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7 07:39: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知识背景:“折线统计图”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同时,通过正确认读单式折线统计图,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目标:
1.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描述和分析数据、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数据的变化,预测问题的结果或趋势,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征。
教学设计思考: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很多相通的之处,在学习折线统计图时,如何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这是本教学设计思考最多的方面。因此,设计导入新课环节时,出示了条形统计图,意在让学生复习和巩固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并提出问题:( )年到( )年参观人数增加最快?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不用计算,一跟就能看出2007年到2008年人数增加最快(新旧知识的生长点由此产生)。在新知讲授部分,设计了两个认知环节:其一,初步感知,让学生分析两种统计图的相同之处,即都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其二,深入探究,再次对比,找到两种统计图的不同之处,即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为了更好地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在练习中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进一步强化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同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环保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展示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的图片。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自由发言。)
师: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地球。你们参观过科技展吗?通过参观科技展览,能学到很多课本之外的知识。下面某市学生(2003~2009年)参观科技馆的学生人数统计表。仔细观察,你能从统计表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某市学生参观科技馆人数统计表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获取信息,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2.提问:哪两个相邻的两份参观人数增加最快?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学生大多采用计算方法。)
3.能不能找一个更好的方法,不用计算就能看出2007年到2008年参观人数增加最快呢?(学生讨论后,认为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
4.教师依次出示以下统计图:
让学生自主观察,初步感知。想一想以两幅统计图中各自发现了什么。为下面的探究做准备。
二、探究新知
1.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新的(第二幅)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全班交流。)
(1)两幅统计图都有横轴、纵轴。强调说明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2)两幅统计图都能看出每年的参观人数。
2.深入探究:再次对比条形统计图和第二幅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之处?
(1)先四人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思考一:第二幅统计图是通过什么表示每年的参观人数的?你能看出哪年参观人数最多?哪年参观人数最少吗?(通过“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思考二:在相邻的两个年份中,参观人数是如何变化的?你是如何看出参观人数的增加、减少或不变的?(通过线段的倾斜看出数量的变化。)
思考三:参观人数增加最快的是哪年到哪年,现在能一眼就看出来吗?(通过线段倾斜程度看出数量变化的幅度。)
板书:平―不变起伏―变化
(2)学生用手势表示变与不变、增加与减少以及变化幅度的大小。
(3)借助这幅统计图,体会2003~2009年参观人数整体变化情况。课件演示整体上升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整条折线,感受整体变化趋势。
3.教师总结:这种统计图的特点是通过“点”反映数量的多少,通过折线的起伏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4.你知道这种统计图的名称吗?(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5.预测:根据这幅折线统计图的数据预测一下,2010年会有多少人来参观?说说你预测的依据是什么?
总结:预测的人数只是一种“可能”,要想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来参观,还要通过调查来说话。
三、实践应用
1.分析折线统计图:教科书第115页练习十九题第6题(图略)。
学生观察统计图,回答问题。说说自己有什么好的建议。
2. 2009年昆明五月至十月降水量怀历年均值比较。
根据上表的数据制作成折线统计图(用课件)呈现给学生。
(1)统计图说明了什么?
(2)你还想提什么问题?
3.明明调查了五个小朋友家一周使用塑料袋的情况,并绘制了一幅统计图。
五个家庭一周内使用塑料袋的个数统计表
先出示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认真观察分析折线统计图,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1)让学生体会描述不同事物,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描述同一事物的变化发展趋势,制成折线统计图较方便。
(2)出示(根据同一内容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3)教师小结:在什么情况下绘制折线统计图,在什么情况下绘制条形统计图,要根据统计内容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
4.反思(我们能做什么):气候急剧变化,环境日益恶劣,人们该反思自己的行为了。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身体力行追求低碳生活,节约用水、用电、用约,杜绝浪费,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四、拓展:课件简介(出示)统计的发展
在我国,统计理念古已有之,统计思想迅速发展则是在南宋,史学家郑樵的图谱思想与现代统计图表的制图原则相近。当今,统计图已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并演变出柱形统计图、饼形统计图、面积统计图、雷达统计图等形式各异的统计图。
五、教师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可以根据班级实际组织师生小结。)
关键词:数学教学实质;知识本质;目标定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B-0039-02
【教学片段】
片段一:引出折线统计图
1.情境呈现。班主任要在小红和小明当中挑选一位参加校园跳绳吉尼斯比赛,挑选前,他俩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强化训练,看看他们的成绩。(小红:周一115、周二125、周三130、周四145、周五160;小明:周一135、周二160、周三125、周四145、周五145)
2.解读。
师:从“小明一周一分钟跳绳成绩统计图”上,你看懂了什么?
生1:我知道小明周二跳得最多。
师:怎么看出来的?
生1:因为周二的直条最高。
师:通过观察什么也可以知道小明周二跳得最多?
生2:看直条上面的数据,周二是160个,是最多的。
师:是的,通过数据的大小也可以看出来。还看出了什么?
生3:我看出了周三最少。
师:那小明这周的整体训练成绩如何?
生4: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起伏不定。
师:这又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4:我是通过数据看出来的。
师:还可以从哪儿看出小明的训练成绩是忽高忽低的?
生5:我看直条的高度,从周一到周五是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
师:是的,从直条高度的走势,也能发现小明的训练成绩是忽高忽低的。
3.揭题。
师:这是什么统计图?(板书:统计图)除了条形统计图,你还见过其他统计图吗?
生1:还见过由一个个点组成的统计图。
生2:还见过弯弯曲曲的统计图。
师:你们说得都对!数学中还有一种折线统计图(完善课题),觉得折线统计图会是什么样?
【小结】在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开展对折线统计图的教学。教学时,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准学习的基点。从旧知复习层面来说,这两幅条形统计图呈现的成绩趋势内在结构具有一致性;从新知探究上来说具有延展性,为今后新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片段二:解读折线统计图
1.创设问题情境。
师:看来啊,同学们对折线统计图都有自己的想象,折线统计图到底长什么样子,想看看吗?小红和小明的班主任已经把他俩中一个人的跳绳成绩绘制成了一幅折线统计图。(呈现折线统计图。)
师:你能看出这是谁的成绩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解读信息。
生1:这是小红的成绩。
师:怎么看出来的呢?
