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9 09:34:32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 篮球专修课 教学模式 设计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36-02

2003年开始施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后称《课程方案》)中所规定的学生的专业限选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选课或是专修课),只有270学时左右,规定开设两年共四个学期。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修课都是依据《课程方案》来设计教学计划的,设置篮球专修课学制也不例外。经查阅资料得知,除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等具有代表性的几所体育院校开设三年以上专修课外,其余大部分院校,特别是综合类、师范类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专修课大都是开设两年时间,即从第五学期开始进行各项目的专修课学习。而且在开设专修课的两年时间内,学生还要完成专业实习等学习任务。因此体育教育两年的篮球专修课开课时间明显不足,需要增加课时数。本文以齐齐哈尔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开课现状为例,对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模式进行重新设计,将原来篮球专修课“二年制”教学设计为“三年制”教学,增加教学时数,优化教学内容,以达到体育教育篮球专修课程设计改革的理论创新,目的是实现专修课目标,即培养一专多能型体育教师。为高校体育教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基础,为其它项目专修课程的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1、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三年制教学模式设计

通过对省内外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状的调查,结合齐齐哈尔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各学期教学周数分配情况现状(见表1),从宏观角度对齐齐哈尔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模式进行重新设计,将原来篮球专修课“二年制”教学(课时总数224学时,开设两年四个学期,即从第四学期到第七学期进行)设计为“三年制”教学,从第三学期到第八学期进行,总学时由224学时增加到320学时。具体模式见表2。

2、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三年制教学模式设计的现实依据

篮球在我国是开展比较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不管是学校还是社区,人们喜爱篮球运动的程度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体育院系设计与试行“三年制”篮球专修课教学模式对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需要的篮球专业人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体育学习的特点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专业技术的传授与学习,但它不仅仅是逻辑思维维度的认知,还包含身体维度的认知,主要体现方面就是技术的掌握,而身体认知的提高是建立在逻辑思维认知基础上的,因此从理论基础方面来说,相关技术的研习不只在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就是在整个教育学习中也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球类项目是具有很强技术性的运动项目之一。优秀运动员需要良好的技战术意识。良好技战术意识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需通过大量的对抗训练和比赛,才能培养出良好的技战术意识。只有较长时间的接触球,以产生良好的球感,才能形成良好的技术动作定型。有了意识和球感,才能保证技战术的合理运用。而这些运动技术的传习都需要一定时间来进行。现行体育教育培养计划中安排的篮球专修课教学学时数较少,学生很难系统、全面地去学习和掌握篮球教学核心的知识和技术。目前实施的篮球专修课程只有两年200多学时,再除去学生出去进行实习和中间找工作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在那么短的教学时数下要完成教学内容,要培养专项素养高的毕业生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加强篮球专修课教学模式改革,设计试行篮球专修课“三年制”教学模式,就是要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发展篮球专项运动能力和教学能力,为培养一专多能型体育师资奠定基础。

3、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三年制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篮球专修课是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在学完篮球普修课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基础,进一步提升理论知识及篮球技战术水平而继续学习的课程,它是篮球普修课的拓展和提高。首先,在第一学年开设篮球普修课。我们规定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先开设一学期的篮球普修课学习,授课周数为14周,每周两次课4学时,授课总时数为56学时。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是初步掌握篮球的传接球、运球、投篮、持球突破和个人防守动作以及传切、挡拆、策应等基础战术配合,理论教学内容设计是初步掌握篮球重点竞赛规则、裁判执法准则以及比赛的组织与编排。因为要娴熟地掌握临场裁判的判罚与篮球竞赛的组织流程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过程,因此,这部分教学内容在篮球专修课每一期都需要安排相应的活动,所以也应作为篮球专修的重点内容。其次,在第二学年开设篮球专修课。篮球专修课从第二学年的第三学期开始进行,每周授课4学时,直到第八学期毕业结束。为避免重复篮球普修课的内容与教法,我们设计的篮球专修课重点应该掌握的内容有:篮球组合技术及教法,常见基本战术和集体战术的运用,篮球游戏的创编,篮球规则与裁判法,篮球竞赛组织与编排及临场裁判实习等。每学期授课周数安排(见表2),即第三学期安排16周的教学时间;第四学期安排16周的教学时间;第五学期的教学时间为15周;第六学期安排8周教学时间,8周教学结束后学生进行教育实践实习;第七学期安排17周的教学时间;第八学期安排8周的教学时间,体育教育篮球专修课“三年制”总课时为320学时。专修课的考试每学期在正常的授课时数里进行,由篮球专修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专修课培养目标来确定考试方案。

第2篇

一、心脑合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打好乒乓球,首先要培养学习乒乓球的兴趣。任何一个人学习任何一项技能都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乒乓球的学习也不例外,没有扎实的乒乓球基础,就谈不上继续练习,更谈不上学有所成。每一位学生要想自己的基本功扎实,就必须用心去铭记、用脑去思考、用肢体去练习,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勤学苦练。教师要扎实有效地上好每一节课,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乒乓球运动有五大要素:力量、速度、弧线、旋转、落点;两大感受:上的感受和肌肉上的感受。那么,怎样让学生体会这些要素与感受呢?我设计了一个心脑合一的小游戏。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验乒乓球的落点,我和学生一起做了一个小游戏――蹦蹦球。方法:在距离起掷线3米处放若干只小盒,学生站在线后,将手中的乒乓球轻掷出去,让乒乓球落地自己弹入小盒内,弹入小盒的乒乓球数多的小组取胜。规则:①球的弹跳次数不限,但是不准直接掷入盒中;②每人掷三个球,最后累计结果。这个游戏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高度集中,大脑一直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思维跟随着教师走,能铭记教师讲的每一句话,抓住每一个重要环节,不放过每一个小细节,多冥想、勤思考,真正做到心脑合一。

二、实践练习

乒乓球的学习离不开实践练习。周赛、月赛、季赛,甚至年赛,每一次的实践比赛都能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更能激发学生练习乒乓球的兴趣。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经常设计一些小游戏,特别是一些联系生活的,动手实践的趣味性游戏。

基于我以往的乒乓球教学经验,我认为,学习乒乓球一定要做到多实践、多练习。诚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至关重要。在课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注意力、动作快慢,可判断学生的疲劳状况。当学生开始疲劳时,我设计一个发球游戏――打靶。方法:每张球台安排4~6人,将6个损坏的乒乓球放置在6个点。远台放置3个点,分别是左、中、右距离端线10厘米处;近台放置3个点,距球网40厘米处。学生发球所用的乒乓球若干个。游戏开始,学生按顺序分别发6个不同落点的球,共发球4个轮次,即每人发球24次。规则:①发球方法不限,落点由远及近,从左到右;②击中摆放点的球为有效,得1分。最后按小组得分多少排列名次,小组第一名获小纪念品。这样的游戏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三、吸引注意力

新颖有趣的练习和丰富的游戏对抗,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动作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掌握乒乓球技能。

在课堂的初始阶段,我设计了一个有利于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小游戏――传口令。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排成一路纵队,最后一个学生手持一个乒乓球。当教师告诉第一名学生口令“抛”或“不抛”后,第一名学生将口令迅速传向后面的同学,当最后一名学生听到“抛”或“不抛”后,迅速作出反应,若为“抛”的口令,学生迅速将球抛向空中,若为“不抛”,则保持原地不动。在这个游戏中,教师的口令能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

