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9 20:44: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经济发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经验;中国
Abstract:Theenvironmentandsocio-economicdevelopmentoftherelationshipbetweenveryclose.Ontheonehand,economicandsocialenvironmentisanimportantconstraintontheotherhand,thesocio-economicdevelopmentontheenvironmentandimprovethedemandisalsoofgreatsignificance.Alongwiththeprocessofhumandevelopment,environmentaldegradationissuesarereceivingincreasingattention.Forboththecurrent,suchastheUnitedStatesandotherdevelopedcountries,stillarisingstarsuchasJapan,SouthKorea,ChinaTaiwan,aswellassomedevelopingcountries,intheprocessofdevelopmentwillhaveexperiencedtheenvironmentalproblems.Havehadtheexperienceandlessons.ThisisChina''''smodernizationprocessisaveryimportantreferencevalue.
Keywords:environment;socio-economic;developmentexperience;China
引言
环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作用于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特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
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逐步被认识的。环境问题也是逐步被认识、重视和解决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们开始辩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进而转向对于环境的关注。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了“生态发展”的概念;1980年UNEP召开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关系的讨论会,指出这四者之间是紧密联系、互相制和互相促进的,新的发展战略就要处理好这四者之间的关系。1982年2月,《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明确提出了“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实现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1982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理事会特别会议提出了新“环境”概念。1992年6月《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发表。到目前环境问题仍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关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幸福和未来。
1、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1.1.环境问题
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对立统一整体。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自然环境创造了人,人又改变自然环境。人以其社会活动影响和改造自然环境。人类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信息交换,以维持其生命过程。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活动是一个引起生态系统变化强有力的因素。当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相协调时,人类的活动就可以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共同优化,反之,人类的活动与外界环境不能协调时,将导致外界环境的恶化,而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在近代大工业建立之前,环境对于人类作为一种自然界无偿提供的公共产品存在着,环境问题只是在大工业发展到相当程度之后才为人们认识。
1.2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普遍性
从大多数国家现代化过程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环境问题。
19世纪80年代,美国第一次意识到自然界赋予的公共环境产品已相对稀缺。在城市中,饮用水也不能免费任意使用。1895年左右,工业废物的排放问题被提到了议会。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开始出现并引起人们的关注。
日本、韩国也有类似的经历。在“开发的十年”的60年代,韩国的经济出现了腾飞。被称为“汉江奇迹”。但同时,以“汉江污染”为代表,韩国的环境、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日本于战后50年代中期,经过经济恢复之后,进入了近20年的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平均增长9.8%。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偏重重化工业,这一时期的产业技术整体上具有“重、厚、长、大”和高资源能源投入的特征。巨大规模经济加上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60年代后半期,日本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公害大国。
战后台湾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了环境保护,在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后,被称为“富裕中的贫困地区”。
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近年经济也有了较快的增长,但同样出现了环境恶化等问题。
从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伴随着经济的增长都出现了环境问题。无论是美国这样的先发展的国家,还是日本、韩国这样的后起之秀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在目前的初步发展中也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不能不令我们警醒。
1.3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1.3.1.由于认识不足。
由于人类缺乏对环境、资源、经济发展等之间的关系的正确把握,认为资源环境的无限供给性,所以往往单纯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安排活动,这样不可避免会打破人与外界环境的均衡,导致环境问题。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当然后起的工业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环境问题。
1.3.2.从人类的效用偏好分析
我们可以把一切可以给人们带来效用的物品分为环境和非环境两类。由于人类存在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当环境物品非常丰富时,人们对其的边际效用接近于零,而对其它非环境物品的边际效用很大,所以人们往往选择牺牲环境来生产其它的物品,直到两者相等。而在这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牺牲环境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引起环境问题。这在所有的国家都得到了体现。
1.3.3发展过程中一些客观限制
在发展初期,由于技术等的限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另外,由于人口等一些原因也会造成对环境资源的过度使用,造成环境问题,如印度等国家。
1.3.4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国际分工问题,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只能利用环境资源的比较优势,出口初级产品,并接受一些有污染的国外企业。以获得发展。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可以将一些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搬到发展中国家,这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造成破坏。
1.3.5制度失灵
包括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市场机制可以被理解为配置资源的制度。由于现实的市场中存在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完备等问题,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导致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政府由于不恰当的行动或缺乏行动,也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
2、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治理过程
2.1.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过程和治理过程
在当时的开发年代,包括发达国家都未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环境问题为世人所关心,主要在1972年如开联合国环境大会之后。
美国1899~1948年期间,环境污染在美国尚未成为全局性问题,加上联邦政府的经济实力有限,因此,在这一时期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力。管制职能主要靠地方政府行使,且侧重于水资源的保护。从整体来说,各个地方的政策成效很不平衡。1948~1970年时期,1948年颁布水源污染控制法,联邦政府开始真正介入环境保护。1970~1980年时期,环境保护政策开始取得成效。1972年颁布了净水法。由于财政经费充足,加上美国各界对污染问题高度重视,环保手段大大强化,进一不提高了环保系统各层次措施的协调配套能力。但是,巨额环保开支成为美国财政赤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严厉的管制措施对整个经济也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引起了美国朝野的极大关注。
韩国60年代开始“汉江奇迹”,那时,工厂的烟尘被称为“繁荣的烟尘”。人们陶醉于经济的发展之中。在经济增长至上主义的时代,虽然也有一部分舆论强调环境意识的重要性,但占压倒多数的立场反倒人为经济增长才是维护环境的先决条件。只有经济增长国家和个人才能富裕起来,只有富裕了,才能维护环境。进入70年代,由于经济增长一边倒政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日益暴露,国民也开始切实感受到,经济增长和环境,大体上处于“相抵消”(trade-off)的关系,这时环境问题得到重视,政府和民间都开始行动起来,但力度还不是很大。环境保护的社会意识到了80年代末,才开始初见成果。到了90年代,环境意识在国民之中极大高涨起来。但韩国的环境保护,总的来说仍只停留在“改良主义”的水平上。
日本和台湾也大致经历了相似的过程。所以我们分析,这些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是一个“试验和失误”(trialanderror)。从环境无知的阶段,到环境认识的模糊阶段。然后是知到行的过渡阶段。最后达到环境保护的官民共同行动阶段。
2.2.治理和管理手段、方式
美国环境保护的具体政策措施是多层次的。就整体而言,其特点是以立法为基础,以行政措施为主,辅之以一定的经济手段。主要有:1、直接的行政管制2、自愿管制3、责任赔偿制4、污染税制5、津贴制等。
日本现在强调的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首先在法律和有关政策、计划中明确社会各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第二,把环境考虑纳入政府的政策、计划和重在公共项目。第三,把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综合决策。第四,日本民众和NGO的参与及其综合决策活动。
台湾的对策有:1、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区,保护自然环境。2、对城市与重点经济区、工业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3、推行“清洁生产”。主要措施:1、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正常机制。2、较大幅度地增加环保投入,积极治理污染,加快环境保护建设。3、加强以立法为中心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完善法规,强化法治。4、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促进污染处理。
