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30 07:02: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文化建设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社区文化建设是居民和居民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同时也是维系政府与百姓之间和谐的精神纽带
现代社会高楼大厦,人们居住空间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但铁门却关得越来越紧;社会越来越开放,但人的内心却越来越封闭。即使是邻居之间关系也比较淡漠,缺乏互信。邻居之间都彼此不认识,还何谈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很多心理实验都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冷漠、冲突的交往环境或气氛中,就可能逐渐变得言谈谨慎、情绪压抑,甚至性格暴躁、易生猜疑等。反之,和谐、融洽的交往环境就会使粗野者变得文雅,怯懦者变得勇敢,自私者逐渐懂得关心和体贴别人。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之间、各类社会组织之间互相联络、增加感情、加深了解、沟通关系的精神纽带。大家基于相同的兴趣和爱好结合在一起,不分年龄大小、地位高低,家庭贫富,没有功利和矛盾,共同活动,其乐融融,因而交往起来特别顺畅,联系也相当紧密,这是社区人参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各种各样的群体文化活动,会把社区成员吸引在一起,加强邻里相互交流,创造友善、和睦的氛围,密切群众与群众、群众与社区及社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利于巩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对社区的归属感、自豪感。很多文艺骨干都成为了群众的知心人、政府和社区工作的有力支持者,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社区文化建设是打造城区品牌、增强城区综合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同步发展。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协调,必然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和进步。同时,社会、文化发展的滞后,也必然导致经济发展底气不足。在城市发展中,文化这种软实力越来越重要,我们的环境文明城建设等都是在提高我们的软实力,未来发展的衡量指标当中一定有文化指标。城市社区文化工作是现代化城市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搞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更能反映一个区域人口的素质,建设现代化城区不仅需要有繁盛的经济,更需要有强盛的文化。所以,文化品牌建设对增强城区的综合竞争力这种促进作用,是不能忽视的,是一条有效的重要途径。
二、进一步扎实做好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思考与探索
当前,南昌市正处于经济增速、发展增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时期,提出了要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些目标,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坚强的政治保障,更需要有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和健康的社会风尚。特别是在当前加强社会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创建国家文明城、创建国家园林城等等这些大背景下,我们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正逢其时、正当其时,既与上级的要求合拍,也与我们的工作实际相辅相成。所以,必须高高举起文化建设这个旗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切实把社区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高度。首先要强调,文化建设不简单的就是文艺活动,要从大文化的角度来思考我们的文化建设。这里包括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多个方面。社区文化是一种积淀,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也很丰富,应拓展开来,最基本的应包括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读书看报、各类教育培训,也包括邻里关系、家庭和睦等精神文明建设,乃至社区的整体建设等等,这些都包含着文化的内涵。所以说,社区文化建设不是一个封闭的、孤立的体系,而是一个与外界密切相联、共同生存与发展的开放式系统,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这项工作放在全市的大局工作中统筹考虑,与其他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以推进。
(一)要与当前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在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型的重要时期,文化建设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努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键是要在“大众化、群众化”上下功夫,促使核心价值体系的普及与推广并最大化发挥其功能效用,切实做到“润物细无声”。如何在“大众化”上下功夫,如何做到“润物细无声”,这就要体现出,社区文化建设和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性、群众性的关键作用。所以不能孤立的、片面的来看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它只是一条线,但是可以关系到、渗透到各个方面和领域。在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这个大的系统工作中,要把社区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其中,并充分发挥出其群众性、基础性的作用。
(二)要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系列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文化工作也是其中一个重要主题和一条主线。在这项工作中,文化战线即是组织者、倡导者,同时也是主力军、主战场。所以,要抓住主题,周密部署,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生动直观的事实,大力进行“中国梦”系列宣传活动。要通过社区艺术节、通过各种庆祝活动,激励广大群众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努力作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要与城市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南昌市的制定了“五城同创”工作任务目标;文化战线在创建过程中,一定要发挥出应有的主力军作用。文化战线在创建工作中的重心就是要落在突出提升市民素质这个重点上,进一步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方针,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方面下功夫。要通过全面、系统的社区文化活动,使创建的目的意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创建工作赢得人心,让老百姓对创建工作有一种责任感和自豪感,让大家有参与创建的热情,营造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四)要与加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改革的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此,驻区单位如果能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将发挥积极的促进功能,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应积极探讨发挥驻区单位作用的对策和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改革的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在文化设施的建造方面、在保存社区文物、民俗方面、在丰富群众的生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驻区单位如果能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将对社区文化建设中问题的解决以及整个社区文化建设发挥巨大促进作用。
一、驻区单位对城市社区文化的促进功能
第一,引导功能。企事业单位所营造的文化氛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是社会文化传播的主导力量和“文化示范者”,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深广度。这些对于其所在社区而言,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榜样力量,是一种强大的“文化定势”和“文化航标”。企事业单位文化发展和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把社区文化发展引导到企事业单位文化所蕴含的主流目标上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社区文化建设产生引导作用。置身企事业单位文化环境中的员工,同时也是社区的成员,生活、学习、工作在社区居民之中,他们通过家庭、亲属、同学、朋友,与社会各个层面保持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他们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活方式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周围居民产生示范效应。
第二,创造功能。企事业单位文化是在其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的一种浓缩,具有民主、开放、创新、进取的特性,具有更新和再创造文化的活力和条件,它既是社会潮流的追逐者,又是时代潮流的开创者。这是因为企事业单位的重要主体是最富活力的中青年,企事业单位文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系统,具有相对敏感的特性,对于社会文化变迁的反应十分迅速。企事业单位对这种变迁进行筛选、过滤、扬弃乃至超越之后,实现自身的创造和更新,同时传导给所处社区,促使社区文化实现发展。
第三,传承功能。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它既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特定产物,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每一个社区特别是历史悠久的社区,居民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风俗习惯经过祖祖辈辈的创造、筛选、加工、充实和发展,形成了社区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由于社区对环境的作用传给企事业单位,使他们继承下来(当然,这不是继承社区文化传统的唯一途径),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
第四,整合功能。由于文化的渗透性,不同文化既可能交相融合,又可能产生相互冲突。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社区文化趋于多样化,文化碰撞现象日益增多,尤其是人们面临的价值冲突与适应问题十分尖锐。所有这些也必然反映到企事业单位中来。企事业单位文化因其突出的引导性、计划性、整合性等特点,对文化冲突的协调、平衡、化解、融合相对社区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企事业单位将上述“整合成果”辐射、传达到社区,能够促进社区多样性文化的发展趋向同社会主流文化保持良性关系,从而对社区文化发挥整合作用。企事业单位与所在社区是互为环境的,企事业单位文化的氛围及其内涵必然对社区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时刻辐射、影响着社区居民。正因为如此,企事业单位往往成为社区文化的亮点乃至制高点之一。
第五,补充功能。作为现代化产物的企业文化具有天然的先锋性、敏感性、叛逆性、开放性,有些新的文化因子特别是属于青年亚文化范畴的文化因子,原来并不存在于社区之中,往往是由企事业单位的主体(中青年)首先接纳和吸收的,然后传达、输送到整个社区范围,这就对社区文化起到了补充作用。充分认识城市社区与区内企事业单位的文化互动对于加强相关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加速社区的资源共享,优化企事业单位的社区环境,促进区、单位精神文明共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发挥驻区单位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调动参与的积极性
社区成员的参与度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区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缺乏社区成员参与的文化生活,有再好的动机、再新的创意、再大的投入也只能是无用之功。在许多社区,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主要是少数老人,尤以老年妇女居多,相当多的社区成员尤其是中青年居民和驻区单位员工尚未经常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社区成员的参与状况还不适应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居民和驻区单位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看法有失偏颇,相当一些居民和单位的社区参与意识比较淡薄,他们虽然生活在社区,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社区建设的主体,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对社区建设尽一份责任和义务。甚至错误地认为,社区建设完全是政府行为,是政府投资建设社区,让自己坐享其成。
为了提高驻区单位的参与度,应该努力做到:首先,加强与驻区单位的感情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驻区单位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特定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对这一特定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推崇、融合和奉献精神,使它们认识到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义务。其次,通过与驻区单位的感情沟通,使它们更进一步认识到通过社区文化建设,精心营造社区发展的良好环境,是驻区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所在社区的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形象,而且与单位员工的办公和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必须将思想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社区文化人人办的广泛共识,真正做到驻区单位与社区共发展,既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又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受益者。
(二)设施与场地等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