四、树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兴趣源于好奇。我在和初学乒乓球的学生对练过程中发现,我在发球时加一点旋转技巧,学生怎么接都接不着球,个个都很奇怪。趁学生都在疑惑时,我一一解答了学生的疑惑。乒乓球初学者刚开始要从基础入手,反复练习,打好扎实的基础。然后教师再找一些专业的视频,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提高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动作规律。对于一些易错的动作,教师可以亲身示范,让学生对教师的动作和自己的动作作比较,这样对比会让学生记忆深刻。

为了让学生体验乒乓球旋转的感觉,我设计了一个有针对性的游戏――旋风打擂。方法是把学生分成每8人一组,每组学生按顺序排好。教师或陪练者给学生连续发两个球,一个球侧上旋,一个球侧下旋,学生循环5轮。规则:①教师发球,学生把球接到球台得1分,否则不得分,各组累计得分,排列名次;②学生接完球后顺时针跑到队尾,循环往复。这样的游戏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3篇

一、高职篮球课程教学目标的拟定

高职篮球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拟定上,大多存在采用培养、了解、学习、掌握、理解等模糊性词语,由于此类词语不具有可测量性,因此,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大多只能依靠高职篮球教师的篮球经验与主观臆断进行判断,由此,导致教学评价难以真实反映教学效果,进而影响教学设计的修改等教学工作的开展。而实际上教学目标作为高职篮球教学的原点和归宿,其对高职篮球教学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在于:规范课程教学、指导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提供评价依据。规范课程教学指教学目标的拟定为教学计划的实施提供了一个以学生能力为基石的内容框架,调控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其稳定性和方向性能够使师生有一个明晰和清楚的认识。指导教学过程既指教学目标能够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任务,又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活动设计依据,指导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的选用。激发学生兴趣表明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应该以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标准,过易与过难都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心理波动。提供评价依据说明教学目标的明晰性要以保证教学测试的可信度与可靠性为准则,从而使得教学效果的评价能够科学合理。合理拟定高职篮球教学目标,高职篮球教师可以参照并结合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和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并根据辛普森、哈罗等人提出的动作技能目标分类系统,按照篮球认知领域、篮球技能领域、篮球态度领域等门类,依次对篮球教学中动作模仿、动作理解、动作协调、动作组合、动作评价、动作创造等进行归类。值得指出的是高职篮球教师在划分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目标的层次性,一是要注意高职篮球教学目标与高中篮球教学、本科篮球教学、专业篮球教学之间的区别,合理设定高职篮球教学目标的区间;二是在高职篮球教学目标内部,还应该分别对课程、年级、单元、课时等教学目标有区别性和逻辑性的设定,以课程目标作为总指导,以课时目标为归宿点,注意目标之间的层次性,从而保证高职篮球教学目标设定的系统性。

二、高职篮球课程教学对象的特征

学生作为篮球教学的主体,在高职篮球课程教学对其展开必要的分析,才能让教学做到“知已知彼”。有研究认为区别对待不同的教学对象,适当划分教学对象的类型,尊重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学习能力和个性,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都获得收益,是现代体育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师选择正确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4]从高职学生的起点能力来看,心理学理论研究指出,之前学习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将持续影响后续的学习效果,如果不具备或者不拥有学习某一内容的之前性知识、技能与态度,掌握新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能力就会明显不足。可以说,高职学生在起点能力在知识、技能与态度方面与高等教育中的本科学生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特别是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分数线的限定下,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决定了高职教学中相关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应太高。但是,高职体育教学与高职专业教学却有所不同,因为高职学生的文化水平并不能代表学生的体育素质,相反,不少高职学生在入学前将篮球等运动作为一种“游戏”,充满了兴趣并能够从中体会到乐趣,拥有较高的篮球运动素养,而需要高职篮球教师注意的是高职学生的态度起点能力,他们对传统的学习有着较为明显的抵触,只有开发出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才能够更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分析高职学生的学习风格成为高职篮球教学对象特征分析的重点内容。按照心理学学习风格研究理论,从社会维度考量,高职学生明显属于积极主动型而非深思熟虑型,他们希望教师在授课中能够采用讨论、解释、提问等方式教学,而不是从概念到原理的讲授方式;从生理维护分析,高职学生属于感觉型非知觉型,他们善于学习能够直接接触知识内容,因此,高职篮球教师的教学应该多采用室外实践课而尽量少用室内理论课,即使是理论课也应该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视频、图文资料传授篮球知识;从心理维度分析,高职学生多属于循序渐进型而不是总体统揽型,这要求篮球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篮球技术难易程度和篮球动作的程序步骤,有计划有规律安排教学内容。另外,不同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篮球教学中,学生的生理特征等因素也是需要在教学中予以考虑的。

三、高职篮球课程教学资源的拓展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高职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要依托网络信息技术进一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网络技术拓展高职篮球课程教学资源首先要树立教学活动的中心与核心是教学而非技术的观点。以篮球教学而言,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体育课程,其除开理论知识的传授外,大量的动作技能训练需要在课外活动场所才能实现,因此,篮球课程网络资源的拓展不可能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其主要的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完善学生对篮球动作技能的认知,使学生形成更为深刻的动作表象,达到对篮球动作程序知识的自我构建,进而指导室外训练,提升学习效率与效果。当前,篮球网络课程内容设计的主要支撑技术有多媒体技术、流媒体技术和动态网页技术等。这些技术的使用会增强篮球课程的生动性与互动性,特别是篮球网络教学页面的设计与运用,由于能够与互联网链接使得篮球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对某一篮球技术内容的探讨和分析,实现实时互动交流。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费茨和波斯纳的动作技能形成过程分段,篮球网络教学似乎将篮球技能学习的认知阶段与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分割开来,因为单纯的网络学习只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示范下,完成对篮球动作的理解,形成篮球动作的运动表象;但是,应该看到网络教学会更好地强化学生的认知与反馈,为学生的练习阶段和自动化阶段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从而指导学生完成动作的内化。

四、高职篮球课程练习方法的选择

篮球练习方法是高职篮球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只有经过以掌握一定的篮球动作为目标的反复操作训练,才能达到对篮球技能的掌握。保证篮球练习时间实现篮球练习效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较难,因此高职篮球教学中教师遵循适当的练习原则,并设计出符合高职学生的教学练习方法,十分重要。高职篮球课程练习的原则一是要有目标性和针对性,高职篮球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训练后能够完成教学目标,不论是采用目标激励功能的方法,还是通过目标反馈功能的方式,设计练习时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而为了让学生能够接近并完成目标,课程练习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到有针对性,防止练习与既定教学目标偏离;二是要注意系统性和整体性,篮球作为一项集体运动项目,其教学联系最好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在练习中既展现学生的个人技术,也体现集体的配合;三是把握有序性与层次性原则,篮球训练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具有一定的递进性与阶梯性,教师练习方法的采用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理;四是把握练习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反复的训练只会让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厌倦,而多变、灵活的练习设计能够给予学生新鲜感,从而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和角度,让学生加深对篮球运动的理解,保持并提升学生兴趣。

