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道德经感悟

道德经感悟

时间:2022-04-24 08:56: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道德经感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道德经感悟

第1篇

老子通过阐述“道”这个至高无上的存在来表明自己的世界观,哲学的神奇之处,即具有共通性,老子不懂现代物理,可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智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生道德经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高中生道德经读后感1老子《道德经》是一部灰常好的中华珍宝,包含了丰厚的人生哲理。还记得小时分跟着他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时分还不晓得这是出自何处,更别说是什么意义了。时过几载,再次看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还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经》倡导欲壑难填、无为而治。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化史上的聪慧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华。当今社会科学兴旺,社会经济高速开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肉体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我想我们更应该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辰坚持狂妄自大、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

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要“不妄为”才干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义务,就是“有作为”。是的,在世欲纷争的当今社会中,如能尽心安心于本职的话,那他的心态肯定是经常处于静心、净心的状态,没有进入静心、净心的心境,他是收敛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驰,心不外思,由是说:静心、净心是尽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道德经》可谓言简意赅,一字千金,字字无动于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见老子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来的写作技巧及惨绝人环的创新才能。实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经典事例,点睛之笔,妙笔生花,意境深远,呼应前文,升华主题,把作者本人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无限打动和难过,有浑然天成之感,实乃文章中之极品,古文中之绝笔!

高中生道德经读后感2一年里,为了弥补自己思维方式的短板,刚毕业就花了7万多的钱去学习财商课,情绪管理课程,企业家学徒课程;一年里,自己用休息时间卖过各类水果和坚果;做过项目合伙人,现在也正在尝试自己做老板,锻炼自己做项目的能力。所有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希望自己用勤奋和时间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也是需要恒心,耐心,慧心的路。站在23岁的节口,我很庆幸,自己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能够弥补过去系统的漏洞。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会如期而至。

每次诵读《道德经》,都会让我洗清自己脑袋中的概念,也都会让我去思考,“强与弱”“好与坏”之间如同水流般灵动地变化;经中说:“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古人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这也是一种智慧。他教我聚焦在让自己快速成长的那个面上,他教会我看到刚毕业的自己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倘若能够踏踏实实地布局,勤勤恳恳地走过,时间终会回报自己很多。

每次诵读《道德经》,都会让我去思考“无为而治”的境界,到今天,我才有所悟:“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顺应天道,结合天,道,法,人整个系统去完成,是真正的用系统来工作。他教会我要站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非是自己的情绪作主导。比如刚毕业的自己,是职场的菜鸟,在23岁的节点上,是不太可能有作为,因此用心学习业务流程,努力学习,强大自己方为王道,而非证明自己有多厉害。我所从事的企业是一家经营相对成熟的500强国企,他在选择员工的时候一般选择985/211的大学生,因此自己在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上是要比其他同事略逊一筹的,在这个平台上自己是不出挑甚至是很不起眼的,这对生性要强和心性骄傲的我来说也是一种磨砺。

《道德经》给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也滋养了我的心灵。有时候奋斗的累了,倦了,再去看看这本经书,也会让我抽离生活,工作上的烦恼。《道德经》让我感受到最本真的一股力量,他让我觉得现在的日子过得还挺好的。

高中生道德经读后感3在如今这个喧闹的社会,一切都是那么的瞬息万变。比起像大众一样的随波逐流,我更愿意在一个惬意而又安静的下午,喝着亲手沏的茶,手捧着一本《道德经》,去感受古人那时隔千年的智慧。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出生在这么一个有底蕴的文明古国,这意味着我有更多的传统文化可以去感受,有更多的文化精华可以去吸收,有更多的历史可以去领略。读书无疑是一种感受历史和文化的好途径。

比起现当代的这些科幻大作,以及互联网上如此众多的小说,我更倾心于古典文学。毕竟那才是真正有营养的作品。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难免使人们的心变浮躁了,于是人们无法静下心来去吸收那沉淀的文化,反而热衷于一些不切实际的科幻网络小说。可是我们青少年不能随波逐流,我们应该先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后才能干出一番新的事业。

有一段时间,我也沉沦了,开始盲目追求一些没有内涵的书。直到那次去新华书店,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便是那本厚厚的《道德经》,我轻轻拿起它,便不想再放手,从此,我便沉浸在智慧的海洋里。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在对话。”可这本书在我的生命里起到的是引路人的作用,读着它时,仿佛时间静止了,一段慢节奏的时光便产生了。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不仅是因为书中的智慧,还有那智慧带给我的心理的变化。以前的我,也许太年轻了,敢想敢做,没有目的地横冲直撞,结局总是头破血流。现在,我依然带着年轻的激情,依然是敢想敢做,但不同的是,我已懂得了什么叫脚踏实地,懂得了一步一个脚印,而不是一步登天。

梦想,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还是太远了,远得连在梦里都看得不真切。可人的一生,不就是不断地朝着梦想前进吗?在这条路上,难免会孤独寂寞,难免会浮躁,我们应该找到那个照亮梦想道路的指明灯,让它指引着你,不断前进,一步一步地,执着地前进。所幸的是,我已经找到了,那就是蕴含着千年智慧、为我及时照亮远方的经典著作——《道德经》。

时隔千年的智慧,令我感动。我很庆幸有这么一本书,在我的成长中及时的出现,为我照亮通向梦想的道路。我相信它会一直陪着我,直到我到达那个梦寐以求的理想的彼岸!

高中生道德经读后感4今天终于达到诵读道德经100遍,总算摆脱了被债主催债的感觉,一鼓作气来写个博吧。

但初读昭昭,多读昏昏;读经日益,感悟日损。被顾老师逼着写博,倒让我回忆起读研时候的趣事。

那时,我们戏剧专业总共3个导师,各带1~2个研究生,总共也就4人。所以,上课都是直接到老师家上的,有时上课是讨论名家名剧的文本,有时候老师放碟片。看碟片当然是很开心的,不料看到兴起处,老师遥控器一拿,“咔”就暂停了,“这一段咱们来分析一下!”顿时就懵了。毕竟看碟片的时候是投入情感在看戏,需要的是共鸣效果;忽然大脑要切换到理论剖析,转为逻辑思维,大脑处于空白状态,不得不快速搜寻大脑每个角落回忆可用的情节并找到可用的理论框架。再接着看碟片都有点抖抖索索的感觉,不时用眼角余光看看老师是不是要拿遥控器,也试图调动一些脑细胞在看剧同时做些分析,但后者基本上很难做到,老师暂停的时候,我们4人总是处于茫然状态,而且看得很不尽兴。

读道德经写博的难也在此,读经时,随着遍数增长,愈发如小和尚念经般有口无心,按照顾老师的理论是无需用脑,但总结出东西写博却少不得要用脑,两者切换,不免恍兮惚兮。

姑且勉强挤一点“牙膏”:

道德经有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感觉这是顾老师最为津津乐道的句子之一。而我个人的感悟恰好可以倒过来说,即“日益为学,日损为道”。

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因为我们的身体、生活状态是“日益”的,所以我们的精力会更多地甚至全部地投入在外在的东西中,比如“为学”,比如追名逐利。那个阶段,我们志得意满、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相信人定胜天,相信事在人为,相信“我能”。但是当我们的身体、事业、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慢慢走下坡路即“日损”的时候,大家又会不约而同地转向内在,即“求道”。虽然具体的道各式各样,也许是儒,也许是道,也许是佛,也许是基督,也许是心理学,也许是瑜伽,也许是别的什么心灵鸡汤,也许就是什么大法。因为看到了我“不能”,人的尽头是“神”的开始,是“道”的开始。

高中生道德经读后感5其实我还是第一次读道德经呢,因着老师这此布置的作业,没办法硬着头皮去图书馆借了本道德经,从读书馆回来的路上,拿着那本道德经全文后,我突然间觉得这本书该是我应该早去读的,看着封面上的几个大字,豁然间心境一片舒坦,究竟是何由,我至今也不懂?

道德经应该说分成上下两部,上部道,下部德。(长沙马王堆出土过上德下道的版本,不过公认是上道下德)

按照这种划分,我们来分开来看它。

道,也就是天道,是自然的规律。

它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易”,也就是变易的意思,道德经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说出来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易”的规律,所谓“易”的规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万物都是逐步成长,但是“物壮则老”,便要渐渐消减,于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状态。

且不说老子写这部道德经上部道经的目的就是阐述道德规律,下部德经则主要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将天道应用于人事?我们就不难知道。其实老子写道德经的侧重点便是落在下部德经上面。

读了道德经之后,的感受还是来自于心灵深处某处的弦被触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但是仅看当今社会,能做到将自己置之度外的又有几人呢?寥寥可数,高速膨胀的经济时代,让更多的人在利欲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可悲,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第2篇

宗教和哲学致力于解答精神层面的问题,但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明确的、令人类信服的答案。纵观人类文明史,关于宇宙和人类本源的问题,只有印度古典文献《韦达》《奥义书》《博伽梵歌》《瑜伽经》和中国的圣贤书《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有形之上的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的本源存在,特别是中国的《道德经》,把天道、地道、人道及人类应如何顺应自然而为描述得十分清楚。笔者在企业经营的同时研修《道德经》多年,研讨了人类禅修的各种方法,比较了中外、古今瑜伽、吐纳、导引、禅定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回家之路GBH(GO BACK HOME)解压课程,探索出一套人类通向第四维本源的解压方法。这套课程方法分为两部分:生活感悟、学习与实修。学习和感悟部分由老子的道德经作为起点,寻求人类通往宇宙智慧的理论基础;实修则是通过每天两次的禅修达到缓解并消除精神压力的作用。多年来这一修炼改变了笔者的生命,并带来了健康、快乐、智慧和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笔者希望借《企业文明》这一平台与企业界精英分享,并与现代心理学的方法构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解决现代心理压力难题,下面就GBH为大家做详尽的介绍:

一、学习《道德经》与人类禅修

道本源能量——纯宇宙意识能量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4章)

译文:宇宙时空场如同一个无边的容器,其创造功能无穷无尽。它是那么深邃无边,是万物的化生的源泉。它看似虚幻,却真实永存。我不知道它从何处而来,只知道它先于宇宙万物的物质显现。

老子在本章中告诉人类:首先,道是人类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一种纯宇宙意识能量,她是一种人类超越人类视野的能量,同时又具有超人类智慧与创造规则;她是宇宙本源能量与本源意识的对立统一体,是无形的能量与有形万物显现的对立统一;她是无限运动的动态平衡体。“道”、纯宇宙意识能量是通过能量粒子振动来完成它的呼吸循环的,她呼出的是纯宇宙意识能量的物质显现,即由人类不可见的纯宇宙意识能量转变为物质的、人类可视的宇宙万物;她吸入的则是物质体的幻灭和消失转化而来的意识能量体,回归到纯宇宙意识能本源。其次,道是有形万物运行规律和法则,有形万物无不在道本源自然规律中,人类只有把握并按自然规律顺势而为,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再次,人类个体的悟道意味着个体感悟到道本源、纯宇宙意识能量,感悟到本源规律,感悟到有形万物的运行规律,感悟到某一枝节规律,找到个性天赋,并将其在生命中展示出来。老子说道的纯宇宙意识能量产生于有形万物之前,并清晰地阐明宇宙的四维空间模式:道、天、地、人。这为人类反观本源的存在提供了一条渠道。由此我们可以总结:(1)宇宙万物来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这一能量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2)宇宙有形万物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无限循环,宇宙万物的运行都在道的规律之中。(3)宇宙万物运行在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无限动态平衡当中,一切符合本源规律的繁荣发展,一切违背规律的自然消亡。(4)道本源规律有完整的体系,由宏观到微观,由大到小,一切井然有序。(5)宇宙中有两种智慧存在:宇宙智慧和人类智慧,人类处于不断地感悟、认知宇宙智慧的求索之中。

