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2 17:09: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敬畏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其一,从事物的性质、作用、意义、影响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本质。事件的根本特征可以从其性质、意义、作用和影响中释放出来,议论文能适时进行揭示、分析,就可以避免空洞的口号和声嘶力竭的教训,而使文章透其骨髓,彰显微言大义。请看:戴晨《平民价值的认可》片段:
平民价值的认可是时代潮流,是大势所趋,彰显人类的博大情怀和平等意识深入人心。美国《时代周刊》2005年10月3日出版,中国“超女”李宇春登上封面并且成为该周刊评选的该年25位年度亚洲英雄人物之一。或许在半年之前,不仅仅是《时代周刊》,连中国大多数媒体都不可能注意到李宇春这样一个邻家女孩。
一个普通的孩子能够成为“亚洲英雄”,说明今天中国社会所呼唤的平民英雄正在走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他们可能没有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也可能不具备骄人的政治、经济或者文化资本,甚至有些大家都有的小毛病、小缺点,但是来自民间的他们,以自身的努力奋斗,通过社会公众的认同赢得尊重。
画横线的段落对上段所述事件的意义、影响进行了分析,深入浅出。这就使平面的叙述有了纵深的发掘,在深度的掘进中体现了思想的深度与厚度,也从根本上避免了“观点加材料”的弊端。
其二,从事物的危害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坏事情的危害一经揭示,就能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事件,可以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而让人们引以为戒。请看,顾晓昕《尊严》一文的片段:
余杰在《烈与火》中写道,在大街上,不少孩子向路人强行乞讨,而嗾使他们这样做的母亲则在不远处微笑。这是一种蔑视生命尊严的行径。孩子自小就没了人性的尊严,长大以后就会是行尸走肉,这跟杀了他们有什么两样?毫无疑问,生命的尊严是支撑生命的骨骼,是生命之火得以燃烧的柴禾,是生命成长的阳光雨露。
画线的句子先揭示了事件的危害,震撼人心,这就使文章从表层的表述进入深层的阐发,思想的光芒洞穿事件,启迪人心。然后,又从正面阐明“尊严”的本质内涵,对比强烈,深刻透辟,且生动形象。
其三,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本质。社会心理是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民众普遍心态的反映,是对事物的趋向性认同,从这个角度揭示本质,共鸣性大,普适性强。请看,扬《偶像崇拜的背后》一文的片段:
每一代人都会有自己的偶像。20世纪50年代,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可能是、等革命先烈;20世纪80年代,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可能是爱因斯坦、爱迪生等科技巨匠。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则主要是体育明星和演艺明星,如姚明、周杰伦等。
这种变化是价值观念和行为功利化的表现,同时也反映出道德认同的盲目。这实质上是一种投机心理的折射。艺术明星可能一夜成名,可能大把赚钱,可能名闻遐迩,都是让家长动心的因素;而走科技之路则是任重道远,要披荆斩棘,悬梁刺股。为什么要舍易求难,自讨苦吃呢?经过比较,家长们为子女们选定了走艺术之路的捷径。于是,近年来艺术考生成倍增长,大大超过相关院校的承受能力,导致大量考生落榜,美梦成空,饮恨一隅。据统计,即便考上了,也很难找到与艺术专业相关的工作,供过于求的矛盾尖锐,就业形势不妙。
画线的句子揭示了面对偶像崇拜和行为选择时的大众心理,从而从一个侧面透视了社会避难趋易的心态,由浅层次的列举进入深层的剖析,切中肯綮。
其四,从廓清人们认识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本质。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停留在直观的角度和粗浅的层面,能用新颖的见解去廓清表面的认识甚至错误的理解,必然会使文章启迪愚顽。请看,姚远《你为什么仇富》一文的片段:
仇富心理不是简单的仇恨发泄,也不是“酸葡萄”的心理作怪,更不是“羡慕嫉妒恨”的阴暗丑陋;仇富心理的实质是公民尚有良如,是非曲直自在心中,为富而仁的意识根探蒂固。人们不能眼看着一个个品行恶劣,胆大妄为,心狠手辣的无赖之徒席卷百姓钱财,破坏金融秩序,生活骄奢逸,却逍遥法外,头上还罩着许多炫目的光环。
一个文明的社会,需要有一批富人。他们勤奋守法,知书达理;他们富有爱心,乐于助人;他们生活检点,关心社区;他们信息灵通,推动生产。富人可以将百姓的心愿化为行动,富人可以将百姓的诉求变为改善的现实。集团的开发,合理有序的投资,促成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和谐。
画线的句子揭示了仇富心理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意识,敢于担当的精神,敬畏法律、道德的理性内涵,澄清了加在仇富心理之上的偏见,表现了一种一针见血、透彻骨髓的真知灼见。深刻的思考让独到的见解透过文字洋溢思想的芬芳。
其五,从事物产生的根源的角度来揭示其本质。任何事情都有其缘起,点明其缘起,就可以直达事物的本质,也就可以提高认识,有的放矢地反省、校正乃至脱胎换骨,形象一新。请看,李恺馨《一声叹息》一文的片段:
什么时候,中国的传统节日变得冷冷清清;同时,外国人的节日中国人又帮忙弄得热热闹闹?什么时侯,中国的名著被“遗弃”在一隅;同时,人们手中捧的是符号泛滥的韩国言情?何时……中国丢了吗?不,没丢。地图上的形状还是雄鸡,讲的话还是汉语——尽管有时掺了一点英文。但是,眼睛一瞄,瞬息发现,我们丢的是“中国味”。瞧!白米饭的魅力不及肯德基;黑色的头发比不上黄色的头发;爆竹声声被圣诞老人的一个笑脸就轻而易举地彻底颠覆……
这是典型的自轻自贱。自轻自贱,让我们崇洋,让我们充当强势文化入侵的买办。自轻自贱源于民族内心的空虚和不自信,使国人极端蔑视自身的一切,而疯狂热捧异文化的一切。不是有许多人在那里买洋货,整死民族工业吗?不是有许多人将所有精力都用来学英语,而漠视传统文化学科的进修吗?不是有许多人漂洋过海而一去不返了吗?不是有许多人敞开腰包让外国人掏,之后还露出谄媚的微笑吗?我们不知道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意义,但我们清楚情人节圣诞节的缘起;我们不了解传统节日的各种习俗,但我们深谙洋节的常规礼仪。一个自轻自贱的民族没有人能拯救它的灵魂;一个自轻自贱的灵魂,没有人能找到空间将其安放。一个世纪以前,鲁迅先生曾争辩说,国人尚有自信力,至于说国人身上有“他信力”,这简直是无稽之谈。但是,放眼今日之神州,被誉为“祖国未来希望”的年轻人是多么热衷于追捧异族文化呵!不用别人如何加大“文化入侵”的力度,有那么多的“洋买办”“洋奴”在摇旗呐喊,何愁异族强势文化没有取代中国传统文化的那一天!悲夫!
画线的段落有例有理地指出了崇洋的根源是自轻自贱,民族内心的空虚和不自信。针砭时弊,石破天惊。现象的表述有了穿透力很强的分析,使平实的文字有了洞若观火的力量,足可引领正在歧路上狂奔者猛醒,转身,涅槃重生。
其六,从一种新理论的角度来解释事物的本质。理论是从实践中抽象概括而来的,从一种新理论的角度阐释本质实际上就是让理论回归现实的过程,往往会提纲挈领,一目了然。请看,章澜《守身如玉》一文的片段:
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的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打开引擎盖和车窗的那辆车在三天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封闭如常、保持原样的车则完好无损。但是,当实验人员在那辆完好无损的汽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之后,只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理论”。其结论可以归纳为:既然是坏的东西,让它更破一些也无妨。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而对于残缺的东西,有人就会加大程度去损坏它。
这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惯性。我们可以由它联想到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人生完美无缺,干干净净,不要在上面乱扔垃圾,使它有污点,更不要轻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
画线的段落说的是“破窗理论”的内涵,触目惊心,告诫人们要守身如玉,不要玷污自己的清白,否则将难以自持。除了使论述的文字新颖独到有力外,还昭示了人性之殇的恐怖,使人望而却步,警醒作用一至于斯。
其七,从事物的发展趋势的角度来揭示本质。能够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就具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洞察力,深谋远虑的视野,说理自然就会深刻透彻。请看,王福和《“征服”辨伪》一文的片段:
谁都知道,伟大的人类已经登上了珠穆朗玛蜂。登峰50周年纪念日的那一天,这地球上最高的地方突然挤满了欢呼的人!
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大自然的许多“极限区”都会站满了人。这就是人类炫耀的征服?可笑!山顶上站满登山者,不仅带来生态破坏,同时还造就了另一种污染——人们对于雪山已无所敬畏。这种无所敬畏的后果难以预料。勇于挑战使人类进步,然而并不是每一座山峰都适宜攀登。地球上至少要留住一座峰,让我们还能表达对它的敬畏!
