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贷工作汇报

信贷工作汇报

时间:2022-02-02 18:07:41

信贷工作汇报

第1篇

(一)积极组织存款,提高了竞争能力

紧紧抓住深化改革的大好时机,突出重点,主攻大户,加大考核,

严格奖罚,完善服务。一是按照绩效考核的办法的要求,建立全员揽储机制。二是搞好优质服务工作。止年12月底,我社存款余额达万元,较上年净增万元,完成联社所分任务%。

(二)加大支持三农力度,提高了服务水平

认真学习、执行中央1号文件精神,树立“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意识,立足实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服务。

1、满足农户种养业的资金需求,发放种养业贷款。在春耕、夏收、秋收秋种时节,不误农时,积极投放小额贷款。全年累计发放余万元。对种养大户,定期安排客户经理了解情况,服务上门。

2、支持信誉好,效益高的个体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对信誉好、效益好的个体工商户季节性资金需求,在充分调查、完善手续的情况下,适时发放。

3、扎实开展信用工程建设

截至今年,共评出信用户户,占全乡农户数的%,建立经济档案份,占农户数的%,评出信用村个,占个行政村的%。

(三)加强信息管理,防范和化解了信贷风险

1、落实信贷内控制度,加强信贷管理。首先,严格贷款发放程序。新放贷款必须在信贷系统中审批发放,客户经理必须双人调查,必须可靠担保或足值的抵押物。其次,建立新增贷款台账,实行到期预警制度。

2、加大贷款的责任追究力度。

(四)强化资金盘活,提高信贷产质量

在资金盘活中,树立“常年抓,抓常年,反复抓,抓反复”的思想,抓住县联社清收不良贷款营造的良好氛围,千方百计清收不良贷款。

1、统一思想,促全员清收。利用一切机会,教育全体员工,不良贷款是阻碍我们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拦路虎,盘活不良贷款,是我们每个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激发了全员盘活、清收的积极性。

2、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从严考核。

3、多策并举,强力盘活。截至20年底我社不良贷款余额为万,较上年底下降万。

(五)狠抓增盈,提高了经营效益

一是抓收息,把收息作为增盈的头等大事。全年实现利息收入万元。二是严格成本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三是从严控制费用支出。四是坚持勤俭办社的方针,在费用支出上不攀比,不滥用,坚持一切从俭。

(六)强化队伍建设,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班子成员认真做到了顾大局,识大体,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带领全体员工干事创业。

2、加强了员工队伍建设

3、抓好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全方位激发员工干劲

(七)强化管理,完善了内控制度

1、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切实做到了规范经营。

一是继续推进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二是健全内控制度。制订、完善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2、狠抓“三防一保”工作,确保了全年安全营运无事故。

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时刻牢记和加强安全工作。(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了全员防范意识。(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了安全保卫制度。(3)加大检查监督力度,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强化主任监督、检查职能。

(八)加强党建和文明单位建设,提高了凝聚力。

1、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首先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以党员、老同志为纽带,认真做好了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扎实开展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加强新党员的培养、发展工作,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工作。

第2篇

调好两个结构,活化资金存量

今年,国家实行财政、信贷“双紧”的方针,其目的是减少货币投入,促进原有生产要素的调整及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稳定发展经济的目的。商业部门担负着回笼货币、繁荣市场的任条,其经营如何,对于能否稳定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认为,在货币紧缩、投入减少的情况下,支持商业企业、提高效益、保住市场唯一的出路是活化资金存量,调整好两个结构,提高原有资金的使用效能,缓解供求矛盾。

(一)调整好一、二、三类企业的贷款结构

今年初,我们根据上级行制定的分类排队标准,结合年我们自己摸索出的“十分制分类排队法”,考虑国家和总行提出的支持序列,对全部商业企业进行了分类排队,并逐企业制定了“增、平、减”计划,使贷款投向投量、保压重点十分明确,为今年的调整工作赢得了主动。到年末,一类企业的贷款比重达65.9%,较年初上升4.7个百分点,二类企业达26.7%,较年初下降2.6个百分点,三类企业达7.4%,较年初下降2.1个百分点。这表明,通过贷款存量移位,贷款结构更加优化。

(二)调整好商业企业资金占用结构

长期以来,由于我市商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致使流动资金使用不当,沉淀资金较多,资金存量表现为三个不合理:一是有问题商品偏多,商品资金占用不合理;二是结算资金占用偏高,全部流动资金内在结构不合理;三是自有资金偏少,占全部流动资金的比重不合理。针对这三个不合理,我们花大气力、下苦功夫致力于现有存量结构的调整,从存量中活化资金,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推行内部银行,向管理要资金

我们在年搞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在全部国营商业推行了内部银行,完善了企业流动资金管理机制,减少了流动资金的跑、冒、滴、漏,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聊城市百货大搂在实行内部银行后,资金使用明显减少,而效益则大幅度增长。今年全部流动资金占用比去年增长1.5%,而购、销、利的增幅均在30%以上,资金周转加快27%。据统计,今年以来,通过开展内部银行,商业企业约计节约资金450万元。

2.着力开展清潜,向潜力挖资金

针对商业企业资金占用高、潜力大的问题,我们今年建议市政府召开了三次清潜工作动员大会,组成了各级挖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一系列奖罚政策,在全市掀起了一个人人重挖潜、个个来挖潜的高潮,变银行一家的“独角戏”为银企政府的大合唱,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商业企业挖潜工作的开展。为配合好企业清欠,我们还在三季度搞了个“清欠三部曲”,派出信贷员28人次,帮助企业分市内、市外、区外三个层次清欠,清回资金317笔,581万元,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赞扬。

3.全力督促企业补资,向消费挤资金

为解决商业企业自有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我们除发放流动基金贷款利用利率杠杆督促企业补资外,还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引导企业学会过紧日子,变消费基金为经营资金。在我们的推动下,有7户企业把准备用于消费的285万元资金全部用于参加周转。如地区纺织品站推迟盖宿舍楼,把85万元企业留利,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今年,我们共督促商业企业补资158万元,为年计划的6倍。

由于我们开展以上工作,使我市商业企业的资金占用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全年处理各种积压商品595万元,使商品适销率由去年的85%上升至91%,压缩各种结算资金688万元,使结算资金占全部流动资金比例控制在32%以下。全年补资158万元,使自有资金占全部流动资金的比重由年初的6.5%上升至7.9%。

通过调整两个结构,促进了资金存量向好企业投入,加快了资金周转,盘活了大量资金,使一方面资金需求量大、一方面资金占用严重不合理的矛盾得以缓解。

实行商品监测,搞好商品供应

商品是否丰富、价格是否平稳,是判断市场优劣的标准。商业信贷的任务就在于及时、

足量地把资金输到穴位上,支持商业部门及时组织商品供应市场,避免市场紊乱,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一)进行商品排队和监测

为保证市场供应,了解消费者对哪些商品最为敏感、最为需要,年初,我们抽出近两个月时间对300种日用消费品进行了商品排队,排出了97种畅销商品、134种平销商品和69种滞销商品,通过排队,摸清了市场状况,找到了工作着力点。为使商业部门的采购既能充足供应市场,又能防止积压,减少资金占用,我们集中对火柴、肥皂、奶粉、搪瓷用品等50种商品进行监测,设置了监测卡,每旬统一对这些商品的进、销、存、价格等方面进行监测分析,然后及时指导商业企业调整采购重点。如今年4、5月份,我们发现有不少商业部门火柴库存薄弱,市场价格混乱,及时提供资金支持百货站重点采购。仅7天,就使市场火柴充裕起来,价格回落到正常水平。

在支持商业企业经营中,我们还从大处着眼,引导企业把近期市场和远期市场结合起来,把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结合起来,把企业效益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求得市场的长期稳定。如今年6月份,我市蒜苔取得大丰收,一时间蒜苔市场价格迅速下落,广大农民普遍为销路和价格发愁。我们认为,如果蒜苔价格下摆过低,肯定要刺伤菜农的积极性,明年的蔬菜市场肯定要受影响,为迅速解决问题,保持蔬菜市场的长期稳定,我们建议市政府召开了由财政、税务、各乡镇、市蔬菜公司等27家单位参加的协调会议,适时制定了保护莱农和蔬菜公司利益的政策,理顺了各方面的关系。我们及时发放贷款100万元,支持蔬莱公司存储外调蒜苔120万斤,迅速稳定了市场价格,保住了市场,为菜篮子问题消除了隐患,市政府对我们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

(二)压集体、保国营,重点支持国营零售企业

国营零售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担负着供应市场、平抑物价的艰巨任务,其经营好坏对市场关系重大;而集体企业普遍管理水平低,且多追求盈利,不承担保市场的责任。为此,我们确定了压集体、保国营、重点支持零售企业的贷款投放序列。今年在商业贷款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6户国营零售企业贷款上升175万元,而17户集体商业企业下降232万元。由于我们支限分明,使国营零售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完成购、销、利为4079万元、6788万元和179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5.6%、31.4%、29.8%,资金周转较去年同期加快7.5%。

重视决算审查,搞好综合反映

为使商业企业取得扎扎实实的经济效益,维护流动资金的完整无缺,我们于年末抽出专门人员对全部商业的效益进行审查,共审查出虚假利润134万元,并及时采取果断措施,督促企业调整了帐务,保证了年终决算的真实性、准确性。今年,我们还重点抓了综合反映工作,努力当好领导参谋,共写出经济活动分析、调查报告、专题总结、论文、经济信息等249篇,被有关部门转发录用的达169篇,通过写作,同志们的业务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

第3篇

今年以来,**信用社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并落实到具体实际中,努力做好农村金融工作。**信用社根据中央和上级领导部门的精神,为搞活农村经济,加快生产发展,一方面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另一方面加强到期贷款管理,力争回收率达100%。

为做好到期贷款的管理工作,**信用社将该项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精心组织,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到期贷款管理工作。今年1—4月份,共有到期贷款250万元,收回到期贷款250万元,回收率达100%,实现了信贷资产管理的良性循环。**信用社取得到期贷款回收率100%的经验和做法如下:

一、严把“三关”增质量

信贷资产是农村信用社的生命线,为把贷款营运好,风险控制好,**信用社在信贷基础工作上大做文章,特别是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审核等方面能坚持层层把关。如三口堰村徐中兵以种菇名义申请贷款4万元,信贷员对其进行贷前调查时发现该农户申请理由与实际用款理由不符,信贷员拒绝了贷款申请。其后县政府领导为此向信用社班子成员“打招呼”,要求信用社为其解决4万元贷款。**信用社班子成员根据其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再次调查分析后,仍坚持审查、审批程序,对其贷款申请最终给予否决。一个月后,徐中兵妻子江俊英来到**信用社向该社领导感谢说:“徐中兵因在外参与非法传销组织被骗近5万元,感谢信用社发放贷款时严格把关,才未给我们家庭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信用社严把“三关”否决不合规贷款12笔,金额80多万元,保证了信用社资产质量的优化。