人与本源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

译文:道的纯意识能量化生一个循环宇宙场,在这一磁场中化生出阴、阳二气,阴阳相交形成无限生命循环,由此繁衍宇宙间的万物。宇宙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阴阳交汇激荡而成为新的平衡体。

老子在本章中清晰地描述了“道”的运行模式,即“道”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循环模式。道、纯宇宙意识能量化生一个循环宇宙场,在这一磁场中化生出阴、阳二气,阴阳相交形成无限生命循环,由此繁衍宇宙间的万物。宇宙万物都包含着阴和阳,阴阳交汇激荡而成为新的平衡体。如下图所示:

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解析:(1)宇宙间存在着一个人类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创造宇宙万物的纯宇宙意识能量,老子把它称为“道”。(2)虽然是人类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但她确实是一种能量存在。

(3)由无边的道、纯宇宙意识能量震动产生了一个统一的宇宙场(一),当今的物理学已经对“场”有了科学的解释;这一场的变化和呼吸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元素:阴和阳,而阴和阳对立统一的循环是宇宙运行的基调。(4)宇宙场中阴和阳的进一步运动变化产生了宇宙有形万物。(5)宇宙场中阴和阳的相互作用促使无形的纯宇宙意识能转换为有形的物质世界,完成了纯宇宙意识能量的物质显现,而这种无有无有的无穷循环过程展示了宇宙千变万化妙不可言。(6)在有形的宇宙框架下,开始有生命的形成:从无到有的生命循环微生物生命植物生命动物生命。(7)人是无数动物种类之一,在其初期阶段,与所有动物一样,自然而然的生死,有序地完成生命循环。而在时空的一个点上,人开始具有本源的意识能量,即语言和思维能力,从此一切都改变了。(8)东、西方人对宇宙万物的认知是从两个不同的渠道来完成的,这也就形成了东西方文化基础的不同。东方人在本源上完成了对道本源、纯宇宙意识能量的感知;而西方人则是更多地对宇宙万物进行归纳、分析、推理,然后总结出局部定律。

人本

原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

译文:人类依法于大地,大地依法于环宇,环宇依法于宇宙时空场,而宇宙时空场则按自有规律运行。

老子在本章中阐明了三大核心问题:(1)人类要符合自然规律去生存;(2)人类的思维能量同样来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人是道、纯宇宙意识能的一个粒子,他的任务是体验生命循环,体验道的无穷创造力,感知道、纯宇宙意识能量本源,弘扬道,效仿道,实现完美的人类生命循环;

(3)人类的自然使命就是透过磨炼来更清晰地认识和弘扬道德,自然而然生存,人类成为宇宙万物之灵是因为有思维,有思想,有创造能量;也恰恰是有了这种能量,人类才不断地在一次次启蒙中完善其文明,并不断地解释自然规律,从1+1=2开始,人类便在枝节上解释宇宙规律了。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使人这种动物具有其本源的能量、思维、语言能力,就是要与本源形成一个整体与个体、无私和有私、有和无的对立统一。宇宙间如果没有人,没有具备语言、思维能力的高级动物群,就没有反观本源的通道。而这一感悟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使命又是一个从被动的“与道同在”到一个主动感悟后尊道奉德“与道同在”的循环。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文明在为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同样也带来了诅咒。未来评价人类文明的标准,自然也以是否符合道本源内在规律和法则为准绳,以是否建设和谐平衡的地球为准绳,以是否有利于民生为准绳。

循环

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

译文:循环往复是道的运行规律。柔弱的道本源能量是一切的应用。天下万物源于有形的物质显现,物质显现源于无形的纯宇宙意识能量。

老子在本章中阐明一个宇宙根本原理,那就是宇宙的运转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动态平衡体系,在这一大的体系中,人类是一个反观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渠道,是无私和有私、无限循环和生命周期、大宇宙和小宇宙平衡的一端。老子实际上向我们阐明了这样一个人类不断启蒙的路径:被动与道同在(道、纯宇宙意识能量)——宗教——哲学——科学——边缘科学(从远古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实现主动与道同在(亦有可能人类未能最终感悟,未能实现意识能量革命,限于贪欲,走向毁灭)。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1)人类就是道、纯宇宙意识能的一个粒子,是可以感知道存在的。人类可以通过关闭其外观的六门,眼、耳、口、鼻、身、意回到一种无我的状态,而这一状态,语言是无法完整表达的。

(2)人是万物的尺度,宇宙间有了人,才有了反观宇宙万物及其本源的渠道。(3)人类的思维能量同样来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人类的终极任务是反观道的存在、尊道奉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回归桥梁

原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16章)

译文:关闭六门,坚守本源寂静。从纯宇宙意识能本源去体验从无到有,就明白了宇宙万物复归于道本源能量的必然道理。尽管宇宙万物气象万千,每一物种终将要返回各自的道本源意识能量的根源。返回根源宁静,叫遵从自然大道的客观规律。遵从自然大道的客观规律便清楚地认知到宇宙公理及人类应遵从的大德。认知到宇宙公理及人类应遵从的大德,便可以大彻大悟。

老子在本章中告知我们一个回归的桥梁和路径,人类的生命能量来源于道、纯宇宙意识能量,而人的小宇宙能量可以通过禅修的桥梁回归到大宇宙能量中。老子讲的大道一方面十分玄妙,而同时又十分简单易行。人与本源是有一个桥梁的,人类同道、纯宇宙意识能量本源交流的桥梁在人类文字出现以前就存在了,今天人类普遍将其称之为禅修。老子在这里向人们所表达的就是要摆脱世间的一切,进入一个忘我禅定状态,在这一状态中体验道的存在,并由“道”虚极的根源,来观察从无到有,以及从有到万物的变化与转换,这样就一切了然于胸了。实际上,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与道的交谈,而这一方法就是禅定的打坐。7 000年前印度有,5 000年前中国有,其他各个民族也都有,这一方法是人类获得健康、快乐、幸福和财富的一把金钥匙。禅修打坐早于人类的任何教派,早于人类语言,后来化生为印度原始瑜伽(非今天的形体训练)和中国的吐纳与导引术(后来称为气功)。人类7 000年的历史延续说明了禅修的重要性、实用性和功能性;它是人类回归家园、解除精神压力的有效路径。

充电与排泄

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52章)

译文:纯宇宙意识能量是万物的本始,是万物生成之源头。既然知道无形能量为母,有形万物为子,反过来又能持守万物的母体根源,则终生不会有什么凶险。

老子在此章中又进一步阐明道是宇宙创造力的本源,为万物之母,而人类则是这种能量的一个粒子,是它的儿子。知道了本源的存在,也就知道了其物质的显现。反过来,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命如果能够定期回归到母体去,获得宇宙本源能量的补充,便能保养这一源自道、纯宇宙意识能量的生命能量,不过度去耗费它,才可以实现养生,获得健康、快乐。

老子不仅讲了禅定打坐是回归本源的方法,同时他也强调了道、纯宇宙意识能量作为母体对个体的能量的补给和滋养。禅定是人保持其生命能量的方法,也是一种人类排除外界烦恼、清除精神压力的方法。人类大都有排泄物质垃圾的自然系统,但却大多缺乏这种排泄精神垃圾的系统及实践。老子在这里点明了人类通过禅定回归母体的重要性。而人类的实践也确实证实了这一点,从古代印度的瑜伽到中国的黄帝内经、道教的打坐,到当今人类迷惑时去庙里寻求长老的指点,无不说明了这一点。

二、回家之路GBH — Go Back Home的实修方法

GBH(Go Back Home)—回家之路,就是在研习《道德经》精髓中总结出的一套修身养性的观呼吸—禅修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人类的语言也无法把“道”表达清楚,但老子教导了我们一个方法,人们只需通过禅修这个渠道进入一个无我的状态就可以体悟“道”的存在了。就像一个从未看过、吃过芒果的人,无论你如何形容芒果的颜色、形状、味道,他都无法领会,除非他亲自去品尝。回家之路(GBH—Go Back Home)就是教您体悟“道”的方法,学与修并进。禅就是用冥想的方法达到入定的境界,禅必须亲身去体证。

场所:需要一间宁静的房间,避免突如其来的噪音和干扰。做练习前要做到身心放松,先行沐浴、穿上宽松的服装,放下一切烦恼。

回家之路GBH的方法:观呼吸修炼

1.坐前活动

早上起床后,应先做一套简易的暖身运动,让筋骨松软后再打坐。垂手站立,目视前方,尽量使全身放松,慢慢合上双眼,收回杂念,使身心静下来。头顺时针方向,向前、向右、上仰、左转,再逆时针方向,向前、向左、上仰、右转。每个步骤身体不动,肌肉和神经放松,各做三次,动作缓慢柔软。头部运动的目的,在使头部血液减少,降低思潮起伏的动力;使头脑清新,渐渐宁静。做完头部运动,把左右手掌放在丹田(脐下约三指)处,双手两拇指相触,成一倒三角形,深吸一口气,接着慢慢吐气并向下弯腰,双掌压小腹帮助把气吐出,直至气完全吐完,连续做三次深呼吸。做深呼吸的目的在使体内的浊气排出,换取新鲜带氧的空气,使血液循环顺畅。

2.坐法

坐在一个椅子上,双手合十,双腿并拢,左手在右手下,两个拇指相对,放在腿上,背脊竖直,放松两肩,舌尖微舐上颚,闭目,调息,听自己的呼吸,以细、慢、匀为标准,放下所有杂念。有禅修基础的,可以采用更为专业的七支坐法。禅原则上不出乎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和调心等五要素,而以后三者更重要,目的是为调理身心。

3.观息

听自己的呼吸声,无需过分强制,自然而然。当大量的杂念占据脑海时,追回一呼一吸的节奏,自然排除杂念。

4.忘我

进入清醒与睡眠中间状态,但没有任何想法、念头,层层深入,以至进入浑然一体的道德场。如生杂念,追回听自己呼吸之声,使大脑静下来。

5.充电

想象进入宇宙万物的本源、道德统一场,并在其中获取本源的:宇宙创造能量,宇宙智慧,宇宙极大的丰盛,本源极大的欢乐,本源极大的健康,个体在宇宙母体中补充上述各种滋养。

6.除压

经调息排除心理压力,及各种精神上的挫折,做一天的清理,全身放松,随着吐气把心中一切的不快和郁闷排泄出去。

7.收回

打坐结束,要起坐(出定)之前,心要先动,告诉自己要起坐了,身体跟着慢慢摇动,双手合掌,双手放在膝盖上,将身体做较大幅度的摇动,把每一个关节都摇动。放松,渐渐回到正常思维状态,站立;逆时针方向旋转,每个方向深呼吸三次。

8.恢复

做全身的按摩。按摩的顺序是先搓热两掌,用拇指背轻轻按摩双眼眼眶,并用搓热的手掌心敷压眼球;再用双掌按摩脸部、额头、后颈、两耳、双肩、两臂、手背、胸部、腹部、背部、腰部,尤其是两臂腋下多淋巴结处、后腰肾部及命门,多多按摩有益健康;接下来右边大腿、膝盖、小腿,左边大腿、膝盖、小腿及轻柔转动双足脚踝。