生1:刚才看到小明的成绩是一会儿高一会儿低的,而这里的成绩是上升的。
师:你怎么看出这里的成绩是上升的?
生1:这里的线是一个比一个高。
师:咱们伸出食指比划一下这条线的走势。通过线的趋势看出来,这些顺次连成的线段整体走势是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的(板书:线)。通过看什么也可以发现成绩是呈上升趋势的?
生2:可以通过点看出来。这些点的位置越来越高。
师:嗯,从左向右按顺序看这些点的位置越来越高,意味着成绩呈上升趋势。咱们发现这幅统计图的成绩是不断上升的,所以判断出是小红的成绩,还可以通过什么看出是小红的?
生3:小明周一的成绩是135个,而这里周一的成绩是115个。
师:周一的成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3:周一这个点向左对过去正好对着110和120中间,所以我判断周一的成绩是115个。
师:你们看出来了吗?(课件演示)你们还能看出其他几天的成绩吗?
(逐个说说其他几天的成绩。)
师:从一个一个的点上可以看出每天的成绩,从而判断是小红的。咱们通过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中的点和线可以判断出统计的是小红的成绩。(板书:点 线)
【小结】
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折线统计图进行感知、比较、解读,自觉地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进行分析。有的从折线的走向趋势加以判断;有的从点表示的数据进行推测,说得有理有据。学生通过伸出手指进行比划,体验到折线的变化反映数量的变化情况,充分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在比较和解读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从不同角度初步得到了感悟,为后面学习画法积累了体验,课堂由此充满了张力。
片段三:绘制折线统计图
1.提出问题。
师:如果我们把小明的跳绳成绩也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再次呈现小明跳绳成绩的条形统计图),你能想象出这条折线是怎样的吗?如果请你把这条折线画出来,你会分几个步骤来画?
2.独立绘制折线统计图。
3.反馈交流。
展示一份绘制正确的统计图。
师:你们观察这条折线,与你们想象的那条折线差不多吗?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1:我是先画好点,然后连线、标上数据,最后写上制图日期。
师:你说得很清楚,能给我介绍一下是怎么确定点的吗?就以周一的点为例子来说说吧。
生1:周一是135个,在130和140中间这个位置。
师:(课件演示)是的,在130和140中间这条线和周一这条竖线交叉的地方。周二的成绩是160个,就在160这条横线和周二这条竖线交叉的地方。其他几天成绩的点也可以这样找出来。
师:画折线统计图时,我们要先描点(板书:描点)。这些点在这儿表示什么呢?(表示每天跳绳的个数。)这些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板书:数量的多少)
师:为了让每天跳绳的个数一目了然,我们最好标数据。(板书:标数)
师:点画完了,咱们还要按顺序将这些点连成线段(板书:连线),干嘛要连线呢?
生2:如果不连成线就看不出小明成绩变化的样子。
生3:连成线后就能看出成绩的变化趋势了。
师:看来这些线可以反映出数量的?(板书:数量的变化)我们伸出食指一起跟着课件将点按顺序连成线段。课件演示连线的过程。
师:刚才在比划连线的时候,我们发现有的线的坡度呈上升趋势表示数量在――(板书:上升:增加)在相邻的两天中,你能看出周几到周几的线段是增加的吗?哪条线段增加最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4:周一和周二相差25个,周三和周四相差20个,所以周三和周四这条线段增加得多。
生5:周一和周二这条线段占了两个多格子,而周三和周四占了两个格子,所以周三和周四这条线段增加得多。
师:这样,这张折线统计图就制好了,你能看出折线统计图由几部分组成吗?共同小结:折线统计图的组成。
【小结】
本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尝试经历有意义的整体建构,从而使新知的探究更具挑战性。探究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画前先谈形象,目的是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要画的折线统计图的样子;第二步:尝试画图,让其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探索和尝试;第三步:精析要素,通过师生互动交流让折线统计图的基本要素得以展现,进而领悟到折线统计图中点和线的含义及价值,从整体上完善、提升了学生对新知的认识。
片段四:应用折线统计图
1.判断“一幅没有标题和数据的折线统计图”。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这样一张折线统计图。
(1)根据这幅统计图你又能得到哪些信息?(整体趋势是怎样的?哪一段变化得最快?)
(2)2个同学分别对这张图的统计情况作了这样的猜测(A:运动后心跳的变化情况;B:某城市1~5月份的气温变化情况)你觉得哪个同学的猜测是合理的?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通过判断既没标题也没数据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可以反映整体的变化趋势,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2.师:这是同一个单位的两位员工5年来的月平均工资情况统计图,观察这两幅图,并回答问题。(图像横轴和纵轴没有标数据。)
师:谁的工资增长快些?如何判断出来的?(出示横轴纵轴数据,请学生再次观察统计图。)
师:发现了什么?增长的幅度一样,为什么图像会不同?同样的一组数据,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据不同,图像也就不同。
师:通过刚才的发现,你还有什么想说的?(不但要看折线还要看纵轴每格表示的数据)
师:公司准备招工,为了吸引应聘人员,你觉得老板会拿出哪一幅统计图给应聘人员看?为什么?
