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技能测试论文

技能测试论文

时间:2022-08-27 05:19:22

技能测试论文

第1篇

摘要:犯罪心理测试在侦查阶段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其所得的犯罪心理测试结论能否在庭审中作为证据使用在理论界具有很大的争议,绝大数学者认为其可以作为鉴定结论使用,但是随着新的刑诉法修正案将鉴定结论改为鉴定意见,这便更加使犯罪结论能否作为鉴定意见使用的讨论更加的激烈。本文认为犯罪心理测试结论可为证据使用,但是在使用中必须严格限制条件。

关键词:犯罪心理测试;鉴定意见;犯罪心理测试结论;刑事诉讼

一、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性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以生理学、心理学、电子计算机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 其核心原理在于“心理刺激与生理刺激反应的对应伴生关系”, 即只要有某种心理刺激, 就会有相应的生理反应出现, 并且这种反应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一)犯罪心理测试的理论基础。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从理论上讲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刺激所触发的心理生物反应。因此美国明尼苏达州医学院心理学教授莱克肯认为: “……真正能测出谎话的仪器是没有的……罪犯和无辜, 两者之间心理上的重要差异, 仅仅在于一个当犯罪发生时, 他在现场, 他知道那里发生了怎样的事, 在他的心理装着当时当地的景象, 而另一个无辜者, 则一无所知。”[1]

(二)犯罪心理测试程序的规范性。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分为六大阶段技术: 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描绘技术、测试的编题阶段技术、测前心理访谈技术、实测阶段、观察和同步评图阶段和测后谈话和审讯阶段。[2]了解它的基本程序, 不仅是了解测试过程的开始, 而且是把握测试本质的基础。

二、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侦查阶段的运用

(一)有助于及时、准确的排除无辜,提高办事效率,缩小排查的范围。

在前期侦查工作没有收集到能够认定何人与犯罪有关的证据,而侦查范围又相对明确的犯罪案件,如直接进行正面审查,作案人和无辜者都会极力辩解,否认与犯罪有关,其陈述难以查证或虽能查证但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使用心理测试技术,可以迅速排除大多数无辜者,筛选出重点嫌疑对象,大大提高侦查效率。

(二)有助于讯问中瓦解犯罪嫌疑人的抵抗的防范心理。

在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通过说明和反复强调心理测试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并利用犯罪嫌疑人对心理测试技术的神秘感,使其感到心理测试仪器是不容欺骗的,担心自己的谎言被识破,从而加重了心理压力,然后再结合政策教育和使用证据等方法,促使犯罪嫌疑人动摇瓦解,及早交代问题。实践中,确有一些犯罪嫌疑人在测试中或测后不久就交代了罪行。

(三)甄别口供或证词真伪。

侦查过程,口供与口供、口供与证词或其他证据之间存在矛盾是普遍现象。当某些矛盾难以用传统方法查证时,如同一案件对同一问题口供截然相反,或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对同一事实各执一词,又无其他证据证明时,可以借助心理测试技术帮助审查判断证词与口供的真伪。

三、犯罪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属性

最高人民检察院认为,CPS多道心理犯罪测试(俗称犯罪心理测试)鉴定结论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鉴定结论(新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将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只是名称的修改,并未对其内容进行实质性的修改)不同,不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所以目前很多学者主张“有限采用规则”。[3]

目前,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可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既然把证据分为八类,而不承认其他证据的法律效力。犯罪心理测试结论究竟应划归为哪一类? 对此必须作出明确的回答, 因为这牵涉到测试结论的合法性问题及其他相关法律问题。笔者认为,犯罪心理测试结论应归为鉴定意见, 这是由测试结论的本质特征和鉴定意见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从证据学的意义上说, 鉴定意见是指鉴定人根据公安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者聘请, 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所作出的结论性判断。当然, 这里所说的鉴定人是指具有完成有关鉴定活动所需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自然人。

作为一项高科技手段目前,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美国、日本等50 多个国家的刑事及司法活动中。美国是世界上运用此技术最广泛的国家, 在对犯罪心理测试结论的可采性经历了由“普遍接受”标准到“综合观察”标准的转变之后, 现有36个州法院和9 个联邦法院承认犯罪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能力, 并将其作为专家意见纳入科学证据之中。[4]日本、罗马尼亚等国家也已经批准犯罪心理测试结论作为诉讼证据使用。[5]

四、理性的对待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范围有从侦查阶段扩展到审判阶段的趋势,但是由于受到刑事诉讼法律的影响以及测试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主要运用于刑事侦查阶段,在审判阶段微乎其微。在审判阶段还是对心理测试技术采取的限制态度,要想在以后的审判阶段采取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结论应该进行严格的审查,本人认为最起码应该遵守以下规则:

(一)对犯罪心理测试机构和犯罪心理测试员的要求。

犯罪心理测试鉴定具有主观性,与司法鉴定活动大体相似,因此测试实施主体的中立与客观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防止主观先入为主,更是完成排除无辜者,尊重受测对象自由意志的需要。

(二)严谨将犯罪心理测试代替侦查。

由于犯罪心理测试仪采集的是测试对象基于心理变化引起的生理变化数据,而测试对象越接常的自然状态,其生理变化数据越真实,因此,测试对象无论是犯罪嫌疑人还是其他知情人,测试应在讯问或询问前进行。在案件缺乏其他证据的情况下,仅仅依赖于犯罪心理测试得出对受测人不利的结论,这种测试结论是不能在诉讼中运用的。

参考文献:

[1]杨道金 张泽民 中国刑侦测谎大揭秘 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 武伯欣. 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理论论纲[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

[3]何家弘 《犯罪心理测试结论与证据的“有限采用规则”》,《证据法学论坛第五卷》,中国检察院出版社,2002年版。

[4] See A ndrew R. Sto lfi,W hy Illino is should abandon frye’s general accep tance standard fo r the adm ission of novel science evidence, 78 Ch i. - Kent. L. Rev, 89 (2000) .

第2篇

关键词:软件测试;项目驱动;校企合作;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5.07.026

0 引言

随着软件规模和复杂性的大幅提升,如何保证软件质量的可靠性变得日益突出。而软件测试作为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在软件行业中的地位与日剧增,软件测试的理论和技术工具都在不断的更新。众所周知,软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软件企业的发展进程,对软件质量的重视使得软件企业对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软件测试行业发展前景无限巨大。这也为众多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开拓了新的就业渠道,软件测试的教学工作显得越发的重要。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结合作者测试教学改革的实践,就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1 课程教学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当前,国内许多高校都没有单独开设《软件测试》这门课,只是把它作为《软件工程》课程的一个章节来讲,即使开设了该门课程的高校,大多因缺乏必要的测试实践经验及测试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测试理论与测试技能,对我们的测试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有关软件测试教学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1 重开发,轻测试

目前,国内众多高校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重开发,轻测试的思想,教学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对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而忽略或轻视软件测试的教学需求,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软件测试毕竟是新兴行业,目前国内重视的程度还不够,大部分软件企业招聘还是以软件开发岗为主,为了提高就业率,大部分学校只能侧重对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二是,目前国内有关软件测试的教学素材还依然匮乏,好的测试教材不多,且软件测试实践环节需要的大量测试案例不足,教师自身缺乏实际的软件测试经验,从而造成很多教师都不愿意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加之学生普遍认为测试没什么含金量,开发学不好才去学测试思想的流行,都给软件测试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1.2 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软件测试教材对测试的讲解往往泛泛而谈,缺乏条理性,将测试技术、测试管理与测试工具混为一谈,学生很难把握测试的难重点,加之部分教材教学内容陈旧,不能紧跟测试最新技术前沿,学生学习兴趣度不高;测试课程内容普遍以理论讲解、概念介绍为主,缺少测试案例,淡化对学生实际测试能力的培养,学习的内容很难应用于实际的测试项目中。

1.3 教学手段和方法缺乏多样性

“PPT+板书”仍是测试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注重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的听,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大大折扣;而且教师在讲解测试基本原理时,往往就单一的测试知识点展开,忽略测试知识的完整性、渐进性,较少使用案例教学法,以项目驱动为主线展开知识,造成学生对测试原理理解不透彻,不能适应真正测试工作的具体要求。

2 课程教改思路

2.1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软件测试教学重在对学生测试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合理分配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尽量减少理论课程的教学学时,加大实践教学学时。理论课程的内容要做到“精而够用”,这就要求教师要着重梳理测试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挖掘出测试原理的精髓,摒弃不实用或对学生帮助不大的理论点,对测试理论讲解适度取舍。

笔者在实际的测试理论教学中,主要讲解测试的流程、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性能测试及面向对象测试等知识点,经实践证明,上述知识点能够做到“精而够用”。在实际的理论课程教学中,笔者不是单一的讲解每个测试原理,而是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展开,让学生在实际的测试项目中,循序渐进掌握测试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笔者选用在线招聘系统的客户端为测试项目,教学效果良好。对于测试工具的讲解则放在实践环节进行,提高了授课效率。

2.2 加强实践教学

软件测试重在实践,唯有重视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测试的基本方法,做到学以致用。为了达到对学生测试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精心设计了十次实验,这十个实验很好地涵盖了测试的基本流程及技术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由于测试技术更新较快,在实验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新技术、新平台的测试方案,如加入针对.net软件测试所需特殊性的测试技术实验、移动APP测试实验等,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测试工作的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仅通过单一的测试实验,学生还不能完全掌握测试的流程与技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需通过综合性的测试案例来提高学生的测试水平,做到将各测试原理及测试方法融会贯通。笔者所在的学校现已进行了测试教学改革,增加了2个学分的测试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测试知识完成一个网站的测试实例,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测试水平都有很大地提高,

