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5 18:01: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校全面质量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的过程,因此实践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非常重要。
1.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必然要求
高等学校教育中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是高校教育的基本原则。高等学校的教育主要分成两大部分,一是理论教学,二是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论修养,实践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且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化和继续,两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紧密的联系。要实现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主要在于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平衡发展,而要实现两者的平衡发展,主要在于加强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在数量规模方面与质量效益方面和理论教学相协调。
2.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发展要求
从1999年开始,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已经逐步从“精英化阶段”发展为“大众化阶段”,而教学质量也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教育中的核心问题。为了保证高等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在高等学校教育中实施了“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大举措,而伴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实践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受重视。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形成了统一的重要共识,即“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开发智力资源、孕育发明创造、丰富人类科技知识的重要手段。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到重要地位。”由此可见,要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要实现高等教育质量和数量的统一和谐,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3.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发展实践教学的客观要求
虽然近年来高等教学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我国的高等教学起步较晚,基础较弱、起点较低,因此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①针对实践教学的个体管理来说,新的实践教学内容没有和实践教学之间形成有机结合;②针对实践教学的整体管理来说,很多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还处于经验时期,由于实践教学的内容受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因此在运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变数较大。③针对实践教学的本质来说,和理论教学相比较,实践教学在数量增长和教学质量方面都比较低下,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还严重阻碍了实践教学的持续发展和深化改革。
二、传统管理模式下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深入的研究
虽然近年各大高校加大了实践教学的硬件投入,但是在全新的教学趋势下,实践教学怎样紧跟高等教育的发展,怎样根据教学规律确定改革内容和目标,怎样科学展开教学工作等都是实践教学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由于高等教育对于这些工作缺乏系统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因此实践教学缺乏可持续性的和全局性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思路。
2.不重视实践教学的改革
高等教育的改革热点之一是实践教学的改革,例如:革新实践教学的体系和内容,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管理体制,由于传统教育理念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实践教学在短期内难以实现重大突破。实践教学的管理过程中,实践教学的改革缺乏长远和系统的规划,且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力度和深度不够。目前很多实践教学的体系和内容依然使用的是传统模式,而教学方法的落后导致高等教学的培养计划与教学效果和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实践能力培养之间的要求相差甚远。
3.实践教学的质量管理较差
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的管理,目前实践教学的质量管理一直较差。在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的过程中,实践教学的教学评价和理论教学的教学评价是同一标准,虽然这样易于操作,但是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之间存在很多不同,尤其是实践教学中的实习环节更是难以监控质量管理。
4.实践教学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需要提高素质
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主要是教学管理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他们是高等学校中的重要管理队伍,并长期承担着教学管理和实验室建设的任务,但是这支重要的队伍目前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和业务培训,甚至有些还存在着待遇不公、不受重视的现象,因此很多管理人员和实验室技术人员缺乏责任感和进取心。
5.管理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
要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和实现教学管理的创新,就要多开展教学管理的探索、研究、实践,并不断促进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更新。由于缺乏阶段性和系统性的管理培训和技能培训,所以部分管理人员仍然按部就班,而在教学管理的申报课题和研究方面,很多高校缺乏对管理人员的积极引导和政策鼓励,所以实践教学的专项研究较少,且集中在少部分人身上。
三、高校实践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
1.人才设计模式
(1)人才设计的基本原则。①创新和继承相统一,处理好否定性和肯定性的关系。只有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才能从整体上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正确把握。②个性和共性相统一,处理好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高等学校的教育职责是服务地方经济,伴随着地方经济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高等学校的主导技术群和岗位群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在坚持共性培养的过程中要重视个性培养。③要素和系统相统一,处理好部分性和整体性的关系。要设计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就要在着眼系统的过程中重视要素。
(2)人才设计的思路。①结合学生的素质特点实行量体裁衣,只有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才能在实际中做好可行性的设计,因此要把高校人才设计的模式转变为具体的质量指标,并把质量指标落实到教学管理中。②结合高校教育的特色,对高校人才进行合理的分层次设计,人才设计过程中既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又要培养科研型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指在校期间对学生培养的质量管理,其中包括学习质量、教学质量、服务质量。人才培养阶段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可以从以下方面落实人才培养:①对学生、教师、教学设施的质量管理、质量评价和改进进行重视,其中教学设施要涵盖教材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硬件等。②重视生源进口、教师进口、教学设备和教材进口的关卡以及学生的升级留级。生源进口方面,即使高校生源紧张,也不能招入素质极差的学生,否则在损害学校声誉的同时还会增加人才培养的成本和加大学校的财务压力;教师进口方面,不仅要对新任教师进行严格的检测评估,还要对新开课的老师进行严格的检测评估;教学设备和教材进口方面,在教育部高校规划教材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对特色学科和专业的教材进口严格把关;学生的升级留级方面,绝对不能放任不合格的学生正常毕业,在考核学生时可以以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作为检查标准。③建立测评道德素质、能力素质、专业能力、心理素质的量化指标。这套量化指标的建立是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工程,是保障教学质量管理规范和科学的必要要求,而能力素质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能力素质是指学生必须具备能适应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各种能力,主要包括研究创新能力、学习拓展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操作动手能力等。
3.人才使用模式
人才设计和人才培养的最终检验是人才使用。人才使用是指对毕业生的使用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结果及时反馈到人才设计和人才培养中进行再设计的过程。目前,人才使用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在人才使用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把不定期走访和抽样调查、问卷调查相结合,对毕业生的分配进行统计,以测评实际情况和专业设计与目标设计是否吻合。②对毕业生进行调查,以检验学校所教知识与培养的能力是否和工作与社会竞争的要求相适应。③对社会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以了解毕业生的业务能力、道德素质、工作业绩等。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参考文献:
[1]蔡正倩.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探析[J].嘉兴学院学报,2005(S1):152-154.
[2]于娜,张航.高等学校实践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4):57-59.
[3]王源远,王丽萍.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7):14-16.
[4]卢向阳,易自力,肖化柱.构建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9(6):7-9.
[5]王海燕.工学结合模式下校外实践教学管理的问题剖析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3(30).
[6]张建国,孙琳.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09(2):200-201.
