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

时间:2022-07-29 18:26:14

我与地坛教案

第1篇

2007年4月,随着档案展览厅工程的基本完工,青岛市档案馆也开始举办“城市・记忆・文明――青岛历史文化讲坛”,至2008年年底,已试运行两年,共举办讲座20余场,包括市民、机关干部、大学生、中学生等3000余听众参加。讲坛推出后,即得到青岛市社科联的认可,连续两年被列为青岛市社科普及周十大重点活动之一,并给予经费赞助。

讲座内容:差异化生存

在青岛市档案馆历史文化讲坛开办之前,青岛市已有三个讲坛,一个是工人文化宫的“每周一讲”,主要是针对市民和工人,配合不同社会热点举行定期讲座,讲座内容以社会教育为主;一个是从2005年开始的青岛图书馆开办的“青岛大讲堂”,讲座的对象主要针对青少年及其家长,以知识性和实用性的讲座内容为主。第三个讲坛是市委组织部与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举办的“领导干部每月一讲”,主要针对青岛政府机关的领导干部,也可以算是一种素质培训,由发起部门统一组织。

与青岛已有的三个讲坛不同,青岛历史文化讲坛另辟蹊径,施行差异化路线。首先是在讲座的内容上,青岛档案馆避开大而化之的文化讲座,改而结合本地的时政、社会关注热点,策划设计讲题,以普及地方历史文化的讲座为主,做到既从历史出发,又拉近与现实的距离。2007年,讲坛围绕本地政府提出的建设“滨海文化名城战略”和迎接奥帆赛推出了“青岛城市历史沿革”、“30年代青岛城市文化与文学”、“是是非非沈鸿烈”、“新中国建立后青岛的帆船运动”四场人文历史讲座,既配合了当年的时政,又从历史着眼,避免了刻板和程式化的说教,贴地而行,与大众直面相向。2008年,首批设计推出的《青岛百年帆船运动史话》、《历史城区关的规划、建设与开发》、《从原始档案看德人对青岛的规划与开发》和《从青岛河解读青岛早期历史》四场系列讲座,则是针对全市上下都关心的青岛旧城改造和奥运主题而展开的。两年的讲题均选取了代表城市历史进程的时段、现象、事件、人物作为重点,准确把握住了当年时政社会的关注热点和大众文化的需求脉搏,加上包含图文、视频在内课件的演示和档案人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前来参加讲座的听众感到耳目一新。

在讲座的形式上,青岛历史文化讲坛要求主讲人除必须具备较高的口头表达技巧外,还把配合讲座用的课件提高到决定讲座成败的关键因素来对待。与其他机构相比,档案馆拥有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稀缺资源,或者说是举办讲座的战略性资源――档案。档案所具有的神秘性和真实可靠的天然禀赋,使讲座公信力和权威性远远大于其他讲座;而照片、音像、实物档案的运用则更增加了课件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充分运用这些资源,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近几年来青岛市档案馆赴国外征集历史档案,除了大量的纸质档案外,还征集到了大量的照片和影像资源,加上原有的丰富馆藏,使档案馆主办的讲座拥有了比其他讲座更生动、更形象和更权威的解读手段。故青岛历史文化讲坛推出的讲座,必辅助以精心制作的幻灯课件,用现代科技手段把照片、影音与口头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讲座的效果更好,一些自愿前来听讲的老同志,包括原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克昌先生,认为用“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档案助讲历史文化,做到了直观、真实、可信、生动,比单纯的口头讲解更令人感兴趣和印象深刻。

讲座形式:请进来。走出去

目前,青岛市档案馆组织的历史文化讲座,主要采取两种形式,即“请进来”和“走出去”。“请进来”,即在青岛市档案馆展览中心设立专门的学术报告厅,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公布讲座预告,邀请广大市民、学生走进青岛市档案馆听讲座。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充分利用每年一度的全市性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在这一平台上连续举办讲座,作为社科普及周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使讲座的渗透力更大,传播范围更广。

“走出去”即由讲坛组织系列专题讲座走进高校、中学和公众场馆开讲。2004和2006年年底,青岛市档案馆相继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建立“文史研究与实践基地”,为我们的讲座开办到高校课堂上奠定了基础。而大学因为学术研究和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而需要了解地方历史,我们充分利用这个时机,以青岛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为突破口,首先在其研究生和本科生中开办了青岛地方历史文化的专题系列讲座;同时国家教育部还组织港澳台的大学生利用暑期到驻青高校交流互访,为到访的港澳台大学生讲解青岛地方历史,加强其对青岛的了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2007年年初我们的主讲人员在海洋大学为国际青年文化交流中心(香港)山东半岛考察交流团的学生讲解“青岛城市规划的历史与现状”,深入浅出的讲解辅以生动直观的课件,使到访的香港大学生收获很大,活动结束后国际青年文化交流中心(香港)专门向青岛档案馆主讲人员赠送礼品以表感谢。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中学生夏令营和老干部活动基地,举办讲座;青岛档案馆的主讲人员还受邀走进青岛工人文化宫,面向社会开讲。

讲座主体:以本馆力量为主

青岛历史文化讲坛的主讲队伍,主体上以本馆的研究人员为主,同时还联结和借助社会力量,邀请了本馆的客座研究馆员、高校教授、对青岛素有研究的外地专家学者参与讲座。

主讲人队伍分核心层、紧密层和外延层三个层次,核心层主讲人以本馆人员为主,大约十名,又分成不同的梯队。每人至少准备一到两场专题讲座。紧密层以外聘专家为主,主要是驻青高校的学者教授和青岛市社会知名度较高的文史名家,目前紧密层的主讲人构成主要以本馆聘请的客座研究馆员为主,为3至4人,每人每年准备1至2场讲座。青岛是著名的旅游度假城市,每年夏天,外地来青岛出差、度假或访问的专家学者很多,当中有一部分是对青岛有一定研究的知名文史学者,他们构成了外延层的主讲人。我们把这部分主讲人的资料汇集起来,建立专家数据库,每年都提前与之联系,询其来青时间和活动安排,预约讲座题目。市档案馆则委派专人负责向其提供讲座所需要的档案,帮助其修改、丰富讲座的课件。紧密层和外延层的专家学者被作为讲坛有益的补充力量,但不是核心力量,毕竟他们身在档案之外,以档案解读本地历史和各种载体档案的运用不如本馆人员来得方

便和直接,同时外力借助过多,也容易导致本馆研究和主讲力量的闲置,不利于培养档案馆本身的骨干力量。所以两年来青岛历史文化讲坛所依托的基本是本馆的研究力量。

为保证讲座质量和效果,青岛历史文化讲坛的讲座建立试讲制度,根据实际情况,本馆的主讲力量至少在正式讲座前半个月要进行试讲,听众以本馆的工作人员为主,并约请部分专家参与,根据意见修正讲座内容和形式,提高表达技巧。部分重要的、需要经常开讲的内容(如“青岛城市历史沿革”)则设立AB角制度,即A角因故不能开讲时,B角可随时顶替。对于外聘专家的讲座,在其开讲前做充分的调研,讲义和课件均提前发给讲坛审查,根据霈要做相应修改或调整,以保证讲座的效果。

问题与思考

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独特优势,举办文化讲坛是拓展档案馆公共服务功能,扩展档案部门影响的有效手段。“百家讲坛”提供了文化从“庙堂之高”走向大众的成功范例,但档案馆如何借助这一范例达致自己的目标,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像上海、广东那样走高端文化讲坛的模式,还是结合本地的实际,走一条具有本地特点的模式?最初设计青岛历史文化讲坛时,我们也曾考察过上海、广东的讲坛模式,最终认为青岛不是上海、广州,毕竟上海、广州与北京作为中国的三大中心城市,积聚了大量的文化资源,其讲坛的人文支撑力量是青岛这类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城市所无法比拟的,所以相对于青岛这一类型的城市,档案馆要想服务公众、扩大社会影响,不能简单复制已有的模式,必须与所在城市的人文基础和资源禀赋相匹配。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2篇

为有效解决以上的问题,我校以课堂、论坛、反思为抓手,通过持之以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卓有成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让课堂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

教师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师展示风采的舞台在课堂,学校施教的核心阵地在课堂,师生交流的重要渠道在课堂。所以,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理应是课堂。离开了课堂这个主阵地,教师抓也发展无从谈起。