GBH的十大好处

1. 简单易学

简单易学,令人愉悦。各年龄、各种族、各阶层教育背景都可以参加这一简易,自然,易行的课程,只需每天早晚各练习20分钟,长期坚持,受益终生。

2. 立竿见影

见效快,在最初就会感到解除大脑表层压力,提高睡眠质量,增强注意力,有助保持良好、积极生活态度。

3. 思维清晰

开发大脑的整体潜能,增进记忆力,增强创造力,强化智力。

4. 身体康健

使身心更加放松,得到更好的休息,增进抵抗能力,延缓老化进程,是躯体更有体能和精力。使躯体体能更充足、精力更充沛。

5. 增进交流

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增进自信和冷静处世,减少忧虑和压力。

6. 促进世界和平

减轻个体压力,增进周边的和谐环境,增进个体身心和谐,从而为世界和平做贡献。

7. 个性发展

进入大脑清静的状态,达到最好的休息,并迈向更深层的潜意识,达到心灵的复兴。

8. 迈向成功

提高创造力和工作效率,顺势而为,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9. 转变人生

设定人生目标,规律地进行本课程的修炼,实现梦想成真。

回家之路(GBH)课程五大功能

1. GBH对大脑的益处:全面开发大脑潜能,全面利用大脑的整体融合和协调,思维敏捷,增进智商,增进记忆。

2. GBH体质的益处:减轻压力,补充精力。达到更好的睡眠,降低血压,易于戒掉烟酒,放松情绪,反应灵敏,延长寿命。

3. GBH对情绪的益处:保持内心安宁,增进自信,容忍度;更珍爱自己和他人,行为和谐,减少焦虑,愤怒和沮丧。

4. GBH对职业的益处:建立坚实的自我完善系统,做正确的决定,更满足与自己的职业,更好完成本职工作。形成有效领导风格,事半功倍,增进同事友谊,降低工作压力。

第3篇

    关键词:老子;人性论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对军事学、伦理学、医学、哲学、美学等诸多学科都有着深刻地思考和独特的见解,而由他开创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乃至当今的社会文化、伦理传统及审美标准都起到了毋庸置疑的重要影响,特别是老子在人性论方面的研究和观点对身怀技艺的艺术家们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意义。

    一、静以养心,不为物奴

    老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强调“虚”和“静”,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十六章)。“就‘虚’而言,他在本体论上是表征形而上学意义的虚无之道,而在价值论上则代表着人的一种空灵澄明的精神境界”①;而“静”则是抛弃一切虚妄的念头和凡世的嘈杂,让自己能够平静心绪,修身养性。这两点是大多数现代人所缺少的,更是艺术家们所应具备的品质。作为艺术家,如果没有空灵的精神境界是很难产生灵感的,再如果他们无法平静自己的内心,经常被外界所干扰从而使自己时常地焦虑和烦躁,那就更难创作出举世之作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今的经典之作如此稀少。

    老子思想还有一个观点对艺术家的修养和德行很有帮助,那就是远离过分的物欲。物质生活是人人都需要的,但是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必然会对人的思想起到消极的意义,使人成为物质的奴隶。老子说“:不尚民,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道德经》第三章);老子还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道德经》第九章)。从老子的言行中可以看出老子很排斥物质欲望,甚至他很鄙视以追逐物质为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的人。他认为“‘金玉满堂’可能腐蚀人的灵魂,败坏人的道德,使人生活糜乱‘;金玉满堂’也可能遭到别人的妒忌和抢夺,难以终身保持。”②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追逐物质享受而用尽一切卑劣手段的人大有人在。许多艺术家们为了获得客观的收入,把良莠不齐的作品一起投放到市场,更有一些艺术家为了获得巨大的利益回报把一些低层次庸俗的甚至是一些对人类身心健康有害的作品投放出去,他们不但不能通过作品提高人们的艺术情操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反而破坏了人性的美德,搅乱了社会的稳定。

    二、少私寡欲,不与人争

    “少私寡欲”是老子在人性论方面的一个重要的观点。

    老子认为人是可以有欲望的,但是人不可以。老子说:“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祸。”(《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老子还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老子提出“少私寡欲”的观点自然是有现实依据的。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是欲海难填,拼命的追名逐利却忘记了人性的根本而被名利捆绑。在中国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告诫人们过分追逐名利的危害。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有两名大臣范蠡、文种,他俩人协助越王灭吴称雄,事后范蠡懂得功遂身退告老还乡,临走时他告劝文种也告官回乡,并写信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煮。”但文种被欲望冲昏了头脑,不听范蠡劝告,终招至杀身之祸。

    对于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来说,懂得“少私寡欲,不与人争”尤为重要,我们当今的经济政策是市场经济,因此艺术家把自己的成功和利益回报看的非常重要。“其实艺术家的成功有两类,一类是作品的内容与世俗的视觉习惯合拍。往往在欣赏水平较平庸的圈子里享有盛誉,这是其中一类艺术家的成功;另一类艺术家其作品是代表人们内心的精神实质的文明,它是能在竞争中自然存活下来的,并能推动社会精神层次的发展。也就充当医生的角色。”③能获得第一类成功的作品比比皆是,但能够获得第二类成功的作品就不同,像是贝多芬的交响曲,莫扎特的歌剧等等,这些艺术品虽然已经面世了百年之久,但依然能够给人以内心的抚慰和震撼,能够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和道德情操。作为艺术家应该把第二类成功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只有抛弃当前利益的诱惑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就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对艺术家影响深远,老子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因此,艺术家们在创作时应该遵循事物的本性和规律,因为只有本性才能体现精神,只有创作出体现精神的作品才能使欣赏者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使作品得到别人的最终认可和自身的最终成就。

    “无为而治”对于艺术家创作手法来说也是实为重要的。老子所谓的无为,体现在艺术创作中“实为一种极富灵活性和生命力的艺术原则,其真实内涵并非无所不为,而是通过艺术形式和内容来实现既定的艺术目标。‘无为’是为了‘为’,是为了更好的去实施‘不为’而‘有为’的事,是为了实现‘为’的一种态度和方法”④。中国绘画大师齐白石的许多作品都是不以作品自身形象为重,而是以体现作品的

    神韵和所表达的情感为最终目的,他所画的动物和山水看似平平常常却能叫人感慨万千,意味深长。他就是以“不为”达到“为”的。

    除了以上几点外,老子还有许多思想能对艺术家的人格修养起到积极意义,例如老子的“慈爱”“、简朴”“、不敢为天下先”等观点。老子说“:天将救之,以慈卫之。”(《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俭,故能广。”(《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这些言论不仅能够提升艺术家的人格培养和行为举止,而且能够帮助艺术家获得精神及物质上的回报。作为艺术家应该潜心学习和领悟老子思想,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感悟,从而能够诗意的居住在大地上获得终极视域的开启。

    注释:

    ①丁原明.哲学研究,2003年第3期.

第4篇

世界辽阔星转斗移风云会际。

......

德贵德、上善德、认知有序,

人生雄伟指点江山繁衍不息。

......

这几句小诗是我读《道德经》后从心底飞出的歌。每每读及这五千言千古绝唱,心里总在想:距今约二千八百年前的西周楚国苦县(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老子(李聃),为什么会乘牛车越秦岭千里迢迢暮年壮志、来到陕西周至楼观台设坛宣道,在这里凝聚生成一部东方神奇智慧的伟大经典?和着心中的歌,我曾几次走进楼观。

楼观亦称楼观台,既是陕西周至县城东三公里处秦岭山脚跟底下的一处地域名,也是中国道教祖庭“楼观”的道观名。为了探究楼观的真实面目,在麦菽将熟的收获季节,我放弃了被楼堂馆所遮目掩匿的旅游专线公路,顺便道向东折返约一公里路程,踏进一片金色麦浪,放眼楼观。

大约二公里开外的秦岭叠峰耸翠、苍苍莽莽,夏日的骄阳播洒在漫山遍野深绿浅碧的树木枝叶上,跳跃在随风荡漾的麦浪上,折射出阳光变幻的丛丛翠点、粒粒金黄,蓝天下仿佛烟岚闪烁、斑斓飘逸,生灵享受着温暖、享受着灿烂,空气中洋洋洒洒地迷漫着大地山川、人文自然和谐共处的恬静,给人满怀成熟、对称、均衡、繁荣的心灵激荡。致虚极、守静笃。正前方海拔约580米的说经台,扇形坡面上坐南面北以老君殿为中轴,错落有序地由高渐低形成四个古建院落,如一轴山水泼墨古画卷飘挂在秦岭绿树巨岩上。当我刚刚闭起双眼想把这一切刻录进脑海的那一刻,空中的阳光使我的目光渐渐迷惘,眼前的景象变幻了:楼观台似乎朝秦岭心窝凹进,像是绿荫下秦岭母亲揽抱在怀中熟睡的婴儿。

当我的目光逐渐从说经台向秦岭山脊移动时,心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醒悟:此地何以称楼观台?原来秦岭向关中平原过渡延伸时,在这里形成了一层层楼阶状景观,缓缓扶摇云海之上。近处秦岭向平原凸突部分是说经台耸立的第一层高台,不远处的炼丹峰是广厦的第二重雕梁画栋,再远处稍显矗立的秦岭山麓上,星罗棋布着凸现的巨石和凹陷的平台,在润泽清爽的绿树装扮下,形似一层层飞檐斗拱、飞彩流绿的人居工程楼群。这是一组虚幻中的真实世界:天赋灵犀地藏博大,青山显得雄伟静谧,轻摇的绿树掩匿着粉墙青瓦、吸引人们用目光搜寻世界“道法自然”的神秘玄机……建筑是民俗观念的物化符号,几千年前本无多少民居的山蛮荒野之地,祖先山民们却为它幻想创造出“楼观”这样美妙的地域冠名。一眼望去,群山烘托着古人对吉祥的期盼,满目青山都是先辈们指向未来的符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也许就是老子来此地设坛宣道、慧眼借得楼观自然景象神奇变幻,为后人研习破解《道德经》这部超越经验的立体思维巨著埋下的伏笔?

偶尔翻阅周至县志,才知道此地名叫“石楼山”。由于当年老子在此设坛讲道,使《道德经》成为中华道教的圣经,从而确定了“楼观”道教祖庭宫观的地位,久而久之人们习惯地称此地为“楼观台”,呼其乳名者已绝少。

现今的“楼观”被国家级森林公园簇拥包围着,绿树翠竹为伴,熊猫朱结邻。过千年老子手植柏,绕曲径深处的藏经楼,越高低错落的别院道舍,信步长廊庭院。从南坡登上“之”字形山道,站在说经台高处北望关中平原,金色麦浪一泻千里弄舞飘荡,渭河宛如一条黄色飘带从中流过。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隹。”据史料记载:老子来此地讲释《道德经》之前,有一名叫尹喜的人曾在此“结草为庐、观星望气、精思至道、不求闻达”,曾被周康王拜为大夫。这是我在楼观所能找到的、最早出现的一个“观”字,显然它作动词用,是“看”的意思。

我自鸣得意地品味着对“观”字的感悟,喜形于色地仰首探路……大约在二百米开外的山道上,忽见一白衫高道形拟手持木桨、脚踩竹帆,顺势山道行云流水般向山下飘来。待手遮眉头定神远望:年过七旬的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着白海青、执蒲叶扇、踏帛纳鞋、顶玄铜簪健步在下山路上。见道长红颜美髯银须、身板挺拔硬朗,虽不期而遇却顾不得寒暄问候,急着讨教对“观”字的理解。任道长手抚长须,臂摇蒲扇,像以往那样用熟悉、亲切、神情关注的眼睛盯着我,兹以通感、斯以达言,随后说:“《周易》‘乾’卦第五宫为‘风地观’,这应该是‘观’字之原始意义。‘风’者为木,地代表坤土,树木生长在大地上,茁壮茂盛,引人注目观望,故谓之‘观’也。”随拱手话别离去。