[7]周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黑河教育,2010(4):126-127.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 高校教育质量 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朱艳琴(1956- ),女,河南濮阳人,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河南 郑州 45000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项目“医学实验教学平台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SJGLX17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162-02
一、前言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是求存之基,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实验教学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特别在中医药院校,这种现象尤为突出。为此,我们尝试在中医院校实验教学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技术,它最初盛行于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因其良好的管理效果,被教育界广为运用和推行。我们将在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高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密切联系我院实验教学管理工作实际,尝试探索符合中医院校实验教学实际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二、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产生及演变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质量管理专家菲根堡姆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TQC)的概念,认为它是基于传统管理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主要包括四层含义:一是要在最经济的基础上(不过多增加投入成本);二是全面、全员参与;三是持续不断改进质量;四是为顾客提供更好服务(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但是,该理论的实践和发展却首先发生于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于生存和发展需要,日本科学家和工程师联合会(JUSE)首先邀请当时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大师戴明(W. Edwards Deming)和朱兰来到日本帮助他们改进质量管理,很快摘掉了产品品质低劣的帽子。随着日本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美国人喊出了“请回戴明”的口号,并在日本TQC基础上开发出了美国式的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 TQM),TQC发展为TQM表明:质量管理已从组织管理的战术地位上升到战略地位。正如我国教育管理学家程凤春所指出的:TQC和TQM两者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TQM是美国式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其活动是建立在社会大网络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美国的质量管理目标正在发生转移,逐步从“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向“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转移。
三、高校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末期,许多高校开始尝试在学校管理中借鉴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一场轰轰烈烈的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运动开始了。在美国,1985年有2所学院首次尝试,到了1993年,人们已找不到一所不实施TQM的高校。然而,2000年Vazzana等学者对美国400所商业学院的调查中发现,几乎没有学院使用TQM去管理核心学习过程。可见,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全面质量管理已从兴盛走向衰落 。英国高等教育领域开始使用TQM比美国晚,但是英国最先使用质量标准认证,而且据资料分析,真正引进认证的都是一些学术性比较弱而市场性强的教学领域。我国教育界从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关注全面质量管理,原国家教委从“八五”期间开始立项对高等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进行了专题研究,之后有部分学校不断尝试引入ISO9000认证体系。过去10年里,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了国际质量认证这块牌子的含金量,参与认证的高校数量仍在增加。
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方面:(1)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含混,造成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无法清晰界定;(2)产品质量管理与高校学术文化的冲突,导致全面质量管理在高等教育核心领域中实施困难;(3)引用者的过度狂热和盲目,导致全面质量管理在教育界的引用处于非理性状态。这样的结果虽然违背人们的期望,但也不能由此就全盘否定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及价值,它的相关理念和技术方法还是很值得参考与借鉴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全面质量管理的“三全”管理理念,即“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带给高校教学管理很多的启发与借鉴;(2)全面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方法,即采用戴明博士PDCA循环方法,保证教学管理各个环节持续不断改进,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升;(3)考虑到高等教育与工商管理的差异性,应灵活处理,借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先进思想来构建适应高校教学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模式。
四、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在中医院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综合上述考量,我们尝试在中医院校实验教学中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通过构建中医院校实验教学特色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最终实现以管理保质量,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加强实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改善弱势环节,确保教学质量螺旋上升。
(一)确立中医院校医学实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实验教学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上加以统筹规划,树立起全面的、长期的、经常的质量意识,把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的全过程。不仅在实验教学前期、中期和后期推行实验教学检查制度,同时,实行专门的实验教学听课制度和实验教学评教制度,让实验教学代课教师、准备人员以及参加实验的学生对实验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检测,及时发现实验教学存在问题,并即刻进行反馈和纠正,彻底打破了以往仅仅依靠少数行政职能部门对教学质量把关的传统管理理念。
(二)构建中医院校医学实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监控体系
为了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质量管理,学校在原有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团、教学评价中心的基础上,于2009年专门设置了 “实验教学管理科”和“学生实验教学评教会”;各二级学院在教学中心的基础上也专门成立了实验教学督导和评价体系,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校、院二级监控和评价体系。
(三)建立中医院校医学实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在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作指导,认真领会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内涵,初步创立了中医学院医学实验教学“三全一循环持续式”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三全”即“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管理、全员参与管理”,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各个时期、各位相关人员全部参与管理;“一循环”即在实验教学各个环节过程管理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确保实验教学质量不断得以改进;“持续式”即通过以上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实施PDCA循环管理,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不断提高。
五、结语
本人自2006年开始初步探索中医院校实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历经五年的完善和发展,初步确立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构建了全面质量管理监控体系,完善了全面质量评价制度,探索出了“三全一循环持续式”符合中医院校医学实验教学实际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这项研究还将继续推进,结合我校实践情况,敢于正视问题查找原因,为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在广大高校实验教学管理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陶爱萍.美国高校全面质量管理由盛而衰之成因及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9,10(10).
[3]衣海霞.全面质量管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管理,2010(8).
关键词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煤炭院校 质量
早在20世纪90年代,“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被广泛推广,同时,该理论在教育界的运用在全球引起关注。我国对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但也为教育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让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们站在“以学生楸尽钡慕嵌壬希思考教育管理的全过程。通过长期的实践工作,我们发现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不仅适用于企业发展,也适用于学校教学的管理,能够提高煤炭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1960年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被首次提出,它的基本观点是以顾客为一切的出发点,在管理过程中持续不断地改进组织中各部分工作的质量,努力做到精确计量,对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等。其内容包括组织流程的不断合理化,产品质量或服务高质量化,以人为本,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强调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注重长远的企业战略规划,推广全员参与管理等。该理论既包括对产品质量的管理,也包括对企业员工的管理,是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防范性,二是服务性,三是科学性。其中,防范性是指企业要建立产品质量预警系统,制订防范对策;服务性是指企业要诚信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科学性是指企业要引进的管理方式,积累管理经验。
这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管理哲学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得到完善,同时这种理论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如果把教育看成是一种服务,学校教育被视为一种公共产业,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给社会提供优质“产品”,那么,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理论就能应用到煤炭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在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煤炭职业院校的各部门形成了一个服务链,每一环节的质量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进行监督,整合一切有利资源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内、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取得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各方面的支持,构建煤炭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框架。煤炭职业院校虽然不属于营利性质的机构,但是管理水平、管理效果对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煤炭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从学生出发,以满足学生需要为管理的内在动力,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煤炭职业院校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这一理论在煤炭职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践运用中具有全面管理、全员参与、全程控制等基本特点。
(一)适应现代职业院校质量管理的需要
我国正处在“供给侧”调整的转型过渡时期。加入WTO后,我国所处的市场经济时代正实现法制化、开放化、竞争化的不断完善阶段。我国职业院校教育在全球化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必然引起新一轮的激烈竞争,这会给煤炭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管理提出新的挑战,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将成为煤炭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煤炭职业院校必须在人才培养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把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和教育质量改进体系,从学校组织层面、教师科教层面、学生学习层面构筑起多维的质量管理构架,树立煤炭职业院校全体成员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视质量为学校生存之本、学生成才的保障。从而使学校的质量管理工作不仅高效,而且充满动力和活力,具有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性。这样才能提高煤炭职业院校的竞争力和办学效益,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职业技能人才。
(二)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需要
煤炭职业院校的质量管理与企业的质量管理最大的区别是其生产者为教师、辅教、管理人员,产品为学生。这是煤炭职业院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独具的特性。煤炭职业院校在组织管理上较为松散,对教师的学术要求和工作环境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较为宽松。煤炭职业院校应将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过硬思想基础、全面技术能力的人才,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作为煤炭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三)高职院校组织文化发展的需要
在提高煤炭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有助于教师、学生形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统一思想,把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能有效地提高煤炭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煤炭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价值。
(作者单位为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黄赐英.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6.
[2] 彭剑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 王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素质的多层次模糊评价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6
(7):140-141.
