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30 23:28: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气环境保护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田园城市”的概念,最早由19世纪末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在该书中霍华德提出建立一种包含传统意义上城市和乡村的优点的理想城市即田园城市。现在,成都市将建设一座着力于展现“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大城市。成都市的田园城市具有“世界级、现代化、超大型、田园城市”四大基本要素。
然而,在现代超大型城市发展中,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一对不可回避的矛盾问题。如何有效地处理这对矛盾问题,关发表职称论文系到成都市的未来“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的成败。因此,需要讨论成都市田园城市建设中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治理问题的协调关系。
一、成都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从2005—2010年,成都市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明显增长。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3%以上的增长。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425个,完成投资680亿元。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成都经开区列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1150亿元,增长25%。
在过去几年中,成都市的工农业发展取得新跨越。成都市坚持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和提速增效。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7.7∶42.5∶49.8调整优化为2009年的5.9∶44.5∶49.6。
成都市的城乡建设成就显著。五年来,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聚集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根据成都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预测,成都市在“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大约保持在12%年增长,能源消耗年增长率大约为8%。
二、成都市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一个城市的大气环境的清洁程度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耗类型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经济发展中要注重经济的发展和大气环境治理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
(一)成都市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
经过对成都市的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分析,确定成都市的主要大气污染因子为大气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过去几年中,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呈稳中转好的趋势。成都市的全年空气质量以良为主,优良率为80.3%~86.3%。空气污染特征表现为扬尘、机动车排气、煤烟混合型污染。
成都市城区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浓度近几年呈缓慢上升趋势,成为次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是成都市环境空气中的重要污染物,近几年随着大气排放治理,二氧化硫的污染形势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二)城市发展中机动车排放可能造成的大气污染物问题
随着成都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至2007年,成都市的轻型车达724654辆,中型车达94790辆,重型车达22353辆,摩托车达937659辆。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迅速上升,其总排放量已接近工业源氮氧化物排放量,并将持续增加。根据环境监测数据,2009年成都市的二氧化氮首次超过二氧化硫成为次要污染物,这与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机发表职称论文动车尾气污染日益加重密切相关。机动车排气及道路扬尘污染成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能源消耗可能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
成都市在近十年来能源消耗总量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见图2),尤其是从2005—2009年间,能量消费总量更是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从2001—2009年,成都市能源消耗年平均增长率达8.15%。根据统计数据,2009年成都市消耗电力305.28亿千瓦时,天然气38.61亿立方米,成品油358.25万吨,煤炭1325.78万吨,分别占能源消耗总量比重的46.26%、14.83%、11.31%、27.6%。成都市能源消耗构成中,电力所占的比重最大,煤炭所占比重次之,天然气和成品油所占比重最小。
由于天然气相对于其他能源价格偏低,导致天然气市场需求过快增长,消耗总量年均增幅超过20%。虽然成都市近几年始终把能源保障列为重点,使成都能源供需总量趋于平衡,基本能够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但是,成都市的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还是呈现加剧趋势。成都市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对一次能源的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能源消耗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如果在经济发展中不能有效地解决能源消耗中的污染物排放,将加剧成都市大气环境的恶化。
(四)大气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1.大气承载力分析原理。人类在开发活动中,要做到经济发展与大气保护环境相协调,就要保证污染物的排放不能超过大气环境承载力。所谓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大气承载力的量化方法主要利用承载率评价法。承载率是指某区域环境承载量与该区域环境承载量阈值的比值。
在大气环境评价中用承载率分析地区大气污染物的承载能力,大气环境承载率的表达式:CC=式中,CC是大气环境承载率,VT是大气环境总量,VE是某一时期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1)当大气环境承载率在0~1之间,说明大气环境承载力强。经济发展导致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处于可控范围内。(2)当大气环境承载率小于1时,说明区域的大气环境承载力超负荷严重。经济发展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产生的累积效应明显,需要加大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措施。
2.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为了同时保证城市经济增长和大气环境质量能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必须使区域大气污染发表职称论文物排放量小于大气环境容量。
若规划区分为n个分区、m个环境功能区,各个分区、功能区面积为Sij,则各分区允许排放总量为:Qi=A(Cij-Cb式中,Cij——各分区、功能区所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mg·m-3;Cb——各分区、功能区的大气污染物的背景值,mg·m-3;Qi——各分区允许排放总量,104t/a;A——总量控制系数,是根据地区的地理和气象条件变化的一个数值。利用成都市的气象条件,计算了成都市的大气污染物的容量数为二氧化硫20.11万吨,二氧化氮28.41万吨,颗粒物为33.57万吨。大气环境容量是随季节变化的量,成都市冬季的大气环境容量最小;在不考虑降雨条件的情况下,成都春季的大气环境容量最大。在考虑降水条件下,成都夏季的大气环境容量最大。
3.成都市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随着成都市经济总量的增加,能源消耗和机动车都将快速增长,使得空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成倍增加。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手段主要是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结构的改变和大气污染物治理水平的提高。2009年成都市的平均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70%。依据这个原理,设计了成都市经济发展和污染物治理情景案例。
设计情景1:成都市经济以其“十二五”的12%增长和能源弹性系数0.67的情景,二氧化硫治理情景为脱硫率为85%、90%和95%;二氧化氮的治理情景为脱销率为70%、80%和90%。这是根据成都市“十二五”的经济和能源发展计划设计的情景(见表1和表2)。
设计情景2:在经济以7%增长和能源弹性系数0.5情况下的污染减排情景设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治理情景与情景1一致。这是根据全国“十二五”的平均经济发展速度和优化的能源发展速度设计的情景。
通过大气承载力的计算分析。成都市的大气环境承载力指数随能耗的增长而急剧增大。尤其以成都市“十二五”的能源消耗增长率计算(情景1),到2050年,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85%的情况下,大气承载力指标仍然达到-1.5。只有二氧化硫脱硫率达到95%的情况下,二氧化硫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才能小于大气环境容量。二氧化氮在情景1的情况下是超出大气环境容量。在情景2的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治理情况下,2050年,二氧化硫排放可以符合大气承载力指数的要求。但是,二氧化氮必须满足工业脱硝达到90%,汽车的新能源替换达到70%的条件下,二氧化氮排放量才能符合大气承载力指数的要求。大气承载力指数说明,在现有的大气环境治理水平下,随着成都市经济的发展,大气环境状况将趋于恶化。经济发展必须重视能源结构的改变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的治理。
三、成都市田园城市建设中的经济与大气环境协调问题讨论
1.成都市的田园城市发展要走绿色经济的道路。成都市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始终坚持低碳、环保、生态的理念,强化全社会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
2.实行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结构调整应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中心,通过引进和发展清洁能源,采取以天然气、轻柴油、液化石油气、电等各种优质能源并举的措施,广开渠道,实现优质能源替煤战略。实施节能强企工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废物利用能源替代,落实国家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英文名称: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6929
