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类论文

医学类论文

时间:2023-01-07 21:47: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类论文

第1篇

论文的写作都是从选题开始的,选择一个好的论文题目是论文成功写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题好文一半,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那么我们要如何成功的踏出这第一步呢?让来教教你吧。

医学SCI论文选题要从资料的累积开始。在日程工作中积累自己的科研实践中游泳的资料,比如相关领域的临床资料总结,实验过程的数据分析,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当积累到一定量时,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归纳和整理出该研究在实践中的难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新问题。

在提出几个有选择性的待定论文后,还要系统的搜集、检索相关的资料,了解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分析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与应用价值。只有精通所从事专业的国内外进展情况,才能得到有价值的选题。通过大量的阅读文献,我们也可以通过相关文献的启发,寻找该医学领域的空白点,突出自己医学SCI论文的创新性。

除了通过从资料中发现合适的论文,也可以在参加的各种学术会议、讲座或者是病例讨论,发现问题,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提醒,在医学SCI论文的选题过程中,要参考医学SCI论文写作的选题原。

首先要考虑的是创新性。创新是科学研究的固有特性,创新并不苛求你前所未有,但是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研究方法、操作技巧或理论)上有所突破。可以是发现新规律,或者补充上新的内容、观点。

其次是具有学术价值。如果说你的SCI论文再具创新性,但是却不具由学术价值也是行不通的。既然是科研,就应具有它本身的科研价值,不然花了那些时间干嘛

最后是科学性与可行性。论题要符合客观规律、要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和实践依据。同时,要考虑到完成该课题所具备的各项条件和因素,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切实可行的课题

以上就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医学SCI论文写作的选题依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2篇

关键词:生物医学期刊;英文摘要;结构;句长;时态;语态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3-0113-03

摘要是论文的核心浓缩,国内编辑界及科研工作者、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1-4]。英文摘要作为国内期刊与国际接轨的重要纽带,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开展医学类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研究有利于我国国内医学类科技期刊的国际化传播与交流,有利于国内医学科技人员借鉴与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为提高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目前,国内外期刊研究界对英文摘要的研究和讨论呈现出不断深入、趋于规范、灵活运用的几个阶段。从1982年国际生物期刊编辑委员会公布温哥华格式,明确提出abstract,到1991年结构式摘要被国际期刊编辑委员会正式列入,医学论文摘要开始广泛采用结构式摘要写作模式[5]。本文从生物医学期刊英文摘要写作入手,采取调查统计的方法,基于生物医学期刊英文摘要的结构、时态、语态等方面,对中外生物医学期刊英文摘要进行横向比较,总结我国生物医学期刊英文摘要的总体写作现状,并从国内外对比研究中,得出有益结论和建议,从而为更好地指导生物医学期刊英文摘要写作、提高英文摘要写作水平和质量、促进国内生物医学期刊国际化接轨和学术交流创造有利条件。

一、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对象的代表性、权威性、可比性等原则,以pubmed和中国知网收录期刊作为研究对象,按比例各抽取了国内外10种中英文期刊,其中5种国外医学类科技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GU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GIE: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onc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JACC: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和5种国内医学类科技期刊《中国肿瘤临床》《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了国外期刊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55篇,国内期刊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50篇,采用对抽取论文英文摘要逐句标注的方式,统计每篇英文摘要的结构、句长、时态、人称、语态等信息,进行中外医学类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横向比较与分析。其中外文期刊在研究中分别标注为A1、A2、A3、A4、A5,国内医学类科技期刊标注为D1、D2、D3、D4、D5。

二、结果与分析

通过统计,我们分析了国外医学类科技期刊英文摘要496句,国内医学类科技期刊英文摘要447句。对英文摘要的结构、句长、时态、人称、语态等信息进行了全面统计和分析。

(一)摘要结构分析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目前摘要的结构大体可以分为结构式摘要(structure abstract)和非结构式摘要(non-structure abstract);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abstract)和报道性摘要(information abstract)等。在国际《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定中,采用的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四层结构式摘要。这种摘要的优点在于层次清晰、篇幅短小简洁却表达明确,便于在短时间内把握论文内容,利于查阅和交流。目前,绝大多数的生物医学期刊都采用这种模式。在本次统计分析中,上述10种期刊基本采用了结构式摘要模式,反映出结构式摘要模式在生物医学期刊摘要写作中的巨大优势。

(二)字数分析

研究中对于样本的字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国内期刊的摘要平均字数为237字,平均句子数为9.2句;国外期刊的摘要平均字数为314字,平均句子数为10.2句.比较而言,国外的生物医学期刊摘要显得更长,句子数没有显著的差异,句式相对复杂些。主要由于国内期刊英文摘要存在缺乏研究意义、研究背景的描述,同时各部分内容的表达不连贯,因而句子较短;相比较而言,国外期刊比较重视背景、结果和研究意义的描述,摘要更长、句式更复杂[6]。与国外生物医学期刊摘要比较而言,国内生物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内容上严重依赖中文摘要的简单翻译,过于简单,不能反映论文的全貌和深度。

(三)时态分析

一般现在时多用于描述研究内容、结果和结论;一般过去时多用于描述论文撰写前的准备工作,也可用于表示转述已发表文献的报导、讨论和研究内容[7-8]。从样本的时态统计分析中,我们发现: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在时态上运用情况大体相似,主要运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而现在完成时、将来时等时态的运用较少,只有在摘要中需要有这种表述时才使用。(见图1和图2,单位%)

另外,根据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四层结构式摘要模式,背景(background)一般采用一般过去时或者现在完成时,方法(methods)一般采用过去式,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一般采用现在时,但也有采用过去时的情况。

(四)语态分析

根据对样本句型的分析,按照主动语态、被动语态以及无语态句统计结果显示:国外生物医学期刊语态中主动句、被动句、无语态句比例分别为46.2%、21.3%、32.5%(如下图3);国内生物医学期刊语态中主动句、被动句、无语态句分别为31.8%、45.3%、22.9%(如下图4)。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生物医学期刊语态中主动语态占比明显高于国内,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生物医学期刊语态中被动语态占比明显高于国外,另外无语态句占比国外也高于国内。

在摘要样本对比分析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例如,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疼痛治疗科接受药物治疗且VAS评分>4分的102例NCP患者随机分成安慰剂联合OST治疗组(A组)和NTP联合OST治疗组(B组)。比较两组VAS评分、疼痛缓解率、爆发痛发作次数、OST使用剂量及药物不良反应。

译文:NCP patients who received drug therapy with a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score of > 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placebo combined oxycodone group (group A) and Neurotropin combined oxycodone group (group B). The VAS score, pain relief rate, frequency of pain outbreaks, average dose of oxycodone per day,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在介绍临床诊疗的方法时,作者采用了过去时的被动语态。而此类表述在国外期刊中则往往采用主动语态,如采用“we analyzed……”、“we performed……”例等模式开头,例如we analyzed a detailed subset of data on 3343confirmed and 667 probable Ebola cases collected in Guinea,Liberia,Nigeria,and Sierra Leone as of September14.