[4] 张智光.决策科学与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 史玉风.高校教师的角色再定位[J].江苏高教,2006(6):152-153.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 教务管理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等教育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同时还要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及激烈竞争的市场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如何在这几者之间寻找合适的平衡点,合理推行教学计划,保障正常的教学秩序,充分发挥培养人才的功能和作用,对高校日常的教学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能够建立一套既科学、合理、规范,又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的教务管理模式,是各高校教务管理者都非常重视的课题。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它是现代管理体系理论中一种非常先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
1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是企业界最先提出,并进行理论探讨和工作实践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理论。国际标准化组织将其定义为:全面质量管理是指某个组织以质量作为工作核心和重点,让组织内的所有人都参与,并能够保持长期成功的途径。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包括组织成员、顾客等所有人及社会大众受益。这种思想和实践起源于管理界,因此在实现方法和途径方面与企业管理密切相关。全面质量管理使用的方法或技术为现代管理工具和技术,尤其借鉴了统计技术来分析和梳理数据,找出影响质量管理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它的主要思想为: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质量管理的根本保证,并提倡持续不断地改进系统的管理。
2 全面质量管理对高校教务管理的指导价值
高校的教务管理是一项内容丰富又复杂的活动,几乎所有与教学有关联的事情都会被纳入其中。一般意义上,教务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和行政事务管理两方面。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行政事务管理,都以人――学生为主要管理对象。而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人的主体作用,与教育界以人作为主要教育对象的特点是一致的,因此,该理论也顺理成章地被教育界借鉴。将全面质量管理引入教育界,也是教育商业化的一种表现,即要将教育视为一种服务行为,而不是作为一种纯公益行为去对待。学校的教学教育目标则需要发生改变,要保证和改进学生及其他教育消费者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总体来说,全面质量管理对于高校教务管理所具有的指导价值有以下几方面:
2.1提高教务管理的质量
教务管理是一种针对人的管理和服务,高校的学生和教师都是被管理者和理论上的消费者。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管理者学习了新的思想理论,提高了思想认识和服务水平,管理程序更加合理和人性化,会让学生、教师感到满意,有助于教务管理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管理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较以前相比有很大变化,会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无形中对学生和普通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从而将管理融入育人之中,最终提高学校的教务管理水平和质量。
2.2创新教务管理的模式
教务管理是高校中比较繁琐和复杂的工作内容之一,涉及范围较宽泛,从教学过程的规划,到教学文件的整理归纳,都属于教务管理的范畴。因此,教务工作的繁琐性使得工作人员往往处于一种机械地、程序化地疲于应付的状态中,缺乏工作的热情。而全面质量管理的介入,使得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有了相对规范的依归和约束,能够从人作为主体地位的角度出发,将学生和教师作为消费者去看待,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人性化,从而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制定被管理者都能认同的管理方法,以使高校在新时期、新挑战下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外部压力。
2.3凸显高校办学特色
在高校大量扩招的今天,学生可选择的范围扩大,对高校来说,争取生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争取生源的最有力武器便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在高校树立办学特色的过程中,管理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和基础。作为新的管理理念,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推广,而在高校的整体管理中,却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因此,一旦有高校将全面质量管理引入自身的学校管理活动中,将会为学校树立独特的办学风格、凸显鲜明的办学特色提供契机和途径。
2.4孕育组织文化理念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从大的方面说,文化是国家与国家交流的桥梁,是一个国家传播自身的绝佳途径;从小的方面说,对于高校来说,它也需要建设独特组织文化理念,以统一全校师生的认识,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为学校的发展壮大提供精神支持和动力。而组织文化伴随着管理理论产生后,又在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和丰富中日渐成熟。只有能够推动人发展、进步的组织文化,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并保持源源不竭的活力。因此,从文化的角度去认识全面质量管理就会发现,它不仅只是一种管理理论,也是一种文化理念,即以重视人、完善人、服务人为目标的组织文化理念。在高校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学校的组织文化理念会得到更新,将更具有活力和生命力。
3 全面质量管理下的高校教务管理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介入高校教务管理,既对高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和办学方针提供了较为科学和实用的借鉴之处,也对高校工作人员的培养和工作效率提高施加了积极的影响。
3.1突出消费者主体地位
教育管理借鉴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为教育事业增添了商业色彩,也必然要遵循商业领域的规则,以消费者作为中心和主体地位。而高校中的消费者,便是学生和教职工这两个群体。在教务管理中,要着重了解学生和教职工的学习和生活需求,耐心听取他们对教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出有针对性的回应与改进,以真诚的服务理念获得大家的认同和支持。
3.2提高成员参与度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强调组织团体或者企业中全体成员的参与,只有每个工作人员全情投入,各有分工,密切协作,各司其职,尽最大所能做好自己份内工作,才能在积极参与中,不仅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还能带动集体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集体的持续改进和成功。
3.3全程监控,保证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以质量为中心,以长期的规划和监控为特征,保证组织团体或企业活动的顺利推进。而高校在推进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对教务管理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无遗漏监控,及时纠正工作人员的失误,完善各阶段管理措施,从而对教务管理形成严密、完整的观察和指导,保证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程度,保证了质量管理的获得成功和实效。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军事基础教育管理;应用
军事院校是培养军官的摇篮,近年来,新军事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国际格局的变化对我国军事基于教育工作提出了比之以往更高的要求,军事院校必须要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管理办法优化军事教育的综合水平。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军事基础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引入其中即可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应用在军事基础教育管理工作中呢?
一、促进军事教育理念的转变
就目前来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已经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在军事基础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还很少,实质上,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对于促进军事教育成效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效用,要想达到这一效果,必须首先应用这一管理观念促进军事教育理念的转变,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实施“人本化”战略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核心就是“人本原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人的质量。在这一理念当中,人不仅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人对于管理工作成效的影响是最大的。考虑到这一因素,军事院校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并积极的将其贯穿于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2.采取“精干化”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要求实施“精干化”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创造出最大的管理成效。我国军事院校编制体系经过了多年的改革,已经基本形成管理统筹、结构优化、规模适宜的军事基础教育体系。但是由于一些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这些管理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需要进行深化。
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要求,可以按照“学校――军教系――学校教务处(教保处)――学员大队”的“精干化”模式开展管理工作,学校为管理的最高层,军教系是开展军事基础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力量,学校教务处(教保处)负责管理教学保障事宜,而学员大队则负责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学校、军教系、学校教务处(教保处)、学员大队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各类管理事实也证实,这种“精干化”管理模式对于优化军事基础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有着十分积极的效用。
二、遵循循序渐进的实施原则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军事基础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需要一定的过程,必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应用之前,需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好适宜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计划,对参与管理工作的各个部门分发管理任务,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制定出完善的考核计划与考核标准。
此外,要注意到,每一个阶段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因此,在制定考核计划与标准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入学时间,将其分为入学、低年级、高年级三个阶段,对于入学与低年级学生,需着重锻炼其军事素质,这一阶段也称之为基础训练阶段;对于高年级学生,需将教育重点放在学生管理能力、活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上,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
三、重视对学生军事基础素质以及教员综合水平的评价
1.学生军事基础素质的评价
学生军事基础素质的评价是军事基础教育管理水平的主要体现,基于这一因素,对学生军事基础素质的考核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评价时,需要严格的遵循《军事基础教育训练标准》中规定的相关内容,同时将学生管理能力、合作能力与心理素质的考核纳入评价体系中。
此外,还要意识到,学生军事基础素质应该涵盖到军事技能素质与军事体能素质两个方面,军事基本技能素质包括战术基础、射击等基础训练科目,军事体能素质则包括速度、力量、反应灵敏度、身体柔韧性等内容;对于学生合作能力的考核应该包括沟通能力与团队意识两方面。只有完善考核标准与考核内容,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教员综合水平的评价
教员的综合水平是促进教学水平提升的前提条件,对于教员综合水平评价的内容应该涵盖到教学水平、业务水平、个人素质、教学态度几个方面,采用严格的评价标准,遵循客观、公正的评价原则,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教员予以相应的鼓励,这样才能够起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总而言之,实施全面性的军事基础教育管理工作是提升我军战斗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军革的根本保障,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融入军事基础教育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的提升军事院校的管理成效,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该种管理模式是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参考文献:
[1]黄赐英.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D]. 湖南师范大学,2006(03)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 全面质量管理 评价
引言
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担负着为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的任务。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基本沿袭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由上至下、逐层管理的模式,将研究生的发展限制在学科范围之内,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和科研的被动性,不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克服现阶段研究生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下、与社会结合不够紧密、运行活力不足、研究生教育国际竞争力弱等诸多问题,使研究生教育健康快速高质量的发展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全面质量管理与研究生培养
1、研究生培养中的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最早见于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质量经理菲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书,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见解和理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在20世纪60、70年代时期,日本对全面质量管理充分重视,并把全面质量管理推向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在这之后,全面质量管理慢慢被人们所认识和熟悉。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多方面的质量管理、全人员以及全过程。
从研究生培养角度来看待全面质量管理,有以下内涵和特征:⑴多方面的质量管理是指对研究生的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素质水平的全面统一的认识。⑵全人员的意思就是所有参与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全部人员都要具有质量观念,积极投身到质量管理的实践中来。⑶全过程是说,在研究生培养的每个环节上都要重视质量管理,使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深入到研究生培养的各个层面。
2、在研究生培养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扩招,数量层面和质量层面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矛盾,质量的提高也成为了在研究生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心和新热点[2]。在研究生教育的扩招之后,国家、社会、高校本身以及学生个人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的提高成了高校提升自身水平的重要内容。而在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已经进入了瓶颈环节,这就要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从需求出发解决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问题。而从这一角度来看,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正是从减小成本并获得最优化效益的角度出发的,可见全面质量管理的引入是符合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了真正了解研究生自身的需求,也就是研究生究竟想学什么,想做什么实践,需要什么指导,需要考虑去行政化,发挥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与学生多沟通,认真分析学生的需要,设计出针对不同学生的培养模式。
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来提高现有研究生培养质量,首先需要对现有培养质量进行量化,然后根据量化的结果,针对薄弱处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进行改进。
二、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设计
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可以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将分为过程管理、全员参与、客户满意和成本管理四个维度进行,表1对各指标进行细化[3]。过程管理维度包括质量体系规范的建立及执行、质量计划实施的进展、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等;全员参与维度包括社会、研究生本身、高校及老师的全员化行动;客户满意维度包括研究生培养质量达到用人单位预期、与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研究生自身和导师的评价等;成本管理维度包括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多方面的成本内容。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四个方面都被均衡考量,可以分析出自身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引入全方位质量管理控制组合
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要使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质量管理组合,在原有质量控制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同时进行创新尝试,来达到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最终目的。
在这种全方位质量管理组合中,包括了国家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和高校本身的五个相关方,下面对这五个相关方进行介绍。
⑴政府宏观调控。政府要从宏观层面上进行监督和组织,对高校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水平进行调查和跟踪指导,从大方向上对社会和高校的偏差进行舒缓,对不同特色高校、不同专业学位以及不同省份地区要进行协调和统一,创造有利于研究生发展的国家大环境。
⑵社会需求管理。社会是研究生最终的需求方,只有适应社会的发展,研究生的培养才能更上一层楼。对社会需求进行调查,对社会未来发展的预测,都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发展和质量。通过对社会反馈的统计分析,针对漏洞和滞后问题进行调整,及时提出改进方案,与时俱进地提升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质量水平。
⑶企业反馈调整。高校可以经常与社会和企业沟通,征求意见的同时来提升学生的素质。尤其是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针对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对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着重培养,使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⑷研究生个人素质提升管理。在统一管理和教育下,培养出的学生水平是有所不同的,这和学生自身自觉程度和学习能力有关。而使每个研究生在教育模式中有所收获和提高,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企业的反馈调整和社会需求管理对研究生个人素质的提升都是有所影响的。
⑸高校自我管理。高校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体,要自觉进行分析和调控,对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和平衡。政府、企业、社会以及个人的诸多因素都影响着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对各级教师和工作人员进行激励,使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深入人心,切实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中去,不断创新,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长峰,李英辉.现代项目质量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01):9.
[摘要]TQMT模式(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是将TQM模式(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全面质量管理)引入教育领域而发展起采的一种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技术方法。主要从该管理模式的认识、基本特征、原则和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旨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
一、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是企业普遍采用的质量管理方法,将其借鉴到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中,即为高职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TQMT模式),采用这一方法将使院校教育管理进一步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TQMT模式就是根据专业学科发展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为宗旨,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课程设置、专业内容到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全员性、全方位和诸多环节的全面管理。教学质量应从人才质量、教学质量和服务质量等全面地理解把握。人才质量是目标,教学质量是核心,服务质量是保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全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人才模式设计阶段、人才培养阶段及人才使用反馈阶段。这三个阶段都要求高职院校所有师生员工的广泛参与以及与社会各群体之间的良好配合,这正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全员管理特征。
二、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1)符合学生需求和社会要求。要经常性地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对用人的要求,要不断完善他们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之间的关系。一所高职院校能否办好,全靠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及社会对用人的要求了解到什么程度。(2)要保证学生质量。高职院校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使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用工要求,这需要学校投人很大的人力、财力与物力。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应保证学校自身财政状况的运转形成良性循环。(3)把培养社会亟需人才放在首位。学生的需求是随着知识的更新及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必须根据学生及社会的要求,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及时调整,把培养社会亟需人才放在首位。(4)加强教师员工系统培训。必须对教师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使他们对必须掌握的知识,包括专业知识、教学管理知识、一些工具、材料、信息及动手能力等都清楚明白,并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三、高职院校实施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实践探索
(1)人才模式设计。高职院校人才设计应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处理好肯定与否定的关系;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坚持系统与要素的统一,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高职院校人才设计:一方面要注意结合高校学生的基本素质特点,把高校人才设计的大模式转化为各种具体的质量化指标,并将这些指标贯穿于教学管理当中以指导工作;另一方面要注意结合高等教育的特色,合理分层次设计高校人才。(2)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教学质量、学习质量和服务质量,这一阶段是整个高职院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上可从以下几个环节具体做起:一是要重点抓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设施(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各种硬件)的质量管理、测评和改进。二是要特别把住三个“关口”,即生源的“进口’,和教师的“进口”,教材及教学设备仪器“进口”和“转口”关。三是要建立一整套对能力素质、道德素质、专业水平及生理心理素质进行测评的可操作的量化指标。能力素质是指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适应社会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各种能力,包括学习拓展能力、研究创新能力、操作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3)人才使用反馈。人才的使用是对高职院校人才设计和培养阶段质量的最终检验。把它作为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阶段,是指对毕业生使用状况的调查并及时反馈到人才目标和培养过程的再设计中去,这一阶段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可采取问卷调查、抽样调查和不定期走访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调查毕业生本人,检验在校所培养的能力素质和所学的知识能否适应工作需要和社会竞争环境;还可以向社会各界及用人单位调查,了解毕业生的道德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4)改革方法。在高职院校中加强素质教育,应与现有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特别是应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一是变教学计划为培养计划。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现实要求,因而要变教学计划为培养计划;二是改革学籍管理制度。根据新一轮的人才培养计划,补充和修订了可操作、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学校让一些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推荐或以“专升本”方式到本科院校学习。让部分学生可旁听学校其他专业的课程,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保证参加一些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三是改革考试制度。实行教考分离的考试制度改革,对基础课的考试,从命题到阅卷,全面监控考试的质量,把好“出口”关。鼓励教师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可采取撰写论文、写调查报告、课题的文献综述、产品设计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可持续发展