从说经台南面拾级而上,大约攀秦岭五里,登上翠微峰顶,在古松劲姿、宫观清影的陪衬下,一葫芦状炼丹炉跃入眼帘,相传老子当年曾在此升火炼丹,史称炼丹峰。按照《道德经》的诠释,世界本原由天道、地道、人道相辅相成,其中人道是根本之道,没有人就无所谓大千世界。站在古炼丹炉前凭吊先人业绩,心里却别有一股清风徐来的清爽舒畅,走进楼观时产生的一些困惑,似乎已经有了些破解答案: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不仅把《道德经》视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理论依据,还把《黄帝内经》这部伟大的医学著作奉为其人本理念的经典,进而创立了独特有效的传统养生术。在那个农桑文明的年代,青铜雕玉牙角虽已进入社会日常生活,铁器却刚刚露出曙光,更不用说当代司空见惯的显微镜、X光以及精细化工等精密仪器和试剂,尚根本无从谈起。中华先民的精英们仅凭历代相传的知识积累和肉眼观察,摸索出用火提取新物质增强人体功能的途径,显然是历史的进步。

第5篇

[关键词] 老子;自然;道;政治智慧;现实价值

【中图分类号】 B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042-3

道家哲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源头,在世界古代哲学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老子道家哲学与古希腊、古印度和犹太教属同时代并共同构成了横贯中西文化的“轴心时代”。不同于古希腊哲学对象化的哲学特征,道家哲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注重对处世方式、人生境界、社会政治和生命价值的关怀和反思,形成了独特的心灵境界哲学。以老子为首的道家“出于史官”(《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春秋时期灿烂的文化,为道家提供了深邃的人文语境;周文疲弊,礼崩乐坏的战乱时代则是这一隐士阶层为寻求心灵安宁而探索理想的政治形态直接现实原因。建立在“道”本体之上,通过对自然之“道”的探求和对人生价值、生存境界的体悟,老子独创性地提出了“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治政理想,开创了中国传统哲学史上的里程碑,在世界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哲学和当代现时政治都有深远意义。

一、道家政治思想之本体依据――道

“道”是老子道论的核心,是其宇宙生成论、朴素辩证法、自然境界论和社会政治思想的本体依据,作为万物存在的总依据、总根源,道贯穿于世界、人生和社会,运化其中,道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老子的“道”究其根源是对春秋战乱社会政治状况的反思,以抽象的心智境界将其升华为道论,以此为本体依据,老子等人并非是一种境界上的自我消遣,消极遁世的不作为,而是要内省本然自我,关怀百姓生命,将自然境界之“道”落实到社会人生,由“无为”的自然境界实现“无不为”的社会治世理想。

道家的核心是讲“道”,“道”原意是指道路。《说文解字》记载:“道,所行道也。从,从首。一达谓之道”。在道家,“道”被视为宇宙万物之自然本质和存在依据,它是最根本、最普遍的规律。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德经》二十五章)。其实“道”本身并不同于西方知识论的对象,而是从心之境界上透显出的宇宙本体。道源于生活实践,又不局限于生活层面,而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越和境界的升华。老子的道,不同于柏拉图所指的理念,也不是认识论的对象,后两者都是不具有创生性的概念,而道家的“道”是一种境界之道,这种境界是“一种源于(或缘于)人生的原初体验视野的、纯境域构成的思维方式”;“道”也是实现之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具有造物主的角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四十二章),但是这种创生是境界上的生,在这种境界上,有和无构成了道的双重性。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道德经》一章),这种“徼”是主观心境“有”的指向性,类似于胡塞尔和萨特所指的意向性,这种指向性“一定和万物连在一起说,就是连着万物通过徼向性而生物”,其单独是不存在的。所以说道的这种有性或说“徼”向性揭示了道不是实体,而是一种主观的心灵境界,因而“道之创生”是一种“不禁其性,不塞其源”的不生之生,这是一种顺其自然,实现万物的境界。因此,这种道的作用表象――不生之生,可以说是与创生万物的上帝(实体)还是有区别的。道家之道作为一种心灵境界上的本体,以一种独有的“内在体悟”智慧方式超越了西方认识论长久以来的主客观二元对立的困境。

道家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无”,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这不同于西方宇宙论,把真实的朴素的东西作为宇宙源头,如水、火、气、土等),开端便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普遍性,因此不能将“道”或“无”特殊化和概念化。“道”本体的特征与古希腊时期本体颇为相似,但是这仅仅是形式上的相似,西方本体论是认识论的对象,是关于实体层面的存有论,而老子的道论不是实体层面的存有论,它是作用层面的境界论。老子言说的“道”具有形而上的特质,而这种特质是常人用感觉所触及不到的。老子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这就是“恍惚”之道。但是这不为人感知的“道”却“御今之有”,统摄世间万物,而内化落实到社会人生则发挥“行为准则”和“处事之道”的作用,这便是老子所说的“德”。正像学者陈鼓应所言:“‘德’是‘道’的作用,也是‘道’的显现”。老子正是建立在境界之“道”的本体基础之上,下落玄妙形上之“道”到“自然无为”之“德”,并结合生活人生实践,确立了“谦下守静”的为人处世,安身立命原则。而究其根本目的,道家最初与最终关注的却是战乱社会,于是老子进一步引申他的“为人处世”之“德”,并扩大到政治社会层面,结合社会政治现实,描绘了他的“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可以看到,道家之“道”从源头开始就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不同于西方的宇宙论,道家的“道”源于政治生活与人生实践,具有中国哲学的特质;其更不同于儒家道德仁政,道家思想是对周文疲弊和政治的反思批判,也是对当时史官文化的一种反叛,道家之思想正是源于对周礼的反驳,以求一种“无为而治”的方式实现“小国寡民”式政治理想境界。

二、老子政治哲学思想基本内容

(一)“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

老子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古代战乱最为严重的春秋时代,战争肆虐,民不聊生,统治阶级的暴虐愈盛,人们反抗愈烈。这种极端的社会环境使得人民无限怀念上古治世的太平盛景。在思想上,得益于传统文化精髓,出现了百家齐鸣的盛况,这催生了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也开始反思历史,关注现实,试图创立新的应世思想来安顿自我,顺调乱世。以老子为创始,“出于史官”流派的道家不同于其他各家学派,提出了深邃朴实的治国理念,即“小国寡民”。与当时提倡“复兴周礼”的政治思想的儒家不同,道家学派反对这些形式化的礼仪道德,更加关注民本,体恤百姓,站在哲学理论高度劝诫统治者知足而安,治理国家要安时处顺,不要滥用器物“有什佰之器而不用”(《道德经》八十章),从而实现百姓安居乐业;戒除邻国间无休止的俗仪“不相往来”等方式,缔结安宁邦交,使人们自然朴实,国家安乐祥和,最后达到他们所期盼的“小国寡民”政治境界。

(二)“无为而治”的施政之道

从现实角度看,老子的“小国寡民”式政治理想未免过于极端,往往引起人们从反面将其视为“愚民”社会的一种模式。这是不合时宜的,老子的思想是站在哲学反思的角度来看待社会政治问题的,是对当时混乱之世的完全否定,尤其是对小诸侯国无限扩张的一种忧虑和反驳。可以认为“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只是一种人民心中的美好愿景和理想的期待,而不是对人民的另一种道德伦理形式上的羁绊,它是一种超越了现实社会的美好境界。老子有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德经》七十四章),试想人民连死都不怕,愚民政策又会奈他们何呢?所以说这种说法是一种理想境界的社会。而实现这种理想境界的社会就需要“治大国,若烹小鲜”,要求统治者在施政时道德法令恰到好处,朴实而细微,符合民之本性,做到不妄为,即“无为”,善待人民,最后达到“无为而治”。不同于孔子恢复周礼的道德伦理学说,老子认为形式上的周“礼”制度才是对人民的束缚与羁绊,而无为就是力图劝导人们不要过分拘泥于道德伦理形式上的“礼、名、德、仁、义”,老子认为礼是虚华无实的形式,是祸乱的发端,“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经》三十八章)摒除虚华之礼,破除外在形式之执,回到自然无为之“道”,才能无为而无不为,实现社会的无为而治。

三、道家政治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影响

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哲学思想是对祸起萧墙,残暴至极乱世的智慧反思及对人生存在方式之内省体悟。这种哲学思想奠基于“体悟天道以察明人事”的史官文化,但又以“自然之境”,达到对史官文化之流的反叛,正如其所言“道法自然”,老子以自然之道取代鬼神之天道,赋予传统文化一种新的人文语境。作为智慧之者的老子隐于世但不遁于世,虽置身乱世,但根植于传统,交融于各家之说,尊道、崇尚自然以求天人共生;尚德,无为而治以独特的视角关照社会人生,其语言深奥玄远,“正言若反”超越有限的理性,透显出了充满辩证的智慧。这种独到的道家智慧对中国古典文化影响巨大,即“作为一种民族元典智慧,对中国文化的衍射是多向、多维的,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认知世界的方式、处世态度、人生态度、谋略思想、军事思想、美学思想乃至生态意识等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其政治哲学理想对当代的和谐理念的形成至关重要。当然缘于这种智慧魅力的吸引,人们对道家哲学的传承与取“用”应世,也成为当代中西方哲学比较会通和“国学热”研究中的一大亮点。

当代中西方现代文明呈现出趋同的态势,生存方式、文化文明与政治思维的交织融汇,开启了全球一体化的端倪,但其中也映射出整个人类所亟需解决的共同性难题。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人文主义精神得到彰显,人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以此扭转了黑暗中世纪神对人性的压迫,理性在思想上统治了世界,工具理性于其中更是独占鳌头。但是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整个世界却进入了一个危机的怪圈,道德危机、信仰危机、生存危机接踵而来,各种社会矛盾多发,生存信念游离虚无,造成了马克思所说的“生存异化”危机,这使得人们对于这个物化社会产生了极大怀疑,并促使一些学者创立不同的理论形式去反思这种窘境。在这个西方文化强势,且中西文明合流的时代,中国当代文化语境和社会政治环境也难免陷入其中,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中西方文化所共同的当务之急。面对这些危机,一些西方学者企图诉诸于非理性的方式,诚然非理性主义的方式对理性具有一定的束缚作用,但是非理性所凭借的直觉、本能、欲望、意志等形式,却更容易让人走入一个荒诞无止的极端,“过犹不及”。正像一些学者所说:人们“陷入了非理性的体验及享乐主义困境,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由此呈现为种种病理状态”,非理性主义的方式无法解决这一困境,反而又陷入了另一个桎梏,得不偿失。

这种理性与非理性的思辨形式之争,无疑使得真理为世俗现象所蒙蔽,更易陷入难解的窠臼,故单纯寄托于理性与非理性范畴的藩篱,无法摆脱这些危机的桎梏。究其根原,以中国传统境界论观点来看,是世俗之务(有)扰心(境),即用“道之用”遮蔽了“道之体”,无、有“一旦分离,其中的‘要妙’就蔽而难见了。后人对它的理解极易沦为一种概念上的思辨和任意建构”。以近性思维方式应对危机的乏力,也就宣告着与之对应方法的完全失效,而追根溯源,以古为鉴或许闪耀着“敞亮”的曙光。自古以来,中西方先哲们更加青睐理智的智慧方式来认识世界与感悟人生,而“以理性取代智性、以感官之知取代内在光照的做法”,正是这种文化危机和政治困境的根源,只有栖身于智慧的光照下才能摆脱困境。追溯于此,中西方古典人文思想相互交织所透显出的张力背景,正为这种理智的还原提供了一种生存境遇下的原发视野。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老者――老子则以一种更高的辩证视角审视现实,超越了理性与非理性之争,用独特的境界智慧诠释问题,为危机的解决提供了终极答案。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批判了混乱黑暗的社会,并揭示了乱世成因,将其归结为统治者的贪心胡为和人们无限物欲。老子首先将战乱的主导原因指向了昏庸的统治者,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道德经》七十五章);而对于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老子也批判了人们无限扩张的欲望,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十二章)知晓了原因,至于如何去做,老子认为人们应遵守“自然之道”,修养“自身之德”。老子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五章),老子以自然无为之境关照人生,劝诫人们不要利用世俗所学(理性知识)做作胡为,否则必为世俗所困,要做到虚静无为,荡涤心灵“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十六章),恪守自然之“中道”,拥有这种境界的智慧才能摆脱西方式困境,做到“殁身不殆”(《道德经》十六章)。老子这种政治智慧,是“天人合一”道德理念的彰显,是我们当代人文精神领域所亟需的“光照”,它不仅对我们这个社会的调节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照亮了我们个人的人生旅途,为迷茫的心灵找到了一个安栖之所。

