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贾平凹的散文

贾平凹的散文

时间:2022-11-29 07:42: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贾平凹的散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贾平凹的散文

第1篇

关键词:贾平凹 “大散文”观 理论贡献

“大散文”如果是一面旗子,应该说是著名作家贾平凹首先举起来的,1992年9月“大散文月刊”——《美文》创刊时,贾平凹作为主编曾旗帜鲜明、笼而统之地喊出了一句口号:大散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贾平凹的“大散文”观可以说是呼应声最高的散文理论与实践的倡导口号,尽管这种理念问世以来遭到不少的批驳与质疑[1],但它还是得到了创作界和评论界的普遍认同和肯定,国内许多杂志相继开办“大散文专栏”,对散文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1992年10月,在《美文》的创刊辞之中,贾平凹率先提出了“大散文”理念,这种“大散文”观的提出,是有其现实针对性的。贾平凹在具体、深入地考察了当时散文创作的发展状况后,指出散文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上都逊色太多,仅限于花花草草,借景喻情、喻理,或一人一事的个人抒怀,很狭窄,有种打不开的感觉。他之所以提出“大散文”概念,事实上是在倡导一种风气,一种关注现实社会的大境界,也在于拓宽散文创作的路子,将散文还原到生活中。如果“不了解这个大背景,如果仅从‘大散文’三个字字面上来看,就难以理解我们的用心;”[2]“提出这个观点它是有背景的,1992年我们办这份杂志(指《美文》杂志)时,散文界是沉寂的,充斥在文坛上的散文一部分是老人们的回忆文章,一部分是那些很琐碎很甜腻很矫揉造作的文章,我们的想法是一方面要鼓呼散文的内涵要有时代性,要有生活实感,境界要大,另一方面鼓呼开拓散文题材的路子”[3];他还进一步指出“现代汉语散文在建构它的规范的时候,出现了最大的危机是散文不接触现实,制造技巧,而粉墨登场的就以真善美作了脸谱,以致使散文长时期沦为平庸和浮华。我们在反对琐碎、甜腻、精巧、俗气、虚假、无聊的散文倾向时,应该寻着这一切现象的根源”[4]。可以说,“大散文”就是贾平凹及其同仁们为补偏救弊所开出的独特处方。他们力图“还原到散文的本来面目”,“复归生活实感和人之性灵”,“鼓呼扫除浮艳之风;鼓呼弃除陈言旧套;鼓呼散文的现实感,史诗感,真情感;鼓呼更多的散文大家;鼓呼真正属于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散文”[5]。

此后,贾平凹一直高调宣扬这一观点,他曾在多种场合屡屡谈及创办《美文》杂志的动念及对“大散文”的理解:

“我们的目的就是倡导散文的真情实感的恢复,呼唤一种大的气象,使散文生动起来,为真正繁荣我国散文创作做出我们的一份努力。”[6]

“‘大散文’概念提出的时候,我们的粗略想法是:①张扬散文的清正之气。写大的境界,追求雄沉,追求博大感情;②拓宽写作范围,让社会生活进来,让历史进来。继承古典散文大而化之的传统,吸收域外散文的哲理和思辩;③发动和扩大写作队伍,视散文是一切文章,以不专写散文的人和不从事写作的人来写,以野莽生动力,来冲击散文的篱笆,影响其日渐靡弱之风”。[7]

“‘大散文’这个词,是我们的共识,也是办刊的宗旨。……‘大散文’一词的提出,不是一时心血来潮或要标新立异,它是有背景的。……‘大散文’是一种思维,一个观念,不能简单说成这样写就是大散文,那样写了就是小散文,或别的不大不小的散文。”[8]

“纯以字面上看,‘大散文’这个词似乎不通,但矫枉过正,主要是强烈地表现我们的追求和倡导。具体来讲,一是强调散文的真情,有其生活实感,有史感,有美感。二是强调扩大,或许也是恢复题材面,不能把散文理解为那些咏物抒情式的,要大而化之。”[9]

“‘大散文’讲究的是散文的境界和题材的拓宽,它并不是提倡散文要写大题材,要大篇幅”[10]。

综观贾平凹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期对“大散文”的阐述,我们可以大体上看出其“大散文观”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简而言之,他的“大散文观”包含有三个认知向度:其一是要求散文的题材、内容要大,即散文的内容要从狭小的个人情怀中走出来,要关乎时代、社会;其二是主张散文的审美境界要“大”,美学风格上要追求“大境界”、“大气象”;其三是主张散文的文体形式可以“泛化”,也就是贾平凹所说的“散文是大而化之的,散文是大可随便的,散文就是一切的文章”[11]。

这种观念曾在散文界引起不小的轰动,也引发了当代散文观的第三次大争论。有赞同者认为,要繁荣散文创作,首先需要的是包容,需要兼容和宽容。散文不能搞成吟花弄月和小摆设之类的东西,而要张扬民族精神,要有黄钟大吕的气概,要关照人情世态,要表现人格精神,而“‘大散文’观念的提出,有助于开拓散文的疆域,有助于开拓作家的眼界”[12](王愚);也有学者认为“‘大散文’的提出,是贾平凹对散文对文学以及整个文坛的一种感受。作家提口号,向来不考虑理论上是否规范,他只是对散文创作的萎靡之气感到不满,因而提倡大境界、大气象、大格局、大气魄的散文。从这个意义上讲,‘大散文’的提法是成立的”[13](李星)。还有人认为“大散文”这一观念在两个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即一是让作家有大视野、大气度、襟。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家本人,只要大起来,作品自然就大;二是在散文领域中不过细切割,有弹性,才有利于散文写作[14](畅广元)。更有批评家认为“大散文”的提出“是顺应了时代潮流和人们渴望改革散文的美学要求”,“是当代散文创作的一个目标,是呼唤散文大家的一种现代性的诉求”,它“对于推动中国的散文创作和理论建设,具有不可抹煞的积极意义”。并且认为这种“大散文”在本质上、在内在精神上,“主要是指一种观念形态,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由博大的人文情怀和人格智慧孕育出来的大气魄、大格局和大境界。正由于具备了这样的‘内质’,所以‘大散文’拒绝内容上的琐碎平庸,它在思想指向上呈现出文化反思性、现实批判性和思考深刻性的特征;在艺术形式上追求自由优美而不唯美,扬雄沉厚实之声而抑甜腻靡弱之风”,正因“大散文”的倡扬和创作实践,所以20世纪90年代的散文才如此红火,才如此扬眉吐气地成为超越小说诗歌和戏剧的“时代文体”[15]。作家刘成章、叶广岑等人也认为“大散文”这一观念是顺应社会生活发展的,如果坚持下去会对散文的变革产生极大影响。

而对“大散文”观的批评往往只抓住其“散文就是一切的文章”这一点,认为贾平凹的“大散文”观其实并无多少新意,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认识散文的。比如,多年来致力于散文文体问题研究,力主规范、辨析和净化散文文体,令散文真正“弃类成体”的著名散文理论家刘锡庆教授就认为,“散文就是‘一切文章’,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命题,这样的散文观念实际上又回到了古代。古典散文就是这样。这等于主张题材、范围的‘大’,而不是精神气度的‘大’、深度的‘大’。所以,‘大散文’成了什么人、什么题材都可以写,题材面大了,写作的人的面也非常广了。他希望各行各业的人都来写散文,甚至连个体户、企业家的就职演说等各种形式,均可称为散文,一时间,散文领域变得海阔天空。这是不合适的。”[16]这种观点也代表了为数不少的评论家及读者的意见。

但通过对贾平凹的《美文·发刊辞》、《〈美文〉三年》、《读稿人语》等文章的解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大散文”观念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当时流行于市面上的那些仅限于花花草草、借景抒情的抒情散文的。也就是说,尽管贾平凹对“大散文”的具体内涵并没有进行具体的规范,显得有点笼而统之(对此,贾平凹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就曾明确地指出“口号的提出主要得看它提出的原因和内核,而不在口号本身的严密性。”[17])但他以一个主编的胆识和智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于那种具有大境界、拥有丰富思想、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大散文”的鼓与呼,无疑是当代散文写作突破原有模式、求新求变的催化剂。客观地说,“大散文”观确实鼓励了更多的人拿起笔来书写“美文”,这无疑有利于增加散文作品的数量,也有利于散文表现多层面的生活空间,使散文不再拘泥于狭小的天地和陈旧的格套里,从而失去更旺盛的生命力。这无疑是贾平凹及其同仁们所倡导的“大散文”观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注释:

[1]其中较有反响的理论文章主要有刘锡庆的《当代散文:发展轨迹、分“体”考察和作家特色——兼评“当代文学史”有关散文的表述》(载《文学评论》1992年第6期)、《当代散文:更新观念,净化文体》(载《散文百家》1993年第11期)、《艺术散文:当代散文走向的审美规范》(载《美文》1994年第11-12期)、《当代人的“情感史”和“心灵史”——当代散文答客问之一》(载《湖南文学》1995年7-8期合刊)、《当代散文的理论建设——在北京作协召开的“散文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载《报刊之友》1995年第6期)、《弃“类”成“体”是散文发展的当务之急》(载《文学世界》1996年第4期)、《世纪之交:对“散文”发展的回顾与思考》(载《文学评论》1997年第2期)、《寻求中国现代化的心灵轨迹——20世纪汉语散文风雨历程之回顾》(见张炯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秋冬卷》,民族出版社2004年10月版)、《当代散文创作发展的几个问题》(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及《散文:五十年的沉浮与成就》(见《刘锡庆自选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1月版)等一系列论文,另外,于祎的《贾平凹“大散文”观的理论误区与现实意义——再看20世纪90年代的一场散文论争》(载《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一文也很有见地。

[2]贾平凹:《〈美文〉三年——在编辑部会上的讲话》,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8页。

[3]贾平凹:《中国散文的九个问题》,载《新闻周刊》2002年第14期,第26页。

[4]贾平凹:《〈美文〉四年编辑部午餐桌上的谈话》,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2-13页。

[5]贾平凹:《〈美文〉发刊辞》,载《美文》1992年创刊号,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4-5页。

[6]贾平凹:《雪窗答问——与海外人士谈大散文》,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4页。

[7]贾平凹:《走向大散文》,载《中华读书报》1994年8月10日,第5版。

[8]贾平凹:《〈美文〉三年——在编辑部会上的讲话》,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7-8页。

[9]贾平凹:《雪窗答问——与海外人士谈大散文》,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14-15页。

[10]贾平凹:《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载《美文》2002年第7期,第8页。

[11]贾平凹:《〈美文〉发刊次辞》,载《美文》1992年创刊号,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12]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73页。

[13]见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74页。

[14]贾平凹主编《散文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75页。

[15]陈剑晖:《中国现当代散文的诗学建构》,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26-28页。

[16]安裴智整理:《辨误排疑看散文——刘锡庆教授访谈录》,原载《太原日报》1995年5月16日“双塔”副刊,见刘锡庆著《散文新思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299页。

第2篇

【关键词】贾平凹作品;《带灯》;变异修辞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60-02

变异修辞是修辞手法的一个分支,但在我国目前对于变异修辞的相关研究较少,因翻译文学使文学的灵活性以及字里行间的文化负载量大,修辞手法的翻译在翻译界一直是个难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变异修辞也是这样,对变异修辞的研究虽然少,然而我国一直没有停止对修辞这一方面进行研究,以便能够翻译出更好的文学作品。变异修辞是一种灵活的修辞形式,在翻译文学作品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本文从贾平凹作品《带灯》中变异修辞的例子,分析文中的词义变异与词形变异,以使研究能够达到理想的目标。

一、变异修辞的概念

我们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会使用一些语法上的修辞,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以及能够更好地依据作者的意愿进行作品的翻译。我们在翻译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这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修辞手法。但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句子在翻译时有一定的难度,不能用常规的修辞手法进行翻译,它翻译后不属于任何一种翻译修辞手法,但阅读时却又不只是简单的陈述,我们将这种修辞称为变异修辞。变异修辞是一种突破常规的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我们能够找出许多变异修辞的例子,让很多不能通过常规修辞方式来解释的内容反常表现出来。

二、《带灯》中的文本变异修辞手段研究

修辞手法就是作家为了能够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而对自己的文字进行修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作家为了能够表达出更好的效果,会使用一些突破常规的表达形式来引起读者的兴趣,一些句子的修辞手法看似不合情理,没有修饰格式,但却又不是一般的陈述,这种特殊的表达效果就是变异修辞。作家在书写文学作品时,语音、语法和词汇是语言的三要素,在这三者之中,词汇的表达更新换代较快,在时代的发展下我们的词汇量也在不断增多,但语法的变化却是缓慢而艰难的,所以,要在语法中有一定的突破,给读者一种新颖的感觉,这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文学创作就是作者个性风格的体现,贾平凹作品中善于利用词语的变异,将人物的内心活动与感情世界细致地描绘出来,这不仅在表达上给读者新鲜感,也使读者在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中能够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从语义变异和语法变异两方面对贾平凹《带灯》中的变异修辞进行研究。

(一)贾平凹作品中语义关系的不同组合

语义关系的不同组合是将两种有不同的语义关系的句子成分组合在一起,打破原有的搭配方式,从而让这两种不同的语义有了新的搭配模式,来更好地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可以给读者一种新鲜的阅读体验。贾平凹作品中的语义关系的不同组合体现在修饰语和中心语、述语和宾语之间。语义关系的不同组合在句法结构上主要表现为: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和偏正结构。我们分别进行分析。

1.主谓结构。

(1)一片云在你头顶飘泊栖息,深情注视你生叶拔节,化风化烟化虹都不成,我愿化作雨滴,默默浸泽你身下泥土,静静滋升你的元气。

(2)我是被定型了的品种,已经是首蓿,开着紫色花,无法让它开出玫瑰。

(3)社会是火山口,创作是火山口。

在(1)中,我们通常说的“深情注视”本来是形容亲人或爱人之间的注视,这里却用来形容一片云对你的注视。使得本来平常的一片云有了生机。在(2)中对自我的描述,语言隽永,新颖奇特。例(3)中“火山口”本来是指磅礴的火山,这里却用来比喻“社会”与“创作”。这种不同的组合,使读者在阅读时耳目一新,耐心寻味,这也体现了贾平凹的文字功底。

2.动宾结构。动宾结构是指词语通过新的搭配能够形成新的句法结构中的动宾关系。我们从以下例子可以看出。

(1)一直在暗夜里自我燃烧的小虫,一场清水o流的爱恋,一次螳臂当车的抗争,一颗在浊世索求光明的灵魂。

(2)如此热闹了半个小时后,人人都紧张万分,鼓点越来越快,花朵也越传得越快,后来几乎是扔,唯恐落在自己手里。那酒已经不是酒了,是威胁,是惩罚。那花朵也不是花朵了,是刺猬,是火球,是炸弹。

(3)没有花的福气却有树的硬气,让我在风雨中过活着自己。

在例(1)中,自我燃烧的小虫,(2)中酒与威胁的搭配,(3)中风雨中过活。陌生的搭配,却提高了语言表达的修辞效果,可见贾平凹运用语言的特点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方式。让贾平凹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让读者读到心里去。

3.偏正结构。偏正结构指的是通过不同词语搭配组合后形成语法结构上的偏正关系。

(1)你已经是,是我牧羊路过的一棵大树,虽然我抵达的是低矮的草地,可我的心在大树上。我放牧着羔羊你放牧着我的梦想。

(2)这村里的女人就像是烟囱里的冒烟,有的遇风雨就散了,有的幸运能上得高些,可再高还是尘烟不是白云。

(3)沙是渴死的水。

例子中运用两个形容词组成偏正结构无疑很特殊,贾平凹运用变异式的偏正结构,使本文语义发生了变化,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吸引读者思考,富有创造性。尤其是例(3)中,沙漠与水回见的联系,通过“渴死”的语义变化,让读者在阅读时会细细品味作者这样写的含义,十分具有可读性。

(二)贾平凹作品中语法结构上的矛盾表达变异

我们在写文章时,为了能够很好地表达我们需要表达的内容,要求我们在言语形式上做到规范、和谐、前后一致以便于读者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含义。文章中一般不能够出现前后矛盾或自我矛盾的写法。但在文学作品中,有些作家希望达到不一样的表达手法时,会采用一种“矛盾”的言语表达,表达既矛盾却又和谐统一的内容,运用“矛盾”的这种写法,能够更好地突出笔下人物的复杂以及社会的多面性。贾平凹的《带灯》中有许多对于语言矛盾的内容,提高了语言的变异修辞效果,达到一种表面矛盾,实则耐人寻味的话语,可以表达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1.以及是太久太久没有看到这样沉重飘逸的乌云了,云白着红着实在是简单枯燥,云乌着才显得这么丰富和壮观。

