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时间:2022-02-15 04:08: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越南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8—0126—03

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在培养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都与本科教育大不相同。在越南,研究生教育被称为大学后教育,主要包括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越南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到2003年,越南有研究生教育培养机构146个,其中硕士研究生培养机构95个,博士研究生培养机构116个。越南研究生教育覆盖学科面广,培养人才数量逐年上升,为越南各行各业输送了高素质的人才。根据越南教育培训部2002年号文件公布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越南招收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学科主要涉及教育科学、艺术、人文、经管、法律、医学等22个学科门类,其中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270个,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专业404个。

一、越南研究生培养模式

越南研究生培养目前主要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形式,根据招生对象的不同,培养形式不同,培养年限也不同。根据越南国家教育培训部2000年颁布的《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形式、课程设置及考核评价等方面做了相关的规定。

越南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旨在培养科学研究队伍。研究生教育要求接受教育者政治立场坚定,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具有服务人民的意识,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满足国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越南研究生教育主要有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进修班三种形式。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属于学历教育,研究生进修班属于非学历教育。根据不同形式的研究生教育,其培养目标亦不相同。由于本文涉及的研究生教育主要为学历教育,因此以下文中出现的研究生教育指的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

(一)培养形式及学制

在越南,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形式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主要对象是从本科考入研究生的学生,非全日制主要对象为已参加工作需要继续深造的人群。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生学习期间全程参加学校的教学安排,而非全日制学生只要能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时、课程和研究即可,其余时间可自由安排。但不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在培养规格上都是一样的,都要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

由此可见,在同一培养层次中,不同的培养形式所需培养年限不一致,要求也随之不同,招生对象较为灵活,起点不同,学制也有不同要求。

(二)课程设置及学分

1.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

越南硕士研究生教育采用学分制,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完成相应学分(80~100个学分,具体学分要求根据具体专业而定)方可毕业,其中1学分对应的理论学时为15小时。除了理论学时,还有相应的实践学时要求,通常为理论学时的2~3倍。

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公共课程。此部分课程包括哲学和外语两门课程,占总学分的20%。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所有研究生学员要完成哲学和外语课程的学习并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

(2)专业课程。此部分课程主要为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的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学分要求上,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学分要求也不一样。对于注重培养专业技能的技能型研究生来说,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65%~70%,对于注重科学研究的科研型研究生,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50%~55%。必修课程为专业所必需的科目,一般由教育培训部根据各个专业委员会的意见统一规定,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而选择修读相应科目,只要所修课程达到学分要求即可。

(3)毕业论文。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工作在入学时即可进行,但要毕业论文的学分则必须在完成了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论文答辩之后方可获取。毕业论文分为两类,即技能型和科研型,技能型学分比重为10%~15%,科研型学分比重为25%~30%。

2.博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

越南博士研究生教育相对硕士研究生教育来说在课程设置构成方面无太大区别,但要求却比硕士研究生教育苛刻了许多。课程主要也是有三部分组成,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博士专题和博士毕业论文。

(1)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所规定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如果学生选择的同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那么硕士研究生阶段所修读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即可直接带入博士研究生阶段,但如果不是同一专业只是硕士阶段的相近专业,那么就要按照规定修读相应的课程以补足。

(2)博士专题。博士研究生至少要修读3个博士专业,专题修读形式主要是专题集中学习,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并进行专题答辩,专题答辩通过后视为获得该专题成绩。如果专题答辩未通过的,将进行第二次学习、答辩。

(3)博士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分校级答辩和国家级答辩两个步骤。博士研究生完成了(1)、(2)两项的学习并获得学分,且达到其他附加条件(在正规刊物上公开发表至少2篇与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要求时,方可申请校级毕业论文答辩。通过校级答辩,方可参加国家级答辩。在完成了国家级的论文答辩之后,博士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即视为全部结束,可获取毕业证书。

(三)课程考核及评价

越南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根据0到10分不同的等级来进行评定,5分为合格,即5分达到考核要求,视为考核通过。

1.硕士研究生考核评价

硕士研究生考核评价主要涉及课程考核和论文考核。

越南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考核形式多样,总的看来,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有写课程论文和考试两种,其中考试根据课程特点又分为笔试和口试两种。每门课程的最终成绩至少要由两次成绩组成,即每门课程至少要有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如果学生出勤率没有达到理论学时的80%的则不能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若未按要求参加讨论、实践活动,未获得教学计划规定的平时成绩的,也将无法获得此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考核主要是以答辩的实形式完成,当学生完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分,论文撰写符合硕士毕业论文撰写要求,经导师同意可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答辩由答辩委员会组织进行,答辩委员会成员根据论文写作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出相应成绩,取这些成绩的平均值即为论文考核的最终成绩。

学生只有在通过了公共课程考核、专业课程考核和毕业论文考核并均达到要求后才视为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才能获得毕业证书。

2.博士研究生考核评价

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考核评价更多注重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硕博同专业的情况下,硕士阶段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即可直接带入博士研究生阶段,无需单独考核,但如果不是同一专业只是硕士阶段的相近专业,那么就要按照规定修读相应的课程以补足,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课题组答辩的方式。

与硕士研究生专题考核方式相比,博士研究生专题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采取专题答辩形式,专题答辩通过后视为获得该专题成绩,才视为修读完成该专题。

在越南的研究生教育中,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可以说是最为艰难的一个环节,除了入学时的开题答辩外,还要进行两次答辩:校级答辩和国家级答辩。答辩考核方式与硕士研究生考核方式一致。在通过了校级答辩和国家级答辩后,博士研究生方可获得毕业论文学分。

与硕士研究生一样,只有通过了各个部分的考核后才视为完成所有课程学分,才能获得毕业证书。

二、越南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特点

(一)重视英语和政治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未来的信息交流势必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英语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作为发展中国家,越南一直比较重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英语成为越南从小学直到大学、研究生的主要科目,体现了越南教育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英语已被列为必修课程之一,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只有按要求顺利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才能开始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由此,英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越南研究生教育也很重视政治教育,政治课程与英语课程并重。越南研究生阶段的政治课程学习形式多样,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课程考核也充分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笔试和口试两种方法,兼顾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及表达。

(二)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

根据越南国家教育培训部2000年颁布的号文件关于《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越南研究生教育不论是在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还是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对课程教学、考核等主要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学术上有个人的造诣。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从专题的答辩到毕业条件设置(发表学术论文方可毕业),都充分体现了对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视。

三、越南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分布不合理

根据越南2002年公布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在22个学科门类中,招生专业数相对较多的学科为人文、社会行为科学、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医学等5个学科,在这5个学科中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数为154个,占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总数(270个)的57%;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数为255个,占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总数(404个)的63%。而其他部分学科如传媒、计算机、药学、体育、加工制造等招生专业数极少,如传媒硕士和博士的招生专业数分别为7和4,与社会行为科学(26和31)、自然科学(37和49)、工艺技术(37和61)等相比,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越南教育部门应从全局考虑,对研究生招生专业做适当调整,在世界一体化的背景下,为了能尽快加入一体化的行列,应增加技能型、应用型专业的比重,在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时,注重研究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资源分布不均

越南高等院校特别是培养研究生的高校在越南国内的分布极其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如河内市、胡志明市等。而在农村或是其他边远山区高校很少,如在越南北部山区只有一所太原大学,整个西南地区只有一所芹苴大学,而国土面积相对辽阔的西原也只有一所大学。教学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无法为经济不发达地区提供充足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从而不能促进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尽量均衡教学资源在越南全国的分布,国家应在高校分布较少的地区建立更多的大学,同时鼓励研究生培养机构在这些地区实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促进经济发展。

(三)教育投入少

越南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上的经费投入少,人均培养费用低,因此对研究生的培养规格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培养质量。同时,越南大学教师的工资收入不高,国家财政发放的工资约为150万越盾左右,相当于人民币500多元,这样的收入对于越南不低的物价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越南的大学教师们经常下了班或是空闲时间都到其他学校或是一些培训机构做兼职,以维持正常生活开支。这样,教师们对研究生的指导时间就变少,影响了对研究生的教育培养。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越南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同时增加高校教师的薪酬,为教师专心教学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四、结论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不论培养的类型、培养的目标及培养的规格,都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培养既要注意深度也要追求广度,不能只求数量而不求专业。越南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还缺乏一定的物质保障,国家投入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政府各部门的主观原因,也有一些其他的客观因素。面对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形势,越南应结合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势,改革研究生教育,提高培养质量,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心转移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科研能力的培养。

第2篇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硕士研究生较本科生培养更加注重独立临床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为博士研究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医学专业人才形成的关键阶段。为了适应医学飞速发展的形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加速医学研究生成长,首都医科大学探索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实施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培养并轨制度。新的培养模式将使研究生及研究生导师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基于这种新培养模式的转变,作者提出了包括招生遴选、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多样化、研究生学习方式转变等7方面的教与学的建议,期望对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医学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1]。硕士研究生较本科生培养更加注重独立临床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为博士研究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医学专业人才形成的关键阶段。医学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终生学习的过程,而且其从事的职业神圣,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毋庸置疑的是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时至今日我们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仍然存在局限性。在医疗实践中,医疗模式也随着临床及科研的不断进步而发生转变,我们经历了从过去的经验医学模式到现在的循证医学模式,未来的医疗模式将转向精准医学模式。诊疗模式的更新以及人力对疾病认识的进步迫使医学人才不断更新知识,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医学生们尤其是研究生们,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及日新月异的诊疗技术,其成长之路注定充满艰辛。很显然,医学人才的成长是在无时不刻地更新知识和技术的情况下逐步成熟的。医疗人才之路真可谓“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国内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正在经历着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形成了不同的培养形式包括3年制(本科生毕业后考研)、7年制(本硕连读)等,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硕士研究生毕业时要具有初步的临床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毕业后获得毕业证及学位证。为了适应医学飞速发展的形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加速医学研究生成长过程,尽早担负起临床一线工作,正在试行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即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培养并轨模式[2],通俗讲就是在3年研究生培养阶段,研究生要按住院医师培养大纲及研究生培养大纲要求,除完成基础课的学习并修满学分外,尚需完成相关的临床科室轮转,并开展一定的科研工作,完成毕业论文,通过论文答辩,最后获得研究生毕业证、研究生学位证、医师资格证书、3年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即所谓“四证”),这种培养模式的初衷是在短时间内培养出高素质、临床与科研并举的复合型人才,有效缓解目前医疗资源紧缺与巨大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

