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08 03:46: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第1篇

一、预设教学目标,侧重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起点又是教学归宿。基于数学活动经验的视角预设教学目标,既有助于具体教学过程的安排,又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形成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需要在认真分析教材和学情的基础上精心预设教学目标。

学习扇形统计图的知识基础是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圆和百分数等相关内容。教材先引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扇形统计图、体会图中数据信息的具体含义,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形状不同,表达的数据和内容也不相同,从而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的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并能解释统计结果。学生认识百分数时,已经初步感知了扇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不但在教材中看到过扇形统计图,而且能根据图中的数据用计算器算出部分量各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还能根据图看出涂色部分(扇形)各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这样预设教学目标:①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简单分析扇形统计图;②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感悟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和积累统计活动经验;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些预设目标中,既有知识技能目标,也有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目标,还有情感态度目标。其中“扇形统计图”的基础知识比较简单,统计技能容易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容易感悟,引导学生在经历统计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就理所当然成为教学重点。确定了主要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其他内容的预设就会水到渠成。

二、预设教学情境,接近学生已有经验

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常常需要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预设时,我们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择有价值的、学生愿意接受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努力唤起学生的记忆。当学生恢复对相关情境的记忆时,伴随而来的就是提取已有经验。这样,教学就能越来越接近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形成并积累新的数学活动经验打好基础。

为了帮助学生接近已有的统计经验,我们可以选择这样几种方式进行教学:一是要求学生到书籍、报刊或网络上寻找扇形统计图,再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共同点,引出新知;二是现场调查参加各兴趣小组的人数并进行统计、分析;三是引导学生根据提纲自学。反复权衡,我们考虑到六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统计活动经验,知道统计的前提是数据收集,完全可以在课堂使用现成数据。于是,我们决定课前调查学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并分别制成统计图、表(如图1)。这样既能引导学生经历数据收集过程和展示过程,又能帮助学生接近已有统计活动经验,发现相同数据有不同处理方式。

三、预设活动过程,促进学生形成经验

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这就是说,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过程能促进他们形成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们必须预设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在“做”数学和“思考”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数学活动经验。

预设时,我们先引导学生观察刚刚展示的统计图表,让学生说说自己能看懂其中的哪一个?如果想知道每个项目喜欢的人数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选哪种表示方法比较合适?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到第三幅图上,并用数学语言描述扇形的意义――像这样表示数据的大小不同的色块,就是扇形;这样的统计图就是扇形统计图。由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己从扇形统计图上得到什么信息,引导学生逐一认识圆、扇形及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并让学生说说自己获得的信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学生在对比中初步感知扇形统计图的直观特点后,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小明家每月生活费用支出(如下图2):

图2

1. 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在小组里交流;

2. 如果小明家每月生活费支出1000元,你能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

习题计算比较简单,有助于学生节约时间进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从数据本身、数据之间和数据之外三方面进行分析、思考:从日常各项开支看,这个家庭生活水平怎样?引导学生结合“恩格尔系数”(学生已有经验)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

这样预设,学生能独立提取扇形统计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但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新的统计活动经验,而且能使学生“原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得到改造和重组,经验的意义得到扩充和发展”。

四、选取典型素材,不断重复活动经验

统计活动经验的积累一方面需要借助新获得经验的迁移,另一方面需要在多样的统计活动中提升。学生刚刚形成的数学活动经验往往是粗浅的,需要继续经历一些本质相同、形式不一的数学活动,把原初经验加以改造和提升,完成数学活动经验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提升。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 帮助学生“加强习得的联结”,促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中提升活动经验。

预设时,我们先出示统计表,再出示扇形统计图(如图3),引导学生对比分析。

图3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下面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① 某城市 2008年至 2012 年的小学生在校人数。②某商场去年各月空调机销售量的变化情况。③本校各年级学生人数。④本班学生喜欢各种图书的比例。

再引导学生思考从左边的统计图(如图4)中分别能发现什么信息?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从下面两个统计图(如图5)中是否可以确定乙校女生人数比甲校女生人数少?

图5

这三个素材能帮助学生逐步提升统计活动经验:第一个素材是引导学生把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扇形统计图的作用;第二个素材是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第三个素材是分析三种不同统计图所表示的不同数据,引导学生理解统计图的形状和数据虽然不同,但他们分析数据的方法是相似的;最后一个素材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灵活分析数据。在这样连续的、逐层递进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不断“重复”形成活动经验,不断把新数学活动经验纳入已有数学活动经验中。

五、预设反思过程,有效强化活动经验

第2篇

【摘要】文章结合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以《数据的表示》一课的教学为例,从学案导学、创设情境、问题探究、拓展反思、小结评价五个基本环节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新五步教学法的组成,以使教学过程与方法更加生动、有效。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环节;更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1-0104-0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四维课程总目标,旨在使学生达到“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要求。从传统的“双基”教学到新课标下的“四基”教学,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也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以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本,从重“教”转向重“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和“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课程基本理念。下面以《数据的表示》一课的教学为例,探讨对传统课堂五步教学法的改革。

一、将复习旧课改为学案导学

传统课堂教学在上新课前总要就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提问,该方式无论在学生参与的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受到限制,不能很好地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把复习旧课改为学案导学后,既可检查学生对上节课作业的完成质量,又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

《数据的表示》这课的学案包括对普查与抽样调查方法的复习和对统计图表内容的预习,要求学生运用学习过的数据收集与处理方法,完成下面两项任务:①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调查组员,今年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哪个夏令营。②根据自己前面6次的数学测验成绩尝试制作一张统计表。

【反思】开课伊始,组织学生把完成任务的体会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有些问题可能是本课要继续学习的,有些数学思考对今天的学习内容可能很有启发。教师要智慧地把握学生交流中的课堂生成,为导入新课所用。可见,改为学案导学后既能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且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将导入新课改为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是从“教”的角度通过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新课内容,而创设情境是从“学”的角度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教学活动。

笔者在《数据的表示》这课创设的学习情境如下:同学们的学案完成得都很好,大家采用的方法归纳起来有语言描述和列表统计两种,显然,列表统计更能让人一目了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数据的表示——统计图表》的目的。首先,我们把各组调查的结果汇总成一张统计表(见表1)。然后我们来看看张同学制作的成绩统计表(见表2)。接下来我们再探究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反思】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如问题情境、实践活动情境、模拟游戏情境等,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置于合适的社会、生活、生产情境中,以引导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使探究知识的过程变成活学活用、学会学习的过程,促进所学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将讲解新课改为问题探究

新课标明确:“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讲解新课是教师唱主角,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改为问题探究后,教师能充分利用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活动,包括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两种方式,两种方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所以师生互动合作是问题探究成功的关键。

紧接着是创设情境环节,针对学生预习中的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就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作简洁地介绍。接着就直接提出探究问题:①根据表1自主制作一张条形统计图。②根据表2自主制作一张折线统计图。③根据表1数据,通过计算各列人数的百分比,合作制作一张扇形统计图。在问题探究结束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交流展示探究成果,并得出不同统计图表的特点:统计表能清楚地表示统计内容间的相互关系;条形统计图能简明地表示各项目的具体数量;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件变化的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明确地表示各项目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所以,我们可根据不同的统计目的选择合适的表示方法。

【反思】教师引导探究首先要明确探究的问题,激起学生参与探究的动机。问题可由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也可由教师综合教学内容、学生数学现实和课堂生成提出具有挑战性、激励性和层次性的问题。其次,要明确探究的方法,通过分析资料、思考问题,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不同的解释。再次是要给学生留足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与探索,教师应多看、多听、多感受,对于那些与众不同的数学思考,应及时鼓励他们向全体学生展示。对于那些遇到困难的个人或小组,应及时加以启发、引导。