笔者曾经发现这样的现象:许多曾经是很优秀的教师,在离开课堂几年后,从事与教育有观的其它工作,或许他们能发表很多文章,或许他们能积累很丰厚的理论素养,但是,他们如果不重新回到课堂,便已经离一个优秀教师渐行渐远了。这充分说明了课堂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至关重要性。有人说,改变了课堂就改变了教育,就改变了教师自身,这也足以说明课堂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所以,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任何忽视课堂作用与价值的做法都是徒劳无功的。为了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土,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我校成功地进行了“生态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生态,是一个生物学术语,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现在,“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好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我们借用“生态”一词描绘课堂,旨在在课堂中教师要全身心地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师生共同构建一种充满了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的开放的、和谐的、智慧的课堂文化,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卓越发展,也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提出的“生态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中心,教师核心,课堂主阵地”。其基本流程为:以“教学孵化室”为支点——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酝酿和设计,在“孵化室”完成课堂教学模式的雏形,在“孵化”这一环节,备课组全体老师采用听(听课)、观(走到学生身边,观看学生学习情况)、测(测试学习效果)、议(讨论需解决掉问题)。这样孵化室成为课堂定型的一个基本支点。以导学案为载体——经过“孵化”,备课组针对各班实际设计导学案,教师采用“同课异构”方式进一步将课堂打磨成型。在“同课异构”的打磨中,教师应注重的是“孵化”中问题的有效解决,教师个人风格的凸显,新生成问题的搜集,为课后反思、经验交流奠定基础。以课堂测评为杠杆——本着“评价设计由于教学设计”的理念,我们用课堂观察评价量化考核表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评价,以此作为调节课堂教学效果的杠杆。课堂评价采用量化计分方式进行。多维度的课堂评价较真实的客观的反映了课堂的教与学的情况,成为指导老师改进、提高的有效机制。

生态高效课堂也称之为 “345”课堂教学模式。“3”指的是“三性”——自主性、开放性、互动性。自主性指的是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预习、自主发现、自主建构,在充分的“自主”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开放性——一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以极富有油田特色的校本教材为依托的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二是课堂对外开放,即其他教师、家长可以随时参与观课议课活动,在课堂中与学生交流,与教师探讨,听课者由旁观者成了参与者。近几年来,我校每年都举行两次大型教学开放日活动,参与活动的家长与孩子一起享受学习的快乐,与教师、领导一起探讨教育孩子成长的方法。“4”指的是课堂教学四环节——自主预习,小组探究,展示反馈,总结构建。在自主预习中学生生成问题,完成学案;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展示反馈中师生共同研讨,查漏补缺;在总结构建中学生积累知识,形成能力。“5”指的是课堂五要素——主、导、辅、思、评。生态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得到了更多的体验机会、交流机会和规范训练机会,积累了更丰富的感受与案例,环环相扣的流程、自主开放的课堂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让论坛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在新一轮课改中,校本研修已成为关注度极高的热词,以“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为主要内涵的校本研修正在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渠道。就目前的情况看,校本研修面临着很多困境:目的方向不明——唯分数、唯升学的校本研修比较普遍;特色凸显不够——少数学校“出招”,众多学校模仿,没有真正体现“以校为本”的内涵;研修形式单一——师徒结对、集体备课、专家讲座、课题研究,缺少创新与突破;制度保障不力——很多学校没有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研修制度,以至于校本研修流于形式。

我校开辟的“双生长”论坛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有效的平台。卢梭提出的“教育即生长”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要在促进学生生长的同时促进教师生长,即“师生双生长”。

“双生长”论坛每两周开坛一次,每次一小时,设坛主1-2名,也可以由学科组集体登坛。各学科组在每学期开学初制定教学计划时向学校申报论坛主题,经教研室认真审定后统一制定学期论坛计划。论坛主题确定的主要依据是与教学有关“五点”:重点、特点、难点、疑点、热点。各学科组登坛前围绕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搜集素材与案例,开展实践与反思,进行研讨与论证,最终形成交流材料。开坛前用海报的形式对论坛主题和坛主进行介绍;开坛中由教务处对参与人员进行考核,通过分数权重计入教师业务档案;开坛后在《双生长文摘》上论坛成果;学期末评选最佳坛主并予以奖励。

双生长论坛开坛以来,先后有 人登坛,老师们或总结课堂教学得失,或介绍外出培训体会,或谈个人职业成长规划。论坛以其朴实、简约的草根风格吸引了大批教师积极参与,大大激发了教师的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展示教师风采的舞台。

三、让反思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加油站

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优秀教师=经验+反思。澳大利亚的斯坦托姆博士说:“我们已经注意到,二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经验的二十次重复;除非我们善于从经验中汲取教训,我们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朱永新开办的“教师成功保险公司”为教师开设投保条件: “每日三省,写千字短篇,一天中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来本公司。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名师)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所有这些均说明,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阅读中积累了理论素养,在课堂中积累了实际案例,在策略指导下积累了反思方法,广大教师借助教学反思踏上了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第3篇

关键词:信息环境;教师;集体备课

信息化环境下的电子集体备课是以传统集体备课为依托,积极探索新的思路、策略和方法。作为集体备课形式的一种创新,信息化环境下的电子集体备课的定位,丰富了集体备课的形式,是传统集体备课的信息化,也是对传统集体备课的整合与补充。按照我校课题组的要求,各学科都进行了电子集体备课的研究与探索,下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电子集体备课必然会成为备课的新趋势

把许多人召集在一起进行集体备课固然是个好主意,但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大家一起备课的时间不好选,大家都能到场参加备课的地点不好定。网上电子集体备课,就可使您认为大家在任何合适的时间进入,使您无需迈出家门或校门就能参与。

信息化环境下集体备课较传统集体备课,拓展了备课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实现了交流对象的角色平等、交流机会的充分均衡。比如,语文学科文字量大,书写起来费事、费力、费时间,不便于修改,备好的教案更不便于交流。网络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为老师营造了一种广泛参与、轻松交流、畅所欲言的教研氛围,构建起老师间一种新型有效的互动关系,展现了一种多元开放、多向互动、多方支撑的网上教研新格局。大家的思想在这里碰撞,经验在这里分享,能力在这里提升。老师能充分领略开放、民主、互动、协作、支持所带来的成长喜悦,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教”与“研”的共赢。

网络集体备课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是传统集体备课所无法比拟的。因此,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之间的合作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之间的网络集体备课必然会成为备课的新趋势。

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集体备课的管理模式

制订信息化环境下的集体备课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保障措施。制度化以后,不仅可以使要求覆盖到每个人、每个学科,更可以保障研究的完整性,同时鼓励创新式的各种研究。我校先后制订了《开县中兴初级中学电子备课的实施策略》《开县中兴初级中学电子备课的要求》《开县中兴初级中学电子备课的设计策略》《开县中兴初级中学电子集体备课考核办法》等制度,把信息化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活动作为学校的重要教学工作之一,纳入到了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导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订集体备课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制度的约束,解决信息传递中的障碍,保障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1.集体备课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

根据语文组总体教学进度安排,做好教师个人备课的分工内容。集体备课的程序是:“个人―集体―个人”。

(1)个人一备:各年级备课组按照规划事先布置教师各自“私下”备课,一人主备,形成个案。他要最后提供该课的初步教学设计、课件、相关资源呈现并传到学科论坛,以供其他教师研习。一备有两个关键:一是,虽然有一人主备,但并不等于其他人可以不备(备与不备在“集体二备”时可以发现);二是,主备人有物化的备课成果呈现,并且上传到学科论坛,教研组长作审核评价。

(2)集体二备:集体备课应在个人备课基础上进行,应是“分―总―分”,这样既能发挥集体力量,又能各具特色。形式就多样,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处理。我校是在已备好的教学设计和课件上,其他教师对有问题之处在论坛上指出来,并说明改动的理由,大家共同探讨,看有无必要修改,如有必要,就让主备教师当即做改动。然后,再上传至服务器集体备课相应板块,供全体教师使用。

(3)个体三备:在下载应用前,教师根据自己面对的学情、教学要求,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对集体教案、课件进行再一次备课取舍和修订,形成集众家之长、又兼有自己个性特色的个性化教案、课件,再上传至服务器教师个人板块里,以备教研组长检查考核。这个环节的关键点是对共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实现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

2.QQ群在线研讨、网络学科论坛和面对面集中研讨相结合

(1)利用QQ群发送信息和公告:利用QQ群发送信息和公告,可随时交流。QQ群可以多人上线研讨交流,也可以群成员之间私下交流。QQ群比较方便。

(2)教研论坛:借助网络开展交流,集中集体智慧面对教学遇到的现实问题,立足教学实际,为教师提供及时的服务,这就是我校创办网上学科论坛的原因。论坛的互动性很好,你可以在论坛这个平台上发帖,也可以回复别人的帖子,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探讨、对话、互动。论坛交流不受场地与时间的限制,有时间就可以上来看看。论坛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下载,同时你也可上传资源,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通过论坛这个平台进行网络集体备课,可把备课人的备课资料提前放在论坛,供教研组长审核,其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线研读,参与网上研讨活动,发帖回复修改意见,发表自己的教学观点、课后教学反思。

