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时间:2022-05-06 03:51: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产车间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

第1篇

1、 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有关要求生产,勤俭节约,杜绝浪费。

2、 厂区及生产车间内严禁吸烟。

3、 爱惜生产设备、原材料和各种包装材料,严禁损坏。

4、 服从生产主管的安排,及时作业,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

5、 衣着清洁整齐,按照要求穿制服上班。

6、 严禁私自外出,有事必须向生产主管请假。

7、 保持车间环境卫生,不准在车间乱扔杂物,禁止随地吐痰,每次生产任务完成后要将地面清扫干净。

8、 当产品出现不良时应立即停工并上报,查找原因后方可继续生产。

第二条 操作规程

1、正确使用生产设备,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非相关人员严禁乱动生产设备。

2、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要按使用说明正确操作使用,注意防火、防爆、防毒。

3、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生产,严禁因抢时间而影响产品质量。

第三条 产品质量

1、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保证产品质量。

2、严把原材料进库关,高品质原料出高品质产品。

3、禁止使用替代原料,严格按图纸配料,配好料,确保符合规范。

3、注意生产过程中的细小环节,要求包装良好,码垛整齐美观。

5、检查产品的标签、名称、型号规格、做到万无一失。

6、装车前需最后检查、核对(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包装情况),做到单货相符。

7、文明装车,堆码合理。

第四条 安全生产

1、生产过程中注意防火、防爆、防毒。

2、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操作,防止出现伤亡。

3、生产时必须戴好防护口罩、手套,防止机械伤人。

4、注意搬运机械的操作,防止压伤、撞伤。

5、正确使用带电设备及电气开关,防止遭受电击。

6、易燃、易爆物品应单独堆放,并树立醒目标志。

7、原材料、包装物、零小的设备应布局合理,堆放整齐。

第五条 设备管理与维修

1、大宗设备应有专人负责。

第2篇

关键词:烟草企业;车间电气设备;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8-0160-02

对烟草企业来说,车间的电气设备是企业在固定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对车间电气设备的管理自然也就成为了烟草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烟草电气设备是烟草制品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物质条件,而烟草设备管理的现状也直接关系到烟草制品的质量。从工业生产的模式来说,设备在工作时效率的高低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益,而在我国烟草企业中的佼佼者,其在电气设备的管理上都处于国家前沿。从这个角度出发,烟草企业要想提高产品的质量,赢得市场就需要在车间的电气设备管理上采取新的管理方式。

1 设备管理制度的创新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企业生产车间电气设备管理制度的创新都是加强电气设备基础建设的有力手段,都是规范操作行为和维修行为,指导车间电气设备管理工作朝着一个正规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条件。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应用在任何企业的任何管理上都是非常适用的。在烟草企业的生产车间,其需要用到的电气设备非常多,而车间的生产操作在白天和黑夜都会实施。那么,烟草企业在车间电气设备上的管理制度就需要和各种标准化的体系相互衔接,对车间电气设备中原有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等多项工作建立好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各车间电气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对车间电气设备的检查和保养的工作内容进行全面地修订和规范,同时在这些管理措施实施的基础上全面地提高设备的预防维修水平,这样才可以使电气设备管理的基础建设得更加完善和

科学。

在烟草在线广丰消息中有这样一则内容,江西某烟草企业本着设备为生产服务的思想,对车间电气设备的采用了一种先进的设备维护理念。其根据夏季车间温度较高和设备容易积灰尘的现象,根据电气设备的运行规律和实际情况,对20kW以上电动机的接线端子进行了加固,对各电控柜、动力柜的空气开关都进行了检查保养,同时对PC控制器的集成电路板也做了相应的检查。在这一设备维护理念的实施下,该烟草公司通过对车间电气设备所实施的预防性维护措施,不仅杜绝了由于环境温度因素所导致的故障,同时还保证了电源的稳定性和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为车间的顺利生产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2 设备管理观念的更新

烟草企业之中,车间电气设备管理观念的更新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观念先行、制定详细的电气设备管理分布实施计划、制定严格的电气设备管理考核新模式。首先从观念先行的角度出发,要充分地利用广播、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来开展电气设备的管理新模式。以一种求真务实和深化改革的观念来在电气设备的宣传管理中将“精保养、强规范和零容忍”的管理理念深入到车间中的每一个人中。同时还需要积极地调动企业员工对电气设备管理新模式、新观念的实践意识,增强干部职工对电气设备管理新模式的落实性。其次从详细电气设备管理分布实施计划的制定来看,烟草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在电气设备管理新模式中的内涵和推行的目的、意义达成一个共识。在制定的新的管理模式中,其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超前性和规范性,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这样才可以将新的管理模式长久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之中。最后从严格的电气设备管理考核新模式的制定上来说,而这个模式需要贯穿到烟草企业中的每一个生产车间中的每一个人之中。在烟草生产车间,将电气设备管理中的各项内容都分层、分项地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之中,在生产车间形成车间考核、小组自检、设备管理职能部门三级检查制。同时将相关责任人在车间电气设备上的管理效果融入到年终考核之中,进一步对车间电气设备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以此来全面地提高烟草企业在车间电气设备管理中新模式的实施。

3 在电气设备的管理中融入信息化的手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其在很多企业之中都进行了有效的融入,在现代的烟草企业之中,大多数的企业在其内部都建立起了一套企业电气设备资产管理系统,有效地实现了企业电气设备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系统的集成和对接。烟草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实施给企业车间电气设备的管理部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那么电气设备管理部门就需要借助这一信息手段来提升自己在电气设备上的管理水平。烟草企业一般在规模上都比较大,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国家的相关烟草生产规范来实施的,那么在其电气设备的应用上也具有一定的全面化。生产车间,电气设备相关资料的整理归纳工作、电气设备的备品与备件的库存管理工作、电气设备的清查工作、基础数据的维护校正工作等,在信息化的手段的实施下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工作的效率也是非常高的。电气设备中的很多基础信息都是保证电气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运行的基础与前提,同时其还具有大量的专业性特点,那么烟草企业的电气设备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会,稳定而又踏实地做好电气设备基础数据的统计、纠正和管理工作,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保证企业车间电气设备信息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之上来全面地提高烟草企业在车间电气设备的管理

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促使着现代烟草企业在卷烟设备上朝着一个大型化、精密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着,而烟草企业在生产中的规模也在不断地壮大,那么烟草企业就需要根据这种变化对车间的电气设备在管理模式上采取一种新的方法。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得知,目前烟草企业在电气设备的管理创新上已经在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发展的基础上,烟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将会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对我国烟草企业向世界方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江涛.TnPM在卷烟制造企业的实践和创新[J].中

国设备工程,2010,(10):76-77.

[2] 郭峰,申涵清.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的探索与实践

[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9,(3):116.

[3] 宋莹.TnPM在X烟草企业设备管理的应用研究[D].

