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发展论文

计算机发展论文

时间:2022-07-17 20:49:39

计算机发展论文

第1篇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计算机辅助设计源于计算机图形技术的产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构想发端于1950年,但使用计算机绘图的最早记录是在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伊凡·苏泽兰在美国计算机联合会会议上发表了名为《画板》的博士论文,从而开始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历程。他从1950年开始着手开发通过图形技术来处理人与电脑交互对话的操作系统。1963年,这套以电脑主机、显示屏、光电笔和键盘为工具的图形画线系统得到实现。这套图形画线系统开发和引进了许多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思想和技术,使用户可以运用电脑画出直线、复杂曲线以及简单的标准部件。

最初CAD被解释为“计算机辅助绘图”,由于当时计算机在设计上的作用是替代传统手工绘图的一种新工具,但随着后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CAD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扩展,随着20世纪70年代像素的产生、80年代三维曲面造型系统的开发等,使电脑绘图从只能用“线”这一基本绘制元素发展到可以用点、面、体进行绘制计算机图形,从而使CAD的含义也发展成现在人们比较熟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个概念了。1970年的威尼斯双年展首次接纳了计算机绘画作品,这也标志着新的视觉艺术形式的诞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我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与国外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展的轨迹相似,国内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研究与应用基本上是从各高等院校发展起来的。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在环境艺术设计和创作领域,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

二、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重要的技术工具,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在20世纪90年代前,国内对环境艺术设计效果的表现是使用手工绘制的方法,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开始在我国建筑业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建筑设计表现领域以不可逆转的潮流迅速发展。尤其是到了20世纪末,计算机辅助设计逐渐成为建筑效果表现的主流。起初,设计师主要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施工图的绘制,在方案阶段还以手绘为主。但随着相关专业软硬件的更新和进步,它自身的强大优势得以显示,同时对传统手绘表现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

随着近十几年来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计算机建筑效果表现的类型己经有了很细致的划分,可以分为:计算机建筑效果图、计算机建筑漫游动画和计算机建筑效果虚拟现实。计算机建筑效果图主要是通过3DSMAX,Lightscape,Photoshop等计算机软件制作的静态的效果图。通过计算机三维软件从平面、立面数据中得到透视图,透视点位置及视点角度均可变换,然后再渲染出二维图像,这种方式是目前社会上应用最广泛的。计算机漫游动画是利用3DSMAX软件的三维动画功能,在建筑物的室内或室外的设计阶段就能以可视的、动态的方式全方位展示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建筑物外貌和各种附属设施以及建筑物内部空间的效果,使人们能够在未来的建筑物中漫游,因而成为建筑设计方案及装修效果展示、建筑方案投标、论证、评审的有力工具。

三、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当前,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比如各种方案的汇报、投标以及招商广告中随处可见,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绘图软件的教程以及在教学上更加重视计算机绘图软件的教学课程。人们更多的关注计算机技术,想方设法掌握各种绘图软件,在模型、材质、灯光以及各种渲染技法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忽略了最终的效果图的艺术性。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科学与艺术以及计算机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视觉艺术创造规律、形式法则和审美方法与传统的艺术设计是相同的。所谓视觉艺术,是通过人的视觉感受而将客观内容纳入主观心灵并予以对象化呈现的艺术形态。一些美学研究者认为,从审美主体的角度来看,艺术离不开创造者和欣赏者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都要通过一定的感官和相应的感性物质媒介,前者创造出审美对象,后者达到审美愉悦。所以说,作为视觉艺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作品既要真实的描绘场景,又要使欣赏者达到审美偷悦。不可否认,人们的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求新、求异的视觉口味也越来越高。这源于技术的发展、审美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和艺术创造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在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初级阶段,设计师的目标是使效果图具有真实感,能够模拟未来场景的真实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目前的计算机建筑效果图的风格单一,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不断提高的视觉口味。计算机建筑效果图既是表现的技术同时它又是视觉艺术。设计师创造出审美对象,筑物内部空间的效果,使人们能够在未来的建筑物中漫游,因而成为建筑设计方案及装修效果展示、建筑方案投标、论证、评审的有力工具。使用的软件有Creator系列三维建模工具及Vega场景管理软件。计算机建筑效果虚拟现实技术强调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采用的是人与人之间自然的交互方式。它可以实现逼真的、纯三维的场景,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完全由用户自由控制在场景中漫游。作为建筑师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建筑方案,所以说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使用于建筑表现,而且也是一种推敲方案的有利手段。VR技术在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给环境艺术设计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设计师创造出审美对象,要使欣赏者达到审美愉悦而不是审美疲劳。为此,根据目前我国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的发展情况,未来计算机建筑效果图应呈现艺术化、人情化和多样化趋势。

参考文献:

[1]邓庆尧.环境艺术设计[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张绮曼.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室内设计的风格样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张绮受.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一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李小艺.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界阅.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2篇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处身于信息时代中的考古工作者所面临和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考古学的未来发展中,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究竟会带来怎样的推动和变化?考古学的学科目标是通过对古代历史信息的辨识、认知和分析、整合来复原古代社会。考古学科的这一特性和需求,也正是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之一,因此我们相信,网络技术与考古学的紧密结合,将会对考古信息的认知和进一步的分析、整合提供强有力的工具,也势必将会对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手段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本文就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的讨论,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考古学的未来发展作出前景展望。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考古界目前对计算机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考古领域最广泛的应用仍停留于对考古发掘资料的计算机输入和数据库管理等方面。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考古资料信息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已经在考古文博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因其自身也是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在考古工作中还有待引入和普遍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将众多原本分散、孤立的计算机和其他相关的外部设备通过网络互联,从而以最小的成本付出,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达到人们对沟通信息、共享资源的目标要求。网络技术在考古工作领域的引入,其优势之一就在于能够将较昂贵的各类外部设备,如高精度扫描仪、磁带备份机、彩色打印机、光盘刻录机等通过网络进行共享,以充分拓展外部设备的应用范围。近年来,随着各类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发展,原本较昂贵的硬件设施在性能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其价格却在不断下降,一些原本无条件普遍使用的设备也正在逐步普及,利用网络实现硬件资源共享的这一基本目的随之也就不再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考古工作中的应用,其最主要的意义是在于借助于网络架构模式,实现考古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共享、传播以及信息的检索和交流。

1.考古信息的网络化管理

考古信息的有序、科学管理是考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后期研究的实际需求。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对全国文博单位计算机应用状况的调查中,有半数以上的文博单位希望能够将计算机应用于田野工作、资料检索与处理系统及藏品管理系统等方面,由此可见,国内文博界已普遍认识到了传统信息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并迫切地需要一套现代化、高效率的信息管理模式[1]。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数据库和多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考古部门已能够研制开发出符合考古工作需要的专业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计算机技术支撑下的新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可以针对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工作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可视化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将考古信息以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按考古遗址、地层、单位等分门别类进行输入和归档、管理,并可按照研究者的不同要求快速、准确地对资料进行检索、查询、统计和研究。因而,考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研制,在国内考古界已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