三、网络集体备课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1.坚持统一,兼顾个性

备课集体化的明显标志是做到六个统一,但“统一”会不会使教学千人一面、没有个性?“统一”怎样顾及不同情况的学生?有了统一的教案是否就可以不备课了?……的确,班级有差距、学生能力有高低、教师经验有厚薄、教学风格有差异,如果完全使用统一的教案自然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但不等于各自为政、不需要“统一”了,毕竟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老教师的搀扶、指点。所以允许教师在明确统一目标、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多条路径、提出不同方案,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各有侧重、进程不一,这样就既能发挥集体的优势,又能彰显教师的个性和特点,从而形成真正满足学生需要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2.由设计教案为主转到解决问题上来

我们过去往往认为备课就是准备教案,集体备课就是利用大家的力量来设计教案。这是对集体备课的误解。备课是上课的准备工作。这种“准备工作”的范围很广,而设计教案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隐性备课最重要。

电子集体备课要紧扣教师需要,抓住那些关键或疑难问题进行集体攻关,依托群体智慧清淤除障,释疑解惑。电子集体备课的过程是教师进行教案反思与研究的过程,更是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电子集体备课不仅只是某一固定时间,有问题应及时讨论以解决问题。电子集体备课要想发挥作用,更应让它内化成大家的意识,有问题及时交流。

3.教学案例的完整

第4篇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分析学术论坛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参加学术论坛,研究生可以博采众长,从中获取和充实专业知识,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动态,了解同行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涉猎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能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掌握多种技能,从而为学术创新奠定必要基础。从心理学的动机理论看,当研究生看到自己的创新思想引起参会者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时,就有动机学习和创新,会使自己充满成就感,也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增强科研创新动力,通过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还有积极进取勤奋学习、刻苦科研使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能激发研究生学术热情,启发科学思维,在其读书报告基础上进行学术观点展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并逐渐凝练其研究领域成果。

(一)以“发现教法”为基础

开创学术论坛新模式发现法(也叫探索法)是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的。探索法在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学术论坛活动就是充分运用发现法这种教学法,要求研究生在导师的认真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搜集文献资料,形成学术观点。“发现”某一具体学科领域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我校通过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引导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术交流,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发现法是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的理论基础。为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学风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我校教育学研究生加强学术坛活动建设。

1.高度重视

保障“有效开展”学术论坛“有效教学理论”要求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为了保障学术论坛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科学学院成立了“学术论坛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征求同学意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每位同学的报告时间,做到了定时定人开展学术论坛活动。与此同时,每次论坛活动均要求报告同学邀请其导师在内的1-3名老师莅临指导,并针对同学拟定的报告题目、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2.形式多样

营造“乐学善思”的学术氛围学术氛围是师生群体在共同的研究实践中形成的,从心理学方面看,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可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的探索行为,可以从“刺激-反映”理论得到解释,乐学善思的学术氛围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院学术论坛的形式是初级论坛中级论坛和高级论坛相结合。初级论坛在导师和学科教研小组的研讨指导后发展为中级论坛,以高级论坛带动初级论坛。论坛结束后研究生根据导师的指导意见和专家的建议对自己的课题进行总结反思,整理成学术论文投稿发表。

3.勤抓落实

注重实践与创新“学用一体”以“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理念为指导,我院积极相应国家政策与实践基地合作,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与黄石市教科院合作成立了湖北师范学院教育学研究生工作站,长期开展合作教研活动。为使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培养锻炼。从学期初开始酝酿并制定了学术论坛实施方案,以方案和制度为指导,认真落实,对所有同学的报告严格要求。所有报告同学均提前将报告主题上交,同时要求报告所用课件提前一周提交校内导师和工作站实践导师修改、审核。每次报告均要求报告学生导师参加,同学必须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帮助报告同学修改,同时锻炼学生思辨能力,拓展研究视野。一学期以来,通过一系列有力、可行的措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均得到较大的提升,所有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步骤、方法、技巧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使研究生科研创新与社会教学实践得到有效衔接。

4.营造平台

力争学术水平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我院建立校内学术研讨制度。定期举行研究生学术论坛,能给研究生提供舞台和机会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让更多的专家和教师参与指导。学术论坛吹动学术交流之风,学术论坛创造了一种自由、富有时代气息的学术空间。做学术报告既帮助研究生凝练研究内容,也为研究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研究生能在学术论坛这一舞台上激情高昂,尽情的展示自我,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学术论坛也增进了教育学一级学科涉及的二级学科的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而且启发了大家对社会、对人生、对学术的思考,对研究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二)以“科研兴趣”为导向

自主创建“勤学善研”好氛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研兴趣是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进行科研工作的动力。研究生教育中的学术活动有效开展需要广大研究生积极参与,一方面参与学术论坛的同学是本次成果展示的听众,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学习科研方法;另一方面,参与者也是拟评委,能为报告人指出缺陷,让报告人及时发现并改进不足之处,同时参与人也提高了学术观点的凝练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双方都达到良性互动。在学术论坛组织过程中,我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帮助同学提高学术思维,了解学术前沿和动态,以学生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要求,以“学术论坛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同学,构建了形式多样的论坛形式。论坛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由单一同学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取研究课题,在有一定研究成果或思路之后,以自己讲解的形式引导所有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形式二是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教育学基础课程为主线,确定一些研究课题,通过小组形式进行调研和分析,最终各组分别汇报研究成果和得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互相提问、质疑和答疑,这一方式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形式之三是由外出参加学术活动或学术年会的同学讲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前沿,分享参加会议的感受和注意事项。通过这一论坛形式,促进了学生对学术前沿的把握和了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此外,本学期还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讲座的形式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兴趣。邀请外校专家开展高级论坛15次,研究生工作站实践导师开展学术讲座29人次,邀请本校教学名师讲座开展中级论坛10人次。第一,成功邀请多位全国知名专家讲学。成功邀请到外校讲座的知名专家,如台湾辅仁大学林梅琴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导李太平教授、“磁湖学者”郭冬生教授、中央教科所博士后于泽元教授等全国知名专家来为研究生做专题讲座。第二,定期邀请全校优秀教师做科研辅导。我院优秀教师长期为研究生做好科研做辅导,如教育科研经验丰富的邓李梅教授开展“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专题报告,每年必出多篇省级优秀学位论文的优秀指导老师向光富做“实证论文写作”研究方法指导。第三,长期邀请研究生工作站优秀实践导师作报告。如成功邀请到黄石市第十四中学教学副校长冯世飙做“德雅载物,春风化雨”报告、副校长涂国民做“怀揣教育梦想,争做四有教师”报告,黄石市广场路小学优秀语文教师满红莲做“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设计”报告,优秀教师汪细强做“发挥专业能力,让学有所用———课程研究开发为例”报告,黄石三中的高级教师肖燕鹏做“中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法”报告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研究生科研兴趣的同时,还创建了勤学善研的好氛围。

(三)以“学习积累”为主体

贯彻坚持“求真务实”全过程“罗马建成,非一日之功”。积极倡导研究生平时多读书、多学习专业理论,多积累知识。秉承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学习做好学问,在积累中提高创新能力。功在平时贵积累,精心准备多展示。在学术论坛时间中,我院研究生在选定方向和研究课题后,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在导师指导下逐渐形成自己学术观点。掌握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精心准备,多积累多参与学术论坛演讲比赛,力争出色地展示出自己的研究情况。如本学期13级教育学研究生开展的学术论坛有教师教育方向的田子荷同学做“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报告,学前教育方向的汤雅黎同学做“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有效教学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报告,田一君同学做“提高高中生英语作文水平的有效教学”研究报告,邵智博同学做“中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有效方法与反思”研究报告,李维华同学做“语言支架在英语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报告,刘海阁同学做“全纳教育视域下”培优辅差“教学的困境及出路”研究报告,夏炽同学做“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有效教学研究”报告。学术论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学术论坛有利于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开展研究生论坛活动,可以激发研究生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在发现中学习探索中进步,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开拓知识视野,增强学术意识。学术意识是研究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尤其是研一学生,即使是观摩研究生学术论坛也能扩大自己的视野,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学术意识的敏锐度。其次,跟踪研究前沿,提升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是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核心指标。在参加学术论坛活动中,查阅和搜集大量的专业文献资料,可以丰富专业知识,也可以学习撰写学术论文的规范和要求。同时进行学术交流,有助于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迸发创新思想。这些都能为科研写作打好基础。再次,博采众家之长,强化综合素质。综合能力是研究生质量的重要内容。通过学术论坛,可以锻炼研究生创造性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勤奋刻苦、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勇气。另外,通过交流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四)以“内涵建设”为核心

