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展策划与管理

会展策划与管理

时间:2023-02-20 05:11:38

会展策划与管理

第1篇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对口本科专业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另外也可以考虑市场营销专业。

1、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工商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熟悉会展策划、营销、管理和服务等全过程实务运作流程,具备会展组织与管理等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

2、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我的自荐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于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学生, 了解到贵公司的用人信息后,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真诚地推荐自己。

在校期间我通过刻苦学习,不仅按学校要求完成了所有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学习,而且取得优益成绩,同时,正通过自学考试即将获得广西大学新闻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另外,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学习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够熟练运用Microsoftword Excel PowerPoint等Office应用软件,并能较好的应用PhotosPhotoshop7.0以及COREIDRAW进行图形的处理,对delphi7,3D Max也有基本的了解.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对广东,四川方言有一定了解和掌握,能运用其作日常交流。

作为一名会展策划管理专业的学生,我深知专业知识是基本,实践能力也同等重要。因此我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类文体和社会实践活动,并获得05年百事可乐新星大赛广西赛区季军,桂林赛区季军,十三届校园歌手大赛亚军,首届校英文歌手大赛亚军等;05年加入校棒球队、系篮球队;05年参与中国旅游交易会志愿者工作,担任小组长,带领组员出色完成大会期间的一系列志愿工作。

多次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于学校各项大型晚会等活动的策划实施工作,如:2006年6月负责全程组织策划“中国电信灵通地带桂林高校巡演晚会——旅专之声”。同时,经常应邀协助其他高校活动策划与筹备工作,如:200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首届大型爱心助学晚会,获得了圆满成功,并得到了各方肯定。

与此同时,在 “桂林赛尔广告公司”“ 桂林市广告公司”担任兼职策划、演员,多次成功完成了商业外场宣传活动,活动客户包括:蒙牛乳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诺基亚等多家大型企业。另外在南宁华捷咨询公司的担任兼职访问员,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勤工助学中心合作圆满完成了——2006全国高校教材使用情况调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站)、2005中兴手机品牌认知度调查、哈飞及长安面包车售后服务问卷调查工作。

经过这些锤炼,自己具备了一定的会展、企业宣传、营销策划、晚会庆典等活动的策划组织经验。在漫长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运用团队协作的力量;学会了从一次次失败教训中总结经验;更深刻体会到唯有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对于实际工作我深信,自己能够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熟悉业务,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出色的完成每一次工作任务。

基于对本工作浓厚的兴趣和为贵公司效力的意愿,在此十分渴望得到贵公司的一次面试机会!个人简历一并附上,如能尽快收到面试通知,将不甚感激!最后,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全体员工身体健康!

此致

第3篇

Abstract: Model of "Working and Commerce Integration" which aimed at cultivating to the union of high quality skilled talents is explored by Suzhou Institute of Trade & Commerce based on practice. The paper raised principles about th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Exhibi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Major, then put forward a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contains three core skills of marketing,planning and services and four major fields of exhibition, convention, enevt and incentive travel.

关键词:工商融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核心技能

Key words: Model of "Working and Commerce Integration";the Exhibi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Major;curriculum system; core skill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6-0177-02

0 引言

随着会展业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急速上升,我国从2004年4月15日教育部批准上海师范大学成立全国第一个会展管理系以来会展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行业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会展人才紧缺的局面并没有得到缓解。高职院校是培养基层会展人才的重要基地,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经贸学院”)经过多年探索建立了能“工”会“商”的工商融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工科专业群学生的职业能力中融入管理、财会、营销、经济等通识能力,在商科专业群学生的职业能力中融入工艺、流程、工具、平台等技术素质。该校于2010年开设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其课程体系中虽然也融入了《计算机平面设计》、《网页制作》等工科课程,但与会展实际的工作任务无法衔接,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实用性不强。因此,有必要对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探讨,结合学校工商融和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更科学的课程体系。

1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研究现状

随着各高校会展专业的开设,对会展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也发展迅速。饶雪梅(2003)提出会展专业课程体系应分成公共课、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知识四大模块。周国忠(2008)将会展专业课程体系分为模块课程、项目课程和实践过程系统化课程三大体系。肖婷婷等(2010)对上海、武汉等地的在校生及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得出会展营销课程的学生支持率高达95%。魏仁兴(2010)提出要在分析会展活动典型工作内容和能力的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发展职业能力。陈平(2011)指出要构建凸显会展服务、会展营销“双核”技能的高职会展专业课程体系。黎玲(2013)认为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分为职业公共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操作课和职业选修课五个模块,其中,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和职业操作课的课程设置应考虑会展类职业资格证书的课程。赵宁(2015)指出应结合会展行业实际,构建层次模块+基础模块+实践模块的课程体系。

经贸学院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由职业素质类课程、职业知识类课程、职业能力类课程、职业拓展类(工商融和类)课程构成,总计42门课程,对经贸学院2010-2015级,共242名学生进行的课程设置情况调研显示,学生支持率和满意度较高的专业课程有会展概论、会展策划与实务、会展营销、节事活动策划与组织、会议运营管理、会展文案设计;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的课程有苏州话、导游基础、导游法规、旅游地理等,此外,学生还希望开设会展接待服务、场馆管理、展台设计、奖励旅游等课程。

2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2.1 体现工商融和特色

课程体系设置要体现工商融和的特色,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是一个需要文理兼修的专业,会展行业要学生既懂会展策划、会展营销和会展服务等商科的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会展设计技能,故应开设广告策划、平面设计、CAD制图等工科课程。工商融和的课程体系有利于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既保证了专业知识的广度,又体现了专业知识的深度,能更好地满足会展行业的岗位需求。

2.2 涵盖展览、会议、节事活动和奖励旅游四大领域

会展活动主要有展览、会议、节事活动和奖励旅游四种形式,会展专业的学生要有宽泛的理论知识,要对会展活动十分熟悉。所以,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涵盖展览、会议、节事活动和奖励旅游四大领域,保证学生专业知识的广度。结合这四大领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开设会展策划、会议运营管理、节事活动策划与组织、奖励旅游等专业课程。

2.3 凸显会展服务、策划、营销三项核心技能

会展行业对人才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会展专业人才除了具备宽泛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独特的策划创意能力和娴熟的营销技巧。因此,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凸显会展服务、会展策划与会展营销三项核心技能,以满足会展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

3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根据高职院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分成职业素质类课程、职业知识类课程、职业能力类课程、工商融和类四个模块(见图1)。

3.1 职业素质类课程

职业素质类课程是会展策划与管理人才基本素质的培养课程,主要是学校要求的通识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类、心理健康教育、英语、应用文写作、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体育和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共11门课,3分。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3.2 职业知识类课程

职业知识类的课程主要是与会展行业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会展概论、会展英语、会展文案设计、会展策划与实务、会展营销、会议运营与管理、节事活动策划与组织、奖励旅游、会展行业研讨、场馆运营与管理、会展接待与服务等14门课,48学分。这些课程涵盖了展览、会议、节事活动和奖励旅游四大领域,也包含了沟通能力、营销策划能力方面的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素养,要求学生掌握会展活动的基本运作过程,能进行展览、会议、节事活动和奖励旅游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3.3 职业能力类课程

职业能力类课程是职业知识类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实践教学的主体部分,包含专业认知实习、会展礼仪实训、会展营销实训、办公自动化实训、会展策划与实务实训、校园展会实训、会展现场运营实训、会展文案设计实训、会展行业工学交替等10门实训课程,58学分。实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会展岗位的职业能力,通过职业能力课程的学习,锻炼学生策划、营销和服务三项核心技能,基本能够策划展览、会议、小型节事活动和奖励旅游,做好这些活动的营销和服务工作,实现与行业的无缝对接。

3.4 工商融和类课程

工商融和类课程以工科课程为主,旨在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意策划能力和动手能力,包括广告策划、计算机平面设计、PHOTOSHOP、网页制作、展台搭建与装饰、会展设计模型创作,6门课程,24学分。通过这些工科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一些技术,掌握一定的展台设计技巧,能工会商,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就业面。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四个模块是相互联系的整体。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对展览、会议、节事活动和奖励旅游四大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基本掌握会展策划、营销和服务的技能,能够从事会展行业的相关工作,为行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勇,肖轶楠.我国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J].旅游科学,2005(2):75-78.

