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0 05:11: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展策划与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上各个行业及企业均得到较好发展,会展行业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会展企业各项业务中,会展策划与管理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会展企业的关键业务。在当前会展策划与管理过程中,对于其质量及服务业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为能够使实际需求得到较好满足,人性化服务的实施十分必要。作为会展策划与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对人性化服务加强认识,并且应当通过有效途径实施人性化服务。
会展策划与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应遵循的原则
对于会展活动而言,其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参与人数比较多,比较密集,通过实施人性化服务能够更好使参与人员满意度得以有效提升,在实际会展策划与管理过程中,为能够更好实施人性化服务,应当注意遵循一定原则,具体而言,应当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实施人性化服务过程中应当遵循针对性原则。在对会展活动进行策划过程中,相关策划人员应当充分了解活动内容以及活动性质,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为客户提供相关针对,才能够使客户满意度得以有效提升。比如,在一些会展活动中若有国外参展上及参与人员,可在会展活动中适当安排一定外语翻译人员,从而更好服务于活动参与人员;若会展活动选择在节假日开展,可在会展现场设置比较喜庆的一些场地装饰,可张贴宣传节日文化的一些海报;对于参与次数比较多的一些商家或者买家,可向其提供会员服务,为其提供一定优惠及特权。
一些必要服务必不可少。在会展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对于最基本的一些相关需求必须要保证提供,主要就是安全服务、保洁服务及保卫服务。在保证展会环境安全且整洁的基础上,才能够为参与展会人员留下较良好印象,这对展会企业寇培及信誉的提升十分有利,有利于展会企业体现其良好形象。反之,若展会现场环境比较混乱、不干净,则必然会导致参与展会人员心情受到不良影响,这对展会中交易的实现十分不利,并且对展会企业影响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实施人性化服务应注意经济适用原则。在对展会进行实际策划及管理过程中,不但要以买家及参与商角度为出发点,为其提供良好全面服务,同时还应当从主办方方面进行考虑,对于在实际服务过程中所产生费用问题应当充分进行考虑。比如,在实际策划过程中可将快速展位搭建提供给供应商,这不但能够使参展商参展成本及费用得以有效节约,并且也能够使参展商满意度得以进一步提升。
会展策划与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服务的有效策略
科学合理分析会展活动类型。在会展活动实际策划及管理过程中,为能够更好提供人性化服务,首要任务就是应当对活动类型进行充分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更好选择服务模式及服务内容。对于实际会展活动而言,在活动类型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在会展服务方面的要求也有很大差异存在,所以在会展活动策划及管理之前,十分必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应当对会展活动类型进行分析,在对会展活动性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保证为会展活动的各个方面提供比较良好的服务,主要就是展会布置及人员布置方面。比如,在对普通商品交易会进行策划过程中,必须要提前对商品交易种类清楚了解,并且要掌握展会活动所需规模以及展会开始时间,对展会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参与的商家及买家数量进行进行科学预计,在全面掌握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进行展会布置及策划,从而使展会中的人性化服务能够得以更好体现及实施。
全面分析展会参与人员。对于大部分展会活动而言,其实际参与人员往往都比较多,并且不同人员参与展会的目的存在很大差异,同时不同人员性格特点也存在较大差异,要使展会中所有参与人员的实际需求均能够得到较好满足,相对而言比较困难。在实际展会策划过程中,会展管理人员可依据一定标准对这些进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对所有会展活动中参与人员进行合理分类,将其分为不同类别,在此基础上依据其不同特点可向展会参与人员提供比较具有针对性的相关服务,从而保证大部分参与人员的实际需求均能够得到满足,从而更好实现人性化服务。比如,在有外国买家参与的一些展会中,可依据不同国籍对其实行合理分类,可依据不同国家及不同地区饮食习惯,可不同类型饮食提供给这些参与人员,同时也可提供相应语言服务手册,从而使其能够更好与商家之间进行交流,提升其满意度,最终保证人性化服务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充分分析服务内容。在会展策划及管理过程中,为能够更好实现人性化服务,除需要对活动类型及活动参与人员进行分析之外,还应当注意对人性化服务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在实际策划过程中,对于人性化服务具体内容应当进一步进行细化及分析,对于服务内容而言,应注意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不但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为参展方所提供相关服务,并且要考虑为参与人员及买家提供相关服务,同时还应当注意考虑为主办方所提供相关服务,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服务内容更加全面,才能够避免出现偏向一方情况出现,最终可使人性化服务得以更好体现,使参与人员的整体满意度能够得以有效提升,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展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会展活动中实施人性化服务应当注意的相关问题
合理安排及分配展会工作人员。在展会活动开展过程中,展会工作人员分配及安排属于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会对展会效果及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展会策划以及管理整个过程中,对于其中的每个环节均应当合理安排相关工作人员执行各种任务,在实际会展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依据员工经验、能力及特长对其合理分配不同任务及工作,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每个员工的作用均能够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够使会展服务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比如,对于比较擅长沟通的一些员工,可安排其执行商务谈判工作,对于性格比较活动开朗的一些员工,可安排其执行接待工作,应当保证每个环节工作均有工作人员负责,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工作更好完成,使会展服务得以更好实现。
灵活运用各种不同招商策略。在会展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对于不用参展商而言,由于地域及气候等方面因素限制,若将统一招商政策作为标准,未能够合理进行变化,则很可能会对其参展资格造成不利影响。比如,对于一些农副产品而言,气候、经济以及生产习惯等方面因素均会对其产生一定影响,因而在产品包装及品种等相关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存在,若严格依据招商政策,很多经销商根本没有资格参展。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对这些差异充分了解,并且应当对其利弊充分比较,在此基础上灵活进行处理,从而使会展活动得以更好开展,为参展商提供更好服务。
关键词:会展;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日益加快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及申奥、申博的成功,近年来我国会展市场快速扩容。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吸引了国外众多的跨国公司及商、进出口商以及批发商抢滩。如,在北京举办的国际汽车展,国际汽车巨头瞄准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蜂拥而至。同时,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具有国际水平的名牌产品,这些企业的产品不仅需要开拓和占领国内市场,而且期望通过会议和展示的渠道,将产品打入并占领国际市场。加入WTO使我国获得了与欧美发达国家进行公平贸易的地位,我国的一些优势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装、手工艺品、轻工、家电、玩具、鞋类等有了更多的出口机会,举办各类国际会展为中国企业的扩大出口提供了商机。
据资料统计显示,我国会展产业正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迅猛发展,并逐步走向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截止到2007年,我国每年的展会数量超过4,000个;主营展览公司3,800家左右,从业人员近百万人,我国各类展会每年的直接经济价值超过140亿元人民币,在住宿、餐饮、通讯、游览等方面的间接收益超过400亿元。各大城市纷纷将会展业列为优先发展的重要产业,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同时,会展经济的发展,直接刺激了旅游、宾馆、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市场发展。据专家估计,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展览场馆收入1元,相关收入为9元,为会展业配套服务的服务业、旅游业、广告业、餐饮业、通信业等行业因此受益,会展经济已成为目前业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国内会展业人才需求状况
现代会展业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对专业会展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会展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2007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正式了10个新职业,其中会展设计师这个职业作为发展前途最为光明的新人才名列10种职业的第一位。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会展人才的奇缺,使得会展业提升竞争力、与国际会展业接轨方面动力明显不足,并已成为制约会展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从2007年度的统计中可以看到,会展专业人才岗位空缺与求职者的比例:北京为8∶1、广州为8∶1、上海为10∶1。而且,由于我国会展业发展时间较短,许多从业人员虽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专业底子薄,对展会运作模式也了解不够。展览公司中绝大多数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够,造成展览公司资质差,展会水平普遍不高。相当数量的展览公司只是一个招牌两三个人经营,而且工作人员没有参加过专业培训,由此导致展览总体水平低,无论从设计、创意到服务等方面,都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以上海会展业为例,目前上海会展业有经验的高素质技能型会展人才不足100人,而通常举办一个大型国际会展至少需要专业人才80~90人,上海如今平均每周要举办5.5个展览,人才缺口非常大。其中,最缺的是会展战略分析和管理服务人才,包括会展策划设计、会展服务、会展销售等人才;这些需求又带动了会展辅助人才的需求,包括广告、法律咨询、物流、贸易人才等。
