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消费扶贫论文

消费扶贫论文

时间:2023-02-05 16:23: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消费扶贫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消费扶贫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农村扶贫开发;社会工作介入;必要性;可行性

贫困作为一项全球性的问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不可避免的,缓解贫困以至消灭贫困是我们始终关注的话题。我国政府一直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建设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使农村基本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生产力得到发展。大包大揽的扶贫方式一直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主要方式,但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式扶贫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扶贫开发效率和可持续性值得我们思考。

一、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困境

1、贫富差距逐步扩大,相对贫困凸显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差距的新阶段。首先是国家地域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数量远远大于东部,但经济发展和脱贫速度都滞后于东部地区,西部农村的连片困难地区是中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结构最复杂的地区,也是扶贫开发最难实施的地区。其次,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高增长与农民收入低增长、城镇繁华与农村发展缓慢、少数人的富裕与多数人收入较低并存的现象比较突出。

2、重物质发展、轻人文发展

目前的扶贫开发工作主要围绕如何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经济收入的目标来展开,帮助农民修路、通水通电,搞特色种植养殖,搞结对帮扶等。这一系列的扶贫开发工作的确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农民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技能水平依然落后,不能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3、扶贫开发项目缺乏针对性

我国的扶贫开发规划由上级部门制定,下级部门贯彻执行,国家从1998年开始实施村村通工程,各地方的扶贫开发工作大同小异,缺乏重点和针对性。地方在落实扶贫开发政策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没有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科学合理的扶贫开发规划,往往造成扶贫资源的浪费。

4、农民参与扶贫的主动性不强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造成了一部分农民思想僵化、存在惰性心理。这种惰性心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扶贫开发项目不能给自己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与自己关系不大,所以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二是对自身的权利和能力缺乏正确认识,不认为自己可以创造价值,一味只想依靠政府给予的帮助。

二、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扶贫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经济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贫困和贫富差距过大都会造成社会动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贫困问题,我国本身扶贫工作量大,依据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发展,我国的贫困标准也在调整,贫困标准提高的同时又会新增不少贫困对象,而且近年来返贫压力也在逐渐加大。

其次是丰富农村扶贫开发模式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物质轻思想,绝大多数贫困对象通过政府的帮扶,基本的生活得到保障,但是政府一旦停止帮扶就恢复原样,对政府产生依赖心理,未能彻底脱贫。单靠政府进行扶贫开发显得势单力薄,国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尤其是社会服务机构等非政府组织参与扶贫的加入将有很大的用武之地。

最后是注入专业的工作方法和人才队伍的需要。为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国家成立了各级扶贫开发部门,出台了很多相应的政策,这些政策的执行者是国家工作人员,基层的社会服务人员有限且不具备专业素质,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会工作培训,从事着非专业的社会工作,这些都预示着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三、社会工作介入农村扶贫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我国扶贫开发的思想也有很多契合之处,都是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决定了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早期的社会工作是在慈善救济活动中表现出萌芽形式,并随着救助活动的逐渐规范化和制度化,最终发展成为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发展成为一个职业、一项专业、一门学科。社会工作的助人理念是“助人自助”,帮助贫困人口从物质和精神上全面脱贫,重新建立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恢复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的能力,重新回归和适应社会。

第二,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具有很大优势。社会工作者不仅重视助人自助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还可运用专业的技术和手段。首先,“优势视角理论”、“增权理论”和“参与式理论”等为社会工作应用于扶贫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其次,运用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的某些原则与技巧,可以深入理解贫困者的困境,正确评估他们的需求,侧重培育、动员和增强贫困者的自助能力,协助他们走出困境,增强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最后,社会工作者对案情的总结、定期回访等过程都极大的提高和巩固了工作的成效。

第三,《社工规划》提出,要通过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到2015年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通过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或新建等方式培育发展200个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站,到2020年基本实现每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一家社会工作服务站,带动培养5万名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依托国家对农村社会工作的支持,社会工作对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介入将打破固有的扶贫开发理念、打破原有的扶贫开发模式,为农村扶贫开发注入一股新鲜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317-330.

[2] 朱眉华,文军.社会工作事务手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8-130.

[3]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M].第四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54-161.

[4] 廖敏.社会工作视域下农村扶贫开发策略探析[J].湖湘论坛,2011(4)83-85.

第2篇

关键词:重庆;农村小额信贷;对策

一、引言

农村小额信贷是在小额信贷的基础上把服务对象界定为城乡低收入阶层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它也是一种重要的扶贫方式。早在20世纪70年代,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就创建了小额贷款的模式,以后,世界各国就把小额贷款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我国的小额信贷模式是由杜晓山首次将孟加拉银行模式引入,并在河北易县实验取得成功的。

目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主要有由正规金融机构推行的与有非正规金融机构推行的这两种方式。正规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是由民间或半官方运作的。

农村小额信贷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好途径,是解决资金需要,帮助农民增收的优良途径。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在扶贫、解决就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其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重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分析

有着大城市,大农村之称的重庆,由于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使得农业的投入产出严重不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重大挑战。总体来看,重庆农村小额信贷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农村资金需求旺盛,但资金总量不足,配置效率低下

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突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农业人口逐渐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外出打工的打工,自主经营的自主经营,这些生产经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再者,由于农户自身以及家庭消费的增长,也会使农村资金需求旺盛。但是,我市在农村资金配置结构与配置体制的运行绩效上的表现不佳,使得本应用于农村的资金大量流出,新农村建设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

2.农村小额信贷利率的设定欠合理

利息率简称为利率,在金融市场上指的是资金的使用价格。重庆的农村小额信贷利率处于政府管制之下,在正规金融机构受国家支持的条件下,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盈利的机会不大,参与度不高,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意做农村小额信贷,造成农村资金的供应不足。有研究指出,重庆现行小额信贷利率较低,且普遍能被农户所接受,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价格取决于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利率的制定理应交给市场,而在利率政策上,却违背这一基本的经济学理论,贷款利率的设定有待合理化。

三、几点对策与建议

1.充分运用自身优势与国家政策,弥补资金缺口

重庆自直辖以来,国家在统筹城乡方面给予了许多政策,政府应该规范行为,切实保障农村资金的安全运行。加强在政府引导下的农村资金配置效率,防止农村资金大量外流;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现象,放低市场的准入标准,建立具有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鼓励地方性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民间金融合法积极的进入市场,优化市场配置;切实保障国家支农和农业贷款资金的到位,资金运用于实处,提高农村资金的整体运行效率。

2.进一步引入市场化因素,促进贷款利率的合理化

农村小额信贷在我国被当成扶贫手段,开展农村小额信贷是为了实现政策性目标,盈利因素所占比例很小,政府对贷款机构控制严重,机构经营效率低。引入市场因素,将贷款机构的发展交给市场,淡化“扶贫”这一概念,结合重庆本地实际,建立合适的信贷机构;实践表明,合理的利率是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重庆小额信贷利率偏低,对金融机构的激励不大,既然机构要发展,就必须使用较高利率,农民自主决定要不要贷款,如何使用贷款,与此同时通过市场的竞争优化来降低利率过高的问题。

3.加强农户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提高农村小额信贷经营管理水平

在加强农村金融建设的各项立法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加大宣传,增强农户信用观念,营造农村良好的信用环境。在现有的评定机制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完善,通过对农户信誉状况、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经营状况等情况做参考来评定等级,提高信用评定的质量。农村小额信贷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管理者、经营者与专业人员,设计相应的人员激励机制,结合外部环境因素,优化组织内部结构,降低运行成本,实行管理创新。同时对于农户的贷款期限的管理也要科学化,既要符合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也要最大限度满足农户需要。

参考文献:

[1]徐 鹏:重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2-47.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消费需求,发展方式,转变

 

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只有不断扩大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和巩固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应有的作用,才能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就已经充分论证了的。

1.消费需求是生产发展的“第一个限制因素”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消费从“两方面生产着生产”:一是通过消费过程把生产出来的产品消灭,使生产过程得以最终实现,“因为产品只是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二是消费为生产创造出动力,因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从马克思的论述可以看出,生产不能脱离消费而存在,没有足够的消费需求,生产难以持续下去,消费需求是生产发展的“第一个限制”因素。