2.由内心投射出来的形象是神,这个偶像就会给人力量,因此人心是空虚的又是恐惧的。

3.看日子整齐地过来,无序而去,我还要认真地活,就像蝉儿一样怎么过我也怎么过,唱着别人活着聒噪而我觉得快乐的歌。

在例1中“简单”“枯燥”与“丰富”“壮观”相对应,是两个意义相对的语词,例2中“空虚”和“恐惧”也是意义相对的词语,例3中的“聒噪”“快乐”也是一样。运用这类词语让读者在阅读时会不自觉地对这些看似矛盾的语句进行反复阅读,让读者能够细细品味这些话中作者的智慧,由此可见,贾平凹善于利用矛盾的手法来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有可看性。

(三)贾平凹作品中词性的活用

词性的活用能够赋予文字不同的灵魂,临时的转变某一词语的词性,将某一类词作为另一类此来用,使文字有着不同的意境,在贾平凹的作品中,词性的活用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写作手法,贾平凹的作品中经常会利用词性的活用将形容词转品为动词,来使原本的含义发生变化。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例子进行解读。

1.牛在田野里耕耘不忘欢叫一声,因为旁边有心痛它的眼镜,在肥美的草地上不忘呼啸尾巴,因为有人替它高兴。

2.人生有许多东西可以不进心而能过瘾,我,日出像你回去像你风中想静中想叶下想石上想,山上水边走着坐着想花开花落想,可我也想像大口吸烟一样不伤心反而痛快。

3.樱瓣软下去铺了一片白色的斑点,像是万千鳞甲。

4.小鸟叫得好听,听者心中欢喜,自由地欢唱自由地翔飞,是行者求之梦寐,而我总觉得鸟儿在说:家,家,家。家在哪儿?

通过一些形容词活用成动词,让一些生物与植物仿佛在文字中活了起来,使形容词具有了动词的特征,提升了文本的修辞效果,营造出不同的文字氛围。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真实地进入到作者的文字世界中,体现了作者的变异修辞功底。形容词本身是用来辅助语句让语句变得更加优美有趣,在贾平凹的笔下却成为了一个个有力的工具让形容词转做动词用,使人耳目一新。

三、结语

我们对贾平凹的作品进行分析。贾平凹不管是在散文还是其写的小说中,在语言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于变异修辞手法修辞手段的恰当运用。贾平凹在其作品中合理地运用变异修辞手法,让平淡的文字一下子就充满了不同的韵味,提高了文字的表达效果,让一些简单的语句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一种新颖的效果。使读者在阅读时有一种新颖的体验,吸引读者不自觉地阅读下去。而言语矛盾的表达变异能够使文本的趣味性更强,“矛盾”有时就是为了能够让文本语言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对于词类活用也是如此。正是由于贾平凹的文字底蕴深厚,加之对变异修辞手法如火纯情的运用,把自己的思想通过不一样的文字展现到读者眼前,带给x者一种新的冲击力。当然,我们在进行变异修辞手法的运用时,不能够盲目追求新颖性而跳脱了语境,任何修辞手法都要与语境相结合,相辅相成,才能达到不同的效果。我们也希望在今后的文学研究中,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于贾平凹作品中的语言变异修辞进行研究,探讨其其它作品的魅力。本文以《带灯》为例,贾平凹还有其它优秀的作品能够让研究者一起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也不断提升自我的文学素养与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牛跃辉,孟玲娜.英语幽默现象与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探微[J].科技资讯,2014,12(7):244-246.

[2]孙秀娟.《围城》组合变异修辞研究[D].扬州大学,2015.

[3]李园,刘路.贾平凹作品中的语法变异修辞探析――贾平凹作品中变异修辞研究系列之一[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53-56.

第3篇

五月的棣花景区人流如织,大家都是冲着贾平凹这位文坛大师的影响力而来,棣花镇也正是因为有了贾平凹才有了活力。

穿过贾平凹纪念馆,沿着贾府大院左边一条羊肠小道前行不足二百米,一座七八十年代修建的瓦房就挡住了去路。由于这座房子地势低,几乎和羊肠小道持平,所以“高兴家”这几个字一下子就映入眼帘。拐个弯顺着台阶下去就来到了刘高兴家的正门,跨过门槛,只见正对面的厢房里摆着一张巨大的书案,书案上摆着笔墨纸砚和两捆书以及一些零碎的物品,显得异常凌乱。墙上挂着一些书画作品以及相框等物,一看就不是特别讲究。在这些书画作品里,一幅贾平凹的墨宝《哥俩好》尤其引人注目。

一位年逾六旬的老者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一手握笔,一手压纸,正在习字。对于类似我的这种造访貌似早已习惯,他只是轻轻抬了下眼皮打量了一下,又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之中。据早先进去的游客讲,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的刘高兴。

进入院子环视四周,除了几间房子外,能看到的就是碗口粗的杏树和挂满葡萄的葡萄树,青黄色的杏儿甚是惹眼,葡萄的幼果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书案前,一串类似蒜瓣儿的莲蓬自上而下挂在房檐,随风摆动,有一种艺术世家的味道。

我走进书案,拿起一本叫做《我和平凹》的书,边看边和高兴聊天。高兴说:“我的这本书五十块钱一本,不但可以签名,而且还可以免费合影。喜欢我书法的,我还可以另外赠送一幅字。我的字单买也要四五百块钱呢,绝对很划算。”当我问及书的销量时,高兴摇摇头:“不行,二一五年印了一千本,到现在还没有销完呢,咱是自己玩呢,不像人家平(他称呼贾平凹为平)是专业的,有市场,咱只是业余的,充个门面而已。”

当他得知我是从事文化传播行业的时候,他异常兴奋:“你能帮我设计个手提袋不?你看我的书这样放着多没有档次,如果用手提袋装起来,不但很扎实,还有利于宣传。你看,我把商标都注册下来了,就叫刘高兴。”说着,他从墙上把商标注册证摘下来,让我拍照。其实,我也很乐意与刘高兴这样的实在人合作。很快,我们就达成了初步的合作协议,他的手提袋由我先设计,觉得满意后再确定制作数量。刘高兴再三强调:“一定要便宜,可不敢太贵了,我可没有钱。娃还在西安给人开出租车哩,钱要省着花哩,都不容易。”

合作的事情确定后,刘高兴裁了一块儿宣纸,在上边写下了“‘高兴’系列丛书――读书明理”几个字,并盖上自己的大印,说:“这是咱的内容,你给咱设计得美美滴,我不会电脑,弄好了你就给我打电话。”

闲聊一会儿后,在我们的盛情邀请下,他从书案后面走出来,与我的朋友围坐在一起,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我作为摄影者而没在其中,现在想想,还有些小小的遗憾。等拍完合影我突然发现,在高兴老师的书案下方压着半张宣纸,上书“合影10块”几个大字。看来,高兴也深受经济大潮的冲击,学会做生意了。小说中的高兴与现实中的高兴一下子有了很明显的对比,让我一时还有些不能适应。看着眼前的刘高兴,再想想小说里的刘高兴,我真的不知道哪个才是真的刘高兴了。也许,这就是现实的生活吧。

作者简介:刘增锋,男,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传播学会理事,四川省小小说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f会会员,西安市高陵区作家协会外宣部部长,现任《中国人物周刊》杂志执行主编。著有作品集《莽原碎笔》、散文集《远去的乡愁》。

第4篇

(苏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摘 要:本论文以贾平凹小说为研究对象,以生态批评、生态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为指导,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对《怀念狼》中展现的生态世界进行全面细致的探究,以此探讨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不断割裂、疏远、淡漠的时代,贾平凹关心自然、关注生态的赤子情怀和其反思、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与现代文明现代性的生态意识。通过这种生态解读方式,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更好的认识贾平凹及其作品。

关键词 :贾平凹;怀念狼;生态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163-03

生态意识作为一种绿色思维,它潜藏在每一个有社会公德的人的内心深处。它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和其相互间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最高价值,通过唤醒人们的生态责任,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守护人类共同的生存家园。