五、高职篮球课程教学评价的反馈

注重教学忽视评价是当前高职篮球教学中一个普遍问题。而实际上,按照教学系统论的观点,教学活动是否有优化的必要,还存在哪些改进的地方,只有通过教学评价才能获得教学系统运行反馈信息,才能达到改善、提高篮球教学活动效果的目的。具体而言,教学评价作为高职篮球教学系统设计的一个部分,其功能主要有:了解学生技能的掌握,通过教学测验与评价,分析学生篮球学习的动机、情感、技术、战术,查找学习中存在的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原因,并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与改善;调控篮球教学的过程,评价结果作为一种教学反馈信息,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效果,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以此调整、改进教学内容,避免教学目标的偏离;调动教师教学的情绪,以教学督导为主体的适时、客观评价,可以让教师在获得一定成就感的同时,保持一定的紧张感,激发教师研究教学内容、改建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的情绪;强化学生学习的导向,不论是测验也好还是教学比赛,在开始之前学生出于提升学习成绩的目标,都会对学习内容继续反复的训练与练习,并尝试进行技能的整合,在此过程中能够强化学生分析、解决篮球技能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一般而言教学评价主要有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三种,其中,诊断性评价大多在教学活动之前,为使教学活动更具有计划性,教师通过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采用提供依据;形成性评价往往嵌入到教学过程之中,这种评价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信息的实时反馈,帮助教师修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总结性评价一般在课程结束之后,通过评价判断教学目的是否达成。按照系统教学理论分析高职篮球教学课程评价,应该是三种评价方法的叠加使用,而不能仅仅采用一种评价方法,特别是以往篮球教学中过于注重总结性评价,而此种评价方法的有限性,对篮球教学效果的系统提升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作者:林芸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于景元.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科学体系[J].科学决策,2014,12:10

[2]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

第4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有效提问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有效提问。

一、提问要具有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如果对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就能唤起其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新颖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一只小动物去树林里游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小动物吗?知道它为什么叫七星瓢虫?两只小瓢虫身上一共有多少个点?三只呢?四只呢?……七只呢?学生兴致盎然,带着疑问,迫切投入到编写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中。再如,教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时,教师为学生创设男女生摸球的游戏,摸到红球次数多的算男生赢,摸到黄球次数多的算女生赢,在经历摸球实验后,提问:“老师发现咱们班女生很厉害!男生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学生思考袋子里红球和黄球的个数,继而提问:“你觉得这样公平吗?哪儿不公平?如果还有很多球,怎样放球才使得游戏是公平的?”这样,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摸球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质疑、思考,自然而然地探究新知。

二、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引发深度思考

“疑是思之始,思是疑之行”,只有在学习中产生疑惑,才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如教学“11—20的认识”时,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购物情境引入,设计如下问题:买10元钱的东西,怎样付钱方便?买10枝铅笔,怎样拿方便?买10筒卷纸,怎样买方便?比较拿10个一元和直接拿10元钱、1枝1枝地拿10枝铅笔和直接拿一筒铅笔、1筒1筒地拿10筒卷纸和直接拿一袋卷纸,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一系列的生活常识中引导学生找准生活知识和数学知识的贴合点,借助观察、比较、辨析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感知虽然数量是相等的,但1个十可比10个一方便得多。此时,学生在教师的一个又一个具有启发性问题的引导之下,体验是充分的,理解是深刻的,十进制的优越性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三、提问要具有层次性,满足不同需求

同一年龄,同一班级的学生思维之间存在着差异。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时,可以提出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1)王大爷要用一根18米长的竹竿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羊圈,可以怎样围?(只要能想到围成长方形羊圈的方法就行)(2)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怎样有序思考?(不仅满足于能想到围成长方形的方法,还要学会有序思考)(3)观察围成的长方形羊圈的长和宽,你发现了什么?(不仅要能有序思考,还要能从中发现规律:长和宽越接近,所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越大)(4)如果王大爷围羊圈时,一面靠墙,那么有几种不同的围法呢?观察长方形的长和宽,你又有什么发现呢?(从一般到特殊,在考虑长和宽时,又增加了思考难度)

上述四个问题,逐层深入,能满足不同思维水平学生的需求。但在实施教学时,不能一刀切,让所有学生都掌握以上的四个问题,而是要准确把握不同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即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四、提问要具有开放性,拓展思维宽度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教学中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如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有多种颜色的球若干个,让学生设计放球方案,使得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相等。可以怎样放球?开放的问题激起了学生无限的想象,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放2个红球和2个黄球,有的学生认为不管放几个红球和几个黄球,只要红球和黄球的个数相等,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就是相等的,还有的学生认为除了可以放红球和黄球,还可以放其他颜色的球,只要红球和黄球的个数相等。再如,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教师提问:关于百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关于百分数的什么知识?“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衣服成分中含有百分数,有的学生说酒精含量中含有百分数,还有的学生说电脑硬盘已用空间和未用空间中也有百分数……继而引发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探究。课堂一改沉闷的状态,呈现出活跃而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创造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第5篇

攻略一:多样化的乒乓教学游戏类型

1.以激发兴趣为目的的趣味性游戏

在乒乓教学游戏设计中,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发挥乒乓器材作用,设计低技术要求、高趣味因素的趣味型游戏,拓展幼儿的运动思维,唤起幼儿强烈的活动欲望。

例1:游戏:运输乐(传球接力)。方法:全体幼儿分成若干横队或纵队体操队形排列,每队第一名幼儿手持一盆乒乓球(数量相等),游戏开始时,每队第二名幼儿从盆中每次取一球从头顶(或跨下、左、右等方向)向下一名幼儿传递,先传完一盆球的队伍获胜。

例2:游戏:勤劳的农夫(抢收抢种)。方法:全体幼儿分成5-10人一组,每组组长拿一盆球自由撒向指定区域(撒播种子),其他幼儿迅速捡取(抢收成果),比比谁收得多。

这类游戏难度低,操作性强,孩子能在与乒乓球的互动中感受乒乓游戏的乐趣,从而更乐意参与其中。

2.以增加球感为目的的基础性游戏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以增加球感为目的的基础性游戏,使幼儿能经常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对乒乓球的感知与控制能力。

例3:游戏:小蜜蜂传花粉(托球接力)。方法: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游戏开始每队第一名幼儿用乒乓板托住球,同时向前走,至标志线返回给下一名幼儿继续,至全队走完,先走完的队获胜,途中乒乓球掉落需从掉落处重新开始。

例4:游戏:打倒灰太狼(发球得分赛)。方法:将幼儿分成若干组在乒乓球台或者其它框定范围的场地,每人进行5次发球,每次击中一次相应目标“灰太狼”得1分,累计全队得分总数最多者为胜。

例3游戏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训练的时间长短来减少或者增加难度。可以变为:托球跑、原地垫球、垫球走、垫球跑等。例4游戏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对球的控制能力,并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发扬国球精神。

3.以发展体质为目的的素质性游戏

在日常的游戏指导中,我们除了传授幼儿一些乒乓的基础技能以外,还应结合游戏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例5:游戏:比比谁最快(移步换球)。方法:两张桌子相隔2-3米,每桌上各放一只小脸盆,其中一只内放15-20只球,游戏开始时幼儿用侧向滑步的方法每次一只将球从有球盆拿至无球盆,至全部拿完,谁最快谁就获胜。

例6:游戏:接球乐(迎面接球接力)。将幼儿分成3-4人一小组,两个小组为一大组在球台两端站好。游戏开始,其中一小组第一名幼儿开始发球,发球后立即跑向对方队尾,对方第一名幼儿接球后同样跑向对方队尾,依次进行。比一比每一大组在规定时间内的击球次数,多者为胜。

以上游戏的开展让孩子在获得乒乓技能稳步提升的同时,幼儿身体的灵活度,手眼的协调性,甚至是体能的承受度,都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提高。

攻略二:多元化的乒乓游戏设计策略

上海特级教师吴纪安老师曾说:体育游戏创编的方法有几百种,他常用“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改一改”等手段对游戏进行再造。乒乓教学游戏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