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就是提高教育质量。各国教育界近1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寻找最合适的方法来推进改革、提高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民办高校的蓬勃发展,给我国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形成。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民办高等院校的继续教育规模也将继续扩充,管理体制将进一步完善,解决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民办高校继续教育质量观的新诠释
以往的民办高校继续教育质量观仅仅把自考合格率作为衡量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成绩的唯一标准,基本不注重学生究竟在学校学到了多少知识。这种质量评价标准显然不够科学。而目前所提出的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它通过实施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与保障机制,对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工作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和多方法的管理。它强调通过建立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组织系统、信息系统、方法系统、监控系统、评估系统和制度系统,实现对教学质量的全面控制。它包括三个子系统: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学生质量管理系统、队伍建设质量管理系统。也就是说,将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质量以及教学过程、考试过程全面纳入到教育质量管理范畴。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包涵着创一流大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大学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蕴含着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这无疑对民办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科学的指导性意见,为其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构建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首先,构建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为民办高校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国民办高校经过长期发展,规模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从而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然而,近些年来,民办高校继续教育正逐渐走向一个瓶颈阶段,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困难一:生源缩减。全日制继续教育的主要生源是高考的落榜生,也有少量的初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伴随着我国普通高等院校连续几年的大规模扩招,高考落榜生逐渐减少,继续教育的生源也就越来越少;同时还面临着电视大学、网络学院等生源的竞争;另外,国外教育机构渗入国内市场,出国留学持续升温,也使得一部分生源流失,等等。
困难二:专业设置滞后。继续教育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应该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密切相连,为其快速、准确的培养人才,同时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变换教育内容。但是目前的继续教育专业设置严重滞后,对市场需求反映迟钝,甚至严重脱节。现有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优秀教材选用率低,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
困难三:社会对继续教育的认可度越来越低。继续教育考试制度实施初期,生源素质较高,学生毕业后经过几年都能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在社会上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可是现在,继续教育招收的都是低于高职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学生到课率很低,学习积极性不强,道德滑坡严重,这些都导致社会对继续教育的总体评价大打折扣,认为继续教育就是混文凭,一些用人单位根本不认可继续教育学历。
面对以上困境,我们必须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能从教师、学生、管理质量及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及时有效地控制这种瓶颈效应,从而促进民办高校继续教育的更好更快发展。
其次,构建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的重要途径。
从一般意义上讲,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目标是:学校从实际出发,为不同专业的学生量身定做一套适合他们的培养方案,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学生毕业后,能顺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在工作岗位上锻炼3到5年,进入成熟期后达到相应的业务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必须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将教师、学生、管理质量和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把继续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统筹管理,协调发展,从而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三、如何构建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构建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教师应该在注重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增进与学生的交流。
随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新的挑战不断出现,新的知识也不断地融入到教学系统,新的教学方法也必将取代旧式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积极地学习态度,通过学习来完善自己,提高自我发展的自觉性,始终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目前教育部所推出的几种教育形式,都可以作为教师专业知识提升的途径,如助教进修班、国内访问学者项目、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短期研讨班或讲习班,骨干教师进修班等[1]。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还必须有高尚的品格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教师应该努力争做师德模范,用自己的言行给学生积极影响。
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法。如案例教学法,就是用身边或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典型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形象而具体,能给学生直观的影响,恰当地运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很有帮助。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在学科教学目的或要求的指引下,选取合适的案例,并将其虚拟再现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或是角色扮演来深化对课堂知识的掌握。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正如某项研究所讲的:“如果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自主能力发展的土壤,如愉快的学习氛围、自主决策、参与课程设计和评估的权利等等,学习者的反思、决策和独立行动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可以不断提高的。”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增进与学生的交流。师生在平等的、民主的环境中畅谈人生,努力挖掘出彼此的共同之处,建立认同感,往往能给教与学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熟知他们的思想动态,并从各方面关心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千方百计帮助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循循善诱,耐心讲解;思想上的问题,正面引导,以理服人。还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思想,相信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以心换心,推心置腹,为人师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
其次,学生应该自觉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我国大学生目前创新能力普遍不足。某些研究机构曾经专门对此做过深入调查,结论为:“现代大学生创新能力普遍降低,总体评价结果为创新能力较差。”[3]随着时代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继续教育学生应该着力将自己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读书期间,除了学习好自己的专业,还得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交际与口才、社会实践、环境适应、管理与决策、与人协作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日趋严峻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后,民办高等院校必须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将管理规范化。
我校的继续教育办学多年,随着继续教育学部的成立,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已趋于成熟,为了满足继续教育发展的需求,我校根据湖南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以及我校升本后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具体的可行性方案:首先,以原有规章制度为基础,制定出了一系列新的管理条例,如《成人教育学分制学籍管理办法》、《授予成人教育学士学位的办法》、《制定成人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意见》等,对日常教学工作做了进一步的管理;其次,平等对待成教、自考学生,让他们在住宿、学习、评优、入党、培训、就业等方面,与国家计划统招学生一样;最后,给成教、自考学生的每个班都配备专职辅导员,管理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思想活动。
通过以上努力,我校继续教育学生考试合格率得到了显著提升,2007年1月,我校平均合格率为69.8%,高出省平均合格率10个百分点;2008年10月,学校继续教育共参考12192科次,合格9620科次,平均合格率为78.91%,高于省平均成绩。实践证明,我校制定的继续教育规章制度结合了成人学习规律,是符合教育管理理论的;在严格、严谨的同时,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对于形成良好的教学过程和结果,均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总之,面对新世纪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要使民办高校继续教育获得持续而稳定的发展,就要立足于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育人体系,要在实践中加以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资料来源于中国高等学校教师网:
关键词:质量管理;成人高等教育管理;
成人高等教育是一种对在职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及技能更新、补充、拓宽和提高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它可以随时为广大在职从业人员提供学习机会,从中不断获取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成人高等教育的自身形象,影响到其自身的发展;而且事关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层次和质量。