[2]杨燕.英美会展专业课程体系探讨及其对中国会展专业建设的启示[J].人文地理,2012(5):153-156.

[3]魏仁兴.会展策划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探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8):49-54.

第4篇

城市规划的元素自古城邦雅典即表现以“政治管理”为目的,但作为政府公共管理手段并使之成为一项公共事务的现代城市规划,却仅有百年历史进程。西方政府对城市化的引导和城市规划首先着眼于城市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体现出以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为主要目标的公共政策属性。二战后,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城市规划逐渐成为政府干预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传统规划思想只关心物质环境转向理性的综合性规划,更多地注重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从强调设计和实践转变到理论政策研究范畴,逐步实现城市规划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

1 公共管理职能与城市规划转变

1.1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导向

21世纪是中国城市化的时代,城市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政府行为不断得到发展提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城市规划对规划区内人口规模、土地利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各项建设等重大事项进行统筹协调,将城市规划作为社会必须遵守的公共政策,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英国为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的重点逐步从规划(plan和plans)编制向规划(planning)实施转变,更加强调规划作为政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宏观调控而做出的谋划和安排。到了20世纪80年代,英国发展规划已经不再提供具体的蓝图,而是成为城市发展规划政策、策略的集成,是建立规划原则和政策的过程。因此,市场经济越发展,城市规划越表现出其战略性、指导性和政策性,必然向城市公共政策转变。

1.2 城市规划的公共管理职能分析

从公共管理要素性职能分析,公共管理更强调战略管理和外部构成要素管理,更加侧重于城市发展目标和政策引导。按照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新时期城市规划应有效应对多元化、复杂现实环境与目标,逐渐由原来的注重空间规划和物理规划、注重规划内部技术性分析向注重宏观层面、政策层面的研究转型,规划内涵也向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文化等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拓展。

从公共管理任务性职能分析,公共管理主要通过各种公共政策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提供公平而稳定的社会秩序、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社会转型期间,政府通过城市规划来合理安排和弥补城市公共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不足,更加关注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划与引导,并提供一种权威性的价值分配方案。现代城市规划逐步由狭义的物质空间环境“一书两证”为核心,转向解决现代城市发展公共领域问题和管理社会发展公共利益等。

从公共管理程序性职能分析,城市规划作为公共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除具备一般管理活动的基本环节和程序外,还应积极应对全球化、信息化对规划管理的影响。积极开展公众规划,对规划管理过程普遍实行公示制度,检验和整合规划目标和公共需求之间的差异,更加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通过公众参与,实现不同利益群体的多元化利益表达、利益聚合、利益分配,使城市规划成为一种由相关者达成的“公共契约”。

2 政府职能调整与城市规划变革

2.1 城市规划与政府职能调整

20世纪50年代,英国城市复兴运动从清除平民窟和疏解城市中心的压力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工业区复兴改造,以至21世纪当代文化导向的城市复兴,政府通过制定地区发展战略、实施策略等形式,吸引大量市场资金参与,实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物质形态等全面复苏与复兴。以改善市民生活质量和工作条件为中心,本文由收集整理政府部门利用城市规划和公共政策手段,引导城市中心区大规模的物质形态的更新,对老建筑(大多为工业建筑)和开放空间(如公园、展览场所)进行改造再利用,增加商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将文化视为“复兴的催化剂和引擎”,建设“文化区”和“文化地标”,促进社会各阶层的有效融合,激发城市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因此,作为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除主要提供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外,还应注重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调节职能和公共产品提供、公共问题解决等救济职能。城市规划作为重要的政府职能和资源配置工具,在我国传统“全能政府”职能模式向现代“有效政府”职能调整过程中,也应由“规划管制”向“规划服务”转变,有效实施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2 政府职能转型下的城市规划

在经济调节方面,城市规划不仅是一种空间的统筹布局,也是对社会各方利益在空间上的集合和再分配。新时期,应充分利用规划引导和规划控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重构,谋求不同利益间的协调和平衡,以城市问题为导向,以资源环境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动力,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带动作用,实现从项目建设规划向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变革。

在市场监管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制度供给者的政府,既是市场秩序的提供者,也是市场秩序的仲裁者。城市规划作为重要的公共政策,在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和规划监督的全过程,均应体现出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监督和管理。通过技术标准和制度设计,对城市发展设定规划控制和引导。同时,利用技术标准和公共政策手段,进一步加强对规划设计单位的监管。

在社会管理方面,现代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合理引入公众参与等公共管理模式。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城乡资源,严格规划监督和违法建设查处,化解社会矛盾,加强规划的动态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转贴于

在公共服务方面,政府应提供满足公众消费和受益的公共产品,以实现社会公共需求和促进社会利益。在城市规划中,必须更加突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结合城市布局的调整优化及功能疏解,加强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保障,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公共行政体制。

3 公共管理过程和城市规划创新

3.1 城市规划与公共管理过程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在总体规划层面,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布局、城市要素安排和实施规划等,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指引,也是城市政府和各部门制定政策和建设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需要从重要公共政策的角度,从方法上和内容上进行变革与创新。

以英国为例,19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近代城市规划立法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城乡规划法》(《th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ct》)。在此之前,英国实行的是“分区规划”,对地方政府而言缺乏弹性,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新法规改革了英国规划体系,立法创立了地方规划局,并授权编制本地区 “发展规划(development plan)”。发展规划本身不具有约束力,它仅仅表达规划部门的意图,建设项目需要经过规划部门审批批准。1967年,英国颁布的规划法把规划分成了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结构规划又称为战略规划(strategy?plan),它包括总体政策及其阐述文件、框架图纸(图解)以及专项政策等,突出城市发展方向、整体空间框架(结构)的战略布置和过程的控制,需要向中央政府报批。而地方规划(local?plan)是以小地区规划(district?plans)为主,局部区域的较详细的战术性政策规划强调发展的具体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及交通网络等,可在批准的战略框架内由地方政府自行决定。后来,在城市发展相当成熟的地区,又将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合二为一,称为一体化发展规划(unitary?development?plan)。2001年底,英国政府发表了《规划绿皮书》,提出简化规划体系,减少规划层次,让公众更多地参与规划制定的过程,在区域空间战略下制定地方发展框架。

在公共管理模式下,城市规划的社会性决定其本身将成为技术和制度的综合体,规划管理的目标从单一的物质控制和计划目标,转向对社会发展综合目标和城市实际建设过程进行干预,规划控制的行政手段也逐渐削弱,决策、协调、监督等规划管理方法不断更新,规划政策法律、政府投资、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等规划引导将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

3.2 城市规划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国外城市规划体系通常包括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体系和规划运作体系。

近年来,城市规划更加强调与其他经济社会管理方法的融合,形成共同的政策框架和行动纲要。通过加强区域规划研究,借助概念性规划使总体规划更准确地把握未来城市发展的战略重点,突出城市发展结构性重点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成为公共管理模式下城市规划创新与完善的重点。

为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能力,实现对城市发展过程动态、实时、有效的调控,城市规划体系越来越注重城市运行和规划运作体系,更加注重对实施过程的引导与控制。根据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规划内容,滚动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将规划原则、准则、布局以及规划所确立的行动步骤转化为公共政策,尽可能地消除城市发展的不利因素,引导实现城市的规划目标和城市发展目标,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与增进,将是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转型的目标与方向。

3.3 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制度设计

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公共政策的性质、方向、有效性和社会公正的程度。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最大化,造成的环境破坏、公共利益损害、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等城市问题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城市规划管理失灵和公共政策失衡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科学发展。

在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制度设计时,应充分引入公众参与,以城市公共产品、公共利益的提供以及城市各利益主体间实现均衡博弈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公平为其基本价值取向,以不同利益主体间利益均衡为目标,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公共政策体系。从程序和规则等方面确保效率与公平相统一,将城市规划作为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的政府产品,使自上而下的城市规划行政管理转变为上下互动、服务和管制相结合的新型城市规划公共管理模式。

3.4 城市规划公共选择机制

第5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策划;因素

前言:

伴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策划,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在企业制定营销策划的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缺陷。因此,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充分考虑到影响企业市场营销策划的因素,进而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一、市场营销策划的基本定义