画线的段落从未然的角度阐发了事物的发展态势,从事物的现状看到其未来的走势,既新奇醒目,又呐喊叫停,晨钟暮鼓,发人深思。
其八,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是议论文的现实意义的体现。苍白的叫喊,空洞的说理,都不及解决问题的落到实处,事物的本质也就在文章的循循善诱中淋漓尽致地倾泻而出。请看,王福和《“征服”辨伪》一文的片段:
四川地质学家范晓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痛心而焦急地陈述:四川的江河上已经修了那么多的水坝了,能不能再留下几条生态洞、自然河。大江大河是没有了,小江、小河能不能留几个。木格错这样的神湖,被冠之以神,不光是宗教上的意思,也包含着我们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不敬畏自然的人类,是要遭报应的。这样大规模地在大山大江上动工,会造成比砍树还可怕的灾难。树被砍了,不管怎么说还能长,大山要是给凿了,大河要是给截断了,就没命了。水是大地、大山之血脉,人的血脉要是被截断后果是可怕的,大山何尝不是?请为我们的大地、大山留下最后几条生态河吧!
“敬畏”是一种距离美,是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庄严。“敬畏”是对自然永不停止的学习与思考,因为自然的智慧这样玄妙,这样博大精深,人类在她面前永远是幼稚的孩童。“敬畏”是在理解尊敬的基础上寻求共存,是对生命的尊敬和生生不息的祈愿。它是人与自然之间新订立的契约,是一句融化冰雪的“对不起”和一点希望的火光。
画线的段落用判断句的形式,在指导人们怎样敬畏自然的阐述中,解决了文题,使人们明了“敬畏自然”的深刻内涵,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进而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我们平时在评判别人文章时常常会说“流于粗浅,缺少思想深度”,如能从以上八个方面去尝试揭示事物的本质,文章就会向深刻挺近。
前阵子,和任教大学文科的老友讨论:台湾的人文学问应与大学体制彻底切割,换言之,现今大学的人文学院应该完全废除,另外成立一个截然不同的书院系统。
这些年来,台湾的高等教育急遽恶化,“量化评鉴”的方式,催逼大学教授竟日忙迫,不时过劳;人文学院的情形,尤为不堪;他们不仅同样疲累,还因论文量产明显落后而备受校方轻视。他们如此忙碌,却忙得毫无意义感;因被迫专注于近乎无聊的论文,致使与学生疏离、与社会脱节、更与自己的文化理想渐行渐远。他们最大的痛苦,其实是忙得不知所云,忙得错乱荒谬。
事实上,人文学问在目前的大学里,必然要日益边缘化的。盖因这20年来,资本主义不断深化,台湾的大学早已沦为产、官、学一体中最为附庸的角色。在产业国家主义的环境下,大学其实已毫无自主力。因此,与产业相关的院系,自然要向产业极力靠拢,甚至完全依附产业。作为产业“依附者”之大学,不仅要培训产业需要的专业人才,更因产业开发新产品的需求,遂配合着不断量产相关的研究论文。至于关联不大的院系,要不,将自己“浓妆艳抹”一番,也设法去依附;要不,就只能慢慢地被整个大环境给轻视、给边缘化了。
放眼望去,人文学院当然最可悲。因为不管如何“浓妆艳抹”,终究极难依附得了,终究要遭人嫌弃;另方面,又不管如何高声疾呼“人文精神”,校方在内外交迫层层压力之下、早已自救不暇之际,绝对也只能对此“高调”摇头叹息。换言之,人文学院在现今的大学体制内,要不慢性萎死,要不就凌迟致死;不管是哪种死法,其无生路,一也。
所以我才说,人文学问必须完完全全脱离现今的大学体系,成立另一轨道的“书院”系统。
这个“书院”系统,不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的,而是聚焦于身心安顿的立命之学。现代的年轻人,欠缺的是生命智慧,渴求的是人格典范,盼望的是身心安顿。“书院”,正因此而成立。“书院”取法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除了是“经师”,教师更必须是“人师’;师徒间,固然谈论学问,更重在彼此印心。换言之,“书院”的重点,是生命之启发,而非大学关注的客观知识之传授。
“书院”又可分成“预科”和“本科”两大区块。“预科”是在考进大学、开始接受专业训练之前,每个准大学生都必须先进“书院”修业一年:他们以礼乐为中心,在文、史、哲、艺、道五大区块稍事涵泳,由“道”总绾,重点在于“知有尊贵,知所敬畏”,然后打下身心安稳的基础。有此基础,届时再去学习专业,就比较能与产业若即若离,不容易异化成一颗产业螺丝钉。
那么,这样的“预科”,又与现今大学系统的“共同科目”、 “通识课程”有何区别呢?关键在于,那些课程既然从属于大学,就必然是同一套思维,就必然专注在客观知识的传递与诸多量化成果之呈现;又因从属于大学,更必须受制于那套桎梧性灵的评鉴体系;如此层层限制,其实,就是重重扭曲。最后的成效不彰,那是不待龟筮,早知必然。所以,为何“书院”系统要完全独立于大学之外呢?正是要提出一套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教育模式。这套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不仅合适人文学问,其实也更合适所有的“人”。
“书院”的“预科”,是其底盘;至于“本科”,则是主体。本科生数量不必多,但必须是有心之人、有志之士。修业三至五年,或再稍长。书院的本科与大学系统成为两套互不从属的平行双轨道。本科的目标,是培养近乎古代意义下的“士”。要点是身心平衡,首重修身;其次则宏观通达,既扎根于经典,又博览群书,更能做第一手学问,读天地之大书。
本科毕业生可任学校教师,可执掌文化工作,他们须重新担当“教化”重责大任;当然,更可以从政。换言之,借着书院的建立,可恢复已然断裂百年的“士”传统。“士”取代眼下大学已奄奄一息的知识分子。
作者系台湾知名文化人
创新与学习——译者素养漫谈
英译《菜根谭》对比与再译探究
马建忠“善译”思想之再思
翻译热词“你懂的”:是youknow抑或其他
《红楼梦》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中国古典文学在西班牙的翻译情况初探
和合翻译学视野中的翻译价值观
科技英语中的消极修辞与翻译
论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翻译忠实性
基于英语专业笔译课前调查问卷的分析与思考
国外翻译服务标准研究初探
基于ESP的口译教学模式探究
谈科技文献翻译的科学性——小议科技文献翻译中的原则与标准
信息技术视角下的英语翻译协同式教学
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翻译教学与师资发展的思考
莫马迪《三部剧》中语言特色之翻译探析
期待视野下的乔布斯情书翻译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译本考察
文化语境维度下张爱玲的翻译观探析
外来语的音译与国际品牌的翻译——以日本品牌为例
《坡传》两个中译本对照应衔接的处理
《丰乳肥臀》葛浩文英译本的创造性叛逆
百花齐放总是春——赵彦春教授访谈录
文化调适理论视域下《猫》的汉译探析
英语世界《水浒传》主题研究中的多种声音
译者行为批评下的苏籍女性翻译家研究
企业外宣翻译的目的论、语用论和系统功能论的辩证统一
心存敬畏,译无止境——俄罗斯文学资深翻译家高莽访谈录
古代典籍如何译?——比较三个《尚书》译本引发的思考
论理想译者的多重身份——以庞德的翻译实践为例
《阿Q正传》中语用前提英译评析——以杨译本和蓝译本为例
乡土文学、乡土语言及其翻译研究
西班牙语翻译练习中的语言迁移现象研究
韩国外国语大学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成功案例及启示
试议翻译研究论文写作方法和规范——以《论语》英译研究为例
从“车”看英汉认知的范畴化差异及翻译策略
《西游记》中析字方法的英译——以“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和“孙悟空”为例
国内高校网页英译研究
三秦大地与其译者群体——胡宗峰教授访谈录
客居地译介——美国本德尔教授中国行
学术术语的译用与汉语用语的规范——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identity”为例
试论升级新闻翻译标准——CNN辱华案例重析
中国佛教翻译中儒家文化的同化作用
框架语义学在王佐良《雷雨》英译中的指导性语用研究
基于Skype网络技术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研究
英语专业本科阶段“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抽样调研报告
西方人印象中的诗词——以罗格·梅森英译《沁园春·雪》为例
素质教育,老生常谈,人皆夸夸其谈,然或不得其法或不明其意或违心而不做为,凡此种种,教育者诸生相也。
教育之于人,实为互相谦恭有礼,交谈切磋,一起探险钻研,追求真知灼见,共同成长也。“教”者,左“孝”右“文”,以孝为先,以文相授。“育”者上“云”下“月”,云为再而,往复,月乃肉字隶体,泛指身体,育之义即为肉身复制。人之复制,以孝为先,以文相授,文而化之,便是教育。
素质本是教育的主要内容,本真教育的初衷,提升人的素质也是社会所赋予学校教育的责任与义务,现在反复提出,无外乎素质在教育中出了问题,教育病了,就像广告中铺天盖地的“正宗商品”说明造假的多,是一个道理。
我们的教育哪里出了问题?病得如何?现在提的最多的是“应试教育”,好像“素质教育”的提法就是针对“应试教育”,这可真是滑稽。缘何?看一个人的素质,本来要看受教育的程度,受了教育,素质本应提高,何来“素质教育”一词?敢情还有“非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提法也不对,会考试、能考试也是人的素质之一(好像以前的老校长提出过这个说法,本人赞同)。那应该怎么说,怎么讲呢?现今之教育,只能称之为“育而不教”,施之营养,佐以功利以育之,文以灌之而不化,无教无化怎能称之“教育”二字?我们现在的教育只是在复制地球生命,不是造就社会人。
近日读《陶行知教育学》(何国华著,广东教育出版社),大为感动,其推行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和精神,让我更深层次的了解到近一个世纪前的教育家对教育的解读:“教育规范”(类似于大纲)对入学一年级的小学生要求,每天喝五大碗水,每天大便一次,且要定时;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要求,每天整洁一次,每天记日记一次,要认识环境中最易见到的动植物二十种;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要求,能欣赏名歌名画和自然风景,会弄一件乐器,会制作科学玩具和动植物标本各十件;对整个小学阶段要求,会用十种以上的药品,要认识社会生活,并择一种构成社会生活之基本的工人生活,如莆田者、瓦匠、木匠等,并详细观察、记载,要学会游泳和撑船。试想我们将5、6岁之孩童送入这样的学校,几年下来,这个孩子已经是一个基本独立生存的社会人了。