从这些国家治理和管理环境的手段、方式来看,都强调了政府的干预。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各个国家由于国情的不同,在具体的行动中不尽相同,有各个国家的特色。
3、对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参考意义
3.1.必须清楚认识我国的国情,如资源禀赋,人口众多等问题。
从上面的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国家,其资源禀赋不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同样,在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具体手段和方式上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清楚认识我国的国情,选择适合我们的发展道路,采用适合我们国情的环境策略,处理好我国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2.采取适合于我国国情和地位的政策
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大问题。我们应当结合国情和发展阶段,将环境问题放在发展的进程中加以解决。综合处理环境和发展的关系。
3.3.注意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即包括有效的利用市场机制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利用市场机制方面可以参考新制度学派的产权管理方式。在目前应注意发挥政府的作用。一方面,加强立法和执法。用行政管制手段,通过国家权力强制执行,以禁止、限制或要求经济主体的特定行为。如最低技术标准、排污限额或指标。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主要通过创造一定的刺激方式,将资源环境的成本纳入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从而间接地改变经济主体的行为。如排污收费、污染税、生态环境补偿税、财政补贴、排污权交易等等。
3.4.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也即在决策过程中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科学决策。从决策开始就要在环境、经济、社会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这样才能使三者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
3.5.政府和民众一起行动。根本在于人们的效用偏好,人们真正认识和感受到环境对自己的效用的影响。
3.6.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大系统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些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中,我们应该吸取经验教训。那就是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大系统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发展目标上,追求单一的经济近期高速增长逐渐转换成追求近期与长远相统一、经济与资源、环境、人口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路径上,主要依靠拼资源、上规模扩大生产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发展内容上,应该注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益。
参考文献:
Pearce,D.W.andWarford,J.J.,Worldwithoutend:economicsenvironment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
JapanEnvironmentAgency.NationalActionPlanForAgenda21.
OECDPlanning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CountryExperience.Paris,1995
UNCED.TheGlobalPartnershipfor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AGuidetoAgenda21.Geneva,1992
Bartelmus,PeterEnvironment,GrowthandDevelopment:TheConceptandStrategiesofSustainability.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4
Carew-Reid,Jeremy(etal).StrategiesforNationalSustainableDevelopment:AHandbookfortheirPlanningandImplementation.TheWorldConservationUnion,1994
王金南,《环境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夏光等,《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金炯国,《经济发展过程和环境问题:现代韩国的经验》,《当代韩国》第4期,1994,
张俐萍,《美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外国经济与管理》第10期,1994,
张茂法,《论台湾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1995
陈萍,《台湾经济成长背后的环境代价台湾经济》,《海峡科技与产业》第4期,2000
胡国杰等,《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师》第10期,2002
杨庆发,《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世界经济》,第9期,1994
冯薇,《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及其局限性》,《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1期,2002
许云霄等,《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及政策建议》,《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2002
何全先,《论环境问题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商业研究》,第6期,2002
魏一鸣等,《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多目标集成模型》,《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第8期,2002
李崇阳,《试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和博弈》,《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第2期,2002,
关键词:地方图书馆服务模式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我国地方的图书馆以往提供服务往往不是非常开放,存在着诸多的限制,但是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资源的分析、整合、处理等功能要求越来越强烈,为了更好地提供信息资源以及相关的信息服务,就需要充分利用我国地方图书馆,其不但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还有着自身的电子图书馆,在信息收集、处理、分析、整合等方面的功能都比较完善。为此,增强地方图书馆的外向型服务功能,转变其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提出了几种地方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1.资源共享服务模式
以往地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利用以及信息服务形式比较单一,这就使得地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服务的作用范围都过于狭窄,为了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地方图书馆应该将自身的图书馆资源外向化,面向公众,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的作用。只有做到资源共享,才能充分挖掘图书馆资源以及服务的潜在价值。为此,克拉玛依图书馆应该自足与自身的资源,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等实现文献的数字化,并加强与其他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建立一个全面的立足于社会的地方数字化图书馆服务体系,这样不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个人都可以享受到克拉玛依图书馆的资源共享的成果,不但可以提高地方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还能增强地方的文化内涵,对于地方的发展可谓是一举两得。除此,克拉玛依图书馆还可以利用自身具备的人才优势来实行远程教育,这样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当地的学习氛围。远程教育的内涵既可以利用克拉玛依现有的知识管理成果,也可以联系地方的经济发展、社会人文等相关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具体的信息开发工作。
2.分项分类服务模式
地方图书馆对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是提高社会教育水平。因此,就需要对克拉玛依图书馆服务模式进行分项分类,只有加以明确才能更好地提供相应地服务。其一,依托馆藏,建设地方特色经济建设资源。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特色,有的地方工业发展具有优势,有的地方是旅游胜地,克拉玛依图书馆应该立足于克拉玛依的经济产业机构、资源配置状况、农业地理、出行交通、风俗文化等相关方面,来进行相关数据库的开发,这样才能为克拉玛依经济发展带来更加专业化的指导。其二,教育分类,开展不同的信息服务模式。一旦克拉玛依图书馆面向公众,其就可能面对各种人群,只有采取必要的分类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指导意义,才能更好地提高当地的社会教育、社会文化水平。具体来说,从纵向上应该以年龄作为分界线,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成年人提供各自的信息服务,并且根据不同人群的接受能力,对相关的信息服务划分等级,诸如技术类人员可能希望对高新技术进行了解,而科学爱好者则技术研究并不是那么深入,只希望能够浅显地了解即可。通过这样的纵向进行分类,就可以达到很好地服务效果。
3.人性化服务模式
当今社会提供的服务不仅是局限于现成的服务,而是基于人性化基础上的服务,只有对用户的 、习惯等方面进行必要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提供其需要的服务。对于地方图书馆的服务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仅仅将眼光局限在片面的知识提供上面,而不去分析用户的个性化操作、信息需求等更深层次的服务内容的话,地方图书馆服务模式将很难得到相应地提升,这样也就很难促进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为此,克拉玛依图书馆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其一,人性化信息的导航服务。对于使用地方图书馆相关资源的人们的来说,往往都存在个性化的需求,为了了解某一个专项的相关内容。而如果图书馆并没有相关专业化服务的话,对用户的信息查找来说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同时很难全面手收集信息。诸如,科研工作者为了进行学术研究,需要重点的论文资源,如果建立专业的数据库的话,就能够更为全面为其提供相关的信息。其二,人性化的预测服务。人们在利用电子图书馆进行信息查询的时候,往往会有自己的偏好,如果克拉玛依图书馆能够提供相同或相类的查询信息的时候,就能对用户提供很大的方面,这样就能提高其查询信息的效率。这种根据用户提交的相关的关键词、文档、题目、作者等来为用户预测所需信息的服务能够更好地提高其信息的查询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克拉玛依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
4.总结
克拉玛依图书馆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先进的技术,而这些资源以及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服务技术等对于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几种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希望能够对克拉玛依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图书馆服务模式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米玲.西部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建设开展信息服务探索[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2] 靳国艳.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服务地方经济[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1(01).
