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6 06:47: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才管理解决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HRBP 素质要求 对策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角色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一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逐渐产生。HRBP是英语单词HR BUSINESS PARTNER的缩写,意为人力资源业务伙伴,指的是企业派驻到各业务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他们负责根据业务部门的特殊环境及需求来进行招聘配置、绩效管理、团队建设、人才发展及培养等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与传统的HR相比,HRBP从业人员不需要制定企业内部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也无需对企业员工的薪酬和福利进行管理和考核,他们只需要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所制定的政策并在其所在的业务部门进行推广,同时收集关于这些政策实施中存在问题的信息并及时反馈,以利于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对其政策进行及时调整。HRBP在企业中的性质和地位较为特殊,本文试图分析其如何提升在企业中的影响力。
一、HRBP的素质要求
HRBP必须对企业的业务比较熟悉,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熟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具体来说,人力资源业务伙伴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一)良好的商业敏感度
HRBP必须能够理解本业务部门的战略,并结合自身对业务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及时发现新的战略机遇并通过人力资源方案提供战略支持;能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让业务部门进行更深层次的业务思考。
(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所有管理者都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HRBP也不例外,作为管理者,HRBP必须能够深入洞察他人的观点和需求,了解不同员工的思想,同所在部门员工以及企业上层领导者做到有效沟通。
(三)较好的个人信誉
好的信誉对HRBP来说非常重要,良好的信誉能够得到员工的认可和信任,使得他们愿意将真实的想法与之沟通;能够放心地让各部门与之合作、支持他的观点;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勇于说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二、HRBP提升在企业中影响的具体对策
(一)与业务部门战略制定者建立良好关系
与业务部门战略制定的决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并赢得对方信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HRBP参与公司决策。HRBP必须通过自身努力做到这一点,了解业务知识,寻求业务部门决策人充当自己在业务知识方面的导师的机会,争取任何可能的机会与业务部门去探讨业务战略,承诺得少一点、完成得多一点,对于业务部门的需求要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完成;保持言行一致,在行动上作出公司价值观所要求的行为,在敏感问题上要保持沉默,展现聆听的能力,对于不认同的观点及解决方案勇于说“不”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二)主动寻求战略合作的机会
HRBR应该主动寻求战略合作机会,以提升其在企业中的影响。例如在业务部门寻求HR解决方案时,HRBP不能立即就认同业务部门的HR解决方案,而是需要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弄明白他希望HR解决方案是为了解决目前业务战略上的哪些困难?这些困难要求员工应当有什么样的表现?目前员工的哪些表现与被期待的表现有差距?通过与业务部门领导的交谈,HRBP需要自己事后去做调研,和员工沟通,判断业务部门领导所提出的HR解决方案需求是否真能解决业务战略的问题。有时候,HRBP提供的调研报告结果与业务部门领导的判断一样,但至少HRBP通过自己的调研和报告向业务部门领导证明了方案的正确性。但更多时候,毕竟HRBP是比业务领导更懂HR专业知识的人才,提出的HR解决方案是更能帮助业务战略问题解决的方案。通过参与业务部门HR解决方案的讨论,HRBP就可以参与到业务战略制定的开始阶段,以后的各项人力资源举措也能更好地支持业务规划的实现。
(三)在业务战略制定之后,积极整合人力资源
企业内部,一旦业务战略制定出来了,HRBP就需要整合资源,为业务战略的实施提供基础。一方面,HRBP需要整合业务部门的资源,提供组织氛围、人力、激励、培训机制等,为业务战略的实施创造条件。新的业务目标在实施初期,HRBP组织员工调研及访谈等活动来了解员工对业务目标的理解程度、认同程度以及支持程度,并将调研访谈结果与业务部门管理层沟通反馈,制定和执行相应的计划去改变现状;HRBP通过业务目标对人才的需求与目前业务组织人才构建情况对比后,合理配置人才及时发现新的招聘需求,引进新的人才;积极引导业务部门对现有员工进行新的业务目标前景、要求及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HRBP通过绩效结果应用的改革以激励引导员工的行为向着新的业务目标有力的方向去发展,通过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沟通探讨来激励员工勇于挑战新的机遇,通过设置特殊奖励机制来激励引导员工的行为等。另一方面,HRBP需要HR专家中心及共享服务中心为业务战略的落实提供支持。HRBP是业务部门与HR部门之间的桥梁,需要通过自己的沟通传达确保HR部门的其他员工理解HR解决方案与业务目标之间的联系,这样他们的HR解决方案才能更好地为业务目标服务。
三、总结
HRBP要想提升自己在企业中的影响,关键是要和企业内部其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做到有效沟通,并且积极为人力资源政策的实施提供协调和处理工作,其在企业中的影响,不是仅仅依靠个人能力体现出来的,而是在组织中体现出来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沟通管理
全英文的文件借助一台数码多功能机,就能被“即时”翻译成中文;一支电子笔可以将手写的记录直接转化为电子文档进行编辑处理……这些首次在华展示的智能解决方案或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应用。
日前,富士施乐在上海举行的DocuWorld大会上推出多项创新技术及解决方案,所呈现的内容远超传统文件管理领域。
这标志着富士施乐从以提供文件设备为核心业务的文件管理专家,正式转型成为客户在文件服务与沟通领域的合作伙伴型企业,从而帮助客户解决经营难题、实现有价值的沟通。
直面企业管理难题
如今,打印、复印已不再是纸质产品的单一概念,如同富士施乐“数字与信息技术产品生产商”的定位,公司大力研发新技术和新业务为客户提供文件服务。
富士施乐大中华区总裁徐正刚强调,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更加关注如何提高利润率、提升销售额、改善高成本、人才培养、加强研发能力,提升品牌影响力等经营问题。另外,不同行业客户也正面临着信息录入、信息输出、信息利用以及信息管理等不同层面的信息沟通难题。因此,富士施乐认为,在信息技术发展快速的今天,信息沟通技术与文件管理服务的结合才能有效改善客户的沟通环境和流程,从而真正的帮助客户解决经营难题。
徐正刚认为,文件以纸张、电子文件、视频等各种形态存在,并记录着“有形的知识”的思想和智慧,在促进沟通的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这些文件只有得到科学的管理后才能够进行充分和高效的利用,从而产生较高的商业价值。
为此,富士施乐一直致力于以文件为中心的信息沟通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在不断推广文件管理解决方案在中国市场应用与发展的同时,更积极拓展文件管理解决方案的创新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富士施乐在本届DocuWorld大会上首次公开展示了可为客户提供高价值沟通的最新研发成果,包括扫描翻译、图纸差异检测系统、电子笔系统、跨媒体转换系统等。
这些创新性的技术及解决方案,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办公方式、业务流程以及沟通模式。其中,利用扫描翻译技术,用户可通过数码复合机实现中文简体、中文繁体、英文、日文、韩文等多国语言的文件实时翻译;图纸差异检测系统可通过扫描修改前后的两份图纸文件,自动查找出图纸差异;而电子笔系统则可随时将手写内容存储于系统并在需要时转换至电脑进行编辑;跨媒体转换系统实现了印刷品和网页的内容链接,开创了全新的跨媒体营销方式。
富士施乐已经从单纯的文件、打印和输出的管理,拓展到了整个的市场沟通过程中,而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信息沟通的过程。从真正意义上讲,富士施乐为客户建立了一个一站式服务,建立了文件打印管理、文件输出管理的这样一个服务者的形象。
创建高效的“移动”沟通环境
当云技术、移动设备、大数据、社交商务逐渐普及,IT产业的第三平台时代正式来临,人们也正面临着信息爆炸的时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为多元化。面对实时更新的海量信息,如何采取正确的方式快速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如何洞察和捕捉新商机、如何降低总体拥有成本以及强化管理等成为企业面临的问题。为此,富士施乐一直致力于以文件为中心的信息沟通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随着未来商务办公效率要求的提高,输入与处理也成为办公解决方案的重要一环,依靠云和移动互联设备,搭载数码复合机等硬件处理系统,将带来一场办公方式的革命。
或许,这正是富士施乐智慧办公的机会所在。
目前,富士施乐的移动解决方案应用领域包括医院的电子病历、政府和学校等。
据介绍,富士施乐率先提出了根据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定制化文件管理解决方案,包括:针对政府机构的红头公文解决方案;为酒店量身定制的酒店行业解决方案;适合大型企业的移动办公、移动设备解决方案等。这也让富士施乐真正成为业内唯一具有全行业解决方案能力的服务供应商。目前,这些解决方案已经成功应用于诸多不同行业用户中,并取得了非常好的反馈。以广州某一大型酒店为例,该酒店启用富士施乐的约定系统文件管理解决方案后,仅在客房预订方面每年就可节约至少17万张纸。
关键词:咨询公司;知识型团队;内部整合;外部跃升;成长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2-0132-02
一、咨询公司与知识型团队
咨询公司是一种给企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其基本特征是:(1)知识是主要的生产要素;(2)知识员工拥有自治权和控制权;(3)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创新性因而具有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基本分析单位是知识型团队。它由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员工构成,以推出某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提出服务新形式、新内容为任务导向的项目团队。在咨询公司中知识型团队由服务于某个企业特定项目?熏提供解决方案的一组咨询人员和专家所构成。
咨询公司的知识型团队的主要任务是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这个任务的完成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内部整合,二是外部跃升。前者指在知识型团队内部要对知识这个要素进行加工创造,即知识的转移、共享、创新过程;后者指知识型团队通过内部整合形成的创新知识(即解决方案)必须经过外部市场检验,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要。只有当企业客户对咨询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满意时,才能真正实现知识型团队的外部跃升和咨询公司的持续成长。
二、本土咨询公司成长瓶颈因素
中国的本土咨询公司迄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北大纵横、汉普咨询、和君创业等一批知名咨询公司通过为本土企业提供专业的服务实现了自身的快速成长。但目前中国本土咨询公司的成长仍有许多瓶颈因素需要克服。具体来说:
1.难以规模化。据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BCA的发展报告(2006年)显示,以北京咨询机构为例,现在仍有84%的咨询公司员工在20人以下,200人以上规模的仅为83家,占到被调查机构总数的0.9%。从咨询公司知识型团队的内部整合来看,在团队内部进行知识的转移、分享和创造是需要进行社会资本结构的优化设计的(柯江林等,2007),团队成员之间的强强联结、紧密性网络、一般信任等特征的形成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因而知识型团队的建立和内部知识的整合是很难短期内被简单的复制和规模化。从知识型团队的外部跃升来看,内部隐性知识向企业客户的转移一定是“因企而异”的,其提供的解决方案不能简单地进行复制,必须结合企业客户的实际情况,从而使解决方案具有个性化的创新特征。
2.人才需求问题比较突出。咨询公司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主要靠知识员工进行群体智力劳动生产出相关知识产品,因而组建知识型团队是咨询公司的首要任务。但目前本土咨询公司在人才问题上遇到了“难找到、难培养、难留住”的局面。在市场初期企业客户认可的不是咨询公司的知识型团队,而是某一两个明星级的咨询师,他们在咨询行业外能获得更多的赚钱机会,同时他们也没有长期做咨询的偏好,所以现在咨询行业中有许多年轻人在做。这显然会影响为客户服务的效果。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成熟,组建知识、能力互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知识型团队需求将会越来越迫切。
3.咨询方案的执行问题。2006年9月上旬,中国科技咨询协会与理实国际咨询集团联合公布了“2006年度中国管理咨询满意度调查报告”。仅有1%的中国企业表示管理咨询的效果非常好,49%的企业认为管理咨询效果一般。企业客户满意度低的根本原因是咨询方案的执行问题。咨询公司应该遵循有限参与的原则,对企业客户的变革提出多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企业做最终的选择;行使专业、独立的建议权,推动企业客户成为解决方案的决定者和执行者。知识型团队与企业客户有效的沟通从而达成共识,这有助于成功实现知识型团队的外部跃升。
由于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本土咨询公司还比较缺乏经验和资源,它们大都栖身于低端咨询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竞争循环。本土咨询公司必须要选择合适的路径才能突破此恶性竞争循环。
三、本土咨询公司成长突破路径选择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认为本土咨询公司成长的一个合适的路径选择是:合理定位――吸引和留住人才――内部整合――外部跃升――品牌塑造。下文将从2005年《经济观察报》与新浪网联手推出的中国商业百人推选入围的咨询公司中,挑选出五家本土咨询公司来进行研究。这五家公司分别是朴智管理咨询公司(简称朴智咨询)、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简称北大纵横)、汉普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汉普咨询)、和君创业咨询集团(简称和君创业)、远卓管理咨询集团(简称远卓管理顾问)。
1.合理定位
目前本土咨询市场处于开发阶段,大多数咨询公司只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只要客户有需要,不管是战略还是IT,咨询公司都会去尝试。可是未来成熟的市场必然是不同的公司服务于不同的层次和类型的客户。面对庞大的市场,大多数本土咨询公司通过细分市场,走专业化路线是一条可取之道。因为只有市场细分才能带来机会。本土企业的差异化定位是咨询公司引进适当的知识员工,打造知识型团队的前提;同时据此企业才能积累专业经验和资源,满足目标企业客户的特定需求。从本土五家知名咨询公司来看,朴智咨询市场定位是战略咨询、管理咨询、资本运营咨询、改制咨询,北大纵横定位为战略咨询,汉普咨询定位为“管理+IT”,和君创业定位为“管理咨询+投资银行”,而远卓管理顾问的定位是以战略和管理咨询为核心的整合式咨询服务。
2.吸引和留住人才
为了吸引人才,本土咨询公司需要向大学这样的学术组织学习,采取一些基于大学的制度化措施。如提供技术设备、技术支持和图书馆资源,赋予咨询研究人员对研究的更大的控制权和自治权;出版学术成果等(高晓清等,2006)。咨询公司最根本的体制是实行合伙人制度。作为咨询公司的合伙人需要具备长远战略眼光、牺牲精神、有较强的承受力等企业家精神,相互间要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并能有效形成能力上的互补。本土五家知名咨询公司采取了不同的人才策略:朴智咨询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金、充分的发展机会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空间;北大纵横提倡诚信、合作、敬业、创新、专长;汉普咨询由管理团队和骨干员工控股,并为全体员工制定了持股和期权激励方案;和君创业提倡以和、智、信、勤为内容的价值观,崇尚精英文化;远卓管理顾问鼓励员工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同时保持在团队中的融洽无间。
3.内部整合
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使命是通过知识的转移、分享和创造,形成一支坚强的知识型团队。本土咨询公司必须要跳出仅仅依靠少数几个“明星”级咨询师来获得生存的局面,通过企业文化、多种媒介、激励机制、社会资本结构的优化设计等手段来促进个体隐性知识向组织明示知识的转化。通过建立企业知识库,可以把个体和企业多年积累的案例和经验“物化”,这样可以部分解决咨询公司的大规模定制问题。Lahti & Beyerlein(2000)研究发现:保证知识转移成功发生的唯一方式是测试对该知识的理解或者观察员工在工作中对知识的应用,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因而建立基于知识转移的绩效管理系统和薪酬福利制度显得特别重要。从本土五家知名咨询公司的内部整合来看,朴智咨询已经建立了知识库;北大纵横已通过ISO2000-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国内同业难以比拟的案例库和数据库;汉普咨询设立了行业方案中心;和君创业形成最佳人才联盟的集团化运营体制,建立健全有效的“共享机制”;远卓管理顾问已进行了四期知识管理(KM)建设,并形成了一个基本可用的KM系统。
4.外部跃升
企业客户对本土咨询公司的满意度决定了知识型团队能否成功实现外部跃升。如果能成功实现外部跃升,本土咨询公司就能塑造知名品牌,实现自身快速成长;否则它们就会陷入价格战的境地,不得不为生存而挣扎。然而管理咨询的成功需要考虑三个层面?押文化、制度和技术。技术层面做得再好的解决方案要落地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关键还要更多地结合文化和制度。在现有的文化和制度框架下,负责某个项目的知识型团队必须发挥服务特色,与企业客户加强沟通,细化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开展定期交流和辅导,目标是形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从本土五家知名咨询公司来看,朴智咨询服务特色是“三级项目质量评审体系”;北大纵横服务特色是采用驻场互动工作的项目运作模式;汉普咨询服务特色是拥有“金十字”管理咨询理论体系;和君创业服务特色是以流程再造的思想走战略客户融合发展的道路;远卓管理顾问服务特色是保持独立、关注实效、互动沟通和个案组合。
当本土咨询公司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通过一系列措施吸引、留住人才,加强知识型团队的内部整合,成功实现外部跃升时,知名咨询品牌的形成就指日可待;当知识型团队无法有效实现外部跃升时,就会陷入价格战的境地,不得不为生存而挣扎。本土五家咨询公司遵循以上成长路径,成功实现了外部跃升,都已建立起相当高的品牌声誉。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快,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将人力资源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出来,对于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效率有着发展。
关键词 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三驾马车”
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和外部人才市场剧烈变化的今天,人才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隐形资本,已成为企业价值增长的源头。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力资源部门需要从以往的后台支持部门走到台前,与业务部门紧密合作,为提升企业价值共同作出贡献。因此,人力资源的工作将不再是以往的孤立和静态,而应该成为全局和动态的工作。
一、人力资源管理“三驾马车”的基本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三驾马车”概念,由Dave Ulrich 1996年提出来的,大概2001年引入中国。其核心思想就是把人当做“资本”而不是“资源”,将“人力资本”当成一项业务来经营,重新定位了人力资源部门,从职能导向转向业务导向,要求HR要像业务单元一样运作,以实现业务增值,人力资源管理架构因此也划分为三个重要模块:人力资源业务伙伴(HRBP)、人力资源共享中心(HRSSC)、人力资源专家(HRCOE),即人力资源管理的“三驾马车”。
HRBP的关键职能是:从HR视角出发参与业务部门管理工作,依据业务部门所需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业务部门推广与应用。也所谓马车的车轮,是接触地面最多的部件,所了解收集的第一手信息是最多的,能够将第一手信息准确地转换为HR信息与人力资源中心、人力资源专家共享评估,并将获得的资源或解决方案准确的转换为业务信息在业务部门推广与应用。所以HRBP岗位是信息转换与方案实施的角色定位;在人才选择上必须具备:1、理解企业运营或项目运作;2、沟通协调能力强并了解HR。最佳的人选标准:1、非人力资源专业半路出家从事HR的人士;2、来自于相应的业务部门并了解HR的人士。3、中小企业主持过全盘HR的人士。
人力资源中心所谓马车的车头,车头的是指明前进的方向,同时也道路的选择。人力资源中心提供适合企业的相关政策来支撑企业各阶段的业务发展及解决方案。所以人力资源中心是思想政策指导与提供解决方案的角色定位。则核心素质特征表现出:1、思路清晰且思想有高度;2、问题解决能力强;3、是一位非常好HRBP;引进时特别注意事项:企业阶段平台相差不能太远。
人力资源专家所谓马车的材质,材质改变了马车的质量与重量,不同的道路必须选择不材质的马车。人力资源专家是以第三方角度针对各政策、解决方案、人才的评估。所以人力资源专家是针对各政策、方案、人才等提供评估分析报告供人力资源中心、及各企业决策提供依据。表现出的特征是专家学者型,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特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工具手法科学的展示给大家看。最佳人选:1、人力资源专业、心理学专业;2、大型或超大型企业经历;3、数字敏感并归纳总结非常强。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企业留住员工有着重要作用的“三驾马车”
第一,薪酬福利-员工持股。
员工持股计划是指通过让员工持有本公司股票和期权而使其获得激励的一种长期绩效奖励计划。员工持股让员工在工作中既为企业的成长感到骄傲,又可以增加自身财富,从而更大的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最成功的员工持股者莫过于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了,在1994年前后,柳传志开始考虑员工持股计划,先是替包括自己在内的联想员工争取到了企业经营的分红权,等到大环境成熟后,他用此前分红积累的1.6亿元购买了联想35%的股权,一夜之间从员工成为企业的所有者。
第二,人才培养与职业规划。
有时候引进人才需要一定的资本也有着滞后性,而且对“外部人才”的判断必须要有战略眼光和创新思维,那么与其引进人才不如注重内部人才的发展,善于发现和培养身边的可造之才,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机会。例如中原油田培训中心的国际化人才部,2006年累计培训446人,共开设16个班级。对这些员工来说,无论是岗位技术还是个人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专业化公司在长期生产经营、科学研究中形成、积累,经过筛选提炼并倡导的一套优良作风、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关注员工、贴近员工、为员工设想的。李宁集团在这方面无疑是一个典范。李宁公司每年要投资90万左右用于为员工们请专业的运动教练,比如瑜伽、拉丁舞等。员工们有专属的健身房,专业、安全的健身设备。
三、结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新的时展背景下,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可以在宏观高度,对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冯惠卿.论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J].经济师,2007.10.
