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5 00:10: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中等城市;规划布局;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需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尤其是中等城市的公共服务的建设和发展是当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其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参考因素。中等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规划布局要实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中等城市公共服务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为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我国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现状
我国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布局在建设中,要注意切实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全力构建多元化、系统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要注意认真进行现场勘测、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真正了解明确群众对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需求情况和当前建设的满意度,围绕群众并以经济情况为基础的相应的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布局,而当前我国在此问题上主要采用的是“一主两副一轴”的空间结构的布局,以城市的建筑中心为核心,最大限度地实现现有公共服务设施的最优化,努力形成功能综合的公共服务设施结构。同时在中心广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文体服务中心、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公园、特色商业街等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发展。而对于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整合方面,主要是以部分区域进行有机的整合,例如对于某一集中兴建的开发区进行单一模式的有效整合,但这种建设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由于在布局和规划中缺乏必要的协调和统一,因此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主要表现为急功近利地针对某一区域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集中的建设,其力度和规模之大让群众得到了一定的好处,但是从中等城市的公共服务建设的总体规划来看,缺乏必要的协调性和科学性,这是当前我国中等城市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布局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中等城市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统筹规划
中等城市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中往往定位于某个时期、某个地域的发展,而对于全局缺乏统筹规划,在规划布局方面的统筹力度不够。在规划部门也相关职能部门的公共设施配置指标上产生分歧时,没有明确的制度予以支撑,而规划部门对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力度不大,造成区域分散、各为一体,从而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规划方面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撑,缺乏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中不能实现定点定向突破,不能有效发挥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聚焦效应,实现规划布局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精细化水平有待提升
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建设要切实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认真调整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内容和指标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精细化水平,要细化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内容,因地制宜地将教育、体育、养老、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协调起来。当前我国中等城市在对公共设施规划布局中的质量和科学发展方面的定位和规范性建设上,不能有效实现对公共设施自身的内部功能结构、建筑质量和建筑风格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无法保证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持续性发展。尤其在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的公共服务设施的衔接上没有有机的融合机制,不能切实保障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布局中的公平公正。
(三)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
中等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在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资金问题,由于中等城市发展速度较慢,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中主要依赖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而政府工作纷繁复杂,要切实保障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的及时和有效地投入实非易事。尤其在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要充分满足群众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的实际需求,但靠政府的资金注入是远远不够的。从整体的布局上看,开发商的公共服务设施只是拘泥于开发区域的规划,而从城市整体的规划和人文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断层。从公共服务设施的长远发展来看,公共服务设施的所有权问题也留下了一定的隐患。
三、解决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问题的对策
切实有效解决当前我国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建设中的问题的,对于推动和促进我国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统筹规划
要实现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有效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调度能力,将公共服务资源规划建设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建设有机协调起来,平衡经济、社会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的科学规划布局,通过公共服务设施的适度空间预留,给经济社会发展下的未来公共服务需求留足建设和发展的空间。要根据地域特色和风俗民情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在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不居中,要注意明确考察当地群众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在规模结构上的科学性,特别是在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的超前性和资源利用的合理性。通过统筹规划实现对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管理工作的加强,要侧重于对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科学水平。
(二)提升精细化水平
有效提升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精细化水平,要完善配置原则,充分考虑到公共服务设施的开放性特点,探索基于生活圈理论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是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和建设融入人性化和科学化理念,认真考虑群众的工作、生活中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中,要以便利性为基础,充分考虑到群众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要求,切实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精细化水平。
(三)创新融资和建设模式
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资金支持,要创新融资和建设模式,积极探索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中的融资渠道,引领各方面的公益资金或个人资金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扶持,通过进一步明确投资、建设和产权体系,实现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政府和企业资金的有效整合,有效完善规范高效的公共设施融资体制,充分调动社会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实现公共服务的均衡布局和统筹规划。
总之,在当前我国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建设和发展中,政府日益重视社会需求结构的发展变化,将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的水平和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中,充分考虑到地域和群众的需求,逐步实现中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和规划布局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宋洁尘、刘洋.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的思考[J].北京规划建设.2012(01):82-84.
【关键词】差异性需求;小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给方式逐渐向服务型和盈利型模式转变。原来政府和企业等单位所承担的部分公共服务职能,交由社区来承接。因此,社区在居民生活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如治安、卫生、公共场所、医疗保健、就业、住房、养老等)需求日益迫切。而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发展社区公共服务的基础。
近年来,虽然我国已经加强了对小城市社区的建设,但从实施情况看,小城市社区建设在推进过程中比大、中城市难度更大。小城市观念更新、体制改革、社会变迁的速度都远远落后于大城市。无论是人们的身份性质,还是区域状况,都比城市社区有着更明显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1】小城市社区发展滞后,已成为目前我国社区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1 社区相关概念及分类
1.1社区
中办发[200023号文件《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对所指社区是“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及规模调整后的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区。”本文所使用的城市社区的概念,亦即中办发〔200023号文件中对城市社区的界定。而小城市社区就是指那些处于小城市、县城或城乡结合部的社区。
1.2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是指为了便利社区居民生活、满足身心健康发展需要、方便社区管理而建设的相关硬件服务设施和软件服务设施【9】。
本文通过梳理和整合规范和文件【7】【8】中有关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结合小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实际发展需求,选取以下设施作为研究对象。
社区文化服务设施,包括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图书室、社区科普站,青少年、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体育服务设施,指社区健身设施(社区休闲广场,健身器材,室内活动室等);社区医疗保健服务设施,主要有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教育设施,主要包括社区幼儿园;社区福利与保障(援助)服务设施,包括老年人综合福利设施,含残疾人服务中心、社区心理咨询室、社区法律咨询室等;社区管理服务设施,包括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家政、就业指导、咨询等综合服务)、警务室;以及社区商业金融业服务设施。
2东平县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及问卷调查
2.1典型社区的选取
通过对县城所有小区的分析,东平县城综合了商品房社区,单位型社区,村转居社区三类社区形式。
单位型社区依然是主要居住模式,由于社区建设年代较早,设施配置的标准较低,存在设施老化等一系列问题。例如建委家属院,交通局家属院。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建设的早期开发小区型社区,多采用比较传统的规划布局手法,空间紧凑,人口密度较高,配套设施不全,如佛山小区。新建居住小区,建筑质量较好,社区服务设施配置较完善。村改居社区多位于配套基础差的城市边缘区。社区内公共服务设施供应严重滞后与低效,居民构成以就地安置的拆迁户为主。
通过以上分析,分别选取了2个新建商品房社区、1个旧商品房社区、1个单位型社区和2个村转居社区作为调查点。 基本涵盖了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3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存在的问题
(1)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
配套层次单一
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以街坊级为主,缺乏居住小区级配套。
设施类型滞后
旧式居住小区仅有半数建有基本的配套设施,且存在规模偏小、设施落后等问题;新建居住小区虽然基本都建有配套设施,但其中多数是物业管理,并没有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服务。除了个别高档住宅区之外,所有的社区都缺乏文体设施,社区图书室、阅览室等几乎不存在,体育健身设施及场地的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社区医疗设施实质上均为个体私有,并非为社区居民服务的非盈利性组织。
③建设标准偏低,存在质量问题
(2)原有标准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现行我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02)。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层次的居民对于社区公共设施也提出了新要求,其中的部分内容难免会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非营利性公共服务设施缺乏
住房商品化导致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侧重于营利性设施类型,公益性项目和经营型项目的建设程度差别大。社区福利设施、文化活动站等普遍缺乏,而以经营为目的的第三产业服务项目品种繁多。
(4)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资源配置有限
小城市的社区服务主要依赖政府的投入和推动,许多社区应配备的基础设施会迫于财政负担而缩水甚至取消。小城市资源配置有限,单位制社区和商品房社区的设施由于管理体制、营运成本等诸多原因无法资源共享。
2.4问卷调查概况
通过本次调研,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小城市社区居民属性的群体特点,分析居民对设施的群体需求偏向;
居民对社区管理和社区生活的认知,分析居民对社区生活的需求程度。
(3) 小城市社区居民属性的差异性,分析不同群体所需求的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的侧重情况、对配套设施的依赖程度,以及利用周边城市设施的情况;
(4) 小城市社区类型差异性,分析不同社区对设施的需求差异。
调查问卷包含两部分:
(1)居民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家庭收人消费、家庭结构等,结合政府资料作为影响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基本人口特征考虑;
(2)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偏好,需求及评价,作为居民需求的基本特征加以分析。
3影响小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需求差异的因素分析
3.1居民结构
3.1.1居民年龄结构
社区居民年龄结构变化较大,不同年龄段的居民由于受身体状况、思想观念、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有着不同的需求。老年人增多的趋势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影响较大,对其依赖程度最高。需要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和心理咨询等托老服务。而中青年人群对社区生活的依赖性较弱。
3.1.2居民阶层结构
社区居民的阶层化带来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需求上的差异。经统计分析,随着文化程度、收入消费水平、社会地位等的不同,其生活习惯、价值观念、设施需求程度和对社区的认知均有较大的差异性。文化程度、收入消费水平、社会地位越高,对文体娱乐设施的需求越高,在生活习惯上对社区的依赖越小,对社区的归属感越弱。文化程度、收入消费水平、社会地位越低,对基本生活设施如幼儿园,医疗卫生的需求越高,在生活习惯上对社区的依赖越大,对社区的归属感越强。由于收入的不同,小城市社会各阶层享受的社会福利有较大差异,低收入阶层依然对基础公共服务设施需求最强烈。
关键词:居住区;公共空间;公共服务设施
一.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
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是指在城市居住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休闲娱乐,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居住区的公共空间包括有入口、道路、各种场地、植物花卉和休憩设施等
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内容及特征
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是为区内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的居民使用或服务的,因此公建的布局要适应儿童、老人、残疾人、学生、职工等居民的不同要求。同时各公共服务设施又有其自身设置的经济性和要求、方便居民使用等共同特点,从而可将有利经营、互不干扰的有关项目相对集中形成各级公共活动中心。
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购物、教学、文化娱乐、游憩、社交活动等需要,居住区内必须设置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其内容、项目设置必须综合考虑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以及年龄特征等因素,一般而言包含以下内容: 教育、医疗卫生、文体、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
居住区作为居住单位,其效能发挥有赖于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它相对于城市级的公建配套具有规模小、项目多、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服务范围和对象相对固定等特点。另外,公建服务设施是确保良好人居环境的必要条件,现代化的人居环境不仅应当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住房,更需要为人们创造舒适、安静、优美的配套设施,提供良好的社区服务和社医管理,满足人们交通、购物、健身、休闲、娱乐以及日益多样化的精神生活需求。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也就成为美化人居环境,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的必要条件。
三.当前居住区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空间数量不足
随着经济建设节节升高,城市高楼密集,公共空间被“挤”得所剩无几。公共开放空间数量少,用地不足,原有的公共空间被吞食、占用,失去公共性;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公共空间被视为建筑的附属项目。
(二)公共空间质量参差不齐
缺乏层次感:城市居住区内空间环境的设计形式单一,缺乏地方特色、可识别性和个性。2)尺度不当:居住区内公共空间设计的尺度不当,由于设计者对于人的行为和活动需要考虑不足,公共空间往往尺度过大或过小。3)细节设计缺乏人性考虑:公共场所的营造和公共设施的设计不能尽善尽美。许多小区内没有设置无障碍通道,水景周边护栏设置不够标准,小区入口和小区外道路有高差等现象处处可见。4)营造设计上存在欧式化、模仿风、草坪热、大树进城等现象。
(三)公共空间管理不当
(1)安全隐患:安全设施不到位.