可想而知,较之过去的培养模式,新的培养模式将使研究生及研究生导师将承载更大的压力与挑战[3]。对于教学管理部门,也需要出台全新的培养方案,譬如研究生课程设计、临床轮转表的制定、毕业论文的要求、考核及奖惩制度的建立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有效监督及科学评价。对于研究生而言,学习任务相当繁重,时间相当紧张,既要顾及理论知识学习,又要重视临床实践及毕业论文工作,应充分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处理临床与科研的关系、如何应对各种考试等等。对于研究生导师而言,与研究生一起讨论科研的时间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设计将必须充分考虑研究生的从事科研工作时间,对研究生临床工作的指导必须见缝插针。

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培养模式,探索比较适宜的教与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对圆满完成培养工作是颇有裨益的。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如下建议,期望为这种新模式的顺利实施献言献策。

第一,加强入口管理,提高招收门槛。为了减轻研究生在陪期间的临床工作压力,应该对有报考研究生意向的本科生,在毕业前一年实习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专业临床工作的预适应训练,适当增加临床实习强度,实现本科生培养向研究生培养的顺利过渡。研究生入学考试也适当增加“三基”培训内容考核,这样将具有一定临床实践基础的本科生入选,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研究生培养期间的压力,在面试阶段应重点考核临床专业能力,并增加心理抗压能力的测评,以测试考生适应高强度学习的能力。

第二,教学管理部门要精简基础理论授课内容,将部分理论授课内容贯穿于整个研究生培养之中。根据专业需要,精选必修课项目,尽量压缩理论课学习时间,部分课程可通过网络学习,完成考核。应关注学习的实用性,充分体现用中学、学中用。应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能力培养,避免只会看书、不会看病的弊端。

第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1,4],为研究生提供全天候、丰富多彩的学习平台。手机的应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通讯功能,扩展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未来的“互联网+”将在研究生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研究生培养应充分利用手机的互联网功能,大力开发用于研究生学习的APP软件,使学生能够在课外自由学习,拓展学习空间,延长学习时间。同时应制作各种视频课件,便于研究生在线学习,增加学习的直观性。

第四,研究生应统筹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新的培养模式要求研究生在基础理论、临床、科研之间统筹安排、均衡发展,这就要求研究生一定要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分清主次,保证按计划进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阶段学习任务。深刻领会“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深刻内涵。

第五,临床学院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小讲座。内容涉及临床及科研的各个方面,不拘形式,简明扼要,易懂易学。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各种临床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六,研究生管理部门要加强培养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建立恰当的培养及考核方案,构建以导师为核心的指导团队,实施教研室负责制。增加考核的频次及强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扬长避短,促使研究生的培养向个体化“精准”模式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第七,研究生导师应实时监测研究生培养动态,选择切实可行的研究生毕业课题。由于研究生在临床轮转阶段任务重,导师与研究生交流时间减少,导师很难及时掌握研究生学习动态。为了加强与研究生沟通,导师应尽量多找研究生谈话,了解研究生学习动态及存在问题,并给予适当心理疏导,还可以与研究生通过微信群等方式进行交流。为了提高研究生在本专业的临床工作能力,应让研究生尽量抽时间参加导师所在科室的教学查房,并与导师一起出专家门诊,这样有助于快速提高研究生的临床工作能力。导师应尽可能创造机会让研究生参加各种专业学术会议及学术讲座,以便开阔研究生科研视野。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时,应尽量选择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课题,并充分考虑研究生完成论文所需的时间及工作量,确保论文的进度及质量,使研究生能顺利通过论文答辩。

综上所述,研究生培养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管理部门、教师队伍、研究生等诸多方面,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既要兼顾临床能力的培养,又使科研素养的训练不被偏废,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星虎.关于当代医学研究生培养的一些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461,481.

[2]雷笑瑜,张勇,黄卓,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培养模式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5,13(2):65-67.

[3]张毅.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带来的困惑与挑战[J].医学教育管理.2015,1(3):205-207,210.

第3篇

原来,2005年12月15日,正在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女子铁人三项集训队”在昆明进行高原训练时,遭遇了严重车祸,造成一死八伤。

车祸发生时,普小云驾车第一个途经现场,立即帮助集训队急救伤员、疏通道路,并带领搭载受伤运动员的车队赶到玉溪市人民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减轻了集训队的人员伤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尽到了自己的救助责任,其高尚的师德,正是普小云教师生涯追求的目标。

30年的高校工作,普小云将其概括为一句话“教书学习做学问”。

教书,他崇尚两句话,第一句是中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二句是西语“给人以再多的金子不如给他一块点金的石头”。知识是用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人生有涯,学海无涯”,普小云从小学到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习跨度长达37年。就算华发尽染,他仍旧坚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真正“活到老,学到老”。

至于做学问,他认为兴趣也是做学问最好的兴奋剂,理论的千头万绪,实验的重复单调,其实都很辛苦,但研究中的发现带给人的愉悦就是最大的快乐。

普小云在云南大学物理系讲授“原子物理学”、“光学”和“非线性光学”等课程,内容丰富清楚,注重思维启发,师生互动较好,学生对其任课的网上评教平均分是95,8分,位居物理学院教师得分前列。先后获得云南省高等学校第六届教学名师、云南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和全国宝钢优秀教师称号,先后5次获得云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研究生导师,普小云2002年以来共指导博士生6名,硕士生36名,其中张远宪、祝昆和周丽的毕业论文,先后获得云南省优秀硕士论文,硕博连读生李强获得201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2009级博士生张远宪的学术论文获得2011年云南省科协第十届优秀论文一等奖,2011级博士生孙丽存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

作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普小云每年都氖2-4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2006年以来所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6人次获得云南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并发表于相关专业刊物上,已经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云南大学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对易红明毕业论文的抽查评价是“‘利用石英毛细管精确测量液体的折射率’一文,可以作为对本科生进行专业教育的范文”。

指导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成果更是引人注目。

第4篇

关键词:音乐;研究生;高校;学校管理

一、什么是音乐专业研究生

“研究生”英文为“Postgraduate”,在我国是指专科和本科之后的深造课程。研究生可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普通民众习惯将硕士生称为“研究生”,将博士生称为“博士”。本文以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主体进行分析。

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按照学籍管理的不同可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非学历教育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学生毕业后只有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研究生招生属于学历教育,也就是说学生经过学习、考试,通过论文答辩后既有学位证书又有学历证书。研究生按学习方法不同,可分为脱产(统招)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一般需要考外语、政治、综合科目(根据报考专业不同而不同)和专业课。

音乐专业硕士生的学习实行学分制,与本科一样,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学制一般为2到3年,其中学术型硕士多数都是3年,也有2年半的。一般来讲,前两年是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时间,通常可以修完绝大部分学分;第三年用来完成毕业论文、实习和求职。专业型硕士多数是两年。许多学校都规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的学分,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毕业。按照规定,在职硕士生的学习年限可相应延长一年。

二、音乐专业研究生为什么需要参与学校管理

“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很多高校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时常把自我管理与参与管理混淆,这既不利于理论发展的科学性,也不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参与管理与自我管理的主要区别是:管理对象不同。学生自我管理的对象就是自身事务,其在传统上是由学校、教师所管理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而学生参与管理,其对象就不仅仅是自身事务,还包括与学生权益直接相关的学校事务,例如教学安排、教师评价等,甚至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以包括与学生权益没有直接关系的学校事务,例如研究生对本科生的管理等。那么,作为音乐专业的研究生为什么需要参与学校管理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1.可以提高音乐专业研究生的沟通能力

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包含着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设计能力(形象设计、动作设计、环境设计)。沟通能力看起来是外在的东西,而实际上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它关系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作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研究生毕业后必然会走向社会,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工作可以协调好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大大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因此,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也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作为一名音乐专业的研究生,在校期间一定要加强锻炼自身的沟通能力。

2.可以丰富音乐专业研究生的社会阅历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在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每个人的性格、生活习惯都不相同,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就显得格外重要。大学与中学相比,每个人都相对独立。在这里每个人用自己有限的金钱和社会关系来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甚至争取自身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各种关系的复杂性。大学里各种职位是有区别的,例如:给校报投稿会得到稿费;当学生会干部会享受各类补助和奖励的优先机遇;参与社团、工作室的学生,有了在社会中寻找更多生存资源的能力。作为音乐专业的研究生,平时把大多数的时间放在练琴和学习上,造成与社会的接触不够,因此,在研究生阶段通过参与学校的管理可以丰富自身的社会阅历,为毕业后进入社会提供了实践机会。