【小结】
本题的统计图刻画的是两种统一信息的不同图像,让学生进行辨析,因为纵轴上数据间隔的大小不一样,使图像的增幅产生不同的感觉。学生在互相交流信息、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对信息的认识也从片面走向完整、从表面走向实质。
【课后反思】
《折线统计图》这节课,我究竟要教什么?怎样教才贴近学生的需要?怎样才能上出数学味?本节课在这些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数学因生活而精彩。课改以来,一直强调要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折线统计图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周跳绳的训练成绩、跳绳后心跳变化情况、病人体温变化情况、员工近5年工资增长情况,这些鲜活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数学因思考而有味。一节数学课不应该因为内容简单就可以简单处理,好的课堂需要的是学生们的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数据为什么还要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实现目标导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实践与综合应用 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2012年第3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伦敦举行,奥运会从申办、筹备到召开,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包含着大量的统计知识,将这些知识搜集整理,吸收到课堂教学中,将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而有意义的应用统计知识的环境。《奥运总冠军属于谁?》这一案例针对六年级学生设计,以六年级教材中对小学阶段的相关统计知识进行整理为知识线索,结合奥运知识,设计了两部分的内容:一是学生通过自主查找资料,丰富对奥运的认识,完成对原始数据的筛选和整理;二是设计《奥运总冠军属于谁?》课堂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交流、比较、分析的平台,让学生在实际应用当中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统计量的作用,切实体会到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一、课程设计过程
(一)组织学科研究小组,共同研讨案例开发的目的、步骤及奥运事件中可选取的素材等。在研讨中小组成员达成共识:《奥运总冠军属于谁?》案例的开发和实施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数据能力,提高统计的意识,形成统计的观念为目的,关注学生在搜集整理数据、分析交流图表、反思预测结果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的执教者根据学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案例操作的细节。执教者通过研讨和自学等方式,做到正确把握教学案例的目标,积累与案例相关的背景资料,根据学生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情况做充分的预设。
(三)执教者根据案例设计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小组成员听课。
(四)研究小组对案例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研讨和反思,发现案例设计和实际教学中不足,进行调整。
(五)案例调整后研究小组的其他成员也在自己班级进行此内容的课堂教学,然后交流、解决课堂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教学活动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活动内容。
首先通过播放中国2008举办奥运会成功的录像,激发同学们的热情;然后展示伦敦奥运建设的一组图片,说明奥运会正在筹备中。最后提问:“奥运会你最关心什么?”在大家的讨论中,抓住最关心的是我国获得的奖牌数这一回答,提出能不能预测一下奥运会我国获得的奖牌数,奖牌数最多的又会是哪个国家。然后出示具体要求。
(二)综合运用统计知识,预测奥运成绩。
1.出示近五届运动强国的奥运成绩
各小组分别汇报25届—29届中国、俄罗斯、美国的奖牌数,绘制成统计表。
2.运用数据分析比较
(1)出示活动要求。
观察思考:在小组里认真讨论,你们小组想选择哪些数据,分析预测30届奥运会的成绩。
选择描述:结合数据,选择恰当的统计图绘制出来。
分析交流:根据统计图获得的信息,预测2012年我国奥运会的成绩。
为了方便同学们的绘制,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三张绘统计表的格子图,每个小组最少绘制一张图。要求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讨论和绘制统计图,小组同学合作,并要分工明确。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请小组代表来展示说明绘制的图表,现举例说明如下。
A组:对比25届到29届中国金牌总数,通过折线统计图发现中国金牌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25届到29届我国金牌数增长变化情况,说明我国体育竞技水平在不断提高,29届奥运会更是取得了51枚金牌的好成绩。但据此图难以预测出各国的名次。
B组:对比分析29届奥运会中国、美国和俄罗斯金银铜奖牌成绩,从条形统计图中清楚地看出金牌我们很有优势(超过第二名美国15块),但从奖牌总数上看,我们仍不占优势,特别是美国的银牌数要多于中国(多了17块),奖牌总数也多于中国,要在30届再次总体战胜美国取得第一,仍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C组:通过折线统计图对比25届到29届三国获金牌情况,可以看出29届之前,美国历届金牌数都比中国多,虽有回落的趋势但实力不容小视;俄罗斯刚开始是急剧下落,27届略有提高,但到28届时,中国和俄罗斯的两条中间部分呈相交状态,而且29届中国远超俄罗斯;中国历届的金牌数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9届超过美国15块,预计我们在金牌总数上继续超过美国的可能性很大。
(3)老师小结点评。
学生能运用学习过的统计知识和方法从多个方面对我国奥运成绩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预测,通过对比分析,基本上了解了我国的运动水平和发展趋势,特别是29届奥运会,中国作为东道主取得了优异成绩,在30届奥运会,总成绩进入前两名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当然,赛场多变,特别是英国(29届的第4名)作为主办国,成为黑马脱颖而出也未可知,最终结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希望我们的预测能成为现实。
三、总结与反思
研究小组在课后的教学反思及交流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学生经历了一次完整的统计知识的应用过程,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搜集整理资料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交流观点直至得出结论,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情境创设的教学过程:
师:我今天带来一张未完成的统计表(如表1),同学们觉得缺少什么内容?
五名学生身高情况统计表
制图日期12月19日
■
(表1)
生:统计表内缺少数据!
师:哪5位同学愿意报出自己的身高,让老师把你们的身高填入表格内?
(老师邀请5名同学合作,报出自己的身高,教师当场输入表格内,如表2)
五名学生身高情况统计表
制图日期12月19日
■
(表2)
师:这样,一张完整的统计表就制作好了。它包含了三部分,标题和制作日期、标目、数据。
师:那么,根据统计表中提供的数据,你看出哪两名学生的身高相差最多呢?
生:学生3和学生5。
师:在平时,有哪种方法,我们不用知道这些学生的具体身高,也能看出哪两名学生的身高相差最多?
生:让他们站在一起比较!
生:要站在同一平地上。
……
师:对,让他们站起来!
(承接学生的思路,此时笔者马上用FLASH演示表格数据上方5名同学站起,如图3)
■
(图3)
师:这样我们就能非常快地发现学生3和学生5的身高相差最大!
师:在数学中,我们也有一种类似于这样的图形。
(全部用FLASH动画操作,把上图统计表中相关内容作迁移,让学生明白统计图中相关内容即为统计表中的相关内容,如图4)
师:为了表示得直观、形象,我们把统计表中“姓名”的标目表示在水平方向的直线上,身高的标目表示在竖直方向的直线上。为了准确地表示这些数据,我们在这两条直线上类似于数轴的画法,也给它标上正方向和合适的单位长度。比如,5名学生的身高都不超过2米,这里就选0.5米为1个单位长度。这样,统计表中的标目就安排好了。
■
(图4)
师:现在,我们再把每名学生所对应的身高用一个简单的图形――长方形来代替。(FLASH动画演示,如图5是演示过程中的一部分图)并把它对应的数据标在长方形的顶端,这样统计表中的数据也安排好了。最后,我们还要把统计表中的标题及制表日期写在图形的上方(从图5演变到图6)。
师:这样,一幅统计图诞生了,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条形统计图!
■
(图5)
■
(图6)
师:根据刚才制图过程,同学们觉得条形统计图与统计表比较有哪些优势呢?