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要想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策划,就应当熟悉和了解市场营销策划的基本定义,大部分人对市场营销策划的理解相对片面化、单一化,只是依据自身的主观意愿判断的,缺少理论依据。实质上,市场营销策划是指:针对特定的目标与问题,企业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策划的整个过程,从企业现代化管理角度分析,策划的本质属于一种程序,在策划的过程中,依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一种具有理性的对策[1]。

二、影响市场营销策划的主要因素

(一)目标的确定性

由于策划的实质是针对特定目标与问题,而进行整个活动的过程,因此,策划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企业要想制定科学、合理的策划方案,就应使以下的目标逐渐具体化,如果是企业长期的发展目标,相关管理人员应将其分解为各个阶段的短期目标,并使目标与员工经济收益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断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创意的独特性

首先,影响企业营销策划的关键因素是创意,事实上,策划是创意的核心,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创意的来源,不断积累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加工,进而不断激发企业策划者的灵感。其次,企业相关策划者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不断扩展企业营销策略的知识层面,善于观察与发现,进而不断进行突破与创新[2]。

(三)创意的可操作性

影响策划的因素很多,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且应当具备较强的操作性,实施的几率较大。可操作性是指:依据企业自身具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策划实现的几率相对较大,并且应当具备科学、合理的行动方案。

营销策划是对于企业即将展开的市场营销活动,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当进行全面系统的安排与策划,实质上,是企业为快速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采用现代化的营销理念,以及营销思维和营销方法,为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全面的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的过程。不断发现企业发展的机会,最大限度的满足消费者为主要目的,调整和优化配置企业资源,全面、系统的对以后与市场营销相关的活动进行策划,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方案[3]。

综上所述,影响市场营销策划的主要因素是明确的目标、创新性与可操作性,缺少具体的目标,营销策划就没有指引方向;缺少创意,无法快速引起消费者的关注与注意;缺少操作性的方案,只是形式上的存在,执行的力度较弱,因此,企业相关管理者要想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方案,就应同时具备这三种要素。

三、市场营销策划的起源

在众多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具备合理的营销策划方案,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营销发展的历史悠久,20世纪初期,市场营销思想形成,1823年,美国人创建了第一家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标志理性营销活动的开始,1905年,市场营销第一次进入大学课堂教学中,1911年,在柯蒂斯出版企业,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市场研究部门[4]。

从此以后,在营销活动中,市场研究与营销信息系统发挥重要作用,从以往经济学发展中,营销逐渐转入管理学的研究范围,这是营销管理时代的主要标志,20世纪70年代左右,市场营销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20世纪90年代,企业的营销理念已经改变,对于以往营销活动,企业能够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企业在营销的过程中,不仅要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还应从长远的角度分析,消费者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而企业的目标也不应是最大限度的获取经济收益,应当满足消费者与企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面对激励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在市场营销策划方面,就应不断进行创新与发展,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策划,使企业能够有效的应对金融风险,进而平稳的向前发展。

四、市场营销策划的现状

(一)企业的营销理念相对落后

现阶段,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企业要想更好的向前发展,就应具备现代化的营销理念,现代化营销理念强调消费者的主体地位,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领导无法适应现代化的营销理念。在制定营销策划的过程中,不能以市场变化发展为原则,而是依据自身的主观意愿进行决策,导致市场商品需求不平衡,不能顺利的展开生产经营活动。此外,对于买方市场,部分企业管理者无法有效的应对,不断向外推销企业自身的产品,导致大量商品积压,无法有效的运转资金,进而造成企业停产。

(二)企业营销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都能够意识到市场营销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并且逐渐关注营销策划管理,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在营销管理的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使得企业营销管理秩序混乱。在市场开发的过程中,缺少细致周密的计划,销售策略与销售方案不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能实时的对销售过程进行监控,因此,在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有效解决,使得企业营销业绩不断下降,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也不断降低。

此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营销部门以外,其它部门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营销责任,不能使企业全体员工都参与到营销管理过程中,进而无法实现营销活动利益的最大化,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营销决策不够合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营销活动缺少一定的方向,阻碍企业的平稳运行。

(三)营销手段落后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营销手段相对单一,通过降价的方式,维持企业的发展,实际上,从企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创新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现代化市场营销理念强调市场的重要作用,因此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应不断开发新产品与市场,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的向前发展。伴随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深入,企业以往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应不断拓展自身发展市场,营销手段由单一化转变为多样化[5]。

(四)营销网络机制落后

伴随网络时代的逐渐深入,信息化办公方式已经逐渐应用企业营销的过程中,在企业营销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健全营销网络,通过营销网络,企业能够实现销售产品的全过程,也能够促进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企业营销已经成为全球营销,营销网络的发展能够使企业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因此,企业应当认识到营销的重要性。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却忽视营销网络建设,使得企业不能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导致营销业绩逐渐下滑,因此,建立健全企业营销网络,能够使企业稳固的向前发展。

(五)营销策划的评估

在企业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应当以营销策划为依据,营销策划评估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如果企业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就无法正确的评估营销策划方案,在市场中,缺少专业的评估企业,因此,企业在评估的过程中,主要依据企业领导层和相关管理人员的个人意愿。

五、强化市场营销策划需考虑的主要问题

(一)建立营销组织,改进和完善营销观念营销组织的建立能够提高企业营销管理效率,营销组织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产品销售的速度、市场的反映机制、消费者的满意程度等等,高效率营销策划的建立,应当使企业的各个部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断进行交流与沟通,使企业全体员工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营销管理过程中[6]。

(二)强化创新意识,不断开发新市场

创新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企业营销策划的主要因素,营销策划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例如,市场环境、营销思维、营销方式等等。伴随营销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企业要想在激烈的营销环境中发展,就应不断关注市场环境的发展和变化,逐渐开发新市场,在开发新市场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市场进行细分,寻求更多发展的机会,使企业获得自身特色的新市场。其次,企业应进行技术创新,进而逐渐实现产品与结构的创新,不断对产品进行更新,最大限度的满足市场发展变化的需求,以已有市场为基础,不断开发新的市场,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获得更大的空间。最后,企业制定营销策划的过程中,应制定适合于新市场发展的营销方式,由于市场区域存在的差别,消费者的理念与能力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企业在开发新市场的过程中,应当依据地域的不同,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营销模式,不断提高产品的知名度[7]。

(三)改进和完善营销网络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只有不断创新营销渠道,营销效率才会有所提高,企业营销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可以整合与创新渠道,以充分发挥营销网络自身具备的职能,进而达到企业营销的基本目标。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市场细分的方式,依据地域、人口、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等因素,对企业进行深层次的细分,依据市场自身特点,以及企业的经营目标,选择具体的目标市场,并且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将资源逐渐发放到每一个子市场,不断与子市场进行交流与沟通,进而不断加快营销网络的发展进程[8]。

六、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企业市场营销策划需要考虑的因素,我们能够看出,营销策划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在企业制定营销策划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影响营销策划的发展进程。因此,现阶段,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营销策划的重要性,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建立健全营销策划机制,改进和完善营销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营销的优势,重视品牌的重要作用,强化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进而使企业能够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正,张建.中国企业蓝海战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2]张洪增,高荔.市场营销理论的起源[J].发展与展望,2012,20(05):12-14.

[3]陆剑清,关于理性人假设的质疑-市场营销理论发展的新思考[J].上海商业,2011,10(8):158-159.

[4]宋思根.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视角[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4(01):265-267.

[5]科特勒.科特勒谈营销[J].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12(5):123-125.

[6]闫学军.浅谈市场营销策划[J].教育与科学,2012,14(7):456-457.