四、结束语

当代世界是一个发展极不均衡的世界,集中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均衡而造成的人与人自身、自然、社会不能和谐相处的境况。纵观近代历史,这种人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正是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产生的温床。透过传统与现代哲学文化视角,我们发现在认识世界与处世实践方面人们陷入了工具理性的滥用和非理性沉迷的漩涡当中,进而造成了威胁后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危机、生存危机和信仰危机。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挑战,是与世界所共同面临的难题紧密相连的。一些影响面很大的社会性问题:比如,公务员热、国企热、房地产热、投机热等等,无不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喧嚣和人们心灵的浮躁。然而危机与机遇是并存的,鉴于西方思维模式不能彻底全面的解决中国目前所面临的社会难题,并且在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等很多方面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行为习惯志趣相异,这促使近些年来挖掘自身传统的“国学热”潮流兴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道家哲学思想,由此“机缘”焕发出新的人文视野张力。老子哲学以其独有的思维张力,跨越时空,通达中西,下落到当代生活世界境域,透过“缘”出之“几微”(道作用的显现,非道体),开显“道”的原初意蕴,发扬“实践理性”的道德政治理想,为关照生存、安顿心灵、化解危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条良道。

参考文献:

[1]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3.

[2]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93.

[3]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4.

[4]卢忠仁.《老子》的智慧与中国人的谋略[J].理论月刊(学术论坛),2001,(9).

[5]邹世鹏.现时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处境及其批判[J].中国社会科学,2007,(5).

[6]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280.

[7]任军.知识之神圣性及其祛圣化历史与效应――纳塞尔《知识与神圣》首章解读[J].回族研究,2011,(4).

第6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过程设计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主体为学生,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教师创设情境还有实践机会,让学生透过这些自己经历过的事件来自主的感受教学情境所带来的知识,进而提升为能力并获得相应的审美、情感体验。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必须亲力亲为,启用全身心去参与感受还有体悟、移情,透过外在的体验和内在的自省来自主学习,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一、初中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概述

初中的思想品德主要是奠定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任务时加强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观念和意识,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来经历,首先是对道德的认知和经验的建构,对于不成熟和不稳定的经验进行检验和重新构建;其次是形成稳定的道德信念,在体验原有的道德冲突和感悟反思下形成信念;最后是对道德观念的践行,在原有道德经验于现实条件中的检验下对其进行重构和塑造,便于形成更加稳固的道德观。在这三个阶段中药注意用眼睛去细致观察,用耳朵聆听,用嘴说话,用手去操作,用身体去经历。具备学生为主体性的特征还有多样化差异性、效果持久以及亲历性的特征

二、初中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的操作过程

作为道德建构模式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领导下主动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和体悟并进行自主的建构,以实现思想品德的个性化发展,按照我们预定的过程是:感受体验—反思体验—升华体验这三个部分。

(一)感受体验

为什么要在初中的课程中设置思想道德课程呢?很明显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建构有道德品质的生活,领导学生追求有价值的人生道路。道德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炼生了道德的规范和意识。所以道德教育万万不可同实际的具体生活场景切分开来,也要回到人类的各种生活当中去,包括了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等等,要懂得利用生活这一主题来引发对道德经验的养成和积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获得且积累、反思了生活经验,而这些生活经验都是人类生命历程中意识部分的集合,同样也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必须经历行为上的亲力亲为,也就是体验常用的意义,某种场面、事件还有情景,也包括了心理上的体验。一般来说感受体验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课前体验还有课中体验。课前体验可以帮助充实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使其不再局限于传统教材伸展到学生的生活空间,及时充实了课本教材的内容,加强了内容的亲和感还有现实存在感。这些一般都表现在将教科书内容同学生真实生活的问题相结合,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展开教学。课前体验可以分为参与调查活动还有回顾生活经历,透过这样的体验来收集有关的实际数据、图表、信息和故事等,引发学生的感受体验。例如在《孝敬父母》一课中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在肚子上绑一个5公斤重的沙包或者米袋,持续一天时间。这个任务让学生体验到做妈妈在怀孕期间的辛苦,这时候的感受是深切体会出来的,就更加具备说服力。课中体验主要是创设一些情境来引发思考,要注意结合真实生活的个例,把握好课堂的时间和顺序。

(二)反思体验

这个阶段是最为关键的,在对道德原则和体验有所了解后内化这些规范和原则,这也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经过反思之后更多的认识了自我,评价自己,形成稳定的道德观念。例如在《珍爱我们的生命》一课中让学生思考并交流问题:你曾经有过灰心绝望的时刻吗?你怎样消解这种情绪?然后再呈现出比较的问题:比较材料一、二,你更加赞同哪种对待生命的看法?由于前面问题开始引发学生的广泛思考和议论,这时候已经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师生共同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对话式的探讨,有助于生命的沟通和情感的碰撞。教师应该注意在课堂中不要完全按照设定的教学目标和计划进行教学,而应该懂得灵活应对课堂随时发生的状况,注意掌握与实际情况相不一致的偏差,思考为何会存在偏差。

(三)升华体验

学生的道德经验在所谓信念的支持下形成良好的个体思想品德素质,而升华体验就是最终极的部分,分为两步进行,首先是呈现情境让学生领悟升华,例如在《珍爱我们的生命》中,让学生接触比较癌症母亲郭雪姣还有自杀中学生两种对于生命不同的态度来增强自己对于消极情绪的反抗和抵制,将学生的情感引领向,这时给学生一幕场景设置:正好碰见中学生在楼顶跳楼前的徘徊,你将会对他说些什么?这时候搭建的这个平台就是使学生从朴素的高昂情感上升为理论支撑的道德认知,并且有认同感。还有然后是课后的拓展,要求学生知行能够合一。这时候可以设置一些探究的活动样式,例如时政编辑、参观访问调查、公益活动还有小记者采访等,来实现贴近生活,让学生更感兴趣。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经过审查的人生并不值得度过。”而在这里存在“审查”主要就是指代反思,苏格拉底是想要告诫全世界的人,在生活当中要不断的对自己的人生还有思维、生命的价值进行反思和考虑,从而更好的确定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第7篇

在中国养生界,金天成可以说是很有理想和见解的青年养生专家,他倡导“全民养生、全民幸福”这个理念,并且身体力行地积极践行。

青春的博弈

1976年,金天成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不到2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家境贫困;八九岁时,全家迁到河南省驻马店,据说是因为向往平原,可以多种些庄稼。在八个兄妹中,金天成排行老八,自小他体弱多病,由于家里贫穷和好强,又没有父亲及亲朋的照料,经常受到邻居孩子们的欺负。

那时候,金天成的梦想是学武术,做一个顶尖的武林高手,让家人不再被邻居们欺负。为了实现少年时期的梦想,初中时,他跑到少林寺中住了两天,想在那里拜师学艺,幡然醒悟后回到家里。一天,他目不识丁的姑父语重心长的对他说:“文官动动笔,武官跑死马。”跟他讲起了三国诸葛亮和张飞、关羽的故事,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而张飞、关羽战死累死疆场……对金天成影响很大,基本上改变了他学武的想法。学文、赚钱,做一个成功的商人,成为了他新的想法,或者说是重新有了新的梦想。而这个改变直接影响到了他今后的几十年。

初中毕业后,金天成带着要成功的决心和梦想,开始了人生打拼。他先是跟人到沈阳的建筑工地上打工,但是他并不甘心做一名建筑工人。那时候,社会上兴起了一阵公关热,很多人都在学公关学,不甘心只做建筑工人的金天成也报了一个培训班。在学习期间,他甚至夜晚冒着大雪,站在路灯下看书。他想通过学习公关学知识,走出建筑工地,出人头地。但是,在一次和老师的交谈中,这位大学教授告诉他,公关学知识很有用,但学会了未必就能去做公关工作。再加上随着天气的变冷,建筑工地停工了。金天成也放弃了公关学,他决定还是另寻成功之路。

1992年,金天成决定去南方闯一闯,当时正好有一位同学在广东台山县,于是,他找了过去,先后在木料厂、塑胶厂当工人。当然,金天成并不甘于做工人,但是苦于没有找到事业的方向,只能先打工。闲暇时,他就拼命地看书。他的好学与上进感动了厂里的台湾老板,好心的老板多给了他一个月的工资――800元,让他去买书看。

1997年,金天成不再甘心在工厂打工,手里没有钱,就找到姐姐借了300元,独自一人乘车去了广州――完全陌生的大都市,他决心在广州寻找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初到广州,金天成吃尽了苦头,慢慢地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这些成就主要是指在赚钱上的。在广州的这段时间里,金天成先是去做销售,半年后,又跳槽到一家大的推销公司,8个月的时间里,他一天假都没有休过。1999年,金天成的努力得到公司的认可,被指派到郑州组建分公司,从一名推销员做到了分公司经理的位置。随着事业的起步,金天成选择了退出公司,他发现这些并不是他想要的。

2000年,金天成回到广州,寻找新的行业。他先是开推销公司,推销日常用品,后来又去做保险,接着又在联通公司做集团网业务,后来又和朋友合伙投资50万元做酒店厨具节能设备。那几年,钱没少赚,经历的事也很多,但在金天成心底感觉这些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在金天成的心目中,他感谢那段漂泊的打工生涯,他和坎坷不平的命运做一场青春的博弈,尽管在过程中有过泪水,有过失落,却磨砺了他的意志。

首倡全民养生公益活动传承实践经典养生文化

2007年,金天成自己开了家公司,做右脑开发教育的培训业务,这对他来说,是人生的又一次转折点。不是说是因为公司开的很成功,因为由于从事右脑教育培训,金天成很快熟读了《道德经》、《心经》、《弟子规》、部分《黄帝内经》、部分《易经》等经典文化,《道德经》甚至能倒背如流。正是这次与东方思想巨著的碰面,改变了他今后的前进方向。

让金天成顶礼膜拜的《道德经》是一部怎样的堂皇典籍? 相传,当年老子看破时局,决定弃周西行,于是一人倒骑青牛,缓缓向秦国方向走去。于此同时,在西行必经之地――函谷关,守关关令尹喜站立城头,远远望见东方山谷中一团紫气冉冉飘来,他预料是圣人老子即将来临,于是,派人清扫道路40里,夹道焚香相迎。见到老子之后,尹喜请求老子把智慧著成书,传与后世,造福万代。于是,老子临行前在简牍上写下《道德经》,5000余言博大精深,涵盖天地精髓,成为东方文明的经典著作。

北京辟谷中医研究院金天成院长的事业则是起源于对《道德经》的感悟。一部博大精深的哲理著作,指引着他走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境地,从此,在思想上达到了一种升华,由原本对金钱、对个人成功的渴望,逐渐转化为一种平静而有力的对世人社会的“慈爱”。可以说,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给了金天成精神的力量,同时更重要的是给了他新的事业方向:把传统经典养生文化与现代科学养生方法融合起来,指导人们科学、规范养生,让人们在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获得心灵的幸福感。