四、将巩固练习改为拓展反思

传统的巩固练习是在新课讲解后出一些类似的题目给学生做,但因初中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不强,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所以其巩固知识的效果不佳,笔者改为拓展反思后能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本课的拓展题设计为:从以下三张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教师用多媒体演示:①第28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前五名国家的条形统计图;②第28届奥运会前五名国家的金牌数各占总金牌数的扇形统计图。③中国在25届~28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数的折线图。分别请三位不同层次的学生用语言来描述。

课中反思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问题探究中的解题思路进行回顾和总结,引导学生对例题进行再认识、再理解、再提高,让学生掌握解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二是对拓展题进行分析提升,让学生在正、反向思维的体验中感悟对现实数学的“再创造性”学习。

【反思】拓展是引导学生从多视角、多层面思考问题的过程,拓展题的选择要为巩固、消化、提升问题探究的内容服务,要符合学生的数学现实。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有着根本的不同,前者仅围绕例题和拓展题展开,是一个强化知识、提炼方法、积累经验、内化情感的过程。后者要对本课进行全面地回顾与总结,是一个调整教学方法,改进学习策略,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五、将布置作业改为小结评价

传统的布置作业是由教师提出,内容基本相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改为小结评价更能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利于学生减负增效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本课小结由师生一起归纳制作统计图表的基本方法和不同统计图表的特点,本课的作业根据教材内容和“四基”要求,以学案形式呈现,立足当堂完成。本课的评价包括对完成学案的评价和课中探究、拓展过程中表现的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反思】小结是学生通过回忆、思考、比较、鉴别,自主感悟、建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再现学习中的重点,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以学案形式完成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常规手段,必须建立在对教材内容再创造的基础上。学案内容包括对本课内容的巩固性练习和对下课内容预习的导学。练习通过分层设计,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既有指定完成的基本题,又有自选完成的挑战题,还有适合学有余力学生的拓展题。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新五步教学法包括学案导学、创设情境、问题探究、拓展反思、小结评价五个基本环节,主要适合新授课的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产生,还将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的创造性的有效教学模式被应用于数学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奠宙,李士锜,李俊.数学教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方法;亲师信道;乐学氛围;提高成效

教师要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获取数学技能,让学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营造乐学情境,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学,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获得独特的数学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

一、解读教材,读懂学生,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来确定教学目标,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方法性、体验性、综合性,要结合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学习需求,精心策划和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思考,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由于每位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基础、接受能力、思维层次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情感爱好、感知能力和教学建议,认真读懂每一位学生的心,要时刻留意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加以鼓励,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正确从容地面成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学生的行为特征进行梳理、整合,因人而异地开展指导,对一些有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意见、建议在教学中加以利用,使教学活动更能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一个“亲师信道、情景交融”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思考,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改进方法,营造氛围,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参与主动观察、动手操作、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中,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寻求变化,从深层次、广角度、多渠道、全方位思考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身心始终处于良好的的状态,聚精会神地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数学概念、数学性质及基本规律,使学生的思维层次得到提升、思辨能力得到强化、思想素质得到发展,引导学生从小学会全面、综合地思考数学问题。如笔者在教学“应用题一题多解”的问题时,为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入性、系统性和广泛性,我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活跃,取得了较好地教学成效。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提高学生数学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帮助学生达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获取的数学知识的方法,运用尝试学习方法、迁移类推法等分析、比较、综合、逆向、假设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消化、汲收、应用数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会方法,引导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作为数学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心理规律,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为学生提供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机会,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改的深入,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之中,对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起到了较好地辅助作用,以其直观、快捷、生动的画面给学生以感性的感官享受,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内容时,为帮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提高学生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我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探究、思考、推理、反思的过程,让学生参与到“学中玩,玩中学”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绘制步骤一样,连接每个直条的端点,使条形统计图变成了折线统计图,沿着折线统计图的各点画出直条,转变成了条形统计图。

四、衔接生活,联系实际,让生活检验学生所学的知识

第4篇

摘要:数据分析是学生核心素养之一,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取数据信息,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整理、分析、推断和运用,形成关于研究对象认识的素养。数学经验再生,是学生在直接感性经验基础上,经过体验、反思与加工而形成,具有再抽象、再加工特征,是个体对数学活动过程的重新认识。小学数据分析教学需要在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阶段深化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和能力,在数据分析各个阶段实现数学经验再生,促进数据分析素养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据分析;数学经验再生

数据分析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取数据,运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推断,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知识的素养。[1]数学活动经验,既包含经历数学活动所获得的策略性、方法性内容,也包括体验性、模式性感受。数学经验都是在直接感性基础之上,经过学习者个体自我反思、加工而形成,带有明显再抽象、再加工痕迹,都是基于个体对数学活动过程的重新认识[2]。数学经验的重新认识过程,就是数学经验再生过程。数据分析中的数学经验再生,就是学习者以数据为操作感知对象,经历动手收集、整理归类、推理趋势、综合应用等数据再加工活动,在思维方式与数据分析之间建立深度联系。纯粹地数据收集,简单地数据计算,不能再生数学经验。只有深化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发展,促进数据思维的提升,经历数学经验再生过程,升华数学经验再生品质,才能有效发展数据分析核心素养。

一、数据收集中的数学经验再生

学会数据收集以及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是数据分析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图形、图表等视觉化方式全面、真实、规范地呈现数据,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逐步完善对数据信息的数学认知,从而促进数学经验再生。数据收集是一个持续过程,仅依靠课堂教学时间很难完成,需课后拓展数据收集的时间和空间,形成自主数据收集意识,养成科学数据收集习惯。数据不仅可以采用实验、调查、体验、测量等方式直接收集,也可以从报刊、书籍、杂志、网络等媒体间接获取。教师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紧密联系学生学习实际,帮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过程,感受数据收集的真切价值。同时,注重生活化经验与数学化经验对接,促使感性经验与理性经验相互衔接,再生数据收集经验,为数据分析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蒜叶的生长”时,指导学生选择合适蒜瓣,采用水培和土培两种方式,分为阳光下和房间里两个环境。有学生指出:前4天,我量了蒜叶高度,分别是1、3、6、10毫米,推算第5天是15毫米,第六天是21毫米。实际测量第五天是13毫米,第6天是16毫米,蒜叶生长数据不是等差数列;有学生指出:我根据数据发现水培蒜苗长得慢,土培蒜苗长得快;有学生指出:不是的,应该水培蒜苗生长快,土培蒜苗生长慢……教师适时追问:同样水培和土培栽种方式,为什么数据信息结果却截然不同呢?有学生指出:栽种蒜苗,除了水培和土培方式外,光照条件好,蒜苗生长速度就快,光照条件差,蒜苗生长速度就慢;有学生指出:我查找了相关资料,阳光、水份、温度、土壤、营养、饱满程度、带皮等因素都可以影响蒜苗生长速度;有学生指出:光靠收集数据无法解释,必须考虑影响数据变化的因素……在蒜叶生长的实验数据收集中,学生不仅经历了蒜叶观察、数据记录和天气描述等过程,而且再生了收集数据需要综合多方因素统筹辨别的数学经验。教师针对同样栽种方式、不同数据信息的适时提问,激发学生的合理观察与交流,引起数学思考,促进直接收集与间接获取经验的有效融合,实现综合多方因素进行数据收集的经验再生,为数据分析素养的发展做出了充分准备。