第6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商务策划

1事前策划主要内容

1.1构建管理团队

施工企业的商务策划要想顺利开展,就需要管理人员的帮助。任何工程项目开展前,都要构建管理团队。企业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以及项目需求任用专业人才,构建商务策划管理团队,才能提升企业的商务策划高能力。

1.2做好事前策划

施工企业的商务策划需要在工程招投标时就进行。在工程投标阶段,需协同项目的商务团队一起对整个招标文件以及整个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在编制商务标时需要考虑整个项目后期会有变更等情况问题,投标时需根据项目特点进行不平衡报价,这样有利于整个项目之后的商务策划。

1.3对建设合同进行分析

工程中标之后,在开展商务策划工作前,要对所签署的建设合同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合同中对质量、文明施工、工期等各方面的要求,并对整个工程造价的组成进行系统分析,了解项目的盈亏点。针对合同签订具体内容,制定完善的工程项目商务策划方案,这样才能针对整个工程的情况提前制定好应对措施。

1.4对工程项目成本加以管理

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对工程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商务策划需在工程中标之后,根据整个项目的特点进行拆分,针对每个不同的分部分项采用不同的发包方式,在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的情况下确定最有利于工程效益的发包形式。

1.5策划二次经营

施工企业在合同签订完成后,为了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通常会开展二次经营活动。二次经营活动,也是商务策划的重要构成部分。开展二次经营活动,要做好风险规避或是转移工作。只有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前制定好索赔制度,才能确保企业利益最大化。

2做好商务策划的过程控制

2.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开展商务策划项目工作,一定要做好充足准备工作。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开展前,要针对性分析合同签订内容,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对合同进行预测工作、分析工作。换句话说,施工企业的负责人,要做好准备工作,详细地分析工程项目内容。施工企业在获得项目后,要组织企业职员,针对合同开展讨论工作,对合同中的不足加以分析,并提出各自建议。只有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容纳不同观点,才能对合同的内容加以调整。

2.2细化成本控制问题

资金是企业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只有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做好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才能使企业资金得到全面管理。只有细化成本控制与管理,才能将成本控制贯穿整个项目。在成本的控制上,首先,要做好项目的目标成本管控,这就要针对项目特点,进行科学、全面分析,并作出详细多项对比费用分析,才能更好地管理项目目标成本。其次,要将工程项目预算与企业成本加以对比,才能找到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要想成本控制工作顺利进行,还要记录好台账,将工程项目施工工程中,涉及到的人力、物力进行详细记录,才能方便企业随时进行对比与查证工作。只有全面的管理、详细解读,才能发现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成本失控原因。再次,要在合理范围内,控制项目材料与设备成本。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中原材料与设备价格,是成本控制重要因素。只有重视企业成本控制因素,选择合理的成本控制因素,才能提升成本管理力度。最后,要完善监督与管理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岗位责任,细化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合理降低企业成本。

2.3做好二次经营工作

针对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做好商务策划工作,针对合同中的变量进行具体分析,对于工程项目的变更部分重点管理,要做好准备工作,制定出完善的应急方案。只有提前做好商务策划中的二次经营活动,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部门负责人,为可能存在的赔偿问题,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只有针对企业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做好二次经营工作,才能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在多元化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这也是商务策划最主要目的。

2.4商务策划要灵活变通

商务策划活动有据可依,但是多数的施工企业被束缚在固有形式中,不能在商务策划工作中灵活变通。只有在商务策划活动中,学会灵活变通,才能对存在的风险加以管理,并在商务策划工作中,加入完工结算内容。在商务策划过程中,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摆脱原有的思维束缚,才能做好风险预测工作,规避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商务策划在现代工程项目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商务策划得到企业重视。要想使商务策划发挥最大价值,就要不断探究商务策划的工作内容。

3事后总结

项目商务策划不仅要在项目开始前进行事前的策划,以及过程中的控制之外,对整个项目最终的运行情况需要进行事后总结。分析整个项目的得失,以及整个项目成本的分析,为今后项目的开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第7篇

关键词:小城镇

规划

建设管理

1 .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任务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任务是与小城镇规划在发展过程中所担当的职责和作用相配合的,其最终目标是保证小城镇的持续发展和满足不断发展的小城镇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1)小城镇规划是小城镇未来发展战略部署,是小城镇发展战略目标的具体体现。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是通过日常的管理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由此也保证了小城镇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2)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是小城镇政府对小城镇规划、建设和发展进行干预的手段之一,小城镇规划本身是小城镇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因此,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就是在管理过程中保证各类公共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相互协同,为公共政策实施做出贡献。

(3)小城镇政府是我国对城镇实施综合管理的职能部门之一,因此就需要保证小城镇建设有序、持续的开展,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不受到损害,使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最高。

2 .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任依据与原则

2.1 主要依据

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政策和法规。小城镇建设管理,实质上就是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依法行政。这就要求城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以党的政策和法规办事,决不允许任何部门和个人无视党的政策和法规,以感情或个人意愿代替党的政策和法规。

2.2 主要原则

(1)目标管理原则

任何管理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目标就是通过管理活动努力争取达到所希望得到的未来状况。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管理就没有方向,这种管理是没有意义的管理。

(2)依法管理的原则

随着城镇的发展,城镇建设管理的分工越来越细,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而且由于管理对象隶属的关系不同,条件千差万别,城镇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和矛盾,这就决定了城镇管理具有社会面广、政策性强的特点,因此处理好这些关系与矛盾,就必然要以城镇建设的法规为准绳,依法治城,依法行政。

(3)依靠群众的原则

小城镇建设涉及千家万户,城镇建设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小城镇建设管理者要走出政府大楼,面向公众,引导和发动群众让大家了解国家有关城镇建设的法律法规、建设方针和重大规划部署,使广大群众主动配合城建部门,做好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

3 .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策略探讨

3.1 行政管理策略

行政方法是自有城镇管理机构以来最为古老的管理方法之一,它是指依靠行政组织,运用行政力量,按照行政方式来管理小城镇规划建设活动的方法。依靠各级行政机关的权威,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定、指令性计划和确定规章制度、法规等方式,按照行政系统、行政区划、行政层次来管理规划建设的方法。

3.2 经济管理策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城市文明的进步,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经济方法和手段日益突出,并适用于管理的方方面面。这一方法是指依靠经济组织,运用价格、税收、利息、工资、利润、资金、罚款等经济杠杆和经济合同、经济责任制等,按照客观律的要求对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实行管理与调控,其管理方法的实质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协调处理政府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便为小城镇高效率运行提供经济上的动力和活力。

3.3 法律管理策略

法制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 ,依法治市不仅成为我国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管理方法,并且己构成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保障小城镇规划建设在社会主义法制轨道上顺利进行的有力工具。小城镇管理的法律方法就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规定人们在小城镇规划建设活动中的权力与义务,以及违反规定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来管理建设的方法。维护广大市民的根本利益是法律管理方法的出发点,它具有权威性、综合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等特点。

3.4 其他策略

(1)宣传教育

当今城镇特别是小城镇中所出现的生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的问题,主要是人们不正确的经济思想和经济行为造成的。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就是端正人们的经济思想和经济行为。所以,必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综合效益意识。宣传教育方法,作为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效益的基础管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指在城镇建设活动中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小城镇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城镇规划、建设目标,以教育群众,实现预定的城镇建设目标的一种方法。

(2)技术服务

技术服务法是指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无偿或低收费解决居民在小城镇建设中所遇到的有关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问题的一种技术性方法。在小城镇建设中,技术服务的内容主要有为建房户提供设计图纸,进行概预算、决算、房屋定位放线、找平、施工质量检查、房屋竣工验收以及管理小城镇房产、环境、建设档案等。通过这些技术服务,使小城镇建设达到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

结语

小城镇规划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深入研究小城镇建设的相关政策,充分认识小城镇的特征,建设模式,构筑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解决小城镇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保证小城镇规划的合理布局与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建军,闫磊,孙勤梧.城镇规划的原则、方法及管理措施.中国科技信息.2009(13)

第8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公共政策属性;体现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在最近的一些年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行业越来越关注城市规划管理中公共政策属性的体现。然而,当前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的掌控仍然不是非常明确。在如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以及我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新形势下,深入地探索城市规划管理中公共政策属性的体现是非常必要的。

二、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公共政策存在着政治性与公共性、合法性和权威性、动态性和静态性、目的性和价值性等一系列的特点。城市规划作为典型的公共政策,既存在着公共政策的共性特征,又存在着其个性特点。具体如下所述。

(一)城市规划的空间性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最为直观的元素就是空间,只有通过空间才能够更加深刻地体现出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的目标。城市规划属于应用科学,它的关键作用就是在进行资源分配特别是在分配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社会的需要,能够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中,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都能够实现平衡。所以,城市规划的空间性要求实现不同的空间的统一。