2.3 探索多样化测试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与软件产业是无法割裂的一个整体。因此,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软件测试人才不单单是学校的任务,还应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体系,把软件企业对学生的实际测试技能训练纳入到正常的培养方案中。尝试探索高校主要偏重对学生测试基本素质及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对学生测试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的培养则更多地置于真实的企业运行环境中去训练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建立高校与IT培训企业、IT企业的战略伙伴关系,鼓励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合作互动,打造共同奉献、共同获利的共赢平台。

学生在企业真正的测试环境中,通过真实案例的测试锻炼,不仅可以培养和训练协同工作、沟通交流、角色转换的意识,形成实际的工作能力,还可以使学生适应软件企业的工作环境和业界标准,并和国际先进的软件开发理念和测试技术保持同步。

有幸的是,笔者所在的院系现已积极走出了这一步。目前,我系与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通力合作,共同培养软件测试人才,系部也引进了该公司的测试方案,相关教师也在积极培训中。

2.4 提高教师测试实践水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适应培养应用型测试人才的需求,要求教师首先自身要提高测试实践水平,积累测试实践案例,逐步提高测试实践教学水平,而决不能照本宣科去教育学生。鼓励教师多下企业、及时了解测试学科前沿知识及掌握最新测试技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角色互换,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2.5 鼓励学生参与测试改革

在平时的学生培养中,应注重发掘动手能力强,有测试学习兴趣的学生,加大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力度,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勇于实践新技术,积极参与各类测试学术活动,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注意引导学有余力的同学积极参与权威行业的认证与培训,考取相关测试职业资格证书。

第3篇

关键词:工程测试技术;教学;难点

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概述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是各高等院校机械、自动化专业等工程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性课程,是机械、电子、信息、力学、数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本课程主要通过讨论信号的描述和分析方法,传感器、常用信号调理电路和记录、显示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测试装置基本特性的评价方法和不失真测试条件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有关测试技术的基本理论、使用测试仪器对不同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方法和手段、动态测试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机械工程中常见的被测物理量能比较正确的选用检测装置并完成检测任务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和处理工程测试技术问题打好基础。本文希望通过该门课程教学难点解析与探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培养机械工程类的专业人才。

二、《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的特点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综合了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原理、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等技术理论,涉及机械工程领域中的非电量电测技术和其他测试技术等知识,是工业生产与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工程技术应用,简单的理论知识记忆和掌握并不能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它只是课程开设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的信号分析、数据处理、传感器技术、测试系统方面的理论知识,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知识衔接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基础。

三、《机械工程测试技术》难点

1.课程内容具有抽象性,不易理解。《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是工程类专业中综合性很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涉及大量的数学知识,课程中有关信处理的部分涉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高等数学》等课程、有关测试装置的动态特性部分涉及《线性代数》和《机械控制工程》等课程,有关振动测试的部分有与《机械振动》等课程的内容有关联。因此,《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涉及到大量的较为抽象的高等数学知识,而对来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工科学生来说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实践当中,成为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一个难点。2.课程涵盖学科较为广泛,对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要求较高。《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知识范围广,包括机械、电子、信息、力学、数学等多门学科,尤其前面测试信号分析理论部分,涉及到较多以前所学的高等数学知识,特别是积分变换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不断地掌握高等数学、数学分析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吸收全新测试技术知识,假如不能充分利用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并做到与新知识融会贯通,很容易造成各科知识内容的衔接不太顺畅,导致学生长期无法理解课程内容,影响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3.教学内容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发展存在脱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以及与国外相关领域交流的不断加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所属的研究领域技术也在快速的更新与发展。但现在高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的内容还停留在以前的教学内容之上,比较陈旧,无法跟上技术实际发展的水平。就譬如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中的传感器技术、测试方法及测量装置等教学内容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当前社会生产实践以及相关技术发展的要求。4.实验性教学的缺失。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实验教学当中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各个学校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许多学校该门课程受制于实验条件状况,许多复杂的测试实验无法完成,造成学生在理解一些较为复杂的课程的时候,由于只有理论的概念,而无法直观的参与实验,在理解这面课程的时候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一些较为简单的实验的教学效果来看也不是很理想,着一方面与客观的实验条件限制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生难以理解此门课程而选择主观放弃的思想有关。

四、改进课程教学的措施研讨

1.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教学内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不按照教材内容安排的顺利,打破教材之间的界限,例如可以不拘泥于传统教学,打乱书本上介绍各种类型传感器的顺序,以基本物理量的测量为授课主线,分别介绍位移的测量、振动测量、压力测量、温度测量、应变及力的测量等机械工程中常见物理量测量所采用的主要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不再按照现有单列章节的方式去介绍,从实践教学中优化教材的内容与结构,将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各部分知识点衔接有序,循序渐进地结合起来,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按照螺旋式上升的方向进行融合,可以达到让学生在了解传感器相关知识的同时也知道主要作用,提高学生理论理解与实践理解的能力。2.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模式。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采用难点问题启发讨论的模式,对于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中的难点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集体讨论,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对扮演的角色不是一个解答者,而是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难点问题进行思考,收集相关的资料,调查研究,指导学生研究发放,最终对学生提出的难点进行解决,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的理解难点,掌握相关知识。3.讲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作为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也要借鉴多媒体将枯燥的文字内容转化成图片传达给学生,使用图片记忆的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其次,可以通过软件设计模拟动态测试,将动态测试过程形象化,使学生建立起测试与系统的感官认识;再次,还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该领域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知名研究学者、授课教师、本学院及本学校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对本土科研成果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改革试验教学环节。实验是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随着信息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机械工程教学发展的要求,现在必须对试验内容进行富有创造性建设意义的课程改革。在试验内容上要增强试验的工程性、可操作性和现实性。在试验方法上,要根据实验室的条件,引导学生开展自行设计性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探索能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5.利用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所谓实践出真知,在剖析《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难点上可以采用项目实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以真实发生的实际案例,讲解在其中所运用到的《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当中涉及到的如何测试系统的静态、动态特性、安防测试传感器、设计测试系统等等有关方面的知识。

五、结束语

本文试图通过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难点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性的解决方法,希望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这门课程今后的教学改进有所裨益,广大《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员能够以此来参考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学习和钻研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梁健.“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难点突破[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运红丽,王丽君.PBL教学模式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红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29).

[3]史荣,李玉昆,马筱聪.基于工程的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

第4篇

关键词: 软件测试; 案例教学; 实践教学; 案例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12-74-03

Research on case teaching in software testing cours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ng Xiaolan, Guo Jiandong

(Guangdong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10, China)

Abstract: Case teaching can not only fully mobiliz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but also improve their theoretical level and practical ability. Combined with teaching experience in software testing, the problems of the case teaching in software testing course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in software testing course, the case design method in theory teaching and practice teaching is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ase library is given. The basis and premis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se teaching are introduced.

Key words: software testing; case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case library

0 引言

51testing公司的《2013年中国软件测试从业人员调查报告》显示[1],2013年中国软件企业软件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比例基本保持在1:3,相比之前的1:7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仍与国外软件企业1:1的比例相差甚远,这表明国内软件测试人才市场需求仍会增长,其职业发展的潜力依然很大。正因为如此,很多高校相继开设软件测试专业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一般讲解软件测试理论和介绍软件测试方法,但却缺乏较好的测试案例供学生测试,以验证所学的理论,故教学效果不佳。例如利用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法设计测试用例,学生虽然能按要求做练习,能设计出测试用例,但是很多学生还是会疑惑设计出来的测试用例有何用、怎么用,学生缺乏实践环节的经验,当面对实际软件项目测试工作时,仍然无从下手。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软件测试”这门课程进行了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计算机系从2009年开始开设软件测试课程,通过近五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和总结,提出从构建软件测试课程的案例入手探讨该课程的案例教学方法。

1 软件测试案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1 教材及教学资料缺乏

当前软件测试方面的教材很少,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教材更少。绝大部分教材只是阐述空洞的理论,附加简单而又陈旧的工具介绍,而这些理念和工具很多已经被业界淘汰或是被取代[2]。根据《2013年中国软件测试从业人员调查报告》显示,业界现在普遍采用的功能测试软件是QTP,而绝大部分教材中还停留在介绍Mercury Interactive公司的WinRunner工具,同时对于业界中性能测试龙头软件LoadRunner,很多教材并未涉及。绝大多数教材上所提到的自动化测试工具不多,而且讲解的也不是很详细,需要教师进行大量的补充。

1.2 案例缺乏

大多数软件测试教材都是理论内容过多,实践内容不足,甚至只有最后一章有测试案例。大多数高校软件测试课程的定位都是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实验教学只占很小一部分。高职院校定位于培养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势必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实践,而实践需要大量的测试案例。同时,理论教学也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加深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理论教学案例设计

教材及教学资料的缺乏势必需要软件测试主讲教师有针对性地扩充理论教学案例。

2.1 扩充教材中的教学案例

在软件测试的众多教材中,讲述软件测试方法的经典案例有三角形问题、日期问题、闰年问题等,但这些案例通常都是文字表述,缺乏具体的程序供学生测试。因此,首先要扩充教材中的案例,采用面向测试的软件设计方法将这些案例做成一个个小的被测系统,设一些缺陷,让学生沿着“测试―理论―进一步测试”的主线来学习。首先对这些案例系统进行测试体验,再系统学习理论,最后利用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进一步测试,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软件测试抽象理论的理解,也让学生更加深知在编程过程怎样避免缺陷,做到规范化编程,提高编程能力。