[3] 杨文花,赵葆英.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02).
[4] 陈威莉.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02).
潘玉君教授于2000年接受云南师范大学的邀请来此任教,至今,潘教授已在高等院校辛勤耕耘了20余年。在这片沃野千里的大花园中,潘教授不仅精于教学工作,而且在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领域也做出了突出成绩,形成了教学研究与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良性互动。
20年来,潘玉君教授始终从事“地理科学导论”、“可持续发展原理”和“区域研究方法”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并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教学研究,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将研究性教学的理念科学地运用在其主持的云南省精品课程和拟申报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地理科学导论”中以及正在主编的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地理科学导论》中。
在科学研究方面,潘玉君教授致力于地理学综合研究和以地理学为基础的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和哲学等跨学科综合研究,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科学概念和初步创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应用理论”。由潘教授主持和承担的科研课题多达30余项,其中,近5年来独立主持和联合主持“中国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现代化进程研究”、“区域差异与农民增收对策研究――以中国云南省为例”、“中国云南省和谐社会建设与高等教育区域均衡的系统研究”、“云南省义务教育的区域均衡的系统研究”、“云南省义务教育的区域均衡的系统研究”、“中国云南语言地理的系统研究”、“云南省区域经济系统研究”、“云南省典型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机制与途径研究”、“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生态安全基础的系统研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规范研究”等20余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家教育科学基金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省软科学基金课题等课题。潘教授在科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地理学基础》、《可持续发展原理》、《区域经济学导论》、《新人文地理学》和《地理学与区域发展》等学术著作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理论版)》、《自然辨证法研究》、《科学学研究》、《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重要的CCSCI期刊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他学术刊物60余篇。由其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多项省部级奖励,其中,近5年来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学术著作)一等奖1项、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4项。由潘玉君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国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现代化进程研究”不仅具有跨学科研究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科学决策云南省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通过《社科通讯》上报给云南省委和省政府等机构和有关领导。
作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师范大学特聘岗位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潘玉君教授,正带领着他的团队继续从事跨学科综合研究和教学研究,积极探索,不断创新。
【关键词】教育;改革;探索;人才培养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实体经济的回归,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的重心又重新回归到实体经济,主题是“低碳经济”“绿色增长”,我国曾成为制造大国,随着我国土地成本、人才成本的上升,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因此,加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现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化是我国在竞争中获胜的关键。
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高等教育同质化发展,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这就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课程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匹配度,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1 定位应准确,措施应得当
大学课程基本分为三大类,文化类、素质教育类和专业类。前两类的教育对于各专业、学科的要求基本一致,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形成价值观、独立人格的培养非常重要,越是成功的教育就越应该注重人本身的教育。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经济,还需要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所以,课程体系建设是转型高校的关键,是内涵发展道路的核心。进一步明确应用型本科定位,优化专业和课程结构,提高专业课程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积极回应企业需要,形成良性循环。
如何实现培养出大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更好的为社会、地方经济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只有通过改革、突破、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教训,才能找到一条成功的道路。“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提出,为我们指出了一条道路,应用型本科课程围绕这一主题设置,在进一步突出实践性教学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理论课的教学,理论课具有指导作用,加强案例教学,加强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一般以重点院校相关专业为参考,制定出自己的课程体系,所以往往缺乏独立的特性,明确了应用型本科定位后,就应制定出相应合适的课程计划,能够让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后很快明确自已所学专业的范畴、涉及的领域以及将来通过学习能成为什么样的专业人才。目前,课程设置基本分为五大板块,基础学习、专业学习、选修课、实训及学位论文等。如何让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在各个环节就应制订出详细的教学计划,加强课程之间有效的衔接,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
3 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践的问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难题,仅仅依靠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往往达不到目的。建立比较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一方面熟悉了产品生产、加工全过程,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更适合什么样的岗位,在哪些领域和行业更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有一个把握。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4 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配合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要求,还应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比例应扩大,鼓励教师走进企业,走进生产,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己,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来看,培养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实用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5 世界高校发展改革的共同趋势
二战结束后,各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教育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期,许多国家普及了基础教育,并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中,应用技术大学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
二战后的英国、法国、日本、荷兰、瑞士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挖掘高等教育的内在潜力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应用技术大学,推动高等教育分类改革。尽管形成应用技术大学快速发展原因很多,但是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是促进应用技术大学产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产业结构演变来看,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成为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开始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不断创新和开发新产品成为企业生存的普遍法则,因此,培养具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实用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从科学技术发展情况来看,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学科交叉越来越普遍,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要求普遍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对生产人员操作技能要求减小,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求提高,这就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适应发展形势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出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更好的为社会经济服务提出了挑战。
6 总结
从以上各方面分析来看,高等教育应从精英教育时期的科学探索、学术成就转变为大众化时期学习应用知识、掌握实用技术。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迫使劳动者不断提高教育层次,提高竞争能力,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职业更替、内涵变化的加快,也迫使劳动者不断接受教育去适应职业的变化,劳动者需要学习更多面向生产实际的应用型知识和技术技能。
从高等教育大众化自身发展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意味着高等学校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公众,从人才短缺的神圣学术殿堂走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从以培养学术型的精英人才走向培养生产实践的精英人才,从传播知识到应用知识、转化知识,从单一培养目标走向社会化培养目标,多样化不仅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规律。