近年来,陆续有些高等院校在教育管理当中引入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相继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这种源于制造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既然能够成功应用于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也一定能应用于成人高等教育。这将对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树立成人高等教育的品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全面质量管理与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的基本思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质量成为世界各国企业竞争的焦点。质量竞争促进了质量管理的发展,其中最显眼的就是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C,最初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质量管理大师费根堡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提出。20世纪80 年代初戴明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在一次著名的演讲中引起美国以及其他各国工商业的重视,并逐渐地被引入服务行业、政府和教育界。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是质量管理发展的新阶段,特点为“三全一多”,三全即全企业、全过程、全员参与;一多为多样性方法,表现了系统性、整体性与一致性的管理思想。与传统的质量管理相比,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强调质量第一、顾客导向、系统管理、过程控制、团队工作、预防为主和不断改进。它关注在一个寻求持续改进所有体系和过程的管理环境内使内部和外部顾客完全满意。
ISO9000国际质量为1987年国际质量标准化组织公布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ISO 先后了ISO8402、ISO9000-ISO9004和ISO90 00-ISO2000版等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统称ISO9000国际质量族标准,下简称ISO9000,并多次修改完善,使质量管理进入规范化、程序化和国际化的新阶段。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作为工业企业用于产品质量检测和质量保证的标准规定了质量体系的核心内容,描述了质量体系应包括的要素,强调各种质量活动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与供方互利的方法等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二、全面质量管理与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在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全面质量管理与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的基本思想于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由英国引入高等教育领域,20世纪末90年代初普遍受到各国高教界的关注并纷纷把其思想运用于高校,建立了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如美国、加拿大、挪威、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据有关资料表明,英国已有260所大学按照ISO9000国际质量构建质量标准体系,美国在1992年就有220所高校采用该标准,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分别有139所、262所和123所教育机构通过认证。随着我国加入WTO,工商业企业产品要实现与国际接轨,进入国际程序化与规范化的轨道,只有获得国际组织的质量认证才有活力和生命力,因此ISO9000国际质量的贯彻和实施必将迎来一个。
近年来,陆续有些高等院校在教育管理当中引入了ISO9000国际质量并相继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这种源于制造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既然能够成功应用于高等学校教育管理,也一定能应用于成人高等教育。这将对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树立成人高等教育的品牌都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同时,近两年来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报考人数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认可度也在逐年下降。这一方面有普通高等教育扩招的原因,另一方面也由于社会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感到担忧。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必要在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全面实施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
三、成人高等教育引入ISO9000标准的途径
(一)正确理解成人高等教育作为特殊服务产品的性质,树立产品质量观,成人高等教育的产品概念。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将教育供给所提供的服务作为一种产品。这种产品主要包括知识本身、知识的加工与传授活动以及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的其他服务等,我们称之为教育服务;教育学与教育管理学则将学生的体力、智力、技能的增加,即人力资本增加部分看成是高校的产品,我们称之为学生产品。高等院校对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产品,向社会提供学生产品,双重产品构成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复合产品的形态。建立教育服务与学生产品的系列产品观,是准确理解教育质量内涵的必由之路。
(二)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概念。教育质量是人们进行教育活动过程中所追求的一个目标。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院校在遵循教育本身规律与科学发展逻辑基础上,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培养学生创造性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满足现在和未来的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充分程度。但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容必须不断随着社会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才能使高等教育活动沿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服务。
(三)正确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全面质量管理是ISO9000标准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有三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产品质量受生产链影响,质量责任可推广到生产领域以外”;“质量应当通过预防,而不是检验得以实现的”。与此相对应,成人高等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的三个重要概念是:教育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教育质量责任可延伸到直接教育环节以外的工作; 教育质量应当通过预防,而不是检验得以实现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三全一多样”,即管理的全过程性、全方位性、全员性和管理方法的多样性。质量管理的执行要贯彻到自始自终的全过程,涉及到整个系统的各方面,需要组织中每一层次的每个员工的共同参与。这一点也完全适用于作为培养人才的复杂系统的高等院校。管理的全过程是指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是一个过程,是从新生入学到学生毕业的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也是学校向学生提供服务的全过程,只有抓住培养和服务这两个过程的质量控制,做到一环扣一环,从“事后把关”转为“事先预防”,保证各个环节质量,最终求得整体质量的最优化。全方位是指教育质量不仅是教学质量,还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有关的所有工作的质量,如学生管理、第二课堂、社会调查、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形成等。全员性指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全体教职工都参与质量管理,做到“质量第一,人人有责”。成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每一成员的工作质量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发展, 所以要求全体教职工都要参加到质量管理的工作中,把人才培养的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环节,直到每个人,建立各种规范标准,让全体教职员工都参与到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中去。管理方法的多样性,是指采用各种多样的质量管理方法。这是因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既多又复杂,因而必须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质量管理办法。
四、实施ISO9000标准的几个关键环节
首先,培训和组织协调。质量体系能否很好地建立和有效地运行,取决于人的因素,因而要注重对内审员的培训。内审员应是学校的骨干,经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然后由内审员组织校内各部门、各层次的内审。组织协调工作是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工作。准备认证的学校应首先成立ISO9000办公室并落实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即在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下,对质量体系运行中出现的体系设计不周密、计划项目不全面、工作职责不明确、控制过程中失效等问题进行协调。
其次收集资料。收集本校现行教学质量体系中的有关资料,调查本校现行教学质量体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收集有关高等教育法规、政策及办法; 了解用人单位对本校教学质量的具体要求;收集其他行业贯彻ISO9000标准的相关资料。
之后,制定质量目标。根据自己学校的现状、规划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期望,制定出人才培养质量、规格、方向等教育目标和学校在管理方面达到理想状态的管理目标。质量目标应涉及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可具体分为整体目标、分项目标、具体目标;管理目标可具体分为一系列指标,如学生质量、管理服务、教学成绩、教学改革、科研等,并将管理目标按时序逐级分解到各部门、各专业。
然后,编制质量体系文件。质量体系文件由三个层次的文件构成:一是教学质量手册即各类教学管理文件;二是工作学习规范,管理规章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设计指导书等;三是教学质量记录。各类质量体系文件需要科学、合理。
接着,信息反馈与沟通。建立现代化质量信息管理系统,以加强质量信息管理工作,运用信息了解、联系、调节、控制各种教育活动和工作状态。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环节的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受控对象,由一定的组织、人员、设备和软件组成,主要包括:各层次质量信息的组织、质量信息管理的硬件和软件、质量信息流程。高校要对质量信息分层次、分等级进行管理,建立现代信息立体网络,能以最佳的途径和最快的速度将真实、可信、齐全、及时的质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分析、处理和反馈到决策和执行部门。同时要把信息反馈分为校内反馈和校外反馈,制定出各种质量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路线、程序和方法,使信息传递速度最快,反馈流程最短。通过各种信息的传播交换和处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学校实际工作和预定轨道之间的偏离度,积极地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改进。
还有,教育服务质量体系审核。服务质量体系的审核包括内部质量审核和外部质量审核。内部质量审核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对质量手册及各种体系程序文件是否符合约定标准进行审核,二是对实际的教育服务是否与质量保证标准、手册、程序化文件的规定相一致进行审核,审核是否得到有效地实施,目的是发现问题、研究原因、制定纠正和改进措施,最终使教育服务质量体系及实施达到更好效果。
最后是教育服务质量监督与评价。利用各种形式的总结、评价、考核、监督等手段,保证教师按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实施教学,保证正在进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要求。测量可以利用总结和填表等评价方式,还可以利用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评价。成人高等学校教育服务质量体系的建立与有效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很多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建立教育服务质量体系的时候,不但要充分考虑成人高等教育本身的特点,还要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抓住ISO9000质量要求实质,把握关键,定能将ISO9000质量要求与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融为一体,构建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特点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南兆蓄.学校国际通用管理标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2]宋名顺等.ISO9000标准在高校管理中的实践和思考[M].高等教育工程研究,2004,(4).