积极争取“优质高效”保质量《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离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我校教育学研究生定期开展学术论坛活动,贯彻落实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的“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研究生教育是我校当前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我校坚持走已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纳入我校建设发展的重要日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系列学术论坛活动的开展,本年度教育学研究生产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科研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进步。以13级参加学术论坛的41名教育学研究生目前科研成果为例,2014年度已发表的省级学术论文45篇,每人次年均发表量达1.09篇,比往年有很大提高。全体教育学研究生都非常积极地参加学术讲座。我们邀请到教育学海内外资深教授博导为教育学研究生做高级论坛讲座,加强了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研究热情,对研究生开展初级论坛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很多学生领略到专家学者的风范,意识到要以做学问为快乐,更加发奋潜心钻研。如13级王泓荔同学发表EI论文Applied-InformationTech-nologyinDesignofDiabeticRehabilitationMan-agementSystemBasedontheTechnologyofMobileInternet,夏炽同学发表“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有效教学研究”,刘路同学在《教学管理》发表“从三效维度谈有效教学评价”,汤雅黎同学发表“信息时代家园合作的偏差及其匡正策略”,孙逊同学在《教育科学论坛》发表“农村幼儿教师成就动机与继续进修意愿的关系研究”,龚书静同学在《教育与教学研究》发表“绘画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应用分析”,张欣宇同学发表“PSD: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探索”,马媛同学在《教育与教学研究》发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误区与有效性策略”等学术论文。人才培养是具有周期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对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进行一系列的深入改革,着眼于长远,使教育完全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而服务。通过学术论坛这个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氛围,增进师生学术上的互动交流。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保障。

二、结语

第5篇

从2010年起,我校为每个教师订了一份《湖南教育》,并在全校教师中扎实开展学习《湖南教育》活动。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校的内涵,而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校特色的形成、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都起到了重要的科学引领和推动作用。

从《湖南教育》上学什么?怎么学?我们从三个方面做细、做实。一是从读入手,学校出台了学习《湖南教育》方案,每一期《湖南教育》杂志到校后,学校领导率先组织学习,然后确定论坛主题,构建论坛模块,并提出学习重点、内容、篇目,草拟论坛的提纲,印发给每位教师。二是从讲上突破,教师首先自学《湖南教育》,学校构建交流平台,让每位教师围绕不同主题、不同板块展开热烈讨论,让教师在讲中体验收获、在讲中激发动力,在讲与听中迸发内力、引发合力、提升激情、开拓视野。三是从写上下工夫,校长率先垂范,率先在教师会上晒学习笔记、谈学习体会,教导处对教师的笔记定期检查、评比。

通过学习《湖南教育》,开展论坛活动,大家一致认为《湖南教育》雅俗共赏,既有理论、有观点、有主张,又有案例、有模式、有方法。并且理论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实践的总结。通过学习《湖南教育》,我校学习型团队建设取得很大成效,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有了较快的提升。我校戴向艳老师的生本教育、邓武春老师的情感教育、邓芳老师的生态教育、匡远谟老师的高效课堂等,都是从《湖南教育》借鉴而来的,而且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杨小叶老师通过学习《湖南教育》,发现《湖南教育》提倡的民主、自由的教育理念,以及尊重学生最原始、最质朴、最纯真的思维表达,在本质上与三维目标是一致的。杨老师深入地了解了这些理念,比较准确地把握了新课程的理念,增添了实践的信心。

我们如何实践?有哪些收获?学习和论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习型学校的建设,让书香校园的氛围更加浓厚。为了巩固现有成果,学校制定了教师3年发展规划:要求全校教师用3年时间,学习《湖南教育》108期,参加“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促专业成长”的主题论坛30场,撰写读书笔记、课后反思3万字,以推动全校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升。今年学校调整了思路,要求每位教师参加《湖南教育》的“教学沙龙”或“话题交锋”两个论坛,采用我思、我谈、我写、我提议等活动形式,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提高了奖励力度。面对现今农村学校沉闷和压抑的课堂,学校鼓励教师大胆改变教学方法、大胆尝试《湖南教育》“利用错误资源”的课堂实验。经过不断实践,大家发现课堂上学生异常活跃,学习热情高涨,“民主高效”的课堂文化正在初步形成。3年来,学校已成功举办了教师论坛19场(次),向市教科所推荐论文50多篇,获邵阳市级一等奖论文5篇,二等奖8篇,湖南省级课件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中国当代教育科研与实践》收录我校教师论文5篇,《当代教育文论》收录我校教师论文19篇。在市镇教学比武活动中,我校教师的成绩也实现了零的突破。

“好雨润物细无声,书香沁心促成长”。《湖南教育》伴我校教师一路前行,为我校教师成功搭建了学习提升的平台、教学科研的平台、相互交流的平台、展示成果的平台。

(作者单位:武冈市司马冲镇田心完小)

第6篇

关键词:疾病;拔尖人才;中医;临床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162-02

中医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学科,随着中医学在全国乃至世界的传播,也越来越受到了广泛关注,但随之而来的中医教育和中医人才培养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也越来越受到各中医院校的关注。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一批卓越中医人才,我校每年在中医制七年制的学生中择优录取30人,组成临床型中医拔尖人才班。而仍以书本为中心,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活动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及创新性。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中医专业能力,我们在临床型中医拔尖人才班中定期开展“基于疾病的论坛”,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教学对象

2012、2013、2014级临床型中医拔尖人才班,共90名学生。

二、实施目的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加强同学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实施内容与方法

基于疾病,以学术讨论、思想交流为方式开展论坛。

1.每期“论坛”分四个环节进行,主题发言、分组讨论、现场互动和老师点评,一个学期举行两次。

2.“论坛”主题由学生自己确定,每期论坛以一个班为主进行(另外两个班旁听,最后可以发言、提问),根据主题内容确定指导老师,如开展冠心病论坛,就邀请心血管科的教授作为指导老师。

3.每期论坛分为5组,一组6个同学,每组同学根据论坛主题提前准备,进行文献检索、临床访问制作PPT,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主题发言,发言内容要包括西医诊断、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治疗进展、典型病案,发言要融入个人见解。

4.每组发言后进行提问、互动交流,确保大家在相互交流,特别是要针对当前治疗改疾病弱点和难点具体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以能进一步激发新思路,提出新观点,想出新措施,激发思想火花,最后由指导老师进行总体点评。

5.每次论坛结束后,确定专人对论坛发言进行精心整理,对提出的新观点进行认真梳理、归纳提炼,特别是对一些典型案例编印成册,向全校推广,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学生能够学在心里、用在实践。

四、问卷调查

1.问卷设计。问卷设计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法的认同、教学效果以及了解学生进对知识的掌握效果、知识运用能力等。

2.调查结果与分析。对90名参加论坛无记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识此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见表1)。

五、讨论

1.中医教学现状分析。中医课程是中医院校的主干课程,但目前教学仍以书本为中心,逐渐宣讲,逐词按句释义;课堂教学活动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气氛沉闷;考试仍以书面考试为主,教学效果评价单一,很难了解学生对中医知识的理论知识及核心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会不会运用中医的诊治方法、有没有创新意识等也一无所知。并且学习场所也仅局限于课堂学习,学生的学习空间很少拓展到宿舍、图书馆,拓展到医院更成为奢侈,缺少与现代科学知识、社会实践的有机联系。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被限制,机械地背诵书本知识成了学生学习中医课程的主要内容,至于中医课程的丰富内涵、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及与临床的内在联系,学生知之甚少。学生的积极性及创新性也就被抑制了。当然,对于中医课程教学的现状,广大教师也在积极探索与研究,不断进行改革,现部分教师将三三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中。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最终还是限制在课堂,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学生的主动性及临床思维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被充分发挥和调动起来,因此,这些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是中医药院校教育的核心问题。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临床应用人才是中医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但疗效又取决于中医临床的基本思想和技巧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是中医课程的最终目标。而在国内多数中医药院校教学模式中,中医课程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系统传授理论,但忽略了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结果导致学生进入临床不知所措,迟迟不能适应和胜任临床工作。而现在由于学生的扩招,以及临床见习和实习场地有限,也成为中医药院校一时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探索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与临床技能的教学模式是中医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势在必行。

3.“基于疾病的论坛”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如何培养中医药人才一直中医院校的困惑,基于这种困惑,适应社会的需要,我校进行了临床型拔尖中医人才培养的改革,七年制的本科阶段是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顺应《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培养方案》,以“立足国学,强化经典,加强基础,注重素质,面向临床”为指导思想。“基于疾病的论坛”开展是在此指导思想下的教学改革方法之一。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疾病是学成自主选择的感兴趣的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在兴趣的促使下,一方面“论坛”给学生畅所欲言的平台,充分锻炼同学表达能力,提升自信心;另一方面,通过前期文献及临床资料收集工作,提高同学资料检索能力,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同时,也直接提高同学们对中医临床的认识水平,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坚定学习中医的信心;第三,“论坛”通过观点的碰撞,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喜好。教师发表启发性的观点,既有助于创新意识的萌芽,又有助于加深对于中医临床的理解,拉近学生与临床的距离,增强临床适应能力。

由于资源有限,“基于疾病的论坛”暂时在临床型中医拔尖人才班进行,“论坛”实施日趋完善后,将逐渐在中医学专业的各个班级乃至全校推广,让更多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刘读文,陈国选,徐江雁,徐英敏,赵云芳.《金匮要略》教学模式研究[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8,13(3):42-44.

