为了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训练过强而削弱了教育性和文化性,对复合知识的运用和创新思维不足也制约了高职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尤其是会计处于企业经济数据的处理中心,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朝着通才方向发展。因此,在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应体现三点:1较高的职业素养与人文素质。其中职业道德、风险意识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尤为重要;2构建立体知识网络。新世纪学科的交叉融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应具备会计知识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如经济管理、金融、营销等方面的知识;3具备复合型能力结构。除了专业技能,学生还应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和实践应用等综合能力。
传统高职教育实践中素质和技能、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往往是独立的,人文素质教育难以渗透到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训练中。也有的院校从岗位设置的角度对相关课程进行了分解,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效率,但没有解决素质和能力的融合问题。尤其是在对宏观经济形势的了解以及立足企业管理的角度方面欠缺。虽然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达到了岗位标准,但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素养,缺乏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创新,其后续的职业发展能力必然受到限制。在用人单位招聘中,经常会有企业提出学业成绩并非是第一要求,更多的是人品、责任心、沟通能力、灵活度等方面的素质要求。
(三)以课程综合实践和毕业综合实践为抓手,设计创新创业项目。改革高职会计教育实践能力训练体系
高职会计教育在核算技能的训练体系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模式带有一定的机械性,职业素养与人文素质的融合、理财能力、创新思维训练则相对薄弱。比如高职院校开设的公共类课程如何结合专业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等等,都是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中应迫切解决的问题。随着会计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复杂,计算机网络和会计手段的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风险加大,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值得重视等,要求会计人员具备高素质、综合能力已成为共识。如何在素质养成、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中“教给学生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是高职会计教育实践能力训练体系创新中的重点内容,而综合实践课程的丰富性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1 高职会计教育应分阶段多渠道建立以创新能力培育为核心的“三三制”实践教学体系,以课内、课余、企业三者为立交桥实施基础、专业、创新创业三方面知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训练的有机融合。针对高职会计学生的目标层次定位,设
立创新目标激发、创新活动探索、创新活动实践实施模块化的创新能力培育模式,使学生确立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和实现路径,把创新能力教育的培养目标全方位贯穿到职业入门知识、职业素质的养成及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训练的全过程。以课程学习、课程综合实践为主的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作为第一课堂,以课余素质拓展的各类社团文化活动、科技和管理创新活动等为平台的第二课堂和开展社会调查、毕业综合实践、顶岗实习或创新创业项目实施的企业与市场为第三课堂的交叉途径丰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体验和经验。
2 以课程综合实践为抓手,通过企业调研、社会实践、案例仿真实战、企业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工学结合”教育方式改革。课程综合实践应区别会计专业各门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内含的单项实践技能训练,而是在每学期期末集中两周左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项目实战,将各类专业课程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通过设定不同的训练项目,指导学生选择一到两家企业进行全程跟踪,结合工商管理、会计核算、企业理财、营销策划等多种专业知识并与创新思维、探究方法等内容相结合,以分析和帮助解决对应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为实践项目,实现专业能力的交叉融合,从而提高高职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分析、自主学习等创新能力。
3 推进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方案设计为重点的毕业综合实践改革,使学生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提升综合业务和创新能力。在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论文环节应改变内容和要求,学生经过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后,对实习工作进行总结,要针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实际设计优化的技术应用方案。比如根据实习岗位的不同,可以撰写现金管理、应收账款回收优化方案、小企业记账优化方案等等。这些应用方案设计贴合企业实际,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对企业财务工作的优缺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方法,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更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创新。
三、彰显高职会计专业文化和打造多方位服务社会品牌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会计职业素养提升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会计人才必须在传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基础上提升会计职业素养,首先是人文素养的加强。人文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方面能否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在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中,明确诚信为本、不做假账的同时应强调学生对国家、社会、企业的高度责任心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度,能站在客观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应在课内专业能力训练过程和课余素质拓展平台基础上,使学生通过诗教、史学、文明修身等系列活动中从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中汲取精华,从而形成会计特色的专业文化,培养学生诚信、务实、创新进取的职业品质,实现人文素质与职业素养的提升。
(二)推动学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实现资源互补,提高社会辐射和服务地方功能
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会计专业积极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为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业务培训,定期安排学生到税务局为纳税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服务企业方面,组织骨干教师为浙江物产集团开发青年职工培训课程,涉及业务岗位会计知识、财务分析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受到企业好评。此外由于会计专业能力本位课程改革在浙江省内最先开展,吸引了民营企业春华集团主动上门寻求合作,共同开发了出纳、会计、纳税等方面的职场直通车系列教材,会计专业还积极为高教园区内本校和外校的非会计专业提供会计从业资格培训等等。学校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各项服务的同时,获取了政府政策和企业资金上的支持,也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打造了会计专业品牌。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复苏,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对高素质创新型高职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高职教育创新也迫在眉睫。会计作为传统专业,面临着教育理念和专业特色的改革要求。高职会计教育必须契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找准学校专业定位,推行通识教育下的专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在授课内容中关注社会经济亮点,变静止的教育观为动态的教育观,满足通识教育、突出特色教育;在教学模式上推动综合实践课程改革,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入导师制和项目化教学,提升学生的理财能力和创新思维i在学生学习和实践中融入素质教育,通过多渠道的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会计职业素养和专业综合能力的有机融合;并依托政府、企业实现资源互补,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从而形成专业品牌特色。
[参考文献]
[1]杨君伟重构会计教育体系[N]中国财经报,2006-2-10(3)
[2]张静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刍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2):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