以“教”而言,尊重礼,强调序。从尊敬父母、尊敬长辈、尊敬老师开始;从不吝啬“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的语言开始;从讲卫生、讲秩序、讲文明开始;从尊重劳动,尊重他人,尊重历史开始;从敬畏法律、敬畏自然、敬畏文化开始。
日本的中小学校都是提供免费午餐的,学校食堂的工人很少,每天的大量劳动都是学生干,每个班在食堂值日一周,每学期从高年级开始,倒着轮流。学生要把餐盘分好并送到来吃饭的每一个学生的面前,每送一个鞠一躬并说一声“请享用午餐”,牛奶瓶要帮助吃饭学生打开,并随手把垃圾分类回收,剩余牛奶只有一年级的学生有权利再次享用,不够分时采用班级组织“剪子包袱锤”的办法决定谁多喝一瓶牛奶。这是一个讲规则、讲秩序的教育,也是尊礼重序的例子。教化要以学校为主,家庭辅助,从小抓起,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很关键。
以“育”而言,要从尊重生命开始;要从敬畏宇宙开始;从尊重民族、尊重信仰、尊重人格开始;从向往蓝天、亲近大海、感悟苍生开始;从仰视白云,俯视绿地,内视自我开始。身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苟言放弃,生命是最崇高的。育人,而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醒人类自身美好的“善根”。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我们要培养学生面对一丛野而怦然心动的情怀。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暴风雨的早晨,男士在海滩散步,海滩上到处是昨夜被风浪卷到沙滩的小鱼,有几千条吧,在小水洼中挣扎的游动,他想不消一个中午,就会蒸发完水分,这些小鱼都会死在沙滩上,这时忽然发现,有一个小男孩,正在努力一条一条捡拾小鱼,并扔到大海中,男子就问男孩,这么多小鱼,你就不过来的。男孩低头回答:我知道。那你为什么还扔,谁在乎呢?小男孩一边捡起一条小鱼一边回答:这条小鱼在乎!
是啊,这条小鱼在乎。我们应该知道一草一木,虫鱼鸟兽皆有生命,“教育应该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泰戈尔语)。这是灵魂的拯救,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人是有两面性的,一个是人性,善的;另一个是兽性,恶的。我们的教育要激扬人性,激扬人性中的对生命的尊重,否则,学到再多的知识也是危害。李政道的门生卢刚,因论文奖落选,就开枪打死了四位太空物理学家和获奖的同学;马加爵、药家鑫也是因为琐事而加害生命,还有好奇害死猫的美女们等等。我们需要反思,学生们对生命对世事的冷淡、冷漠甚至冷酷,我们有责任,在这一点上没有做好,甚至没有做为。我们应该时刻提醒我们的孩子,生命来之不易,小草、鲜花、小鱼都不能随意践踏,尊重生命的存在,敬畏宇宙,让孩子们知晓这一世得到生命的不可思议,哪怕是最低级的生命。育人,要以家庭为主,学校辅之。
学校的细节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不以学生为本的细节是花架子,会增长学生们的逆反,会弄巧成拙。学校的细节教育要以学生未来为本,因为细节教育的目的是提升素质,提升素质的目的是让学生适应社会。学校的细节教育不在于记录瞬间,而在于传承永久,因为文而化之是润物细无声,是一个恒态。学校的细节教育要放下一切功利化心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沉淀,才能积累,才能形成,也才能成为学校文化。
【作者单位:东营市东营区第三中学小学部 山东】
与新闻报道一样,新闻评论同样记录着“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评论的复兴和趋于繁荣是这个时代赋予思考者的历史酬劳。
2003年,《新京报》评论应运而生。三年多来,它的茁壮成长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打破了一些人在《新京报》创刊之初“北京没有评论的空间”的“消极预言”,再次证明,这个时代需要评论。
立于北京而怀远,彰显法治和人文,积极稳健有见地,这是《新京报》评论的理念。
“立于北京而怀远”,标明《新京报》评论的视野追求。它既评说北京四合院里的家长里短,中国改革进程中的波澜起伏,也关注世界五大洲的风云变幻。世界之大,均可入题,江湖之远,皆上笔端。
“彰显法治和人文”,表达《新京报》评论的价值观。努力推进法治建设,执著传播人文理想。法治和人文,既是《新京报》评论人孜孜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衡量世事万物是与非、先进与落后的首要标尺。
“积极、稳健、有见地”,昭示《新京报》评论的方法论。
“积极”,举凡热点事件,诸如国家方针政策出台,每年的全国“两会”,重大外交活动,公权力滥用,公民私权利被侵犯,《新京报》评论都会努力发出声音,担当媒体责任。
“稳健”,不偏激,不偏执,不图一时痛快,不奢望毕其功于一役,以长久的耐心和韧劲推动国家点滴进步。
“有见地”,富有责任意识,不仅有批判性,也力求有建设性。我们恪守两个底线:一是讲理,二是理性地讲理。前者是内容,后者是方法。
二
如果真要总结《新京报》评论的“特点”,大约可以有如下几个:
报道和评论分开。我们永远对事实保持敬畏,报道必须让事实说话,拒绝哪怕是只言片语的评论。
量大。除了社论(来信)版、时事评论版外,还有经济评论、文娱评论等专版,加上每周一期的“时事访谈”版和《地球周刊》中的“国际评论”版,每周发表评论一百篇、十万字以上。
题材多样。如上所述,无论是时政的,还是社会的,无论是国内的、本地的,还是国际的,无论是经济的、文化的,还是体育的,方方面面,都能从《新京报》的评论中找到相应的内容。
架构完整。从普通读者表达草根声音的“来信”栏目,到公民写作的“时事评论”、专家学者的约稿和“时事专栏”,再到比较高端的“时事访谈”,基本上对应了社会不同层级人士的观点表达,换言之,《新京报》评论在努力为每个人的表达搭建平台。
时效性。紧跟新闻,洞察时事时局的每一个微妙变化,在大家热议的时候第一时间发出声音,最大限度地发挥评论的力量,引导舆论走向理性和成熟。
建设性。不用讽刺挖苦、冷嘲热讽的手法评判一件事情,而是努力提供解决的途径和思路。
权威性。身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京报》储存了丰厚的政治资源、文化资源、学术资源,数百位专家学者的观点高屋建瓴,揭示事件的本质,对时局提出方略。
不谋求话语霸权。我们的“社论批评”栏目,欢迎读者对社论进行批评;我们的“观点交锋”栏目,试图打造一个“声音广场”,更是让不同观点在这里呈现。
三
这次《杂文选刊》选了《新京报》三篇评论文章,这三篇文章的共同点是:文字优美、行文自由。当我们对常见的“八股评论”感到“视觉疲劳”时,这样极具个性的文章能让我们眼前一亮。
评论家们应该发扬杂文的精髓,这些精髓在于:题材广泛,不拘泥于一事一议;行文自由,不是一味地“一二三四”;语言生动,不是概念的罗列和生硬的推理;多有趣味,不总是板着面孔说教……
论文关键词:虚涵,澄净,文化意蕴
正文:
水景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园林中的灵魂,它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水,是一种“不寻常”的物质,它是液态的,降低或升高水的温度,它又幻化为固态或气态。它充盈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覆盖了地球的大部分表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人类自古以来,喜欢选择有水的地方居住,有着天然的亲水性。没有水的地方,人类的灵魂都将干涸。它是生命的馈赠者,人类及万物的起源离不开它,人类及万物的发展也离不开它。水作为维持生命的唯一重要元素,有着远古以来从未停息的魅力。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傍水而居澄净,人随之产生了对水的感恩、敬畏以及原始崇拜。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先祖,对烟波浩渺的海有着原始的崇拜敬畏心理,而且,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把远方的景物显现在空气中或海面上,形成海市蜃楼的奇异幻境,这种奇异的幻景激发了古人的无穷想象,产生了具有海岸特色的蓬莱神话体系:蓬莱、方丈、瀛洲。那里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也充实纯洁,是一种永恒的生活享受。
1.2.1 水的审美特征
(1)水的洁净之美
水具有清洁纯净的品质,这就是它本质的生态美。在气温极低的寒冬,它凝固成为冰晶莹剔透,在温热的季节里,它是液态的,洁净而清澈。一般来说,只有别物污染水,而水绝不会污染别物。在世界万物中,可以说只有水才具有本质的澄净,能洗涤万物,使之清新洁净。除此之外,水还能净化人们的灵魂,引起人们的深思,洗去灵魂的杂质。站在水边,能令人思绪飘荡得很远。
水的这种澄净、清澈、洁净之美,中国古诗中也多有呈现。
水的这一特征在我国园林中也有所体现。在北京皇家园林北海东岸有一画舫斋,前面有一个方池,里面池水清澈明净,成了景区景点的中心。主体建筑画舫斋里挂着“空水澄鲜”,它引导人们欣赏天空水面云日辉映,空水澄清的美。颐和园有个园中之园——谐趣园,建筑采取围池散点周边布局,建筑各命名为“引镜”“洗秋”“饮绿”“澄爽斋”等澄净,它们似乎都以水命名,以水为主题,人们想象中便可见水的洁净美。总之,这都是从园林生态品评的角度揭示水的这种清洁纯净的现象美和本质美。
(2)水的虚涵之美
水的另一个审美特征是因洁净透明而产生的虚涵之美。水借助光线,能反映天物,留下倒影,特别是无风的时候,水平如镜,将岸边树木及天空倒映在水面,产生不可思议的美丽景象。
水的倒影是很迷人的。 但是,究竟美在哪里呢?这是值得探究的。
首先,它是一位高明的写生画家,能如实反应静物,真实地再现。上面有什么,下面便有什么,因此,水面上可以反映出天空白云,船犹如在空中荡漾,鱼可以在云间嬉戏。。。。。“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天空和周围静物能如实地倒映在水中,似实非实,给人虚涵之感。这是真正意义的如实反映。
其次,水中倒影又不全是如实的反映。一方面,静物映入水中都是倒置的,上下相映,一正一反;一方面,根据气候,气温,湿度,可见度以及风力的不同,相同的倒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一片湖景澄净,在不同的时候,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其景千变万化,有时平静如镜,有时虚涵一片,有时波纹晃动,水中倒影会变形变色,给人奇幻感和变形美。
真实,变形,虚幻,这是水之倒影三美。这三美都源自“虚”,也就是水的虚涵之美。
(3)水的流动之美
