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保险新人培训心得

保险新人培训心得

时间:2022-09-04 08:02:12

保险新人培训心得

第1篇

公司对这次培训非常重视,体现了“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战略方针,我们都很珍惜这次机会,大家都为培训做了充足的准备。每个学员都积极参与和投入到培训中,时而聚精会神、时而点头微笑、时而眉头紧缩、时而振笔疾书、时而陷入沉思……在市公司人事处和综合部的周到安排下,培训组织工作严谨有序,两天同吃同住的生活给了大伙儿碰撞和讨论的氛围和机会,给了我们每位兄弟姐妹增进情义的空间,真正实现了此次培训“增进团结、增长才干”的目的。

参加此次培训的同志都是人保xx分公司的精英、人才,都是在各自岗位上的佼佼者,回顾这两天的课程,培训的目标和思路非常明确:一是如何带领好一支团队?二是如何提高自身领导的艺术、才能、管理的方法?三是作为职业人如何性格修炼、角色转换。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和未来的岗位上最需要学习最需要掌握最需要提高的知识,是我们日后在工作道路上的助跑器、启发器或者说是催化剂,而在跑到终点前,更重要的是我们脚下的每一步,更需要的是我们每一天的努力、学习和积累。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金融风暴施虐,经济环境不景气、保险市场政策管制越来越严格、承保条件逐步收紧这都给业务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也给公司员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和压力下,我们基层管理者如何带领班组营造激情而稳定团队,实现利润指标、降低费用水平,如何为公司保持发展势头而贡献力量?课程里,老师通过启发了我们对几个问题的深思,从而让我对上述的现状有了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在管理岗位上,“责任”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权力”,在越高的岗位上,压力越大,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就会更好地理解上司和公司的政策;中层干部对公司而言是承上启下的中流砥柱,我们需要对下级负责更需要对上级领导负责,这样才能提高经营绩效和降低经营风险。

第二、做正确的事情,然后正确地做事情。工作中我们做我们必须做的,而不是有选择性地挑喜欢做的,一个成熟心态职业经理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情商,具有较高的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的能力,这样班组的管理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与公司的策略保持一致。

第三、前途是光明的,满怀信心、坚持不懈就必定会迎来美好的明天。从xx进出口的数据显示,我们的经济正逐步走出低迷走向复苏,我相信2011年将是丰收的一年,也是整个保险行业竞争激烈的一年,信心、决心将是我们到达成功彼岸的双桨。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不断总结班组经验和教训、不断自我学习和提高,这两天的培训我一直在思考和领悟一个问题:公司对于中层干部的核心能力的定义是什么?我们又如何才能做一名称职的职业经理人?我相信两点是我们作为职业经理人需要不断提高的必备素质:

一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形成了团队和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需要保持空杯心态、谦虚不自满,这样才能容纳更多的知识和思想,开阔更高更远的视野和心胸,我的团队和班组也将会越来越强大。

二是要有责任心、服务心、感恩之心。我们是一家服务型的企业,对客户、对员工、对上司,对身边的人和事都需要责任心、服务心、感恩之心,甚至对于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都需要怀有感恩之心,行业竞争和竞争对手是企业动力之一,我可以取精华去糟粕,不断提升我们的团队和自我,感恩对手为我们追求卓越提供了压力也营造了动力。

三是追求卓越不断修炼。有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然而对于管理者而言,高情商是必备的素质,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心胸,包容豁达,因此性格修炼是成为一名称职的职业人所不能缺少的特质。

第2篇

这些变化也相应地带来了寿险公司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的改变,而寿险公司也只有适应了这种改变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面对成熟的市场、理性的保险消费群体,寿险公司只有走专业化的营销路线才是理性选择,即建立起稳健、高效、具有专业投资理财知识、高尚职业道德的营销团队。而建立这样专业化营销团队的基础是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

与之相适应,寿险公司培训的理性选择策略是:

策略一:科学的培训体系是培训工作的基础

广义的培训不仅包括培训的执行、实施,还包括培训实施的规划;而狭义的培训仅指对培训工作的实施。成功的培训一定是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实施的,但是目前多数寿险公司的培训工作只是看到了培训狭义的一面,经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增员的人多了,开一期人资格考试培训班;通过考试的人多了,举办新人入司培训班;高级营销主管要求培训了,就临时找讲师培训几天。没有明确的培训目标,就更谈不到培训的效果,只要参加培训的人感觉到讲得还算精彩,也就算达到培训目的了。这种缺乏计划性和衔接性“强心剂”式的培训,既浪费了培训资源也无法保证培训质量。

寿险营销是一个涉及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税收、社会保障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以及社交礼仪等多学科的专业性工作。如何教会没有销售经验的人销售寿险这种“无形”的金融产品,如何让低绩效的业务员提高销售业绩,让高绩效的业务精英保持成绩,不断有所突破,以及如何发展壮大团队,增强团队凝聚力等都是培训应该解决的问题。另外,如何应对市场的变化及如何培养寿险公司自己的讲师队伍也是寿险公司培训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寿险公司应结合自身企业文化、地域特点、业务员文化素质等因素逐步建立起包含上述内容的科学完整的培训体系。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培训课程的安排,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培训体系的构思、教材的编写、课程的开发、培训实施及培训评估体系的建立等。

中国人寿深圳分公司在三年内建立起的集教育训练为一体、制式与非制式相结合的“人教育训练”培训体系,是适合我国寿险业发展现状的科学培训体系,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目前,中国大陆正处于一个外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高峰。这些外资公司大多有百年以上的发展历史,也有成熟的培训经验和完善的培训体系。但是中国的市场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如何尽快完成培训体系的本土化是成功打开中国市场的关键。

策略二: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培训实施的前提

如讲师管理考核制度、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兼职讲师报酬及考核管理制度等。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培训体系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另外培训体系是与业务员晋升考核体系相配合实施的,因此营销部门和培训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更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策略三:高素质的讲师队伍是培训的关键

讲师是培训课程的灵魂,所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讲师队伍是寿险公司顺利实施培训工作的关键。建立讲师队伍应遵循的原则:

专兼职相结合原则。专职讲师作为公司员工,文化素养和理论知识水平都比较高,对公司的文化和理念都有深透的理解,而且平时的工作全部围绕培训。所以,高素质的专职讲师队伍是寿险公司培训课程质量的根本保证。来源于营销一线的兼职讲师,具有丰富的营销经验和突出的业绩表现,而他们的课往往有其独特的经验和技巧。对这些课程进行挖掘、整理、完善和提升,使之标准化、制度化成为寿险培训不可或缺的资源。所以,兼职讲师的参与是保持培训生机活力、紧密联系市场的保证。在专、兼职讲师工作的安排上应本着“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原则。充分发挥专、兼职讲师各自优势,保持信息畅通和有序合作。

自给自足与合理借鉴相结合原则。“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种现象在各个行业都存在,目前仍然有许多寿险公司的培训工作主要依赖外部力量。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从外部寻求培训资源,而不是从内部开发培训资源。实际上,随着保险市场的多元化、客户需求的差异化,寿险培训已经没有可以包治百病的“万金油”了,只有在特定时期为特定对象开发的特定培训内容才能取得理想的培训效果。因此本公司的讲师根据本公司的情况及对营销团队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出的课程才能真正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所以,我认为寿险公司初级及中级培训一定要做到“自给自足”。海外的寿险市场和培训尽管成熟,但是和国内的市场距离太远,海外讲师不能真正理解中国的市场和业务员的问题和心态,自然也无法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选拔与培训相结合原则。寿险公司可以通过选拔方式找自己需要的培训人才,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有发展前途的讲师提供必要的培训,使其更新观念、增长知识和能力,重新适合公司长远发展的要求。

一专多能原则。培养专业投资理财顾问,寿险公司提供的培训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全方位培训。因此寿险公司在选择讲师人才时不要单纯地强调营销经验。只有具有高素质、一专多能的讲师才能适应今后寿险公司全方位的培训需要。

动态管理原则。在讲师人才的使用和管理方面不要

仅仅着眼于眼前,也应该和寿险公司的管理人才一样要有所储备。人才是一个寿险公司最根本、最主要的竞争优势,着眼于提高讲师的素质,正是提高营销队伍素质、保证培训质量的明智选择。