在英文的语态运用上,国内生物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往往存在被动语态过度使用的误区[9]。在生物医学英语摘要写作中,很多人持这种观点:认为生物医学是客观性事物和过程的描述,需要采用被动语态这一句法特征。实际上,无论是采用主动语态还是被动语态都不是问题的实质,关键在于符合论文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相比较而言,国外生物医学期刊摘要中采用的主动语态明显多于被动语态,与英美国家文化和语言表达相关;而我国生物医学期刊摘要中被动语态过度使用的情况依然存在,但已经逐步改善,这得益于生物医学论文作者开放性视野的扩大和我国对外生物医学交流的广泛和普及。

三、建议

与国外生物医学期刊摘要写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相比,我国生物医学期刊摘要写作显得过于格式化,差距明显。针对我国生物医学科技期刊摘要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对于医学科技期刊作者和编辑而言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和提高:

第一,提高国外生物医学期刊、资料的阅读量。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与英语阅读能力息息相关,因此,为提高生物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能力和编辑能力,首当其冲是需要增大国外生物医学期刊、资料的阅读量,对于论文作者而言要在本专业国外期刊资源阅读上下功夫,尽可能多阅读,熟能生巧,从而写出地道的英文表达;对于编辑而言,只有掌握丰富的国外生物医学资料,不断提高阅读量,才能准确把握国外英文摘要撰写的主脉络和新趋势,从而提高英文摘要的编辑能力,使国内生物医学期刊的发展更具国际化。

第二,扩展视野,加大生物医学国际交流和专业培训。无论论文作者和专业编辑,参加相关的生物医学国际交流和专业培训都是必须的。生物医学的发展瞬息万变,知识的更新周期变短,必须加强生物医学的国际交流,通过聆听生物医学国际会议等形式,及时了解生物医学动态,掌握生物医学新事物、新表达,从而紧跟国外生物医学发展步伐,提高英文摘要表达能力。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通过举办专业培训等形式,加编辑人员英文摘要编辑水平。

张三,培养英文表达风格。由于国内大多数生物医学论文作者采用的是先写中文摘要,再进行转译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不了中国式英语的模式。在实际中,可以通过摹写英文摘要原文的方式,逐步培养独立的英文表达思维和表达风格,从而写出出色的论文英文摘要。对于编辑而言,也要培养英文表达风格,通过与论文作者的反馈,促进论文英文摘要的完善。

本文从客观的角度对于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的英文摘要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生物医学期刊英文摘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实际上,由于英语并非我们的母语,在实际运用和表达中,存在不足是客观情况,但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这种差距,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掌握英美语言表达习惯,创新英文摘要写作编辑方式,与国际接轨,促进国内外期刊的相互交流和提高。

――――――――――

参考文献:

〔1〕巩倩,陈华,李锋.医学科技论文英文摘要概况及目前存在问题[J].学报编辑论丛,2009,(00):54-58.

〔2〕何达,李桃,陈永杰,等.中、英文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统计比较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3):404-407.

〔3〕何瑞清.中外科技期刊英文摘要比较――语态分布和“头重脚轻”句的使用频率[J].上海科技翻译,2004,4(1):16-19.

〔4〕吴涛,赵娟,袁天峰.中外医学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写作对比分析与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3):609-612.

〔5〕韩仲琪,李炳汝,王庆法.医学论文英文摘要格式及其写作问题[J].编辑学报,2002,14(6):411- 414.

〔6〕王志娟,法志强,郭洪波.6种国内外神经医学期刊英文摘要结构和内容分析[J].编辑学报,2012,24(3):233-235.

〔7〕腾真如,谭万成.英文摘要的时态、语态问题[J].中国科技翻译,2004,17(1):5-7.

第3篇

[关键词]医学英语 第二课堂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064-01

一、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意义

第二课堂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锻造人格的活动;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和发展;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与课堂教学相比,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不受时间、地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限制,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多彩。同时,它还是进一步加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辅助手段。第二课堂以其活动的主体性、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参与的实践性有益地补充了课堂教育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和促进其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针对我校是医学类院校的特点,大学英语课加入了医学英语知识,但由于学时有限,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进行大量医学英语知识的输入,课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输出。比如,按照教学计划我们针对在校生进行医学英语的教学,但由于学时有限,每周课上只有一学时时间让学生学习和实践医学英语。但医学英语知识本身较难,学生在课上掌握情况并不是十分理想。针对此种情况,我们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将医学英语知识的再次输入和实践融入到课下,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学习医学英语的重要性

医学英语是基于医学理论知识的模式和框架,应用英语本身所固有的语法特征、语境、文化背景以及写作构思等方面,并深入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不同学历、理解能力等而开展的文化教育。学习医学英语不仅是对医学理论知识的回顾,而且更是对英语本身的一个广泛、深层次的学习提高。

医学类院校开展医学英语知识学习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英语医学、药学、护理等专业词汇,提高学习阅读医学专业英语,同时注意尝试专业英语的翻译与写作,能用英语写临床病历摘要、化验资料、化验报告、处置记录等医学应用文,使其成为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并能熟练地应用英语语言技能从事教学、翻译、教育与医学相关工作的高级英语专门人才。[1]

作为我校学生,具体来说医学英语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医患沟通: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需要面对各式各样的病人,当遇到外籍患者时,是否能对病患及时救治,沟通便显得极为重要。因此,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就要把提高医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放到重要位置,即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能力;文献阅读:我们知道许多医学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都来自国外,那么我们的学生要想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紧跟时代科技发展的步伐,能够自己亲自阅读外文文献便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等到英文文献被其他学者翻译过来再去研读,那么这些文献本身价值就没有及时被发现,在翻译过程中含义也可能被曲解,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读的能力;自身提高:当医学类院校学生毕业后撰写学术论文时,医学英语写作能力便凸显出来。尤其参加国外医学会议时,不仅要撰写好自己的学术论文,更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和其他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医学英语写、说、听的能力。综上所述,如何在完成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提高医学类院校学生的医学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便成了目前医学类院校外语教学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