国内刊号:11-1827/X
邮发代号:82-38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雾霾治理论文范文 论文题目:
《自然辨证法》 课程结业论文 治理雾霾----转嫁污染 ?可持续治理?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学号__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 11月 23 日
当国家变得更富裕时,它对环境的污染是更多了,还是更少了? 短期来看很明显,污染与财富相伴而来:工业化国家排放的一切都更多。不过后来,发达国家开始限制污染排放。伦敦不再遭受大雾困扰,欧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了80%以上。同一时期,美国大气铅含量下降了98%。随着一个国家变得越来越富裕,其排放量会先升后降,因为变富裕的公民会要求他们选出的政府以及他们购买产品的公司采取行动,让空气变得更清洁。有些证据表明这种情况属实,但很难对这些证据加以诠释。一种乐观的看法是,无论经济增长与否,国家都会减少污染,因为它们可以使用其他地区开发的清洁技术。如果这是真的话,中国或许能够比我们预期的更快实现空气清洁。
但就目前而看,较富裕国家并未真正减少污染,它们只是将污染转移到了国外禁止在国内建设污染工厂,同时从国外的污染工厂采购商品。即是转嫁污染。
我们治理雾霾的难度要比当年英国大得多,由于这几年的极不均衡发展,北京、上海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而在北京周边的河北,则还很穷。所以北京人民希望获得清洁的空气,河北人民就得饿肚子。钢铁厂全部关闭的话,河北的经济肯定会衰退,另外,农村也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你可以禁止他烧秸秆,但却无法完全避免,没有几个农民用的起环保设备。面对吃饭和呼吸的选择时候,他们会率先考虑短期的利益,而不去考虑远景,这是自然人的理性选择。在这个阶段,除了刮风,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那有人说了!强制关停耗能工厂,
污染工厂行不行呢?行!但你得给他找个其他的活,他不炼钢可以,你得让他有事干,有饭吃。但在如今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产能严重过剩,各个行业都不景气。如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行堵住产业工人的饭碗,第一会造成强烈的社会动荡,第二这些产业从地上转向地下,造成的污染不会比现在小。届时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中国雾霾成因有季节性变化,在春季,远程沙尘输送、局地扬尘、城市酸性气体和空气中较多的水分也会方便霾的形成。在夏季,高温、高辐射气候加上高湿天气会促进污染物的光化学反映和吸湿性增长。在秋季,白天强烈辐射和高温会加速光化学气粒转化,而早晚低温和高湿在稳定的天气系统中容易导致霾污染事件。在冬季,北方的采暖加上稳定的大气边界层结构和较低的混合层高度很容易导致雾霾现象。
根治雾霾污染需政治智慧。正像联产承包、分产到户解决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发展问题,经济特区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业商业发展问题,一国两制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一样,根治大气需要在国家管理体制上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必须实施区域联防联控。京津冀地区同处一个气候带,形成一个大的污染团,根治大气污染需要区域联防联控。这需要突破现有以行政单位各自为政的管理制度。欧共体协同治理酸雨和大气污染,美国南加州联防联控遏制光化学大气污染都是成功的范例。可以考虑成立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委员会,将该区域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试点特区。
防治雾霾要加强法治。仅靠政府部门、工厂企业和居民团体自觉自律维护大气环境显然不够,要逐步制定落实相应的法律规章,依法治污才有可能长治久安。具体来说,要强化电厂脱硫脱销的监控,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不彻底现象。同时应建立第三方数据检测,加强管理油品质量。
区域源控制应以产业结构布局和调整为重。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加大第三产业比例,降低高能耗第二产业比例。产业结构布局方面,尽量将高污染企业迁至区域的下风场地区或高海拔地区,这有利于一次污染物的扩散和沉降。同时加强环保监管措施,控制新排放源的加入。
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是否冲突,我们能能否兼顾呢?可以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至少在短期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对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分配资源的问题作出取舍: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对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这一矛盾尤其尖锐。但是从长期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
客观地讲,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一方面21世纪所提倡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部分,因而环境保护成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
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3],因而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我们今天所说的环境保护,不只是单单的保护,或者是消极的防治,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要求人类倒退文明来保存自然的原始是荒谬可笑的。今天的环保不但不能要求经济停滞不前,还恰恰需要经济持续的力量为环保提供物质上、技术上的条件。由此看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发展经济的本质要求。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我国发展经济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护环境包括保护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城市存在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工业对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在农村更是存在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发展过程中因破坏环境影响人民生活,违背了发展经济的本意。
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要在这里生活。我们发展经济破坏了环境,有些破坏是无法弥补的,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现在世界各国都已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大力发展绿色工业,无公害产业。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大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更应该重视环境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空间。
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自然规律的要求。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损害,那么我们将受到自然的严厉惩罚。重大
关键词:大气环境;实践实习;教学方法;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43-02
一、引言
本校针对于大气物理、大气环境等相关专业本科生设置了《污染气象与大气环境探测实习》课程,开设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大气环境研究中的几种常用的环境要素探测方法,以适应未来工作和学习的需要。该实习课程包括照相法测烟云扩散、双经纬仪测高空风、污染气体监测和大气气溶胶监测四部分组成。照相法测烟云扩散、双经纬仪测高空风这两部分主要是在《污染气象学》和《边界层气象学》这两门专业理论课程之后开展的实习教学。而污染气体监测和大气气溶胶监测则是在《大气化学》和《大气气溶胶》理论课程之后相应的实践教学课程。同时,在完成这些实验观测资料处理时,学生需要用到之前学习过的统计和绘图软件,才能完成实验实习报告。因此,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课程,如何将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和思考有如下几点想法。
二、精选课程内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1.精简课程内容,精炼相关先行理论课程中已经介绍过的内容。《污染气象与大气环境探测实习》这门实践课程的知识点已在先行理论课中有详细的阐述。如何让学生既能衔接理论课程的知识点,又能重点掌握通过实验方法获得理论计算所需的关键参数的方法是这门应用课程的一个关键问题。比如在进行“照相法测烟云扩散”的教学中,大气扩散参数和烟云抬升高度这两个概念在《污染气象学》课程中有详细的概念定义,[1]而在实践课程中主要通过叠加多张烟云照片勾画出轮廓线,用直尺测量出水平距离及相应的烟云半宽度,换算成真实的尺寸,再利用计算公式求解大气扩散参数。这个过程中需要应用Photoshop等软件以及matlab、origin等编程语言。因此在本课程中不再对这些方法的基本概念进行展开,而是重点讲解这些概念和原理在实际外场实验中如何通过观测手段获得和实现,让学生掌握怎样利用不同观测手段实现特征参数测量的方法。
2.突出重点问题,要在有限的课时中讲解最实用、最广泛的实验方法。大气环境要素获得的方法很多,包括多种经典方法和现代集成方式。在本门课程教学中挑选当前该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观测技术方法。例如在“大气气溶胶监测”中选取环境保护部门广泛使用的β射线法的颗粒物监测仪进行使用,此监测仪能够实时的测量大气环境中的PM10,PM2.5和PM1.0颗粒物的浓度。该监测仪采用了高灵敏度的光散射光度计,其输出信号与完整的β衰减质量传感器的平均测量值不断的参比,实现了长期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要求。监测仪采用先进的固件优化浊度计信号连续的质量校准,保证测量的质量浓度随着颗粒物采样始终独立的变化。学生经过实习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该类型仪器的基本原理,具有独立操作仪器的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3.紧跟学科前沿,讲授最新的科研成果。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前的一些概念、定义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仪器的观测方式也会向着更准确、更集成使用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学生掌握越来越的知识和信息。[2]因此,这门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经典的观测方法以外,还需要了解一些最新提出的方法和技术。这都需要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不断获得当今最新科研成果中的相关信息,不断补充到课程讲授中去,让学生接触最新的理论和技术。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1.由实际个例入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其计算过程多为复杂的数学推导以及观测仪器枯燥难懂的设计流程。学生听讲感觉枯燥乏味,不知所云,提不起来上课的兴趣。[3]本课程从社会关心的热点环境问题入手,例如雾霾天气,PM2.5等,让学生带着思考和问题和之前学过的理论课程相关内容相联系,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动性。例如在分析PM2.5浓度日变化规律时,和老百姓的晨练习惯相联系,指出PM2.5浓度存在典型的早晚高,而午后低的变化特征。晨练时的高浓度PM2.5浓度不利于居民的身体健康。午后的4-5点在低PM2.5来源和较高大气边界层扩散条件容易带来适宜的空气质量。这样通过课本联系实际生活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2.设置实验小组,令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本课程在进行外场试验时,需要多个同学协同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对于某一个同学而言,不可能完成庞大的综合实验工作。因此,在完成理论部分讲解之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每组一般4-5人,每个实验小组针对某一方面的课程内容展开试验设计,开展实验、数据整理、综合分析和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同时,每一个实验小组内部,学生有共同的研究方向,但分工不同,每个人负责一块工作内容,并进行相互交流。从而让学生就一个实验实习课题,深入了解其基本理论原理后,自己设计方案,分工开展工作,自我组织管理。