3.研究生参与管理相对于本科生的优势

在大学生参与管理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中,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支持者的一个理由是,当代大学生已经比较成熟和老练。反对者则认为,大学生依然不够成熟,他们还年轻,生活经历有限,行为具有多变性,容易走极端,不善于兼顾平衡。笔者认为:就本科生而言,反对派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本科生毕竟刚迈入成年期,在知识、经验、心理等诸多方面并未成熟,因而让本科生广泛地参与高校管理,确是一件值得慎重考虑之事。但是,研究生则不同。研究生经历了本科阶段(博士研究生还经历了硕士阶段),不仅心智更加成熟、知识更加丰富,而且社会阅历和经验也较本科生有优势,同时,对学校管理也了解的更多,如果他们不读研究生,就已经在社会上承担一份工作了,因而让研究生广泛地参与高校管理,从参与者的自身能力和素质上看,比本科生更加合适。

三、总结

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是高等院校培养为社会主义音乐文化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知识和专业技巧,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从事音乐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从事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具有较强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本文主要从什么是音乐专业研究生、音乐专业研究生为什么需要参与学校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程.《心中的祖国―音乐与文学作品欣赏》[M].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1月版

[2]孙涛、崔伟.高师音乐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改革探索[J].大家.2010年10期

[3]王志良.关于研究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理论浅析[J].科技信息.2011年27期

第5篇

1.奖励制度的制订

我校对成人教育学生的奖励是从1979年开始的,以后逐渐形成制度,并且奖励的对象不断扩大,奖励的力度日渐增强,奖励的程序不断完善。2002年我校颁布了《重庆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学生评选先进办法》;2003年9月颁布了《重庆师范大学关于对取得突出成绩学生的成人高等教育和高教自考学生的奖励办法》(2004年、2010年予以修订);2005年制订了《重庆师范大学成教、自考学生评选先进的办法》(2011年修订),并且奖励还扩大到成教、自考教育工作者,2003年6月制订了《重庆师范大学评选表彰成人高教和高教自考先进工作者的办法》。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校对成教自考学生的奖励逐渐完善,并且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奖励项目的增加

奖励面向成教、自考所有学生(包括函授、业余、脱产),奖励分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在2002年的奖励办法中,集体项目有:先进班集体、文明寝室、文体活动中的优秀班级;个人方面有: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文体竞赛活动中优秀个人;2003年的奖励办法中又增加了对获得学位、考上硕士研究生、在计算机和英语等级考试中成绩突出者的奖励;2010年增加了对公开、参加市级以上比赛获奖学生的奖励。

3.奖励条件的严格

在所有奖励项目中都有思想品德的要求,并始终坚持以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去引导学生。如:优秀学员的思想条件是: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以及其他集体活动等。奖励条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采用量化考核办法。如:优秀学生的评选标准为:全年迟到、早退累计不超过3次,无旷课;学习成绩优良,成教学生各科考试考查成绩平均达80分;自考助学班学生第一学年通过全部计划开考科目,排名在全班前10%以内;无论是成教、自考学生免修免考科目按60分计算。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条件为:符合优秀学生的思想品德条件,学年平均成绩达75分以上、热心班集体工作、热心为同学服务等。如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条件为: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处分;所有科目无补考,毕业论文成绩优良;在校期间获得过院级以上表彰等。文体竞赛活动的奖励根据获奖等级,由继续教育学院经费给予双倍配套奖励;成教、自考学生获得学位、考上研究生,或在计算机和英语等考试中取得突出成绩则一律给予奖励。奖励条件中还有限制性条款,实行一票否决制。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评选为优秀学生:(1)受到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者,在校期间不能评为优秀学生;(2)受到通报批评及以上处分者,或所在寝室因文明卫生差受到通报批评者,在本年度不能评定为优秀学生;(3)身体素质差,不能坚持正常学习者,本年度不能评选为优秀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优秀毕业生资格:(1)学习期间犯政治错误者;(2)学习期间因违纪受到行政处分或违法受到法律处罚,或纪律松懈,不带头遵守校规校纪者;(3)毕业论文不按计划要求完成或毕业论文成绩为优良以下者、毕业论文有剽窃他人成果者。为了确保奖励的公平、公正,我们完善了奖励的程序,首先向全校成教、自考学生公布评选条件和评选比例,取得突出成绩奖励标准与奖励方式。其次由学生所在的院系根据条件提出候选名单报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再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审核后报继续教育学院领导集体研究、审查,然后向学生公示初评结果,并向全校师生征求意见,最后报主管校领导审批实施。

4.奖励方式的变化与奖励额度的增加

在2003年以前,我校对学生的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以物质奖励为辅,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授予荣誉证书,将填写登记表存入本人档案,并发给奖品或奖金;先进班集体、文明寝室发给奖状,并一次性发给奖金或纪念品。2003年以后,加重了物质奖励力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比例和奖励方式基本不变外(按照学生班级总人数的10%进行评选),增加了对取得突出成绩学生的奖励,及在文体活动竞赛中获奖学生的奖励,而且奖励力度增幅较大(见表一)。虽然为了平衡与全日制学生奖励的差距,学校对成教、自考学生取得突出成绩的奖励额度在个别项目上有所降低,如:对考上硕士研究生一次性给予奖励由2003年的2500元降为1500元,计算机专业专科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得四级证书者,一次性奖励由原来的1000元,降为800元,英语专业专科生参加专业英语考试获得8级证书者,一次性奖励由1000元,降为800元。但奖励额度仍然颇具吸引力。

二、奖励的实施与成效

制度设计的成效来自于制度的贯彻实施,我校成教、自考学生奖励制度的实施具有可靠保障。一是机构健全(2001年成立学生工作办公室);二是程序严密;三是经费到位。据统计,自1979-2001年,我校共召开了21次表彰先进大会,已评选表彰了2800人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和优秀毕业生。2002年以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奖励人次也不断增加累计达到了10356人次。其中优秀学生干部1484人次,优秀学生4741人次,优秀毕业生4131人次。2003年以来取得突出成绩学生人数累计达1829人次。其中考上硕士研究生81人,取得学士学位1294人,获计算机等级奖129人,获英语等级奖263人,获科研奖62人。自1999年以来,我校成教院已单独举办成教杯足球赛六届,成教杯篮球赛二届。2001年以来成教、自考学生单独组队参加学校田径运动,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学校和重庆市举办的各种文娱体育竞赛活动中获奖,对文体竞赛中的优秀选手,我们给予双倍的奖金和物质奖励(。回顾我校对成教、自考学生的奖励,我们认为这些奖励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习动力,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1.奖励体现了对学生的价值导向功能

对学生奖励不是目的,它只是我们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工具,而高素质人才的首要素质是思想素质,因此,我们设计的奖励制度是建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基础之上的,各种奖励措施不过是这种价值观的制度化而已。在奖励中,不但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必须是思想品德过硬的学生,而且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在文体竞赛活动获奖的学生都有道德要求。长期坚持不懈以表扬先进为主的激励引导措施,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助人为乐、关心集体。这种措施逐渐成为学生的共识,受表彰学生的榜样作用、示范作用日益明显。特别是近几年来成教、自考学生受奖人数的大幅度增加,而受处分学生人数不断减少,既证明了奖励在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的独特功能,又反映出我校成教自考学生学风的好转。

2.奖励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功能

学生当然是以学习为主,但成教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普遍现象,迟到、旷课、不按时完成作业经常发生,显然惩罚不是最好的办法。但我校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以表扬奖励先进、激励后进为主的理念,通过对优秀者的激励带动,激发学生的成才欲望和学习动力。年度表彰的都是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及在某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及时而恰当的奖励引导大批学生精力集中于学习活动之中,从2003年对取得突出成绩学生奖励以来,已有1294人获得学士学位,81人考上了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校的硕士研究生。其中,中文专业自考生何瑶、经济与政治学院贸易专业自考生李品庆、英语专业成教生王开妍研究生毕业后回(留)校工作。中文系自考生王立新,2002年研究生毕业后到重庆交通大学任教,并于2007年考上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

3.奖励体现了对学生素质拓展的引导功能

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迫切需要综合素质好、应变能力强的毕业生。因此,我们通过奖励措施将学生引向提高能力和素质的道路。在奖励制度中,我们不仅对在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的优胜者以及公开的作者予以重奖,而且对在各类级别竞赛中获奖的选手给予双倍资金奖励。成教、自考学生总体倾向好动,他们需要提供锻炼和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和平台,及时的奖励激发了学生的竞技激情,2006年以来,我们的学生在各种竞赛活动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2009年在校田径运动上,成教、自考代表队获得男、女团体第二名;2013年在校田径运动上,成教、自考代表队获得了男、女团体第一名的最好成绩,在2007年4月举行的全校师生混合跳绳比赛中,成教、自考师生代表队获第一名;2007年4月学校举办“五四”杯演讲比赛,在强手如林的20多名选手中,我院选手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一等奖。2010年学校举行的“三好杯”足球比赛中,成教、自考代表队获得冠军。在重庆市成人高教协会举办的“纪念胜利七十周年”歌咏比赛,我校代表队获一等奖,“我与重庆人文精神”演讲比赛中荣获第一名。通过竞赛活动也进一步增强了成教自考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