二、数据整理中的数学经验再生

数据整理是指对数据进行组织、排序、分类,用文字、图画、表格、图形等方式呈现整理结果[3]。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有序安排了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单式统计图、复式统计图等形式多样的数据整理图表。针对前期收集的数据,能用多种不同统计图表比较整理,并能根据问题实际情境灵活选择合适图表,是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数据整理的要求。同一组数据,由于整理方法不同,选用图表不同,由此产生的数据信息也就不同。学生从诸多图表中不断尝试、选择、调整和比较,体验数据合理整理和科学表达过程,实质是数据整理反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针对数据变化特点,经过不断调试反思,科学选取统计图表,再生数据整理经验,从而实现数据分析素养生成并发展过程。整理班级学生校服尺寸相关数据的过程中,学生采用不同统计图表:数字记录统计表、画“正”字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有学生指出:这些方式都反应出数量多少,可以任选一种;有学生指出:数据统计表中可以知道数量多少,但是不利于每个型号校服数量之间比较;有学生指出:画“正”字的方法在数据量大的情况下统计起来比较麻烦;有学生指出:可以用条形、折线、扇形任一种统计图来整理相关数据;老师问:三种统计图都可以反映数据整理结果,作为制衣厂负责人,会选择哪种统计图呢?有学生指出:选择条形统计图,清楚表示每个型号校服人数的多少;有学生指出:折线统计图反映每种型号校服人数变化情况;有学生指出: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量之间关系,既表明每种型号校服人数,又反映总人数情况……在整理班级学生校服尺寸数据中,学生在尝试选择和主动调整中再生数学经验。尝试选择,学生再生运用不同数学图表进行分类整理的数学经验;主动调整,学生再生不同数学图表表达不同数据信息的数学经验。学生能够根据生活情境实际要求,灵活多样地选择数据整理方法,在尝试选择和调整比较中,感受数据特征,体验形式变化,再生数据整理经验,逐步发展了数据分析素养。

三、数据分析中的数学经验再生

数据分析是指选择统计模型、计算统计量,解释统计结果及意义,根据数据进行判断和预测,提出对策、方案、建议[4]。数据分析既对数据大小亲历感性体验,又对数据关系深入理性思考。教师在有意识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描述、刻画和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排列和重组,体会数据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与层次进行多维分析,把握随机数据与发展趋势的关系。数据分析着力数据随机现象,把每个随机数据置于数据总体发展趋势体系中,再生数据总体趋势经验。通过有意识为学生提供同类事物的不同信息,并要求比较与选择,从而提高学生数据分析的甄别能力,意识到综合分析的必要性,进而在发展数据分析操作能力的同时,提升处理数据的思维能力[5]。学生数据分析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数学经验循环再生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数据分析核心素养逐步提升的过程。教学摸球游戏时,袋子里装入4个球(3个蓝色球,1个红色球,学生不知情)。师:袋子里有4个球,开展摸球游戏,摸了3次,每次30下。从统计图中,你能判断出红色球和蓝色球分别有几个吗?有学生指出:摸出蓝色球数分别占总数的:用总数4分别去乘以这几个分数,计算结果为:3.07、2.8、3.2,蓝色球个数在2.8至3.2之间,取整数为3个;有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得出红色球数为1个。师:还有别的方法吗?有学生指出:3次次数加起来为90下,蓝色球数占总数的9068,红色球占总数的9022,用总数4分别去乘以这两个分数,结果分别为3.02个和0.98个,与刚刚结果是一致的;有学生指出:虽然结论一致,但3.02和0.98比之前所得数据更精准,更接近整数;有学生指出:数据越多,用大数据分析就越接近正确结果……摸球游戏中,学生将随机性数据通过数学计算与统计模型巧妙相连,强化对不同颜色球的数据关系分析,确定不同颜色球的取值范围,形成了理性数据分析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进一步运用大数据统计方式,更加精准地计算出蓝色球和红色球的取值范围,并且根据统计结论合理预测和推断数据整体趋势。学生将随机数据置于整体数据之中,综合选择随机数据信息,再生利用统计数据归纳类比事物发展趋势的数学经验。师生重视数据随机性的体验,强化数学经验再生过程,增加了数据分析的思维深度,使学生数据分析素养在不断体验与理性思考中得到有力提升。

四、数据应用中的数学经验再生

数据应用是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后,对数据变化特点和演变趋势形成科学认识及理性思考,并能自觉运用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数据应用不仅是数据外在关系反应,也是数据内部运行揭示。数据应用过程中,学生细致观察数据,把握数据变化特点,感受数据蕴含信息,抓住数据本质特征,从而真正掌握数据内部状态、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如果学生学会应用数据,发现、选择、转换抽象并解决问题,有意识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释现实现象,解决数学问题,那么表明学生不仅真正形成了数据应用意识,而且能够感悟到数据应用价值,再生运用数据分析并解决问题的经验。同时,再生的数学经验又会使数据分析结构更加完整,体系更加科学。在数据分析和再生经验相辅相成过程中,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完善发展。“面包质量是否合格”教学中,有学生指出:第一阶段数据表明,面包质量全部低于400克,不合格;教师:那第二阶段质量全部高于400克,是否都合格?有学生指出:第二阶段面包质量全部高于400克,合格;有学生指出:面包质量应该是有差别的,都比400克高也不正常。教师继续追问:那怎样的数据才算正常呢?有学生指出:应该有时比400克高,有时比400克低,有时正好等于400克;有学生指出:因为每个面包质量标准为400克,合格数据应在400克上下浮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数据信息都是异常情况;有学生指出:生活中,米袋、面粉袋、大盒牛奶等包装上都会出现允许在标准值上下浮动的标识……在解决“面包质量是否合格”实际问题时,前后比较,学生再生相关数据全部偏离标准属于异常情况的数据分析经验;深度思考,学生再生合理数据要在标准上下合理浮动的数据推理经验。学生在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应用数据思维,再生确定性数据和不确定性数据之间存在差异的数学经验,同时运用数据分析思维解决问题,在更高层次上建构数据分析知识体系。数据分析核心素养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针对数据信息,引导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的完整过程,获得统计量、统计图表和统计推理等数据分析知识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发展数据分析思维,掌握数据分析方法,同时再生数学经验,帮助学生形成有效数据分析观念,感受数据分析在科学决策中作用,完善数据分析核心素养。

第5篇

关键词:发展性作业;初中数学;讲究

一、课前:借助网络资源优势布置预习作业

传统的预习一般是布置让学生提前阅读数学教材,显然这种“预习作业”的效果并非理想。因此,教师有必要根椐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旧知掌握的水平,关注学生的发展水平,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布置让学生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搜索资料,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激发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数学视野。

例如,学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整理》一课,可以布置预习作业。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预习作业:全班共分6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学校周围XX小区在售楼盘占地、绿化率、每平方米均价、入住率等几个方面的数据。调查方式可以从网上查找,或从报刊中查询,或者直接到相关楼盘售楼处收集等。各小组自行确定。其次是将收集到手数据进行整理,并绘制成表格。最后,把相关数据及制作的表格在学习新知前交给数学教师。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课中:设计适合学生探究交流的课堂作业

当前,学生的课堂作业必不可少,其类型多样,有的作业内容为巩固新知而设计,目的加深学生的印象,如巩固性的作业;有的作业是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而各抒己见,培养学生交流、表达和解决能力的作业,如讨论性作业;有的作业设计为一个研究主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而把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如探究性作业等,尤其是讨论性与探究性作业,教师更要精心设计。

例如,教学《合并同类项》一课,可以结合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作业

1.求代数式-3x25x-0.5x2x-1的值,其中x=2;

2.2x2-x3-5-3x4加上一个多项式,得3x4-5x3-3,试求出此多项式;

3.SABC的第一条边长AB为a+2b,边BC比边AB大b-2,边AC比边BC小5,求SABC的周长;

4.已知A=x3+x2+x+1,B=x+x3,试计算:A+B,A-B

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各成员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组内讨论与交流,出现意见不一教师可适当帮助,然后由3-4个小组板书解题过程,最后集体讨论,师生点评。这样的作业设计,一方面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另一方面增强了个体与小组的责任感,创设出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课后:设计持续性的反思作业

仅仅通过课堂作业或课前预习作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持续性的反思与总结,才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结构,并使之更系统化。持续性反思作业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阶段性反思作业;二是日常作业反思作业。前者主要侧重于对某一单元或章节知识点的梳理、建构,体现出对数学思考过程的再认识,达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后者主要是侧重于查漏补缺,形成错题集,让学生自行诊断,剖析问题出现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

例如,《中心对称图形(二)》的反思性作业设计:

(1)《圆》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圆的基本元素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

(2)点、直线、圆,它们与圆之间分别存在哪些位置关系?交流后填写表格;