二、用心监管展成果

信贷资产的质量好坏不仅是取决于贷款的发放阶段得到有效控制,而且监管工作也是控制风险的保证。如花石岩三组养猪大户童启超于2008年4月在**信用社申请贷款5万元,用途养猪,贷款监管人是该社客户经理刘学高。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按照信贷监管程序每月对其的养殖情况进行监管,特别是去年冬季刘学高到童启超家对其贷款进行贷后检查时发现,其养殖饲料配方与其它养殖户饲料配方不一样,建议童启超与其他养殖厂进行联系以提高养殖技能。这个建议引起了童启超的重视,事后童启超与将军岭养殖户钟某进行联系交流,相互交换了养猪饲料配方,仅此一项节约开支1万多元。今年四月童启超到信用社偿还了贷款本息并表示谢意。

**信用社一手把“三关”,另一手抓“监管”,使信贷资产始终高效、优质,出现贷款营运好,风险控制好的两好现象,2009年以来**信用社的贷款都能做到按期还本、按时结息,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4篇

一、汇丰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框架

汇丰银行的风险管理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基本管理框架,其主要由三个核心部门构成,即信贷部门(相当于国内银行的信审部)、审计部门以及合规部门,三个部门与业务部门相互配合,对业务进行监控,各司其职,共同配合,共同建了汇丰坚固的风险管理基础,为汇丰银行的有效内控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信贷部门的风险管理

信贷部门与国内银行的信贷部的含义不同,汇丰银行的信贷部主要职责是对全行的信贷风险进行集中管理与时时监测,并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与工作程序规程。汇丰在内部主要采取的是信贷审批的报告模式,从其集团总部到各家分支机构都相应地设有信贷部门,审批权限依次递增,超越本级权限的信贷业务需要逐级上报。相对于国内银行的集体决策机制,汇丰银行将决策权明确到个人,同时也向管理层明确决策的责任也明确到个人,这种机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管理人员风险控制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汇丰银行的评分卡机制其风险管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个人信贷及信用卡业务,汇丰银行在以往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个人信用评价系统,信贷部门开发及维护评分卡系统、时时更新系统以保证其有效性。信贷部门在各个分支机构也设有机构网点,负责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分支机构的信贷风险控制情况进行监测。

(二)审计部门的风险管理

审计部门是汇丰银行的风险管理核心部门之一,为保证审计质量,汇丰银行设置了强大的审计功能,共聘有一千余名职业会计师进行审计,对于银行内部重大审计事项进行决策时,会请具有独立审计资质的独立董事参与决策。为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审计部门的日常工作情况由其负责人直接向汇丰银行集团主席汇报。为了最有效地使用资源,提高效率,汇丰实行以风险控制为基础的具有持续性的审计模式。

为实现这一模式,汇丰银行建立了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审计人员运用管理系统对每个部门或者分支机构进行定期风险评估,其评价标准主要有两项,一是内在风险性,根据大小程度不同,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二是风险管理水平,根据其管理水平不同,分为良好、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审计人员随后依据综合风险评分决定其审计频度及强度,风险程度越高,审计频度和强度也加大。这种以风险控制为基础的具有持续性审计模式,使资源有效使用,并能保证审计有效性,是汇丰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保障。

(三)合规部门的风险管理

汇丰银行的风险管理架构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就是合规部,其主要职责是制定相应的政策及标准,以确保业务部门的各项操作合乎监管法规、银行规章以及市场纪律的要求。汇丰银行非常重视银行声誉的维护,也向来以稳健作为其经营的第一原则,而严格遵守我国的监管法规,全行上下努力贯彻合法合规操作的理念。汇丰银行将合规标准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集团管理层合规,适用于汇丰集团的所有机构,是原则性的规定,其次是各个业务项目或功能板块合规,最后是各地分支机构合规,地方合规是要求各个分支机构根据当地监管法规以及市场环境制定各机构的操作标准。汇丰银行定期对所有员工进行合规培训,要求所有员工理解各项犯规并且严格遵守,汇丰银行认为任何违反合规标准的行为都是可能会影响损害汇丰银行声誉的严重事件,违反合规标准的相关责任人也将受到银行严厉的处罚。

二、汇丰银行案例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通过研究汇丰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可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得出如下启示:

(一)建立以监控为本的银行操作环境

对银行操作环境的监控是银行业风险控制的基础,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其具体业务在其内部建立一整套风险管理机制,其内容主要包括:银行操作的每项业务应有高一级管理层负责掌握操作风险、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记录银行内部操作风险事项,并且向管理层定期进行汇报、对于银行操作风险应进行定期评估,对于前期银行 可能导致的对未来产生的风险应进行报告。银行也应主要收集容易引起银行操作风险的事项进行提前防范。银行内部应设有专门的信贷审计部门对于信贷操作的风险进行严格监控,保证建立以监控为本的银行操作系统。

(二)完善信用风险等级评价体系

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完善重要措施就是完善信用风险等级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要独立于信贷和审批部门,肩负着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对客户信用记录进行时时监控等。银行需要大量搜集客户信用方面信息,并且进行数据整合,由此银行信用风险等级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信用评价系统将对客户的各项业务进行合理评价和监控,保证银行在决策是否可以对客户授信的重要依据之一,信用评价系统在授信后定期向银行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做出的信用监控报告,由此银行可以准确衡量客户信用风险指标,对信用违规事件防患于未然。

第5篇

一、私营企业骗贷的几种手段

(一)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贷。

1.虚假注册。,私营企业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以参与国有或集体企业改制等名义,以租赁、托管的国有或集体资产办理验资和工商注册手续,取得私营企业营业执照,其实质是用“借鸡生蛋”的形式,骗取国有资产。

2.出具虚假报表。私营企业往往受自身利益的驱动,根据不同的需要编制多份不同的会计报表,分别提供给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如某私营企业为了骗取银行贷款,提供给工商、税务部门的会计报表反映,资产总额2.4亿元、实收资本2000万元,而在提供给银行的同期会计报表上,上述金额却变为4.8亿元和1.2亿元,分别是原来的2倍和6倍,为顺利骗取银行贷款提供了可能。

3.出具虚假产权证明资料。私营企业私刻印章,编造虚假产权证明文件,以他人资产或虚构资产办理抵押以骗取贷款。

4.开具虚假存单作质押。私营企业与银行员工内外勾结,利用虚假存单作抵押骗取银行贷款。

(二)以设备、存货等动产作抵押。骗取贷款后,私营企业暗度陈仓,将抵押物全部变卖,并将资金转移。

(三)以贷款资金作保证金。私营企业在某一金融机构取得贷款,转入另一金融机构作保证金,并以此为担保,签发大量银行承兑汇票,并将资金转移,银行承兑汇票到期不能偿还,保证金不足部分转为不良贷款。

(四)以银行承兑汇票作质押骗贷。私营企业利用其关联企业在某一金融机构签发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后,在另一金融机构作质押,骗取贷款,到期后,质押不足部分形成损失。

二、查处私营企业骗贷的审计方法

(一)查贷款资金去向

1.查账户中大额提现金情况。私营企业骗贷后,往往大额提现金,销售货款不入账,逃避银行监督。审计时,利用数据,应特别关注私营企业中大额提现金的企业账户。

2.查贷款资金转入信用卡、个人账户情况。私营业主为转移、挥霍资金,大多将贷款资金转入信用卡或个人账户,以大量提现或消费。审计时,在数据中查询以私营法人代表为户名的信用卡账户,对其资金收支进行细致,并全面核对信用卡账户与私营企业账户的资金往来。

3.查贷款资金转入境外或与企业生产无关单位情况。特别关注将资金转入房地产公司、证券公司和境外公司账户等情况

(二)盘点抵押物的存在和价值折损情况

审计人员为了解贷款损失情况,应与银行人员到私营企业进行现场盘点,将抵押物与抵押清单或他项权利证核对,对抵押物的数量、新旧程度、价值进行认证,以核实抵押物是否存在,抵押价值是否足值,以便确定损失情况。

(三)延伸审计调查

1.到工商部门调查企业注册、年检等情况。查询企业注册资本金的数额及是否到位,用来注册的资产是否为个人所有,企业是否正常进行工商年检,并取得财务报表,与贷款档案中的报表核对,确定会计报表的真实性。

2.到税务部门调查企业收入、利润、纳税申报情况。通过查询企业纳税申报情况,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是否正常,是否按期纳税,提供给税务部门的会计报表反映的收入等是否与提供给银行的会计报表一致。

3.到土地、房产等部门了解抵押物情况。查询抵押的土地、房产是否为贷款企业所有,是否抵押给第三人或被法院查封;到工商、车辆户籍管理部门了解抵押的动产是否真实,资产产权是否为其所有。

第6篇

关键词:衍生工具;金融危机;金融监管;系统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05-0041-09

自20世纪90年代始,历次金融危机中,作为资本流动重要媒介或催化剂的衍生工具扮演着特殊的作用。本文正是希望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金融危机,特别是东亚金融危机和最近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中金融衍生工具作用的分析,从一个新的视角引起人们对当代金融危机形成机理的深层次思考。

一、衍生工具的出现及其作用的二重性

与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相比,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中的国际私人资本流动具有全然不同的特性。以东亚金融危机为例,首先从资金流向来看,这些资本的流向不仅限于东南亚国家的官方借贷,而且流向东南亚的私人实体;其次,从信贷资本形式来看,流向东南亚的资本日趋多样化,商业性银行信贷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从直接的国外投资到资产组合投资、公司和政府债券及组合证券、回购协议,以及银行发放给公众和私人借款者的信贷,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具体情形见下表:

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构成(占私人和公众流动资本的百分比)

这种国际资本的多样化流动导致了一种不同的风险分配机制。与20世纪70、80年代初的银行信贷相比,在发达的资本市场经济中,更加多样化的资本流动机制倾向于将风险向投资者转移。股票和债券投资将市场风险和信贷风险转移给国外投资者,后者将承担利率、证券价格和汇率的变动风险。甚至由东南亚国家政府发行的以美元计价的债券也将利率风险,连同信贷风险一起,转移给了国外投资者。这种效应潜在地降低了这些发展中国家经济抵御因美国利率变动或美元汇率变动所带来的相关风险的能力。

伴随着这些新型资本流动形式的出现,衍生工具交易也发展起来,其目的部分是为了改善全球投资的风险管理。这些衍生工具主要包括: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货交易、掉期交易、总回报掉期交易以及期权交易等等。迄今为止,全球金融衍生工具已超过100种。随着新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推出,许多金融活动已基本与生产、贸易等实际经济活动脱钩,金融市场交易量呈几何级数增长,1997年仅期货等几种主要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存量就高达55万亿美元,是10年前的100多倍。国际资本继续由传统金融领域向新生金融衍生商品市场流动。目前在全球每天逾5万亿美元的金融交易中,只有不足2%与生产、贸易活动直接相关,其余98%是以投机为目的进行的交易,只在金融体系内进行“小循环”。即使是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时期,金融衍生商品市场交易仍然非常活跃,这一领域的资金往往仍保持着惊人的增长。金融衍生品的广泛发展,促进了资本流动这种新的结构性变化,将可能产生的投资风险从不愿承担这些风险的投资者身上,转移到乐于承担这些风险的其他投资者手中,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投资者的选择偏好。与此同时,衍生工具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风险。在这个过程中,衍生工具的作用具有双重性质:即引导资金从发达资本市场向发展中经济流动过程中的建构性作用,以及减弱安全性监管的非稳定性作用。