(二)城市规划的综合性

城市规划是一种综合性的公共政策。例如,在时间方面,城市规划一方面必须对将来的发展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另一方面,也必须对于城市当前的状况做出适当的设计。另外,在价值观念方面,城市规划必须综合权衡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一方面必须想方设法赢得更多的经济利润,另一方面,也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城市中的每一个居民的公共利益。与此同时,在城市规划的作用范围方面,必须综合考虑到整个城市,做好城市的分区规划。

(三)城市规划的过程性

进行公共政策的制定的过程主要涵盖了以下的几个方面:提出问题、设置议程、设置目标、设计方案、决策方案、执行政策、监督和反馈。公共政策的关键环节就是“过程”,必须加强对于城市规划的整个过程的全面监控。

(四)城市规划的公益性

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规划,必须能够综合地反映出公共利益。城市规划一定要展示出维护公共利益的特点,就应该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对于各方的利益主体加以协调,切实保证这些利益主体都能够获取它们应得的利益。

(五)城市规划的权威性与强制性

在当今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日益推进的新形势下,也日益展示出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只有借助于合法的方式,才能够更好地做好城市规划工作。

三、城市规划管理中公共政策属性的体现

(一)现状调研环节公共政策属性的体现

1、现场勘察。现场勘察工作是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深入地掌控城市规划的具体情况的关键举措。基于公共政策属性的城市规划工作必须从以城市为中心转变为同时重视城乡,达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在现场勘察的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必须结合他们所掌握的的城市规划相关的理论常识,综合、全面、客观、合理、准确地审查城市规划,保证现场勘察的效果。

2、资料收集。城市规划作为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资料收集涵盖了城市规划的整个过程。对于中国来说,与城市规划相关政府机构存放着涉及到城市的历史沿革、发展状况以及将来的前景的文档等等。与此同时,在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我国不同的地区的经济状况以及城市发展程度都具备了相应的个人见解,这也就产生了一定的关于城市规划发展状况的书面材料。由此看来,搜集城市规划资料的过程一方面涵盖了与城市规划相关政府机构所存储的资料,另一方面,也涵盖了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通过对于这两个方面的资料的搜集,能够在不同的角度来更加深入地掌控城市规划的状况,以便更好地做好城市规划工作。

3、访谈调查。决定着城市将来的发展趋势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就是城市规划目标,这就要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能够设计出一个能够赢得所有人认可的城市规划目标,能够对于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所有人的现实需求以及看法建议给予综合的权衡和考量,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所设计出来的城市规划目标能够反映出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所有人的现实需求以及看法建议,特别是能够满足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所有人的利益。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必须对于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所有人进行抽样调查和访谈,设计出较为具体详细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材料。具体来说,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对象涵盖了政府(包括领导班子和行政职能部门)、企业主和投资商、公众等等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所有人,对于这些人群,也一定要设计出相应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内容,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控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所有人的现实需求以及看法建议。

4、问题评估及利益协调。在进行了以上的城市规划管理环节的基础上,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必须深入地分析城市规划对象所存在的问题,协调处理好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所有人的现实需求以及看法建议,为后一个环节的规划目标制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规划方案比选环节公共政策属性的体现

1、服从区域宏观战略的需求。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着全局性和统筹性的特征,对于涉及到城市性质的定位、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以及城市空间的合理划分利用等一系列的关键举措的内容,一定要保证下一层次的规划能够满足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只有这样,才会实现城市中的不同的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才能够防止在城市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

2、理性分析城市自身基础和发展的潜力。对于城市自身基础和发展的潜力,必须做到科学、合理地分析,结合城市的自身情况来合理地确定城市规划的规模,确保城市规划方案能够得到科学、有效地执行。

3、对于各方利益诉求进行协调,产生统一的发展目标。因为城市规划方案涉及到众多的理论知识,因此,普通的老百姓是不容易理解的,而要确保城市规划的顺利就那些,必须各方利益诉求进行协调,产生统一的发展目标,可以请相关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对于广大的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所有人进行解释,以便帮助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所有人选取最为合适的城市规划管理方案。

(三)规划纲要讨论环节公共政策属性的体现

1、明确规划主体内容以确定空间方案。城市在各种各样的发展环节中,必须协调处理好各种各样的矛盾,所以,在进行城市发展目标的制定、城市性质的定位、城市空间的划分等一系列的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地域性和时代性,这就要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必须明确规划主体内容以确定空间方案。

2、分解总体发展目标以形成专项发展目标与规划。在分解总体发展目标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对于国家政府、利益集团和其他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所有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进行有效地处理,在此基础上,也必须对于政府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各个利益集团之间以及与城市居住者之间的矛盾进行科学有效地处理。

3、设计出强制性的公共政策内容框架。可以借助于对城市空间进行管制的方式来实现城市规划中公共政策的空间化。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对于一系列的发展目标和与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所有人的看法建议进行全盘考虑,将其真正落实到城市规划区空间范围之中,得到城市规划管理图,对于城市居住者的住房、城市工业空间、城市排水系统、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市绿化空间等等都进行详细的设计。

(四)城市规划成果制作与公共政策制定环节公共政策属性的体现

在进行了以上的城市规划管理环节的基础上,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必须进行城市规划成果的制作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具体来说,城市规划成果的制作环节主要涵盖了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对纲要环节形成的各专项内容的适度修改,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规划管理的现实需要来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与完善,从而得到对城市规划文本具有解释作用的说明书。第二部分内容是根据确定的各项城市规划内容来设计出城市规划文本,作为最终具有法律效力的条文性文件。在关于城市规划内容的工作完成的基础上,更为重要的工作是需要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制定出城市规划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只有在具有针对性的实施策略和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在设计城市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的过程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都必须密切联系、齐心协力,共同设计出政府部门、城市居住者认可并且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的实施实则,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城市规划实施环节公共政策属性的体现

为保证城市规划实施,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必须贯穿于城市建设活动的全过程,从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到选址定点;从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报建审批,到发证、放线验线,进行规划建设的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等,已经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程序制度。归纳起来,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建立依据,二是报建审批,三是批后管理。

(1)建立依据

建立科学的合法的依据是城市规划能够顺利实施的第一道程序。

(2)报建审批

报建审批是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关键程序。主要是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的超前服务,受理审查,现场踏勘,征询环保、消防、文物、土地、防疫等有关部门的意见,上报市政府和有关领导审批,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

(3)批后管理

签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绝非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终结,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还必须负责对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后的检验和监督检查工作。

(六)城市规划监督、反馈环节公共政策属性的体现

城市规划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着公共权力的应用,特别是一些强势权力的存在,使得规划的合法性常常受到威胁,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监督的对象一方面是城市规划中的主体行为,特别是一些拥有权力的个人或组织,防止其在规划过程中的规范行为和谋取私利的行为;另一方面是对事件的约束,将事件的发生约束在特定的规范和程序之中,减少人为产生的任意性。

城市规划中的反馈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对问题的反馈,一个是对结果的反馈。

(1)对问题的反馈是指在规划的过程中,当某个环节发现新的问题或者出现新的状况,必然要反馈到上一个或上几个环节进行调整,以使其在解决问题的框架中得以体现。

(2)对结果的反馈是指在规划的过程中,规划的制定者应该适时地掌握规划实施的结果,并进行连续的规划对策研究。规划设计和实施的分离使得是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如果不能通过某种机制将二者联系起来,那么规划是否有用将继续受到质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学是社会学领域中发展最快速、影响面最大、应用领域最广、实证性最强、社会效用最为明显的科学,本文深入地研究了城市规划管理中公共政策属性的体现,在今后的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还会进一步向公共政策转变,实现城市规划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变革。

参考文献:

[1]蔡克光.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及其在编制中的体现[J].城市问题.2010(12)

[2]王俊雄.综述城市规划的改革与发展趋势[J].广东科技.2008(08)

[3]石楠.关于城市规划编研中心的若干思考[J].城市规划.2006(10)

[4]穆会景.基于公共政策理论的城市规划结构初探[J].山西建筑.2008(19)

[5]单卓然.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新思维[J].山西建筑.2010(24)

[6]张武强,杜雁,俞露.从城市规划角度研究深圳水问题[J].水资源保护.2007(03)

[7]雷诚,范凌云.试论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地位与制约[J].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2008(01)