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后3年,中国市场需要的会展设计人员将达到200万人以上,仅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会展人才的需求就将达10万人,但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每年向社会输送会展专业人才只有6,000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会展人才。
二、河北会展管理与策划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2007年底,河北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会展业发展规划,提出利用环京津优势,重点建设石家庄、廊坊、唐山和邯郸等4个会展城市,打造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中国石家庄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唐山)陶瓷博览会等20个展会,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会展布局体系。按照规划,4个重点建设会展城市要根据区域特色、产业基础、服务业水平发展不同的会展业。到2010年,河北省20个展会建成后,展馆面积将达26万平方米,年举办各类相关活动100项,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左右,展会直接收入达到3.5亿元左右,带动收入达到35亿元左右。
2008年6月,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已正式立项,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1,018亩,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展览中心10万平方米,会议中心6万平方米,配套设施3万平方米。硬件的改善为提升石家庄和河北省的会展业规模和会展经济效益将有很大帮助。2008年国庆黄金周期间,石家庄举办了第三届国际动漫节,2009年4月“中国・石家庄(正定)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在石家庄(正定)成功举办,加上生物产业大会、石洽会等大型活动,大型会展在我省举办的越来越多,汽车、电动车、房地产等行业展会在国际会展中心也是接连不断,专门从事展会策划、组织展会的公司也纷纷登陆省会。唐山“陶博会”、清河“羊绒节”、安平“丝网节”、石家庄“投洽会”、“动漫节”都成了很有影响力的展会。而廊坊会展中心举办的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商务节是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览会。
关键词:AHP;会展专业;学生素质;测评;模型
我国会展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催生了高校的会展教育。我国会展学历教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主要原因是大家都看好会展业前景。但是要办好会展专业决非易事。目前的会展专业招生、会展教材出版、会展培训等等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头热”的现象,需要冷静看待,而我们清楚知道需要培养一个怎样的“会展人”是会展教育的基础,专业学生的素质水平是决定培养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培养出合格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人才,充分发掘学生们的职业潜能,所以非常有必要测评他们身上所具备的素质能力。以往的评价体系,只是根据学生们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表现来做定性评价,虽然简单易行,有一定的可信度,但这种评价方式也很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具有片面性从而不具备完全的参考价值。应用“AHP”对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实现量化评价,能够同时取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之长处,为专业教师做出较客观评价结论,让他们能够更加科学地培养本专业学生。
一、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构成要素
(一)职业素质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一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无论是事业心,还是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都要求很强;二是具备良好的个人道德素养,能吃苦耐劳、积极进取、诚实信用而且用于尝试敢于创新;三是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要求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精神较强。
从整个会展项目策划与执行过程看,“会展人”的素质体现在多环节。如会展策划与管理人员在工作上追求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对会展项目的管理、控制、组织等工作的执行力,适时调整工作目标等等。
(二)能力素质
能力素质是会展专业人才素质的核心,个人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养是其来源,但这种能力素质又有别于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每个会展策划师、会展项目管理人员都有自己独特的工作作风以及策划风格,这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的最能展现个体优势的能力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的会展专业人才,除了要具备自身独特的能力素质外,其它方面的一些能力素质确实共同的,这是做好会展策划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如自学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精通计算机等。在会展行业中,团队已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优秀的会展策划人才必须要懂得利用团队的优势,发挥团队的力量来做好项目的策划和执行,进行创造性、高效率工作。因此,作为一名策划人员,不仅要有策划组织能力,还应该具备管理决策能和控制执行的能力。以上所说的各项能力,都是衡量一名策划人员所需要的标准,只有这些素质越高,才能更好地策划和执行会展项目,并进行创造性工作。
(三)知识素质
因为一个会展项目工程复杂,涉及面广,所以对于策划人员的有一个要求就是知识结构的完整合理,除了精通专业知识,还要有广阔的知识面,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成为复合型的专与博统一的“通才”。对于知识面和知识机构的要求,会展策划人员需掌握策划、管理、营销、公关、平面设计、经济及法律、文案写作等方面的综合知识。除此之外,还要熟悉国内会展行业和旅游行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国际会展业经营管理的惯例与细则。
二、会展专业学生素质测评模型设计
(一)构造会展专业学生素质层次结构模型
以“AHP”思想为依据,用系统的观点把会展专业素质层次问题分解成若干因素,并以其支配关系为根据建构起体现会展专业学生素质层次的结构模型。
(二)分别构造各指标的判断矩阵
针对上一层次某因素而言,将两两比较该层次内的各种因素,根据斯塔相对重万方数据要性等级表,按照规定的标度,进行定量分析,写成矩阵形式。
(三)进行层次排序
1.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层次单排序是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因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因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即先将矩阵的元素按列归一化。然后求矩阵各行和的平均值和权向量值W1,最后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在得到Λmax后,还需要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为了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CI,定义Cl=(Λmax-n)/(n-1)。然后将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相比,得出CR。RI的取值。当CR
三、结论
根据最后的分析计算结果,在会展专业学生素质诸要素中相对重要程度顺序依次为:策划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策划与管理知识、管理决策能力、拓展视野、道德品质。经过具体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一)各种能力素质重要性都靠前,所以重要的就是学生的能力素质。
基本文中建构的模型,经过分析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策划组织、管理决策、团队协作等能力素质是选拔或评价一个优秀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首要考虑的方面。作为一名优秀的会展策划人员,必须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够有效的整合组织内部的资源和要素,,使组织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且保证运行状态始终良好,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二)知识水平和视野拓展能力处于次重要的程度,也是会展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在分析计算结果中,按照相对重要性排列,排在第三位的是知识素质中的策划与管理知识,排在第五位逇是拓展视野能力,这以结果明确的告诉我们,学生的知识素质必须要重视,要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拓展视野能力。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一个只精通专业知识而不懂策划,不懂得利用其他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开阔眼界的会展从业者,其工作质量以及策划水平也是有限的。只有开阔眼界、博采众长,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会展策划能力。
(三)学生的职业素质不容忽视,依然是会展专业学生须具备的。