三、结语

第6篇

我国的MPA教育现已对公务员职业培训与素质能力提升、党政和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效能提升、以及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教育发展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从目前办学情况看,MPA教育市场已出现高校间培养质量良莠不齐、招生恶性竞争、生源质量下降、异地办学等诸多问题。本文以作为首批24所试点院校之一的武汉大学MPA教育的前期办学历程为研究对象,尝试分析提炼武汉大学MPA教育中的特色以供探讨。

武汉大学MPA教育的办学成效

武汉大学MPA教育的基本概况自2001年招收首届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研究生以来,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充分利用武汉大学优越的办学条件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主动与政府部门合作,努力拓展办学空间,为社会提供人才培养服务。2001年至2015年,已连续招生2139名,已毕业学生1327名。围绕MPA专业学位教育工作,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教学管理力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MPA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学位论文总体质量较高,MPA研究生毕业后的反响普遍较好,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赞誉。武汉大学MPA教育的办学成效第一,MPA研究生素质普遍提高。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紧密切合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并充分利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综合优势,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到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都严格把控MPA培养质量关。学员通过对公共管理专业理论的系统学习,既夯实了MPA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又增强了运用专业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第二,MPA学位论文质量高。自首届MPA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起,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就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及《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论文实施细则》以及《武汉大学MPA教育中心关于学位论文印制规格的规定》,严格论文导师遴选程序和论文指导规范,加强指导,严格答辩,保证质量。在全国MPA首批院校中较早地实行了MPA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和优秀MPA毕业论文评选制度,加上从2010年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开始的论文重复率检测制度,武汉大学MPA毕业论文100%参检,符合要求后进入匿名评审程序。正是这些有效的措施保证了武汉大学90%以上的MPA学位论文符合选题实践性强、格式规范、内容充实、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或学术水平的要求。第三,MPA毕业生质量高。自开办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以来,武汉大学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基本原则,每届MPA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都确定在与武汉大学在全国高校综合实力排名相称的水平上。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并且严格教学管理、规范培养程序,在已毕业的MPA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增强了工作能力并提高了管理水平,进而在事业上取得了显着进步,他们中获得提拔任用者有之,研究成果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和采纳者有之,更有不少的MPA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武汉大学MPA教育的主要办学特点

办学目标思路清晰,学科基础优势明显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能、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能熟练从事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针对上述目标,学校明确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思路,即依靠学校力量、依托所在学院,面向实际部门、服务地方建设,发挥学科优势、打造特色方向,强化教学管理、保证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稳步创新发展。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基础,积累了较为雄厚的教育资源,教育教学质量深受社会赞誉。

办学组织保障有力,管理制度建立完善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把“打造国内一流的MPA教育”作为办学重要目标。2001年4月,学校正式行文,组建了“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明确了教育中心的基本职能。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在政策制定、经费保障、各方协调等方面给予了支持。学校相关学院也积极支持MPA教育,从学科建设、培养方向设置、师资、教学资料使用等方面予以全方位合作。MPA教育所依托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对于涉及招生计划、教学条件改善、教学资源配置、骨干教师引进、专业方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奖惩制度等重要事宜,都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解决。除学院和MPA专业

学位教育中心行政管理外,学校建立了由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MPA教学指导委员会,注意尊重学术权力,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研究、指导、咨询、评估和服务作用。通过开展教学工作评估,建立课程组及负责人制度,设立MPA教学质量优秀奖,极大调动了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MPA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师资队伍雄厚,教学资源充足为了保证MPA教育的质量,武汉大学MPA教育自开办之初就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配备并专门制定了MPA教师的遴选制度。十多年来,MPA师资队伍,无论是在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上,还是在职称结构和学术影响力上,均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了加强MPA教学质量建设,促进MPA教学水平提高,武汉大学在MPA教学第一线配备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鼓励博导、知名教授为MPA研究生讲授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武汉大学所有MPA核心课程及方向必修课均配有2名以上教师授课并组成课程组,各课程组负责人定期负责组织本课程组任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MPA授课教师中,2次以上讲授同一课程者超过90%,所有核心课程教师均具有较丰富的科研成果。有70%以上的MPA专任教师参加了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咨询或项目研究。武汉大学非常重视MPA主讲教师培养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不仅为MPA主讲教师的遴选制定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而且支持上岗的MPA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相关的业务培训和进修,尤其鼓励MPA教师出国深造和开展合作研究,扩大国际学术交流。 武汉大学的MPA核心课程教师每年参加教研或科研学术活动、达到了人均2次以上,且有相当一部分MPA专任教师具有出国或出境进行学术交流的经历。除校内教师外,另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政府官员和专家讲课或开设公共管理前沿问题专题讲座,注重学员实践应用经验的积累,同时,采取导师组形式,并吸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公共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次的政府管理人员参与,共同实行对MPA学生的集体培养。教学手段多元,实践交流广阔武汉大学MPA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采用周末班和集中班等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形成结合自身特色与合作方需求的柔性课程设置机制,遵循注重实际应用、重在培养MPA研究生分析与解决问题技能的教学原则,强化案例教学、模拟训练、交互式学习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方式的运用。十多年来,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相继采用了案例教学、双语教学以及专题讲座和社会实践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且引入了口试、课程论文、读书笔记等考核方式。迄今为止,已经建立了内容覆盖MPA各门专业课程的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在每一届MPA研究生的全部专业课程教学中均使用了60个以上的教学案例,其中每届MPA研究生核心课程使用的教学案例均超过了30个。为了提高武汉大学MPA研究生的专业外语水平,还定期邀请国外专家开设公共管理讲座。武汉大学的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同时也非常重视与国外和境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力求树立国际化大视野,通过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吸收和借鉴国外和境外公共管理学科的先进理论成果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从整体上提升武汉大学MPA教育的水平。迄今为止,武汉大学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荷兰、新加坡以及香港和台湾的同行保持有密切的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

第7篇

关键词:数字出版;稿件采编系统;网络监督;期刊推介;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67-03

技术决定论者坚信传播技术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改变[1]。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正冲击着传统媒体的许多方面。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种,印刷版中国科技期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在许多环节进行了各种积极尝试及措施以应对网络的深刻影响,并正在发生着各种发展转变。

一、对科技期刊传统稿件处理的冲击与发展转变

中国科技期刊在网络应用及普及前,对稿件的投稿、审稿、退修、编校等环节均在纸质稿件上进行,并通过邮局邮寄方式联系,费时费力。

而在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网络的运用逐渐推广并在近十余年得到迅猛发展和普及,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科技学术期刊稿件的处理方式也悄然而不断发生改变。

在21世纪初,有期刊就开始尝试通过网络,利用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与作者、专家进行稿件的传送,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稿件的处理时程;之后,逐渐出现专业的开发软件公司,制作并推广使用期刊网络采编系统。

该系统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期刊门户网站和期刊采编业务集成化信息平台,将在线投稿、查询和在线审稿、流程监控等采编业务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上,以实现传统平面期刊的数字化存储、网络化传播和个性化利用的目标[2]。

目前采用稿件采编系统的期刊已较为普遍,这种方式易于实时查阅稿件处理进度,而且快捷、方便,提高了稿件采编流程的效率,有效缩短论文编审及发表时滞[3]。

二、对科技期刊编辑策略及传统印刷出版方式的冲击与发展转变

互联网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及方便快捷和可主动选择等优点,正在深刻影响着科研工作者查阅文献的方式,即不只是受限于传统印刷版科技期刊获取科研学术信息,而是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或各种专业数据库,主动检索并查阅所需内容。科技期刊编辑必须积极改进并提升编辑策略,以应对这种转变。如对网络检索频率较高的关键词、篇名及摘要等正投入更多精力,编修中不断提升其关注度,以便于科研工作者查找到相关单篇文献,提升论文的传播效果[4]。

同时,网络普及也促使中国科技期刊出版方式发生着深刻转变。由于网络的即时快捷,可避免传统印刷版科技期刊发排、印刷装订等过程延搁。为了使科研论文及时与传播,现今中国科技期刊出版方式正处于印刷版期刊与数字出版并存的阶段,并逐渐走向定量印刷或全部数字出版的未来。

目前,有些科技期刊在保存传统印刷版期刊的同时,自建期刊网站,应用网络即时论文,随后再按期印刷出版。2007年,我国上网期刊已有6000余种[5,6]。也有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网络数字化期刊或论文平台。自20世纪末以来,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这种全新的学术论文传播模式大规模兴起,促进了学术期刊的网络化发展,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取得长足发展[7-8]。如中国科研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即通过网络即时来自不同作者和不同领域的电子版论文,并逐渐开始尝试同时也出版纸质期刊。

此外,优先数字出版也是一种迅速发展并得到认可的科技期刊网络化数字出版模式。这是以印刷版期刊录用稿件为出版内容,先于印刷版期刊出版日期出版的数字期刊。目前大多数期刊选用的优先出版模式是录用并完成编修的经编辑定稿的稿件,一般以期或单篇论文为单位出版。目前,国际上许多著名学术期刊都有优先数字出版期刊,如Springer创办了“Online First”, Nature的“AOP”(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Science的“Express”, Elsevier的“InPress”;国内期刊大多采用中国知网平台进行优先出版。这种即时发行且灵活的出版方式,节省了等待期刊版面时间、排版印刷时间、邮发邮寄时间、图书馆编目上架时间,作品一般可以提前半年与读者见面[9-12]。这些不同的网络数字化出版方式,顺应了科研工作者在网络上查阅信息并阅读的现状,也便于利用互联网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向读者主动推荐、推送,有力促进了期刊论文影响力的提升。