城市社区发展的资源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的供给以及社区管理部门的创收和居民缴纳的各种费用。社区内各部门与组织以及社区居民的捐款和提供各类设施的现象很少见。因此,一方面城市社区资源本身存在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物质性资源被闲置不用或开发利用不够,这的确让人十惋惜。究其原因,这与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以及“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狭隘的心理因素有关。在城市社区中由于存在许多分属不同行业、不同层级的“单位”,而城市社区的组织形式——社区委员会、业主委会员、居民委员会以及物业管理公司与他们之间不存在上下级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就造成了他们对城市社区建设尤其是社区文化建设关心、重视、投入不够,对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偏重于集中,谁投资,谁拥有,谁得益,不愿意将自己闲散的物质性资源拿出来让社区居民共享,社区资源不能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如能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发挥现有功能,为社区文化提供稳定、舒适的活动空间,实行资源共享,将是一件几全其美的大好事。这也可使社区文化建设不断上规模,上档次,谋求更大发展与飞跃。
(三)联手开展活动,丰富活动的内容
从各地开展的社区活动形式来看,确实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从太极拳、太极剑、台球、棋类、器械健身,到卡拉OK、戏迷演唱、养生功、秧歌、图书阅览、健身交谊舞等,达数十种之多,真可谓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但由于以上活动内容多少缺乏一些现代气息及深刻的内涵,因此对青年群体等相对缺乏吸引力。如能在丰富活动内容上多动脑筋,挖掘新的活动内容,拓展新的途径,把一些具有现代气息的艺术形式融人到其中去,这将会吸引更多的社区成员热情参与。而在这些方面,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组织的合作加盟,联手开展各类文化活动,通过创新的内容和变换的形式促进其发展。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丰富多彩,广泛活跃,就一定能生产出一些高品位、高质量的社区文化产品,增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实效。
(四)加强组织沟通,提高管理的水平
从目前各地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性质来看,由于是新生事物,因此社区文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还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和社区文化人才。社区文化人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从广义上说,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应包括街道和居委会的相关人员以及社区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从狭义上说,主要是指街道社区文化职能部门及社区文化机构(文化站等)工作人员。就文化站工作人员来说,许多社区已面临青黄不接的状况。如有的地方管理者往往由队伍中的活动积极分子组成,管理经验不足,组织能力不强,难以形成核心,纪律的维持和活动的开展往往靠大家的自觉,随意性较大,缺乏高度集中基础上的规模扩大与创新求变的集体力量。
有鉴于此,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组织应能有效介人,整合运行。因为各单位组织已经长期形成了一整套的组织体系,有着一定的管理经验,他们的加盟,无疑会给社区文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而社区文化活动的成功开展与不断创新,对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增强内部凝聚力和提高社会知名度,也一定会大有裨益的。
社区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区居民、社区群众团体、各企事业单位、居委会、街道办事处这些社区基本成员的同心协力和共同努力。尤其在当前社区居民和单位主动参与意识较弱的状况下,更需要基层社区管理者及组织者的引导和动员,调动社区各方面的积极性,以使社区文化建设真正满足广大居民的多层次、多方面需要,使社区文化更为丰富多彩并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付春梅,谢守红.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刍议(J).经济师,2004(4).
关键词:关系;建设;地市高校;农村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041-03
中国13亿人口,其中9亿多是农民,农民问题始终是令人关注的重大社会话题。农民文化作为农民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大背景下,农民的文化需求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地市高校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标志,它扎根于地方文化,一方面,它是地方文化精神的象征,维系地方民间文化的血脉;另一方面,它又是所在地市的文化博物馆、文化遗产的传习、民间艺术的创新室。因此,地市高校与当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本文就地市高校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内在关系作些探讨,以实现地市高校与农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促进彼此的有效发展。
一、地市高校和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含义
(一)地市高校
本文所说的地市高校是指分布在省会城市以外的,由地级城市(州、盟)人民政府举办和负责办学经费的,或者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它不是泛指在地级城市(州、盟)办学的隶属关系不同的各高校。
地市高校由于其地处地州市,与农村有着特殊密切的关系,因此,它对农村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农村文化和农村文化生态建设
所谓农村文化,从狭义的角度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的文化。它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耕实践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的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程度。通常,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如印刷媒体、电子媒体以及其他有形物质媒体得以记录、表现、保存、传递并以客观形式存在的文化,如,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公益文化;另一部分则是以主观形式存在的农民的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等。
而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自然“文化生态”则是文化与其环境之间的互动系统,是系统中文化主体从事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消费等活动的环境和条件。人类的文化活动既受环境的制约,又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二者的双向互动,构成文化的生态系统和创生机制[1]。文化生态是一种文化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综合,即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对文化构成共同的影响和制约。
在中国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建设中,重点和难点是人文环境建设。它要求建设者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立足农村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的文化状况,并按照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尤其要着重加强对农村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革命文物和优秀的民间艺术的保护,着重扶持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推进区域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的良好的农村文化生态环境 [2]。正确处理好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生态文化与反生态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协调好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政治文化、传统文化的关系,构建一种新的人文精神、人文环境,将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内容转换成一种生存智慧,最终实现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目标。
二、地市高校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内在关系
(一)地市高校能有效促进农村文化生态的建设
1.地市高等教育对农村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中国高等教育学奠基人潘懋元认为,“高等教育面对文化及其传统的影响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它能够依据自身的特点,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主动地反作用于文化。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有文化的选择、传递、传播、保存、批判、创造等。” [3]高等教育文化功能的发挥通常通过教育的各个环节来得以实现,比如,教育者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设定与选择;教育者通过科研实践对受教育者以及社会大众施加影响,教育者的个人文化、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知识结构、行为习惯影响受教育者等等。地市高校大多远离省会城市,拥有服务农村社会的优越地理位置,因此,它能通过发挥教育的功能,对农村文化建设发挥非常直接的、针对性很强的作用和影响。
2.地市高等教育能增强农村文化生存抵抗的能力
从生物控制论的角度来说:“一种生物由于它的遗传保守性的限制,它只能在一定环境里生活,而且一定要对那些不利的环境条件进行抵抗,否则就不能生存。”[4] 生物生存抵抗能力的实现,必须借助其生活潜能,包括生存潜能、保护和抵抗潜能、繁殖潜能等。同样,在经济全球化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文化也面临着另一种相对强势文化的入侵,要实现其自身的文化生存与文化繁殖,一方面,必须对各种入侵文化进行阻止、进行抵抗;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自身的生存潜能、繁殖潜能。而高等教育通过教育功能的发挥,能有效地对农村文化的优质遗传基质进行保存,从而增强农村文化的生存潜能;通过文化的批判功能增强农村文化的保护和抵抗潜能;通过文化创造增强农村文化的繁殖潜能。
3.地市高等教育能增强农村文化的创新发展力
高校作为高深文化成果的凝结物或代表,凭其合法合理的权威力量掌控着人们精神生活的中枢机关。它除了通过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三大渠道来强化农村文化优质因子,处理精神文化污染物中的有害因子,维持农村文化新故遗传因子的自然更替与能量信息交换外,还能按照事物发展的方向,通过挖掘研究、吐故纳新,创造和推动农村文化向前发展。
(二)农村文化生态建设能有效推动地市高校的发展
1.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有助于充分发挥地市高校的职能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是高校三大职能。地市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需要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
众所周之,教育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系统中,既包括农业研究、农业技术推广,又包括农民素质提高三个相互影响的子系统,而这三个相互影响的子系统共处于农村文化生态环境中。地市高校要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其发展的起始点和落脚点,对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施加重大的影响。通过合格人才的培养为农村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智力支持,通过科学研究推动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与农业技术进步,通过直接的社会服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从目前地市高校三大职能的发挥情况来看,虽然科学研究通过推广应用一大批科研成果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科学研究中重理论、轻实际,重成果、轻转化的问题还很突出;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的高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依然存在,面向农业、农村的人才就业机制尚未建立;直接服务社会还缺乏高效快捷的通道、模式和适宜的机制。这些问题既影响到三大职能的发挥,又在各个层面上受制于农村文化生态系统。
随着新科技革命在全球的兴起,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日益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也随之迅速发展。但由于长久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中国高等院校的辐射功能还没有完全瞄准广大的农村地区,面向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高等教育资源十分稀缺,服务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大学职能也十分有限。当前,中国农村文化生态正处在“新旧更替”的时期,如何调整和加强三大职能,更好地服务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就成为地方高校深化改革、重审办学职能的一个核心问题。只有着眼于中国农村文化生态的现状,才能充分准确地实现地方高校的职能 [5]。
