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安全用电管理论文

安全用电管理论文

时间:2023-01-04 11:21: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安全用电管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安全用电管理论文

第1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城市当中,用电量不断的增大,城市配电网建设显得尤其重要,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城网改造规划的内容以及对配电网改造规划编制的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再提出本人对配电网在电力工程建设当中的展望。

【关键词】

配电网;改造规划编制;电力工程建设;特点

1城网改造规划内容

谈及城网改造规划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城市配电网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的离不开电,而城市配电网其主要是指除了提供电源的输电线路、变电所以外,还包括配电网。[1]其中输电线路和变电所是为配电网所提供电源的,配电网有多个组成部分,其分别为:高压配电网、中亚配电网以及低压配电网。而城网实际上就是城市配电网的简称,对城网进行改造规划就是对城市配电网进行改造规划。城网改造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分别为:对原有配电网的改造和扩建后新建的配电网。在城网改造规划的具体内容当中还包括规划的年限、编制、经济分析以及改造安排。

2配电网在进行改造规划编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2.1注意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对于城市配电网来说,其不仅仅是电力系统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城市建设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电力行业还是我国的基础性行业,其更是如此。[2]因此配电网在进行改革规划编制时,一定要注意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这样才能做到双向发展。

2.2注意符合城市配电的特点

城市配电共有六大特点,其分别为:①电网的负荷相对较为集中且符合密度额十分的高;②用户的用电质量要求都比较高;③由于配电网的设计标准比较高,因此在安全和经济的合理平衡之下,供电需要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④即使配电网的接线较为复杂,依旧需要保证其调度的稳定性;[3]⑤由于配电网在自动化这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对电网的管理水平要求也就比较高;⑥配电网当中有关的配电设施的要求比较高。

2.3注意对资金进行合理规划使用

目前,由于我国国家资金有限,给予配电网改造规划的资金是有限的,这也就要求规划人员在对其进行规划的时候需要合理有效的利用资金。那么相关工作人员在规划的时候应该如何做呢?首先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对配电网的改造并不是由一个人来进行规划的,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首先都可以将自己的规划内容制作一个方案,然后对所有提交的供电方案进行参考选取,选出最佳方案。[4]而方案的选取标准则是以资金的投入和有效性为中心,合理有效的使用资金能够为供电部门和全社会带来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3对配电网在电力工程建设当中的展望

3.1合理布局电网结构

对于配电网的经济运行以及管理来说,对电压的等级进行简化之后,对其是有利的。目前,我国城市配电网当中所使用的电压有35kV、100kV、220kV、380kV等。那么目前我国城市配电网的发展趋势是将110kV的电压引进市区,将市区当中的35kV逐渐的淘汰。其实对于任何事物来说,完美、完善是其一直追求的目前。同样的,对于电网结构来说,一个合理完善的城市电网结构的布局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布局城市电网的结构,能够有效的满足城市居民现阶段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还能够满足、适应发展的裕度。[5]这相比我国以前城市配电网的布局,合理布局电网结构能够使电网变得更加的灵活。

3.2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改造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越来越多的设备趋于智能化。对于城市配电网来说,技术的结合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技术已经成为配电网改造规划的核心内容。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配电网配置就结合了科学技术,例如:箱式变压器、架空绝缘导线等等的应用,对于我国城市配电网来说都是值得借鉴的。只有不断的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充实自己,自己才能变得更强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配电网是保障城市居民日常用电的,因此对城市配电网进行规划改造是必然的。本文主要对城市配电网改造规划的内容以及配电网在规划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再根据本人自身的想法提出了两点相关的建议,希望对我国城市配电网的改造规划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梁嘉升 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蒙阴县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马建.宿迁洋河镇区域配电网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2]李志锋.中小城市配电网规划实施策略及其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

[3]史阳,辛文增.论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的发展趋势[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第2篇

工程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一:电力工程经济管理问题及对策

在科技及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而对于电力企业,在电力工程的建设中,对于电力工程经济的管理方法的确立及完善也在不断的增高。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态势之下,全球的用电需求也在不断的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电力企业的从业者的从业素养也挺不断增高,电力企业的管理也应不断提升,本文就电力企业的管理方法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入手,期望以这样的问题论证方式使得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电力工程;经济管理;方法