管理问题:
据了解,一些小区的物业公司利用小区的公共空间进行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所得收入归物业公司所有。
小区内车行道路上划泊车位线,占去了道路近二分之一宽。
许多小区的水景和园林小品景观得不到有效的维护。
四.提升小区公共空间品质的措施
(一)提升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一个公共空间设计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它是否为大多数使用者所肯定,即公共空间的生存依赖于使用者“人”的感受。如果失去了人性化,无论它被设计得多么豪华漂亮也只能是像雕塑一样供人观赏而无使用价值,因此,在塑造居住区内的公共空间时,设计师应把人作为空间主体,创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影响公共服务设施人性化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环境因素、人的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设施本身的因素。公共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表现,说到具体上应当包括安全性、美观性、舒适性、通俗性、材质感、识别性、和谐性、地域性和文化性等,因为人性化的表现因素众多,所以公共服务设施的人性化应当是一个可变因素,地理文化的不同、民族与历史的不同、传统与的不同、使用环境的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都是体现人性化差异的表现因素,我们应当充分分析和利用这些因素来推动我们的公共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二)合理规划公共空间的布局
避免重复、重叠的建设,某些居住区存在公共空间规划位置不合理的现象,开发商为了多出朝向好、视野好、综合环境好的位置作为住宅开发,在规划设计时很可能将公共空间项目安排在用地条件不好的位置,致使空间位置不合理,交通不方便,不便于人们的休闲。
(三)提高现有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
不让公共开放空间仅仅成为景观,能够有效利用起来,尤其例如网球场、露天泳池这样比较特殊的公共场地,避免闲置。
(四)加强小区内公共空间的管理,保证休憩、纳凉等场地的卫生整洁,禁止在区间道路、广场等公共空间上停放车辆。
五.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与营造
(一)空间布置的层次性
公共空间一定要针对不同人群而设计,人性化公共空间的要求在于对于老人的活动,儿童的活动以及弱势群体的活动均有合适考虑。在室外活动场地要有足够的座椅等设施,有适当的遮荫和休息处;儿童游戏场的位置应考虑周围车辆和行人,选址应尽量在领域性较强的公共空间中。
(二)公共服务设施人性化设计的因素
我们可从以下四个因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地域文化、使用人群来分析公共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1)自然环境因素
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应考虑到周围的自然环境,注意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顺应自然环境,又要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通过具有人性化设计的公共服务设施这一中介,达到“天人合一”。公共服务设施的人性化设计还要考虑到气候地域的影响。比如: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因而北方的公共服务设施材料应多采用具有温暖质感的木材,色彩要鲜艳醒目,以调剂漫长冬季中单调的色彩,这些能使人们在漫漫寒冬感受到心理上的温暖和视觉上的春天,使抑郁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南方温热多雨,选材要注意防潮防锈,故材料的运用多运用塑料制品或不锈钢材料,色彩上也以亮色调为主。
(2)人文环境因素
除了理解设施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其文化意蕴和民族风情的解读。人文环境主要从建筑和景观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中国地域辽阔,多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如北京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福建的客家土楼等,在这些不同风格的地区安置公共服务设施时,为了不破坏当地建筑的风格,设计公共服务设施时就必须考虑到整体建筑风格,从中抽取出诸如形态、色彩、文化等隐含的因素,运用到公共服务设施设计中去。由此看来,建筑形式对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影响还是很大的。另一方面,公共服务设施与城市景观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公共服务设施参与城市景观构成,是景观规划中的一部分。城市景观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如城市雕塑、喷泉、景观灯等,那么作为公共服务设施应当与城市景观和谐一致,相辅相成,既要丰富城市景观文化的内涵,又要创造优美的环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服务设施就是城市景观。总之,公共服务设施在城市空间环境中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公共服务设施应当体现着城市的文化内涵,反映出居民的人文精神。
(3)地域文化因素
公共服务设施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它记录了历史,传承了文化。东方与西方、国家与国家文化存在着差异,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方式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不同地域的文化,并表现为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作为为人们社会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自然就会受这些不同生活方式的影响。公共服务设施在造型和色彩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地域文化差异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各地自身的传统特色的人性化的设施,这样才能使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融为一体,才能体现出人性化并受到人们的喜爱。
(4)人的因素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应该从研究人的需求开始。城市中的公共服务设施以其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供人们欣赏的双重功能,方便着人们和美化着城市。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在使用人群中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必须对他们的活动特性加以研究调查后,才能在设施的物质中给予充分满足,以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如在人行道上开辟盲道,在入口楼梯两侧开辟轮椅通道,这些都是考虑到残疾人需求的人性化设计。如何兼顾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如何使他们在使用设施时感到方便、安全、舒适、快捷,是设计师进行人性化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三)人性化公共空间的细节设计
居住区内的公共空间应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小中见大,在有限的空间里,利用植物、地面高差、铺地分割和设施来创造尺度宜人的空间环境,将公共空间做得丰富和赏心悦目。
(1)道路场地
人车分流的方式被证明有效的避免了私家车对居住生活环境的影响,保证了居住小区的安全和安静,但车道上排斥行人成为单纯的交通空间,街道上就缺乏生活气息。居住区营造充满人的趣味的公共空间,其设计强调将交通空间和生活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通过阻止无关车辆的进入,并对街道的线形、宽度、小品等进行精心的设计处理,以降低车速达到人车共存,扩展出形态各异的院落空间,同时结合绿化铺底划分空间,提供人的尺度等作为满足多种功能的居住性公共空间,由此道路空间作为邻里交往临时停车及儿童和老人活动场地,居住区内的公共空间也变成了具有多重功能的空间。
(2)休憩设施
要创造良好的公共休憩环境,是必须提供高质量的“坐”的物质条件。设计时应多利用“边缘效应”,尽量利用阴角空间、袋状椅,使休憩空间的活力和生气在居住区内得以蔓延。其次要能够提供交往空间,要有尺度亲密和设计舒适的座椅为人们提供方便交往的空间。
(3)活动场地
小区内的活动场地主要分为儿童活动场地、老年人活动场地和一般活动场地。其中儿童活动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场地要安全、游乐设施必备、视线合理、尺度适宜以及具备供父母休息的设施。而老年人的活动场地则有不同需求,应符合安全、多样,易交往和易识别等特点。
(4)地面铺装
人的各种行为和活动均基于地面上,因而地界面是空间中与人们接触最密切的一个界面,其构成材料的质地、硬度、平整度、色调、尺度、外貌、高差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空间信息。水池边,花池边挡、土墙等提供边界和领域,以丰富休憩空间的形态。
(5)植物配置
在居住区公共空间中,树木是整个空间的特征或是将其从空间划分出来的手段。巧妙地围绕树木、草坪布置休憩、娱乐、活动等设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植物配置应考虑其植物选种、配置形状、管理维护等多方因素。植物配置的形状和人的心理有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1]曾卓.长沙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人性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关键词: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居住者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的背景与选题的意义
居住是人类最为基本的需求,居住地是生存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作时间的缩短和业余时间的增加,都对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与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也直接关系到居民对社会状况的满意程度,在注重社区发展的今天,居住区公共配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社区甚至城市的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以及中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城市居住区的开发方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结构多样化,城市居民对公共服务配套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产业自身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各类居住区公共设施之间不论是运作方式还是分布特征都显示了很大的差异。在建成的居住区中出现了一部分设施配套过剩,使用效率低下,一部分设施配套不足,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的问题。
研究主要围绕着在现阶段如何有效的对城市居住区的公共设施进行有效的引导而进行,主要研究内容为现阶段居住区公共配套的差异性。也涉及到对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发展趋势的研究。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按照时间纵向比较研究
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来分析人们对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变化,以及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年龄段的居住者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并总结居住区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各类问题。
(二)对居住区实例进行调查研究
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建设的居住区进行比较和分析,通过对新旧居住区的调查和研究,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结合各种相关因素,研究探讨改善和管理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措施,并提优化途径与建议。
三、对居住区实际案例进行诊断与分析