生:比较直观、形象。
生:容易比较各部分的差距。
至此,从表图的过渡过程让学生基本了解了什么是条形统
计图及其组成部分和画图要素。
教学反思:引入以一张残缺的统计表(缺少数据)入手,现场选5名学生当场输入这5名同学的身高数据,成为一张完整的统计表,整个过程既复习了前一节课“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又复习了统计表的三要素(标题、标目、数据),然后在表格数据上方用FLASH动画站起5名同学,站成一排,体现了条形统计图的雏形,抽象归纳出条形统计图!用FLASH直接演示条形统计图的制图过程、动画过程是完全把统计表中的信息移动到统计图中的,
自然节省了一部分不必要浪费的时间,而且制图过程完全是按照统计表提供的信息及统计表的三组成部分进行绘制,体现了从表图的过渡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制图过程,而且也很自然地也记住统计图也有类似于统计表的三组成部分亦即制图步骤:(1)标题与日期;(2)数轴与标目;(3)条形与数据。这样的创设过程形象又生动,让学生体验到条形统计图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体验到由统计表过渡到统计图的这么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体现了引入新知识的一个重要原则――由自然到必然。这样不仅使学生易于理解知识还有助于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笔者在处理教材中,注意到了学生“认知的序”,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小学里已经学过统计图),注重了知识的螺旋上升,让学生在情境中意识到:(1)为什么要学条形统计图,亦即这种统计图的作用是什么?(2)条形统计图的优点,亦即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条形统计图,为下面折线统计图的出现做好了较好的铺垫。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是一个经历体验的过程,从整个情境创设案例来看,通过笔者引导,在非常自然状态下获得新知,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使学生在不断地参与、探究、动脑中获得新的知识,而且很快将新的知识纳入旧知识体系,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知识的形成结伴而行,真正做到了让学生体会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体会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笔者认为这样的情境有助于实现学生原有的认知对新知识的同化,使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还可以使学习的含义被充分揭示出来,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最终实现有意义学习!
我计划先按大块进行分类复习,再进行综合训练。一个多星期复习下来,感觉效果还可以。先按课本复习,讲清重点和难点,再把易错题拿出来分析,再配以练习卷进行单元综合练习,练习采用先回家独立做,第二天课堂上分析讲解,由于学生独立解答时,遇到了困难,因此,老师讲解时,他就听得特别专心,效率也就高。对于那些潜能生,则把多余的练习卷给他,让他做第二次练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如此一个循环下来,学生们对本单元的知识点基本都掌握,而且效果也非常好。从而也使我更加明白复习要有计划,千万不能盲目的一天一张练习卷。
另外,要重视潜能生的教育,潜能生为何成为潜能生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到位;有的是因为孩子年纪较小,对于有些问题的理解还未达到相应的思维程度;还有的是因为在某些内容上没有掌握好,又没有及时地查漏补缺,导致了后面的内容无法跟上,影响了孩子学习的信心。在总复习阶段,潜能生应先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重燃学习的热情。做为老师,也应抓住一些时机,对潜能生进行相应的辅导工作。虽然为潜能生辅导时,说句实话,非常非常地累,但是,回头一想到,自己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已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身心上的疲惫都会一扫而光。希望我的努力能够让孩子的未来更加地美好。
总复习教学反思(二)
以前总是对教学反思多多少少有点反感,自从带这帮孩子以来,对集体教学反思有更深刻的认识。集体反思学习成果在工作层面的绩效是可以衡量的,个人修养层面虽很难度量,但长期的磨合,学习的心得成果经过长期调整修正,慢慢变成了习惯,慢慢地根深蒂固在了自己的思想里。
本次的总复习整体分块复习,也就是分类复习。大体思路通过虽然没有细节的规划,但是每个人的心理分析自己班里的情况,便有了精细的打算。事实上,每个班级的情况真是不同,无论是班级风还是学习习惯,真是千差万别,但有一点事相同的,那就是知识点的系统梳理。每次的集体活动的发言少则几句,多则几张,就是这些平常的观点,却代表着每个人的主张,百家争鸣的最终结果,多多少也揉进了自己的教学中。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强大的攻势面前,每个人的进步也是不得已的。现在回头来看,那丝丝点点的积累真的修养了个人,方便了教学。
总复习教学反思(三)
随着总复习的深入,本周已进入期末复习的最后阶段,已是学生复习的疲惫阶段,面对学生出现的种种不良做题习惯和个别学困生知识点的缺漏很是焦虑与烦躁。
学生不良学习习惯仍然存在的有:计算马虎现象仍是大问题,解决问题思考不够细心,有的仍会忘记写单位及答案,还有的是不能细心发现单位也可以帮助选择解题思路(尤其是棱长之和、表面积或体积公式解决问题),单位的不统一现象;复式折线、条形统计图的选择不够合理;复式统计图绘制中出现了不能与所给图标一致的现象(有的折线图示一直的现象;或条形图形条形区分不明现象);统计图的制作中仍然存在数据和制图日期忘记写的现象;分数的意义和常用数量关系混淆现象较严重;仍存在分数加减法计算中、问题解决中没有及时化简的现象。
解决问题方面的问题有长方体与正方体的面积的计算题 ,个别学生表面积、体积公式应用不熟练,不能正确列式计算。有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不能灵活借助图形或学具帮助分析。
还有较严重的现象是有较多的学困生不能做到与复习同步,整天忙忙碌碌,得不到充足的休息,但是仍然不能按时完成复习任务,有的学生甚至就出现了逃避作业的现象,复习效率低下。
针对这种现状,我在教学中尽可能的调节复习时间,努力让学生劳逸结合;努力做到对学生苦口婆心的引导,强调需要注意的事项,尽可能教给学生一些可能掌握且有必要掌握的做题技巧。在尽可能改善不良习惯现状的同时,有很多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思考:
1、复习中注重多激励 是让学生主动而自信地复习提高思维、解题能力。
2、注意复习的方式方法侧重于发展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采取多种方式,既可以分组讨论,全班集中交流;也可以个人先预习,大组汇报;
在上学期的一堂数学统计课上,我讲到这样的一道题:服装店某个星期销售衬衫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再观察统计图中的折线,说明衬衫销售量的总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
……
师:你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生1:我从中知道该商店衬衫的销售量一天比一天好。
生2:我还知道星期二该商店衬衫的销量最少。
生3:我知道星期六和星期天人们都休息,所以有时间上街买东西。
……
师:除此以外,你还能从中知道什么信息呢?