三、科技期刊对数字出版版权争议及网络监督的发展转变

随着网络应用及对期刊出版方式的影响,逐渐出现了对数字出版版权争议及网络出版是否是正式出版以及缺乏相关法规制度等方面的新问题,并进一步产生了大讨论和新的思考[13-17]。例如,互联网普及之前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仅在答辩后收藏于学位授予单位和相关图书馆,学术期刊和司法界都将之视为未公开发表。因此,国内外学术期刊传统上并未将学位论文内容再次发表认定为重复发表。但近年来,随着网络出版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建立了硕博士学位论文库,读者可以检索并阅读全文,这一传统认识已受到挑战。张小强等[18]认为学位论文被收录进网络数据库属于正式出版——网络出版。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统一法规或规范,但中国科技期刊界的很多编辑工作者,已对其学位论文内容的研究论文投稿采取尺度不一的拒绝。很多科研工作者及硕博士研究生对此不能理解,或产生不满而抱怨甚至责问期刊编辑部,或者对毕业时学校要求上传电子版学位论文并网络产生抵触情绪,但为了顺利毕业而委曲求全并被动放弃投稿期刊。这些均对科研工作者的情绪、工作热情等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中国科技期刊及相关各方均急需重视并积极应对这一系列的新变化。如完善规范制度和机制,形成共识,达到有据可行,避免混乱;目前也并非所有高校都提供研究生毕业论文电子版全文,故是否应全面考虑各方利益,如研究生只提供毕业论文摘要或应有自主决定权提供全文,或数据库按研究生论文下载支付给研究生费用等措施,以期达到互利共赢。这些均需进一步深思并转变。网络普及在提升中国科技期刊所刊发论文质量方面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网络数据库检索的广泛性及文献不端检索软件的应用,均有效避免了刊发抄袭、文字复制等不端行为,保证期刊的原创性和首发性,提升了期刊论文质量和传播效果。

四、中国科技期刊利用网络不断提升国际传播和影响力并有望促进学术交流

利用网络的无地域、时间限制的优势,中国科技期刊特别是占主要份额的中文科技期刊走国际化之路并减少知识产权外流,是一个有利时机,必须积极利用互联网,寻求走出国门的方法和途径。

目前侨居海外的华裔科学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近三十年来迁往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新时期移民逐步增长,这一时期的移民大多具有高学历或为技术移民。因此,积极利用互联网,推进中国科技期刊(含中英文版)的国际化进程,可为遍布全球的华侨华人科研工作者提供方便查阅和了解中国科研成果的机会,也利于增进国际化传播。

中国知网数据库正在积极探索将中国科技期刊推介到世界各地,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此外,科技期刊也应进一步开拓各种方式,在国际范围内拓展更广泛的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如高校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国际间校际交流和科研合作优势,将其科技期刊网站在对方院校或研究单位的互联网站上建立广泛链接;或借助海外科研工作者及编委等,在其名片、电子邮件末尾签名处或博客主页等,标注上相应中文科技期刊的网址等,通过其与其他科学家交流或参会等机会,便可以使中国科技期刊得到积极推介,并逐步扩大国际传播及影响力。截止到2006年,已有超过500家的大型海外机构用户通过互联网使用中文期刊,中国的传统期刊在通过互联网发行到世界各地。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及皇后图书馆、多伦多公共图书馆等海外大型图书馆的借阅者们,可通过互联网阅读到了中国的科技期刊。而且,很多中国科技期刊也已拥有国际编委或审稿专家,正是利用了网络的便利,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也促进了期刊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国科技期刊通过互联网的这种广泛传播,也将对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研究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产生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国内科技期刊以这种方式走出国门,特别对不容易收录入以英文为主的SCI等国际知名数据库的中文版期刊,通过利用网络的各种方式推介,将极大促进中国科研成果的传播,并为世界各地掌握汉语或以汉语为母语的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了解中国科研发展的窗口。在增进国际科研工作者了解中国科研成果及期刊发展的同时,也必将吸引更多海外华裔科学家将其科研成果以其熟悉的中文撰写,并投往中国科技期刊,从而形成科研成果共享与期刊发展共赢的良性循环。随着其在国外推广力度的加大和提升,对国内科技期刊发展将会有巨大的推动;而且也方便世界各地华裔或他国的科研工作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开辟并寻找更多与国内同行的相互合作与交流。

中文版科技期刊还应进一步重视并提升论文的英文摘要的编辑加工和规范,为不掌握汉语的国际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解中国科研进展的窗口。相信科技期刊在传播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发挥其促进交流的作用,这也顺应中国制造业“走出去”到中国声音“走出去”的需要,避免科研领域购买国外试剂、仪器而将科研论文成果发表在国外英文期刊的“两头在外”的弊端。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等知名学者建议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重视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改革旧有的片面追求SCI评价体系的奖励和职称评定体系,对国内外期刊一视同仁,承认中国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同等重要性,不采取双重标准。在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深刻影响及积极应对转变的进程中,这些无疑又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要坚持世界一流和国家需求方向,要关注科学前沿和热点问题,妥善处理好国内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中国科技期刊是国际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并采取各种应对方式,不断转变思路和运营模式,建立自己的科技文献品牌体系及学术期刊评价的国际话语权。目前,利用网络平台,将以往小而散的期刊进行整合并实现集约化发展,也是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又一个趋势,并正在不断发展。这必将使中国科技期刊经历深远而有历史意义的发展阶段,更高效地发挥科研成果的传播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斯坦利?巴兰,(美)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科,王景发.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研发及系统功能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

[3] ,韩锟,游苏宁.采用稿件网络采编系统对期刊时滞的影响——以《中华神经科杂志》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

[4] 国荣,邱芬,胡爱玲.重视呈现度和发展机遇:提升高校科技学术期刊的影响力[J].编辑学报,2011(6).

[5] 刘虓,冯金东,刘飚.我国科技期刊的网站建设调查[J].编辑学报,2006(S1).

[6] 张宜军,杨中启.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现状及发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3).

[7] 李若溪,黄颖,欧红叶等.国际学术出版开放式访问(OA):实践与前沿问题研究进展[J].编辑学报,2006(3).

[8] 曾湘琼.学术信息开放存取模式运行机制与前景探析[J].情报科学,2006(2).

[9] 陈海燕,卢有泉.优先数字出版:学术期刊面临的新浪潮[J].编辑之友,2011(3).

[10] 郑丹.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探究[J].今传媒,2011(7).

[11] 郑爱莲,任玉欣,张晓晔.抓住机遇走网络化出版之路[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

[12] 谢明俊.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版权保护问题再认识[J].出版广角,2011(6).

[13] 张小强,张苹.学术期刊开放式访问中的著作权问题及其对策[J].编辑学报,2009(1).

[14] 张今.期刊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版权困境与治理[J].出版发行研究,2011(3).

[15] 施勇勤,张凤杰.数字版权概念探析[J].中国出版,2012(5).

[16] 施勇勤,张凤杰,马畅.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概念、类型及其在出版领域的应用[J].科技与出版,2012(3).

[17] 董琳.网络版权技术措施刑事保护研究[J].中国出版,2012(7).

第8篇

[论文摘 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既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又是一门急需适应旅游业发展的学科,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业就业率低的现象十分突出,而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造成学生就业能力差,出现供需错位的根源。本文在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建议。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完整的培养体系。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和变化,针对旅游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积极改革创新,以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要。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旅游人才的培养在质量和数量仍很难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仍以学术研究型教学模式为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要相脱节,教学内容陈旧,没有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课程体系仍然是“学位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三段式,教学计划缺乏实践性内容或实践环节难以达到预期目的。高校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是造成学生就业能力差的主要根源,也使得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处境十分尴尬。主要表现为旅游管理体制专业本科学生在旅游行业的认可度不令人乐观,不少学生毕业后选择其他行业就业,造成在旅游行业的低就业率和高流失率,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势在必行。

一、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仍以完整的学科体系为出发点考虑课程开发,注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在教学方法上传统教学方法占有相当的比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技能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以课堂为中心,忽视学校与社会的对口链接,封闭程度高。(2)注重理论教育和系统的学习,忽视实践教学的作用,忽视专业技能的培养。(3)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过多,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太少,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不够。(4)以考导学,进行应试教育,灵活运用的较少,体现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较少,考评方法上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较多,考试形式单一。

2.教师学历层次提高,但“双师型”师资缺乏

双师型教师主要指不仅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水平、扎实的科研功底,还要具有相关旅游行业实践经验,掌握实践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一部分是从相关专业转过来的,一部分是从高校到高校的研究型人才,其中大部分为硕士、博士,高学历者较多,但大多重研究而轻实践,很少能做到理论与实践兼备,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是一种以职业导向为主的专业教育,其培养目标是适合旅游产业需要的中级管理人才和基层管理骨干,而现有师资状况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旅游教育的开展。

3.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高等旅游院校多数还没能够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适合学生实践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基地虽然在很多高等旅游院校中设立,但由于缺少足够的重视或资金短缺等原因,导致实验室建设滞后,设施设备短缺、老化或不足,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学生在这样的实训环境下,很难适应很快未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

4.对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的培养不够,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旅游业从业人员除要具有主动的服务意识、良好的文化修养,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娴熟的服务技能外,还要具备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应对挫折及压力的能力。但在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这方面的内容较少,在本科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重专业知识学习,轻思想道德教育,造成许多学生养成了自由散漫的、纪律观念不强的不良习惯,很难适应及满足旅游行业的标准化、制度化管理的需要。

二、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1.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职业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建立实践教学考评体系是做好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1)改进实践教学方式