恩格斯在谈到消费和投资的关系时也曾指出,积累是最进步的社会职能。在现代社会,积累和投资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处于“贫穷的恶性循环”中的国家,投资会成为冲出这种恶性循环的手段。问题在于,投资需求属于生产消费,是为最终生活消费服务的。积累和消费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没有最终的生活消费,再多的生产投资都是无效的。在人类社会的低水平或供给不足发展阶段转变,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而在人类社会的较高水平或需求不足发展阶段,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越来越明显论文怎么写。

2.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充分证明消费需求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三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消费需求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这已为各国经济发展实践所证明。1979-2005年,全球的年均消费贡献率为77.4%,与之相比,我国的年均消费贡献率只有57.4%,消费的贡献明显小于其他国家。尽管我国消费贡献率明显偏低,但仍然超过投资贡献率和出口贡献率之和,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这表明,一般情况下,世界各国都主要依靠消费需求来支撑经济增长,而投资需求的作用则是第二位的。

3.扩大消费需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把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第一位的要素,就是要纠正我们过去主要注重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忽视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的片面做法。从这一意义上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什么来拉动,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观念的问题。归根到底,只有充分发挥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作用,才能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是引致需求,投资需求是由消费需求决定的,是由消费需求派生出来的。离开消费需求的有效支撑,投资不可能无限制地循环下去。只有把投资建立在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才能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投资拉动的路径依赖严重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投资率不仅明显偏高,而且,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增长对投资拉动和出口拉动的依存度也越来越高。

1.投资率明显偏高

1978-2005年,全球的年均投资率为22.1%,且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78年的24.2%下降为2005年的21%。而同期,我国的年均投资率为38.9%,且呈不断上升之势,从1978年的38.2%上升到2005年为42.7%,相当于世界平均投资率的两倍。2009年,我国的投资率更是高达47.7%。

2.消费率严重偏低

1978-2005年,全球的年均消费率为77.6%,且呈上升之势,从1978年的75.6%上升为2005年的78.8%。与此相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消费率总的变化趋势是下降的,从1978年62.1%下降到2009年的48%转变,下降近14个百分点,与世界平均消费率相比相去甚远。

3.经济增长陷于投资拉动的怪圈

由于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偏弱,加之宏观政策的诱导,20世纪90年代以来,投资和出口越来越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手段。2001-2009年,我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3.2%。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国家实施经济刺激计划后,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投资拉动。2009年,我国投资贡献率达到了惊人的95.2%。投资成了事实上的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4.投资拉动型增长制约了发展方式转变

投资的过快增长以及日益深化的投资依赖,一方面造成严重的生产能力低水平过剩,产业结构进一步扭曲,另一方面还导致投资效率持续下降,投资效果系数大打折扣,投资规模和强度不断膨胀,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增长陷于投资拉动的恶性循环,粗放型的增长模式难以转变。

三、扩大消费需求,充分发挥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作用

要发挥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作用,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为城乡居民创造宽松的消费环境,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

1.确立以消费为主导的发展观念

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关系,根本转变以生产为目的、消费为生产服务的观念,真正确立以消费为目的、生产为消费服务理念,彻底克服重积累、轻消费,片面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倾向。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根本目标和动力,构建投资和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体系,真正体现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的发展的目的性论文怎么写。

2.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把好银行贷款关,严格控制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把好土地和项目审批关,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和投资规模,抑制投资的过快增长。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着力点,在抑制投资过快增长的同时,抓紧制定和完善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树立科学消费观,促进可持续消费,积极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和消费规模的扩大,努力实现投资与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协调拉动。

3.实施以富民为目标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这是改变我国消费率过低、促进国民经济良性运行的客观需要。从居民收入的增长率看,除个别年份外,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都普遍滞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从与国际水平的比较看,我国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明显偏低。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切实改变工资收入偏低的状况,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4.努力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我们应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十七大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积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是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劳动报酬成为大多数劳动者最可靠的生活保障来源;二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三是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调节过高收入转变,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四是扩大转移支付,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

5.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利用社会保障机制调节消费需求。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包括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除百姓的后顾之忧;二是适当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特别是提高城乡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三是在继续巩固“两个确保”、规范和完善城市“低保”的基础上,稳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参保率;四是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为农村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和医疗保障,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非均衡发展的态势。

6.创造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政策体制环境

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前提。为此,必须深化消费领域的改革,优化消费环境。一是加快清理和修订不利于消费扩大和结构升级的法律法规,完善消费信贷政策,进一步扩大信贷消费的规模和领域;二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对城乡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资,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三是加大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力度,努力为城乡居民创造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四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总之,只有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由片面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才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扩大消费需求应该成为而且必须成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

参考文献:

1.陈文通.科学发展观新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王云川.消费需求的宏观调控[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马晓河.当前中国经济是投资偏热、消费偏冷[J].经济前沿.2004,(1).

4.马凯.科学的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求是.2004,(7).

第4篇

天大博士有个创业梦

五官硬朗,衣着朴素,29岁的徐传超看上去朴实沉稳。作为一名山东籍“学霸”,徐传超16岁上大学,20岁读研,23岁读博。本硕博三个阶段他都跨读了不同的专业:从本科机械制造专业,到硕士光电子专业,再到博士供应链管理专业。“纯机械的东西在未来社会可能会被边缘化,未来很多都要和电子电脑结合。所以考研读了光电子专业。”“未来社会,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任何行业资源的全球化最优配置离不开物流运输,所以博士选择了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的物流供应链专业。”在学期间,他发表学术论文2篇,申请或授权专利累计达20余项。

天津市南开区西湖道的一家季莳鲜生鲜超市里,摆放着烟台苹果、陇南蜂蜜、内蒙古土豆、玉田白菜等400多种农副产品。在这里,从广西产地直采的蜜橘一斤只要1.9元,而对面的罗江路菜市场,同样的一斤蜜橘售价3.5元。为什么价差这么大?用徐传超的话讲,是因为季莳鲜实现了真正的“农超对接”。

“农超对接”就是把与超市有直接供应关系的生产基地与终端门店进行整体对接,减少了农产中间的流通环节。将原来“产地-合作社-长途运输-一级批发-二级批发-菜市场”的6个环节,缩减到“产地-中转站-超市”的3个环节,让辛勤的农民增收,让普通的消费者得利。“我们的商业模式就是搭建起‘农超对接’的种植可视化与过程可追溯的全渠道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指导产地的精细化种植和养殖,实现农产品的供给侧改革。”对徐传超而言,建立农产品超市仅仅是他创业的第一步,他的创业目标是打造基于农产品流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重塑一个行业,做一个产业领军企业,早在2009年徐传超就明确了人生发展规划。“不可为了钱去创业,而是为成就一份事业去创业。”

“敢想敢干”是徐传超自己用行动贴上的个人标签。他总是习惯性地将思考对象放到宏大叙事中去考量。“未来,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吃的也会更安全健康。很多资源将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快速流动,这就离不开物流。”徐传超说,“顺丰、中通这些大企业在小件快运方面已经做到了很大规模。大件物流方面,德邦物流已是行业领军企业。唯独有一个细分领域还没有发展成型,那就是生鲜和冷链物流。”

生鲜配送市场预期规模达到万亿级别,相对于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天猫超市、中粮我买网这类主要配送旗下网站的生鲜产品,面向的大多是高消费群体,其所覆盖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徐传超认为,“国家统计数据表明,未来3至5年的冷链物流以21%的增长率发展,生鲜物流未来的发展前景

很可观。”

创业经历一波三折

2012年,如愿进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物流供应链专业读博后,“物流”这个行业才从之前的设想中,真正进入徐传超的视野,也是从“设想-理论-实践”的转变。“读博期间的论文撰写与项目实践,让我对项目从立项、分析、团队协作完成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锻炼,为以后创业点的选择、团队组建、对外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徐传超的创业并不顺利。从博士二年级起,他就着手推进创业项目。一开始是做物流平台,主要是做车货对接服务平台,由于经验不足,投入资金90多万元全都亏了进去。后来,他又转型“生鲜物流平台”。“当时互联网创业风靡一时,很多实体行业都在想O2O(线上线下)转型。”徐传超想要打造一个生鲜物流平台,对接蔬菜产地和社区零售菜贩。然而由于对农产品销售行业缺乏了解,再加上难以解决农产品挑选、分拣、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第二次创业又以失败告终,又亏了100多万元。

谈及两次失败的经历,徐传超显得轻松又从容,“我一点都不担心,我就觉得事做好了,钱自然会有的。”两次创业赔进去的是父母为他准备婚房的钱。徐传超笑称,“我心态特别好,再大的挫折在我看来都不是事。”