水的另一个性格则是流动,水无形无体,只有用池,塘,河道等来限制它,赋予它形状,若地形有高低,水则会自高而低地流动,或者有活的水源,它也会喷涌而流动。正因为水的流动,才产生活水,产生动感,给人以动态之美。“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停息。”从中可见水的不论昼夜,奔流不息的豪迈。 “潺潺流水”, “飞流直下三千尺”,其千姿百态皆取决于“动”。
正因为水是活体,是流动的,所以,在园林的营造中,少不了水的角色澄净,各具特色的水景往往给人不同的审美享受。在四川的峨眉山清音阁,这是著名的道观园林,建在山腰上的两条涧谷之间,两侧的飞瀑奔流直下,拥有山林中最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最精彩的是踞于两瀑之间即将合流处的洗心亭,两边建造曲拱桥,取名“双桥清音”,这里风景秀丽,赏心悦目,清音悦耳动听,离不开这瀑布之水的“流”“活”“动”。
在著名的黄鹤楼上,望大江东去,波涛滚滚,这是一种气势磅礴的雄浑之美,而在听鸿楼听泉,则是另一种境界,潺潺幽静,体现婉约之美。
(4)水的文章之美
在中国美学上,“文”和“章”都主要是指线条或色彩有规律的交织相杂而构成的形式美。“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在春天透绿的平静湖面,一阵微风突然吹起,湖面出现层层的波纹,把那平静的湖面弄绉了,水面上形,线,色交织在一起,颇具美感。
只要是起一阵风或是落物水中,或者轻触水面,都会产生层层涟漪,一波接着一波,十分好看澄净,呈现水的文章之美。
在中国园林中,这种水面的文澜绮丽的水之美观常被题做建筑名称或池沼名称,如,无锡寄畅园的水池题名“锦汇漪”,是融合了水面的绮丽感受而作的。启迪人们去欣赏水的文章之美,欣赏水面明灭闪烁、光彩夺目的景象。
水的审美特征,除了这四种,当然还有一些,如水具有柔性之美,灵性之美,音乐之美……这些审美特征是园林的其他建构元素所不能够代替的。
1.2.2 水的文化意蕴
园林的水承载着与道德相联系的情愫。自古都有把君子比喻成水的解释。荀子将水比作“德”的化身:“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渊泉而不尽,微约而流施,是以德之流润泽均加于万物。”水还被赋予人的性格。“智者乐水”,水有着川流不息的特点,具动的特征。儒家在人生观上强调积极入世,使得他们对水的这种“动”性极为推崇,使其人格化。水也常常被用来比喻人品的端正,衡量道德修养的好坏。用水的清浊比喻人的道德修养之优劣,并且用来暗示世道的清浊,水又作为时间的“意象”,对人起到警示的作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并且,古人亦从水的动静特点体悟到养生之道。水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运动不止,而养生之道首先在“动”。水的静态也能体现养身之说,心静可以明知万物,才可以去体悟。自身的虚静能顺应天道,顺应自然。俗话说:“心平气和”,这样才不会受到烦恼侵袭,悠然自得,长寿延年。“水能淡性为吾友”,洁净清亮的水正如澄净的心境澄净,能隔绝尘世忧烦,如沧浪亭外的一池水,水明恬淡,有“隔绝尘嚣”的意思。让人联想到心灵的净化,对名利的超脱。
正因为水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意蕴,在园林中,水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用各种手段来与水保持亲密的联系,修身养性,人们在园林中建造水池,溪流,瀑布,喷泉,水盘,等形式,为园林景观增色不少,甚至成为整个园林的中心,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天华.画境文心-中国古典园林之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孙旭.细说江南园林.当代中国出版社
[3]曹林娣.中国园林概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4,走吧。
【命题分析】
《走吧,
》这道作文题介乎传统的命题作文与话题作文、命意作文之间,既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不允许漫无边际地信手写来,又具有话题作文的开放特征,空缺的内容可以由考生根据自己的认识、自我情感生发的需要来补充,有着很强的灵活性,给参赛者预留了较大的思考和创造空间,便于他们凸显灵性、展示个性;因此这种需要将文题补充完整后才能动笔的半命题作文,较之全命题作文有着明显的优势。它具有如下特点:
1,命题暗扣了本次大赛的总主题“一切为了美好的明天”。仔细揣摩,不难发现这一命题与总主题之间的事理联系,比如《走吧,让我们追逐山那边的朝阳》、《走吧,让我们去追赶明天》、《走吧,让我们与理想握手》等补充后的命题,包含着对明天与未来的强烈期待。
2,命题与当代高中生的思想状况一脉相承。当今中学生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比如说《走吧,星空在向我们招手》这一类的补题恰好可以引领他们搭乘想象与幻想的列车,去探寻未知的神奇与明天的美好。
【思路点拨】
对于《走吧,
》这道开放性极强的半命题作文而言,首要工作就是补充文题。只有完成补题任务,把这个半命题作文“变”成考生自己熟悉的命题作文,写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补题时注意:①补前认真审题,要审明已供题目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及各种限制条件,为下一步补充文题、立意选材做好准备;②所补之题内容要符合时代的主流价值观;③所补内容与原命题要搭配正确,不能出现语法错误;④补充后的文题要题旨明确,不能指向模糊。
下列补题方法可资借鉴:
一、避生就熟。即依据原有信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作特长等因素,从自己最熟悉的内容、最擅长的文体、最有利的角度出发,把陌生的新题变成自己熟悉的旧题;换言之,所补之题要体现避生就熟、避短扬长的原则,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二、化大为小。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应小而实,忌大而空:补题时可以采用化大为小的策略,选择一个较小的角度切入,将原题缩小成一个具体好写的题目。
三、新颖脱俗。文贵新颖,补题亦如此。半命题作文补题时对题中概念的理解要避开一般层面,选择题意允许的新颖角度。采用下列方法,可使补题颖异出众:①修辞运用法,如《
是
》,用比喻法可补成《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②组合出新法,如《沐浴在
》。将英语单词组合其中,补成《沐浴在English中》;③逆向补题法,补题时多角度考虑。该填“人”的,转而填“物”,如《
,我想对你说》可补成《婺源,我想对你说》;④材料新颖法,即选择时鲜新颖的材料补充标题,如将《
,你在想什么》朴成《快女,你在想什么》等等,新颖别致。
从命题意图看,这种显性的半命题作文,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考生自主选材,二是考生自主立意,三是既让考生自主选材,又让其自主立意。《走吧,
》属于第三种情况,因此开放度更大,选择的余地更大。“走吧”是一个带有祈使语气的动词,它含有邀请某人一起去做某事的意思;显然,只有从事积极而有意义的活动才符合命题要求,才能与大赛的总主题“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相吻合。
借鉴上述方法补题为:①《走吧,我们看海去》②《走吧,让我们与爱同行》③《走吧,让我们追逐山那边的朝阳》④《走吧,让我们与成功握手》⑤《走吧,让我们与理想同行》⑥《走吧。让我们去追赶明天》⑦《走吧,前行的路上有我相伴》⑧《走吧,星空在向我们招手》……
上述补题中前两个要实一些,后六个要虚一些。在写作时,应遵循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原则。从文体看,既可以写成记叙文,又可以写成议论文,还可以写成记叙性散文等等。从参赛角度看,选择记叙文或散文更容易获取高分。
假如你写《走吧,让我们与爱同行》,则应围绕“爱”字展开,写彼此所向往、憧憬的爱的海洋:父母之爱,师长之爱,挚友之爱乃至雨天跌倒时陌生人的一次搀扶,舞台怯场时观众的一声鼓励,都会在我们心中泛起阵阵涟漪。爱伴我们成长,爱让我们温暖,爱也让我们学会思考。月亮皎洁是因为她反射了太阳的光辉。我们对爱不能仅仅是予取予求,更要懂得感恩;不图回报是爱的无私,懂得感恩是爱的崇高。考生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生命中的一次感动,思考中的一点顿悟来打开行文思路。如此,则这既是一次“与爱同行”的作文竞赛,也是一次升华自我的心灵之旅。
假如你写《走吧,星空在向我们招手》,不会忘记温总理的诗句: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西方教育同行以学习的心态进入上海教育情境之中,彰显的是他们的主动与自觉。
从学校领导到教师发展,上海教育作为中国教育的一个窗口,不断吸引着西方同行的目光。但这种学习,将依旧是在保持各自独特性基础上的自我完善。中国学校带有典型的生态型特征,以班级为学校细胞,以高密度的生生和师生交往为载体,以班主任为教师团队领导者,以教研组活动为学科教学质量保障的根基,以高质量的教学领导和综合变革为学校领导特征,再加上中国家长对教育的高度关注,中国文化中尊师重教的传统,中国教育政策执行的高效率,和以上海等发达地区为代表的教育经费保障等,都使得中国教育卓然独立于全球教育发展之中。
西方国家教育变革中,高度关注教学领导力问题,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关注学校的综合变革问题。正是在这类主题上,中国校长的内行领导,中国的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学中的高效率,中国独特的教研活动类型,中国教师的多元角色定位,中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的综合互动关系,中国文化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积极保障等,能给西方同行强烈的冲击。
但不可否认,西方同行的到来,会促成我们进一步认识自我,尽管也存在着被虚幻的自豪感冲昏头脑的危险。身在中国、上海教育之中,我们难道发现不了和感受不到依然比较普遍存在着的沉闷的课堂、单调的学校生活、繁重的课业负担、激烈的竞争压力、极高的近视眼率?我们难道不清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所遇到的诸多障碍?难道我们真的以为自己“天下第一”了?