三、第二课堂活动和医学英语教学实践的结合

第二课堂活动弥补了课上时间有限的不足,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提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医学英语的学习仅依靠课上的有限时间肯定不能让学生全面掌握医学英语知识,更不用说实践所学知识了。那么,如何将第二课堂活动和医学英语知识相结合,即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学习实践医学英语知识便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虽然已有许多学者对第二课堂活动和医学英语教学进行研究,但将两者有机结合的模式探索却少之又少。我们结合国内外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及医学英语教学实践的研究成果,采用美国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的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和Swain的输出假说(Output Hypothesis)试图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医学类院校学生参与的医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模式,即“2+3”的教学活动模式。

这种教学活动模式的可行性原因有以下两点:1.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积极性极高,因为是医学类院校学生,学生在接触医学英语时均产生极大的兴趣,都能主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大量知识输入及输出。2.我们外语教研部第二课堂活动一直开展的非常顺利,有一些浅薄的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广大师生的配合下定能将两者很好地结合并开展。

预期效益可使第二课堂活动更加注重增强语言的趣味性、真实性、实用性,锻炼学生实际运用医学英语的能力。通过表演和比赛的方式,模拟医院、企业等真实会话场景,培养学生职业角色转换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实习就业、职业发展打下夯实基础。使我们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真正做到医教结合,学以致用。

第4篇

【中图分类号】H 152.3

【文章编号】1000-9817(2007)06-0573-02

【关键词】 论文,学术;医学;期刊

医学论文是作者科研成果的总结,凝聚着作者辛勤的劳动,是智慧的结晶 。但是不少作者对如何有效的自己的科研成果不够重视,对期刊性质也不够了解,结果 往往将科研成果在一些缺乏影响力的刊物上,甚至是非法期刊,导致科研成果未能有效 得到、推广,也给自己的科研成果鉴定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笔者在工作中常常与 各种医学期刊打交道,对我国医学学术期刊、提高投稿命中率以及科研成果的有效有着 自己的一些体会,现就论文投稿的价值取向探讨如下。

1了解期刊特点

1.1识别非法期刊特点 非法期刊简单的说,是指违反国家、地区新闻出版 条例、法规的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扫黄打非办先后公布了数批非法假冒期刊,这些非 法期刊以医学类占较大比例。非法期刊[1]往往具有录用率高、发表 快、不能开具正规发票等特点。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出版管理条例》中的相关原 则,非法期刊大致有以下几种。

1.1.1境外期刊 国内出版的非法境外期刊主要来自香港,其主办单位有“ 中华XX学会”、“国际XX出版集团”、“中华国际XX会”等。它们在香港注册,却主 要在大陆地区非法征稿、 出版。这类期刊在国际上没有任何影响力,专门以有偿发表为目的。

1.1.2刊号严重错误或杜撰刊号的期刊 公开发行的合法期刊必须同时具备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二者缺一即可判断为非法期刊 。非法期刊的2种刊号往往都是杜撰出来的。

1.1.3合法期刊制造的非法期刊 这主要是指正规期刊在正刊之外办的增刊 、专刊、专辑等。《期刊出版管理条例》三十四条规定:一种期刊每年可出版2期增刊,但 必须获得许可 和增刊准印号,其开本必须和正刊一致,并且要在封面上标明“增刊”字样。但是,不少合 法期刊每年都出数本增刊,增刊规模远超正刊,比正刊厚得多,且往往未获得增刊许可证。 增刊发表的论文与正刊相比,往往质量不高,多不被评审机构认同。

1.1.4非学术期刊办的学术版 例如科普杂志办的学术版。这类刊物以有偿 发表为主,但往往没有得到期刊主管部门的批准,而是悄悄办的额外期刊,也不随原刊一 同发行,其目的是向的作者收取版面费。这类期刊也属于非法期刊。

1.2投稿基本对象:核心期刊

1.2.1国内核心期刊 在医学界,国内的核心期刊主要是指北京大学图 书馆研制的“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与国家科技部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 核心期刊)中的相关期刊[2]。前者每4 a评选1次,有效期为4 a,2004年版 共评出医学类核心期刊222种。但不收录非中文版的医学期刊。后者每3 a评选1次,有效期 3 a,期刊的语言不限。两者既有一定重复性,又有互补性,结合使用,就基本囊括了国内 较权威的医学期刊。核心期刊是作者投稿最主要的对象,其目录网上容易检索,作者按照核 心期刊目录寻找投稿对象,可以有效避免非法期刊的发表,并保证成果的有效。

1.2.2国外核心期刊 医学类的国外核心期刊主要是指进入 了《科学引文索引》(SCI)、《医学索引》(Medline)的期刊[3-4]。包括国外 期刊以及部分英文版的国内期刊,其权威性往往要比国内核心期刊评价机构评出的核心期刊 强得多。

2期刊性质与投稿优先原则

2.1国外期刊与国内期刊的选择

2.1.1国外期刊 国外期刊主要以英文形式出现,在这类期刊上有助于研 究成果的国际交流,而且国外期刊不少都是SCI,Medline等著名检索源期刊,国内作者向它 们投稿也主要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国外期刊的优势还体现在出版周期相对国 内期刊短、影响因子高等[5-6]。快速发表无疑有助于论文中科研成果的及时 与著作权的保护 。国外期刊自然属于境外期刊,大都没有在中国大陆地区登记发行,但是由于其期刊收录于 国际著名检索机构,国际影响力大,所以国内是认同的。让自己的论文产生国际影响力是每 个科技作者所追求的,论文在国际权威期刊的发表往往是对作者科研成果最好的肯定。

2.1.2国内期刊 国内期刊以中文为主,其影响范围通常是国内。一些在国 内领先的成果或不便于翻译成外文的论文往往都选在国内期刊发表;国内期刊出版周期往 往较长,尤其是双月刊、季刊等。但不少期刊的英文摘要是被国际一些知名数据库收录,也 有利于提高论文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一些国内出版的英文版医学期刊,如《中华医学杂 志》英文版、《世界胃肠病学杂志》等就被SCI收录,同样具有很好的国际影响力。