(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教师生活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教师生活区(以下简称建大南院)属于上个世纪较老的小区,位于西安二环以内,交通较便利。主要居民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教职工为主。由于建大南院不是一个普通的住宅区,所以它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优势
(1)区位优势
建大南院位于雁塔南路与建设路的交汇处,南有二环南路、北有友谊东路,多条公交线路均过此处,还有正在修建的地铁,未来交通将十分便利。西安市碑林区的经济发展及周边日益完善的市政配套设施为本居住区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毗邻大雁塔景区,富有良好的生活和文化气息。因此,从所处的地段及内外环境分析,在未来建大南院的发展空间很大。
(2)便利的商业配套设施
建大南院周边的万达广场、赛格电脑城、百脑汇和东新科贸等都已形成一定的商业氛围。
(3)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
建大南院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职工的一个生活区,本来建大南院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一体的,后来由于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因此将建大南院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分为两个区域。而且小区内部建有幼儿园、附小和附中,如此便利的教育设施将使小区内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以往的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居民的需求。人们需要更多的公共开放空间,以及对居住环境各方面的要求。建大南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文化体育服务设施滞后。随着居住者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有了新的要求,扩建了新的高层住宅楼,但是基础的文化体育配套设施跟不上,就出现了滞后现象。
(2)休闲活动设施配置不合理。主要是在住宅后之间随意配置,导致设施脏乱差,也没有管理和养护。
(3)老年人服务设施短缺。伴随着老龄化社会、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服务设施突显短缺。
(4)停车与居住区的矛盾问题。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间交通的迅速发展,以及小汽车的国产化规规模越来越大,价格也不断平民化,小汽车也逐渐进入普通家庭,所以建大南院作为较早建设的居住区出现了停车与居住区的矛盾问题。人车交叉的问题日见突出,由于设计考虑不周和居民交通工具的快速更新,停车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乱停乱放、侵占绿地和活动场地的现象随处可见。
(5)整个居住区的规划布局与景观绿化问题。整个居住区缺少规划设计,道路交通规划混乱,居民活动无序。外部空间的组织没有章法,相互之间缺少关联,景观绿化单一。
融侨馨苑
融侨馨苑是一个商业地产项目,位于西安市高新区电子西街2号,西接太白南路主干道,东临电子西街,南靠电子五路,北临唐城墙遗址公园绿化带。项目总占地432亩,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米,共有51栋楼,以板式小高层为主,总户数近6000户,分四期开发。容积率为2.73,绿地率40%,停车位3500个,建筑密度23%。以南北通透的板式小高层为主,楼间距开阔,布局合理,通风采光较好。
优势
(1)区位优势
融侨馨苑项目位于西安市高新区电子西街2号,西接太白南路主干道,东临电子西街,南靠电子五路,北临唐城墙绿化带。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及周边日益完善的市政配套设施为融侨馨苑的建设及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加之周围已有一些住宅群体,富有生活和文化气息。
(2)完善的医疗设施环境
项目所在地周边拥有众多的大中型医院,如:交大医院、高新医院、521医院、西安博爱医院等。因此,完善的医疗设施可为本住宅小区带来良好的医疗保障。
(3)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
本项目周边设有各种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校,如:西安科技商贸学院、西安联大、高新国际学校、电子一中、电子城小学以及西部大学城等,而且小区内部建有幼儿园。因此,在子女教育普遍受到家庭特别重视的今天,这一点将成为一个优势。
(4)便利的商业配套设施
本项目周边的人人乐超市、民生百货电子城购物广场、电子商城、军人服务社电子城店、卜蜂莲花、爱家超市、海星超市、世纪金花高新店、国美、金鹰百货等都已形成一定的商业氛围。与此同时,小区内部也配置了相应的商业,为业主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加便利了业主的生活。
存在的问题
(1)部分景观区域荒废、文化体育设施闲置、内部商业街不景气。
(2)现行的国家住宅小区的公共设施配套标准很难执行和落实。
(3)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合理。由于容积率被严格控制,开发商多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用地条件较差的地带,造成了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不合理。
(4)商品房空置率高导致新建住区人口实际密度与规划密度产生较大背离。这也是造成文化体育设施闲置内部商业街不景气的一个原因。
四、对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思考与建议
(一)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思考
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规范标准,使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和数量能够满足当今以及未来居住区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实施建议
合理分级,着眼社区
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由传统的“小区—组团—单元”三级模式向“市级—地区级—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级”四级系统转变。与传统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更注重居住区与城市间的关系,通过强调与城市整体规划紧密相联系的“社区”概念,更有利于营造亲切、完备的城市社区生活圈。
以人为本,适应人口多样化
在保证社会公平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进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满足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的居民需求。人口结构的多样化是造成需求日益多层次的关键原因。针对这一现象,就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根据居住者的主体特征、生活模式、生活喜好等进行规划。
加强政府支持,协调多方利益
在当前城区各级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城市大型公共设施都能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而在基层社区公共设施中,很多公共服务设施由于缺乏资金和政府的支持不能得到及时的建设。这就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利用市场引导,引进有能力的企业投资或是鼓励公益性民间组织进入基层,动员社会力量承建各类便民的城市居住服务。
五、结论与展望
居住区是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居住区建设好也就是如何协调居民生活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问题。居住区规划应该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的过程,它需要管理者,规划师以及城市居民共同参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从规划角度看只是诸多类型规划中单一类型的一个分支,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受到住宅区所处城市、区位、外部环境、人口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城市居住区如何完成从传统居住区向现代居住区的转型,如何有效的对其转型进行指导和调控,这些都是需要不断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检验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朱家瑾 编,《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 彭岩,对大型居住区配套公共设施供给与管理问题的深入探讨[J],城市,2008,10.
[4] 丁一,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研究与动态思考,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关键词:社区服务设施;现状调研;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7.9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范围
西安高新区建成区范围规划面积约308km2。主要包括:“内高新”区段:主要包括高新一二期、电子工业园、国际软件园、创业研发园和中央商务区等片区。
二、西安高新区社区服务设施现状分布
(一)居住功能的空间分布
西高新建成区的居住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南三环以北,高新二期、电子园、木塔寨以及南部的紫薇田园都市。其中以太白南路—西沣路划分出东西两片。
(二)现状服务类型及配套规模
根据现状调研状况,依据各主干道划分、功能分区、空间形态异同、社区管理情况,将建成区居住功能集中的区段划分为8个小片区,如图1所示:
(三)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特点
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多分布在沿街路面,位置在高层裙房,路边门面房,多为小型商铺。经营模式以小型个体商户,属于盈利型设施。
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问题
(一)社区服务设施类型问题
对8个片区调研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得到社区服务设施类型存在问题,得出如下结论: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公益性体现不足: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专属活动设施缺乏;新、老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模与质量差距较大;设施布局:新社区底商,经常能形成一个小中心;老社区小门面;部分老建成社区缺少居民活动场所。
(二)社区服务设施规模问题
商业设施作为当前西高新社区服务设施配套的重要内容,一般以商住面积的比值作为其配套规模的主要参考依据。根据调研数据整理。社区商业服务设施规模,商住比值域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区间(如表1):
四、对策
(一)国外可借鉴经验
根据国内外建设经验总结得出:
1.社区商业以购物中心“一站式”服务为主,多为独立用地集中式布局,具有满足社区居民购物、服务、娱乐等综合性需求的功能。
2.社区配套商业与住宅面积之比以1:20为宜。单体商业面积的规模处在10000㎡—30000㎡之间比较合适。社区配套商业的辐射范围保持在1至1.5公里的范围为宜。
3.社区商业主要必备12基本行业:菜场、银行、邮政、卫生所、洗衣房、理发店、快餐店、超市、书店、修理铺、公共厕所和社区活动中心。延伸行业业态业种主要为:服装店、鞋店、礼品店、鲜花店、摄影店、音像制品店等。
4.社区商业中心一般都实行开发和经营分离的做法。
(二)基于高新区人口构成特征、年龄特征进行社区服务设施配套
由于社会人群的结构性特征,以及发展阶段的差异性,社会公共服务的供应也存在结构性,其与特定的人群和空间发展阶段紧密相关,随着高新区的发展,公共服务需求层次也随之不断上升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晋锋,吕斌.北京核心城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西城区调研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02)