2.2 引导学生编写软件开发文档作为教学案例

在软件测试的理论教学中,经常会提到几个概念,如:黑盒测试是基于用户需求的测试,集成测试的测试依据是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单元测试的测试依据是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等。学生通常会觉得很困惑:用户的需求到底是怎样的,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中分别包括什么内容,有何区别,对这些文档始终没有直观的认识。事实上,在企业的开发与测试工作中,文档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软件开发企业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文档,如需求分析报告、详细设计报告、概要设计报告等等,但很少对外公布这些文档。就算能通过校企合作或项目合作的方式获得企业项目文档,缺乏项目业务背景的学生也很难弄清项目中的数据流程、工作流程等。所以通过与软件工程课程教师的沟通协调后,要求学生在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中,按小组自选熟悉的项目系统,如:“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宿舍管理系统”等等,按照软件工程的原理编写相应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等,只有具备以上资料,才可真实地模拟实际工作模式。在软件测试课程中,延续使用这些案例系统,将对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流程很有帮助。

3 实践教学案例设计

3.1 实践教学目标及工具选用

为了培养面向市场的合格测试人才,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外,还要求教师加强学生测试技能的培养。测试技能的培养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来获得的[3]。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软件测试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掌握软件测试的技术和方法,熟练主流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提高实际动手能力。51testing公司的《2013年第七届中国软件测试从业人员调查报告》中对软件测试从业人员常用的单元测试工具、功能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进行统计调查分析,得出在功能自动化测试工具中QTP使用最广泛,如图1所示。在性能测试工具中LoadRunner仍然稳居第一,LoadRunner在性能测试工具中的大哥地位无可动摇,Jmeter测试工具在今年来有小幅上升趋势,如图2所示。在单元测试工具中,软件测试从业人员最常用的单元测试工具是Junit,如图3所示。

图1 2013年调查中常用的功能自动化测试工具分布

图2 2013年调查中常用的性能测试工具分布

图3 2013年调查中常用的单元测试工具分布

注:以上图表数据均来自51testing公司的《2013年中国软件测试从业人员调查报告》

在我院软件技术专业的软件测试课程实践教学中选用的单元测试工具是基于Java开发软件的测试选择Eclipse+Junit;基于C++开发软件的测试选择了CppUnit;基于.NET开发软件的测试选择Nunit。另外,性能测试选择了LoadRunner试用版本,功能测试选用QTP,实践教学环节工具基本与当前主流工具平台相符。

3.2 实践教学案例来源

在软件测试的实践教学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扩充教学案例。

⑴ 课程设计成果

我院计算机系软件技术专业在程序设计方面,前期开设了Java和.NET程序设计两个方向。在Java程序语言设计,C#程序语言设计、数据库设计课程结束后,通常会安排两周的课程实训,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程设计作品。将程序语言设计作品用作单元测试的案例,学生间交叉进行测试,互相充当对方的测试员,这样不仅有利于将程序开发与软件测试结合起来,综合解决软件开发中的问题,而且交叉测试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测试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

⑵ 毕业设计成果

在大三第二个学期,我院会安排12周的毕业综合实践周,由指导老师跟学生共同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通过对以往选题汇总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是选择Windows程序开发和网站开发两个方面。从毕业设计作品中可选择一部分优秀的作品作为实践教学的案例。考虑到现有的网站如网易、搜狐前已经做足了测试,很难再发现其中的缺陷,所以在Web网站测试实践中,我们将学生的网站作品在机房的局域网内,学生在学生机进行测试,在这个过程中真正体会Web网站测试、Cookies测试、安全测试、目录测试等方面,找到测试成就感与自信。

⑶ 科研项目成果

我院一直鼓励教师多参与科研项目,教师参与开发的项目也可以用于实践教学案例。只有任课教师对所选的项目非常熟悉,甚至是亲自参与开发,才能对项目开发整个流程、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充分的认识与准备,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帮助和准确及时的指导,为项目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前提条件,使项目教学的整个实施过程都能在任课教师的良好掌控之下[4]。

⑷ 校企合作项目

目前我院已与部分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在软件测试课程的综合性生产实习中,引入企业的实际项目作为案例。邀请校外实习基地企业的行业专家将实际工作项目带入实训室,学生3~5人为一组,按行业实际给他们分配角色,在该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综合设计和运用能力,让学生掌握在实际项目应用中各种测试方法的使用,熟悉测试项目管理,感受大型测试项目工作流程。

4 案例教学的实施前提

4.1 跟前导课程的衔接

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测试人员,就必须会编写程序,至少精通一门程序开发语言才能胜任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的工作,软件开发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软件测试能力。在软件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教学实践中,案例主要来源于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设计作品,这要求该课程主讲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要求学生按小组保质保量完成小组作业,这些小组作品是软件测试课程中交叉测试的基础和前提。

同时,软件测试要用到一系列的文档,如需求分析说明书、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和安装使用说明等,这些也是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上要学生完成的内容,课程设计对这些内容的要求严格与否,会对软件测试课程带来很大影响。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这些文档不甚了解,而且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重技术轻理论,不愿意花时间去写文档。

4.2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为了顺利实施案例教学,主讲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软件测试工具较多,范围广,不易把握重点,大部分测试工具如:LoadRunner、WinRunner、JUnit、Jmeter等都是英文版[5],参考资料少,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主动学习、走进企业来提高自身素养。高职院校提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学校也可以派遣教师到软件测试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提高教师水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自如地将企业实际的测试流程、方法、技术带入案例教学实践中。

5 结束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建立测试案例库,使理论和实践过程更具直观性、生动性、说服力、吸引力,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奋点,有助于学生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加深对软件测试测试自动化工具的理解。同时随着教学的推进,教师可针对当前的测试工具,设计新的教学案例,扩充至教学案例库中,不断提高案例的针对性、实效性、鲜活性。

参考文献:

[1] 2013年第七届中国软件测试从业人员调查报告.http://

,2013.

[2] 钟久隆,路桂明.高职院校《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130-131

[3] 丁智国,吕振洪.软件测试课程实验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2.3:

102-105

[4] 龚宇辉.基于项目驱动的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J].华章,2013.20:

199

第5篇

技要侦查力”的口号,希望将一些技术手段引入侦破案件中,全国更是有一些检察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从世界各国的刑事侦查手段来看,技术手段的运用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技术手段的使用要对当事人公开,甚至需要事先征得其同意,比如进行心理测试检查;二是技术手段的运用在一定范围内秘密进行,比如采用电话监听、电子监控、秘密拍照或者录象等。对于检察机关来说,在职务犯罪案件的侦破过程中,侦查人员所面对的嫌疑人一般是素质较高、隐藏较深的官员,而职务犯罪案件比如受贿案件的犯罪情节大多是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发生的,取证难、突破难,比较上述技术手段,相对而言,采用心理测试技术对付这类案件较为有利。本文拟对职务犯罪案件侦查中,运用心理测试技术侦破疑难案件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心理测试技术的概念及用于侦破案件的科学依据

所谓心理测试技术,是指具有心理测试资格或者技术的专门人员按照一定的程序规则,运用多道心理测试仪设备记录测慌对象在回答其所设置的问题的过程中某些生理参量的变化,并通过分析多道心理测试仪设备所记录的图谱,对被测对象在回答问题时是否说谎作出判断的活动。其间,利用的一个重要工具“多道心理测试仪”,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测慌仪”,英文名叫“ploygraph”,又名“多项记录仪”,是一种记录多项生理反应的仪器,它可以在犯罪调查中用来协助侦讯,了解受询问对象的心理状况,从而判断其是否涉及刑案。真正的嫌疑人此时大都会否认涉案而说谎,所以俗称“测慌”,“测慌”不是测“谎言”本身,而是测心理所受刺激引起的生理参量的变化。

将心理测试技术引入刑事犯罪案件的侦查和审讯中,依据的是心理学的理论,每个人在经历了某个特殊事件后,都会毫无例外地在心理上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记。作案人在作案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心里会无法克制地反复重现作案时的各种情景,琢磨自己可能留下的痕迹。每当别人提及发案现场的一些细节时,作案人心理上的这种烙印就会因受到震撼而通过呼吸、脉搏和皮肤等各种生物反映暴露出来,这种细微的反应被测试仪记录下来,汇集形成或知情或参与或无辜的结论。

二、运用心理测试技术侦破案件的价值判断及取向

正如美国司法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言:“那些有眼能看,有耳能听的人相信,没有任何人能够保守一个秘密。即使他的嘴保持沉默,他的指尖却在喋喋不休,背叛从每一个毛孔缓缓流出。”

心理测试技术的判断准确率虽然没有达到100%,但是它的作用是明显的,足以威慑一部分人。在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中,心理

测试技术主要有以下三个功能:

一是认定和排除犯罪嫌疑,指明侦查方向。在侦查工作前期,侦查人员根据初查的情况,掌握了一定的犯罪事实,发现了一个或者若干个嫌疑对象,但没有确凿的证据认定真正的犯罪分子。我们通常只能进行正面审查,以排除或者肯定犯罪嫌疑。但作案者和无辜者都会极力辩解,否认犯罪,其辩解可能一时间难以查证,让侦查人员陷入“扑簌迷离,难辨雄雌”的境界。这时,如果使用心理测试技术,就能迅速排除无辜嫌疑人,筛选出重点嫌疑对象,然后围绕重点对象开展侦讯工作,可以事半功倍,大大提高破案效率。比如说有个单位有一笔巨款被贪污了,相关的帐册、手续都被销毁了,而几个经手、管理的人员都有作案的可能,这时候运用心理测试就能很快打开缺口,确定侦破方向。

二是审查判断证据,加固现有证据体系的可信度,有助于深挖犯罪。特别是在侦查受贿案件时,我们经常能遇到嫌疑人的口供与证人证言在受贿的数额、情节等方面表述不一致,存在分歧和矛盾,或者是对同一事实的陈述截然相反,证人说送了,嫌疑人则根本否认,而受贿过程往往是在“一对一”的情况下发生的,既找不到第三者证明,又取不到其他旁证,孰是孰非,很难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心理测试技术,如果测试结果表明嫌疑人在说谎,就可以印证支持证人证言的可信度,增强侦查人员审讯突破的信心。 对于有证据显示涉嫌多笔受贿事实的嫌疑人,借助心理测试还可以为深挖犯罪提供审讯方向。心理测试技术不失为是审查判断证据的一个新的途径。

三是有效利用心理测试,深挖窝案串案。在查处涉及多人次多事件的举报信时,对已经被立案侦查的嫌疑人进行涉及其他人员犯罪情况的心理测试,可以据此帮助侦查人员判断是否存在窝案串案,有利于对窝案串案的查办。

心理测试技术在辅助侦查、判断案情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从我国目前的立法情况来看,测试结论尚不能直接作为证据在法庭上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类法定证据并不包括心理测试结论。最高人民检察院1999年9月10日在《关于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中也明确指出:人民检察院办理案件,可以使用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帮助审查、判断证据,但不能将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作为证据使用。原因主要在于心理测试技术在我国的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该技术本身还存在不完善性以及它的结论的准确率并不尽善尽美,将它纳入我国刑事诉讼证据体系的时机尚未成熟。即使在世界上已经广泛运用心理测试技术的五十多个国家中也只有罗马尼亚一个国家以立法的形式确认测试结果可以作为证据在法庭上使用,美国有35个州允许测试结果作为法庭的辅助证据,但要严格符合美国证据法的要求,必须在庭审中进行质证或由举证者提供旁证,否则法官不予采信。可见,心理测试的结论不可能做到100%的准确,只要有1%“误判”的可能,就会导致司法不公的存在,将心理测试结果作为证据引入司法程序还需要一段路程。从心理测试技术的原理本身来说,它所能测出的仅仅是被测对象是不是在说谎,并不能测出真实的事实,真实的犯罪事实仍然需要侦查人员艰苦细致的获取其他证据来证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心理测试技术在价值取向上只能定位于侦破案件的辅助手段和审查判断案情的有效工具。

三、运用心理测试技术侦破案件的要求

既然心理测试技术有着如此有效的功能,是不是在实践中对每一个案件对每一个相关人员都能运用?尽管我国对心理测试技术的研究已经有10多年历史了,对此相关问题并没有具体的规定,但从国外的一些理论和实践情况来分析,心理测试技术不能代替侦查和讯问,它的运用在测试主体、测试客体以及测试程序等方面应该有严格的规定,否则就有被滥用的可能。

(一)测试主体要求

(二)测试客体要求

对于测试客体的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必须是与案件有关的人员,比如嫌疑人、举报人、相关证人等;二是必须排除测试客体不是不适合人员,比如精神智力不健全、情绪不稳定、身体状况不佳的人员。相关资料显示,下列人员属于不适合人员:生理精神有缺陷或者智商低下的;患有严重疾病和受伤的;饮酒的;过度饥饿的;测前服用过诸如麻醉、镇定等药物的;受刺激惊吓过度紧张的;受过特殊训练或者有特异功能的等等。

(三)测试程序要求

程序的严格性、公正性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心理测试技术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测前准备阶段。主要要完成三方面的工作:第一,履行必要的手续。测试技术必须在征得被测试人员的书面同意

、签署相关文件后才能进行;第二,进行测前交流。这是整个测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受测试者在测试过程中能否出现应有的反应,取决于他在测试前是否处于测慌所需要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是需要通过测前的交流来引导和调控的。测前交流首先要询问被测试人员是否已经同意进行测试并履行相关的手续,然后告知被测试人员测试人的姓名、测试的目的、测试的实质,特别要强调测试技术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以及测试仪器的“一贯准确性”,从而对其产生威慑作用,以消除其侥幸心理,同时还要通过交谈了解被测试者的个性、诚信度、生活习性、语言特点、心理动态和社会经历,以便最后拟订完善的测试方案;第三,拟订测试问题。根据了解到的案件的客观情况以及被测试人员的个人情况,测试的问题主要有三类:与调查事件无关的中性问题,与调查事件有关的问题,与调查事件没有直接关系但被测人员肯定要说谎的问题。

二是测试阶段。为了避免各种因素的干扰,测试必须在封闭安静的场合进行,除了测试人员和被测试人员以外,其他人员特别是侦讯人员不得在场,对于未成年的被测人员应当允许其近亲属在场以稳定其情绪。

三是对图谱的分析评判阶段。主要是根据图谱分析得出被测人员是否在说谎的结论,重要的一点是对于记载测试结论的文件应该由被测人员署名。

第6篇

关键词:测试技术 动车组 软件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U27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a)-0025-02

随着动车组的广泛应用,动车组各系统软件内部逻辑错综复杂,运行环境动态变化,不同的软件失效机理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据统计分析,软件错误的分布大致为: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占56%,软件设计阶段占27%,编码阶段占7%,其他占10%。软件错误在软件开发阶段的早期错误较多,软件错误贯穿了整个软件生命周期。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软件投入运行前,对软件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和编码各阶段产品的最终验证,是为了保证软件开发产品的正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因此软件测试技术日益受到重视[1]。

1 动车组软件测试概述

动车组软件由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网络控制系统、辅助系统、门控系统、空调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组成,其中网络控制系统由中央控制单元软件,人机接口单元软件,网关等软件组成。由于动车组软件的应用场合和领域多种多样,要求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故该文仅针对软件测试过程,结合动车组软件测试过程的要求和特点探讨软件测试技术。

2 动车组软件测试技术原理

2.1 软件测试技术分类

软件测试可通过下面几种不同的方法划分类别。

(1)从被测试软件方面讲,讲软件测试被分为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

(2)从软件结构与算法方面讲,讲软件测试被分为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

(3)从软件测试不同阶段方面讲,讲软件测试被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和回归测试。

2.2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又称逻辑驱动测试,其原理是把程序看成装在一个透明的盒子里,程序的结构和处理过程完全可见,依据程序的内部逻辑测试软件程序,通过分析程序内部的逻辑与程序执行路线来设计测试用例的测试方法,检查软件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能按预定动作正确工作。

白盒测试方法包括代码检查法、静态结构分析法、静态质量度量法、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测试法等。

2.3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又称数据驱动测试,其原理是把软件程序看成一个黑盒子,不考虑程序的内在结构和处理方法,主要针对软件界面、软件功能、外部数据库访问以及软件初始化等方面进行的测试。

黑盒测试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错误推测等。

2.4 内存泄漏测试

内存泄漏是一种典型的程序缺陷,它可导致应用程序不断消耗系统内存,使软件程序运行响应变慢,一些功能无法实现,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瘫痪等问题。在使用C/C++语言编写的程序中,内存泄漏是一个极其普遍的问题,在动车组嵌入式系统应用软件中,内存泄漏将很快导致系统瘫痪。通过内存泄漏测试释放不需要再使用的内存空间,检查“内存越界”现象是否存在。

3 软件测试技术在动车组上的应用

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应用软件测试过程采用V模型,依据不同的测试阶段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和回归测试。下面将以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为例阐述软件测试技术在动车组上的应用。

3.1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进行的正确性检验,其目的是验证每个程序单元能否正确实现详细设计规范的模块功能、性能、接口和设计约束等要求,发现各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单元测试从程序内部结构出发来设计测试用例,而且可以多个模块或单元并行进行独立的测试。单元测试采用白盒测试方法。

动车组单元测试主要内容有如下几项。

(1)程序语法检查。

(2)程序逻辑检查。

(3)模块接口测试。

(4)路径测试。

(5)逻辑覆盖法。

3.2 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是按设计要求把通过单元测试的各个模块或单元组装在一起之后,进行集成测试。验证组成软件系统的各模块的接口和交互作用。

3.3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测试被开发软件的功能要求和非功能要求,在真实环境下对系统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测试,验证系统各部分是否都能正常工作并完成任务。系统测试采用黑盒测试技术。动车组软件系统测试采用如下测试方法。

(1)等价类划分。

(2)边界值分析。

(3)因果图。

(4)错误推测。

3.4 验收测试

验收测试是验证系统是否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通过验收测试,可以进一步发现软件中的错误,测试被开发软件的易用性、兼容性、安全性和文档资料审查验收。验收测试主要采用黑盒测试方法。

3.5 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是指软件系统被修改后再次进行的测试,如软件新增了某些功能后,可能会影响软件原来的功能和结构,使得以往可以正常工作的功能失效,因此为了保证对软件所做的修改没有引入新的错误而再次进行的测试。