策略四:完善的课程评估体系是培训质量的保证

要做好培训工作,不仅要有科学完善的培训体系,同时要建立起完善的培训评估体系。认认真真做好培训效果评估工作,培训工作才不至于“虎头蛇尾”流于形式。

第3篇

一、邮政保险管理创新举措

随着保险知识的不断普及以及保险矛盾不断增多,社会人员和邮政业务人员都产生了保险恐慌心理。为此,各保险公司为增强满期给付金额而弱化手续费竞争,而邮政也成立了自己的独资保险公司。邮政只有提升网点人员管理和服务水平,用信息化手段改造运营支撑系统,进行业务流程再造,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流程创新,才能为邮政网点保险带来新的契机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力。1整合邮政资源优势,创新邮政网点服务目前,很多商家都提出以客户为中心的口号,并制定了一些服务措施,大部分措施都是给客户提供一些小礼品或集中部分高端客户去旅游、体检等一些增值项目,有的还利用信息技术方式定期向客户发送生日、节假日祝福短信,在一定程度上让客户感受到了尊重,但尚不能满足客户心理所需。同时,各项服务措施可复制性较强,容易使客户感到厌烦。邮政系统本身就是服务机构,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整合邮政资源,通过创新为客户提供不同感受的服务措施。1.1视客户为亲人,创建邮政大品牌、大服务理念邮政承担普遍服务义务,有金融、邮务、速递、邮票发行等各项服务,在中国每个乡镇和街区几乎都有邮政网点,这是任何保险公司无法匹敌的,但这些网点目前仅销售简单保险产品,没有为保险客户提供保全、理赔服务,更没有增值服务等相关措施,未能打造出邮政保险的竞争优势。邮政需要创建大品牌、大服务理念。大品牌,就是要打邮政牌赢得客户,突出邮政网点和中邮保险优势,让客户感受到邮政保险的真实可靠;大服务,就是利用邮政一切资源,为邮政职工、客户、联系单位提供保险,同时为保险客户提供其他金融、快递、邮务等业务,做到以网点为中心,提供上门、电话等综合服务,甚至帮助代购票务、旅游、用品等生活服务,将邮政整体经营项目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以增加价值,让客户通过邮政网点享受更多服务,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点资源优势,做到视客户为亲人。1.2创新柜面服务模式,实现一站式服务柜面服务是邮政客户服务的重要环节,保险客户通过柜面人员办理业务,短短几分钟内不可能深入了解保险,难免出现销售误导,而邮政网点人员的敬业精神、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保险的了解和认知,直接影响邮政保险在客户心目中形象的塑造和品牌的树立。要做到全新一站式服务,一要做到立体宣传,通过网点简短电视片、折页、拉杆等,让客户充分了解邮政保险业务,投递员还可以进行上门营销宣传,使邮政保险业务深入人心,在广大客户心中形成买保险到邮局的观念;二要开辟专门保险区,中邮保险对邮政保险人员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话术和操作要求,让客户充分认识所购买的保险产品,而邮政网点也应减少的保险公司,使邮政网点人员能充分了解所的保险产品;三要提高客户对保险的感知和体验,通过与客户交流,播放保险基本知识和理赔案例,让客户了解保险保障与理财产品获利的区别,愿意购买保险而非理财产品。2发挥技术管理优势,创新邮政网点流程保险产品不断增多,信息技术也日新月异,传统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邮政网点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需求,这就要求创新管理技术和模式,调整内部组织和业务流程,建立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努力使价值链发挥最大利润,持续优化客户服务品质。1建立扁平化管理架构,实现集中化业务管理邮政保险销售基本采取柜面营销和专职营销两种模式,都是以保险销售为中心,培训的业务技能都是推销技巧和话术,缺乏保险知识和理赔、保全等服务能力。要做到与保险公司对接,实现扁平化、集中化管理,邮政公司和中邮保险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和软件投入,建立保险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网络数据共享。在保险业务较多的邮政网点,设立中邮保险或其他保险公司业务平台,业务平台要求操作步骤简便,邮政网点将各种保险资料扫描影像件和数据信息实时传递到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人员直接审核和指导业务处理,可以承保重疾、住院医疗等复杂保险产品。邮政网点在营销上要进行市场细分,根据不同需求层次的客户设计相应保险产品,力求在邮政保险的产品和客户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为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以改变目前保险产品单一、保障性不强的局面,同时还可以完成保全、理赔业务资料扫描、信息录入,直接与保险公司后台连接,实现前端和后台数据直接交互,为保险客户现场办理各种业务。2打造移动信息平台,构建多元销售网络传统保险销售由营业员一对一进行讲解,由邮保通系统完成承保,业务资料再流转到保险公司,存在内部客户理念缺乏、管理层次较多、运转效率较低、服务质量较差等问题。邮政应利用现代移动网络技术,与中邮保险联合打造新型营销渠道:一是通过信息网络缩短最后一公里,每个网点专门指定人员或利用投递员,配置可移动上网的平板电脑,内置保险操作软件,同村邮站、社会邮政点进行联系,为有保险需求的客户提供上门服务,从代售保险到未来代收保费、理赔等业务,为客户带来全新保险感受;二是利用邮政服务实现多元产品销售,利用邮政特殊优势,涉入保险小额保险销售,网点有寄送函件、包裹人群,分销站有配送农资的农村人群,针对保险人群,设计面值较小、承保责任适中、客户容易接受的小额人身保险,做到实时激活承保,同时利用邮政183电子商务网站和185语音电话平台,为客户提供形式多样的保险服务。3增强网点风险防范功能,建立销售全程质量管理邮政保险销售除了要有强有力的业务管理系统和灵敏的市场反应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有效的风险防范、控制和处理能力。邮政网点应导入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国际标准化管理要求提高服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对服务时限、服务流程要求设计细分到秒,严格按照销售话术进行讲解,并针对客户可能询问的问题制定各种话术并演练,杜绝误导行为,建立可追踪到人的客户投诉和服务满意度调查系统,使每个人都成为服务价值链上的一环,从而不断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做到邮政保险服务优势令竞争对手难以模仿。邮政公司还应建立有效的业务考核体系。考核是管理工作的必要工具,是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监督改进的重要手段。邮政公司考核主要考虑保费收入发放手续费、管理费、业务规模奖励,保险公司再提供相应旅游、培训等激励,缺乏考核的科学性。考核的侧重点应放在保费收入和长期影响、业务量增加给局里带来的当前实际收入、客户满意度和投诉率、保单业务质量、如期交比例、网点出单率和年增长率、退保率、续期达成率、理赔赔付率、客户投诉率等,根据管理要求实行量化考核,并逐步加大日常考核比重,把业务质量的考核贯穿到日常的监督中,减少现场考核的偶然性,增强保险的风险管控,同时预防代收保费虚增而没有实际收入的情况。4整合专业人才和企业文化,开展教育培训和考试认证4.1整合专业人才资源没有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就不可能有高品质的管理和服务,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要将邮政保险人才进行整合,将中邮保险具有保险专业的人才引入邮政公司,整体制定全国邮政保险业务专业知识培训和管理,提高人员专业知识水平,通过选拔,从邮政网点中选出优质营销人员进入内训师队伍,制定保险销售话术和营销培训教材,提高网点人员销售能力。4.2整合企业文化价值观邮政企业文化使每个邮政职工都感到自豪,要整合邮政保险企业文化,让每个邮政职工知道保险功用和社会价值,同时也理解邮政保险是邮政业务,而非社会上寿险公司业务员销售保险的行为。如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所说,中邮保险成为邮政企业未来业务增长点,以邮政保险文化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确立共同的价值观,而不是要上级命令和罚款推动保险销售。4.3开展现代化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对公司服务能力和人员管理能力具有决定作用,应提高到公司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目前的培训没有达到分层分级,培训不具有针对性。未来培训要求引入现代化培训理念,升级培训方式,全面系统地制定培训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培训环境和培训讲师,同时对培训讲师和学员建立激励机制,对培训良好的讲师给予津贴和课时费补助,对学习和应用较好的学员给予奖励,逐渐实现教育培训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4.4推行岗位资格管理和考试认证从保险监管要求来看,邮政网点销售人员应取得保险从业资格证书,还应鼓励专职保险销售人员参加中国寿险管理师、中国寿险理财规划师等考试认证,让保险销售人员全面了解保险业务知识,同时通过参加考试起到以试代训的作用,让邮政保险销售人员能够对保险知识融会贯通,提高保险销售和服务能力,进而全面提高邮政保险业务的竞争力。

二、结语

邮政保险从柜面网点填写保单,然后交给保险公司出单,由邮保通现场出单后,再通过邮保通系统下发和核销保险重空单证,业务管理上从出单时效和单证风险管理上都有所提高。但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改变和对服务要求的提高,如果不进行创新,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邮政保险不能以简单销售保险产品和取得手续费作为保险的核心,而应整合邮政资源,开辟多元销售渠道,通过信息化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业务办理时效,做到服务上门。同时,加强与中邮保险的合作,在邮政内部做到对保险业务共抓共管,中邮保险应从业务上做到垂直管理,对保险销售重新调整。推动邮政保险文化和价值观建设,同中邮保险一起建立人才队伍和专业培训,结合考核评聘,让邮政职工能够共享长远利益,达到邮政和保险共赢的目标。

作者:吴旭东单位: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第4篇

【关键词】高职 金融保险 企业行

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职教育发展也呈现良好态势。由以培养综合素质为导向的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为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就业为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由以学科为本位过渡到以能力为本位。为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校企之间的合作,促进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我校也积极响教育厅号召,按照湖北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的精神,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教师企业行”活动。

一、意义

(一)深化教学改革。

要使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中具有竞争优势,所培养的学生就必须与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在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具体岗位的实践以及与同事们的交流,在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同时熟悉具体岗位的职责分工,有利于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及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这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

(二)有利于更新教育观念和培养人才。

在企业实践锻炼时,教师可以与公司业务专家进行交流,可以对以往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开展专业调研活动,亲身体会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真实需求,了解专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及发展趋势,获得企业对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要求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确定人才培养方案,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课程体系,在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更能有的放矢,并根据市场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措施,把企业用人的要求作为培养目标,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大胆改革,努力解决目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适应市场,受到市场的欢迎。

(二)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桥区合作。教师赴企业锻炼增强了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创造了学生实习、就业的良好条件,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同时通过教师的企业锻炼也有利于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人才储备和发展、科研水平的提高,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同时,教师赴企业锻炼也进一步推动了校企间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构建,实现校企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教结合,加深了校企间人才供与需的紧密性和一体化。

二、实践内容

2014年7月我作为一名高职金融保险的专业教师,来到中国平安金融集团第八营业部进行实践锻炼,从事的岗位是讲师助理,其工作职责主要表现为:协助讲师完成上级公司下达的教学培训任务、公司各项业务培训任务以及支援系统内各公司的业务培训;协调并完成课程方案计划;课件设计及维护;参与研究、开发、编写培训课程及教材;参与制定各级公司培训计划,包括参与公司组织的课题调研活动,广泛了解销售人员的培训需求,撰写市场调研分析报告和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每天早上八点半,所有的保险同仁都会在聚龙部进行晨会。首先由全体参会人员起立唱司歌、读公司训导口号,接着是营业区业绩战报、人力战报、最新险种及咨询分析以及各项通知,最后是各个部门的二次早会。二次早会的内容主要是保险产品分享,即由最近已签单的保险营销人员分享自己的经验体会:介绍客户背景、签单背景和促成要点分享。这对于每一个上台发言人来说,都是一份荣誉。另外是本部门陈总监的分享。我将保险行业的晨会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开展了“45分钟保险晨会”的活动,将金融保险12301班分为了五个项目团队,每个团队由七个人组成,每个团队一周组织一次早会,早会由敬业时间(考勤)、晨曲、信息窗口、经验分享、游戏互动和经理时间组成,取得的效果良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他们的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令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平安保险公司的处世哲学:做人有情有义、工作有声有色、生活有滋有味。保险营销已经到了一个境界:不是产品的营销,而是人的营销。陈总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把人做到位了,还怕产品销售不出去吗”?“敬人就有人缘,敬业就有业绩”,他们把客户当作是朋友、亲人甚至是家人,对客户的关心是无微不至,而且做得非常细致,有时候是一句嘘寒问暖的贴心短信,有时候是一份用心的生日小礼物,让你倍感温暖。处在这样一种工作环境使我深受感染,这个对我以后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是受益不浅的。另外一点另外印象深刻的就是平安保险公司有着非常发达的培训体系,令人叹为观止。众所周知,他们有一所平安大学,培训分为师范类、营销类和管理类,整个培训系统非常完善,部门里有新人岗前培训、新人钻石沙龙、“麒麟营班”、主管模压训练、雏鹰特训营等等,非常注重对员工在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第5篇

当前时期,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对保险专业的人才需求一直处于紧缺状态,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毕业即达到就业的实践标准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保险专业如何结合自身定位,培养出毕业即就业的保险专业人才是非常值得探索的事情。保险专业教育“职业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只有实践才能真正地培养工作能力,没有实践的保险理论就是空话。让学生多些实践多些行动,学生才能学到真东西,对学生才有用处。开设保险专业的高校虽然在实践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改革,但仍然存在不足,包括实践保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与产业结合不够紧密、学习内容较为单一、研究不够深入、创业教育配套不够完善等问题,从而导致保险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掌握不够扎实、上手操作能力弱、对行业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所以,通过对高等院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以深化高等院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校保险学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挑战

保险行业在中国起步较晚,开设保险专业的院校较少,关于保险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可借鉴经验较少,保险专业实践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保险专业的建设还不太成熟,没有配套的政策支持;二是保险专业老师缺乏,大多是由金融类的老师兼任,对保险的研究并没有很长时间的积累,这就对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三是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资源课时分配也相对较少,学生没有系统的时间全职投入实习,掌握全方位的工作经验;四是对将来的就业方面不明确,学生没有渠道了解将来要从事的工作;五是经费投入不足,学生的前沿创新想法无法通过创业得到实施,会影响实践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对保险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改革探索。