1.设计讲巧,适合幼儿年龄特点

比如前述的例3、4适合各年龄段幼儿使用,但例6只适合有较好基础的大班年龄段幼儿使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和设计游戏,及时调整游戏的难度、形式,简化或优化游戏的程序、方法,使它更为精巧更符合幼儿的特点,最终达到游戏目的。

2.形式应多,符合乒乓项目特点

游戏形式的多样性是幼儿乐此不疲不断提高的另一重要因素,如上述的基础型的乒乓游戏设计中,只要适当变化要求、条件,就成了一个新的游戏,以此来不断激发幼儿的兴趣,唤醒幼儿的激情。

3.资源尽用,学校资源优化利用

设计游戏时还要充分根据幼儿园内资源条件进行,如在课间编排乒乓韵律操,在教室内悬挂乒乓球吊饰,在教室外走廊成立乒乓角。幼儿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生活,极其自然地沉浸在浓郁的乒乓球情感氛围中,与乒乓球产生亲近感。

攻略三:多面化的乒乓游戏价值成效

1.培养运动能力,改善幼儿的身体素质

教师针对个别手脚不协调,运动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了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创编了“滚动的小水珠”、“送汤圆”等游戏,开展了有趣的颠球活动。一段时间下来,这些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身体素质也有所改善。

2.培养创造能力,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打乒乓球是脑体运动有机结合,即使是托球、颠球等乒乓游戏也必须通过观察、判断、思考来不断调整自己的手脚和。这种脑体运动的结合,对保持神经系统的功能有重要作用,必然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3.培养心理品质,提高幼儿的合作精神

有些幼儿性格内向,平日里不太合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与其一起玩吊球和接力持球等合作游戏。渐渐地,性格内向的孩子也开始在乒乓游戏中和其他幼儿一起游戏了,逐渐改变了不合群的性格。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天生喜欢游戏。乒乓教学游戏的类型是多样的,策略是多元的,成效是多面的。只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把握要素,有效的利用游戏的价值,定会让乒乓教学妙趣横生。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巧妙设计问题

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设计不同难度、坡度、角度的问题,并以此组织课堂教学,有利于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创造性地利用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要吸引住学生,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一年级“简单的统计”教学时,我让第二组同学全部走上讲台,各自报出自己的属相,然后让学生回答说说自己知道有几个同学属龙、几个同学属蛇,学生回答不出。我接着问:“你能让大家很快知道属龙和属蛇各有几人吗?”这样通过创造性地利用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

2.巧妙设计过渡语。

在新课导入部分,在新知重点、难点部分,有时教师只需廖廖数语,就能帮助学生完成前后教学环节的过渡。如教学“时、分的认识”时,考虑到学生已有看钟表的生活经验,我提出以下一组问题,导入新课:小朋友,按时到校是一条学习纪律,你每天早晨几点钟起床?钟表是用来记时的工具,哪些同学会看钟表上的时刻?上面的时刻你是怎么看的?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3.灵活设计问题链。

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教者可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地巧妙设计一组问题,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可以出示以下一组问题,帮助学生整理出以下完整而有序的解题思路:(?摇?摇)和(?摇?摇)比,是多还是少;把(?摇?摇)可以分成(?摇?摇)和(?摇?摇)两部分;求(?摇?摇)就要把(?摇?摇)与(?摇?摇)合起来。

二、适时演示教具、学具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阶段。教师适时、巧妙地演示教具,引导学生操作学具,以此为“桥梁”,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当学生思维很难完成知识点间的连续过程时,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可以点拨、引导学生的思路,顺畅地达到教学目的。如教学“进位加”时,我引导学生摆小捧,先摆3捆加7根小棒,再摆2捆加5根小棒,可以列出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的算式:37+25=;然后让学生从单根小棒里拿出10根捆成一捆,从而感悟“满十进一”的计算方法;最后让学生直接从图中看出一共有(62)根小棒,再用竖式算出得数(62)。通过操作和感知的协调,学生理解了“进位加”的含义,并掌握了其计算方法。同时,教师要及时了解反馈情况,在知识运用过程中,还可适当出示教具,服务于个别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

三、合理调整注意

科学运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换规律,能保障学生思维的持续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注意特点,抓住每节课开头20―25分钟学生能保持有意注意的时间,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以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当到了巩固复习阶段,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教师则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适当的课间休息,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注意力,但为了休息而休息,会影响学生的思维,使思维中断,重新启动思维又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因此,一定要在新授环节结束后才休息,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具有连贯性。

四、精心组织练习

1.精心地组织练习,可使学生在运用中发展思维,提高技能。

为了帮助学生整理新知,使之内化,纳入已有认知结构,教者可以及时组织基本练习予以反馈。如教学“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时,教师在新授完成后可让学生完成“做一做”,引导学生自由读题、审题,讨论数量关系,指明解题思路,从而培养他们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为避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教师可采用变式题,启发学生分析、比较、抽象,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如出示以下一组习题:

(1)学校有篮球15只,排球比篮球多4只。排球有几只?

(2)学校有排球19只,排球比篮球多4只。篮球有几只?

(3)学校有排球19只,篮球比排球少4只。篮球有几只?

(4)学校有篮球15只,篮球比排球少4只。排球有几只?

通过练习,学生感受到:选用解题方法,关键不是看题目中的“多”字与“少”字,而是要弄清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教师还可以设计开放题,让学生填条件,提问题。如:

(1)篮子里有16只苹果,?摇?摇 ?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2)饲养场有白兔11只,白兔比黑兔少6只。?摇 ?摇?摇?摇?摇?摇?一共有多少只兔?

学生思维能力有差异,所以这类题型并不对全体学生作要求。

2.通过变题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生的思维容易定势,通过变题练习,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教学完百分数的应用以后,在单元复习课中,我出了这样的一道题:

修一段长3600米的公路,第一队修了全长的,第二队修了全长的,两队一共修了多少米?

逐步改变为如下题目:

(1)修一段长3600米的公路,第一队修了全长的,第二队修了全长的,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了多少米?

(2)修一段长3600米的公路,第一队修了全长的,第二队修了全长的,还剩多少米没修?

(3)修一段公路,第一队修了全长的,第二队修了全长的,两队一共修了1500米。这段路长多少米?

(4)修一段公路,第一队修了全长的,第二队修了全长的,第二队比第一队少修300米。这段路长多少米?

(5)修一段公路,第一队修了全长的,第二队修了600米,两队一共修了1500米。这段路长多少米?

(6)修一段公路,第一队修了900米,第二队修了600米,两队一共修了全长的。这段路长多少米?