每次创业失败,徐传超都会深入反思总结失败的原因:物流平台是只有信息流没有资金流,所以难以成功;生鲜平台是有资金流没有稳定的盈利模式,所以难以持久。只要同时保证了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的,通过提高效率与压缩成本,自然会产生盈利与可持续性发展。

“食品的安全和质量是民生的保障,我觉得这件事够我做一辈子的了。如果我一辈子只做这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好,那也是很有意义的。”徐传超说。他认为,食品的天然化与健康化是个大的趋势,关系到大多数人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问题绝对是一片创业的“蓝海”。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徐传超开始着手“自营+合作”模式的商超发展。蔬菜、水果、粮油、米面与鲜肉全部自营。非标准化的产品,像馒头、海产、烤鸭等与分包商合作经营。

两年间,徐传超辗转走遍了七八个省市的几十个农产品种植基地。种地的农民、跑长途运输的商贩、种植基地大户、在街头开蔬果店的老板……生鲜行业的每一个环节他都走进去、沉下去,去了解、去摸索。

现在,徐传超自己做连锁店,把从产地运来的各种生鲜在店内进行挑选、分级,“先用蔬菜做试点,逐渐推广到水果和粮油米面,效果不错。”现在,季莳鲜平台以每月新开一家连锁店的速度发展。“我们一直坚持扁平化管理,整个管理层就6个人,没有中层管理,除此之外我们还雇佣了300多名员工。”

“重塑一个行业,缔造一个产业,要做就要做到行业第一。”这是徐传超的创业理想。目前,季莳鲜已经是天津市单体规模最大的连锁生鲜超市。

目前,徐传超正在积极拓展合作渠道,希望能够对天津地区的部分老旧菜市场进行“生鲜商超化改造”。传统菜市场面积大,农产品种类庞杂,购物环境比较脏乱,农产品的品质和菜价也很难得到保证。徐传超希望通过现有的物联网技术与运营经验,运用互联网平台将菜市场进行提升改造,以现代化设计理念打造全新的菜市场购物体验,形成“互联网+菜市场”的新型社区菜市场平台,使菜市场具备私人订制、大数据应用、平台导流、产品推荐等多种功能,从而实现“互联网+菜市场”的服务扩展与数据转换应用。目前,徐传超已对西湖道菜市场进行升经改造,从菜价、购物环境、食品安全、产地直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得到周围老百姓及区领导的高度赞同。

精准扶贫,解决农产品滞销

2016年3月,山东烟台红富士苹果出现大面积滞销,季莳鲜直接在当地预存了100万斤苹果。“我们现在店里的红富士苹果都是从烟台产地直供,没有进行包装,没有打蜡,绝对是真正的‘农超对接’。这也是我们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

未来,季莳鲜将打造“一县一品”的扶持计划。针对不同县区的地理位置不同,打造适宜的单品扶持计划,以销定产,定向采购,达到农产品的可视化与可追溯。

徐传超一直想真正为农民做点事,这与天津大学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谋而合。不仅是在烟台,徐传超还曾随天大经管学部师生一道赴天津蓟县,帮助解决蓟县苹果滞销的问题,首日便采购5吨滞销苹果用于季莳鲜超市直销。徐传超说:“蓟县的苹果质量很好,但相对山东烟台、山西等基地,苹果产量与质量还是不能保证,且缺少销售渠道,导致现在很多果农都放弃种植转而外出打工。如果把滞销的问题解决了,农户就愿意留在家里,通过种苹果也能过上好日子。这样一来,不但实现了精准扶贫,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这些社会问题也可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第5篇

躬耕杏林四十载,言语掷地有声,思想睿智机敏的他,眉宇之间依然流露着坚定,眼眸之中依旧闪现着光彩。在病人的眼中,他是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好医生;在员工的眼中,他是位务实创新,成绩卓著的好院长。他就是2013年荣获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授予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同年荣获山东省优秀医院院长等荣誉称号的济宁老年血管病医院院长王保平。

在中国乃至国际医学界,他是一个传奇。不仅是因为其创立的济宁老年血管病医院历经了25年的风风雨雨,更是因为其初创的血液健康疗法在海内外声名远扬。

卅年磨一剑

首创血液健康疗法

出身医学世家、1976年毕业于济宁医学院的王保平,分配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做外科医生,后任外科、心内科副主任,工作生活也算惬意。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还是打乱了他的平静。在他参加工作不久,他的三位亲人相继得了心脑血管病,长年卧床不起,受尽病痛折磨,终于不治而去。在经历了痛苦之后,王保平开始潜心钻研心脑血管中医药,决心攻克这一疾病。他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一旦人的血液成分、血液功能等发生病理性改变,就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出血、坏死,从而引发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王保平认为,各类心脑血管病的病根是血液而不是血管,治疗血管而不治疗血液乃本末倒置。年轻血液,就可以软化血管;疏通血液,则可以健康长寿。经过30多年的实践磨砺,上百次动物实验,上万例临床观察,王保平从“改善血液质量,改善微循环”入手,创造了“血液健康疗法”,为治疗心脑血管病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王保平早在30年前就提出了“血液衰老是人体衰老的根本”,“血液年轻是人体健康的保证”,“高血压病因在大脑”等新观点,并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国式的血液健康疗法解除了海内外10万余例患者的痛苦。“血液健康疗法“就是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以无毒副作用的中草药代替常规化学药物,利用整体调理、扶正祛邪的方法,把血液调理到健康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1989年,王保平在孔孟之乡――创办了山东济宁老年血管病医院。经过25年的努力,医院由当初仅50张床的小型医院,发展成床位350张、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中型医院,开设了扶贫病房、普通病房、贵宾病房、总统套房,配有核磁共振、CT、彩超、TCD、心功能仪、自动生化分析仪等百套大型进口设备。25年来,医院狠抓质量管理,有效提高了临床治愈率,医院已连续12年获省市级消费者满意单位,仅2013年度就先后荣获全国总工会等部门授予的“幸福中国・2013社会贡献百强企业”、中国品牌企业(香港)组委会授予的“中国优秀品牌企业”、中国十大知名专科医院、中国十大知名心血管病医院等荣誉称号。医院先后成为济宁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定点单位。

妙手铸华章

实现血液变年轻梦想

王保平院长领导下的科研人员先后承担了卫生部、国家及省科委下达的十多项科研课题。经过上百次实验观察发现,心脑血管病多呈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滞性、低氧血症等血液衰老现象,由此血管内皮产生明显的损害,而过度使用化学药物或手术疗法往往使血液和局部血管损害更加严重。通过“以补充营养元素、中西药调整为主的血液健康疗法”达到血液年轻化(年轻因子SOD升高80%)、血管软化(软化因子NOS升高1倍)的效果。其间给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特制的中药提纯物、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净化血液、改善血液,活血、调血、养血、生血并重,使造血干细胞大量增加,内溶斑因子大增,有害因子大减。各种大中小分子的血液废物迅速分解,经皮肤、肠道、肾脏逐渐排出体外,动脉粥样斑块逐渐消退,血管明显软化,冠状动脉产生丰富的侧支循环,经数万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脉管炎患者治疗统计,疗效极为显著。

2型糖尿病,公认为世界三大疑难病之首,也是人类发生心脑血管病影响健康的头号杀手。王保平教授历经30多年来的研究,发现糖尿病与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及神经内分泌紊乱有密切关联。临床常用的部分降糖西药易导致血糖下降,发生脑血管意外。长期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也缺乏基础医学理论支持。由此,王保平教授大胆采用血液健康疗法治疗300例2型糖尿病,在大幅度降黏、降脂、降血压的同时,血糖稳定下降,血胰岛素也显著下降。王保平教授认真总结临床经验,撰写出了《血液平衡对高甘油三酯伴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发表于《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声名鹊起 海内外屡获殊荣

25年来,王保平发明的“血液健康疗法”先后获得国家、山东省卫生厅、省科委等有关部门的科技成果奖40多项,海内外各种奖项过百。其中获“联合国和平国际医学奖”、美国医学会及英国剑桥医学奖多项。王保平参编的《血液流变学》等十多部专著,两部被列为全国医学高校研究生教材。他先后在中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百余篇论文,应邀赴全国各地举办培训班、发表演讲上百次。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20余个国家的医学组织邀请王保平前去讲学或进行科技合作。

2006年6月,王保平赴意大利参加“第四届世界和平与健康国际会议”,作为中国医生代表团唯一的主讲代表,作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心脑血管病治疗的方向》专题发言,引起100多个国家代表的热切关注。2007年9月,王保平又带着他的研究成果参加了斯里兰卡召开的第45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作为中国代表团的首席发言人,又一次引起世界医学界的轰动。2013年,王保平又参加了台北国际中医学学术论坛、北京世界健康产业大会、中国企业500强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企业家健康论坛等国内国际会议。2010年3月12日,王保平将其研创30余年的“血液健康疗法”推介至“美国第81届国医节”大会,主旨发言80分钟,为国医节庆典和五洲论坛增色,为国人增光,中国王氏血液平衡医学留在了美国,播撒在了全世界!