基于“政产学研创”的保险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一)校内设置实训基地,从政策上给予支持

我校大力支持学生的实践教育,设立了商科专业的校内实习基地,初尚保险工作室已加入学校的众创空间,该项目既有校外的指导老师,又有金融与贸易学院院长及保险专业师生的每日运营。郑州商学院于2018年成立了初尚保险工作室,作为保险专业与中国人保健康校企合作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为提升保险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充分践行“政产学研创”融合培养进行了探索,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保险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社会输送更专业的人才。中国人保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室不断增强其实践能力,工作室在学校和企业的帮助下积极开展相应的保险业务,学习期间已取得了丰硕的业绩成果。保险学专业教师全程高度参与,校外实习实践单位对本团队进行经营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学生就业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及保险产品说明等方面的指导。注重实践比赛,专门设立了竞赛支持方案,促进大学生的竞赛,根据比赛规格和获奖等级给学生发放竞赛奖励,通过实践类的比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校外全职实习,在低成本试错中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

在校外全职实习,区别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实习,实习中接触的工作任务越多,越能对职场有清晰地了解,真实上手操作的实习经历,能了解自己的职业偏好和潜质。实习经历在寻找工作时是人力资源最看重的能力点之一,也是提升学生自己个人能力最快的一种方式。在实习中不断地体验工作、与工作磨合,最终确认自己毕业后的求职方向探索自己最想从事的职业。通过实习提前试错,以防毕业后频繁跳槽。在实习中提前体验不同的工作岗位,感受工作氛围,再决定是否从事相关的工作,在毕业后降低换工作的概率。有针对性的实习可以提前感受下专业对口的职业,提前了解目标职业所需的技能,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提高就业竞争力。实习期是试错成本最低的时候,不喜欢这份工作,可以直接走人,降低毕业后跳槽的成本。熟练地掌握一门技能或者知识,在求职时从众多求职者中胜出,在大学期间能有机会尝试专业相关的实习工作,尝试各类专业公司,减少就业时纠结职业选择问题。

(三)订单式培养,注重专业对口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时征询保险企业的要求,做到课程与就业目标挂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结束后学生可自愿选择去合作企业,同时鼓励学生更积极地寻找其他企业就业机会。订单班课程主要培养保险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课程设置内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一是保险公司组织与营运,使学生了解保险公司运营管理的内容、职能部门设置、组织架构与营运管理的基本模式。二是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主要做到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职业态度、合理的知识结构、健康的个性心理、娴熟的职业能力。三是展业岗位基本技能训练,训练保险产品解说技能,掌握产品解说要点、原则、步骤、注意事项;进行保险投保实务练习,模拟保险投保操作流程、新契约保单作业流程、保险合同单证填制训练。四是团队建设技能训,甄选技能训练;会报管理技能训练;晨会经营技能训练。五是业务操作技能训练,承保业务操作技能训练;理赔业务操作技能训练。六是售后服务技能训练,包括保单管理技能训练;理赔服务技能训练;保全业务服务技能训练;其他售后服务技巧训练。

(四)共建师资,提升教学理念与方式

目前高校普遍的教育模式大多偏重理论而忽视实践,教师本身没有企业实际经历,很难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人才。保险学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加深校企合作的深度,实现零距离教学,可以聘请校企合作保险公司优秀的员工,作为校外兼职讲师,壮大保险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学校和企业发挥各自的资源特色,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将教学和科研融为一体,一起携手共建同进步。教师与企业优秀员工,在专业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节约教育和企业的成本,打造双赢模式。通过开展校企之间师资共享及培训等方式,引领保险专业教师结合实践内容在教学理念和方式上转型,整合学校的办学优势和企业的经营特色,取长补短,增强校企互动,推进学校教师和公司培训部的交流合作,营造更好的授课条件。

(五)创新创业项目支持,提升学生创造力

第6篇

一、工作成效

(一)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

全市共支付社会保险待遇105914万元,其中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75734万元,发放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218万元,发放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5334万元,支出医疗保险基金21421万元,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分别支出935万元、272万元,社会保险待遇实现按时足额支付。到12月底,全市进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企业离退休人员110159人、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2305人,进入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15351人。1998年以来先后进中心的4.5万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顺利实现下岗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

(二)就业再就业安置工作进展顺利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569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6.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160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0.6%;其中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14818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64.6%;“4050”人员再就业7364人;帮助一家有两个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再就业4691户。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38286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12.7%。全市现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50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三)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得到有效落实

为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8285本,核发商贸、服务型企业及主辅分离经济实体等《认定证明》51家。全市共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减免税收416.76万元;为符合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条件的企业减免税收114.58万元;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370.32万元。为941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12.7万元。

(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突破

全市共征缴社会保险费83938万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养老保险费54095万元、失业保险费5177万元、医疗保险费21907万元、工伤保险费1939万元、生育保险费82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另增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2824万元。社会保险扩面新增参保人员109585人次,其中养老保险扩面23016人,失业保险扩面15752人,医疗保险扩面24626人,工伤保险扩面40640人,生育保险扩面5551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1%、118.4%、129.6%、101.6%和346.9%。到12月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7.5万人、27.2万人、29.1万人、15.4万人和24.3万人。

(五)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加大

全市共组织再就业培训28242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3%;创业培训318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24.9%;培训新技师84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6%;就业前培训5573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9.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64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7.1%。组织职业技能鉴定10484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9.8%,获得职业资格证书9919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7.4%。

(六)劳动工资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城镇企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197821人,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38%。企业干部养老保险参保率、医疗保险参保率、下岗失业再就业率均达100%。签订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6份,签订工资集体协商协议87家。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208个。办理职工跨地区调动43人,计划生育审验率、合格率达100%。

(七)劳动关系协调与处理工作得到巩固

劳动保障年检用人单位3316家,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10.5%;全市共巡视监察用人单位1087家,取缔非法职介机构7家,责令用人单位归还非法收取押金28.9万元,补缴社会保险费1360余万元,75家建筑施工企业缴纳工资支付保障金350万元,为民工追讨拖欠工资319.84万元,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285件,结案279件,结案率达97.9%。全市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87件,结案683件,结案率为99.4%。涉及劳动者1422人,仲裁经济标的1026万元。此外,还通过其他方式调解234件案件,处理群众来信342件。

(八)基金结算和财务监督工作不断加强

市直社会保险参保单位登记2365家,社会保险登记率达100%,实行“五险一单”申报核定单位1369家。向上争取中央转移支付资金18219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1.8%,其中养老保险资金13439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4%,再就业资金478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39%。“金保工程”建设力度加大,统计工作逐步规范。

(九)劳动保障法制工作基础得到夯实

提请市政府出台《关于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实行失业调控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4件,局发规范性文件9件,规范性文件审查率、备案率均达100%;受理行政复议案件2件,应诉行政诉讼案件3件,维持率和胜诉率均达100%。清理行政许可项目25项,保留10大项15小项。62人办理了《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证》。

(十)劳动保障队伍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153名党员参加,经过3个阶段和18个重点环节的实践,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加强,党员素质有了提高,服务群众作风明显改进。

此外,机关党建、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工作以及文秘、会务、调研、信息宣传、保密、财务管理、政务公开、网站建设、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二、主要做法

(一)抓目标任务分解,层层建立考核机制

根据全年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我局从上到下建立了分解落实的责任体系。

一是将劳动保障工作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3月11日,在全市再就业表彰暨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2005年度劳动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随后,我局印发了《关于下达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分解指标的通知》,将2005年劳动保障工作12大项、43小项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

二是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和二级单位。拟定了2005年度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劳动保障业务工作、质化工作目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采取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负责人三级签字的方式签订责任书。同时,将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到我局的18项目标任务、16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单位),建立了领导督办、责任单位经办、定期通报的制度。

三是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对各县(市)、区印发了《2005年**市县(市)区党政主职新增就业岗位和社会保险费征缴目标考核细则》,加强对被考评单位的考评。同时,从2005年4月1日起,在局系统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按照科员50元/月、科级干部80元/月、县级干部100元/月的标准建立风险金。通过建立责任目标考核机制,严格考核,做到定期通报、半年检查、年终奖惩,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抓市场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

一是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出台了就业和失业登记办法,建立了失业预警机制,强化了录用备案、用人申报和空岗报告、职业供求信息分析等项制度,完善了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制度,开展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招聘洽谈、培训申请、档案托管、劳动保障事务等“一站式”服务和人本服务。完善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建立全市集中式资源数据库和覆盖市、区、街三级的计算机网络,做到“一点登录,全市查询”。国家劳动99三版在我市测试成功。

二是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坚持定期集市与专项集市相结合、大型集市与小型活动相结合、进场求职与送岗位上门相结合,先后举办了“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11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3.83万个,安置就业1.07万人。组织双下岗失业人员家庭专场招聘会,一次性解决了256对双下岗失业夫妻中的135对再就业。还到有色金属公司、武钢矿山上门送岗位,129个社区也分别召开了小型招聘会。

三是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我市工商、税务、卫生等相关部门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主动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服务,减免相关税费,通过落实税费减免政策促进12357人再就业。从8月份起在**港区和西塞山区的4个社区先行试点特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开展了创建信用社区活动,激发了一批下岗失业人员贷款创业的热情。

四是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利用招商引资项目新增就业岗位,发展社区服务业扩大就业,发展民营经济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劳务输出和劳务派遣,再就业援助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的就业格局基本形成。全年新开工和改、扩建、技改项目24个,新增就业岗位12727个,新增就业9431人;利用社区居民多元化生活需求,新办社区就业实体和服务网点812个,开发社区服务业岗位新增就业7341人;结合兴建和改造装饰建材集贸市场等发展民营经济的方式,创造岗位新增就业5802人;通过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帮助6922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从事季节工、钟点工、劳务派遣等灵活就业方式实现了就业;通过进一步加大了劳务输出力度,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实现城镇新增劳务输出就业人员4256人。

(三)抓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增强基金支撑能力

一是政府重视管扩面。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清欠工作的通知》,就社会保险扩面、稽核、征缴、清欠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调整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市长为副组长,劳动保障、财政、税务、工商、人事等18个部门领导同志为成员的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大冶市委、市政府联合制定了扩面征缴工作方案,四大家领导挂帅分片抓扩面。

二是部门联动促扩面。从6月份起,市劳动保障、地税、财政、安全生产等部门联合行动,成立了扩面、征缴、宣传、稽核工作专班,抽调100多名工作人员,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攻坚战,采取拉网式、地毯式稽核,3个月共排查单位687家,扩面新增参保单位303家,新增参保人员27271人,征缴社会保险费23316万元,形成了扩面征缴的强大阵势。阳新县在实行部门联动的基础上,将扩面任务落实到机关每一名干部,每人拿出300元工资与扩面任务挂钩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三是突出重点抓扩面。以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其他未参保单位为扩面重点,采取上门宣传政策与下达《限期参保通知书》相结合、分组分片包干与任务责任到人相结合、主动服务与行政处罚的办法,督促未参保单位和个人参加社会保险。同时,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在全省率先开发使用自谋职业人员缴费软件,实行银行代收、网上传输、即时记帐,变一点缴费为多点缴费、一个窗口服务为多个窗口服务,自谋职业人员可按月、按季、按半年或按年度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仅自谋职业人员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就达8.4万人,构建起较为稳固的“续保工程”。