目前,高校的教学方式普遍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教师也感到疲惫不堪。如果在实践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PPT、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方式,组织学生现场演练,针对专题进行短时段PPT讲解,模拟实训竞赛等教学手段相结合,不但有助于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学习气氛中取得显著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他们的组织、参与、表达等能力。

(2)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旅游教育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必须提高从教人员的资格标准,既以提高学历层次和优化职称结构为重点,又着力于具有行业实践经验和“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拓宽师资来源,从旅游企业聘请专业人士为学生开设讲座或授课;②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具有旅游企业的实践或任职经历、实践经验丰富;③加强教师科研的地方应用性,提高教师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能力;④定期对教师进行旅游业务能力培训,做到产、学、研相结合,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实践水平。

(3)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估机制

建立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估机制是做好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现行的评估机制主要针对理论教学而设,以定性评价为主,很少依赖量化的指标,评价的主观随意性强。因此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应着重突出实际操作的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的性质分阶段,有步骤,按等级的制定量化考核标准,要运用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评价、实习单位评价等方法,对学生课堂实验、教学实习、操作实习以及毕业实习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估机制,通过学生实习报告的评价、实践能力的考核、不定期的调查、实践专项答辩等方法对学生在实习的工作态度、实践效果、操作水平等一系列表现进行横向考核与纵向评价,使学生真正掌握实践技能,充分体现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教学特色。

2.构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校内实训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开展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训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可以使学生拥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场所,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作为旅游院校可以适当引进合作企业,完善实验实训条件,突出校内实训基地的教育教学实训功能、社会培训功能、职业资格鉴定功能、专业技能比赛功能和科研创新功能,打造仿真教学环境,建立理念先进、构思新颖、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实训基地。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旅游院校不仅应建立专业实训实验基地,让学生按教学计划定期到实训实验室进行专业性或综合性的实践教学学习,还应通过协作关系,与校外的企业和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关系。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配合企业搞一些技术培训、管理策划、开发规划等工作;校外企业还可以接纳学生进行实习,同时为教师挂职锻炼、了解有关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夏学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师范大学学报,2010(6)100-103

第9篇

关键词:风险评估;安全教育;实验室;研究生

高校实验室是我国培养研究生的重要阵地,他们都将活跃在科研、生产和管理的一线岗位,充分的安全意识和过硬的安全技能对他们尤为重要。近年来,媒体报道的典型高校实验室安全事件,有70%来自国内高校,52%的安全事件起因于违反实验操作规程和实验操作不慎[1]。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分析结果表明有80%的事故发生在科研实验过程,且引发事故的群体有89%来自学生[2]。因此,加强研究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特别是实验过程的安全教育,使其在开展科学实验之前就掌握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对于预防和减少实验室安全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

高校实验室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始终是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一大难题,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事故致因理论认为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的安全事故占有很大比例。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认为大多数的工业伤害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诱发了约85%-90%的安全事故[3-5]。因此,加强人的安全教育,提高实验室安全准入门槛,已成为国内外高校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主要途径之一。国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历来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较早实施实验室安全学习与准入制度。美国密西根大学新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接受一系列安全培训并通过考试,实验室有组长(一般为研究生)进行监督提醒[6]。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EHS部门开发了实验室与化学品安全、环境安全等安全项目,为师生提供专业的监督、咨询和培训服务[7]。加拿大材料技术研究所对通过安全学习的发放“准入卡”,限定进入实验室权限和使用设备权限,“刷卡即责”[8]。澳大利亚同步辐射中心新进人员必须通过安全培训后才能进入科研机构,中心经常组织疏散演习和实际撤离[9]。牛津大学的实验人员通过安全培训后,还要导师和实验室负责人同意,才能进入实验室[10]。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重视度日益提高,已取得较大进步。江南大学2011年开始对全校师生实施强制性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和准入制度,并通过本科生选课、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和新教工领取教师资格证等环节设置约束门槛,取得了良好效果[11]。清华大学化工系在2015年建立了化学实验室准入制度,在常规安全学习基础上,增加实验室安全“告知+分析”环节,并通过门禁授权进行约束管理[12]。但是,实验室安全准入仅是安全管理的第一步,要充分保障实验室安全,还需要加强实验过程管理。

二新加坡国立大学实验室风险评估管理的优势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级顶尖大学,一直都将安全与健康誉为其核心价值之一。本文作者之一曾在该校工程学院访学,亲历其严谨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制度和培训体系,感触颇深。例如,每个实验室必须配备一名有安全资质的专职教师作为实验室安全员,监督和管理实验室活动。实验人员在开展实验项目前须填写《风险评估报告》,由实验室安全员评估通过后,方可开展相关工作。学院开展风险评估应用培训,要求人人参与,目的是让大家学会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措施最大化降低风险等级,减少伤害。危险源识别是风险评估的第一步。首先将一项工作分解成几个连续步骤,再努力识别每个步骤中各项操作任务的可预见危险和处于潜在危险中的人,最后将每个操作任务中的危险源单独列出,并详尽描述其对应的危害后果,只有已被识别的危险源才可以得到控制。识别出危险源后,就是确定风险等级。通过审视现有的风险控制措施,评估危险源带来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将严重性和可能性量化后进行乘积,就得到风险等级(详见表1)。确定了风险等级,最后就是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并持续检查以确保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只有高风险被降低到允许或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后,才能执行相应的操作任务。当风险等级等于1或2时,表明该任务属于可以接受的低风险水平,可以直接开展工作,但需要经常回顾以确保风险等级的精准;当风险等级等于3或4时,表明该任务属于中级风险水平,要对危险源进行仔细评估以确保在一定时间内能降低风险,或采取加强管理等临时性措施,才能开展工作;当风险等级在4以上时,表明该任务属于高风险水平,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将高风险降至中级风险水平及以下,才能开始工作,临时性措施在此不适用,也不能过度依赖于个人防护设备。风险控制的措施或行为要具有可操作性。一般来说,控制风险最好是尝试消除危害或采用危害性更小的替代性办法。当消除及替代方案都不可行时,再选择一个较强的干预措施,其次就是建立管理机制,最后是增加个人保护装置。个人防护用品仅是应对风险的最后一道防护,不能作为首选的风险控制办法。

三风险评估在本校材料学科安全教育的借鉴与实践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实验室具有危险源多且复杂的特点,由于研究生招生指标限制,多数实验室存在科研任务重、科研力量不足等状况。长期以来,无论是导师还是学生,虽有安全第一的积极态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轻安全的问题。因此,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不仅要从学生着手,更要增加导师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充分发挥导师第一安全责任人的作用。

(一)研究生安全教育实施方案学院2013年开发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要求所有研究生参加安全知识考试,并以考试通过作为实验室准入条件。2017年,学院借鉴新加坡国立大学实验室风险评估培训经验,对研究生开展实验室安全培训。要求研究生在通过实验室安全考试后,必须再参加学院统一组织的实验室安全培训并通过实验风险评估考核,才能获取实验室准入资格。同时,在日常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对需要购买、使用管控品的研究生,要求必须提交由导师认可的《实验风险评估报告》,方可购买并用于相关实验。

(二)研究生安全教育效果评价及改进机制学院自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以来,已对2012级起的1215名硕博士研究生组织了安全考试(详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参加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和实验室安全培训的人数比例呈稳定上升趋势,说明学生逐渐意识到参加安全学习的重要性,并做到积极参与。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通过率平均为99.6%,表明研究生对其学习领域的实验室基础安全知识掌握较好。实验风险评估考核合格率平均为82.7%,由于是人工考核,考核结果相对来说具有一定主观性,但仍能反映出整体情况有待提高。通过与师生谈话、实验室走访等途径,总结问题如下:(1)准入监管不到位:对于实验风险评估考核不通过的学生,一方面学院对准入管理没有门禁控制和人力监督,另一方面导师也无暇对不通过的学生采取准入限制,从而使风险评估考核缺乏约束力;(2)安全意识薄弱:学生自认为已通过学校实验室安全准入考试,该考试效力应高于学院考核,因此没必要再参加学院考核,并且侥幸认为实验室安全事故不会发生到自己身上;(3)科研压力大,功利性强:学生未能真正领会风险评估的重要性,“没时间”参与科研以外的各种活动。针对以上问题,学院拟采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优化实验室安全培训和考核模式。充分利用超星系统在线建设实验室安全培训课程,设置学习时间段、考核试题和合格要求,通过系统审批和查阅考核结果。通过在线课程建设,既可以方便研究生自由选择学习培训时间,又可以节省学院安全教育的人力和时间成本。课程建设完成,还可以拓展应用到学院本科生实验室安全教育乃至全校师生实验室安全教育,增加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第10篇

关键词:认知;恶性增资;不良贷款;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047-03

评级机构标准普尔3月13日表示,内地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现金流被削弱,将导致2012年银行业不良贷款逐步上升,全年提高2~3个百分点,银行业整体最高可达5%。事实上,即使前几年不良贷款持续下降时,中国商业银行也一直存在比较严重的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这些风险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不良贷款的恶性增资现象。所谓恶性增资通常是指当向一个项目投入大量资源(如资金和时间)后发现完成该项目取得收益的可能性很小,在有明确而客观的信息表明应放弃该项目的情况下,管理者仍然继续投入额外资源的现象(Staw,1976)。银行不良贷款的恶性增资浪费了资金,严重影响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导致金融抑制现象长期伴随中国经济生活的现实之中。因此,银行不良贷款的恶性增资研究,既有理论探讨价值,又有实际现实意义。