2.农村文化生态建设有助于地市高校正确定位,找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1)促使高校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是一个学术研究与市场论证相结合的动态变化过程,专业设置与市场的协调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 [6]。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既是地市高校最大的生源基地,又是最广阔的就业市场。从目前高校专业布局结构来看,存在着严重的专业布局规划与区域市场状况的错位。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业设置时缺乏科学可行的规划,对所设置的专业缺少明确的专业取向规划、人才需求程度规划和专业发展重点规划。进而导致地市高校学科大而全,失去特色和学科优势;人才培养与需求状况错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专业调整速度与市场变化节奏错位,不能很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必须实现办学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整合配置国家、社会、个人等多渠道的办学资源,加快地市高校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地市高校,必须尽快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其适应农村文化生态建设能力。地市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必须瞄准农村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方向,紧跟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发展步伐,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长农业整体效益为目标。以农村文化建设来协调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把文化融入经济中去,认清文化的“双重角色”,既抓意识形态的文化建设,也抓文化产业建设,让农村文化成为农村经济的生力军。因此,地市高校要按照“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组建起富有特色的学科群,以此为基础构建学校的基础竞争力,发展核心竞争力,提高适应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能力。最近,据说一些原来的行业高校又在纷纷更名恢复原来的校名,突出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加强专业设置对市场需求的针对性。这也说明,高校特别是地市高校调整专业结构,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是十分必要的。
(2)促使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地市高校担负着培养地方经济建设所需人才的重任。未来的中国农业是“精细农业”、“生态农业”、“知识农业”、“社会化大农业”等 [7] 。未来的农业和工业将会消失其界限,农业必然工业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黄土地上辛勤劳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与之相应的农村文化生态也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地市高校在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爱农村、爱农民、爱农业,具有建设新农村的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具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能适应农村文化生态建设需要的人才。这就需要地市高校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实践教育,改善教育结构、更新教学内容,着眼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以此适应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需要。
(3)促使高校创新服务社会的机制。地市高校要想在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中有所作为,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服务社会的机制。以建设农村公益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为切入点,协调学校、企业、市场、政府间的关系,整合各种资源,增强大学辐射农村的功能。通过培养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兴办农村文化产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通过农村文化产业,促进农民终身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最终,通过农村文化生态建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地市高校与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互动发展方向
1.地市高校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前提,不断畅通农村人才“产”和“销”渠道,实现“产”、“销”对路,“产”、“销”两旺,赢得自己的发展空间,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如前所述,农村是广阔的天地,既是人才培养的生源地,又是人才“销售”的巨大市场。地市高校只有主动适应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大胆改造和调整专业设置,培养出适合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才能为自己的产品――人才开辟广阔的农村人才市场,才能实现办学有生源,就业有去处,进出口畅通。既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获得自身发展的空间。
2.地市高校在传承和创新农村优秀文化中,办出学校专业特色,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激烈的高校办学竞争中,办出自己的特色是制胜的法宝。什么是特色?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办学特色是地市高校赖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地市高校如何办出特色,通过对当地农村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传承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应该说也是其重要途径之一。每一个地方的文化千差万别,每一个地方文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也各有不同,自然,适应当地农村文化建设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也会多姿多彩。
3.农村在为地市高校提供生源,接收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在获取现代文明信息,改变传统落后观念的同时,通过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改变生活观念,改革生产方式,加快农村文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
4.地市高校与农村文化建设共生共荣,互惠互利。地市高校发展离不开农村,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地市高校的深度介入,地市高校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为农村文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唯有如此,才能在建设新农村,提高区域发展水平的同时,提高整个国家、民族文化水平,创造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1).
[2]范大平.论中国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建设[J].求索,2005,(2):95-97.
[3]潘愁元.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2):4.
[4]裴新澎.生物控制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62-163.
[5]唐吉红.高等农业教育在农村文化生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6).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体现着企业全体员工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是企业员工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态度,是企业存在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了巨大机遇与挑战,必须不断加强企业以时代特色文化内涵。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一、工程项目管理中文化建设的作用
在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的竞争已不再单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还包括一种企业文化力竞争。企业项目管理要全面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而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从特定的意义上来讲,工程项目中文化建设是关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工程。工程项目管理中文化建设的作用:加强工程项目文化建设,是提高施工人员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加强工程项目文化建设,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加强工程项目文化建设,是提升施工企业形象的有力保证。
二、工程项目文化的结构
1.工程项目文化的物质层:其物质层主要是由项目全体人员共同创造的产品和物质设施构成,是以物质形态呈现出来的一种表层项目文化。工程项目地产品是有形的,属于物质文化。包括先进的设备和机器,它们是物质层文化的保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定会开发出新的项目,从而在国内外市场上占具一定的竞争力。
2.项目文化的行为层:主要是全体企业员工在经营管理、施工劳动和学习娱乐的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活动文化;是项目管理员工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及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是团队精神和价值观的一种折射。(1)项目管理人的行为在项目行为文化建设中为其重要,起着导向作用。项目管理人是工程项目的统帅,遇到困难时能临危不惧、沉着镇定,发挥自己才能、集思广益、勇敢地去迎接挑战困难,从而增强员工实现项目奋斗目标的信心和决心。(2)先进模范人物在工程项目行为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集中体现项目具有的价值,将项目的价值观“人格化”,发展成员工看齐的榜样。一般情况先进模范人物体现在员工的内部,他们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企业做出突出的成绩和贡献。使之受到员工的效仿,增加现实教育意义。(3)项目员工是工程项目的主体。员工群体行为的体现是整个项目团体的精神文化风貌。因此,员工群体行为的培育和塑造是项目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要想培养员工塑造较好的群体行为,必须做好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纪律教育,倡导员工学知识、学技术,将员工把自己的工作与项目目标联系在一起,将项目工作当作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部分。
3.工程项目文化的制度层:其制度层主要包括项目组织机构和项目规章制度。项目制度文化是指为实现工程项目本身的目标对员工的行为进行一定的制约管理,具有共性和强制性特点。一定制度的建立影响着人们选择新价值观念,制度文化也成了新精神文化的载体和基础。
4.工程项目文化的精神层:精神文化相对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来讲是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工程项目文化建设当中位于主要地位,是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升华。工程项目精神文化反映出工程项目管理者的主攻方向以及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指导思想。而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成功,必须要将全体员工的全部力量和经历投其到该项目工作中。精神文化在这当中就能恰好发挥这方面的功能。
三、工程项目管理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当中,对企业文化的软实力建设理念引入的时间还相对较短,在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许多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还缺乏文化建设的意识。如今虽然在社会上经常听到一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呼声,但在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些项目经理只关心施工安全及进度,如何节约建设成本。并不会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只会强调服从的员工就是好员工,而不关心施工人员对其工作参与的想法。在施工现场里拉横幅、打标语也只是装装样子,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只作表面文章。
2、一些项目管理者存在项目文化建设上的误区。
现如今一些企业单位依旧认为抓好政治思想工作就是施工项目的文化建设。项目管理者依旧保有着官本位的思想,在开会及学习中照本宣科,只会讲一些大道理且内容无聊使员工呼呼欲睡,产生逆反心理而起到不利影响。一部分项目管理者片面的以为,文化建设只是娱乐活动的组织。只安排进行活动开展,并没将真正的文化建设理念体现之中。
3、工程项目文化建立的过程不科学
不少人认为建立工程项目文化并不是看工程项目本身而是看项目的领导,将领导自己的思想观、人生价值观作为项目文化建设的全部。假如在工程建设过程当中,项目的领导采取调动,就会对机制运转不灵活而出现施工进度变慢的现象。而重新上任的领导也会根据自己个人的理念重新制定新的文化精神,致使资源重复浪费。
四、如何解决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根据现今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中文化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依照
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加强项目经理的文化建设意识。项目经理的领导能力影响到项目的成败,作为项目经理必须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积极参加到项目的具体实施当中,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所以,如果要加强项目施工过程中文化建,就必须先加强项目经理的文化建设意识。近年来在我国建筑行业中获得“鲁班奖”的项目工程,基本上都是在施工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的。工程施工单位可组织项目经理培训学习这些获奖项目的经验,主要学习在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让项目经理从中感受学习,刺激及加强文化建设。施工单位也应该加强文化建设检查的力度,不应该为应付了事只走过场,也应该设立相应的文化建设激奖机制,促使项目经理重视工程文化建设。
2、引进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
对于一些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的问题,可以采用引入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可以通过聘请具有专业性及权威的企业文化管理方面的人才,对工程项目管理者进行专业的培训。
3、建立一套健全的工程项目文化建设管理机制
如果要避免“一届领导一套思想”的文化建立模式,就必须得有一套适合自己企业的文化建设管理的运行机制。按照工程项目的特点制定与之相应的指导意见:①对具体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定位,②工程文化建设的目的,③工程项目文化建设的原则,④项目文化建设的基本步骤,⑤项目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方面的内容。