通过变题练习,学生很悟到,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关键是分析关键句,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再根据关系式确定解题方法。

第7篇

排球运动在高校体育运动中占据重要角色,受到众多学生的欢迎,然而纵观当前高校的排球教学现状,缺乏创新,导致学生对于排球学习兴趣全无,尽管排球教学模式已经有所改进,然而仍然无法适应学生的需求。该文首先介绍了高校排球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了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给出了几点建设性的对策及建议,希望能够给相关高校工作者有限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校 排球教学 理论创新 教学模式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而人才的定义不止局限于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学生体育运动的开展,以培养出素质全面的毕业生。排球作为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之一,在高校中也备受青睐,其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体魄,舒缓学生的身心;另一方面更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坚定的意志力。纵观我国各高校,很明显地可以发现每个学校在排球教学模式方面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阻碍着高校排球教学在各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对排球教学模式的改革工作,以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排球课程。

1高校排球教学模式现状

排球教学的的发展取决于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及适用性,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工作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当前高校的排球教学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类,有些院校采用的仍然是传统教学模式,有些学校则采用现代教学模式,即在传统模式之上有所改善的一种新型模式。

1.1传统排球教学模式

由于新旧观念之间的转换需要较长的适应过程,因此多数高校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排球教学模式。传统排球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教学模式较死板,教学步骤较清晰,即体育教师简单地按照课前热身、正式教学、课尾休息这几个步骤来教学。热身阶段,即让学生进行必要的热身,如跑步、肢体锻炼等,以免学生在正式教学时由于不适应而受伤;正式教学阶段,即教师讲授并示范,学生学习并实践,教师在一旁监督、修正的阶段,属于排球教学中的重点阶段;课尾休息阶段,即学生在下课之前的体力恢复、情绪平复阶段,学生经过一节课的体育锻炼后,为了适应之后的课程,必须得到必要的休息。值得注意的是,传统教学教学模式中,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必须严格服从体育教师的命令;另外,在排球教学中一般只重视排球技能的教授,而不注重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因此其形式和步骤比较固定、重复,教学效果不甚良好。

1.2现代排球教学模式

鉴于传统排球教学模式存在较多缺陷,教育部和体育部对其进行了适当的完善和补充,以适应新时代高校教育的背景和趋势。与传统教学的不同,现代排球教学给予高校学生更大的自由去挖掘自身的潜力以及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现代教学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提倡排球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的各种行为均应以学生为中心,以为学生服务为目的;其二是排球教学中不只教授学生排球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等。由此可见,现代教学模式不仅顺应了国家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新要求,同时也为学生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高校排球教学存在问题

2.1排球教学计划不合理

虽然现代排球教学模式相比以往更加注重多样化教学,但是却很难在实际教学中落实到位,其主要原因便是排球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一般情况下,高校一周只安排一次体育课,学生活动时间较短,这对体育教学计划的编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课时很短,在体育课上,教师一般只安排排球技能的教授,而无法顾及其它方面的教学。排球运动作为体育活动的一种,锻炼身体和舒缓身心是其重要的作用之一,然而由于教学课时短,学生不仅无法享受到体育活动的轻松氛围,甚至反而增加了他们的精神负担,也导致部分学生开始厌倦体育课,显然违背了体育教学的初衷。

2.2排球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当前的高校排球教学模式缺乏创新性是其教学中的另一个短板。高校排球教学模式一般只注重竞技技能的培养,而不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尽管现代排球教学模式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此缺陷,但是仍然达不到高校体育教学的标准。高校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心理教育与排球技能教学并进的新型排球教学方法,以培养出品学兼优的高校人才,真正为社会奉献上一己之力。

2.3排球场地、设备受限

排球场地及排球设备是排球教学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也是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排球锻炼的基础。然而由于国家在高校体育经费的投入不足,导致学生无法享有充足的场地来进行排球学习和日常训练,特别是一些民办高校,没有国家的拨款,排球场地与设备更是紧缺,有些高校的场地甚至紧缺到导致无法几个班平行上课的状况出现。另外,排球是最受高校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不管是选修排球的学生还是课后自发进行排球锻炼的学生,数量均远超其他项目,这也使得排球场地和设备短缺问题更为严重。

3对策及建议

现代高校的排球教学模式虽然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有些是“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只注重技能、忽视心理素质,有些则是“量”的问题,如运动场地匮乏,对于前者必须严格整改,对于后者则要制定相应的补充措施。为了更好地消除当前高校中排球教学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该文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有待相关人员参考。

3.1教学模式要适应学生需求

高校学生是高校排球教学课程的主体,因此教学模式必须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才能顺利地进行教学。有些学生偏向于竞技方式教学,那么教师可以安排团体对抗教学模式,即将这些学生分组,然后组成团体进行比赛,也可以一对一进行对抗比赛,以满足这些学生的竞争心理;有些学生更喜欢娱乐型的排球训练,那么教师可以选择更随意的训练模式来对这些学生教学,以满足他们的娱乐心理;同样的,对于其他同学也可以按照他们特定的需求来确定教学模式。可以发现,这种具有适应性的教学模式不仅局限于学会排球运动,更注重学生在排球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3.2排球技能教学要有针对性

排球之所以受到如此多人的青睐,是因为其具有别的运动不具备的特征和优势。排球运动一方面属于竞技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伴随着激烈地体力和心理对抗,均带有强烈的竞争意味;另一方面排球运动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运动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多个人的合作,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均需要队友的接应。再则,排球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应变能力,在运动过程中,学生必须具备临场应变能力才能更好地与队友配合,必须具备一定的创造力才能使比赛更精彩。因此,在排球教学中,必须根据排球运动的这些特点来施教,即在教学方案和计划中必须注重对学生竞争性、合作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的培养。

3.3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

在高校排球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体,教师具备绝对的权威性,学生只能一味服从,此种教学模式显然缺乏科学性,学生极容易感觉不到自身在教学中的重要性,长期以往必定会对排球课产生厌倦心理,此种方法可能更适合中小学生,而不适合思想成熟的高校学生。因此,排球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不管是从排球的教学方案、计划的编制,还是在体育课上的实践,均要把学生当作中心。教师不应该将自己视为权威,随意指责学生,而要顾及学生的意见和需求,对于可取的意见应该听从,并将其补充至教学方案中去。以学生为主体的排球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在排球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其增强对排球学习的主动性。

3.4排球教学要重视心理素质培养

以往的高校排球教学模式只注重身体的锻炼,而不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研究表明,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有着能动作用,而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均呈现越来越差的趋势,因此排球教学不仅要重视身体锻炼,还可以兼顾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高校可以在排球课的整体设计以及实际教学方面加入一些心理辅导的程序,让学生认识到心理素质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事实上,心理素质好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能力,而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往往会发挥失常,这也间接反映了心理素质对排球运动的直接影响,因此增强心理素质必须成为排球教学中的附带目标。

3.5改善排球硬件条件

排球教学的场地和设施是排球运动开展的前提。对于公办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加大高校体育资金投入,以帮助高校改善场地和设备条件;对于民办高校,学校董事会联合校长必须加大对于体育教学的投资力度,或者吸引社会资金来进行体育设施的建设。另外,学校可以与周边的体育场馆合作,将教学场地转移至体育馆,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聘请体育馆的专业人员担任学生的排球辅导员,进行辅助教学。

3.6培养学生排球学习兴趣

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排球教学之上。目前的高校学生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均承担着极大的压力,使得高校学生对体育锻炼失去激情,而兴趣可以点燃学生学习排球的激情,使其不厌其烦地进行排球训练,带着兴趣的学习不带有任何的强制性,学生可以在轻松和谐的心境下自发地锻炼,可想而知锻炼效果必定更好。因此,要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排球学习,关键是要培养他们对排球学习的兴趣,而培养兴趣的方式有很多,其一是让对排球运动感兴趣的学生诱导不感兴趣的学生;其二是通过各种途径让不感兴趣的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好处,使其在无意识层面对排球运动产生好感;其三是在排球教学课上增加制定一些奖励手段,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4结语

排球运动是最受高校学生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然而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严重妨碍到了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学习,因此我国相关部门的专家应该不断研究新的改善措施,以实现对高校排球教学工作的完善和改革。

参考文献

[1]阮奎.论高校排球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报,2007(25):122-123.

[2]周昊.高校排球教学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8):49-50.