2.2综合性期刊与专业期刊的选择

2.2.1同等级别下的优先原则 综合性医学期刊和专业性强的期刊在同是核心期刊 的情况下,优先的原则为:首先比较二者的影响因子,如综合期刊影响因子明显高于专业期 刊,则选择综合期刊发表;如综合期刊影响因子较专业期刊没有明显的优势,甚至不如专业 期刊的,则优先选择专业期刊发表;如二者都不是核心期刊,则专业期刊优先。

2.2.2不同级别下优先原则 如综合期刊是核心期刊,而专业期刊不是核心 期刊,其优先原则为:一般论文选择综合期刊发表,如是课题来源的论文,因涉及成果的鉴 定,专业期刊的发表将使研究成果更有说服力,故可考虑专业期刊优先。

2.3不同管属范围期刊的选择

2.3.1期刊的管属划分 随着核心期刊概念的提出和广泛运用,学术期刊已经没有 区分国家级和省级的必要了。以期刊的管属范围来看,可以分为:(1)由国家政府主管、主 办, 或是国家级学会、协会主办的期刊;(2)由省级政府或学会、协会主管、主办的期刊,刊名 常带有所在地的地名。

2.3.2优先原则 (1)进入国际数据库者优先。如论文有英文摘要,则有必 要考虑这点,以增加论文国际影响力的机会。国际数据库通常是指《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 (CA)、荷兰《医学文摘库》(EM)等。(2)办刊质量的优先。被选期刊如都未进入国际数据 库的,选择时可以从期刊创办时间、期刊出版周期、费用、期刊装帧印刷质量、被 国内数据库收录情况等方面考虑,办刊质量高者具优先权。

2.4其他优先原则

2.4.1发表费用少者优先 不同期刊收费标准不一样,本着节省科研经费的原则, 作者宜优先选择没有审稿费、发表费用低廉的期刊。目前,免费的期刊很少,大都 是 要收取版面费的,但是仍有一些医学学术期刊是不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的。还有不少期刊 是免收作者审稿费的。

2.4.2本行业主办的期刊优先 例如作者为某学会的会员、委员的,投本 学会的期刊往往在同等条件下具有优先权。中华医学会的会员在投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 时享有审稿费减半的优惠;《人民军医》杂志规定不向部队、武警作者收取任何费用等;还 有期刊协办单位作者的稿件往往具有优先发表的权利。

2.4.3基金论文优先原则 更多的期刊很欢迎各种基金论文,规定省部级、 国家级课题论文具有各种优先发表权,可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发表。所以,凡属课题论文 的可以向一些高质量的期刊投送。

2.4.4发表周期优先原则 作者投稿时了解期刊的发表周期是一个非常关键 的环节。国内期刊的发表周期一般顺序为周刊

总之,医学论文作者应重视论文的发表质量,明确的目的与价值取向,掌握丰富的 期刊情报信息,对于提高的有效性、科学性意义重大。

3参考文献

[1]蔡封俊,阳腾霞.浅谈合法期刊和非法期刊的鉴别.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15 (1):26.

[2]戴龙基,蔡蓉华.核心期刊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3): 207.

[3]钱荣贵.国外“核心期刊”的理论源流.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2,18(4):152.

[4]李雷.国外部分科技类核心期刊筛选简介.高能量密度物理,2006(1):30.

[5]张斌,吴立武.我国作者在国外期刊发表医学论文现状分析.医学情报工作,2001,2 2(4):14.

第5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Qiannan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主管单位: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主办单位: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贵州省都匀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4983

国内刊号:52-5030/R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6篇

关键词 研究生 班级建设 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5.025

Class Construction Mode of Basic Medicine Postgraduates

Fusion Mentor Du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YAN Weitao[1], BI Guopeng[2], LI Pinglu[2], Zarragabene La[1]

([1] Department of Forensic Medicine,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13;

[2] Xiangya School of Medicin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13)

Abstract Integrate the tutor du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to graduate class construction, is a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with further deepening of educational reform,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new organizational mode of students in basic medical research explore.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basic medicine fusion tutorial system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according to graduate student class construction mode, and 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basic medical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class model,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new model are elaborated that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main role, is regarded as a research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ltivate a useful exploration of the management reform.

Key words postgraduate; class construction; tutor system

1 基础医学类研究生的管理特点分析

(1)生源质量下降,研究生班级结构复杂。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基础医学类研究生数量也在逐步增加,同时受专业求职去向少、收入水平低、职业晋升慢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医学生不愿意选择基础医学类研究生,加上其他医学相关类的学生报考和研究生招生调剂,使得基础医学类研究生的生源质量下降,同时年龄结构不同,本科学习经历不同,地域来源、家庭状况、知识储备、生活经历等的差异,使得研究生班级的结构复杂,给基础医学类研究生的班级建设带来障碍。①②

(2)基础医学类研究生精力主要集中于科研任务,集体意识淡薄。基础医学类研究生完成理论课程学习后,便各自进入导师所在的系室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相对于其他类别的研究生,基础医学类研究生有较大的科研压力,毕业时对科研课题的要求较高,耗时相对更长,使得研究生在完成导师所下达的课题任务时还要疲于应对毕业论文,这进一步加重了基础医学类研究生的科研压力,使得研究生与班集体的接触越来越少,集体意识越发淡薄,使得班级凝聚力不高。

(3)思想较为成熟,追求独立自主,班级建设主动性低。基础医学类研究生普遍年龄在25岁以上,心理发展已处于较为成熟的水平,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缺乏班级集体荣誉感,同一班级的研究生由于专业、研究方向的区别,分属不同的导师、实验室,在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时间安排均有较大差异,使得研究生在班级、年级层面上缺乏深入交流的渠道,班级活动形式趋于单调,缺乏吸引力,使得基础医学类研究生班级建设主动性低。③

2 现行基础医学类研究生的班级管理模式

2.1 横向班级

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相对于原有的小规模招生、“精英化教育”的层次有了很大的拓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各大科研类高校逐步形成了以入学年限为标准的横向班级管理模式,将同年入学、不同专业、导师的研究生群体编入一至二个班级,这种横向班级的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便于学院、年级层次对研究生的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同年入学的来自不同地区、高校的新生之间的交流,促进研究生个体的学习不局限于本专业,而对其他专业也有大致的了解与涉猎,这为基础医学类研究生多元化、跨学科的学术合作奠定了客观基础。④