一、恶性增资相关理论回顾

在国内,对恶性增资问题的研究还几乎是一个空白。境内公开出版物中,提到恶性增资概念的很少,据笔者所知,梁能(1999)在论述公司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经理层管理能力方面的问题时,提到了恶性增资现象和有关文献。陈寒玉、陈冬华在翻译Chow等人的文章《中国企业中“恶性增资”现象的广泛性、影响、原因及对策探讨》(2000)时,首次提出“恶性增资”这一中文术语,并对西方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杨瑞龙(2001)在分析国有企业投资扩张与企业财务困境时,用到恶性增资概念。刘兵军、欧阳令南(2002)给出了恶性增资现象的中文概念。刘志远、刘超(2004)通过实证研究比较了自辨理论和前景理论在解释恶性增资现象上的效力。但国内专门研究银行不良贷款恶性增资的学术文献,笔者目前还未见到。

自从Staw在1976年提出“恶性增资”概念以来,国外学者对恶性增资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提出恶性增资的理论解释,分析恶性增资的影响因素和研究如何对这种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等方面。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恶性增资现象提出了许多种理论解释,如经济学角度、心理学角度、行为学角度等(Brockner,1992),比较重要的理论有:自辨理论、前景理论和理论等。

1.自辨理论。自辨理论认为,在出现负面信息的时候,对投资项目负责人的个人比不负责的个人更容易追加投资。所以,当一个人参与了初始的项目投资并且有负面信息出现时,恶性增资就更容易发生。自辨理论的观点是“个人会千方百计地使他们以前的行为合理化,而不承认在感觉上已意识到的错误”(Staw & Fox,1977)。在自辨理论中,恶性增资行为被认为是由回溯理性引起的,而当决策者并不对初始投资的失败负责或初始投资是成功的时,决策者没有选择恶性增资的显著倾向。

2.前景理论。前景理论认为,决策者在心理损失区域偏好风险,而在利得区域厌恶风险。Whyte解释到,前期投资产生的沉没成本对其决策者来说是确定的损失,如果承认项目失败而放弃增加投资,决策者就要承受这个损失;相反,增加额外投资虽然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但也存在盈利的可能,即使这种可能性很小,在两个损失之间,决策者宁可冒险选择增加投资也不愿意接受确定的失败,因此决策者在巨大的沉没成本面前会表现出恶性增资倾向。

3.理论。理论认为当委托人的目标与受托人的目标出现不一致,且委托人监督受托人行为的成本很高或根本无法实现时,问题产生。关于项目将来的运作和发展,如果受托人有私有信息,委托人就不能完全地监督受托人的行为,这时,双方信息是不对称的,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目标冲突将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会促使受托人采取恶性增资的行为,这样,受托人希望实现他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牺牲了委托人的利益。

以上我们简单回顾了恶性增资相关的理论,其实从本质上看,绝大部分的理论主要是从认知和责任角度来探析不良贷款恶性增资形成的原因,下面结合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从这两个角度详细探讨。

二、认知与责任对银行不良贷款恶性增资的影响

随着银行风险管理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电子系统的不断完善,加上有较为完善的业务操作规程、业绩考核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还有近年来对信贷人员的培训更为重视,银行对导致不良贷款恶性增资的项目因素、结构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都有一定的防范和预警能力。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银行业目前竞争压力的加大,信贷人员面临扩展客户市场的压力和刺激,而且一旦信贷项目开始走流程,信贷人员容易产生将项目继续下去的情感和欲望,在分责制下就容易引起恶性增资。当企业面临财务危机时,信贷员总是必须从是否增加给它的贷款中作出决策。信贷人员必须慎重考虑他们的贷款决策:是避免恶性增资风险从而面临失去客户风险还是维持客户关系并且承担恶性增资风险。事实上,信贷人员的工作通常有两个任务:业务增长和风险管理。当一家投资不足的企业为其项目申请贷款时,信贷人员必须考虑:该项目经济上是否可行;客户特性;信誉状况;管理能力;抵押品的价值;偿还条款。一般情况下,经过信贷评估,信贷人员将对新项目提出建议。

在这一过程中,信贷人员可能会对贷款项目产生情感。在Lewicki(1980)做的一系列访谈中,信贷业务员和信贷管理者将情感因素作为增资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旦一笔贷款申请被立项,信贷人员就自觉有将该笔贷款落实的个人责任。如果企业持续陷入财务困境,总在寻求额外的信贷支持,信贷人员就必须冷静考虑一下,在对该项目产生的感情、企业是否可渡过目前困境、因发展了劣质客户且恶性增资可能须承担责任间进行权衡(见图1)。

研究Staw & Ross的信贷环境模型可以发现,恶性增资的概率取决于贷款关系的个人认知和恶性增资责任哪个更为显著。如果一名信贷人员营销了一笔贷款业务,他对于该企业的信贷关系就有很强烈的认知,因而在后续决策中更倾向于追加贷款。而信贷员个人负责制由于增加了信贷人员责任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恶性增资概率。

曾经有些研究认为个人负责制会增加银行不良贷款恶性增资的概率(如Fox & Staw,1979),他们认为个人负责制使信贷员竭力避免承担过去决策失误的责任,信贷决策者通过对形成不良贷款或有此迹象的企业增加贷款寄希望于企业能扭转困境从而消除不良避免承担责任。这一观点在过去可能是成立的,但随着各银行信息系统和信贷管理的不断完善,银行内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大有改观,信贷人员个人很难隐瞒企业的真实状况,贷后检查也可以防范类似情况。不过,由于个人负责制,信贷人员人人自危,容易导致“惜贷”现象,从而使得信贷增长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协调。因此2000年后,各银行纷纷实行审贷会制,集体负责。在这种制度下,贷款恶化就可以很轻易地被归因为不可预见因素而不是初始决策时决策者没有充分估计可能的风险,因为一般来说,各行审贷委员会的委员组成是相对稳定的,一般由行长(或分管信贷的副行长)、信贷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稽核部门等的经理组成,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审贷会制的原意是集体决策可比个人决策更准确估计风险,但实践中,集体决策也暴露了很多弊端,如集体负责意味着无人负责。

从中国近几年集体负责制的实施中我们发现,集体负责制减轻了信贷决策者恶性增资的责任,在审贷会决策下的恶性增资,信贷决策者承担的责任远远小于个人负责制下的决策者。信贷决策者虽然也可能被批评,但他可将(下转66页)(上接48页)恶性增资归结为维持银企良好客户关系的无私心的行为。初始决策认知与决策责任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只有当决策者有理由恶性增资时增加决策责任才能降低恶性增资的可能,否则没有特别的理由,决策者不会进行增资。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信贷员在贷款业务中产生的个人认知越高,越容易做出增资决策;而一旦其所需承担的决策责任低时,恶性增资发生的概率就提高。其实,不仅是信贷员的认知和责任会影响到恶性增资的发生概率,信贷员的级别也会对此产生影响。一般认为,高层信贷决策者,比如行长、副行长或信贷经理容易认为自己享有信贷免责,一定情况下容易造成恶性增资。

三、策略建议

随着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法制等宏观环境的不断好转,为降低不良资产占比、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银行需要做的是不断省视自己,多从自身找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恶性增资的成因很大部分在于银行体制、责任制度、信息系统以及信贷人员素质不够完善,这就需要首先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建立科学的信贷决策和信息环境;提高信贷人员的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并加强监管和审计。

参考文献:

[1] Chow,C.W.,Vidya A.N.,and Fleenor,C.P.中国企业中“恶性增资”现象的广泛性、影响、原因及对策探讨[J].陈寒玉,陈冬华,译.

中国财务与会计评论,2002,(1).

[2] 刘青,刘志远,张健.银行高层更替与不良贷款恶性增资――基于不良贷款拨备与剥离视角的分析[J].金融论坛,2007,(2).

[3] 刘青,刘志远.集体决策能抑制恶性增资吗――一个基于前景理论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4).

[4] 刘青.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续扩动因与控制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8:5.

[5] 刘志远,刘超.基于实验研究的恶性增资行为解释:自辨理论还是前景理论?[J].中国会计评论,2004,(2).Linda V.Ruchala,John W.

Hill & Dan Dalton.Escalation and the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A Commercial Lending Experiment,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J].

1996,(37):15-26.