第7篇

一、校本培训的策略

(一)注重激发教师的内在需要,唤起主体意识

每个教师都有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和潜力,每个教师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成功。培训是一种激发,一种唤醒,只有唤起教师的内在发展需要,培训才有效。为此,我们制定了教师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从师德修养、常规教学、教研能力、培训提高等多层面对教师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提出了“新任教师站稳讲台,骨干教师站好讲台,名优教师站响讲台”的分层发展目标。要求每位教师进行个人规划,制定出自身发展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使教师在目标激励中不断超越自我。

(二)注重教师已有的经验,学用结合

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使教师在教学中学习教学,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如,采用分层培训的方式: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属于新教师,培训时努力使他们认同教师职业责任;实现教师角色转换;了解学校工作常规;形成教育实践能力,成为合格教师。5~10年教龄的教师,属于发展阶段的教师,培训时让他们认同教师职业价值;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建构自身经验系统;形成自我教育特色;成为骨干教师。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属于成熟阶段的教师,培训时力求让他们摒弃传统经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发挥模范带动作用;形成教学指导能力;成为名优教师。

(三)坚持培训目标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首先,学校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制定出长远的发展目标和短期的具体目标,使每位教师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又能在具体培训中逐步提高。其次,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个人发展规划,使学校培训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相统一。

二、校本培训的模式

(一)临床诊断式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这种培训应立足于本校本岗,融学习、研究、实践于一体。因此,我们除了组织教师教育理论、教材教法集中培训外,更多的是走到他们中去现场指导。

(二)案例教学式

案例研究是促进教师把理念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是学习研究专家的课。首先,外派教师走进全国学科专家的课堂,亲自感受专家授课的艺术。学习后要进行汇报,使外出学习的教师及时反思、交流,促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实践能力。也使未学习的教师感受外界新鲜的气息,达到一人学家受益的目的。其次,组织教师观看国内知名专家的课堂教学实录,以专家的课堂实录为案例,组织教师进行研讨交流,使教师明白专家的课好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处理好,我们要学什么。二是大力开展校内教研课。专家课堂授课艺术性强,老师们佩服,但往往令一些普通老师觉得高不可攀,而身边同伴却容易激起她们的研究动力。针对这一实际,我校经常开展一些全校性的专项教学研究活动,如“个性化教学”研究;“古诗教学”研究;“有效教学”研究等教研活动。通过实际案例教学研究,既解决课堂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又使教师得到锻炼。

(三)师徒携手式

“老手带新手”,这是最古老也最有效提高新教师实践能力的一种手段。在师徒的配备上,我们采取了双向选择的方式,先确定各学科名优教师做师傅,然后由新教师提出拜师申请,再通过师傅选择和学校调配,结成师徒对子,签订结对协议,履行师徒各自责任。可以一师多徒,也可以一徒多师。

(四)骨干论坛式

学校成立以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中心论坛组,定期开展论坛活动,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设计论坛主题,骨干教师围绕论坛主题提前进行理论研究,资料搜集,实践探索。论坛时各抒己见,谈思考,谈体会,谈做法,在思维碰撞与平等的对话交流中,触动灵感,提升智慧。

(五)以赛代训式

没有竞争就没有前进。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开展各种能力竞赛,大张旗鼓地表彰竞赛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学习与提高。我们把教师基本功训练作为校本培训的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定期开展教学理论知识;听、说、读、写、书等教学技能;学科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教学基本功训练与竞赛。调动了教师学习的内在积极性,使学习、提高成为教师的渴求。

(六)课题研讨式

就是充分利用本校的科研课题项目,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具体的培训方式有:研究微型课题、进行实证研究,学会选题、设计研究方案,撰写教学个案,开展调查研究,定期总结反思,形成研究报告等。

第8篇

本刊特做专题,呈现大会上的精彩内容,包括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王国庆等人的主题演讲。专题还将呈现4个分论坛中的精彩观点。此外,本刊记者团队分别专访了IPRA2013年年度候任主席克里斯托弗·基尼斯提、美国《(PR Week》杂志主编茱莉亚·胡德以及国际传播咨询协会会长舒俊乐,并在专题上呈现他们的思想精华。

7月26日—27日,以“公共关系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为主题的2012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外交部、国务院新闻办等单位的领导及全球公共关系领域资深专家、业内人士等近300人参会。会议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主持,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原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致开幕词,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出席了大会。

李道豫指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即将迎来大繁荣、大发展时期,高度密集的公共关系行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公共关系行业也在中国自身文化品牌的建设、传播、维护,促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化交流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IPRA2013年度候任主席克里斯托弗·基尼斯提、中国石化董事局秘书黄文生、美国《PR Week》杂志主编茱莉亚胡德分别就“公共外交”、“国家形象传播”、“变革时代的公关创新”、“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全球公关发展趋势与创新”发表了主题演讲。

赵启正在主题演讲中指出,公共外交人人有责,除了政府和政府官员,民间人士和机构也应该有参与公共外交的自觉,它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广泛的爱国情怀表现。

王国庆在主题演讲中详细介绍了国家形象有效传播的3个关键点,分别是突出和平发展主题、坚持更加开放的姿态以及讲好中国的故事。

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田琦在大会致辞中指出:“我国公共关系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公共外交承担政府与公众之间、政府与媒体之间的沟通。良好的公共外交有助于引导国际社会树立客观、理性、全面的中国观;有利于国内民众形成国家的利益观,这些都有助于我国发展战略和外交方针政策的顺利实施。”

26日下午,3个并行论坛“公关行业创新论坛”、“数字营销与新媒体论坛”、“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建设论坛”成功举办。7月27日上午举行的“公共关系可持续发展论坛”,探讨了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公关行业创新论坛”由信诺传播副总裁张心宏主持,参加该论坛的嘉宾有舒俊乐、复旦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孟建、帕格索斯传播机构董事总经理曹刚、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综合部副主任俞玮等人。

“数字营销与新媒体论坛”由迪思传媒集团副总裁沈健主持,克里斯托弗·基尼斯提、万博宣伟公关咨询中国区董事长刘希平、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黄懿慧、北京互联网媒体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魏婉等人围绕新媒体趋势的话题,分别做了精彩的演讲。

“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建设论坛”由海天网联董事副总裁杨为民主持。香港迪斯尼乐园公共事务副总裁卢炳松、罗德公关亚洲主席杜麦克、新浪微博社会责任总监贝晓超等人围绕着企业社会责任分别做了主题演讲。

“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论坛”由迪思传媒集团总裁黄小川主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上海嘉定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赵烨、天津生态城商务局投资促进一署署长曹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资本运营研究中心主任冯鹏程教授、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范红等入围绕着行业、城市、文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等分别做了主题演讲。

7月26日晚,第十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千禧大酒店成功举办。颁奖典礼由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郭惠民主持。

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第十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组委会主任赵大力在案例大赛颁奖典礼致辞中指出:“第十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自去年10月启动以来,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共有74个单位报送了187个参赛案例(包括香港地区21个案例),是有史以来报送案例最多的一次大赛。根据大赛规则,本届大赛共分20个类,但鉴于实际报智情况,又增加了公益传播类别。每个类别设‘金奖’、‘银奖’两个奖项。同时,为鼓励为专业、行业乃至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案例,本届比赛还设立了两个特别奖。”