3.注重信息反馈,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比例。通过实习课程的学习,学生每次上交实验报告后,都先安排本实验小组同学相互批阅,指出其亮点之处和存在的不足。然后推选出各小组中撰写最优秀的实验报告,各小组之间进行点评。这种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且随着学生之间的点评工作,使学生不光关注试验报告内容,而且使学生对绘图,总结文字等写作细节有更加充分的比较和掌握,使绘图和写作效果更加符合科技文章写作和大众审美要求。
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本课程教学团队是多名副教授,高级实验师,讲师和实验师组成,其中4位成员具有博士学位,3位具有硕士学位。团队成员学缘结构多元化,分别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专业结构多样化,教师专业分别是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环境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和自然地理学等专业,具有专业交叉,优势互补的特点。教师研究领域包括空气污染气象学,气溶胶化学,边界层气象学等。所有成员先后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SCI期刊上先后发表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多名成员先后主持完成校内外教学改革项目多项,包括江苏省教材建设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实验实习教材建设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与气象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项目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类野外实习实践项目,在教学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实践课程教学和组织学生开展实践实习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课程团队还与相关学校专业授课老师经常性展开教学探讨,以拓展眼界,交流技法,相互发现讲授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教学效果日臻完善。为了建立规范的考核机制,在学校教学考核的规章制度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教学实践课程的相应管理和考评机制,这为课程管理的高效实施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制度。正是这些措施和制度为课程团队在教学和研究上的发展和创新筑建了扎实的工作基础和长久的发展潜力。这也促使了该实践课程教学走向一个新的水平和阶段。
五、结语
本文总结和归纳了笔者所在的实践教学课程团队在多年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使得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相互提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选课程内容,从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此外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对《污染气象与大气环境探测实习》这门实践实习课程的总结和整理,希望能为其他高校相关学科实践教学提供些思路。
参考文献:
[1]蒋维楣.空气污染气象学教程[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2]方宏远,李建.研究生教育课程《工程结构反分析理论》的教学实践及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5,(16):227-228.
关键词:化学课程教学;探索;实践
环境化学课程是化学系各专业的主要选修课程,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环境化学既是化学学科的一个次级学科,又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环境化学是从化学角度探讨人类生存环境质量变化规律和保护治理环境的方法原理,其研究内容只要集中在环境化学污染物的起源,迁移,分布和归宿以及环境治理的化学过程。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为环境科学发展奠定的坚实的基础,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作者从事本科生环境化学教学及相关科学工作多年,积累的较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下面介绍作者在材料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所作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优化教学体系,丰富教学内容
环境化学的发展历史不长,但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而使得其学科体系涉及面,现在环境化学的内容已变得十分庞杂,除了化学本身,还涉及数学,生物,地学,气象,工程和信息等。在国内高校环境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环境化学是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课程之一。作者在从事环境化学教学工作多年中,将课程教学体系不断优化,牢牢抓住化学原理这条主线,简明阐述环境化学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尽可能多地将基本理论和实际环境污染与控制应用相联系,使得学生系统地了解环境化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及其实际应用。课程讲解过程中将内容分为五大章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水环境化学,包括天然水的组成和性质,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酸碱化学,配位化学,氧化还原化学等;第三章是大气环境化学,包括天然大气的环境特征与化学组成,大气光化学,气溶胶化学等;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包括土壤的形成于组成,土壤的基本性能,水土流失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条理清楚,系统完整,简明实用。
根据专业特点,突出教学重点,不固定教材,广泛参考国内外编著的经典著作。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环境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进行不断更新和提炼。平时我们注重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力求反映学术科研发展的最新动态, 不断地开拓学生思路, 提升学习和研究的专业高度和深度。组织教学材料,适合专业发展。笔者所在学校四年制化学教育本科选用的教材是王凯雄主编的第二版《环境化学》,为提高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基础和专业特点,对该教材进行了重新设计,在平时的课堂讲解中,增加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现状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形式和方法力求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完善教学形式,力求多样化。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内容丰富,画面直观,形象生动,模拟动态,高效实用效等诸多优势。建立长效的互问机制,在课堂教学中,多增加提问的时间,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时调节教学进度和难度。师生互换角色,通过自主讨论,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每一章节结束后,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总结归纳本章内容,并对自己感兴趣内容以开放的形式讨论,这样既可以避免该课程的枯燥难懂,又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课激情,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同时增强学生的勇气和信心,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比以往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加学生自主讨论课,注重认知,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增加学生的讨论课和课程论文的报告,让学生就感兴趣的领域查阅文献并撰写论文。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研究式”、”引导式”、”讨论式”、”互动交流式”、”综合目标式”等多种灵活教学方式。 以提问的方式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和学生互动,使原本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比如讲解大气环境化学这一章节,我们结合结构化学内容给同学们提问,既复习了旧课程的内容复习又完成了新课程内容的学习;以讨论课的形式,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丰富了课堂内容,让同学们做PPT汇报讲解,大家讨论,往往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们在介绍光生物圈这一章节的时候,我们就采用专论的形式,介绍生物圈的构成,与其他圈层的关系,以及生物圈层的迁移等等。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做到灵活、应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习效率。