西方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高度关注,对于学生学习的矢志不移的聚焦,对于不断探索适合本国需要的教育系统的努力,也同样是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的。主要西方国家的小班额,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校对学生特殊需要的关注,对教育公平的敬畏,也许也是我们当前很难学到的――因为这源于他们的文化、社会与传统。还有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欧美国家教育系统内部的高度分化,使得其精英教育依旧在教育系统内保持其独立性和坚实的社会基础。例如美国在参加PISA测试中,成绩不佳,引发一系列的政策变革与学校改革。但即便是在美国内部,他们也很清楚地意识到,不同的州、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存在着极大差异,其教育特别发达的州、郡,成绩依然是卓著的。
对于中国教育而言,继续的、主动的自我更新,是当下之所需。我们需要高度关注教育质量问题,尤其是学生的质量、教师的质量,聚焦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关注其社会性与个性的健全,重视社会发展与当代学生素质之间的适切度。我们也需要高度关注教育公平问题,让中华民族的教育底线进一步得到提升,让更多教育的创新从基层涌现出来。我们更需要高度关注教育系统的变革,从政策、理论到实践,扎实于最日常的学校生活变革,实现扎根于中国大地、基于国际视野的教育自我更新。
[作者简介:李家成,教育学博士,教育学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4年)、全国“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奖(2006年)、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杰出新人奖(2010年)等;曾两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竞赛一等奖(2005年、2007年)。]
关键词:影视;审美文化;传承;流变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149-01
一、中国古今审美文化一脉相承
在人们对当代审美文化的批评中,存在一种很普遍的倾向,即容易将当代审美文化趣尚的“世俗化”解读为“低俗化”,进而对之表现出鲜明的不屑和否定态度,认为它的出现即意味着审美活动中人文精神的丧失。片面强调审美和艺术的非功利性及其终极关怀价值的形而上的绝对性。这实际上是用西方在宗教文化背景中形成的那种纯粹的“超越论”美学“原理”来审视、解释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结果。而在西方这样的超越论美学话语中,人们对天国、神性、彼岸等所谓本体界域的憧憬往往远甚于对世间、人性、此岸等经验世界的关注。在这种美学话语中,审美或艺术被理解为人性向神性、世间向天国、此岸向彼岸、感性向理性飞升的一种典范形式。
在感性的快乐和享受中仍然要求一种心理的、情感的、精神的满足和愉悦,应当说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审美态度和方式。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绝对不是滞留于感官层面、欲望层面的低俗文化,而是在生活世界、现实领域里追求理想,实现超越,特别是通过审美愉悦的而非宗教禁欲的方式来“世俗性”地实现着理想,完成着超越。
所以,如果将当代审美文化的“世俗化”趣尚放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来审视,放在与古代传统有着更多文化血缘联系的市民社会中来考察,我们就不会用西方的“超越论”美学观念来对这一趣尚进行片面的指责和简单的否定,就会对当代审美文化的发展多一些学术宽容和深度理解,就会充分考虑到其深厚的传统审美文化历史积淀的背景,而用一种更加合理的学术立场来解释它,进而更健康更科学地推动它、建设它。
二、“少年派”带来的审美冲击
以华人导演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为例。李安以往的作品,也不乏其哲学思想的流露,但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伦理的阶段。游走于东西方世界中的国际公民李安,最擅长的是用东方的哲学思想去驾驭西方题材。
到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作品,李安的“野心”似乎更大,片中所显露的哲学思想、宗教情结,如此之多,如此之直白,他不仅要表达东方佛学的禅意,还要表达西方基督教的信仰力量,甚至于古印度宗教里的宇宙的本质、人的本质。影片最精彩的部分是少年派与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猛虎在大海共存亡的情节。一只随时能将人吃掉的猛虎,在特殊的情况下,却成了少年派活下去的最大支柱与动力。在渺无人烟的大海,最大的恐惧,其实不再是对肉体造成威胁的猛虎,甚至也不是险恶的环境,而是孤独,远离人世、深不可测、无法预知未来的孤独,这才是最深的恐惧,比起猛虎那种有形的恐惧,无形的才更可怕。在与猛虎对峙的过程中,少年派求生本能被无限激发,相比起同类型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鲁滨逊漂流记》,无论是书还是影片,比前两者更进一步的是,除了表现出人类在战胜恐惧与险境过程中,所表露出的巨大的令人敬畏的力量。
三、审美文化的传承与流变
审美文化是整个文化发展的高级形式, 是把审美原则贯穿于人们的社会日常生活的产物。随着文化领域中艺术和审美部分的自治性的增强, 其内在原则越出边界, 逐渐向其他领域渗透, 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因此,审美文化是现代文化的主要形式, 也是高级形式, 它把超功利性和愉悦性原则渗透到整个文化领域, 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审美文化就是使生活审美化, 它是以非功利的目的为目的的那部分文化或以反抗功利的态度对待功利而显现出自由感的那部分文化。
在目前的情况下, 最好的选择就是扩大共识, 寻求大多数人都可能接受的理解。把审美文化理解为具有审美属性或审美价值的文化。重视了审美文化的审美因素, 也有助于从整个人类文化的大格局中理解审美文化, 但难以有效地说明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特殊性。因此,可策略性地使用这种解释的概念, 以重新理解古今中外的审美现象和美学问题, 特别是被传统的美学史研究所忽视的审美现象和美学问题。把审美文化理解为现代文化的主要形式, 或文化的高级形式, 突出了审美文化的当代性, 能够从当代文化的现实状况来理解审美文化, 也有助于抵制各种以审美文化名义出现的非审美或反审美的文化, 但有可能把大量的审美现象和美学问题排斥到审美文化的研究范围之外。因此,也可以策略性地使用这种解释的概念, 以有效地理解当代文化的变化, 并以审美文化的方式介入文化现实, 参与当代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说文》示部字;宗教; 祭祀;联系之物
《左传・成公十三年》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1)“祀”即祭祀,“戎”即战争之意。古人将祭祀与军事看做同样重要的两件国家大事,二者都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由此可见,祭祀在古代社会里的重要地位。祀是一种存在,是信仰存在的践覆,文字的起源与宗教践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文字的研究反过来深层的宗教意义。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为我国第一部体大思精的解释文字字形字义的字书,对我们解读文字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宗教与文字
《周易》中说:“上古结绳而治。”(2)郑玄在《周易传》中说“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3)在古代中国没有文字的时候,人们就是用结绳的方法来记事的,遇见大事情就结一个大的绳结,遇到的事情小就结小的绳结,这是最古老的记事方法,但是这样的方法只能满足简单的事件,遇见复杂的事件这种方法就用不上了。于是,古人采用了另外的一种办法,在龟骨上把事物刻下来,这样就形成了早期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是象形文字,是古人根据事物的形状刻下来的,是古人在进行祭神的时候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这个时候的文字只是一些简单的符号或者象形文字。《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抑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4)这段话是演绎《易》的易理,是创造汉字的原理。“象”即象形,象物体之形,是六书造字法之一。“日、月、木”等属于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用这些基本部件,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创造出更多的字,如:木(木)在木的下面加一横即是“本”,在木上面加一横即是“末”,在木中间加一点即是“朱”。苟子认为,“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苟子・解蔽》),许慎在《序》中发展了荀子的文字起源论,《说文解字・序》说“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5)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仓颉开始造字的时候,大概是按照万物的形状临摹,所以这种图画符号叫做“文”,这以后,形与形,形与声结合的符号便叫“字”,“文”就是描绘事物本来的形状,“字”的含义是说滋生、繁衍。
由此看来,早期文字的形式主要是象形,文字的起源与宗教是密不可分的,我们甚至可以说文字的起源是宗教的需要。既然早期文字是象形的,以图来记录事件、记录存在的,那么对文字字形字义的解读反过来也能反映一定的存在。
二、许慎的《说文解字》