一、管理方法在电力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

对于现今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节节攀升的状态,企业间国家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对于传统的电力企业更是如此,压力也是非常巨大的。目前我们国家的电力工程行业发展的势头很猛,在这样的激烈竞争中传统的电力工程企业想要获得一席之地,掌握科学的电力工程经济管理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把对企业的管理方法放在第一位,就需要对企业内部的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及控制,对于企业的核心支撑--工程建设,也需要开展有效的管控。对于电力工程的控制管理就要从设计、实施、监管三个大的方面入手具体在工程造价、成本、施工费用的具体阶段入手。通过对传统电力企业的管理方法的提升,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又有一席之位,得到更好的进步与发展。在针对传统电力企业施工全过程管理方法的提升,还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使得预算达到更好的效果,从而保证企业在施工完毕后合理利润得以保障。在电力施工中的各种类型、各种因素实施有效的管理,会对整体的管理产生积极的效果,尤其是电力工程当中经济因素的各项控制,会有决定性的作用。

二、具体管理方法概述

电力工程经济管控是一个复杂多面的工作,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全方位的调整,具体来说,成本的控制降低、资源的优化利用、工程的如期完工都是需要完成的步骤。

1、设计阶段

设计是一项工程最开始的阶段,也是一项电力工程结构中的核心,并且设计环节所需要的资金大约仅占总工程预算成本的百分之一,但是设计阶段对于整个工程的经济影响比重可高达百分之七十五甚至更多。在设计阶段,从电力工程的规模预计、结构标准、功能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从而确定整个工程的最大成本需求,在初步的施工图纸制作完成之后,对于准确的造价具有很好的标准参考作用。当然,在实际的施工阶段,还需要结合施工地点的具体条件,如地理位置、天气、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因素做出具体方案的调整,从而使得工程依据最佳方案开展,使得工期、成本都能控制在预算之内。

2、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对于各阶段的控制工作为管理的重点。对于预算,一定要进行切实有效的管理,预算管理的成功,对于整个电力工程的顺利完工乃至整个企业的合理运作都至为重要。所以,在施工的预算管理要保证管理的全面性、合理性,专业人员的参与必不可少。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如当地的经济水平、施工难度、天气及其他因素对预算做出合理的编制,保证施工阶段预算控制的合理性、可行性。第二,预算审查也是一项重要工作,而且,由于具体施工情况的复杂性多变性,工程变更也是预算审查的一个难点和一个重点。设计的变更,施工方法的变更、工期的变化、人员的调整等多种因素都会对预算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但是,如果能够在顺利审核施工中的变量,从而很好地完成预算审查,是能够极大促进电力工程经济的管理效果的。特别是在一些大型的电力工程中,往往设计工作不能很好地预估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做好施工变化签证工作,做好预算审查,往往是工程能够顺利完成的基础,对于预算变化审核工作完成得越早,对于电力企业最终的成本控制意义越大。所以,在施工阶段,能够保证变更预算审核顺利完成的关键是现场签证制度的完善和审查,这就要求在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人员,在业务上不仅要具备基础的业务知识,对于预算管控的基本概念,工程签证的变更规则也应熟练掌握,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顺利,保证不合格项目的筛查完整、保证预防施工企业偷工减料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而且对于施工合同的履行也应依法进行。所以,在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和审核,对于工程经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招投标阶段的过程中的参与单位也应做到规范报价,要结合工作量来进行成本的核算,保证标底在预算制定过程中的正确引导作用。

3、结算阶段

在工程完工,进行结算之前,都需要进行工程量的清算,以工程量的清算结果作为核准施工单位是否依照合同合法完工的标准与依据。而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对图纸的熟悉掌握,施工流程的充分了解、还需要具备能充分了解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方案的制定及事实程序等专业技能。除过工程量的的审核外,定额的审核也是结算阶段一项重要的审查项目。定额通常指工程中各项消耗而形成的费用支出。一般来说,定额单价可以在项目核算中直接套用,但前提是确实保证定额单价的准确性。但在结算中有些项目则需要进行定额的换算,以确保结算的的取费基数的准确性,防止错套、高套情况的发生。当然,在核算中,取费类型也要与招标合同、施工合同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宋芳超.电力工程管理手段与节能设计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

[2]邵福平.电力工程管理的问题及改进方法研究[J].通讯世界,2013(11)