针对《环境化学》课程,我们从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初步探索性研究。实践证明,我们开设环境化学课程通过优化课程内容,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该课程教学的特色,特别是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科学性思维进行培养,使他们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更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环境科学和技术在不断的发展,教学研究和改革也与时俱进,随着当今学科快速地发展,我们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及科研水平,不断跟踪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加强与国内兄弟院校同行进行广泛的经验交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这样才可以为我们培养出更多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关仲和.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J];中国大学教学; 2010年06期; 7-11。
[2] 刘维民.大学课堂提问机制的改革和运行[J].经济研究导报,2009,10:229-230。
[3] 寇军. 无机化学教学方法与培养创新人才之我见 [J];中国科技信息; 2005年03期; 142-143。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公路建设以及公路运营对环境地影响和破坏,阐述了公路绿化对公路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公路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公路交通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因此,加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已迫在眉睫。
公路对环境地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社会经济地影响、对生态环境地影响、对大气环境地影响、对声音环境地影响、对自然景观地影响等。
在以上几个方面地影响当中,公路除了对社会经济环境有所贡献之外,如果采取措施不当, 会对其他几个方面造成严重的后果。
公路对生态环境地影响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新建公路对动、植物生活环境地影响、对占用土地造成的土壤流失地影响、对农作物环境地影响以及公路对水环境地影响,尤 其是对饮用水源地影响。
公路对大气环境地影响主要是指公路在建设当中产生的扬尘和在道路通车以后车辆排放地污染。 在施工期间,公路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大量开挖土基,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 ,造成的粉尘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在公路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的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黑烟、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物等。汽车排放污染与车速、运行状态以及车辆位置到受到污染的地点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当汽车匀速行驶时,一氧化碳(CO)的排放与车速成反比的关系,而氮氧化物(NOX)则相反,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汽车排放污染与道路服务水平有着密切地关系,在服务水平较高的路段车辆的排放污染要小于服务水平低的路段。另外,排放的污染同车辆位置和受到污染的位置距离有关,例如:一氧化碳(CO)浓度的分布与路基高度及到路边的距离成反比 。根据资料显示,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下或路堑时,一氧化碳(CO)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路边 外,随着离路边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上时,一氧化碳(CO)浓度的最大值 出现在离路边20~25米左右,然后随离开路边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平原地区的道路上,离路边25米处的一氧化碳(CO)的浓度为公路上的一半左右,而离路边150米处,浓度则减至公路上的10~20%。
公路对声音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公路产生的噪声影响。噪声是一种公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受到伤害。公路产生的噪音来自于两个方面: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和运营期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公路噪声除发动机和车体所产生的噪声以外,特别严重的是高速行车时车轮与路面强烈摩擦时产生的声音,加上路堤提高,噪声能波及很远的地区。噪声的大小与车速成正比,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车辆加速时,噪音增长约为2 ~9dB,重型汽车的噪声比轻型汽车大,因此,在公路交通中,噪声随大型车在总交通中的比重增大而增大。另外,交通噪声还与道路纵坡和交通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当交通量小于1000辆/小时,噪声与交通量近似的呈正比的关系。因机动车行驶产生的噪声污染是非稳定的、长期的,其危害也是较大的。
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路构造物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尤其是公路穿越旅游区 或旅游景点时,如何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就更为重要。因此,在公路设计中运用美学,提高公路现行设计质量,改善公路及其周围环境,增进交通安全和为司机、乘客提供舒适的旅行环境,减少对原来自然景观的平衡和谐地破坏,点缀和丰富道路两侧的自然景观是十分重要的。地形情况不同,公路线形组合应该随之变化。对于平原微丘区,地势比较平缓,路基的填、挖不大,平、纵曲线半径都很大,因此,视线不易受到限制,透视可以很远,不过容易形成视觉上的单调,这时应当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和美化处理来进行协调。目前,在我国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还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例如在平原区的高速公路建设中,为了便于设置横向通道而将高速公路设置成高路堤,这就对道路两侧的景观造成了一定程度地破坏。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它已经成为了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国家和政府陆续制定了减少公路对环境破坏的政策措施。例如:北京市于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轻型汽车排放标准,这个标准相当于90年代初制定的欧洲一号标准。其他一些城市也相继制定了新的尾气排放标准。从2000年起,全国将禁止使用含铅汽油等等一系列措施,目的是降低车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另外,治理环境污染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例如:在噪音敏感点和噪音污 染超标的地段修建隔音墙,将公路修建在远离环境敏感点的地区。施工期间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减少施工机械的噪音扰民问题,采用多种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等。而在治理各种环境污染的措施当中,主要措施之一是进行公路绿化。
公路绿化是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目前公路设计文件中,环境保护设计中含有公路绿化的内容,但一般不尽完善,还常常出现绿化设计与线路设计不配套的问题,往往当道路竣工通车时,线形流畅,路面整洁,标志、标线齐全,惟独绿化工程跟不上。这主要是人们目前对公路绿化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绿化工程关系不大,早些晚些完成没什么。另外是公路绿化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还不完善,也给公路绿化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成功的公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观,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噪音干扰和防止环境污染。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有关资料表明,地球上60%的氧气来自陆地上的植物,每公顷阔叶林(相当于1公里公路两侧单行行道树)每天能吸收1000kg的二氧化碳,释放出730kg的氧气,可以供1000人所需,一般来说,一个人一天需要0.7kg的氧气,有10平方米的树木或25平方米的草坪,就能自动调节空气中CO2与O2的比例平衡,保持空气清新。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会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 、氨及汞、铅蒸气等,例如成片的松林,每天可以从1立方米的空气中吸收20毫克的二氧化硫。
公路绿化还可以对公路起到保护作用,树木或草坪通过树冠、根系、地被覆盖等可以固着土壤、涵养水源、阻止或减少地表径流、降低雨水冲刷路基地危害,在高填方路段,这种作用更加明显。树木在它的生命活动中,除了利用太阳的光和热以外,还可以吸收周围空气中的能量,一公顷阔叶林,夏季每天可以蒸发2600升水,草坪等植物的叶面积,一般为地面面积的20倍左右,茸密的茎和叶通过蒸腾作用,能使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增加20%左右,因此,绿化后的环境将比露天地区气温低5~6℃,而且湿度较大,且变化缓慢,可以造成特殊的"小气候",这样可以调节路面温度与湿度,对防止路面老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公路绿化还可以改善交通条件,为高速行车提供保障。
主要表现在:
1 可以通过视线诱导来指示驾驶员道路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在竖曲线顶部等路线走向不明了地段,可以使路线走向变得十分明显,有利于驾驶员的安全行车。
2 防眩作用。白天,树荫可以遮挡阳光,减少阳光对司机产生的眩光,而最重要的是位于中央分隔带上的树木、矮篱等,可以有效地防止夜间对向来车所产生的眩光,防止由于眩目 所产生的交通危险。
3 调节明暗变化。尤其是在车辆驶入光线很差的隧道中时,由于人的眼睛不能立即适应明暗地变化,往往会产生短暂的视觉障碍,因此,在隧道两侧种植一些树木,利用树荫来调 节隧道内外的明暗强度,对行车安全十分有利。
4 可以对车辆及驾驶员产生保护。车辆与路外物体发生碰撞时,道路两侧的树木可以有效地降低车辆及驾驶员受损害地程度,尤其是在山区等地形险要地段,行道树更成为保护生命财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公路进行绿化,也是美化路容、舒适旅途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公路沿线有四季常青的树木以及点缀其间的各种花草时,可以产生与自然交融、气势壮观的感觉,给人们以优美、舒适 地享受,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公路环境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不懈地奋斗,因此我们应当倍加努力,为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小骆、黄良然、温少玲《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中、德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报告集,1994年8月.
[2]赵宏生:《怎样绿化公路》,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8月.