结束语: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我们除了要加强经济实力以外,还必须加强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工程项目文化建设是体现工程建设项目的新思想、新观念的唯一途径;是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措施;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的最佳机制;是营造良好气氛环境的可靠保证。所以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郝彤琦项目管理中的项目文化建设研究[期刊论文] 农机化研究2002
论文关键词:文化产业;凤城;文化建设
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当代综合国力与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也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力地推动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在区域综合竞争和提高区域整体实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显突出。为了助推辽宁省凤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为“十二五”期间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凤城文化建设和繁荣献计出力,笔者作为凤城市委党校的教师,对凤城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瓶颈、解决难题的破解之道进行调研和分析。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凤城市文化产业的概况
(一)现状
1.文化娱乐业健康发展。全市娱乐行业逐步从过去杂乱无序的膨胀过渡到繁荣有序的稳步发展阶段,形成了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多投资主体的文化娱乐市场。目前,全市有网吧75家,歌舞厅51家,台球室5家,电子游艺7家,音像制品零售出租41家。
2.文化旅游业方兴未艾。我市辖区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凰山山城,景区内的高句丽古长城遗址是国内现存高句丽时期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山城,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已被列为国家100处保护大遗址。以大梨树农业生态旅游区为龙头,构建满族民俗风情旅游带。
3.民间艺术产业蓬勃发展。凤城市晶涛景泰蓝工艺品厂,成立于1998年,是目前辽宁省内唯一一家集工艺开发、设计、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景泰蓝珀晶画专业生产厂家。现有资产总额46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40万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16万元,利润61万元,上缴税金33万元。
凤城满族荷包,被认定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荷包的制作人黄加祥于1999年10月,筹办凤城满族手工艺品厂。满族荷包2001年参加丹东旅游商品设计大奖赛,获一等奖。2002年参加中国首届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获银奖,同年6月被评为“辽宁省十佳旅游纪念品”。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在短短的几天展出里,获得了较高的赞誉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4.印刷、广告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市现有印刷厂29家,复印社36家,图书报刊零售出租29家,电子出版5家。
(二)凤城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
1.经济实力优势。凤城是市场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011年我市已经进入全国百强县。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接拉动了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为凤城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资源优势。 凤城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丰厚。凤城又是优秀旅游城市,山清水秀,民俗独特。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条件。
3.文化品牌优势。凤城的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满族民俗文化,以及景泰蓝和满族荷包等民间工艺美术品,艺术精湛。
二、凤城文化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总体战略和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在文化产业的规划方面,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尚缺乏一个清晰、明确的发展规划,长期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尚未形成。同时,在政策上亦缺乏扶持民营资本进入文化市场的优惠政策。
(二)缺乏开拓创新的人才
目前我市文化市场经营从业人员主要来自个体经营人员,缺乏专业化人才,尤其是能够从事文化产品开发和文化产业运作的人很少,难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对文化产业的投资不足
目前,政府对文化部门的投入经费不足,文化事业投入比例偏低,国办文化没有起到主导地位。同时,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的办法不多,金融政策与资本市场的支持不够,文化企业形不成规模,文化基础设施难以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大力发展我市文化产业的意见和建议
(一)出台“一个决定”,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摆在更突出的位置
建议制定一个关于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明确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明方向。一是要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争取在几年内使文化产业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二是要创新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是提出加大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举措;四是提出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二)创立“一项基金”,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建议市政府在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创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
(三)建设“一批基地”,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
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扶持推进一批行业性产业基地建设。要重点支持晶涛景泰蓝制作、满族荷包工艺等。
(四)打造“一批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
我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要打造出具有文化特色的品牌旅游。凤凰山山城开发建设项目,围绕古山城,建设项目包括滑雪场、大型主题公园(按目前国际最流行的嘉年华模式建造)、多功能休闲会馆、国际赛马俱乐部、国际滑翔俱乐部、水上乐园、客运观光索道、高丽民俗村等。通过凤凰山古山城的品牌,带动相关的旅游服务业。大梨树影视城,自06年建成,已经拍摄了多部国内有影响力的电视剧。但目前风格比较单一,是民国时期建筑群的风格。可以通过政府投资或者招商引资的方式,扩建改建,使影视城的风格多样化,吸引更多的影视剧组来拍摄,同时带动旅游的发展。
(五)培育“一支队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要制定文化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和引进规划;二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把急需的高层次文化人才作为引进重点;三要加强人才培养;四要建立激励机制,奖励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
关键词:青州;传统文化;文化产业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蕴涵着无限的文化生长空间和市场拓展空间。近年来,青州市委、市政府围绕着“文化旅游促发展”的发展战略,紧抓文化、生态、高端三大工作重点,努力将青州市打造成文化名城、旅游名市、生态名市和经济强市。 目前,国内的不少专家学者对“青州现象”颇感兴趣,研究者众多。本课题主要就如何弘扬青州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推动青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初步分析和研究。
一、青州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相传大禹治水后,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山东的青州便是其中之一。按照五行学说,青州位于中国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所以称之为青州。青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名人文化、佛寿文化、古城文化与当代文化共存互依;东夷文化、民族文化根深叶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名人文化。自西汉起到清末1 400多年的历史中,青州历代为州府治地,辖区最广时比现在山东省还大,一直是齐鲁大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贸易中心。青州地灵人杰,英雄辈出,孕育了众多文韬武略、彪炳史册的著名人物。一代名相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在青州做过官,创下了令后人景仰的政绩。至今,青州城里还传诵着范仲淹亲自用澧泉水熬制白药丸子分给百姓医治红眼病的故事。宋代朝廷重臣寇准、宗泽、张叔夜等,北魏著名书法家郑道昭和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等,都曾经在青州做过官。他们为青州的经济文化出了巨大贡献,现在青州已成为山东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之一。青州文化还造就了一代名相王曾、抗倭名将邢玠以及王文统、钟羽正、赵秉忠、冯溥等一代贤臣,燕肃、于钦等学术大家。他们追求真理,无视权贵,贫贱不移的文化秉性,表现了青州人的精神风韵。青州还哺育过郦道元、李成、黄庭坚、李文藻等文坛名流。李白、杜甫、欧阳修、李清照等都曾经游历或长期居住在青州,并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句。李清照在青州归来堂居住了14年,这期间她创作了大量的脍灸人口的诗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正是缘于青州山水风光的独特魅力,诱发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2.佛教文化。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背景,作为齐鲁境内的佛教中心,青州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佛教传入汉地最早的地区之一。青州拥有净土宗、禅宗、密宗等多种佛教宗派,这些宗派留下了大量的珍贵遗迹。近几年,在青州境内发现了许多佛教遗存并且对其进行了修复,现在大量佛学研究论文和专著的相继问世,为青州的佛教文化增添了较高层面的内涵。青州境内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寿”的云门山大“寿”字、集佛、道两家于一身的驼山、魏碑体鼻祖郑道昭的玲珑山题刻、国家森林公园仰天山、世界上罕见的长达2 600米的山体巨佛和被誉为“改写东方艺术史的重大发现”的龙兴寺佛教造像等,处处洋溢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魅力。
3.东夷文化。东夷文化,是山东地区最早的土著人文化。据《禹贡》、《周礼》、《史记》等古书记载,青州地区正是当时东夷人的主要活动地区,并且处于其活动中心。从历史传说看,东夷文化的许多代表人物主要活动在古代青州地域。例如五帝之一的舜,就是东夷人,早期在古青州地区活动。还有协助大禹治水的伯益也隐居青州,青州曾名“益都”,含义即是“供祀伯益的都邑” [1]。
4.古城文化。青州地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优越。东扼半岛,南控沂蒙,北望渤海,是历代军事重镇。青州市有2200年的建城史,城区内先后建过广县城、广固城、东阳城、南阳城四座古城。在今天的青州城内,仍保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街。像棋盘街、昭德街、卫里街、偶园街、北门街、北关大街等,这些街道首尾相接,绵延10多里,依然保存着青砖、小瓦、石路、木质活插板门的古朴风貌,飞檐高挑的门楼店面,无不洋溢着古文化的韵味。至今,青州还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山西会馆、培贞书院、偶园衡王府牌坊、满族旗城、松林书院、万年桥、周代驿道遗址等大批历史遗存[2]。
二、推进青州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文化就是财富”。把文化作为资源,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形态,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壮大文化经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是摆在青州市人民面前的一大课题。
1.以历史文化的理念,挖掘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蕴。树立“以‘人文’挖掘城市底蕴”的建设思路,将历史文化遗产“植入”城市,彰显古城特色和魅力。政府可以进一步整合文化资源,做好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同时也努力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推陈出新,打造历史文化名城,让古城到处彰显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塑造自己独特的城市形象。首先,坚持把文化项目建设融入到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结合丰富的文化遗址和历史古迹,规划建设以周代文化为主题的马驿山遗址公园等不同朝代风格的遗址公园和花园小区,配套规划甲子文化园、凤凰山景观公园等多个文化旅游景区,打造新的旅游亮点。其次,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突出青州作为“东夷文化”发祥地和作为江北花卉产业第一县的文化特色,规划建设东夷文化生态园、李清照印象文化园等十一园、十二馆等一大批独具魅力的城市建设项目。