大家相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感到不能够再从中获取什么信息了,此时的课堂陷入了一片的沉默。其实,从题目来看,学生从中还是能够获取一些信息的。比如说:该衬衫的质量一定很好、该商店的老板很会经营、该衬衫一定价廉物美,顾客很喜欢……,但学生为什么却跳不出书本,思维不够开阔,想不到其它的呢?
【反思】
这件事给我带来了很深的思考:学生有时为什么都沉默在那里?我想,一方面除了我们教师本身的提出的问题有所欠缺,不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也反映了我们的学生的思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在回答老师的有些问题时,感到很茫然,所以陷入了“沉默”。这样的场面恐怕是我们所有的教师在教学中都不愿看到的。
一、给数学问题具有真实的生活背景
学生平时做的练习题大多都是经过人为加工的纯数学问题,尽管有的问题题材来源于实际生活,但是大部分通过精加工以后都变成了纯粹的“应用题”模型。实际上编题者(老师)代替学生完成了从实际生活中收取信息这一过程,学生只要把自己熟悉的方法或公式“复制”到模型中去就能够解决问题,降低了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呈现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或者只是对现实问题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千万不要“浓缩”成百分之百的纯数学问题。
二、让数学学习回归生活实际
在教学中,统计的数据往往都是由教师给出的,或者就简单地找学生示范一下就结束。我们的教师容易只注重调查结果而忽视调查过程,究其原因主要可归结为如下几方面:(1)考试导向。教师认为统考重点是统计知识,如绘制统计图等,考试评价优先。(2)嫌麻烦。教师觉得学生太多,难以全面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又会搞得乱七八糟。(3)时间有限。教师觉得现有内容已经排满,一旦进行课堂活动,时间不允许。事实上,统计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如果学生没有动手实践,经历构建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没有了载体,就不会把这方面的知识从抽象到具体。案例一“:统计全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项目”。师:同学们喜欢的体育项目那么多,如何开始呢?生:我们可以先分分类。师:每个项目人数怎样了解呢?生:可以举手看一看,然后来数一数。师:可以的,就采取这种方法。
统计过后出现了问题,计算合计后的举手总次数与班里实际的总人数不相等,多了2次,有人重复多举了。师:看来“举手”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还可以采用哪种收集数据的方法呢?生:拿一份全班同学的名单,一个一个地去问一下,然后把问得的结果记在名单旁边。师:好,我们就采用这种方法。
一学生在全班内问,其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统计。全班交流。生:我是用打勾的方法数数。生:我是用画“”来记录。生:我是用画竖线来记录。喜欢羽毛球的有这么多(投影仪上显示)。师:用什么方法记录,才能看得简单,数得简单,记得简单。小组讨论。生:可以画正字。
师:对,可以把5条线圈一圈,画一个“正”字。在上面的案例中,这位教师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通过“举手”方法收集数据中出现了错误后,不是简单地修改数据,而是让学生讨论怎么办,实际上就是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来更好地收集数据。教师设置认知冲突、预留思维空间,更多的是在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只有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操作,才能让学生学习到科学的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能力。这里同时建议教师不要急于引入常规的统计图表,而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描述、整理数据。早期经验的多样化,有助于儿童建立乐意创造常规图表的兴趣,也是孩子未来学习的基础。
二、突出活动的分组与合作,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学会合作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学时,对于统计过程中的很多活动,教师尽量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去完成。那么教师要如何加强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指导呢?案例二:师:(播放1分钟内经过校门口的各种车辆的录像)请同学们统计一下,1分钟内经过我们学校门口各种车辆的情况。师:记下了吗?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老师,太快了,能不能再播放一遍。(重新播放录像)师:现在记下了吗?生:还是记不下。师:那怎么办呢?能不能想想办法?(部分学生已经开始商量)师:(再放录像)现在能汇报一下结果吗?生:1分钟内经过我们校门口的轿车是9辆,公共汽车是5辆,摩托车是12辆,大卡车是4辆。师:真了不起,这么快就记下来了!那么,你们是怎样记录下来的呢?生:我们是4人合作得出来的,有人记录轿车的辆数,有人记录公共汽车的辆数,有人记录摩托车的辆数,我记录大卡车的辆数。师:你们采用的是4人合作记录的方法,真不错!大家会用他们的方法记录一次吗?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并没有花时间如何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在记录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自然而然就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价值,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
三、鼓励学生分析数据,从中获取信息
统计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鼓励学生能够从统计图表中有效获取信息。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普遍困惑的,到底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来“读图”呢?教师可以把学生对数据的“读取”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数据本身的读取,能观察统计图表中呈现的直接信息(单个数据的多少)和间接信息(即数据的关系,这包括做比较和对数据进行计算操作)。第二,能根据统计结果检验某些预测,即判断统计图表能否表达原始问题(最初引发我们试图通过收集数据想解决的那些问题)第三,能根据统计图表作出简单的判断或合理的预测。案例三:教师让学生根据小兰出生到12岁的身高数据(如下图),鼓励学生预测她15岁的身高。学生基于这个数据给出了不同答案。有的说:“8岁到10岁长了10厘米,10岁到12岁长了24厘米,照这个趋势12到14岁要长30多厘米,我估计她到15岁要到2米了!”有的说“:8岁到10岁长了10厘米,10岁到12岁长了24厘米,12岁到14岁又会回到长10厘米,我估计她到15岁快到180厘米。”;还有的说:“到12岁就不怎么长了,我估计她到15岁差不多170厘米。教师没有就此结束,而是给出了小兰15岁的身高,引起学生的反思:“实际上,小兰今年已经15岁了,她的身高是168厘米。”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鼓励学生预测小兰18岁的身高。学生发现小兰12岁~15岁增长的幅度不大,由此推断15岁~18岁增长的幅度也会不大。这里需要注意,有时候为了更合理地预测,需要我们收集更多的数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几个学生的想法都有道理,但是要比较合理地预测,还需要我们掌握更多的信息,比如可以收集曾经和她差不多情况的人15岁的身高来帮助预测;或者把她与当地女生平均身高进行对比,看看12岁与平均身高的对比情况,由此预测15岁与平均身高的对比情况。当然,无论哪种预测都不能肯定是正确的,但会比单纯依靠这个学生以前的情况进行预测要合理。小学阶段学生还要掌握三种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教学当中,教师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统计量来分析数据。但是我们的桩到底该打在哪?是打在对数量关系的反复的演练上,还是对统计量的意义的理解上?孩子只要掌握了这个数量关系就能够解决统计量的所有的问题吗?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四、统计教学中应强调人文关怀
一、教学任务分析
1.内容分析与处理
在七年级上、下册中,教材已经呈现了随机事件并介绍了随机事件的等可能性、随机事件的概率等有关基本概念。此外,通过探求抛掷一枚均匀硬币正、反面分别朝上的概率,渗透了运用某一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估计该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思想方法。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利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从两组相同的牌中各摸出一张牌,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为3的概率”;二是通过试验方法确定某一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特别是理论上无法求得的,或是理论上可以求得但超出学生现阶段的认知水平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从上述两项内容的课时分配情况来看,本章正文共计7课时,其中至多2课时用于第一项内容。可见,通过试验方法确定某一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是本章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多次试验,用某一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估计其理论概率也是本章核心的数学思想。