他说,这是他内心真正想追求的事业。

通过精读《道德经》,金天成对传统经典巨著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被这些传统经典著作中的智慧所吸引,越读越觉得有意思,越读越觉得有道理,发现原来真正的智慧都在老祖宗的这些堂皇的著作里!随着对这些经典著作的痴迷,金天成心里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要把这些传统经典文化中的大智慧传递给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自2007年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想法如同起伏的波涛时刻冲击着他的内心深处。也是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病,几乎击垮了金天成的身体,病痛的折磨使他体会到健康的重要,同时,也使他萌生了做经典养生文化、传播健康的想法。

2009年9月9日,金天成来了北京,放弃了在广州打拼十几年的基础。他要以北京为新的起点,做国学,做养生,做经典养生文化。当然这并不是轻易下的决定,这是他经过数月的思考,无数次的打坐,反问自己内心而作出的一个决定。

传统经典文化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人们在思想上产生巨变,经典养生的方法可以让人们在身体上保持健康,如果把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思想与具体的养生方法结合起来,那样产生的作用一定是巨大的。这是金天成在心底反复思考的一个想法。另外,多年社会打拼的经验,也使金天成意识到,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95%的人都有亚健康的状况,也就是说人们需要一个科学、规范的养生指导,按商业分析的角度来说,社会有对科学养生的迫切需要。

一个清晰的事业方向摆在了金天成的眼前:依靠传统经典养生文化作理论基础,指导人们运用科学养生方法。金天成还有一个想法就是,现在做养生的行业里,之所以鱼龙混杂,充斥着唯利是图的铜臭味,对于“江湖骗子”媒体上时有报道,就因为缺少科学和规范,以及经典文化层面的理论指导。他希望通过自己在经典养生文化方面的认识与积累,传承经典养生文化来为现代养生行业的规范化、科学化做些贡献,甚至来领跑这个行业。因为,只有回归到传统经典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源,这个行业才能走得更远。

为此,金天成把自己教授的养生方式,定位为养生理论与口口相传的养生心法相结合,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具体养生方法与养生文化相结合,不仅能够给人带来身体上的健康,更重要是能够起到优化思路,开慧解惑的功效。这些养生观念是来源于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是祖辈们传承了几千年的宝贵财富,其中的价值和作用不言而喻。

为了掌握更多科学的养生方法,金天成首先从与养生机构合作的方式入手,为这些机构招生,上课时做辅导老师,全程跟踪观察、体验效果,学习他们的方法和经验,同时,还相互比较各个流派的优缺点,不时同各个派别的传人、掌门人交流学习养生知识,有时请一些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帮忙为学员讲课。金天成很快掌握了多种派别的主要养生方法。

2010年,在与多家养生文化机构合作之后,金天成在一实力雄厚的集团公司的支持下,在国内首先发起了“全民养生”的公益活动。活动采取公益的形式,每周四开设养生实修课程,课程分为“开示”、“实修”、“答疑”3部分,包括讲授养生理论、打坐、打太极、经验交流等若干部分,一般由金天成和知名养生专家共同授课。每次来听课的学员都有二三十人,其中不乏公务员、企业家、白领,甚至还有慕名前来听课的保健医生、知名医院的医师、护士等。

这是金天成迈出的验证实现传承经典养生文化梦想的万里第一步,尝试是成功的。这几年来,或者与别人合作,或者独立办班的形式,先后在北京平谷、房山、昌平及广州等地开办了大大小小100多期辟谷养生班,有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的3000多人参加,通过理论与实修相结合的课程,他们在净化身体,净化心灵,去除亚健康的同时,精神上也达到了一种超脱,用金天成的话说,达到了既能“迅速恢复健康”的同时又能“优化思路、开慧解惑”的效果。

养生行业中的佼佼者

金天成原名为金志成,改名的原因是有一位老师、也是后来的学员,告诉他,要想帮助更多的人,这个理想不能仅仅是志在成功,最重要的是今天就要实现,金天成的谐音也就是“今天成”,每天都能成就他人,那么距离成就梦想就会更近一步。听起来更有种活在当下的意味。不过不管是“志成”还是“天成”,都能看出他是一个在坚定追求梦想的人。

多年以前,金天成追求的是对家庭关爱的回报,追求个人成就一番事业的理想。后来随着对国学的不断理解加深,渐渐地这个理想已经升华为了对身边人的回报。金天成常说做人的层面最重要的是“善”、“慈爱”,懂得“道”也就是能够做到“善”。从事养生行业,金天成最大的愿望就是帮助其他人掌握健康养生的方法,实现身体健康的同时,能够领悟到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内涵,做一个心灵幸福的人。这是他首倡“全民养生 全民幸福”内涵丰富的精髓!

目前来看,金天成的养生文化与养生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国家民政部原副部长张文范对金天成的养生模式大加赞赏;国家铁道部原副部长国林为他题写“养生善为先”,鼓励他在继续为养生事业大施拳脚;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对于他致力于中华传统经典养生文化给予很大的鼓励;以前的学员逢年过节还经常给他电话或短信的问候。

2011年8月份,在北京平谷绿谷花溪开办的辟谷养生班上,一位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和在英国任教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交流会上反复强调从来没有感觉身体这么好过,同时在思想上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这些学员中,资产千万以上的企业家不在少数。今年国庆节期间,有一个公司年营业额5000万的公司老总,在朋友的介绍下,参加了辟谷养生班,两天,多年的鼻炎症状都不见了,于是,表示要从事养生这个行业,也为传播养生文化做些贡献,积一份功德。

还有一位企业家,在进行辟谷之前,得了急性胃溃疡,去医院输过液之后,按时来上辟谷养生课程,经过7天的辟谷,胃溃疡的症状也消失不见,在小组讨论时,他激动地告诉大家,他也要投资这个行业。

第8篇

关于“养生与修道”和古今修炼文化的价值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这句简单话语,蕴含了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文明。同时,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文化与和物质财富,使上至帝王,下至庶民,赖以生存,陶冶情操,邀游艺坛。当代禅学大家吴言生教授在“禅的智慧与心灵修炼”中,提出人的寿命,应能活到茶寿(108岁)。此已成为21世纪人们的生活目标。

“养生与修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仅是一支不朽的传统文化,又与传统医学联系甚深。大家知道医圣扁鹊的典故,有人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谁看病最厉害?扁鹊说:大哥。又问:为何他不出名?扁鹊答:大哥治病于未发,和他在一起的人,没有机会得病。扁鹊又说:其次是二哥,治病于微发,乡里人都知道;虽然他自己名满天下,医术却最差,因为病人不行了,都找他,又拉又锯,伤筋动骨,是最低级的疗法。这个典故表述了“治病不如预防,预防不如养生”、“养生修道”重于医疗的道理。

事实上,传统医学早有上、中、下3种疗养层次之分:上乘治病于未发、无形,自然疗养,是一种养生大法,把自然疗法和“养生修道”相结合,古代称之为“神仙之术”;次之,便是预防病变;再次之,才是治病。古代名医不仅能够妙手回春,更提倡养生修炼,他们大都是健康长寿者,留下很多宝贵资料,如古老医学《黄帝内经》、扁鹊的《难经》、华佗的《五禽戏》、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这一博大理想境界,不仅指出了人是一个小系统、小宇宙,天地是巨系统、大宇宙;而且进一步揭示人身有天下之象和宇宙之象。养生与修道就是进行人与外部世界的自我调控。如《道德经》说:修之以身,其德乃真。儒学经典有:格物知致,诚意正心为内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另外,国学以德入道、以孝入道,以道为师,以及天道、地道、人道、医道和商道等,无不与“天人合一”的观念相联系,是“养生与修道”的伦理观与哲学观。

关于“养生与修道”和当代生命科学中的修炼

有历史记载的修炼文化几千种,保留下来的有250多家,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佛教文化和其他优秀的修炼文化。不同文化领域,都建立有自身修炼文化的思想和体系,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的佛明心、道修身、医祛病、儒治世、武健体等,并由此创造了分门别类各具意识形态的功法系列。

当代生命科学修炼,融佛、道、医、儒、武以及世界一切优秀修炼文化于一炉,指出养生与修道靠心性、气势和哲理的心物辩证法,即: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修炼内容有健身、美容、优智、超能和潜能开发及气功、武术系列。通过修炼生命和自然的本性相融洽,使人的心性和有情感的身体,超越人体本性,摄取一定超自然能力,产生人体暗能量和宇宙暗能量相协调、相转化、相融合,达到超时空生命大自在的水平。

气功是古今修炼文化关于性命双修的重要养生修道课程。圣哲们曾指出:大到宏观世界,小到微观粒子,所有事物都有生命,万物皆有灵,而它们又都是相互联系、制约和循环的生命世界。气功修炼的“松、静、定、慧”4要素,就是通过人的身心放松、入静,使大脑不胡思乱想,以求最佳定态中达到人与自然合一,获得人的生命与宇宙天体的修养,使自身觉悟而生发智慧,来感悟生命与无限宇宙的起源与终极现象。

“养生”与“修道”是两种修炼文化内涵意义上的境界,“养生”是修身养性的课题,一般修炼术语讲:“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从简单的“调身、调心和调息”三部曲做起,行站坐卧不离这个。当代养生是一种生命科技在性命双修中的核心课题。比如,硬气功是机械力的技巧应用加上意念,即人体暗能量,懂行的知道意念力与机械力的技巧应用;而“修道”是通过人的身心体验“生命奥秘和宇宙大道之理”有关起始和终极的课题。“养生”与“修炼”异曲同工。通俗而言,炼神就是炼光子。更深层次地讲:是人的“魂”、“魄”的精神世界,进行内观自省与外感无限宇宙,而觉悟于生命现象和无限宇宙的起始与终极关怀,是一种“人天合一”,即“人与自然大统一”的修炼课题。

人们在一个自然生活的环境中,运用人体这部十分精密、自由协调的生物仪器,把握与顺应自身和大自然的交流,来接受大自然的良好信息,进行身体自控调理修养,实现生命自我调控,进行人体与大自然的一种交流,是人与人、人与生命、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人与宇宙万事万物的交流,这种吐故纳新,是人在修养中身体的高度放松,使组成人体这一大躯体的无数微粒子被激活而转变为生物光子的能量流,与宇宙天体中含有的高能量流相融合、相交换,使宇宙间高能量和高营养的物质信息补充自己重新组合。这不同于现代医学在分子水平、原子水平的物理疗法和化学疗法,它没有任何副作用,是自身这部生物仪器,自行调理,决定取舍的。进行人的生命与自然整体交换组合还原成一个全新的、健全的、健美的身体,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人们在气功修炼过程中,存在的两大弊端是散乱和昏沉,散乱指思想不集中,昏沉指人处于昏沉状态的现象。二者是修炼文化功成圆满的“拦路虎”。各门派历代修行者,都懂得“大道先止念”。修炼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一念代万念,念止无心处”,“练心练到无心处,练意练到意不存”。佛家提倡:明心见性,万法归一。道家提倡:修心养性,守中抱一。医家提倡:虚心定性,抱元守一。儒家提倡:存心养性,机中贯一。武家提倡:心思专一,出神功。“以一念摄取万念”,达到心中的入定,这是一切修炼文化的根本奥妙,也是“养生与修道”的基本法门。全凭心意用功夫。修炼要找到适合修炼意守的那一念。如果出现散乱,有念头就要断念。“不怕念起,就怕觉迟”。有念头就要马上断掉。修炼功夫上去,自然万念归一,心思专一。佛家叫不即不离,道家叫绵绵若存,儒家叫勿忘勿助……总而言之,以一念代万念,是一切修炼入门非常重要的法要。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又说:“失道而后有德,失德而后有仁,失仁而后有义,失义而后有礼。”总而言之,得一者万事毕。得“一”就是得“道”。得“一”而得“道”就是“人天合一”,得“道”就是“觉悟的人”。这是人与自然大统一的伦理观和哲学观。只有觉悟的人,通过人的身心体悟宇宙万有世界的归“一”,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大统一”。否则,难以求得“生命现象与自然大道之理”的真谛。因此,老子《道德经》中说:“上士闻道,勤而学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足以为道”。《论语・雍也》中说:“中人以上,可以上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卫灵公》又说“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同理,“养生与修道”的修炼,若没有“虚极静笃”读不懂《老子》和《道德经》,没有“心斋坐忘”读不懂《庄子》和《南华经》,没有“斋戒慎独”读不懂孔子和儒家经典,没有“禅定”读不懂《佛经》。