(四)抓政策措施完善,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一是完善医疗和工伤保险制度。调整了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重点对老同志、老病号和重症人员进行政策倾斜。出台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管理及费用结算办法,解除了4000余名异地安置人员就医的后顾之忧。制定了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办法,建立起“多得多缴、少得少缴”的工伤保险缴费机制。下发了工伤职工就医和医疗费用结算管理办法、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管理办法,规范了工伤职工伤残医疗待遇的享受。

二是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调整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实施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调查核实、数据录入,已有4200余人进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拟定了《**市村改居人员社会保障制度规定》,测算了相关数据。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三是加强社会保险基础管理。调整、完善了医疗服务协议,适当调整了协议病种范围和结算标准。组织了首次医疗保险定点药店招标,重新确定55家定点零售药店。向一医院、中心医院等10家定点医疗机构派驻专管员,又聘请15名专职医疗保险监督员,每人负责1-3家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病人登记、医疗证核对及查房等工作。启动了退休人员及遗属生活困难补助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资格认证工作,做到了个人档案、相片档案、指纹档案“三统一”。

(五)抓职业培训领域拓宽,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

一是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组织开展了就业引导性培训、就业前培训、岗位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开办农村劳动力适用技术培训办班36期,培训1.18万人次,初步形成了“企业得到人才、农民得到实惠、经济得到发展”的“多赢”格局。举办创业培训班28期,610名小老板不仅自己走上再就业之路,还带动了2582人实现再就业。我市已成为全国8个创业培训(SIYB)试点城市之一。举办了首届鄂东南地区美容美发职业技能大赛。

二是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断扩大培训规模,提高鉴定质量。全年技校招生1616人,毕业生安置就业率达到100%。组织了三次职业技能鉴定大统考,先后有5600余名考生参加。启动了新职业全国统考工作,400余人参加,并在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成功实施智能化考试。

(六)协调处理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是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我局通过抓三个环节,推动劳动合同签订与鉴证,即把好用工审查关,凡经劳动力市场招聘录用的职工,都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把好检查督办关,先后对全市600余户企业开展了劳动合同大检查,纠正违法合同8159份,督促补签劳动合同4350份,指导17家改制企业4500余名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把好合同鉴证关,凡重新签订或变更劳动合同的,都经我局仲裁机构予以鉴证,全年鉴证劳动合同43180人,其中市直劳动合同鉴证26232人。

二是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全面贯彻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实行“一体执法”、“联动监察”,重点对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合法权益保护、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全面推行欠薪预警制度、建筑业工资保障金制度和劳动保障诚信制度。

三是稳妥处理劳动争议。建立案件定期通报制度、重大疑难案件会审制度和评审制度,注意把好调查调解关、开庭审理关、政策运用关,坚持以调解为主、教育为主的原则,2005年,全市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687件,结案683件,结案率为99.4%,争议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险费欠缴、经济补偿金兑付、伤残职工待遇、违规处理职工、拖欠和克扣工资等方面。

三、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一)就业工作面临新问题。主要表现在:1、失业问题日益突出。我市并轨工作已初步完成,下岗职工出中心进入失业保险人数剧增,进入失业保险的失业人员由2002年的6950人增至2005年6月底的最高峰24347人,目前为15351人。2、城镇新增失业群体就业难问题凸现。目前,我市城镇新成长失业人员逾万人,城镇新增失业群体面临就业难的问题。3、城乡统筹就业任务重。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要求享受同等的就业权利、社保权利和教育权利,这给城镇就业带来了新的压力,城乡统筹就业面临新的形势。

(二)社会保险尤其是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矛盾突出。2005年,全市每月支出失业保险金及再就业培训补贴等失业保险基金520余万元,而月收缴440万元,缺口突破600万元。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结构性矛盾仍十分突出,全年发放基本养老金75734万元,当期收不抵支21639万元。目前,我市离退休人员与参保人员之比高达1:2.5,养老保险负担十分沉重。

(三)参保人员流失问题凸现。主要表现为:养老保险中断缴费人数达18411人;失业保险因出中心、企业改制解除劳动关系等原因断保的人数增多,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从2001年的30万人减少到目前的27万人,净减少3万人;生育保险缴费人数急剧下降,有约4成企业职工未正常缴费。

(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任务繁重。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历史遗留问题集中显现,呈现多样性、多边性、多重性的特点。不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逃避社会保险义务、恶意克扣拖欠工资、超时加班加点、随意处理职工的问题在用人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增长,侵权案件不断增多,企业改制所带来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暴露,处理的压力和难度进一步加大。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四、2006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2006年,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的初步思路是:按照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精神,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巩固新的“两个确保”(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坚持“三个统筹”(统筹城乡就业、统筹城乡劳动力培训和统筹城乡劳动者权益维护),抓住“四大重点”(发展社会保障、提高劳动者素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协调劳动关系),推进“五大建设”(技能就业工程、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金保工程、服务体系和系统能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夯实基础,整体推进劳动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

其主要目标任务是:

1、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万人,其中帮助“4050”人员再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2.88万人,其中劳动部门组织1.8万人。

2、新增社会保险扩面6.86万人,其中养老保险扩面1.5万人,失业保险扩面1.46万人,医疗保险扩面2万人,工伤保险扩面1.5万人,生育保险扩面0.4万人。

3、征缴社会保险费77900万元,其中养老保险费49000万元,失业保险费5100万元,医疗保险费21000万元,工伤保险费1800万元,生育保险费1000万元。

4、社会保险申报率90%以上,社会保险核定准确率98%以上。

5、组织各类培训6.16万人,其中在岗培训2万人,再就业培训2万人,创业培训0.26万人,劳动保障部门培训农村劳动力1.2万人,就业前培训0.4万人,培训合格新技师0.14万人,技工学校招生0.16万人;鉴定发证2.5万人。

6、城镇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95%以上,群众投诉举报案件结案率95%以上。

其主要措施是:

(一)进一步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

根据国发[2005]36号文件精神,研究制定我市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具体意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继续实行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落实再就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办检查制度。围绕经济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鼓励劳动者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就业,加快完善和实施与灵活就业相适应的劳动关系、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险等政策,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帮助和服务。完善失业预警制度,实施失业调控,加强就业管理,规范企业裁员行为。按照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全面推进“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进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设,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实现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和稳定就业。

(二)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扩面数量和质量并举,实现参保人数、实际缴费人数、基金收入同步增长。大力推行社会保险“五险一单”申报核定、“五费一票”征收。启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完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全面实施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医疗、卫生等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研究失业保险“三个延伸”办法,扩大失业保险使用范围。全面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信用等级制度,建立健全准入和退出机制。调整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布局,完善工伤预防机制、职业康复机制。理顺农村社会保险管理体制。

(三)统筹城乡技能培训,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工程。出台加快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指导性意见,制定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

(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拖欠职工工资和农民工工资问题

坚持和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预防、解决企业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

(五)加大劳动关系协调力度,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成立**市劳动仲裁院。大力推行集体协商机制,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立的预警机制、应急机制。完善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统筹城乡劳动者维权,使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第7篇

一、分析形势,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创造优良业绩

为完成省分计划任务,创造优良业绩,我分公司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做到早打算,早安排,利用“福满一生”新产品推出销售的大好时机,在二季度的第一天4月1日就召开视频早会,分析个险业务发展的有利形势,鼓舞每一名干部职工的士气,使大家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地去创造优良业绩。

1、向全体干部职工讲明“福满一生”的产品优势。“福满一生”继续保持“美满一生”即交即领的特点,返还快速;凸显保障,10倍身价保障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分红理财保险中保障最高的产品之一;复利累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能有效抵御通货膨胀。特别生存金、关爱金、福寿金、满期金、身价保障金可谓“五福临门”“福满一生”。她适时推出能够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干部职工明白了“福满一生”的产品优势,增强了销售信心,就有勇气去开拓市场,为完成二季度计划目标任务、创造良好工作业绩,打下扎实基础。

2、向全体干部职工讲明具备销售“福满一生”的经济基础和有利条件。一是2010年全市居民储蓄存款达到千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18元,同比增长9%和8.1%左右,为寿险市场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为销售“福满一生”提供了强大的经济保证。二是经过多年市场磨合和锤炼,个险管理层和营销队伍已养成销售十年期业务的优良传统,曾创下一场产说会收取100多万十年期业务的辉煌,有运作“集合连接”、“双动双联”产说会的成功经验。通过讲明具备销售“福满一生”的经济基础和有利条件,使干部职工增强信心,充分运用以往的成功经验去销售“福满一生”。

3、向全体干部职工布置好“福满一生”销售工作。首先“唱好三部曲”:一是抓营销员参会管理制度落实,通过强化纪律来提升士气,把晨会纪律当成第一生产力来抓,向晨会和周例会纪律要业绩、要效能;二是抓“福满一生”的培训通关,“磨刀不误砍柴功”,使每一名伙伴会讲“福满一生”,会销“福满一生”;三是要抓住“福满一生首场千人新闻会”的机遇,精心运作,迅速炒热氛围。其次,抓好“三个持续”活动:一是“模范直辖组”评比活动;二是“星火计划”市县联系点的考核达标活动;三是组经理荣获“双奖”活动。通过和抓好“三个持续”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顺势而为,抓好快速转型30天,以争创个人福满3000元,主管福满6000元,组经理福满12000元为业绩标准,做大做强直辖组,实现团队的保级晋级。

二、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开展活动,增强活力

要完成计划目标任务,创造优良销售业绩,离不开培训,离不开开展活动。要通过培训,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要通过开展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工作活力。为此,我分公司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培训,开展各类活动,为销售《福满一生》奠定良好基础。

在加强培训方面,我分公司一是3月29日组织《福满一生》新产品管理层培训。要求各单位经理、个险经理、个险科长、增员助理及全体讲师组训参加,通过共同学唱《福满歌》主题歌曲、竞赛歌曲,新产品《福满一生》课件宣导,《福满一生引领新时代》方案宣导,福满嘹亮歌赛方案宣导和新产品“福满一生”分组研讨,使“福满一生”分红保险在隆重上市,掀起热卖高潮,赢得市场发展先机。二是在4月6日与4月9日分别举办两期组经理激励培训,共有组经理、增员助理、农村科长XXX人参加,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组经理的管理和发展能力,使其充分掌握、熟悉新法下的各项利益,进而借助新产品上市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业务。三是举办“与时间赛跑挺进四大荣耀”精英激励培训。通过培训,激发大家创富热情,鼓励争先,激励更多营销精英成功迈向荣誉的殿堂。四是举办“成功创富”暨“5161大检阅”再动员激励培训。通过培训,给各位伙伴带来新知识、新理念,点燃各位伙伴的创业激情,再创事业的辉煌。