2.2 纵向班级

纵向班级模式突破年龄、入学时间的界限,以导师为中心,将师从同一导师的研究生编为同一班级,以相同的学科方向为班级共同目标,要求导师不光专注于科研,也需要对自己名下纵向班级中的研究生群体进行管理、建设,引导研究生的思想成长,这种班级模式加强了同一研究团体内部的交流互助作用,增加了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让导师不仅为“学术导师”,更为“人生导师”,发挥导师的教书育人积极性。⑤但纵向班级模式容易在校内形成以课题组为单位的小团体,缺乏横向交流,研究生仅限于与同一研究方向的同学交流,限制了社交圈的发展,为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与平行年级的管理、统计、竞选带来了诸多不便,等等。

3 新的班级管理模式探析

3.1 结合导师制的混合班级模式

建立结合导师制的混合班级模式的核心思想,充分发挥导师一岗双责制,为每一位入学研究生提供“平行班级”和“导师制班级”的双重身份,学院以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导师为团队核心,根据每位导师所带研究生人数、同一导师名下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研究生所在年级,以同一导师的课题组为建设单位,建设纵向导师制班级,由导师负责高年级研究生的组织关系,并任命相应的负责人;同时,学院统一根据研究生入学年份,以研究方向相近的导师制班级为基准,建立横向的研究生行政班级,设立专门的研究生辅导员担任横向班级辅导员,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组织关系转接等。班级内部民主推选班委会,班委会包含班长、副班长、组织委员、心理委员等,导师制班级负责人按照年级参与横向班级班委会,在协助导师完成本专业研究生科研进度、日常管理的同时,与班委会共同在院党委、辅导员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本年级研究生班的思想政治教育、团内推优、心理健康、奖助评定等工作以及组织开展各类班级活动。

结合导师制的混合班级模式的实行,能够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发挥其尊重个体、责任导师、统一管理的优势。一方面,导师责任制班级的设立,将研究方向相同或相近的归属于同一导师的不同年级的研究生集中在一起,其负责人在其中起到了连接研究生群体和导师的纽带作用,在导师的引导下,开展本单位研究生科研课题相关工作,同时组织研究生进行相应的组内文娱活动、学术讨论等,建立纵向导师制班级集体目标与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科研合作氛围。另一方面,以年级为单位的横向班级班委会能够在学院统一安排下更加直接、便捷地进行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将辅导员与负责年级的研究生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便于辅导员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工作,班委会与各导师制班级负责人的紧密合作能够让辅导员贯彻落实各实验室的统一组织工作,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研究生心理问题的产生等。从班级层面上来说,横向班级的设定也能够充分调动同年级不同专业研究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以共同成长、跨学科思维为目标,有效增强班级组织凝聚力,为同年级学生度过入学适应期、开展多学科科研合作、扩大社交圈、解决个人情感问题等打下客观基础与必要保障。

3.2 结合导师制的混合班级模式建立的基本要求

3.2.1 以人为本思想是研究生管理的核心理念

在研究生班级建设的探索中,不少高校出台过各类研究生管理和班级建设的规章制度,希望在研究生班级建设上进行各个层面上的约束,忽视了研究生群体的个体独立性,结果是导致研究生与研究生、研究生与导师或辅导员之间形成了一种“契约化”“规范化”的关系,在研究生班级建设中,尤其是基础医学类这种科研性特别高的专业类别,应始终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核心理念,研究生辅导员在研究生班级中应扮演引导与辅助客体的角色,体现班级的民主性,确定研究生自我管理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创新思想的产生,将班级建设的重点从规章制度转移至提升研究生个体在群体中的归属感,并且强调横向班级中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建立具有充实精神文化的精品班级。

3.2.2 发挥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效的模范,是学生的最活生生的榜样。”国家教委、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等相关文件明确指出,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不仅负责指导研究生的业务学习,而且要关心研究生政治思想上的健康成长,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由于研究生扩招、导师忙于科研、职称等原因,导师对研究生的重视度在不断下降,与研究生交流不足,交流内容仅限于自己研究方向的范畴,而对研究生的日常生活、思想政治表现一概不过问。结合导师制的混合班级模式,通过导师为中心的纵向班级负责人的纽带作用加强了导师与研究生的联系,有利于导师融入研究生群体,调动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从学术方面和思想方面给予研究生以正确的引导,并且与横行班级辅导员共同对研究生群体进行管理,促进基础医学类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育合格的医学科研人才。

在我国经济大力发展带动文教、卫生等各领域的深度改革过程中,不断扩大的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向高校研究生院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导师制的混合班级模式能够集横向班级与纵向班级的优势于一身,一方面确定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规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所承担的责任,通过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将研究生管理中的多个单元有机整合,促进研究生在学术、思想、生活方面的全面发展。

*通讯作者:扎拉嘎白乙拉

基金项目:中南大学2015 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第14号,负责人:颜伟韬,一般项目)

注释

① 费葳葳.高校研究生班级精细化管理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4):247-248.

② 王俊普,罗婷,吴晓英,等.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2):193-195.

③ 张晓卫.工科研究生的现代班级管理模式探究[J].科教文汇,2011(10):142-143.

第7篇

 

《医学科研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医学基本科研方法的讲解、医学文献的阅读、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等,可以使医药专业的学生了解医学科研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医学科学研究的兴趣以及对专业的热爱。为今后的就业和继续深造做好铺垫。

 

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从原来的培养临床医生转变到了培养全面的医学创新人才。医学创新型人才应有浓厚的创新意识、高尚的创新人格、丰富的创新知识、饱满的创新精神、活跃的创新思维、高超的创新能力、科学的创新实践[2-3]。为了适应这种转变,很多医学类院校都在研究生中开设了《医学统计学》、《医学科研方法》这两门课程,以达到培养全面型人才的目的。近年来,逐渐在本科学生中也开设了这两门课程。

 

在医学科研相关内容的学习中,《医学统计学》、《医学科研方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门课程[4-6],但是我在教学中发现,我校的医学类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中,有的专业两门课程都学习了,有的专业只学习了一门课程,两门课程都学习的专业中,有的设置在同一学期,有的设置在不同的学期。为了探讨课程设置的最佳效果,我对这几类班级做了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2级医学本科本学期开设了《医学统计学》的班级为研究对象,分成三大类,分别是在学习《医学统计学》之前没有学习过《医学科研方法》的班级、在学习《医学统计学》之前的某学期学习过《医学科研方法》的班级、以及在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同时正在学习《医学科研方法》的班级,在这三类中分别随机选择一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称为甲班、乙班和丙班,共208人。这三个班级所使用的《医学统计学》和《医学科研方法》的教材一致,授课学时、内容相同。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给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