(一)衍生工具促进资本流动的建构性作用

通过降低投资者与传统的资本流动方式(如:银行信贷、权益投资、债券、外国直接投资)相关的风险,并将其更加有效的重新组合分配,衍生工具促进了资本的流动。伴随着衍生工具引入资本市场而来的金融创新,使得风险的传统协议能够重新设计,以更好地满足这些资本工具的发行者和持有者所期望的风险环境。衍生工具的风险转移功能在套期保值、促进资本流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刺激非生产性活动,减弱安全性监督的非稳定性作用

衍生工具的不断扩展也引发了有关整体经济稳定性的问题。衍生工具的运用,使得交易双方、规则制定者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透明度降低。它们可以被用于诸如规避资本金需求、应对会计规则和信用等级评定、合理避税之类的非生产性活动;也可用于提高与追逐高产出(当然风险也会相应提高)投资策略相关的资本市场风险可容忍水平。

在大幅度的汇率或者市场价格变动情况下,市场风险水平的变化,与开放性条件下衍生工具契约的广泛发展有着明显的相关联系。一定数量的资本可以作为一种缓冲器,用于缓解市场动荡。在此意义下,衍生工具的运用将有利于减少此类资本的运用量;但同时也会提高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水平,进而动摇金融部门和整体经济的稳定性,对金融部门和整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二、衍生工具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衍生工具的这种自相矛盾的作用,使得原本就不太成熟稳定的金融系统和经济体系(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变得更加模糊和复杂起来,也使得有关的经济管理部门在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规制时,决策的难度加大,进而对金融危机的产生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降低了经济运转的透明度

衍生工具从两个方面导致了透明度问题。第一,它们扭曲了资产负债表作为量度一国的公司、央行和国民账户风险情况基准的内涵。第二,在现行的柜台交易情况下,对于衍生工具缺乏足够的披露要求和政府监督。在不存在诸如衍生工具之类的表外业务情形下,公司的资产负债便可以提供该公司的基本风险情况。利用资产与负债的到期日之间的差距可以确定公司的利率风险;二者的货币计价差异可以确定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则可以由借款者、具有偿付责任(如应收款项)的顾客和客户、所持证券的发行者及其他资产的对应交易方的信用度来测度。金融衍生工具的介入使得在总体风险水平和由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风险水平之间加入了一个楔子。表外业务风险能够颠倒、夸大或者压缩由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风险水平。由表外业务头寸导致的透明度的缺乏,对于那些试图评价央行干预外汇市场能力的经济公众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固定汇率体系下,央行的干预能力是关键性因素;在浮动汇率系统下,为了使经济在遭受投机性冲击或其他金融市场动荡后仍然保持稳定,央行的干预能力同样重要。然而,衍生工具的上述作用,却使得央行往往只能掌握其当前外汇储备拥有的金额,却难能预测远期外汇交易和互换掉期等交易条件下未来某个时期外汇储备额度的变化。

总体风险暴露水平与资产负债表脱节的情形也可出现在一国的资产负债表(即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按照惯例,一国的实际市场风险暴露水平可以通过其资本账户上外国资产和负债的到期日和记账货币反映出来。衍生工具的出现和广泛运用,使得情形已经有所不同。资产和负债(如国外信贷)的

货币标价可以伴随着外汇衍生工具变动;利率互换能够改变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利率风险水平;如果赋予其上的看跌期权得到实施,长期信贷可以转变为短期信贷。甚至资本或者投资工具也可以随衍生工具而转型。总收益互换能够使短期美元信贷(债务)呈现组合投资的形式。另外,衍生工具的保证金和抵押需求可能创造出意外的巨额外汇流动,而这一点却不会在该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国外负债和证券项目的数额中反映出来。结果,国际收支平衡表将不再能够作为准确估算国家金融风险水平的依据。

衍生工具也通过其他途径影响经济的透明度。企业业绩报告披露的欠真实性和政府监督的缺乏,极大地制约了政府和市场参与者在估计开放市场利率、单一经济实体的头寸额度、抵押与资本的充裕度等方面的能力。这就阻碍了对这些市场及其相关联市场稳定性的足可信赖的估计水平形成。通过这些途径,衍生工具的出现,使得公司很难对其交易对象的信誉度形成一个精确的估价。类似的,有关柜台交易衍生工具的信息数据的缺乏,意味着政府规制当局无法探查和阻止即期市场和相关市场上的市场操纵行为。另外,政府规制当局无法知晓其金融部门或主要的金融部门参与者的未清偿头寸――无论是按总额还是按净额计量的,他们将无法确切知道相对于其持有的资产而言,其金融市场的风险暴露程度。结果是政府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将很难把握某些关键市场变量(如利率、汇率)对于经济变动的敏感性。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将这点恰当的表述为:“发展中经济中衍生工具日益普遍的应用使得相关信息的充分披露,或者至少是已披露信息的合理诠释,变得日益困难起来”。

(二)助长了对政府管理和监督的规避

衍生工具经常被投资者用来规避政府的谨慎性管理原则。如被用于多方敷衍会计规则、躲避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上的有关外汇披露的限制以及减少规定的资本持有额等。

会计规则因不同类型的资产和应收款项信誉度或信用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这些规则根据各种资产信用风险的不同而征收相应的资产费用;某些情形下政府规定禁止金融机构持有某些种类的资产。然而,一些类型的组合证券却被用于规避那些禁止机构投资者(如退休基金和保险公司)持有外币资产的规定。通过提高某些被认定为生产能力较差的金融活动的相关成本,税收条款旨在增强规制监督。例如,可以对长期资本收益课征低于短期收益的赋税,以便提高长期投资的回报。使用衍生工具可以将款项的支付、接收和收入在不同的期间进行转移。这种行为可以使这些交易的利率支付呈现资本收益的形式,或者使短期资本收益呈现长期资本收益的形式。IMF、世行和OECD中的其他国家已经觉察到,衍生工具的使用旨在规避谨慎性原则规定。IMF的经济学家David Folkerts―Landau指出:“本国权益市场上这种头寸的金融限制正逐渐通过衍生工具的交易而得到规避。”2000年世行全球发展财政会议将其具体表述为:“巴西复杂的谨慎性防御系统可以通过充分发展的金融市场和柜台交易衍生工具轻易避过。”在OECD经济部的工作底稿中,这一点被Blondal和Christiansen Blondal类似的表述为:“金融衍生工具的蔓延,这点是监管者难以控制的,也已经严重贬低了对于货币风险谨慎性控制的作用。”

另外一个问题是衍生工具被用于提高资本风险水平的倾向。衍生工具旨在创造价格风险,从而使风险能够在交易双方之间进行转移,却不会发生像在购买或空头出售时发生的标价和本金转换成本。如果初始的支付被当作权益或者资本,那么,相对于资本的名义本金规模就是衍生工具的杠杆水平。这一杠杆使得投资者能够承受的单位美元资本的风险水平,将会高于可获得的直接资本购置以及为直接资本购置而借款所带来的风险水平。

(三)威胁到固定汇率体系的稳定性

衍生工具的出现,在很多方面破坏了固定汇率体系的稳定性。衍生工具提供了强大的杠杆能力,降低了某些投资者的交易成本,这样的投资者通常是市场投机者、固定汇率攻击者或套利基金运作者,他们所持有的资金头寸是逆固定汇率而行事的。投赌注于冲击固定汇率方面的成本的降低,只会激励这种行为,强化他们实施这些行为的决心。外汇市场上这种冲击固定汇率的货币空头力量越大,央行旨在捍卫钉住汇率的经济干预或利率水平调整所需的资金规模将越大。衍生工具在外汇市场的运用意味着央行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任务,以使得钉住汇率能够在两个市场上得以维持:即期市场、外汇的远期或互换市场。与大多数国家央行的外汇储备规模相比,即期市场的规模一般都是很大的;因此,鉴于总体的市场规模,央行的市场干预潜能则相对比较小,而衍生市场的规模却是不受限制的。这些因素汇集在一起,大大地增加了央行干预成功所必需的临界规模。

(四)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危机的深化

当证券价格贬值或骤降之时,衍生工具(如外汇远期和互换、总收益互换)加快了危机的进程,深化了危机的冲击力。例如,与新兴市场金融机构进行交易的衍生工具一般都包含严格的抵押或保证金要求。对本土证券依据LIBOR进行总体收益率互换的东南亚国家厂商通常使用美元或美国财务部债券作为抵押;抵押比率估计为本国互换本金的20%。如果互换头寸的市值下降,东南亚国家厂商将不得不增加其抵押率,以使其提高到必要的运作水平。于是,基本的证券价格骤降(这种情形会在贬值或广泛金融危机的初始阶段发生),将要求东南亚厂商立刻追加其抵押的美元资产,其追加额与按互换头寸现值计算的损失成比例。随着本币和其他资产转换成美元以满足其追加抵押需求,将会立即触发外汇储备的外流。这不仅会加快危机的步伐,而且,衍生工具的抵押或保证金要求,通过对外汇和资产价格施加进一步的下降压力,将加速金融危机的进程,并进而加大金融部门的损失程度,将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深化。

(五)提高了系统风险和感染风险

名为“Lanl£alussy报告”的国际结算银行报告,将系统风险定义为“某一机构由于其资产流动性恶化或者出现业务疏忽(或经营失败)导致其无力支付到期债务,进而导致其他机构的资产流动性恶化或经营失败的风险。”类似的,感染是一个因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而创造的术语,它被用来描绘这样一种倾向:一国的金融危机会对别国――有时甚至是与其互不相干的国家――的金融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它是系统风险应用于国家和国际市场层面上的概念。术语“感染”实际上是术语“龙舌兰效应”的一个较直白、客观的表述,后者被用来描绘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的扩散效应。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大量出现,为经济困难时期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迅速扩展提供了可能性。这些信用风险可能在经济危机期间演化为交易对象事实上的债务拖欠行为。这意味着,衍生工具的应用即便是降低了市场风险,它依然可能导致信用风险的升高。例如,通过签订基于可变利率信贷接受者的利率互换协议,某银行发放可变信贷利率贷款可能是为了降低短期利率变动风险及收益的变动风险。如果短期利率上升,则该银行互换头寸的市值也将升高,于是,上面提及的交易对象的总体信用风险也

将增加,这种风险本身已经和套期保值的信贷资金联系起来了。从这个角度上考察,衍生工具对经济主体清偿欠款能力的恶化效应加剧了。就衍生工具的运用不能降低厂商的市场风险这个层次上来说,衍生工具使得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水平提高了。

衍生工具的出现也提高了全球金融系统的风险,主要是通过如下两种渠道发生的:第一个渠道是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和金融的自由化,衍生工具加剧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压力和危机的扩散性。很多衍生工具涉及跨国的交易主体,所以,一国的市值的损失和信贷率的恶化将会影响到他国的交易对手。第二个感染渠道,来自金融机构针对由另一个市场所造成的某一市场低迷状态所实施的应对行为。厂商会在其它市场上实施证券交易行为,原因之一是他们继续追加投资,购买那些以流动性好的国家货币标价的资产以满足抵押或资本需求;为了获得这些资产,厂商将进行组合投资转化,在其它市场上出售证券。当金融市场发生巨大波动时,这种对抵押资产的需求可能是突发的、大规模的,而这种渠道的感染将会非常迅速而猛烈。