第9篇

【关键词】 选题 互动 沟通

在不经意间,一档纯学术性的电视栏目竟然火了起来,它就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据央视资讯统计,2005年第一季度,《百家讲坛》平均收视率一直保持在0.17%以上,在科教频道收视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在CCTV-10的综合排名仅次于《周末讲述》,位居第二。[1]当然,这样的收视率肯定不能和一些名牌的新闻娱乐节目相比,这些节目的收视率达到两位数那是常有的事,而科教节目达到0.1%这个数量级已经算是胜利了。不要小看这个0.1%,因为即使是这样小的一个数字,在中国也意味着它在平时也拥有100多万电视观众。向来被视作阳春白雪的科教节目也能获得如此的成功,这不由得让媒介和新闻业者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各种探究此节目成功秘诀的文章可以说是铺天盖地。

作为一名高校新闻学教师,笔者从2005年年初开始注意它,并马上被这个节目吸引,有时间就收看。这个节目有很多独到的创新:如名家主讲的巨大号召力,悬念营造的吸引力,节目顺势编排的冲击力……这些独到的构思一旦综合运用起来,电视观众就会感到耳目一新,产生强烈的收看意愿,节目获得较好的收视率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在仔细收看和揣摩这个节目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百家讲坛》在取得如此辉煌成功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些急需注意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关注和解决的话,会影响到节目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本着对节目的热爱,笔者在此提出自己的拙见。

第一,就是节目选题的相对狭窄。笔者在2005年11月7日登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网站查阅了2005年前10个月《百家讲坛》的节目单,总共查到了165期节目(如果按照每周6天播出,应该有260期左右[2]。但由于其中有许多期重播,所以最终只有165期),对其每期讲座的选题进行了具体的统计,统计表格如下:

在2005年前10个月的时间里,总共有21名专家学者在《百家讲坛》上进行了讲演,总共讲演的期数为165期。而根据上面表格的统计,前10名(第10名并列,所以总共有11人)所作讲演的期数就有139期,占据了节目总数的八成五的比例,可以说是占据了绝对垄断地位。研究这些节目的讲演主题,就可以大概的知道2005年前10个月中《百家讲坛》节目的情况。

从这个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除了二战人物系列和现代礼仪系列共有36期节目之外,其他的节目都仿佛一头扎进了历史的故纸堆里:关于《红楼梦》的节目有29期,关于明清皇帝系列的有26期,关于汉代风云人物的有12期,关于聊斋人物的有10期……这些节目的总期数达到了惊人的103期,约占前10名讲演总期数的75%,可以说是占据了绝对多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

据《百家讲坛》讲,它的“节目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选题范围包括大学通选课、选修课精华;名校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演讲。强调学理性与实用性、权威性与前卫性并存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节目的宗旨定位是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3]”既然是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那么他们首先就要搞清楚百姓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科教节目,他们怎么就一定知道老百姓就喜欢这些以“历史”为体裁的节目呢?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以历史上的一些帝王的疑案或者风云人员作为体裁,《百家讲坛》先前有过巨大的成功。2004年,《百家讲坛》节目制作人员在策划上,确定的重大的系列选题有:《三八特别节目》、《中国电影百年史》、《紫禁风云之清十二帝疑案》、《民法系列》、《从雅典到北京2008》等。其中选择《紫禁风云之清十二帝疑案》的理由是挖掘清十二帝饱受争议或者鲜为人知的片段作为吸引观众的焦点,以小见大,用细节描述一代帝王的特点和功绩,展现给观众的是鲜活的人物形象,颠覆以往帝王政绩大而空的表现方式。[4]没想到节目播出后,在这一系列节目中,《紫禁风云之清十二帝疑案》一炮走红。过后,他们分析原因,才明确这是因为近些年来清宫戏的热播,越来越多的人在收看电视剧的同时,也关注起真正的清朝历史。清王朝的寿命二百九十六年,共有十二个皇帝,由于它离我们最近,所以许多有关清宫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篡位”,“光绪之死”等传闻深深地笼罩着紫禁城,在戏剧、小说、电视剧等的推波助澜下,清宫疑案更加扑朔迷离。《百家讲坛》推出的大型系列节目《清十二帝疑案》中,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阎崇年给予了解答给电视观众回答了这些疑惑。阎崇年主讲的《清十二帝疑案》,观众反应强烈,本来并不被看好的《百家讲坛》收视率居然一路飙升,最高收视率竟达0.57%,一跃成为科教频道收视率最高的栏目。而在此之前,《百家讲坛》的收视率能达到0.1%就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很多时候都是比0%多一点,《百家讲坛》栏目经此成功后似乎“豁然开朗”,节目的策划和制作从此走上了一个全新的道路。

《清十二帝疑案》这一系列节目的成功,让节目从此赢得了大量的观众,但在同时,似乎也束缚了创作者的手脚。从此节目的制作体裁集中于历代皇帝宰相,神仙鬼怪等。这样固然没错,但是,如果长期下去,问题也就出来了。即你宣称的节目宗旨是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可是这些东西是不是普通观众所最感兴趣的,它的服务功能怎么样体现出来,这些都成了问题。如果过多的纠缠于一些历史的细节,变成了到历史的故纸堆里去找一些所谓的“真相”,而丧失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节目的服务性功能就会极大的丧失,节目的生命力就很难维持。

第二 就是观众年龄的老化。《百家讲坛》栏目曾在2004年年底对栏目的热心观众做过一个市场调研,调查结果是:收看这个节目的观众,按性别划分:男性占60.28%,女性占39.72%;按年龄划分:14岁以下占6.54%,15~24岁占8.62%,25~34岁占14.6%,35~44岁占11.57%,45~54岁占32.91%,55~64岁占13.85%,64岁以上占11.91%;按教育程度划分:未受教育的观众占3.37%,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观众占15.03%,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观众占44.27%,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观众占27.94%,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以上的观众占9.39%。[5]

对这个数据进行一下整理,我们就会发现,在栏目的热心观众中,45岁以上的人群总共占了观众总数的59%左右,如此高的比例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一个媒体它的受众年龄分布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指标,如果它的年龄分布非常的合理,各个年龄段的人均匀的分布,那么它的发展前景就比较的看好。但是如果它的受众群体严重的老化,那就是需要警惕了。《百家讲坛》的电视观众中中老年人占据了近60%的比例,仅仅都是中老年人去收看,而年轻人却很少关注,那这个节目不就办成了老年人的《夕阳红》吗?这样节目的前途显然是令人担忧的。一个新闻媒介标准消费者的年龄如果与其影响一起与日俱增是危险的,如果是这样,也就意味着它的新闻信息产品消费者实体会逐渐老化。

其实,国内的其他一些媒体也在遭遇同样的问题。如《北京晚报》作为一张创办近半个世纪的老报纸,在北京市场上拥有100多万份的发行量,每年的广告额也达到了10亿多元,可以说是北京报业市场的一个领跑者。但就是在如此好的局面下,它也面临一个紧迫的问题,那就是读者年龄的老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任总编辑肖培上任以后做的重要努力就是使读者年龄结构下降,吸引年轻读者。它做了大量专刊,比如“前景”、“21世纪”,增加大量科技、经济报道,以争取年轻读者。这样的努力使《北京晚报》读者的年龄结构下降了约5岁,这是了不起的数字,今年其发行量因此大幅上升,广告营业额也大幅上升。年轻读者爱看《北京晚报》了。[6]国内日报发行量最大的《参考消息》也同样遇到了读者年龄老化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它也做出了许多的努力,如增加信息的广度,加大对科技资讯的报道等,这些改进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观众年龄的老化可以说也和节目播出时间有一定关系。《百家讲坛》周一至周六首播时间为中午12:45分,重播时间为凌晨00:10分。在首播的时候,年轻的上班族为了下午保持精力,要在家里或者办公地点午休,这个时间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收看节目。至于说凌晨00:10分的重播,这对上班的年轻人来说,让他们去收看也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如果收看完的话,时间就会到凌晨的1点左右,这样会严重影响他们的休息和第二天的工作。因此在今后的节目安排中,是否能够把节目播出的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能调整到晚上7点到10点的“黄金时间”播出,那么我可以肯定节目的观众老化倾向一定会得到缓解。

第三,就是节目创作人员和电视观众缺乏很好的互动和沟通。作为媒体来说,节目播出前后,预测和评估节目播出的效果是十分必要的,而在这个过程中,节目创作人员和电视观众的互动和沟通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百家讲坛》栏目在创办初期,这方面却做得似乎并不是太好。