在开展活动方面,我分公司一是在2014年5月26日-6月30日举行让“准组经理光荣晋升”专题活动。引导业务系列人员在本人举绩的同时,兼顾增员,努力为团队发展壮大做出那里努力与贡献。二是开展“勇做大单高手”活动。要求各单位每天晨会拿出5—10分钟的时间进行大单专题分享,不仅要树立大单开发信心,还要通过分享交流提升大单开发能力。同时明确对全省10年期10万元以上的大单进行通报,树立为学习榜样;对全市10年期2万元以上的大单进行通报,开展单位之间的大单高手竞赛;各单位要开展评比“每日大单之星”活动,对每天达到10年期交1万元以上的大单进行入围评比,按保费高低评出本单位的“每日大单之星”1—3名,并予以表彰,营造“人人羡慕大单高手,人人争做大单高手”的良好氛围;开展县区部“大单占比英雄赛”,按10年期2万元以上大单保费占本单位“5161大检阅”目标任务的比例进行排序,对前5名的单位各奖5000元,对第6—12名的单位各奖2000元,用于本单位个险集体活动。三是举行“主管收入月月高自我挑战赛”活动。通过活动,让主管明白自我收入的来源和途径,明确当月的努力方向,帮助主管月月收入创新高,实现团队与个人双赢。

三、开展零距离督导慰问,确保完成二季度计划目标任务

第8篇

时光荏苒,回顾XX年自己在xx厂综合办公室做的工作,虽然都是很平凡,不需要很高技术含量的工作,但是深刻体会到了对待工作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要认真仔细,不能出任何差错。这一年里,在厂领导、部门经理及同事的细心指导和帮助下,我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工作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完成自己本职工作及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XX年我的工作任务是负责公司职工社保、公积金,xx厂劳动合同、培训报表和办理职工退休等工作.我的工作性质要求我要经常去社保部门和税务部门办事.通过这一年的锻炼,我的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也得到了提高。这一年,我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保证了公司全体员工五险一金的按时缴纳,每月按时完成各项保险的增减变动。并顺利完成了公司XX年社保和公积金的年度核定工作。

一、XX年工作回顾

(一)办理公司自有职工的社保、公积金核定工作

1、公司自有职工的社保月度核定工作

每月按时办理公司、xx分厂、深圳分厂自有职工的基本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申报核定和增减变动工作,现公司养老保险在湖北省养老保险局参保,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在xx市洪山区社保局参保,失业保在江夏区社保局参保,社保参保率达到100%; 每月按时缴纳自有职工社保的费用。XX年全年完成公司社保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XX年全年缴纳公司自有职工社保费用共计381.07万元,每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社保异动工作,并按要求做好月度增减变动台帐。对于离职人员的社保,按公司要求及时上报社保局办理停保,并根据个人要求,把部分离职人员社保关系转入个人窗口缴费。对内部调动人员的社保,和调入单位对接,把调动人员的社保关系转给现工作单位。虽然这些事情都是比较琐碎的事,但是这两年工作给我的感受是一定要认真仔细,工作上不能出现任何错误;就比如每次去交社保的钱,必须仔细核对清楚,毕竟每个月的社保费用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如果因为自己一时粗心大意,就会导致公司财产受到损失。所以每次我都不断提醒自己,在工作中思想要高度集中,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

2 公积金工作

目前公司自有职工公积金帐户都在xx江夏区工商银行开户,截止11月,有x名职工在xx市参加公积金,每月及时核定公积金费用给公司,由公司统一转帐给开户银行,并做好公积金增减变动等日常工作。为退休职工和部分离职职工办理公积金提取事宜。XX年公积金全年缴纳费用271.68万元;办理公积金启封、封存、新开户等个人变更,做好相关资料备案。

3、认真执行湖北省社保部门和xx市公积金中心的政策规定, 于XX年5月份办理公司职工医疗保险XX年度缴费工资申报核定, 6月份完成职工养老保险XX年缴费工资申报, 7月份办理了公司职工公积金年度缴费基数调整。保证了职工福利基础工作的完成。

4、按三局、公司相关文件要求为分厂125名自有职工申请企业年金,并做好相关备案。

(二)办理职工离退休工作

1、办理XX年公司职工退休审批工作

尽早确定XX年公司退休人员名单,经公司领导审核后上报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退休审批处审批。XX年公司共有3人退休,截止11月底,已全部办理,并将已退休人员的档案及时移交给湖北省养老保险局档案管理处。

2、办理退休人员其他工作

XX年共办理4名退休人员的丧葬费事宜,为2名退休人员提取公积金;并及时办理退休人员的医疗费报销和社保卡信息更改事宜。今年8月份,根据湖北省养老保险局28号文和32号文的文件通知,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已为24名退休职工办理异地养老金发放变更。

(三)办理公司职工医疗费报销,重症申请,工伤认定

XX年为7名职工办理医疗费报销,合计报销费用x元;工伤保险理赔x人,报销费用x元,生育保险报销费用x元。为x名患重病的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门诊重症,办理老工伤申报4人,并做好了相关资料备案。确保职工享有应有的福利。

(四)劳务派遣员工社保的管理

按公司要求及时核对每月中新劳务派遣人员的人数,及时上报每月xx厂人员的增减变动。并做好相关记录。为xx厂中新劳务派遣人员办理医疗费报销和社保卡。截止11月底,xx厂中新劳务派遣人员有128人参保,今年新参保53人,停保24人。

(五)劳动合同的管理

到目前为止,xx厂新签合同人员x人,解除合同x人,终止合同x人,签订实习生协议x人。严格按照《中建三局短期用工管理规定》,退休返聘人员7人,其中返聘车间操作人员5人,管理人员1人,后勤服务人员1人;并及时签订退休返聘协议。今年清理自有职工合同到期人员6人,按公司规定,提前两个月组织到期人员办理劳动合同续签申请,及时续签后移交给公司。清理劳务派遣员工到期人员34人,并联系中新人力资源公司及时续签合同。对新进人员、离职人员及时清理,录入合同台帐,每月更新劳动合同台帐。分厂自有职工劳动合同在公司保存,劳务派遣员工合同全部整理存放在本厂档案柜,便于以后查找需要。

(六)培训工作

1、 XX年xx厂培训工作围绕公司人才培养战略和公司人力资源部制定的培训计划, 并结合分厂实际情况,强化员工培训意识。根据各部门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截止11月底,举办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训共69期,参加培训人数约1000余人。组织内部培训50余次,累计158学时;外部培训19余次,累计744学时。员工教育培训学时全年达到40学时以上有50人,员工教育培训面达57%。XX年分厂通过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了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满足分厂快速发展的需要。

2、分厂更加重视对新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今年8月份,组织公司本部分到我厂的11名高校毕业生进行一周的新员工培训。做好集中岗前安全三级教育,并介绍分厂的基本情况,联合团委组织新老员工篮球赛,唱歌比赛等娱乐性活动,使新员工尽快融入分厂的企业氛围。为帮助新员工尽快熟悉分厂环境,早日融入分厂团队文化,今年我厂继续推行导师带徒的培养方法,为每一位新员工指定一名经验丰富的导师,并组织签定师徒协议,使新员工能更快的融入工作,能够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对新员工进行职业化心态培训, 培养新员工良好的职业心态,树立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在新员工入职一个月后,组织召开新员工座谈会,及时了解新员工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新员工提出的问题指定解决方案,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尽可能满足新员工的要求。

3、结合车间生产情况,制定一线工人培训计划,11月份,与车间31名工人签订导师带徒协议,积极组织技术工人操作技能培训班,加强对新进操作工人技能的培训。

4、培训工作的基础管理方面:每月按时向公司上报培训月报表,每次培训后,及时组织参加培训的人员填写培训效果评价表和培训小结表,及时做好培训学习统计表的,每月对表格进行更新。对员工培训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保证各类资料完整备案。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对专业理论知识还比较缺乏,没有制定长期的学习计划,今后需加强自身学习,多向办公室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利用公司开通的网络学院,学习专业知识;在条件允许下参加专业教育培训,使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的要求。

二、 还需提高个人工作素质,提高个人应变协调能力,多向部门同事学习,具备办公室人员应有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三、 工作中有些方法和思路不对,工作还不够规范性,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该认真总结、思考,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学习公司规范的工作方法和步骤,使自己的本职工作做的更好。

四、 在工作中还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把不能解决的事情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 并且给自己制定长期工作目标

第二部分 XX年工作计划

XX年将是公司快速发展的一年,现在,xx新厂已经在建,在来年的工作中,将会有新的、艰巨的任务迎接我,我要以积极的心态,脚踏实地的去完成我的每一项工作任务,严格按照公司要求去执行任务。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学习人力资源相关知识, 提高自己在业务上的能力和素质.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要认真完成上级领导交给我的其它任务。

(一) 离退休重点工作计划

办理XX年职工退休审批事宜。整理XX年退休人员的名单,做好退休申报相关表格,报公司审批后再上报湖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退休审批处审核。做好退休人员档案移交工作,及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办理、年审、公积金提取等工作。

(二)社保、公积金重点工作计划

1、准备XX年社保、公积金年度基数申报工作

提前做好自有职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公积金申报的相关准备,及时跟公司人力资源部沟通,尽早确定社保和公积金缴费基数。配合社保部门做好年度申报工作。

2、办理好职工医疗费报销、异地安置、重症申报等事宜

XX年,我将继续认真做好职工的医疗费报销,大病重症等事宜。在符合社保政策的范围内,办好职工的医疗费报销工作,为身患重病的员工办理大病重症,为长期在外地工作的职工和退休后在外地定居的人员办理异地安置。根据国家政策,计划年初为分厂以前发生工伤人员申报老工伤认定。

(四) 劳动合同的管理工作

第9篇

综上所述,寿险业以业绩为导向、委托营销体制下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考核机制,容易将保险公司和销售人员绑定形成利益同盟,造成保险公司和销售人员两方受益、消费者一方受损的利益格局。不规范的培训会强化销售人员可以违规营销的暗示和信号,销售人员违规营销的额外利益也会刺激保险公司放任不规范的培训,因此,双方都会极力掩盖违规行为,努力维护既得利益。培训在销售过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控制好培训环节,提高培训质量,就可以培养合格的销售人员队伍,进而引领销售的发展脉络,最终提高销售品质,减少或者根除销售误导行为。反之,对于不规范的培训,如果保险公司缺少必要的监督管理机制,没有可行的纠错矫正通道,销售人员缺失独立的职业操守,必然培养出大量的“庸人型”、“坏人型”的销售队伍。这种类型的误导行为涉及范围较大、情节恶劣,极易引发群访群诉、集中退保等重大事件,严重侵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解销售培训的基本情况,笔者对河北省寿险公司进行了专题调研,认为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内控管理制度不完善,培训的审批、组织、实施及内部监督等环节存在缺陷或者漏洞,培训人员、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和方式等内控活动较为混乱等。不合规的培训培养了不合格的销售人员,不合格的销售人员必然导致不合规的销售行为。