随着未来数年全国适龄入学学生数量呈现递减趋势,高校竞争日趋激烈,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作为独立学院,虽有体制机制优势,但由于没有国家拨款,加之社会上存在对民办高校的怀疑、观望态度,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就只能靠办出特色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要办出特色,比注重质量更难,全中国高校都在讲特色,但真正有特色的学校太少。所以,在特色不易凸显的情况下,构建科学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狠抓教学质量,成为学校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一、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含监控目标、监控组织、监控对象、监控方法、监控制度、信息反馈等多方面要素的全面建设。四川大学锦江学院自建校以来,参考兄弟院校经验,结合自身特点,“以点带面”,初步建成了“三评三结合一网一跟踪”的“331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教学督导制、领导干部听课制、学生评教制,开展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学校检查和系(院)自查相结合的教学检查,建立专家、干部、教师、学生多渠道的质量信息反馈网,对评教结果较差的教师开展追踪督导。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该监控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
1.监控组织体系尚不完备,教学质量监控主体较单一
从学校层面来说,现有监控体系尚未将所有相关职能部门从制度上纳入,二是在学校、教学单位、教研室三级监控主体之间职责还不明确,存在推诿推责现象。
2.监控客体不全面
在制度设计上对教师的监控考虑较细,而对管理者的监控相对较粗、较弱,对部分岗位甚至还没有制定出明确的监控质量指标。
3.监控内容和范围不平衡
在教学质量监控制度设计层面,监控内容和范围还不平衡,表现在:一是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吻合度不够高;二是对理论教学的质量监控较多,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较少,对课堂教学监控较多,对课后的监控较少;三是对教师的教学活动监控较多,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的监控较少;四是对终端把关和结果评价较重视,对过程监控和形成性评价重视不够;五是对学生知识的考核比较重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缺少有效办法。
4.监控信息的综合利用不到位
学校花大力气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最终目的不仅仅在于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由于信息反馈通道不畅,没有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到教学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尤其是一线教师和一线管理人员进行纠正或解决,所以出现的问题总是一直存在。另一方面,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主体的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未能针对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根本性的对策,也造成相似问题重复出现。
因此,学校决定引入现代管理学“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优化监控体系,再造监控流程,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监控成效。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高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的满意,保障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促使组织健康发展。全面质量管理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对质量追求“持续不断地改进”。其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三全一多”:“三全”是指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一多”即管理方法和手段多样化。现今国内各大高校在教学管理中积极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形成“教学全面质量管理观”,其核心是: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学校全员参与为基础,各有关部门同心协力,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全面控制和系统管理,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广大师生员工和外部顾客(社会、企事业单位等)持续受益和满意,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核心思想以及高校教学活动及其管理的特殊性,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对学校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监控体系应包含全面的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是实施全面质量监控的基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不是结果标准,主要是过程标准,也就是每个环节基本的具体的要求。
2.监控体系应包含质量的全过程监控
教学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分可为三个阶段,即:教?W前的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评价,对这三个阶段都要进行全面的监控。以课程教学为例,制定教学大纲、教师培训、排课、教材选用等等是教学前的准备,备课、授课、作业、辅导等是教学过程,课程考核、试卷分析等是质量评价。我们要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就应该监控上述各个环节。
3.监控体系中全员都应参与监控
教学质量监控是全员的质量监控,涉及全校各个部门的所有教职工,包括各级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其他员工和学生。质量管理人人有责,高校要把各级各类人员都作为“服务网”、“质量链”中的一环,所有人员既是被监控者又是监控者,使教学质量建立在高校内部全体师生员工参与的基础之上。
4.监控体系应包含全要素的质量监控
主要的质量监控要素有:教学基本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等)的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教学管理质量的监控等。只有对影响教学的诸多因素都进行全面监控以保证其对目标的实现发挥着良好作用,并取得理想效果,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才可能顺利的实现。
5.监控体系应包含多途径、多方法的质量监控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强调综合利用多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质量管理。对于教学质量监控的也应该从多渠道、采用多种手段进行。以往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多采取定性的方式,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在重新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过程中应多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三、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优化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途径――“6S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和运行
2013年,学校以教学工作会为契机提出了 “6S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计划,旨在已初步构建的“三评三结合一网一跟踪”的“3311”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上,引入全面教学质量管理理念, 优化构建以“监控目标子系统、监控组织子系统、监控对象子系统、监控方法子系统、监控制度子系统、信息反馈子系统”六个子系统为核心的“6S”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配套完善相关实施措施。新监控体系经过三年多的运行和实践,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1.完善监控目标子系统,明确教学质量监控的各级目标
教学质量监控目标子系统,是通过教学质量监控活动而期望实现的预期结果,是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明确了教学质量监控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建立全面、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和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对教学全过程及时、有效、可靠的质量控制,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而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输入阶段的监控目标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进行监控,教学过程阶段的监控目标是重点监控课程教学大纲及其实施、教材的选用、师资的配备、课堂教学质量、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环节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和试卷质量等;教学输出阶段的监控目标是对毕业生质量进行监控,重点监控课程合格率、各类竞赛获奖率、外语四、六级通过率、毕业率、学位授予率、考研率、就业率与质量、用人单位评价等可量化测评指标。
2.完善监控组织子系统,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责任制
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子系统也就是监控主体子系统,包括学校层面、教学单位层面、教师学生层面。监控主体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通过“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同监控”的原则实现教学质量各环节的逐级监控。
在学校层面,学校重视发挥校级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在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将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机构建设纳入每年工作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校级常设教学质量监督机构,包括校务会议、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专家组、教学质量与评估办公室,并各司其责。
在教学单位层面,学校大力引援,引进专家充实学院领导班子;全面实施“专业负责人制”,为所有专业均配备专业负责人,部分专业还配备了专业负责人助理或秘书;加强教研室建设,明确教研室负责人及其职责,规范教研室管理和评价机制,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基层监控作用教师和学生层面,学校不断完善教师评学、评教,学生评教制度,改进评价方法和手段,拓宽评价和反馈渠道,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3.完善监控对象子系统,预防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
教学质量监控对象子系统,也就是监控客体子系统,所有对教学质量构成影响、发生作用的因素,都是监控对象。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对象主要包括教师、学生、管理者和教学条件。学校通过开展“教学规范落实工程”、“学风建设工程”、“教务人员提升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程”四大工程,狠抓教师教学违规违纪行为,学生“九率”――晨练出勤率、早晚自习出勤率、课堂出勤率、课程及格率、考试违纪率、等级考试通过率、职业资格认证通过率、学士学位授予率、就业考研率,教学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质量意识,实验和教学条件建设投入力度,?M一步加强了对教师课堂教学环节、学生学习、教学管理队伍的质量监控、实现了对教学经费投入、教学行政用房、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教学条件的年度动态监控,及时将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扼杀在摇篮中。
4.完善监控方法子系统,有效发挥监督和指导功能
教学质量监控方法子系统,即为了达到有效的监控而采用的各种科学的监控方法和手段,它将影响教学质量监控的成效。学校不断创新监控方法和渠道,一方面继续完善效果较好的“三听三查”教学检查制度和“三评”制度,坚持开展领导干部听课,教学督导听课,同行专家听课;坚持新、老生开学教学检查、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等定期教学检查;坚持领导干部评教、同行专家评教、学生评教结合进行;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监控手段,通过安装监控摄像系统、引入慕课等网络教育课程等方式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同时,学校还与督导专家和第三方教育咨询机构合作,进一步优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增强不同评价主体的针对性,提高不同主体评价指标区分度,引入学生学习满意度评价,开展毕业生、校友、用人单位专项质量评价,通过对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监控来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5.完善监控制度子系统,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子系统是强化质量意识、规范教学行为、稳定教学秩序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工作质量、实现教学质量目标的有效措施。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学校建立了健全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先后制定和优化了40余个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制度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关于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意见》,指导推行“6s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制度规范作用的同时,学校也注重发挥制度的引导作用,引导师生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原则,按制度办事,变强制性的他律为自律。
6.完善反馈与调控子系统,加强教学质量的调控和改进