一、深入挖掘地理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高中地理课本知识体系是以地球宇宙环境为开端,依次讲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即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然后学习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相应形成的人文环境,那就是农业、工业、城市和交通等,最后又归结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教育就像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于整个教材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地理教材,全书四册,不但在各章节中突出人地关系,进行环境教育,培养环境观,而且有的章节把环境保护单列,特别强调“地球是人类之家,大自然是同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我们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要很好地爱惜它、保护它、使它不受损害,永远生机勃勃,同人类和谐发展”。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和钻研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环境科学知识以及环境道德教育。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中,可把每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中国环境状态公报”引入课堂,运用“公报”中的统计数字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当前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以及城市环境问题之发展趋势,关心我国气候变化、水质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和自然灾害的增减程度,关注我国政府对应的各种环保措施及行动以及近几年来取得的成果,了解我国目前的环保工作重点;同时还可通过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和挂图等,将环境保护中的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内容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接受环境教育。如:《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七节中讲到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全球变暖。首先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温室效应浅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温室效应?其次,请学生观看有关“温室效应影响”的教学录像片,并讨论总结出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最后,观看“关于温室效应发展”的教学录像片,结合已有背景知识思考并讨论。人为因素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有多大、各种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我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有何联系。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刻意识到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不良影响,以实际行动为减轻温室效应贡献力量,将观念和意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二、结合国情教育和乡土地理,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一个国家的国情,包括它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地理教学中,应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既讲我国地大物博、山川秀丽的一面,又讲人口众多,自然灾害频繁,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不利的一面,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环境的优缺点,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针对我国各地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无论是城镇建设、人口数量,还是工业规模都急剧地扩大。但是由于人们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不惜牺牲环境来谋求经济的发展,导致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结合这些问题,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自觉保护好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三、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当前,环境教育的重点不仅是把环境科学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所以,单纯以传统的讲授法进行环境教育,显然是行不通的,在地理教学中,要结合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环境教育。例如: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某一环境案例中的具体角色,课前先让他们收集与自己角色有关的资料,然后在扮演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角色立场当众阐述观点。例如:在谈到三峡工程建设时,学生分别扮演各方角色,如:经济学家、环境学家、工程师、政府官员、工程建设地居民等。召开意见听取会,让他们阐述对该工程的看法;政府官员的角色阐述该工程建设的目的;经济学家的角色阐述该工程的收益情况;环境学家的角色阐述这项工程将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如工程对周围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影响,工程对诸如森林砍伐、耕地侵占等自然环境破坏的后果,工程建设后会产生什么新的环境问题等,并提出避免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当地居民的角色阐述工程对他们正常生活的影响。在各方发表了意见以后,作为政府官员的角色再提出建设方案的修改意见。最后,教师以仲裁者的身份,客观地分析兴建三峡工程的环境问题,在分析的过程中允许让学生继续以自己的角色立场提出异议,由教师回答。总结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听取和接受不同领域人士的看法,使他们对活动涉及的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的看法达成一致的共识,从而也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介绍发达国家在环保方面成功的经验及他们的中学生在环保方面的努力,这对他们环保意识的培养有一潜在作用;同时,还应加强环境法制教育,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向中学生宣传环境法,让学生懂得破坏环境与自然资源不只是文明道德问题,还有触动法律的问题,认识自身在环保中的权利和义务,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四、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整合,创新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电视、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大教学容量,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学生对滑坡、泥石流比较陌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件给学生讲解泥石流的危害性:堵塞江河,摧毁城镇,破坏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并引导学生分析泥石流产生的原因:一是山区暴雨多发;二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流量流速加大,其中人为原因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这样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使课堂教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为扩展,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强了环境教育的效果。
五、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活动。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县;生态环境体系;构建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是生态县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与保障,是促进生态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生态县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环境建设却经常被忽视,生态环境体系尚未构建,资源浪费与污染现象并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理论依据,不断探索。
一、研究综述
目前已有的国内文献中尚没有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题研究,针对该问题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生态县建设措施、规划编制、路径探索等总体研究中或通过典型案例形式呈现出来,综述如下: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县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划定功能示范区以及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等;部分学者提出应当重视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使其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学者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优先进行重要环境工程项目,通过重要工程项目带动整体建设;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清洁能源来推动生态县环境建设;部分学者提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应统筹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作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突破口;其他学者也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改善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国外研究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县(市)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态组织”阐述了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十项原则;1997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生态城市发展规划,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设计了框架;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国际会议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书,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开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环回收、能源保护、能力修复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县(市)环境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大都结合现实问题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缺少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理论依据的研究,或相关理论探讨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难以把握生态县环境建设问题的实质;(2)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门研究,即没有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不具体、不详细、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3)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研究,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单个问题解决的层面,欠缺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的阐述和论证。本文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并以“生态学”理论为视角专门研究生态县环境建设,同时将环境建设置于整个生态县建设中统筹规划与设计,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建设制度的创新;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将水环境建设、大气环境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噪声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
关于“生态学”,高兹、莱易斯和福斯特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虽表面可解释为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在理念、方式与行动上存在缺陷,但实质原因则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态学”理论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从制度和人际关系角度来不断改革所有不完善之处,从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学”理论不仅认为社会制度创新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处在于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批判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阐述社会主义建立的必要性。“生态学”理论在为社会主义增加新内容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顺利实现。生态县(含县级市)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县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最终目标。基于“生态学”的生态县建设,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可持续的关系,即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加快生态县建设进程,实现生态县建设目标。“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以“生态学”为指导,使之成为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理论支撑,构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从而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有益路径。反过来,生态县建设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的内涵,为“生态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践源泉。
三、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及其分类
根据《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规定,生态县建设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其中,涉及生态县环境保护的指标共有21项,可分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是县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县域水资源环境、防治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县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与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与工业用水重复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强度及农村灌溉达标率等内容。大气污染防治指标是县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县域重要污染点源、实施总量控制和开发新能源的条件和依据,主要包括县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内容。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是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县域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及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内容。噪声防控指标是县域防控噪声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县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减少噪声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县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隔音或消音处理等内容。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指标共同构成了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的主要内容。以“生态学”为导向,强调对以上指标的分解和落实,强调制度形成与完善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保障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有效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不断满足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加快生态县建设的进程,推动生态县建设的创新,实现生态县建设的目标。
四、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路径
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开展河道整治与雨污分流整治,加快县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贯彻实施国家水法律法规,加强县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健全水价机制,实行鼓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加强节水型工业管理,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加快县域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施污水资源化。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县域湿地系统,逐步修复县域水生态系统;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县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县域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构建。加强对县域内各种炉窑的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监管,对未实现达标排污的企业限期治理;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实行县域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开展县域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建筑、拆迁、市政、运输、堆放和地面的扬尘污染;及时清扫路面,防治道路扬尘污染;加强城郊结合部扬尘污染防治,防止通过空气输送对城区的污染。开发经济、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积极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发展替代能源;提高优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优化县域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发展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环保技术。(三)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构建。推行县域生活垃圾袋装化,实行收集、贮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置监管;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建设密闭式的垃圾压缩式转运站,减少垃圾收集环节和在城区停留时间,避免二次污染。建设县域可再生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建立县域物资和废物交换中心,促进物资交换和副产品与废物的处置。建立县域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县域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城区生活垃圾处置以焚烧为主,结合卫生填埋以及综合处理等多种处置技术;非城区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综合处理为辅。(四)县域噪声防控体系构建。禁止县域街道、广场、公园内组织的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量过大、严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音响器材;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营业性场所,居民区内有噪声排放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降低声源强度;调整县域工业布局,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县域内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在夜间和午休时间使用;合理调配建筑工地砖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智刚.城市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若干问题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1999.13.2.
[2]麻朝晖.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3.
[3]任海,周国逸,夏汉平等.广东连平建设国家级生态县的总体生态规划[J].生态科学,2002.21.1.
1月27日,中东部地区遭遇了今年的第四次雾霾袭击。
PM2.5是加重雾霾污染的罪魁祸首。中央电视台报道称,8亿以上中国民众的健康遭受着PM2.5威胁。“不单是人们所感受到的咽炎、鼻炎,或者眼睛的病症,从长远看,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还在后头。”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对媒体说。
这些在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微米的颗粒物,可说是“无孔不入”,它们究竟怎样侵袭人体,对民众健康能造成多大影响?其致病原和致病机理又是如何?