从“AHP”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作为优秀的会展人才,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作为一名从业者,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尽职尽责、务实进取、严于律己,所作所为都应该要展示出自己的道德素质。在承担项目策划、决策、协调、管理的组织指挥中实现自我价值和集体价值的共同提升。因此,我们在培养会展专业学生时,要深入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作者单位: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职业结构也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科技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一批与之相适应的新职业、新工种应运而生。与火爆的会展经济相伴而生的新职业——会展策划师,令人们充满期待。“会展策划师,是从事会展的市场调研、方案策划、销售和营运管理等相关活动的人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鉴定中心主任陈宇告诉记者,会展策划师的主要工作包括:从事会展的会议、展览、节事活动、场馆租赁、奖励旅游等项目的市场调研;从事会展的立项、主题、招商、招展、预算和运营管理等方案的策划;从事会展项目的销售及现场运营管理。目前,全国有会展从业人员100多万人,其中从事经营策划的各级管理人员约15万人。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撒钱产业”的会展业,正依托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崛起。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专家介绍,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会展业在我国各主要城市得到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两年,全国每年举办达到一定规模的展会活动项目约3000个,进入市场的会议项目数以万计,会展业创造的直接收入超过百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关联产业的经济产出则近千亿元。据悉,会展业人才大致分为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人才与会展支持性人才。会展核心人才中,会展项目策划和营销人才尤其重要。目前,在展览和会议行业中,具体的岗位设置因公司的业务需要和人力资源状况不同而相异,较重要的管理岗位是市场调研、项目策划与规划、项目销售和运营管理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就国际展览业而言,目前中国被认为是展览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一些国际专业人士也指出,国际展览业重心有“东移”和亚洲展览中心“北上”的趋势。在此形势下,欧美一些国家已经采取一些针对中国会展业的竞争对策。相比而言,国外会展人才培养体系相对成熟,已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良好完善的会展理论,如德国已经有专业公司培训会展人才,美国则是采用高校和培训两种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据悉,在国外,会展策划师已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职业,并且设置相应的证书考核标准。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一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形式多样的会展策划人才教育培训市场。去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成为上海首批设立会展本科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此外,北京、广州等地大约有20余所大专院校开始着手开设会展管理专业或类似专业。据介绍,以上海为例,今年
有200个重要会展已经排定,会展策划师需求量十分可观。“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上海世博会的举行,需要一大批能独立策划、设计并指导施工的会展专业人才,众多机遇给会展策划、设计人员提供了展现个人才华的广阔舞台。”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宋建告诉记者,会展策划师职业的设立,对培养一批既具有创新策划能力、又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会展中高级管理人才,有效地提高我国会展行业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宋建说,尽快培养一大批初中级不同层次的会展策划管理人员,既可满足目前会展行业对于人才的迫切需要,又能解决一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目前,我国会展企业的岗位设置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加强对该职业的规范指导,对促进整个会展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会展策划师百亿元行业中最抢手人飞雪
关键词:工作过程 高职 会展策划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136-02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会展业的蓬勃发展,高职高专会展专业应运而生,会展人才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会展人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有核心型人才,也有辅助型人才和支持型人才。核心型人才指的是会展策划和会展高级运营管理人才,如会展项目策划师等。辅助型人才包括设计、搭建、运输、器材生产销售等人才;支持型人才则包括高级翻译、会展商务、旅游接待等人才。我国高职会展教育由于起步相对较晚,经验不足,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如学生专业特点不明显、就业状况不理想等等。
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单元,会展策划作为高职高专会展专业的核心课程,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在会展项目策划方面的专业技能。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行业特点,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是培养会展核心人才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课程设计与实施
1.针对岗位需求特点,确定课程教学目标。会展策划和管理人才,是一个会展项目成功的关键。通过走访会展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发现此类人才既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如会展的立项、招商、招展、预算和运营管理等方案的策划,也需具备灵活的社会能力和综合素质。由此,确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包括会展项目策划专业能力,还包括与人团结协作、组织与管理的综合素养。
2.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会展策划课程主要包括会展主题策划、项目财务分析、展会招商、展会公关活动、会展后期跟踪管理等内容。针对会展项目策划师的岗位需求,围绕着一个会展项目的立项、实施到结束这一完整的工作过程,将原本分散的书本内容重新整合为明确具体的项目(图1所示),使学生直接融入岗位情境,在实践行动中进行学习、操作和提升。
3.实行任务驱动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在整合教学内容基础上,实施任务驱动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的实施具有关键作用。
以“撰写一份完整的会展项目立项策划书”为例,整个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可通过图2反映。
首先,将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将任务目标告诉各个团队。可以让各小组从熟悉的校园环境入手,让他们初步尝试完成校园文化节的策划方案,也可以让各个小组按照自己的兴趣自行选择会展项目,确定项目主题立意。教师可根据课时和学生能力情况进行项目内容的选择、调整。在这一任务实施过程中,可先采取头脑风暴、小组竞赛等方法,让各小组充分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进行会展主题的初次设想。其次,由各小组进行互评,同时由教师对各小组的初步构想进行评价和建议,对于偏离主题较远的或不符合实际的给出修正意见,对于初步构想较好的小组进行鼓励。然后,教师要结合各小组的项目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即撰写一份完整的立项策划书应该从哪些要素进行入手,如何进行系统而完整的方案策划,这样使学生进一步明白自己之前的工作有哪些不足。学生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后,再让各个小组针对自己的项目进行补充完善,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进行大量的资料查阅工作,小组的交流工作以及与教师的沟通工作,最终完成会展项目立项策划书的撰写工作。最后,进行项目成果展示。各小组将自己的分析研究结果做成PPT演讲课件,上台进行展示汇报,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搜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锻炼口才和思辨能力。
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工作,将传统的“听、记、考”教学模式转变为“思、展、评”的新模式,使互动性教学、主动性学习真正落到实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采取知识、技能、能力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在课程考核上应改变传统的试卷考试形式,以学生的实践课业成果及其表现作为考核依据,建立公开、科学的评价指标,采取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即教师公平评价,学生参与评价,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充分地展示他们的才能。仍以“撰写一份完整的会展项目立项策划书”这一项目为例,建立其考核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三、课程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主动将学生带出去,积极将行业专家请进来。为(下转第140页)了让学生增加对会展行业的感性认识,教师要积极关注本地展会动态,主动与行业协会联系,让学生以参观或实习的形式参与展会现场,更深入地了解、认识会展业。同时,要积极将富有实践经验的行业兼职教师请进课堂,一方面帮助在校教师针对社会需要、市场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给学生项目学习过程中予以指导。
2.结合校园节庆活动,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会展策划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对会展项目进行策划,课程教学中,一个合适的项目若能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看到实际效果,无疑是课程教学最大的成效。高校每年都会举办各项节庆活动,有些高校甚至还举办商品模拟市场活动,这都是会展专业学生大显身手的良好平台。作为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承担本校内部各项会展项目的筹备活动,甚至可以结合其他课程帮助学生成功策划一次校园展会活动,使学生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3.把握好教师角色,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在课程改革与实施中,教师应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教师要明确自己是课程的引领者,是项目活动的发起者和促进者,要学会保留自己的意见,并不断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本文系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度院级课题项目《珠三角一体化背景下高职会展人才培养研究》研究成果,编号:Q09-24]