然而,随着计算机数据库信息管理技术在考古工作中应用的不断深入,普通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也日益凸显。最明显的不足是,目前应用于考古工作中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其操作方式还大多停留于单机工作状态,这种方式已不能充分满足考古发掘信息的科学有效管理和共享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考古信息在后期分析、归纳和整合等应用方面的效率。这一问题目前已被考古工作者认识到,并着手进行了构架于网络平台管理系统的开发[2]。

通常来说,一个考古部门的田野考古工作不可能长期固定于某一特定区域,因此,普通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及时地补充和更新考古发掘的最新信息,即使在具有便携式计算机等条件下,不具备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支持,也只能够做一些必要的基本资料录入,而考古信息的最终归档工作,则只能待一个区域的考古发掘工作告一阶段后,再进行后期的补充输入。这种情况无疑造成了考古资料信息归档工作的滞后和资料输入工作的重复。网络技术在考古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出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使考古信息通过网络实现实时的远程输入、检索、归档和管理。借助构建于网络技术平台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考古工作者通过对网络服务器中专业数据库的远程访问,可以实现对考古信息的网络输入、检索和管理,并及时追加和补充考古发掘的最新信息。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信息的输入和检索效率,考古工作者还可结合数据库中同类遗迹、遗物的资料比照,对考古发掘工作中的各类考古遗迹作出对比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田野考古发掘研究工作的主动性。

为了保证发掘资料检索、使用的有序和安全,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在网络管理系统中设置不同的使用权限。如考古机构中的领队人员等,可以通过网络对已归档的各个发掘区域的考古信息进行实时地全面检索和查询,并就已归档的资料加入批注,以有效地实施对田野发掘工作的全面指导;发掘人员根据其不同的工作区域,拥有在特定模块进行检索、输入的权限,以便将最新的发掘资料进行远程追加输入。这种方式,在保证已归档考古信息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考古信息管理的同步、更新效率。

2.考古信息的网络化共享

网络技术应用于考古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考古信息的网络化共享。考古信息的网络化共享,首先是在网络管理系统平台支持下的考古信息共享。构建于网络平台之中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不仅为远程输入和管理考古信息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远程共享考古信息提供了可能。以规范化为基础构建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其基本信息是可以实现相互沟通的。假设在全国考古机构的信息化工作步入一定的阶段后,各级相关的考古机构都拥有了既相对独立又可相互沟通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那么借助于网络技术平台,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考古信息的网络化共享。这种工作方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相关考古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可以借助这一考古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对考古发掘与研究现状实现有效的实时监督和指导,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信息滞后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另一方面,考古工作者也可借助这一网络平台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已公布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信息,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考古信息的交流。当然,由于考古发掘工作的自身特点和考古信息的相关要求,这一层次的考古信息网络化共享应当严格限制于考古专业人员,并且要遵循考古信息的相关规章制度,以保证考古信息的安全和有序。

实现考古信息网络化共享的另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借助于专业化的考古学信息网站的考古信息来实现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目前在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考古学专业信息网站,这些专业网站在一定程度上为考古工作提供了获取和共享考古信息的一个窗口。例如说,中国文物信息网()是《中国文物报》主办的网站,它借助于网络将最新的考古动态和信息进行,考古工作者只须登录该网站就可及时了解到这些信息。此外,一些专业网站还将已发表的考古专题研究资料输入数据库并联入网络,为学者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资料信息。

3.考古信息的网络化传播和

借助于网络而实现的考古信息的传播与,其优势首先在于其“无时差”性。通过网络平台,最新的考古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实现在网络上的和传播;其次,考古信息的网络化传播与,除了在初始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费用外,后期几乎不需再有什么费用的投入,与传统的传播方式相比较,显然是具有“低成本”的优势,这一特性也就为考古信息的网络传播与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第三,就是考古信息的“可及性”。借助于网络所实现的考古信息的传播与,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只要是有条件接触网络的地方,就可以及时地通过网络了解和掌握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最新信息。这一优势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研究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研究过程中资料收集工作的困难局面;第四,就是由于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考古信息的网络化传播和具有“信息的多样性和交互性”这一显著的特点。传统方式的考古信息的传播和,囿于传播载体的局限,往往只能以文字、图像或者绘图等几种方式来传达考古信息,而信息技术所具备的优势,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类别,比如说在线视频信息等,而且还可以提供诸如三维虚拟遗址地层图、虚拟现实等交互式的信息传播方式,为研究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资料。如上所述,考古信息的网络化传播与,由于其所具有的这些显著的特点和优势,使考古信息的网络化传播和具有着传统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考古信息网络化传播和的形式,目前主要有考古专业网站的信息,专业电子期刊的信息以及专业网上论坛等多种方式。借助于考古专业网站所实现的考古信息,可为研究者提供丰富和详实的专业信息;专业电子期刊,也是及时传播考古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专业电子期刊,是在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学术期刊基础上,借助于网络实现的一种形式,它具有着较好的时效性和信息类别的灵活性,是对传统印刷型期刊功能的拓展,其主要类别可分为在线WEB阅读和邮件订阅发送以及电子文档下载等多种方式。电子期刊与传统纸媒体杂志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和优势,从出版速度上看,即使出版速度最快的传统杂志也无法与网络电子刊物的即时性相比。据统计,世界各地见于著录的重要考古学期刊有950多种,出版者包括学术出版社、大学出版社、科研机构或学术团体以及独立的出版者等几个类别,其中20%拥有自己的网站[3]。这些电子专业期刊的出现,为考古信息的传播和提供了重要的途径。考古信息网络的第三种形式,就是专业网上论坛,这主要包括以公告板(BBS)等形式的田野考古动态、学术会议、热点学术问题的讨论等内容,这种方式因主要为研究者自发性地活动,是上面所述两种主要类别的补充。

4.考古信息的网络检索和实时交流

借助于网络技术所实现的考古专业信息的检索,是对传统信息检索手段的全面革新。考古信息的网络检索,彻底地摆脱了时空的限制,使专业信息的检索工作易如反掌。而且,随着网络考古专业信息的日益丰富,相信未来的信息检索工作将会主要依赖于网络技术进行。

专业考古信息的网络检索主要是指考古及其相关信息网络数据库检索[4]。正如上文所谈到,如果未来的考古信息处理系统能够通过网络实现互联的话,借助于这样一个庞大的考古专业信息的网络检索数据库进行考古专业信息的检索,将会为考古学的未来发展提供现代化的信息工具。目前从技术层面而言,实现这一目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但是要建立这样一个全国性质的庞大的考古专业信息网络数据库,最主要的难度在于要建立一整套规范、科学、统一、安全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此外,目前在网络中还存在着不可计数的专题性考古信息网络数据库,这些提供网络检索的专题性质的考古数据库,为我们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研究工具。