工程经济管理论文范文二: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摘要:工程项目在运行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工程风险不但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这些潜在的风险会严重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对于工程的安全性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加大对工程风险的预防和管理,才能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特别是对于经济风险的管理尤为重要,其是工程顺利完工的保证。文章分析了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风险,提出了应对风险的有效控制手段。

关键词: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控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科交叉现象逐渐成为经济的主流。其中,经济学和工程学的交叉所产生的工程经济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工程经济中常常隐藏着一些潜在的风险,严重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对于工程经济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工程经济风险防范主要是指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同时确保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我国企业想要适应目前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就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的意义

工程项目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阻碍着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管理的有效实现,企业想要有效防范经济管理风险,首先要对各种风险进行正确地识别,预测风险可能给工程项目造成的损失,准确评估各种风险的影响,进而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对策,降低风险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控制可以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及时规避风险造成的损失,准确把握工程项目的风险,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的质量。有效地控制了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确保工程按时完成,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投资方的权益。做好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风险防范,可以提高工程的安全性,保证施工人员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提高企业的社会收益。

二、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风险分析

(一)施工方案风险

在工程项目建设时,施工过程会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导致工程项目进度缓慢,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资金的周转情况、工期的改变、政策和环境的变化、施工技术的选择,施工材料的变化等都会提高工程项目的风险。如果在工程施工时没有充分考虑这些风险,没有按照环境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方案制定,将会出现施工方案选择不当,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

(二)项目投标风险

招标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往往工程设计环节就会涉及。施工企业设计深度不足,其标价的单价无法完全涵盖工程的全部,在工程施工后会出现实际施工图纸和设计的工程施工图存在差别,而想要变更这些差异,就会与投标时的单价不符。企业想要进行风险转移,就会在签订合同时将这些风险转嫁给承包方。而在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恶意压价现象,施工企业想要招标成功,就会压低招标的价格,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风险。而我国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制度仍不完善,业主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往往会强制企业采用不合理的结算方式。

(三)材料采购风险

工程经济管理的目的就是确保工作人员共同发挥作用,提高经济管理的效果。但是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工程经济管理仍然只是针对自身的管辖范围,而对于其他部分的管理难以开展。材料的采购是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其管理质量将直接决定工程项目的质量,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但是在材料采购时,企业对于采购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材料采购管理质量低下。工程材料的价格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出现波动,材料采购不可能在市场价格较低时全部完成。因此,当材料价格上涨时,就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工程施工时还需要租赁一些大型机械设备,而这些设备管理不当或者出现一些意外等,就会导致工程停工,降低这些设备的使用效率,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四)施工风险

工程项目施工风险会直接制约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对企业的整体效益造成影响。企业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在合同签订前都会分析施工的成本,将人员费用、材料费用等详细分析,从而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但是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施工过程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设计的变更、外界环境的变化、政策的变化都会对企业施工造成风险,严重损害企业的利益。工程项目想要顺利完成,需要雇佣大量的施工人员,而施工人员的素质存在差异,其整体素质不高,且安全意识较差,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

(一)完善对工程经济管理认识

企业想要提高工程经济管理的效果,首先要提高工程项目参与人员的管理意识。工程项目经济管理较为复杂,需要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性管理。工程项目的工作人员必须提高成本控制意识,充分考虑成本和工程进度的关系,实现成本控制的同时,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工程项目施工时,有时会出现追赶工期情况,这对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容易出现安全隐患。而企业的工程造价人员基本不会参与工程施工方案的制订,这导致工程项目的经济和技术关系难以一致,容易出现忽视经济的现象,提高了工程项目的造价。因此,企业要加强造价和设计人员之间的合作,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的经济性。

(二)构建工程经济管理体系

工程项目建设企业要构建工程经济管理部门,全面管理工程项目的运转工作。企业需要建立设计和营销等专业化机构,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工程项目的开展。工程经济管理部门能够保证将经济管理落到实处,监督工程成本的预算,将各个部门的经济管理有机结合。企业的管理层主要负责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制订、施工分包以及资金调动等工作,而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工程进度、建设质量和安全的监督。企业必须构建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施工漏洞有据可循。企业在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要尽量使工作透明化,以保证招投企业的利益。在材料采购时,可以通过规模化采购,构建企业内部的物流配送机制,形成科学的材料配送网络,降低材料的采购成本。