第3篇

1肉制品生产企业申领《食品生产许可证》基本流程

质检总局在2003年制定并推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至今为止已经有大约30类食品纳入市场准入准度管辖范围,制度要求肉制品生产企业必须申请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方可进行肉制品生产与销售。肉制品生产企业申领《食品生产许可证》基本流程如下:首先,准备各项申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材料,包括食品生产许可申请书、企业营业执照与复印件、肉制品加工场所平面图、所有功能区平面图与设备布置图、肉制品生产清单、关于肉制品安全自查、生产过程与人员健康证明等的记录表格等,并向当地质监部门提出申请;其次,质检部门按照肉制品生产企业提交的资料,依法、依流程展开对各项资料的仔细审查,并到生产现场对比资料一一核查与抽样检查;最后,在各项检查结果确保无误的情况下,由质检总局向肉制品生产企业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

2肉制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肉制品生产企业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主要是依据《食品生产许可管理方法》《食品质量安全质量准入核查通则》以及《食品安全法》等政策法规,依据肉制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肉类品种,有针对性地对其加以现场核查。但是,在核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肉制品生产企业会因各个方面的影响而出现较多的问题,有必要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对应的整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数点:

2.1质量管理职责不明与整改措施

肉制品质量管理职责通常包括五个核查项目,从管理职责、质量目标、组织领导三个层面探析并核查肉制品生产企业现行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责任与考核评价等。(1)问题。为满足国家质量监管要求,虽然很多肉制品生产企业已经制定并完善了质量管理制度与系列文件,但因缺乏科学的指导,使得很多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乏善可陈,难以实现对各项肉制品加工流程的规范作用,且可操作性较低,未细致记录整个质量管理过程。(2)整改措施。根据以上所阐述的问题,从以下数点着手:其一,要求肉制品加工企业能够将质量管理置于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针对不同的肉制品,分析其质量安全易发问题,制定对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实现个性化管理。比如,针对生香肠类、生培根类、中国火腿类、中国腊肠类、风干肉类、腊肉类、咸肉类等腌腊肉制品,明确其质量问题主要包括酸败、产品氧化、污染、添加剂超量,明确主要控制环节:原辅料质量、温度控制、添加剂、产品包装等;针对肉干类、肉松类、油炸肉类、肉冻类、肉糕类、白煮肉类等酱卤肉制品,明确其问题主要在于微生物污染、添加剂超量等,其主要控制环节依旧是原辅料质量、温度控制、添加剂、产品包装。通过该种方式明确各项肉制品的质量控制要点,制定对应的质量管理制度,以此来实现对肉制品质量的专项管理。其二,要求系统性地分析肉制品生产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先进性、全面性,预测其质量管理效果,对比同类型、同规模肉制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效果,提出整改意见,并对企业后续的质量管理效果加以监督管理,以此来不断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其三,要求推进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根据肉制品的整体生产流程来落实各项质量管理责任,比如,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其流程主要包括:选料、修整、配料、腌制、灌装、成型、熏烤、蒸煮、冷却、包装。在明确整个生产流程与各个流程任务量的同时,科学分配各个生产车间的人员,让对应的人员能够负责对应的岗位,摒除以往一岗多职或者一职多岗的生产方式。如此,不但可实现整体生产流程的系统化管理,还可在相应流程出现问题时,直接按照质量管理制度锁定对应的负责人,明确质量问题,制定对应的解决措施,从而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扩大[1]。

2.2肉制品生产企业生产场所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肉制品生产企业生产场所,生产场所核查主要针对的是其生产厂区、排水系统、库房、加工间等硬件设施,判断其是否满足《审查细则》和《审查通则》要求。(1)问题。其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六点:其一,肉制品企业厂房设计与布局缺乏合理性,各个工序间存在迂回防范,可能会造成交叉感染;其二,厂区各个位置整洁度不够,存在胡乱摆放、堆积杂物的问题,且在生产车间布满油污;其三,生产车间湿度、温度、空气洁净度满足不了肉产品加工需求,部分小型肉产品加工企业会选择以电风扇来替代空调,导致生产车间内非洁净的空气不断流动,导致肉质产品被污染;其四,生产厂区防虫、防鼠、防蝇等设备不足;其五,照明设施缺乏保护装置;其六,各种原辅料、成品在仓库内胡乱堆放,或者与消毒、洗涤用品混放,容易造成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2)整改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整改生产场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一,合理布局生产厂房,重新改造。①针对腌腊肉制品,要求设置独立的原料冷库与辅料库,并具有原料解冻车间、选料车间、配料车间、包装车间等,各个车间按照生产流程进行布置,避免出现交叉感染,若是生香肠类企业,还需建设成型车间,若是腊肠类企业,还需配备成型车间、晾晒车间与烘烤车间;②针对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熏烧烤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等,除了配备以上的车间外,还需将热加工车间布置为生熟加工区的分界线,并在热加工车间布置熟料出口、生料入口,让生产人员直接通向熟料加工区、生料加工区;③针对发酵肉制品,除了以上车间外,还需配备发酵车间,并将发酵车间当作生熟加工区的分界线,设置熟料出口、生料入口,让生产人员直接通向熟料加工区、生料加工区。其二,在厂区内设置覆盖各个生产区域的给排水系统,以此来更好地处理各种生产废水与污水,严禁厂区内设置坑式厕所、垃圾堆、臭水沟等影响生产卫生的场所。其三,各个生产厂房墙壁、地面要求使用无毒、可冲洗、防水防潮的材料,地面各个位置平整,不存在大面积积水,在排水口位置设置网罩,用来防鼠;定期清扫生产现场各个区域,包括天花板、门窗、墙壁、地面,使其不会堆积污染物。其四,在各个加工区域布置防蝇虫设备设施,引入利于清洗消毒的废弃物存放设施,避免害虫滋生,并定期安排保洁人员使用消毒工具对其加以清洗。其五,在车间人员入口处设置更衣室、消毒池、消毒设施;在车间外侧布置厕所,选择水冲式厕所,配备排臭装置、手清洗消毒设施,出入口位置装上屏障,避免厕所正对车间出入口,排污通道严禁与车间给排水管道共用一条通道;按照各种肉产品加工的要求,设定好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加装空气清新装置,提升室内空气流动速度的同时,避免污染气体涌入[2]。

2.3生产资源提供问题与整改措施

生产资源提供核查,主要核查内容包括:生产设备、技术标准、人员配置与专业水平、文件管理等能否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1)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其一,肉产品生产设备精度、性能难以满足各项肉产品的生产所需,比如,部分肉产品企业为节省开支,在引入相应检验设备时会以次充好,从而难以真实、全面地检测出肉产品的真正质量;其二,生产设备未定期清理,其中存在滞留物,导致设备发生轻度霉变;其三,生产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对各项安全生产知识、质量管理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不足,他们未能按照国家与行业标准来展开肉产品系统性的生产与检测,难以保障肉产品质量;其四,提供的肉产品相关标准不全,比如,部分肉产品企业难以及时提供包装物标准、产品检验标准等。(2)整改措施。其一,要求按照国家标准,引入各项专业生产设备,对应各项肉产品的生产流程,引入对应的选料设备、修整设备、配料设备、包装设备等,不同的肉产品种类还应补足相应的生产设备。比如,腊肠类需配备灌装设备、晾晒设备、烘烤设备等,火腿类则需配备发酵设备与晾晒设备等,所有的设备都必须满足其生产质量标准。其二,引入温度控制设备,装入智能化温控系统,使其满足各个工序的加工要求;直接用于肉产品加工的设备应选择无毒无害、不生锈、耐腐蚀、不易滋生微生物病菌、易清洗消毒的类型;装备与肉产品生产能力匹配的包装设备、装填设备与运输工具等。其三,对生产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把握以下要点:1)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培训。针对生产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所处的岗位以及负责的工作内容,制定培训内容。比如,针对生产人员,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各项设备的正确使用、无菌操作、生产注意事项等,以此来降低培训压力,使生产人员快速掌握当前阶段切实所需的知识与关键性技能。2)注重长效培训。因肉产品生产行业发展迅速,各项政策法规、安全生产理念、生产设备等在不断地更新,要保障生产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在各个阶段皆能保额完成其岗位任务,有必要推行长效培训机制。每月分批次安排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并可引入其他肉产品的安全管理案例来进行实践学习,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意识,避免其因专业知识或者技能不到位而出现食品安全问题;3)注重考核评价。定期对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展开考核评价,评价内容主要集中在其培训结果、日常操作失误率、对生产流程优化提出的建设性意见等,并构建对应的激励机制,以此来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完成培训任务,履行好岗位责任[3]。