在贾平凹的小说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似乎是其一直探讨的主题之一。他把对于故乡的热爱,都融入到小说创作中。可以说,故乡是他精神能够“诗意栖居”的港湾,因此小说中我们时常能够欣赏到贾平凹对于印象中的家乡、自然的赞美。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裹胁着资本主义的劣根席卷整个大地,乡村人与自然曾经的宁静、和谐秩序被打破,作家心目中黄土地上的和谐、美好变成了“昨日黄花”。人们为了发展经济,不惜以破坏自然环境,淡漠与他人之间的感情为代价,贾平凹为此痛心疾首。他在小说中表达了自己对人与自然曾和谐相处美好场景的深切怀念,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导下,破坏自然、猎杀动物等残暴行径的愤慨以及对乡村剧变的无奈。这些生态意识使贾平凹的小说和其他作家的作品相比,也多了一份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怀念狼》在2000年于作家出版社出版,是贾平凹奉献给读者的又一部表现其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的文学作品。小说上市不久,就以夺人眼球的宣传卖点引起文学评论家以及读者极大的兴趣,销售二十多万册。然而有人认为这是媒体炒作的结果,更有人就小说叙事指出这是贾平凹江郎才尽的证明,总之小说在受到热捧的同时,也遭到很多批评家的诟病。也许如著名生态文学作家徐刚所说“当我们为着大地与这个世界争执时,有时候免不了发出激愤之词,来不及精巧地构思”[1]。《怀念狼》似乎就是这么一部作者急于去表达、传递自己生态思想而来不及精巧构思的作品。

在《怀念狼》阅读中总让人感觉读出了西方流浪汉小说的味道,小说以“我”和舅舅、烂头一行人寻找仅存的15只野狼为线索,将寻找过程中人与狼之间发生的种种看似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故事串联起来,从而建构起作者整体的生态意识内容。小说虽然“以实写虚”,但是背后表达出的作者呐喊却掷地有声,发人深思。通过文本的细致阅读,本文对小说中贾平凹的生态意识内容进行如下系统的梳理。

一、人狼共处时代的人狼关系史叙事

当对自然原始崇拜的热情逐渐从生活中冷却,人类试图以自我标准丈量自然界生命中的高低贵贱,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对各种动物进行分类,因此那些曾经对人类产生威胁的动物就在口口相传中逐渐被妖魔化。在商州人狼共处的时代,商州的群狼就是在被妖魔化的过程中逐渐被杀戮,甚至到了要灭绝的地步。人类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一次次僭越自然承受底线,侵占其他生命的生存领地,从而遭到自然的疯狂报复。商州就曾经因狼患而遭受灭城之灾,那段由人和狼共写的历史充满了血腥和杀戮。“成千上万只狼围住了城池,嗥叫之声如山洪暴发”[2]。它们前仆后继,如士兵攻城般叠罗汉往城墙上爬。最终,“从南门口的下水道钻进了城,咬死了数百名妇女儿童”[3]。狼的阴险与残忍令人发指,商州的大多数人家和狼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人与狼似乎永远达不到和解的地步。

“在历史的进程中,地球上的现代人,如今第一次同自己面对面,他再也没有了对手或反对者”[4]。在现代化武器的攻击下,曾经凶悍的狼最终成了需要依靠法规保护的弱者,人与狼之间似乎也不再存有利害关系了。当狼逐渐减少时,新的生态与社会问题却又产生:“你可知道商州的山地有野兔、獾和黄羊吧,商州的黄羊肉是对外出口的,可狼少了下来,你一定认为黄羊会更多了吧,不,黄羊也渐渐地减少了,它们并不是被捕猎的缘故,而是自己病死的。狼是吃黄羊的,可狼在吃黄羊的过程中黄羊在健壮地生存着……老一辈的人在狼的恐惧中长大,如果没有了狼,人类就没有了恐惧嘛,若以后的孩子对大人们说:‘妈妈,我害怕。’大人们就会为孩子的害怕而更加害怕了”[5]。狼的消失,使得商州人民又陷入到另一种精神恐慌之中,那就是当地生态链的断裂和人们精神的退化。贾平凹曾说:“人是在与狼的斗争中成为人的,狼的消失使人陷入恐惧、孤独、衰弱和卑鄙,乃至于死亡的境地。怀念狼是怀念着勃发的生命,怀念英雄,怀念着世界的平衡”[6]。贾平凹的生态目的一目了然,只有人与自然达到和解、平衡,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因为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界生物的利益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

随着野生狼的不断减少,商州政府出台了相关法律对其进行保护。有了法律保护的商州狼们,似乎将迎来一个不断繁衍壮大的好时期。令人奇怪的事,不止猎人们患上怪病,狼们也失去了昔日的凶狠与狡猾,变得多病、慵懒,有的甚至将头挂在树上吊死。可是,当狼遇到“我”和舅舅、烂头一行的时候,就又恢复了狡猾、凶狠的本性,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和舅舅做抗争,一扫往日的衰颓景象。可见,只有当人与狼相互共存、相互制衡时,才能实现本性的恢复,生命的意义。

罗尔斯顿曾经说:“人不应该轻视‘较低的’生命物种,但也只有人才能关照或照料所有其他的生命物种。野兽成为野兽不是罪过;那毋宁是它们的荣光。但是,如果人也像动物那样行动——没有文化、不具备道德能力、胃觉取向、自我中心、只促进自己这个物种的繁衍——那就是一种罪过。人类应当了解人是谁,生活于何方,并全面地了解其他生命形式”[7]。当人类认识到这一点,试图去了解狼,了解其他生命形式的时候,却发现曾经对这些生命的轻视行为已经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二、失去狼以后的社会人生叙事

“现代技术的诞生是地球生态最大的劲敌,也是真正的魔鬼。它不仅摧毁了人类的古老的信仰,而且必将彻底消灭此信仰,把人类送往虚无的太空,成为真正的孤魂野鬼;它不仅破坏地球的生态平衡,还将破坏整个宇宙的平衡”[8]。失去对手后的人类,以霸主的身份傲视世间一切非人生命,却在征服自然,获得舒适的生存环境之后,陷入到另一场生存困境中,人类从外在形体到内在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变异:“没有狼了,却有了人狼了”[9]。《怀念狼》中将“无狼”时代人性的恶以及残忍表现的淋漓尽致,对现代社会人性的异化剖析的力透纸背:小说中的“我”是一个长着“一张苍白松弛的脸”的城市男人,现实的安逸激不起“我”对生活的欲望。一次偶然的采访我得知商州还有15只野生狼的新闻,试图去寻找这分散的15只狼,并为它们拍照留档,俨然一副生态环境保护者的样子。然而现实生活中,生态保护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它更应该成为环境保护者的信仰。可是小说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者”们却都在为自己心中的小算盘而忙碌:“我”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换种生活环境并成为一名名记者;黄专家则希望借大熊猫人工繁殖成功,而申报成为研究员……这些“生态环境保护者”们,在异化的人性的驱使下不仅没有有效的保护生态,反而还加速了动物的灭绝,这也使他们陷入到深层的精神危机之中。生态保护的结局以因“我”一时的心血来潮导致仅存的15只野生狼的灭绝和因大熊猫的死亡而断送了美好前程的黄专家发了疯而告终。小说在呼唤狼的呐喊与挣扎中结尾,表明以“我”为代表的众生们将会在这种“无狼”时代死水般的生活中永远忏悔着。

小说除了通过对主要人物的描写,表现作者对于人性异化的批判。还通过许多细节描述,暴露了当下因失去羁勒而脱缰狂奔的欲望,在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丑态与恶行。小说中的尤文既不是为了钱财,也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竟亲手制造了48条命案,其性质之恶劣,手段之残忍简直让人发指。而为了讹人钱财,郭财竟然丧心病狂地一次次将可怜的女儿推向呼啸而过的汽车。还有那些在英雄岭吃活牛肉的所谓英雄们,那些生喝蛇血、以打死小动物取乐的人,他们疯狂的行径背后是道德的沦丧,更是人性的极度扭曲。面对这样的情景,作者在小说中借人物之口责问道:“英雄就是屠杀吗?李义斧劈了二百人他是英雄,舅舅捕猎了半辈子他也是英雄,如今一个牛肉店,来吃活牛肉的也都是英雄吗?”[10]从某种角度上看,这些“英雄”甚至不如狼。小说中的狼知恩图报,重情重义。对于悉心照顾它们的红岩寺老道人,群狼不仅赠送给他珍贵的金镶玉,并且在老道人去世时悲痛地吊唁,在狼的面前人究竟有多少优越性呢?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上来说,自然界任何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生物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而只有善待宇宙间其他生命,人才能善待自身。如果“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自然界发展规律,那么作为宇宙间唯一能够进行自我反省的人类,是需要对目前的生态灾难承担责任的,否则人类将很难独善其身。

贾平凹通过一个个人物的塑造向我们展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性的异化,以及人性异化导致的各种社会生态问题。这不由得让我们去思考:“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主导下的世界将能够走多远?当大自然的华美被破坏殆尽时,人类的生存还有多大的意义?