教学质量监控反馈与调控子系统就是通过畅通的信息网络,建立教学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反馈机制,对教学过程和环节实施监督、调控和评价。
6.1学校完善了教学信息的综合采集制度,拓宽和优化了教学信息采集渠道,除常规的领导干部听课、教学督导检查、常规教学检查、随机教学检查等外,还通过专题调研、学生网上评教、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学生信息员信息反馈等方法采集信息和发现问题,近几年还联合第三方机构合作积极开展教学质量社会调查,定期对学生家长、毕业生、校友、用人单位、产学研合作基地等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调查。
6.2学校建立了全面灵活的教学信息反馈与调控制度。学校通过对各种渠道收集的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教学单位,同时跟踪整顿情况,直到整改完成,确保了信息反馈作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6.3加强教学信息反馈现代化建设,通过建成“一平台一系统”,逐步实现教学信息反馈现代化。一是,建立了教学信息反馈网络平台,开辟通畅便捷的师生网上信息交流与反馈通道。二是,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教室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全方位、无死角、实时查看,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工作实效。
1.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流程
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流程,实际上指的就是民办髙校体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流程,其食括了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到学校毕业的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其中.教学过程是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流程中的核心环节,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而课堂教学则是贯彻落实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途径。因此.要促进基干TQM的民办髙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成效的提高,就必须要作体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体育教学效果的检验以及师德建设等多个环节设置质量管理点。
基干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歎管理体系包括了实施民办高校全面质ft管理所需要的组织结构.程序以及过程和资源,在充分了解和掌握r基干TQM的民办髙校体育教学质R管理的相关理念之后,将这些相关的理念转化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之中,就可以得到基于TQM的民办髙校教学全面质ft管理的基本流程。
2.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管理模式
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主要有全员质量管理、全程质量管理以及全因素质量管理3种基本的管理模式,以下就对这3种基本的管理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2.1全员质量管理
在基于TQM的民办髙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人不但是管理工作的主体,同时也是管理工作的课题,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身份。从人的角度来看,基于TQM的民办髙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实际上就是一条以人为中心构建起来的教学质量管理链。在这个管理链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直观的呈现,B被管理,同时义管理C,或者说是B是A的客体,同时B又是C的主体。民办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全员管理模式,就是根据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规律,以“消费者”满意为导向,将学校各级各类人员,作为教学管理链中的一环,进行管理和控制,并通过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完善来不断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消费者服务模式。
2.2全程质量管理
髙校体育教学质量的管理实际上是一个过程,一个上升的、阶梯式的、动态的管理过程。因此,从过程的角度来看全程质*管理 也是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管理模式。由上文所分析的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基本流程可知,髙校教学的全程质量管理,需要囊括从学生入学之前的社会需求调查、教学质量管理目标的设计、教学质量标准的确定以及招生准备、学生入学等具体的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的学习、学生毕业、就业指导、工作单位走访等整个的教学质量管理的过程,因此,从一定的角度来说,高校体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教育经营性的管理。
要分析基于TQM的民办髙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全程质量管理模式,可以采用学年、学期为标准将教学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划分为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质量跟踪3个主要的阶段,从这3个阶段入手构建教学质量全程管理的一般模型。
学生是高校的最终产品,要确保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全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高效开展,民办高校首先要对自己的“产品”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因此,全程质量管理中,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市场调研来收集各方面的反馈信息,对自己学校所培养的学生的水平和毕业生的质量进行追踪调查。在完成了上述工作的基础之上,就可以根据调研的情况来确定合适的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和体育教学质量创造标准,并据此来开展后续的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在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过程中,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主要包括了课程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性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学活动的质量评价等工作。在对教学成果进行了内外部评价之后,就可以根据评价的情况来开展体育教学质量的分析工作,制定后续的改进措施,促进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由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全面教学质量观可知,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的统一,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又会受到民办高校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实际上来说,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形成是学校各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开展民办髙校体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分析和控制这些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虽然说,对影响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所有因素都一一?进行控制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不可行的,但是如果能够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素,并对这些关键要素进行控制,通常就能够控制事物的发展方向,相应地也就实现了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高效开展。因此,全因素质量管理也是基于TQM的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基本管理模式。
综上所述,可知在针对民办高校进行全因素质量管理时,就要对民办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在全面了解和掌握民办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并提炼、归纳和研究其中的关键性要素上开展后续的工作。
【关键词】中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183-01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教育一样,在谈及职业教育时,人们同样高度关注教育质量这一敏感而又古老的话题。面对时代交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深切呼唤,广大从事职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都在认真思考职业教育的质量与管理,以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
质量是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质量建设是中职学校谋求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广西梧州职教中心二职中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近30年的办学过程中始终追求优异的办学质量,并在办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果,成为广西梧州职业教育的品牌。而这样的办学成果,正是源于整个组织及其组织成员对职业教育价值、质量以及质量管理思想的认识,源于学校建立了一套科学可行的质量保障体系。
一 对中职教育质量管理思想的认识
从方法论的角度,质量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最早的质量观念,是指在质量活动结束后找出或去除未达标的产品成分或最终产品。它的特点是由专业人员进行“事后控制”,会造成相当数量的浪费。学校通过考试、测验把“证明”为不合格的学生“淘汰出局”,是教育质量控制最普遍、最传统的方法。
2.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指在质量活动之前及过程中一直遵守事先规定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而生产无缺陷产品的方法。它的特点是预防为主、系统管理、标准管理、靠事实管理,强调“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学校管理中,教师遵照预先制定的教学管理规程开展教学,就是典型的质量保证方法。
3.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其实是一种持续改进的哲学,它是以顾客为中心,通过持续改进以达成并超越目前及未来的顾客需求与期待希望。建设学校文化,改善组织行为,持续改进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是学校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涵。
传统的职业教育质量管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管理思想方法上还基本停留在以质量保证,乃至质量控制的阶段。由于过于注重外部对教育的要求,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发展需要,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加重了原本就害怕学习的职校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 中职学校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做法
1.加强学校的质量文化建设
质量是任何一所职业学校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学校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保证。因此,学校全体教职工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提高质量认知,强化质量责任感。中职学校有着自己的特殊的使命。要将“为学生提供优质先进的职业教育,帮助他们在某一职业领域实现就业梦想,并奠定终身发展基础,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学生发展”作为学校的使命。
2.加强学校的制度与机制建设
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认为,质量是所有组织成员的共同责任,“领导才能与质量承诺必须来自高层主管”,这是质量的“铁律”。所以校长是质量第一责任人,教师是质量保障的主体,在质量保障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3.加强学校教育质量标准建设
前面提到的反对“教学质量标准化”与这里提出的建立“教育质量标准”是不矛盾的。这里的教育质量标准是在顾及外部需要与内部需要的基础上对教育质量的预设和期望,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工作与管理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奋斗目标。既要建立专业课程标准,使教育既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又要满足个体发展需要;建立学校管理绩效目标,明确学校各管理部门的职能、权利、义务以及绩效目标。
4.规范学校质量活动工作程序
质量活动工作程序是指在复杂、多样的学校工作中进行某项活动或办理某件事情时所规定的途径、方法,包含“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何时何地做”及“如何衔接”等,涉及学校质量活动的各个领域。
5.完善学校质量保障方法技术系统
教育质量保障方法技术是学校用于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工具或手段,是将主观愿望转化为客观实践的中介,有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技术、工业质量管理方法技术、国外学校的做法和实践中自己开发的方法技术等多种,只要不悖于质量保障的目的,任何方法技术原则上都可以使用。
中国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专门研究少之又少,对于教学质量和教育质量缺乏清晰界定,以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代为教育质量的保障,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没有突出。因此,需要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开展创造性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