(六)加大了危机发生后政策调整的难度

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后的政策调整过程是非常直截了当的。借款者主要是政府,贷款者主要是大的货币中心银行。这意味着关键性的贷款者势必同舟共济共商对策,与各个债务国的单一代表性借款者,以及相关的多边国际金融机构一起,协议对债务支付进行重组。

20世纪90年代的危机后政策调整过程就变得复杂起来。它不仅涉及到众多不同的私人和公共债务人,以及证券发行商,亦涉及到多种投资者和不同的受影响的发展中国家交易方的求偿权。采取股票、债券、组合证券形式的资本流动意味着存在数以百计的主要投资者和数以千、百万计的次要投资者。这些求偿权都因衍生工具协议而变得复杂起来。衍生工具不仅使潜在交易对象的数量进一步增加,而且产生了与未清偿债务和其他债务的最初求偿权拥有者相关的各种问题。而且,衍生工具的损失不同于后来的信贷支付。债务支付问题并非必然导致债务双方中任何一方的损失。主要的信贷支付问题是短期流动性问题,这可以简单的通过信贷支付计划的重组得到解决。相比之下,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可能使衍生工具损失的发生更具突然性,使损失的累积更为迅速,以致其规模超过与美元标价可变利率银行信贷相关的损失。

三、衍生工具与美国金融危机

与亚洲金融危机不同,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起因不是源于国际资本的流动,但衍生工具在其中同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美国是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首要推行者。它奉行多年的金融自由化、证券化过程伴随着成千上万的金融衍生品的产生,给20世纪的美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不仅美国本土人乐于持有这些高回报率的金融衍生品,外国投资者甚至外国政府也乐于持有。就这样金融衍生品在美国肆无忌惮的蔓延开来。从开始的优良资产逐渐蔓延到高风险高回报的次级贷款市场上。人的贪婪在衍生品的不断演化过程中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验证。次级债一次又一次的被组合而后又被分级出售,风险在整个链条上传递也在整个链条上蔓延。人们以为风险总是会被传导下去,虽然自己承担着风险但并不是全部。但可惜,这些风险一直还在金融系统之内,它们从未消失过,甚至随着链条的增长而变得更加难以观测和控制。

美国的次级贷款使得1994―2006年间美国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到69%,超过900万的家庭在这期间拥有了自己的房屋。在利用次级房贷获得房屋的人群里,大都是信用等级低的低收入者,但次级贷款却给了他们购买房屋的机会。这在一方面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次级债的高风险性。高风险要求有高回报,相比普通抵押贷款6%~8%的利率,次级房贷的利率有可能高达10%~12%,而且大部分次级抵押贷款采取可调整利率(ARM)的形式,随着美联储多次上调利率,次级房贷的还款利率越来越高,最终导致违约率的不断上升。2001―2004年间美国尚处在实行低利率政策时,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由于低利率时负担较低而房价又在不断攀升,使得购房者贷款热情高涨,而放贷机构也因有房屋抵押同时又可获得高额的回报因此都竞相开展次级贷款业务。这样就催生出了各种的金融衍生品。

这些新产品备受欢迎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房价的不断攀升,需求的不断扩大使得人们忽略了价格风险的存在;另一方面是贷款机构风险控制不到位,竞争的加剧使贷款机构只顾极力推广这些产品,而不注意控制违约风险且违约风险总是通过金融创新而不断地传递给下一级。在利益的诱使下使得次贷市场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放贷行为,如:猎杀放贷和贷款欺诈。所谓猎杀放贷是指,贷款机构或其没有依照美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消费者真实、详尽地披露有关贷款条款与利率风险的复杂信息。在此类案件中,受害者往往是消费者。而贷款欺诈是指,由职业罪犯导演的骗贷犯罪,受害者一般是贷款机构。而早在1968年美国就已经以法律的形式明令禁止猎贷行为的发生了。

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房贷机构热衷于发放次级抵押贷款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触犯法律呢?究其原因还是巨大的利益驱动。但是将贷款发放给信用等级低的贷款者本身就是有很大风险的,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这一切的答案就在美国如火如荼的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产生的纷繁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当中。

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上主要有四种金融衍生品:ABS,RMBS,CDO和CDS。首先是ABS,它是资产证券化的产物,包括各种形式的资产抵押贷款其中包括住房抵押贷款。而将ABS当中的次级抵押贷款剥离出来就形成了RMBS。RMBS满足了次贷发放机构获取现金流动性及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的需要。因为RMBS是具有固定期界因此可以真实性的出售,从而形成一个真实的现金流。银行提供给客户的次级抵押贷款,并在利益的驱动下诱使那些并不了解合同详情或并不具备还款能力的人成为贷款人。而房贷公司又以高杠杆率从银行举债买下按揭贷款形成RMBS,随后按不同级别出售给不同的风险偏好者。为了满足不同风险偏好者的需要,RMBS并不是同一等级的,它根据现金分配规则不同又被划分为三个等级。投资人根据各自的风险偏好选择自己需要的等级,当然不同的等级投资回报率不同。就这样次贷市场中又引入了新的机构投资者。这就是为什么次贷危机爆发一段时间后除了抵押贷款公司外,还会有不同性质的新的公司不断地卷入其中的原因。养老金等需要固定收益的公司成为RMBS高等级产品的购入者,而风险投资基金则成为较高风险较高回报的低等级的RMBS的购入者。这样RMBS就成功的将风险分散化了,风险从房贷提供者转移到了债券购买者手中,金融风险被深化了。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时,不会有人注意到RMBS的风险,因为住房是抵押品它随时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变现。但在房地产市场出现回落时,不动产的变现出现了困难,价格不断下跌这样抵押品的价值也在缩水从而使的RMBS的风险逐渐暴露了出来。

RMBS的产生确实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者的需要,这可以说是金融创新一直追求的东西,但创新并

未止于此。为了进一步的扩大收益,RMBS的中间级又被重新划分,中间级的RMBS被称为担保债务权证(CDO)。在RMBS的基础上衍生出CDO需要通过资产的真实销售来保证获得特定资产对应的现金流,由于设计资产的真实销售其操作周期较长。CDO的划分方法大致与RMBS相同,也是根据现金回报分配方式来进行划分,分为优先级,中间级和股权级,自然风险较高的被划为最低级但回报率也最高。我们看到本身中间级的RMBS已具有较高的风险,而将它再一次的进行分拆出售,无疑CDO的低级品具有的风险已不可与正常的次贷篮子同日而语了。而人们对于高回报的追求和对风险的忽视使得创新并未止步于CDO。而是又将CDO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再次出售从而形成了CDO的平方、立方等等,不断的延续下去。而风险也在延续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和广化,使得更多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成为了次贷衍生品的持有者及风险承担者。

另外在这场次贷危机中所涉及的另一个复杂的风险转移市场,就是信用违约互换市场。美国证券托管清算公司2008年11月4日的报告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违约互换产品总额达33.6万亿美元。信用违约互换在维护资本市场正常运转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信用违约互换(cDS)是买卖双方通过信用违约互换协议交换第三方信用风险的一种合约。信用违约互换合约的买方,是拥有资产的一方,希望通过支付一定费用,将信用风险转移给信用违约互换的卖方;而卖方提供可能出现的违约的保护,即承担不属于其自身资产的信用风险,并从信用违约互换的买方获得一定的保证金或相关利率支付。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种双边风险交换金融合约。合约在没有发生违约事件时到期日即告终止或发生违约事件并满足支付条件,信用卖方完成赔付损失时即告终止。该合约可以分为两个基本部分,一部分是信用保险费支付,另一部分对应于可能的违约付款。一份违约互换的现值就是其两个基本部分现值的代数和,信用保险费满足使互换合约总现值等于零。由于CDS对CDO起到了担保的作用,从运用CDS的第一个CDO开始,购买CDO的信用风险逐渐减少,但承担风险的主体则变得更加多样起来。这类合约的卖方多为银行和保险公司,放贷人向一家银行或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以规避贷款人的违约风险。而保费率与违约风险率直接挂钩,风险越高向银行或保险公司购买保险的保费越高。而由于受到高保费的利益驱使,很多银行和保险公司都乐于承担CDO的保险,这也就是为什么次贷危机发生后很多银行和保险公司会被卷入其中的原因之一。

CDS的出现大大改善了CDO的信用评级,由于有了违约担保CDO便更加利于销售。这样CDO在CDS的帮助下被不断的创造分级出来。风险规避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选择了低风险低回报的优先级CDO,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如对冲基金则选择了股权级CDO。就这样CDS使得风险在整个金融体系内蔓延开来。在目前情况下,这些交易都是匿名方式进行的,从而使得大型金融机构不断陷入交易陷阱。而由于交易的不透明性,美国监管部门往往无法得到有效的数据,因此也无法对整个互换市场的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致使目前市场上对CDS的潜在风险的忧虑也极其严重。

在此次次贷危机中的金融衍生品虽与东亚金融危机有所不同,但同样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由于衍生品将信用风险不断地转移、分散、重组,一方面实现了风险分担隔离风险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又降低了经济运转的透明度,助长了对政府管理和监督的规避,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危机的深化,提高了系统风险和感染风险。ABS和RMBS使用了贷款池的操作方法降低了经济运转的透明度,使得监管部门和投资者不能直观的观察到贷款组合的风险性。而RMBS和CDO的不断衍生创造,使得风险从一个投资主体转向另一个投资主体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系统风险和感染风险。CDO之所以被广泛应用并不断的分级衍生出来,主要是因为每一次分级之后都有股本级的CDO来承担第一批的信用违约风险,而其他层级不用分担此风险而仅仅是获得收益而已。因此CDO备受欢迎,但持有股本级CDO的人同样担心信用风险问题,因此再一次的将手中的CDO进行分级创造出更高风险更高收益的股本级CDO并由其承担第一批的违约风险。就这样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持有的是高回报低风险的金融产品,也因此CDO被不断的衍生创造下去。最终使得整个经济体卷入到了次贷危机当中。

四、结论及政策性启示

第7篇

银行承兑汇票的概念与特点

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出票,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的主要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信用好,承兑性强。银行承兑汇票经银行承兑到期无条件付款。就把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这也是企业对银行承兑汇票接受度远高于商业承兑汇票的最重要因素。对企业来说,收到银行承兑汇票,就如同收到了现金。

二、流通性强,灵活性高。银行承兑汇票可以背书转让,也可以申请贴现,不会占压企业的资金,便于流通。

三、节约资金成本。对于实力较强,银行比较信得过的企业,只需交纳规定的保证金,就能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用以进行正常的购销业务,待付款日期临近时再将资金交付给银行。