热心公益 做侨界健康使者

王保平和他的医院坚持“扶贫济困、救死扶伤”,1998年12月成立了全省首家扶贫病房,设床位30张,推出28种内科单病种限价,年限价免费额由60万元扩展到百万元以上。另外,医院每年向海内外患者及农村贫困患者和城市下岗职工提供2万多张优惠医疗扶贫卡和外地外籍VIP优惠卡,每年减免医疗费约600万元。建院25年用于减免优惠医疗费累计约5500余万元。

第6篇

【论文摘要】当前,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引起了社会关注,感恩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显得相对薄弱,加强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本文阐述了感恩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分析了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和感恩教育缺失原因,并提出加强感恩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措施。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受资助大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升,“扶贫助困”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但部分受资助大学生表现出的冷漠和忘恩情绪着实令人担忧,折射出高校感恩教育的严重缺失。因此,加强高校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感恩即知恩图报,感谢对自然、社会和他人所给予恩惠和帮助,并懂得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就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是教育者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施恩的人文教育,使感恩成为不自觉的思维意识、行为习惯,并成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

感恩教育作为高校践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是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把感恩教育和生活世界有机对接,并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实现对世俗生活世界的超越。这是一个长期、连续、动态的过程,需要高校辅导员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主动性,引导学生注重道德发展过程的亲身体验,进而养成良好德行,培养感恩意识。

二、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以“90后”为主,90后学生的价值观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经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倾向。应该讲,高校中许多受资助大学生都能心怀感恩之情,自强不息,乐观积极、勇于担当。但是有部分学生不能正视现实,心存不满和埋怨,并把所获资助视为理所应当,缺乏感恩意识,更没有有感恩的实践行动。

1.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体谅。《论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但部分学生对父母的养育非但不抱感激之情,还常常抱怨父母没本事,不能给其创造更好的条件,更不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辛劳。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试想一个连父母的养育之恩都漠然置之,又如何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社会的体恤、祖国的培养和自然的赏赐,又怎么称其为一个名合格的大学生,这不能不说是社会和高等教育的悲哀。

2.对他人的援助之意不知感激。高校贫困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帮助。但有的受资助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的援助和关怀表现得比较冷漠,对他人的资助不思回报,反而把贫穷当耻辱、把承认自己曾接受过帮助当耻辱。如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丛飞在生前用自己义演所得的钱资助了很多贫困学生。这些学生在丛飞患癌症并被媒体深入报道后,却鲜有人看望,还催促他“快点病好出来赚钱”。甚至一个接受了资助并成为大学教师的学生,得知自己的名字被媒体公布,竟然打电话质问丛飞并声称自己已是一名大学教师,这样的做法让他很丢面子。这些令人费解的现象说明感恩教育的缺失已到了不得不反省的地步。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我们有责任教育他们学会“感恩”,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他们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3.对国家的培养之情不知回报。为了尽可能地帮助贫困学生减轻经济压力,国家出台了相关制度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如用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来帮助贫困学生,并逐年加大资助力度。各个高校也积极举措保证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最大程度、范围来帮助贫困学生。很多受资助学生品学兼优、努力拼搏,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但这其中不乏一些人觉得自己贫困,受到资助是理所应当,还有些学生相互比较资助金额,认为自己所得太少,甚至质问老师为何“分配不公”,而从未想到他人是否比自己更需要帮助。这样自私自利,毫无感恩之心的表现的确让人心寒。

三、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观念错位,忽视感恩意识培养。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许多“80后”、“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毫无原则的溺爱“造就”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缺乏的大学生。父母抚养孩子含辛茹苦却不求回报,看似父母之爱无私无边,却恰恰暴露出家庭教育观念的错位和偏差。父母总认为无微不至的疼爱一定能让孩子懂得如何“报得三春晖”,而孩子却认为父母无私付出是天经地义。这样的现状的确反映出家庭感恩意识的培养的忽视甚至缺失。

2.“德育智育”相对失衡,“扶贫扶志”未成一体。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关注的是升学率和就业率。在此取向的影响下,高校教育功利化倾向明显,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入高校教育教学范围。高校的道德教育忽视对学生道德认知的启发和引导,未能从实践上激发学生的精神感悟和生活体验,道德教育成为“空中楼阁”。再者,目前高校的资助工作很大程度停留在“治标”层面,扶贫和扶志还未真正贯穿融合在一起。国家的资助政策重点是经济资助,相对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引导和教育。标本兼治的助学育人要扶贫更要扶志,扶志才是“授人以渔”的措施。高校要采取各种途径以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也要加强受资助学生的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以培养他们的顽强意志、乐观心态和感恩情怀。

3.不良风气负面影响,社会价值取向偏差。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侵入校园这片净土。人与人的关系呈现出功利化和陌生化的倾向,这对于生理成熟而心理成熟滞后并囊中羞涩的高校贫困生带来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方面的冲击。虽然大部分贫困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在崇尚金钱成功、鄙视贫穷失败的思潮影响下,还是有部分贫困生表现出虚荣攀比、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心无感恩之念等让人心寒的一面。 转贴于

4.多种文化思潮冲击,挑战传统道德文明。在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造成了较大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传统文化讲求知恩图报,追求内敛的个人修养;另一方面商业文明则讲究追求价值、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人个性的张扬。这种冲击和影响极易影响到大学生的价值评价体系和取向,导致他们忽略甚至遮蔽传统文化中浓厚的感恩教育色彩。

四、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及措施

1.以知恩识恩为基础,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感恩教育首先就要让受资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恩,明白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所有无私的给予都是自然的恩赐、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汇集和凝聚。接受给予的人要心存感激,进而能把这种感恩之情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准则和品质,并积极践行。

2.以现实生活为情境,激发学生感恩情感。高校感恩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当做实施感恩教育的舞台,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通过创设各种感恩情境,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感恩人文教育;要积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构建健康和谐的情境,把生活原生态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打破一味的“润物细无声”的施助方式,激发感恩情感,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真正做到感恩情境教育和现实生活的贯通交融。

3.以实践活动为手段,铸就学生感恩品质。感恩教育要真正渗入学生心灵,内化为感恩品质,关键在与能否真正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学校要及时利用感恩节、母亲节等特殊时机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思想上深化感恩意识,在行动中体现回报的愿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更好地诠释和传递感恩情怀,使贫困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才能真正铸就学生的感恩品质,使感恩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4.以尊重宽容为前提,彰显感恩人文关怀。高校和社会的资助都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尊重、理解和宽容为前提。其实绝大多数贫困生的心是孤僻、内向和焦虑的,有着强烈的自尊与过度的敏感。不能因为他们接受了资助就低人一等,就失去应有的尊重。即使他们的行为有不当之处,应及时分析事件背后的起因和隐情,而不能上纲上线地妄下定论。社会和他人帮助他们时少一些功利和强求,多一些尊重和理解,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真正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道德的光辉和真情的力量。

5.以励志树人为目的,增强感恩教育效能。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教育学生成人、成才。目前国家的助学机制多都属于“授人以鱼”的措施,但真正的助学育人不仅要助贫,更要励志树人。比如高校可以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勤工助学,既缓解经济困难,又可实现其自我教育。同时学校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勇气,坚定他们学好本领、回报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感恩教育的效能,把感恩教育落到实处。

6.以完善制度为保障,创造良好感恩环境。任何教育要想取得最佳效果,就必须有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和制度保障,感恩教育也应当有相应的感恩评价体系。比如要通过建立诚信评价机制将贫困生在学习、考试、生活、消费等方面的诚信状况纳入受资助资格审核的体系之中,实现有效的监督。再比如我校针对贫困生的义工制度,就要求贫困生在享受相关待遇和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并以义工时数作为考核贫困生的指标之一,真正实现贫困生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感恩教育规范化、具体化、制度化,使大学生的自律与感恩评价体系的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感恩意识,促进感恩习惯的养成,使之成为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在建立评价制度时,要充分体现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的原则,在实践中体现道德守则,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参考文献

[1]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20).