3结语

第4篇

一、精益成本管理的基本思路

首先思考如何确保成本降低目标的实现,在总结原有经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创新,通过延伸成本预算管理,将成本预算范围扩大到了办公费、会议费、招待费和运输费等非生产性费用上,切实把成本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其次扩大了预算管理覆盖面,提高了准确度。在成本管理上实施了“成本预算管理、单项成本分析、细化三级核算”为主要内容的精细化管理方式。形成了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成本交互管理网络,并且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流程,细化了节点上人员的权利和责任。从而达到了“事先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考核”的闭合管理流程。尤其是发挥了科室在精益成本管理中的专业化优势,走出了以技术创新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新路子。

二、具体实施方法

2.1前期成本策划是精益成本管理的基础。精益成本管理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消耗,所以车集选煤厂在前期进行总体成本策划时,将成本中的洗煤加工成本和期间费用都纳入控制范围内,采取不同的目标和管理方式进行控制,将商品煤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材料、工资、电费、修理费等各项费用消耗都定义在策划范围之内。以吨煤工资、吨煤材料、吨煤电费的方式将材料、电费、工资与生产车间商品煤产量质量相挂钩,通过内部市场、绩效考核的方式严控成本。

2.2中期的成本目标分解是精益成本管理的重点。为保证成本策划目标的完成,制定《洗选加工制造成本管理办法》、《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细则》,编制了洗煤加工制造成本控制明细表、管理及销售费用控制明细表。其中管理费用及销售费用控制计划按照上年度消耗总量下降10%编制计划。管理制度将可控成本部分与有关管理科室、生产车间责任挂钩,各生产车间按照经营部门下达的材料费用、电费指标,油料消耗分解到班组,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形成一个横向控制到边(指有关业务科室),纵向控制到底(厂-科室-车间-班组)的纵横交互管理网络。

2.3过程中交互管理是精益成本管理的关键。精益成本管理的精髓就是过程中的交互管理,它在各个环节中不断消除不为产品增值的作业,有效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对成本的使用进行控制,是降低成本消耗的主要抓手。一是通过及时优化产品结构,调整洗选工艺,实现产品结构最优。强化现场管理,努力搞好各系统间的综合平衡和协调工作,保证煤流系统和各生产环节正常运转,保证商品煤质量和商品煤综合回收率,努力实现安全、生产、效益的最佳结合。二是通过加强煤质管理,把煤质目标与管理者、职工个人收入挂钩,并严格兑现奖罚,将产品质量压力传递到职能科室、生产车间和一线员工身上,确保商品煤批批合格,杜绝煤质纠纷。三是通过对生产过程控制、最终产品装运等不同阶段细化考核,实现产品质量效益的目标管理。

2.4三级内部市场核算降成本。选煤厂确立了厂、车间、班组三级经济核算体系,形成了以厂为控制中心、车间(科室)为重要环节、班组为核算基础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架构,激活了体制和机制活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成本控制潜力。推行合同成本目标管理,在车集选煤厂内部指标承包中,将材料、电力等可控制的成本按吨煤指标考核,按超节的20%对责任部门及车间、班组、个人进行奖罚。以绩效考核进行成本管理,根据厂职能科室、生产车间的工作性质,将成本纳入考核,按其当期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个人工资,奖金按得分进行挂钩,兑现当期收入。

三、精益成本管理的实施效果

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组织、成本超前管理,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计划完成目标。特别是洗煤加工费较上年同期降低10%,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的非生产性支出较上年同期相比降低11.39%。通过精益成本管理,形成“精于内部市场核算”、“运用管理精髓”、“掌握技术精华”、“追求质量精品”、“精通营销之道”、“保持精密关系”的“六精”、“细化分解和落实”、“细控成本管理”、“细化制度编制和实施”、“细化职能和岗位”的“四细”精益成本管理思路和方法。

作者:赵亚玲 单位: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第5篇

一、***年工作总结

***年,在公司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在进一步抓好公司基础管理的同时,大力推进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及重要岗位工作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确保了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实现了全年安全生产事故为零,为公司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回顾2015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

***年为适应新的安全管理要求,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管理,构建“公司统一领导,责任部门全面负责,全体员工遵章守纪”的安全管理格局。

***年*月综合办公室对公司原有《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修编,建立完善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制定安全考核表,逐级分解,层层签订,责任具体到人。

董事长与安全生产主要责任人签订了《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书。安全生产主要责任人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各部门负责人与部门员工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

(二)、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1、依据《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各责任部门建立并完善了安全管理台账,如《危险源登记》、《安全会议》、《安全教育》等12个台账;

2、依据《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公司各级人员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遵守各自的岗位安全职责,全年无安全生产事故;

3、依据《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实行公司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保证金制度,公司依据各级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大小,经年终考核后依据考核结果兑现。做到有奖有惩,奖惩分明,责任对等。

4、安全教育方面全年组织全公司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4次,上半年和下半年各进行一次请昆明火灾防治宣传中心老师至公司讲解消防安全知识,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安全法》知识,使大家在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学习到正确的逃生方法及灭火常识,取得了非常好的培训效果;

组织公司内部安全应急演练一次,在公司生产车间和仓库进行假设触电和发生火灾事故的安全生产应急演练,以理论培训和实际演练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演练确保本单位的人身财产安全的目的。

5、落实《安全检查制度》,每月由相关安全员进行公司、车间月度安全检查,督促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由安全组长组织每季度进行全公司范围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并在规定的时间落实整改,真正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整改、有落实,有效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6、落实《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及时通报安全生产形势,并对安全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形成了书面的会议记录,并在相应范围内做到及时传达,加以贯彻落实。

7、严格执行《机动车辆及驾驶员安全管理制度》,完善驾驶员档案,督促内部准驾人员驾驶证件到期更换,确保不在档案内的人员禁止驾驶公司车辆规定的执行,每季度安全小组进行车辆安全状况检查,由办公室负责车辆的定期保养和维护,确保外出公务的安全。

8、于***年**月对公司电路进行专项安全隐患整改,因建厂初期设计施工时未考虑到漏电保护的预防,只有过流和过压保护装置,没有加装漏电保护装置,现已将公司生产车间和二楼办公区照明办公电路及电源插座全部加装漏电保护装置,加强用电安全,确保生产、办公用电安全。