Concur一直坚持针对中国用户的特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并结合中国的财务管理政策优化自身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全面满足中国增值税改革、合规性等多方面的政策要求。同时,结合中国用户出行特点,Concur已经与携程、滴滴出行等众多创新性的企业进行合作,提供专为中国商旅市场定制的一体化差旅和费用管理解决方案。Concur在全球差旅和费用管理领域拥有超过20年的实践经验,能够为中国企业提供高价值的跨行业费用管理服务,使其在全球化过程中符合各国财务合规性的要求,帮助他们有效管理差旅费用,优化成本,从而实现投资回报最大化。 Concur费用管理平台基于电子化的数据,可生成完整、多维度的财务报告,方便企业财务团队随时随地查询;同时,这些报告将差旅报销数据、差旅预批准信息、预定信息、企业资源规划 (ERP) 和信用卡信息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系统,生成独立、全面、清晰的视图。
Concur全球总裁Mike Eberhard表示:“中国代表着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我们在这里已经为众多跨国企业的中国分支提供了差旅和费用管理服务。我们很期待未来能够在中国继续扩大业务,将Concur的优质服务传递给更多的中国企业。与中数通信息有限公司的合作,让我们能在云端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全面拓展中国市场。”
Mellanox创新网络支撑科大讯飞走向前台
Mellanox公司日前宣布科大讯飞已采用Mellanox端到端的25G和100G智能网络解决方案为其打造下一代机器学习研究中心。该解决方案基于Mellanox ConnectX系列网卡和Spectrum交换机,将助力科大讯飞的语音产品实现高达97%的语音识别率。
“Mellanox的互连解决方案帮助科大讯飞成功搭建了下一代的机器学习中心,这将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应用性能,从容应对未来的各种需求和挑战”,科大讯飞公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智国博士表示。“而且,基于Mellanox以太网解决方案的高可扩展性,我们能够以最高效的方式提升计算和存储能力,无中断地扩展服务器规模。”
采用Mellanox 25G和100G Spectrum开放式以太网交换机,科大讯飞成功构建了一套灵活、可扩展、易于管理的高性能体系结构。该机器学习系统可以轻松处理巨大的并发流量,并且能够支持不可预测的业务增长。Mellanox尖端智能网络解决方案不仅为其提升了数据通讯的带宽、极大的增加了数据的吞吐率,还能提供自动化的网络配置和管理;支持 QoS 、RoCE v2和 TCP/IP 的融合网络。此外,该超大规模网络架构具有极高的可扩展性,可通过BGP实现全互连,提供8路/16路等价多路负载均衡(8/16 ECMP)。
基于Mellanox Spectrum交换机leaf-spine架构的网络拓扑结构解决了横向网络连接的传输瓶颈,而且提供了高度的扩展性,它几乎能适应所有大中小型数据中心。可以预见,所有企业的IT建设都是走向收敛型和高层次的虚拟化型叶脊网络结构,Mellanox将是广大行业用户构建现代数据中网络基础架构的最佳选择。
AI ON IA,英特尔加速人工智能创新和发展
2016 年 11月 30日,主题为“释放IA原力 拥抱AI时代”的英特尔人工智能论坛在北京召开。英特尔公司副总裁、数据中心事业部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部门总经理Jason Waxman表示,“人工智能将变革企业业务运营方式以及人类与世界的交互方式。作为一家助力云计算,以及数十亿智能互联计算设备的公司,英特尔正继续转型以聚焦已经崛起的良性循环――云和数据中心、物联网、内存和FPGA等加速器,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摩尔定律而进一步增强――从而加速人工智能创新及其在企业和社会中的应用和普及。”
英特尔为人工智能提供全面的、极为灵活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产品组合:构建于业界领先的基于英特尔架构的涵盖至强处理器、至强融核处理器、Nervana平台和FPGA、Omni-Path网络、3D XPoint存储等技术的硬件平台,结合英特尔针对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而优化的英特尔数学函数库(Intel MKL)、英特尔数据分析加速库Intel DAAL)等,和致力于为多节点架构提供卓越性能的开源软件框架如Spark、Caffe、Theano以及Neon等,及可推动前后端协同人工智能发展布局的Saffron、TAP、Nervana 系统、Movidius等工具和平台。同时,为推动人工智能战略的实施,加速相关技术的大众化并最终实现应用的普及,英特尔还积极建立与包括谷歌等业界领先公司在内的广泛的联盟,成立英特尔Nervana人工智能委员会等推动技术探索和创新,与全球领先机构合作提供开发者培训课程,从而构建涉及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育培训、应用优化等广泛的生态。
国内首个网络直播行业景气指数
12月6日,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联合网宿科技共同首个网络直播行业景气指数,从直播带宽、观众活跃度、主播活跃度等多个层面构建了我国网络直播行业景气度的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网络直播景气指数持续上行,三季度网络直播景气指数环比二季度增长59.06%,网络直播行业的景气度加速上扬。
指数报告显示,近一年多以来,直播行业经历了野蛮式的增长,直播平台早已突破200家。截止到今年6月底,网络直播用户的规模已经达到了3.25亿,占网民总数的45.8%,并且这个规模仍在持续上涨。直播已经成为2016年互联网领域最为热门的现象级应用。安信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李伟表示,直播+的未来前景十分广阔,现在无论是直播+各种业态,还是原有BAT阵营或者其他业态,加速嵌入直播功能,都是在抢夺流量的入口,预计明年关于直播入口的争夺将更趋激烈。
认知计算助力神思电子转型升级
近日,IBM与神思电子在济南隆重举行签约仪式,宣布双方达成合作协议。IBM将为神思提供一站式的业务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服务,运用认知计算和应用能力帮助其展开由从智能识别到认知行业解决方案,由行业深耕到行业贯通的转型升级。神思电子作为IBM重要的合作伙伴,将与IBM一道为其服务的行业客户打造基于认知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解决方案。在合作的第一阶段,神思计划利用IBM Watson Explorer和IBM Watson IoT Platform上的SaaS产品打造国内领先的商业服务机器人和个性化的认知行业智能解决方案,并有望首先应用于医疗、金融等领域。济南市市委常委、副市长苏树伟,神思电子董事长王继春以及IBM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认知解决方案总经理Robert Josef Simmeth等领导出席并见证了签约仪式。
神思电子希望依托多方位的智能识别和行业应用技术,以及在移动互联、免签免密小额支付、数据挖掘等领域积淀多年的行业经验,并结合IBM在认知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在移动商业、便捷支付、银医自助等应用领域继续深耕,为现有客户提供‘认知+’的行业解决方案。
数字化举措促进中国大陆企业业务表现提升
CA Technologies近日公布了一项名为《保持得分:数字化转型为何如此重要?》的调查显示了经营业绩与支撑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实践之间具有紧密联系。
该项调查采用了“数字化转型业务影响计分卡”(BIS),涉及业务敏捷性、业务增长、以客户为中心和运营效率四个类别。总体来看,中国大陆企业数字化举措的影响力得分为50分,在世界范围内排名居中。在亚太及日本地区,敏捷管理、DevOps、API管理和以身份为中心的安全性等数字化实践被广泛采用,使业务影响力提升高达54%。有33%的中国大陆企业认为对数字化方面的投资有助于企业明显超越竞争对手。
在该项调查中,中国大陆企业受访者表示数字化转型为其带来以下效益:85%扩大了数字化覆盖范围、82%提升了用户体验、34%提高了客户满意度、33%加速了上市速度、29%增加了新业务收入、27%缩短了决策时间。
亚太及日本地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在BIS中表现强劲,领跑全球榜单,其中包括印度(79分)、泰国(71分)、印度尼西亚(66分)和马来西亚(64分)。中国大陆(50分)在此次评估中位居第六名的中间位置。调查指出,新兴经济体相较于成熟的传统经济体更具有发展潜力,也更易于进行数字化转型,这是因为新型经济如“白纸”一般的特质使其可以避免受到旧系统的束缚。
首届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日益蓬勃,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人才的能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学习管理系统(LMS)便应运而生。近日,独立研究咨询公司Bersin&Associates进行了名为“2007LMS客户满意度:客户体验学习管理系统的行业分析”的调查,选取500家培训和HR专业人员及业务人员对市面上多个学习管理系统(LMS)供应商的满意度水平进行评估。调查者发现75%的回答者对SumTotalSystems的LMS方案表示“比较满意”或“很满意”。
LMS是一套用于传递、跟踪和分析企业学习的软件。研究报告的撰写人也指出,基于研究的趋势,企业市场表现出对整合绩效管理软件不断增长的兴趣。该软件能与学习管理系统一起自动进行雇员绩效评估并形成人才传输通道。
该报告评估了众多的满意度标准,包括产品性能、用户服务、技术支持和内容管理工具。在全球企业的20个满意度标准中,SumTotal有18个被回答者选为客户满意度的领导者、共同领导者或者“超越市场表现者”。超越市场表现者即用户满意度超越了任何标准的平均水平。该18个满意度标准为:
总体满意度
学习者应用便利程度
系统管理员应用便利程度
内容集成度
内部系统集成度
升级便利度
满足未来需求的升级度
提供所有额外需求的功能
报告能力
客户服务
产品/技术支持
对客户业务和培训挑战的理解与辅助
客户对产品说明有足够的输入
长期平台支持(相信供应商将支持产品)
在线学习内容
内容管理
测试/评估工具
内容发展工具
在分析该报告的结果时,Bersin&Associates的研究人员表示:“总体看来,这些高排名反映出SumTotal服务LMS市场的长期历史和对服务及解决方案的重视。”
Bersin的研究人员还表示:“SumTotal年收入达1亿美元,已成为当前LMS市场的领导者。”
【摘要】存贷利差的日渐缩小促使银行界尽快实现经营转型、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而现金管理业务因应需要被提上银企双方议事日程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让企业界深深体味到“现金为王”的经营理念是多么重要。。
【关键词】现金管理经验分享应对措施
一、现金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1、现金管理的涵义及特征。现金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针对企业资金管理需求而提供的一种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专业金融服务,是帮助企业实现对现金流入、流出和留存等现金周转期各环节进行科学管理的技术、手段和方式的总和。从商业银行提供现金管理服务的定义和范围来看,在内容上,现金管理业务包括以账户和供应链融资为核心的收付款交易管理,以现金资源共享和集中化控制为核心的流动性管理,以创造现金流价值为核心的投融资管理以及以保障企业营运资金安全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具体包括账户管理、收付款管理、流动性管理、投融资管理和资金风险管理等各类产品,涵盖了传统柜台和网上银行等所有银行渠道。现金管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其一,现金管理是一种具有科技含量的现代化金融服务,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支持,只有在通畅和稳定的现代化账务核算系统、资金清算系统和电子银行系统基础上才可以实现现代意义上的现金管理。其二,现金管理是一种综合性金融服务,非标准化银行产品,也不是金融产品的简单组合,而是在与客户进行深入沟通并全面了解客户需求后为客户定制的金融解决方案。其三,现金管理是一种个性化金融服务,需要银行针对企业现金流入、留存和流出等现金周转期各环节管理的具体需求进行量身定制。