 

1.3 统计学处理

 

资料录入和分析均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2.1 调查问卷结果

 

在整个学期的教学结束以后,对所选三个班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表2。

 

三、讨论

 

《医学科研方法》这门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为:科研设计的基本概念、科研设计的三要素、科研设计的原则、科研设计的类型、动物实验、医学文献的阅读、医学论文的写作等。《医学统计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医学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数据的分类、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等。

 

在本次调查中,上过《医学科研方法》的班级对科研的兴趣和了解比未上过《医学科研方法》的班级要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医学科研方法确实有开设的必要,能让学生们在本科的学习阶段对科研有所了解,为以后的深造打下基础。

 

在内容上,医学统计学中学生们会学习到的统计学方法,都是与医学科研方法中学习到的科研设计类型相对应的,在没有上过医学科研方法课程的班级中,就需要教师额外给学生讲解相对应的科研设计类型,并且还要给学生解释统计在医学中的应用,这就耗费了上课的时间,且很多学生在上课时简单的讲解中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各种科研设计类型。如果两门课程分开两个学期进行教学,学生们对之前的内容就会有所遗忘,因此乙班和丙班两个班级的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将两门课程放在同一个学期教学能促进相互的理解,内容上显得更加的连贯。

 

本次研究只是对《医学统计学》和《医学科研方法》这两门课程在内容理解上的相互促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为以后的学生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在任何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效果不仅仅是由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开课顺序决定的,对教学效果有影响的还有教学模式,要将好的教学模式与合理的培养方案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具有实际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第8篇

不管你是发表什么样的期刊,想必大家应该都特别关心什么时候能够见刊了吧,其实论文在进行发表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的周期的,所以就算着急,也是需要耐心等待的,那么一般的周期是怎样的呢,小编在这里讲给大家听。

按照以往的情况来说,也就是三年前来说,一般的周期是在一到四个月之间,小编这里说的是正规的期刊,像万方,知网、维普收录的比较热门的期刊,一般能在3-4个月发表。但是今年期刊发表却有了改变,今年的普遍刊期发表周期是这样的,大概是2-6个月之间,你们看到这之间的差距了吗?

再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像上知网的教育类期刊,最早也是在你提交的4个月以后才可以进行发表,有的论文还会排到明年下半年。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普通期刊的发表周期,而不是核心期刊,也不是学报。

像经济类期刊的刊期是在两到五个月之间,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最快发表经济类期刊,也是需要在两个月后才能进行发表的,这还属于加急情况。

医学类期刊的发表周期在4-6个月,医学期刊比其他期刊的发表周期都长,审稿更加的严格,但例如工程科技类期刊可以在1-3个月内可以进行发表,如果你要发表的期刊是工程科技类,那么你还有加急发表的机会,但其他的类别的期刊基本不太可能在2个月内就发表出来。

作者朋友们一定要了解清楚的一般周期,如果因为自己不了解这个周期而错过了的最佳时间,那就得不偿失了。今年不同往年,由于期刊数量较少,期刊的页吗也变少了,所以发表期刊的时间都比较紧张,比往年刊期靠后2-3个月。小编在这里给作者朋友们提醒,如果需要一定提前准备好。

第9篇

核心期刊本身就写作难、审稿难、发表难,周期很长,发表难一直是作者投核心期刊的一大难题。核心期刊的正常审稿周期1-3个月,发表周期是6-12个月,还需得在论文质量较高的基础上;若论文本身先天不足,便极有可能面临退稿,或多次返修,致使周期更长。所以,作者要求的“近一两个月发表”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核心期刊无论是从论文的标题、立论、结论,还是从论文的格式上都比一般期刊要求严格,因为论文的质量就是期刊的生命,好的论文才保证核心期刊的权威性。

1、首先确定自己的论文属于哪个领域

比如经济类、医学类、文学类、理工类等等;其次在所属领域内选择一本适合的期刊;再次,每个期刊都有无数个栏目组成,要求客户在投稿前确定自己的文章适合哪个栏目,这样,杂志社在审核稿件时有更强的目的性,提高的效率。

2、一个月向同一本杂志投递的稿件数量不要超过三篇

有的客户一次性向杂志社投递十几篇稿件,让编辑进行筛选,殊不知这大大降低了的成功率。一方面,杂志社编辑每天要处理百十篇稿件,精力有限;另一方面,会让人误解这些稿件即使没有发表过,也有被其他杂志社淘汰过的嫌疑。

3、关于期刊的截稿问题

期刊截稿分为两种,一是杂志每月交稿的时间,二是临时征稿截止的时间。对于前者客户不必太在意,因为这属于期刊的常规征稿,期刊每个月都要征稿,错过这一期还有下一期。对于临时征稿的截止,就要求客户宜早不宜迟,争取在截稿之前定稿,一旦超过期限就错过了定稿时间。

4、关于稿件的字数限制

论文的字数要求意味着能少就不要多,规定多少字就写多少字,毕竟论文不是散文,期刊的版面限制决定了洋洋洒洒多出的字数只能被删减。字数少,即使版面占不满,也不影响发表。

5、留用与发表的区别

留用和发表是两个概念,编辑审核稿件只是表明这篇稿件适合该期刊,但是并不代表一定会发表。每一期杂志都会挑选最优秀的稿件发表,是否发表,要等杂志定稿后才知道。一般客户如果收到杂志社的采用通知单或直接接到编辑人员的采用电话,就表明稿子确定发表,否则意味着稿件未被采用。

6、尽量使文章逻辑通顺,没有错别字

第10篇

我们都知道现在职称应该也成为了很多人都特别重视的一种评定职称的方式,所以在发表的过程当中很多人对每一个环节都是特别关注,那么职称的如何收费?

一、当你的文章可以发很多方面的刊物的时候,选择最便宜的!

比如医院管理方面的文章,发管理类比医学类便宜得多。

二、当只要求省级国家级正规期刊的时候,选择综合性刊物!

一般说来,综合性刊物要比专刊更好发更便宜,如果没有规定必须发专业刊物,那发综合性刊物对于评职称就是起的一样的作用。

三、越早发表,职称价格越低!