(三)构建风险控制体系

工程项目经济管理中,需要合理化管理工程合同,通过专业人员审核合同的内容,分析合同的有利内容和不利内容,进而维护建设企业的权益。在合同签订时,要积极与对方交流,进行有效的谈判,尽量争取合同的平等性,降低企业所要承担的风险比重,提高建设企业的权益。同时还应最大限度地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工程项目施工时,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一旦出现与合同内容不符的情况,要及时收集客观的、公正的证据,积极维护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工程项目在建设之前,要聘用综合素质高、管理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和安全意识以及施工技能,以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企业要最大限度地使施工人员熟悉项目的内容和工作环境,培养工作人员应对危机、处理危机的能力,降低劳务风险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企业还要对施工材料和设备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协议,降低市场价格变动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企业采供部门要密切关注施工材料的变化情况,合理的预测材料价格的变动,提前做好采购,避免材料涨价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如果遇到不可控制的价格上涨,企业可以延长相应的工作时间,缩短工程的工期,以降低材料价格上涨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同时企业要做好时间安排,切不可盲目延长施工时间,要保证施工人员充足的休息,才能在缩短工期的同时,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四、总结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其设计诸多方面。其中,工程经济管理是结合经济性和技术性的全方位管理,其可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良好运行,降低施工的成本,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企业必须提高对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视,分析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风险,制定科学的风险控制措施,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韩福君.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3(23)

[2]包乐.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23)

第3篇

关键词:网络银行;风险;监管;对策

本文是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理论成果(课题编号:201401345)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16日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美国阳伦-H-利普斯、托马斯-R-马瑟查尔、简-H.林克合著的《电子银行》,美国玛丽-J-克洛宁所著《互联网上的银行与金融》这些著作对网络银行的业务特点、竞争优势、风险问题等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但对网络银行风险防范及控制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细致。Mayr J.Cornin.在《Banking and Finance on the Internet》指出,加强网络银行风险防范与控制,要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内控制度,从网络银行内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上防范和消除网络银行风险。新加坡Tan Chwee Huat在出版的《Financial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in Singapore》中指出,网络银行的风险具有开放性、易变性和流动性等特点,一定不能忽视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网络银行风险管理主要依靠国家中央银行的指导和各商业银行的通力合作。

欧美等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网络银行的风险监管基本上采取宽松的监管原则,主要通过补充新的法律、法规,使原有的监管规则继续适应网络银行环境,并针对网络银行及其风险的特点,制定、颁布相应的立法建议和监管指南,建立了较完善的网络银行监管法律体系。

(二)国内研究状况。网络银行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开始于2000年前后,但与其迅速发展的形势相比,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相对滞后。尹龙是国内研究网络银行比较早的学者,他在论文《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与监督问题的研究》一文中,对网络银行的风险特点和监管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结合我国网络银行的现状,提出了完善网络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和监管策略。张成虎在发表的《信息技术风险监管――银行监管的新领域》一文中,对银行技术风险进行了定义,分析了技术风险的表现形式和国内研究现状,并对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问题提出了对策。张军亮在论文《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与监管体系建设》中通过分析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难点,提出了从三个层次建立风险监管体系。徐静在《关于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的思考》中,指出网络银行在我国迅猛发展,但是网络银行的发展不可避免要带来风险,监管部门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例如建立健全我国的网络银行监管制度,借鉴国外网络银行监管经验,改变传统的银行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积极培养适应网络银行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总体而言,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理论还处于不断丰富和完善状态,这与网络银行的迅猛发展不相适应。

二、网络银行存在的风险分析

(一)系统技术风险。网络银行的技术风险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密码、口令简单。网络上的许多风险的起源是使用了简单的、静态的口令。网络上的口令可以通过许多方法破译,其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通过监视信道窃取口令和口令解密;二是系统本身漏洞。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一网的计算机客户端使用“跟踪路由”命令的话,就可以看见数据从客户机传送到服务器要经过许多不同的节点,这些节点最容易受到攻击;三是信息易窃取。大多数网络上的信息没有加密,或简单加密,以至于文件传输很容易被窃取。同时,网络防火墙的设置比较复杂,许多系统在设置过程中无意识地扩大了访问权限,从而被不法人员利用获得信息;四是监视系统。当客户使用文件传输协议或远程登录终端模拟协议连接远程账户时,他输入的口令是没有加密的。所以,通过监视携带口令和用户名的IP包可获取他们,并使用这些用户名和口令到系统。