(3)小组合作,绘制“圆”知识结构图。

第(1)题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圆的定义、性质、应用等几大块,建构“圆”的整体知识框架,并通过讨论圆的基本元素及其联系,绘制“圆的性质”等知识网络。第(2)题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交流“位置关系”并填写表格,对圆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形成了完整的圆的知识轮廓。第(3)题则在上述两个作业的基础上的全局性总结,对本章知识结构网络图的全面绘制。此类反思性作业,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节假日:适时布置开放性实践作业

新课标强调开展“综合与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设计以问题为载体的开放性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思考、推理、演绎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数学开放性实践作业一般有调查型、操作型、实验型等几类,无论哪一类作业,其主旨都应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经历数学探究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实践作业的方式有网上搜查、市场调查、制作模型等。

例如,教学完《一元一次方程》一课后,可设计如下的实践作业设计:

(1)从互联网上搜索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充分了解丢番图的数学思想,以及丢番图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

(2)搜索了解更多更有趣的方程相关的数学名题。

(3)观察自己家中的钟表:从12点整开始,r针与分针的第一次垂直,与时针与分针的再次重叠所相隔的时间是多少?请用方程解决。

上述实践作业,紧紧配合了《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而设计的。其中(1)、(2)两题属于数学文化赏析方面的作业,透露出数学的人文色彩,然后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更多的数学史,了解数学名家及更多的方程类的数学名题,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3)题则要求学生观察钟表表面的时针与分针在垂直与再次重叠时相隔的时间长短,意在激发演的思考与主动探究能力,把钟表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建模思想也随之形成。

参考文献:

[1]梁倩.对数学发展性作业评价的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9:149-150.

[2]聂红霞,付洪伟.初中数学作业前瞻性评价方式的建构[J].克拉玛依学刊,2014,02:70-73.

作者:郝学通,山东临沭县第五初级中学教师,中教一级

第6篇

关键词 数学 复习 联系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111-0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亦”,可见复习的重要性。可对小学生而言,面对一学期或者整个小学阶段浩如烟海的知识内容,复习时会感到茫然、手足无措。应该从哪里着手整理?怎样梳理呢……我们知道教材在编写时非常重视整体性,有清晰的知识图式,只不过学生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笔者对总复习教学进行了研究,主张用联系的方法复习知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例谈小学数学总复习的“点线面体”。

一、纵向联系,点动成线

数学课程总目标第二条中指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联系”两字跃然纸上。总复习课的内容散落在各册各单元,呈点状分布。由于学习进程的安排,学生长时间没有实践提升的机会,那么就需要把平时相对独立学习的知识点,运用联系的方法予以再现、整理、归纳,点动成线,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凸显知识的价值。笔者结合2011年执教过的市级总复习公开课《可能性总复习》的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设计为例阐述。

(一)立足微课堂,切中“联系”之脉

“可能性”知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应该说是“年代久远”了,初次接触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会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描述生活中的现象,接着在五年级上册学过“等可能性”,学生知道了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当可能性相等时,游戏具有了公平性。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可能性内容较多,有“可能、不可能、一定、可能性的大小”;有“摸球、骰子、转盘、硬币、抽签、石头剪刀布”等等。课堂中需要唤起学生的记忆,使之体会到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基于这样的考量,设计了一系列的情景链,以蒙太奇的手法,在互动参与中,体现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1.“点”上回眸足迹

“可能性”知识从生活现象的描述开始学习,到后来学习等可能性知识的应用,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学生感受不到知识的积淀过程,需要向他们展示这种学习的历程。于是,在课始课件显示:“我很幸运”。并提示学生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原因才打出“我很幸运”这4个字?引导到用“可能是――”的句式来说,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可能。之后点题:看到“可能”这两个字,你能想到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有关可能性的内容?课件出示前几册的例题。

用 “我很幸运”+“可能” 6个字戳点,唤醒他们沉睡了几年有关可能性知识的记忆,并通过已学教学内容的呈现,在形式上实现串点成线。

2.“线”上沟通联系

复习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将各个年级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一条线,使知识结构具有生产性。可能性按知识的学习时间来说是一种纵向的线形联系,但留在学生脑海里的仅仅是一个个知识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如何把这些零散的、孤立的知识串点成线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可能性知识产生于现实活动,可以设计游戏串接,在玩中学习。

游戏第一环节:复习概率的大小。游戏《摸中红球有奖》,在盒子中依次装入6个球分别是:6黄0红,5黄1红,4黄2红……到0黄6红,摸中红球的概率一次是0、、 ……1,课中通过3个学生参与的摸球游戏,体验结果的随机性,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和可能性大小之间的联系。附图。

游戏第二环节:用等可能性知识解决问题。教师提出上一环节摸球游戏的三人中,只能留下一个人继续接受挑战赢取大奖,谁留下?大家有什么办法?促使学生运用可能性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他们会想到用抽签、石头剪刀布等方法来决定,这样就顺势复习了等可能性采用的方式,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有效的联系,线路清晰。

(二)践行长作业,踏寻“联系”之路

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让学生学会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而不仅仅是以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事物。因此,可以把学生的作业设计为“长作业”,所谓“长作业”就是一种研究性的实践作业,需要较长时间、较多活动的求证探索,通过学习小组实践活动、调查分析、探索论证等途径,沟通数学和生活、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让长作业悟于实践活动之中、融于日常生活之间、援于链接展望知识体系之内。

1.悟于实践,感知现象

课上在摸球游戏中师生共同回顾了可能性的大小,思维是顺向的。为进一步体验可能性,通过放棋子这一逆向思维的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对于某一客观事件来说,其发生的可能性和个人愿望无关。

活动一:我们来放棋子。小组成员一方提出具体的要求,另一方实践操作,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放棋子”活动,材料常见、操作简单,学生课间、午间、课外活动时都可操作。通过“怎么放棋子”这一逆向思维的训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随机思想,以变化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事物。

2.融于生活,透视本质

活动二:“透视摸奖陷阱”。通过调查生活中的摸奖现象,如超市节日抽奖、文具店促销抽奖等。在计算各奖项的中奖概率中,发现有时抽一万次还是个“谢谢”,透过现象看清本质,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小概率,从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援于链接,展望体系

活动三:知识链接。小学阶段设置的内容是依据已知的概率分布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而概率学习的高级目标是:了解现实世界中的随机现象(不确定现象),能在不确定中作出合理的判断。目前的学习只是冰山一角,在课外,可以从书本、网络中查阅资料,做一个相关概率知识的链接。如在随机现象研究中,了解用频率可以估计概率等,勾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带着疑惑和憧憬步入中学校园。

二、横向整合,线动成面

对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进行横向整合,既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又能锻炼学生从多角度思维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中的有些知识在学生看来貌似八竿子打不着,实际上在大知识背景中具有横向联系,学生很难自己发现,是需要教师着力的地方,线动成面。现以2015年元月市级研究课人教修订版六年级上册《圆的总复习》为例阐述。

(一)重构知识,整合落实

学期的总复习不同于单元复习,它侧重于让学生发现单元与单元知识的联系整合,实现数学教学一要把教材教厚,二要把知识变实,更要把连接延长。利用总复习的 “成长小档案”,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本学期学了哪些知识?哪些单元之间是有联系的?因此要在“圆”这一单元知识复习的基础上,将圆的知识与确定位置、扇形的知识有机整合。

1.精彩回放“衔接点”

课件显示练习单,独立完成后,尝试向同学介绍圆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观察下面的图。想一想,本学期学过与圆有关的知识有哪些?填一填。

2.适时聚焦“交叉点”

上述练习单的设计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纵向脉络清晰,引导学生回顾半径、直径、圆周长、圆面积等概念的形成,计算公式的推导,加深对圆本质特征的理解和掌握。二是横向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发现位置和方向、圆、扇形统计图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各线知识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深度参与中整合、重构知识体系。

(二)延伸拓引,整合发展

与圆有关的知识之间有那么多的联系,这种联系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非常有用。我把复习整理图与课本P113的第4题,两者合二为一,整合本册教材的《圆》、《位置和方向》、《扇形统计图》三个单元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出并解答启迪性较强的综合题,让学生在多看、多思中去发现问题的本质,实现知识之间的整合。

1.关注“延伸点”

提出纵向联系的问题,延伸方向为:基本知识推导过程逆向思维。问题一:如果圆形是一个公园,半径为( )km。根据半径( )千米,你又能想到什么(直径,圆周长,圆面积,圆内接正方形的面积……)?问题二:已知C=6.28,求S =? 如果C=6或10呢?求S会碰上什么困难?