从目前城镇化的现状看,相当数量的农业转移人口已经在城镇就业、居住,这部分人群即使市民化后在身份上实现了进城,但在享受城市教育、医疗、养老及交通出行等公共服务以及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方面与本地户籍城镇人口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处于同城不同保、被城市边缘化的境地,导致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不能享受真正市民待遇的境况类似,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方面也存在不少差距。随着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构筑在城乡分割基础上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居民身份背后的社会差距不断扩大。正是由于长期以来向城市倾斜的公共资源分配政策,即在教育、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实行城乡有别的二元分治结构,重城轻乡、重工轻农,造成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的资源占有、服务能力及供给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
2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3个重点关注
2.1关注基本公共服务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基本公共服务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的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一般包括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和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应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关注地方需求较强、供需矛盾较突出的设施规划与建设,如文化、教育、体育和医疗设施等;同时,从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的角度出发,应统筹协调各类设施建设,根据设施的特点,整合可共享的功能,强调设施共建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2关注所有人群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规划布局应以常住人口为对象,需要考虑所有人群的需求。但是,由于地域差异、职业差别和年龄差距等客观属性,各类人群的需求有所不同,尤其是农业转移人口,他们之所以在城市里务工是因为能够获得比务农更有优势的收入,在城市里的消费仅是为了保证基本的生活,他们的需求主要是基本的就业、基本稳定的住所和基本的公共服务保障等[3]。因此,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应充分了解各类人群的现实需求,尤其需要关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后的切实需求,协调政府自上而下的供给与所有人群自下而上的需求,同时科学判断人口结构的发展态势,保障在一定时限内,各类设施的配置标准、空间布局等能基本满足城乡发展的要求。
2.3关注全域空间
“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意味着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覆盖全域城乡空间,重点在于无论生活在何处,城乡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基本公共服务。因此,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要从全域统筹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城乡人口分布,在县域城乡空间进行合理布局,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人口规模及城镇体系结构等因素,合理确定符合当地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分级体系;结合城镇总体规划、控规等,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中确定各层级设施配置的内容、数量、规模和空间位置等,保障设施分类分级有序建设,既满足城乡近期发展的要求,又保障远期发展的需要。
3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3个关键环节
县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需要重点回答3个问题,即需要多少设施、配置在何处及如何进行建设引导。具体来说,就是从政府供给与公众需求的角度,拟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的设施配置标准,寻求合理的和可落地的空间布局及可操作的控制引导方法。
3.1本地化的设施配置标准
建立一套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符合地方发展实际的设施配置标准,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规划首先应着手拟定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相适应的配置标准,根据城乡常住人口规模,明确各项设施配置的数量标准和用地需求。配置标准的制定要面向县域常住人口,充分尊重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人口年龄结构差异,加强对城乡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进行分析,尤其要关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后的新需求,采用自上而下的“给”和自下而上的“要”相结合的方法,并根据各地实施情况及时评估反馈、动态优化。
3.2可落地的空间规划布局
在设施配建标准明确后,更重要的任务在于将按此标准配置的设施在空间上切实落地。只有这些设施实实在在地建成了,才能成为服务大众的空间载体。具体来说,应当把握以下要点:首先,明确总体层面设施的总量缺口。原则上应根据县域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近、远期常住人口规模,结合设施配置标准测算各项设施的总体规模需求,比对现状,明确规划近、远期的设施建设缺口,以及需要增加设施的规模。其次,构建合适的技术支撑平台。根据人的行为特点寻求各类各级设施的合理服务区域,使得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公共服务。目前,常用的技术方法主要有基于GIS平台的缓冲区分析、可达性分析和分区模型等。最后,合理布局增量设施的空间和优化既有设施的建设。在上述技术平台的支持下,结合城乡聚落体系的结构特点、城乡人口分布情况及现状设施布局等因素,大体明确各类各级增量设施的规划布局,同时对既有设施提出优化建议。促进功能可以共享的设施共同建设,或者临近布局,节约土地资源。在具置选择与规模指标制定上要充分尊重现状,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及文教体卫等部门充分衔接。
3.3灵活性的控制引导方法
在“空间落地”的规划过程中要体现刚性控制和弹性引导的思路与方法。具体来说,城市级的公共服务设施一般数量不会太多、占地规模相对较大且空间选址意向相对明确。对于此类设施,在规划中应尽可能明确其具体的功能内容、配建标准和空间布局,结合控规明确其具体的边界,做到定功能、定标准、定位置和定界线,并要求刚性落实。而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级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面向街道、居住区和基层社区等,面广量大,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规划中明确建设的功能内容和配建标准即可,做到定功能、定标准。空间布局在满足服务半径等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具体选址和边界在控规阶段具体落实,保持规划的弹性。当然,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水平和城乡规划管理习惯等均有差异,刚性控制和弹性引导的具体思路及方法还应当结合各地实际灵活运用,确保规划实施的有效性。
4常熟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
常熟市作为全国百强县市第一梯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县级市前列,率先将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卫生及社会福利五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在社会文明建设方面先行先试,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4]。
4.1基本思路
常熟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较为完备、门类齐全,在市域分布相对均衡,主要集中于市区与镇区,市区的设施主要集中于老城区,新城区次之。各项设施平均规模基本达到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但在各镇、各村之间差异较大。本次规划研究结合常熟市的人口特点,按照1/1 000的抽样比例,共发放2 100份问卷,开展入户调查与访谈,充分了解常熟市不同年龄结构、职业、学历和收入水平人群对于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及相关建议。在此基础上,结合扎实的现状调研工作梳理各类设施建设现状,并与国家、江苏省和苏州市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比对,借鉴国内外与常熟市特点相似但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的经验,找出常熟市设施建设的差距,合理拟定配建标准,完善空间布局,协调设施建设,使常熟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资源配置从“有”到“优”(图1)。
4.2体系构建与标准确定
4.2.1体系构建常熟市共辖九个镇、两个街道,《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从优化空间布局、集约紧凑发展的角度,将市域城乡空间划分为“双城、三片区”,即主城区、港区,以及支董片区、海虞片区和辛庄片区,通过片区整合统筹城乡发展[5]。根据市域城乡空间结构,按照城乡一体的原则,常熟市域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原则上按照“市级—片区级—街道(镇)级—居住社区级—基层社区(村)级”五级配置,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等设施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及实际需求确定具体层级,教育设施按学校类别设置。在分级体系中,市级设施主要布局于“双城”,为全市城乡居民提供服务;片区级设施主要布局于三个片区的中心所在城镇,主要服务于片区的城乡居民;对于市区内的街道和市域内除片区中心所在城镇外的其他城镇,配置相同等级的设施,根据街道、城镇的人口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拟定具体的建设规模;居住社区级设施主要为城市、一定人口规模的镇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服务;对于城市、镇区中基层社区和规划发展的农村居民点,则配置相同等级的设施,并可结合基层社区或者农村居民点的活动中心建设,根据各基层社区、农村居民点的人口结构等具体需求灵活设置服务设施。
4.2.2标准确定以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的常熟市为目标,规划结合常熟市各类设施的特点,明确各类设施的具体层级体系、设施类别和指标类型(表1),合理利用资源,保障城乡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各类设施的具体配置指标值参考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并结合常熟市城乡居民的实际需求设定,形成与常熟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相适应的本地化设施配建标准。以体育设施配置为例,国内和江苏省体育设施现有标准规范主要分为市级、区级和社区级三个层级,根据人口规模拟定配置要求。常熟市具有较好的场馆条件和群众体育基础,近年来承接了多项篮球、跳水等国际和国家体育赛事。规划考虑常熟市城乡居民对于体育设施质量和水平的高需求,在标准确定过程中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补充设施层级,即在体育设施现有标准规范的基础上,补充片区级、街道(镇)级和基层社区(村)级体育设施配置要求(表2,表3);二是适度提高设施配置标准,主要体现在街道(镇)级、居住区级和基层社区(村)级,通过增加设施规模、增补设施数量,为城乡居民就近享用体育设施提供便利条件,使每个农村居民点都有一定的室内外健身场所和简易器材。
4.3设施布局
4.3.1建立空间信息数据库,搭建分析平台
从供给和需求平衡的角度出发,规划按照各类设施配建标准,根据《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明确的规划近、远期常住人口规模,比对各类设施现状建设情况,测算各类设施的需求缺口,明确各类设施新增规模。同时,依托GIS工作平台,规划整合常熟市域地形、公安户籍数据、道路系统网络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矢量资料建立基础数据库,根据道路、陆地、水域和山体等不同地物的时空通行成本,建立成本栅格图,将通过公众调研取得的需求信息落实到空间,建立以人为本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信息数据库,为后续分析提供平台支撑。
4.3.2综合城乡居民现状需求,初定布局方案