第8篇

【关键词】 数学开放题;开放题教学;开放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开放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新题型,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开放题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这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本文拟对开放题的含义、分类、特点、教育价值及意义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1、什么是开放题

在对开放题的讨论中,对于什么是开放题,大家的意见尚不一致,因而有必要对开放题的含义作一个规定。此外,有的同仁把某些探索性问题也归入开放题,虽然对探索题的研究具有公认的意义,但在讨论与研究开放题的时候,有必要把这两者加以区别。

对于问题的条件不作太多的限定,对问题的答案给以宽松的环境,但要求是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这正是开放的含义所在。所以,笔者认为对开放题可以作出以下简明的描述:答案不唯一的问题称为开放题。开放题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答案的多样性(多层次性)。

2、数学开放题的分类

对数学开放题进行分类,不但有助于对开放题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而且也有利于开放题的各种研究工作。依据不同的标准,可将开放题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在中学数学开放题的研究中,技构成数学题的要素进行分类较为常见,现对其举例加以说明。

从构成数学题系统的四要素(条件、依据、方法、结论)出发,将开放题定性地分成四类:

2.1如果寻求的答案是数学题的条件.则称为条件开放题。

例如:用10个球设计一种摸球游戏,使摸到红球的概率为1/5?我们在不增加太大难度的情况下把它改为:例1、设计一种摸球的游戏,使摸到红球的概率为1/5,可以怎样放球?这就是一个非常开放的问题,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得到不同的方案。①在袋中放入1个红球和4个白球。②在袋子中放入球的数量只要满足红球与白球的数量比为1:4就可以了,比如红球与白球的个数可以分别是5和20或6和24等等。③只要满足红球与非红球的数量之比为1:4就可以了,比如1个红球,2个黑球,1个黄球,1个白球;或2个红球,2个黄球,6个黑球等等。这样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2.2如果寻求的答案是依据或方法,则称为策略开放题。

例如:制作书架时需要一块长100cm,宽20cm的木板,现在只有一块长80cm,宽30cm。的木板,问怎样将木板锯开,可以拼接成所需尺寸的木板。这类问题的设计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学生可以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进行同化、多角度、多方位地寻找解题策略。

2.3如果寻求的答案是结论,则称为结论开放题。

例如:今有一片正方形土地,要在其上修筑两条笔直的道路,使道路把这片土地分成形状相同且面积相等的4部分。若道路的宽度可忽略不计,请设计三种不同的修筑方案(在给出的三张正方形图纸上分别画图,并简述画图步骤)。这种问题的设计着重培养技能,而且更可以让学生有表现自己创造力的机会。

2.4如果题目的条件、解题策略或结论都要求解题者在给定的情境中自行设定与寻找,则称为综合开放题。

3、数学开放题教学的特点

3.1开放题教学具有创新性

开放题教学的内容一一数学开放题,打破了传统模式,具有开放性和探索价值,富有挑战性,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2开放题教学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开放题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教学的设计者、示范者、启发者、组织者、促进者、调控者和评判者,其主要职责就是设计出好的开放题,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认知环境。

3.3开放题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由于开放题解题策略和解题结果是不确定的、多样的,因而对开放题的解决不可能由教师一个人来包办。只有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与讨论中,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开放题教学。所以,开放题教学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

3.4开放题教学使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得到充分体现

在开放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各自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作出不同的理解,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采取不同的解题策略,因而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可在这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4、数学开放题的功能及意义

4.1我国的数学教育工作者经过教学试验和理论研究,认为数学开放题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开放题能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为学生主动选择信息,超越所给定的信息留下了充分的余地,有利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2.开放题由于具有结果开放、方法开放、思路开放等特点,能有效地反映高层次思维,为高层次思维创造条件,因而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创造意识与能力。

3.开放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平常数学成绩较差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体验智力活动的欢乐,体验数学学科的灵感。

4.2数学开放题对数学教学的意义,数学开放题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开放题强调了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封闭式的例题——习题式的数学教学仅停留在分类介绍技巧和方法的水平,指向知识、技能、原理和它们的适用性,往往会导致学生对某个结论或方法的记忆;重视的是学生计算、演绎等严格推理的能力,忽视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寻找相似性等非形式推理的能力。而数学题开放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把数学教学作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使学生在数学上得到全面的培养。

2.数学开放题强调了数学教学的思维性。封闭的数学题教学面向事实性的知识和程序性的技能而不是强调高层次的技能,而数学开放题作为一个教学思想强调反映学生高层次的能力和开放性、创造性的思维。

3.数学开放题强调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开放题教学与封闭的数学题教学的另一不同点是侧重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而不是问题的答案,侧重学生获得解答的过程。因为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其产物,而且要注意其过程,注意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分析。

第9篇

一、目前高校乒乓球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单一目前高校中的多数学生对乒乓球课程存在比较浓厚的兴趣,然而因学生受到不同体育环境和身体素质水平等影响,乒乓球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但是,高校乒乓球课长期受到竞技体育、应试教育等影响,多数教师只是按照教学大纲统一安排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教学。乒乓球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安排不够合理,在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等方面做得不够全面,结果导致学生有的“吃不饱”,有的“消化不了”等局面,教学内容单一化已严重影响到乒乓球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当前高校的乒乓球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示范法、纠正错误法,即教师在上面做示范,学生在下面模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几乎是机械学习,不需要动脑筋思考。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不少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严重地束缚和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乒乓球教学手段也极其简陋,除了乒乓球桌、球网外,再无其他诸如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施。长此以往,学生疲于看示范、反复练习,感受不到乒乓球运动带来的乐趣,最后就会对乒乓球的学习丧失兴趣。

3.评价方式片面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以运动技能测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依然是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体育成绩评定的主要方法,究其原因,有些教师往往把体育课程目标中倡导的“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片面理解为“技术动作水平的全优发展”,致使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总是定格在与遗传因素关系较高的体能指标或强化在固定式运动技术动作的考核标准上。目前乒乓球课程的教学评价仍然采用的是以运动技能测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只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缺少对学生自身的主观努力因素和技术提高幅度的考虑,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个体经过一学期学习后的进步状况,无法给予学生准确公平的成绩。

二、从多元智能理论角度谈高校乒乓球教学改革

1.促使高校乒乓球教学内容多元化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人的智能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这就启示我们要拓展学生的各种智力潜能,就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各种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因此,高校乒乓球教师要在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后,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即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教学内容分层次化:(1)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教师可以把推挡和攻球作为其主学内容,因为推挡和攻球是学打乒乓球的入门技术,是初学者必学的内容。如果这些学生熟练、正确地掌方向专业研究,研究当前计算机的发展动态,掌握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具体需求,使高职计算机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2.调整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计算机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知识更新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在课程体系调整的过程中,要注意与时俱进,适应企业的最新要求。仍以程序设计为例,要注重课程的实际应用性,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程序的输入和操作,还要使学生掌握程序编写的规范、掌握阅读和编写程序的方法,并要求学生熟悉编程环境提供的工具,并掌握程序的修改和程序的调试。只有这样,学生在就业之后才能够真正具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此外,高职学校还要开展综合技能和素质的教学,例如维护管理经验、安全性措施、文档规范、国家标准、计算机职业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管理技巧、团队合作能力、市场观念和开拓精神。

3.提高实训课的比重和质量,采购新型的应用软件和硬件高职院校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提高实训课的比重,并尽量提高实训课的质量。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外聘专业的、优秀的计算机职业从业者来担任实训课的外聘教师,不仅有利于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能够提高实训课的质量,使学生能够在实训课上针对计算机行业对从业者的具体能力要求,有的放矢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做到游刃有余,高职学校要经常更新计算机设备,购置新型的专业应用软件和硬件,使学生能够进行专门的学习。计算机行业是一个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的新兴行业,我国社会对于优秀的计算机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很大,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要紧扣企业和社会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社会和企业输送素质高、综合能力强、能够满足计算机行业用人要求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