[8]张博.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兼论城市规划管理中的若干问题[J].科技风.2008(14)

[9]蔡克光,陈烈.基于公共政策视角的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问题.2010(11)

第9篇

1、提出问题

以往有关管理会计大量的文章集中在讨论管理会计对象、理论体系、能否独立成科、是否适应我国企业以及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关系管理会计的拓展等等问题上,而很少有关于企业管理实践中涉及到的管理会计问题的探讨和解决。尤其是关于管理会计实施效果和企业策略的关系。

本文是从另一个角度,旨在探讨企业的管理会计与企业策略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如何应用管理会计的信息力,目标力,计划力,执行力,跟踪力和业绩力。来实现企业的策略。

2、研究目的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每一个企业无不在求生存中求发展,而一个企业的发展,“不涉及策略无以图将来,不重视管理无从致现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长远的全局的规划构成了企业策略,策略是多种多样的,管理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管理会不会影响策略?势必就联想到管理会计问题,因为管理会计是保证实现企业策略的一个重要工具。

在企业内部,特别是在涉及管理控制上,我国企业的效率还是不高。这固然有很多影响因素,包括技术;规模;经营活动的多样化;复杂性和相互作用;员工和领导者的文化素质;内部流通信息的可追索性;前景的可预测;选择的可逆性;企业面临风险的性质等等。但是更重要的是企业的策略没有很好的合适的管理工具去实现,本文正是要阐述管理会计与企业策略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找出成功的管理会计实践对策略的影响。以及策略影响会计实践的因素和后果。影响管理会计实践的因素有那些?反过来,好的管理会计实践对企业的策略又有那些影响。



二、管理会计与企业策略

(一)管理会计与企业策略的概念

1、管理会计概念

美国会计学会?(AAA)下属的管理会计委员会?(CMA)所下的管理会计定义是: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来处理某个主体的历史的和预期的经济数据,帮助管理当局制定具有适当经济目标的计划,并以实现这些目标做出合理的决策为目的。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常设分会"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所下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财务的和经营的)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编报、解释和传输的过程,以确保其资源的利用并对它们承担经管责任。这些定义的出发点都是为公司管理当局服务,显然已不完全符合管理会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哈佛对管理会计的定义是,管理会计是经理门使用的一种工具,通过这种工具来影响其他部门的业务达到实现公司策略的目的。主张以全方位创新为目标,注意学科间交叉渗透发展态势,尽可能引进相关的科学理论与方法,通过不断创新建立与改进现代管理会计的控制系统,并主张建立各式数学模型,不断改进控制方法,以有效测试与评价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效果。本文赞同哈佛的观点。

2、企业策略概念

策略指决定公司持续性成功的所有行为。策略是包含不同层次的,和不同层次之间相互关联以及不同层次的一些构成因素。从策略的层次来说,分为企业策略;具体某个业务上的策略,行政功能的策略.本文指的是企业策略.是关于各事业单位间资源如何分配的决策.(J0hnson&scholes).企业策略和管理会计的关联是通过资源分配来体现的,管理会计是用分配资源的程序和制定计划来实现企业策略.

(二)管理会计对企业策略实施的重要性

企业进入了无国界的竞争时代,网络经济的发展,使企业必须拥有很好的发展策略来应对飞速发展的企业内外部环境,而现代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将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科学地应用和实施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企业的策略是指决定企业持续性成功的所有行为。因为企业的利润并非完全来自于市场的机会、市场的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等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来源于有价值的、独特的、难于模仿的企业核心能力。企业策略的核心不在于企业产品、市场的结构,而在于其行为反应能力;策略的目标在于识别和开发别人难以模仿的组织能力;在顾客眼里,这种组织能力是将一个企业与其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标志。注重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使用和提升。是企业取得效益的重要手段,而好的策略决策没有好的策略执行。好的策略就是空想而已。

企业策略和管理会计之间的互相依赖通过资源分配进程实现,因为管理会计的另一方面定义就是:管理会计就是分配资源。管理会计是否体现企业策略就是关系到企业是否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管理会计是企业执行策略的最好手段。



三、管理会计如何实现企业策略

管理会计和企业策略关系主要集中在资源的计划和分配过程中,特别是预算控制中,预算就是如何去落实策略的,有了策略,管理会计通过不同的行为把策略具体化,把策略的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展开。

1、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策略目标服务的

管理会计是通过制度和程序安排分配资源,当然会随业务,产品的不同而变化。不同类型的企业会有不同的管理会计程序分配资源,这里只谈先明确策略,那么根据已定的策略企业用管理会计方法制定出一套策略目标规划的明确流程,通过预算,用数据说话,把策略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

2、管理会计通过计划承诺策略目标

拥有了清晰了工作目标,必须对该目标进行承诺,承诺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其背后的逻辑都是计划,管理会计通过企业计划建立和批准的流程,在每年的10~12月和每月的月初定期向上级提交计划,上级主管必须按照流程进行点评,同时将部门不同级别的计划按照不同的权限进行共享,达到计划的时效性。同时还要拥有一套企业计划调整的流程,计划是为企业服务的,是企业的引导者,所以其科学性、有效性与精确性都必须得到保证,企业通过按照季度对计划进行调整,从而既保证了精确有效性,也保证了科学性,这种有效的流程打造通过一定的方式固化下来,就变成了企业自己的独创。

3、管理会计是实施策略的最好工具

再完美的层次目标和计划承诺,都必须有一套保证执行力的方法,这两年,在国内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在注重执行力了,但是执行力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关键的是如何去保证执行力,应自己拥有一套顾客—>过程实现—>顾客的主业务价值链流程,也是建立企业内部和顾客之间关系的一种法制方法。通过分析企业的基础资源,在不同模式和范围下打造适合企业实际的主业务价值链流程;应拥有一套围绕内部核心竞争力打造的内部核心业务流程,这种流程同样是根据企业的不同内外部持续改进的;应拥有一套好的企业文化保证流程,其实企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不同变化要求企业必须有更深层的力量来保证执行力,这就是企业文化。当企业管理到达一定成熟阶段后,往往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在目前这种千变万化的氛围中。

4、管理会计对策略实施的考核和跟踪

企业应拥有一套上下级汇报流程,通过建立这种渠道,实现跟踪的双向性和及时有效的控制;应拥有一套完善的会议管理流程,通过召开不同层次的会议,不同部门的跟踪力度同样可以加强;企业应有以事实业绩和结果说话,遵循的对部门或个人承诺的一个重要评价原则,绩效是对部门或个人承诺结果的一个证据,管理会计的评价的职能是事后根据各责任单位定期编制的业绩报告,将实际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分析来评价和考核各责任单位的业绩,以便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正确处理分配关系,保证经济责任制的贯彻执行。没有业绩,一切的努力都没有任何意义。应拥有一套业绩考核管理流程,核实部门和个人承诺之间的差距,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与权重挂钩,实现企业策略目标在部门或个人的有效实施。

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利润,所以就必须努力打造可以赢别人的核心力,凡事要讲究证据,而信息是其中最为关键的证据,以客观事实说话,以客观事实决策,管理会计正是用数据信息通过企业特有的流程和制度分配资源来实现策略的。

四.管理会计与企业策略相辅相成的关系

1、管理会计实践对策略的影响。

管理会计在制定预算时就对策略最后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管理会计制度在策略形成过程中,以及在企业管理层和执行经理们之间的分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与策略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不仅仅能传递策略的信息,而且能限制策略潜在的方向性的偏差。企业的目的不仅仅是今天建立起一种与策略相适应的管理会计流程制度,而是还要这种流程互相适应以后延续下去,让它们根据环境演变,能把日常运作和创新结合起来。

战略管理会计是策略初步形成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层确定企业的大体的发展方向,但不指明该策略的细节。他们让策略停留在简单的初级阶段。企业的管理会计流程制度,使整个策略在执行经理这个层次得以成形,并由这些人付之实践。企业的报表制度,使得企业管理层能够与执行经理们进行互动,向他们传达其想法,报表制度能确保初级策略的形成。表面看起来,各种各样的报表还在按照企业管理会计流程规定那样运作,但所起的作用,已经与原来设计者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第10篇