除了本学科信息的网络检索工作外,借助于网络平台,我们还可以实现对相关自然科学信息的网络检索。比如说,借助于网络平台,我们可以对考古发掘工地的GIS地理信息和早期航片进行检索,对于我们制订田野考古工作的实施计划有着一定的帮助。

此外,各种数字化的考古资料层出不穷,如《史记》、《汉书》等古代文献已经出现了电子版本,一些专业网站提供了在线式的文献检索服务,为查询、检索古籍提供了高效地现代化手段。我们还可以通过考古机构的专业网站及时地获取国内外相关考古信息。

目前而言,大部分网络用户使用的接入方式还是拨号上网,这种方式由于速率较低,在未来将会逐步为ADSL、光纤接入等宽带网络接入方式所取代。在现有接入方式的限制下,考古信息的实时交流还仅限于诸如网络虚拟论坛,网络实时文字信息交流等简单的方式,而需要更大带宽支持的视频实时交流等方式在现有的条件下还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随着宽带网络的日益普及,通过视频播放、网络虚拟论坛等方式实现的考古信息的网络实时交流,可以预见将会是未来考古网络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考古学未来发展的前景展望

考古学的学科目的,归根到底是通过对古代遗迹、遗物的发掘,来获取各类蕴含的历史信息,以最终复原古代社会,探究古代社会发展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考古学的学科目的也可视作是对古代历史信息的辨识、认知,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整合来复原古代社会。考古学科的这一特性和需求,也正是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之一。网络技术与考古学的紧密结合,将会为考古信息的认知和进一步的整合、分析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带给考古学以新的研究方法、手段,也将会对考古学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超级秘书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于考古学中的应用,从表层来说,是为考古学增添了一对信息时代飞翔的翅膀;而从深层次来说,将会对信息时代考古工作的结构重组起到有力地推动和促进。正如上文所述,计算机网络技术之应用于考古工作,不仅有助于我们进行考古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共享,而且还为考古信息的传播、以及网络检索和实时的交流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这些不同层次的应用,都将会对考古学的未来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而在未来的发展中,最为令人振奋的当为构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统一规范的国家考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以及它所带来的考古工作模式的重组和进一步完善。

构架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考古信息管理模式,为考古学基础信息的整合和后期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将会对考古学的既有工作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条件的日渐成熟,将有可能构架出一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运作平台的、覆盖全国范围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这种管理系统相信不仅为考古工作的宏观管理提供一个有效地管理方式,而且也为考古研究者后期资料的整合与研究提供一个利器。例如,借助于现代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我们不仅可以将考古发掘信息进行科学、规范地管理,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的信息管理、共享和交流。相信随着全国范围内统一、规范的考古信息管理模式的构建完成,考古工作的每一个工作步骤,从初期踏勘、田野发掘到后期的资料整理都可以在此管理模式中进行运作,考古工作的网络化宏观管理将会得以实现。

当然,限于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水平,本文只是对网络技术应用于考古学所做的初步设想。我们相信,随着未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和在考古工作中应用的不断深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会在考古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科威,于冰,童波.全国文博系统计算机应用状况调查.东南文化,1991,(3、4):253.

[2]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资料的信息化处理与<田野考古2000>.考古,2000,(6):88~95.

第3篇

学习目的是学习的原动力,是学好计算机课程的关键。在每个学期、每个教学课题和每节课的绪课上,就应该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么学?学了之后可以在什么地方用到?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动力,为以后学该课程打下基础。

在21世纪,计算机不仅是一种工具,它还是当代文化的一部分,不懂计算机知识的人就如同文盲。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每个领域,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计算机有着有形或无形的联系。现在“通过计算机考试”已成上岗、升职的首要条件。如果再不学习和学好计算机,你可能会在某一天发现,这个世界好陌生,自己根本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

同学们正是认识到上面的道理才有了一种要尽快学好计算机的冲动和紧迫感。

二、提高学习兴趣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是一个人寻求知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现实、活跃的因素。

1.遵循认知规律,调整教材顺序,降低学习难度。大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为了体现知识的系统性,都将数制、编码一节安排在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中。而这部分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又最不能体现计算机的特征。如按教材顺序进行教学,在学生没有进入学习状态之前,给学生一种计算机知识很枯燥的印象,这如同给了学生一个“下马威”。对以后学习造成一种畏难情绪。经过几年实践,我将这一部分内容插到存储器的容量一节中去讲,收效较好。在学习存储器容量(内存、磁盘、光盘等)、文件长度时引入二进制、数制及编码等知识。这样学生已经接触过一段时间的计算机了,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二进制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又知道这些概念的用途,也就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又例如,我在教学实践中,依照理论(汉字输入法)联系实践(文字处理软件)的观点,先简单介绍WORD的界面及功能,根据WORD中处理的主要对象是汉字,从而引出汉字输入法的教学内容,接下来进行汉字输入法的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汉字输入法时可以结合一些学习软件和WORD进行汉字输入“实战”练习,让学生有一种学以致用的成功感。

2.将术语形象化,提高知识的趣味性。计算机课教学过程中,常会碰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术语,而对这些术语的掌握又是十分必要的。面对这个教学难点,我尝试将专业术语形象化的方法,把这些术语用现实中易理解的事物加以形象化。这样,这些难点就在形象化的比喻中转化成了一些易理解易记忆的实物,学生们不知不觉地步入了奇妙的计算机世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计算机课中存在许多这样的较为抽象的术语,因些这种教法适合中专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全过程。

3.多上机练习,变抽象为直观,消除神秘感。计算机课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概念和操作步骤,上机练习是理论课的补充和延伸。长期以来,我们的实操课比例均超过50%,甚至达到70%。初次接触计算机的同学,对这一高科技的产品总有一种神秘感,此时,让他玩一玩“纸牌”,挖一挖‘‘地雷”,过段时间后你再告诉他:你已经学会了鼠标的单击、双击、拖动等基本操作。游戏的乐趣、操作的成功使他感觉计算机并不难学,树立起一定能学好这一课程的信心。

4.采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典范。多媒体网络教学具有广泛的表现能力,能向学生提供多种信息处理能力和多种刺激的信息,如语言、图像、动画、视频信号和声音等,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全方位的获取丰富的信息,唤起高涨的学习情绪。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可以变静为动,学生的兴趣浓,积极性高;可以变虚为实,学生感受深,理解透;可以化难为易,学生明道理,记得牢;可以变繁为简,容易突破难点,有利于学生掌握;可以变紧为松,有利于加强课堂练习,强化学生主体作用。

5.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讲授、示范演示(教师或学生)、讨论、分组学习等充分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练为主线,避免一言堂。在实际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来组织和实施各种可能可行的教法。上机练习则采用小任务教学,记录成功,个别辅导的教学方法。布置类似工作的小任务让学生上机操作,例如,在WORD格式排版教学中,练习前先给出板报样板,讲清注意事项,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工作,完成者作为成绩记录下来,对有困难者进行个别辅导或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协同学习。这种确立目标,只记成功,不记失败的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成就动机,让学生总处于成功的喜悦中,树立起我可以更快学会的信心。