参考文献:
1.陈菲,陈平.高职《会展旅游管理》项目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17)
2.肖婷婷,常夸耀.高职会展专业课程的现状分析[J].企业家天地, 2010(3)
3.杜婉丽,陈廷理.我国会展教育现状及会展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3)
会展;营销;策划;策略
会展是会议展览的简称。它是指当代城市以一定的会展企业与会展场馆为中心,用完善的基础设备与相应服务为依托,来举行各类形式的会议或展览活动。会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用途:一是信息的传送功能;二是消费的指导与市场的培育功能;三是调节产业构建、提升经济效应功能;四是对于营销的整合功能。此外,会展还能在表现城市功能、提高城市荣誉,发掘城市亮点;推进外贸发展、促进国际进程;引领技术革新、提升竞争能力;加快区域物流、扩大产业关联等方面释放巨大的效应。
会展业作为会议业与展览业的总称,它是服务行业的关键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力,极高的关联度。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之一。会展业运用到农业、工业、商贸等许多产业,对调整结构、拓展市场、推动消费、增加产品出口、增进协作沟通、促进经济健康持续高速发展有着巨大的效用。会展业在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这些方面的位置及效用也逐渐体现。
一、会展策划内容
会展策划关联许多方面,其主要的几个方面是协作竞争、市场营销、公关广告、观众组织、服务管理等。
(一)合作竞争策划
当前,在越来越多的展会中,要想举行一个内容全新的展会是很困难的。即便绞尽脑汁的想到了,不过当预备举办第二届时,与之差不多的也能跳出好几个。所以,就必然形成了竞争。对于竞争,我们应当采取一些基本的应对举措,如确立信心,增强策划,考究对方,辨析优劣,勤练内功,取长补短。
(二)公关广告策划
公关策划要应对的是包含政府与行业支持单位、需求合作单位,从确定名录、实现协作形式、方法到责任权利等方方面面的关联。广告策划是处理选择哪些媒体(大众与专业)的时间、印刷宣传品的类别与投放及展前、展中、展后的宣传事宜。在策划时,对于经费的计算与安排也是不容忽略的。有一些展会就失败在对于公关广告的使用经费没有很好的安排,常常是前松后紧,导致原本计划的经费由于超支而拖欠等。
(三)市场策划
市场研究对于会展的市场营销是必不可少的。确定目标对象、找准突破口、形式多样、价格定位等方面。其中比较关键的方面是选准突破口、价格定位、形式多样,同时,也是往往容易被忽视的。应正确定位层位的价格,不能草率盲目,对于那些高定位价大幅削价或者是买一送一此类情况,是不可取的。营销也需有多样的变化,仅实施招商资料、打电话、发传真此类基本的方式是不够的,还要采纳会议推介、耐心跟踪、上门拜访、编辑寄发有关简报等方式,让准备参加展会的企业对我们有信任感与好感。
(四)观众组织的策划
对于观众的组织也需要有好的策划方案,这已经成为许多业内人士共同的认知。举办比较好的展会,对于观众组织的策划也是很有必要的。瞄准目标群众与做好大量宣传,是观众组织策划的中心思想。目标群众由贸易群众、专业群众及普通群众三部分组成。做个有心人,要多多搜集目标群众;做个热心人,要经常和目标群众保持联络;做个细心人,要完善和管理里好目标群众档案。在策划安排做好宣传时,需留意要分时间段并且还要持续开展。同时,还要重视印刷品的质量与类别,让其真正的发挥效应。
(五)管理服务的策划
会展管理的策划主要着重于材料策划和人员策划两方面。材料的策划包括相关文本、合同,从格式到内容,从寄发到归档。人员的策划包括共需要多少员工,培训新员工及检查相关的工作等。策划会展服务主要着重于展商和观众。策划展商服务时有展前、展中、展后三方面。展前着重于加大宣传力度,展中着重于增加服务质量,展后着重于增加信息供给。在对观众服务的策划时,最主要的是提供信息和便利。
二、会展市场营销的作用
(一)宣传的战场
在会展市场营销中,会展公司能够很好的宣传自身的品牌。会展就像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在开展营销活动时,才能够有形的让广大的参展商观众认识熟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早已过时,特别是会展业在我国才处在不完善、不成熟的时期。参展商不能很好的判断出展览会的好坏。因此急切需要企业营销自己的产品,这在企业自身形象的提高及产品的宣传上起到了重大的效用。
(二)信息的平台
会展营销活动对于参展商而言,给他们带来了本行业或者关联行业展览会的信息,参展商就能够以此为根据,综合自身实际,从而参与到有助于自身发展的展览会。更能够防止参展商上当受骗。
(三)会展场馆品牌、影响的辐射力平台
就会展的展馆而言。举办一次成功的会展,能够有效的提升该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当前,在我国展馆的空置率都比较高,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不多的城市以外。这对于会展馆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同时对会展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对于会展公司,场馆方应该积极主动的去联系,并为他们做好对展会的宣传和营销工作,如此既能提高自身场馆的利用效率,增加收益,还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荣誉。
(四)国家、城市形象和影响力的助推器
国家和城市由于有“城市的面包”、“经济的晴雨表”等荣誉的展览会,在对各方面的发展上,都起到了难以衡量的作用,因此国家和城市更要增强会展营销的调研、组织、策划和施行,以此提升国家和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同时对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很大的提高。
四、会展营销策划的策略
(一)会展营销的定位策划
当我们在确定举行会展活动时,必须要客观的分析当时的市场状况,绝不能拿不相符合的市场现况来开办展览会。通常而言,产业带的中心城市或者消费地区的中心城市都是大型展会所需求的环境。在举办国际展会时,还要注意到外商在中国市场的惯性做法:偏向于由东部大城市迈入中国市场;偏向于迈入基础设施完善、投资软环境与国际接轨的城市等。展会在成长过程中,要有其战略性抉择——会展定位,它是解决客户提问“你是什么?”“你能做什么?”的方法。培育品牌的重要部分就是是否有清晰的会展定位,而一个清晰的会展定位对一个会展项目是否能做强做大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会展项目立项开始时就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展会的定位有项目涉及的产业的定位以及市场的定位这两方面。
(二)会展营销的主体策划
会展要灵活的应用策划理论来确定营销的主题,应当依据客观现实的转变,集约化地整合、调动和运用各类资源。会展主题的策划就是为了取得一种有利的形势,全面应用政治、经济、文化及国际等多方面有利因素,提升所策划会展项目的地位、规模和成效。大方向的形势是持续变化的,会展主题的策划是在持续变化的形势中谋求和构建优势,并发挥优势,维持和加强优势。进行会展主题的策划时,策划者既要有策划的理论和相关的信息,还要对举办展会机构的优劣有一个清晰的意识,之后取长补短,做出抉择。通过评价估量细分市场,策划人能就能够找到一个或多个值得举办展会机构迈入的行业。同时,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要求持续改变,会展人员还要掌握时尚生活的脉络,不停策划出新鲜奇特的会展主题。
(三)会展营销的品牌策划
“往后的营销就是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商界与投资者都将清晰的认识到,只有品牌才能促使公司长远的发展,拥有市场要重于拥有工厂,而仅有的方法就是拥有其市场优势的品牌。”在场馆的设计、主体的立顶、会展活动的策划、会展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只要有如此的品牌观,才能实现会展品牌化的长远发展。会展还需提高会展品牌质量,而会展品牌质量的提高着重于展会活动的软、硬件两方面。在国际著名的品牌展会上,其所拥有的设备也常常是最先进的;软件就是指会展活动的专业服务水平,一方面是扩大对专业人才的引入来实现会展活动的主体,另一方面是让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到国际性的会展组织中,经由这些方式实现展会服务与国际接轨。同时,会展活动组织者还要灵活的应用各式的经营方式和手法,尽可能的增大会展品牌在时间、空间上的影响力,最后落实对会展品牌价值的提高。另外,会展品牌策划还应利用网络会展和现实会展的结合,来互惠互利,达成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小结
关键词:独立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21-03
导言:会展业是发展势头较快的新兴产业之一,会展经济所表现出的强大的产业关联带动性与增长潜力使之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又一新的增长点。在我国,与快速发展的会展行业相比,会展教育尤其是会展高等教育显得滞后许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对那些既具有一定会展理论知识素养、又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高级会展专门人才需求越来越强烈。
对于独立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建设和探索,是在对当下中国会展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背景研究下,探索出会展才人的实践性培养方式,开设于会展专业课堂之中,更好的培养会展专业学生的应用素质能力,以适应行业需求和提高学生的就业。
一、实践教学在会展专业教育中的意义
截至2004年,我国约有三十所高校开办会展类专业,这些专业基本属于二本和三本专业,目前,开设会展专业的高校还有部分的高职院校。在专业的设置方面,大体分为四个方向,一类是在原有的国际贸易类专业基础上开设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偏重于从经济的角度研究会展业;一类是从旅游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的会展专业,偏重于会展发展带动的旅游相关行业的经营和管理;一类是从艺术设计的基础开始的会展设计专业,主要立足于在会展运作过程的设计环节;还有一类是从外语专业衍生的会展专业,主要偏重于行业英语和商务英语。
目前,我国长三角地区的院校会展专业的教育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的高校。在上海,大力发展服务经济、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以及世博会的召开给上海的会展业带来了大发展的契机。在我国的会展业刚刚起步的现状下,会展人才的缺乏成为会展业发展的瓶颈。这使得近年来,大专院校纷纷开设会展专业或会展方向的课程,努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会展人才以适应会展市场的需求。
来自上海会展行业的资料显示,目前上海地区开设会展专业或会展方向的学校达44所,在校学生7904名,其中,本科9所,在校生1982名;大专24所,在校生4690名;中专11所,在校生1232名。2004年有了第一届毕业生,这几年每年的毕业生不下几千人,但对部分院校会展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的调查来看,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是在会展行业的公司就职。从行业分析,上海的会展人才紧缺,而会展专业的毕业生却不能填补此空缺,不得不让人思考会展教育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弊端。
从会展行业的职位需求来分析,整个会展职位组织构架中,会展专业相关的职位主要是会展管理、会展设计和会展策划。会展公司或会展场馆的中高层管理职位一般由在本行业或相关行业具有管理经验的人才担任;会展设计方面的工作,会展策划公司一般会招聘装饰设计或展示设计专业的学生;而展前工作的重点即会展策划的相关职位,也适合营销策划专业或广告策划专业的学生。这里存在的,不仅仅是职位和专业的交叉引起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有会展专业学生的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缺乏。