最好是提前半年发论文,这时候选择余地大,可以选择性价比高的刊物。越往后面,杂志社的版面费越高,性价比高的刊物刊期都发到几个月之后去了,只剩下价高不好发的期刊。

四、发的人越多,职称价格越低!

同事朋友之间可以联合起来找同一家构发,这样可以拿到比较优惠的价格。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 课程设置 技能培养

2005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职高专专业目录》(试行)“规定了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职业技术门类,反映了职业技术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培养目标,是国家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一项基本的指导性文件,是指导高等院校设置、调整专业、制订培养方案、组织教育教学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在该《普通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的招生专业由原来的可以开办相关医学类专业调整为只能开设医学技术类专业。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目录专业简介》中,对医学技术类中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环节作出了界定:“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从事临床影像检查、诊断与治疗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能力:医学影像检查与治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人体解剖学基础、医学电子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基础、外科学基础、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核医学与放射治疗、医学影像设备原理及构造、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以及各校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该简介中培养目标强调高职高专院校医学技术应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而非学科性人才。学生所具有的专业核心能力是影像检查与治疗技术。为了适应新的需求,高职高专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只有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才能应对新形势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挑战。

一、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对课程设置阐释

课程设置主要是指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和课程内容安排的科学性。课程结构的合理性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包括开设的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和各课程之间的有序衔接,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课程内容安排的科学性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展的要求与前沿。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

(二)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课程结构不合理。没有合理定位影像技术专业课程。目前大多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不是脱胎于原来的中专学校,就是参照医学类本科院校课程,很少做必要的调整,有的学校甚至是因人设课,能够真正深入社会调查市场需求和用人动态而调整专业计划并合理设置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很少。课程科目的设置往往偏重医学类科目,学时分配不合理,单纯理论性学时过多。通识类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开设不合理,通识类课程和专业基础课所占比例过大,人文类课程太少或几乎没有开设。教材的选择两极分化,不是沿用中专的教材,就是采用本科医学类的教材,不能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展的要求与前沿,这就导致学生所学不多或难于消化吸收,不能符合培养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2)轻实践环节,重理论课讲授。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高级应用技术人才,而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不注重实践,单纯突出理论课的讲授作用,多数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并不重视实验环节,认为实践内容只是理论内容查缺补漏的方式而已,没有固定的实践课程安排,实践内容安排的随意性大,缺乏系统和科学性,完全达不到实践课程在技术类课程中所应该具有的巨大功效。而且实践环节往往集中安排在理论学时之后,学生只是单纯按照试验大纲或实验指导进行操作,极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意识,导致学生丧失了实践中的探索、钻研意识,对知识的掌握停留在表面层次上,最终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基础知识不牢动手能力又差的学生。(3)采取单一的考核方式,考核结果不能作为全面衡量学生能力的依据。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因为升格于中专学校或脱胎于本科院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仍旧沿袭原来学校的考核方式,主要采取单一的考核方式,侧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对实践环节的考核往往流于形式。单凭理论考试成绩确定学生的优劣,学生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被忽略不计,学生在学业上掌握的程度不能被全面客观地评价。从这种考核方式上反映出的教学质量情况难免以偏概全,失去准确度。

二、应对新形势,优化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目录专业简介》中所界定的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医学技术影像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仅仅突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用性和综合性还不够,更要建立科学、系统和完善的实践培训体系。在课程设置中除加入人文知识内容外,还应该通过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课程选择上应立足于高职高专院校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提升自中专院校或脱胎于本科院校,加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特殊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教学内容不是相对滞后就是脱离高职高专院校实际,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的高职高专院校课程建设还是参照传统的医学类专业的课程建设模式,不能脱离母体的羁绊,所做的只是在课程科目的数量和难度上加以减少和降低,而没有开设适合高职高专的课程。为了适应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服务社会的职能,高职高专院校应该结合专业特点和市场需要,优化原有的课程设置,脱离医学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创设新的课程,增开一定门类的技术类课程。结合服务区的需要和本院校的资源与优势,大力发展校本教材。教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有所取舍,侧重实际应用技能的展示与讲解,适当减少单纯的理论研究。

(二)医学技术类专业的特点是课程体系基石,实践内容所占比重过小

合格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是高职高专医学技术类专业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是影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开设成败的关键。科学、完整、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该建立在工学医学结合基础之上,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根据就业市场用人需求,通过让学生及早接触与熟悉工作岗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及实践操作技能。同时要兼顾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提升,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契合专业特点,要以影像技术岗位职能培养为出发点

教师安排教学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到医学影像技术类专业工作职能要求,改革传统的以理论内容为主忽视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根据医学影像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岗位的职能要求等选取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本着“理论内容是实践能力的基础,实践能力是理论内容的升华”的指导思想,明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从而达到培养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目标。时刻以问题为基础,知识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证相融合,教学中采取院校与模拟医院和附属医院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学校影像中心和现代化教学设备及附属医院专业岗位的人力、设备等优势,把部分理论课堂内容直接搬入模拟教室或到附属医院影像科室去讲授,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真实的学习场景。

(四)以坚持技能培养和工作相结合为出发点,积极推进整体课程实施

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该在传统讲授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路,注重学生校内学习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做到校内学习和实际岗位工作需求的统一。在专业技能课程方面,采取理论为点,实践铺开的方式,采用任务型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应用为载体,以注重培养学生具体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能力为目标,为学生理论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可持续提升提供一个有效和良好的途径。

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将医学技术类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为一个总教学模块,参照综合医院影像科的设置来设置子教学模块,也就是各门课程所包含的章节。这样各门课程之间的衔接上就会避免出现错位现象。学生在系统学习掌握好实际操作后既可胜任医院影像科的某一个职业岗位工作,学校也可根据各级医院影像科不同的职业岗位需要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这样,既便于安排各门课程的教学进程,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发展及就业岗位意向重点选择一个或几个课程模块,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