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隐患

首先,商业银行对申请出票人的主体资格审查存在风险。在办理承兑汇票业务申请中,商业银行对于申请人的资格审查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做到深入真实。一方面原因是,银行本身工作不够到位,资格审查没有切实核对清楚。随着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出于业务经营的需要,银行往往因为简便手续、加快进程而忽视了业务本身的安全。另一个方面,企业在申请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时,提供的公司营业情况的报表,购销合同,财务报告等数据是虚假的。更有甚者与相关公司勾结,狸猫换太子,拿着其他公司的真实数据当作自家公司的财务报告用以申请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在实务中,曾有向申请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中B公司索要财务报告等公司资料时,B方负责人给出一个联系人电话,声称是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具体事宜可以直接与之沟通。孰不知,准备电话与之沟通时发现,是之前有过业务往来的A公司的财务经理。之后亦发现,B公司拿来的财务数据是与A公司的财务数据是一模一样的。当然之后B公司的资料审查无法通过。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乌龙故事,但是这也反映一个问题――在申请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过程中,关联企业之间相互帮助提供虚假信息的情况并不少见。对此情形,银行应该如何解决真实的报表数据不真实的公司资料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如何降低银行的承兑汇票业务的风险。

2、商业银行为维系经营需要,隐瞒资产真相的风险。近年来,商业银行大部分的承兑汇票业务主要是针对在本行有贷款的企业。贷款企业的贷款批下来之后,并不会直接将这部分贷款以现金方式交给贷款企业,而是以开出承兑汇票的方式。但是在实践中,有些企业贷款并不能按时收回,这时,有些商业银行为了掩盖不良资产,对于无力支付到期票据款项的企业,继续为其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或是换个公司名申请新贷款,由企业用贴现资金归还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款或者用新申请下来的贷款偿还已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款。早在2007年,华夏银行就被爆出借新还旧以此降低不良贷款。

“在华夏银行上海分行的不良贷款包括至今以借新还旧、展期等方式留存账面的德隆系、飞天系、农凯系等的不良贷款。而另一份借新还旧贷款明细还显示,截至7月31日上海分行多轮借新还旧的贷款余额高达22亿元,其中8.4亿元已显示无法收回,但这8.4亿元并没有记入不良贷款明细。实际上,在华夏银行粉饰的报表背后是:在掉入股市庄家和房地产商精心布下的骗贷陷阱之后,信贷部门通过借新还旧或第三方贷款代为偿还这种滚雪球的方式,来掩盖自己此前的错误。”。

出路:以承兑为重点降低业务风险

如上所述,银行承兑汇票因其特殊的性质,蕴藏着较大的法律风险,银行作为承兑人和第一付款人,在各票据当事人中承担着最大的法律责任,一旦操作不慎,很容易造成损失。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中,要注意把好承兑关切实避免法律风险,能为以后的业务开展也打好一个良性的基础。要切实避免风险,就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认真审查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承兑申请人主体资格的审查。根据《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第8条第2款的规定,向银行申请办理汇票承兑的出票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承兑银行开立帐户,二是资信状况良好,并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商业汇票办法》第4条则对银行承兑汇票出票人的主体资格作出了更明确的限定。实践中为进一步降低票据风险,还可规定更严格的资格条件,如“AA”,级以上的信用企业等。具体操作中,承兑银行可以要求出票人提供企业法人执照、财务会计报表、银行开户证明等资料,从资金实力、经营状况、企业前景等方面对其进行审查,切实减少票据风险。

第8篇

一、政策优化的总体设想

一是提高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是有效实施贸易信贷监管的基础。优化贸易信贷管理首先应该提高贸易信贷基础数据的采集。现行贸易信贷管理政策对贸易信贷数据的采集范围、企业未及时履行数据报告的责任等内容,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措施,但在如何保证数据的完整及准确性方面还有所欠缺。应将建立、健全贸易信贷数据校验及评估制度作为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优化贸易信贷管理的重要内容。二是强化监测机制。贸易信贷监测是贸易信贷监管的核心内容,目前的监测机制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个是监测指标体系与实际监管重点对接不够紧密;另一个是目前的贸易信贷监测制度只是整体货物贸易外汇监测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并非针对贸易信贷建立的专门的监测制度。因此,在强化贸易信贷监测机制方面,可以通过优化监测指标、完善监测流程两个方面实施。三是创新贸易信贷管理手段。当前,在我国资本项目仍实行部分管制、金融市场化程度及相关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的环境下,加强对中长期贸易信贷规模、期限的控制,必要时实施相应的行政干预措施,对完善贸易信贷监管、防范资金借道贸易信贷渠道跨境流动、保障国家金融稳定仍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完善贸易信贷管理手段上,可以考虑对中长期贸易信贷实施严格规模控制,同时辅以必要的行政干预措施。

二、政策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提高数据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分析。现行贸易信贷报告制度从制度框架、系统支持方面及日常业务管理上为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贸易信贷报告制度的建立,为外汇局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外汇局可依据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政策规定,开展相关工作以提升数据质量。新的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以及贸易信贷报告相关功能模块的应用,为外汇局开展数据质量管理提供了系统支持。现行日常管理模式的建立为外汇局实施有效的数据管理提供了机制保障。强化监测机制的可行性分析。现行贸易信贷报告制度从监测制度框架、系统支持及制度建设上为进一步强化非现场监测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后,外汇管理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监测分析框架,将非现场监测分析视为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核心工作。这种非现场监测框架的建立,为外汇管理部门开展贸易信贷监测分析提供了机制保障。监测系统从基础数据、监测指标等方面为贸易信贷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设置了贸易信贷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监测体系。制度建设上,建立了综合分析工作制度、贸易信贷非现场监测指导意见、贸易外汇收支非现场监测实施指导意见等。创新管理手段的可行性分析。从管理效果、宏观环境、法律条件方面分析,对中长期贸易信贷规模进行管制、必要时辅以行政干预,在当前宏观环境等条件下暂不具可行性,但可将其作为应急预案措施,结合外汇管理改革进程及宏观环境变化,适时启用。调整贸易信贷报告方式和范围的可行性分析。通过对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全国预收预付及北京、大连、烟台、武汉、重庆、西安、内蒙古七省市延收延付义务性报告的实证检验,90%以上的企业年报告任务在100笔以内,只有个别企业年报告任务超过1000笔。综合考虑,调整报告方式、对大型企业采取总量报告模式暂不具备可行性。鉴此,可以考虑待提高数据质量的措施实施,且贸易信贷数据整体质量进一步完善后,再进行实证检验,然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再行确定该措施是否可行。通过对优化后贸易信贷管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通过制度建设提升贸易信贷数据质量管理和丰富贸易信贷非现场监测体系是目前最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二是对中长期贸易信贷实行规模管理虽然不存在法律障碍,然而在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背景下,目前不具备实施的外部条件,但可以将其纳入应急预案进行规划,从而实现宏观审慎监管;三是就调整贸易信贷报告方式和范围来说,由于调整所产生的收益和投入成本及风险不成正比,目前暂不具备可行性,可以在贸易信贷基础数据完善后,通过进一步实证检验后再行确定。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主要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分重点的方式有序推进和实施各项优化措施。短期内应以提升数据质量、完善指标体系、优化监测流程、加强应急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提升贸易信贷管理的有效性,为后续监管机制的优化奠定基础;中长期来看,应逐步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不断完善监测指标综合利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微观主体的行为研究。

四、短期政策措施优化目标

以提升数据质量为重点,完善报告制度。总体思路是:通过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平台,设立数据综合校验机制,建立数据质量敏感企业样本库和建立动态评估机制等方法,改进数据质量,最大限度地规避企业制度性因素以外的错报情况。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构建数据综合校验机制,包括通过宏观经济趋势指标、进出口/外债/银行收付汇等宏观数据进行宏观校验的机制,通过行业平均数值比对、企业历史数据比对、辅助统计信息准确申报校验以及不同系统间数据比对等方面进行中观校验的机制,以及通过财务指标逻辑印证、财务指标替代印证、财务指标延展印证、财务指标关联印证等方面进行微观校验的机制。二是建立数据质量敏感企业样本库。可选取现场核查中发现的下述类型企业,建立样本库进行跟踪分析,锁定报告行为特征,为后续实施差异化管理措施提供依据:(1)贸易信贷报告差错或漏报金额和比例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2)报告单笔金额和期限极值企业;(3)未通过检验的企业;(4)频繁调整、删除、修改报告的企业。三是建立贸易信贷数据动态评估机制。将数据校验机制与综合分析、非现场监测、现场核查相结合,一方面在宏观分析中判断贸易信贷趋势,借助敏感企业样本库及时采取主动干预措施,避免对跨境收支造成冲击;另一方面在微观主体监测过程中用于对单个主体报告业务的核实判断。在上述基础上,定期总结地区、行业、企业数据质量改善情况,形成对贸易信贷数据定量、定期、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以完善监测指标为重点,提升监测效率。总体思路是:将综合分析模块已有的监测指标移植到针对具体微观企业的监测,以确保监管体系一致性;同时,在监测系统相关环节进行改造,增设相关指标。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在微观企业监测指标中增加债务类贸易信贷余额、债权类贸易信贷余额指标及比率指标;二是增加债权债务期限结构分析指标,增设中长期债务类贸易信贷余额、债权类贸易信贷余额及比率指标。本文采用抽样调查法,对新增指标的平稳性及可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如下:从全口径债权指标分布分析来看,微观主体债权余额具有分布稳定、金额集中等特征。大部分企业集中在小金额区间,随着金额的扩大,企业数量呈现急剧下降。从监管实际情况来看,理想期望值应为0,即企业不存在贸易信贷资金流出,而金额增加意味着资金流出规模扩大,因此适宜通过设定单边阈值进行监测,以体现“抓大放小”的管理原则。从微观主体的债权余额比率指标看,同样具有稳定、集中的分布。指标取值范围应为[0,+∞],下限表示企业不存在贸易信贷资金流出,上限表示企业上期发生债权类贸易信贷,而当期既无资金或货物流出,也无债权类贸易信贷注销,贸易信贷债权余额保持稳定。从管理意义上来看,应重点关注比率持续扩大的情况,因为其意味着流出规模的不断增长。在具体操作层面可根据“抓大放小”的原则,搭配债权余额指标共同使用。从全口径债务指标分布分析来看,微观主体债务余额指标同样具有分布上的稳定性。