(二)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指来源于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大缺陷而导致的潜在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主要涉及网络银行账户的授权使用、网络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网络银行与其他银行和客户间的信息交流、真假电子货币的识别等。商业银行职员对业务的漫不经心和客户的疏忽也有可能导致网络银行严重的操作风险,从而危及网络银行的总体安全。网络银行可能会因为客户欠缺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而面临相当高的操作风险。另外,商业银行职员和客户不能够充分理解网络银行采用的不断更新的软件,进行误操作也会给银行或客户自身带来操作风险。

(三)银行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指网络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因为经营不善而使利润下降的风险。网络银行能否获利,主要取决于客户数量的多少。只有不断增长客户数量和提高客户信任度,才能确保网络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经营风险又可以分解为注意力分散风险和服务对接风险。注意力分散风险是指网站因为吸引不到足够的点击量,无法形成一定数量的固定浏览群体,从而使潜在的客户流失,造成银行收益下降的可能。服务对接风险是指网络银行不能提供足够多的电子商务网站的在线支付服务,造成客户转移,使银行的营业额下降,最终导致收益损失的可能。

(四)行业法律风险。网络银行的法律风险来源于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规章和制度,以及在网上交易中没有遵守有关权利义务的规定。网络银行业务牵涉到商业法律,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财务披露制度、隐私保护法、知识产权保护法和货币发行制度等。当前,我国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网络银行、网上支付的专门法律还没有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所以,利用网络及其他电子媒体签订的经济合同中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也使得银行、司法机关在打击网上金融犯罪时难以采取主动措施。

三、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模式不合理。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一套针对于网络银行监管的模式,现在用的监管体系都是沿用了传统银行的监管方式,因此出现了监管的手段跟不上网络银行发展的现象。网络银行业务相当大的一部分具有同质性,又经常出现在同一个平台进行。这就与传统银行业务按照机构或者产品划分的监管方式有着很大不同。所以传统的银行监管模式很难适用于现阶段的网络银行。同时网络银行涉及到的监管机构相对较多,目前,还没有一套科学的协调机制。不同监管机构的监管理念、监管职能、监管手段等方面各具特点,因此会出现相同的网络银行业务得出不同的监管结果。在进行传统银行业务与网络银行业务的融合过程中,较多的使用电子记录、电子凭证、电子数据等方式,从而不能准确预测资金的流动,不能够满足网络银行监管的要求。

(二)监管水平较低。由于网络银行出现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导致我国的网络银行监管部门职能设定不是很清晰,缺乏熟知网络银行相关法律法规、掌握计算机网络和传统银行业务的监管经验的监管人员,所以导致监管专业水平较低,业务能力不强。监管机构和人员对于风险的预测、分析、控制的能力薄弱,所以较难适应新时期网络银行监管的要求。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银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以其独有的便捷性,给传统银行带来极大的冲击,同时在传统银行有效的相关法律运用到网络银行上就显得不是很适应。科学的网络银行相关法律法规需要包括金融理论、通讯理论、计算机理论、网络技术理论等内容。这些内容共同作用才能使网络银行业务的安全有效进展。但是,目前我国关于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现阶段我国有关于信息安全保障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法律仍然不够,对于网络银行的业务规范相关法律几乎没有。2001年,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的十几家银行共同建立了我国的金融认证中心,解决了网络银行认证方面的一部分问题,但是其影响力只限于签发相关的金融系统的证书,没有真正形成权威的认证体系。所以,目前出现了商业银行自己发放认证证书,并且参与虚拟交易的现象。银行的监管机构所颁布的相关规章制度及行政法规仍不满足网络银行监管的需求。例如,2006年所颁布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仍然没有关于技术风险管理方面的法规制定。