3.6 软件测试覆盖率

软件测试覆盖率是用来度量软件测试的完整性程度,包括基于需求的测试覆盖和基于代码的测试覆盖。

3.6.1 基于需求的测试覆盖

需求测试覆盖率=Ts/RfT%

其中,Ts为已实施测试用例覆盖的需求数;RfT为测试需求总数。

3.6.2 基于代码的测试覆盖

代码测试覆盖率=Te/Tlic%

其中,Te为用代码、分支、路径、数据状态判定点表示的已执行代码数;Tlic为代码总数。

4 结语

该文论述了软件测试技术原理,以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应用软件为测试样例,全面阐述了软件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软件测试活动,动车组软件测试不同阶段采用多种测试技术,论证了软件测试技术是动车组软件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可提高动车组软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对开展动车组软件测试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熊应高.软件测试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

[2] 陈明.软件测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第7篇

关键词:散打 技能考试 比较研究 主观法 固定测力法 移动测力法

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出散打教学类文章共94篇,其中谈及散打考试的文章有3篇,同时通过专家访谈得知,我国高校现存的散打考试基本形式有一维评价、二维评价、三维评价[1]和固定测力法考试[2]4种。所谓一维评价是指技能和体质评价;二维评价是合作教学的一种评价模式,成绩由合作小组个人的能力评价与全组的能力评价组成;三维评价是把学生的成绩分成3个轴,即技能体质轴、努力轴和合作轴。以上三种考试形式中散打技能评价一般是通过技术评定和教学比赛(以赛代考[3])进行,其评价依据是教师根据教学经验主观对学生的散打技能进行评定。本研究将这种技能评定方法称为主观法考试。固定测力法考试是以学生击打固定测力靶力值大小为依据对其散打技能水平进行量化考核;课题组研制出散打移动测力靶,并将其运用于散打技能考试,取学生击打移动测力靶力值作为评价依据,并将其称为移动测力法考试。本文对主观法、固定测力法和移动测力法3种散打技能考试方法进行实验比较研究,旨在探索更趋合理的评价方法。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05级散打选项课15个教学班457名学生中,筛选体重在56公斤、60公斤和65公斤3个级别散打技能主观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的男生为实验对象。满足条件的样本有62名。

1.2 研究方法

1.2.1 器材制备

固定靶受力置固定;移动靶受力体能够前后1米、水平360°和垂直360°位移,并在击打瞬间自动锁定。固定靶、移动靶显示屏均能读取多次击打累计次数和击打力。通过秦皇岛计量测试中心测试,固定靶、移动靶测力范围均在1-800kg,测量误差±1kg。采集显示数据功能满足测试工作需要。

1.2.2 文献资料法

查阅散打考试方法、散打器材研制报告、体育统计学等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3 专家访谈法

就各高校散打考试的基本形式和散打技能考试的一般方法,与散打课程专家和散打任课教师进行访谈、交流,听取专家的看法,征求研究的建议。

1.2.4 实验设计

3个级别均使用右(左)冲拳-左(右)冲拳-右(左)鞭腿组合技术[4]连续击靶10次作为实验内容,固定靶限时25s,移动靶限时35s,移动靶针对每位实验者的移动规律相同。

1.2.5 统计与比较

绘制各级别组个体10次击打固定测力靶和移动测力靶所得击打力均值直观图,并对实验所得数据使用统计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5]。分别对主观法与测力法、固定测力法与移动测力法散打技能考试方法进行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结果

2.2 分析与讨论

2.2.1 主观法与测力法的比较分析

主观法考试一般是通过教师的“看”和“听”来判断学生的散打技能水平,所谓“看”是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动作的协调性、拳和腿的爆发力、教学比赛中技战术运用的合理性等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定;所谓“听”是教师根据学生击靶声音来判定学生的击打效果。测力法考试以量化数值为依据,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击打力大小。

研究对象的散打主观考试成绩均在90分以上,同属优秀范畴,同级别内散打技能水平应相差较小,但通过图1、图2击打力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出,各级别内部个体之间击打力值参差不齐。表1、表2中同组击打力最大值与最小值呈显著性差异p

教学与考核是教育活动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环节。考试的形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变化,考试形式不同,学生的心里指向就不同。无量化的考试形式会使学生忽略技术运用的实效性,背离对散打运动基本属性的正确认识,有碍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散打运动技能。这将会制约散打运动在高校的良性发展。测力法考试量化了考试标准,有助于学生自测自评和教师以及学校管理部门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和监督,将会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与提高。

2.2.2 固定测力法与移动测力法考试的比较分析

固定测力法和移动测力法考试均以学生的击打力大小来衡量学生的散打技能水平,量化了考试标准。但表3中56公斤级固定靶测力值高出移动靶测力值24kg,60公斤级高出23kg,65公斤级高出31kg,经T检验3组均呈现显著性差异,统计结果说明虽然两种测力法考试均以击打力为标准,但两种考试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是由于固定靶受力置无法移动,因此固定测力法考试实际检验的是学生的最大击打力和原地散打技术动作效果。然而散打运动是对手之间在移动中进行对抗的体育项目,所以固定测力法考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移动测力靶的受力体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随意移动,使学生的考试在模拟实战进攻的情景下进行,又因实验对象运用散打组合技术进行打靶实验,所以移动测力法考试不仅直接检验了学生的进攻击打力效果,同时间接检验了学生步伐的灵活性、动作的协调性和击打时机的准确性等多项技术指标,对散打技能评价更具实际意义。但移动测力法考试仍无法测试散打防守技术效果是研究的一个缺憾。

2.2.3 三种考试方法的综合分析

在散打运动进入高校课堂初期,主观法考试实施了对散打技能教学过程的主观评价,使散打运动在高校得到了顺利的开展;随着新型体育器材的涌现,散打固定测力法考试弥补了主观法考试的缺点和不足,使散打技能考试向着客观化迈进了一步;应用课题组研制的散打移动测力靶考试是体育科研进步的体现,散打移动测力法考试量化了学生模拟实战进攻效果,突出了对学生运用技术能力的考核,符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要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单纯主观法、固定测力法和移动测力法三种考试距离客观评价学生能力均存有缺陷。

3.2 建议

综合运用上述三种考试方法对学生的散打技术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将会更接近反映出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建议对此课题有兴趣的同行就主观法、固定测力法和移动测力法在散打技术考试中综合运用的权重展开研究,共同探讨更趋合理的散打技能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劲松,刘世海,曾于久.散打教学中运用“合作教学、三维评价”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5):58-59.

[2]李汉桥.新型电脑拳击测试仪[J].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94-95.

[3]黄玉珍.散打科目“以赛代考”考试改革的在思考[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86-87.

[4]袁镇澜.散打摔跤[M].桂林:广西示范大学出版社,2000:44.

[5]卢纹岱.体育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10.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试验检验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加强建筑材料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工程材料和辅助材料(包括构件、半成品),都是构成建筑工程的实体。保证工程材料按质、按量、按时的供应是提高和保证质量的前提。用定量的方法对各种原材料、成品或半成品科学地鉴定其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做出接收或拒收的决定,保证工程所用材料都是合格产品是控制施工质量的主要手段;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试验,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每个部位、每道工序的工程质量,均满足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是提高工程质量、创优质工程的重要保证;通过各种试验试配,经济合理地选用原材料,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通过试验检测和研究,鉴定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为完善设计理论和施工工艺积累实践资料,为推广和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做贡献;试验检测是评价工程质量缺陷、鉴定和预防工程质量事故的手段.通过试验检测,为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判定提供实测数据,以便准确判定其性质,范围和程度,合理评价事故损失,明确责任,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试验检测证据,保证向业主交付合格工程。建筑工程试验检测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由于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因素比较繁多,具体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类质量和安全隐患,因此要全面的考虑。

二、加强试验检验收工作,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及途径

1、建立完善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制度

为了对工程材料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和检验评定,需要建立健全工程材料试验检测制度。首先,针对建设项目规模,建立相应等级试验检测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材料质量负责。试验检测机构业务范围内的有关规范、规程、标准等技术文件应齐全,试验检测应严格按有关标准、规程及规范进行。其次,建立健全试验检测工作制度。建立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和内部工作文件、技术文件的管理及保密制度、检测样品及抽样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检查制度等。要明确试验检测的责任人,建立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各种措施及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严格实行质量自检,加强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逐步建立完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其次要增强建设各方面的质量意识,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真正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作为建筑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质量检测随着全民质量意识的提高面不断被个重视。最后,制定详细的试验检测工作细则。在试验检测过程中,完全按照经试验检测工作细则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试验室对各种工程材料做到有检测、有取样、有试验报告,并确认试验检测合格后才进入下施工现场使用,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2.合理配备试验检测人员和设备

首先,根据工程规模确定工地试验室的数量和中心试验室的布置。要确保以上设置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以做到跟踪检测,及时掌握试验数据,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其次,合理的配备试验检测人员。配备的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且成绩合格,为了提高试验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工程材料试验检测人员必须接受全面、系统的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技术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最后,加强仪器设备的配备与计量。中心试验室及工地试验室的所有这些仪器设备都经计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并根据其使用的频率,随时进行计量检定,保证试验仪器的准确性。