(一)内控管理制度和体系尚不完善,内控执行力低下

一是培训活动在组织管理、财务预算、实施执行、风险控制及内部监督等方面尚未建立流程化、规范化及标准化的运作管理体系,尤其一些保险公司风险控制和内部监督存在空白或者漏洞,对可能面临的风险、如何控制管理风险、如何完善防范体系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及时完善科学的内控制度。委托培训、多头培训及分散培训的实际现状,使公司缺少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或者难于有效监督。少数公司未建立对违规培训的内部责任追究制度,放任和助长了短期趋利的培训行为。二是虽然部分保险公司能够建立较为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但是基层分支机构学习贯彻情况较差,实际效果相对预期目标大打折扣。比如,有的公司规定培训教材应由总公司编写印制,电子培训课件经加密处理不能修改,定期审核整理培训教材,但实际上从分公司到中心支公司,对产品培训课件进行修改,违规培训销售人员。比如,有的公司规定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讲师,使用总公司材,但实际上大部分为兼职外勤讲师,使用自己整理的销售话术进行新人培训。

(二)组织管理科学性较差,实施运作较为混乱

一是培训实施载体多种多样,管理难易程度不同。培训班、研讨会议等大型集中培训经审批或经有权人同意后,管控手段较为丰富,管理难度相对较小。早会、夕会等小型日常培训一般未经审批,次数频率大,累积时间长,分布范围散,特别是对培训内容、培训人员的管理难度较大。二是保险公司直接举办的培训少,一般对新产品、销售新人直接培训,其他培训主要通过委托和以点带面的传承转训方式,增大了变动几率。制销售人员自行组织实施培训,讲授保险产品、营销技能及销售政策的现象较为普遍,增加了管理难度。三是培训管理部门配置不合理,垂直传承模式的培训效果不好。有的保险公司市级机构甚至省级机构无专门部门,支公司或者营销服务部仅仅配备培训岗或者兼职讲师。分业务条线或者分销售渠道独立培训,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统一性和权威性较低。个人营销、电话营销渠道培训部门隶属于业务管理部门,银行邮政渠道几乎无培训部门,仅在省级机构和市级机构业务管理部门下设培训岗位或科室。

(三)专、兼职培训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培训成效不高

一是兼职和专职培训人员并存,整体素质不高。学历背景上,专职培训人员以大专学历为主,全日制金融保险专业人员较少。职业背景上,主要从业务销售人员中培养,销售技能水平较高,依法合规知识欠缺。兼职培训人员主要从事销售及销售管理工作,多为制销售人员,专业认知能力较低,依法经营意识淡薄。兼职人员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主要分布在承担销售任务的市级机构以下分支机构。以某保险公司为例,全省专职人员75人,兼职人员122人,兼职人员主要分布在支公司。二是检验培训成效的标准是能否“生产”和“培养”出专业高效、诚信规范的销售人员。当前,合格、优秀的销售人员仍然是制约寿险业发展的人才短板和稀缺资源。培训中侧重产品功能特点、营销展业技能及销售队伍管理等内容,轻视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诚信教育等内容,就会培养出先天诚信不足的销售人员。包括岗前培训和后续教育常态化的持续培训管理体系尚不成熟,以相对成熟的个人营销培训体系为例,通常包括新人入司、衔接转正、主管育成等流程,但是营销员大进大出、频繁流动,只有少数高级销售人员才能接受较为全面的培训,销售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四)培训材料管理漏洞较大,违规问题突出

一是培训材料包括培训教材、培训讲义、电子课件及产品说明书等材料,简单分为制式材料和非制式材料。制式材料由总公司或者授权省级分公司编写印制,非制式材料可以由其他分支机构编写印制,非制式材料从使用数量和使用频次上多于制式材料。当前,分支机构擅自修改制式材料,使用不合规的非制式材料误导销售人员进而误导消费者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有的公司修改总公司的产品培训课件或者自行提炼总结营销话术进行培训。有的公司通过研讨会、经验分享刊物等培训方式向销售人员违规销售案例和违规销售话术。培训存在的问题长期不能改正、完善,直接影响到培训质量,最终影响销售人员的素质和销售行为的品质。究其原因如下:短期趋利、粗放经营的不科学发展方式和重业绩、轻质量的考核评价机制从根本上导致保险公司对培训工作不重视,培训在决策中处于次要地位。委托的营销管理体制和既得利益格局使市场参与主体产生维护现状的惰性,对改进问题消极被动。保险监管部门对培训管理尚有制度空白和常态化的监管缺位,没有对保险公司改进问题产生压力和推力。

对策建议

如何规范培训行为,培养合格的销售人员,减少并根除销售误导行为,需要构建政府监管部门、保险公司、销售人员等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监督管理体系。因此,保险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宏观指导作用,科学决策、统筹考虑,充分发挥外部政府监管“有形的手”和保险公司自我约束“无形的手”两种作用,以加强培训监管为抓手,通过提高违规成本、健全奖惩机制来严格监管,形成对保险公司的倒逼机制,督促保险公司加强内部管理、自觉主动改进完善培训管理工作。

一是整理完善现有分散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有关销售培训的保险监管政策,堵塞制度空白和缺失,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吸收借鉴行业较为先进合理的经验做法,科学论证决策,抓紧制定有关销售培训的监管制度,比如,规定设立保险公司培训合规负责人,严禁“以会代训”、误导培训。规定培训人员资质,严禁营销员自行组织培训活动。规定保险公司对销售人员集中进行产品培训,严禁营销员传承转训进行产品培训。规范培训用语,严禁使用“存”、“取”及“利息”等用语。明确规定培训材料编写印制管理权限,加强对电子培训课件的管理,严禁私自修改培训材料。

第10篇

——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636人,占全年计划4090人的11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86人,占全年计划2310人的112%,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524人,完成全年计划1366人的116%,全县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99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

——再就业扶持政策得到有效落实。2006年,共发放《再就业优惠证》1391本,发放范围扩大到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兑现各类政策性补贴870.69万元(其中:社保补贴578.55万元、培训补贴132.8万元、岗位补贴92.93万元、职业介绍补贴48.54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17.87万元)。共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符合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的企业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102万元,减免税收82万元。为6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万元。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失业保险扩面征缴迎难而进。全县失业保险扩面新增参保1825人,占全年扩面任务1000人的182%,核定单位192个,金额252万元,参保职工18350人,核定准确率达98%。协助地税部门收缴失业保险费215.8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23132人次446万元,发放率达100%。

——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全县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和经费已落实到位,电脑、宽带、电话等现代办公设施齐备,实现了县域信息网络共享,各项就业服务工作已步入正轨。

——劳动保障和劳务派遣有了长足的发展。劳动保障劳动关系1808人,其中新增劳动关系326人,办理劳动关系及养老保险关系转接273人,流动就业人员劳动关系86人,808人通过劳务派遣实现了灵活就业。

——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全年就业前培训784人,完成计划760人的103%,创业培训196人,完成计划180人的108%,再就业培训2145人,完成计划2000人的110%,劳动保障部门参与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930人,完成计划4450人的133%,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636人,占年计划13145人的130%,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85人,占年计划5800人的130%。

----综合工作成果显著受好评。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建筑鄂军”劳务输出品牌、“湖北省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先进单位”、全市“劳动就业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全县“援助农村文化中心先进单位”。今年在全省开展的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使用和就业训练中心专项检查中,得到了上级领导充分肯定。劳动就业宣传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媒体发表就业宣传稿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件、图片36篇(幅)。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

国发[2005]36号、鄂政发[2006]1号文件下发后,我们将36号和1号文件翻印发到全局干部职工手中,人手一册,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4月26日,县政府以谷政发[2006]23号文件转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及时印发了谷宣通[2006]11号、谷劳社发[2006]11号等八个配套文件,并按照新规定搞好政策对接,全面落实优惠扶持政策。

一是按照规定,将集体企业和乡镇机关分流人员纳入优惠证发放范围,进一步简化程序,做好《再就业优惠证》的认定和发放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一周内领到证件。今年共办理《再就业优惠证》1391本。

二是全面开展“六类”人员调查登记,摸清底数,有的放矢开展工作。上半年,我们集中一个半月时间,全局及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齐上阵,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两零”家庭为重点的城镇和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并逐人登记建档,分类造册,实行微机管理。全县“六类人员”4654人、“零就业家庭”246户547人、“零转移农户”9566户22756人。

三是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今年以来,我们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作为促进再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纳入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对照文件规定,结合谷城实际,我们从全县27个社区中选择了城关镇西关街、城内街、石花镇东门街三个条件相对成熟的社区确定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试点,三个社区积极响应,社区主要领导亲自抓,制定创建计划,通过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灵活就业、自谋职业等多种渠道,首先保证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充分就业或再就业,其次完善社区软硬件设施,确保达标并组织申报审核验收。目前三个社区各项指标全部达到省规定要求,真正实现了“充分就业社区”。

四是兑现承诺,消灭“零就业家庭”。今年来,为了兑现消灭“零就业家庭”的诺言,我们通过组织免费培训提高其就业的适应能力;对素质条件较好的,通过企业招聘安置一批;对有较强就业愿望,能独立经营的,通过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走自谋职业之路消化一批;对有较强就业愿望,素质能力一般的,通过落实优惠政策,实现灵活就业分流一批;对有就业愿望,条件较差的人员,通过社区开发公益岗位吸纳一批。截止11月底,全县246户“零就业家庭”516人实现了就业或再就业,提前完成了“消零”目标任务。

五是用好用活资金,促进就业或再就业。今年共筹集就业再就业资金1135.5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转移支付资金987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143.5万元。累计使用1090.7万元,其中:为困难企业特困群体(“4050”、“4555”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发放社会保险补贴578.55万元,为参加就业或转移就业培训的2620名城乡劳动者发放培训补贴131.8万元,为10名参加创业培训并实现创业的城乡劳动者发放创业培训补贴1万元,为284名在公益岗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落实岗位补贴92.93万元,为3236名下岗失业免费职业介绍落实补贴48.54万元。积极支持城乡劳动者参与技能培训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支付鉴定补贴17.87万元。建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50万元。落实了驻外劳务服务机构建设资金,确保了劳动力市场建设及乡镇社区网络正常运营所需费用支出等。

二、严格执行国家新政策,认真履行失业费核定和失业保险金发放职责

一是摸清底数,夯实核定基础。根据年初制定的《2006年谷城县失业保险扩面清欠工作方案》,对参保单位做到“五清”,对缴费单位实行一月一申报,并按时将申报核定表送达税务部门。工作中我们通过查劳动关系定人数,查财务报表或工资花名册定缴费工资,参照养老、医疗保险缴费基数等多种方式,确定失业保险费征缴基数。