拿节目的选题来说,2004年的选题时,节目创作人员自己拟定出了一个节目单:《三八特别节目》、《中国电影百年史》、《紫禁风云之清十二帝疑案》、《民法系列》、《从雅典到北京2008》等,然后一股脑播出,看观众的反映,感觉有点闭门造车的味道。这么多的节目也不知道百姓会喜欢哪一个,根本没有想到与观众的互动和沟通,去主动了解他们的想法。结果后来《清十二帝疑案》一炮走红,高兴之余,才回过神来,才知道百姓原来喜欢这样的节目啊,于是把这个节目用作后来制作节目地蓝本,后来节目地创作才逐渐的走上正轨。可以说,正是由于缺少与观众的互动,《百家开讲》节目在2001年创办后的近3年的时间里,许多期节目的收视率都是在仅仅比0多一点,几乎无人关注,节目也长期处于生死边缘徘徊,几乎被拿下,可以说这都是忽视和观众的互动和沟通所付出的惨重的代价。

只要和观众互动和沟通,就会发现他们的要求和想法,在节目制作中就不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如在对观众的调查中发现,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占到了观众总数的73%,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太高。而《百家讲坛》创办初期却根本没有考虑到这种世纪情况,讲演的选题是“大学通选课、选修课精华;名校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演讲。”而且又没有进行通俗化的演变,直接端给电视机前的观众。这样的演讲对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来说应该说接受起来不是很困难,但是对这些人到中年只具有初,高中文化的人来说,那可以说就是在听天书了。即使很少一部分人勉强看下去,他们也可能是感觉不知所云,备受折磨,迅速的换台了事。这种失误也从节目制作者的口中得到了印证,他们认为这也和节目制作人员以前的意识有关。“我们以前用主观意识来看待收视群体,认为我们的节目是给具有较高的文化阶层欣赏的,我们一定要制作一些学术性强、品位性高的、给一定的窄众看的节目,结果做了一些连我们编导自己都看不懂的节目,不知观众怎么会忍心看下去。”自己都看不懂的节目,却要让观众咬着牙看下去,这样的节目怎么能受到观众的欢迎呢?

到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在《百家讲坛》栏目的网页上,可以查到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等。甚至已经有一个观众调查,这个观众调查正是为了了解观众对节目的看法和以后节目的开办方向而设立的,问题是“百家讲坛正在策划以下重点节目,您对其中的哪些问题感兴趣?”给出了15组节目系列名单,节目选择时间从2005年2月22日起,到2005年10月24日截至,总共有380多万人参加,可以说参与的人是非常的多,非常的踊跃。在电视观众选出的节目中,位列前10位的分别是《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系列,《阎崇年揭秘清宫疑案》系列,《明十七帝疑案》系列,《唐诗与唐史》系列,《古罗马文明失落之谜》系列,《爱因斯坦》系列,《刘心武揭秘》系列,《孔庆东看四大爱情悲剧》系列,《大汗雄风》系列,《金正昆谈礼仪》系列。这些节目的得票数基本上都在25万票以上,可以说非常有群众基础。[7]而《百家讲坛》根据观众的选择,也相应的做出了配合,我们可以看到,在这10个节目中,在今年前10个月播出的就有6个,可以说是非常重视观众的反映。

当然,这个调查还是有一点缺憾。那就是没有给出任何节目调查者的联系方式,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调查的单向性,节目的制作者不能及时的收到受众的反馈。同时,也没有在调查中给出一部分,让受众自己写上自己喜爱的节目,受众只能在15个里面进行选择,选择的范围还是或多或少的受到了限制。让受众自己写自己喜爱的节目,虽然这样调查者统计起来会比较的麻烦,但是如果这些受众都集中提出某一些选题,而这些选题节目制作者又没有想到的话,无形中就扩大了节目的选题范围,加深了受众和节目创作人员的沟通,使得节目的播出更加能够反映电视观众的愿望,更加的符合受众的需要。在这方面,韩国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参考,韩剧在中国大受欢迎,一部《大长今》就能吸引数亿中国观众的眼球。韩国电视剧获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秘诀就在于他们非常重视与电视观众的互动和沟通,很多电视剧在拍摄过程中,一边拍摄,一边把自己的剧情告诉观众,让他们对剧情的发展发表意见和看法。在收集观众的这些意见和看法之后,电视剧的拍摄单位会根据观众的意见对电视剧后续的剧本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观众大多数观众的需求。所以,往往在韩国是这样,一部电视剧还没有拍摄完,便成为街头巷议的焦点。等到大家都等着看电视剧的结局的剧情时,电视剧才会适时推出,如此娴熟的运作手法值得国内的同行学习,否则等待他们的就只可能时冰冷的电视遥控器。

参考注释:

[1] 赵静 《 如何酿“好酒”?》 《中国广播影视》2005年9月26日

[2] 具体见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网站

[3] 同[2]

[4] 吕志强 《迎接收视率的挑战》 cctv-10《百家讲坛》栏目网站

[5] 郭巧红 《论电视讲坛栏目的定位与错位》央视国际网站 cctv.com.cn/program/bjjt/topic/education/C13910/20050423/100625.shtml

[6] 陆小华 《中国传媒发展十大趋势》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第10篇

本次中国远程教育教师论坛把“教学改革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作为论坛主题,意义重大。这是在广播电视大学战略转型的关键时刻,对开放大学建设的走向与价值做出的一种判断,这种判断是理性而客观的,或者说,既是我们所处发展阶段的一种内在需求和呼唤,也是当前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2011年4月24日,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最迫切的任务”。随后,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简称“2011计划”)。

“2011计划”有许多关键词,其中一个关键词是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有着丰富的内涵,开放、合作、创新、团队、一流和人才是其内涵之一。此次论坛的主题以及上海电大11位老师的教学学术成果报告与“2011计划”主旨是何等的一致,与提高质量、内涵发展是如此的合拍。由此可见,中央电大为此次论坛所做的设计与安排,拟通过并以上海电大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与创新能力提升为典型实例,梳理我们自身教学工作,总结成功经验,进而研究新时期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开放教育质量的新途径。在这个时候,听到来自于上海电大教学一线的老师们关于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探索实践和成果报告颇受启发,尤为珍贵,由此所透视出的那种改革精神和创新力量筑起了一个继续前行、进一步提高教学改革品质的良好平台。

上海电大11位老师带来的生动教学改革案例和成果,诠释和活化了上海电大“3L”教学模式,再现了两个“一切”的理念。我们知道,教学制度和教学安排不等于教学效果,有了教学模式也不等于就有了教学效果,这中间还有一段路程要走,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教学活动和改革创新转化并落实到学习者身上。我们看到,上海电大把老师改革与创新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在开放教育成为我们办学主体、教学模式日臻完善的今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应用等诸多方面,确实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和突破性进展。当然,我们也在关注:在深化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同时,如何把提高教师的教学改革积极性和教师的教育专业水平结合起来并作为重要抓手,从教学学术的高度来探究今天的电大、明天的开放大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研究开放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改革基本路径,逐步摆脱质量危机。

由此,我想到了关于适应性教学和有效的问题。在开放教育试点期间,尤其在试点后期,我们总结产生了一系列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这无疑是全国电大和地方电大的试点成果,凝聚着大家的智慧。但是,今天回过头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模式是不是始终引导着我们的教学改革?是不是确实应用在教学中并影响了学习者?是不是都转化到了教师的具体课程教学活动中?范式、模式也好,样式、学式也好,确实对我们当时提高认识、探索规律、改革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这些模式或样式不能变为桎梏;在顾及时展的同时,也不能跨越现实社会条件,比如社会要求、学校管理能力、教师教育能力、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认知能力等等。否则,那些模式或样式就会变成一种公式、文本和空洞的说教,老师和学习者都不会领情。现阶段,在开放教育基本规律和教学模式的指导下,要注重适应性教学和有效,接地气、求实效,把两个“一切”落实在学生身上。提倡适应性教学,就是在教学中立足于学习者的学习起点、学习背景和认知水平,立足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以适应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让教学“恰到好处”,适应学习者的胃口。如果能以这种姿态去思考和设计我们的教学方案、教学路线和教学行动,我们的教学可能就会离学习者更近一些,可能就会与我们的学习者发生互动。有了适应性教学,还应该有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因为学习支持服务是完整、深切地关注和理解学习者,为学习者提供支持服务的一种有效形式,这也正是开放教育的特点。有效的服务,简单来说,就是所有的学习支持服务形式、技术手段以及课业和非课业的帮助和支持,都要考虑和验证其对学习者的支持服务的实际效果。具体操作上,要从学习者的认知水平、情感交流和学习能力三个方面入手;从目标上把我们要做的各种服务,转化为学习者的有支持的学习,少追求一点形式,多追求一点效果。

当然,教师实施的各项教学改革与创新,只要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与成长,都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不要去寻求“标准答案”,现阶段,我们需要有更多的答案,需要更多的积累,唯有在“教学改革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中,我们才能不断破解教学问题,继续走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路上。