与死亡率密切相关
当PM2.5来袭,呼吸系统是第一道关口。
雾霾之中,民众首先可能遭遇呼吸道感染、哮喘、眼和喉部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鼻塞流鼻涕等症状。
PM2.5是大气环境中化学组成最复杂、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之一。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PM2.5的化学成分差别可能很大,因此对健康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早在十年前,“上海市微小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控制对策研究”结果就显示,这些微小颗粒物中,仅多环芳烃(PAHs)化合物就检测出82种,其中有多种为致癌物质。
颗粒物直径的大小与其进入呼吸系统的深度直接相关,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几乎不能进入呼吸道,而直径5微米到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会停留在上呼吸道,2.5微米到5微米之间的颗粒物则大多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这正是PM2.5危害远大于PM10的原因所在。
进一步来说,高浓度PM2.5通过活性氧的氧化应激反应,可导致动脉样硬化的形成,引起血压增高、心肌梗死等一系列心血管急性反应。
PM2.5对中年以上和已患心脏疾病的人群影响更为明显,可能成为诱发心脏病发作的原因之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王春芳收集该市2003年-2008年大气污染及中风死亡数据,7.41万份50岁以上居民中风死亡病例显示,大气污染物能够增加人群中风死亡风险,心脏病患者更易诱发中风。
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PM2.5可能引起哮喘、肺功能下降、肺炎等急性呼吸系统疾病,并发呼吸系统疾病且受PM2.5影响的心血管病患者住院率更高。
PM2.5的另一个可怕之处在于其具有致癌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染色体和基因水平的毒性作用,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化、DNA损伤、基因突变等。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孙庆华最近通过小鼠研究发现,PM2.5加剧了阿尔茨海默病即所谓的老年痴呆症的发作。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徐东群说,PM2.5导致的健康危害是多方面的,与粉尘可以导致职业病——尘肺不同,由于它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等的影响尚未建立非常明确的因果关系。因此,针对PM2.5污染加重时导致的各种疾病症状的加重,诊治也只能对症治疗。
从长期效应来看,PM2.5与死亡率关系密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室外空气污染每年造成世界上130万人死亡。并且,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城市和农村人口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PM2.5影响。其中高污染城市中的死亡率超过相对清洁城市的15%-20%。即使在污染较轻的欧盟国家,PM2.5导致的人均期望寿命也减少8.6个月。
欧美发达国家经历过空气污染的惨痛教训。1952年12月的光化学烟雾事件中,洛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两天内又有400多名65岁以上的老人因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造成的大气污染和高温死亡。同期,大量民众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1952年12月5日至8日,伦敦燃煤产生的烟雾不断积聚,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中的三氧化二铁促使二氧化硫氧化产生硫酸泡沫,从而引发酸雾。四天中该市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人。
公众担心的是,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可能步上述国家的后尘。
健康经济账
所有人群都可受到颗粒物的影响,其易感性则视个体健康状况或年龄而异。孙庆华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并无确定的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安全阈值。
世界卫生组织将年平均暴露浓度10微克每立方米作为PM2.5长期暴露的准则值,这一浓度是美国癌症协会认为对生存率产生显著影响的浓度下限。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将35微克每立方米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过渡值,因为研究发现在发达国家中这一浓度与死亡率有显著的相关性。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是国内分析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较好时期。这期间,北京市政府以及周边省市大力治理空气污染。不为公众所知的是,当时,研究人员就曾测得PM2.5值,但只发表于学术论文之中,并未被公众关注。
奥运会期间,即2008年的7月28日至8月7日,在北京大学测得的PM2.5浓度为64.7微克每立方米,这个数值还比非奥运时期(8月26日至10月7日)降低了31.1%。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郭新彪研究发现,在2008年6月1日至30日和奥运会期间的2008年8月8日至9月20日两个时间段里,北京某医院每日的平均哮喘门诊量分别为12.5次和7.3次,奥运会期间的日均门诊量较对照期下降了41.6%。有研究认为,PM2.5浓度每升高10微克每立方米,哮喘门诊量会增加2%。
对奥运会期间北京地区健康经济损失的研究发现,日均人群健康经济损失在奥运会期间为15274.20美元,较奥运会前(24773.44美元)、后(18102.76美元)分别降低了38%和16%。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在2011年初报告称,《清洁空气法》1990年修正案实施以来,仅2010年所削减的PM2.5与臭氧污染,就可减少16万人因污染而过早死亡。该报告还称,到2020年,修正案因治理PM2.5与臭氧污染所获得的效益可达2万亿美元,而这个投入成本仅650亿美元。
对此,孙庆华认为,除治疗的直接成本减少,这个收益更多体现在因健康提升导致的社会生产效率提高。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阚海东分析了2006年大气污染对国内113个城市的影响,发现大气污染大约可引起29.97万城市居民过早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为3414.03亿元。
国家环保部于2012年2月29日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其中规定了PM2.5浓度限值,该浓度限值二级是直接引用WHO的《空气质量准则》中的标准,即年平均35微克每立方米。美国环境保护署规定的空气质量标准中,将PM2.5年平均浓度设为15微克每立方米,日平均浓度设为35微克每立方米。中国限值一级与其相同,即年平均15微克每立方米。日平均浓度则为限值一级35微克每立方米,限值二级为75微克每立方米。
然而,在2013年1月29日的过去24小时里, 北京PM2.5平均浓度值为354微克每立方米。也就是说,目前PM2.5实际浓度远未满足该标准值。
关键词:公路绿化;环境保护;作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一、公路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声音环境及自然景观等的影响。
1、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新建公路对动、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占用土地造成的土壤流失的影响、对农作物环境的影响以及公路对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饮用水源的影响。
2、公路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公路在建设当中产生的扬尘和在道路通车以后车辆尾气排放的污染。在施工期间,公路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大量开挖(回填)土基,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造成的粉尘污染足相当严重的。在公路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的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黑烟等对空气的污染十分严重,也是PM2.5升高的一个原因。
3、公路对声音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公路产生的噪声影响。公路产生的噪音来自于两个方面: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和运营期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公路噪声除发动机和车体所产生的噪声以外,特别严重的是高速行车时车轮与路面强烈摩擦时产生的声音,加上路堤提高,噪声能波及很远的地区。另外,交通噪声还与道路纵坡和交通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4、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路构造物与自然景观的不协调,尤其是公路穿越旅游区或旅游景点时,这种影响更大。因此,在公路设计中提高公路现行设计质量,改善公路及其周围环境,增进交通安全和为司机、乘客提供舒适的旅行环境,减少对原来自然景观的破坏,点缀和丰富道路两侧的自然景观是十分重要的。地形情况不同,公路线形组合应该随之变化。对于平原微丘区,地势比较平缓,路基的填、挖不大,平、纵曲线半径都很大,因此,视线不易受到限制,透视可以很远。
二、公路绿化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1、公路绿化的重要意义
在治理各种环境污染的措施当中,重要措施就是进行公路绿化。因为植物茂密的树冠、落叶及草皮可防雨水的冲蚀,高大的枝叶可以遮阳,叶面的绒毛或气孔可以帮助净化空气,植物的各部分可将声音吸收、折射偏向,所以上述环境上的问题可以用栽植植物的方法控制。而且采用栽植方式不仅能够增进环境协调,恢复自然生态,并能持久发挥作用或随时间增强。所以植物在保护环境和维系生态系统平衡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公路绿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都有明确规定,交通部对公路绿化也有明确要求,我省林业、交通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也一直将公路绿化工作列于重要议事日程,并一直在不断努力。