2.以生态文化的理念,引导城市建设与管理转型。突出“古、青”特色,坚持“白墙灰瓦,绿树青石”的城建风格,充分挖掘整合青州历史文化资源,规划建设青州古城,让“古文化”成为青州的城市文化底色。在城市发展格局上,以老城改造提升为中心,加快南部文化产业园、北部经济开发区、东部黄楼花卉园区、西部峱山经济发展区建设,打造“一城四区”城市整体发展格局。在城市建设上,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整合片区资源,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动文化地产、旅游地产等复合型地产繁荣发展。加强城市管理,加快大型社区建设,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其次,突出青州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绿色生态特色,加强与文化的融合、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了山环水绕、园在城中、城在景中、人文自然景观互相辉映的城市魅力,把青州变成一个以古州文化、休闲娱乐为主题的“古州福地”文化旅游区。
论文摘要: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海南将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本文试探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休闲文化建设的意义及措施。
一、文化建设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六大战略定位:“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的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化农业基地。”这实质上赋予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丰富内涵。在这个建设进程中,人们往往更多关注经济、政治、环境、人口、制度等建设问题,而容易忽略了文化建设功能。作为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不仅是国际旅游岛文化辐射传播的必然,也是海南文化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国际旅游岛缺乏足够的文化资源,高尚的文化品位,丰富的文化内容,那么,就本地居民而言,就难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对旅客来说,他们的文化精神得不到交流,压力得不到释放,情感得不到满足,自然就会对这个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产生抵触心理,这对国际旅游岛的形象直接产生不良影响。文化作为历史、精神、传统的传承和积淀,它不仅对本地居民具有提高整体素质的催化作用,同时对游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文化内涵、文化品位和文化形象是国民素质的象征,是国际旅游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休闲文化资源是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要提高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品味和形象,不仅要重视海南文化的整体推进,还必须挖掘自身的“看家本领”。单从休闲文化而言,每个休闲度假旅游胜地都有着各自丰富的休闲文化,但能称其为“看家本领”的却只有一样,那就是具有独自特色的休闲文化。只有这种体现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特色和个性的休闲文化,才能提高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感召力、影响力、辐射力,才能打造国际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海南由于受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轨迹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作用,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海岛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指数全国排名第一,被誉为“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未受污染的长寿岛”。海南拥有万宁兴隆热带花园和植物园、保亭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陵水南湾猴岛生态旅游区、五指山生态旅游区、海口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松涛水库、万泉河、南渡江、昌化江及文明生态村建设等国际旅游岛生态文化的精品。海南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远源流长,如有东坡书院、五公祠、海瑞故居等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元素;有黄道婆、冼太夫人等历史传奇人物的英雄事迹;有天涯海角、鹿回头、五指山等神奇色彩的民间神话传说;有着黎族织锦、“三月三”、保亭七仙嬉水节、海南琼剧、木偶戏、儋州调声等独自特色的风情民族文化;还有《达达瑟》、《印象·海南岛》、《下南洋》等一大批先进的文化精品不断涌现,形成了极具个性化、特色化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文景观。新世纪,海南三亚又被评为2007年“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充分说明了海南休闲文化得到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和认可。
可以说,海南独树一帜的生态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国际旅游岛最具有深厚的休闲文化底蕴,是休闲文化内涵建设的源泉,是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三、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中推进休闲文化建设的意义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将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日渐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有了向较高消费水平迈进的经济实力,开始讲究生活品位,以提高生活质量,寻求轻松、愉快、舒适的等精神生活享受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目标。尤其是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以单一观光为主的低层次旅游内涵已经不再是旅游消费者所追求的目标,人们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向通过旅游使身心得到休息放松、陶冶生活情趣等转变,从观光旅游提升到休闲文化旅游。在休闲度假旅游中,旅客们不仅仅满足于游览名胜古迹、自然风光,更需要游览人文景观、民俗风情,感受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底蕴,使之在认识、心理、情感上得到自我满足。转贴于 著名的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在《全球经济将出现五大浪潮》一文中指出,到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作为一个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快速地成长起来,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特征之一和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资料显示,在欧洲和北美,旅游客源输出的70%以上是度假休闲,可推断,休闲文化建设必将带动国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将成为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特色。
四、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中推进休闲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海南虽然有着丰富的休闲文化资源,但与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距离相差甚远,为提高海南旅游业发展,打造具有海南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增强海南旅游的国际吸引力、社会影响力,必须积极地推进休闲文化建设。
(一)整合休闲资源、优化休闲环境,打造休闲文化品牌。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根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将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为此,海南不仅应全面提升基础设施,还应积极借鉴国内外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成功经验,整合旅游休闲资源,增强关联度和互补性,优化休闲环境,打造休闲文化精品,建设世界一流海岛休闲文化,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
(二)挖掘休闲文化内涵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海南虽然有着丰富的休闲文化资源,但是,海南文化古迹、革命活动地、现代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科学活动场所形成的景观、地区和民族风情的人文景观意味不浓,难于满足现代休闲度假游客的需求。为此,海南必须挖掘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名人胜迹、道观佛寺等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积极组建民俗风情表演队,展示农村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特色,丰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充分发挥休闲度假旅游区的主要功能,挖掘其休闲文化内涵建设,提高国际旅游岛休闲文体的品味,陶冶旅客的生活情趣,真正满足旅客的心理需求,积极地推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国际化的休闲文化,提高国际旅游岛的知名度。21世纪是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世纪,每一个国家和地区要保持生机、活力和先进性,都必须与整个世界保持全面开放、充分交流状态,与国际文化相接轨、与国际文化新进展相协同。为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必须建立国际化的休闲文化,如开发游艇休闲旅游度假、高尔夫休闲旅游、特色房车旅游、疗养休闲度假旅游、国际化免税商场等,通过休闲文化的国际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增强世界人民的和平共处,扩大国际旅游岛的影响力,提高国际旅游岛的知名度。
休闲文化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核心,已得到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对休闲度假旅游文化的宣传力度,注重休闲文化品牌打造,整合各方资源,深入挖掘潜力,必将对提高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海南旅游事业的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特色景观;文化建设;景观文化
一、高校景观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纷纷进行了扩建或整合,拓展了学校办学空间,改善了办学条件,满足了更多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但校园美丽景观的表面却存在着同质化、空洞化和利用低效化等诸多深层问题。
1.校园景观文化形式上的同质化
校园景观文化要实现环境育人的目标,必须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相契合。真正的校园景观文化应直观反映大学历史、传统、特色和价值,凸显一所学校拥有的文化特质。而目前很多学校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却出现了“千校一面”的现象,对中外有名高校校园景观的盲目模仿,对老校区传统景观的简单复制,这些新兴的所谓“园林式校园”“生态化校园”的复制化与同质化,最终导致高校缺少对属于自身的独特价值的追求。
2.校园景观文化内容上的空洞化
校园景观文化作为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是大学文化长期积累的历史积淀。有些学校追求“高大上”的恢弘建筑和景观设计,将校园景观建设等同于一般的城市建设。走进校园,很难从中体会到作为学术殿堂的大学,那种对于知识、精神和思想的执着追求与风采。缺乏文化积淀和底蕴的校园景观,内容苍白空洞,无法满足学生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追求,也逐渐淡化了生活其中的师生对它的归属感。
3.校园景观文化利用上的低效化
文化不是空泛的概念,文化的形成需要人的参与,需要时间的积淀。一些校园景观在规划和设计时并未考虑其利用效果,建成后成为了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缺少与校园师生的沟通互动,无法发挥景观的濡染教育作用。师生们忙着穿梭于各个教室间,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停下来安静地感受和体验校园景观营造的人文学术氛围,校园景观形同虚设。
二、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的高校特色景观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随着综合类大学不断增多,传承和发扬传统特色品牌文化已逐渐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校园景观文化的建设特色也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近年来,山东建筑大学十分重视校园景观文化建设,从突出传统专业特色、传播科技人文知识以及提高景观利用率三方面入手,让校园景观切实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1.在多元化样态发展中突出传统特色
作为一所综合类高校,山东建筑大学积极加强学科优势整合,突出地域文化和建筑专业特色。依托济南泉城的自然生态,山东建筑大学规划建设了完整的校园中心绿地景观系统――“生态廊道”,体现了“三泉润泽四季秀,一院山色半园湖”的总体构思,进而确定了“三泉、一廊、七园”的总体规划,并新建了建筑平移博物馆、中国民居展览馆、房地契博物馆。师生们从这些景观中既感受到了齐鲁文化和济南的泉水文化,也了解到山东建筑大学的建筑专业特色。
2.在环境熏陶中传播科技与人文知识
校园环境中的景观艺术应该包容历史文化以和科学技术。山东建筑大学的“建筑景观文化区”将老别墅、凤凰公馆、海草房等落户校园,将铁路展馆纳入其中,这每一处景观都会涉及到建筑设计、土木工程、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都可以作为实践教学的典范素材。同时,“诸子百家文化带”囊括了孔子、孟子、鲁班等雕塑组成的“诸子百家园”,以及城市记忆、亭园寄情、石上风景等30多处文化主题景点,诠释着古人先贤的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区一带交相辉映,实现了文化与科技的完美结合。
3.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实现高效利用
校园景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生活其间的师生的参与和互动。为发挥校园景观“寓教于景、环境育人”的优势,对于景观的命名、校园环境的测绘、景观的设计等都发动师生积极参与。以文化艺术节和学术科技节为重点,开展“广场文化”“讲坛文化”等活动,打造了“映雪品牌”“书香四季”“渊源求知”等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独有的校园文化。在构建大学校园景观文化时,应在保持高校原有景观传统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地域实际情况,打造以蕴含和传播科技与人文知识为主要内容,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的特色校园景观。让大学校园的景观更加具有特色性、知识性和亲和力,进而形成高校所特有的文化向心力。
参考文献:
[1]徐艳芳,王志远,付飞营.济南地域文化与景观特色塑造的途径与方法[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26(5):466-470.