价值创造发现人

战略型董事会是公司战略规划的决策机构,代表出资人对发展战略全面规划。董事会以价值创造为己任,凭借独有的商业价值判断能力,确定公司发展愿景和使命,把握公司发展方向,正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董事会作为资本价值创造的发现人,系统性地审视和评判发展战略和企业价值增长的关联,灵敏地捕捉有利于发展的商业机会,善于从战略管理角度不断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建长效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董事会是编制战略规划的组织者和规划实施的督促者。规划编制“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公司的各级单元。规划内容包括市场的分析和判断、规划目标的制定、实施路径的研究与选择、产业调整方案和并购重组计划、核心能力建设、资源配置、投入产出、高效管理、激励约束和员工发展等。战略规划经审核后,董事会要布置经理团队将规划目标分解到各子公司和职能部门,采取措施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战略资源布局人

董事会负责对重大事项决策的功能是在各种投资机会之间合理配置战略资源,并为这些机会进行融资,以实现权益资本价值最大化。战略资源布局和合理配置资源的责任是如何让稀缺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如何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这是科学设定公司发展的时空结构和布局的关键环节。

董事会是公司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者和执行监督者。重大投融资项目决策既要与公司战略相匹配,满足经济性、社会性等效益要求,又要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董事会决定重大投资的管理流程,通常包括计划、立项、实施和评价四个环节。董事会在投资计划确定和投资项目立项环节发挥决策者的作用,决定公司资本资源的战略布局;董事会通过投资决策加强主营业务的产业链建设,决定主业与关联产业的组织资源配置和布局;选择相应的商业模式,整合不同优势产业资产,优化产业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实现产业价值链整体最优;董事会还要依据投资决策计划和执行计划的需要,筹划相应人力资源的第次配置、规划和布局等。

战略执行指导人

全面预算管理是董事会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董事会不仅要挂帅“全面预算管理”的授权、预算审批等具体环节,而且要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系统工程,用以落实战略规划的阶段性目标,引领和导向经理层对发展战略的执行过程。董事会决策的有效实施,需要把发展战略、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三个子系统紧密衔接,通过预算管理这一中间环节增强对执行层的约束和激励。中长期发展战略是年度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依据。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把战略目标细化到年度,并据此指导资源配置和实现预期目标。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结果,最终通过绩效评价,进行有效的过程控制,并预测未来、及时调控,保证决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全面预算管理体现为全员性、全程性和全方位。全员性是指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公司各部门,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完成;全程性是指预算管理活动从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分析、绩效评价及奖惩均渗透到经营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全方位是指预算管理包括经营性预算、资本性预算、资金预算等各方面预算。董事会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推进,履行了资本营运的控制职能。

经营任务委托人

董事会用人权是现代企业制度选人用人机制的核心内容。在开展董事会试点的央企中,把国资监管机构行使的对经理人员的选聘、考核、奖惩等职权和股东的部分职权交给董事会。董事会选择经营者,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为前提,通过创新党管干部的具体方式来落实董事会和经理层的选人用人权。

董事会试点国企选聘高管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体现党管干部与董事会、经营者依法用人相结合的原则。党管干部原则具体实现方式体现在有关政策制定、信息沟通、过程介入、参与决策和强化监督等方面,企业党组织重点“做到五管、把好五关”,即“管原则,把好导向关;管标准,把好资格关;管程序,把好规则关;管机制,把好政策关;管监督,把好调整关”;二是外部董事制度和以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辅助决策,为董事会用人权的履行提供了制度保障。董事会通过规范行使用人权,更好地体现了资本信托的择优职能。

经营骨干策励人

规范建设的董事会评价考核高管团队,配套改革薪酬制度按照“先考核、后定薪”、“业绩上,薪酬上”的原则,着力建立“责、权、利统一”的薪酬体系,初步形成“以岗位价值为基础、以业绩考核为导向、以中长期激励为保障”的激励约束机制。董事会设薪酬和考核委员会,建立起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全面、准确和完整的指标体系。

绩效指标体系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细化到高管的年度经营责任书之中。年度考核由业绩评价和能力素质评价两部分组成,包括经营指标、重点工作任务指标及能力素质指标三个维度。高管绩效目标设计应具有挑战性,与董事会确定的年度预算指标相一致,与董事会向出资人提交的考核指标目标建议值相一致,与解决公司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管理重点、难点问题相结合。

部分董事会试点企业已经把管理和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引入高管和科技骨干团队的中长期激励,结合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强化了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董事会通过对高管和科技骨干团队的有效鞭策和激励,一是逐级落实了资本经营责任;二是建立了绩效意识和绩效文化,为推行员工绩效考核和薪酬挂钩奠定了基础;三是全面评估和完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构建了动力机制。董事会推进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有效实践了共享成果的分配职能。

经营风险掌控人

战略型董事会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领导核心,就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向股东负责;经理主持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就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向董事会负责;风险管理部门策划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负责指导、监督有关业务单元和子公司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各业务部门和子公司共同构成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是所分管业务领域风险管理的责任者。

第11篇

一、从宏观策划转型到微观项目策划

前十年,很多策划人是出创意、思路、理念,进行宏观战略咨询和品牌策略研发以及理论创新,但在今后十年,这肯定是不够的,策划业的重要转型就是深入市场第一线,了解市场需求,为企业做好产品市场营销、品牌推广、活动营销、企业内部管理创新策划等。

比如北京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帮助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政府,制定的纺织服装、运动鞋业等五大传统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不仅有理论还包括搞活民营企业的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所以经过四年多的成功实践,使得晋江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长,各项指标名列福建省10强县、市第一位,全国百强县第5位。2008年晋江市财政收入已突破100亿元。

二、从以理论策划转型到实战经验策划

过去十年,由于我国的策划行业刚刚起步,多数策划人是由大学老师、记者等行业转行或者是政府官员下海,这些人有思想、反应快,但主要还是以理论为主。而今后的十年,市场需求向纵深发展,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就需要策划人理论联系实际,敏锐判断市场变化,并提出能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价值的方案。所以今后十年,既有实际市场操盘经验又有策划理论的人,将是策划舞台上的主角。

以重庆朝天门服装批发市场的策划为例,北京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为重庆市渝中区编制朝天门服装批发市场的提档升级所作的规划,不仅有理论,更重要的是从操作角度对其市场管理、市场结构、交通物流、管理模式上提出的大胆突破,目前朝天门服装市场已成为西南地区著名的服装市场集散中心。

三、从本土策划人转型到国际复合型策划人

由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具有全球化眼光、了解国际市场转型。过去国内策划界的很多专家是“本土派”,他们十分了解国内市场需求和社会形势,而不少“海龟派”的策划人则感到“水土不服”。但在今后的十年,这种情况一定会发生变化。原因很简单,就是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的一体化,很多新兴企业家和二代企业家都有海外留学背景与国际背景,那么策划人作为他们的参谋长,如果还局限于“本土眼光”怎么行呢?所以未来十年中国的策划业必与国际咨询业接轨,中国策划人要到国外了解世界市场发展现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可以说,未来十年活跃在中国策划舞台上的一定是一批了解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了解世界先进策划理念的策划人。

同时,本土化的策划公司必将与国外咨询公司强强联合,实现本土策划和海外策划的联姻。策划公司要有一批国外的人才队伍,与麦肯锡、兰德、贝恩等国际咨询公司合作,为在华外国企业提供优质的执行全案。

四、从传统策划理念转型到现代策划理念

前十年,我国的策划人的策划理念基本是“望闻问切”、“孙子兵法”这些传统理念,但今后十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优秀策划专家要学会运用新技术为企业服务,特别是帮助企业用好互联网、物联网营销,充分利用网络、网民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策划平台。

五、从单打独斗转型到团队作战

可以说在策划行业发展之初,我们的策划人主要是以出主意与出点子为主,而今后十年必须向系统化、科学化、团队化的策划转型。以往策划人是一个点子做策划,没有执行团队,而未来策划公司必须培养一批由先进理念和思想武装的头脑,要有一批懂政策、懂市场、懂品牌、有执行能力的团队。如果把需要策划服务的企业和政府比作作战部队,策划单位就是参谋部,他们不仅要为企业出主意,还要有项目的落地执行、市场营销、品牌塑造能力,还要协助政府客户进行招商引资、园区建设、产业集聚等。