第9篇

“知道‘湿地’吗?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净化空气,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寺庙同样有湿地作用,自杀的来这里学学佛法,不再想死;夫妻反目的来这里感受一番,破境重圆了;还有常年患抑郁症者,到这里吃吃斋念念佛,病好了……”去年初,记者曾探访过这座历史古寺,深深感受到了其信息化建设的力量,日前再次走进慧日禅寺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慧日禅寺住持传喜法师告诉记者,当代佛法的传播方式可以很现代,但修行还是很传统,心灵很质朴;寺庙犹如一台“净化器”,对信众们产生的是无与伦比的向心力,清净而略显单调的修行生活却让许多佛教徒心生景仰。

一座寺庙的“湿地效应”

传喜法师,生于1967年,20年前在悟道大和尚座下披剃出家,于明大和尚座下受具足戒。而他与佛教结缘却在更早之前。“似乎生来就是为了出家,从小看到佛塔就激动,感觉自己就是佛家之人。”

“寺庙的作用不可想象,自杀的来这里学学佛法,不再想死;夫妻反目的来这里感受一番,破镜重圆了;常年患失眠和抑郁症者,来这里净化一下心灵,病好了……寺庙就像一块‘湿地’,有修复功能,在这里可以排遣心中的烦恼,沉淀我们的生命。”这是记者第三次与传喜法师面对面,听他说传统文化,说芸芸众生,而对于寺庙的比喻总是别有一番哲理。

“这个世界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许多原来没听说过的疾病都出来了,原因当然多种多样,可地球上的湿地却越来越少。湿地是什么?是地球的‘肾’,肾出了毛病对毒素的过滤就成了问题。”法师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寺庙是一台很好的‘净化器’,能把尘世的许多毒素滤化掉,让健康的、有价值的东西充盈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来。”

“出家人为什么穿了这身衣服、剃了光头,到哪里都让人知道我是佛弟子?”这就是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来现身表法。表面看是出家人,实则是大悲的示现。“这是佛法中扛旗子的,在与烦恼的战斗中冲在第一线的人,所以出家人建庙为众生,不是为自己。出家也不是逃避,而是一份责任、一份承担。”

传喜法师告诉记者,有个弟子一次从镇江哭着来见他,说丈夫把公婆和孩子扔给她,带着“小三”跑了,儿子不听话,学习成绩差,公婆年事已高,她感觉无力承担,不想活了。法师开导她要学会包容,佛弟子要大度地承担应该承担的事,孝敬老人抚养孩子是做人的天职。大半年后,她丈夫电话打回来,要回家求她原谅,她当然委屈,不想要他,法师又劝导说:“要把丈夫当成儿子看,假如是你儿子这么做了,当妈的会不管他不要他吗?”

“为何要把出轨的丈夫当儿子看待?”面对记者抛出的问题,法师说前段时间去山东,给潍坊兽医职业学院的学生做传统文化讲座时曾提到:“中国人用筷子不叫两根,而叫一双,是说事物都有阴阳两面,用筷子时一根不动,一根在动,两根都动就会发生问题。筷子的长度是七寸六分,老祖先是通过筷子告诉我们:人有七情六欲,但要有所控制,通过吃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

“七情六欲失去控制时必然会犯错误,犯了错误是抛弃还是挽救?答案不言而喻。”传喜法师告诉记者,伴随着新的传播技术和人们对心灵层面的更多关注,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佛教在今天依然闪烁着悲智的光芒,其奥秘就在于能够净化人心、救苦救难,心态改变,命运当下就改变。

“我爷爷活到一百岁,日常生活保持着传统习惯。小时候在爷爷面前吃饭有规矩,碗筷不能碰出声音,吃面条喝稀饭不能有响动,夹菜时筷子不能伸远,不能挑三拣四。这些规矩提醒我们:不能放纵贪欲。”忆起过去,法师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这种提醒很少了,“没有规矩生命也就没有高度,年长后会发现这些规矩很重要。一个人一辈子,小的成功靠努力,大的成功靠福报,不败的人生靠的是高素质的修养,其实就是对七情六欲的把握。”

在清凉中和自己不期而遇

传喜法师告诉记者,由于人们漠视因果,肆意造作恶业,感召业浪此起彼伏,使得各种危机接踵而至,说到底还是信任危机惹的祸,以至于给人类带来本不应有的灾难。

“中国自古有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中华民族一些做人的道理深有寓意,但社会上这种概念却在消失淡漠,因此有了各种危机,危机久了就会形成灾难。”作为出家人,传喜法师见解独到,他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出的因果关系里去把脉当前之乱象。

“一味追求发展无视可怕后果,是人类最肤浅的做法。幸福不单由物质决定,而是一种内在精神的体验和感受。传统中医理论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就会生病,精神和物质不协调会造成人类社会的畸形发展。”传喜法师说,近些年他在海内外走动呼吁,“过度膨胀的人类欲望,是人类自身生存的陷阱。当今世界的危机不仅是经济危机,而是改变人类的生存危机,进而走向合理生存的重要转折点,这也是东方文明复兴的重要契机。这个世界是每个人的大课堂,一些现象值得警醒与反思。”

2013年传喜法师应缘随请到山东,趵突泉在法师眼里,“就像一品大员,三眼泉之间距离相等,波浪来波浪去,像跳舞扭秧歌,也像在书写古体的‘水’字,很有意思。”

传喜法师对记者称,要带着景仰的心欣赏碧水蓝天。一切恭敬,所有的生命都折射着真理之光,当生命越来越真实时,就会发现世间很美,众生很可爱。因此,他像个勤恳的农人,投入地去播种,并坚信通过正确引导人人皆可成圣成贤,“这就是佛教的积极性”。

提到恩师上悟下道大和尚,幸福与喜悦立时盈满传喜法师的脸颊。“看到我师父,相信这世界有佛了吧?”他指着桌上的一张照片说,师父11岁茹素,13岁出家,几十年不倒单、过午不食,出家70余年,经历也不退转,每个细胞都是功德。“为的就是把正气播向人间,引导大家与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接轨。”

去年“七夕”,复旦大学总裁班到慧日寺作寻根文化之旅,体验寺庙生活。晚斋过后,传喜法师亲自带领学员们做佛门中独有的游戏“凭心寻宝”。几天下来,他的亲和力深深感动了大家,交流时有的感悟深刻,甚至痛哭流涕,称“寺庙难得的清凉和自己不期而遇”,开始反省年少时的轻狂,感悟倾力打造的商业王国不过是沧海一粟。“大家都能与自己不期而遇,世间会少了很多危机。就像每天照镜子,古人以铜为镜可正衣冠,我们以古为镜可正今天,以佛为镜能够正身心。”

传统文化同样需要输出

传喜法师每天都会发很多条关于传统文化内容的微信和微博,俨然是这个浮华世界里的“精神导师”。而现实版的他则不辞辛苦,率慧日寺弘法团队每年行程数万公里,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寺庙反成了他的驿站。

《齐鲁周刊》:2014年是您出家20年,在世界各地弘法10年,当时是怎样一个情形?

传喜法师:2004年,台湾的海涛法师来做佛学交流,非常慈悲地邀我出来弘法,那时东南亚等海外有很多佛教信众,我这个人比较迟钝,当时想既然生在中国大陆,缘分就在兹,海涛法师邀请之后我也没有马上答应。后来那边又请,就去请教师父,师父说:“哪里有法缘,就到哪里去。”这样,不单国内,还到港澳台、东南亚、欧美等地,应缘随请,举办心灵讲座、讲经、开示等。传统文化同样需要输出,“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

《齐鲁周刊》:可否解释一下您的法号?

传喜法师:传喜的法号是师父所赐。“传喜”――就是把两千五百余年来,从佛陀祖师、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佛法的法喜禅悦传播出去,这也是师父交给我的使命任务啊!

《齐鲁周刊》:您作为佛教的一位法师,曾讲过《道德经》,是出于怎样的一种考量?

传喜法师:2010年,慧日寺举办首届夏令营,想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儒家的、道家的,还有佛教的,当时就讲了《道德经》。我是佛教徒,也是中国人,东方文化哺育了我。《道德经》是中华民族优良文化的代表,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明珠。老子写《道德经》时也没说是什么教,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中国有这么重要的一部经典。讲解《道德经》当然不会违背道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也加注了佛教的理念来解读,应该说不分教派,给孩子们提供了一顿文化大餐。希望藉此,在年轻的心灵里播下认识我们祖先优良文化的种子,能够在当下净化身心,得到受用,享用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

《齐鲁周刊》:人们对佛教还是多少有些误解,在您看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传喜法师:现代人受的是无神论教育,很多人以为佛教是有神论,就这样先入为主。其实,如果划分的话佛教恰恰属于无神论。佛教里讲到有鬼、有神,这只是现象,不是有神论。鬼神是从哪里来的?只有这个现象,并没有他的本质。所以佛从根本上建立了“无神论”,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人的命运,让我们积极改造自己生命的因素,制造良好的生命因缘,开出幸福的生命花朵。

第10篇

【关键词】品德课活动化;社会调查活动;资料搜集活动;参观访问活动;游戏表演活动;讨论交流活动;选择辨析活动;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是指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索、主动操作、自主活动为特点,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等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观念。 “品德课活动化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化教材内容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学习道德知识、体验道德情感、培养道德能力、形成道德行为,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道德素质基础。

一、课前准备活动,开阔视野,丰富道德感知。

课前准备活动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一部分。课前活动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知,为课上学习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道德实践能力,发展学生自主自立的精神。常用的有:社会调查活动、资料搜集活动、参观访问活动、社区服务活动、课前游戏活动等。

1.社会调查活动。课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对所关注的问题通过亲身体验,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帮助学生领会有关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认识。如教学《我是谁》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课前到公共汽车上和商店、公园、医院、电影院、超市等地方调查,了解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每个场所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承担好自己的责任。

2.资料搜集活动。课前让学生收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文字、数据、音像、影视等资料,建立学生的多维认知表象,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加强感性体验。如:教学《幸福生活的地方》一课时,让学生搜集长辈们的照片或向长辈了解她们那个年代的生活情况,开展“我和父母比童年”活动,通过过去和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对比,使学生感受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3.参观访问活动。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课前让学生深入生活,接触社会,亲身感受课文所讲内容,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激发良好的道德情感,指导行为实践。如教W《幸福生活的地方》,课前布置学生到附近社区办的邮局、银行、医院、超市参观,或访问自己的长辈,了解社区的变化情况,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一切中真切地感受到生活越来越好。

二、课堂学习活动,体验感悟,提高道德认识。

品德课堂是学生品德学习活动的主要环节,教师要精心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体验、感悟,获得道德认识、情感、行为的发展。其形式主要有:游戏表演活动、讨论交流活动、情景模拟活动、自我展示活动、选择辨析活动等。