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体大思精的解释文字字形字义的字书,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字书之一,被清末著名学者孙诒让誉为“字书鼻祖”。(6)其正文以小篆为主,收9353字归纳为540部“分别部据,不相杂厕”。了解一部著作的体系也就掌握了该作品的大概,对《说文》的体系段玉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令所有之字,分其部为五百四十,每部各键一首,而同首着则曰:凡某之属皆从某,于是形立而音义易明,凡子必有所属之首,五百四十字可统摄天下古今之字,次前古未有之书。”(7)《说文》始于一而终于亥,部首的形成根据汉字表义的性质,部首是从这些义符中归纳出来的义符系统,如《说文解字》示部字:祭、祀神、社、■、祟、、祝等等共同体现了神灵祭祀的文化,它集中的反映一个特定宗教质点,所以将其归为一类。对《说文》540部首间的次第,胡达超认为以形为主,以义为辅,还有就是音相相次(8)。以形为主,以义为辅,就是说形次和义次都不是绝对的,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及四、五、六、七、九(数字)就不是按形次来排的,如果我们靠形次来查找很费劲吧,这就要通过义次了。但是如“苟”和“鬼”从苟部下次鬼部,通过形次和义次恐怕就行不通了,这时候通过音相gou找gui这就好找多了。以此我们知道《说文》体系应该是以形为主,以义为辅,继而是音相相次。在《说文・示部》中主要是以形次和义次为主。
(一)《说文解字》中“示”字的解读
《说文》“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二,古文上字。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凡示所属皆从示。”(9)(神之切)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通过日月星三种天象向人显示吉凶福祸。人通过天象所呈现的征兆来推测时势的变化。示,是神■的事,所有与示部相关的字,都采用示做部首。以此看来,许慎这种解读只是对小篆形的“示”所做的解读。那么“示”的本义到底是什么呢?示最初为象形字,甲骨文的“示”有这样几种写法。形体很像是上古人祭祀用的石台,下面是石柱形,上面是供奉祭品的石台。可见“示”字的本意是祭台(10),可查原文,示字与祭祀密切相关。又根据《说文解字正》说,“示”较原始形体见于的商代甲骨文,作示(《乙》八六七)像神主之形,是独立象形字,本义即神主。后来线条化,上部加横画饰笔,中间两旁又加点才形成现在我们看到的“示”。(11)以此看来示字乃是起源于宗教祭祀。
(二)《说文解字》中“示”部字的分类
《说文解字・示部》(以下称《说文・示部》)包括六十三个字,新附四字。“示”部63字中除了礼、社、祭、神、、祟、、祝这些会意字之外,其他都是形声字。通过义次的考察,本文大致将“示”部分为三类:宗教活动的对象;宗教活动的方式;宗教的目的。
1、宗教活动的对象:“神”、“”、“”、“祖”、社等
《史记・礼书》:“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12)可见古人崇拜的对象有天、地还有“人”。《说文・示部》:“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祗--地祗提出万物者也,从示氏声。-神也,从示必声。”段注:神秘不可宣泄。祖--祖先,从示,从且,本义:祖庙,是指奉祀祖先的宗庙。社―地主也,从示、从土。《春秋传》曰:“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周礼》:“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13)“社”是土神。在我国古代,对超自然界多是用“神”的这个名称来代替。“神”是统称,几乎所有的怪异现象和崇拜物皆可以称作“神”。《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14)这样我国古代就有很多神灵了。“社”是土神;“稷”是谷神;“祖”是人神,神主就是祖宗的象征物;天上有天神,地下有地神,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海等等,各种自然物与自然现象都是各有主宰,这主宰者就是“神”。由此可见,我国古人的宗教观是多神崇拜。在我国古代,由于受自然的限制,古人对一切自然现象都感到神秘而恐惧,天上的气象变化、地下的风吹草动、飞禽走兽,都被视为有神灵主宰,于是有灵的观念,为了表达敬畏、赐福,同时也就形成了多神崇拜、多对象祭祀。这就有别于西方的宗教了,西方的“神”只有一个,就是上帝,上帝创造了万物,上帝就是万物的主,而我国天上有天神照俯身照看,地下有地神关照,人间有人神保佑,难怪我国能有太平盛世啊!《说文・示部》:“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说文・示部》“祗”,地祗提出万物者也。以此看来,天神、地神都在创造万物,那么主宰这一切的到底是天神还是地神呢?天、地之神又是什么创造的呢?《说文》说:“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15)天、地之神的创造是“一”,也就是说天、地始于一,天、地从“一”分化出来后,通过不同的方式创造万事万物。综上可见,我国古人的宗教观是多神崇拜,而多神又归宗于“一”,对多少神的崇拜也就是对“一”的崇拜。
2、宗教活动的方式:祭祀类(包括祭祀的种类名称,祭祀的方式,祭祖及其地点,祭祀的礼仪等方面)
祭祀的种类名称:如:祠―春祭日祠。品物少,多文词也。―祭也。―夏祭也。《释天》日:春祭曰祠、夏祭曰、秋祭曰尝、冬祭曰蒸(16)
祭祀的方式:禅―祭天。―道上祭等等。
祭祖及其地点6字:“■”、“■”、祖、■、■等。《说文》“”,、、祖也。从示危声。-后死者合食于先祖。即把刚死的人祭放在宗庙当中,与先人在一起。从示付声。祖--始庙也。甏―门内祭祖先所彷徨。―告祭也。:宗庙主也。《周礼》有郊、宗、石室。一日:大夫以石为主。段注:“”字下日:“宗庙主也”是为转注。(17)古人相信,人死之后其灵魂还在,需要活着的子孙后代供养,人们通过祭祖的一方面对先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以此来获得先人的护佑。其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早期宗教庙宇的文化和道德的教化作用。
祭祀的礼仪方面的内容6个字:、、祭、祀、、。在古代,祭祀前要整洁衣服,不进酒荤,放松心情以示对神虔诚之心。《说文・示部》:“”,戒、洁也。从示。齐省声。段注:“《祭统》日:斋之为言齐也。齐不齐以治齐者也。”这种祭祀的礼仪可以使得祭祀得以规范。“”-洁祀也。一日:精意以享为。从示,声。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段注:“统言则祭、祀无别也。此合三字会意也。”(18)祀-祭无已也。从示。已声。根据段注“不已”的意思是“不止”,当祭不止的时候他们也就没有差别了。《孔传》:“祀,年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就是说,殷商记年时以四时祭祀一周期为标准的,可见殷人对于祭祀活动的重视。■-烧■焚燎以祭天神。-以事类祭天神。从示,类声。段注:“凡经传言者,皆谓因事为兆,依郊礼而为之。礼以类为。《尔雅・释天》:“是是,师祭也。”所谓师祭,就是军队的祭祀。(19)“”是古代因征战出师而祭天。(20)祝――祭主赞词者。“祝”本义为主持祭祀活动的人,也引申为向神祈福、祝福。由此可知,古人对神的崇拜是通过祭祀来进行的。
3、宗教祭祀的目的
有关于不好的事:包括“祸”、“祟”、“”、“禁”、“”等字;祭祀以时,祭物丰洁,心意虔诚,仪式中礼,神灵就会祜佑,因而得福;反之,则因触犯神灵而受祸,因此祸也从示。《说文・示部》“祸“害也,神不福也。祟―神祸也。释玄应《众经音义》日:谓鬼神作灾祸也。禁--吉凶之忌也。―除服祭也;讲祭祀目的类14个:祜、礼、禧、、禄、、祯、祥、祉、福、、祺、祗、”。祜-上讳,福也。段注:祜训福,则当于禄、等为类。礼-覆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段注:覆也,足所依也。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故礼字从示。禧-礼吉也。段注:“行礼获吉也。-以真受福也。《诗》言“福”“禄”多不别。《释诂》禄、福也。(21)-福也。祯-祥也。祥-福也。祉-福也。福-■也。-助也,《易・系辞》日:自天之,吉无不利。祺-吉也。《释言》曰:祺,祥也,祺,吉也。祗-敬也。-安福也。段注:“-安业。本“安”下有福。”
由此不难发现,古人祭祀的目的乃是在于祈求幸福吉祥安康,趋利避害。
三、宗教的原始意蕴
《左传・成公十三年》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人将祭祀与军事看做同样重要的两件国家大事,二者都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由此可见,祭祀在古代社会里的重要地位。“祀”即祭祀,“戎”即战争之意。《说文》“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祀”-祭无几也。祀是一种存在,是对存在信仰的体现。“戎”是战争之意,《说文》“”-以事祭天神,《王制》天子将出,与上帝,皆主军旅言。凡经传言者,皆谓因事为兆,依郊礼而为之。(22)古人因战事出征祭拜天以获得的护佑,所以,即使是“戎”也离不开祭祀。六国文字中的秦系文字是我国文字的正宗,秦石鼓文十篇,按其次内在的次第排列:而师第一(秦襄公护平王东迁洛阳),第二(文公打鱼),雨第三(军队渡河),马荐第四(牧马),作原第五(在高平之地修道,栽树),水第六(通过栽树划分区域给天子修住处,嘉树则里,天子永谧),车工第七(打猎),田车第八(打猎),銮车第九(对打猎的总结),虞人第十(祭祀)。从以上亲石鼓的次第看来,秦石鼓文的最终归宗于祭祀,所以归结来看,国之大事也就一件事,就是祭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古代宗教活动“祭祀”为中心,通过祭祀我们能够了解到古人的宗教观,古人通过祭祀的方式表达对神的敬畏及得到神的赐福的目的,以此可知,宗教的本意应该是个动态的词,宗教不是说的而是行的,是依据某种方式而实现某种目的的“行”。(23)祭祀的目的乃是为了获得赐福,表现为人的趋利避害的心理,“利”表现为“福”,《说文》“福”,也。“害”表现在为“祸”,《说文》“祸”,害也,神不福也。福的最根本就是生,先有“生”资格,才能谈福,没有了生命,再大的福都与你无关;最大的祸即是生命的终结。所以祭祀其体现的是人对生的追求,死的畏惧,古人们通过“宗教”以祈求生的永久存在,通过信仰这种精神性的存在,并且践覆这种精神性的存在,人超越死使得生命获得终极性的意义和永恒的价值。于此,“宗教”是人通往神的中介,人通过宗教这一“联系之物”达到人神相契。
主要文献参考:
[1]许慎:《说文解字》,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版。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版。
[3]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版。