贾平凹在文章中说:“我曾经想,世界上只有大海,那将会出现一种什么可怕的情形呢?当然,世界上也绝不能尽是山石。到大海观潮,进深山赏林,世界才是和谐的统一,人的兴趣才是多变的丰富”[11]。当这个世界被多姿多彩的生命覆盖时,当人能够将同情的眼光投向宇宙间其他生命扩充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时,那时的世界才是和谐统一,多姿多彩的。

三、人狼关系梦幻般憧憬

著名散文家李存葆曾说:“和谐是众美之源。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使人感到安闲、惬意、舒爽和怡乐”[12]。在“我”和舅舅一行人的寻狼路途中,“我”看到了人与狼之间的尔虞我诈,狭路相逢的人与狼之间似乎必须有个你死我活的结局。当来到红岩寺的时候,我们的心灵才得到暂时的安宁。尽管红岩寺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是这里唯一的一位老道人却安贫乐道,他喂养了寺庙周围跑来的各种小动物,等他们有了野外生存能力之后再放归山林,其中包括“我”心心念念的狼。当狼生病的时候,也会来到红岩寺求助。老道人悉心为它们治疗,此时人与狼之间的防御与恐惧都已不复存在。而“我”在一个深夜就曾亲眼看到老道人为狼治病的场景,狼临走时用前爪跪地的方式向恩人道谢。当老道人死去,狼们悲伤地来送葬的场景更使我的心灵得到震撼,“它蹲在了门口先是呜呜了一阵,紧接着呜呜声很浊,像刮过一阵小风,定睛看时,就在土场边的柏树丛里闪动着五六对绿莹莹的光点:那是一群狼在那里”[13]。人与狼之间竟然还存有如此深沉的情谊,人与动物之间竟然可以如此和谐共处,在惊讶的同时“我”和舅舅等人的心灵也再次得到洗礼。

寻找狼的路途中,红岩寺的生活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因为在那里“我”暂时忘却了人与狼之间的恩怨纠葛。红岩寺老道人以一颗善良的心对待自然界中的生命,万物在他那里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带来的物种歧视扼杀了众多的宇宙生灵,老人用自己的行动试图缓解人与“狼”之间剑拔弩张的态势,化解人与其他生命的隔阂并达到和解。老道人的一己之力虽然微弱,但是却让我们看到当人与动物放下彼此的防备与警戒时,创造出来的和谐、信赖之美,是多么令人动容。小说家张炜在其作品《远行之嘱》中曾写到:“这个世界太需要勇敢了,一切都需要守护。荒原、山岭和土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人去保卫”[14]。是的,在现代社会的坚船利炮下,一切生灵都显得如此脆弱不堪一击。自诩为地球主人的人类应当担起保护、守卫万物生灵的责任,让信赖创造出美好的世界,让和谐之景遍布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这里,贾平凹对以“我”为代表的人类和以“狼”为代表的自然生命之间关系的梦幻般的憧憬展露无遗。如果人类摘下有色眼镜,放下高傲的成见,以一颗平等、慈悲的心去看待自然生命,那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就不再是理想。然而,现实却是人类的发展进步以自然的一再妥协、让步为代价。当人类一再僭越自然底线,撕毁人与自然的契约时,大自然就会对人类进行无声或有形的反扑。野生生命的减少或毁灭,就是大自然在以自残的方式向人类进行无声的反抗。“每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加剧生命之流的衰竭过程,这绝不是一件小事。物种的每次灭绝,都是对生命的一次超级屠杀”[15],如果我们继续视若无睹并且肆意妄为下去,那么当自然疯狂报复时,不仅人类的文明将被毁灭,整个世界都将陷入万劫不复。

四、小结

本文从生态视角对贾平凹小说中展现的生态世界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由此探究贾平凹在创作中存在的把握自然整体、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意识。在工具理性主导的社会意识下,人们认为自然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人类服务,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和精神所需而存在。自然被视为人类征服的客体,任何阻碍人类生存发展的障碍,都应该被扫除,因此《怀念狼》中的猎人们沉浸在杀戮带来的乐趣中,而且越是难以征服的野狼就越能够表现出征服的荣耀与。狼群被建构成一种强大的人类对手,以映衬人类的英勇和伟大。贾平凹在小说结尾借“我”这一都市人形象在没有狼的世界中的痛苦呐喊,表现了他对人类滥杀生命、违逆自然秩序的强烈谴责。同时,小说中赋予了自然生命和人类平等的主体性,认为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怀念狼》中的生态世界,表现了贾平凹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动物被滥杀等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忧虑。这也促使我们去思考在与自然界的关系中人应当如何进行自我定位,才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这也是对贾平凹小说进行生态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徐刚.伐木者,醒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307.

(2)(3)(5)(9)(10)(13)贾平凹.怀念狼[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3,3,15-16,194,84,148.

(4)赵鑫珊.人类文明的功过[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389.

(6)廖增湖.贾平凹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0(4).

(7)(15)[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98,197.

(8)张晓琴.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64.

(11)王永生.贾平凹文集(第12卷)[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15.

(12)李存葆.净土上的狼毒花[J].当代,2005(6).

第5篇

前一段日子,我们集中培训学习,几位“同学”三天两头邀我吃饭。我用了许多借口进行推辞,诸如“身体不爽”,“正在写作”之类,均告失败。万般无奈,我只好在电话里编了个“实话实说”,说最近体检,发现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我还没说完,对方就有些愠怒了:“你怎么不早说啊!”立刻挂了电话,仿佛电话线也能传染乙肝病毒似的。这以后,这些“同学”不仅不邀我吃饭,而且还躲着我,真的把我当成“瘟神”了。

著名作家贾平凹曾患乙肝,他在散文《人病》中,精彩地描述过一些探病者的心态(诸如“出门后就洗手”之类)。作家也有些恼怒了:“人们在歧视我们,我们何不到人群广众中去,要吃大餐饭,要挤公共车,要进电影院。甚至对着那些歧视者偏去摸他们的手脸,对他们打哈欠,吐唾沫。那么,他们就是我们中的一员,他们就和我们是一样的人了!”贾平凹的这种“极端表达”,显然是被日积月累的强烈的“被排斥感”所“逼”出来的。当时,正值《废都》被列为“黄书”而打入“冷宫”,作家本人也因为乙肝被“放置”在隔离区,而后妻子与之离异。作家似乎跌入了人生的低谷。

乙肝患者真的就应该“享受”这样的待遇吗?一位研究“乙肝歧视”现象的社会学者说得好:“乙肝病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歧视,是无知。歧视,才是最大的病毒!”一些非法行医者则利用人们的无知,抛出所谓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会先变为“乙肝”,而“乙肝”会演变为“肝癌、肝硬化”,最后导致死亡……从而诱导人们持续买药,不断“治疗”,从中获得大量不义钱财。不可否认的是,乙肝歧视客观上助长了这种非法行医。

事实上,中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有1亿多人,但只有1/10会发展成为乙肝,另9/10则终身不会发作。乙肝只是以血液、分娩、和体液为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接触。只要不存在体液交换(如: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卫生用品,接吻或面对面吐气说话)的可能,病毒传染也就不可能存在。

由此可见,积极预防乙肝是没错的,乙肝也是可以进行有效预防的。如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乙肝也很难治愈,但完全可以通过治疗进行有效的控制,前提是,必须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治。当然,最难治愈的还是乙肝歧视“病毒”。所有歧视乙肝的心态、言语和行为,都是非科学的,因而也都是错误的。这种歧视不仅与“营造和谐社会,实施人文关怀”的大氛围格格不入,给患者及亲属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也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第6篇