3、加强工程材料检测技术的规范化管理

(1)标准、规程的执行。标准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而制订的,各有关部门必须无条件严格遵守,但在实际工作中,不按标准、规程进行试验检测的例子很多。如:水泥仅做安定性检测;砂、石各项检测不做平行试验;钢筋拉伸试验不拉断,有的不做弯曲;试验时不严格控制加荷速度等等。这样的试验检测结果准确性很差,完全不符合标准、规程要求,所得结论几乎没有实际指导生产的价值,必须坚决制止。另外,随着社会进步,科学发展,新规程、标准不断产生,要及时采用新标准,须严格落实执行新规程、新方法、新标准。

(2)规范读数、记录、计算、报告等内容。试验检测是用数据进行指导生产的。因而读数、记录、计算、报告等,任何一个环节均要严格规范。

①读数。试验的每一次读数必须准确,如万能材料试验机、压力机、抗折机的度盘、量简体积刻画及架盘天平游码标尺等都必须读到指示的最小分格的目测读数,读数不准确,即造成试验最后结果不准确。

②记录。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单位制,要求在专用记录纸上填写,字迹清楚整齐、记录完整,记录要有试验人、计算人的签字,有错误需改正时,要按要求改写,不得涂改。

③数据处理。按标准要求进行,要特别考虑到一组数据中是否有最小、最大值的取舍,计算所得数值应按技术要求进行保留。

④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接要求填写完整,最后结论必须明确,切莫笼统。

4、加强试验操作管理及试验数据的管理

(1)严肃检测过程。每一项试验检测都应了解来样、取样、试样、制作过程、试验环境条件、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试验检测过程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分析对结论有无影响,必要时要予以说明或重新检测。

(2)严格数据处理。检测项目确定后,原始记录、计算方法和数据计算是否标准等,都直接影响检测结论的正确性,必须慎重、细致。当检测数据与标准要求相差过高或过低时,要加以分析研究。为此,要求审核人员除熟悉材料试验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各类建材的技术性能以及在不同条件下材料性能间的关系。

(3)检测结论反馈。对经试验检测后得到的结论,无论是否合格,都应将信息如实地及时通知施工现场或有关部门,以便有效指导施工,提高工程质量。

三、几点体会

1.作为检验工程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试验检测应予以高度重视,禁止盲目凭经验施工,坚持以试验数据说话。

2.实行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谁出事,谁负责,坚决查处,决不手软。

3.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具有一定资质的试验检验机构,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4.要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建筑工程试验检验技术队伍,实行持证上岗。

5.配置较先进的建筑工程检测设备,逐步提高试验检验机构的试验检测能力,使之更好的为工程服务。

第9篇

网络类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方法及答辩要求

(试 行)

一、 网络类题目的特点

学生络类题目的特点主要以校园网、小型企业网、大型企业网(多地互联)为应用场合,进行网络工程设计类或网络安全类论文的写作。

二、 网络工程设计类论文的写作

1.论文写作要求

类似于投标书,但有不同于投标书,不要有商务性质的内容(项目培训、售后服务、产品说明书、产品报价……),也一般不考虑具体综合布线(职院学校的要求),主要倾向于其技术实现。

2.论文写作基本环节

采用工程业务流程,类似于软件工程:

1)需求分析

2)功能要求

3)逻辑网络设计(设计原则、拓扑结构图、背景技术简介、IP地址规划表),也称为总体设计

4)物理网络设计(实现原则、技术方案对比,一般考虑结构化布线),也称为详细设计

5)网络实现(设备选型和综合布线属于这个阶段,但我们主要强调各种设备的配置与动态联调以实现具体目标)

6)网络测试(比较测试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

具体实现通过采用Dynamips 模拟平台和Cisco Packet Tracer(PT)模拟平台。

3.注意事项

1)抓住题目主旨和侧重点(类似题目的需求不同,取材角度不同、参考资料的取舍也不同。不同的应用场合会采用不同的拓扑结构、路由技术(BGP、RIP、单区域和多区域的OSPF)、交换技术(Vlan、生成树、链路聚合、堆叠)、访问(接入)技术、安全技术等,只有这样题目才能各有千秋,否则就都变成了XX公司(校园)网络设计。)

2)不要有商务性质的内容(项目培训、售后服务……)

3)不要产品使用说明书和安装调试说明书

4)不建议包含综合布线的整个过程。

4.存在的问题与案例分析

1)结构不太清楚,有些环节没有

2)不应有产品说明书,具体实现要更清楚

三、 网络安全类论文的写作

1.论文写作基本环节与要求

从技术上讲主要有:

1)Internet安全接入防火墙访问控制;

2)用户认证系统;

3)入侵检测系统;

4)网络防病毒系统;

5)VPN加密系统;

6)网络设备及服务器加固;

7)数据备份系统;

从模型层次上讲主要有:

1)物理层安全风险

2)网络层安全风险

3)系统层安全风险

不同的应用需求采用不同的技术。

2. 存在的问题与案例分析

1)选题有些过于复杂而有些过于简单

2)只是简单叙述各种安全技术,没有具体实现

四、 论文答辩要求

1)论文格式:从总体上,论文的格式是否满足《韶关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规范》的要求?

2)论文提纲:设计条理是否清晰,思路是否明确;

第10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考试;雅思考试;听力测试; 对比研究大学英语考试 (cet)是由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设计和开发的以 大学英语考试大纲 (以下简称 大纲 )为基础的一项大规模标准化测试, 分为四级考试和六级考试两个级别。大学英语考试始于 1987年,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该考试此后经历了若干次改革, 最近的一次改革发生在 2005年,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制订了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 (试行 ) , 对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措施作了具体说明。

雅思考试 ( ielts)在全球 120多个国家设有500多个考点, 是一项国际知名的英语语言测试,分为适用于留学的学术类 (academ ic)和适用于移民的普通培训类 (generaltraining)两种考试,它由英国文化委员会、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和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共同管理。有统计表明,目前雅思考试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参加考生人数最多、增长最快的国际性英语测试之一。

一、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1、语言测试和语言教学。语言测试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 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科学前语言测试阶段; 20世纪 50至 60年代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心理测量学 结构主义语言测试阶段; 20世纪 70年代以来以认知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交际语言学测试阶段。语言测试的发展阶段与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 语言测试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与语言教学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法和交际教学法相对应。

大学英语考试至今仍带有结构主义语言测试的显著特征, 而雅思考试业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交际语言测试的一个最好代表。结构主义的语言体系强调, 在教学中听说重于读写, 反映在测试中则要注意 给听说技能一定 的比重。而 bachman( 1990)提出的语言交际能力模式对当今的语言测试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即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三个部分组成的。

2、听力及听力测试。morley( 1991)将听力定义为 介于声音和意义的构造之间冲撞到人的加工过程中的一切事物 。长期以来, 在语言教学中人们把口语和写作视作是输出性技能, 而把听力和阅读看作是接受性技能。richards( 1983)却认为听力是一个从听觉和视觉线索中选择和解释信息的相当主动的过程。研究者对听力的分类有各种不同的意见。brown(1977)把听力划分为四种类别, 即偶然性听力、创造性听力、探究性听力以及专注性听力。w eir( 1990)则仅把听力区分为泛听和精听。

v alette( 1967)认为听力考试的主要目标是评估考生的理解, 其理解程度取决于他区分各种音素、语调和语音形式以及记忆已听内容的能力。

davies等 ( 2002)认为听力理解测试是考核考生获取口头信息能力的一种测试。

3、信度与效度。h enning( 2001)认为, 信度是对测试的准确性、一致性、可靠性以及成绩公平性的一种测量。换言之, 一套试题在不同时间或者用于测试不同对象却能得到相同结果, 即表明该试题是可信的。davies等 (2005)认为, 一套试题的效度是建立在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地提供对抽象概念的精确而具体的反映。效度可以分为:表面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共时效度和预测效度等。信度和效度是密切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 一套试题可能可信却不是有效的, 但却不可能是有效而不可信的, 也就是说,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二、总体分析 在考查考生的语言能力时, 听、说、读、写这四种语言技巧应该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如雅思考试, 听、说、读、写每个部分所占的比重都是相同的, 最后的总成绩源自考生在这四个部分所得成绩的平均分。然而, 在我国, 听力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被人们认可却是最近才发生的事, 如 2005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将听力部分所占比重由原来的 20% 提高到现在的 35% 。具体来讲, 大学英语考试和雅思考试在听力部分的设置方面既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表 1 cet听力部分的测试内容和题型测试内容 测试题型听力对话短对话多项 选择长对话 多项选择听力短文短文理解 多项选择短文听写 复合式听写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测试内容和题型如表1所示。从表中, 可以看出考试的内容范围比较模糊, 主要是对话和短文, 测试的题型也比较单一, 主要是多项选择和复合式听写。在考核技能上,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 和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大纲 对听力理解部分考核技能的要求是:( 1)理解中心思想和重要细节; ( 2)理解隐含的意思; (3)借助语言特征理解听力材料。

表 2 ielts听力部分的话题领域、测试内容和考核技能话题涉及领域 测试内容 考核技能社会生活具有交互目的的对话具有交互目的的独白通过听力获取并记录具体事实信息的技能教育和培训2- 4人在学术语境中的讨论听力理解涉及意义协商的对话, 通过听力获取具体信息、态度和说话者观点的技能学术语境中的独白听力理解学术论证, 通过听力获取中心思想、具体信息、态度和说话者观点的技能通过表 2可以看出, 雅思考试的听力部分对于话题所涉及的领域有