二、独立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从会展专业方向的设置来看,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是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下设置的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会展管理人才和会展策划人才。专业方向的市场前景看似一片光明,但专业教育的实际操作还存在各种问题。
1.会展专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会展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专业核心课程不明确,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德国、美国等会展大国的专业教育,会展专业课程如会展概论、会展策划与组织、会展管理、参展实物、会展营销等课程是作为核心课程,并且配有统一的教材。我国会展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基本参考德国、美国会展专业的方式,但目前国内的会展教材丰富多样,却不够成熟,专业度不够,因此教材的选用上,还缺乏高质量的材。
第二,专业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脱节,对专业特点缺乏深刻理解。高校教育中,实践教学一直是探讨很多的问题,实践性的教学也必须立足于行业的特点。会展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大二、大三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已经有一个普遍的认识,而面对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却无法应对。会展行业对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需求很大,因此对于实际操作技能的需要比对扎实基础理论的要求更为迫切。而目前的会展专业课程设计中,虽然都有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但实践性的课程还不够成熟,方式方法各不相同。
第三,课程设计大多依照传统的思路,针对性不强。课程设计中的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阶段性的教学计划,课程之间关联性不强。学生在知识的接收上和理论和实践的运用方面,很难把每门课的知识作以延续性的掌握。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是作为被动的“接收者”,使得学生作为“创造者”的能力被忽略掉。因此,课程环节的设计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也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会展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学做一体
1《会展项目管理》课程简介
1.1课程主要内容与目标
本课程是利用项目管理的一般原理,结合会展项目的具体特点,对会展项目的启动、计划、实施、控制、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和项目后评估等内容进行学习,使学生了解会展项目管理的流程,掌握会展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策划能力、项目管理和组织能力、项目现场掌控能力等),方法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评价能力、自学能力等)和社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控制能力等)。
1.2课程地位与性质
《会展项目管理》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核心课程,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是对《会展概论》、《会展实务》、《会展营销》、《会展策划》等课程的综合应用,在整个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上起着关键性作用。
2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本课程以市场化运作的校园展会活动为载体,采取项目管理方法,由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策划并组织一个真实的会展项目,并以此贯通《会展策划实务》、《会展营销》等专业核心课程。
2.1学生主体原则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只负责理论指导和答疑解惑。在项目启动阶段,根据任务设置了宣传推广、招展、招商、现场管理与服务、物品准备五个小组,之后,民主选举了项目经理和五位组长,之后,每位组长招兵买马,建立了自己的队伍。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同步完成了校园展会项目的启动、计划、实施、控制、收尾等一系列工作,真正实现了学做一体。
2.2情景真实原则
与其他课程的课内模拟实训不同,本课程的实训是在真实情景下完成的,在操作过程中,同学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按计划到教室做宣传,却发现教室内学生不多或者对宣传内容不感兴趣,因为是真实的工作,他们就需要想办法应对这些意外情况,这种锻炼是课内实践不可能实现的。
2.3能力本位原则
一方面,会展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从教育理论角度出发,学做一体也是理想的教学模式,早在1900年,杜威就提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所以,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核心目标,采用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模式,即先在课堂上介绍相关理论,然后让学生去完成相应的工作,遇到困难后再回头学习相关理论,寻找对策,然后付诸实践,解决问题。
2.4技能与素养并举原则
根据我们对会展公司的调查,他们对员工的期望,除了业务操作能力外,还包括良好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在学做一体的项目分组操作过程中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3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大一开设《会展实务》课程时,已经举办过一次校园展会,当时主要是训练展会操作的相关技能,本届展会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展会业务操作的基础上进行,主要训练学生项目管理的技能,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展会在第十六周成功举办。
4课程实施总结与反思
4.1小组长的重要性
经同学们民主选出的小组长们各个尽职尽责,善于开拓、创新,为展会的圆满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4.2学校的大力支持
学校及系部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精心指导,协调相关部门为展会提供了场地、水电、医疗、安保等便利,从而为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完善的外界环境。
4.3合理安排人员的重要性
关键词:会展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11-0063-04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探索。2010年3月,国家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把“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作为未来我国教育工作的方针[1]。要求以学生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发展的方向。伴随着会展经济迅猛发展,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应运而生,它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能从事会议、展览活动策划、现场管理及会展礼仪、报关、报检、物流等相关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新兴专业,它也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模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自身的内涵建设与实际的企业诉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何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会展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高职生为调查对象,针对专业创新型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质量、创新能力的培养等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现状调查分析
为深入了解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看法,笔者对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2013、2014、2015、2016级四个班的部分学生展开网络问卷调查。内容主要从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创新能力培养等三方面进行设计。总共发放9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87份,有效率达到96.6%。在调查对象中,女生占71.64%,男生占28.36%。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江西青年职业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未完全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目标,具体可以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逐一进行解读:
(一)专业课程的设置
1.学生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满意度总体反应较为一般。被调查者对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反应为:总体评价优秀的同学占比仅为19.4%,评价为良好的学生占23.88%,其次是评价为一般的学生占43.28%,评价较差占10.45%,评价很差的占2.99%。其中,评价一般的学生占比接近五成,说明学生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满意度并不高,与学生的期待有一定的差距,意味着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2.课程体系不够完善。调查数据显示,认为课程体系尚不健全、课程内容缺乏更新、科目繁多且重复现象严重的学生所占比例均达到四成以上,而认为专业实践课程匮乏导致学生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不足的比例达29%,充分说明学生就实践课程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认知度很高。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兴专业,对高职专科生来说,更需要积极通过参与实践切实将理论知识相互融会贯通。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必须要适当增加专业实践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的实践操作环节所占的比重,根据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与时俱进地更新课程的内容。同时,被调查者认为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效果不错的专业课程依次(比例从高到低)为:会展项目管理(85%)、大众传播实务(76%)、技能类课程(制图、外语、商业文本写作等)(69%);而选择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课程则普遍占比较低(13%左右)。由此可见,学生在专业课程的选择方面,非常讲究课程的实用性,尤其是对自身今后就业有帮助的、技能提升型的课程,通常成为学生的首选,且均表现出较高的期待。