用这个标题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散文在三十年间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地位似乎没有多少提高;再是说本来不多的散文份额,被处于磁场中心的诸公分享的同时,又被叱咤风云的小说家、评论家、编辑家及权贵们捷足先登,水一样大面积在低处流动的散文作者,其才情和智慧在植被不良的荒野中自然流淌、自然耗散。事实上,散文的这种生态,于今并无根本好转。

在新时期的散文家军团中,贾平凹的机智灵动,余秋雨的深厚激越,周国平的温厚深切,易中天的缜密平实;还有史铁生的孤寂旷远,张承志的清洁厚重,韩少功的朴素绵长,都不拘一格,特立独行。他们在不同时期,从不同的路径,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登上了峰巅,合力推进了新时期散文创新的“车轮”,吸引了众多跟随者,把散文创作引入更宽阔辽远的天地。

然而,局限随之而来,难以超越和必须超越的现实困扰着后来者。创新在艰难进行中,有足够影响力的标志性人物还没有出现,需要的是时间。

近年来,我对核心刊物上的散文常会翻阅一下,越来越少的版面上,很少发现陌生面孔。能读下去的篇章每期也只有一两篇,甚至没有。留心一下新人的身份,多是与“中心磁场”接近的人,至少也是“鲁院”出身或文学院的签约作家。“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无妨,关键是作品本身。比如一些以小说安身立命的人,所写的散文总是脱不了小说腔——不过一分情趣、二分技巧、三分矫情、四分感觉,再加一点小聪明,如此而已。他们有的本来是写诗和散文的,因害怕冷落,误了前途,为吸引眼球,作了“变性手术”,突然就发出不阴不阳的声音。一个没有自己声音的人,怎么会唱出好听的歌?

张承志对这些自以为是的青年作家的评说包容而理性:“他们缺乏大时代的灵感启迪;缺乏文学之外的政治颠簸。他们的一首两篇经常是相当优秀的;但他们获得了话语权、大量地印刷和出版以后,他们的书,常呈现为一种——愈是苍白无限的堆砌、哲理与感情的杂乱搅拌。”

对一个人名字的迷信和追捧,从未像现在这样愚昧。只要是当红名人(往往是虚名或假名),把他们的垃圾作品也要包装上市,去“谋财害命”。某些出版业已沦为无良商家,对散文的态度更是冷酷无情。红得发紫的“卖名族”不说也罢。一般名人出散文集要走“合作”之路,小名人要自销,无名辈就别想了。只要去大都市的书城看看,就什么脾气也没有。成千上万平方米的空间,属于散文的仅有区区几十平方米。就这,好像也成了名人和准名人专柜。( : )

还好,市场给自费出版开了一道边门。更多才情丰盈的散文作家被逼上这条路,他们把呕心沥血的得意之作,一本接一本印刷成册,甚至以文选、文集的名义行世。他们不是富人,也不是想出名想疯了;不是要在无声处发出吼声,吸引眼球;更不想当堂·吉诃德,向无形的东西叫板。要说真有什么,就是不忍心独享那些渗透着思想、智慧、才华和心血的美文,担心它们放在书柜里被虫蚀掉。尽管他们的作品只在不大的范围流传着,但却可能向更大的地域传播。可怜的倒是那些靠名气、凭权势出版的废书,它们或尘封于仓库的角落,或读者购买后惊呼上当,扔进垃圾堆。更可悲的是,这些垃圾的制造者,常以为自己是最好最棒的,少了自己的千古文章会日月无光,肩负使命般乐此不疲地进行着垃圾的再制造。

影视传播的流行,网络写作的普及,文学产业化的提速等因素,使散文越来越边缘化。一方面是队伍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战斗力的锐减。许多人认为散文好写,博客就是散文。那些看上去取伪存真的文字,多是小我的、游戏的、粗糙的、私密的梦呓。在空前繁荣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多是无悲喜、无忧患、无思想、无激情、无诗意的垃圾般的倾泻。在那些貌似新颖华丽的叙述中,很少能看到浸润着情感的思考和春风化雨的诗意。袒露、搞笑、随意、粗俗、浅薄,泛滥成灾。一切迹象都在表明,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期待散文的下一波突围。

第7篇

一、整体阅读,发现文本语言之美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舍得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阅读文本,因为只有静静的阅读才会有思考的空间和氛围。在看似寂静的教室内,学生默默地阅读文本,在文本上勾画圈点,发现生动的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和相关段落,在阅读中发现文本的语言之美。

笔者在教学贾平凹散文的代表作《月迹》时候,差不多花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整体阅读,并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勾画出生动的、有表现力的词语,给人深刻思考和启迪的句子,结构和内容上引导着全文主题和情感走向的的段落等等。如果在阅读中学生自己有了感悟,可在旁边做出批注。就这样,等到学生读完交流的时候,不少学生发现的这语言之美都出乎老师的意料。例如,有的学生发现文中用了二十多处儿化音,这样让文章语言充满童真童趣,既有口语化的特点又有陕西方言特色,读起来亲切自然。还有学生把这篇课文和朱自清的《春》联系起来,发现了运用叠词之美,作者运用大量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让文章具有音乐般的旋律般之美,很好地表现出月亮、月光的特点。学生品味后发现,能给老师带来一顿感受月迹语言之美的饕餮大宴,真的回味无穷。

二、反复阅读,发现文本构思之美

好文章是读出来的。笔者一直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的关键就是成功地进行了“读”,“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其精髓就是反复朗读。

还是以《月迹》为例,文章的整个构思是从孩子的童心慧眼去发现月迹,感受月迹,以孩子盼月、寻月、问月和关于月的联想、想象为线索来建构全文的。在起起落落的过程中,写出孩子们由懵懂到领悟的寻找月迹的心理变化的历程。作者一开始起笔淡定:“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接着作者没有过多渲染,就把孩子们的情绪调动起来,拉到所要表达主题和情感的那个中秋节的夜晚,孩子们早早就坐在院子里盼月亮。月亮进来了,他们特别惊喜,都屏气不敢出声,“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孩子们由傻傻的、痴情的期待,到凝望而专注的神情,突出孩子们由欣赏月色到沉浸于美妙的月色之中的那种纯真与童趣。

贾平凹是情感调节的高手,适时地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拐弯,即当那月迹悄悄离开那镜子,“亏了,缺了”,末了“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也留下了“一个失望”。把孩子们本来高昂的情绪恰到好处地适当调低,作者将孩子们这种心理情绪交替的变化蕴藏在对月迹的描写之中,用月迹的渐变过程来写孩子们的心理感受变化过程,这种心理变化过程则完全是缘于他们对月迹的专注与痴情。而文中的奶奶无疑是一个让孩子们醍醐灌顶的长者,孩子们失望时,奶奶及时出来倒酒、喝酒,在她的热心巧妙的引导下,几个天真纯洁、富于幻想的孩子的心灵不断被她的引导提升,飞越到一个新的境界,孩子们最终发现月亮是属于他们每个人的。院内、院外、河船,河的上湾、下湾,以及同伴眼睛里,孩子们全都发现了月亮,水中映月,水月一色,处处有月,整个景色蔚然壮观,孩子们寻月的天地更为广阔。于是孩子豁然开朗:“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里表现出孩子们都在追求美的事物,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份美丽纯洁,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跃然纸上。为了得到月亮而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皎洁的月光叠映在孩童的眼瞳之中,如此美好的意境该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此时人和月交融,行文至此,达到,而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再一次升华主题。孩子们的好奇心和追求美的愿望都得到满足,“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孩子们“眼中的月亮”化成了“心中的月亮”,再到成了“我就是月亮”的升华过程,月亮就是因孩子们而生,随孩子们的愿望而存在了。此时此刻,作者才让孩子们甜甜地睡去。孩子们沐浴在朗朗的清辉下,既欣赏到空灵美丽的胶洁月色,又表达了纯洁真挚的愿望――人人都应该享有美好的事物。孩子们在寻月、议月的过程中,心灵不断得到净化,感情不断得到升华。作者就是通过多次运用这样的起起落落,层层递进,细腻地刻画出孩子们心路变化的历程,将孩子们的情绪推向,写出了孩子们对月、对美的渴望与追求,从而将散文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三、定点阅读,发现文本生成之美