三、发展学生的意志

“有志者,事竟成”。意志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支配自己的行动,是克服一切内在与外在的阻碍而使行动最后成功的心理过程。我们知道,利用情感活动的规律,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但是学习活动毕竟不是文娱活动,而是比较艰苦的智力活动。学习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其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要经历许多曲折和反复。如果一个学生缺乏必要的意志,或意志薄弱,那么,他的学习将是不堪设想的。因些,在计算机课的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

在教学工作中,我还较为注重学生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性等意志品质的培养。抓住一切教育时机,教育学生既要学习自己有兴趣的东西,也要学习那些虽没兴趣但必须学习的东西;既要学习容易学习的知识,也要学习那些难学的知识;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必然的,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要冷静思考,大胆实践。我经常会安排一些适当的“难题”,让学生“必须努力才能完成”,对确实难以完成任务的个别同学,鼓励他们在获得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克服困难。课间安排一些益智游戏,但只有完成任务的同学才有这样的“特权”,使学生们养成“无论如何要完成任务”的顽强精神。

四、热爱科学,转变学习观念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引导他们热爱科学,事实上,只有学生对计算机原理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对计算机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有了一个较科学的认识,才会真正与计算机交朋友,才能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进而激发起对科学的追求和向往,有益于学生更加学好和用好计算机。

参考文献:

[1]《班主任手册》编委会.班主任手册.

[2]孙文力.学生情感因素与教学.

[3]王原丽等.建材高等理论与实践.2000.8.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维护;高等院校

21世纪的到来,人类进入了以信息知识为重要资源的信息时代。计算机实验室是为满足教学需要而建立的重要平台。但是由于上机人员使用频繁而且在一个实验室的环境中,经常要满足上机人员各种不同的上机需求,实验室管理工作难度较大,经常会出现软硬件损坏等故障。如何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发生,是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在管理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软硬件易于损坏

为了满足计算机教学任务的要求,每台计算机需要安装多种操作系统,而每种操作系统又要安装各种应用程序。这使得重新安装一台计算机系统要花费很长时间。上机人员私自将个人硬盘、U盘、MP3、光盘等带入机房,在硬盘或服务器上放置大量的个人文件,导致系统运行速度降低,甚至有大量的感染病毒的文件也被放置在计算机内。

(二)计算机实验室的环境

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一般是每天从早到晚,使用较为频繁,一部分上机人员不遵守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加上上机人员较多,造成计算机实验室空气质量较差。空气中的灰尘在计算机内部不断的积累,导致电路板老化和损坏。由于计算机实验室一般要使用空调,空气、环境比较干燥,极易引起静电的产生,容易导致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发生。

二、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

(一)计算机软硬件的管理和维护

对于计算机软件的维护一般是要在每学期开学时重传一遍系统和定期做文件的备份。因为在正常的操作计算机的时候,有时会不小心误删了文件,严重的话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事先做过备份,那就不会出现问题了。也可使用硬件还原卡等,这些硬件设备或功能软件都可以在重新启动系统时使系统恢复到使用前的状态。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工作,对计算机危害最大的是计算机病毒。为了对计算病毒做有效防范,应建立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建立多个防护层如:访问控制层、病毒检测层、病毒层等,有效遏制病毒对计算机的侵害。

计算机硬件设备是精密的电子设备,对运行环境的温度、湿度、灰尘及电源稳定性都较为敏感。保持良好的运行环境是延长硬件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在日常维护中应定期打开机箱检查接线、插口等有无松动。内存条、显示卡等可用橡皮擦擦净,可以解决接触不良等一些常见故障;监督上机人员正常关机,关闭显示器,这样可以避免打开总电源时,瞬间产生的电流对计算机电子元器件的冲击;拆装硬盘时要尽量避免振动,以防损坏硬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禁止带电拆卸设备,维修时要先释放人体静电,可以用手触摸大的金属外壳,也可先用水洗手待擦干手后再行操作,以免产生静电烧坏主板和设备接口。

(二)计算机实验室环境的管理和维护

在计算机实验室里要尽量避免灰尘,防止静电,上机人员进入实验室时必须换上实验室的专用鞋套。实验室中的湿度和温度都不能太高,要经常开窗换气,利用实验室空闲时,彻底打扫卫生,键盘、鼠标定期用无水酒精消毒,以防止病菌在实验室内传播,影响上机人员身体健康。尽量使室内温度控制在10℃~3O℃之间,湿度控制在在30%~80%之间,特别是在夏天要注意降温和防潮。

(三)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要做好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为了防范计算机设备被盗,在离开实验室时,应锁好门窗,不给犯罪分子可趁之机。严格管理,以防有人冒充上机人员进入实验室。在放长假期间应在实验室门上另外加锁,做好值班安排。由于计算机实验室环境的特殊性,更容易发生火灾。要预防火灾的发生,离开实验室时应断开开关电源,以防长时间通电造成火灾;定期对线路进行检查,发现老化线路要立即进行线路整改。在实验室显著位置放置干粉灭火器,以防万一。

三、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教学的管理

计算机实验室教学的管理也是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和维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了解本学期上机实验的学院、班级、人数、课程内容等,然后根据其课程设置、设备数量等安排上机实验的时间和地点。一定要做到统筹管理,既能保障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又能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实验设备。:

总之,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做为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应以现代科学管理的思想为指导,结合自身的特点,从实际工作出发,使计算机实验室在高校实验室管理方面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王少东.计算机专业机房管理的技术手段[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4,2(1):67-72

第5篇

一、理论实践一体可视化教室教学环境:

此类教学环境设置的产生源于理论实践分离的实验室机房不能满足教学同步进行的缺点。计算机类课程中很多科目都属于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尤其是软件操作类及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此类课程没有太多的理论内容,大部分内容都是实际操作。此类教学环境是多媒体教室和实践机房的结合:教室前方配备多媒体控制台、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等;教室主体为每人一机的学生端计算机。于此类教学环境下教学,教师的课程设计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以烟台南山学院为例,目前该校所有计算机基础课程全部在一体化教室进行。教师以案例引导、任务驱动的方式展开教学。教师利用电子教室软件将教师端电脑的画面广播给学生进行案例效果展示、与学生共同进行案例分析与提示;之后断开广播,由学生在学生端电脑上按照案例效果与分析结果根据提示进行案例的自主学习;在此同时教师通过教师端实时监控所有学生端计算机,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回答学生所问问题并及时进行辅导与解答;案例完成后,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进行开放式任务扩展,即完善了课程所学知识,又对案例内容进行了扩展学习,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为己所用。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类课程特点,使课程效果大幅提高。

二、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门学科都产生了其学科本身特点所决定的深层次的变革。高校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开阔性与实时性变化。学生的学习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局限于教师授予和课本介绍,不论哪个学科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要涉猎的知识越来越广阔,甚至连图书馆藏书都不能满足学生实时的需要。而基于此问题应运而生的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的建设就是各高校在现阶段需要完成的重点问题。