各层级设施均有一定的服务半径。在均质的空间,通常将以设施为圆心、服务距离为半径的圆形范围作为设施的服务覆盖范围,但现实中城乡空间是非均质的,受各种交通方式影响,同一项设施服务的范围差别较大。因此,在常熟市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中,通过分析居民对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对出行时间的耐受程度和对现状设施的满意程度,改变单一服务半径的传统方法,建立“交通方式+时耗”的服务半径概念,模拟居民实际出行方式与时耗,分析现状设施在各种交通方式下的理想服务半径。在此基础上,综合设施缺口数量和城市总体规划(针对市区内的设施)、城镇总体规划(针对镇区内的设施)的总体要求,并落实到城乡空间上,同时判断各项设施选址的合理性,根据最远距离算法确定新增加的公共设施(图2,图3),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域空间,确定设施的选址方案。
4.3.3根据居民实际出行特点,优化空间布局
在形成初步布局方案后,规划模拟居民实际出行方式和时耗耐受程度,耦合交通方式和时耗,对初步布局的增量设施及现状设施的服务范围进行分析,不断调整和优化,形成优化方案,使得各项设施提供的服务覆盖范围达到理想状态,保障市级大型设施在小汽车、公交车等机动交通方式下,能在30分钟内覆盖市域70%~80%的空间(图4)。
4.3.4全域覆盖基本公共服务,明确近期建设规划依托可达性工作平台,借鉴泰森(Thiessen)多边形分析方法,运用分配(Allocation)模型算法,对布局方案中各类、各级设施的服务分区进行划定,确定每个设施的服务范围,并统计出各个设施服务区内的居住用地面积,结合人均居住面积核算服务人口,根据配建标准明确每个设施的规模等级和建设规模,综合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卫生及社会福利设施等部门建议,提出近期建设指引意见。
4.4实施保障
4.4.1设施协调
规划根据常熟市不同设施的特点,整合可共享的功能,统筹考虑设施空间布局,以提升居民日常使用便利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水平。规划鼓励部分文化设施与体育设施一体布局,如片区级文化设施与全民健身中心合并设置于苏州路文体中心,新建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尽量与镇文化中心或文化分站合并设置,无法合并的尽可能邻近选址,共建共享,有机组织文体活动;学校的体育活动场地能够有效提高基层体育设施的均布度,现状已有17所学校的体育场地实施对外开放,常熟市倡导早晨(晚上)及节假日期间全市高中、初中(包括民办学校)和小学等采取错时利用的方式,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体育主管部门和校方共同组织人员承担设施的维护保养,保证设施使用安全,同时丰富居民的生活;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为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高,因此养老设施应尽量靠近医疗设施,有条件的养老设施应配备专业的医疗服务机构,或者利用原医疗机构改造成养老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4.2规划协调
为进一步保障各项设施的空间落实,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控规编制单元为单位,绘制反馈控规的图则。在每张图则中,按照“抓大放小”“以大带小”“小小联合”“因地制宜”的思路,落实上述五类、各级设施的控制与引导要求。以琴川社区为例,图则首先“抓大放小”,明确了文化、医疗等大型设施和中小学的规模与用地边界,并作为刚性内容在控制条文中予以明确。其次,对居住社区与基层社区级文化、体育、医疗及养老设施的空间位置和建设方式提出了弹性建议,在条文中将其功能配置与建设标准及选址浮动范围作为刚性要求,一方面强调“大型设施可以带建小型配套”,另一方面也建议“小型设施可以联合起来合并设置社区中心或基层社区中心”。最后,根据本单元内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分别对设施改扩建、错时共享和交通配套优化做了针对性的规定(图5)。通过控规图则的编制,可以有效地反馈控规,实现规划协调统筹和“一张图”管理,同时也保持了规划的弹性,为未来的发展留有足够的余地。
4.4.3时序建议
为保障各项设施能够落地,常熟市规划部门还与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卫生和民政部门充分协调,结合各类设施的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建设需求和要求,对现有设施提出改扩建要求,同时明确近5年新增设施的建设规模和空间位置。对于远期的配置需求,以空间预留和控制为主。
5结语
【关键词】公共教育设施;均等化布局;规划
1 引言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城乡基本建立两套均质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系统,而且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水平和设施布局差距不断拉大。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要求下,如何真正实现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至关重要。
影响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布局的两大核心要素分别为规模效益和服务半径,规模效应即公共设施配置具备一定规模,便于提升服务质量;服务半径即公共设施空间布局合理,保证居民享受公共设施的便捷性。因此,解决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二元化问题,关键问题在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和便捷性 。
2 概念阐述
2.1 公共教育设施
公共教育主要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6大方面。服务设施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等学校(含成人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特殊学校7类教育设施。
2.2 均等化
"均等化"并非是完全的平均,而是指一个相对的概念。从地域的分布角度上来看,均等化应该是维持所有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低于某个预定的基准水平,以保证居民基本的机会平等,而不会因其居住地的经济条件落后而受到不良影响。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意味均一化,其核心思想应该是"底线均等、标准适当"。底线均等即承认地区、城乡、人群差别,保障基本需求,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致相当。标准相当即尊重现状、经济、发展差别,选定适当标准,避免设施浪费并减轻财政压力。
3 公共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
3.1 优质化发展趋势
公共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优质教育发展,严格控制小学、初中班额,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学。《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明确:小学和初级中学规模一般不少于6班、不超过36班,九年制学校不超过54班。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化幼儿园的办园标准》明确幼儿园办园规模,城市地区和乡镇中心区幼儿园办园规模为6-15班,农村幼儿园办园规模为3-12班。同时规定平均班额为30人。
3.2 规模化发展趋势
教育设施布局方面,推行优势学校的集中布局在城镇中心区。通过完善校巴,增大城镇中心区优质学校资源的辐射半径。另外,提高农村地区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服务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3.3 平等化发展趋势
公共教育资源、优质公办教育资源逐步覆盖外来人口,即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享受公共教育资源的机会渐趋平等。如初中异地中考政策已实施,高中异地高考政策2014年全面实施,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将面向全区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外来工子女受教育权得到保障,保证教育资源公平。
4 公共教育设施均等化布局目标
4.1 公共设施均等化的阶段性动态目标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分层次、分阶段的动态过程,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公共设施在不同区域才能实现合理布局,实现城乡统筹,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般经过"底线基本均等"、"服务质量提升"、"优质服务全覆盖"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重点和表现是不同的,可分为三个阶段:
(1)"底线基本均等阶段",是指城乡居民同等享受最基本、最底线的公共服务,特别保障农村地区基本覆盖必需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最基本的教育、医疗、文体等基本需求。(2)"服务质量提升阶段",是由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强调与城市化人口流动进程的有机互动,农村地区不仅具备合理的公共设施布局,同时,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3)"优质服务全覆盖阶段",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终目标,使城乡之间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数量和服务水平基本一致,城乡布局足够的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并实现城乡统一。
4.2 公共教育设施均等化目标
城乡公共教育设施均等化布局目标应包括"优质学位学校覆盖均等化"以及"农村地区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设施便捷性"两方面。如果仅仅从改善乡村学生就学可达性的角度进行布局均等化考虑,那么随着乡村地区生源减少,其学校的规模、质量与效益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违背了城乡统筹的目标。
公共教育设施布局均等化目标以各类学校步行、自行车或短途公交可达的就近服务半径为衡量标准:幼儿园就近服务半径宜为300-500米,小学就近服务半径宜为500-800米,初中、九年制学校就近服务半径宜为1000米,高中就近服务半径宜为1500米。在上述服务半径尚未覆盖的区域,主要通过校巴、长途公交、寄宿等方式,满足较长距离学生就读需求。
5 公共教育设施均等化布局原则
5.1 尽量保留现有设施,节约建设成本
规划应以保留现状大部分幼儿园、学校为主,撤销少部分不符合最少用地规模的幼儿园和学校。现状用地规模充足,生均用地面积过大,造成较大浪费的学校,建议通过扩建用地面积,增加学位数。对现状生均用地面积过小,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幼儿园和学校,建议缩减学位数。
5.2 选取适宜的服务半径
公共教育设施规划服务半径应与规划区的发展现状、发展方向相结合,并考虑公共教育服务的发展趋势。规划应重点确定各类学校步行、自行车或短途公交可达的就近服务半径。幼儿园就近服务半径适宜为300-500米,小学就近服务半径适宜为500-800米,初中、九年制学校就近服务半径适宜为1000米。在上述服务半径尚未覆盖的区域,主要通过校巴、长途公交、寄宿等方式,满足较长距离学生就读需求。
5.3 衔接相关规划
公共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通过分析合理服务半径,根据用地需求量预测结果,细化落实位置合适的规划教育科研用地作为规划新建学校用地。由于总体规划深度尚未完全覆盖落实所有教育设施,而各个控规的编制设施配套往往缺乏统筹,导致部分教育设施配套重复,或者配套过多。规划应以需求预测结果为重要依据,按照"以需定供"的原则,合理确定各项教育设施的数量和分布。
6 结语
公共教育设施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公共教育设施的合理布局是当天城市规划研究的新课题。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如何实现科学合理的公共教育设施"均等化布局"是一个需要进行深入实践探讨的过程。本文从空间布局的角度对"公共教育设施均等化布局"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但要最终实现公共教育设施均等化布局,使城乡居民享受平等的公共教育服务,更需要包括财政体制、优质服务资源流动等供给体制在内的全面、系统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京祥、葛志兵、罗震东、孙姗姗.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均等化研究--以常州市教育设施为例.公共服务设施研究.2012年第36卷第2期.
[2] 罗震东、韦江绿、张京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的界定、特征与途径.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7月.
[3] 胡畔、谢晖、王兴平.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内涵与方法--以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为例.城市规划.2010年第34卷第7期.