二、***年安全工作计划

(一)、于***年*月份组织签订《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书及相应公司、部门、个人的《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

(二)、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作为重点,加大公司的防火、防盗、安全生产管理和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年上半年、下半年继续请昆明火灾防治宣传中心老师至公司讲解消防安全知识,计划于***年**月份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一次安全应急演练。

(三)、组织相关安全管理及工作人员参加安全资格证书复审和新取证培训;

(四)、严格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及时组织进行安全巡检和隐患排查;做到每月、每季度定期检查消防器材配置;

(五)、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相关工作,落实责任到人,将安全工作开展到实处;

(六)、不定期由安全小组组织对各部门安全台帐进行抽查,确保有据可查,台账建立落实到位;

(七)、于***年***月前完成对公司生产照明电路的改造工作,保障安全生产;

(八)、完成公司以及其他上级部门和领导安排的安全工作。

第6篇

关键词:成本核算 管理 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国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为必然,然而,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预算水平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在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

一、企业成本核算的现状

(一)企业成本核算账册设置不全

企业的成本核算,是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管理要求、工艺流程而确定的,分别设置原材料、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库存商品等会计科目,按照原材料的购进、生产的组织、产品的销售,以及相关费用的摊销或预提等分别进行核算,根据权责发生制和成本与收入相配比的原则正确归集产品成本、确定期间成本、结转当期销售成本,等等。

(二)企业采用综合成本法结转产品成本

这类企业一般没有在产品,采用综合成本法结转产品成本,年末库存商品的余额较小,本期完工陈品成本通过估算得出,依据不可靠,理由不充分,随意性也很大,即使本期完工产品的成本根据账面记录得到,而企业往往将在产品的成本挤占到本期完工产品成本中去,导致本期结转的完工产品成本增大。

(三)在统一会计年度内随意选择、变更会计处理方法

这类企业一般设置了原材料与库存商品明细账。原材料的购进、领用均根据详细的原始资料进行核算,月末编制盘存表,但在结转生产成本、商品销售成本时,在同一个会计年度内,企业在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与不固定性,导致产品期末库存数与实际盘存数严重不符,这样做有利于企业的考虑,减少了会计利润,从而达到少缴所得税的目的。

(四)企业成本核算混乱

企业财务核算是进行税收日常管理与税收稽查的基础。混乱的成本核算,使税收机关无法了解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很难觉察到企业的帐外销售行为。企业成本构成的相关数据难以在同行业之间进行对比分析,使一些税收违法行为更具隐蔽性,税务机关无法对所得税实施有效监管;税务稽查整理时,数据无从查证,难以对成本资料实施查验,甚至出现尽量回避检查成本核算资料的现象,影响了税务机关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二、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核算源头管理

(一)材料消耗的核算与控制

材料消耗约占车间生产总成本的20%以上,是车间生产成本核算与控制的重中之重,必须抓实、抓细、抓深,抓出成效。

1、全面行限额领料制度

车间生产领料必须由生产主管科室依据有关产品单位的耗料定额。给车间签发《公司领料单》,作为库房人员对其发料的唯一指令。库房必须严格按限额用量发料,一旦发现库房人员向有关单位和人发“人情料”、“面子料”,必须严加追究处理。财会部门以主管科室向车间签发限额用料单核算车间生产成本,考核结果,按有关规定兑现奖罚。坚决杜绝车间长料短用、大料小用、优材劣用、无限额超用和无项目冒用等浪费,严格控制非生产用料,做到料尽其益。

2、加强车间余料的管理与回收退库

生产车间虽按定额消耗量领用物料,但定额本身就有误差用量因素,再加上合理化建议、对标挖潜措施、科技进步、工艺改造等原因,使得车间的领用物料往往剩余,必须加强管理,及时组织验量回收退库,以防止物料的流失和浪费,才能如实反映车间生产物料消耗成本。

3、按月清查和盘点库存原燃材料、产成品与半成品

如有帐物不符必须查明原因,按不同情况及时作出会计处理。及时调整车间年度成本,真实核算和反映生产车间的年度经济效益。

(二)全面推行计件工资制度

在生产车间内部各个岗位全面实施计件工资,对无量化劳动定额的岗位,也要尽量制定个人“定额”,并通过实践加以修正和完善,总之决不能让“反正不是咱家的”和“你好我好大家好”有生存的空间,以体现多劳多得,充分调动每个生产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生产工人要实施动态管理,用好一技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使之人尽其才,实现车间人工成本的效益最大化。

(三)强化车间各项费用的核算和控制

1、车间的使用资金必须量化、透明,正确的使用好资金是降低成本的最好办法。车间将使用资金按工段、班组、个人分级量化,减少资金流失。2、企业对各生产车间统一供用的水、电、气等动力介质单独装表计量,即可量化又明确责任,指标考核又有可据性,杜绝跑、冒、滴、漏、常明灯、常流水等浪费现象。3、企业归工人配发的生产工器具,各种劳动防护用品,要立卡、建帐,按规定时间使用。到规定使用年限后,要以旧换新,对丢失损坏者按规定赔偿或自买。给车间配发的共用的大型工器具,要建立管理制度,责任到人。4、车间用车要实行严格审批制度。车间用车有主管部门确认统一调配。车间使用内部机械车辆要依据工作量大小程度,按量定时,杜绝大车小用, 能自行处理的还任意瞎用,非正常无偿借用,严格控制非生产用车。5、严格控制和机械设备维修费用。对主要的机械设备下达台班工时产量,不断提高台班台时效能,对其使用、维护保养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责任到人,杜绝拼设备、拼设备的野蛮操作和短期行为。对需要维修的机械设备,维修需要的备件,要与同类车间和单位之间互通有无,互调解决,对确实须要外委修理的,有关科室要严格实行审批和技术鉴定手续,严格控制企业资金外流和加大车间生产成本。6、对所领的物料要严格验收,有质量问题,坚决退库,杜绝非生产运行过程中的损坏和人力因素所为,造成可控成本的浪费。

(四)产出环节的核算与控制

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车间为生产产品所投入的一切耗费都有效,产出成品都合格、优良,消灭次品、废品。对确保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责任到人,指标到班,使之有考核、有落实,是非清楚,责任分明,奖罚有据,确保产品质量有严格而完善的制度保证。2、企业要求车间生产的产品必须是适销对路的产品,而不是过时淘汰品和废、次品,使车间生产消耗费用得到补偿,以提高经济效益。3、强化成品的入库验收管理。车间生产的产成品交付验收入库,要分门别类定置摆放整齐,科学管理,保持状态良好,帐物清楚,防止乱堆乱放,丢失损坏,霉烂变形。

三、生产管理环节的核算与控制

(一)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

建立会计、业务、统计核算为一体和专业群核算有机结合的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反映力求简便快捷、易懂、全面正确。方便生产车间及其工人对成本的核算与控制。

(二)技术经济指标考核体系

主要有成本降低率、产品质量、生产资金利用率和周转率、主要机械设利用率和完好率、固定资产折旧率、产品结构以及环保等指标。总之要使指标起到遏止车间为了一点眼前利益而拼机械设备、拼劳动力、拼消耗等短期行为,遏止车间搞虚盈实亏。