首先,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的建设的第一方面就是教学资源的准备。在网络技术与信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环境下,教师的教学资源不仅仅局限于授课过程中使用的讲稿与电子课件,而要根据学生学习需要建立起适合学生随时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将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验素材、课程要求、操作步骤、重点讲解等内容公布于网络教学平台,供学生随时下载与练习,跨越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使课程开展于学生可供选择的随时随地,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其次,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的建设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下交流。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如果不能及时与老师进行交流而是必须到教师规定的答疑时间与答疑地点进行解答,问题就累积起来,影响继续学习的进度。教师可以将学生在线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进一步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较多的内容,通过论坛的方式在线与学生进行课程讨论,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开阔学生学习与教师课程设计思路,在实际课程中进行重点与难点的侧重讲解与巩固,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

另外,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完善了课程考核方式。基于目前计算机学科的大步发展,课程考核方式已经远远不能局限与简单的试卷方式。沿用各类国家级网络考试系统的思路,课程考核也可以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更加行之有效的开展:教师可以针对课程内容建立充实的试题库,供学生在线练习;建立模拟考试环境,随机抽题的方式抽取试卷,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能客观的自我检查综合学习效果。综上,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环境的建设经过了长时间、多角度的发展与变化,如何使计算机课程更好的开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环境的建设重要非常。

作者:刘雷郭晓晶单位:烟台南山学院

第6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课堂教学 理论与实践 人文素质

前言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理论与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作为重中之重,也是新时期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的双重任务。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培养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人文素质培养是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展视角下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发展的新方向进行研究,希望对推动中职计算机教学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培养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1.以理论教学奠定计算机教学的根本基础

理论教学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基础,也是对学生进行根本了解的重要过程。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探究意识的培养往往是对学生理论基础进行渗透,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理论教学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为学生实践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中职计算机教学进行有效开展的有效环节所在,也是对学生问题意识以及自主解决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的关键。对此可以让学生从理论出发探究实践活动创新过程,从这一方面也能够充分体现中职计算机理论教学中理论教学所存在的重要意义。

2.以实践活动践行问题所在,提高学生自身能力

实践教学是对学生自身操作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的重要教学步骤,从实践教学中检验理论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且将理论教学基础进行有效运用,从而使得学生对理论基础进行不断夯实。这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以实践教学为根本出发点,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实践运用,使得学生对理论教学实践进行创新探索,逐步形成探索意识。这是中职计算机教学所存在的根本价值,也是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效检验的具体方法,在教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

3.两者相互融合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意识

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对学生自身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有效形成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的双重任务在于学生计算机能力有效培养以及人文素质的有效提高。然而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正是前者不断提高的关键,也是学生自身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意识进行有效培养的核心。以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促进学生自身能力不断发展,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教学对自身的影响作用,同时面对理论以实践教学所存在的不足,能够积极提出自身的意见,并且对其解决方式进行有效探索,推动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二、人文素质培养是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学生通过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对其自身素质进行有效培养

人文素质是中职教育中较为重要的基础环节,是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的关键。而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有效培养则是将学生自身专业能力不断提高的关键。中职计算机教学重点在于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运用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进而使得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清楚认识到理论知识存在的不足。使得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为学生自身专业发展所服务,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对学生自身素质进行充分培养,使得学生能够从计算机教学中认识到自身专业能力形成所存在的不足,使其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得到同步提高。

2.突破传统使得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教学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的双重任务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与人文教育两个方面,通过教学将学生人文素质进行有效培养,从而实现对其自身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素养更好的提高。这是当即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开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新时期中职教育所提出的重要教育路线。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从中将人文教育与之相融合,从而达到对学生素质形成全面培养的发展局面。而计算机教学则是将其进一步体现的重要课程之一,这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突破传统束缚的重要体现,也是中职教育有效性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形式。

3.以计算机课程教学为主体,渗透中职人文素质教育

中职教育中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已经成为教育活动开展的核心所在,人文素质注重对学生人文意识的有效培养过程,使得学生从意识上对专业人文素质进行基本培养,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使得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感受到自身专业素质的基本现状,激发学生自身的人文情怀,正确认识专业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这是中职计算机教学双重任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计算机课程有效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是计算机教育不断形成发展的关键,而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主体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所产生的积极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4.以人文素质教育带动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发展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学生自身道德意识以及人文观念形成过程,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有效渗透,使得学生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认识方向发生质的转变。从而促使学生参与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断增加,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也会变得更加充分。这是中职教育对于学生教学效率逐步提高的重要表现,也会使得学生自身探索能力以及问题意识得到更好地培养。将学生对自身道德意识以及专业精神的有效梳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时展视角下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发展的新方向

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计算机课程发展,优化人文素质培养方向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是新时期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向,以理论文基础对课程自身教学内容进行不断优化,使得课程教学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为课程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实践教学活动对课程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科学实践,对其理论进行有效的检验,最终实现课程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这是课程教学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依据,从中将人文素质进行有效渗透,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与运用的同时对其人文精神进行有效塑造,为其发展方向保持高度的准确性提供全面支持。这是新时期中职计算机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所在,也是将其双重任务有效完成的关键。

2.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促使计算机教育发展途径逐步拓宽

人文素质教育是中职计算机教学开展的基础,从发展角度而言计算机教学重心在于对其理论知识进行有效运用,进而实现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以此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是学生能力提高的根本“保障性”因素,人文素质教育在于对学生自身内涵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培养,突出自身专业能力特点,进而使得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这是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也是计算机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的根本体现,带动发展道路不断拓宽。

3.结合教学实际开展计算机人文教育,实现“双重任务”统一完成

人文素质教育核心在于自身素质以及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人文渗透,使得学生的社会价值以及人生价值观得到初步形成,引导学生基本道德以及内心发展方向保持高度的正确。通过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对学生教学效果进行有效提高,使得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令学生自身人文素养得到广泛培育,实现中职计算机教学“双重任务”的统一完成,教育价值以及教学效果不断地提高。这是当今中职计算机教学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学生能力实现全面培养的重要依据。

4.更新传统实现创新,对中职计算机教学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对于传统教学观念进行有效创新,将人文教育与计算机教学相互融合发展,促使学生能力以及自身人文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是新时期赋予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双重任务,而人文素质的有效培养则需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优化,将其针对性进行不断体现。而教学发展则需要以人文素质教育开展为根本,树立人文教学观念,使得计算机教学对学生能力以及素质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计算机传统教学思想逐步走向创新道路。教学过程走科学发展道路,进而让中职计算机教学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结论:

学生自身能力以及人文素质培养过程统一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中职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其双重任务所在。通过对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带动学生人文素质不断提高与发展的趋势,推动中职计算机教学“全面化”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举措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代经济社会的各个行业已经普遍的采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整个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不仅仅对社会各行业产生了巨大地影响,同时也对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的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知识的优良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适应社会竞争的重要指标。