二是灵活开展扩覆清欠,为失业保险费“应收尽收”打下基础。本着“坚持原则,区别对待、讲求实效”的原则进行灵活多样的扩覆清欠。今年通过编办、工商等有关部门核实有关情况,将县金耐特有限公司、新闻实业公司等16家企业1825人纳入了扩覆范围内。同时及时排查有能力缴费的欠费单位28个,欠费时间长、欠费数额大的单位2家,核定失业保险费252万元。对补缴历年费确有困难的单位谷城县酿造厂,我们先将其纳入,从纳入之时起计算缴费,之前未缴费的失业保险费作欠费处理,并制定分期补缴计划,补缴欠费后再记入个人缴费记录,全年扩面新增缴费人员1825人。

三是重点监控,确保“三率”净增。今年认真学习了失业保险经办业务流程,从我县192多家企事业单位中,按要求选出4类监控,对所有重点监控单位进行了一次全面稽核检查,通过重点监控,查出一个单位少报参保人数45人,漏缴失业保险费8910元,后经与企业多次沟通,现以全额补缴。全年核定单位192个,金额252万元,核定准确率达98%。实现了参保率、缴费率、征缴率“三个净增长”。

四是提高标准,确保发放。今年4月,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台下发了《关于提高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的通知》,规定从2006年6月1日起,提高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及相关待遇。2006年5月,领取失业保险金实有失业人员2123人,失业人员每人每月领取失业保险168元,月均支出失业保险基金36万元,1—5月实际支出180万元。提标后每人每月应领取失业保险240元,比过去人均增加了72元,月均增加失业保险基金支出15万元,6—12月份将增加基金支出105万元,全年累计应支出失业保险基金537万元,到2006年12月底,全县可使用失业保险基金386万元,其中2005年滚存结余186万元,2006年预计收缴入库200万元,收支相抵缺口151万元。我县的失业保险基金首次出现了赤字,我们及时向县人民政府请示,并于财政部门多次协商,达成共识,通过预借周转的方式解决待遇提标问题。今年我们按照新政策及时足额的发放失业保险金23132人次446万元,发放率达100%,充分发挥了“安全网”、“稳定器”的作用。

三、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不断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和“新三化”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

(一)全面落实劳动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县、乡(镇)、社区信息网络。以搞好职能定位,强化公共服务为重点,按照“职责明确、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建设要求,对照“六个到位”标准,进一步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投资15万元为全县11个乡镇和26个社区建立了完整、高效、安全的劳动就业信息网,完善了服务体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开展的全县城镇“零就业家庭”、“零转移农户”、“城镇六类人员”调查中,乡镇社区及信息网络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二)加强人本服务建设,进一步完善“新三化”建设。一是利用三个结合,发挥市场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功能。即坚持定期集市与专项集市相结合、大型集市与小型活动相结合、进场求职与送岗上门相结合。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功能,发挥市场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就业需求服务的作用。本着努力打造“品牌职介”、“特色职介”的指导思想,我们还与县电信局、县邮政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5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430个,安置就业326人。二是积极拓展业务,开辟就业服务新领域。今年8月,成立了谷城县佳信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扩大了劳动保障业务量,全县劳动保障关系总数已达1808人。办理劳动关系及养老保险关系转接273人,成功地为谷城县电信局、信用社、银行等单位派遣用工808人。实现了职业介绍、再就业培训、失业保险的整体联动。三是提高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素质。2006年2月,我们以会代训的形式,组织举办了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培训班,培训的内容包括劳动保障政策、服务规范和项目、服务宗旨、办事原则、工作岗位职责等。10月份,集中组织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参加全省组织的劳动保障政策和业务培训班,并取得《资格证》。通过培训大大提高了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素质。

四、以促进城乡就业为宗旨,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培训

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培训41期,培训学员12040人,结业学员12040人。其中,就业前培训784人,企业职工在岗培训2245人,再就业培训2145人,创业培训196人,农民工转移培训5930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414人,其他培训362人。

(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培训规模。一是投资30万元,将原劳动宫大楼改造成就业培训综合楼。二是多次争取县政府的支持,将与就业局相邻的“海峡兄弟蓄电池公司”所属场地房屋全部购买,包括三栋车间、一栋二层办公楼、一栋职工住宅楼、一栋职工食堂,总面积达16006平方米,扩建成同时容纳1000人培训、教学、实习、食宿、活动为一体的综合培训基地。

(二)整合培训资源,构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以就近划片、方便培训者、减少费用支出为出发点,认定了三个定点技能培训机构:县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县技工学校、石花中山职业技术学校。整体联动、上下贯通、左右联接的培训网络已形成。

(三)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中心,创新培训新模式。培训工作中实行了“三个结合”(长训与短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和“两个依托”(以三个定点培训机构和企业为依托)。根据培训对象和培训者的愿望,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工作,对年龄偏大、家庭条件差的学员采取“短、平、快”的培训方式,在教学中突出技能培训,强化动手能力的训练。而对年龄小的参训学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全面性、连续性,为他们成才提供知识与技能保障。今年以三个定点培训机构为依托开展了“送技能下乡”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活动。劳动就业训练中心组织培训宣传车、自配教学设备和公共课教师深入全县10个乡镇巡回开展实用型技能培训,地处偏远地区的赵湾乡开展了“劳动者权益保护与缝纫”培训,茶叶之乡五山镇开展了“茶叶管理制作与电工”的培训,冷集镇开展“花椒生产管理与车工”的培训,南河镇开展了谷城劳务品牌“建筑知识”技能培训等。同时以厂矿企业为依托,开展技术实践培训,联系骆驼蓄电池、车轿公司、县服装厂、县银纺厂作为农村劳动力实习基地,聘请了有经验的技术员进行实践操作指导,使学员真正学到一技之长。今年免费开展技能培训5930人,免费发放培训结业证5930本,培训资料5930份、职业资格证书2136本,培训后就业4744人。参加技能培训学员中200多人到浙江温州一市区搞建筑,不仅承包了该区的全部公厕工程,而且完工后,还包揽了全部的入厕收费业务。达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目的。

五、综合开发和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促进劳经济长足发展

我县印发了《谷城县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实施方案》,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十一五”规划,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保证开发就业工作顺利进行。

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工作机制,形成了以就业培训中心为龙头,以乡镇劳动保障所为依托,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网络,培训中心具体指导、监督农村劳动力开发培训工作的开展,具体审定培训计划,核发《培训结业证》和《技术等级证》。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开展调查统计,2006年第一季度以农户为登记基础,以村、乡镇、社区为统计单位,对全县“零转移农户”进行了调查,“零转移农户”有9566户,22756人,我们及时采取了内转外转并举,多渠道、多层次转移农村劳动力,积极开展“四送”活动,大力宣传返乡创业,切实搞好转移工作,今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6636人,其中劳动部门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54人。

三是狠抓维权服务,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随着我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我们加大了农民工的维权力度。成立了县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今年3月,分别在深圳、上海、山东、北京、陕西、山西等六个地区设立了劳务工作站,制定了驻外劳务管理机构职责和管理(暂行)办法,实现了“人员、场地、经费、工作”到位,目前工作站的各项工作已全面开展。积极推行了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今年协助谷城务工人员讨回公道33次,挽回经济损失116万元。

四是搞好后方保障工作,县劳动就业管理局在全县组建了由11个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牵头负责的农民帮工队,在农忙、建房、婚丧嫁娶时提供劳务服务。今年三个定点技能培训机构免费为当地留守儿童和参加技能培训子女免费开展了电脑知识培训,培训留守儿童72名。“帮工队”、“保育居”、“红白理事会”等服务模式已在全县逐步推广开来。截止目前,全县已建“帮工队”56个、601人;“保育居”42家,保育孩子860人;“红白理事会”81个、883人。

六、与时俱进,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今年在繁忙工作的同时,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方针,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努力创建文明、高效、务实的机关为基本目标,扎实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从硬件建设入手,对机关办公室门窗、卫生间、档案室、职工文体活动室进行了全面的整修,并添置了相关设施。为干部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从而提升了就业局机关的公众形象。

第11篇

一、1—6月份的工作实绩

1.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截止到6月底,全区新增就业岗位2980个,占目标任务的54.2%,比去年同期增长17.9%;成功推荐劳动力3620人,占目标任务的55.7%,比去年同期增长147%;再就业培训1824人,占目标任务的60.8%,其中创业培训173人,占目标任务的57.7%,比去年同期增长92%;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230人,占目标任务的58.6%;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112人,占目标任务的52.7%,比去年同期增长9.1%。

2.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征收养老保险费3577万元,占目标任务3968万元的90.1%,比去年同期增长82.8%;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员1598人,原创:占目标任务3150人的50.7%,比去年同期增长286.2%;征收失业保险费126.5万元,占目标任务220万元的57.5%,比去年同期增长26.5%;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员801人,占目标任务1500人的53.4%,比去年同期增长147.9%;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员2568人,占目标任务5000人的51.4%,比去年同期增长91%。涨渡湖、龙王咀农场的养老保险工作进展顺利,退休职工按时足额领到退休费,保证了农场职工的利益,对农场的综合配套改革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工伤保险已组建工作专班,前期调查摸底工作已经完成,正在着手制定我区的工伤保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3.其它各项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半年来,在全区进一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共完成在岗职工培训1108人,组织实施技能鉴定405人;劳动关系协调处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上半年共受理劳动保障争议案件21起,结案14起,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到100%,鉴证劳动合同676份,新签订劳动合同鉴证率100%;共年检用工单位160家,责令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320份,催缴社会保险费60万元,追讨农民工工资30余万元,清退童工13人。及时化解了各类劳资矛盾,保障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维护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二、半年以来的几项亮点、重点工作

1.为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民工“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的“春风行动”取得圆满成功,受到了省劳动保障厅的通报表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2月23日在邾城、3月23日(花朝节)在旧街,组织举办了两场“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到现场求职的人员有5000多人,现场达成意向性就业协议2012人。“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的成功举办,给全区广大职工群众带来了实惠,得到了全区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2.进一步强化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举行了专场培训。5月8日在阳逻、5月25日在邾城,举行两场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专门培训,免费为660名下岗失业人员讲授纺织、服装裁剪、烹饪、计算机、市场营销等易学、实用的专业知识,并为此次培训专门组织编写了实用教材,培训后,根据下岗失业职工的具体情况为其推荐了合适的岗位,为参加培训的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3.强力推进社会保险工作,健全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新突破。截止到6月底,社会保险各项工作全部超额完成目标,扩面征缴工作进展良好。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意见》,由区级领导带队,劳动保障部门为主力,各相关职能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专班,强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从目前工作看,社会保险扩面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三项指标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6.2%、147.9%、91%,效果十分显著。

4.切实抓好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工作。春节前,我们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在区直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积极主动做好这项工作,共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30余万元,有力地保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

5.切实做好阳逻地区企业的劳动保障的跟踪服务工作。今年来,针对阳逻地区企业反映的招工难等劳动就业方面的问题,我局迅速成立由班子成员带领队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7个工作专班,每个专班对口联系3—4个企业。采取上门服务、电话联系、请进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为企业服务,帮助对口企业解决了政策落实、劳务纠纷、员工培训、社会保险等疑难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主要作法