2、 公路绿化的作用
2.1自然环境调和
通过适当规划公路绿化,可美化路容、改善景观,解决破坏当地自然生态平衡及与自然环境不调和的感觉,使公路融于自然环境之中,达到相得益彰之效。
2.2 降低噪音,防止环境污染
公路绿化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观,降低噪音干扰和防止环境污染。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一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公路两旁的树木对汽车排放的CO、NOx、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有强烈的吸收和净化作用。据测定成片的松林,每天可以从lm3的空气中吸收20rag的S02,此选择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树种进行公路绿化,对降低车辆的排放污染,净化空气是很有意义的。由于树木能够将投射到树叶上的噪声反射到各个方向上,树叶的轻微震动使得噪声能量消耗而减弱,因此树木能够有效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
2.3 防止灾害发生
公路的兴建经常破坏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的平衡状态,加强公路绿化可以减缓此种不良冲击,减少灾害发生。
2.4稳固边坡的边坡
长期在自然条件下可能发生崩塌、滑坡、散落等侵蚀现象,增加了养护的难度,而边坡植被可达到水土保持、稳定边坡的目的。
2.5视线诱导功能
合理规划苗木栽植位置,有助于引导驾驶员视线,集中注意力。公路沿途连续的植物绿带,可以显示公路线形变化,使驾驶员预判前方线形走向,避免弯道突兀出现,有利于驾驶员的安全行车。
2.6改善交通条件
公路绿化可以改善交通条件,为高速行车提供安全保障。主要表现在:①有利于驾驶员的安全行车。公路绿化后,可以通过视线诱导来指示驾驶员道路前进的方向,在竖曲线顶部等路线走向不明了地段,可以使路线走向变得明显,降低安全隐患。②防眩作用。白天,树荫可以减少阳光对司机产生的眩光,位于中央分隔带上的树木、矮篱等,可以有效地防止夜间对向来车所产生的眩光,防止由于眩目所产生的交通危险。③调节明暗变化。在车辆驶入光线很差的隧道中时,由于人的眼睛不能立即适应明暗地变化,往往会产生短暂的视觉障碍,因此,在隧道两侧种植一些树木的树荫来调节隧道内外的明暗强度,对行车安全十分有利。④可以对车辆及驾驶员产生保护。在车辆与路外物体发生碰撞时,道路两侧的树木可以有效地降低车辆及驾驶员受损害的程度,尤其是在山区等地形险要地段,行道树更成为保护生命财产的有效手段。
2.7调节明暗变化
尤其是在车辆驶入光线很差的隧道中时,由于人的眼睛不能立即适应明暗地变化,往往会产生短暂的视觉障碍,因此,在隧道两侧种植一些树木,利用树荫来调节隧道内外的明暗强度,对行车安全十分有利。
2.8协助休憩
公路沿线由植物营造的绿意盎然的环境,能有效消除驾乘人员长途旅行的疲劳。通过园林规划的服务区,为暂停休息的旅客提供了优美的休憩场所。
2.9调整景观
借助密集连续的绿墙遮掩路旁不雅观的景物,达到美化路容的效果。通过规划公路绿化,可降低公路所造成的不协调性,将公路融入当地景观中,加强景致特色。
三、公路绿化的理念和原则
公路作为环境中的道路,既要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又要满足道路本身的环境要求。确立绿化的理念是:以恢复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提供优美舒适的行车条件为目的,体现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观念,实现车在绿中行,人在画中游,绿在路中,路在绿中的生态、文明、景观大通道。在确立公路绿化原则时,公路绿化建设要做到:
1、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三同时”即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2、绿化经费预先落实绿化概预算要在设计阶段落实。绿化经费除包括边坡、中央隔离带、立交桥、沿线附属设施等处的绿化费用外,还包含为补偿因道路建设所占原有地面在道路用地范围以外建设的绿化费用,如弃土场植被的恢复与防护措施的费用等。
3、因地制宜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绿美结合,注重效益,以耐瘠薄、耐干旱、宜粗放管理的常绿树种组成公路的常青骨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地段组配不同季节的开花及彩叶植物。
4、树立修生态路的理念建立绿色交通观念,修路要修生态路。道路的改、扩建和新建一定要有绿色意识,公路树种的配植须多元化。树种的选择需因地制宜。绿化方式可采取多种风格:经济密林式、花园自然式、垂直式、多层式。
结束语
对公路进行绿化,也是美化路容、舒适旅途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公路沿线有四季常青的树木以及点缀其间的各种花草时,可以产生与自然交融、气势壮观的感觉,给人们以优美、舒适地享受,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公路环境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不懈地奋斗,因此我们应当倍加努力,为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分析环境质量现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U4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150-01
1项目简介
重庆星星套装门有限责任公司星星小区科技大楼和职工宿舍位于重庆市开县新城汉丰街道安康片区,东面与开县蔬菜批发(临时批发市场,目前已经基本搬迁完毕)直销点相邻,其外隔驷马街和驷马河沟与美和佳苑小区相望,南面隔九龙路与机电市场住宅小区相望,西南面为中央国际生活城,西面隔百成街与鹤翔豪苑小区相望,北面隔人民路与安康居民小区相望,周边交通方便,市政配套设施齐全。
2环境质量现状
拟建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各监测因子Pi值均小于1,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2级标准,因此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有一定的环境容量;澎溪河木桥断面和南河石龙船断面各项监测因子Sij值均小于1,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水质标准要求,水环境质量良好,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声环境质量现状昼间为56.7dB~66.8dB,夜间为50.7dB~54.1dB,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区域标准要求,因此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另外拟建项目所处区域属典型的城市生态系统,周边动植物稀少,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3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1)废气。建设项目运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居民厨房、培训中心餐饮油烟、地下车库的废气、柴油发电机废气和污水处理臭气等,因此,居民厨房废气通过小区排烟道从屋顶排入大气环境,应急柴油发电机和地下车库的汽车尾气量小,通过排烟道引至楼顶高空排放,污水池臭气引至楼顶排放。培训中心厨房产生的油烟废气经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处理效率达85%以上)处理后,由专用烟道排放。居住楼下部分的商业用房若设置餐饮业,则需单独向开县环保局申报办理审批手续,经批准后方可设置,并在5#、6#楼配套专用排烟管道,餐饮油烟必须经静电油烟处理器处理后由专用烟道引至塔楼屋顶高空排放。所有排放口均高出上人屋面2.0m。
(2)废水。营运期的污水以生活污水为主,污染因子以COD、SS、BOD5、NH3-N和动植物油为主。项目营运期餐饮废水经隔油后与生活污水汇合,再经生化池预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经开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地下车库、设备用房地面冲洗水经隔油、尘砂处理后排入雨水管网。
(3)噪声。营运期的主要声源设备全部置于地下,通过采取减振、消声、建筑隔声等措施加以处理,对评价区内的声学环境基本上没有明显影响,该区声学环境状况维持现状。
(4)固体废物。小区的生活垃圾采取袋装收集后送至小区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及时运往城市垃圾处理场。
小区商业门面内若涉及餐饮,餐厨垃圾也应严格按照《重庆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第226号令)执行,餐厨单位自行设置符合标准的餐厨垃圾收集专用容器,在餐厨垃圾产生后24h内交由有资质单位收运,送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
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拟建项目所在地属典型的城市生态系统。拟建项目建成后,通过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污染防治措施、小区景观绿化和生态功能的建设和完善,将会使项目的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轨道,项目建成后区域的城市生态环境将会得到较大改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呈正影响。
5居住环境适宜性分析
通过对工程的适宜性分析、污染物治理效果、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环境状况等预测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重庆市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评价拟建工程的人居环境适宜性,结果表明,重庆星星套装门有限责任公司星星小区科技大楼和职工宿舍居住环境适宜性等级为B级,属于适宜。
6产业政策、城市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布局合理性分析
(1)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对照国家发改委令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的规定,拟建项目属于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与规划的符合性。根据开县新城总体规划,拟建项目所在地开县新城汉丰街道用地使用性质为办公、住宅用地,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3)布局的合理性。拟建项目结合场地所处的位置,及周边的景观要素,规划为四周围合商业建筑,穿插点式高层住宅,场地中部设置办公楼,场地的东北角设置竹材开发研究所技术培训中心。并配以丰富的景观,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规划串连其间的主道路骨架及步行景观廊道,形成“一轴、两环、三心”的规划格局。总体布局符合相关的规划要求。评价认为拟建项目总平面布局合理。