所以,今后十年,会是策划行业大浪淘沙的十年,留下的必定是做好了这五个转型的优秀策划机构和策划人。

第12篇

【关健词】规划管理;制存;问题;完善与提高;

1 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规划编制滞后于建设,与实施可能性脱节

在近年来的城市规划区的规划建设中,就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特别是原有道路系统功能和建设用地的位置及规模,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因此在2007 年对原规划进行了局部调整,2009 年又重新修编了总体规划。但是,总规的调整和修编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案的制订、评审修改等一系列过程。这对于规划本身科学性、合理性是必须的,但由于总体规划的调整及修编,造成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缺乏上层规划的指导,而无法做深做细,造成对于具体的微观控制严重不足,在整个规划体系中出现了薄弱的环节乃至断层,造成规划管理工作的被动。规划设计在相当程度上强调的是城市空间环境质量,追求物质空间结构理想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缺憾。加之有的规划编制单位不能深入实际,具体了解中小城市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编制,以至造成编制的规划和实施可能相脱节。

在近几年的规划管理中,零星建设也将受到严格控制,但随着近两年的“房地产热”及政府的经济状况拮据,村庄的搬迁不能及时地实施,造成农民大规模违规建房而无法控制,以致今后村庄搬迁无望,只能调整规划。这固然有规划管理部门控制不力的问题,但规划编制时没有考虑到城市的经济现状和实施的可能性,也是原因之一。

1.2 城市土地资源垄断措施不力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城市建设的平台,是城市发展的根本。近年来,由于县级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城乡结合部,另外还有大量经营性建设用地走向市场和农村进城读书人员增加,都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人员进城,同时,由于政府长期以来缺少对城市规划区内的一级土地市场的刚性约束手段,一些居民为了增加收入,利用区域优势,以要求解决自己居住问题为由,纷纷抢占地皮,乱搭、扩建、乱建房屋,私买私卖,牟取暴利,还有些村民甚至把分到户的土地随意高价出卖,扰乱了土地市场,也给规划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1.3 规划管理技术手段不具体,缺乏控制机制

在城市规划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总体规划是对城市的宏观控制,而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则因为县级城市规划经费紧张的原因而存在编制上的不足,致使规划管理部门无法将其作为管理的依据。加之随着《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地方性新的《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和《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也都没有出台,因此就没有过硬的技术手段对建设项目进行控制。

正因为规划管理手段和实际的城市建设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所以当面对建设项目与地区总体规划性质不完全相符时,规划管理部门就掌握了自由裁量权。这种权力合理的方面在于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克服规划方案适应性不强的弱点,充分运用规划管理权力,保持较大的适应性。但另一方面,正由于外界认为规划管理部门拥有很大权力,所以当规划管理部门与规划法规不符而否决或要求修改建设方案时,所有的外来矛盾和压力都集中在规划管理部门,规划部门处在既要维护公共利益又要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两种选择之中,面对上下左右的的压力,规划管理部门往往最终会接受一个妥协方案,导致建设方案与原有规划的偏离。这种消极影响导致了执行规划的随意性,助长了社会上忽视城市规划,建设者不遵从规划的倾向。

1.4 规划决策不够科学民主

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是政府的职责,城市规划行政作为一项政府职能,在错综复杂的城市大系统中,无论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宏观决策,还是整个建设项目的微观决策,大到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交通组织、环境保护,小到地块的开发强度、建筑日照、绿地布局和公建设施,无一不涉及社会公众的利益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控制“非公共性”利益主体的外部不经济行为,体现空间资源使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因此,政府对于城市规划的决策,常常涉及多因素、多结构、多种关系的综合性决策,仅凭领导者个人的才能、经验和智慧或对城市建设的良好愿望进行决策,是难以做到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的。县级城市由于规模相对较小,有的地方领导规划法制意识淡薄,“长官意志”作祟,喜欢“拍脑袋”决策,随意改变规划,特别是对招商引资的项目,为了能够挽留住外商,尽量满足外商的要求,使其投资,有时不惜改变规划布局,以致使已制定的规划而成为废纸,出现劳民伤财现象。

1.5 行政管理体制及规划管理机构不够健全

县级城市规划管理职能基本上都设在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由其规划科,村镇科等部门执行,有的地方虽然成立了规划管理机构,也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事业编制也仅为了几个人,隶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具有行政法人职能,工作开展难以深入提高。同时规划与建设管理职能均由建设部门一家统管,建与管合一,缺乏制约,导致了规划、建设和管理上的一些矛盾。主要反映在:重建设、轻规划设计、轻管理,重盖楼、轻环境,重主体、轻配套,重硬件、轻软件,出现建设不是围绕规划转而是规划围绕建设转的局面,践踏了规划的“龙头”作用和严肃性。

2 城市规划管理的思考

城市规划的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其实际运作有赖于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相互协调,为使城市规划能真正对城市建设起到指导作用,有必要对规划管理的各个环节加以完善和提高,求实创新。

2.1 强化措施,规范村民住宅用地

城市土地是城市规划、建设和未来发展的第一资源,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受城市土地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规划蓝图的实现,因此,为了有效的实施城市规划,必须加大城市土地管理的力度。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二、三级土地市场,对用地行为及土地交易实行扎口管理,同时完善土地供应机制,使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推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对城区的闲置土地和“退城进郊”置换的土地,实行储备管理,纳入地方土地储备库,统一经营。对于被征地、拆迁及城郊想利用区位优势进行建设的农民,可以按照村庄布点规划,通过新农村建设的方式加以引导进行按规划建设。一是划定建设范围。对城郊结合部及城市规划控制区内的村庄,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分类指导、适度集中”的原则,综合考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划定村民住宅建设范围。二是制定具体标准。建设选址应选择区位优势大、集聚程度较高、有一定基础设施且利于多个村组集聚的中心村或组。新建的村民集居区应以多层建筑为主,严格控制低密度,低层住宅。三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到集居区内建设,同时对原居住地进行严格的建设控制,杜绝违章建设的产生。

2.2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强化规划调控作用

城市规划管理作为公共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具体管理方法的改进对于推动规划的实施也具有相当大的作用。管理的手段可以是运用法律手段和经过科学决策的行政手段,也可以是运用经济手段和物质技术手段,同时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向公众传播信息,规范管理。例如,开发商在进行开发建设时,在符合规划设计条件以外为公众提供公共使用空间或设施,经批准就可以允许适当提高容积率,用提高容积率作为规划管理手段的奖励方式,这就是规划管理部门的一种调控方法。其次利用现代的先进网络技术,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公布规划信息,使管理部门与公众之间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有助于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社会对规划管理的支持和协作。

2.3 构建规划决策机制,建立完善规划委员会制度

规划管理决策是城市建设的中心环节,关系到城市建设管理的最重要的活动,在当前工业、信息突飞猛进的时代,为解决规划实施及管理中的问题,避免规划编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及“拍脑袋”决策等现象,就必须构建规划的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建立规划委员会,可以进一步提高政府综合科学决策水平,创新规划理念,加强对规划建设的领导,同时它也可以发挥强有力的组织协调作用,统筹空间资源,完善功能布局,有效决策各项建设,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则是政府重大规划决策咨询机构,对各类重大决策、规划方案和专项规划提供前期咨询。本着科学合理、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促进发展的原则,从各个不同领域、不同角度探讨发展思路,为规划委员会审批重要规划做出重大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2.4 理顺规划管理体制,健全规划管理机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城乡规划职能越来越突出的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城市空间资源和社会事务等各方面的有力手段,城市规划及管理水平越来越突出的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城市规划是政府的职能,是龙头,是建设的依据,是关键,规划与建设一家,将导致权威性与法律约束性不够,规划管理执行不严。因此为了加强规划的管理,应理顺当前的规划管理体制,成立单独的城乡规划管理机构,纳入政府系列,统一行使规划管理权,以便更好的为城乡规划提供组织保障,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发挥区域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同时,根据城乡规划管理需要,配备相应的专业队伍,把城乡规划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证。

3 结束语

创新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和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生产力发展和进步的必然,是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要求。县级城市虽然规模较小,但问题较多,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也要逐步完善,新的体制可以保证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从而更能顺利的推进城市规划的实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