[4]董莲池:《说文解字考证》,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版。
[5]单晓琳:《说文解字》“示”部字看上古的自然崇拜,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2月第26卷第2期。
[6]胡达超:《说文部首体系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03期。
[7]张连顺:《新道学的生死观》(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注释: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成公十三年》二,北京:中华书局,第860页。
(2)《说文》示部祭祀的文化内涵。
(3)同上。
(4)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北京:人民出版2005版,第50页。
(5)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版。
(6)赵云涛:《试从《说文解字》示部字看我国古代祭祀文化》,宜宾学院学报第2009年7期。
(7)王世伟:《《说文》部首“同部异分”析》,四川图书馆学报1985年02期。
(8)胡达超:《说文部首体系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03期。
(9)许慎:《说文解字》,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年2月第2版,第1页。
(10)姜栋:《从“礼”字管窥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礼”的起源》河北法学2011年2月第29卷第2期。
(11)董莲池:《说文解字考证》,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3页。
(12)单晓琳:《说文解字》“示”部字看上古的自然崇拜,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2月第26卷第2期。
(13)许慎:《说文解字》,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以下字形字义未做注明均引自《说文・示部》)。
(14)《礼记・祭法》。
(15)许慎《说文解字》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版。
(16)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版,第30页。
(17)同上。
(18)同上。
(19)同上。
(20)同上。
(2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版,第(30页。
4年前,这个被视为儿时的游戏,被学者用到一项科学研究中。现在,这项花了四年时间、20万元科研基金,此前被讥为“吃饱了撑的”“砖家好无聊”“浪费科研经费”“可获诺贝尔闲得蛋疼奖”研究,入选了“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2014年度最优”,成为中国首次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社科领域成果。
这项由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科学院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共同完成的成果,叫做“石头剪刀布”中的社会循环与条件响应,解释了“剪刀石头布”的制胜原理。这项研究采用经济学控制性实验方法――也就是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利用“石头剪刀布”这一家喻户晓而又在博弈论中处于元博弈模型的框架进行研究。这其中,包含了物理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内容。《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认为,这项研究是对人们玩“石头剪刀布”的方法的第一次大规模测量,测量揭示了隐藏的行为模式,聪明的人可以利用这个模式来提高自己的胜算。
然而,看看这次研究获奖之后的网络舆论,大部分声音依然是吐槽,依然是戏谑和嘲笑。
媒体评点:一部短片,从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雾霾根源开始,凝视着与之有关的人和事,呼与吸之间,生存并生活着。雾霾之下,谁都不是局外人。所以,贾樟柯希望通过这一短片呼吁全社会一起来改变空气污染现状。同呼吸、共努力,这是我们每一个人负责任、有担当的态度。
话题拓展:追问空气污染;环境保护;改变;行动;从我做起……
(资料来源:网易娱乐、澎湃新闻等)
吐槽“石头剪刀布”的现象并非孤例,在去年,《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等学术论文就不断引发争议。但其实,这种“吃饱了撑着”的研究并不在少数。其中,最著名的是2009年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弗兰斯・德瓦尔和萨拉・布罗斯南关于“猴子与公平”简单有趣且意义重大的研究。科研人员在实验开始给每一对猴子同样的奖赏――黄瓜,后来他们给每对中的一只吃甜葡萄,本来很高兴接受黄瓜的猴子看到同伴得到葡萄时便不再接受黄瓜,并用黄瓜袭击饲养员。由此,他们得出结论:要求公平、公正的意识不是人类所特有的,其他灵长目动物也有。再比如,牛顿苦思冥想苹果熟了为什么落在地上,陈景润证明“1+2”的问题。以实用主义去衡量,这些问题于我们有什么用呢?可是,前者却凭着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后者通过证明“1+2”把几百年来人们未曾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科学史上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时,曾经有人问:“这有什么用处?”法拉第回答:“一个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处呢?”不到100年,“新生的婴儿”已经是人类不可须臾或缺的“巨人”。
由此可见,单纯地用“有用”与“无用”“有没有用”的标准,特别是眼前的“有没有用”的标准,来评价科学研究的结果,是短视的,而这种短视背后则是浮躁。正像学界所反思的:“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存在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和脱离实际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学术的创新性发展。”
媒体评点:一般而言,大众舆论的态度,并不会左右一项科学研究的走向。所以,纵使“石头剪刀布”被吐槽至死,也一样还是获得了学界的充分认同……与之相较,真正的风险其实在于,动辄对“学术劳动”充满敌意的社会族群,永远难以发育出健康的科学文化。这意味着,普罗大众与学术精英之间,将会加速疏离;也意味着,本就巨大的知识鸿沟,将越拉越大。“石头剪刀布”研究,也许只是一个极为偶然的案例,可其确乎在提示人们,对基于专业分工的学术劳动保持尊重,对不了解、不理解之事保持敬畏。围观所谓的“奇葩研究”,少些莫名其妙的傲慢,少些人云亦云的附和,多一份理性与耐心,我们可能便会有不一样的判断。(然玉,光明网-时评频道)
论文关键词:宗教文化,跨文化交际,宗教精神,价值观
宗教是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它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其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通过宗教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窥见人类社会以及某一个特定的文化区域的文化状况。随着中国的日益开放以及同各国联系和交流的增加,宗教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正确地认识宗教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人的思维、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行动等等,也有利于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避免产生文化误读,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交流和增进了解。
中国人长久以来深受儒教的影响,汉民族的宗教信仰是在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融合佛教、道教及其它民间宗教的混合形式。而西方人大多数都信仰基督教,因为正是基督教文化构成了西方文化的大背景,使得中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化的任何一部分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基督教的气息。从文化策略上看,宗教文化可以团结人群、增强思想凝聚力和行为的一致性;从政治作用上看,宗教文化有助于统治阶级顺利实行统治、维护既有秩序;从宗教意义上看, 宗教文化为人们的精神提供幻想性的安慰。[2] 可以说,在宗教的目的论上,中西宗教是完全一致的。但是,通过比较分析中西方宗教精神之异同及其对各自的文化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又会发现它们有极大的不同。
1. 多元共处与一神崇拜
中西方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宗教与宗教文化。中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多元并存的文明古国,对不同的宗教采取宽容的和平共处的态度。中国民族众多,几乎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跨文化交际,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则主要信奉儒教、道教和本土化的佛教禅教。季羡林曾说过,中华民族是一个对宗教比较宽容的国家,不论是本土的宗教,还是外来的宗教,都一视同仁,无分轩轾。[3]在中国历史上,异教徒的概念比较淡薄虽然个别时期曾发生过利用皇帝的权力排斥异教的事情,但总体看来,各宗教之间通常是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形成了儒、道、佛三教共存,甚至“三教合流”的局面,充分反映了宗教多元共存的思想。