一、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

计算机技术从单纯的和计算机相关的技术发展为,包括数学运算、电子操作技术、现代信息通信传播、智能识别等综合的技术体系,计算机技术已经在社会的几乎所有领域应用开来。甚至有人认为,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计算机时代,如果计算机技术突然消失,人类的发展将无所适从。

(一)计算机技术具有很强的储存和计算功能

现代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迅猛发展,人脑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电子计算机具有庞大的信息储存功能,能有效地保留大量的信息且很少出现错误,在对信息准确性和真实性要求很高的现代社会,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电子计算机具有很强的计算功能,其庞大的信息处理软件能够保证信息处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计算机技术强大的文字编辑能力

现代社会对于效率的要求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任何事情都讲求高效快捷。传统的纸质的文档编辑与处理能力已经无法满足生产与经营发展的要求,而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人力的不足。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文稿的写作,电子文档已经越来越普及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电子文档、工作报告、表格制作、数据统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表格制作上电子表格可以有效地满足对不同字体的需求,能选择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字体,保证特定信息的突出性。

此外,电子信息技术还具有多媒体的功能、图像图形的制作与处理功能、互联网功能,能够有效的保证经济生活的高效、正常的运转,提高社会各个行业的生产效率。

二、我国高校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人才培养的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我国各个高校在电子信息人才的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在教学大纲的设置上采取全国统一的电子信息教育大纲,统一的教育大纲虽然能够保证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但是过度强调教学的统一性,忽视了对各个学校特色的照顾,按照学大纲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没有什么特色。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采取比较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占据核心地位,老师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指挥棒,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不能自主的学习,在学习上过度依赖老师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的精神发挥不够,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实中学校培养的人才普遍缺乏创新能力。

(二)学校的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的教学工作中,过度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课程的设置上也是理论的课程优先,学校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不足。学校的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学校的教学工作在电子信息学生的发展中重要的地位,现阶段的教学课程的不合理设置,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提升高校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举措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下,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是否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至关重要。创新能力在学生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培养和塑造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是一项以电子计算为依托的技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非常重视操作人员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决定了电子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子计算机应用人才。

(一) 学校要注重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在电子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上,学校一定要重视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理论知识是学习进行创新工作的基础,良好的基础理论能高保证学生的创新工作有坚实的依托。同时,坚实的基础理论也是适应当今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需求不断变化的发展趋势必然要求。理论基础是前提,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就不会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方案中,学校必须要注重计算机理论基础的教育,不断深化核心课程的设置,尤其是教育核心课程在分级方面的设置,通过开设多种相关课程夯实学生基础理论,比如,学校可以开设智能计算机原理、高等数学等课程。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选修课这个有效途径来不断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素养。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通过组织学术方面的讲座等方式,不断开展学术交流,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的新进展,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二)学校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

计算机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校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学科创新意识的必然要求,学校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实践过程中更好的领悟理论知识。为此,学校应建立更多教学实践性基地,以及多种面向学生的实验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搭建实践平台,在提高学生学科实践能力的同时实现知识向技能应用的转变。(作者单位: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中国古算具 图灵机 计算思维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a)-0211-01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结合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和特点,在人类高级抽象思维领域,尤其是形象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提出了“思维学”的理念。计算科学是一个与数学模型构建、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来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相关的研究领域,它不同于计算机科学(面向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的研究),也异于传统科学方法—— 实验和理论。思维科学中形象思维学和逻辑思维学与计算科学联系尤为密切,站在思维科学和计算科学相结合的高度去认识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面向计算学科的思维。

1 “中国古算具”时期的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也不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而出现的,这一理念早已存在于我国古代的数学之中。中国的古算具如算筹和算盘等就是体现计算思维这一思想的典型实例。在中国古代,古算具用途仅限于数学计算。人们通过熟记相关口诀,然后以古算具为工具,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这个阶段的计算思维被称之为中国古代计算思维。我国古算具是我国先民们智慧的结晶。十进制计数制是我国古人在计算理论方面的重要发明之一。在世界数学史上,我国是最早使用十进位制的国家,早在商代时就已形成了完善的十进制记数系统。这种记数方法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筹算和珠算中“逢十进一”的十进位计数制,并在秦汉时期形成了完整的十进位计数制,这是计算领域的革命性创造和发明。马克思在其撰写的《数学手稿》中称十进位计数法为“最妙的发明之一”。唐朝末年出现的算盘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珠算口诀,在计算复杂问题和计算速度以及便携性上都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并一直沿用至今。吴文俊院士认为:“数学机械化思想来源于中国古算”。对筹算而言,珠算可以更加突出我国古代数学算法机械化特色。珠算充分利用汉语单字发音特点,将几个计算步骤概括为若干字一句的珠算口诀,计算时呼出口诀即可拨出计算结果,整个计算过程类似于计算机通过已编好的程序来执行计算的过程,所以吴文俊教授将算盘算筹称为“没有存储设备的简易计算机”。我们把中国古代计算思维认为是处于萌芽时期的计算思维,这个阶段的计算思维仅仅应用于解决数值计算问题,还未涉及到逻辑计算等其他计算问题,而且还未建立起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2 “图灵机”时期的计算思维

英国科学家艾伦·麦迪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是现代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奠基者。1936年,图灵发表了奠定电子计算机模型和理论的文章—— 《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提出了著名的理论计算机的抽象模型—— “图灵机”(Turing Machine)和图灵机理论。图灵机是一个逻辑计算机的通用模型,它可以通过编写有限的指令序列完成各种演算过程。通用图灵机正是现代数字计算机的理论原型。图灵证明,凡是图灵机能求解的计算问题便是可计算性问题,实际计算机才能解决;图灵机不能求解的计算问题便是不可计算的问题,即使是大型计算机也无法求解。这就是著名的“可计算性理论”。可计算性理论是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判定问题”是数理逻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是判断是否存在一种有效可行算法能求解某一类问题中的任何具体问题的研究课题。现代解决不可判定问题的理论,来源于图灵对图灵机“停机问题”的不可判定性证明。1936年图灵证明,解决“停机问题”的通用算法是不存在的,即不存在一个通用图灵机可以判定任意给定的图灵机对任意输入是否会停机。此外,“判定问题”与“可计算性理论”之间关系密切:可计算的问题,一定可判定;可判定的问题未必可计算。图灵所描绘的“通用图灵机”是现代计算机的雏形。相比中国古算具而言,图灵机首次实现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思维进行数值计算的过程,实现了手工计算向机器自动机械化计算的跨越式发展。算筹和算盘等古算具是将“程序”放入到演算者的大脑中,然后手工完成整个计算过程的。图灵机是将预先编好的程序存储于控制器内存,将其成为计算机自身的一部分,然后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完成计算过程,这是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此外,中国古算具所能执行的计算任务非常有限,而图灵机的工作过程虽是符号逻辑推理过程,如将存储磁带上的符号换为数字,那整个过程便是数值计算过程。所有的计算和算法都可以通过图灵机来完成。此外,图灵机和中国古算具,体现了一种共同的计算思维方式:面对复杂问题,先将问题数值化,转化为可计算问题,然后寻求有效可行的算法并编写程序,在程序控制下由“计算机”进行运算并在有限步骤内得出最终结果。