(本文系作者在“教学改革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师论坛上的点评发言,根据录音资料整理。)

第11篇

会间,我抽身到室外安排电视台记者追到此地就《霸王别姬》对王祖皆、居其宏和我三人要做的采访,顺便问了王祖皆一声:是不是可以说真话,说自己的想法?他说当然。好,回到会上,我简单讲道:歌研会多年未开大规模的会议了,要谈的问题很多,我建议相对集中地就中国歌剧的现状进行研讨,少谈历史问题,避免陷入长期争论不休的老话题的继续讨论,音乐会应当如何如何。我特别提出:目前的中国歌剧,虽然没有得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但在形式上却呈现出一种多元的状态,这种状态非常值得研讨。

会后不久,金曼约我单独见面,要我尽量甩开那天的议案,重新起草一份论坛策划案。我反复斟酌后,保留了原案中的主要内容,增加并强调了研讨多元现状的主题,划定了讨论范围,如:院长峰会、一度创作、二度创作、经营与推广、歌剧教育、歌剧评论与歌剧史写作等单元议题。各单元的主要发言人,我也做了大致的推荐。这份策划案得到金曼的肯定和修订后,我开始介入论坛的筹备实施工作,并被任命为歌研会的副秘书长(原任秘书长此时已撤出)。

鉴于2008年年初出现的一些客观不利因素,论坛的举办时间由原定的春季推迟到秋冬之间。筹备期间,分头向北京和外地的一些老同志征求了意见,3月召开了田川、黄奇石、莫凡、陈蔚、周雪石、景作人、陈志音、王道诚(后来也担任了副秘书长的工作)等人参加的小型座谈。田川老师说,这么多议题,确实都该谈,但如果都涉及的话,一个星期也谈不完,若分组进行,又难免顾此失彼,建议压缩集中。其他人也提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方案又做修订后,连同音乐会策划案,于4月一并提交歌研会主席团讨论,听取了决策层的意见。8月开始发出征集发言稿的约请函,10月陆续收到部分发言者的文章。

由于5月的地震,原定的企业赞助无法全部到位,金曼动用个人关系,联系了中房集团,保证了论坛的顺利进行。

从论坛的顺利举办回望,可以说实现了策划的大部分,而且与以往的研讨会相比,有一定的进步。不妨做些归纳与比较:

一是参会人员。人数超过2002年哈尔滨的歌剧研讨会,与1990年的株洲会议接近,各门类均有代表,演员偏少,出现了以往没有的海外中国演员和制作人(经纪人)及新生力量。遗憾的是部分被邀代表因故缺席,而其恰恰都是近年来歌剧界较活跃人士,如:郭文景(作曲)、徐占海(作曲)、曹其敬(导演)、胡宗琪(导演)、杨燕迪(理论)、赵世民(评论)等。本想邀请港澳台的歌剧工作者出席,如莫华伦、曾道雄等,后来未能做到。欣慰的是一些多年失去联系的人都能到会,最典型的就是湖南的剧作家舒柯。

二是议题。院长峰会、一度创作、二度创作、歌剧史的研究与写作、歌剧教育、制作与推广等计划中的议题依次进行,惜未都能展开。学派与流派的话题也有涉及。余隆谈北京国际音乐节与中国爱乐乐团的歌剧理念,吕嘉谈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夏季歌剧季的艺术经营理念与经营策略,这两个专题都是以往会议不曾涉及的。前者所谈的工作平台,后者所谈的政府拨款数额、自主经营等内容,都是予人以启发意义的。金曼所谈的歌剧重新走近大众、逐步走向世界的观点,刘振球、杨双智所谈的歌剧立足本土本地,呼吁关注基层等观点,都得到了较强的呼应。

三是院长峰会的独树一帜。这是全国歌剧院团长到会最齐的一次,集中亮相的一次,以歌剧冠名的院团负责人悉数到场,9人发言。虽因所讲内容角度不一,被居其宏指责“不满意”,但因是第一次,我以为能做到此已然不易,歌研会毕竟不是文化部。其正面效果之一是:甘肃歌剧院院长彭德明的发言,打动了主持该单元会议的上海歌剧院院长张国勇,他当即表示要邀请彭院长专门到上海歌剧院去再讲一次。

四是歌研会主席团除2人外尽数到场亮相,王祖皆主持开幕式,金曼、刘锡津、张国勇、李小祥、苏建忠、戴玉祥分别主持各单元及闭幕晚宴,黄奇石做了专题发言。田川、胡士平、羊鸣等上一届歌研会的主席团成员也到会。

五是论坛附属活动之一的“中国咏叹”经典歌剧音乐会。精选了20余部歌剧中的咏叹调、二重唱、三重唱及合唱,每个作曲家只选一首,演员来自全国各地,现场效果极佳。

六是印制了一套“中国歌剧”纪念邮票,作为礼品送给所有代表。

七是聘请了专业会展公司承担了会务工作。

最后这三条都是以往不曾做到的。

作曲家刘振球说:我又找到组织了。指挥家郑小瑛说:我当年是哭着离开歌剧院的,感谢歌研会还记得我这个老兵。作曲家杨双智说:歌研会的旗帜又树起来了。歌唱家孙禹说:葬我于原野上,不忘我歌剧;歌剧不能唱,只有痛哭!

第12篇

首届岷江论坛始于2007年,由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发起并承办,今年已是连续6年被纳入四川省对外友协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年度合作计划。

本届论坛上,多名省内知名专家教授、水源地保护社区行动项目参与者和高校环保社团代表等在论坛上与其他与会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践心得;水利专家、三农问题专家、社会学家、湿地专家、环境政策专家、环境工程专家、环境人类学家、旅游与城乡规划专家等也参与讨论并作出点评;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会长艾南山教授作了总结。

本届论坛围绕“水与未来城市绿色发展”主题,从“绿色城市发展和水资源的承载力的关系”、“城市规划与水资源调配”、“城市节水新思路新技术”,以及“构建人水和谐的新城区”等多个角度,立足岷江流域水资源现实困境,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解决城市发展与水资源问题的路径和可行性解决方案。

有专家着眼天府新区发展规划,引用翔实的数据资料深入解析了新城市规划中水问题的解决之道。也有学者从城市化工业的生态演变角度,论证了盲目追求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强调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制定合理的规划。有高校环保社团代表则从微观着眼,以江安河水体水质调查为切入点,关注生活周边的水体环境,思考河流环境与城乡发展的冲突原因,寻找城市规划与河流治理之间的平衡点。有水利专家在点评中指出,都江堰灌区灌水东扩、天府新区挑战和城市供水扩展的挑战将使今后大成都地区水资源供给面临大的挑战,建议把天府新区规划水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与都江堰整个供水问题捆绑起来一起研究,并积极开源,有效节水,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配置,严格管理、合理调配水资源。

我国当前面临的水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造成以上水环境与水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们缺乏对自然的尊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工程至上观念。论坛上,有学者介绍了美国水管理经历的由大肆开发到合理保护过程,提出可以借鉴国外水管理及其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来解决中国水污染与环境问题;有专家建议要建立整体水环境治理的概念,将水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利用自然条件、尊重自然规律,恢复自然界的水循环。还有的学者以收集的历史上岷江与成都平原的生存环境的大量史料,以风险视角关注成都历史上的洪水灾害、干旱灾害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进而认为都江堰正常运转会保障成都平原的平安繁荣。有城市建设专家指出,我国现有的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对指导堤防工程建设、防止洪水灾害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护岸防护工程的设计,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应该尽量注意保护生态和景观,维持河岸形式多样性,尽可能地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冲击。

在论坛的讨论及点评中,有成都活水公园项目参与者指出,国外的水资源管理实际上也走了很多弯路,这些年的努力也是在纠正之前的错误;生态效益是无法衡量的,但是在实际社会环境中,影响政府决策制定需要具说服力的量化标准;中国有希望探索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水资源管理与城市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届论坛希望可以提供平台讨论、论证解决岷江流域水问题与城市发展矛盾的理念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园林绿化、城镇污水处理和污水资源化处理是节水节能的重要突破口。论坛上,有人工湿地专家结合自己几十年的行动实践,介绍了生态家园循环模式,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人工湿地系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以及国外污水处理的成功案例。

来自省内湿地保护社区行动项目地的村民代表及项目人员用具体生动的故事,与其他论坛参与者分享了可持续生态项目给生活及家园带来的巨大变化。有专家在点评时指出,大型污水处理厂是污水资源化处理的载体,同时也是一个污染和耗能的主体;小型家园系统式的污水就地化处理,已被证明是城乡结合节水具有推广意义的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