了更加具体的描述, 包括社会生活以及教育和培训。另外, 在考试题型上雅思听力考试更加多样化, 尽管雅思听力的题型比较丰富, 但却并没有采用复合式听写这一题型。

此外, 从结构效度上来看, 结构效度是指一套试题对命题者编制此套试题所依据理论的反映程度, 雅思听力不仅题型丰富, 而且内容灵活, 卷面上文字和图表有机结合, 反映了它在命题时所依据的交际语言理论。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部分大量采用孤立的离散题, 是对 教学大纲 要求的反映。

三、题型分析

、多项选择。多项选择是大学英语考试和雅思考试的听力部分都采用的题型, 而且它在四六级考试中的比重更是高达 70% 。weir( 1990)认为, 多项选择的优点在于: ( 1)阅卷员信度高; ( 2)由于试题很容易就可以进行前测, 所以通常可以提前评估每道题及试题整体的难度系数; ( 3)出题者的意图清楚、明确; ( 4)由于毋须考生运用写作技巧作答, 所以测试特征的准确测量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邹申和杨任明 ( 2005)也认为, 听力中的多项选择题可以用于测试的技能包括:通过听力获取大意、重要信息、具体细节、发言者的态度以及从已知信息中进行推断和演绎的技能。同时, 有研究者对于多项选择的测试优点提出质疑。

1除了对该题型优点的质疑, 研究者在对选项94个数的确定上也颇有分歧。多项选择常见的选项为四个或五个, 有研究者提出质疑, 他们认为三个选项和五个选项的多选题在测量特点上并没有区别。w ood( 2001)认为考生在做同等数量的三个选项和四个选项的选择题时花费的时间不同, 因此, 前者更可取并且也能获得相应的效度和信度。

2、听写。大学英语听力考试中的听写分为即听填空和复合式听写, 用于测试考生对于单词和口语语篇交际语境的识别能力。davies( 2002)认为, 听写是一种综合性考试, 在于它能同时测试包括听力在内的一系列技巧, 并要求考生对听到的信息进行实时加工。邹申和杨任明 ( 2005)也充分肯定了听写在听力考试中的作用, 他们认为, 听写可以考查考生是否能够区别音素、从音素中识别单词、理解语调类型、句法结构、语法概念、听懂大意及具体细节的能力。尽管, 听写具有上述优点, 但雅思考试的听力部分却并未采用这种题型。

3、其他题型。大学英语考试听力部分未采用而雅思考试听力部分采用的其他题型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在此对其优缺点进行简单的评述。

( 1) 信息转换题。听力理解中的信息转换题, 要求考生把文本中的信息转换为图形的形式进行作答, 其中的图形包括:表格、图表、列表或地图等, 该信息可能采用单个词、数字、短语或句子的形式, 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评分形式既可以主观又可以客观。然而, 该题型也有它的缺点, 比如考生或许能够听懂听力中的内容却不知道如何完成信息转化作答, 另外该题型还可能含有文化和教育方面的歧视, 以社会科学为专业的学生与理科学生相比在做信息转换题时会处于劣势 (w ei,r1990)。

( 2) 简短回答。在此题型中, 考生在不会作答时的瞎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 从而保证试题的信度。同时, 尽管该题型的作答自由度较大,但是命题者可以通过限定答案字数以缩小可以接受的答案的范围, 从而给评分员相对准确的评分指导, 从而有效降低评分主观性对试题信度的影响。该题型的主要缺点在于, 要求考生边听边写,有人担心这会干扰到对预期结构的测量, 另外, 在命制试题时对答案的编写尤其需要慎重四、结论本研究主要从测试学的测试内容、考核技能和题型设置等角度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雅思考试的听力部分进行了对比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 大学英语考试的听力部分对测试内容和考核技能阐述得比较抽象。通过对 大纲 的研读, 教师和考生并不能清楚明确地了解听力中的各部分是对其哪方面技能的考查。相比较, 雅思听力对于测试内容, 话题所涉及的内容, 以及听力中每一部分对应的考核技能都有较为明确的阐述, 更加方便考生进行备考。

其二, 大学英语考试听力部分的题目类型比较单一, 相比之下, 雅思听力考试的题型就丰富许多, 虽没有设置听写部分, 但除了多项选择 (所占比重较小 )之外还包括其他六种题型。

总体而言, 做惯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部分试题的学生, 在做雅思听力时, 一方面会有不习惯的感觉, 但更多的是感到有难度。这是因为雅思听力更加注重对考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 而这方面正是中国英语学习者所欠缺的。若要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考试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服务的作用, 命题者应该从全局出发, 最大限度地发挥题型多样化的优势, 从而提高命题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 1 ] bachman, l. f. fundam ental con sideration in langu age te-sting [m ]. oxford un ivers ity press. 1990.

[ 2] morley, j. listen ing c om preh ension in second / fore ign lan-guage ins truction [m ]. m assachu set ts: h einele and h ein lepub lish ers. 1991.

[ 3] r ichards, j. c. l isten ing c om preh ens ion: app roach, d es ign,procedu re [ j]. tesol quarterly, 1983, 17 ( 2), 219- 240.

[ 4] b rown, g. l isten ing to spoken e nglish [m ]. london: long-m an. 1977.

第11篇

关键词:学业水平测试;中职教学;协调;课程设置;课程标准

专业技术学习为重要主体,公共基础知识教学为相应辅助,这一直以来是中职教学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制度的改革,对中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变高了,以学业水平测试为形式来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整体技术素养,加强中职文化基础教育成为现阶段中职教学的背景趋势。本文就以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为例,探究如何协调好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以适应学业水平测试的教学背景。

一、学业水平测试概述

学业水平测试首先在普通高中教育中提出,它是对高中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全面检测。学业水平测试、语数外科目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共同构成完整的高中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测试成绩结果同高考升学、志愿投档相挂钩。学业水平测试的组织实施以江苏省和辽宁省为先进代表,江苏省从2005年开始实施,辽宁省从2010年开始实施,普通高中实行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多年经验为中职教育开展学业水平测试奠定了基础。

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素质低于普通高中生,而且其教学课程和内容也和普通高中大不相同,所以中职教育的学业水平测试的实施不是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按部就班,是针对中职教学特点而做了相应的调整。就中职教学开展学业水平测试来说,江苏省领先尝试实施,学业水平测试时间同普通高中测试时间相仿,都是在二年级下学期或三年级上学期,测试的内容有:公共基础课程测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德育课程、计算机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测试、专业技能测试,在成绩评定上也采用A、B、C、D等级制度,公共基础课程各科目、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均达C级以上,为学业水平测试合格。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方可参加对口单独招生考试报名和申请免试注册入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录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时应加大应用学业水平测试的权重。

二、中职教学中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的协调策略

在学业水平测试的干预下,中职教学在着重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必须兼顾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教育,将文化课程提到更高的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协调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

1.从课程目的出发协调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

课程目的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专业教学目标、单科目教学目标、整体教学目标。就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来说,其专业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电子信息技术并能够灵活运用,那么在课程的选择上要设置同该技术有关联的科目课程,比如电路基础、单片机基础、计算机基础等科目,其课程标准也要结合科目的技术相关重要程度和技术应用标准来调整标准的设置强度。单科目教学目标是各个课程的教学目的的具体化体现。比如,专业类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设置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对电子的理论认识,其课程标准相对较高。整体教学目标就是教师从育人的角度思考而确立的一个教学目标,这关系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2.从课程结构上协调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

考虑到学业水平测试的原因,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的课程标准会产生一个调整过程,公共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明显要改进好多,各类课程的标准都提高了,要达到这些课程标准,充足的教学课时是非常必要的。但教学总课时是不可改变的,只好调整课程结构以完成课程标准的规定。比如,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业水平测试要在二年级进行,那么一、二年级的课程安排应以公共基础课程为主,专业课程主要放在后面。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科目教学的先后顺序,比如单片机基础课程应该放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后面,学习是由易到难,更容易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确立一个合理的课程结构非常重要。

3.从课程内容上协调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操作内容,其中理论教学内容还包括素质教学内容和专业理论教学内容。从教育事业从事者角度来说,德育远比知识技术教育要重要得多,那么素质教学内容要先于专业理论教学内容。其次,课程的标准主线就是从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到熟练应用技术,所以理论课程的安排要先于实践操作的教学内容,不可本末倒置影响教学。

4.从课程的实施和管理入手协调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

首先,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是保证课程标准圆满完成的重要前提,当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已经达到配套适应的标准的时候,课程不能按照规定实施,那么课程标准的制定也就失去了意义。其次,当课程可以有效实施而且实施的效率和效果远比预想的要好的时候,课程标准就可以进一步改进,对于整个教学来说是一种进步。课程的实施和管理措施可以从教和学两方面开展,教师要认真编写教案和教学报告,教务机构还要严格审核教师上交的教案和教学报告,严格执行上下课登记制度。针对学生,学习委员要及时填写班级学习情况记录手册,及时向教务机构反映课程教学问题。

5.从课程评价入手协调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

做好课程的评价工作是课程设置所要求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内容。课程评价是对课程总体价值的判断,并提供后期决策所需的基本信息。课程的评价包括了对课程方案本身、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三方面价值的判断。通过课程评价的反馈作用来促进课程教学改良。在课程方案实施前开展问题诊断评价,实施中开展过程评价,课程进展到后期采用总结性评价,对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展开调整。

职业学校的学业水平测试,给职业学校的教学安排和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政策环境,对中职教育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统一各中职学校的基本教学要求,对提高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综合技术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12篇

关键词 软件测试 教学改革 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 课程置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ing about the Reform of Software Testing Course

i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ions

PANG Haibo, LI Zhanbo

(Software Technology Schoo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oftware testing industry, and a number of issues that exist in teaching, summed up the software companies for software testing requirements and industry demand conditions talent for talent, summed up the software testing professionals should have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quality requirements, focusing on the improve student software testing theory, technical capacity, a new model of software testing from the 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replacement programs, etc., to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motivation to learn and improve training quality of software testers.