2、现金管理与支付结算的区别。现金管理服务起源于支付结算,又有别于支付结算。如果将现金管理视为支付结算的“旧貌换新颜”,势必影响现金管理服务的定位与发展。支付结算是指以银行为中介,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单位客户提供的以货币给付、资金管理、信息报告为核心的工具、产品和服务;现金管理服务指银行根据客户需求,将资金结算产品和投融资产品进行组合,以整体解决方案形式向客户提供的打包金融服务,其目的是帮助客户在全球或区域性范围内控制资金的流动和风险,对资金和相关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管理和监控,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增加回报。首先,双方的着眼点不同,现金管理着眼于客户业务经营的全过程,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而支付结算主要着眼于客户的账户和收付款管理,为客户提供单个产品或支付结算类组合产品的营销。其次内涵不同,现金管理所涵盖的银行产品既包括支付结算类产品,也包括投融资产品和风险管理产品。
二、我行发展现金管理业务的重大意义
1、发展现金管理业务是企业要求银行提供多元化服务的需要。一方面对于企业集团而言,集团现金流日趋复杂,总公司对集团资金的控制感到力不从心,这时企业迫切需要银行根据其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和资金运行特点,将现有产品综合运用,为客户量身定制全面解决方案,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控制资金风险;另一方面广大的中小企业同样存在加强收付款管理、信息服务和临时性资金融通的需求。
2、发展现金管理业务是银行实现经营转型、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需要。目前,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仍然是我行主营业务,存贷利差是我行利润的主要来源。随着利率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的日渐丰盈和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空间将不断缩小。为了能够在竞争中探出头来,银行需要实现经营模式转型,加快发展高品质的中间业务和专业服务成为经营转型的关键。现金管理从本质上讲是银行专业服务,商业银行从中获取的主要收益不是利差收入而是服务费用。
3、发展现金管理业务是密切银企关系、带动银行业务综合发展的需要。现金管理服务业务是商业银行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系统、网络等优势为客户提供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三、美国银行现金管理经验分享
美国银行现金管理是通过向客户提供资金管理和信贷服务综合性解决方案来实现的,美国银行与世界各地超过14万客户保持现金管理服务关系。2008年,现金管理业务收入占美国银行总业务收入的21%,成为美国银行三大战略业务之一。贯穿美国银行现金管理服务始终的是“客户是宇宙的中心”这一经营理念,它已经深深融入到美国银行的血液,融汇于组织架构、营销流程和专业人才运用等方方面面,真正实现了端对端服务客户。
1、成立专门的现金管理部门,负责向客户提供综合化、一体化的现金管理解决方案。美国银行现金管理工作由全球银行业务部负责,该部下辖5个分部,即全球投资银行部、全球资本市场部、国际业务部、全球产品解决方案部和全球商业银行部,其中全球产品解决方案部是美国银行现金管理的关键部门。该部门的发展战略是:根据客户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提供的综合性;扩大各核心业务客户覆盖的深度和广度;成为客户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2、构造“客户管理流程”(简称CMP),成立“客户团队”确保流程实施。美国银行是美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银行,横跨美国东西海岸,机构网点遍布全美国。美国银行的特点是:大而复杂,有许多不同系列的产品,有许多不同的销售团队;销售以业绩目标为驱动,遵循客户需求不足。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内部销售团队彼此争夺客户,产品营销与客户需求有冲突,经常是哪个部门的影响力大哪个部门的产品就销售得好,这与美国银行的战略目标差距很大;另一方面直接导致客户不满意,客户流失率增加,损害银行声誉。在内外部因素的驱动下,美国银行创建了“客户管理流程”,即CMP流程。
美国银行CMP流程真正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CMP流程将市场与银行经营管理紧密融合,真正实现了端对端的服务。CMP流程围绕五大活动展开,其核心是客户的购买周期。五个环节具体为:评估(了解客户需求)-设计(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执行(采取行动实现解决方案)-检查(评价业绩,确保客户满意)-庆祝成功(感谢客户,激励员工)。为了确保该流程营运流畅,美国银行改革团队组织模式,形成“客户是宇宙的中心、核心客户团队紧密追踪客户需求并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和客户团队支撑服务核心客户团队”的战略营销组织(见图1)。
图1
3、客户服务实现精细化管理,专业人才既分工明确又通力协作。每个客户团队里有两个关键岗位,即客户经理和产品提供主管。客户经理要透彻理解客户的业务,在银行内担任客户的权益维护人,对客户扮演受信赖的财务顾问角色;客户经理既是客户关系维护的专家,也是产品知识通才(对每项产品都要有所了解);客户经理负责选择并开发新客户、通过交叉营销来深化与老客户的关系、提高利润。产品提供主管重点发挥产品与政策方面的专长,与客户经理合作,分析客户需求、设计综合性解决方案;产品提供主管在本职产品领域要保持精深的专业水准,对非本职领域要有基本了解。美国银行现金管理业务产品提供主管分为两类:资金管理产品提供主管和信贷产品提供主管。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前者充满激情、活力四射致力于客户关系的维护,后者成稳渊毅、产品知识厚重致力于深化银行的专业形象,两者共同打造美国银行良好的社会信誉。双方既分工明确又通力协作,共同对客户进行精细化服务工作。
4、以销售收入为标准划分客户,拓宽业务发展视野。美国银行以销售收入为标准划分企业客户,关注客户本身而不是关注客户在本行的存贷款资源,如此划分标准能够从总体上认识客户,避免了从账户认识客户而带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从而拓宽业务发展视野。美国银行单位客户划分为四类:大客户、中型客户、中小客户和微小客户。年销售收入20亿美元以上的为大客户,美国银行专业人员配备比例为1:1:1,即一个客户经理、一个资金管理产品提供主管和一个信贷产品提供主管,三者组成“面对面销售团队”;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20亿美元之间的为中型客户,美国银行专业人员配备比例为2-3:1:1(涵义同上);年销售收入在250-5000万美元之间的为中小客户,美国银行组织了两种类型的销售团队共同服务于此类客户,一种是“面对面销售团队”,专业人才比例为10:1:1,一种是“电话销售团队”,人员比例为25-30:1:1;年销售收入250万元以下的微小企业,纳入个银条线业务进行管理,不配备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通过网银和网点提供服务。
四、我行现金管理业务发展现状
1、现状概述。2008年总行进行机构改革,多个部门整合成资金结算部,内设现金管理团队,专司现金管理系统开发和产品推广之职。一年以来,资金结算部着力梳理现金管理产品线,并着手现金管理平台的开发建设。目前,我行现金管理服务内容涵盖账户管理、收付款管理、流动性管理、信息报告、信贷业务和投资理财六大方面,通过柜面渠道和电子渠道(网银、重客和现金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现金管理服务。网银和重客是建行比较成熟的两大现金管理服务渠道;现金管理平台是总行新近开发的一种现金管理服务渠道,具有设计理念先进和产品定制灵活的优势,目前在浙江和大连等行试点,将于2010年1月在全行上线运行。从2009年开始,另外一种现金管理工具——CCBS系统集团账户使用较多,不少全国性或区域性的集团客户利用CCBS系统集团账户资金归集功能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分(子)公司的资金适时归集到总部,同时又不影响分(子)公司日常对外支付。
2、取得的成绩。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我分行在现金管理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比如2003年的三峡财务公司资金结算网络;对于信贷客户,在授信的同时捆绑销售网银和“百易安”;对于非信贷客户,将简单资金结算产品组合营销;分行在清江支行的现金管理服务试点工作,等等。虽然以上现金管理服务方面的尝试与客户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但毕竟具备了一定雏形,积累了一定经验。2009年4月,我部根据行领导指示,以**酒业为例制作的金融理财服务方案应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现金管理解决方案,我部也力图在全行予以推广,但无奈囿于组织管理和人员素质方面的制约,没能得到有效推行。
3、存在问题。其一,对现金管理的认识有待提高。如果将现金管理片面理解为为客户提供简单的收、付款服务,而看不到它背后所蕴涵的产品服务整合、综合服务水准提升以及经营理念从产品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等巨大空间将有碍于现金管理业务的定位与发展。由于现金管理涉及多项银行专业化服务,且渗透到企业内部各个单位、部门和环节,可以多点绑定银企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其他非现金管理合作银行有很强的排他性,是防止客户流失的天然技术屏障,又可实现多种产品的交叉销售,获取稳定丰厚的中间业务收入。其二,缺乏完整的现金管理部门,现金管理分散化。现金管理不是单一产品,而是一整套综合性的金融服务,现金管理的出现将改变过去多个独立的部门各自向客户营销产品、各自为客户服务的局面。目前,涉及现金管理的部门很多,比如会计部、电子银行部、信用卡部、公司部、机构部和投资银行部等,现金管理分散化导致不同的产品管理部门争夺同一客户,客户经理今天向客户推销产品A,明天向客户推销产品B,客户经理只能做到以产品为中心推销产品,难于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切切实实为客户解决资金管理难题,客户感到很迷惑,客户满意度不高。其三,缺乏现金管理专业人才,客户经理的现金管理营销缺乏强有力的支撑。美国银行的现金管理客户经理有两类产品经理做支撑,即资金结算产品经理和信贷产品经理。目前我行现金管理基础产品日渐复杂,支撑渠道也多样化,因此需要专业人才来经营管理现金结算产品,来协助客户经理设计服务方案,协助营销客户。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我行在业务架构和管理模式上做出根本性改变,或者着力实施“1+N”营销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办法。
关键词:案例教学;生产与运作管理;全日制专业硕士;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10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此,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逐渐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以实现研究生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均有差异,如何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创新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模式,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一个重要问题。
三峡大学从2011年开始培养工业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生产与运作管理”是其中的一门学位必修课。该课程研究如何对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计划、实施和控制,以实现灵活、高效、准时、低耗地提供合格的产品或服务的目的。[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企业生产运作的系统认识,了解当前先进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理念,掌握有效提高生产运作效率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基础。在课程建设中,分析了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案例教学法,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对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实施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与授课老师及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在现有教学中存在以下困难:
第一,生产运作管理涉及对生产系统整个过程的管理,包括生产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维护、改善创新等阶段。其中,生产系统的规划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产能规划、设施选址、设施布置、工作系统设计等;生产系统的运行维护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库存管理与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等;生产系统的改善创新包括采用各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促使整个生产系统的不断改进,如精益生产、约束理论、大规模定制、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等。课程内容庞大,知识点繁杂,在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2]
第二,受教材编写特点所限,教材中各理论知识点往往自成章节,独立编写,每个章节后所附案例仅为所在章节的理论所服务。[3]而在实际的生产运作活动中,各环节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单一环节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整个生产系统效率的提高,因此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灵活综合运用各种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面对的难点之一。
第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本科学习背景多样化,部分学生本科学的是工业工程专业。本课程中的部分基础理论在本科阶段学习过,部分学生本科不是工业工程专业的,缺乏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目前我专业这两类学生的比例基本在1:1左右。如何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是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难点。
第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自学能力,因而普遍对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理论教学兴趣不大,对来自生产实践的真实案例有兴趣,对理论如何运用于实践更感兴趣。但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相比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在职专业硕士研究生和MBA学员,缺乏案例的背景知识,对案例的深入理解和讨论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始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后来逐渐推广到医学、管理学和其他学科领域的教学,成为著名的“哈佛模式”的一大特色。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的要求,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恰当案例,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的一种教学模式。[4]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有很大不同。在传统的讲授法中,案例处于配角的地位,其作用是为了解释印证相应的理论知识点,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理论知识点和案例之间的关系和结论是直接明确的,无论理论知识点还是案例都是由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而在案例教学法中,案例处于主角的位置,所有的教学内容围绕案例展开,所有的理论知识点隐含在案例中,需要学生们通过分析思考讨论挖掘,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或解决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是权威,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自学分析讨论,学生在主动的分析思考讨论过程中得到提高。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更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去汲取知识和探索研究,培养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但是案例教学也有其局限性,不断出现新案例使得不存在结构化的稳定的教材,围绕案例进行的讨论比较耗时,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保障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都是其难点,需要在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克服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积极效果。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愿较强,班级人数相对较少,笔者认为全面采用案例教学有助于解决现有教学中存在的前三个问题,对第四个问题可以在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中予以重点关注。
三、“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实践
完整的案例教学过程一般包括案例的搜集制作、案例课前的准备、课中的组织和课后的总结评价四个步骤。
1.案例的搜集与制作
案例的质量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一个好的案例要符合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知识点),题材新颖真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背景材料充足,同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或固定的解决方法,适合展开讨论等。
使用的案例有三类来源:借鉴教材上的经典案例;教师根据自己的项目工作经验编写案例;鼓励学生参与搜集制作案例,例如可以将《工业工程与管理》、《工业工程》等学术期刊上偏应用型的论文改编成教学用案例,可以根据跟随导师做项目的实际经验编写案例。有一名学生利用暑假去江苏一家手机厂实习的机会,搜集资料,编写了“某手机厂生产效率分析及改善”的案例。这类案例往往背景材料充足,容易为没有工作经验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理解,编写的学生有成就感,其他学生参与案例学习和讨论的兴趣更强。
2.案例课前的准备
在课程开始之前做好总的课程进度安排,对于本科非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须告知课外需要自学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时间节点。在案例课之前一至两周将案例资料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做好预习,仔细阅读案例细节,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后面的问题,形成初步的想法或解决方案,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演示文档,为课堂上的汇报讨论做好准备。
3.案例课中的组织
首先各小组分别阐述对案例的分析和提出的初步解决方案,然后在全班范围内对这些分析和方案进行讨论,甚至是辩论,在组织讨论的时候,教师要遵循以下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果离开了理论支撑,尽管讨论很激烈,但很难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适时提出一系列具有逻辑结构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点进行分析。
(2)创新原则。鼓励学生从多个视角解读分析案例,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合理推理,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鼓励学生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肯定各种见解的合理性。
(3)系统原则。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包括运筹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解决实际的生产管理问题,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4)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原则。重视运用各种工具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优化计算,运用用友ERP软件U8进行生产计划与控制,运用witness软件进行仿真与优化等。
例如在“某手机厂生产效率分析及改善”案例讨论中,有的同学提出在瓶颈工位增加机器和工人提高生产效率,有的提出对工作任务进行重新分配,在生产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工人降低成本,有的同学考虑到了流水线型式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有的建议采用双边装配线,有的建议采用U型单元组织生产。为了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利用witness软件构建了仿真模型,在仿真模型的运行中同学们观察到了瓶颈的漂移,仿真运行参数对与仿真结果的影响等,在讨论中掌握了各种效率改善方法的特点和适用的范围。
4.案例课后的总结与评价
案例讨论课结束后,为了巩固课堂讨论的成果,学生需要对之前形成的初步解决方案进行修订,提交一份正式的案例报告,每位学生在课内的汇报讨论表现以及书面报告的成绩计入课程成绩的一部分,以激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对于教师,要及时运用质量管理理念PDCA总结反思案例教学法实施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案例本身是否有缺陷,教学过程是否完善,课堂组织是否松弛有度,内容把握是否得当等,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通过在两届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中采用全案例教学,取得了一些收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增强,课堂讨论气氛活跃,在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中,同学们能自觉运用各种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些本科非工业工程专业的同学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实现了思维的碰撞。除此之外,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均得到了提高。在与同学们不断的沟通交流中,也促使教师不断思考创新,这充分体现了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学相长的有效模式。
参考文献:
[1]马士华,崔南方,周水银,等.生产运作管理[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陈志祥.MBA“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110-112.