从管理意义上来看,理论上的期望值为0,表明企业债务类贸易信贷均在当期完成,而债务余额增长意味着微观主体通过贸易信贷渠道流入资金规模增长,因此可以通过设置单边阈值对企业大额贸易信贷流入进行监测。债务余额比率同样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稳定性,其管理意义和使用也与债权余额比率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从中长期指标来看,微观企业的中长期债权余额分布管理期望值应为0,而金额相对集中则有利于日常监测和分析,通过设定单边阈值,能够有效识别异常企业。中长期债权余额比率的取值范围应为[0,1],0值表明微观主体不存在中长期预付及延收,1值表示微观主体预付及延收全部为中长期。从管理目标来看,新的优化方案提出加强贸易信贷管理,因此管理期望值应为0。从实际测算结果来看,数据分布符合理论分析,剔除无贸易信贷业务的企业后,从各区间企业分布来看,82.7%的企业不存在中长期预付及延收贸易信贷,剩余企业中主要集中在[0.9,1)及10%以内两个区间。根据期望值及分布,相关指标适合设置单边阈值。从中长期债务指标分布来看,样本地区98.4%的企业该项指标为0,略低于中长期债权指标测算结果;剔除0值企业后,中长期债务指标分布与中长期债权指标类似,同样呈现U型分布,同时具有时间及空间上的稳定性。中长期债务余额比率分布分析显示,样本地区73.1%的企业中长期债务余额比率为0,剩余企业中主要集中在90%至100%区间内。而在指标内涵及管理意义上,中长期债务余额比率与中长期债权余额比例较为相似,可通过设置单边阈值对异常企业进行筛选。通过对新增指标统计规律性的分析,初步验证了指标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一是各新增指标均具有统计上的规律性,且在时间和空间上保持相对稳定;数据集中度相对较好,多呈现U型和L型分布,在实践中通过设置单边阈值,能够实现“抓大放小”,有利于日常监测和分析。二是不同地区差异性显著,因此在指标设置上应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特定经济环境的变化,避免企业筛选数量出现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以优化监测流程为重点,提升监测效果。总体思路是:改变过去单纯核查贸易信贷真实性的逐笔监管模式,通过将贸易信贷监测核查与贸易收支形势紧密结合,提升监测核查对防范异常资金跨境流动的效果。具体优化后的贸易信贷监测核查流程包含以下三方面:一是选择贸易信贷重点监管方向。若分析显示外汇收支未呈现明显的流出入时,对贸易信贷的管理以日常监管为主;若分析显示外汇收支流出入情况较严重时,则根据收支流出入方向,选择贸易信贷重点监管方向。二是选择贸易信贷监管重点企业。将贸易信贷重点监测方向由中观层面落实到具体微观企业。通过对地区、行业等中观层面的监测分析,寻找贸易信贷监管重点企业。三是对重点监测企业实施分类,结合现有分类措施对贸易信贷规模实施管理,以实现对外汇收支形势的调控。在监测分析的对象上,可根据行业的特点实行差异化监管。以加强应急管理为重点,完善风险防范。总体思路是:以建立贸易信贷应急管理机制作为现行管理体系的补充,以有效应对突发性外汇收支波动,防范管理风险。具体而言,应急管理启动的条件基础是贸易信贷收支流动和存量是否处于“宏观容忍度”以内。而容忍度的判断标准,应依据贸易信贷宏观风险监测指标体系下各项指标的测算结果临界值而定。可将贸易信贷应急预案的启动实施与跨境资金流动应急预案相结合,即根据总体收支的变动情况,判断贸易信贷业务相应的风险区间,进而确定应急管理措施实施的力度。根据措施实施难易程度,应急管理措施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窗口指导措施,指由监管部门约请被监管对象(包括金融机构和敏感性企业)宣传当前政策意图和管理目标要求,并提出具体化改进意见,引导市场主体顺应外汇管理目标,合理控制其贸易信贷规模。二是规模型管理手段。主要是考虑在一定期限内对企业贸易信贷规模、比例或期限进行总量限制,以推动主体将贸易信贷流入或流出控制在合理水平。三是审批型管理措施。四是市场化调节手段。根据贸易信贷对利率、汇率反应灵敏的特点,运用资金价格、成本等市场化工具,主动对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贸易信贷(贸易融资)行为进行利益引导或预期引导。实际操作中,各项应急措施均可能存在利弊。对此,应着重把握其管理目标实现的时限要求和效果要求。

五、中长期政策措施优化目标

构建贸易信贷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一是以应急管理为基础,研究构建宏观风险预警体系。应急管理的核心是针对已发生的特殊收支形势采取事后补救措施,因而只能作为日常管理体系的补充;而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构建则应基于更加积极主动的监管行为,其目标是通过提前采取宏观、逆周期的调控措施,防范特殊收支形势的冲击。二是以宏观风险可控为目标,构建逆周期审慎管理制度。可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明确逆周期监管的主要内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审慎管理手段和工具。构建中要注重监管工具的协调性,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并注重差异化管理等。三是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重点,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在审慎监管框架中,应进一步明确外汇贸易信贷监管与人民币贸易信贷管理的关系,以及贸易信贷与贸易融资管理的关系等。构建监测指标综合利用分析框架。在初步构建监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中长期应将如何提升监测指标综合使用效率和效果作为政策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一是深入挖掘各监测指标的相关关系,逐步构建监测指标网络,增强指标的系统化运用,提升对异常行为、异常企业的筛选效率。二是确定监测体系核心指标和非核心指标。针对核心指标,应适当提升监测频率,研究制定综合监测指导意见;对于非核心指标,则应放松监测要求,节约监管资源。三是完善监测指标评估机制。要定期对监测指标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还应构建监测指标的设立评估机制,根据监管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发展,在深入分析监管需求的基础上,适时增设新的指标体系,进一步提升监管效率。加强对贸易信贷微观主体行为的研究。一是加强对贸易信贷微观主体运行管理机制的研究,通过对微观主体经营机制、财务机制的深入研究,准确把握企业贸易信贷行为的利益动机和避险动机,加强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引导。其中要着重强化企业防范系统性市场风险的意识,并探索建立符合宏观风险管理要求的综合财务管理体系。二是加强对贸易信贷与宏观经济关系的研究。要以“总体风险可控”为原则,加强贸易信贷与跨境收支、结售汇及宏观经济金融体系之间的关联研究,通过设计综合影响模型,定量、动态地评估贸易信贷各项目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三是加强对贸易信贷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主体监管配合的研究。在强调宏观审慎监管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单个企业的贸易信贷风险。下一步应重点研究在宏观审慎和微观主体之间如何找到平衡点,协调企业短期目标与市场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应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区域的企业实行差异化监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主体监管之间的互补作用。

作者:靖立坤 单位:外汇局经常项目管理司课题组

第9篇

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提出:当前货币信贷增速有所反弹,货币总量增长有所回升。M2增速8、9月份持续于19%以上的较高水平运行,均超过6月末增速,近期货币总量增速有所抬头的态势值得关注。货币供给增长较快的原因,一方面是外汇占款增加较多;另一方面则源于贷款投放偏快。

受益于贸易顺差的大幅增加,三季度外汇占款明显增加。同时,货币乘数出现稳中有降的趋势,显示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中小企业,房地产、项目投资等贷款需求仍相对较强;在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监管目标达标后,金融机构放贷意愿在三季度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贷款有所增加,住户贷款特别是住房贷款增长较快。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货币条件要回归常态,实际上是进一步突出M2作为中间目标的重要性。基于当前整体通胀压力较高和流动性管理的要求,

从货币政策执行目标来看,我们认为2010年货币供给增速应该控制在17.5%左右,2011年货币政策应该会将货币供给增速定于进一步趋近16.3%的目标值附近。

关注通胀和资本流入压力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提出,全球经济已步出金融危机的最坏阶段,整体仍将延续缓慢复苏的态势。但是发达经济体复苏有所放缓,主要发达经济体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与此同时部分新兴经济体增长较快。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长尚不足以弥补发达经济体的需求缺口,未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在较长时间内难以恢复至危机前水平。这就导致全球货币政策的脱钩加剧,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的通胀及资本流入压力加大。对于我国通胀形势,央行报告突出了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为了应对持续的通胀和资本流入压力,央行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思路重点将着力流动性管理,同时特别是强调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突出货币供给增速作为中间目标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央行报告强调在引导信贷适度增长的同时,不断优化信贷绪构,维护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按照“有扶有控”的信贷政策要求,加大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节能环保、西部大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引导金融机构相对均衡的安排贷款投放节奏,减缓贷款季度、月度间起落的程度。

其次,突出运用有弹性的市场化手段,稳定市场预期。央行报告提到充分运用有弹性的市场化手段。我们的解读认为,央行将进一步重视货币政策中价格型工具的运用,如基准利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将进一步推进,特别是增强汇率波动幅度和弹性。此外,公开市场操作强调稳定市场预期的目标。对于本次加息,《报告》指出是为了管理通胀预期和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果。

最后,强化人民币资本“走出去”,有效对冲外部资本流入冲击。2010年以来境外贷款逐季增加,其中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均超过同期外币贷款增量,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力度明显加大。特别是加大对于中小企业“走出去”金融支持。不断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此外,深化出口收汇改革,允许境内企业在境外开户,存放境内企业具有真实、合法交易背景的出口收入,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规范银行对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完善对外担保管理,满足境内机构“走出去”融资需求。

强调有效汇率 预示人民币汇率改革进入新阶段

第10篇

关键词:现金流量 保证金 政府补助

目前企业对外披露的三大财务报表主要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在现实业务中,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准确性比较高,而现金流量表的质量相对有所逊色,尤其是一些特殊业务的列报,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只给出列报的一般原则,在实务中由于不同的理解和列报方式,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一、支付承兑汇票保证金的列报

按照规定,企业开承兑汇票时须支付保证金,存放于企业账户,但在保证期间不能动用。虽然还是通过“银行存款”科目核算,但不符合现金流量表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中“随时可用于支付”条件,故应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中扣除。此时现金流量表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与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之和存在不相等关系。那么,此类保证金如何在现金流量表中列报呢?

(一)理论界的答复比较模糊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技术咨询委员会咨询意见(三)(2006年5月22日)对此的答复为:《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指南规定,"现金指企业的库存现金以及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会计上所说的现金通常指企业库存现金。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包括'现金'账户核算的库存现金,还包括企业'银行存款' 账户核算的存入金融企业、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包括'其他货币资金' 账户核算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和存出投资款等。需注意的是,有些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如不能随时支取的定期存款等,而应列作投资;提前通知金融企业便可支取的定期存款,则应包括在现金范围内。" 对于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和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是否应从"现金"中扣除,建议按以下原则考虑,在资产负债表日后3个月内可用于支付的,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不从"现金"中扣除。如3个月内不可用于支付的,则从"现金"中扣除。

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规定:凡与金融机构发生信贷业务的借款人,应当向注册地中国人民银行申领贷款卡。贷款卡由借款人持有,金融机构对其所办理的信贷业务,应及时、完整地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内登录有关要素、数据。完整的银行贷款卡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贷款卡基本信息(包括借款人概况、贷款卡使用明细信息、贷款卡暂停、解停信息等);未还贷款信息;未结消银行承兑汇票信息;未结消信用证信息;未结消保函信息;对外担保信息;抵、质押担保信息;其他信息(包括承兑汇票垫款信息、信用证垫款信息、银行保函垫款信息、不良贷款信息等)。

(二)实务界存在两种比较普遍的做法

第一,将其列入 “支付(或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依据为:开具承兑汇票或信用证是企业购销商品进行债权债务结算的方式之一,属于于企业的经营活动。

第二,将其列入 “支付(或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依据为: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或信用证是企业的一种筹资方式,缴存保证金目的是缓解资金压力,具有筹资活动的性质,且其贷款卡信息中也显示从银行融资到的票据情况,银行计算贷款额度时也将开出票据金额与缴存保证金的差额作为贷款的额度计算实际使用的贷款。同时其也有别于定期存款,因而不属于“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业务,实务中一般以收付业务的净额在现金流量表中列示。