1.继续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

强化目标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了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加强对新增就业岗位、落实扶持政策、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等主要工作指标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落实新增就业岗位。围绕制造业、阳逻开发区、都市工业园区的建设,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在瞄准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继续挖掘劳动密集型企业、改制企业以及社区加工业、社区服务业等领域的就业岗位。营造良好创业氛围,落实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探索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力度,落实税费减免、四项补贴、优惠证发放等政策,不折不扣地抓好了政策的落实工作。并即将启动扶持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服务,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职业中介行为,依托街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所、站,继续开展劳务洽谈活动和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到社区的“四送”活动,原创:形成制度,帮扶困难群体再就业。完善城乡统筹就业机制。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开拓市外、境外就业市场,积极发展劳务派遣、职业介绍以及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成功举办了两场“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

2.加快社会保险体系建设

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今年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地税、工商、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强化措施,拿出具体办法。不断完善社会保险体系。配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研究制定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积极探索我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积极探索失业保险金更大范围地用于促进再就业的办法,进一步加强失业调控。规范医疗保险管理,以基金监管为中心,完善医疗费用定额结算办法,进一步落实医疗保险服务协议,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监督管理;夯实管理基础,简化管理流程,完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系统,全面提高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

3.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我们将培训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来抓,开展了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师、技能培训。当前,我区振兴工业、发展制造业,必须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技术工人队伍。目前特别是阳逻开发区技术工人短缺,因此,我们进一步办好职业技术学校,帮助企业开展对口培训,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并以此推动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带动各类高、中、初级技能人员梯次发展。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是随着我区民营企业的发展,再就业形势有所缓解,但就业总体压力依然很大。随着我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结构调整加快和企业改革改制的深入推进,随着全区招商引资、开放开发步伐的加快,重点项目纷纷落户,开发区内失地、半失地农民不断增加,经济和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正逐步凸现,就业再就业矛盾突出。加上每年城镇新增的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远不能满足需要,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压力依然突出。

二是社会保障意识不够强,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宽,社保基金支持能力相当脆弱,缺口呈逐年增大趋势。据测算,今年全区需要支付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7800万元,区政府下达今年的征收目标任务是4500万元,按100%地完成政府的征收任务计算,除去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当年缺口将达到2500万元,支付压力巨大,形势十分严峻。鉴于目前新洲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现状,我们将努力做好有关协调工作,争取市委、市政府尽快将远城区养老保险纳入市级统筹。

五、下半年完成目标任务的主要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推进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抓管理,出效率,重目标,见成绩。市局和区委、区政府今年对劳动保障部门的目标已下达,也都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下半年,将继续强化目标管理,紧紧围绕各项目标做工作,克难攻坚,开拓进取,确保今年目标的完成。

2.贯彻区委提出的工业兴区和“三区”建设的方针,切实履行劳动保障部门的职能。

紧紧围绕区委的方针,切实履行工作职能。随着我区开放开发的进一步发展,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阳逻开发区进驻企业的增多,开工建设项目的增多,目前阳逻开发区一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行业员工紧缺,我们将积极贯彻区委、区政府的方针、政策,切实发挥职能作用,针对开发区的需要,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岗位培训、“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使众多的城乡劳动力由“体能型”向“技术型”、“智能型”转变,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

3.完善社保制度,不断健全社保体系,打一场社会保险的扩面攻坚战。

过去几年,社会保险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政策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保险工作已进入到一个非常关键时期,主要问题就是基金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基金难以支撑。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把社保扩面当成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工作专班的带领下,强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确保完成市、区下达的目标。继续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管理,简化程序;做好工伤保险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年内启动工伤保险。

4.加大职业推介力度,发挥街镇劳动保障所的纽带作用,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大力发展打工经济。

借“春风行动”的东风,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劳务输出主渠道作用,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我区贫困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最大限度地吸收、掌握用工信息,深入街镇村组进行劳动力资源调查,宣传用工信息,组织劳务输出。原创:

5.以贯彻《条例》为契机,继续做好稳定工作。

第12篇

一、1—6月份的工作实绩

1.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截止到6月底,全区新增就业岗位2980个,占目标任务的 54.2%,比去年同期增长17.9%;成功推荐劳动力3620人,占目标任务的55.7%,比去年同期增长147%;再就业培训1824人,占目标任务的60.8%,其中创业培训173人,占目标任务的57.7%,比去年同期增长92%;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230人,占目标任务的58.6%;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112人,占目标任务的52.7%,比去年同期增长9.1%。

2.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征收养老保险费3577万元,占目标任务3968万元的90.1%,比去年同期增长82.8%;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员1598人,占目标任务3150人的50.7%,比去年同期增长286.2%;征收失业保险费126.5万元,占目标任务220万元的57.5%,比去年同期增长26.5%;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员801人,占目标任务1500人的53.4%,比去年同期增长147.9%;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员 2568人,占目标任务5000人的51.4%,比去年同期增长91%。涨渡湖、龙王咀农场的养老保险工作进展顺利,退休职工按时足额领到退休费,保证了农场职工的利益,对农场的综合配套改革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工伤保险已组建工作专班,前期调查摸底工作已经完成,正在着手制定我区的工伤保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3.其它各项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半年来,在全区进一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共完成在岗职工培训1108人,组织实施技能鉴定405人;劳动关系协调处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上半年共受理劳动保障争议案件21起,结案14起,法定期限内结案率达到100%,鉴证劳动合同676份,新签订劳动合同鉴证率100%;共年检用工单位160家,责令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320份,催缴社会保险费60万元,追讨农民工工资30余万元,清退童工13人。及时化解了各类劳资矛盾,保障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维护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二、半年以来的几项亮点、重点工作

1.为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民工“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的“春风行动”取得圆满成功,受到了省劳动保障厅的通报表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2月23日在邾城、3月23日(花朝节)在旧街,组织举办了两场“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到现场求职的人员有5000多人,现场达成意向性就业协议2012人。“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的成功举办,给全区广大职工群众带来了实惠,得到了全区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2.进一步强化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举行了专场培训。5月8日在阳逻、5月25日在邾城,举行两场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专门培训,免费为660名下岗失业人员讲授纺织、服装裁剪、烹饪、计算机、市场营销等易学、实用的专业知识,并为此次培训专门组织编写了实用教材,培训后,根据下岗失业职工的具体情况为其推荐了合适的岗位,为参加培训的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3.强力推进社会保险工作,健全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取得新突破。截止到6月底,社会保险各项工作全部超额完成目标,扩面征缴工作进展良好。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意见》,由区级领导带队,劳动保障部门为主力,各相关职能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专班,强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从目前工作看,社会保险扩面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三项指标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6.2%、147.9%、91%,效果十分显著。

4.切实抓好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工作。春节前,我们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在区直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积极主动做好这项工作,共为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30余万元,有力地保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

5.切实做好阳逻地区企业的劳动保障的跟踪服务工作。今年来,针对阳逻地区企业反映的招工难等劳动就业方面的问题,我局迅速成立由班子成员带领队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7个工作专班,每个专班对口联系3—4个企业。采取上门服务、电话联系、请进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为企业服务,帮助对口企业解决了政策落实、劳务纠纷、员工培训、社会保险等疑难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主要作法

1.继续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

强化目标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了目标责任管理体系,加强对新增就业岗位、落实扶持政策、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等主要工作指标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落实新增就业岗位。围绕制造业、阳逻开发区、都市工业园区的建设,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在瞄准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继续挖掘劳动密集型企业、改制企业以及社区加工业、社区服务业等领域的就业岗位。营造良好创业氛围,落实政策,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探索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力度,落实税费减免、四项补贴、优惠证发放等政策,不折不扣地抓好了政策的落实工作。并即将启动扶持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服务,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和职业中介行为,依托街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所、站,继续开展劳务洽谈活动和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到社区的“四送”活动,形成制度,帮扶困难群体再就业。完善城乡统筹就业机制。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开拓市外、境外就业市场,积极发展劳务派遣、职业介绍以及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成功举办了两场“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

2.加快社会保险体系建设

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今年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

劳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地税、工商、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强化措施,拿出具体办法。不断完善社会保险体系。配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研究制定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积极探索我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积极探索失业保险金更大范围地用于促进再就业的办法,进一步加强失业调控。规范医疗保险管理,以基金监管为中心,完善医疗费用定额结算办法,进一步落实医疗保险服务协议,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监督管理;夯实管理基础,简化管理流程,完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系统,全面提高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

3.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我们将培训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来抓,开展了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师、技能培训。当前,我区振兴工业、发展制造业,必须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技术工人队伍。目前特别是阳逻开发区技术工人短缺,因此,我们进一步办好职业技术学校,帮助企业开展对口培训,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并以此推动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带动各类高、中、初级技能人员梯次发展。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是随着我区民营企业的发展,再就业形势有所缓解,但就业总体压力依然很大。随着我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结构调整加快和企业改革改制的深入推进,随着全区招商引资、开放开发步伐的加快,重点项目纷纷落户,开发区内失地、半失地农民不断增加,经济和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正逐步凸现,就业再就业矛盾突出。加上每年城镇新增的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远不能满足需要,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就业压力依然突出。

二是社会保障意识不够强,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宽,社保基金支持能力相当脆弱,缺口呈逐年增大趋势。据测算,今年全区需要支付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7800万元,区政府下达今年的征收目标任务是4500万元,按100%地完成政府的征收任务计算,除去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当年缺口将达到2500万元,支付压力巨大,形势十分严峻。鉴于目前新洲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现状,我们将努力做好有关协调工作,争取市委、市政府尽快将远城区养老保险纳入市级统筹。

五、下半年完成目标任务的主要措施

1.强化目标管理,推进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抓管理,出效率,重目标,见成绩。市局和区委、区政府今年对劳动保障部门的目标已下达,也都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下半年,将继续强化目标管理,紧紧围绕各项目标做工作,克难攻坚,开拓进取,确保今年目标的完成。

2.贯彻区委提出的工业兴区和“三区”建设的方针,切实履行劳动保障部门的职能。

紧紧围绕区委的方针,切实履行工作职能。随着我区开放开发的进一步发展,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阳逻开发区进驻企业的增多,开工建设项目的增多,目前阳逻开发区一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行业员工紧缺,我们将积极贯彻区委、区政府的方针、政策,切实发挥职能作用,针对开发区的需要,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岗位培训、“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使众多的城乡劳动力由“体能型”向“技术型”、“智能型”转变,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

3.完善社保制度,不断健全社保体系,打一场社会保险的扩面攻坚战。

过去几年,社会保险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政策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保险工作已进入到一个非常关键时期,主要问题就是基金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基金难以支撑。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把社保扩面当成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工作专班的带领下,强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确保完成市、区下达的目标。继续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管理,简化程序;做好工伤保险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年内启动工伤保险。

4.加大职业推介力度,发挥街镇劳动保障所的纽带作用,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大力发展打工经济。

借“春风行动”的东风,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劳务输出主渠道作用,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我区贫困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最大限度地吸收、掌握用工信息,深入街镇村组进行劳动力资源调查,宣传用工信息,组织劳务输出。

5.以贯彻《条例》为契机,继续做好稳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