作者:吴筱洁单位: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职业网球学院

第10篇

关键词 云课堂;教学设计;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5-0073-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国家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文件精神指出:“建设教师和学生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形成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教育新模式是教育信息化核心理念与未来发展方向的体现,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前沿。”“云课堂”教学突破了现有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与学习方法的限制,使学习资源无限丰富,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笔者通过两年来对“云课堂”(一对一数字化课堂)的教学设计以及对《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云课堂”(一对一数字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理解,与大家分享。

1 “云课堂”的认识

所谓“云课堂”,就是在学生活动的范围内基本覆盖有线或无线网络,学生人人持有网络终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上网本等),随时随地主动探究,直接访问面向所学知识(学科)的网络教学平台,获取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存储个人学习资料,向网络教学平台提交学习作业,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讨论、交流学习内容,接受教师或学习者的点评和指导。学生以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生成发展性学习评价。简单地说,“云课堂”就是基于开放虚拟课堂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体地说,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虚拟课堂,形成大范围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启发式学习环境,对外开放课堂,引入外部教学能量,探究网络条件下的教与学的方式,实现常态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过程评价、生成性评价。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环境 学生个人用电脑、教师用笔记本电脑、电子白板、全覆盖的无线网络、教学应用平台等。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对学生的技能要求 会运用百度等搜索引擎在网上搜集资料;熟练使用Mythware电子教室,能收发文件,并具备文字编辑的能力,能在学习本上交流自己的想法;能熟练的掌握Artrage绘图软件和照相功能;学习使用FreeMind制作思维导图;学习利用各种软件进行简单的资料整理、展示和图表运用;创建自己的博客,能在小组博客里交流自己的看法;能熟练使用Word和活页笔记本的功能。

2 “云课堂”的设计

获取学习资料 即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内容,通过互联网、学习资源平台等方式,获取全方位的、多媒体的、自分辨的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存放于自己的个人电脑上。

【案例点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学生课前活动分为三部分:

1)利用电子课本(教师自己制作,包含课文和相关资料),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阅读资料包了解地球的知识和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

2)小组按提示利用FreeMind制作思维导图(把握课文内容和说明方法),上传到小组博客与其他小组共享,评价自己满意的小组成果并投票;

3)小组协作,选取其中一项内容学习:调查近年来煤的价格,利用软件协作完成调查表。利用搜索引擎收集其中一种生态灾难及造成的原因,并整理资料。(可自由选择适用的工具进行学习。)

提交学习作业 由以教师教中心向以学生学中心转变,形成主动探究式“云学习”。学生领取学习任务后,根据教学目标内容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并根据教学目标内容进行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然后将作业或学习成果到网络教学平台上的相应栏目中。一般情况下,学生的作业或学习成果很快便会获得老师的指导和点评,学生自己可以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浏览、评论其他同学的作业,相互交流心得和体会,经过认真思考后对自己的学习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

【案例点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过程将学习内容分解为制作思维导图、调查近年来煤的价格、收集生态环境或者生态灾难的资料、自读自悟课文,勾画让心灵触动的句子、为什么“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宣传保护地球等多个方面,以小组为单位领取各自学习任务,上传学习平台。

交流学习内容 即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讨论交流”,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网络平台上“晒作业”。全体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成为常态化,网络学习达到平均良好状态。

【案例点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的交流内容为:感知课文内容,查阅资料了解地球的知识和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FreeMind制作思维导图;“不可再生资源”“地球的可爱”“地球的渺小”等。学生再不是“你讲我听”,而是通过合作交流,参与教学过程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点评学习结果 即在网络教学平台形成“生成性评价”“学习过程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教师应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总结,根据网络教学平台记录的学生学习学习全记录进行过程性评价。

【案例点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过程对学生自己学习准备状况、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小组合作等情况作客观的评价,教师通过平台展示评价过程和结果。如有学生感悟:我们一起学习、讨论,懂得了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有一个,是我自己通过查阅资料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学习得到的。

完善学习结果 学习作业或学习成果在教学网络平台上实施公开“晒作业”,形成讨论交流、相互学习、协作学习、借鉴学习的氛围。案例点评见表1。

3 “云课堂”的评价

“云课堂”的评价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学习性评价 是学生间相互的讨论、交流。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观察、分析、比较、思考等方法自主探究,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上传在教学平台上,同学间要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找出不足,形成新的观点和看法,完善作业和成果。

过程性评价 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他人的评价予以回应的过程和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有效的的学习活动,包括知识的正确与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思考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合理性、是否具有创新以及是否符合基本道德规范等方面。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学设计;创新学术

中职学校数学教师要加强教学创新,关键是要创新教学设计。虽然教师的新理念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创新的源泉,但要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定要在教学设计方面下足功夫,在课堂上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术

一、教学设计要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数学教学要使得每个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让学生从数学中学习到生活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尽量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如在讲解《概率》这一章时,如果一开始就讲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大部分学生会听不懂或不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艰难的运算过程,容易产生烦躁和厌学的心理。为避免这种心理的产生,笔者在讲课时,引入了乡下赶集时常见的情境:

街头有人席地设摊,白布上醒目地写着:“免费抽签有奖销售”,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从摊主小布口袋中的20个小球(其中有l0个红球,10个白球)中摸出l0个,除摸得5红5白这种情况外,其他各种情况均可马上获得奖金(或实物)。奖金设置如下:摸得10红或10白者奖50元;摸得9红1白或9白1红者奖25元;摸得8红2自或8白2红者奖5元;摸得7红3白或7白3红者奖1.5元;摸得6红4白或6白4红者奖0.5元。但摸得5红5白者必须用6元钱向摊主购买两双袜子。

提问:这种免费抽签的有奖销售,你会去摸吗?笔者还准备了一个箱子,里面装有10个红色的乒乓球和10个白色的乒乓球,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样就把“现实中的学生”置于“现实中的数学问题”这个学习情境中,然后再引入新课题‘概率”的概念。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学生乐在其中,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并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功用。

二、教学设计要新颖化

一个新颖的教学设计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其保持高度的兴趣,进而有效地改善其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在数学的百花园中,趣味题比比皆是,如我国古代的“百鸡问题、韩信点兵、猴子问题”,国外的“牛顿九树阵”等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将这些趣味题与新知识联系起来,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笔者在讲解《排列组合》这一章时,先设计一个阿凡提的故事作为引入:“阿凡提的几个穷朋友在一饭馆里吃饭,常遭到老板的嘲笑和戏弄,阿凡提帮他们出了个主意。一天,阿凡提带领他们又来吃饭,把钱袋摇得叮当响。饭毕,阿凡提跟老板说:我们以后天天都在你这里吃饭,每天这样付饭钱太麻烦了,我们就一段时间结一次帐,等我们这十个人又按照今天的位置坐时,再结帐,我们付双倍的钱。阿凡提是当地的名人,绝对不会赖帐,又听说是付双倍的钱,老板满口答应。可许多天过去了,还不见他们付钱。同学们,算算看,老板什么时候会拿到饭钱呢?”如此引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中习得新知识。

三、教学设计要兴趣化

中职教育提倡“抬头教学”,要让学生自信地抬着头,兴趣盎然地听课并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兴趣是关键。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指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足以使工作具有趣味,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兴趣去营造轻松、愉快和融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如笔者讲授“独立重复试验模型”时,针对的都是男生班级,由于男生对篮球很感兴趣,于是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首先,以2007年4月26日至5月6日“火箭VS爵士”的篮球赛为切入点,让学生欣赏一小段有关赛事的片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列出七场比赛中姚明的罚球情况数据统计表:

给出表格后,以6人为一组,把全班学生分成9组,让每组学生利用学过的“概率统计定义”估算:姚明罚球命中的概率是多少?课堂马上活跃起来,学生很快算出姚明罚球命中率P=0.9。再在这命中率基础上采用“问题教学法”,由浅入深提出六个问题:

问题l:姚明第一次罚球罚中与第二次罚球罚中的概率有没有影响?罚球四次事件,概率相互之间有没有影响?问题2:姚明每次罚球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问题3:姚明罚球四次这个事件具有什么特征?问题4:姚明四罚第一次中的概率?第一次不中的概率?问题5:姚明四罚第一次中而后三次不中的概率?问题6:姚明四罚只中一次的概率?