关键词:村镇;公共服务设施;AHP法;配置优化
引言:随着村镇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我国大力推进村镇建设,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是加强村镇建设的硬性指标,也是村镇居民的刚性需求。我国村镇空间布局较分散,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过大,配置重复,资源过度浪费。因此,如何合理的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挖掘村镇空间布局的潜力,选定村镇空间重构下迁村并点的中心村是本文研究重点。
一、AHP法基本原理及步骤
(一)基本原理。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将影响分析主体的各影响因素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通过下层指标对上层目标影响程度的两两对比,确定各因素相对重要度,计算各指标权重;通过一致性检验验证指标权重的正确性及层次排序的合理性。
(二)基本步骤。(1)构建层次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相互关系,确定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递阶层次模型。(2)构造判断矩阵。由相关专家经过两两指标比较,依据“1-9”标度比较该层中各指标相对于上一层元素的相对重要性,以打分的方式确定与值后构造判断矩阵A。(3)确定指标重要度。依据和积法将矩阵A列向量归一,按行求和后再归一,得排序向量W[w1,w2,w3…
wn],特征向量W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即为各指标相对于准则层元素的重要度。(4)一致性检验。检验标准为一致性比
二、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选取原则。评价指标的选定依据该指标对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影响程度,选取最直接、最紧密联系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还应考虑村庄未来发展趋势。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参照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经相关专家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构建。本文指标体系为三层,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配置潜在能力为目标层,区域条件、村庄规模、经济收入、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为准则层,地理位置、道路交通、自然资源、人口规模、建筑用地面积、经济总量、人均收入、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文化体育设施、与邻近村庄间距、距镇区距离和距主干道距离13项指标作为指标层。
三、AHP法指标评价
(1)构造判断矩阵,专家依据“1-9”标度法,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2)计算各指标权重值。采用和积法计算判断矩阵A的特征向量WA=(0.053,0.281,0.380,0.204,0.096),最大特征值=
5.119,计算准则层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及最大特征值。(3)一致性检验:CR=0.027
0.013,0.094,0.187,0.09,0.243,0.055,0.152,0.051,0.064,0.032)
四、村镇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潜力
(1)计算综合潜力分值。采用加权指数和法计算潜力分值,通过专家调查法获得某村庄各个指标分值C11=60.6;C12=83.7;
C21=54.5;C22=40.5;C31=100;C32=100;C33=100;C41=98.7;C42=100;
C51=76.9;C52=66.7,将各指标权重值与得分值相乘累加求和得该村庄的潜力分值为81.2 ,该村可以确定为中心村。(2)检验与修正。在此得分基础上结合村镇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两相邻中心村之间的间距,确定合理的村庄间距,避免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服务有交叉,以合理距离检验中心村的确定是否合理。依据我国村庄分布特点以3~6km作为相邻中心村之间的合理距离,若合理则确定该村为中心村,反之重新设定方案,重新计算潜力值,直到达到标准。
结论:本文对村镇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配置潜力进行研究,基于AHP法基础上,依据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需求,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和多角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配置潜力值,以60分为标准,3~6km为合理距离为依据确定最终的中心村,亦希望本文可以为新型村镇的空间规划布局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城市社区;公益性设施;利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1-0065-02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对城市竞争力分析,有助于将我国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其他国家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城市建设的不足之处。基础设施的建设状况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1]。目前,我国学者对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研究包括分析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产品属性,提出分类原则和设想,国家及地方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配套标准,布局原则,需求形态及配置,投资主体和建设方式等,也有学者从把社区服务设施的配置进行城乡比较,而对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公益性设施的实际利用情况关注较少。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公共服务设施中的部分公益性设施的使用情况,指出我国城市社区公益性设施利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增强我国城市社区公益性设施功能的建议。
一、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定义和分类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是指直接为本社区居住用地内居民提供服务的基本性、共享性设施,一般包括公共建筑及其场地、附属设备等。从宏观上讲,建设部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修订本)]中将其按使用功能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及其他八类。从微观上讲,则是指以上八类中的社区服务类设施,包括社区服务中心(含老年人服务中心)、养老院、托儿所、残疾人托养所、治安联防站、社区组织用房和物业管理设施等[2]。
社区公益性设施是指社会公共产品,社会准公共产品或社区公共产品及共有资源中那部分公益性较强,不以赢利为目的的社区公共设施。它的公共属性最为突出,单位成本高,它的服务范围超出了社区范围,利益主体是全体社会公众。
二、我国城市公益性设施建设使用现状
1.公益设施增长率低
公共图书馆属社会文化基础设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数量有一定增加,但相对于人均GDP的增长率,其增长量并不是很大,见表1。
对北京养老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北京每百名老人拥有的床位仅为2.48张。根据民政部的相关数据,按照国际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50张测算,北京市老年人(不计户籍外)约需养老床位13.165万张,而目前仅有61 823张,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入住需求,尤其是护养性养老床位严重不足[3]。
2.公益设施建设标准低
我国养老机构建设标准化程度低,部分养老机构设施,以街道和乡镇办为主,存在床位规模偏小、床均建设标准偏低的问题,空间较为局促、缺乏足够的活动空间和绿化场地,难以满足基本养老服务功能的需求。部分养老机构设施未配建医务室或医务室不达标,大部分不具有医保定点资质。
3.公益设施建设成“面子工程”
从公园绿地的建设来看,在我国的众多大城市中,冠以“广场”的特大绿地非但没有给城市居民造福,而且还限制了城市居民的行动自由,偌大的广场绿地不让群众穿行、通过,管理良好的乔灌花木组成的植物景观,没有考虑让人们进入游憩而令人望而却步,这些绿地显得死板、生硬,广场的使用空间非常局限[4]。
4.公益设施功能未能较好实现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还远没有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没有真正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至今还有相当比例的公民认为图书馆可有可无,不过是借借小说、供人消遣的地方,对图书馆的发展变化及图书馆社会作用的认识非常模糊。图书馆的作用只局限于书刊文献的借阅[5]。
三、我国公益性设施利用度低原因分析
1.公民文化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居民的文化素质还普遍较低,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大量农村居民涌入城市,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文化信息意识淡薄,更别提利用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来帮助自己提升业务能力和技巧。在我国,还没有在全民中形成讲知识,重学问的社会氛围。
2.公益性设施运营成本高,政府投资力度低
政府在税收、水电、煤气、电信等方面对民办养老机构扶持政策不到位。尽管市政府已就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每月100~200元的运营费用补贴仍旧偏低,每个新建、扩建或改建床位8 000~16 000元的建设费用补贴也无法惠及以建或无能力改扩建床位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机构自身运转成本很高,需要支付电费、人员劳务开支、餐饮等费用,承受的经营压力极大。同时,由于入住率偏低,增加收费的难度已相当大,资金的回收期长,资金流动循环速度慢,养老服务总体上又处于微利状态,造成了许多社会办养老机构资金困难,运行难以为继。
四、增强公益性设施有效利用的对策探讨
1.依托一定活动,加强全民文化意识
强化社区公平建设,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为支撑,慈善帮扶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统筹就业、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大社保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强化城市社区建设。城市应鼓励社区管理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发挥城市社区的政治、自治、学习、服务等功能,提升公众自我教育水平。
2.鼓励企业回报社区
一个企业是否成功,既要看它在市场上是否盈利,也要看它在获利后能否将一部分回报社会,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上。企业是社会的一小部分,企业的雇员也是国家的公民,企业有权利也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企业在履行社会义务时,自然也会得到许多回报。如企业对于社区发展项目的捐赠,从表面看是企业捐出了资金,但是企业的捐出是有回报的,这个回报就是企业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名望,以及企业借此机会得到的社会关系。企业的文化观和价值观不能只限于遵守市场规则,依法纳税这样一个最低要求上,要使企业从过去那种被动的社会角色转变为社会互动的角色,主动将社区建设,回报社会看作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企业回报社区,使得社区公益性设施的运营资金得到部分保障。
3.努力发展志愿者队伍
我国的志愿者活动一般由政府机构统一组织,大多只出现在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活动场所,而在日常生活中则比较少。志愿者活动是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和组织性的结合,目前我国居民普遍公益意识薄弱,社区居民委员会应该积极发挥组织作用,组织本社区居民积极加入社区志愿者组织,如养老敬老志愿服务队,图书馆志愿清洁队,图书馆资料整理服务队等,利用各自的闲暇时间到当地公益性设施场所无偿服务。为了激励青少年参加志愿者组织,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可以将志愿者参加活动的时间记录下来,建立个人档案,将来自己有需要时可以在自己的“道德银行”里以金钱或互助的形式支取。志愿者活动可以减轻政府对公益性设施投资不足而导致公益性设施没有很好利用的现状。
五、结语
总之,我国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公益性设施不管是建设水平还是利用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城市化不能只是物质上的城市化,精神文化层面也要城市化,即要提高居民整体的文化素质。通过鼓励企业回报社区进行融资以及大力提倡志愿服务,从而弥补政府财政投资的不足,提高社区公益性设施的有效利用,实现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倪鹏飞.城市竞争力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1-3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
0180-93局部修订条文及其条文说明[S].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第31号,[2002-03-11]
[3]许林.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民政,2010,(11).