[2]聂军涛,刘一华.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青年科学,2013,34(7).
[3]杨勇.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6(6):13-14.
论文提要:面对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桂林需要开展城市公关,准确进行城市形象定位,塑造桂林旅游新形象。
城市公关是一个城市运用信息交流的手段与其相关公众(包括该城市市民、其他城市的市民、旅游者、投资者、媒介、国家政府等)之间取得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的一种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创造有效的城市舆论环境,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城市形象。桂林在旅游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必然要开展城市公关,塑造桂林旅游形象,提高竞争力。
一、桂林城市形象定位——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
在旅游市场竞争日益白日化的今天,中国许多城市纷纷打出自己的“个性名片”:南京推出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无锡——太湖明珠;苏州——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上海——国际性大都市。桂林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名城,面临如此激烈的城市竞争,桂林非常有必要进行城市形象的准确定位。
在2006年区域旅游开发国际高峰论坛上,莫永清用“建设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来表述对桂林旅游的定位。桂林市第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努力把桂林建设成为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休闲度假上选之市、居住创业向往之城”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多年来,“山水甲天下”这张名片为桂林旅游赚足了人气,但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化,目的地城市竞争的加剧,桂林旅游能否根据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凸显更为丰富的旅游内涵,使客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进一步提高?就此问题,近年来,桂林各界围绕旅游定位进行了多次探讨。在听取各界意见并经认真总结后,桂林目前已形成了“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这一新旅游定位。
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囊括“山水”、“文化”、“体验”、“世界”等多重元素,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其深刻含义,如何通过创新发展实现这一目标?这是桂林新旅游定位形成后面临的现实问题。要塑造桂林这一新形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公关策略。
二、塑造桂林旅游新形象公关策略
(一)做好桂林旅游资源的管理。既然我们已经将桂林定位为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那么我们就要在旅游资源上下功夫,把旅游资源管理好、保护好。
首先,要将桂林的旅游资源保护好。就是要保护好桂林传统文化精髓,保护好来之不易的自然生态环境。要做好保护规划,摸清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家底”,明确保护的对象范围和种类。对桂林民居、民俗、民风、古建筑等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对森林、山水、矿产等资源和稀有动物,进行建档保护,并提出更为完整的保护规划。要强化保护意识,把文物和生态的保护理念纳入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着力把桂林打造成山水文化、生态文化保护基地和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有利于文化和生态保护的产业发展,控制和遏制有害于文化、生态资源保护的经营活动。
其次,要将桂林的旅游资源挖掘好。加强对本土文化、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弘扬,并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提升特色文化品位,展示特色文化魅力,丰富桂林城市形象的文化内涵。加强文学艺术的创作,创作更多、更好反映桂林精神风貌、自然风光、城乡发展和体现桂林厚实的文化底蕴的精品力作。要深挖掘、细加工、精雕琢,使“桂林山水甲天下”城市形象更具魅力。
再次,要将桂林的旅游资源利用好。把桂林的形象资源转化为形象资本,成为城市的竞争优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一是利用城市形象打造旅游品牌。民族文化、青山绿水是桂林旅游的主题,今后要把人文和生态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生态游的内涵,以秀美纯净的青山绿水增添文化游的魅力,使之水融、相得益彰,增强桂林旅游的生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使桂林旅游形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二是利用城市形象推动招商选资,把城市形象作为招商选资的一大品牌和竞争优势,引进兴办“用地省、污染低、效益好”的项目,提高桂林的产业化水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利用城市形象促进文明创建工作,把城市形象的宣传、开发和利用融入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四是利用城市形象激活文化产业。桂林民族文化既保留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主流特征,又融入了地方文化精华,在民俗风情、文化语言等方面有显著的特征,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可以成为发展文化产业新的切入点和源头。要注重挖掘、整理、开发、利用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资源,使少数民族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形成规模效应。
(二)加强文化建设,锻造桂林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塑造工程是其软件建设,是城市的灵魂和血液。城市精神是城市形象的内在体现,城市形象是城市精神的外在展示。桂林的城市精神应以“以人文本”的精神为基础,融合历史和时代特色的人文精神,集中表现为一种寻求人生价值的执著精神,包含创新的精神、爱国爱乡的情怀、耿直尚义的个性、大气宽容的气度等方面的特质。
加强桂林文化建设,振奋市民精神,可以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可以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可以提升桂林的城市形象,锻造桂林的城市精神,可以提升桂林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强文化建设,既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空间结构中的一种基本形式,可以看成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平台,还可以看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窗口。重视桂林的城市文化特色建设,提升桂林的城市文化品位,以文化品位塑造桂林的城市形象,以文化氛围凝聚桂林的人心,推动桂林的可持续发展。
(三)狠抓旅游精品工程,突出桂林的旅游品牌特色。首先,重点突出项目带动,打造桂林旅游精品,着力打造桂林山水观光旅游精品、古城特色旅游精品、桂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精品。其次,需要整合旅游资源,壮大旅游产业,完善古城特色旅游,提升山水观光旅游,开发佛儒朝觐旅游,推出自然生态旅游,整合单体旅游资源,逐步形成五大特色旅游产品格局。第三,强化旅游促销,打响旅游品牌。突出桂林旅游的品牌特色,不断创新促销方式和手段,灵活多样地推销桂林的旅游产品。
(四)搞好城市管理工程,提升城市洁美形象。重点抓桂林市容整治工程、交通通畅工程和“数字城管”工程。第一,按照“标本兼治、疏堵结合,以点带面、分步实施,规范管理、奖惩并举”的思路,继续开展桂林城市容貌整治,规范城市秩序。第二,加大桂林城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全面取缔各种非法营运车辆,严肃查处交通违章行为。第三,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运用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平台,推进城市网络化管理,加快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机制、快速的问题处置机制。
(五)举办城市形象大使大赛,塑造更完美的形象。电视上各种形形的选秀活动以及模特电视大赛成就了很多人的梦想,也因此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而又良好的公众形象。2002年广州举办的形象大使大赛,极大提升了广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广州市塑造了良好的新形象。桂林的城市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造,需要借鉴其他城市成功的例子去经营城市。在桂林举办形象大使大赛,以形象大使的完美形象向全国各地人民展示桂林的形象。通过这样的大赛形式,可以吸引全国各地的选手来参加,吸引媒体和更多公众的关注,扩大桂林的影响,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桂林旅游,提升桂林完美形象。
三、结束语
城市公关对于一个城市的形象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还能促进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相信桂林通过城市形象的重新定位和一系列公关策略的运用,能够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给世人,也能吸引更多的世界各地的人们到桂林来旅游,来体验和享受桂林的山水文化。
参考文献:
[1]阿杜.城市公关正当时[J].公关世界,2007.7.