第11篇

关键词:金融非均衡发展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相关关系 对策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政策的不断推进,以城带乡、城乡协调的一体化发展进程越发顺利、合理。据中国行业企业信息中心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消费品市场首要特点就是农村消费增长加快,城乡消费增量差距趋于缩小。但是,在解决城乡消费差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尽管我国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现出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城乡二元结构方面却仍存在一些难以在短期破解的问题,表现在: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增长相对量相对较慢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保障水平低并存,如何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居民消费品制造业成本压力大与创新能力不足、信贷分配结构不尽合理并存;三是城市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不尽规范与农村流通网络不健全并存,制约着消费市场的扩大,根本原因还是基础设施与金融支持的问题;四是诚信机制不健全与事后维权难度大并存,特别是在农村金融体系不够完善、金融服务不够全面、金融信息不够顺畅的背景下,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难题难以“化解”。林毅夫等(2009)认为政府干预导致了中国城乡消费差距扩大,农业生产支持程度和农业贷款对中国城乡消费差距影响不稳定。张军(2010)认为我国城乡家庭消费差距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根源在于收入增长的行业制约、设施建设投入的城乡分离、消费观念转变的养老制度约束。储德银等(2010)认为收入分配和政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绝对程度基本相同,但二者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却存在显著性差异,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正向挤入效应,而对农村居民消费则产生负向挤出效应。本文从金融非均衡性发展的角度,分析产生城乡消费差距的原因根源,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前解决城乡消费差距难题提供参考。文章通过研究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现状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逐年扩大的相关关系,实证两者间相关关系显著性意义的有效性。基于金融视角下提出解决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难题、破解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难题的对策建议,从而最终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居民消费差距现状

本文首先对1995-2011年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和居民消费差距的存量和绝对差量统计数据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以分析两者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差距现状

通过对1995-2011年我国城乡金融贷款占比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城乡金融贷款占有总量的差距明显。1995年全国城镇金融贷款占有总量为47518.9亿元,而农村同期金融贷款占有总量仅为3019.1亿元,城市占有金融贷款是农村的15倍。而随着我国东西部、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速度差距的扩大,城乡金融贷款占有总量的差距在不断地扩大。从贷款占有量的差距看,1995年至2011年的17年间,城乡金融贷款绝对差距从1995年的44499.8亿元扩大到2011年的459179.3亿元,并呈现逐年扩大态势(如图1所示)。

(二)我国城乡收入水平差距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我国1995-2011年的城乡收入水平统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可以得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时间序列图(如图2所示)。从城乡可支配收入看,呈现逐年上升态势。1995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83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为1578元,城乡收入差距为2705元,城镇收入为农村收入的2.7倍;而2011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城乡收入差距为14833元,城镇收入为农村收入的3.1倍。总的来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是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却并没有得到改善。

(三)我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变化的发展现状

根据对我国1995-2011年城乡消费水平统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得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时间序列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我国城乡人均消费水平随收入水平呈现逐年递增态势。1995年的城镇人均消费4931元,农村人均消费为1313元,城乡消费差绝对差距为3618元,城镇消费为农村消费的3.8倍;2011年城镇人均消费17163.7元,农村人均消费为4882.7元,城乡绝对差距为12281元,城镇消费为农村消费的3.52倍。虽然从消费水平差距倍数看2011年较之1995年有所减少,但是结合收入水平的差距倍数来看,仍然显示出了我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居民消费差距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现状分析,以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差距水平(FD)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水平(RC)为研究变量,以1995-2011年的时间序列为研究范围,分别以城乡贷差和城乡消费差距代表FD和RC的差距水平来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一)编制相关性研究变量的时间序列表

根据现状分析,本文首先编制了我国城乡金融发展差距水平(FD)与居民消费差距(RC)的相关性分析时间序列表。如表1所示。

(二)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居民消费差距

根据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差距水平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水平的时间序列发展现状,为了解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城乡差距水平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相关关系及金融资源配置变化情况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程度,本文对两者的发展现状变化情况进行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利用SPSS.16.0对表1进行系统分析,输出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三)结论

由表2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1995-2011年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变化情况相关系数为0.978,说明两者的变化情况是成正相关关系的,即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必然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存在影响,而且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程度越高,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越大;另一方面,从表2中我们看到Sig.(2-tailed)置信水平小于0.05,所以单纯的根据我国城乡金融信贷差距代表的非均衡性发展状况与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状况的相关性系数来说明两者之间的高正相关水平是不全面的。

综合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居民消费差距的现状分析和以上相关性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城乡金融贷款非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乡人均收入和消费的不均衡,并且成为造成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追溯到计划经济时期,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在资本稀缺的条件下内生决定了金融资源配置上的偏向城市行为。一方面,城市化发展,导致大量经济富裕的农民迁移城市,在增加了城镇消费增长的同时压缩了农村消费;另一方面,也在于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善,一部分通过银行机构将农业剩余资金转移到城镇。这些均是造成我国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和居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同时存在的重要原因。

基于金融非均衡发展视角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本文首先从城乡贷款占有量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消费差距的时间序列图来反映FD和RC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两者的相关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两者正相关度为0.978的高相关性。因此,要实现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特别是限制国民经济均衡发展的核心动力的居民消费之间的差距,就必须抓住推动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动力源:金融发展。结合“二元论”核心观点以及哈罗德-多马模型相关经济增长理论,基于金融非均衡发展视角为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金融机构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运作能力

建立完善的区域金融体系。形成合作化、政策化和商业化相结合的分工合理、竞争适度的金融体系。使不同金融机构在区域金融体系内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加强金融机构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运作能力。

1.加强金融机构“资本创造”经济发展。发挥乡村、城郊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促进农业产业机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可以组建金融机构和乡镇单位经济发展“一对一”帮扶小组,不仅有利于加速资本的运动效率,防止农村部分农户资金长期闲置,监测农村资本运动方向;而且有利于推动农村金融机构运作能力的提升,紧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建立帮扶小组内金融机构与乡镇单位经济共同进步的评估体系。

2.加强金融机构“资本创新”经济发展。调整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职能定位,除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力度外,还要加强对我国区域特色的多元化产业支持力度,以改善不同地区的金融机构的运作能力,实现区域特色、产业特色和金融特色相互结合的政策性职能定位。如定位江西景德镇陶瓷金融、赣州的稀土金融、南丰的蜜橘金融、鹰潭的铜金融等等产业与金融相结合的创新性金融政策性职能。

3.加强金融机构“资本推动”经济发展。引导邮政储蓄银行等具有农村边远地区先决优势的金融机构开办农村消费信贷品种,丰富农村金融市场的资本供给。通过增加资本供给来实现金融机构运作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城乡均衡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城乡金融-经济的共同发展。

(二)提高金融机构调整资本流动的灵活性和方向性的能力

完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体系的政策体系。一方面,需要丰富金融工具特别是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提高金融机构调整资本流动的灵活性能力。另一方面,缩小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大力开发农村居民生产信贷、消费信贷产品,提升消费、收入水平低下地区的综合消费水平,实现全国资本流动的健康合理发展,提高金融机构调整资本流动的方向性能力。

1.丰富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机构调整资本流动的灵活性。在传统的金融期货、期权、掉期及互换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要求,开创如农产品远期合约、农业产业收益证券化等金融产品,从而提高金融机构在调整资本流动时更具有灵活性。其次,加强消费、收入水平低下地区消费信贷的有效供给。

2.完善金融市场生态环境,建立多层次、互补型的金融-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提高金融机构调整资本流动的方向性。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金融市场生态环境的认知度,形成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发挥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生态环境中的主导作用,实现农户整体信用评级的提升。三是发挥典型示范效应。落实好对文明信用农户的激励政策,加大对其授信、贷款、利率等方面的优惠力度,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同时,加强对不良信贷主体进行信用控制,并且通过全国征信系统对其进行公示,以提高违约成本。实现金融机构资本流向优质资产,推动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

(三)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投融资平台的建设

随着金融危机爆发后“影子银行”-民间资本流动活跃,在国家适度宽松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背景下,各地区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积极探索,为应对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摸索出路。而在各城市投融资平台飞速发展并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农村特色的投融资平台建设,从而致使农村地区“相互抱团”组成生产合作组织,以提高农户生产安全性。但是这种合作组织形式在解决当前农村地区生产、销售和赢利的基础上却难以有效推动合作社每一位社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劳动积极性。只有推动农业生产股份经营才是最终出路。因此,文章建议为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水平和金融普及率的共同提高,须设立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促进城乡市场竞争,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在这样一个投融资平台,需要实现社会资本流向农业产业部门的同时,更需要实现金融知识的宣传,引导农民更新消费观念。一方面,各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机构要根据农村的特点,把不同地区真正需要的金融政策、金融常识、金融业务知识及主要的金融业务办理程序送到农民手中,使农民学会运用金融致富,利用金融改善生活,最终实现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另一方面,结合国家关于“三农”优惠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扩大内需政策,利用全国各地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投融资平台,推行“金融下乡”活动,实现金融机构城乡区域政策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以城乡金融支持产业发展达到均衡,缩小城乡差距。

(四)构建农产品-资本流动监管体系

构建农产品-资本流动监管综合体系,包括农产品流动信息、资本流动信息、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状况、金融发展状况以及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形成农村金融风险监测体系、风险损失补偿体系、资本流动财政支持体系等,有利于实现区域市场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同步监管与发展。

对于农产品的监管体系。包括对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过程、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农产品的效益监测。从生产到流通的全过程,是否实现投入产出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产品监管体系的监测目标。

对资本流动的监测体系。包括银行金融机构对农产品的支持资本、农户的自有资本以及财政部门的转移支付资本监测。根据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只有恒久财富才会对社会货币流动量产生影响。而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市场资本总量是由全社会国民收入决定的,从而为构建资本流动检测体系提供了可行性。

综上所述,文章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和优势采取适度的货币信贷政策和保险政策;对区域内的重点中心地区实施特殊发展政策,从而达到以点带面、以局部带动整体的效果;采取优化城乡区域金融的产品结构、金融服务手段的更新、金融机构网点设备的覆盖以及金融人才城乡结构的优化等措施;构建现代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等措施,研究金融非均衡性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关系,为进一小缩小各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带来的不均衡影响,缩小城乡金融非均衡性发展程度的同时,为扩大农民收入来源、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提供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1.鲁钊阳.城乡金融发展非均衡化的形成机理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12(4)

2.贾健,徐展峰,葛正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金融非均衡发展关系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2(3)

3.朝正清.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7(1)

4.钱水土,程建生.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J].货币银行, 2011(8)

5.刘志仁,黎翠梅.金融非均衡性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研究[J].消费经济,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