3 计算思维的传承与发展

从中国古算具的算法化思想到20世纪30年代问世的图灵机和图灵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思维不是计算机思维,它不是计算机的产物,更不是一个新概念,而是千百年来计算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遵循传承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在历史的长河中,计算思维必将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成熟完善的过程。从古至今,计算思维是人人都具备的一种技能,并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早已能够利用计算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只不过这种计算思维是无意识的,所以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计算思维“深藏闺中无人识”,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Jeannette M.Wing)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杂志ACM《Communication of the ACM》上对计算思维概念进行了清晰系统的阐述,这一概念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国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王飞跃教授率先将“计算思维”引入国内,提出我们应借“计算思维”之东风,尽快把中国世故人情的“算计文化”转化成为科学理性的“计算文化”。当前,国内外关于计算思维的研究已积极开展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计算思维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比如计算思维的概念、特征、原理以及方法等等,这些问题都还没有达成共识,甚至一些研究领域:计算思维课程理论、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方法理论、计算思维与创新教育理论等问题,还没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一些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 维基百科:计算科学定义[EB/OL].http:///wiki/计算科学.

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技术 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不仅是由其内在要素构成的一定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也是与其他科学技术密切相联而构成的具有立体网络结构的有机整体。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首先应从其宏观层次的科学技术基础与其群体技术的网络结构来探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科学技术基础的梳理和分析即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秩序意义上的技术建制进行的探讨。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内涵的界定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是指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时空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其发展的主要构架和各结构间内在作用机理。即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子、发展趋势与过程的分析总结得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结构状态轨迹的范式。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作为一种实践工具,旨在揭示计算机网络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的成因。它形成于各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理念的探索和实践,立足于从哲学角度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现象的研究和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模式实质上提供了一种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的社会体制,它可以为未来计算机网络发展甚至为其它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样本和模式借鉴。

二、理论基础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可行性

布尔代数、包交换理论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诞生的重要理论准备和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安全、可靠和高效地在一种网状结构中传递计算机产生的数据信号,使不同计算机之间通过数据信号的传播而连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其中“数据信号”是相对于传统电信中的“话音信号”和传统广播电视中的“视频信号”等模拟信号而言。数字通信在与后来出现的包交换理论结合后便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信号的取值是离散的,幅值被限制在有限个数值之内。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使用的二进制码受到噪声影响小而且非常利于计算机网络终端的接受和使用。这个看起来简单的0和1对计算机网络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没有布尔定律就没有数字化信号就更不会产生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数字化信号最早的理论依据可以追溯至1854年,当时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发表的《思维规律研究》一文中,他设计了一套用以表示逻辑理论中一些基本概念的符号,并建立了应用这些符号进行运算的法则,成功的把形式逻辑归结为一种代数演算,从而建立了逻辑代数(布尔代数)。他规定的一条特殊运算规则是 X2=X,其解只能取两个值:0和1。X=1,表示命题为真,X=2 表示命题为假。布尔代数提出近一百年后的20世纪中叶才运用于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这一理论系统从提出到实际运用经历的漫长的建制化过程,但并不妨碍布尔代数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论基石。

在分组交换理论出现前的远程终端联机阶段还不能称之为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那时人们将彼此独立的计算机用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计算机网络前身。20 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兰德公司的PAUL BARAN,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DONALD DAVIS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目前被称为分组交换的网络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分成若干个比较短的,标准化的“分组”进行交换和传输,每个分组由用户数据以及必要的地址和控制信息组成,从而保证网络能够将数据传递到目的地。这种思想完全不同于不适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电话网所采用的电路交换技术:电话网用户通话前先建立连接,独占资源。分组交换理论提出后,各国纷纷将其利用在了他们的第一代计算机实验网络。正是这一理论为今后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技术秩序。

从计算机网络的前身远程终端联机阶段开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就没能离开科技理论的指导。从早期以数学、材料学、逻辑学、电磁学、微电子学、量子力学及控制论为基础,到现在逐渐将光学、生物学及人工智能的纳入自己的理论基础领域,说明科学技术理论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

三、相关群体技术的进步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遵循连锁模式,这个单元技术与群体技术是一个系统整体。计算机网络技术它本身不仅是由内在要素构成的一定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而且它与其他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相关联而构成具有立体网络结构的有机整体。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发展到一定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便有了存在的土壤。例如,随着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的诞生和之后的计算机技术发展才有了计算机对互相信息交流的需求,在计算机出现后不到十年的时间,计算机网络的前身远程终端联机系统应运而生。而远程终端联机阶段的数据通信技术便是直接由当时传统通信技术改进而来。

由于每一种特定单元技术都有自己固有的内在矛盾,因而随着客观技术 环境的变化,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会不断地更新自身原有的技术构成, 其中某项子技术的重大进步,都可能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提供可能性,包括如软件技术、芯片技术、光纤技术、纳米加工技术等等。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这种变化,由于打破了原有群体技术的内在平衡,也势必会引起其他相关的单元技术产生适应性调节,以达到群体技术自身的新的平衡,这样又会引起其他单元技术乃至整个群体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是在这种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得到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已经成为大专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础技能,计算机教学已成为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仅仅讲授计算机基础理论和简单的office办公软件操作技能,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毕业生在计算机能力方面不仅要掌握软件硬件的基本知识,具备使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互联网知识,实际的办公软件应用能力。

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总结为以下几点:

1.新生计算机水平差异大

随着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初中、高中阶段的普及,学生入学前掌握的计算机文化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有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有的学生刚刚接触计算机。另外,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在以后一段时间,新生入学的计算机水平会呈现出更大的差异。

2.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目前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观念落后,认识不到位的现象,只关心理论课的教学,忽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没有明确的考核办法。

3.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依附于理论课程

在以前的教学实践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内容围绕理论教学内容,实验内容主要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只是把理论课堂上所讲的方法进行验证,其过程单调,零散、不系统,缺乏实际应用性,学生很难把这些内容有机地结合运用,忽略了实验教学本身的系统性、科学性,其结果也使实验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4. 计算机教师自身发展的局限性

计算机技术更新快,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补充新知识,提升自身素质,紧跟上时代的发展,向双师型人才的标准靠拢。

针对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现状,有必要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地组织课程内容,结合学生需求特点,因材施教,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和改革。

三、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针对以上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高职院校现在所承担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任务,应本着为社会提供适应性较强高级人才为目标,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专业性质、将来工作的需要,实事求是地做出规划,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能承担起各领域中不同层次对计算机要求。

1.改变授课模式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实验室(计算机、投影、语音为一体)进行授课。针对学生对计算机理论课兴趣不高,而实践课又无从下手的情况,我们可以考虑,改变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的授课方式,而采取“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重在实践”的“讲学做一体化”授课模式。