论文关键词:学习型社区社区建设公共图书馆
论文摘要:论述了构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性,分析了学习型社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图书馆应如何积极参与学习型社区建设,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展开了讨论。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给每个人提出的必然要求;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学习的热潮是世界性的热潮,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世界性的追求。1965年,法国教育家蓝格朗的“终身教育”提案获得支持,成为其后联合国推动发展教育的基本理论。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上。1968年美国学者赫钦斯出版《学习型社会》一书,从通才教育的观点说明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各国提出了“向学习型社会前进的目标”。而要创建学习型社会,必须先从学习型社区抓起。公共图书馆历来被称作是“全能大学”“人类的终身学校”,是全体公民接受教育的理想殿堂,它在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区中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社区作为广大民众新型聚居的共同体,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可以说,社区就是小社会。如果要达到实现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目标,就必须把社区当作全社会学习风气培养的基点和为人们提供学习机会场所的重要基地。在社区建设发达的国家,创建学习型社区已经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项重要手段和重要内容。在1991年4月美国政府提出的教育发展“四大战略”中,第三项战略就是“把美国变成人人学习之国(昨天的学习者——今天的劳动者都要学习)”,第四项战略就是“把社区变成大课堂”。在我国,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理念也逐步地深人人心,学习型社区建设已成为当前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目前的学习型社区建设中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1文化设施薄弱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城市住宅建设的功能日趋完善,鳞次栉比的高质量住宅大批涌现,一些环境幽雅的高档住宅小区里健身房、游泳池、美容室、小超市、小桥流水等,可谓应有尽有,但在此类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居民的居住区,却普遍忽略了社区文化设施的兴建,不禁令人叹惜。学习型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不仅表现在对人的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还表现在使人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和美好,闲暇时光更加充实而富有意义。现代社会渴求的不仅是居住面积的增加、环境的美化,更重要的是社区内各种文化设施配套及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文化设施是创建学习型社区、为市民进行终身教育的载体,社区文化设施的缺乏,就使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失去了活动空间,增强文化氛围、提高审美情趣、引导健康休闲、提高居民素质更无从谈起。
1.2认识存在偏差
在建设学习型社区中,有关部门的领导思想上因循守旧,认识上存在误区,把建设学习型社区理解为临时性的工作,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工作,是长期而系统的工程,是需要从不同层次去思考,必须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去关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有关设施、人员管理、运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为此,各级领导应该以全新的思路,富于进取,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对社区文化建设制定短期的措施和长期的规划,真正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做到一抓到底、长抓不懈。
1.3服务水平落后
目前,社区文化建设一般只以单纯的书刊阅览为主,服务手段也同守传统的模式,运用现代计算机管理还是空白,电子读物、视听资料、网络技术应用更是无从谈起。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只有通过健康有益的书刊、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便利的解答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及现代化的网络管理,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社会教育,才能满足居民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才能为学习型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搞好学习型社区设施建设的措施
2.1构建学习型社区的有效载体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国际大都市的政府都把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作为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中心环节,并以此为出发点来制定和规划城市远景发展战略。所以,各级政府在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中,应将社区基础文化建设纳入政府管理目标,在城市住宅配套设施规划中,基础文化建设应作为居民住宅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级公共图书馆也应将社区文化没施的管理、使用纳入公共图书馆对外服务管理体系中。
日本政府于1997年颁布了“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该计划以“定居圈方案”为中心,提出居民徒步20min内必须有一个图书馆;在美国纽约仅一个皇后区就有52个图书馆,每个社区居民步行10arin就能到图书馆;英国每1.2万居民就有一个图书馆。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加强图书馆建设就更为迫切。要积极发动有关部门加大投入,重新构建社区的学习教育设施,挖掘和利用社区的一切学习资源,形成完善的硬件学习网络,提供和保障社区居民充分的学习机会和途径,为创建学习型社区创造良好条件。
2.2加强学习型社区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和管理
学习型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加强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和管理。同志强调:“要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建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意义,把它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进行教育和培训,提升人的能力:二是通过一定的经营管理制度和手段,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工作者是使社会文化建设赋予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他们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丰富的阅读、辅导经验,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经验,富于亲和力,擅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如读书报告会、征文演讲、作品展示会等),还要热爱社区文化工作,有热心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
2.3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
为了保证学习型社区在建设中稳定发展,必须要有不断创新的理念,采取多渠道投人、多元化发展的运行机制。例如,逐步探索由开发商投人硬件设施,政府投人软件建设(设备、人员等),日常费用由政府投人和物业、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结合的方式。另外,还可与社区相关的经济部门、对El共建单位建立长期联系,争取在经费上支持。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因特尔公司提出的口号是:“我们是社区中有责任感的一员”,推动企业所在地社区发展,是公司的重要使命之一,“英特尔”参与社区项目便是英特尔公司所独有的公益事业,其中就有为社区提供帮助、资助、捐赠等,并鼓励员工为社区志愿服务。
3公共图书馆要为学习型社区建设服务
社区是与一定地域相联系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公共图书馆是向社区全体成员提供学习资源、传播知识和信息的机构,是学习型社会中学习型社区的代表。公共图书馆应树立创新意识,抓住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机遇,明确其在学习型社会中的角色,利用新的时代赋予公共图书馆新的内涵,实现观念、体制、功能、服务、管理、技术的创新和超越,积极为学习型社区建设服务。
3.1发挥辅导职能并做好技术支持
众所周知,社区文化工作好环,关键在于人,公共图书馆应将其作为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延伸,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当中去,承担起专业辅导和管理人员业务知识培训的任务。通过举办培训班、参观学习和个别辅导等形式提高管理人员的从业素质,使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并开展针对性、实用,搞好特色服务,尽量体现出各个社区图书馆之间不同的个性风采,同时图书馆的工作者应该在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中,充分发掘自身潜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使自己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3.2提供馆藏资源并做好坚强后盾
公共图书馆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本身馆藏文献资源,支持社区文化建设,为学习型社区建设做好坚强后盾。可通过提供文献和组织阅读来提高社区成员的文化素质,引导社区居民健康阅读;可以从藏书中提出一批可读性强的多余复本,专门在社区设立流通点,定期更换;也可以每年赠送一部分图书进社区,丰富基层文化阵地。近两年来,江山市图书馆在自身购书经费紧缺的情况下,也先后赠送给社区图书馆近1000册图书,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阅读需求。
3.3积极配合社区搞好读书活动
公共图书馆在做好阵地建设的同时,要积极配合街道、社区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并使“全民读书活动”常办常新,深人人心,讲究实效。为此,公共图书馆要确立先进的学习理念,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引导和培育社区成员确立“人人终身学习、时时处处学习”理念,使学习成为全体社区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时展的要求。根据社区特点,帮助社区建立广泛的学习网络,完善学习体系,建立各类读书学习组织,完善党团员、青少年、老年人及流动人口等读者的学习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常化的“全民读书活动”,为营造学习型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同。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社区图书馆;城镇化进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经过程,也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长期看,城镇化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我国未来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这个进程将会给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历史机遇呢?这是图书馆人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现实课题。
1城镇化进程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城镇化进程中,给社会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会给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极好的机遇。
1.1 城镇化建设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当前所经历的城镇化进程,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2010年全国常住城镇人口已达到66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134亿人的4968%,农村人口占5032%,说明我国城乡人口各占一半。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可能达到60%,以全国14亿人口计算,将有84亿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从现实看,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起根本性作用的因素就是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城镇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因此考察城镇化建设中文化建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镇化建设中乡村人口加速向城镇聚集,会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它必将有力地促进对文献的新需求,极大地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和社会效益,使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成为必然。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在杭州的一次讲演上说:“图书馆是贯穿于人类的城市发展史,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与文明,与城市一同发展起来的。它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彰显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培养城市精神,提高城市综合竞争能力,推动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越高,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就越强烈,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就越高,从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1]城镇化为公共图书馆建设提供了需求和内在动力。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推进城镇化战略中的作用,有助于在城镇化建设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2 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被视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引擎。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十多个部委共同参与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即将出台。随着该规划的实施,预计在未来十年将拉动40万亿元投资。公共文化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各地均加强了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十二五”时期,国家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也必将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更为充足的资金支持。
1.3 城镇化有利于普及社区图书馆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面积不断扩大,作为城镇化基础的社区也随之扩大,与之相应的各类社区服务设施包括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问题突出地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现有的市、区公共图书馆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社区图书馆是城镇化的必然产物,它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精神文化生活新的理念追求。简而言之,老百姓的休闲娱乐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而社区图书馆的存在,能从娱乐休闲的功能上满足社区居民的部分文化需要。社区图书馆是城镇住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区域性、全民性、系列性和多样性等特征,服务方式相对来说更灵活、更简便、更快捷,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全民素质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和普及,有利于消除城镇区域之间对图书馆资源使用的不均衡、不公平,也有利于弱势群体公平利用图书馆。社区图书馆的普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它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剂。
2城镇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对策
2.1 城镇化进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
城镇化的建设,将实现上亿农村居民多年的愿望,缩小城乡差别,建造一个更加平等、富裕的社会。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文化部部长蔡武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围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问题指出:“我们过去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教训,是文化建设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新设城镇需要设立哪些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哪些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关机构人员如何配备、如何推动文化建设、如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等,没有相应的规划和标准。”[2]