7结语
重庆星星套装门有限责任公司星星小区科技大楼和职工宿舍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需要,其建设内容、土地利用、开发项目等符合国家、重庆市有关要求。项目总体布局合理,建筑设计新颖,对环境影响小,污染防治措施具有可实施性,拟建项目投入运营后不会使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有所改善,项目建成后的居住环境适宜性基本合格。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评价认为,该项目在拟建场地建设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清洁生产审计培训教材[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胡二邦,彭理通,陆雍森.环境风险评价使用技术和方法[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3]张学超.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J].法学杂志,2003,24(1).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公路建设以及公路运营对环境地影响和破坏,阐述了公路绿化对公路环境改善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公路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加,公路交通对环境的破坏作用也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因此,加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措施已迫在眉睫。
公路对环境地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社会经济地影响、对生态环境地影响、对大气环境地影响、对声音环境地影响、对自然景观地影响等。
在以上几个方面地影响当中,公路除了对社会经济环境有所贡献之外,如果采取措施不当,会对其他几个方面造成严重的后果。
公路对生态环境地影响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新建公路对动、植物生活环境地影响、对占用土地造成的土壤流失地影响、对农作物环境地影响以及公路对水环境地影响,尤其是对饮用水源地影响。
公路对大气环境地影响主要是指公路在建设当中产生的扬尘和在道路通车以后车辆排放地污染。在施工期间,公路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大量开挖土基,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造成的粉尘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在公路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的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黑烟、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物等。汽车排放污染与车速、运行状态以及车辆位置到受到污染的地点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当汽车匀速行驶时,一氧化碳(CO)的排放与车速成反比的关系,而氮氧化物(NOX)则相反,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汽车排放污染与道路服务水平有着密切地关系,在服务水平较高的路段车辆的排放污染要小于服务水平低的路段。另外,排放的污染同车辆位置和受到污染的位置距离有关,例如:一氧化碳(CO)浓度的分布与路基高度及到路边的距离成反比。根据资料显示,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下或路堑时,一氧化碳(CO)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路边外,随着离路边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当路基高度在3米以上时,一氧化碳(CO)浓度的最大值出现在离路边20~25米左右,然后随离开路边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平原地区的道路上,离路边25米处的一氧化碳(CO)的浓度为公路上的一半左右,而离路边150米处,浓度则减至公路上的10~20%。
公路对声音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公路产生的噪声影响。噪声是一种公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受到伤害。公路产生的噪音来自于两个方面: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音和运营期车辆在公路上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公路噪声除发动机和车体所产生的噪声以外,特别严重的是高速行车时车轮与路面强烈摩擦时产生的声音,加上路堤提高,噪声能波及很远的地区。噪声的大小与车速成正比,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当车辆加速时,噪音增长约为2~9dB,重型汽车的噪声比轻型汽车大,因此,在公路交通中,噪声随大型车在总交通中的比重增大而增大。另外,交通噪声还与道路纵坡和交通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当交通量小于1000辆/小时,噪声与交通量近似的呈正比的关系。因机动车行驶产生的噪声污染是非稳定的、长期的,其危害也是较大的。
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路构造物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尤其是公路穿越旅游区或旅游景点时,如何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就更为重要。因此,在公路设计中运用美学,提高公路现行设计质量,改善公路及其周围环境,增进交通安全和为司机、乘客提供舒适的旅行环境,减少对原来自然景观的平衡和谐地破坏,点缀和丰富道路两侧的自然景观是十分重要的。地形情况不同,公路线形组合应该随之变化。对于平原微丘区,地势比较平缓,路基的填、挖不大,平、纵曲线半径都很大,因此,视线不易受到限制,透视可以很远,不过容易形成视觉上的单调,这时应当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和美化处理来进行协调。目前,在我国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还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例如在平原区的高速公路建设中,为了便于设置横向通道而将高速公路设置成高路堤,这就对道路两侧的景观造成了一定程度地破坏。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它已经成为了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国家和政府陆续制定了减少公路对环境破坏的政策措施。例如:北京市于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轻型汽车排放标准,这个标准相当于90年代初制定的欧洲一号标准。其他一些城市也相继制定了新的尾气排放标准。从2000年起,全国将禁止使用含铅汽油等等一系列措施,目的是降低车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另外,治理环境污染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例如:在噪音敏感点和噪音污染超标的地段修建隔音墙,将公路修建在远离环境敏感点的地区。施工期间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减少施工机械的噪音扰民问题,采用多种措施防止扬尘污染等。而在治理各种环境污染的措施当中,主要措施之一是进行公路绿化。
公路绿化是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目前公路设计文件中,环境保护设计中含有公路绿化的内容,但一般不尽完善,还常常出现绿化设计与线路设计不配套的问题,往往当道路竣工通车时,线形流畅,路面整洁,标志、标线齐全,惟独绿化工程跟不上。这主要是人们目前对公路绿化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绿化工程关系不大,早些晚些完成没什么。另外是公路绿化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还不完善,也给公路绿化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成功的公路绿化,不仅可以美化路容、改善景观,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噪音干扰和防止环境污染。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有关资料表明,地球上60%的氧气来自陆地上的植物,每公顷阔叶林(相当于1公里公路两侧单行行道树)每天能吸收1000kg的二氧化碳,释放出730kg的氧气,可以供1000人所需,一般来说,一个人一天需要0.7kg的氧气,有10平方米的树木或25平方米的草坪,就能自动调节空气中CO2与O2的比例平衡,保持空气清新。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会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氨及汞、铅蒸气等,例如成片的松林,每天可以从1立方米的空气中吸收20毫克的二氧化硫。公路绿化还可以对公路起到保护作用,树木或草坪通过树冠、根系、地被覆盖等可以固着土壤、涵养水源、阻止或减少地表径流、降低雨水冲刷路基地危害,在高填方路段,这种作用更加明显。树木在它的生命活动中,除了利用太阳的光和热以外,还可以吸收周围空气中的能量,一公顷阔叶林,夏季每天可以蒸发2600升水,草坪等植物的叶面积,一般为地面面积的20倍左右,茸密的茎和叶通过蒸腾作用,能使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增加20%左右,因此,绿化后的环境将比露天地区气温低5~6℃,而且湿度较大,且变化缓慢,可以造成特殊的"小气候",这样可以调节路面温度与湿度,对防止路面老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另外公路绿化还可以改善交通条件,为高速行车提供保障。
主要表现在:
1可以通过视线诱导来指示驾驶员道路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在竖曲线顶部等路线走向不明了地段,可以使路线走向变得十分明显,有利于驾驶员的安全行车。
2防眩作用。白天,树荫可以遮挡阳光,减少阳光对司机产生的眩光,而最重要的是位于中央分隔带上的树木、矮篱等,可以有效地防止夜间对向来车所产生的眩光,防止由于眩目所产生的交通危险。
3调节明暗变化。尤其是在车辆驶入光线很差的隧道中时,由于人的眼睛不能立即适应明暗地变化,往往会产生短暂的视觉障碍,因此,在隧道两侧种植一些树木,利用树荫来调节隧道内外的明暗强度,对行车安全十分有利。
4可以对车辆及驾驶员产生保护。车辆与路外物体发生碰撞时,道路两侧的树木可以有效地降低车辆及驾驶员受损害地程度,尤其是在山区等地形险要地段,行道树更成为保护生命财产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