[2]黄正福.感恩教育——大学生的德育必修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7.

[3]郑贤跑.当代大学生感恩品质的缺失与塑造——刘霆现象的思考[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02).

第7篇

关键词:城镇;贫困群体;特征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209-0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中国城镇贫困问题开始表现得日益严峻。城镇贫困是中国在转型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贫困,它的出现伴随着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国企改革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是一种由于机会、能力与权利的相对有限造成资源分配上的匮乏和生活处境的控制无力。作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城镇贫困不仅导致了一部分个体及其家庭的生活困难,而且已经成为阻碍改革进一步深化并影响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

河南省是中国人口大省,2009年底常住人口为9 487万,仅次于广东省9 638万,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9 209万,居住在城镇的人口3 758万,城镇化率为37.7%。从2000年开始,河南省失业人口和失业率逐渐上升,到2009年,河南省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为38.5万,比2000年的21.4万增加了17.1万,平均每年增加1.9万。失业率为3.5%,比2000年的2.6%增加了0.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1个百分点。2010年河南统计年鉴表明:2009年全省共发放城镇社会救济费272 690万元,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48.33万。

河南省城镇贫困群体过去主要可以看做是由“三无”人员构成。即需要政府救济的无劳动能力、无法定供养人及无其他收入来源的“三无”人员。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河南省城镇贫困人口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河南省城镇贫困群体一般由收入较低或者无收入来源的人组成,大体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三无”人员,即长期以来需要政府民政部门救济和保障的对象;第二类是贫困的失业人员,即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市贫困线标准的居民;第三类是贫困在职职工、下岗人员以及离退休人员,即在职人员领取工资、下岗人员领取基本生活费、离退休人员领取离退休费或养老保险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城市贫困线标准的居民;第四类是残疾、疾病等其他原因造成的贫困居民;第五类是进城务工的贫困农民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因土地被征用而失去生活来源并由此导致贫困的城郊农民。

一、河南省城镇贫困群体的现状

1.收入情况。贫困的最基本含义即表现为收入水平的低下。根据2010年河南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9年河南省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仅有4 904元,平均到每个月不足409元;其中工资性收入3 756元,平均每个月不到313元;财产性收入更低,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财产性收入仅为28.93元。同时,贫富家庭之间在收入和消费方面的差距也极为悬殊,最低收入户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只占到最高收入户相应指标的14.2%和24.9%。城镇贫困居民不仅收入数量少,而且其收入渠道单一。从收入构成来看,贫困户与总体水平的差异主要在于家庭就业者所获得的奖金、津贴以及其他非工资性收入过低,工薪收入几乎是这些家庭的唯一收入来源。而家庭就业者的负担系数较高,根据2010年河南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9年河南省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为2.53人,因而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很低。

2.生活消费情况。在人均消费支出方面,2009年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4 700.24元,平均到每个月不足392元。更低户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4 385.72元,平均到每个月不足366元。城镇贫困家庭不仅收入和消费水平都很低,而且,其微薄的收入首先主要用于食品消费,用于衣着、交通和通信及其他各方面的消费都较少,恩格尔系数很高。2009年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1 972.71元,占到总消费性支出的42%,而用于衣着方面的支出520.36元,仅占到总消费性支出的11%。即使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将大部分收入都用于食品消费,但城镇贫困人口的低收入也无法保证其正常的生活状况和营养需要。从统计年鉴上可以看出,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用于购买蛋类、水产品、奶及奶制品、酒和饮料方面的支出很少,分别占总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1.7%、0.8%、1.8%、2.2%。

3.健康状况。在医疗保健支出方面,2009年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医疗保健支出545.17元,平均到每个月不足46元。基于每个月如此低的医疗保健支出,我们可以想象,城镇贫困居民患病多、看病少、小病挺、大病拖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情况也是相当严重的。而且低收入家庭成员多数没有医疗保险,在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他们最担心的恐怕就是生病。

4.子女教育与自身接受培训的情况。尽管是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城镇贫困居民仍然要面对诸如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以及购买房屋等各方面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庞大支出,生活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作为人力资本投资最重要的途径,教育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也已成为无力承担的重负,较高的教育费用不仅加剧了贫困家庭的经济窘境,反过来,家庭的经济困难又严重影响着贫困家庭的子女教育。根据2010年河南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9年河南省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用于教育的支出仅有281.72元。贫困发生率与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劳动力更易陷入贫困境地。

5.社会活动情况。从城镇贫困群体的社会交往状况上看,贫困群体由于物质经济上的匮乏,市场竞争力的弱势和精神状况表现出来的贫困文化特征,使得他们从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被排斥出去,面临严重社会交往资源不足的困境。由于经济资源的匮乏以及相应权利的缺失,贫困群体总是很容易处于被忽视甚至歧视的边缘化境地,加之这种环境下贫困群体的自我排斥,都将导致其悲观情绪严重,并表现出与主流社会的逐渐脱离。

6.住房购房情况。贫困群体的各类资产都相当匮乏。在住房方面,根据2010年河南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9年河南省城镇最低收入户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用于住房的支出仅有56.16元。尽管近几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城镇居民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力度,但仍然有一些贫困家庭和群体的住房设施极为简单。如果包括流动群体中的那部分贫困者,则城镇贫困群体的住房状况更是令人担忧,他们中的大多数租住在城乡结合部廉价的土平房内,缺乏各种必要的基本设施。

二、河南省城镇贫困群体的特征

1.主要是相对意义上的贫困。相对贫困主要是指相对于社会上平均生活水平而言,有一部分群体处于社会生活水准的最下层。因而相对贫困说明的是财富和收入在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问题。从总体上观察,城镇贫困群体的贫困已主要不是生存意义上的绝对贫困,而是一种缺乏某些生活必需品而形成的相对意义上的相对贫困。相对于农村贫困人口来说,城镇贫困群体无论是在生活消费的内容上还是消费的绝对数量上都要明显好于后者。

2.具有阶层性趋势。国外研究主要依据社会分层理论对社会阶层进行划分,并通常将位于社会最底层的一部分人群界定为贫困阶层。笼统地说,“城镇贫困群体”就是指城镇中那个被排斥于传统社会分层结构以外的特殊的贫困阶层。由于贫困,在地域上,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聚居趋势,并以城中村、棚户区等形式逐步形成较大的贫困人口聚居区;在心理上,生活状况的巨大差异也使这些贫困群体普遍存在着一种耻辱心理和卑屈的心态,他们感觉被社会所隔离和歧视,并在自我认同上很容易将自己和有相同境遇者归结为一个特有的群体,体现为强烈的群体意识。

3.是以失业为实质的贫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三无”人员是构成河南省城镇贫困群体的主体。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河南省城镇贫困发生更多的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即失业型贫困。它不是在整个国民经济萧条的背景下产生的,而恰恰是发生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其显著表现是失业下岗人员、困难企业的职工和部分离退休人员成为贫困的高发群体,而且具有较强的行业性。

4.具有再生性贫困的性质。贫困对于贫困者本人及其家庭来说,影响甚大。住房和医疗关系到贫困者本人及其家人的身体健康,而健康的身体是脱贫的最基本保证;教育关系到贫困者本人的人力资本而且关系到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教育的缺失会使贫困群体在今后的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必然的劣势;而且城镇贫困群体往往远离社会权力的中心,他们不能通过参与政策的制定来改善自己在国家分配体系和社会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从而陷入了经济贫困与社会权利贫困的循环之中,具有了再生性贫困的性质。

应该看到,较大规模的城镇贫困群体的存在,严重地损伤了普遍受益这一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大多数家庭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情况下,贫困家庭反而无法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本身就是对贫困家庭的一种社会排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企业、贫困家庭及个人共同努力,政府要承担主导角色。要大力发展就业导向型经济,积极推进有效就业;要建立城镇贫困预警机制并把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要积极推进包括社会保障、救助在内的各项制度改革,以制度创新治理城镇贫困;要充分发挥政府和非政府的作用,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城镇扶贫事业。