2.体现“兼容点”

提出横向沟通的问题,兼容《圆》、《位置和方向》、《扇形统计图》三个单元内容,设计的问题如下:①这个公园的围墙有多长?沿着围墙从北门到西门有多远?②北门在南门的什么方向?请描述走遍四门的路线图。③若有一面红旗插在离纪念碑1km的地方,这面红旗会插在哪里?“如果加一个条件,东偏北方向20度呢,现在能确定了吗?”这个圆心角20度的扇形面积有多大?弧有多长?

通过基础知识网络的搭建,在延伸处交融,多角度、多层次对复习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考察、整合、思考,达到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目的。

三、合纵连横,面动成体

复习课的主要目标就是根据一定的结构,对已学知识的梳理、概括、提升,从而达到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目的。不同的复习内容存在不同的逻辑特点,应采取不同的梳理方式,沟通联系、重构整合,但都应该为多样化的问题及问题之间的联结和转换提供条件。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的奇妙世界,面动成体,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动态的活动系统,促使学生运用数学能力的提高。

(一)用联系的观点复习知识,从树木走向森林

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以解决课时单一的知识技能为重点,忽视了知识的整体性,导致日复一日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数学复习是一种重构的过程,要寻找该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理清知识发展的脉络,确定课时教学应达到的认知高度,找到知识间的联系点。《可能性总复习》一课,用游戏串起学生从三年级上册到六年级接触过的可能性知识,使静态的教材变得生动,学生的思维逐渐展开,形成了重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性结构。课上借助红球黄球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推断可能性的大小,直观认识不确定现象;借助可能性预测、摸球现象透视、游戏转盘制定等,感受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学会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带领学生从零零散散的知识点――树木,走向可能性这片大森林,促使他们用更高的视点来思考问题,为他们提供智慧的成长空间。

(二)以任务的驱动整理知识,从回忆走向重构

复习课中,知识整理是主要的教学环节,不梳理不明晰。但梳理的方法也有多种,有些通过师生之间的问答呈现所学的主要知识,教师通过画图或列表的方式形成知识结构,基本上是手牵手帮扶式的复习。实际上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复习的能力,当然,缺失了教师的介入和引领,学生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费时过多且不容易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果给学生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和任务解决把要整理的知识呈现和联系起来,就能破除这种困局。

在《圆的总复习》中,先引领学生观察图例,想一想,本学期学过与圆有关的知识有哪些?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思考:“怎样运用所学的知识介绍圆和其他知识的联系”,并尝试搭建知识的框架性结构。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图中有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及圆的有关知识。

(三)借精巧的练习解决问题,从肤浅走向深刻

简单的学习材料,不简单的教学设计,让一道题发挥最大的教学功能,也彰显出浓浓的数学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不同的策略的比较中优化。

原题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我发现较多的是关于走四门的线路描述,而有质量的问题不多,于是我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如纵向联系问题:“根据半径1千米,你又能想到什么?”学生七嘴八舌――直径,圆周长,圆面积,圆内接正方形的面积……我顺势和学生一起回顾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再引导学生逆思考如:已知C=6.28,求S =?等问题。因为逆向思维运动,有益于在不同的概念之间建立更为广泛的联系。再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漫溯:如果C不是6.28这样的特殊数据,而是一般数据6或10等等,求S =?会碰上什么困难。我们不妨让学生感受计算的繁琐,引导他们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简化?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圆知识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刻。

总之,复习课需要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来组织教学。复习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同的教学内容,预示着不同教法和学法,教师只有在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才能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实现从显性学力慢慢到隐性学力的转变,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毓信.国际视野下的小学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 简桢其.毕业班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9).

第7篇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做了如下要求:

第一学段

1.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

第二学段

(一)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可使用计算器)。

2.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

3.认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

4.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5.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6.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统计部分与原《标准》相比,《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统计内容做了适当调整,使各个学段的统计内容层次性更加明确。主要变化如下:

1.第一学段与原《标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更加突出了学生对数据分析的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数据;第二,早期经验的多样化可以为以后学习“正规”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第三,使得统计内容在第一、二学段的要求层次更加明确。

在收集数据方法方面,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要求学生了解测量、调查等的简单方法,不要求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2.第二学段与原《标准》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平均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需要学生重点体会;第二,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其他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不宜集中学习。另外,删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这一要求。

3.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实际上,体会数据的随机性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一个重要变化。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希望通过数据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这种变化可以从“数据分析观念”中体会到。

人教版新教材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进行了如下调整:

1.第一学段调整教学内容,降低教学要求。只分别在一下、二下、三下安排统计的教学。

一下: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分类”单元的教学内容移到一年级下册,将分类与统计结合编排为“分类与整理”,让学生体会分类与统计的关系,了解分类计数的思想,体会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统计”单元的内容后移。

二下: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

三下:让学生学习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数据所包含信息的作用。

2.第二学段才开始让学生系统学习统计图表知识,形成数据整理和分析能力,学习如何利用数据分析、判断、预测去解决问题。“可能性”的教学后移,安排在五年级上册。

总的来说,调整后的“统计”层次更加分明,低段的要求降低,许多知识向高段移动。更好地反映出数据统计的全过程:收集和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对其进行了重新编排,从“数据收集整理”这个具体的单元中我们也能看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教材的变化。下面我将对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这一单元进行教材解析。

一、教学目标

1.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调查在收集数据、分类的基础上画“正”字记录数据。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及简单的分析。

3.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二、教学内容

1.收集数据的方法。(例1的内容。)

2.记录数据的方法。(例2画“正”字的方法。)

3.统计表(第一次正式接触统计表。)

三、教材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1.在解决问题中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使学生感悟统计的价值。

教材在编排上努力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只不过是在教学重点上有所侧重。

例1中教材提出了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以选择校服颜色的情境入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体现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这样的编排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 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进行统计的必要性和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在于学习收集数据的方法:调查法。调查的对象是学生、内容是校服的颜色(每人只能选一种)、方式是举手。而对象是全校学生,人数众多很难调查所有的对象,教材在这里又渗透了抽样的思想。(可以先在班里进行调查。)

这里须要指出的是在统计研究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获取“好”的数据。所谓“好”的数据是指那些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实际背景的数据,而要获取好的数据则要依赖于“好”的方法。根据数据的不同,方法主要分两大类,一是通过调查收集数据,二是通过实验制造数据。小学统计教学中涉及的主要是前者,称为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又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已经存在的数据的收集,称之为抽样,比如学生的身高等;另一个是需要我们了解才能够获取的,称之为调查,比如学生喜欢的歌手等。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例1中的问题,我们是先进行了“抽样”,后进行了“调查”。让学生经历了完整的“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

之后利用统计表来整理数据,前面已经提到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统计表。而教材中对于统计表都是直接给定的,教师可以适当地设计练习让学生自己去画统计表,体会统计表对于整理数据的作用。

最后对于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体现统计的作用:为我们在现实中的决策作参考。

例2中也是从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入手,体会利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这里重点放在记录数据的方法――画正字。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培养。儿童有儿童的数学,在他的眼中统计方法可以是举手、画圈……并不全是画“正”字,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我建构,对于合理的认识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错误的认识也应当通过其自我“反思”达到修正的目的。