2.调整实验课内容

由于入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已经很熟悉,而有的学生却感到很陌生,如果让所有学生按一个步调、同一要求学习相同内容,既满足不了部分很熟悉的学生需求,也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实验课程的教学时,可以将系列课程实验分为三个层次:计划内实验、开放性实验和大型综合实验。第一层次是计划内基础与验证型实验训练,主要针对基础差的学生,通过这些基本实验,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第二层次是设计与开放型实验训练,面向基础较好的学生,除了基本实验以外,再设计一些开放性实验,以“实验任务”的形式组织教学,通过综合利用掌握的知识来设计、开发并最终完成实验项目的要求。第三层次是面向有探索能力的优秀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3.选用高质量的教材

本课程的相关教材有很多,但其中面向高职学生的比较少,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比较难把握,理论与实践的比例难控制,新技术新发展难以体现。学生使用的教材大多数重理论,轻实践,存在很多的不足,所以我们可以积极利用计算机学院的本专业计算机教师资源来着手改革教材,建设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突出计算机新技术,新发展的教材,建设好本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与有实力的高职院校一同编写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理论和实践教材。

4.采取新的评价机制

大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评价机制是通过上机考试来实现,学生通过上机考试,取得计算机省一级证书。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够综合考核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情况。所以,我们可以采取新的评价机制,将学生总评成绩划分为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和实践成绩,可以扩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其主要评分依据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情况、理论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出勤率情况等。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期末突击学习现象的发生,尽可能减少学生应试现象。平时成绩当中,以上机作业为主要考查部分,这样能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整体运用能力,比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些理论知识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各个学科专业都要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要使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上水平、上台阶,首先应改变原有的授课模式,调整实验课内容,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技术和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6-000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日益普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与计算机的应用息息相关,这就意味着毕业生必须拥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重要手段,技工院校必须以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为指导理念,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一、计算机教学的优点

在全新的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资源、人类发展的重要工具,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人们意识到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这样才符合现代人才的标准,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找到立足之地。

(一)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技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由于技工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传统模式的教学对于他们几乎已经没有吸引力,甚至产生厌恶感。而计算机教学,直观新颖,形象生动,便于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做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教师有意识的教和学生无意识的学相互融合。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不知不觉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升了教学效果。

(二)计算机教学手段的应用,扩大了教学信息容量和空间,延长了教学时间,解决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量和教学时间的冲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同时,学习途径的便利和多样化,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讨论,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环境,而且学生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学会了如何对知识判断和创新。

(三)社会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而且,技工院校的学生,已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动力,其信息技术素养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通过计算机教学,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不容忽视。

二、技工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市场经济的促进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意味着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计算机教学作为信息技术培训的主体,对人才教育培养有着巨大的影响。技工学校也深刻意识到了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加强了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然而,分析本校计算机教学现状,无论是从学校教学设配,还是从教学内容来看,发现其中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计算机教学。

(一)教学设备不够完善,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在我们认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的同时,由于资金不足造成机房、多媒体等教学设备配备相对滞后,无法赶上日新月异地发展的计算机技术,造成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严重脱节,给教学工作带来困难,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受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技工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教师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只是单纯地验证理论教学是否有效,加上学期检测对理论知识考察力度的侧重,都体现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不重视,使得学生误以为理论知识比实践学习重要,通过理论考试才是关键,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对实践操作的积极性,阻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而计算机教学的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技术,在工作实践应用中,会发现已经落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学校对实践教学的不重视,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缺乏,成了十足的纸上谈兵,在实际工作中,熟记于心的理论知识毫无用武之地。

(三)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其所处城市、地区的发展和经济状况,决定了学生对计算机接触机会的多少。同时,中学教育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和设置及学生个人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和掌握水平的差异。

三、如何解决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社会,学校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的联系日益紧密,培养的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生活,满足社会需求,成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因此,只有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针对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解决措施,才能做到教育与社会需求相吻合。

(一)完善教学设备,改变教学观念。对学校现有的资源,做出积极地处理,维修旧设备,补充新设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和有效利用,保证学校的计算机和相关设备的正常运作,实现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师要深刻彻底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要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和以理论知识学习为考核内容的考试方法。

(二)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在理论课程演示完毕后,设计实训环节,制定切实的训练目标,给学生留出自由支配时间,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操作,巩固所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学的优势,提高学习主动性。由于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因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等先进教育手段,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贴近现实生活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积极的思考去掌握计算机学科的概念、原理和法则,并学会使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学用结合。

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化社会里,要想改善现阶段技工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现状,培养出拥有较高计算机综合素质的人才,必须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优化教学资源,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计算机辅助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

[2]焦文慧.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北京开明出版社,2006

[3]刘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4]朱文胜.多媒体应用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12篇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目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情况,提出了以计算机在各学科领域内的应用为中心,系统地开展多层次的计算机教学。并提出了如何确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目标以及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方法、手段。 

 

掌握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已成为现代社会专业技术人员,胜任本职工作和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那么如何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懂得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高级人才。这一任务责无旁贷地摆在了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面前。下面就以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为出发点;以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为中心,在突出计算机教学与相关专业的紧密结合上,提出一些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一、明确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 

目前计算机课程已成为高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即三个层次的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深化、充实、扩展和提高。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因此,非计算机专业必须系统地开展计算机三个层次的教学。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是:除了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的教学,要继续不断地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把“位”定在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上。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各专业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教学的改革力度,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 

二、突出教学内容必须以计算机在专业中的应用为中心 

(一)设立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领域应用的基础课 

为了提高学生在各自专业领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可开设一些相关专业方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可以选取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应用领域问题的一些典型示例,从原理、应用方法及实际效果上加以概括性的总结和介绍,使学生掌握一些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拓宽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面,培养在专业中广泛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要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 

由于高校各系专业领域各异,因此计算机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用也就各自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专业门类多,应用面广等因素,制定出符合各专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三)设立围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的实习课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中必须穿插有培养学生动手参与的实习课。有些内容还不能做到让学生动手操作条件的,最好也要让学生参观具体使用的过程。 

三、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在现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是否可以考虑: 

(一)可以利用校园网资源开展一些教学工作,如 

在一些课程教学课时较少时,可以利用校园网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和影响的网上课堂。通过校园网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自由安排时间学习,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反复学习;可以给考前复习或补考学生的复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计算机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必要时可适当增加计算机教 

学实践或实习内容;加强上机教学环节,全面提高上机操作能力。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应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普及和发展,不断地充实和更新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跟上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领域的发展。 

四、重视科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文讨论的是关于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的教学问题,故不能就“科”、“教”相结合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如果没有科研项目、课题研究、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成果去指导教学,是没有生机活力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必须查阅大量的科技文献,才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现状,掌握新发展起来的理论和最新专业知识,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有了这样的知识积累,才可能做到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建设高质量的教材,及时向学生介绍新思想和新成果。从中总结整理出适合教学的新内容,充实到教材当中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以科研促教学,走“科”、“教”结合之路,是提高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