应该清醒地看到,全国各地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城镇化进程的区域差异明显。就一个省而言,省内区域发展的问题同样比较突出,呈现出省区域内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同时,不同区域的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配置不够均衡,与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匹配的现象仍十分突出。各地应该认真吸取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训,重视文化建设,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各地城镇政府应按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的要求,根据城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以及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建设好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大中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起点一定要高,将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本地区的文化标志性建筑。同时,城镇政府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努力建设好街道、社区、乡镇图书馆,实现公共图书馆网络的全面覆盖与普及。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动城镇科学发展的理念。
2.2 发挥公益性图书馆的作用,打造城乡一体联动的文化服务平台
不可否认,让城镇市民和农民工走进公共图书馆仍是各级公共图书馆需要重视和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行动,也是公共图书馆公益性的集中体现。这一举措为城市的低收入群体、农民工等带来福音。公共图书馆要吸引广大群众走进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作用,只有努力打造城乡一体联动的文化服务平台,才能更多地惠及城镇民众。
大力加强各级公共图书馆事业建设,建立健全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文化保障力。
2.3 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整合城乡公共文献资源
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公平阅读与文化权益的措施,是公共图书馆为更广大的读者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文化共享工程为广大农村和基层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途径。城镇化进程要求各地加快推进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充分发挥城镇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优势、信息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提高城镇文献资源保障能力,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促进城镇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城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文献资源统筹共享机制的进程中,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农村,放在中西部地区,这对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立并完善均等均衡、公平公正的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确保城乡人民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4 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打造城乡共享的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随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我国公共文化数字化进程日益加快。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日益向基层扩展,各地公共图书馆建立起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中心和乡镇基层服务点,全国“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发展迅速。[3]“数字文化社区”是以数字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应用。它利用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整合利用公共图书馆、艺术院团、文化共享工程等多渠道的文化信息资源,建立起融资讯查询、艺术欣赏、文化传播、交流互动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数字新平台。以“数字文化社区”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符合时展的特点,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江浙一带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早,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的数字化建设目前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新疆、贵州等西部地区的数字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许多城市社区图书馆建立了数字文化社区,将现有的有线电视线路引入社区文化站,为社区内农民工和居民提供免费数字服务。
2.5 鼓励公共图书馆向城乡提供联网服务、流动服务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1月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农村网民规模为156亿。该报告指出,近几年来,我国网民城乡结构变化幅度不大,这与我国急剧推进的城镇化进程有关。2012年,548%的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是因为“不懂电脑和网络”,IT技能的缺失依然是阻碍互联网深入普及的最大障碍。[4]因此,提高城镇居民,尤其是农民工的电脑和上网操作技能显得十分迫切。公共图书馆应对他们提供数字化基本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真正受益者。
在城镇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要依托文化共享工程、互联网资源来延伸图书馆服务工作。随着文化共享工程的快速推进,各地大力发展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其中包括市级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中心、区县级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和社区、乡镇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县级公共图书馆普遍都建立了电子阅览室,乡、村建立基层服务点,为公共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平台。各级图书馆应通过整合数字资源,依托共享工程大力开展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广大群众的服务,使广大农村、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2.6 完善城镇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好社区、乡镇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文化设施,是政府对广大群众实现文化关怀、文化享有、文化提高、文化创造的重要方式,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主要有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和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两大块。城镇化建设中要建立覆盖市、区、街道、社区、乡镇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以扩大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覆盖面,让全体城镇居民都能够方便均等地享受图书馆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城镇居民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延伸社区图书室、街区自助图书馆系统的建设,使公众通过图书馆服务网络就可免费获取文化科学知识信息。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在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中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出现了多元化模式,例如:广东的“流动图书馆”模式,深圳“图书馆之城”模式,上海的总分馆制,天津的“社区分馆、行业分馆”模式,江苏多元化的模式等,使广大农村群众也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图书馆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和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图书馆建设[J].新华文摘,2010(22):133—135.
[2] 蔡武.城镇化不能只有物质经济的现代化[EB/OL].[2013-03-11].http://
[3] 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直面城乡现实跨越数字鸿沟[N].中国文化报,2013-02-27.
[4] 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2013-01-15]http://wwwxinhuanetcom.
【关键词】 棚户区改造;公共安全;长效机制;意义
我国公共安全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社会治安防控等方面,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近年来,辽宁省棚户区改造为数百万户困难群众解决了住房问题,并带动了落后地区就业、社会保障、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成为改善民生、加速城市区域建设与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同时对于解决当地的公共安全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棚户区是城市、工矿企业、林区、垦区周边集中连片的以平房为主的居住区,普遍存在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缺少独立的厨卫,采光通风不足,市政设施供给不完善,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等明显特点。这些因素使得棚户区的公共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体现在环境、消防、饮用水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涉及到除安全生产以外的公共安全体系的其他各项内容。因此,作为政策的积极效果之一,棚户区改造对于改善当地公共安全体系,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具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一、集中连片棚户区的安全问题
1、房屋年久失修造成居住安全隐患
棚户区的形成大多按照就近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相继在各工矿企业周围建设了大量的简易住所。这些房屋建设年代久远,大多数都超过了其合理的服务年限,当时的设计标准与当今社会的居住要求相去甚远,许多加固标准为临时标准,结构存在安全隐患。棚户区内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一般不足15平方米、人均享有公共服务设施面积不足1平方米,人均绿地等多项指标均远远低于当今国家标准,给居民的居住安全带来隐患。
2、道路交通问题
棚户区交通条件普遍较差,道路布局和设施建设方面有很多缺欠。很多棚户区仅有一条主干道连接至市区,企业自身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医院、学校、机关等均沿路布置,道路的等级和功能没有区别,很多重型卡车也只能由此通行。随着时代推移,新增的交通量对原有交通设施提出严峻考验,拥堵、路面破损、交通事故等时有发生,为棚户区居民的日常出行造成诸多不便。
3、市政设施简陋
在市政设施方面,棚户区在建设初期并没有统一规划布局供电、供水、排水、供暖、供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许多棚户区居民多依靠邻近煤炭生产工厂的自备井取水,生活污水、雨水则仅依靠明沟自由排放,垃圾亦是随处乱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有的棚户区根据经济状况,修建了一些简陋的供电设施、供燃气设施等,但由于节约成本,很多电线、燃气管凌乱穿插,不便检查和维修,同时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4、各种灾害隐患
棚户区的建筑质量普遍较差、未达到国家抗震标准,有的棚户区还处在煤炭采掘沉陷区,地质情况复杂,棚户区内街巷不足1 米,一旦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况,后果不堪设想。此外,棚户区根本没用任何人防工程设施、生命线系统设施的规划建设,灾害发生后救援难度也相当大。
5、社会治安问题
棚户区低廉的租赁价格“吸引”了大量低收入流动人群居住。棚户区的隐蔽性、无主管的环境使得许多违法犯罪活动滋生,严重扰乱当地的社会治安。棚户区的许多居民为企业职工,保障体系远不如政府给予的社会保障,这一群体也容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辽宁棚户区改造对于改善公共安全的积极影响
辽宁的棚户区改造对于改善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居住条件的改善提升了家庭生活的安全性。与过去低矮的平房相比,迁入新区的棚户区居民在生活条件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居住环境的内部安全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观。第二,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消除了诸多安全隐患。棚改新区的供暖、用水、用气等都纳入统一的市政建设,不再是以往依靠家庭自行供给,以往棚户区的消防安全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缓解。第三,生活模式的改变带来社会治安的明显好转。棚改新区改变了过去高密度的居住环境,极大提升了居住的外部安全性,降低了很多入室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的机会与风险。
三、进一步提升辽宁棚改新区公共安全的思考
棚户区改造使得居住环境、硬件设施、道路交通等方面有了根本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政府有关部门和地方居民应共同努力,建立长效机制,多方面夯实棚改新区的公共安全基础。
1、基于本地情况,积极促进棚户区经济发展
棚户区公共安全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贫困人口的集中出现。棚户区大多坐落于大型工矿企业周边。随着企业转型与居民下岗失业数量增加,居民的生活困境引发了居住条件、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各种公共安全方面的问题。棚户区改造使得当地居民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解决这些公共安全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政府应该充分利用棚改带来的有利政策时机,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行重新规划,并充分利用棚户区原有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就业,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带来的各种公共安全问题。
2、树立公共服务理念,完善棚户区公共安全机制
随着棚户区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的改善,居民潜在的公共服务与安全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国家通过集中投入的方式进行棚户区改造,改变了当地的各项基础设施与生活模式,对于解决棚户区公共安全问题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但集中投入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更为关键的是建立公共安全的长效机制。地方政府要转变观念,树立公共服务的理念,将公共安全作为一项公共服务纳入整体的政府工作。在确保履行基本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积极吸引社会资本与非政府组织的力量,通过创新各种合作模式,提供更加全面而有效率的社区公共安全服务。
3、注重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社会空间
棚户区改造的最终目标是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而文化建设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生活条件改善和经济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加强棚改新区的文化建设对于增进居民相互了解,促进居民互相支持,提升公共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棚户区居民常年集中工作和居住,具有相似的工作经历、生活习惯和文化认同感。当集中居住的居民不再为公共设施的利用斤斤计较时,更容易投入社区文化建设与社区公共服务中。公共空间与社区集体意识的形成,也必将形成良好的归属感与社区凝聚力,这将形成维护棚改新区公共安全的又一个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立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求是, 2013(24).
[2] 李毅.煤炭资源型城市棚户区改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邯郸市峰峰矿区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3] 郑文升等.中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棚户区改造与反贫困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2).
[4] 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Z].国发(2013)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