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适当对学生进行方法的优化,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在分析数据时,与实验教材相比,本册的编排对数据的分析更具有现实性。如例1的问题“(3)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其实这是前面提到的统计研究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如何获取“好”的数据。所谓“好”的数据是指那些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实际背景的数据。突出体现了由于非统计抽样不具有代表性,不能由此推断出“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的含义。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只要学生体会到“我们班级学生最喜欢的颜色,不一定是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即可。例2的问题“(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通过这样的富有现实意义的讨论,使学生初步体会数据中蕴含着的信息和数据分析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在精心设计的练习中更体现了统计的必要性和作用:为我们在现实中的决策作参考。预测未来的可能结果。

第七题的出现为后面学生学习条形统计图做好了铺垫。

2.关于统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经历统计全过程,突出亲自体验。

统计包括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等几个环节。 “重视经历,突出体验”,是小学各册统计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千遍万遍的强调,抵不上学生自己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等。教学中要把统计知识作为一个过程,而不只是使学生了解统计的结果。在内容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强调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这些内容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组织学生将自己周围的事物作为统计的对象开展活动。

如,《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中列举了这样几个活动:“例17:分别选择三个不同的标准把全班同学分为两类,记录调查结果。例18:新年联欢会准备买水果,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设计购买方案。例19:对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调查分析。”在活动中学生将考虑如何收集数据、用什么方式记录这些数据,用什么图表来展示数据;能从这些数据中得到怎样的结论等。在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会逐步地发展。

(2)重视合作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统计活动过程中,并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统计过程中很多活动都要与同学分工合作,各司其责。为了让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价值,教师要加强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关注,不能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将全班适当进行分组,对组内学生初步的分工,确立好小组长、记录员等,保证合作的有效性。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有个性的行为,然后通过合作交流,起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第8篇

一、知识产生的背景对教学的重要性

知识与经验背景是学习的起点。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现实情境中归纳数学规律,能够充分利用迁移效应进行触类旁通,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充分遵循数学思维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人类及自然的关系,增进学习数学的信心。

生活背景也是数学知识学习的目的。一方面,数学知识必须结合实际生活,才具有实际的意义,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数学知识必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利用好知识背景,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数学学习的知识产生背景不仅包括学生的生产生活经验,也包括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知识,这都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对原有知识继续归纳引导,同时提供新的知识铺垫,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提高教学的效益。

二、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改革存在的问题

首先,很多教师在吸取新教学手法过程中,忽视情境的引导与铺垫。尤其是“预习—交流—展示—训练”模式,从预习案——预习——交流——训练。整个过程多半给学生,但知识背景的阐释、情境的营造、知识过程的严密推导等被一些老师放弃,使知识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

其次,多媒体的使用导致一些老师用画面的切换代替传统板书的推演。教学成为学生与多媒体的互动,师生互动减少,学生的生活与知识背景难以参与到教学过程。其实,传统板书在数学的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放弃板书就是放弃教师对过程的推演,放弃师生互动过程的时空上的统一性与和谐性。

再次,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度强调,教师在课堂中不敢发挥必要作用。数学课堂需要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效度作为保障,表面上的热闹无法取代深入的思考。所以,单纯的学生组织化学习难以把思维引向深入,隐形的知识形成过程被淡化,不利于学习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知识。

所以,在改革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认识数学学科的特点,合理地发挥教师在引导作用,营造教学情境、科学引领学生思维,在生活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社会的关系。

三、利用知识背景提高教学效益的途径

1.注重数学教学情境的营造

情境的创设能够使数学课堂更加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的实际,使学习过程更加有意义、有现实性与趣味性。而情境激发的重要原则就是结合学生的知识状况与生活实际。可以通过这样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利用学生原有的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来创设情境。这是数学课堂中经常使用的方式,也就是说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展与升华。这样的情境创设既有利于旧知识的巩固,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复习来为新知识奠基,创设这样的情境:(1)请举例说明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步骤有哪一些?这些步骤中含有哪些数学思想与方法?(2)请你尝试一下,运用这种数学方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换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题,如果不行可以大家一起讨论协作。

再如: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学生提出:“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记不清楚。”抓住这一问题,让大家一起思考:“你是怎样记忆的?”学生有的说按圆心距的大小来记忆;也有的说按公切线的条数来记忆。一位同学给出了一幅图(图1)。图中r1、r2表示两圆半径(r1>r2),d表示两圆圆心距,当d落在红颜色部位时两圆内含,当d落在r1-r2上时两圆内切,当d落在绿颜色部位时两圆相交,当d落在r1+r2上时两圆外切,当d落在r1+r2右边部位时两圆外离。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就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思考中通过知识的迁移过程,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其次,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知识与故事、问题等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对于“已知两个同心圆的半径,求圆环的面积”这样的问题,如果将问题放置在以下的背景中,学生能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用比赤道长1米的绳子给地球加个圈,在地球与绳子之间会存在缝隙,这个缝隙能够放进去一个苹果吗?缝隙的面积能够有多大?”这样的问题能够既符合学生的经验基础,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积极的学习状态。

再次,可以利用旧知识的片面性进行教学的切入。例如:在学习有理数计算的过程中,提供学生小学学过的知识:“某日最高气温为15度,夜晚最低气温下降了20度,请你求出下降以后的温度。”通过这样的知识陷阱,引出学生的疑难问题,引入到新知识的教学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教科书中的很多背景材料是编者用心选择的素材,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素材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情境之中。如“实数的估算”中,书上设计了一个估算活动——公园有多宽,这个材料的后面有一些相关联系题,我们可以将这些练习全部用公园多宽这个情境串联起来,苏建公园的宽度、花坛的高度以及水箱的高度等等。

2.注重知识与生产生活结合

首先,在数学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各种生活素材。如:在学习几何初步的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观察身旁事物的形体特征,提供各种教具与材料。再如:在“利息”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储蓄的调查,了解存取款和利息的计算方法等;又如:在“折扣”问题教学后,选择生活中富有挑战性的折扣问题,设计一个符合学生特点的实践活动课;又如:“我是一名采购员活动”,让学生通过选择、计算、策划与设计等环节,选择一个最佳的采购方案等。这样的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要求。

其次,可以利用知识与现实生活经验的联系来创设生活情境,学习新知识。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创设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学习新课内容。这种方法直观、实用、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于知识的应用也非常有帮助。

例如:在“统计图的选择”的教学中,可以先播放一段录像或者提供一份材料(如农民工调查等新闻栏目等),从中间抽取出几个统计图(如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现统计图等),引入对单只统计图的分析与选择。

再如:在“从不同方向看”的几何教学中,呈现学校建筑群的照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感受从不同的方向看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从而引入教学内容等。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为新知识做好铺垫。

再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采用了这样的方式:朗读“日出”中的片段并配以太阳从海平面升起的动画。提问:把太阳看作圆,海平面看作直线,这里一共出现了几种位置关系?学生马上提出:“应该有两种,一种是在海平面下,一种是在海平面上”“还有跳出海平面一瞬间那一种”“太阳在海平面下怎么算”“这不跟太阳在海平面上一样的吗?”