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淡化成绩观念,提高能力衡量分值。采用笔试+ 技能操作+ 平时作业+ 实践报告的综合考评方式。通过测评,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重视实践考核的绩效分值,使其考核总分值与理论考试成绩权重相等。考核内容以医学影像技师所应掌握的技术标准,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加大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性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有着它自己的独立性,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能够印证学生在理论课中掌握的理论知识,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日常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通过加大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能有利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实践性教学所包含的实验、实训与实习三大环节中,不但要认真编制实践教学大纲与计划,还应该对实验内容及方法进行合理改革调整,在实验中,指导教师一定要精于演示,才能带动学生,促进学生的实际技能操练。可以采用role playing的方式,在实验与实训中让每两位学生结成训练对,分别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进行操作训练并互换角色,教师对于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给予指导。实践教学是影像技术专业的重点和难点,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应用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还应该适当增加实训教学,每学期抽出一定的时间,以“模拟医院的方式将医学模拟设备应用于影像技术专业技术实践教学, 倡导以贴近医院的真实环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开展实践和考核”。或者带领学生到附属教学医院,充分利用医院的影像设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临床实际操作技能。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充分安排学生在三级以上具备CT、MRI等大型影像设备以及具有较高诊断和操作技术水平的教学医院实习,开展技能实训,让学生在岗位的氛围中印证所学专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健全实习管理制度,确保实习质量。

(六)立足校本实际,深化丰富教学资源

课程设置的成功依赖于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源。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整体素质决定了课程的实施。作为应用型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富有前瞻性,能够站在技术的最前沿,要充分掌握本行业的工作背景和行业发展情况。院校在师资的培养上要注意突破教师的单一教书职能,积极鼓励教师到医疗卫生行业的一线进行充分的理论实践,丰富教师的专业素养。同一门课程可以由不同的教师承担,互帮互学,取长补短。院校可以根据需要合理地甄选本行业优秀人才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发挥各自所长,共同承担课程的教学任务。

第12篇

1.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单一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二级学科,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对于本科生的培养重点是管理科学。然而,在经历学制一般为4年或5年的本科学习后,该专业满足毕业要求者却被授予医学学士学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未能将人才培养与学位授予科学、合理地联系在一起。历年来,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以“为医药卫生事业培养高级卫生管理人才”为目标。然而,从总体上看,新医改政策在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两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政策倾斜。未来一定时期内将是我国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具有较高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才。由此,针对我校(定位为教学研究型大学)来说,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是否应该调整为培养能适应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专门人才是一值得思考的问题。

1.2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的设置应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基于“培养具有一定医学背景的卫生事业管理专门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理应以管理类及相关学科的课程为主。但在我校目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制5年),医学类及公共课程学习占2.5学年,且从教材、教学大纲、考试形式上直接套用临床专业的医学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折射出卫生领域盛行的“内行管理”思维。新医改政策要求建设与发展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队伍,而从整个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结构来看,医学课程比重高,管理学课程比重低、难成体系,成为弱化该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安排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妨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1.3实践教学安排不合理实践教学是串联理论和实际的重要桥梁,是提高学生实际问题处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习惯上是由我校临床医学院负责实施,这种教学安排着眼于将临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一系列问题,如在教学管理的规范性,“知识-技能-实践”的基本逻辑,师资遴选等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

1.4毕业实习安排不合理毕业实习是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实习都被安排在最后一学期。但是,从近年对毕业生实习管理的情况来看,学生不重视毕业实习的问题较为严重。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能通过考试,修满毕业所需学分,就可以毕业,至于毕业实习、毕业论文都不重要。教师们则认为,学生们都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应聘工作、研究生或公务员考试等方面上了,很少有人认真地实习和写毕业论文。从近年来毕业同学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来看,可以发现毕业同学普遍对毕业论文的撰写没有足够的关注。

2建议

2.1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全盘考虑,整体优化,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和一体化。构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仅要合理安排医学课程和管理学课程,同时也要高度重视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在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做到各学科内容的有机融合。就我校目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建立科学、合理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科体系为出发点,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突出系统性要求,整合预防医学相关课程与专业课程。针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医学课程的设置,有学者认为医学类课程的课时占总课时的适宜比例为30%左右。借鉴国内部分高校的经验和做法,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制定教学计划过程中,应将本专业的医学类课程同临床专业教学相分离,实行独立教学,医学课程安排要做到“基础、浅显”,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删除冗余,降低学时数。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全面涵盖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内容,其中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主要命题需要作重点讲授,进而激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精神。同时,为实现课程的动态发展和创新,课程内容应随着政策环境等的改变而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例如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就应适当地调整一些课程的内容。

2.2完善课程设置尽管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有近30余年的办学历史,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专本科、硕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学历层次的教育体系。但总体上仍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各学校办学主体各异,培养模式不一,课程设置差异较大。国内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在“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要求下,逐渐呈现管理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趋势。在访谈调查中,分管学生实习教学的负责人和老师表示,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在实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理学知识和技能都比较薄弱的问题,亟待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训练,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管理类课程的门类及学时数。有学者建议,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增设理工类课程,加强对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相关知识、内容的介绍,充分锻炼文科和理工科不同的思维方式;丰富语言类课程,兼顾发展学生的母语和外语的能力;加强计算机相关应用教学,提高专业信息化水平。

2.3探索教学方式多元化课程教学是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针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传统的“教师—课堂—教材”教学模式,可以通过采用专题讲座、案例教学、模拟实验等形式,以小班开展课程理论与实训教学,为有效实现课程教学的革新做出积极探索。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对理论学习的延伸,也是对拓宽和深化原有的知识、技能。要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推行“导师制”,探索以问题为中心的专业实习教学手段,建立专业实习考评制度。同时,在安排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应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如在寒暑假期间,联系城市或农村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积极组织学生通过社会工作实践和现场调查研究,有效锻炼和提升专业及综合能力。

2.4关注毕业实习目前,国内各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相对薄弱的问题。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对实践性要求较高,新医改背景下,社会对会管理,懂业务,能解决卫生管理实际问题的实用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加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实习安排26周。从实际来看,我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离预期培养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毕业实习相关安排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保证实习时长,为学生提高充足的时间全面、深入地了解卫生事业相关的管理工作内容;配合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考察,促进学生就业。另一方面,加强毕业实习管理。强化教师毕业指导工作,建立阶段性考核机制,强化毕业学生实习的自主性,提高毕业实习的效果。

2.5加强职业规划教育职业规划是在校学生为适应社会需要,提高社会竞争力和确定事业发展方向,在充分把握主客观条件的前提下,所做的针对大学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及发展的人生规划。推动职业规划教育,明确就业方向及人生发展规划,对于培养学生专业信念、学习态度等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学生对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综合性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包括道德修养、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适应、生存和社交能力等;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积极融入社会,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加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努力为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输送更多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兼备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