参考文献:

[1]高云虹.中国转型时期城市贫困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黎洪艇.西安市城市贫困问题分析与解困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李臣娟.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第8篇

旅游研究

(1)江永“三千文化”特色旅游产业深度开发探讨 伏六明

(5)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扶贫绩效模糊评价 向延平

(8)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空间差异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谢新? 郑立文 吕群超 谢新丽

(14)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行动者解读研究——以长沙市桃花岭村“农家乐”为例 罗芬 方妮 周琴

(19)基于ahp法的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乔海燕

(23)广西入?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糜吻?蚍⒄共钜旆治?姜尧 谭丽林

(28)旅游景区形象测量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吴雪飞 邱宏亮

(33)基于ahp分析的民族旅游地竞争力研究——以大寨瑶族梯田景区为例 冯雅力 吴忠军

(38)导游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向前 刘衔华

经济研究

(41)林业专业合作社盈余利益分配标准的经济学分析 陈建敏 黄森慰 张春霞 谢志忠

(45)湖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测评与对策研究——基于2008-201o年面版数据的dea分析 李言规

(49)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 黎克双

哲学·公共管理

(52)重温小平“九二”及对当下我国改革的哲学思考 朱雯云

(56)中国人的儒道互补人格及其内在变动机制 涂阳军

(61)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难点及其突破 秦勃

(66)就反式脂肪酸的管理浅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优化 孙勋 曹建康 李红勋

(70)男性青少年犯大五人格特征分析 陈利君 孟红

法学研究

(73)关于我国专利奖励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喻少如 曾祥昌

(77)企业防范核事故风险的法律责任分析——以日本“福岛核事故”为视角 诸江 叶胜宇

(81)完善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思考 姜淑明 李炯

(86)慈善捐赠:现状、成因及改进思路 周艳

生态与文化

(89)林业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万世之基——论绿色发展的林业观 谢朝柱

(94)长沙市洋湖垸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与建设经验 汤伟 李珍贵 朱青松 龚胜辉

(96)长沙市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 宋平 刘华 贺彬

(100)专家对19世纪上半期德国交通政策的影响分析 罗衡林

(104)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文化价值批判 黄汀

(109)当代环境文化建设的理论变革及其发展趋势 李雄华

(114)汉族情歌的人类学解读 白志艺

(116)论社科科研

才评价的主体 邹颠

(120)《经济林研究》品牌期刊发展之路探析 闻丽

语言文学

(123)湘西南苗瑶平话的代际传承研究 胡萍 吴萍

(127)从语音特点看吴语区的谐音习俗 唐七元

(130)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生态审美视野下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海棠 杨灿

(134)论沈从文创作中的音乐性元素 唐旭君

(138)兰斯顿·休斯小说《并非没有笑声》的意象叙事 林娟 欧阳凤

(141)不再沉默——从欧茨笔下的莫琳形象看女性话语权 崔金燕

(144)《钗头凤》英译中“隐”、“秀”美学风格的传译 蔡爱春 申丹

(148)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角度看中医学中“脏腑”术语的英译 张小云

艺术设计

(151)闽南建筑的红砖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解构传承——以福建泉州蔡资深故居中红砖艺术为例 林阳

(155)基于模仿创新的产品设计 叶剑虹

(157)对人性化网站设计的探讨 杨亦艺

体育

(160)篮球运动员身体协调性训练研究 马丽娟

(163)博弈视角下的难度动作推进武术套路国际化价值探析 陈红梅 龙佩林

(166)湖南省体育院系体操普修课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 李军

(169)第26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攻防技战术指标与比赛成绩的关联分析 王恩东 刘毅

(174)中华武术散打之局部力量与整体力量解读 马景卫

教育研究

(177)新时期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 李春燕

(180)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管窥 吴锦波 唐鼐

(183)当代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黄文胜

(187)大学生农村创业基地建设理论与实践 胡清华

(191)法律本科生团队式司法实践模式研究——以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漾翅法律实践团队为例 蒋先福 黄捷 王朝

(194)物流类本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李义华 庞燕 王忠伟

(198)《绿色食品》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彭湘莲 付

(201)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探析 潘璐璐

(204)略论高校散文鉴赏教学中的形象感染 孙际垠

(207)从语言模因论探究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 钟玲俐 刘胡英

(210)合作学习打破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的有效性研究 何凌霄

(214)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 白玲

(217)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杨培涛 谭骏珊 王帅 苏慧

书评

(221)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再认识——读罗建文教授《社会发展理念与民生幸福研究》 孙伟平 温

航亮

(223)2012年总目次 无

第9篇

摘 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给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带来技术方向发展。农户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户信贷能力,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设计和开发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河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户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最后设计开发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以期为河北省农户信用信息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开发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对农户信用信息的管理工作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共享农户信用信息是解决农户信用信息不全面、不准确、不共享问题的有效措施。为了增强农户信用意识,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通过开发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和评级授信,把农户的生产经营、家庭人口、家庭收入、个人信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农户评定信用等级,并建立信用档案,设计并开发农户信用评级系统,建立信用信息较为完整、数据采集和更新高效、评级较为科学规范的农户信用信息管理及评级系统,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进一步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二、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面临的问题

通过对河北省农村信贷机构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分析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1.信息收集缺乏法律支持

目前,我国额金融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缺乏关于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何收集、加工处理、管理农户信用信息没有规范的政策支持,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信用信息缺乏有效管理,信心采集不完整,保密措施做得不到位,增加了信贷风险,降低了信贷效率,阻碍了普惠金融的发展进程。

2.信用数据征集成本高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落后,资源分配不均,缺乏完善的农户信用体系建设,征信信息和数据没有得到集中有效管理,太过于分散,哪些是有用的数据,哪些是直接的数据?对于这些问题,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难以判断。信息价值密度低,形式多样化,可视化程度低,导致农户信用信息的利用收益小于成本,打击了以盈利为目的商业农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3.信息化管理落后

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设施较为落后,而且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素质较为落后,管理手段过于传统,主要通过纸质的文件记录,电子记录较少而且不成体系,更谈不上全面、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和大数据技术进行管理的理念薄弱,整体上没有形成信息化管理的思路,管理硬件和软件水平有待提高。

4.技g人员缺乏

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虽然责任心强,传统业务水平较高,由于地域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农村金融机构在引进技术人才上缺乏吸引力,所以导致信息技术人员缺乏。缺乏对现有的职工信息系统和相关技术方面的培训。致使农村金融机构的人员队伍综合素质不适应普惠金融和全国征信体系的改革建设,与城市金融机构信息化建设存在较大差距,信息不能有效的共享。

三、构建农户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通过对河北省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进行调查,分析建立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需要的基础数据,将其分为农户信用总体情况、农户综合素质和信用环境三个维度,从个人信用、担保信用、诚信守约三个方面来评价农户总体信用情况,从家庭关系、股东关系、经营能力、家庭资产、金融活动五个方面来评价农户综合素质,以村为单位的信用环境建设来评价信用环境,最终设计的评级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模糊数学等综合评价方法对设计的指标进行排序,根据最终的得分进行信用等级划分。

农户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表

四、设计开发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录入、查询和统计分析,农户信用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农户信用信息与评分查询,综合信息查询,数据导入导出等各项功能。创新了基本信息与特色信息相补充、单项信息与多项信息相结合、统一评级标准与不同评级指标体系相兼容的农户信用信息采集评价模式,将有效改变河北省各地农户信用信息自采自建自用、相互隔离、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信用评价标准不规范的局面,对将全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引向深入具有重大促进作用。设计开发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如下图所示,包括信用乡镇、信用村、人行政策、政府政策、扶贫专项、农户档案六个维度,涵盖了农商行、中国邮政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扶贫办、医保中心、农业机械管理站、财政局、工商局、林业局、民间借贷登记中心等产生农户信用信息的部门,这些部分可以在该平台共享农户信用信息,提高管理效率。

五、结论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农户信用评价体系的指标构建主要借鉴于一般的个人信用评价指标,虽然一些研究已经结合了农户目的特征,但是较多的研究还是脱离了农户个人及生产的特点,农户自身的特色并没有被充分挖掘,从而影响了信用评价的作用。农户作为我国广大农村经济的主体,其信用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建立一套符合农村经济、农业特征和农户行为特点的科学合理的农户信用评价体系,有利于农户获得正规金融的服务,从而促进农户对农村、农业的投资和生活消费。本论文对农户信用评价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农户特征构建有效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开发农户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为促进农户信用评价工作提供借鉴,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晓蕾,牛霞.农户信用信息共享实现条件的博弈分析[J].征信,2014,32(2):46-50.