在整体阅读后,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表现文章主题和情感的关键性词、句、段进行定点阅读,让学生在定点阅读中对文本中的认识、思维、信息、审美情感有新的体验和观点。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互相之间对彼此的观点和体验进行补充、完善、提升,进而引发新的思考和感悟,最终发现基于文本之上的独立观点和体验的生成之美,使得对文本的阅读不断深入。还是以《月迹》为例,文章最后一段与首段呼应,开头说“不觉满足”,结尾说“觉得满足”,作者此时想对读者说的是,孩子们找到了月亮就找到了美好;找到了美好,他们就满足了,甜甜地睡去了。

第8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语言意境 语言应用

一、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累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它传承着本民族语言及文学,内容多样并具有自身特点,让学习者能够不断提升写作水平并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学修养及人文素养。汉语言文学涉及面广泛,主要研究的内容可以小到文章的字、词语、句、段落等,对于语言思维逻辑、语法修辞的运用也是其涉及的研究内容。

二、语言的意境创作

语言的意境是从美学的角度及审视方式描写自然、社会和人生。散文、小说、古诗词等都是汉语言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代表了我国文学的发展水平。那么我们就在散文里体会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独特意境。

(一)来源生活,真情实感

散文本身就是真实的情感写照,散文里面的场景是生活中会出现的画面,意境来源于生活,但如果把出现的画面发生的事情原封不动的带进散文创作中的话,不免会造成文字上的枯燥乏味缺少生动性。所以,在散文的创作中或多或少带进写作者的主观情感和主观选择,这样就增强了散文的阅读性。例如朱自清在《背影》中的其中一个场景描写,父亲送“我”上车后细微地刻画了为我买橘子的情形,“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子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经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场景是真实的写照,但在描写中出现的“蹒跚”、“探下”、“努力”等词语的运用,深刻地折射出作者对父亲饱含的关爱、痛心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状态下作者的悲惨命运。这就是作者通过平实的语言描写打动读者的内心。

(二)自身真实思想的体现

散文的创作如果仅是表现高高在上的号召、启发,总会让人觉得有距离感,不贴近真实生活。真正的散文应该是真实思想的体现,它充满生命力,能引起读者共鸣,唤起平民意识。张爱玲的散文基于当时三四十年代的社会大环境下,物价飞涨、时局动荡、家庭压力等,使她对众生的描写没有任何隔阂障碍。比如《中国人的宗教》里传达着社会底层的思想感情,并未从书面上的传教的口吻进行写作。再如《烬余录》,并未从历史的角度描写战时香港所见所闻,而是从“我”出发,嬉笑怒骂间的小事反射当时的社会大环境。

(三)构建灵趣

散文中的灵趣就是写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人、对事、对物的真。例如贾平凹的《平凹小传》里,作者交代了自己的姓名、意义、生日、家庭环境、过往经历等,内容丰富,语言突显个性。而这是作者的真情流露,表达了作者本人淡泊、谦逊的性格特点。这就是真性情的流露。再如丰子恺的一些散文就以儿童的角度出发,保留自身的童真童趣,尽力了解感受儿童的世界。

三、语言的应用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汉语言文学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日趋完善,汉语言文学要构建完整的学习体系,不仅要学习其中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习其中的内在精神,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复合型人才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正确看待它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

(二)文学理解

汉语言文学,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研究来理解文学作品。阅读文章中的文字阅读是对文学作品表面的内容加以理解,而文学上的理解就是更进一步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写作意境并加以分析研究。它是高层次的理解方式,这就需要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相关学习才能得以掌握。学习到汉语言文学后,不仅可以对学过的文学作品进行揣摩理解,甚至也能对没见过或者刚出版的文学作品进行理解。

(三)写作训练

《写作学》和《文学概论》分别为汉语言文学的学习者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格式上的严谨规范和更深层的规律总结。这两门课的学习是写作训练的基础和保证。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学习对写作训练提供了有力帮助。它有利于写作者充分了解情感的表达,意境的构建,懂得怎样把写作文章中的语言运用的恰到好处。汉语言文学的写作与其他相比,具有其自身独到特点,写作者要适当应用汉语言文学进行创作,为文章彰显特性。

(四)规律运用

汉语言文学是研究语言的专业,它能提升语言文字修养和能力,语言文字同样也存在一定规律性。我国民族众多,人口数量大,语言方面也相对复杂。普通话作为官方通用语言在一些地区一些环境下并不能较好的实行。以区域进行说明:南方地区对卷舌音较难辨别,读起来也比较困难,北方地区则对卷舌音的敏感度较差。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可以让学习者了解语言规律相关的知识并正确进行运用,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多边交流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学好汉语言文学对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具有显著效果。汉语言文学拥有其自身特征,在语言意境及应用方面具有一定规范和要求。我们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应主动地发挥并探索适合自身的方法进行学习,加强对语言的意境及应用方面的分析研究能力,为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文学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 洋 刘再复 《中国文学》 北京出版社 2011年

[2] 王 勇 《序论:汉籍与汉字文化圈》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0年

[3] 姚晓柏 《汉语言与文学》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年

[4] 潘连根 静 义 李佩仑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版) 2010(1)

[5] 张爱明 宗 瑞 《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分析》 大众文艺 20ll(8)

第9篇

我始终相信,书是有香味的。这种香味需要你仔细品味,不然很容易将它忽略。手捧着一本书,轻轻翻开,那股香味就会从字里行间弥漫出来,浓得如同陈年的老酒,沁人心脾。薄薄的纸张印着浓黑的铅字,你可以看见神话传说从古老的山崖走来,可以听见金戈铁马醉卧沙场的刀剑声;你可以沉醉于一纸的荒唐言,也可以彷徨在悠长的雨巷……几张纸翻完,余味无穷。

高中时候我喜欢八九十年代冒出的新生作家的书,在贾平凹的《天狗》中品读乡土的气息:在王朔的《我是你爸爸》中玩味父子天伦的滑稽;在莫言的《红高粱》中品读西北黄土地粗犷中的细腻;在刘恒的《伏羲伏羲》中品味精神桎梏的心痛;在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中品味最直白的爱的伟大;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里品读一书的苍凉和悲怆;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品尝散漫的语言和灵魂的释放;在张承志《黑骏马》中品味黑土地的博大与宽广;在实的《白鹿原》中品味西部的神奇和传说;在张贤亮的《绿化树》中品读农民的浪漫与真实;在路遥的《人生》中品尝人性的卑微与高尚……还有很多作家,我已经记不起他们的名姓和他们的小说,只记得高中三年时光,在捧读一书的日子里,悄然溜远。

书读得多了,才知道去品,现在回想高中时的阅读,如走马观花,只知道此书好,却不知品其味道,更读不出它的香味。

开始察觉到书香味,是大学的时候。那几位值得我永远尊敬的教授,教给了我品读的方法。我记得郭建勋教授讲授先秦文学,总是蜻蜓点水,只把重要的几个句子解释一下,其余的让我们课后自行品味。我从那时才开始认真品读魏晋南北朝的诗歌,从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贤,从三曹到小谢,从江淹到庾信,也慢慢体味到了几分诗味。我记得刘上生教授给我们讲明清小说,声情并茂,解读详尽,往往上升到理论层次,让我们大呼过瘾。而后被他对《红楼梦》精妙的解读吸引,循着他的解读我又把《红楼梦》重读了一遍,方体会到书中写景的妙趣。我记得闫真教授给我们讲当代文学,分析到张贤亮的《绿化树》时,特别强调了“啥啥”二字的妙趣,那时我才明白原来书还应该这样去品读。于是买了他的《沧浪之水》,深为他睿智的文笔吸引,以致现在买来放在班级图书柜中,也希望我的学生从我老师的书中品味到书香的魅力。

品读书香,要有点优雅的情怀,浮躁的心无论如何也品读不出书的香味。就如同品茶,粗糙的人一口喝下,不知道茶需要一点点地去品,才能品出味道。

有时候,书读得多了,随处可以去品。我的床头一年四季都放着一些书,或者《散文》,或者《人民文学》,或者一部张爱玲,或者一部沈从文,夜深之后,翻开一书,在书的芳香中沉沉睡去,到第二天绝对神清气爽。我的办公室抽屉里,总有两三本可阅读的书,办公累了的时候,翻出来看看,汲取一点他人成功的经验,思考一下教育的未来,是一件惬意的事。甚至,我家的厕所里,也总放着一本书,最近,我放着《多元智能》一书,在霍华德・加德纳的思想里邀游,品味这位大师精彩的言论,陶醉在书香里,也就飘然忘我了。

感受书香,就感受了生命的搏动;品读书香,就品读了几世的灵魂。

于是,作为单个个体的人,你就可能拥有几千年的智慧,无数代人的经历,数以万计伟人的思想。于是,你就超越了单个个体的人,你可以找到翱翔苍穹的力量,开启通往茫茫宇宙的幸运之匙!