让每组学生合作讨论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由问题1至问题3引导出“独立重复试验模型”的概念,由问题4至问题6,让学生推导出姚明n投k中的概率计算公式:,从而得出独立重复试验概率公式。最后让学生利用这个公式计算其他情况的命中率。整个设计都以姚明罚球命中率为主线,根据学生的兴趣调动了课堂气氛,使每组学生都能积极地探讨相关的内容,课堂教学收效显著。

四、教学设计要专业化

中职教育明确要求,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文化课应当与专业课衔接。数学教师要根据所教班级的专业,大致了解专业课的内容,以便适当地安排教学进度为专业课服务。如在教模具专业班级时,他们的课程包括机械基础和测量等内容,涉及三角函数的知识,但时间上与数学教学存在冲突,数学要在后一个学期才讲解三角函数的内容,为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笔者调整教学进度,将三角函数的内容提前讲授。

除了在进度安排上与专业课相协调外,教学内容设计应尽量贴近专业。如在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对于文秘专业班的学生,笔者在结尾设计一个探索题:某公司计划在国庆期间组织先进员工到华东六市旅游,参加旅游的人数估计为10~25人,现派代表调查两家旅行社的收费,情况如下: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立足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一定要立足学生的实际学情,而初中体育学情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能力还要考虑他们的认知情感、身体状况和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等。初中生基本上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正处于身心飞速发展的青春期。此时,他们的骨骼机体和肌肉韧度等机体技能亟待完善,学习锻炼中敢于尝试,但往往急于求成不注意细节而造成伤害……等等都是初中体育课堂的主观背景。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积极认知和注意的学生实情,如果我们熟视无睹,那体育教学就不接地气,就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和锻炼需要,就无法有效提升同学们的体育技能。因此,笔者特此对初中体育学情进行简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应对策略:

一、初中体育普化学情简析

目前诸多一线体育老师只遵照教学大纲来一章一节地进行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如此体育课堂,貌似整体划一,其实没有做到以生为本,又怎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呢?普化学情就是当前初中体育普遍存在的实际学情,囿于篇幅,笔者不针对细节问题一一讨论,暂对一些共性的学情进行探索:①没有根据学生机体机能和运动协调能力进行分层设计;②照本宣科的讲解和机械的训练没有照顾到学生的认知情趣;③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合作训练的积极性。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实际学情,就不能掌握学生的认知需求和技能锻炼需要,就不能进行多元化的设计帮学生克服畏惧心理,进行实现打造阳关体育,增强技能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目标设计一定要参研学情

教学目标不是教育部门的统一指挥,而是要根据班级的实际学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的契合点统筹设定。教学活动是有很强目的性的活动,没有目标的体育课堂不能保障有序完成教学内容,也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当前多数孩子都来自独子家庭,从小没有进行过吃苦锻炼,对于比较艰苦和坚韧度要求比较大的初中体育锻炼本身就有畏惧心理,再加上许多技能本身就必须通过反复的练习,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是不小的挑战。鉴于此,我们就不能一刀切地讲解和训练,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一,根据往常的运动成绩和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学习层次划分;第二,通过沟通,摸清大家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情况,找到大家喜欢接受的引导方式;最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定制层次内小目标。只有这样设置,才能从教学实际出发,让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能促进不同身体状况的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

三、教学活动设计一点要立足学情

教学活动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所以教学活动更要以学情为基准,分析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教学内容的结合节点。我们可以在课下随机约访几位不同层次的同学,根据他们的运动需求和认知情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设计。例如:教学《篮球原地运球》的过程中,笔者就先通过课前访谈了解到同学们都希望设置技能扎实跑跳基本功又能又能提升控球技能的灵活的课堂形式。于是,笔者就根据有针对地进行了如下设置:①运动游戏夯实跑跳基本功。围绕篮球场端线绕篮球场由跑圆转变成跑篮球场内线再转变成蛇形跑。②传球游戏提升控球能力。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围成一个圆,编好号,中间站一名学生,进行原地运球5次后报出一个数字,将球抛起,该数字的同学迅速接球,并继续进行游戏。

四、合作学习是学生积极的认知情趣

以学情为基准分析学生的合作需求能够更好地设计合作学习活动。具体的做法:①分析学生的合作伙伴选择。进行运动分组的过程中尽量要采取学生的主观意愿,让学生组成小组。而对于需要调整的小组成员教师则要重视对组长进行德育教育,让组长能够接纳弱者,帮助同学尽快进步。②分析学生的合作活动需求。教师要利用访谈、课中观察等手段了解到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合作活动,这样能够让教师设计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合作活动。比如:我们在学习《侧手翻》时,为了安全起见,练习者需要有人帮护,就需要多人或者双人相互协作来完成练习,但是常常对保护者不放心,因此我们就可以安排臂力比较大的多位同学来做“保护者”,从心理上破除学生的不安全感。这过程中,要求保护者的右手务必跟紧练习者的体前与左髋部屈等,然后左手在右手的下方紧跟练习者的右髋,这样才能消除安全隐患,才能让练习者放心完成训练。

五、承认学生差异,设置分层教学

同学们在客观上存在学习和认知上的差异。因此,我们一定在教学实践中实现通过问卷和以往的课堂表现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归类,诸如:学生身体状况差异,运动技能、知识和学习能力、学习及兴趣爱好等状况都要进行综合参考,通常我们可以将学生成A、B、C三个能力及认知层次,然后我们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目标设置。

比如在教学篮球时,笔者进行的如下分层设置。

总体目标:了解和熟悉运球动作要领和禁忌,学习和掌握篮球的运球、投篮等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练习能基本掌握并完成运球、投球一气呵成,并有一定的成功率,同时在训练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A组目标:熟练掌握运球的基本理论知识,对运球规范禁忌及投篮技巧有有一定的认识,通过练习能基本掌握运球到投篮的基本技术动作,在实践中深化对动作要领的理解,逐步提升命中率。能在接下来的教学比赛中,完成基本比赛流程和任务;

B组目标:除了掌握以上基本技能外,还要有能在实际练习中,灵活处理突况的能力,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组目标:熟练掌握篮球运动的各个流程动作要领,具有处理各种应急反应,有团队精神,能打一场精彩的篮球对抗赛。

上文是笔者在多年的一线体育教学实践中对如何立足学情,有针对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形式的探索与研究。总之,实际学情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前提基础,体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认知情感和身体机能,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完善体育教学,达成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