根据2012年报披露情况选取了12家公司进行统计,其计入“经营活动”项目的公司有6家,分别为:北京深华新股份有限公司、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南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计入“筹资活动”项目的公司也是6家,分别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山煤国际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新电碳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鲁西化工集团股份公司。从统计情况看,计入“经营活动”与“筹资活动”的单位各占一半,还有部分公司找不到实际的列报项目。这样报告使用人在分析公司收现的经营成果时由于口径的差异可能导致作出错误的分析判断。

二、政府补助业务

根据规定,财政性资金分为资本性资金、收益性资金和负债性资金,并明确规定了其财务处理。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一般将资本性资金、负债性资金列报为“收到其他与筹资有关的现金”项目,而收益性资金作为“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而不论其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还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在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方面,业务中的做法基本相同,一般都列报为“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但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如:小排量汽车销售,销售时企业通过降价方式让利于消费者,政府再将补助拨付给销售方。对此类补贴,利润表的列报项目不变,仍为“营业外收入”,但收到的款项实质上是对销售价格的一种补助,因此建议作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列报更符合实际情况。

总之,现金流量表的列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确定,以便在经营、投资、筹资之间进行准确合理地划分,以提高现金流量表编制的质量与统一性,为投资者的分析提供更为准确和可比的现金流量报表。

参与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

第11篇

作为基层行党委班子成员,为了不辜负组织的期望,更好地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我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金融法规,认真贯彻落实交通银行实施战略转型的一系列重要决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管理层个人述职报告资料,欢迎参阅。

报告一

尊敬的省行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根据总行关于领导班子考核实施办法和省行党委关于行员考核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干部述职的有关要求和内容,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述职如下:如有不当之处请给予批评指正。

一、虚心学习,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作为基层行党委班子成员,为了不辜负组织的期望,更好地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我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金融法规,认真贯彻落实交通银行实施战略转型的一系列重要决议,正确理解总行和省行领导的讲话精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

在平时工作中,为了学习更多的业务知识,了解和掌握全行业务进展情况,我同各部门负责人经常在一起研究、探讨工作,如有不懂的业务就虚心的向他们请教。每到月末、季末、年末我都认真地查阅各种报表资料,与同行业和系统内各行进行数据对比,查看排名情况,寻找差距和不足,研究对策。同时,我还通过各种方式与各营业网点的同志们进行交流,了解基层网点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能够用自己学到的经济金融理论知识,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纂写了几十篇业务论文,《金在融时报》和总行《新金融》等报刊发表。文章提出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也为总行了解和解决基层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团结协作,当好参谋助手,共同推进各项业务发展。

作为一名班子成员,我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处处以大局为重,维护班子团结,当好参谋助,作为副行长,我在工作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全行中心工作的落实上,按照党委工作分工,对自己所分管的工作认真负责,在职权范围内,独立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遇到全局性矛盾和一些重大问题时我都及时向党委主要负责人汇报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我在工作岗位上还十分重视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的提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

在今年**月至**月我行党委书记**行长到总行党校学习三个月,分行和省行党委责成我临时主持延边分行工作。当时我感到压力很大,在此期间,有很多重要工作我们必须要完成。一是按照总行的统一安排在**月11日必须完成核心系统上线工作,二是我行营业大楼消防改造工程急需启动,三是按照省行要求在“五、一”前必须完成车改并向全行员工发放车补。此外,更为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必须按时间进度完成上级行下达的业务指标。可谓工作千头万绪,我深深感到所肩负的责任十分重大,担心自己辜负了分行党委和省行党委委以我的重任,也担心由于自己组织管理不力延误延边分行的工作。在这三个月里,我和张行长与全行中层干部一道,密切配合,同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各项工作任务,平安度过了三个月。在这里,我要感谢全行每一位中层干部。

三、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尽职工作,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从去年开始,我分管公司业务处、个贷中心、计划财务处、国际业务部和保卫处等五个部门的工作。由于世行项目在公司条线的全面推广和消费信贷管理系统在个贷业务管理中的全面应用。给信贷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尽快掌握信贷业务知识,有效管理和指导信贷业务,切实把好新增贷款质量关,我认真学习领会总行下发的信贷管理文件,学习总行编制的“世行项目推广手册”和“个人贷款业务政策和操作手册”经常向信贷部门包括公司、个贷、授信、风险部门负责人讨教、也经常在一起探讨业务问题,使我对公司和个贷管理知识有了较多的了解和掌握。我在开展信贷管理工作中,能够坚持原则,尽全力把好资产质量关。信贷资产质量关系我行长远发展,在信贷工作中做到坚持原则,能够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压力,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作为分管信贷工作的负责人,在工作实践中深深感受到了这种压力和责任之间砝码的份量。我始终没有忘记延边分行五年亏损所走过的艰难岁月,因此,“严把贷款质量关”这句誓言牢记心中。在开展信贷工作中,我能够坚持原则,按章办事。我同公司业务处和个贷中心的同志们,深入贷款企业和商户开展调查研究、把防范贷款风险放在首位,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阻力,顶住说情风,坚持重大事项报党委集体讨论决定,不搞个人说了算,坚决维护集体和交行利益。

这几年我一直分管国际业务,面对日趋激烈的外汇业务竞争,同国际业务部的同志们一道,认真研究外汇政策和当地的市场情况,经常与部门负责人一道探讨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以发展传统外汇业务,规范经营和防范风险为前提,继续保持延边交行国际业务良好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要,因地制宜创新业务品种,努力推进国际业务快速发展,不断提高经营效益。今年1-11月份通过外汇业务实现各项收入折合人民币1289万元。我行外汇宝和满金宝业务在交行系统排名均排在前五位。整个国外汇入款笔数和速汇金业务笔数在交行系统均名列前茅。国际业务结算量已赶超了当地农行、建行和工行,在延边地区同业中稳居第二位。与韩国外换银行联手推出的“闪电汇款”业务,深受客户欢迎,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我对分管的安全保卫工作,倾注了很多心血。始终坚持“从严管理、预防为主、保障安全”的原则,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抓好日常安全工作。我和保卫处的负责同志经常在研究工作,与上级行和当地公安机关保持密切联系,认真听取对加强我行安全保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查找隐患,抓好整改落实工作。在平时工作中,认真落实安全防范责任制,努力提高全行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对上级行下发的各种安全保卫工作的文件、案件通报及时转发到各网点学习,使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到当前治安形势的严峻性,增强了员工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全行业务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四、再接再厉,寻求创新,促进我行各项业务的持续发展。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虽然付出了一些辛苦,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由于工作压力大、事务繁多,在开展工作中深入基层少,调查研究不够,对于一些基层情况了解掌握得还不够全面,未能及时帮助职工解决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此外,由于自己长期从事金融工作,比较谨慎沉稳,有时处理问题显得不够果断。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切实履行好自己肩负的职责,更好地做好各项工作。下面,我按照述职报告规定的内容,结合分管部门的工作谈一谈对明年工作的设想:20xx年xx分行改革发展和经营管理所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我们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坚定发展信心,用新思维、新方法,谋划明年工作,研究确定明年业务发展的重点。

第一,要从延边交行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快个贷业务的发展。个人贷款相对公司贷款而言具有,贷款额度小、回收期长、风险分散、收益稳定的特点。此外,由于延边地区出国劳务收入所形成的购买力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这给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个展业舞台。11月末,到我行个人贷款余额已达6亿元,占比高达49、69%,个贷利息收入达到358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75万元,个贷利息收入占全行各项收入总额的29、38%。而个贷不良率按五级分类口径仅达到0、21%,虽然有拖欠本息情况,但总体看,贷款质量仍然是较好的。全行要形成共识,创造条件,大力发展个贷业务。

第二,要调整公司贷款业务的发展战略。从延边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和我行公司贷款业务发展现状来看,发放企业贷款存在较大风险,在我行现有的6、7亿元公司贷款中,仍有一些企业的贷款存在较大风险。为此,今后要对新增公司贷款必须优中选优,在考虑各种因素后,无法确保回收的贷款,我们就不能发放。公司业务工作重心要转移到管理好现有贷款存量,把化解贷款风险放在首位,切实提高公司贷款质量。

第三,继续推进国际业务良好的发展态势,树立强势品牌形象。一是从源头上继续抓好国外汇入款业务,与中介联系争揽客户,创新业务品种,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二是千方百计把外汇宝和满金宝业务做大做强,保持在同业的竞争优势和系统内的地位;延边交行各项业务已步入良性循环,这一喜人形势是来自不易的,作为延边交行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愿为延边交行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以上述职如有不妥之处,敬请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给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述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报告二

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我叫xxx,男,现年xx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xx支行行长职务。

在过去的一年里,在总行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我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认真贯彻落实县xx银行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年初总行制定的目标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业务经营为中心,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清收不良贷款为重点,带领xx支行全体员工,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计划,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发展为第一要务,服务三农为己任,以规范管理为基础,以增效为目标,转变观念,扩大宣传,改进服务,较圆满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目标任务,现将我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截止20xx年12月底,我社各项存款余额为xxxxx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xxxxx万元。全年实现利息收入xxxxx万元,完成年度收息计划的xx%。

一、严于律己,积极改善工作作风。

(一)遵从总行指导,积极组织员工学习业务知识和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与考核等系列活动,促进业务大发展。

(二)加强思想道德学习,引导和带领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团结干事,和谐共事,按章办事,讲操守,重品行,始终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杜绝以贷谋私、以权谋私等现象的发生。

(三)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到言行自律,一切照章办事。

(四)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与同事真诚相待,和睦相处,努力营造人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能够得到发挥的工作氛围。

二、与时俱进、恪尽职守,较好的完成了总行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大力度抓存款。一是及早筹划、狠抓落实。全年各项经营目标任务下达后,我行及早筹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制定措施,狠抓落实。二是强化宣传,扩大影响。三是改进服务,提升效率。面对我行存款全年增势缓慢的不利局势,我们不等不靠、自我加压,研究对策。五是抓卡发行,促卡质量。及时组织人员对“xx卡”、“金卡”、“白金卡”、“钻石卡”进行宣传和动员。

(二)转变理念抓营销。一是延伸服务内涵,强化基础工作。为真正解决资信等级评定不实,贷款投放不积极的问题,根据总行安排,我行及时组织信贷人员围绕信用工程创建,逐长上门填写入户调查表,发送便民联系卡和《致全市人民的公开信》,了解资金需求,摸请资产家底。并进行了授信,减少了审批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着重培养了一批信誉良好的优质客户。二是抓好贷款营销工作。在规避风险,健全手续的情况下,我行20xx年全体员工共营销贷款xxxxx万元。三是扩大小额贷款覆盖面。为积极支持小型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做大做优小额贷款品牌,扩大小额贷款的覆盖面,在对贷款人员资信等级复审的基础上,通过提高授信额度、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客户等候时间等措施,加大小额贷款的投放力度。截止12月末,累计发放小额贷款笔数xxxxxx万元,当年新增xxxxxx万元。五是实行信贷倾斜,扶持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我行在继续支持传统信贷发展的同时,根据辖区实际,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信贷结构,拓宽业务范围,加大对涉农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在满足广大客户不同信贷业务需求的同时,逐步形成了固定的业务客户群体,有力的支持了农户发家致富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清收不良贷款。一是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年初,根据总行下达的清收任务,依据不良贷款的摸底情况,我行及时制定了20xx年清收工作方案,并成立了清收领导小组,及时将清收任务、清收对象落实到相关岗位和责任人。二是严密关注到逾期贷款,对当月到期贷款列出计划,明确目标,承包到人,及早收回。