2014年,企业在数据中心建设方面将有两个关键点:
1. 绿色、高效的IT将是首席信息官和企业的重中之重。由于能源成本不断上涨,企业将寻求首席信息官的帮助来管理和降低成本。
2. 寻求可靠的人才做合适的工作。专业人才很难寻找,即使找到也很难留住,尤其是在数据中心领域。
绿色IT
目前,业务需求造成IT需求的增长使IT基础设施不堪重负。IT需求的增长必然导致数据中心电力消耗的增加。国际知名分析机构Frost & Sullivan指出,亚太地区超过80%的主要数据中心正在以将近90%的容量运转。面对这样的形势,亚太地区的企业正努力应对由低效设备和电力搁浅带来的数据中心容量受限问题。
能效管理和碳排放对IT界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而言至关重要。要在当前市场中保持竞争力,企业必须改变他们对数据中心投资价值的评估方法。绿色、高效的数据能够延缓企业的能源成本上涨、控制开支、提高利润率并帮助减少碳排放。
能源成本通常是企业支出最多的一项运营成本——约占总运营成本的三分之一,但同时也是运营成本中可控制的一项。选择合适的节能设备、部署综合能源管理计划可以实现高达30%的成本节约。这些节省下来的成本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具竞争力的优势,并通过制造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因此,很多企业正在将更多的预算转移到促进技术和设施管理的能源管理上。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DCIM)软件如StruxureWare、可扩展模块、预制模块化等解决方案的采用佐证了这一点。事实上,根据预测,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的相关支出在2013年的增长会达到20%以上;到 2016年年销售额将达到6.9亿美元,进一步印证了能源成本将成为未来的关注焦点。
人才战争
在蓬勃发展的IT行业,数据中心正在面临技术人才无法满足行业需求的困境。这种人才资源的匮乏意味着工资的上涨和企业成本的上升。从行业角度看,工程、IT和技术能力的挑战性仅次于销售能力;而后者被喻为最具挑战性的技能。
大数据蓬勃发展的趋势使这一人才战争变得更加明显。人才资源的供求情况存在巨大的差距。随着数据继续呈指数增长,那些面对问题能够通过组织、存储和检索数据,迅速提供解答和深刻见解的人,将会成为拥有极高技术能力和价值的IT专业人才。
在此提供一个有关上述人才问题的一个大概数据。仅在美国,拥有分析专业知识的人才短缺大致在140000~190,000人。预计到2018年,美国对拥有统计学高级学位人才的需求将超过实际供给约60%。
这样的情况也蔓延到了亚洲。整个地区都面临这一问题。鉴于此,各地的教育机构都需要紧跟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趋势,确保求职者可以找到能够真正施展自己专业技能的职位。想要找到并留住人才,企业必须进行人力规划,并且制定能够适应地区差异的切实战略。
能效管理问题
如今,人们缺少对能源管理的了解。在亚洲,企业的能源管理成熟度水平参差不齐。
在绿色数据中心、节能数据中心方面,亚洲部分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各种综合因素远远落后。而相关建设比较完善的国家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亚和香港等也同样需要应对挑战。
数据增长和能源成本的上涨是当今成熟的亚太数据中心市场普遍面临的两个主要挑战。
挑战一:数据增长
世界上90%的数据是在过去两年中被创造出来的。根据IDC的数据,我们的数字世界从现在起直到2020年,将达到每两年翻一番。除了消费者和企业生成的数据之外,监控设备和智能城市传感器生成的数据也将极大推动数字信息的大量涌现。
因此,为了跟上指数增长,许多数据中心正在购买并安装额外的物理及虚拟高密度服务器。企业每年在服务器上的花费高达450 ~ 500亿美元。
服务器增加的同时意味着数据中心复杂性、服务器管理新挑战的增加。当IT部门仍旧像管理物理机器那样管理虚拟服务器时,挑战就出现了。这种落后的管理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花费巨大。施耐德电气发现,企业在服务器管理上的花费超过了服务器设备本身的3倍。即使服务器数量的增加由于过去几年的整合和虚拟化而趋于平缓,但服务器管理的花费仍然保持增长。但从长远看,这一趋势并不会维持太久。
挑战二:能效
当今,传统数据中心的能效改善是数据中心在提高能效时面临的主要挑战。这是因为传统数据中心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和新技术,会消耗更多的电力:比如虚拟化会使传统数据中心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电源使用效率)值升高。尽管在数据中心整个生命周期中,电力能源成本可能会超过电力系统本身的成本,也可能会超过IT设备的成本,但能源消耗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数据中心设计标准,也不作为一项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尤其是对传统数据中心而言。基本上,资本成本将在几年内被运营成本(OPEX)赶超。
数据中心能效低下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过度规划。过度规划是数据中心电力浪费的最大推手之一,也是用户理解和评估的最大难点。每当电力和冷却系统的设计值超过了IT负载,就会产生电力和冷却设备规模过大的情况。
虽然从投资角度看,安装过多的电力和冷却设备明显是一种浪费,但过度规划会导致系统整体电力效率的大幅下降,同时导致持续的过度电力消耗问题却并不明显。大多数用户并不明白无论IT负载存在与否,电力和冷却系统都存在固定损耗,并且和总体额定功率成正比。
这些固定损耗是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DCPI)在典型安装下电力消耗的主要形式。在较小IT负载率时,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固定损耗通常会超过IT负载。当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过度规划,固定损耗在总电力成本中所占比例也相应增加。这意味着客户在使用资本支出(CAPEX)和运营成本(OPEX)来支持尚未真正出现的负载容量。
IT高管最需要的特质
对能源有效和全面的管理将超越对IT的管理,因此IT高管需要与设施管理部门紧密合作,制定全面的能源管理策略。
针对数据中心策略和能源管理,IT高管还需要建立一套更全面的、端到端的方法,而不是寻求零碎的解决方案,例如服务器虚拟化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同时还需要专注于在企业内部署人才战略和继任计划。
管理战略、IT基础设施策略、支出和企业信心方面的变化
2013年,很多企业采用单一解决方案(例如:服务器虚拟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和合理规划)来发展节能、可靠的数据中心。2014年,企业的数据中心策略将更倾向于采用全面的、端到端的方法。企业的目标是为数据中心寻求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支持,来协助规划、设计、建设、运维和设施优化—这将确保数据中心在全生命周期的高效和安全。
【关键词】中学 研究生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229-01
问题一:盲目自大,不谦虚
1.问题原因:
有些研究生从思想上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认为“学历高=工作能力强”,在工作上不愿意多学习,在集体里不愿意多劳动,课后不愿意多和同事沟通,有问题也不愿多请教。这个思想问题不解决,未来将很难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就更别说发挥引领作用了。
2.解决方案:
提前做好思想工作,打消其观点误区。让其明白教师职业不完全就是教书,还要育人,要育人就要先育己。
问题二:时间观念不强,纪律松散
1.问题原因:
研究生校园的学习风气是自由的,除了按时上课,其余时间灵活安排,没有太多时间上的硬性规定。刚刚走出校园的研究生,有可能不太习惯严谨的中学教学,容易出现上课迟到甚至忘记上课等低级错误。
2.解决方案:
制订严谨的教学安排表,让新老师对当天的工作及任务了然在心。建立完整的请假制度,避免空堂。
问题三:“师”、“生”身份还未转变,做事被动,缺少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
1.问题原因:
作为中学生的老师,如果觉得自己还是学生,才刚刚到单位,很多事情都不懂,所以犯错也没关系;或者觉得自己只是来教书的,只需要会上课就可以了。。。。。。这样的思想必定会照造成做事缺乏主动性与责任感:比如指导老师不安排就不做,做也按照最基本的要求来做,或者说做不来也不主动请教,甚至出了教学事故推卸责任等。
2.解决方案:
打好预防针,强调教师身份与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让每一个新老师制订学习目标,让他们自己从主观上认识到自己要学习的内容,要承担的责任。
问题四: 书写过于“个性化”,板书太随意
1.问题原因: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家都习惯通过打字来交流、记录,有可能造成书写能力退化。但是作为教师,就必须要求书写规范,不能潦草,板书也要井井有条。
2.解决方案:
从手写教案开始,逐步规范书写,务必写的清晰、整齐、流畅、有序。
问题五: 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强,表述不清楚准确
1.问题原因:
或许是研究生平时更多关注“研究”去了,语言并不是其优势。但作为教师,如果连“说”都不会、不好,如何“说服”学生了?