3.注重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布鲁纳说:“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任何新知识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学生旧知识以及经验的基础之上而提升出来的。数学思维从具体向抽象过度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生活背景,从中发掘出走向抽象规律的路径,才能够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联想、推理、综合与分析等形成新的知识。缺乏知识形成过程的数学教学,或者知识形成过程不到位的教学都是不完整的,知识是散乱的,是知识的堆积。

首先,要激发学生体验参与的积极性。数学课堂要在学生的思维中重建知识的形成过程,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只有学生的思维高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才能够得到激发调动,教学才能够在学生这些旧知识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只有学生的思维高度参与,才能够让学生在教师主导演练或者学生自主推演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经历与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条形统计图和折现统计图”的教学中,这个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的内容,只不过情境比小学复杂一些。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自己去独立探究,让学生重新感知统计图的画法与要求,在独立思考与互相合作中,通过动脑、动手,通过画图、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过程,研究出两种统计图的画法。

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推演与指导,但是如果学生能够完成的工作应该尽力让学生去完成,因为亲自动手的工作与听到的知识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去探究。例如:在“定义与命题(1)”中,设计如下问题:

(1)什么是定义?为什么要下定义?理解定义的关键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什么是命题?理解命题的关键在哪里?请举例。

(3)命题的结构是什么?本节课还学了命题的哪些知识?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先自学理解,再进行辩论发言,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理解定义与命题的含义。

其次,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知识的形成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给学生去独立思考并消化这些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试图找热闹、快节奏,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很多独立思维的火花早早就会熄灭,很多合作活动会草草收场。所以,教师要有深层思维的意识,要精挑细选一些问题,让问题具有开放性、应用性与隐蔽性,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例如:在轴对称图形中,其中判断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是学生都有疑惑,抓住这个机会让有疑惑的学生代表上台亲手折叠图形,并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就能够较好地澄清疑惑问题。

同时,对学生的思维要宽容。知识形成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知识不断重构的过程,有疑惑、有弯路,只有经过了这些以后,知识才能够更加牢固透彻。所以,不要怕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发言,在错误与纠正中厘清概念与原理。

最后,要重视方法的指导。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寻找教学的起点,即热衷研究学生对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基础,让学生的这个基础上开始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通过情感的激发、主动性的发掘、思维问题的解决,不断归纳规律,形成知识,构建知识结构。同时,从方法上进行思维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积极思考的同时学会科学思考。如:在“证明(2)”中,面对立体的思路分析:如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对于1800?可以这样设置问题:

(1)回顾以前用过的实验的方法验证,是什么方法呢?

(2)提出如何证明此结论?怎样才能够得到1800?怎样把这个三角形凑成一个平角呢?应该添加什么样的辅助线呢?

(3)解决问题后可以提出,要证明1800?除了刚才的方法,还有新的方法吗?

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教师的方法指导循循善诱,在知识构架中实现了方法的指导。

4.注重利用实际背景还原现实模型

数学知识的背景知识与经验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新知识的起点,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与手段。在新知识的形成以及构建学习结束以后,如果我们把这些归纳出来的抽象数学知识重新放回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就能够使得知识得到应用,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这就是我们要通过生活背景还原数学模型的目的。

现在,数学知识在日常中的应用日趋多样化。因为数学的概念、命题本身就是现实模型的抽象,它必对应着某种现实模型,但其应用性却往往隐藏在现实情景背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创造机会,揭示数学知识与生活原型的思维牵连与内在联系,发掘现实情景背后的数学。

例如: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在学习了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后,可以创设商场营业柜台,让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营业员和学生:

学生:阿姨,我买一盒饼干和一袋牛奶(递上10元钱)

营业员:本来你用10元钱买一盒饼干是有多的,但要再买一袋牛奶就不够了!今天我给你买的饼干打9折,找你8角钱。(注:一盒饼干的标价是整数元。)

这样,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形式来提供相关信息。这样的应用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时代性,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也只有这样的题目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9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习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习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1】

6、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学习方式:

①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五、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习(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第10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小组合作 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鼓励学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互相学习、善于与他人合作,善于倾听他人的意同,接受他人的思想、集他人智慧反思自己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一、教学方案设计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时要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有价值的数学内容为题材,引导学生实验、实践并尝试发现,亲历知识的形成。数学实验、尝试发现、社会实践等探究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更适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这一课题的学习,需要学生综合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得对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进一步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探索什么情况下,无盖正方体的体积会较大时,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分工合作、讨论研究,通过理性地计算、直觉地判断,归纳出初步结论。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必须积极参与、认真讨论、密切合作,才能达成目标。又如:学完扇形统计图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设计“生活垃圾、消费结构、校园绿化”等专题。将学生按异质分组,进行实地调查、访问,把获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合作完成课题的研究。也可以组织小组编制数学报,办报过程就是学生收集加工信息、交流讨论、创新的合作过程,在这个小组活动过程中,数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个人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发展。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学习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组内的交流、探讨,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不断的产生新的想法。但是,这一切成立的基础就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不是自己不用动脑筋,大家一块儿解决问题,学生应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由于学生长期受“教知识”习惯的影响,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他们不习惯也不会主动思考,不知从何处想,更不知从何说,难于用语言表达。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耐心扶助,注意解题思路、思考方法的指导,与学生一起分析思考的方向,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2、要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习惯。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曾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因此,合作学习要想成功开展,建立分工合作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统计的意义》这一课时,在统计班里的每一个学生的家庭各有多少人时,需要有人进行调查活动(数一数),有人记录,这时就需要学生先分工,决定谁来数,谁来记,然后才能合作。分工,就是让每个同学各司其职,可这并不容易,因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以分工的方式也不同,在小组建立之初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小组内要建立民主协商的氛围,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每个小组要准备12个一样大小的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用透明胶粘成教材图例的三种形状。这个活动就使得他们必须互相合作才能完成,为合作意识的培养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3、要培养学生正确交流的习惯。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的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来、我来”。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而展现自我,探索真理。交流的过程亦即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它带来视界的敞亮。交流由于具有平等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的精神的发展,也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

三、科学评价合作学习的过程

第11篇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教学;四基;实施策略

在2011年版数学新课标中,倡导由“双基”转为“四基”. 其中,过去的“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现在的“四基”,则是在过去 “双基”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及基本活动经验. 从过去的“双基”到现在的“四基”,这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可喜进展. 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但要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也需渗透基本思想,重视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意识,以真正落实“四基”目标与要求.

夯实“双基”教学

所谓“双基”,即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优良传统,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特色. 在新课标中,在“双基”基础上提出了“四基”. 可见,“双基”教学仍是不可忽视的. 不管教师运用哪一种教学方法,均需创造出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思索、质疑反思的能力.

第一,夯实基础知识. 在数学课标中提出,在把握数学知识时,学生不可死记硬背,而需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运用而巩固与深化知识. 换言之,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需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譬如学习三角形时,需要理解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三边、三角及其相互关系,并思考如何将三角形与生活现实问题有机结合. 然后基于理解,以新情境来表示这一对象,也就是运用自己所理解的数学知识来分析与解决新问题. 在数学过程中,教师若想学生理解与把握数学基础知识,则需注意如下方面. 首先,在教学数学概念、公式与定理等知识时,教师需让学生明白其来龙去脉,同时辨析各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以灵活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其次,在“双基”教学时,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得到知识与技能的最后结果,也需要注意学生形成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尤其是不可为使学生迅速得到结论,而缩减知识的形成过程. 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基于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模仿与记忆,而并非死记硬背,尤其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以深化知识,帮助学生把握与巩固基础知识.

第二,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在基本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技能操作步骤与程序,也需让学生明白这些步骤与程序的缘由. 因此,在基本技能学习中,教师也需重视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首先,在基本技能教学时,教师不但要让学生记忆操作步骤与程序,更需注意这些技能的适用范围,即什么问题该运用什么步骤与程序,并让学生理解其缘由,如为何进行这些步骤与程序,有哪些知识可支撑?譬如学习绘图技能时,教师不但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绘图步骤,也应引导学生了解开展这些步骤的缘由. 其次,在基本技能教学中,还需适量、适度地重复与训练. 通常基本技能不同,那么其训练程度则不同. 同时,还需注意训练的实效性,在学生理解上强化训练,引导学生注意各步骤的联系,使其能够更严谨地思考问题.

重视基本思想的渗透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归纳演绎、抽象、推理、模型、化归等思想. 由于这些思想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体现了数学本质,因而称为基本数学思想.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图形和几何、数与代数、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教师需以基本思想作统领,同时在具体内容学习与把握过程中展现数学基本思想. 在数学知识学习时,数学基本思想是知识把握的灵魂所在,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线索,有助于学生形成概念,构建知识系统,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发现与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当然这并非单一地数学说教,而需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基本数学思想的意识,可通过情境设置,问题以及各种活动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数学思想的体会与感悟.