(三)制度保证体系

主要制度有限额领料、计件工资、产品质量检验、产成品出入库、安全生产、工器具劳防用品发放使用、机械设备使用保养维修、车辆使用管理、清仓核资制度、卫生环境以及实绩考核与工资奖金结算挂勾等,要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坚持执行,规范作业。

四、结论

通过加强生产耗费、生产产出、生产管理三大环节的核算与控制,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春元.搞好成本控制.提高企业效益[J].苏南科技开发与经济,2012;(05)

第7篇

一、领导重视建章立制责任明确

该公司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深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立了“抓生产从安全入手,抓安全从生产出发”的工作指导思想,视安全生产工作为一切工作的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公司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由总经理王坚先生直接担任组长,对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各部门主管为安全管理机构成员,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注册安全主任),协助企业领导,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有人抓,安全生产工作有人管。

该公司不断建立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如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考核与奖惩制度、安全生产工作档案与档案管理制度和制定设备安全技术规程和工种(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共计编写制定了44个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覆盖各个生产车间的每一个岗位。安全生产制度化,保障安全生产工作有章可循,以制度管人,规范员工安全生产行为。

该公司根据《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责、权、利统一原则,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把安全生产责任层级分解,将责任和指标明确到部门、班组、个人,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

二、真抓实干突出安全制度落实

一是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第一,狠抓班组长的安全教育,班组长是兵头将尾,作用不容忽视,他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第二,狠抓岗位员工的安全教育。我们从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入手,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今年上半年共举办了18期培训班,共600人次接受安全培训教育。第三,加强管理人员培训。现有7人持有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1人持有中级安全主任证,4人持有初级安全主任证,2人持有安全标准化证,3人持有危化品登记证,7人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加强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及操作水平,增强自我防护能力,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是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和安全隐患整改制度。该公司实行“周检查、月考评”的形式,检查和评比的主要内容有:消防设备、安全教育、安全制度的落实、现场管理、机械设备及劳动保护等。公司的各级领导、安全管理人员坚持每天到各生产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并且还实施了领导夜间巡查制度。发现违章违纪行为及时纠正,并将检查工作与考核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安全检查制度化、经常化,最大限度消除事故隐患的发生。

三是落实安全奖惩制度。该公司从在册职工月工资提取20元/人月,作为职工安全保证金,由安全管理部按月考核、当月结算,当月无“三违”、无事故,保证金全额返回。班组出现“三违”行为,取消该班组当月全部保证金的发还。部门月累计出现两次“三违”现象,加扣部门经理当月50%的保证金;部门月累计出现三次以上“三违”现象,取消该部门经理当月全部保证金的返还。公司还设立安全生产奖励基金10万元。

三、探索创新追求最佳安全管理水平

该公司在厂区管理方面,实施了《人员进入厂区的安全管理规定》。

在现场管理方面,采取安全教育方式及同员工签订《岗位责任状》和《工作环境告知书》,按《设备日常保养计划》定期进行维护保养。车间实行划线管理,物品按区域分类存放,禁止通道上摆放物品;在各作业场悬挂了安全技术说明及岗位操作规格,设置了明显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

在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方面,溶剂贮罐区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准进入,进入溶剂贮罐区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操作规程,方可入内。剧毒仓库实行“五双”制度管理,安装了洗眼器、喷淋装置。

在消防设施方面,制定《消防设施检查维护计划》,认真落实日常检查及维护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在安全投入方面,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投入的安全费用共计50余万元。成立义务消防队,每月给予了相应的补助,每月训练一次,每年组织两次事故应急演练。生产车间、仓库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114个,按规定设置防静电装置。为操作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配备了工作鞋、工作服、手套和口罩。此外还建起iso14000的环境管理体系。

第8篇

[关键词] 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检测;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b)-127-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桶装饮用水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庭,饮水水质成了人们的关注焦点[1]。为了掌握四平市桶装饮用水产品卫生质量,四平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分别于2005、2006、2007年开展了3次桶装饮用水专项抽检工作。根据现场检查和产品的抽检结果,找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桶装饮用水卫生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四平市桶装饮用水种类:按制水工艺分为纯净水、矿泉水、离子水3种。2005年共有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17户,其中纯净水厂15户,矿泉水厂1户,离子水厂1户。在其生产车间或库房随机抽取水样51份进行检测,2006年共有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21户,其中,纯净水厂19户,矿泉水厂1户,离子水厂1户。在其生产车间或库房随机取水样63份。2007年共有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18户,其中,纯净水厂15户,矿泉水厂2户,离子水厂1户。在其生产车间或库房随机取水样54份。

1.2 检测指标

按照国家《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GB17324-2003)、《饮用天然矿泉水卫生标准》(GB8537-1995)和离子水企业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指标和纯净水电导率、pH值指标,亚硝酸盐氮、氰化物、耗氧量、氯化物、挥发酚、铅、砷等指标。

1.3 统计分析

检测结果评价按GB19298-2003、GB8537-1995和离子水企业标准进行评价,其中一项不合格即判定该产品不合格。统计数据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抽检情况

四平市2005年随机抽取水样51份检验,33份合格,合格率为64.7%;2006年随机取水样63份,合格45份,合格率为71.4%,2007年随机取水样54份,合格42份,合格率为77.8%。见表1。

2.2 桶装饮用水各项指标抽检情况

四平市2005~2007年桶装饮用水各项指标抽检情况见表2。桶装饮用水其他卫生指标(包括亚硝酸盐氮、氰化物、耗氧量、氯化物、挥发酚、铅、砷等指标)均合格。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指标(P<0.05)。

与其他指标比较,*P<0.05

3 讨论

3.1 微生物指标超标的原因分析

检测的2005、2006、2007年桶装饮用水样分别为51、63、54份,合格率分别为64.7%、71.4%、77.8%,与报道一致[2],其中微生物指标超标分别占不合格的66.67%、72.22%、58.33%,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生产车间功能间不全或布局不合理,生产设备陈旧,工艺流程倒置。回收水桶的清洗、消毒不彻底,灌装、压盖为手工或半手工操作,缺乏全自动密闭洁净生产线,污染环节多。②企业不重视食品卫生工作。在生产过程中各项操作规程和制度没有得到落实和实施,使各生产环节可能造成污染。③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薄,操作时不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鞋,上岗不消毒手和脚部,违反无菌操作规程。④缺乏质量保证措施,大部分生产企业无自身检验手段。⑤生产用水卫生质量不达标。我市地下水质pH值偏高,一些以深井为桶装饮用水水源的生产企业,因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使产品pH值高出正常标准。⑥设备投入不足,预处理不完善。有的生产企业只有一级反渗透装置;有的生产企业反渗透膜不及时清洗、更换,造成水质过滤效果降低,这是纯净水电导率超标的主要原因。

3.2 管理及对策

3.2.1 在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中,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认真贯彻《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严把卫生许可准入关,扶持符合卫生许可条件的企业发展,淘汰作坊式和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

3.2.2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桶装饮用水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加强对市场上销售的桶装饮用水的抽查,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3.2.3 生产企业应增强行业自律性。不断增加对厂房及设备的投入,过滤装置要定期清洗,及时更换。建立健全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逐步建立和完善HACCP体系,消除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危害因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检测手段,确保出厂产品合格。

3.2.4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配备专职卫生管理人员,不断完善单位的生产条件和卫生条件,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正确地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防止交叉污染。

[参考文献]

[1]何雄武.2002~2004年汉川市桶装饮用水的微生物学检测结果[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4):319.