2.解决方案:
要在40分钟的课堂内组织出精炼的语言,课堂下来必须多说、多练。同时在写教案的时候,也尽量写详稿,把可能说的每一句话都写在详案里。多听课,学习别人的语言组织,训练自己的口才应变能力。
问题六: 授课内容过于专业和深奥,学生听不懂
1.问题原因:
美术研究生大都经过4年本科教育和3年研究生学习,长期在象牙塔里集中某个美术点专研。而中学美术教育要求美术教师知识面宽,且教学难度的设定一定要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并不要求过深。
2.解决方案:
1.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参考。 在每个课本的《教材参考》里,都有每一课的教学难点、重点等教材分析。
2.多和教育对象接触,了解其相应的认知能力。
认真研究教参,并结合教育对象实际情况,才能设计出最佳课堂效果。
问题七: 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沉闷不生动
1.问题原因:
除了熟能生巧的客观原因外,研究生所研究学习的内容和日常生活脱节是不能否定的事实。有些研究生性格内向,思想呆板,言语老成,自然学生不感兴趣。
2.解决方案:
除了多听课,多学习,多领悟,没有其他技巧。
问题八: 课堂驾驭能力不强,缺少课堂管理
1.问题原因:这一点可能有3个原因:
不敢管。作为新老师,缺少管理学生的底气;
管不来。还不知道怎样管理更有效,怕盲目批评伤害到学生。
不愿管。这是主观态度问题。
2.解决方案:
针对第一种原因,可以多熟悉自己的同事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逐步减少陌生感,尽快融入集体中。
针对第二种原因,可以多观察其它有经验的老师怎样批评教育学生,必要的话,可以申请副班主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针对第三种原因,必须从思想上纠正错误理解,强调教师责任感。
以上8个问题,既有个别现象,也有普遍规律。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有些问题虽然不可避免,但通过指导教师规范的示范和时间的磨合,完全是可以纠正的。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之一是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关键词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华盛顿协议”“中国制造2025”等。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毕业生能力要求方面与华盛顿协议的毕业生特性是对应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部分国家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的问题[1]。“中国制造2025”是?⑽夜?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转变的战略规划,它包括教育、科技、人才培养等战略。
当前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称“高师院校”)综合化趋势明显,部分高师院校设立了电子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等工程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一是高等工程教育本身的问题,“工程教育仍偏重于学科属性,学生的数理和专业基础扎实,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但是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欠缺,团队合作、沟通与交流能力较弱”[2]。二是高师院校的师范传统问题,高师院校与工科院校比较,在工程应用方面处于弱势,缺少工程传统和工程底蕴,缺乏工程经验和工程能力。高师院校的师范传统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优势,这些素质与专业认证中毕业生的要求是统一的。因此,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角度出发,高师院校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借助师范优势,突出特色,弥补其工程能力不足的弱势,有利于高师院校找准定位,向应用型高校和应用型专业转型,与国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同步。因此,笔者从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和改善课堂教学两个方面,研究将师范的特色优势向工程素质教育转化,构建体现高师特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2 改进培养方案,促进师范素质向工程素质迁移
工程专业人才的能力构成主要包括专业能力和工程素质两部分[3]。专业能力是工程专业的学术属性;工程素质包括工程伦理、职业道德、团队意识、终身学习能力等要素。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师范特色,实现师范能力向工程能力迁移,属工程素质的范畴。形成融入师范特色并契合认证要求的培养方案,先要理清师范素质与工程素质的关系,然后参照认证标准要求,形成培养方案框架。
2.1 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通常由培养目标、学制学位、课程模块、专业计划等部分组成。笔者以高师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为样本,重点分析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融入师范特色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系统掌握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软件开发新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素质、团队合作能力及较强的英语综合能力;具备良好的自学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个性。
2)课程模块。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素质能力课程、综合能力训练4个平台。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主要指学科通识课程、语言能力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平台是核心专业课程,与专业认证中的工程知识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力对应;素质能力课程平台包括人文素质类课程和师范技能类课程;综合能力训练平台面向课程实践,既包括课程内实践、课程设计,也包括综合的项目实训。
2.2 培养方案与专业认证标准的关系分析
2.1节的培养方案包括专业知识、思维方法、实践能力、人文素质、终身学习等方面,符合多数普通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是确认毕业生应达到行业认可的质量标准要求,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内和国际具有可比性,实现培养目标与毕业出口契合。2015年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下简称为“认证标准”)对毕业生的毕业基本要求共12项[4],笔者通过认证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矩阵来分析培养方案与专业认证标准的吻合情况,结果见表1。
可以看出,该人才培养方案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本相符,说明现有培养方案经过缜密思考,有较强的可行性,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
认证标准中的工程与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沟通3个方面内容,与培养方案有一定对应,但并不完全吻合,说明高师院校的培养方案在这些方面还需要向认证标准靠近。其中,“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指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沟通”指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这些内容多属于高师院校的特色内容,属工程素质范畴,高师院校的一些课程通过迁移可以为上述指标提供支撑。
认证标准中的工程与社会、项目管理也需要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其中,“工程与社会”指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项目管理”指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另外,高师院校的工程背景、工程能力和工程与传统工科院校的专业比较,客观上存在差距,需要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改进提高。
上述讨论仅仅是认证标准与培养方案目标或框架的对比。一些重要能力,如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敬业与团队协作能力等,分散在职业素养、人文素养、教学能力等培养目标中,需要在课程教学环节逐渐深化,以符合工程教育的需要。
2.3 调整培养方案,将师范特色融入工程人才培养
根据高师院校特点和师范类课程优势,考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能力、素质、道德方面的要求,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将部分综合素质课程与专业发展课程分类整合,优化素质能力课程平台和综合能力训练平台,见表2。
在理论基础课程模块,依托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开设工程伦理学、工程职业道德课程;在职业发展课程模块,调整信息技术学科科研方法课程内容,增加职业规范、项目管理等课程;在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将教育实习部分内容向工程训练所需内容转化,开设专业实习、创新训练等课程。调整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师范优势迁移至计算机工程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拓展本专业学生面向IT企业、基础教育领域、职业教育领域、继续教育领域、社区教育领域就业能力,毕业生的科学能力和工程能力得以增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人才培养领域面向信息技术教师和现代工程师的双向需求,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培养与工程师培养兼容能力。
3 改善课程教学,实施师范性与工程性融合
高师院校在工程专业人才中培养融入师范特色,是一个渐进和深入的过程,核心在于课程环节。笔者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信息技术学科科研方法课程为例,分析在课程教学中将师范特质融于工程人才培养的过程。
3.1 课程概况
“信息技术学科科研方法”属于专业方法论的课程,其目的在于为本科生从事研究打下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学生学习该课程后,根据社会和学科需要选择课题,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研究等多种途径收集事实资料,进行数据资料的处理与分析,完成基本的研究设计。课程教学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问题分析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沟通与终身学习能力等内容也可以在教学中加以拓展。
3.2 课程内容的迁移
在信息技术学科科研方法课程中,应将传统的教学内容拓展至工程教育相关的内容,见表3。例如,在概述部分,将有关教育研究的内容扩展至工程教育,包括工程专业课程内容的前沿和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工程教育的内部和外环境等,而这部分内容对应的则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或“问题分析”能力。再如,在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实证研究部分,从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扩展至工程实践训练的真实性研究、工程实践训练的深度和广度研究,这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工程知识”“工程与社会”是相关的。
3.3 教学方法的变革
课程教学内容向工程教育拓展是师范特色与工程教育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是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既可以保证在教学内容总量增加,学时、学分稳定情况下,完成基础教学内容,并拓展内容,也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目前流行的MOOC、SPOC、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可能。在MOOC+SPOC教学模式下,需要教学资源的深度建设,需要加深实践环节,需要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需要变革考核方式等[5]。而上述内容正是高师院校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第四方物流;成因;战略构想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2-0131-03
[基金项目]2008年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青岛市第四方物流市场分析与发展模式研究”(批准号:QDSKL080214)
[作者简介]陈艳,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山东青岛266520)
房庆军,青岛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山东青岛266520)
近年来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物流模式的不断变革,当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3PL)刚刚被世界物流界普遍认同时,一种全新的物流理念――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简称4PL)又在物流界倍受瞩目。作为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供应链管理理念,4PL通过供应链集成商来整合物流资源,使物流效率和成本不断逼近最优水平,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第四方物流的内涵及特点