本章的第1节共计3课时。第一课时的内容是:通过试验和类比的方法,揭示“频率与概率”的关系,第二、三课时的内容是利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设计两步试验的随机事件的概率。
从教科书的编写意图来看,第一课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出‘试验次数很大时试验的频率趋于稳定’这一规律,然后通过与七年级下册相应内容的类比,得出频率稳定值与理论概率之间的关系”。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相应内容,即利用试验估计“抛掷一枚均匀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时,学生并不知道“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而是通过试验才建立了相关的经验(“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2)。而本课时是要探索该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与其概率的关系。试想,如果事先不知道随机事件的概率,那么又怎么能够把频率与概率进行比较,进而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探:索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之前,应引导学生求得该随机事件的理论概率,然后通过试验的方法,进一步探索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频率与概率之间建立起真正的联系,让学生相信:“当试验次数较大时,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其概率附近,并可用频率估计这一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2.学情分析
能否通过计算求得两步试验的随机事件的概率是本节课探索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前提。
在七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随机事件、等可能随机事件、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基本概念,会计算简单的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并了解用试验的方法去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思想方法。此外,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总体上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较大发展,因此,通过小组研讨,学生能够求得具有两步试验的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3.资源分析
本节课将利用计算机模拟试验和Excel的统计功能进行数据生成、处理以及描述等工作。特别是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试验,增加试验次数,从而更好地呈现出多次试验才可能出现的频率稳定性,进而强化视觉感受,增强学生对所得结论的认同程度。
4.教学目标
依据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可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试验,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与概率,并可据此估计某一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2)通过猜想、试验、观察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通过小组内和小组间的交流,发展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共同完成试验活动,发展学生合作的能力。
(5)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形成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进一步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人人参与的试验和同学之间的互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所学内容,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5.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试验和观察计算机模拟试验,探索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6.教学难点
理解“试验次数很大时,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这一结论。
二、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某商场每天大约有3000名顾客光顾,为吸引更多顾客,举办抽奖活动,具体过程如下:
顾客从装有一黄一白两球(除颜色外,两球相同)的盒子中分别摸球两次(每次只允许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并搅匀,再摸出第二个球),把两球颜色记录下来,作为一次抽奖的结果。
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策划者,根据上述方法,本次抽奖活动能设置几个等级?哪一个结果设为一等奖更合适?谈谈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
1.设计这个问题的根本目的是,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发现三种可能的抽奖结果,并能够创造性地求出每种随机事件(可能的抽奖结果)发生的概率,从而为探索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打下伏笔(摸球所研究的是频率,二者之间到底有没有相应的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
2.来自于学生现实生活的问题情景和开放式的问题设计,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日常生活问题中存在着数学规律,反过来,运用这样的数学规律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试验在设计上与教材给出的素材意义相同,且实际操作时更有利于体现随机性。
活动二:动手试验。探索规律
1.试验设计
回顾“抛掷一枚均匀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试验过程,请你设计一个摸球的试验方案,估计摸到两球的颜色为“一黄、一白”的概率。
2.摸球试验实施
(1)三个人合作,试验并记录试验次数和频率。在10分钟内,看哪一组试验次数最多;
(2)教师利用电子表格(Excel)统计每一组的数据,并将其转化成频率折线统计图展示出来;
(3)教师帮助学生汇总各组数据,生成全班的频率折线统计图并展示;
(4)观察全班的折线统计图,初步探索变化规律。
3.计算机模拟试验
利用计算机进行较大次数(几千次,或几万次)的模拟试验,并绘制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感受频率的变化情况。
4.归纳总结,得出规律:当试验次数很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
设计意图
1.让学生设计试验,而不是教师设计试验,即,学生出主意想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试验的目的,理解并把握试验程序及意义,进而在试验中不断地校验自己的行为,克服被动执行教师的指令而不知所为的弊端。这样设计活动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自我监控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原认知水平,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达到“做数学”的水平,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试验可以尽快增加试验次数。同时可以在试验中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在通过小组合作初步感受频率变化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更多次试验,以弥补学生动手试验次数不足可能产生的“误差”,使学生的思维不知不觉地从亲自动手获得直接体验过渡到计算机“动手”获得间接体验,使学生多得一个更为精准可信的结果,进而增加学生对结论的认可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仅仅通过学生进行有限次的试验,其结果完全有可能体现不出频率趋于稳定的特征,甚至可能得出频率稳定于其他某一数值而非理论概率值。这种情况下,由于学生的亲身体验胜于教师的说教,即便教师指出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误差或试验次数不够多等因素,学生的“不良”体验也将会严重地影响学生对“频率稳定与理论概率”的信任程度。此时学生的动手试验不但未能得出结论,反而影响了学生对结论的认可程度,最终只是不得不“屈服于”书本和教师。正是基于此种原因,计算机技术在本课时中的使用,真正起到了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不可替代。