[2]张冠峰,陆幸儿,陈宝妍,等.中山市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分析及管理对策[J]. 职业与健康,2006,22(2): 1856-1857.

第9篇

生产车间要严把各类设备检修质量关,设备检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运行的稳定,影响到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产车间工作计划2021,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生产车间工作计划范文一

生产车间主任工作安排、计划 干部负责人员,物料,机械,产品,环境等安排,又扛着公司要求的各种目标,可以说工作繁忙,稍不小心,很容易出状况。所以干部对于个人工作安排更要确实,彻底事前计划,白纸黑字,将要进行的工作先行列出,可避免遗漏之憾。

如果将个人主要工作例行化,按照每日,周,月工作重点分别写下来,然后按查核事项,每天分别处理,则工作安排将更顺利。

有鉴于此,现在就试着将上述构想列出查核重点如下:

(一) 每天上班前

1、今天生产产品目标?产品品质要求?特殊规定?指令?

2、今天上线人员预计多少人?人员怎么安排?

3、今天生产产品之物料备齐了吗?足够吗?

4、今天生产产品之治具,工具,检验仪器及有关设备足够吗?正常吗?

5、今天生产产品种类技术清楚吗?人员技术纯熟吗?

6、今天换线情形如何?换线前准备查核表运用的程度。

7、今天要传达的目标是什么?

8、昨天实际生产数量;达成率;差异原因;不良数;不良原因及改善方法等。

9、各站所放物料足够吗?

10、今天朝会如何报告?报告重点准备了吗?

11、今天必须参加之会议或活动,那段时间由何人?负责?

12、今天打算教育部属之重点,教材?

13、今天如果发生异常断线时,人员之运用?

14、今天新人来所安排计划训练之站别?

15、上级交办的事项处理状况及报告重点?

16、今天拟退料批号及数量等;

17、交办事项拟追踪人事;

18、班员反映事项的回馈。

(二) 每天上班中

1、新制品首件检查;

2、生产线上需要加强注意到站别人员?

3、生产线上人员士气及作业情况?

4、生产线上不良品过多?

5、生产线平衡否?

6、线上人员服装整齐否?

7、新人作业方式正确否?

8、地上物料散落?整理整顿?

9、作业者有没有按工作要求执行?

10、换线时确实做好?

11、包装数量正确?

12、不良品,物料等按定位放置了吗?

13、线上物料及有关资料,工具是否足够?

14、人员加班资料掌握?

15、生产数量如何?(每小时)

16、不良品修复后,确实再检验。

(三) 休息或下班后

1、灯火管制?

2、机械,仪器等电源开关?

3、收集检验及修护不良品资料?

4、工具、治具等集中管理?不良之反映处理?

5、看板确实填写?数字掌握?

6、明日请假人员?请求支援事项?

7、明日拟生产产品之物料?指令上特别注意事项。

8、地上及环境区域整理整顿。

9、班员反映事项整理。

10、今日须填的报表完成否?

11、今日异常事项之检讨?

12、人员缺席资料之整理.

13、机械不良之反映处理?

14、明日开会之报告准备?

15、今日作业异常及处理结果资料之整理?

(四)每周

1、机械及有关设备之保养?

2、周效率?品质状况?达成状况?

3、整理整顿,降低成本检讨。

4、周目标检讨。

5、部属教育安排。

(五)每月

(六)

1、仪器校正。

2、人员盘点(工作,技术,考核)

3、人员训练安排计划。

4、目标达成率检讨。

生产车间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目标概述:

协调处理好劳资双方关系,合理控制企业人员流淌比率,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在以往的人事工作中,此项工作一直未纳入目标,也未进行规范性的操作。__年,人力资源部将把此工作作为考核本部门工作是否达到工作质量标准的项目之一。

人员流淌控制年度目标:正式员工(不含试用期内因试用不合格或不顺应工作而离职人员)年流淌争取控制在10%以内,保证不超过15%;

劳资关系的协调处理目标:完善公司合同体系,除《劳动合同》外,与相关部门一些职位职员签定配套的《保密合同》《廉洁合同》《培训合同》等,认识劳动法规,尽可能避免劳资关系纠纷。争取做每一个离职员工没有较大怨言和遗憾。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

二、详细施行方案:

1、 __年元月31日前完成《劳动合同》《保密合同》《廉洁合同》《培训合同》的修订、起草、完善工作。

2、 __年全年度保证与触及相关工作的每一位员工签定上述合同。并严格按合同执行。

3、 为有效控制人员流淌,只有首先严格用人关。人力资源部在__年将对人员招聘工作进行进一步规范管理。一是严格检查预聘人员的资历,不仅对个人工作能力进行测评,还要对忠诚度、诚信资质、品行进行综合考查。二是任何部门需要人员都必须经人力资源部面试和检查,任何人任何部门不得擅自招聘人员和仅和人力资源部打个招呼、办个手续就自行安排工作。人力资源部还会及时地把握员工思想动态,做好员工思想工作,有效预防员工的不正常流淌。

三、施行目标需注意事项:

1、 劳资关系的处理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工作,它既牵涉到企业的整体利益,也关系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劳资双方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既有共同利益,又有相互需求的差距,是矛盾中统一的合作关系。人力资源部必须从公司根本利益出发,尽可能为员工争取合理合法的权益。只有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才能协调好劳资双方的关系。避免因过多考虑公司方利益而导致员工的不满,也不能因迁就员工的要求让公司利益受损。

2、 人员流淌率的控制要做到合理。过于低的流淌率不利于公司人才结构的调整与提高,不利于公司增加新鲜血液和新的与公司既有人才的知识面、工作经验、社会认识程度不同的人才,轻易形成因循守旧的企业文化,不利于公司的变革和发展;但流淌率过高轻易造成人心不稳,企业员工忠诚度、对工作的认识度不高,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企业文化的传承无法顺利持续。人力资源部在日常工作中要时辰注意员工思想动态,并了解每一位辞职员工的真正离职原因,从中做好分析,找出应对方法,确保避免员工不正常流淌。

四、目标责任人:

责任人:人力资源部经理

协同责任人:人力资源部经理助理(人事专员)

五、施行目标需支持与配合和事项和部门:

1、 完善合同体系需请公司法律顾问予以协助;

2、 控制人员流淌率工作,需要各部门主管配合做好员工思想工作、员工思想动态反馈工作。人员招聘过程中请各部门务必按工作流程办理。

生产车间工作计划范文三

20___年,公司进行了一轮的机构改革,“新起点、新希望”,在新领导团队的领导下,在“务实创新、团结奉献”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在各生产车间和有关科室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电仪车间紧紧围绕“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优质、高效、规范、创新”的工作方针,通过车间各专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今后更好地做好各专业的各项工作,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克服不足,现将下半年的工作计划结如下:

一、设备管理

1、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加强现场电气、热工设备巡检,及时消除设备隐患,确保设备良好运行。加强了对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消除设备意外事故隐患。为实现设备、电气、热工的长期良好运行,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加强设备、电气、热工技术档案管理,完善技术资料。各类设备技术档案是对设备检修过程的记录。通过对各类设备技术档案的检查,可对比设备的运行状况,对损坏程度以及损坏的原因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能及时调整对设备的运行条件和设备的改进,有利于对设备的管理。