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逐渐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 《教育教学论坛》,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
论文摘要:从中国农村土地的流失、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健康状况处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人力资源发展潜力十分有限的“阴阳两虚”状态。
随着经济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仅有天赋要素、技术和偏好社会经济发展3大基本资源要素远远不够。(新)制度经济学家研究证明。制度是经济理论的第4大柱石,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十分重要,土地、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资源只有有了合理的制度才能得以发挥功能。制度是社会经济、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土地、劳动和资本3大最基本的资源要素,更离不开与其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制度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村经济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率仍然很大,人口压力将继续加大与中国农村可利用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矛盾。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农产品价格、质量的竞争必定更加激烈,而目前的中国农村经济生产投入大、产出小,科技含量低,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徘徊不前,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民增收困难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等诸多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中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农村土地流失严重
研究者对24个省市区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各类开发区已达5658个,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的只有232家,省级政府批准的1019家。据统计,各类开发区面积为360万hm2,超过了现有城镇建设315万hm2的用地总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在《聚焦失地农民》一文中透露,1987~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约226万hm2,其中70%以上是征地。这是依法审批的占用数,不包括突破指标、违法征地和一些乡村擅自卖地部分。卫星遥感资料表明,违法占地数量占一般占用地总量的20%~30%,有的地方多达80%l4j。土地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资源与资产双重特性,又具有保值和增值等多种功能。同时土地又是农民谋生致富不可缺少的最有价值的资本,土地对农民来说是一种社会保障。2000年以来。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4.69万件,涉及耕地面积15318hm2。其中。立案查处3.39万件,涉及耕地面积13583 hm2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政策加快城乡统筹进程,农村很多地方都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如果真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发展城乡统筹,将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乡镇、村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为幌子,打着“要想富,先通路”的口号,不经过法定程序乱毁、乱占农田(其中有许多是属于基本保护农田)。如果这些乱占耕地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村土地资源将会急剧萎缩,将严重影响到农业的良性发展,可能制约整个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近几年农民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和撂荒现象突出
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民在土地投入方面就出现物质、劳动投入显著递减,重近期效益轻远期效益,重局部投入轻整体改造,重经验轻科技等问题。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常常做出不利于土地持续利用的事情,如增施农药、化肥和增加灌溉面积一般都会提高土地的短期产出,但不合理的使用也会造成土壤板结和污染或土壤侵蚀和盐碱化等损害土地长期生产力的现象。另外,由于农民承包集体所有制的耕地,只享有使用权。有人担心政策改变,出现了粗放经营和掠夺经营的情况。这样必将造成土地抗灾能力下降,土地效益越来越低。近年来,农村土地撂荒现象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隐性撂荒和显性撂荒2种。隐性撂荒突出表现为减少生产投入、降低复种指数、不求致富但求自足等粗放耕作现象抬头;显性撂荒则主要表现为劳弱户、举家外出户、土地承包纠纷及前些年的“开发区热”、“基础投资热”、“房地产热”带来的积弊,“包而不种、代而不耕、占而不用”等显性撂荒现象不断出现。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据统计,近年来全区共有撂荒土地2170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29%,其中有的村社土地撂荒率竟高达40%以上。
3农户经营的土地分散和细碎
我国不但存在非常大的人口压力,而且耕地资源也异常紧张,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弊端日益突显出来。农户经营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徘徊不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如1999年,全国户均耕地面积只有0.53lml2,却被分成了6.06块l1,土地的细碎化程度可见一斑。李功奎等曾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的推行,在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由于土地的平均分配,农户经营的土地进一步呈现分散化、细碎化的特征。2003年中国农户家庭平均土地经营规模为0.5,户均拥有地块为5.722块,平均每块面积约为0.09hm2,在有些地方,农地细碎化现象更加突出。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经营使农户无法取得规模经济效应,经营成本较高,也使得田埂、土埂等边界面积较多,使本来就异常紧张的耕地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另外,由于土地的分散化和细碎化经营,土地的灌溉效率、施肥效率、收割效率等和日常管理的效率相对低下,进一步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导致农产品生产成本升高,降低农业的产出水平。因此,农村经济发展的牵引力不足又进一步减缓了其机体的自我修复速度,也进一步减弱了农村经济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4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资源相对缺乏
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安排禁锢了农村资源的有效流动,它对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在经营目标和经营方式上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本身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关系是非市场化的,不是靠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关系自愿形成的结合,而是靠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与行政隶属关系强行结合在一起,农民没有退出的权利,限制了土地的流动,土地流转始终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保障;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难以成为具有明确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现行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集体经济组织往往与村委会在组织上和功能上相重叠,追求获取经济利益、发展公益事业、安排就业等多重目标,具有明显的“政社合一”的复合性特征。由于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这些弊端,导致农民没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没有自我防御能力,在与强势征地主体的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土地等资源流失严重。同时土地流转制度还缺乏创新,致使愿意种地人不能取得种地的规模经济效应,而不愿种地的人则将土地撂荒,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户籍制度的制约作用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使农民的利益受到巨大损失,如农民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福利,不能享受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成果;严格限制了农民的就业选择空间,限制了农民既有的人力资本价值充分实现的可能性;阻碍农民素质的提高,导致其“能力”或人力资本的贫困;阻碍农民进城创业;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既阻碍农村人口流入现有城市,又不能在现有的农村建造新的城市,使已经存在的人i=1流动的积极作用被抑制,出现农民“离土不离乡”的状态l14j,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出台虽然在法律上肯定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地位,但是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权的三权分离使得其流转而产生的利益分配并不能处于平等互利状态。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用益物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但是农村土地市场发育并不健全,相应的价格机制并不完善,农民进城并不一定能够真正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并未建立,另外有些地方虽然逐步开展保险活动,但是其保险人员并不是建立在农民自愿买保险的基础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民对政府的信任感。
5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不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力度较小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有学者根据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近几年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其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与名义gdp增长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15,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只是看到事物发展的一面,并没有进一步发掘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深层次矛盾。因为从1994~2004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增长率与该期间gdp增长率的数据来看(表1),中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增长率与实际gd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是如果从二者增长速度的相对矩(d=is—yi/s)来看,可明显地看出其波动幅度变化比较大。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稳定。