1.游戏表演活动。游戏是一项适应儿童心理和生理特征的生动、活泼、趣味的活动。品德课教学中常采用游戏表演等形式,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悟道德观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如在教学《我爱老师》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将班上的任课老师和学校里其他一些老师的相片做成幻灯片,用数字进行链接,开始上课了,我对学生说:“老师的电脑屏幕上有这么多的数字,每一个数字后面都藏着一位我们学校里的老师,大家想不想把他们找出来呀?”学生跃跃欲试,纷纷举手要求上台来操作,尤其是当找到自己班级的任课老师时更高兴,找出来后还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位老师。这样,通过一段活动化教学,学生积极性高涨,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爱老师的情感。

2.讨论交流活动。在民主、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中进行探讨、交流,不仅能营造一种无忧无虑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还能从听他人中捕捉信息,调整深化自己的认识,是学生由被动地听转为主动参与的一条有效途径,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激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各抒已见。

3. 选择辨析活动。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对是非好坏的理解往往是具体的、个别的,分析问题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情况,确定合理行为的能力,我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经常设计一些行为辨析题,让学生走上辩论台引导他们参与评价活动,从而明辨是非,深化道德认识。

三、课后延伸活动,升华内化,指导道德行为。

课后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社会及生活现实中实践道德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课后活动应与学校活动、家庭教育及社会实践密切结合,使导行生活化、社会化,营造学生活动的大环境,形成教育的强磁场,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生活大课堂,亲身实践,发展道德能力。

1.与学校活动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明白了一些道理,但如果不在实践活动中付诸实施,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行不一。因此,只有和学校活动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2.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结合品德教学,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对形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如教学《我为家庭添欢乐》一课后,让学生回家与家长商量,给自己找找岗位,如扫地、收拾碗筷等。过了一段时间,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着长辈,为家庭增添了欢乐。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的道德内化,而且增强了德育的实践性。

第11篇

关键词 老子 《道德经》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在当今时代,全球生态状况日益恶化。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利用自然界资源的能力大大增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肆意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却很少考虑环境的实际供给能力,结果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不但威胁到了人类,也威胁到了动物的正常生存。就像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中所讲,“启蒙”走向了自己悲剧性的反面。也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源枯竭等一个个接踵而至的生态问题,为人类的未来打上了问号。

作为我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之一,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一种典型的古典形态的存在论生态观,具有生态中心的内涵。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克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在当代重新解读老子的生态思想,将会对于当前人类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提供十分有益的启示,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道德经》作为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集中体现了老子的思想。因此本文从当代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入手,以老子《道德经》中的生态观点为理论根据,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指出道路。

1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思想根源

自工业革命之后越来越发达的科技给人类创造了不可估量的财富与价值,也是人类成为了地球和其他生物的统治者。这看似确实值得骄傲,然而,近几百年的事实让人类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那就是:我们一直强调与自然的分化对立和对自然无情的攫取和破坏,但是人类征服自然的结果并没有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也没有使自然成属人的存在,相反,人对自然的统治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最终必将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人与自然的关系古已有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械论或分析论的,这种观点将人与自然完全分离,认为人就是自然的主宰,自然为人类所有为人类服务,人类可以任意地向自然索取,这逐渐发展为后来的人类中心主义。另一类是整体论或有机论,这种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息息相关,这发展为后来的非人类中心主义。

在中西方文化比较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存在着较大差异。西方自古就有天人相分的传统,他们明确区分主体和客体,将自然界看作异己的存在物,在工业革命之后这种思想逐渐发展为人类中心主义,可以说,西方自古便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这种思想很容易便导致人类对自然的轻视与主宰。如今,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在不断探寻用科技手段解决生态问题的过程中,却越来越发现这种诉之于外的方法途径并没有带来预想的效果,每一次新科技的使用往往又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科技决定论”已日益被证明是片面的、狭隘的。于是,人类开始转变思维,诉之于内,重新审视人类自身的问题,反思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意识。

而中国与西方恰恰相反,中国自古便注重人与自然的同一。尤其是道家哲学,从来就主张天人一体,万物同一。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道生万物,天、地、人都是一体的,人应顺应天道,顺应自然。我国著名哲学大师蒙培元指出,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都以“生”为哲学的根本内容,自然界是一个不断创造生命的有机体,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共生共荣。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的一切行为应当顺应自然(即遵循自然规律)。

目睹了过分高扬工具理性与科学技术所导致的自然恶化之后,西方一些学者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古老而富于智慧的老子哲学,试图从中寻求解决人类困境之道,导致生态恶化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正在逐渐弱化。

2老子的生态思想及在当代对我们的启示

“道”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范畴。“道”似万物之宗,是天地万物赖以产生的本根。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的,故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认为道作为万物的本源,不仅派生了万物,也派生出人这种具有能动性的动物,人和万物在道生万物上没有区别,也并不比物高级。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老子十分崇尚和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纵观历史,可以说最早、最系统地提出顺应自然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就是老子。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的一切行为应当顺应自然(即遵循自然规律)。这一思想,便是老子的“天人和谐”思想。所谓“天人和谐”,实际上就是 “天人一体”或 “天人合一”,即要求人与天地(自然界)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而不是人与天地(自然界)相分离,甚至于相对立。人类只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性,并在与自然相处时顺应和遵循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认为,自然是一个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尊重自然万物,尊重一切生命,贵己而贱物,而是“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老子没有把人理解为天地间最贵者,而是把人视为与自然同等重要的。真正的人是体认到天人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并领悟自己的天性的人,而不是宰制自然的人,人是自然的人而不是自然的主人。“天人合一”就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我冥一。老子从天到出发,以天道来感悟人道,认为天道才是根本,人道为末,人道应该融入到天道之中,归于天道。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认为,“天人合一”的比较深刻的含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的关系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而不是敌对的关系,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因此,先秦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现代生态哲学思想及非人类中心主义是一致的.所以,珍视众生,保护人类周围的环境,与自然平等而和谐相处,就成为人类行为必须遵守的规则。

那么,人类究竟应该如何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呢?毫无疑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在处理与大自然的关系时,应该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最高行为准则。关于这一点,老子也已明确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自然”是贯穿于道、天、地、人之中最为根本、最为普遍的原则,既然作为天地万物本原的“道”都要“法自然”,那么人就更应该遵循自然了。老子讲天道,其实是为了让人认识到遵循天道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遵循天道。而不是肆意妄为,不是完全遵循人类自身的意愿行事。可以说,“道法自然”的实质也就是“人法自然”。

除了“道法自然”之外,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实现“天人和谐”),在遵循老子“道法自然”的重要原则下,还应当做到“知和”、“知常”、“知足”、“知止”。 人对自然的索求是要有限度的,无止尽的开发和滥用必然导致人类难以承受的严重后果。反省当代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人们只顾眼前利益,而无节制地进行过度的行为。所以,任何现实的增长都要“适度”,否则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目前五大世界性难题: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其产生就是由于盲目的无限制行为造成的。我们既要发展科学技术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技术支持,也要牢固树立“知止不殆”的适度增长意识。

3结语

老子《道德经》中所蕴含的生态学思想是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在当代亦具有重要的意义。老子这种自然主义、生态主义的思想取向为我们走出生态困境指出了方向。不过,毕竟老子的思想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农业文明社会,其思想只是对当时直观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直接体验,具有时代局限性。因此我们在充分利用其生态思想的同时,还必须结合当代现实社会发展状态,对其进行选择和改进,然而完成这一任务,如何使老子的生态思想在当今社会具有可实践性,还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第12篇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智慧结晶。其中许多思想精华、处世原则和哲理睿智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所遵循的标准。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急功近利,道德和良心的缺失在年轻一代中尤为突出,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传统美德,让仁爱、孝悌重回到我们心中,让忠诚、守信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使我们的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

   通过对《道德经》、《弟子规》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修身、处事、接物等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对“孝”的认识。其实“孝”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孝敬父母是不难的,只限于物质上给父母买东西和给点钱,但格局不高,不能做到从精神上关心。缺少一份大爱,做不到“泛爱众”,也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怀。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子女,他们对“孝”有着严重的缺失,导致了他们的骄纵和不负责任,没有了最起码的道德。所以,我们在做好孝敬父母的同时,还必须让子女知道这也是他们必须具有的品质,让他们承担自己该做的一切,把“孝”这种美德传承下去,这样才会从小爱上升到大爱,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二是从“谨信”做起。《弟子规》作为日常生活的行为守则,无论从“列典籍、有定处”,还是“房屋清、墙壁净”等等,都告诫我们做每件事都要仅仅有条。我以前就是工作无计划,想到哪就做到哪,毫无头绪,且效率不高。通过学了《弟子规》,我就开始按月、按季制定工作规划,工作时不再手忙脚乱了。三是讲诚信。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所以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不只听顺耳的,而是做到诚实守信。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老子也说:民之不畏,则大畏将至矣。所以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在日常工作中,对职工要宽厚仁爱,不能一味的进行处罚和批评,而要有一定的赞赏和激励,这样才能凝聚人心,把工作做得更好。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如同民族的灵魂,蕴含着不屈的希望与力量;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原动力,给人们勇攀高峰的斗志与毅力;传统文化仿佛是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传递给世界温暖与色彩。因此,我想说:让我们共同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吧!

   最近名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前十二名文化大国”的调查结果已经揭晓。中国以拥有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位居第二名,这个好消息令大家欢欣不已。但当我们静下心来与拥有众多备受欢迎的现代文化的美国作比较时,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然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被很多外国朋友欣赏的时候,我们自身是否足够重视它呢?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这难道不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吗?

   现实情况值得社会担忧。如今很多国人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他们对外来文化有高度的认同。于是我们不再对“哈韩”、“哈日”感到大惊小怪,不再对好莱坞影片感到陌生。其实,感受、学习外国文化的精华并没有错。但过分的关注与模仿必将导致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可以说,外来文化已经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这种现状值得我们关注。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例如著名作家冯骥才实地考察并用所写文章表达了呼吁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迫切心声。他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之一,普查与记录是为了见证与记载一种历史精神。”是啊。倘若我们失去了珍贵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内心会不会时常感受到一种不能诉说的苦衷呢?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政府的未雨绸缪。为了引导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国家设立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守护传统文化的决心不言而喻。是的,我们不想再看到自己的传统节日被别的国家抢先申请注册的事情重演。为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它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耀眼的光彩。

   随着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我们理应满怀信心并且坚信: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民族会永远屹立在世界的前列,拥有勃勃生机。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党在坚持根本理论阵地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道德经》和《弟子规》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面对学生,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学生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之本。

   什么是孝?且看“孝”字的写法,上为“老”,下为“子”,融为一体,称之为“孝”。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体现了长幼尊卑,有礼有序。同时强调了“孝”要赡养、尊敬老人,要解老人之忧,完老人之志。

   做一个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失去了心脏,只剩一具驱壳苟活于世,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功成名就?

   “羊羔有跪乳之义,乌鸦有反哺之恩,况乎人?”。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父母对我们含辛茹苦的哺育便是恩重如山,而“孝”则是我们回报父母的方式。身为子女,如何行孝,是我们不可不知的。常回家看看;耐心听取老人的话;耐心向老人解释做工作;久病床前的送汤喂药;宽容老人的唠叨;宽容老人的口水和鼻涕;宽容老人总也舍不得扔掉的“垃圾破烂”……这些都是行孝道的表现。行孝,不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态度,是父母对我们的爱的延续。

   20_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孟佩杰,从8岁开始承担起照顾瘫痪养母的重任。2009年,她带着母亲上大学,面对好心人的帮助,她婉言谢绝,坚持自己照顾养母。有道是“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孟佩杰侍奉养母于床前竟长达十余年,她认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做女儿的本分!”

   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朝气驱赶种植恍;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了4000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