[2]申厚斌.贵州花溪农村商业银行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

[3]伍伟.基于神经网络的农商行农户信用评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5.

[4]何铮.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

第10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税政策问题建议

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多重挑战。而财税政策作为国家调控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意义重大。

一、财税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

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在其发展中普遍存在融资、自主创新等问题,财税政策为中小企业解决这些难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财税政策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

1.财税政策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存在的市场缺陷。

2.财税政策能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相对公平的融资环境。

3.财税政策能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建设。

(二)财政政策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

1.财税政策能降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本。

2.财税政策能有效化解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

3.财税政策能增加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收益。

二、我国现行中小企业财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小企业财政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政策支持手段单一。运用财政政策资金拨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效果不明显。虽然政府采购政策中存在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倾斜,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势单力薄,生产的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客观上难以满足政府采购的需要,所以,政府采购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政府支持资金小。目前,我国中央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每年不足20亿元,加上其他共享的政策资金,不足百亿元,难以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加之政府对各种中小企业进行多头管理,难以将政策性资金集中起来,进行组合安排、配套使用,导致财政性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整体效果不明显,很难形成政策合力,降低了财政政策对中小企业支持的影响力度。

3.中小企业社会负担相对较重。中小企业往往成为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摊牌各种费用的对象,尤其是许多乡镇企业和经济落后地区的中小企业,仍然是“三乱”的主要受害者,政府治理“三乱”和为企业减负的努力也主要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很难真正落实到中小企业本身。

(二)现行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缺陷

1.中小企业税法体系不完善。现行的税收立法体系几乎都是采用小条例大细则的形式,临时通知、补充规定不断,没有一套系统的专门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税收政策法规体系。

2.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缺乏导向效应。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很大一部分还仅仅停留在解决残疾人就业、废旧物资回收等低科技层面,具有“扶贫”的性质,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的针对性、作用性不强,定位不合理。

3.优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我国现行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规定大多属于在税收分配环节的直接让利。在目前企业效益普遍不佳,亏损、微利企业大量存在的情况下,以所得税为主的优惠措施,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形同虚设,对经济的引导和刺激作用不是很明显,从而使得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三、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建议

(一)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1.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对中小企业符合政府要求的做法给予财政上的援助。主要包括:①就业补贴。对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中小企业给予就业补贴,促进其吸收更多的失业者,以缓解就业压力。②研究与开发补贴。通过制定各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开发计划。对符合计划所提出条件的中小企业给予专项补贴和专项基金。

2.贷款贴息。贴息贷款是一种政府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息补贴。其能够以较少的财政资金带动大量的社会资金参与对中小企业的援助。贴息贷款的具体做法:一是对中小企业的自由贷款给予高出市场平均利率部分的利息补贴,以使中小企业能够按市场平均利率获得贷款,提供中小企业在自由信贷市场中的借贷能力;二是对中小企业的长期低息贷款提供贴息,以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最难取得的长期信贷资金。

3.政府优惠贷款。它主要是指政府用财政资金通过私人金融中介结构,或建立专门的政府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直接提供少量的优惠贷款援助。政府优惠贷款主要是解决中小企业获得长期贷款困难的问题。其具体做法是,政府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长期低息贷款专项基金或建立专门的政府金融机构。由他们按一定的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二)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1.制定专门的中小企业财税法律。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立法,以《中小企业法》为法律主体,从细致的分类着手,涵盖全面的政策支持及税收制定,可以为解决纠纷提供切实的法律依据,改善中小企业的弱势地位。

2.调整和完善增值税。其一,尽快推行增值税转型,逐步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可在高新技术企业先实行,刺激其进行投资。其二,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标准,企业不分大小,只要有固定的经营场所,财务制度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的会计核算资料,遵守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没有偷税行为,都可按一般纳税人对待。

3.降低税率。降低营业税和增值税等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利润税等直接税的税率,是很多国家较为常见的优惠政策。

4.税收减免与返还。税收减免是针对税额而言的,包括全额减免、定额减免和定比减免,主要针对中小企业的创建时期和其产品与服务的出口环节,以促使中小企业实现技术进步。

5.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对中小企业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加速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二是降低当期的应税额,从而减少税款。

注:本论文是2011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微小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贫困人口;原因;途径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2月18日

在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城市的贫富分化问题日趋严重,城市中的一部分人口沦为贫困者。而且这部分人口呈上升趋势,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城市贫困人口已达5,000万。这既影响城市的安全与稳定,也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所以,政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且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解决城市贫困人口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铺平道路。

一、城市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

我国城市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下岗、失业是导致贫困的最主要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生产与经营。首先,由于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技术的创新、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必然使得就业的岗位相对减少,部分劳动力找不到就业岗位,沦为城市中的贫困人口。其次、转型时期企业结构调整,经济效益下降,造成下岗职工增多。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统包统配制度,累积了大量的冗员,生产效率低下。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必须合理配置资源和劳动力,所以减员裁员、下岗分流就是必然的手段了。这些下岗职工就成为城市中的贫困人口,如果他们还有抚养赡养的对象,那么其生活就更加贫困了。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劳动者的文化层次、素质以及技术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城市中的部分劳动者由于自身文化层次、素质低下,所以他们无法胜任高科技条件下的工作,成为城市的贫困人口。此外,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给城市就业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使部分城市劳动力成为失业人口。

2、昂贵的教育、医疗费用,使部分劳动者陷入贫困。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小学、中学教育所需的费用不菲,大学的学费也居高难下。而学历在求职和待遇问题上仍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使子女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获得较高的学历,家长想尽一切办法、筹集资金、向银行贷款等,最终背下沉重的债务,陷入贫困之中。此外,高昂的医疗费用也是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新的医疗保障制度仍在探索与不断的改革之中,一旦患病,高额的医疗费用使城市中的低收入者或失业者沦落为贫困者。为了节省医疗费用,那么小病就有可能拖成大病,最终陷入彻底贫困。

3、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境况不佳者最终也沦为城市贫困人口。由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使得农村的多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进程务工者日益增多,成为城市的农民工群体。由于农民工文化层次低,素质低,他们进城后很难与城市中的劳动力竞争,加上目前城市中本来就存在许多下岗职工,所以这些农民工只能从事劳动强度大而待遇又极低的工种,勉强在城市维持生活,最终也成为城市中的贫困人口。

4、不完善的市场机制。我国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市场机制仍然会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有缺陷和漏洞,使有些人利用这些缺陷和漏洞,使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掠夺弱势群体的资源,比如企业压低工人工资、在城市拆迁过程中掠夺财富、社会保障覆盖面小、保障金额低、社会保险的种类也偏少等等,这些必然导致那些靠社会保障生存的人的生活、消费水平均远低于当地的平均水平,从而使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人沦为城市贫困人口。

二、解决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途径

1、扩大就业,并为再就业创造条件。政府应通过宏观政策,积极支持部分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增加就业机会,使城市贫困者有工作,从而摆脱贫困。同时,要鼓励下岗职工和失业者改变旧观念,让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术,自主择业,政府在这方面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采取相应的政策,加强职业介绍、指导、培训等。此外,应改革原有的用人制度,灵活用工,对于失业和下岗人员,可以引导其以临时工、钟点工等方式就业。而且,还应继续发展中小型企业,因为国有企业已不可能完全解决就业和社会稳定问题,希望其吸纳更多的失业人员也是不现实的,只有发展中小型企业,才能吸收大量富余人员,解决就业压力问题。还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安置农村富余人员,防止农村大量富余人员涌入城市,增加城市就业压力,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就业问题、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的重要途径。它使下岗失业者有了基本生活来源,同时也能改变人们的择业观念,使劳动者愿意到中小企业就业,还能为下岗职工、失业者提供再就业机会。但是,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完善,还是低水平、覆盖面小、漏洞多,所以必须不断进行完善。首先,应该积极调整目前的社会福利政策,针对住房补贴、退休金、医疗保险、义务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应该向低收入者倾斜,使其生活有所保障;其次,扩大社会保障面,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因为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安全网”,完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所有的劳动者都覆盖在安全网内,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感。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建立适应各类企业劳动者的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一致、专款专用的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最后,应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使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有法可依。