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与之相关的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会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正如宏观经济学中的自动稳定器,能够在社会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社会经济紧缩时期自动减轻萧条。
表1 1994 2004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增长率与gip增长率比较
从中国农村劳动力总体质量来看,1995~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上是在缓慢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很小,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仍然占有很大比重,超过50%,而高中及以上的所占比重很小,不到10%,说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仍然很低(表2)。
表2 1995—2005年中国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
这使得: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率大打折扣。②土地流转的规模、时间也受到很大的影响,难以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产生规模经济。这也是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两栖”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从2004年外出农民工的性别构成来看,在这些青壮年当中以男性为主,占66.3%,女性占33.7%。这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方向模糊不清
近些年,高师院校的连年扩招以及中小学校教师容量的相对有限,给高师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时,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多元性、综合性以及层次丰富、结构完善的学科体系的发展,使原有相对单一的师范人才培养日显不足。由于非师范专业和社会经济结合更紧密,能给学校或学院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增强学校办学的实力, 地方高师院校纷纷设置非师范专业,在办学方向和招生规模上倾向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忽视师范专业人才培养。非师范专业多为新专业,学科建设赶不上其传统的师范类专业,师资缺乏,大部分非师范专业教师是由师范专业教师转型而来,大多缺乏应用型、实战型技能及相应工作经验,不但影响非师范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师范专业的师资力量,使得师范专业的择业竞争优势进一步被弱化。
2.与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脱节
当前,地方高师地理教育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识不够全面,存在诸多与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脱节的现象。如多数地方高师地理科学专业重视地理理论科学的研究,忽略实践教学的培养,课程内容与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及中学地理教师必备的知识结构不相吻合,多数高师教师从未研究过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更未执教过中学地理课程等。另外,多数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学技能课程设置比例较少,忽视中学教师应有师范素质的锤炼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更新,不了解中学地理教学规律,讲授课程缺乏相互协调配合,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体系,使得多数地方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滞后于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需要。
3.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受现行教学计划及全国高校课程结构的影响,在课程结构中,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对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特征的学习与培养均分散于各门课程中,既没有明确的目标又没有较完善的计划。在课时安排上,一般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四年总课时基本控制在2 800课时左右,其中 “两课”、大学英语、体育、实践教学和全校统一要求的通识教育课时,各院系不能调整,各类专业课、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时数仅占总教学时数的60%。专业课教学时数少,课程内容压缩,不但影响各类实验课和选修课的开设, 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面、能力和专业思想的培养也受到限制。同时,由于许多地方高师院校对地理科学专业重视不够,在招生计划和招生规模方面每年仅招一个标准班或隔年招生,专业选修课程开设过多,难以保证所有专业选修课程的选修学生人数达到院系开设标准,造成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类似必修课,最终由院系确定,使专业选修课名存实亡,从而失去其本身的意义。
4.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地理科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科学,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历来地理学的教学计划中都要安排一定时间在实验室进行专业实验,在野外进行专业实习。但是,由于师资不足,实习与实验经费短缺,实习基地少、课程多、任务重,许多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习或被迫缩短时间,只开展基础地理野外实习,或被迫取消;由于实验仪器设备陈旧、缺乏,教学时数偏少,实验课被迫缩短,多以基础地理验证性实验为主。毕业论文是地方高师院校本科教育一个不可缺少的实践教学环节,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从事科研的能力。由于许多地方高师院校资源库建立不完善,必备的实验与科研条件缺乏、院系对专业发展不重视等原因,使学生对地理学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极为陌生,给学生撰写地理科研论文带来限制,在论文观点、研究方法、分析手段上缺乏创新性,往往生搬硬套,任务性明显,使研究成果难以取得创新性的突破。
二、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
的探索
1.明确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向中学输送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其培养的师资质量将直接影响地方中学教育的水平。因此,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爱国敬业,掌握地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强的教学、教研与科研能力的合格中学地理教师应为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另外,为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对宽(专业)口径、厚(专业)基础、适应性强以及有相当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交叉型高素质人才需要的变化,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应拘泥于为中学培养合格中学地理教师的培养目标,还应根据学生、社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需要,肩负起培养层次目标和职业目标合格的工作者的重任。这样的人才培养,既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灵活性,又可以为其继续硕士研究生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密切关注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
作为输送中学合格地理教师的母机,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应密切关注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和新课程实施的变化,在理论上,掌握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研究;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加大师范类专业课程的比例,尤其是师范类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使师范类专业课程在专业总课程结构中的比例达到25%以上,师范类专业技能课程在师范类专业总课程结构中的比例至少达到50%,突出师范性、教育性、实践性;在师范类专业技能课程的培训中,要体现传统地理教学与现代地
转贴于
理教学相结合的理念,突出传统地理教学和现代地理教学的优势,如三板教学技能、专业教具制作和使用(含电教等)技能、教法与教材分析技能、教案编写技能、说课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地理课外活动技能、现代地理教学技术技能。此外,还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三字一话、教师口语、教师礼仪、班主任工作及心理健康的培训,使学生能够自如地驾驭中学地理课程教学,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工作。
3.科学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需要学生具有比较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具有这种知识结构的学生走上社会以后,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方向。由于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以参加实际工作为目标,因此,从“厚基础、重实用、突特色”的视角出发,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应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既重视传统地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加强现代应用技能的培养,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通用性需要。在课程设置及实施中,院系应合力做好如下几点:①以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并重为理念,加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专业课程与教师教学类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联系,调整、重组专业基础课程,突出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特征;②保证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及其技能课程的课时比例,强化师范性、教育性;③加强地理信息系统(gis) 、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以及现代计算机绘图技术(cad、3dmax、photoshop)等专业应用技术课程的设置,培养专业技能;④克服选修课开设困难,使选修课设置名副其实。通过课程设置的优化组合,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及社会挑选做好准备。