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2013年至今,全市共投入项目建设资金1.91亿元,实施民政公共服务项目131个,极大的提高了民政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1、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统筹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我市坚持把规划作为促进民政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以规划引领项目,以项目推动发展,将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纳入民政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体系,科学编制项目规划,强化项目储备,引导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总量适度、分布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目标发展。2013年,我们将一系列与民生关系密切、保障民政对象基本生活所需、提升民政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的项目,列入《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六大体系”和53个重点建设项目。其中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0个,城乡社区建设体系项目38个,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建设项目1个,优抚安置双拥体系建设项目1个,社会福利体系建设项目2个,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体系建设项目1个。
2、坚持项目带动,全面推进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我市以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为抓手,连续三年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建设,着力推动了三个体系建设。一是以公办福利机构建设为重点,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入4500万元,新建了市社会福利中心综合服务大楼,总占地面积23711平方米,建筑面积20250平方米,可满足500名老人入住需求。争取国家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投资1130万元,改造扩建了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护理楼,新增供养床位180张。开展农村福利院整顿提升活动,投资630万元,新建了镇养老服务中心,迁建了沙嘴办事处农村福利院;投入886多万元,对沙湖、杨林尾等6所农村福利院进行新改扩建,新增供养床位300多张,极大地提升了五保供养能力。开展了农村互助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试点,在318国道沿线20个村建设了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在城区“三办一园”选择了4个社区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探索开展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二是以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我们采取向上争取一点,公共财政投入一点,驻区单位扶持一点,社区自筹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对社区服务平台建设的投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其中争取中央和省级补助金700多万元,市和街道(乡镇)两级财政拨付5700万元,社区自筹1600万元,开工新建了8个社区服务站,改造升级了13个社区服务站,巩固完善了17个社区服务站,共计新建社区服务站9000多平方米,改建社区服务场所5000多平方米。全市79个城乡社区中,已建成1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56个社区服务站,其中办公面积超过1000平米的有8个,达到或超过300平方米省级标准的有48个。三是以专项社会事务项目为基础,推进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投资400万元,新建了市儿童福利院,设置床位100张;投资670万元,建成了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家庭寄养中心,设置救助床位100张。投入资金92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48个村兴建了农村生态公墓;投入2800万元,兴建了市城区殡仪服务中心,新建的殡仪服务中心占地面积120亩,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设有高中低档别墅式吊唁厅11栋,可同时容纳13户办理丧事,为我市实施丧事集中办理,推进生态、绿色、文明殡葬奠定了基础。
3、坚持多元投入,合力推进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我们坚持“政府主导、社会支持、民间参与”的多元投资模式,不断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是主动争取资金支持。我们找准国家宏观政策和决策中推进民政公共服务建设的切入点,加大了对改善民生的投入,通过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积极争取,在资金上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多。社会福利中心开建之初,上级没有任何口径下达资金,我们在福利院床位紧张,养老服务急需拓展的情况下筹措资金,主动建设,随后争取省级下拨了资助资金800万元。全国养老服务体系试点项目全国只资助四个省,我省只安排四个点,全省4000万元,全省17个地市州争取到资金500万元。同时,用项目资金带动地方政府投入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我市通过不断完善公办养老机构设施,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300多万元,新建了镇养老服务中心和沙嘴办事处城南福利院,带动地方政府投入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300万元。二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发挥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按照“广覆盖、保基本、树标杆”的原则,加大对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2013年以来,市、镇两级财政投入约1.325亿元用于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占总投资的69.3%以上。三是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投入。我们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扶持,吸纳武汉中招实业有限公司等社会企业投资2500万元,在毛嘴镇征地100亩,兴建全省首家农村区城性社会养老机构——江汉明珠养老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探索农村福利院向区域性社会化养老机构转型。四是探索开展合作开发。在民政公共服务设施筹建过程中,建设用地成为制约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我们通过精心策划、科学论证,采取合作开发的方式,与市皮肤病防治医院签订合作开发协议,将皮肤病医院所属的麻风村长期闲置的100亩土地用于市城区殡仪服务中心建设用地,开发期20年,市殡仪服务中心分年度支付麻风村效益款共计7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该项目的建设。
二、公共服务设施运营管理情况
为了发挥民政公共服务设施的效能和作用,我们坚持建设与管理两手抓、两手硬,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运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是养老服务体系初具规模。随着市福利两院的建成投用、农村福利院的新改扩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的建立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的展开,我市初步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互助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市2个城区养老机构、24个农村福利院和1所区域性社会化养老机构床位总数已达4000张,供养农村五保对象4320人(其中集中供养1290人,分散供养3030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29%);供养城镇“三无”对象1030人。在满足五保、三无老人供养基础上,我们还积极探索向社会提供代养服务,福利两院代养社会对象245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20个互助养老试点村都成立了互助养老协会,指导互助照料中心开展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空巢、留守老人生活。4个居家养老服务试点社区也在积极探索为老年人提供家电维修、清洁护理、送医送药、配餐送餐等多样化、多层次服务。
二是社区管理服务趋于完善。我们在注重改善城乡社区服务设施的同时,更加注重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在社区服务站设立了综治维稳、计划生育、社会救助、劳动就业等服务窗口,将政府各项服务职能延伸到社区,让居民足不出社区就能办理事项,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我们更加注重增强基层民主活力和提升自治功能,切实把短板做成长线。在农村,以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难点村”治理为契机,建立健全了以村民代表为骨干的村级事务民主决策基本队伍,健全完善了以“五议五公开”为主要模式的村级事务民主决策程序,严格落实了以党务、村务、事务和财务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定期公开制度。在城区,以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契机,大力推行社区议事协商、居民代表会议、社区论坛等多种自治形式,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社会事务管理日臻规范。殡仪服务中心的建成,加速推进了我市殡葬改革进程,我们积极推行惠民殡葬政策,去年减免了1140名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镇“三无”和重点优抚对象基本殡葬服务费用,总计144万元。我们在城区严管区内大力推行丧事集中办理,倡导绿色殡葬、生态殡葬,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去年全市死亡人口9600人,火化率100%,严管区内死亡人口407人,集中办丧170人,占比42%。儿童福利院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建成投用,极大地提升了我市孤儿抚育和未成年人救助水平,去年为1632名孤儿和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353万元,并集中抚育孤儿28人。市救助管理站开展了接送流浪乞讨儿童回家专项活动,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700人次,接送流浪儿童回家48人次。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广西来宾市的实践证明,通过加强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让广大农民群众足不出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科教文卫体等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学习党的方针政策难、学科技种养知识难、看戏难、打球难、看书难、看病难、看电影难等问题,为改善村容村貌、营造文明的乡风,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促使广大农村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有效探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载体。
一、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来宾市从2008年11月起,在全国率先创新实施以村级灯光篮球场、文艺舞台建设为突破口,启动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求乐、求知、求技”惠农工程,找到了建设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最佳切入点。计划用3年时间(2009―2011年)在全市每一个行政村各建一个文艺舞台、一个灯光篮球场、一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楼,同时,组建一支农民文艺队、一支农民篮球队。通过整合散落在各部门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资金,突出资金的整合效益和工程建设的整体效能,完善农村村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策划农民文化体育活动,真正做到投入最少,效益最大。“一项工程,多部门受益”,不仅大大改善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也为各级各部门有效开展支农惠农服务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以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求乐、求知、求技”的愿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在实施以“三求”工程为载体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启动前,广西来宾市的农村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市724个行政村仅有篮球场134个、文艺舞台42个、科技文化活动室100个,且这些设施大都破败简陋、面积不足、标准很低、功能不全,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在全面启动实施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后,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市724个行政村已建成文艺舞台732个,建成灯光篮球场755个,135个村完成了综合楼改造与建设,其中新建有53个,整合资源建设82个;已组建农民篮球队1211支、农民文艺队828支。共开展农民篮球赛5370场,举行农民文艺队演出活动2249场。如今,一个个标准灯光篮球场,一个个设计风格各异的文艺舞台和综合楼如明珠镶嵌在桂中大地上,农村文体卫生基础设施焕然一新。各行政村已逐步形成集宣传教育、党风廉政建设、文化娱乐、卫生计生服务、科学普及、体育活动于一体有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全市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得到前所未有的完善和加强,极大地改变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落后面貌。
二、实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成效及主要做法
广西来宾市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
(一)工作成效
一是整合资源,突出整体效益,探索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路子。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各个部门都从不同角度对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提出要求并予以支持。来宾市在新农村建设规划基础上,协调各部门建设内容,统筹各部门建设资金,对篮球场、文艺舞台、科技文化卫生综合室等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整体推进,确保设施能够建得起来,突出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工程建设的整体效能。
二是极大的丰富了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乡风文明和农村社会稳定和谐。来宾市在实施“三求”工程之后,农村文体设施多了起来,农民群众喜爱文体活动的热情进一步被激发,各村屯纷纷成立文艺队、舞狮队、篮球队,广大农村自编自演的文体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农村文体活动的蓬勃开展,在广大农村树立讲文明、讲科学、讲致富、讲发展的新风尚,文明和谐之气蔚然成风,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大变化。改善了农村人际关系,村际关系友好、邻里关系和睦,从根本上促进农村治安形势好转,2009年全市农村发生“三大纠纷”、治安案件数以及非法上访人次比往年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三是帮助广大农民群众依靠科技致富,实现了增收。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这一平台,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农民群众通过农家书屋、科技文化活动室学到了实用技术,提高了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2009年,全市共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8504次,培训农民47万人次,新培养农村种养大户3202户,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58个。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0.5%。
四是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有效模式和重要载体,进一步推动了来宾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地在凝聚群众力量大力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建设热情不减,迅速掀起了村庄净化、美化、绿化热潮,加快村级道路建设、村屯巷道硬化、房屋改造、改水改厕、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新农村建设步伐。目前全市已有100个村实现了村中巷道硬化,有1万户建设了统一设计的新房。许多以前的“垃圾村”变成了“富裕文明村”。
(二)主要做法
一是政府主导,统一实施。由政府出面牵头,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并按照“争取上级支持解决一点、市县财政解决一点、帮扶联系部门解决一点、社会捐助和群众自筹一点”的方式,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同时抓好分类指导,抓好建设质量。
二是整合资源,统筹推进。根据农民群众喜爱文体活动的实际需要,以文艺舞台、篮球场建设为突破口,整合农家书屋、卫生室、科技活动室、民政工作站、农村信息服务站、计生服务室、村党校等项目,统筹建设,形成集文化、体育、科技、卫生、民政、计生、党员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三是积极引导,全民参与。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宣传发动、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建设主体作用。农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自愿让出土地,积极捐资捐物,义务投工投劳。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在农村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群众参与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现在,走到农村,听到农民谈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建好自村的文艺舞台、球场、文化活动室等。
四是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来宾市采取“分两类四模式”进行建设,确保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即本着“实事求是、先易后难、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将行政村划分为示范村、面上村分两类实施,建设模式壮族风格、汉族风格、瑶族风格、整合废弃校舍和养老院等闲置设施改造建设等四种模式进行建设。
五是开展活动,建管并重。一方面大力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组建农民文艺队、篮球队伍,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农村文体活动,制定全市农村文艺、体育比赛办法,使文化体育在农村常态化,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各项社会服务有生有色组织开展,村级公共服务设施有效地利用起来。
三、几点建议
(一)把广西来宾市列为全国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一是建议把广西来宾市列为全国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城市重点打造。在实践中,来宾市借助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力量,把投入到农村的各项涉及农村公共服务的分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确保有限的资金能用到实处。同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综合利用农村原有的闲置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选材,凸显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统筹推进以“三求”惠农工程为载体的全市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彻底地改变了过去各职能部门主导建设存在的各自为战、建设分散、功能单一以及标准、规格不一的现象,有利于形成集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科教、党员教育等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形成了规模效应。目前,来宾市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广西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社会效应逐渐显现。
二是建议加大对广西来宾的扶持力度,健全和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2010年,来宾市计划以创建全国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目标,推进“三求”惠农工程纵深发展。力争达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健康丰富、农民群众文明程度全面提升”的目标。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楼的规划设计建设标准为: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内分科技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卫生室、计生服务室、民政工作站、农村信息服务站等。有条件的村要求把未成年人活动乐园、老年人活动中心、“万村千乡”服务部等各种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整合纳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管理。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全市所有行政村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即要完成694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其中2010年实现全市80%的行政村都完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即完成556个综合楼的建设,2011年实现全市20%的行政村完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即完成138个综合楼的建设。根据初步测算,新建一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楼需要建设资金20万元,完成全市694个行政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需要资金1.388亿元。由于来宾市建市时间不长,属广西的经济后发展地区,全市2009年财政收入仅为34.14亿元,建设缺口资金达1.1亿元。建议国务院相关部委局给予广西来宾市加大扶持力度,落实相应的项目资金,帮助来宾市实现村村建有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楼,并由国家相关部委局给予工作上的指导,完善相关配套功能,规范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建设。
(二)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
一是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放在村一级。国家的“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重点放在县、乡一级。但是,实践和现实证明,在县、乡的文化设施大多数的农民使用不上,只有把文化和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向村一级延伸,让农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和各项社会事业服务,才能真正实现满足大多数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也只有占全国大多数的农村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实现全面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社区综合体;社区服务中心;规划设计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as a starting point, discusses community complex planning. Goal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community complex main function configuration, the different applicable people's research, as well as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research, to meet th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people, the leisure space and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such as various demand.