3、提高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严把各类设备检修质量关,设备检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备运行的稳定,影响到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节能降耗

1、降低成本是公司效益的保障。积极实施设备配件国产化工作,降低备件成本和消耗。因为生产车间的设备多数是国外设备,备件价格昂贵供货周期长,这对设备维修和降低成本非常不利,因此,在经过充分论证后,对部分设备进行国产化,虽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改进外,但总的来说是成功的。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备件的采购周期。

2、为保证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缩短开停车时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部分设备已经升级换代,有些设备只能在拆解之后,对其零部件进行测绘,画好图纸后委托厂家加工,并把数据图纸当作资料保存。对于有修复价值的旧备件,积极进行修复利废、技改技措、降低成本消耗。对于采购入库的备品备件要经过各专业副主任和生产车间双重验收,努力做到把不合格的各类备件拒之门外。

三、安全管理

1、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的安全方针,在公司“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精神下,加强检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强化车间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2、严格落实各项安全规程、规章制度。以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技术规范、安全防范规则等为重点,开展各季节专业性防护和季节性安全检查,做好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等设施和措施,使生产设备能够处于安全正常运行状态。

3、加强车间员工安全消防知识培训,坚持每周假日前的检查,及时消除整改安全隐患。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时时牢记安全注意事项,大的故障和危险性高的检修,车间各专业副主任都亲临现场指挥。

4、特种作业证培训取证情况如下:

1)电工进网作业证年度审核

5、在冬夏季节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期间,加强设备的巡检力度,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对重点设备隐患排除和故障的处理,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进行。

四、主要完成的设备检修任务如下:

电仪车间上半年完成检修任务1953项,检修总费用为:1196761元,其中节能技改费用417112元。

五、电仪车间存在的问题

1、培训工作有待加强,各专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电仪人员素质,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应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培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要学以致用,各专业管理学习设备管理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基础理论和方法,各专业维护人员要学习机械设备的原理和基本技术,培训方式要多渠道、多层次,也可以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总之,要切实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公司服务。

2、工作经验有待提高

对相关知识情况了解的还不够详细和充实,掌握的技术手段还不够多,需要继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增强。对于这些不足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虚心向周围的同事学习,专业和非专业上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努力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寻找自身差距,拓展知识面,不断培养和提高充实自己的工作能力,把自己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也希望公司领导和同事对我多提要求,多提建议,使我更快更好的完善自己,更好的适应工作需要,在以后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得更为全面、慎重,对待问题更加严谨。

六、个人工作思路

第10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车工生产车间;实训课;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2-0169-03

近几年在国家支持下很多职校建设了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实训条件,大大缩小了课堂教学和实际生产的距离,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是当前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是这种方法具有先天的不足,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是为学生提供训练环境而不是实际的生产环境,实训基地和学生就业后面临的工作环境有很大差距,无法实现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深度紧密结合。例如,广东省肇庆市四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的车工实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第一,实验设备不完善,实验材料不充分。实训基地许多设备功能不全,没有工艺和精度的保障,达不到产品质量和技术要求。实验材料短缺,用真实的工业原材料让学生练习成本很高,为节省成本,往往用木棒和塑料代替钢材。学生只能学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与生产实际要求有很大差距;第二,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实战经验不足,没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结合存在很大困难;第三,学生在实训中以完成教学课题为主,不是真实的产品生产过程,没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和完整的企业操作规范,感受不到真实的生产环境和工厂的管理制度,学生的职业素质塑造不充分,离适合企业发展的“准职业人”,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办学模式上,国家十分提倡走校企合作之路,希望双方达成共识,实现双赢。

一、校企合作建车工生产车间,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与四会市互感器厂及其他有实力的企业签订了合同,在校内建车工生产车间,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有计划地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按企业需要调整实训课程设置及校本教材的开发,探索开辟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校企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新途径。

二、校企合作车工生产车间的运行模式

生产性实训并非自己办企业,而是采用替企业加工产品的方式,学校不负责产品的设计与销售,不承担任何经营风险。学校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接受企业生产产品或加工某个零件的订单。企业在产品验收合格后给学校发放计件报酬。学校所得收入一部分用于学生的报酬,一部分用于维持实训基地的运转。

三、推进校企合作车工生产车间五合一,打造“准职业人”

1. 实现校内外实训环境合一。按照企业生产环境建设车工模拟车间,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即能感受到企业环境的影响和熏陶,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机衔接。在管理上实行企业标准的7S管理。全面实现仿真、全真企业实训环境的改造。

2. 实现教室与车间合一。转变教学方式,将“理论课、实习课”合并为“理实合一课”,教室搬到车间,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一起,实现“教、学、做”合一。枯燥的理论不再是抽象,工与学真正融为一体,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3. 实现课堂与工厂合一。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有针对性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实训,把专业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习融为一体,在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中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实现校企产学真实合一。我们也为教师开辟了第二课堂,有计划安排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掌握岗位技能要求,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了解企业技术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管理能力,加快学校“一体化”教师建设。通过学习、企业实践、回课堂,教师和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系统的培养。

4. 实现实训与生产合一。变“模拟任务”教学为“真实任务”教学,让学生进行“真刀真枪”的实战,形成校内实践与企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实训效果。

5. 实现学生与工人合一。实施“行业出标准,校企定课程,企业派老师,学生写日志,师傅出鉴定,学校做总结,最后定人选”的订单培养。

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车工生产车间的教学改革

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抓好学生的基础训练。第一和第二学期,重点抓好学生基础训练,以“精一、会二、知三”为实训目标,实训内容与理论教学相衔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训练过程,通过模块教学突出实训的重点部分,根据理论教学的各个模块的内容配以适当的课时实训,具体分配如右表:

第三学期至第五学期,到车工生产车间进行体验式产品加工实践,同时要求98%以上的同学达到车工中级工水平,并考取中级车工资格证书。第六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

2. 建起三级实训教学生产或组织管理体系,并实行考核上岗制度。按四会市互感器厂的生产管理体制和模式,在实训教学管理部门建立企业管理组织体系(并列),它应兼有车间、班组三级管理职能,实习管理人员兼任车间主任、生产调度、质检员等工作;实习班级分组参照企业班组管理模式,实习指导教师任班长或师兄,师姐任组长,从而构建起三级实训教学生产或组织管理体系。

第三学期开始采取学生部分时间制轮流在学校的车工生产车间进行专业技能和体验式产品加工实践,严格按照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的要求进行,由企业技术人员、班、组长为培训技术骨干、初步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产品意识、精度意识。把劳动纪律,职业道德规范、产品的生产技术等融入课堂教学,并要求能初步编制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能达到以下要求:①能分析零件图样;②能分析加工轮廓的几何条件:主要目的是针对图样上不清楚尺寸及封闭的尺寸链进行理;③能分析零件图样上的尺寸公差要求,以确定控制其尺寸精度的加工工艺,如刀具的选择及切削用量的确定等;④能分析形状和位置公差;⑤能分析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材料与热处理要求,毛坯的要求,件数的要求也是对工序安排及走刀路线的确定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参数;⑥能正确使用工量具。车工实训教学,除按原评分标准将所加工的工件进行评分(百分制)外,还要根据企业生产标准评定等级(次品、合格品、优质品、精品),只有两项均在合格以上,该项产品训练才算合格,即实行考核上岗制度。这样下一环节就进入实战演练阶段。