4.通过归纳总结,学生把自己感悟到的东西用语言表述出来,这一过程,不仅完成了默会知识向明确知识的转化,使活动的结果提升到更高的数学化层面上来,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5.通过活动二,学生经历了“猜测――试验设计――收集数据――分析试验结果――估计概率”的完整过程,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活动三:问题拓展、总结提升
1.利用计算机探索两次都摸到黄球或两次都摸到白球的频率变化情况。
2.确定不均匀瓶盖盖面着地的概率。
设计意图
1.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另外两种情况中的一种情况进行模拟试验,再一次观察频率的变化情况,探索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从而进一步验证和强化上述结论。
2.“不均匀瓶盖”问题不是等可能事件问题,因此,学生不能利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求“不均匀瓶盖盖面着地”这一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利用试验方法确定随机事件概率的数学思想。
“不均匀瓶盖盖面着地”问题并不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动手试验,只要学生能想到用试验方法解决即可。
活动四:回顾小节,布置作业
1.回顾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作业:探索不均匀瓶盖落地,盖面朝上的概率。
设计意图
关键词:发展性作业;初中数学;讲究
一、课前:借助网络资源优势布置预习作业
传统的预习一般是布置让学生提前阅读数学教材,显然这种“预习作业”的效果并非理想。因此,教师有必要根椐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旧知掌握的水平,关注学生的发展水平,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布置让学生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搜索资料,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激发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
例如,学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整理》一课,可以布置预习作业。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预习作业:全班共分6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学校周围XX小区在售楼盘占地、绿化率、每平方米均价、入住率等几个方面的数据。调查方式可以从网上查找,或从报刊中查询,或者直接到相关楼盘售楼处收集等。各小组自行确定。其次是将收集到手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成表格。最后,把相关数据及制作的表格在学习新知前交给数学教师。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课中:设计适合学生探究交流的课堂作业
当前,学生的课堂作业必不可少,其类型多样,有的作业内容为巩固新知而设计,目的加深学生的印象,如巩固性的作业;有的作业是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而各抒己见,培养学生交流、表达和解决能力的作业,如讨论性作业;有的作业设计为一个研究主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而把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如探究性作业等,尤其是讨论性与探究性作业,教师更要精心设计。
例如,教学《合并同类项》一课,可以结合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作业
1.求代数式-3x25x-0.5x2x-1的值,其中x=2;
2.2x2-x3-5-3x4加上一个多项式,得3x4-5x3-3,试求出此多项式;
3.SABC的第一条边长AB为a+2b,边BC比边AB大b-2,边AC比边BC小5,求SABC的周长;
4.已知A=x3+x2+x+1,B=x+x3,试计算:A+B,A-B
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各成员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组内讨论与交流,出现意见不一教师可适当帮助,然后由3-4个小组板书解题过程,最后集体讨论,师生点评。这样的作业设计,一方面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另一方面增强了个体与小组的责任感,创设出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课后:设计持续性的反思作业
仅仅通过课堂作业或课前预习作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持续性的反思与总结,才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结构,并使之更系统化。持续性反思作业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阶段性反思作业;二是日常作业反思作业。前者主要侧重于对某一单元或章节知识点的梳理、建构,体现出对数学思考过程的再认识,达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后者主要是侧重于查漏补缺,形成错题集,让学生自行诊断,剖析问题出现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
例如,《中心对称图形(二)》的反思性作业设计:
(1)《圆》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圆的基本元素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
(2)点、直线、圆,它们与圆之间分别存在哪些位置关系?交流后填写表格;
(3)小组合作,绘制“圆”知识结构图。
第(1)题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圆的定义、性质、应用等几大块,建构“圆”的整体知识框架,并通过讨论圆的基本元素及其联系,绘制“圆的性质”等知识网络。第(2)题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交流“位置关系”并填写表格,对圆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形成了完整的圆的知识轮廓。第(3)题则在上述两个作业的基础上的全局性总结,对本章知识结构网络图的全面绘制。此类反思性作业,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节假日:适时布置开放性实践作业
新课标强调开展“综合与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设计以问题为载体的开放性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思考、推理、演绎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数学开放性实践作业一般有调查型、操作型、实验型等几类,无论哪一类作业,其主旨都应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经历数学探究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实践作业的方式有网上搜查、市场调查、制作模型等。
例如,教学完《一元一次方程》一课后,可设计如下的实践作业设计:
(1)从互联网上搜索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充分了解丢番图的数学思想,以及丢番图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
(2)搜索了解更多更有趣的方程相关的数学名题。
(3)观察自己家中的钟表:从12点整开始,r针与分针的第一次垂直,与时针与分针的再次重叠所相隔的时间是多少?请用方程解决。
上述实践作业,紧紧配合了《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而设计的。其中(1)、(2)两题属于数学文化赏析方面的作业,透露出数学的人文色彩,然后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更多的数学史,了解数学名家及更多的方程类的数学名题,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3)题则要求学生观察钟表表面的时针与分针在垂直与再次重叠时相隔的时间长短,意在激发演的思考与主动探究能力,把钟表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建模思想也随之形成。
参考文献:
[1]梁倩.对数学发展性作业评价的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9:149-150.
[2]聂红霞,付洪伟.初中数学作业前瞻性评价方式的建构[J].克拉玛依学刊,2014,02:70-73.