4.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论文关键词:失地农民 养老保障 和谐社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土地需求进一步增加。征用农民的土地用于修建公路、建设工业园、扩展城市等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我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农民生活中起主要保障作用的土地在有限的补偿后被征用了,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各地对失地农民养老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一、失地农民“老有所养”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和谐建没,要求我们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解决好在发展中形成的阶段性问题。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民失地现象的产生,作为农民养老主要保障的土地的失去,使农民失去了最后的保障。失地的农民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为此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是必须重视的现实问题。同时为了避免在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出现“拉美化”现象,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也是维持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的解决是和谐社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失地农民养老的现状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兴起大办开发区的热潮,最高峰时达8000多个,当时全国每年流失的耕地数量在1000万亩以上。1996年开始,中央严令限制新增征用土地,并且要求土地总量平衡,这样每年大约是200万--300万亩征占土地。据国土资源部2002年底测算,在征地过程中每征用一亩地,将造成1.4个农民失去土地,如果按这个比例计算,全国失地农民的数量达到4000万人,失地农民就是一个很大的数了。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0年至2030年的30年间占用耕地将超过5450万亩,也就足说将有5450万亩耕地由集体所有变为国家所有,与此相应的是将有更多的农民失去赖以生存和养老的土地。
我国农村农民养老目前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主要的模式有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储蓄养老、集体养老及养老保险等,农村养老保险为试点开展,覆盖面极低。土地的失去,改变了原先较为稳定的农村经济结构,改变了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农村养老保障的经济基础。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理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得到逐步的解决,如果失地农民的生存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障的缺失,将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碰。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针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建立了不同制度和措施。如江苏省江阴市在失地农民达到退休年龄后每月领取200元的养老社会保障金。2001—2003年中无锡市失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较少,仅占15%,实际领取养老金的占47%,为农民购买养老保险费用占土出让金和补偿金的1.7%和6_8%。浙江省各地也推出了多种涵盖养老保障的失地农民的保障措施,如留地安置、建标准厂房出租、两套农民公寓、社区股份经济合作制、货币安置、基本生活保障、土地租赁制等。但总的来说,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制度比较分散,各地因经济水平等的原因,保障金额多少不一,保障参与率低,保障金额偏低,难以达到养老保障的目的。
三、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的对策
传统的农民养老模式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家庭养老,现阶段如何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1_建立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关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指导性政策,确保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目前国家已了全国性的关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指导性政策,提出了失地农民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老有所养的保障要求,各省市也陆续了失地农民的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总体来说,养老保障的标准仍然偏低,不能满足失地农民的养老要求,各级政府应严格要求使政策落到实处,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养老保障的标准,真正做到失地农民“老有所养”。
2.逐步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基金体系,使城市规划区内的失地农民纳入当地城市养老保险体系。建立与当地城镇养老保险体系相对应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体系,从土地补偿费中提取相应的费用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再由政府、集体、个人适当出资,设立个人账户与统筹的养老保险体系,并考虑逐步与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对接,这样有利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稳定发展,也有利于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和谐。
3.保持家庭养老的优良传统。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注意继续保持这一传统。通过社会舆论和社区的宣传引导,促使家庭养老这一传统继续发挥,尤其是在养老中的情感关怀得以存续。
4.促进就业,形成就业、养老的良性循环。已进入老年的失地农民,政府应该保障其老年生活。即将进入养老阶段的人员,政府应保证其大部分养老保障。对于还有较长一段时间进入老年的人员,政府应积极引导其进行就业。由于文化程度、所掌握的技能及原有的就业观念等原因,农民在就业中属于相对弱势的群体,政府因积极进行宣传引导,进行公益性的技能培训和公益职业介绍等,促进各种方式的就业。再以就业为基础,交纳一定的养老保险金,促成养老体系保障的良性循环。
5.其它补充养老措施。通过宽余房屋的出租、原有村集体经济的分红等资产性收入的方式也可以适当补助养老的费用。城市规划区内的失地农民,一般原有住房面积较为宽余,安排合理的拆迁政策使其在集中居住后有可能有多余的房屋进行出租,对其养老也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论文关键词:战略环境评价 水资源综合规划 层次分析法 郑州市
论文摘要:从战略层次上对郑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进行探讨,以规划水平年2010年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Aj{P)对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进行多方案比较:方案一(回用型);方案二(节水型);方案三(增量型);得出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
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地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保证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关于对有关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定,将战略环境评价介入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规划实施对环境长远的、潜在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或规划调整建议,消除或降低因规划缺陷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研究区概况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总面积7446.3km2,总人口715.99万;地跨黄河、淮河两大流域,其中,黄河流域占全市总面积的24.6%,淮河流域占全市总面积的75.4%;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29.6inln,年平均气温14℃左右。
郑州市水资源严重短缺,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0、河南省的1/2,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郑州市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按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的要求,从2005年开始,郑州市全面启动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工作。
2水资源综合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内涵
战略环境评价(strategicenviromn entalassessment,简称SEA)是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简称E)的原则与方法在战略层次,包括政策、计划和规划上的应用,是EIA从项目层次向战略层次的延伸和扩展。通过对一项具体战略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评价,并将评价结论应用于决策中,消除或降低因战略缺陷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的产生。
水资源综合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属于规划层次上的战略环境评价,是对该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做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据此对规划编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否定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甚至破坏的内容,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环境的危害。
3水资源综合规划战略环评的工作程序
郑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9个步骤(图1)。
战略环境评价在规划方案编制的初期即介入,通过对规划方案的分析和初步筛选、确定评价内容和范围与编写环境评价大纲、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指标的确立、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以及环境影响减免措施制定等主要环节,得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制定跟踪监测与后评价计划;结合郑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大纲以及规划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设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与评价、社会经济调查分析与评价、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评价、水利工程影响分析与评价等5个评价专题;在战略环境评价工作中充分注重与相关规划的协调和公众参与作用的发挥。
4水资源综合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方法体系
战略环境评价方法是指在SEA中的各个环节、各个具体步骤中使用的技术手段、操作规程以及模拟模型等,这些共同构成了SEA的方法体系。
参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T/T140--2003)的推荐方法J,结合郑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战略环评不同评价环节的特点,本文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在项目环境评价中采用的,可适用于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方法,如专家咨询法、核查表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另一类是在经济部门、规划研究中使用的,可适用于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方法,如费用一效益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等。在评价过程中,选取其中的两种或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某一环节的综合评价,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郑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战略环境评价各环节采用的评价方法见表1。