Keywords: community complex;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产业、资金、人才的涌入加速推进了服务业的转型。而在社区层面上则表现为原来封闭独立的居住环境,内向的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模式趋于瓦解,社区作为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它是居民生活相关的重要组织载体,也是促进城市和谐的重要内容。
而在城市的发展中,由于开发规模、建设时序不同,造成城市的发展结构不协调,区域中心缺失,城市中配置的各种功能也难以满足居民生活要求;体现在区域归属感减弱,对城市的记忆逐渐淡化。因此,通过社区综合体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另一方面也便于构建区域中心。
2概念界定
2.1综合体
对社区综合体进行解释,首先要从综合体的定义出发。“综合体”就是将城市中服务功能、产业功能、社区服务、配套服务等多种功能进行整合,同时在彼此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最终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整体。
而社区综合体则是将综合体中主要面向社区服务的功能进行整合,以社区为服务单元,整合社区管理、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功能,形成社区的邻里中心。
依靠社区综合体来构建区域中心,主要是从综合体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出发,更多的为人提供一种综合。一般来说,社区综合体具有以下特色:
(1)集约性:各产业功能、资源要素、服务设施等在空间上的集中,以减少建设与配套成本,提高服务能力与运营效率。
(2)复合性:通常由三种或三种以上功能构成,各种要素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定的规模集聚效益;
(3)关联性:单纯的功能集中并不足以形成综合体,只有各部分间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才能使各功能实现复合式集聚。
(4)公共性:综合体中大部分空间为公众可以使用或者进入的空间,不仅表现在地理空间上,更重要的是引导使用者交流互动。
2.2综合体服务能力分类
根据规模及服务人群能力来分类,以服务业为主的综合体主要分为三个等级:1、城市中心级综合体;2、社区中心级综合体;3、小区级综合体。(表1)
表1 综合体分类表
2.3社区综合体
社区综合体,作为整个邻里单元的中心,是以社区为主要服务对象,在业态上集社区管理、居民服务、公共活动、教育医护为一体的综合设施。构筑一个社区的中心,促进人的社会交往,在人的心理感知中建立标识。
在人的使用功能上,相比较城市综合体,社区综合体对酒店、办公、商业、会展等功能进行了降级,并对展览、会议等功能进行弱化,主要凸显的是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居住区级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作用。
3社区综合体探索
通过对社区综合体建设模式的探索,重点对社区综合体功能、设施关联性、使用人群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社区综合体对社区单元内的服务设施的集约化,多种服务功能的复合化,形成社区单元的中心,有利于提供服务的均好性。在服务上,提高居住环境品质,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与社会交往,塑造社区文化、增强社区归属感。相关研究表明,社区活力中心往往是处于步行尺度的可达范围内,因此在社区综合体范围内建立“人车分行”的交通组织体系,使人的公共服务需求尽可能在慢行范围内得到满足,更利于形成以开敞空间和生活配套为主的社区中心,建立标志性、活力性、高品质的社区综合体。
3.1社区综合体功能研究
人是社区综合体的使用主体,社区综合体所配置的功能首先要满足人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一方面对于社区综合体的功能配置,应根据居住区级规模,参考相关规范及地方管理规定进行配置。一般包含两大类,一类是综合服务中心,包括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健身馆、文化活动中心(含青少年活动中心)、公厕、再生资源回收站等;另一类是独立服务设施,包括中学、综合运动场、派出所、居住区绿地、居住区商业中心、公交场站、加油站、加气站、养老设施等。同时根据人的使用情况可以对社区综合体主要功能进行更详细的功能分类,例如将社区管理分为:派出所、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分为:社区用房、社区服务中心;教育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等。
另一方面,基于人需求层次的不同,可以对社区综合体所配置的设施进行分级设置。
首先是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设施,主要包括社区管理中的街道办事处、派出所;社区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社区用房、养老设施;以及医疗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公共文体设施:文化活动中心、综合运动场、综合健身馆、居民健身设施等,这些设施基本涵盖了社区综合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部分,同时又是构筑社区中心必不可缺的部分。
其次,从较高需求层次的要求和增强社区凝聚力的角度出发,将一部分设施定位为建议配置设施,主要包括:教育设施的中学、小学、幼儿园;医疗卫生的综合医院;以及一些大型的商业: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综合购物中心;餐饮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的电影院、图书馆、文化宫等。将以上设施置于社区综合体中,可以进一步提升社区综合体的中心效应。
第三,将更高需求层次的要求定位为可以选择配置的设施。这部分设施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社区综合体在整个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其功能主要包括商务办公、会议展览、酒店服务等。(表2)
3.2使用人群研究
社区综合体应把“服务于人”作为根本出发点,因此对人的活动行为进行研究,是社区综合体建设模式的重要内容。按不同的年龄段划分为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这四种类型的人群,在使用社区综合体中都有各自的需求。一方面社区综合体中需要配置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服务设施,另一方面在设施的规划中还需要考虑不同人群使用时间段对社区综合体的要求。
(1)幼儿
首先,幼儿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其活动的时间与地点自主性较差。同时幼儿又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主要阶段,公共服务设施应有针对性并提供必要的场所。要考虑到同龄相聚性的原则, 在幼儿园的设置上尽量与公共开敞空间相结合,避免道路的过度分割,保证区域的相对完整性。其次从时间性上,白天在户外活动的主要是一些学龄前儿童。放学后、午饭后和晚饭前后则是各种年龄儿童户外活动的主要时间。节假日与寒暑假期间儿童活动的人数增多,活动时间多集中在上午9时到下午5时,因此幼儿园在设置上就需要避免与商业设施、菜市场等人员流动性大的设施组合在一起;还需在幼儿园等设施附近设置一些文化娱乐,休息游憩的设施,来服务幼儿家长在等候接送儿童时的需求。最后考虑到幼儿的自我中心性。小区中儿童游戏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3~12岁的儿童,在社区综合体配置上需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远离社区的停车、市政、社区管理等设施。
2)青少年
青少年在平时生活中的活动线路相对较为单一,主要局限于教育设施与住区之间的线性活动,在其主要的活动线路上,可以通过串联各类不同的设施来方便青少年的自发性活动。在小学附近设置可以进行公共活动的公园及运动设施,在联系社区单元外部的交通设施附近设置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活动方式和交流平台。
3)成年人
成年人每天的活动最频繁,处于同一密集活动时间幅度内的如: 上下班、接送小孩、购物、存放车辆等内容; 同时,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程序和线路。成年人希望尽可能以最便捷、最有效的行动路线完成需要做的若干事情。
对于成年人的活动方式,主要区分为两个大的时间段:工作日、休息日。
社区综合体在工作日的服务配置中,首先考虑的是高效性的原则,并最大限度的激发邻里单元内的自发性活动,促进社区间的交流。如在社区综合体周边主要的道路结合便利的慢行系统(如绿化步行廊道、自行车租赁点等),同时在上下班高峰时间的交通设施附近设置农贸市场等商业服务设施,便于人出行的同时提高社区综合体的使用效率。
社区综合体在休息日的设施服务配置中,则更多考虑线路的丰富和使用设施的多样性,以此来满足成年人对于社区综合体的各种要求。(例如在农贸市场附近设置社区商业,将产生较高关联性的设施临近设置,在享受社区服务功能的同时,还可以有便捷的交通设施作为支撑以及多样的文化服务设施、商业设施,来提高服务水平)。
4)老年人
老年人的生活特性主要是其生活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原来的以工作生产为主转向以生活休闲为主,特别是对精神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应将养老设施与开敞空间、老年活动中心、文化服务设施等进行组合,以促进老年人的自发性活动。
综上所述,一方面社区综合体规划的功能配置上,以必要性活动设施点为中心,构筑起网络化的自发性活动体系,并考虑在功能的配置上尽量做到具有较高的设施关联度;在空间上构建多条通行廊道,为社区综合体所服务的人群提供不同的选择途径,将独立设置的运动场、居住区绿地、公交场站等进行合理的集中,形成社区综合体中最具凝聚力的中心。另一方面,社区综合体应努力做到高效配置,便捷服务的特点,将社区商业、社区服务、社区管理及社区教育等功能进行整合设置,为人提供“一站式服务”,使综合体中各类设施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构建起整个社区的公共核心。
4结语
社区综合体规划模式的探索,希望找寻一条宜居城市的途径,以“人”为出发点,在满足人日常生活需求与舒适环境的基础上,营造社区中心,满足社会交往、文化认同、归属感等多元心理需求。同时,通过研究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需求,合理组织社区功能及交通流线,使社区综合体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桢栋.当代城市建筑综合体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7;
[2]唐子来.居住小区服务设施的需求形态趋势推断和实证检验[J].城市规划,1999(05)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