在就“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较重要的实际工作能力”这一问题的回答时,有36.78%的学生选择了专业外语听说能力,有43.67%选择了商业文本写作和设计展示能力,有49.42%的学生选择了公共关系沟通协调能力,有40.22%的学生选择了社会调研与项目可行性分析能力,另外还有34.48%的学生选择了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能力。调查结果充分显示了大部分学生非常认可专业外语听说能力、商业文本写作和设计展示能力和公共关系沟通协调能力是本专业最应具备的实践能力,今后需要在现有的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强化这类实践能力的重点培养。
3.考核方式比较单一。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各专业课程成绩的给分,有89%的被调查者认为总成绩的给分侧重用平时成绩衡量将更加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选择闭卷考试者占比为9%,而仅仅只有2%的学生选择了开卷考试。的确,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离不开科学的评价制度保障,但如果过于拘泥于所谓统一、硬性的标准形式,无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育开发,无疑将会抑制学生的开创性思维,于整个专业建设与发展不利。
(二)专业教学质量的建设
1.教学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就对“在教学方面需要做哪些改进来培养创新人才?”这个问题的回答时,选择要突出实践教学的占比高达73.69%,而选择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的更是占比_82.33%。与此同时,对于“究竟哪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问题回答时,选择校外实践选项的占57.63%,选择情境模拟的占25.47%,只有12.25%和4.65%的学生分别选择了案例分析和课堂互动的选项。可见,学生对校外实践的教学诉求是比较强烈的,同时也要求本专业在今后的教学安排中需要更加重视实践教学方式的运用。
(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正着力探索以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课程体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项目载体,以服务过程为导向来实施的“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突出专业的职业性、实践性、协作性和创新性。“教学做”一体化就是通过校企合作来具体实施的,它是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深入分析实际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的模块设置课程体系,以学生能力发展来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同时,适时引入会展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指导学生通过组建校内会展社团和会展模拟工作室,承接学校的会议、承办自主活动和其他的学生活动来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三)专业教学组织模式
在教学组织上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从认知实践、到仿真模拟实训、再到教学顶岗实习层层向前推进,把职业素质养成与理论教学的具体实施相互融合。本专业的设计思路是:以创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课程体系”为目标,本着政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思路,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理念设计专业课程,选取典型案例作为活动的教学载体,并根据展会举办的时间,安排、预留相应的课程教学时间,协同主办方会展公司将实际工作任务列入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中。具体来说就是:
第一学年以学校为主,进行开展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除了完成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之外,同时依托本地一年一度的展会举办安排主办方企业、场馆认知实习、企业展会现场参与、以及邀请企业高管、专家举办讲座等职业理念的灌输和企业文化的熏陶,让学生认知专业,提高专业意识。
第二学年学校加强校内培训,专注于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组建会展社团和会展模拟工作室,按实际公司岗位需求设置组织架构;同时,以市场模式主办校园展、校园文化节等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引导学生迅速熟悉会展企业工作程序以及各岗位需求,促进产学有机融合。
第三学年校企合作,主要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一般是根据企业的季节需求,进行不超过6个月的顶岗实习。
(四)专业教师人才队伍建设
对专业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建设。内部需要积极开展教研室为主的教研活动,共同研究,讨论教学问题,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外部建设就是“走出去,请进来”。由于会展专业还是比较年轻的专业,教师梯队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所以需要通过教师参加说课比赛、组织学生参赛、参加专业年会、论坛,以及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外校知名学者开设讲座等形式,以“一对一”师徒制的模式让年轻教师“拜师学艺”,尽快形成本专I独具特色的优秀教师人才梯队。
在高等教育发展环境日趋复杂和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每一个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都必须综合考量客观的环境条件。对于地方高职院校而言,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要从地方性出发,深入分析和了解所处地方的人才需求特点,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培养出兼具地方特色与行业竞争力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开放教育;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研究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
一、导言
会展经济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助推器,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它直接为相关行业创造商机、大幅增加收入,提供就业岗位,并间接带动了餐饮、旅游、广告、运输、搭建等行业的发展。会展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得会展人才教育呈现出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1]。
随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会展教育已不能真正满足企业需求,主要原因包括:1.会展教育对会展人才需求缺乏正确认识,2.在人才培养方向上企业与教育界存在分歧;3.专业师资力量严重落后于市场的需求,4.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没有真正落实[2],同时,企业员工中的绝大多数又不可能全部脱产学习。这为开放教育开办会展专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本文从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角度,重新进行会展人才培养定位,为会展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性路径。
二、会展专业人才分类
(一)根据企业的性质和经营管理范围,对会展人才进行分类[3]
1.按照会展企业性质划分,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会展主办单位的会展经营人才,主要包括会展的组织、经营策划等方面的人才;第二类是参展企业的会展人才,主要包括选择会展、进行会展预算等人才;第三类是展馆的管理人才。
2.按照会展业经营管理范围划分,可分为三种类型,包括: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人才以及会展支持型人才。会展核心人才包括会展策划和高级运营管理等人才,这类人才专业性技能要求较高,是行业中最高层次的人才;会展辅人才包括设计、搭建、运输、器材生产销售等人才;会展支持型人才包括翻译、住宿、旅游接待人才等。
(二)根据对具体知识的要求和一般专业知识结构的差异,对会展人才进行分类
1.会展人才从横向上可分为四类,一是会展经营管理人才;二是会展活动总体策划与市场推广人才;三是会展活动专项服务人才;四是会展教育研究人才。
2.会展人才从纵向可分为五类,一是行业领军者(高级职业经理人);二是高层决策性管理人才;三是中层复合型管理人才;四是基层应用型人才;五是底层操作型人才。
在会展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的完美对接,才能为会展业培养出合格人才。
三、开放教育人才培养优势
1.开放性。开放教育为想学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学生来源构成广泛,没有年龄限制,学籍有效期八年有效,并承认社会学习经历。他们不分种族、性别、年龄、职业、教育背景,均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他们随时都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转换学习期望和求学机构,同时一个学习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成为某一阶段学习任务的引导者。
2.自主性。开放教育学生学习强调集中参加面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面授辅导内容主要包括知识要点和重难点,利用合理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完善自主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能力。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满足在职人员继续学习的需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留得住的人才。