作者:郝学通,山东临沭县第五初级中学教师,中教一级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做了如下要求:
第一学段
1.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
第二学段
(一)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可使用计算器)。
2.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
3.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
4.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5.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6.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统计部分与原《标准》相比,《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统计内容做了适当调整,使各个学段的统计内容层次性更加明确。主要变化如下:
1.第一学段与原《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更加突出了学生对数据分析的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数据;第二,早期经验的多样化可以为以后学习“正规”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第三,使得统计内容在第一、二学段的要求层次更加明确。
在收集数据方法方面,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要求学生了解测量、调查等的简单方法,不要求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2.第二学段与原《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平均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需要学生重点体会;第二,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其他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不宜集中学习。另外,删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这一要求。
3.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实际上,体会数据的随机性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一个重要变化。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希望通过数据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这种变化可以从“数据分析观念”中体会到。
人教版新教材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进行了如下调整:
1.第一学段调整教学内容,降低教学要求。只分别在一下、二下、三下安排统计的教学。
一下: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分类”单元的教学内容移到一年级下册,将分类与统计结合编排为“分类与整理”,让学生体会分类与统计的关系,了解分类计数的思想,体会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统计”单元的内容后移。
二下: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
三下:让学生学习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数据所包含信息的作用。
2.第二学段才开始让学生系统学习统计图表知识,形成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学习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判断、预测去解决问题。“可能性”的教学后移,安排在五年级上册。
总的来说,调整后的“统计”层次更加分明,低段的要求降低,许多知识向高段移动。更好地反映出数据统计的全过程: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对其进行了重新编排,从“数据收集整理”这个具体的单元中我们也能看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教材的变化。下面我将对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这一单元进行教材解析。
一、教学目标
1.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调查在收集数据、分类的基础上画“正”字记录数据。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及简单的分析。
3.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二、教学内容
1.收集数据的方法。(例1的内容。)
2.记录数据的方法。(例2画“正”字的方法。)
3.统计表(第一次正式接触统计表。)
三、教材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1.在解决问题中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使学生感悟统计的价值。
教材在编排上努力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只不过是在教学重点上有所侧重。
例1中教材提出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以选择校服颜色的情境入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体现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这样的编排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 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进行统计的必要性和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在于学习收集数据的方法:调查法。调查的对象是学生、内容是校服的颜色(每人只能选一种)、方式是举手。而对象是全校学生,人数众多很难调查所有的对象,教材在这里又渗透了抽样的思想。(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这里须要指出的是在统计研究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获取“好”的数据。所谓“好”的数据是指那些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实际背景的数据,而要获取好的数据则要依赖于“好”的方法。根据数据的不同,方法主要分两大类,一是通过调查收集数据,二是通过实验制造数据。小学统计教学中涉及的主要是前者,称为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又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已经存在的数据的收集,称之为抽样,比如学生的身高等;另一个是需要我们了解才能够获取的,称之为调查,比如学生喜欢的歌手等。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例1中的问题,我们是先进行了“抽样”,后进行了“调查”。让学生经历了完整的“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
之后利用统计表来整理数据,前面已经提到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统计表。而教材中对于统计表都是直接给定的,教师可以适当地设计练习让学生自己去画统计表,体会统计表对于整理数据的作用。
最后对于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体现统计的作用:为我们在现实中的决策作参考。
例2中也是从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入手,体会利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这里重点放在记录数据的方法――画正字。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培养。儿童有儿童的数学,在他的眼中统计方法可以是举手、画圈……并不全是画“正”字,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我建构,对于合理的认识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错误的认识也应当通过其自我“反思”达到修正的目的。
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适当对学生进行方法的优化,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在分析数据时,与实验教材相比,本册的编排对数据的分析更具有现实性。如例1的问题“(3)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其实这是前面提到的统计研究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如何获取“好”的数据。所谓“好”的数据是指那些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实际背景的数据。突出体现了由于非统计抽样不具有代表性,不能由此推断出“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的含义。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只要学生体会到“我们班级学生最喜欢的颜色,不一定是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即可。例2的问题“(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通过这样的富有现实意义的讨论,使学生初步体会数据中蕴含着的信息和数据分析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在精心设计的练习中更体现了统计的必要性和作用:为我们在现实中的决策作参考。预测未来的可能结果。
第七题的出现为后面学生学习条形统计图做好了铺垫。
2.关于统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经历统计全过程,突出亲自体验。
统计包括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等几个环节。 “重视经历,突出体验”,是小学各册统计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千遍万遍的强调,抵不上学生自己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等。教学中要把统计知识作为一个过程,而不只是使学生了解统计的结果。在内容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强调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这些内容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组织学生将自己周围的事物作为统计的对象开展活动。
如,《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中列举了这样几个活动:“例17:分别选择三个不同的标准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类,记录调查结果。例18:新年联欢会准备买水果,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设计购买方案。例19:对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调查分析。”在活动中学生将考虑如何收集数据、用什么方式记录这些数据,用什么图表来展示数据;能从这些数据中得到怎样的结论等。在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会逐步地发展。
(2)重视合作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统计活动过程中,并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统计过程中很多活动都要与同学分工合作,各司其责。为了让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价值,教师要加强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关注,不能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将全班适当进行分组,对组内学生初步的分工,确立好小组长、记录员等,保证合作的有效性。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有个性的行为,然后通过合作交流,起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数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立足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数学学习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五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2020,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2020(一)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57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10)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五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2020(二)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五年级2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教学目的: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6.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7.使学生学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会看和制作简单的统计表,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学会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
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措施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五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2020(三)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三、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程、确定位置、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找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统计、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圆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方程、认识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
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
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等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五、学习方式:
1、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五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2020(四)一、学情分析
五(1)班共有学生54人,五(2)班共有学生52人,参加考试五(1)54人,五(2)班52人,五(1)男生31人,女生23人,五(2)班男生28人,女生24人,五(1)班的总分2916分,五(2)班的总分3480分,五(1)班平均分54分,五(2)班的平均分65.66分,及格率五(1)班43.4%,五(2)班75.5%,30分以下五(1)班6人,五(2)班0人,后进率五(1)班11.3%,五(2)班0%,80分以上五(1)班6人,五(2)班12人。
二、成绩得失分析
1、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2、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3、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
4、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5、本学期重点抓好后20%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三、教学目的
1、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学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5、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4)注意学生动手操作, 凡是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在统计等内容里适当地让学生作一些初步的社会调查汇报 展示实践结果。
(5)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防止死记硬背, 尽量使学生自己探索、领悟得出规律,然后进行强化规律。
(6)变式题的训练: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前提下, 加强变式题的练习,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
五年级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2020(五)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三、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程、确定位置、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找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统计、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圆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方程、认识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
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
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
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等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
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
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1、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
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学习方式:
1、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3)班共有学生43人,五(4)班共有学生41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重点抓好后20%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
1、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2、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3、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4、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5、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基础知识:
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基本技能:
①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③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④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重、难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4)、 注意学生动手操作, 凡是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在统计等内容里适当地让学生作一些初步的社会调查汇报 展示实践结果。(尝试教学与其他知识相结合,其他学科相结合, 突破学科界限,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几个“训练”
( 5)、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防止死记硬背, 尽量使学生自己探索、领悟得出规律,然后进行强化规律。
(6)、 变式题的训练: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前提下, 加强变式题的练习,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