4PL是由美国埃森哲(Accenture)咨询公司于1998年率先提出并注册的,它将其定义为“一个调配和管理组织自身的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与技术,来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从概念上来看,4PL是有领导力量的物流提供商,它可以通过其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力,提供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也为其顾客带来更大的价值;它不仅控制和管理特定的物流服务,而且对整个物流过程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电子商务将这个过程集成起来。4PL正日益成为一种帮助企业实现持续运作成本降低和区别于传统的外包业务的真正的资产转移。它实际上是一种虚拟物流,是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来整合社会资源,为用户提供独特的和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这是任何一家公司都不能单独提供的。
因此,4PL特点之一是能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有效地适应需方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需求,并集中所有的资源为客户完善地解决问题。它不仅集成了管理咨询公司和3PL服务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使客户价值最大化的统一的技术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运作,只有通过咨询公司、技术公司和物流公司的齐心协力才能够实现,而4PL则扮演着重要的协调人的角色。4PL的特点之二是通过其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的能力来增加价值,即其能够为整条供应链的客户带来利益。4PL充分利用了一批服务提供商的能力,包括3PL、信息技术供应商、合同物流供应商、呼叫中心、电信增值服务商等等,再加上客户的能力和4PL自身的能力。总之,4PL通过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来满足当今企业所面临的广泛而又复杂的需求。这个方案关注供应链管理的各个方面,既提供持续更新和优化的技术方案,同时又能满足客户的独特需求。
二、青岛市第四方物流发展成因分析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形势下,青岛市大力发展交通多式联运,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港口物流增值,加快外引内联实现共赢,一系列重大举措使青岛物流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成为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领跑者”之一,并且已经出现了4PL的初步实践。2002年12月12日,海尔集团物流有限公司与寰宇空港物流公司签订了北京首都机场的物流合作项目协议,标志着海尔物流进入第四方物流领域。该合作项目旨在为一个用户――海尔提供全方位的、定制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此外,山东海丰国际航运集团有限公司也于2006年10月正式启动其旗下的物流公司与新时代国际运输服务有限公司的合并计划。海丰集团将其原物流体系中新海丰物流有限公司以及一系列与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有关的优质资产与新时代公司合并成立海丰物流有限公司。合并完成后的新公司整合航运、空运资源,货源客源同步扩大,“海丰物流”这一国内创新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与综合物流企业随之诞生。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青岛第四方物流的产生?青岛应该对4PL持观望还是发展的态度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青岛4PL的发展成因进行分析:
1.市场需求充分。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和半岛都市群的中坚力量,青岛市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十一五”期间,青岛市积极实施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1113”工程,即以港口为核心,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以物流园区为依托,构建青岛市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现代物流信息平台、现代物流政策平台三大平台,建设具有较强集聚辐射功能的物流枢纽,形成包括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市域物流三个层次的现代物流体系,以海港和空港为支撑,打造高效率、低成本的综合物流运输体系,成为服务山东半岛、辐射沿黄流域的综合物流中心和富有特色的现代物流典范城市,力争建成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枢纽。预计到2010年,青岛市物流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20%左右,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逐步下降到16%,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水平。由此可见,随着现代物流在青岛经济中地位的愈益突出,市场对4PL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2.3PL发展势头良好。4PL是在3PL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健全的3PL是发展4PL的关键。近年来,青岛市积极引导、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运输企业、货运、仓储、国际贸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培育了青岛交运物流、青岛中远物流、中海山东物流、山东海丰航运、裕龙物流、青岛远洋大亚物流等国内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还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青岛投资,从事国际采购、国际分拨、国际中转业务,并尽可能与我市企业建立物流合作关系,促进其合作、竞争和发展。马士基中国北方分拨中心、香港伯灵顿东北亚物流中心均落户青岛;马士基、伊藤忠、胜狮、韩进、远洋大亚、交运、海丰、裕龙等各种资本性质的企业纷纷在青岛投资设立集装箱物流场站;联合包裹公司(uPs)在青岛开辟了全货机直航服务,青岛成为UPS在中国大陆第4个主要货运基地;联邦快递(Fedex)也成立了青岛分公司并投入运营;韩国韩进公司与青岛交运集团合资成立了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新加坡机场航站服务有限公司与青岛机场就货站建设问题达成合作意向。
3.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方兴未艾。这是第四方物流发展的必要前提之一。根据青岛市政府公布的有关资料,未来几年内,青岛将着力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利用物流协会行业管
理平台和企业物流信息中心,整合青岛其他信息资源,建成物流行业统一管理的电子商务平台。该信息平台将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为物流企业提供集网上虚拟物流市场、货物跟踪服务平台、解决方案、应用托管、门户网站、企业宣传为一体的信息化综合服务。物流会员企业可通过该平台共享信息资源,、获取各类物流信息,减少信息化运作成本,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届时,青岛市物流信息、物流相关数据的应用价值和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及物流企业参与国际物流市场的竞争能力将得到大幅提高。
4.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已纳人正轨。我国的物流人才奇缺,而4PL的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不但要有物流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还要具备IT、人力资源管理、技术集成、供应链管理等全方位知识。青岛市将研究制定系统的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并将联合国家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机构和院校,争取在未来4~5年内重点引进和培养20名物流学科带头人、50名物流高级管理人才、100名物流高级技术应用人才、1000名中级物流管理和技术人才,基本建立起一支素质较高的、实用型物流骨干人才队伍,为青岛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青岛市第四方物流发展的战略构想
由上述四个方面的原因来看,青岛市发展4PL已有充分的市场需求,而且也具备相应的基础条件:3PL的良好发展、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逐步完成以及物流人才的大力培养和引进。但是要使4PL在青岛真正兴起并获得良性发展,还需要走相当长的实践道路,尤其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借鉴我国其他地区4PL发展模式,我们得出如下一些关于青岛市4PL发展的战略构想:
1.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产生,得益于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高度发展。第三方物流是对供应链部分功能的整合,而第四方物流是对整个供应链的整合,第四方物流应该源于第三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内涵的拓展。虽然近年来青岛市3PL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目前青岛市有2000多家物流企业,其中中小型物流企业居多数,即便是规模相对较大的物流企业,其实体网络不够发达,能够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比较有限。受限于规模与实力,大多数企业对外部物流资源的整合能力不强,这使得运输、仓库等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比较低,抵御燃油涨价等风险因素的能力也比较弱。此外,围绕着产业集群而兴建的专业化物流企业比较少,大多数的3PL企业都是大包大揽,在目标市场选择、企业定位等方面缺乏突破。因此,当务之急还是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使3PL企业在服务内涵、经营模式以及功能定位方面不断变革,从而不断扩展3PL的服务广度和深度。
2.政府要发挥好市场培育的作用。在物流业发达的国家,第四方物流主要靠市场自发发展,即当第三方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第四方物流产生需求时,由行业的领先者牵头发展第四方物流。在我国,由于物流市场尚不成熟,第三方物流力量比较薄弱,在多数地方包括青岛,短期内不可能形成有领导力量的第四方物流提供商。这就要求政府要发挥好市场培育的作用,具体如下:
首先,大力培育第四方物流运营主体。在当前物流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一方面,要特别重点扶持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第四方物流市场运营主体,并以此为龙头逐步带动第四方物流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通过一体化、重组、并购、联合、剥离等形式,引导本地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有效整合区域物流资源,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不断提升物流业整体水平,为4PL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不断扩大第四方物流市场需求。一是鼓励全市各类经济组织发展核心业务,扩大企业产品采购、运输、仓储等服务外包量,积极开拓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外包业务,不断拓展服务外包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加快对外开放,促进进出口贸易,不断提高口岸进出口总额,扩大国际物流需求。三是要保持工业较快的增长速度,做大做强传统支柱产业和新兴主导产业,不断夯实第四方物流的需求基础。四是要依托青岛前湾港、中铁青岛集装箱中心站、保税区、开发区、青岛国际机场等,建设前湾港国际物流园区、青岛胶州湾国际物流园区、建设青岛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青岛空港国际物流园区等,推动青岛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4PL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
第三,积极制定有利于4PL发展的产业扶持政策。政府扶持的主要着眼点在于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保证物流市场的良好健康发展态势,培育出有利于4PL发展的市场运行机制来。第四方物流运营商是市场的主体,只有将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出来,才能培育出良性的市场。因此,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第四方物流公司的积极性极为关键。应适时出台一系列高效合理的扶持政策,比如可以按照所产生的地方财政收入给予一定的财政返还、补贴等。但是,给予的政府扶持一定要同企业的经营实绩相挂钩。同时,政府要注意政策措施之间的匹配,包括各类扶持政策、产业升级资金,给与评级评优资格等,以发挥出政府引导的最大效益。
第四,逐步健全第四方物流服务体系。一是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要以交通信息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物流信息平台服务效率,同时,要建立物流信息平台与海关、税务、检验检疫等单位信息系统的信息沟通共享机制,不断提升4PL的运作能力和水平。二是提供绿色通道式监管服务程序。应围绕促进市场监管、依法调节、保障市场秩序、维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涉及网上简易实时服务程序和优先受理的一体化常规服务程序。三是积极推广先进物流技术和标准,鼓励开发研究先进的物流设备和技术,广泛应用国家物流标准,不断提高4PL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