(四)强化安全抓防范。一是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形势教育。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案件通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紧迫感,树立安全无小事的思想,克服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切实提高防范意识。二是教育员工认真执行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接待,严禁违规操作,从源头上杜绝操作风险。三是严格值班纪律,落实值班责任。在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重新对值班、留宿制度进行修改,进一步明确了值班和带班任务,落实了安全责任。四是制定和完善了防抢、防盗、防火、防暴预案,并组织员工进行演练,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进行了处理,有效预防和消除了隐患,从而实现我行全年安全经营无事故。

三、正视不足、认真反思、自我剖析,整改提升。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工作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储蓄存款增势不强,组织资金工作力度还需加大;

二是内控制度尚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信贷管理还需加强和提高;

四是员工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五是中间业务收入偏低,有待加强。

四、今后工作的安排

一、狠抓增存工作不放松。存款是立行本,是兴社之源,只有占有了绝对多的存款,信合的发展才有后劲。20xx年我行将继续加大资金组织力度。多方寻找、开辟储源,继续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动员种殖大户、大中小企业把钱存入信用社,力争年末超额完成联社存款任务。

二、强化内控制度,确保稳健运行。加强检查,确保安全。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全行全员工进行法律法规学习,,进行典型案例分析;定期或不定的进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检查,增加执行力,确保全行人、财、物的安全。

三、拓展信贷渠道,防范信贷风险。作强农户贷款,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有力支持春耕生产,严格控制贷款风险,清收不良贷款。扎实做好贷前调查,严格把关贷时审查,全面落实贷后检查。进一步完善贷款评级授信工作。认真执行总行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管理办法,扎实、准确地建立农户经济信息档案。按照管理要求,落实责任,切实防范信贷风险。

四、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素质。继续组织全行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和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鼓励全行员工参加从业资格和职称考试,培养合规操作意识和流程操作良好习惯,促进员工业务技能明显提高,着力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打造知识型、技能型队伍。

五、降低经营成本,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积极组织活期储蓄存款、企事业单位存款,增加低成本资金比重,减少利息支出,降低经营成本;积极开发代理业务,拓展增收渠道。按照联社要求,继续增加pos机的安装量,充分利用pos机与atm机资源,crs机增加结算手费收入。

一年来,自己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都与总行领导的关心帮助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克己奉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业务经营为中心,添措施,鼓干劲、争取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联社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为我市的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述职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报告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在忙忙碌碌中,我们送走了20xx,迎来了20xx,今天,我在此围绕一年的工作,进行述职汇报。

20xx年,在总行的指导下,在威县县委县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大力支持下,在威县支行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行较好地完成了总行下达的各项指标,在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产品业务三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较往年有较大提升。作为支行行长,一年来,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完成总行下达的各项任务

1、存款业务完成情况

截止20xx年12月31日,我支行各项存款余额4.6亿元,

较年初新增2.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0%;日均存款3.7亿元,较年初新增2.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70%;超额完成总行下达的四项存款指标任务。我行在全县金融系统占比为6.03%;在全县金融系统占比为18.83%,除农联社外,新增存款ZUI多。

2、贷款业务完成情况

截止到12月31日,我行各项贷款余额29116万元,比年初新增12603万元;我行共累计投放22440万元,其中公司类累计投放15400万元,小企业累计投放1600万元,个人按揭贷款5281.5万元;实现利润935万。

3、产品业务完成情况

截止到12月31日,我支行今年签约企业网上银行47户,完成任务的247%;签约个人网上银行521户,完成任务的252%;签约手机银行356户,完成任务的187%;开立对公账户94户,新签约工资14户,17120人次,金额5171万元。

二、提升员工素质。

好的业绩离不开好的员工,一年来,我本着锻炼队伍的原则,把技能训练和业务学习形成一种常态化,每周进行技能测试,测试成绩在全行公布,确保公平公正、奖罚分明,让员工认识到差距,感受到压力,加快提升的步伐。另外,我利用下班时间组织员工观看名师讲座培训,帮助员工在规范化服务,大客户营销技巧等方面得到提高。此外,我支行员工积极参与总行组织的技能比赛,并获得了一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通过一系列的的培训和比赛,真正达到了提升能力、锻炼队伍的目的。

三、增强团队服务

服务是银行生存发展之根本,在工作中,我要求员工坚持“三服务”理念,树立服务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工作。我每月进行技能标兵、服务标兵的评选活动,树立先进,鞭策后进,在全行掀起优质服务的热潮。我在行里实行双大堂经理制,规范业务办理流程,为客户营造了一种进门有微笑,产品咨询有耐心,业务办理有效率的和谐场景。此外,我要求对企业和私人实行不同的服务,对开发区企业,实行客户经理制,做到专人专服务。对私客户,在全行维护的基础上,实行百万以上行长维护,五十万以上副行长维护,二十万以上科室经理维护,二十万以下客户经理维护。通过服务的提升,我行在县城及周边乡镇已树立起较好的口碑。

四、推进宣传营销

我非常重视宣传营销工作。一方面积极拓宽宣传渠道,一年来,利用有线数字电视,LED屏,挂横幅和张贴宣传画等方式多渠道宣传了我行产品业务。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业务营销,通过与财政局、交通局、教育局等单位沟通合作,及时掌握信息源头,抓好对公存款营销和工资。通过开展“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和“与中老年妇女为友”等活动,带领员工针对我行的优势产品进行差异化、特色化营销。截止到12月30日。我行便民一本通存款达6800万元。

五、坚持清正为人

在廉政方面,我一直认为无欲则刚,在工作中一直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坚持清清正正,本色做人,坚决拒绝一切吃拿卡要现象,一直本着有利于我行健康发展的原则开展工作,在维护我行利益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

以上为本人述职述廉报告,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20xx年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我希望能够带领威县支行取得更好的业绩,为总行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述职人:XXX

第12篇

目前邮政储蓄银行金融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基层邮政储蓄银行没有设置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长期以来,邮政储汇局只是邮政局的一个内设部门,不是一个法人机构,邮政储汇局的会计和统计数据都要并入邮政局的大账当中,因此邮政储汇局没有专门的统计部门,也不设统计岗位,统计数据都是由会计人员兼职报送,但兼职人员无全科目上报金融统计数据的工作经验,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素质。

2.基层邮政储蓄银行仍然处于手工报表状态,没有自己的金融统计程序和数据传输网络。从1986年开始,邮政储蓄机构一直处于手工填报、手工汇总和手工上报的状态,即使是2004年起建立了邮政储蓄“全科目”报送统计制度,这种状况也没有根本改观。再者,从数据报送方式上看,基层邮政储蓄机构由于没有建立与上级机构和与人民银行的纵向和横向统计数据传输网络,统计数据只能通过电话和传真等原始的报送方式报送。

3.邮政储蓄银行会计、信贷等部门信息系统滞后,无法满足“全科目”报送统计制度要求。金融统计是以会计科目和信贷等各类账户信息为基础的全面统计,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类统计报表。在邮政储蓄机构一直没有根据“全科目”统计报送制度建立相应的会计科目和信贷等相关的各类账户信息,使得邮政储蓄统计无法获得全面完整的各类相关信息,这也是邮政储蓄“全科目”统计报送无法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4.信贷“全科目”上报统计指标体系不完整,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邮储机构的信贷业务开展情况。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之初,优先开展稳健经营低风险资产业务,并逐步开展各项资产负债业务。但目前,邮政储蓄银行信贷“全科目”统计指标中只对储蓄、同业存款和应收款项等少数几个指标有所反映,其他业务都通过“其他流动资产项目”轧平,不能全面反映邮政储蓄银行的各项业务。现以各基层邮政储蓄银行已经开展的小额质押贷款业务为例,据调查,基层邮政储蓄机构报送统计数据时将其归入“其他流动资产”科目,而没有按照贷款用途归入农户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贷款科目,从而造成地区贷款统计数据缺失。

另外,由于邮储银行已经开展了贷款业务,因此邮储银行应及时报送累放累收统计报表。因为累放累收统计数据更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银行贷款的发放、收回和周转等流量变动情况。但是邮储机构从2006年试点开展贷款业务以来,累放累收统计制度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导致此项数据漏报。

5.现金收支统计一直没有纳入人民银行金融统计体系当中,影响地区现金收支统计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据调查,邮政储蓄机构从1999年开始采集现金收支统计数据,但是采集来的现金收支统计数据只报送给其上级邮政储蓄机构,从来没有报送给人民银行。但是,由于邮政储蓄机构与人民银行及其他银行有现金调缴款往来业务,为保证辖区的投放回笼数据准确,各地区人民银行不得不将邮储机构调缴款的发生数据虚拟填报到人民银行现金收支统计报表中,并且用储蓄存款收入、储蓄存款支出等项目进行调平。这样虽然保证了辖区的投放回笼数据是准确的,但是储蓄存款收入、支出,汇兑收入、支出等现金外部统计项目不是完整和准确的。

6.中间业务统计制度没有建立,不能全面反映邮储机构的中间业务开展情况。在邮储银行成立之后,邮储银行除了开展传统的代收代付业务以外,还将开展承销发行、兑付政府债券、代销开放式基金、保管箱服务等业务。但是邮储机构始终没有建立中间业务统计制度,不能全面反映邮储机构的中间业务开展情况。

7.银行监管统计没有建立,影响对经营风险的评估和判断。邮储银行经营的最终目标是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竞争力强的现代银行。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将与其他银行一样,在机构、业务和高管人员等方面依法纳入银行监管体系,并实行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审慎监管。银行监管统计是监管部门对银行业进行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邮储银行刚刚成立,内部控制制度正在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没有成型,因此相应的银行监管统计自然也没有建立。

完善邮政储蓄银行金融统计体系的建议

1.建立完备的金融统计管理制度和办法。完备的制度是做好金融统计工作的基础和保障。邮储银行应依据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金融统计制度及有关管理办法,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本系统金融统计制度和办法,领导和管理本系统金融统计工作。金融统计制度和办法应包括金融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金融统计部门的职责、统计人员的配备与职责、统计考核评比、统计监督和统计检查等方面内容。

2.配备符合要求的专职统计人员。为高质高效地完成统计业务,必须改变目前邮储机构统计人员由会计人员兼任的状况。同时,配备的统计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必要的会计和统计专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统计人员必须实行岗位培训,未经岗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3.建立一套完整的金融统计指标体系,满足各方面的业务需要。邮储银行要在满足上报人民银行和监管部门的统计数据和报表需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需求,建立一套涵盖信贷业务统计、贷款累放累收业务统计、现金收支业务统计、中间业务统计和监管业务统计等方面的业务齐全、指标完备和编码规范的金融统计指标体系。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保证上报人民银行和监管部门数据的及时、准确和完整,另一方面有利于为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提供更加详实的统计数据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