譬如分式运算可变成整式运算;有理数运算借助“绝对值”可变成算术数的运算;而多元方程可通过一定方法变为一元方程加以求解;高次方程可通过转化,变成低次方程,便于求解;多边形问题可转化成三角形问题;一般图形借助辅助线可转化成特殊图形等,这些问题均蕴涵了化归思想,教师可通过具体问题或实例来巧妙渗透化归思想,以帮助学生联系已学知识来分析与解决新知.

又如函数及其图象、直角三角形等问题均需要借助数形结合思想求解,将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以提高学生解题效率. 再如直线与圆位置关系、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等问题,又蕴涵着分类讨论思想,这一思想的渗透,可让学生有更严密的思维,使其全面思考问题,避免重复或遗漏.

重视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数学课标提出,积累活动经验是学生经历与体验多种数学活动的结果,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标志,是数学教学主要目标之一. 在数学老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多种数学活动方式,如观察、猜测假设、推理验证、抽象概括、运算求解、信息处理、建构与反思等,才可更深刻地认识与理解数学知识,才可不断丰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并培养创新能力.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与学段特点,分析数学新知与学生原有活动经验的融合点,创设出与学生实际相适应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实践中积累经验. 其次,教师还需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活动经验积累的有效作用. 如统计调查,方案设计,抑或探究与论证知识结论. 这些活动通常以合作学习开展,以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第一,将活动经验积累纳入教学目标中.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思考让学生经历怎样的过程而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数学知识. 在这一过程中,其主要目的则是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活动经验.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注意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为学生提供多种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机会,如猜一猜、做一做、拼一拼、剪一剪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中不但加深知识理解,也逐步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如学习《中心对称图形》,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相关概念及其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经验;通过“想一想”“动一动”“议一议”等各种活动亲自发现与总结有关概念,积累观察、思考与总结等基本活动经验.

第二,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 活动是基本活动经验的产生源泉. 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以丰富学生活动经验积累. 而活动有效的标准如下:首先,人人均可参与;其次,具有思维空间,使每位学生均能有所进步;再次,具有浓郁数学味,展现数学本质. 如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可体会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 那么是不是所有三角形都是如此. 然后引导学生多次探究不同三角形,如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通过不断探究,学生则能够积累到数学结论:任意三角形,其任意两边之和均大于第三边. 这样,通过有效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在问题分析与解决过程中获得相关的活动经验.

第12篇

实践中计划编制的方法主要有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等方法。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数学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模板。

数学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模板1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实际情况我拟定以下个人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读书学习,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贪名利,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力求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为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尽快的提高,读书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途径,所以我在本学期要坚持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如:《师生沟通的艺术》,《教学策略》,《教育新理念》,《课堂管理的策略》。除了读有关教学的书籍外,我还要不断去读其它的书籍,来武装自己的思想。

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师德--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仪表、气质随时都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 "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现一点疏漏。加强自我管理--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服务的对象是很多的孩子,不能以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孩子们的利益。本学期,我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串课要课。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雅,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公益劳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及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潜心教研,提高素质

教育教学离不开教学研究,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我要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并积极完成每周的教研,把握组内开展的各种学习机会,向同组教师学习.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尝试课堂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本学期中,我将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教材要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记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四、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转变观念,端正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今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我对学生要本着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的原则,不偏袒好学生,更不歧视差学生,要爱得有方,严得有度,特别是对后进生,决不讽刺挖苦他们,更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信心、恒心,以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坚持不懈的做好本职工作,不惜时间,不计报酬。做好对学生的家访工作,尤其是对后进生要逐一进行家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真正的致差的原因,变革教育方法,并有意识地诱导家长反省自己的失误,认识孩子的发展变化,变盲目配合为协作教育。

总之,我会从自我做起,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严肃认真、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回报社会。

数学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模板2一、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和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紧紧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教学,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收集试卷,精选习题,建立题库,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积极探索高效的复习途径,力求达到减负、加压、增效的目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力求中考取得好成绩。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学情分析:

168班共46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30人。上期本班成绩一般,两极分化严重。经过一期的努力,很多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有较大改进,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也有少数学生自制能力较差,特别是到了最后一期,对自己要求不严,甚至自暴自弃。这些都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耐心教育。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新内容只剩两章:圆和统计估计。

圆这章的主要内容是圆的定义和性质,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切线,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三视图。本章涉及的概念、定理较多,应弄清来龙去脉,准确理解和掌握概念与定理。垂径定理及推论、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本章的重点。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运用与圆有关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统计估计这章有总体与样本、用样本估计总体两小节。统计估计是统计理论和应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部分估计全体。本章在介绍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后,先后以百分比、平均数和方差为例,介绍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方法。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用样本的某种特殊性去估计总体相应特性的统计思想方法。

除了这两章,还要复习初中数学教材其它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

2、知识与技能:理解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三视图。

掌握圆的切线及与圆有关的角等概念和计算。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掌握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的知识点。

3、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围绕初中数学“四大块”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复习,适时的进行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

4、预期目标:合格率100%

优秀率30% 平均分70分 。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通盘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及教学目标,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精心制作总复习计划;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抓住关键点,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能力上下工夫;

3、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4、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5、积极与其他教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的战略不变;

8、注重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引导

9、认真开展课内、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课时安排:

1、第1周至第4周:完成圆的教学任务,并完成测验、分析、讲评。

2、第5周:完成统计估计的教学任务,并完成测验、分析、讲评。

3、第6周至第10周:围绕初中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第一轮总复习,使学生掌握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熟练解答各类基础题,对每个章节进行测验,检测学生掌握程度,促知识巩固,力求做到人人过关。

4、第11周至第13周:第二轮总复习,综合练习,分层提高阶段,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5、第14周至第16周:

第三轮总复习,初中数学“四大块”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复习和训练,促师生潜能开发,使学生的数学知识与结构得以纵深发展。

6、第17周,考前方法与心理的培训,使学生能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理,平和的心态参加“升学考试”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发挥出最佳水平,取得最好成绩。

2019年转眼来临,本学年既有新任务要完成还有复习更要兼顾,因此事非常重要的一个学期,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有效教学新模式。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紧紧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 基本要求 进行教学,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收集试卷,精选习题,建立题库,努力把握中考方向,积极探索高效的复习途径,力求达到减负、加压、增效的目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力求中考取得好成绩。

数学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模板3一、总的情况

本学期我继续执教高三359、362两个文科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全班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一般,但大部分同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好,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掌握不牢固,练得太少,尤其是计算能力特差,“知识回生”太快,主动学习的习惯还有待加强。

二、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对高中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培养创新型人材为目标,深入钻研教材,靠集体智慧处理教研、教改资源及多媒体信息,根据我校实际,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目标要求

计划通过本期的教学,实现四个目的:一是基础知识的全面系统掌握和对各重点难点的提炼和升华;二是将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数学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归纳、整理、类比、相互转化、数形结合等能力,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四是深入钻练教材,结合所教学生实际,确定好每节课所教内容,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方法,重点帮助学生完成一轮复习,并进行二轮的专题复习。

四、具体方法措施

1.高质量备课,参考xx附中、xx一中、xx中学相应教学内容的课件资料,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我组老师的集体智慧,确保每节课件都是高质量的。

2.高效率的上好每节课,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

保证练的时间,运用多媒资源,该写的写,该播的播,减少抄题、书写解答过程,通过课堂教师的画龙点睛,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游刃有余。

3.狠抓作业、试卷的批改讲评,在讲评中注重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一题多思多解,开放学生思维,提炼思想方法,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4.认真落实周练和月考,高质量命题,考前作好指导复习,试卷讲评起到补缺长智的作用。

5.继续抓紧培优补差工作,让优等生开阔知识视野,丰富各种技能,达到思维多角度,解题多途径,效果多功能的目的。

能让弱科学生打牢基础,提升技能,方法灵活得当,收到弱科不弱之效果。

数学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模板4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17名学生,其中男生10人,女生7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学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工作计划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

数学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模板5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平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四、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改措施

1、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2、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