在中国,儒家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最深,儒教思想的核心就是仁爱,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历史上。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注重炼丹等养生之术。佛教在本质上是与世无争的出世之教,与儒学的入世特征相对立,强调众生平等、生世轮回和因果报应,传入中国后,受儒、道的影响,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宣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主张免费论文下载。儒、道、佛三大宗教相互交融,三教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不同宗教的神仙甚至同时受到顶礼膜拜,因而有“见庙烧香,见神磕头”的习俗,以祈求消灾赐福。[6] 宗教信仰的多元共处,反映了中国人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世俗的生活目标。
在西方,宗教在经历了多神信仰阶段后,逐渐朝一神崇拜发展。由古希伯来教发展来的基督教盛行,基督教成为真正代表西方人的宗教,因而本文中所说的西方宗教主要就是基督教。基督教兴起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犹太民族居住的巴勒斯坦地区,继承了犹太教的上帝概念,认为耶稣是上帝之子,传布上帝授予的使命,宣扬上帝要在人间建立天国的福音。[11] 在基督教发展历史上,由于对《圣经》的不同解释和理解形成了许多宗派,主要有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但不管是哪个教派,既然同属于基督教信仰,在基本的宗教观念上是一致的,都信奉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和天堂地狱说。
基督教是一神宗教,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基督教认为跨文化交际,一个人只能信奉一个神,一个宗教,上帝是统治世间万物的绝对的、唯一的和至上的神。世间万物只有一个共同的起源,那就是上帝。《圣经·申命记》中,耶和华通过摩西向以色列人说:“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9] 信奉基督教以外的任何宗教都被认为是异教徒,要受到惩罚和迫害。在西方历史上,迫害异教徒事件源远流长,宗教战争也十分频繁,仅十七世纪的一次十字军战争即历时三十年之久。这些战争与事件的目的都是要消灭异教徒,以维护维护自身教主和教义的绝对性、至上性。上帝观念是维持西方文化基本价值观的巨大力量和联结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力纽带,已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这一方面而言,基督教对待异教的态度与他们的教义是矛盾的。基督教的教义主张宽容、博爱,但在卫教问题上则是一点也不宽容,丝毫也不博爱。这是基督教的一个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与之相比,中国的宗教则具有一种相对性、相容性和多元性,它可以和其它宗教并存。我们经常说西方文化是多元文化,中国文化是一元文化,实际上并不尽然。在宗教方面,情况恰恰相反,西方是一元的,中国才是多元的。
2.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人与神的关系是任何宗教都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中国宗教从根本上看是人本位的,而西方宗教则是神本位的。中国宗教文化以人为根本,不论是儒教、道教还是佛教禅宗,其最终目的都是人的幸福而不是神的尊严,都表现出一种对于现世人生的关注和对自然生命的执著。先秦时期的儒、道、法、墨等各家探讨的都是有关“人生”和“民生”的问题,而对天的“本原”问题兴趣不大。道家虽然尊崇“天然”,但是对天之“所以然”却并不进行深入的探究。儒家也承认天的权威,但对天的概念解释含混,缺少对天之本体的探索,而对人更加感兴趣,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等说法。佛教中的神,也就是佛和菩萨,是人通过修习佛法来成就的,只要人们潜心进行自我心性的修养,人人皆可为尧舜,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6]
中国宗教主张神人合一,神人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例如小说《封神演义》中,生活中各路英雄好汉死后都位列仙界,成为神灵。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用省察克制、修德养心来体悟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彻悟自己是宇宙本源之一部分跨文化交际,强调“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提倡“尽其道而死”的生死观和从天道引悟出人道的价值观,[8] 从而期望从中获得最大的超越性归属感,达到最高的“天人合一”之境界。
西方宗教则更多地反映了以神为本的精神。基督教文化认为,基督教的一切理论都是以神为中心而建立的,它的核心是对神的本质的论述和对神人关系的思考。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他创造自然万物、时间空间,他存在于自然之外而不是自然之中,为自然立法,制定自然界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上帝也是人类的创造者,为人生和人类历史确定目的。[7] 可见,基督教中人与神是分离的,神是绝对超越的,主宰一切,人只是作为神的创造物而存在,在神面前人是卑微的,应该向神顶礼膜拜。只有信奉耶稣基督,相信他能够替人们赎罪,人们的灵魂才可以得救。这同中国宗教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人间气息的神灵大不相同免费论文下载。
3. 性善论与原罪论
关于人的本性,中国宗教受儒家性善论的深刻影响,基本上对人性持肯定的看法。肯定众人皆“好善恶恶”,在伦理生活中洋溢着一种乐观的情绪,即“人皆可为圣贤”。儒家坚持人是至善的存在,逻辑的结果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荀子的“性恶论”,也没有否定人有向善的能力,而是认为欲望等蒙蔽了这些能力,而欲望是天生的,所以人性恶,但只要去除欲望的蒙蔽,人的向善能力又会显观出来。[12] 儒家讲人格修养,道教、佛教讲去恶从善,以求超越,禅宗讲注重内心锻炼的禅悟、现世的人性历炼与修养及其德行的讲求,使得中国人有一种天然的对现世人生的乐观态度。
基督教的“原罪说”对人性持否定的态度,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神的旨意,犯下原罪而被驱逐,世世代代为罪人。因此,人生来就有罪,人生就是受苦,就是期待灵魂的救赎。人与世间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虽然人被称为上帝的子女跨文化交际,但在神面前,人的地位是卑微的,低贱的,只有听从神意,才可以从罪恶的贪欲中被拯救出来。[10] 正是由于这种原罪观念和期待救赎的愿望,西方人在其精神生活中形成了强烈的忏悔意识。人们依靠上帝之爱,通过承担现世生活中的不幸和困难,来获得救赎,使来自神圣生命的人重新活在神圣生命之中。
在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论的指导下,儒教和基督教二者在论及道德实践之方法时也有着明显的不同。道德实践在儒家是:“由心德之扩充所层层展开的人格世界”。[12] 在这种道德实践指引下,人们为成为圣贤而努力。而基督教论道德实践的方法则不同,首先我们绝不能忘记主动是在上帝。做一个人的真正样式是由罪中释放,相信上帝,也信任邻居;爱上帝,也爱人知己;期待上帝国的降临,同时也参与现实人性社会的复原,并在这种责任的生活中与他人与上帝复和。
4. 结论
中西不同的宗教文化影响了中西方的价值取向,并指引着中西文化沿着不同的航线向前发展。宗教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宗教文化在文化交流、哲学和语言领域结出的丰硕的果实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时代的宗教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和调整,以适应世俗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宗教中唯心的和虚幻的东西将会逐渐被人们抛弃,宗教中积极的科学的成分仍将为人们所保留和继承,并与社会进步的伦理道德相融合,成为推进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Dawson,Christopher. Religion and the Rise of Western Culture [M]. London: Sheed &Word Company, 1950.
[2]陈建新.论中西方宗教的本质差异[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1).
[3]季羡林.中印文化交流史[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27.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孔丘.孔子·家语在厄[M].
[6]梁晓鹏.中西宗教文化管见[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7]刘承华.中西宗教精神的不同及其文化内涵[J].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2(3).
[8]圣经.第20章,第3节[M].
[9]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M],齐鲁书社,1986,342.
[10]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4,35.
[11]周媛.早期基督教[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2]庄周.庄子·天下篇[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