3. 实战演练出产品。首先生产班、组长在生产现场为学生讲解技术要求,并进行操作演示。然后指导学生亲自上机练习,加强巡回指导,即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学生在生产班、组长监督下加工一定数量产品。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对学生的操作方法、加工程序、安全操作规程、产品质量、加工时间进行全面考核。

4. 量化考核,促进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依据考核标准,对每个学生在教学准备阶段、实战演练阶段和产品生产阶段中的行为表现和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学生实训成绩和就业参考,以此促进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

这种生产性实训车间模式,从实训效果看,加强了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职境”中训练技能、感悟、职业情感——“职情”。体现了德国双元制的精髓,真正实现了学习工程和工作过程的紧密结合,这种模式破解了我国职业教育实习不足的难题,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学生毕业后很容易和企业对接,缩短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也为企业选才和入职培训节约了成本,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的最新改革与发展动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

第11篇

工业企业环境污染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工业污染,建设现代化工业新文明,是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搞好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是控制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就是以管理工程和环境科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技术、经济、法律、教育和行政等手段,对损害环境质量的生产经营活动施加影响,协调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使生产目标与环境目标统一起来。在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一方面只要生产中的资源能源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也就必然好,而另一方面,生产中的副产品(污染物)也会破坏环境,因此,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既是相辅相承的,又是矛盾对立的。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则是企业环境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一、首先必须提高企业管理层的环保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为追求经济效益,将提高生产效率放在第一位。企业片面追求利润容易产生短期行为,忽视环境效益,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缺乏积极性。加上环境问题一般具有潜伏性和滞后性的特点,故针对那些投入较大而无助于降低成本或增加利润的污染治理项目,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难以主动去实施。即使在日常经营中的环境管理措施,也常常仅是一种应付法律或行政强制的被动反应,求得环保部门少找麻烦,得过且过;甚至有的企业甘愿缴纳排污费或受罚而污染环境,也不愿积极投入资金实施有效的环境治理。

二、提高企业整体环境管理水平

企业环保部门应落实“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检查”为主要职责。“规划”就是指企业环保部门根据掌握的有关情报资料以及有关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等,针对本厂的污染现状,以及生产发展过程中污染发展的趋势等等,为厂领导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并根据决策制定污染控制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计划。“组织协调”就是把环境工作纳入各生产车间的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使各生产车间都自觉地结合自己的生产过程,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和管理,在技术改造过程中积极推行环境低害和无害新技术,使得生产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不误。“监督检查”就是监督各生产车间是否贯彻执行了环境保护法、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的环境保护条例等,是否制定和贯彻本厂的环境管理办法,以及通过本厂监测站的监测,掌握污染动态,并对污染源进行监控。根据控制指标的要求,对生产车间、操作岗位进行监督、考核,作为奖励的依据。

但企业普遍缺乏实用的环境管理工具,缺乏有关环境管理的知识信息与技能,环境管理手段落后,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环境方针与环境管理目标,难以选择到适用的环境管理工具。目前,许多企业单位虽然设立了环保部门,但大多数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在本厂内部却无一席之位,如同虚设。根本谈不上发挥其职责。

三、工业企业环境管理应落实到基层

我们都知道,工业企业中的污染主要来自各生产车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基层。若企业环保部门在人力、物力、财力都有限的情况下,去解决全厂基层的环境问题,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企业可“化整为零”,实行“谁污染,谁治理”,也就是把环境管理真正落实到基层。基层单位可根据本企业环保管理总目标,在生产车间、班组中建立环境保护岗位责任制,设置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这样,环境管理工作才能起到“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的目的。

四、工业企业环境管理应以预防为主,防范于未然

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由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而纷纷呈现不景气现象。为了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获得生存,许多工业企业单位纷纷投入大量资金,采取技术改造,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等手段来占领市场。但在技改、引进设备时,许多企业为了追求眼前的高效益,明知该工程项目在投产后会产生严重环境问题,但却置之度外。目前许多发达国家,为了保证本国的环境质量,而把一些会造成较大污染的项目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建设投产,即谋取了利润,又逃避了环境投资。这种污染转嫁现象,很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五、工业企业环保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应是技改资金

在环境保护工作八项制度中,其中一条是排污收费制度,其征收的排污费,即作为环境保护补助资金,基金的贷款对象为缴纳超标准排污费的企业。工业企业在新扩改建设项目计划中,首先必须列出一部分资金作为环保建设资金,如确有不足,再向环保主管部门申请,并且所贷款项一定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为它用。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自身的环境治理能力,促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和环境管理,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六、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体系是个系统化的管理,该体系的文件化系统共有四个层次: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环境相关记录。在建立体系文件的过程中要注意文件的系统性、权威性、见证性、适宜性和符合性。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 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一样,环境管理体系也重在全员参与,在建立实施ISO14000体系后,通过运行文件化体系来确保体系的持续改进。但企业在贯彻实施ISO14000、清洁生产等方面问题多多,基本上流于形式,成了形象工程,没有实质性内容。

环境管理所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也就是说企业环境管理具有其独特性。以上所谈仅仅是企业环境管理中的某几个方面。总之,企业环境管理既要遵照国家和行业系统的规定,执行上级的指示,又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力求做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上允许,使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相协调。

第12篇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 男 | 24岁(1987年1月1日)

居住地:深圳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1年4个月]

公 司:XX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

行 业:汽车及零配件

职 位:冶金工程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冶金工程

学 校:内蒙古科技大学

自我评价

为人直率诚恳、诚实守信,有上进心,与同事关系融洽。具有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很强的自学能力,有较强的工作压力承受能力。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以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目标地点: 深圳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工程师

工作经验

2010/8—至今:XX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 [1年4个月]

所属行业: 汽车及零配件

工程部 冶金工程师

1、与潜在的供应商进行技术协商,制定钢材的生产工艺与检验标准,起草钢材的技术协议。

2、与客户沟通,并在材料的选择上达成共识。

3、编写生产车间的工艺文件,控制计划,新项目PPAP文件准备等。

4、对生产线进行优化设计,为公司减少运行成本。

5、编制项目生产运营期的各类技术报表模板、各类事故应急预案、生产管理制度及考核体系。

6、协助主管对各种设备制造、安装、维修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

---------------------------------------------------------------------

2009 /7—2010 /7:XX化工有限公司 [ 1年]

所属行业: 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生产准备部 职员

1、锻件供应商的开发。寻找供应商,评估客户的设计图纸和工艺过程,与公司沟通,明确产品要求,对产品的PPAP进行过程审核,确保产品的质量,帮助供应商与总部沟通,解决技术难题和锻件产品的接受标准。

2、工艺过程的改进与优化,热处理生产车间质量的跟踪与控制。

3、负责热处理车间管道供应商开发,气体供应商开发,明确生产使用要求,选择合适供应商,并负责施工建设和工程验收。

4、参与项目生产运营期各类技术资料的编写及翻译工作。

5、负责现场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协调。

教育经历

2005/9--2009 /6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冶金工程 本科

证书

2007/6 大学英语六级

2006/12 大学英语四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