3、建立扶贫的检测体系和管理体系。为了能够准确掌握失业率、下岗职工具体动态等情况,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建立相关的检测体系,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控,对症下药。然后,再由政府部门建立城市扶贫管理体系,使扶贫工作持之以恒,使扶贫工作制度化和社会化。同时,为了使扶贫工作社会化,政府应鼓励公益性的社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参与这项工作,使全社会都关注城市贫困人口问题,介入城市贫困人口的脱困工作。

4、建立社会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的网络系统。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务工,这不仅影响农村社会安全与稳定,同时也增加城市就业压力,影响城市社会的安全、稳定与发展。所以,应建立城乡之间经济要素双向流动的网络系统,改变目前单向流动的格局,使城乡互助、共同发展,又能够减轻城市就业压力,减少城市贫困人口。当然,这方面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并且采取一些相关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城乡共赢,共同发展。

5、提高城市贫困人口素质和技能水平。相关部门应该对贫困者进行必要的再就业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文化水平和技能,使他们能够获得新的就业机会。贫困者子女如考入高等院校,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补助,院校也应尽可能地把奖学金向他们倾斜,使他们在校安心学习,金融机构应尽可能地向这部分学生提供低息教育贷款,使他们完成学业。这些措施必然提高城市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容易获得就业机会,摆脱贫困。

总之,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解决城市贫困人口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这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玉亭.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科学出版社,2005.

第12篇

关键词:经济林,机遇,策略

 

经济林产品已逐渐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和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山区的潜力在山,希望在林,突破口在经济林。

1.云南经济林生产现状

近几年,云南省结合本地实际,以市场为导向,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不影响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把发展经济林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来抓,全省经济林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到1998年止,核桃、板栗、苹果、梨等13个经济林品种的面积达123.47万hm2,年产值达超过27亿元,农民人均经济林果产值9O多元。从1994年起,省政府每年拿出1000万元资金投入干果基地的建设,加之扶贫资金项目、世行贷款、长防林建设项目等资金在对经济林建设上都有一定倾斜,全省再次掀起了经济林建设的热潮。经济林在各地州市的分别为:昭通地区超过13.33万hm2;曲靖市、西双版纳州、大理州、临沧地区在lO~l3.33万hm2;楚雄州、红河州、文山州、思茅地区在6.67~10万hm2;昆明市、玉溪地区、保山地区、丽江地区在3.33~6.67万hm2;德宏州、怒江州、迪庆州、东川市在3.33万hm2。经济林主要树种面积:核桃24.73万hm2,橡胶14.35万hm2,板栗l1.27万hm2,茶叶14.8万hm2,油桐6.53万hm2,桑树5万hm2,水果类14.43万hm2。2002年云南省营造经济林307 871 hm2,仅果、桑、茶2002年的总产值就达236 680万元。

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有一定规模的经济林基地与示范基地正在建设,目前已建成5O个省立水果生产基地,如石屏、师宗、建水为柑桔基地;宁蒗、丽江、昭通为苹果基地;元江、新平为芒果基地;呈贡、安宁、泸西为梨基地。板栗生产基地县l4个,保山地区已建立经济林专项和综合样板林6块,经营面积213hm2。

经济林造林树种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云南省经济林的发展历年以核桃、板栗、橡胶、茶叶、蚕桑、水果居多。免费论文参考网。近年来,银杏、柠檬、八角、花椒、杜仲、木瓜、香橼等树种的造林不断增多,经济林树种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经济林加工方面也出现了良好势头,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发展,果品系列产品应运而生。如核桃乳、松仁露、酸角汁等一批产品已进入市场,产值达2亿多元。

2.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近1O年来,我省经济林生产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优越的自然条件与资源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出来,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经营管理粗放

全省各地在经济林木生产上多存在技术人员不足现象,在经营管理上重栽植、轻管护,造成结果晚、产量低、质量差,大小年现象严重,病虫害发生率高。如云南省板栗平均株产不足0.5 kg。

2.2品种混乱,良莠不齐

由于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苗木市场混乱,农户有苗就栽,见树就种,适生苗多,假苗多,品种不纯,产品结构不合理。沾益县大坡乡妥乐村部分农户1995年从文山购进一批板栗苗,由于苗木不纯、质量差,造林成活率只有40%,有的至今未结果,给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积极性。

2.3产后服务不配套,加工业滞后

绝大多数地区的经济林产品是以自产自销、地产地销为主。产品的精加工、细加工能力低,附加值低,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机制尚未形成。

2.4基地建设发展不平衡

由于受自然资源、环境、气候、区位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在资金投入和政策上的差异,云南省经济林发展不平衡。免费论文参考网。总体上看,基地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一些地方出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如在1991~1993年,日本等国外商纷纷来云南订购板栗,但因产品供不应求而未能达能协议,失去了应有的市场。

2.5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云南省经济林生产经营属多部分管理,如林业、农业、商业、外资等。各部门孤军作战,各行其事,不利于经济林生产的宏观调控和技术推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省经济林的发展。

3.经济林发展的机遇与潜力

3.1山地资源潜力大

云南省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其中94%为山地,表现出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生物多样性。山区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大面积荒山、荒地适合经济林木生长。随着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实施,经济林面积将进一步增加。如沾益县沾益乡龙华村公所有27.2 hm2的坡耕地及毁林开垦地需退耕还林,其中16.7 hm2将发展经济林,占退耕面积的52%。

3.2科技潜力大

云南现有的233 hm2×10hm2的经济林中,相当一部分产量低而不稳,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科技含量低。随着经济林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经济林产品生产和效益都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3.3市场需求量大

我省目前果品消费量很低,人均不足25 kg。而世界平均水平达70 kg。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对果品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市场的需求将成为我省经济林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

4.对策与措施

4.1加强科学研究

在新世纪,经济林学科领域要开展以下方面的研究:探索生物技术在经济林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技术和酶技术等改良品种,实现无性繁殖的工厂化生产与经济林产品的工业化生产。主要经济林栽培经营模式的研究。分地区、分树种建立各类栽培经营模式。

4.2人力资源开发

随着经济林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营模式的不断变化,人才培养与开发也面临新的挑战。对今天的教育模式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培育新型人才,树立“大林业”,“生态经济林”观念,强调实际技能的培养,做到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相结合。

在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研究部门中人才作用的同时,要切实抓好各层次技术骨干的培训工作。在基层中,蕴藏着丰厚的人才、智力资源,要充分挖掘地方潜力,积极开展对关键农户的培训指导,积极培育示范户、专业户。

4.3加强苗木培育和苗木质量管理

培育优良无病毒苗木,建立良种繁育基地,保证优良苗木供应,提高经济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力。

4.4进一步优化结构

经济林木结构调整实质上是树种、品种之间比例关系的调整。在树种结构的调整中要做到适地适树,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先找市场再确立主导树种。就云南省而言,以板栗、核桃等于果为主的基地化建设已得到迅猛发展。而银杏、花椒、八角等于果相对较少。在树种结构调整中,应适当加大比例。在品种结构调整中,应坚持商品经济的观点,将产品的质量放在第一,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品种,提高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的比重,加快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除发展以鲜食为主的果品外,还应发展有名优贵稀的制干、加工型优良品种。银杏应发展佛脂、洞庭皇、早热大佛子品种。柔枝红花八角、柔枝白花八角可作为八角当前发展的主要品种。

4.5实施品牌战略

云南省的名、特、优经济林产品丰富,如蒙自的石榴,昭通的苹果,版纳的象牙芒果,漾鼻的核桃等。但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部分名特优产品已失去原有光彩。免费论文参考网。应从经济林产品的商标,品质标准化,资源特色和科技含量几方面实施品牌化战略。

【参考文献】

[1]朱宠莲,吴涤非,王立宏,汤万龙,卢德梅.喷水带的设计参数[J].排灌机械, 2007, (01) .

[2]郭清南,张鑫.灌水器制造偏差系数测定试验研究[J].山东农机, 2004, (06) .

[3]席爽.棉花膜下滴灌在岳普湖县的应用[J].水利规划与设计, 2009, (03) .

[4]贾鹏生,郭兴坡.运用节水灌溉技术 推进节水事业发展——浅议南阳市节水灌溉示范项目[J].水利技术监督, 2005, (01) .

[5]李广学,董润洲.微喷和滴灌技术在大棚及温室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4,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