4.1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
水资源综合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核心内容是协调水资源、水环境、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评价指标的筛选一般不宜过细、过多,应着重评价具有宏观性、综合性、区域性影响的因子。评价指标主要涉及区域社会经济、水资源利用、水质、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景观生态、珍稀物种)、土地资源、环境卫生与健康等。
4.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指标体系应以评价区自然特征和现有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及水资源开发活动所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为目标来建立。郑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水资源不足,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现有水利工程标准低,防洪和供水能力不足;水污染严重、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山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与盐渍化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配力度不够。
综合考虑上述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战略环境评价的总目标,设立相应的环境评价主题,合理确立各评价主题的环境保护目标,并将环境保护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评价指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的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层(A层)。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最终目的。
准则层。是衡量总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包含两个中间层:主题层(B层)和状态层(C层)。B层是描述系统层的主体结构,由5个环境评价主题构成。C层是描述各主题层应达到的最佳状态,由13个环境保护目标构成,见表2第2列。
指标层(D层)。是描述各状态层属性指标及评价的基础,包含22个评价指标,见表2第3列。
5规划方案环境影响比较
以规划近期水平年2010年为例,应用层次分析法()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多方案比较。
5.1规划方案概述
郑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主要从三个方面人手:一是增加区内水资源开采量和区外调水量;二是提高污水处理率,增加污水回用量;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广节水措施。采取不同的实施措施可得到不同的规划方案。规划水平年2010年拟定的3个规划方案概述如下:
a.方案一(回用型)。以增加污水回用量为主,增加区内水资源开采量、区外调水量和节水措施次之;
b.方案二(节水型)。以强化节水措施为主,适当增加污水回用量、区内水资源开采量和区外调水量;
c.方案三(增量型)。以增加区内水资源开采量和区外调水量为主,辅以节水措施和增加污水回用量。
郑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年拟定的3个规划方案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3。
5.2层次分析法(AHP)及多方案比较
5.2.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由美国运筹学家Saaty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5_。该方法能将规划决策过程中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评价系统中相互关联的各要素按隶属关系分解成若干层次,并按照上一层的准则对其下属层各要素进行两两比较,利用数学方法求解各层次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权重,与各要素参数值一并作为综合分析的依据。
郑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由定性与定量指标两部分组成。其中,定量指标以规划方案中可量化的指标为基础,如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污废水排放率等;定性指标通过专家评分法进行量化,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是否导致生态结构与功能变化等。通过分析规划涉及区域的环境特征,确定各层次的权重。水资源和经济社会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结合该研究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急需改善的现状,经济社会的权重略大于水资源,分别为28%、26%;考虑到水环境污染较严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较低,以及规划对本区域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等重要敏感对象的影响程度,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权重值均定为18%;郑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水土流失、土地“三化”以及有效灌溉面积等方面,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因此土地资源权重定为l0%。结合AI-IP模型中各指标的具体情况,各指标参数的权重由区域环境特点及在相关因子中的地位决定,参数分值采用l0分制,以“l0,8,6,4,2”的等级分值依此代表影响程度的从大到小。各规划方案总得分由各分值乘以相应权重求和获得,分值越高,表示对总体环境的正面影响越大,负面影响越小。各规划方案最终环境影响得分可通过下式求得:
式中:E为某一规划方案环境影响最终得分;n为评价指标的类别数,(n=5);wA为i类别指标A层权重值;为i类~JJlj指标层权重值;Wc为i类别指标C层权重值;wo为类Nj指标D层(本身)权重值;E,为i类~JlJj指标的专家评分值;m为i类别的评价指标数。
郑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战略环境评价AHP计算结果见表2。
5.2.2多方案比较分析
由AHP综合得分表明,如果本次规划不实施(即零方案),规划涉及的区域环境影响综合得分为一,从各项指标分析,区域水环境状况将会进一步恶化,水资源供需矛盾将继续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方案一的综合得分为694,说明在对水环境起到显著改善的同时,由于过于依赖污水回用,污水处理投资压力较大,污水回用量有限,社会经济发展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方案三的综合得分为564,说明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但由于加大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方案二的综合得分为782,说明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同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全民节水意识的提高,较好地协调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各方案中得分最高,是本规划的推荐方案。
6结语
英文名称: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 Technolog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6708
国内刊号:11-5820/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刚刚召开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就业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更新教育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注重教育科研,提高工作实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好服务文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进一步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1、围绕我市建设“一港三城”的社会发展目标,搞好专业设置,尤其要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和示范性专业建设,加强数控专业等紧缺人才的培养,为温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做好分层教学工作,让绝大部分学生有成功感,提倡“抬头”教学。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要帮助青年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以课题研究为龙头,继续办好语文、数学、英语、财会、计算机、综合学科的“中职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教学研修班”,培养学科带头人。
4、继续完善“温州市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积极指导,科学评价,努力提高全市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5、进行评价改革。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综合学分制”的评价机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张扬学生个性,搞好“综合学分制”10所学校的试点工作,不断完善《温州市中职学校学分制试行办法》。
6、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办学方向,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力求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7、注重信息技术和学科(专业)课堂教学的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实效。
8、继续推进校本教研,编好、用好地方课程,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鼓励、支持校企联合办学。
9、关注中职教育的课程改革,文化课着重于教材内容和难度的调整,渗透课程改革新理念;专业课着重于课程设置。
10、注重调查研究。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课堂调研、教学视导工作,切实为学校老师办实事,解决一些问题,并加以宏观指导。
教 研 活 动 表
周次时 间活 动 内 容地 点参 加 对 象
18.28~9.3
29.4~9.10全市职教教研员会议另定全体教研员
39.11~9.17教学视导有关学校教研员
49.18~9.24
59.25~10.1教学调研平阳职教中心教研员
610.2~10.8
710.9~10.15
810.16~10.22送教下乡瓯海白象职技校有关教研员、教师
910.23~10.29
1010.30~11.5市中职各学科(专业)教学
研究会成立大会本院理事以上会员
1111.6~11.12省职教教研工作会议杭州教研员
1211.13~11.19期中考试
1311.20~11.26送教下乡永嘉电大附职专教研员、教师
1411.27~12.3
1512.4~12.10教学调研苍南职专教研员
1612.11~12.17省财经类学生技能考试相关学校有关学生
1712.18~12.24省职校教师优秀论文评选教师代表
1812.25~12.31省职教专业论文评奖杭州教师代表
1920xx.1.1~1.7元旦
201.8~1.14
211.15~1.21
221.22~1.28高职摸底考、会考县(市、区)学校有关学校、学生
Abstract: Taking Nujiang prefecture in Yunnan as a case, this paper discussed about which mode of tourism could directly bring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even could prevent the destruction of the fragile nature environment and human resources, and which also could bring about the great traveling experience.