3.服务性。开放教育提供给学生的各种服务可分为学术性支持服务和非学术性支持服务两类。不同层次的教师、管理及教学辅助人员同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支持服务,针对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专门设计,目的是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因此,学习支持服务的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4.实践性。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类,实践教学依据校内(外)实训基地来实现,并重视虚拟实训平台(实验室)建设。开放教育充分发挥成人在职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岗位上开展实践活动,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能够得到公司企业的肯定。
四、开放教育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一)生源分析和定位
1.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学会、联合会等会展相关从业人员。此类从业人员已经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但从一定成都上缺乏行业从业经验,亟需上岗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培训,将提供与工作实际、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课程模块带动第二学历的开拓,并减免学历教育相应学分,也可以适当考虑设置研究生的研修课程模块。
2.会展专营和兼营企业从业人员。此类从业者专科学历所占比重较大,可以定制策划与营销及设计与设计课程模块,进行系统的学历教育;对于已经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从业者,可以从上岗证书或资格证书培训作为突破口,将提供与工作实际、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课程模块带动第二学历的开拓,并减免学历教育相应学分,也可以适当考虑设置研究生的研修课程模块。
3.广告设计制作、媒体、旅游、物流等会展服务公司的相关从业人员。此类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的学历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对于已经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从业者,但从一定程度上缺乏行业从业经验,亟需上岗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培训,将提供与工作实际、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课程模块带动第二学历的开拓,并减免学历教育相应学分,也可以适当考虑设置研究生的研修课程模块。
4.参展企事业单位利用展览进行营销推广的从业人员。此类从业者本科学历和专科学历各占一定比重,对于专科学历的从业者可以定制策划与营销课程模块,进行系统的学历教育;对于已经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从业者,可以从上岗证书或资格证书培训作为突破口,将提供与工作实际、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课程模块带动第二学历的开拓,并减免学历教育相应学分,也可以适当考虑设置研究生的研修课程模块。
5.体育文化活动场馆、活动中心工作从业人员。此类从业人员学历水平不高,可以通过定制的管理与服务课程模块,进行系统的学历教育;对于已经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从业者,可以从上岗证书或资格证书培训作为突破口,将提供与工作实际、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课程模块带动第二学历的开拓,并减免学历教育相应学分,也可以适当考虑设置研究生的研修课程模块。
6.大中型会议酒店、大型活动机构从业人员。此类从业者全部为大专及以上学历,对于专科学历的从业者可以定制管理与服务课程模块,进行系统的学历教育;对于已经具备本科以上学历的从业者,可以从上岗证书或资格证书培训作为突破口,将提供与工作实际、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课程模块带动第二学历的开拓,并减免学历教育相应学分,也可以适当考虑设置研究生的研修课程模块。
(二)专业定位
会展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策划与营销、管理与服务、设计与制作三个课程模块,旨在培养服务于区域城市经济发展需求和社会建设需要,兼顾全国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职业道德良好,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较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操作型、应用型人才。
会展专业的职业岗位群为:各类参展企业、会展组织机构、专业会展策划机构、会展服务企业、会展场馆企业以及大中型会议酒店的会展策划营销、项目管理、展位销售、展会服务、参展组织等岗位。
(三)培养规格
会展专业在能力要求方面,通过业余学习与基本训练,使学生能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基本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获会展专业知识的能力。
开放教育会展类专业毕业生,将能够从事会展(展览、会议、节事活动、体育文化场馆运营、奖励旅游等)项目的市场调研,会展的立项、主题、招商、招展、运营管理方案的现场信息收集、初级策划,会展项目的销售和会展现场组织管理及实施等工作。
(四)能力结构
开放教育会展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概括起来包括:一定的知识理论素养、独立的策划创新思维、较严密的组织管理能力、娴熟的沟通协调能力、定制的专业服务技能等。
(五)专业特色
开放教育能够根据所在城市地域和社会发展及会展行业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在教育对象、教学模式、资源特色等方面与普通高校及其他高等教育形式上实现差异化发展。
1.遵循“宽基础、强主干、多方向”的设计原则。基于会展专业跨学科、交叉性大的特点,拓宽坚实的专业基础,通过强化主干课程的核心地位,实施模块化教学,设计出策划、管理、设计等方向,面向市场、面向就业、面向岗位。
2.打造“平台+模块+证书”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基于会展专业岗位职业能力,探索会展专业教学方法,打造“平台+模块+证书”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依托现有教育平台实现学生在线的学习、交互、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教学信息和教学管理信息的传达。
3.构建“专家、教学、实训”集约化的资源体系。组建会展行业专家、专业建设指导、专业教师教学等团队,聘请国内外会展行业知名专家、高校学者来校讲授,引进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校内会展模拟实训平台,拓展大型校外实训基地,以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技术、教育规模、社会效益、资源共享为最终目标。
五、开放教育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优势
(一)课程设置职业化
开放教育会展专业课程围绕会展业对人才的知识及能力要求来设置,侧重培养某个或几个环节的特色人才。课程体系设置侧重对岗位能力的训练,能够弥补现有高校会展专业课程设置的不足,符合会展业对专业人才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
(二)教师队伍综合化
充分发挥已有的会展教师梯队,组建行家教学团队和专业教学团队,其中包括会展行业资深从业人员、高校会展教育专家等,形成具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团队。
(三)实践环节突出化
鉴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行业对岗位的技能要求,通过设置课程实践、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把实践教学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认知规律,确保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践,突出会展专业实践环节的重要地位。
六、结束语
开放教育会展人才培养未来主要工作重心要能够根据会展经济的发展需求随时进行调整,才能保证持续培养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关注以下三个关键因素。
(一)学习目标
未来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将体现较强阶段性,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根据自身所属环境因素变化和掌握程度不同,学习目标不断发生变化,体现出不确定性。
要求我们能够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供学习者体验,同时要保证不同教育层次之间能够合理衔接。
(二)学习方式
1.突出案例的面授教学和网上及多媒体自主学习相结合。面授教学中应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现场实践等多种方式,培养学员的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专业教学团队应适应远程教育的要求,制作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案例库、章节测试习题、试题库等资源,实现网上共享,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以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2.个体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学习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分为两类:一是根据课程教学需要,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的常规学习活动(面对面交流还是网上实时研讨由各小组自行决定),如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二是由学生自行组织、自主选择、自由参加的学习活动,如学生根据地缘、业缘、志趣等自主自愿结成的学习合作伙伴关系。教师要经常深入学习小组,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要求、学习进度、小组活动的开展情况等,对存在的问题及困难,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3.一般教学与实践学习、基地演练相结合。开放教育会展专业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强调与行业和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通过定期参加实践或不定期为展会现场提供岗位支持服务,以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
(三)学习支持服务质量
通过电话、网络、邮件等手段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并建立学习支持服务质量提升计划,有效保障教学质量,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杜婉丽,陈延理.我国会展教育现状及会展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02).