Key words software testing; teaching reform; ability training; teaching process; course change

近年来,中国软件产业保持了飞速发展的趋势,软件产品的质量备受所有用户特别是IT行业用户的关注。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保证软件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控制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国内许多软件开发企业对软件开发仍然存在“重开发、轻测试”的思想,因此,尽快建立完善软件测试人才的系统培养环境、提高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质量,为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已成为软件测试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软件测试行业和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IT企业对软件测试人才的素质要求,接着讨论了软件测试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定位问题,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以及校企联合开展大学生软件测试技能竞赛的效果,对软件测试教学过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1 软件测试行业和教学现状

软件生产方式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大规模集成化生产,这一生产方式确立了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在软件生产中至关重要的地位。调查显示,我国软件开发企业普遍缺少测试人员,而专职软件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的比率更是偏低,远远达不到国外1:1甚至2:1的比例,整个软件行业从业人员比例结构很不合理。主要由于企业认知和软件测试人员的培养过程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和不足而导致:

1.1 重开发,轻测试

很多企业和学生认为,软件开发比软件测试重要,软件测试相关工作职位待遇不如软件开发。他们认为软件测试从业人员不需要深入的专业知识,只要会写程序就能够胜任软件测试工作,从事软件测试类的工作没有前途,所以大部分倾向于做开发人员,而不喜欢做测试。同样,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软件测试比软件开发容易,没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只是能够找出软件中的错误就可以了。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软件测试人员认为软件的质量的好坏是开发人员的事情,与软件测试人员没有关系。

1.2 底子薄、基础差

大部分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学校,学生都是到大学二年级后半学期才开始接触软件测试课程,缺少对软件测试课程的系统学习,甚至很多学生只学习软件工程课程,根本接触不到软件测试课程。

对离散数学、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等软件测试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差。例如,软件测试中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大都以数学知识为依据的,决策表驱动分析法与因果图法对应命题逻辑知识。尽管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这些课程了,但是由于受行业认知的限制,学生经常忽略一些重要的知识,导致在后续测试课程学习中感到力不从心,最终还是不能够稳固掌握软件测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软件测试贯穿软件开发的全部过程,软件测试的大部分阶段都要求测试人员能够编写代码并且进行调试,比如,在单元测试阶段和进行白盒测试的时候都需要检查和测试代码,这就对软件测试学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但要了解软件测试技术,还要能够熟练对代码进行分析和调试,甚至更多的时候要求测试人员能够自己编写代码进行专项测试。但是,由于先导课程的课程设计、实践和考查的脱节,导致学生写代码能力较弱,不能灵活运用软件测试中的技术和方法。

1.3 重技术、轻理论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影响和急功近利心情的驱使,学生通常希望学习一些能够马上使用的技术,而不愿意去学习复杂和理论性较强的工程管理内容。软件测试计划、软件测试管理等工程管理课程抽象和教条,并且理论性较强,教师如果单纯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这些内容,他们不能将所学知识马上转换为应用,或者不能立刻看到成效,会慢慢地失去对这些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考虑到软件测试需要与具体的开发模式和行业背景相结合,在学习阶段容易受授课模式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学生觉得学无所用,将来也很难结合具体场合恰当使用测试手段。

1.4 重个人,轻团队

软件的大规模集成化生产意味着个人独立劳动已经不能胜任大型软件的开发,并且对团体软件开发中的协作和沟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件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也需要测试团队分工合作。目前教学更多地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一学习模式,没有实现双向互动学习,老师总是面面俱到地传授测试专业知识和技术,希望学生能够学得更全面。然而,当代学生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基本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单独的个体又不能独当一面,最终导致软件测试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2 软件测试人员素质要求及课程设置定位

软件测试人员的工作职责是理解软件产品的功能和性能需求,在软件开发中担任“质量管理”角色,这种职责对软件测试人员在技术、管理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全面技术能力。测试人员必须站在工程技术的角度对需要开发的产品进行理解,以工程技术产品应用为目的构造合适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这就要求测试人员必须掌握软件生命周期、开发流程、软件质量管理知识,熟悉离散数学、工程经济等基础知识,熟悉各种系统平台、数据库、常用软件和网络等软硬件,掌握主流测试工具与测试管理工具,还有具备编程能力和相关行业的法规和外语等知识。(2)责任心。做测试工作,需要思维严密,具有怀疑与破坏的精神,测试人员要打破常规思路进行软件测试,能够设计一些非常规测试用例对软件进行破坏性测试。(3)细心与耐心。软件测试工作中发现缺陷的环节除了依仗测试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之外,还与测试人员的细心及耐心程度有很大关系。软件测试工作相比较软件开发工作而言,更加繁琐和枯燥,如果没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就会留下很多潜伏的缺陷。(4)良好的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软件测试不仅仅是测试人员和测试团队内部的事情,软件测试人员要能够与项目经理、开发人员、客户、市场人员等不同角色人员进行良好沟通,保持密切配合。这就要求测试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当发现问题的时候,能够积极有效组织协调开发人员、客户等各方面来解决问题,并且能够精准表达自己的观点。

软件测试人员的素质培养,需要从构建合理的软件课程着手。课程体系构建根据测试内涵来分析相应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以软件测试这一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先导,强调当前及未来就业岗位所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统一。精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使课程模块化,明确每个模块化课程对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要求,构建以掌握技术理论和技术应用为培养目的的课程体系,实现知识和技能同步培养和提高。

3 软件测试教学过程的改进

教学过程是对软件测试人员技能和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几方面:

3.1 正确认识开发和测试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针对学生认为软件测试不如软件开发重要,或者认为软件测试类岗位不如软件开发类岗位有前途等片面认识,教师应注意正确引导。通常在第一节课上教师应该结合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具体案例介绍软件测试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当前的行业动态。另外,要让学生认识到测试工作的丰富层次和内涵,了解测试人员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更加多样,做测试工作比做开发更有挑战性。最后,要给学生介绍行业对测试人员的需求,让学生更清楚了解软件测试工作的待遇和发展前景,树立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激发他们学习软件测试的主观能动性。

3.2 案例法教学贯穿全过程

针对软件测试课程中测试计划、管理等理论性较强的工程化管理知识部分,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因为单纯课堂教条式的教学很难让学生深刻掌握这些知识的精髓并应用于实际工作,更甚至会让学生失去学习软件测试的兴趣。因此,应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由易入难自己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热情。通过课堂讨论或分组讨论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担任不同角色,模拟实际管理过程,切身感受管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同时,不同角色的轮换担任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树立团队意识。教师要适时进行引导与总结,指导学生按照工程化的文档模板规范将思考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在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

对于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也要注意实际案例的引入。加大实际案例实验学时的的分配,引入规模适中的工程实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测试技术对实例设计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分析和讨论测试结果,发现测试存在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学生兴趣。

3.3 注重工程实践课程和参与竞赛

根据软件测试行业对人才素质需求定位测试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由于软件测试课程与软件开发课程的不同,软件测试实验教学应该设立实验、实训和实习等多层次的工程实践课程,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提高学生专业技术应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教师需要设计和引入规模适中的工程实践项目,要求学生现学现卖,完成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和评估测试的全过程。通过项目的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

鼓励学生多参加软件测试技能竞赛等实战性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实践和协作能力。本团队组织学生参加河南省计算机学会主办的首届大学生软件测试技能大赛,成绩斐然:三个代表队分别获得了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事实证明,竞赛类的实践活动,能够极大激发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软件测试的兴趣,同时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学生对软件测试课程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的自觉性极大提高。

3.4 开展校企合作和课程置换

校企合作的目的就是通过学校与软件企业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建立企业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企业软件的开发和测试过程,校企合作是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在计算机行业,校企合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实际产品的开发和测试,可以更好更快地融入到软件开发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将所学的综合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还能对软件开发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企业交流不只是学生的事情,教师参与其中也是十分必要,教师到企业实习,参与软件项目的测试,紧跟技术发展步伐,才能把握授课方向,才能以自身参与的项目为实例进行授课。

课程置换是将企业成熟的软件测试培训课程和教学体系替换掉学校的部分软件测试课程,将企业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方式、科学、系统和实用的课程内容引入学校教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课程置换就是要结合学校教学和企业培训的优势方法和资源,弥补传统学校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紧紧结合市场需求,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同时,课程置换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能获得相关企业行业证书和一线实践经验,从而为学生毕业后服务于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束语

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创造一种课程内容改革的引导机制,探索一套切实有效的大学生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转变教师对传统软件测试课程的教育教学观念,推动软件测试教学改革,才是提高软件测试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 钟素芬,叶明芷.软件测试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7(9):90-91.

[2] 孙金华.软件测试人才培养与课程构建的探索[J].计算机时代,2009(6):68-71.

[3] 柳永坡.软件测试大学教程:软件测试课程专业教材[J].计算机教育,2010(1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