关键词: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模式;扶贫
Key words: Nujiang Lisu autonomous prefecture;travel mode;supporting the poor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146—03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云南2011年上半年旅游总收入为565.9亿元,同比增长23.5%。但正是在这样一种欣欣向荣的旅游大发展局面下,仍然有地区由于开发旅游时保护措施的不到位、不及时造成了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双重破坏。尤其是当参与大众旅游的游客同时不断涌入特定的旅游区时,势必对自然和文化资源造成威胁及破坏,毫无节制的大众旅游开发使得两地都出现了大量问题,自然环境的恶劣、生物资源的减少甚至灭绝、淳朴民风的破坏和民族文化的衰落甚至消失。因此,中国旅游业目前面临的挑战之不是单纯的看重旅游经济收益,而是在如何在利用旅游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物种的多样性、文化的原真性与传承性。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生态旅游、负责任旅游、扶贫旅游以及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志愿者旅游符合国内大众旅游逐步向个性化旅游的过渡、参与型向体验型旅游模式过渡的需求,既能防止脆弱的自然及人文资源的破坏,又可以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旅游者带来深切的体会,符合我国贫困地区旅游的发展。
位于我国滇西北西南地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世代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白族、普米族、藏族、彝族、回族等14个少数民族。边疆、民族、高山峡谷、偏远和贫困“五体一体”是其基本州情[1]。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关键词“怒江旅游”,从2000年至2012年共有13篇文章,除4篇为新闻简讯。余下文章主要研究视角为旅游产品的创新[1]以及怒江州的旅游资源评价[2],尚无从分区域选择旅游模式研究。怒江州为世界遗产“三江并流”核心区,为南北狭长分布,资源分布零散为典型的“单轴串点”[1],高山峡谷中复杂的地质地貌使得生态资源及人文资源极其脆弱,承受不了大众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该区的旅游发展应“量体裁衣”,怒江州的四县基本与其旅游开发的顺序及可进入性吻合,故本文按本州的行政区划将其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旅游接待地,并依照其自身资源特点及当地的社会现状选择适合的旅游模式,以期该地区取得社会经济发展及自然人文资源保护的双赢局面。
2 备选旅游模式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 tourism) 1990年加拿大温哥华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行动战略》草案,构建了基本理论框架,并阐述了主要目标。1995年4月24日至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及世界旅游组织在西班牙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包括中国在内的75个国家及地区60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
可持续旅游的核心概念就是最小化旅游的消极影响。联合国和其它组织的定义“旅游在确保促进当地经济同时,还应减少其对当地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2.2 负责任旅游(responsible tourism) 国外研究已较为成熟,通过检索responsible tourism,共有相关论文100篇,以及专业负责任旅游网站。其核心目标就是旅游的同时必须对当地负责任,主张旅游者应该尝试在旅行时承担一些社会责任,如济贫、文化教育、尊重保护当地文化、野生生物保育、以及改善当地的社区健康等。负责任旅游是小规模旅游;是制定旅游规划和政策的方法和理念;是符合生态和社会伦理准则的旅游;是游客的一种旅行方式。
负责任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理念很相似,但更强调社会影响和道德影响。该旅游也被称为伦理旅游(Ethical travel)。
2.3 生态旅游(Ecotourism) 生态旅游(Ecotourism)有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ain)于1987年首次定义 “出于研修,欣赏和享受风光及当地的野生动植物和古今文化等目的到相对未开发过或未被污染过的自然区域的旅游。”
[论文摘要]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是一个在我国经济法理论中存在长期争论的问题。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但有助于经济法自身基础理论的完善,而且对“人世”以后我国经济法与民法各自功能的充分发挥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问题曾经是经济法基础理论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是任何一个经济法学者都无法回避而且是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各自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但有助于经济法自身基础理论的完善,而且对“人世”以后我国经济法与民法各自功能的充分发挥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一、经济法和民法的主要区别
1.经济法和民法利益本位的不同。法的利益本位亦即法在利益保护上的出发点与立场。民法的本质是市民社会的法,是典型的私法,以个人利益为本位,以确认和保护私人利益为其价值追求的目标,对平等主体的商品关系加以保护,从而维护民事主体的权利。但其对个人利益的无尽追求,往往又导致社会经济运行的无序化,给社会利益造成损害。经济法的本质则是社会法,它以社会为本位,把社会经济总体效益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在兼顾各方经济利益的同时,维护社会经济总体利益。它是公权及于私人经济领域的法律,其产生最终突破了公、私法划分的二元结构模式。从产生之初,经济法就是国家站在全社会高度,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出发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与调控的产物。由于经济法所体现出的“社会公益性”如此明显,以至于在个人与国家各自的领域之间,已经形成了以社会为过渡体的一个独立存在于其他法域的独特法域,这恰恰是属于经济法的领域。可以说,经济法的产生,改变了社会利益的配置模式,从极为宏观的角度维护着社会经济利益。
2.二者的调整对象不同。按照法理学的理论,任何部门都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管理经济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经济法和民法的调整对象虽都具有经济性内容,但前者是一种关于国家经济管理和协调的权利义务关系,后者则是在民间经济活动中,主体进行经济交往中各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虽然两者都涉及经济领域,但前者是国家管理涉及民间社会经济领域,是“公”及于“私”,后者则完全处于民间社会经济领域之中,是“私”的领域内部关系。前者主要调整公共性经济关系,着眼于宏观的秩序和效益。一般不涉及个人的人格、财产和交易关系;后者则主要调整平等、等价的产权关系和流转关系,着眼于微观的交易安全。
3.二者的调整方式和手段的差异。民法是纯粹以个人为本位的私法,以自由平等为核心,其调整方式相应的采取意思自治原则,即由当事人按自己的意志设定权利和义务,国家并不予以过多干预,但民法其完备的微观经济行为规则又很难解决经济垄断、资源配置不当,弱者特别保护等现代经济中的新问题,这就需要经济法采取一系列弹性的综合调整经济的手段,通过引导,控制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使经济法能够适应经济形势的不同需要,成为社会经济关系的良好“调节器”。
4.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二者的区别。从民法、商法与经济法关系的经济学角度来看,作为经济法律主要组成的民法、商法和经济法在作为法律制度的经济功能上具有很大的共同性,主要表现在:第一,降低交易费用。第二,提高经济效益。第三,促成合作。
二、经济法和民法的互补性
经济法和民法作为两种不同法律,虽然调整范围、宗旨和作用以及调整方法等方面是不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互不相关。1.民法和经济法在调整对象上的交叉性。民法和经济法在经济关系调整中相辅相成,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公共道德”和“公序良俗”条款等,是民法与经济法的分界和联结点:一边是经济法以维护宏观平衡和自由公正的社会经济秩序为己任,另一边是民法对在此良好环境下自由从事活动的主体行为加以规范;被认定违反了这些弹性条款的行为,即超出民法调整的范畴而需由经济法中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经济合同法和各种管理性的法律作具体调整。
它们在调整对象方面的交叉,源于以下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由于二法都处在市场关系之中,而某种市场关系的形成又往往呈现错综复杂的情况,这就必然导致二者在调整对象上的部分重叠与交叉,调整对象的交叉又需要民法和经济法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面上共同去维系社会关系的存在;二是由于某个具体的法律关系,单靠一个法律部门的作用是难以形成的。因此,民法和经济法在调整对象上的交叉性,决定了二者存在的互补性。
2.经济法和民法在调整宗旨、作用和方法上的互补性。民法是从市民社会中自然形成的,它以人本主义为出发点,其理念是自由主义,民法的价值理念之一是对抗国家力量的侵犯,而经济法以追求社会整体利益为其立法宗旨,即站在社会整体的角度,通过法律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消除极端个体权利本位对整体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以解决个体营利性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促进经济良性发展。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以意思自治为核心,注重机会均等,即以抽象的人格平等为基础建立的公平理性,是以平等求公平,以个体为本位,给经济个体以完全的意志自由,保证个体权利的充分实现,仅依靠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来实现社会经济的理想状态。而经济法以国家管理和调节经济为其调整对象,它给主体以相对特权追求结果的大体公平,从社会利益出发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以社会权利为本位,保证社会整体利益,通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弥补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缺陷,实现经济的理想状态。
三、结语
经济法和民法这两种调节机制应当互相配合,综合发挥其对现代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总之,民法与经济法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的两部基本法律,都不可以偏废。
[参考文献]
[1]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第三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2]杨紫炬,徐杰.经济法(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李昌麒.经济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4]李平.论经济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5][日]丹宗昭信,厚谷襄儿.现代经济法入门[M].谢次昌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