(四)缺乏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市场准入是控制网络银行风险,维护交易安全的第一道关。把好准入关,就能够将那些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造成安全风险的网络银行排除在外。根据《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网络银行的准入适用的仍是审批制。从我国当前网络银行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对现有银行开办网络银行业务的,施行严格的审批制是十分必要的,可有效的降低网络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的风险。但是该规定所具有的时间性、程序复杂性与网络银行业务开展的多样性,变化性及迅捷性等特点是相互冲突的,导致传统银行从事网络银行业务条件过高,市场进入成本较高,不利于网络银行业务的开展和运行。

同时,网络银行处在日新月异、纷繁复杂的金融环境中,同样也受到优胜劣汰规律的制约,一旦不符合市场要求和经营条件的,也应当适时退出。如何减少其在退出时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需要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而我国目前缺乏这方面的制度。

四、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体系的对策

(一)健全网络银行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才能够做好风险监管的工作。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我国需要制定科学的、规范的网络银行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网络银行的各种业务,从而降低网络银行风险。我国在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中承认以数据电讯的形式签订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与此同时,在2004年又出台了专门的《电子签名法》力争完善相关法律。但是现阶段,我国仍然缺乏对网络虚拟交易税法、信息安全相关立法、网络交易隐私权立法等多方面法律的制定。在国际范围内,各个国家之间缺乏金融与司法的有效联系,从而不能够适应网络全球化的需求,对于跨国网络金融犯罪的国际条例仍然约束力不强,所以我国要力促健全国际与国内的网络银行相关法律法规,力促实现网络银行的依法监管目标。

(二)加强网络银行监管机构建设。我国的网络银行风险专设机构的建设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以央行为主体建立完善的网络银行监管机构。从传统的银行监管机构中抽调对计算机网络、银行业务、金融体系等技术理论过硬的人才建立一支监管能力强的网络银行监管队伍。并且对机构中的骨干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负责对网络银行风险预测与指导下属机构业务。与此同时各个地区需要设立相应的网络银行监管机构,将我国的网络银行风险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监管。并且定期的组建网络银行的法律以及电子商务方面的专家进行研讨,依照我国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时的发现问题,提供意见,并且将建议及时地提供给中央银行,以便进行下一步的网络银行风险监管制度改革。由此可见加强监管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是此环节的重点。

(三)创新监管思路,提高监管部门业务水平。网络银行业务引领了我国的银行业走向网络化的道路,现阶段我国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仍然不够成熟。所以在进行网络银行风险监管的同时要注意不能够阻碍网络银行的正常发展。在预测以及控制风险的过程中要保护网络银行的竞争、不断地创新监管思路。提倡强化主管部门对网络银行的业务监管,简化网络银行创新业务以及审批业务的冗繁程序,彻底的简化网络银行业务的审批方式。

(四)加强市场准入与退出的监管。加强市场准入方面的监管。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通常是对在现有组织框架下开展网络银行的不需要审批,由其自行发展;而对设立独立的开展存贷款业务的网络银行法人,则需要审批。英国监管当局认为风险较大的金融机构不宜从事网络银行业务。对于我国而言,在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初期,基于对其业务未知风险的防范,审批制的存在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能将那些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造成安全风险的银行排除在外。我国可以进一步在总体上确立审批制度的前提下,制定灵活的市场准入制度。可以适当放宽市场准入主体条件,对进入网络银行业的主体予以有条件的开放;逐步放宽网络银行的业务范围,允许网络银行兼营证券、保险的业务,逐步实现银行功能的全面化;适当简化审批程序。长远看来,审批制会加大网络银行的市场准入成本,因此应当尽可能的简化审批程序,降低进入成本,以避免影响网络银行的业务创新和技术进步,降低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加强市场退出方面的监管。当前欧美国家对网络银行的退出处理非常谨慎,一般要求网络银行制订可靠的信息备漏案、参加储蓄保险计划。网络银行退出时以市场兼并作为主要的措施。网络银行的退出不仅关系到银行的有形资产处置,还涉及到多年积累的无形资产,比如客户交易信息、消费信息、个人理财方式等数据的处置。因此,对网络银行的退出设计应当谨慎,作出妥当的安排。对此,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我国网络银行的市场退出机制包含以下四点:一是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使网络银行均参加储蓄保险,以抵制市场风险;二是制定可靠的信息备份方案,减少信息数据处置不当带来的损失;三是确立网络银行审慎退出的监管原则,减少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四是以市场的办法解决网络银行的退出,提倡选择企业并购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尹龙.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影响[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