第10篇

一、在“洋为中用”中求多样化发展

“拿来主义”,这是鲁迅先生对待舶来品的一贯态度。我们认为,这种态度于艺术创作是极为有益的。我们不妨学习四个人:

l、学瑞士的迪伦马特。其代表作有《贵妇还乡》、《物理学家》等,《贵》与《物》剧都在中国上演过。人们以为他的剧作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在荒诞派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他的剧作法我们称之为“佯谬”。何谓“佯谬”?即在整个戏的大背景、大戏剧情境中,最大限度的利用假定性,而在局部、细节上,又要求到最细腻的现实主义手法体现。

2、学德国的布莱希特。对于他,人们并不陌生。她与俄国的斯氏、中国的梅氏并称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他的戏剧表现手法,与中国的戏曲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但与中国的戏曲又绝非一回事。他的戏绝不仅仅满足于对现实生活的逼真反映,常常明白无误地促使观众进行思考。比如他的《三毛钱歌剧》、《四川好人》,《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以及《伽利略传》等等,这些戏都在中国上演过,反映强烈。他与迪伦马特较为相似的一点是:他们都注重戏剧的整体显现。这大概就是我们所称之的“哲理”显现吧。

3、学美国的奥尼尔。美国戏剧自奥尼尔之后,才开始走向世界。他的表现主义手法影响造就了一代美国戏剧以及各国的戏剧家。轰动世界剧坛的《推销员之死》的作者爱塞・密勒就直接师从于他。他的表现主义戏剧观,扩宽了戏剧表现的时空间,使剧作家的笔触走向更深、更广的世界。严格说来,他的戏剧表现手法,本质上亦是现实主义,人们称之为心理现实主义,也可以说,他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开辟了新的领域。

4、学前苏联的万比洛夫。此人年仅35岁便英年早逝。他的代表作有《外省轶事》、《长子》、《六月的离别》、《打野鸭》等。他的剧作着眼点大都在人伦道德上,大都有一个带荒诞型的喜剧外壳,而骨子里总有一股压抑不住的悲剧意味。他的剧作,被誉为是民族的希望,创作的路标。他取材或表现的都是凡人小事,他的戏大都是以大团圆结尾,但整个戏所一脉贯穿的悲剧意味,反因大圆圆的结尾更觉显露。差不多由他开始,有了“悲喜剧”称谓。

二、在“横向借鉴”中求多样化发展

戏剧创作要求我们必须多一点“横向借鉴”,必须向小说,散文等学习。当然,小说也向戏剧学了不少。文艺批评家对作家贾平凹的许多小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为那些作品你很难说它究竟是小说还是散文。戏,当然要像戏,但太像戏了,又感到厌倦。常对自己的《雷雨》感到不满,认为其太像戏。从而写出了《北京人》那样风格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戏。人们作过统计,最受欢迎的是黄梅戏和越剧。除了这些剧目音乐悦耳之外,还要归功于它们的不拘一格,兼收并蓄各种姊妹艺术的长处。近二十年来的舞台佳作,除了思想内涵的深沉外,大都也有非常自由的驱壳。如湘剧《山鬼》、话剧《棋人》等等。应该直言,要造成多样他的戏剧创作局面,没有形式的突破便是不完整的。

三、在各种艺术追求中求多样化发展

第11篇

然而,现状如何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是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真所谓读本都读不清楚,更遑论300万字。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 “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遊》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遊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七、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欣赏美 创造美

论文摘要: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美育。语文教学,处处是在进行审美教育。即以语文学科为载体,而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满足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之目的。

教育学生识美、爱美,从而去创造美,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正如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是人类崇尚真、善、美的必然结果一样,一个教师,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善于挖掘本学科教材中所深含的美质,以激发学生兴趣,使之“乐学”。在中学诸学科中,语文学科与美育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处处是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当然,在这种审美教育中,由于不同的审美主体(学生)生活经验和审美积淀不同,面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对象(学习内容),理解的深浅度不同,头脑中所贮存的记忆表象(生活经历)多寡不同,对审美客体的美学意味感受就不同。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林黛玉一样。为此,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即审美活动过程中,务必因审美主体而异,因客体对象而异而因材施教,努力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最终到达创造美的至高境界。因为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要求。

诗、词、曲、赋、小说、散文等文艺作品中,都凝聚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它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丑、恶,表现着巨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教学中适当剖析,可利用美的事物,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譬如李清照的《如梦令》,那藕花深处鸥鹭惊飞的美景,怎能不让学子们为这自然的外在形式美而鞠躬倾倒,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贾平凹的《小桃树》中,那在风雨中飘摇又倔强挺立的小桃树形象,又不能不让人为这自然之物的神韵所叹服,它用美的呼唤启迪着人类的心灵。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讲解,又促使学生对教材字里行间的小桃树形象进行深入地审视,继而又赋予它以新的文化精神内涵的美,使学生从心中涌起奋发向上的豪情。这样,便完成了由欣赏美到创造美的过程。贺敬之、丁毅执笔的歌剧《白毛女》,主人公喜儿的纯洁善良、热爱生活,以及王大婶一家与杨白劳一家之间所表现出来的纯朴的人情美,与黄家鬼门关的险恶、狡诈形成审美意义上的鲜明的美丑对照,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旧社会本质的不同,而“惩恶扬善”的思想也同时得以弘扬。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审美意义就在于,他以自己作为封建科举制度牺牲品由生而死的经历,向人们毫不保留地展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使人们由孔乙己这一审美客体,进而产生了鲁迅所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理感受。德国诗人海涅曾说,“在一切创造物中间没有比人的心灵更美、更好的东西了。”这句话道出了人追求美的真谛:一个人的外在美固然重要,但更要注重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指蕴藏在人的内心之中的思想、智慧、情感、意志、兴趣爱好、个性倾向等品质在全面和谐发展中构成的美。《第二次考试》一文中的陈伊玲,这位报考音乐学院的姑娘,穿着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报名表上那姑娘的照片,是一张朝气蓬勃的,惹人喜欢的脸,教学时要把这仪态美的陈伊玲,演唱后表现的谦逊美,以及公而忘私忘我救灾所表现的心灵美的陈伊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展示出主人公陈伊玲的整体形象美。

其实,文艺作品以外的文字——应用文的教学也并非与美育无关。从书信类应用文的格式看,顶格称谓表尊重的形式,即会令读到此种应用文的人,内心荡起愉悦的美感。因为它是礼貌文明美的表现。固然,这种美感层次是较低的,比不上更高层次的美,但它是由感受文化内涵时所得到的。

无论是文艺作品的教学, 还是应用文体的教学,都需要教师去探入挖掘其中所深含的能够启迪人类心灵,并使之得以崇高的因素。当然,教师当以健康、饱满的情感投入其中,去感受,去陶冶,因为没有情感就没有美感的产生和力量。

前文所说,感受美、欣赏美,是为创造美。在这一审美活动中,又必须遵循高标准,让所有学生参与审美实践。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欣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的。”只有用高标准学会欣赏优秀的代表作品才能树立崇高的审美规范。因此,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师应鼓励学生凭借自己的审美经验和知识经验去阅读那些能够开启人心智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古今中外经典篇章,也只有如此才能写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佳作来。

鉴于中学生审美经验和知识经验的不足,所以要想达到对审美对象的深层次理解,那是不可能的。如果缺乏对审美对象美学意蕴的深层次理解,要获得完美的审美享受,那更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要懂得:“美是人自己从他的灵魂深处创造出来的。”(高尔基语)所以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美学品味,从而像火车头带动车厢一样带动学生进入一个最高层次的审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