[2]苏彦朝.我国会展教育不能满足会展企业需求的原因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04).
[3]余国扬,等.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04(12).
【关键词】会展专业,课程体系,调查分析
我国的会展院校教育目前呈现东西不均的趋势,会展人才的就业和在职培训也呈现区域不均的局面。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东部地区开展会展教育较早的院校的实践实训课程设置,和国外会展教育发展成熟的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找出国外与国内会展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共同之处,分析其各自的优势。
一、国外院校课程教学体系调查与分析
(一)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
格里菲斯大学的商科课程被公认是澳大利亚首屈一指的。格里菲斯商学院的事件管理专业是针对会展行业而开设的。除了《管理概念》、《市场营销导论》和《经济决策》等基础课程以外,该专业的部分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既有理论教学的环节,也有实践操作,实践操作主要包括文字策划和现场实践。《事件营销和赞助》课程的实践环节,学生通过分析消费者参加事件的原因和环境,制定营销计划,以及赞助计划,再指定事件组织的代表。《设施及场地管理》课程的实践环节,学生通过具体的管理策略和技巧的分析和应用设施和场地的管理策略和运营方式,然后选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密切参与到显示的管理操作中,培养学生设施和事件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大会和会议管理》课程的实践环节包括:住宿管理多方面的操作,食品和饮料管理,旅游目的地营销,工程及技术服务的支持和管理,会议办公设施的管理操作,市场营销和销售,风险管理和项目管理。
(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昆士兰大学的实践课程包括节庆活动和其他活动,赛事运营,业务活动,艺术和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等,同时还将开发在市场营销和赞助及筹款的事件主要涉及的业务技能。
《事件管理的基本原理》属于理论环节比较多的课程,该课程的实训环节主要包括让学生讨论和思考澳大利亚和国际相关案例研究。通过案例研究,协助应用理论概念到现实的会展产业分析。《特殊事件管理》课程着重于商业,体育,文化和生命周期等事件的实践学习,首先通过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国等国家的案例研究示例,再机会提供一个特殊事件,根据案例分析的经验设计特殊事件的实践活动。《事件营销》课程的实践环节是分析不同的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居民、政府、社区和文化团体、媒体和商业赞助等,制定、实施事件的营销策划。《赛事运营管理》是在讨论各种有效的事件管理的业务问题,建立事件管理战略,探索物流,风险管理,人群控制和管理,法律文件和体验设计等问题。《赞助及筹款活动》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践掌握规划和演讲技巧等能力,要求学生识别和定位潜在的支持者,提交完整的赞助计划和拨款申请,并通过最后的支持度考核课程实践。《战略项目管理》包括领导管理、远景规划和战略规划活动,侧重于事件营销、运营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管理的整理流程的实训。但是课程的实训并不是简单的设定一个事件,而是全面考虑法律、道德和专业准则背景下,决策和解决方案的顺利实施。
二、国内院校课程教学体系调查与分析
目前,全国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院校一共有241所,其中本科院校68所,专科高职院校173所。从目前会展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常规会展专业课程设置,少量课程加大实践实训环节。目前国内大多数会展本科院校的课程模式,课程包含会展管理、会展策划、会展营销等会展专业课程。由于会展课程的理论性与会展行业的实操性的偏差,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加大实践实训课程环节。但由于本科院校的学位要求、基础课程和学科必修课程占有比重较大,只能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加入少量实践和实训环节。虽然会展教育力求从课程实践和实训中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但教育与行业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轨。
(二)中外合作办学。例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专业中德合作办学“2+2”模式的本科项目、上海师范大学的会展专业“3+2”本硕连读项目和“3+2”本科双学位项目。课程设计有外国院校的参与,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学配合了国外院校的课程。目前国内的中外合作办学院校数量不多,实施情况也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并且不可能普及到全专业每一位学生。
(三)着重突出某项基础能力。例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会展专业,因为院校背景、生源优势及地域优势等原因,英语课程的比重较大,占到所有课程的1/3,且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同时降低了专业课程的比重,专业课程的设计采用了大课程的方式,对带有“会展”字头的小课程设计较少。但这种课程设计对学生的个人基础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也只是适合于一本院校,学生的就业面从事会展行业的并不太多。
(四)校企合作,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这是目前国内大多数会展专科高职院校采用的模式。院校与当地会展场馆和企业联系密切,学生的实践直接进入到行业,作为半工半学的形式,更有部分合同式培养的模式。专科高职教育模式比较灵活,基础课程的要求不高,因此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虽然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强,但是由于人才培养定位与本科院校的差异,理论知识比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专业人才的未来发展。
2001年首届中国会展业十大新闻人物、2003年度十大会展理论新锐人物。创建国内第一家专业会展研究机构(重庆海钠会展研究所CEi)。2003年起在商务部研究院创建中国会展经济中心并任副主任,发起并参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筹备工作、现任常务理事暨培训与咨询委员会主任。
先后在澳门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海内外十余所高等院校从事会展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咨询及教学和学术交流。
主持并参与《中国展览业调研》、《2004年首届东盟博览会评估》、《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战略发展规划》、《长春市展会组织与服务规程研究》、《沈阳会展业战略规划研究》、等多个科研咨询项目,主编出版《21世纪中国会展经济与会展产业》、《会展产业概论》,主持15本高职高专《会展管理》系列丛书、5本教材《会展管理培训》出版。
感言
对于处于探索阶段的中国会展教育来说,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会展学科体系?是业内人士一直非常困惑的问题。个人认为,首先,会展专业像洪水般蔓延的可能性很小。其次,我认为从处于产业的要素研究阶段向系统学科发展的一天还是有的。但是不能拔苗助长,这里还有一个产业成长期的问题。应该提倡科学研究、结合实践经验。走出学院象牙塔,走出小会展视野。未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展学科理论体系会水到渠成的。
周明明北京北奥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文系毕业,当过老师,做过编辑。从事会展业13年,觉得会展业深不可测。
曾经为北京市及有关省市政府、中外企业、国际组织等成功策划、组织了百余场各类会议。展览和文化体育活动。如:“文莱国庆二十周年庆典活动”、“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百慕大和威尼斯杯世界桥牌锦标赛”、“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走近中国巴西国家展”,“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2008年奥运会筹办工作巡回展”、“北京中日民间文化节”、“郑州・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典礼”、“2007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
感言
勤奋而快乐地工作!
会展业不是普通的服务行业,它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创意,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挑战。只有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才能做好我们的工作。既要享受生活,也要享受工作。
张硕北京中北通公关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展览展示、礼仪庆典、商业演出等方面经验丰富,策划、设计、创意等方面都有着独到之处,为许多知名企业策划并组织执行大型活动,如:朝阳北路的开街仪式,民生银行2004年度颁奖典礼、GE医疗系统集团北京工业园开业庆典、BTV之旅大龄青年联谊活动、2003年龙徽红酒订货会、新闻大厦开业典礼、田中园饭店开业庆典活动,工体3号新闻会、海事卫星移动宽带业务地面接续系统建成开通仪式、交通信息中心海事卫星手机接通新闻会、2003年科园信海新年客户答谢会、TCL手机广告的拍摄和世界城的专题片拍摄等等。受到了业界的好评,在同行中享有较高的地位。1997年创办公司以来,经过10年的拼博中北通已经发展成为非常成熟的策划、会展、执行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