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29 22:52: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文地理学课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51-02
国外的高等教育一直把人文地理学认定为重点学科。在美国,从事人文地理教学及研究的人员和机构占到了地理学科高等教育研究人员和机构的半数以上。我国于1982年将人文地理学引入高校课堂,并列为高等教育重点发展学科。自此以后,国家投入大量研究经费到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建设中,相伴随的研究项目也不断增加,科研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人文地理学学科建设获得了健康蓬勃的发展。目前,全国有近百所高校设置人文地理学专业,占到了全部高校总数的十分之一。因此,加强人文地理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其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是关键。
一、关于CDIO
2000年10月,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耗资近1600万美元,资助由美国工程院院士Ed.Crawley教授带领的,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瑞典查尔莫斯工业大学和瑞典林雪平大学四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跨国研究组,进行了长达四年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实践。2004年,研究组创立了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并于同年成立了CDIO国际合作组织。CDIO以产品的研发到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为载体,提供了一套面向学生的工程教育,强调让学生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行(operate)的项目过程中通过参与性实践主动地、实践地学习专业理论、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通过CDIO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够具备四个层面的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个人能力素质、超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系统的统筹工作能力,因此,CDIO教学模式要求其教学方式能够突出学生在上述四个层面的综合培养,达到每个层面的预定目标。CDIO培养模式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1)密切联系产业。CDIO教育模式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紧跟行业发展,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项目为导向开展课程教学和设计实践,在完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2)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CDIO模式在设定教学大纲前,会对学生在行业内的全球性人才市场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人才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然后再以此为依据制订系统的培养目标。并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动进行批判创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并引导学生进入生产一线,在实践中进行自我认知、自我批评和自我提升,在进入社会前就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场能力。(3)人才工程理念。CDIO教学理念完全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强调从人才工程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对学生进行宽口径培养,强调系统化的人才工程教育体系不只包括技术教育,还包括在历史人文、社会进步、文化价值、市场经济、心理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培养。CDIO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工程师不仅具有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而且还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CDIO教育模式不仅适合于工程教育,其原理还普遍适用于绝大多数的高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效也不由简单的课堂考试成绩来评定,而是由市场中的利益相关者对学生的可用性进行反馈评定。总体上来说,CDIO教育模式强调实践,强调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系统培养。因此,要求教学机构制定出动态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专业建设。用人单位会第一时间将评估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学生,教育机构也就可以快速调整和改进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使得人才培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状态。
二、人文地理学专业的课程要求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从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本科专业的人文地理学专业课程要求以文化地理学为基础,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课程体系涵盖社会、人口、经济、语言、宗教、民俗、自然、行为、政治等诸多内容,是高等学校地理学本科专业基础课。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紧随时代步伐,具有鲜明的时空性,涵盖当前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城镇一体化、新经济技术开发、旅游开发等诸多热点问题。因此,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范围广、知识面宽、学科之间的综合性与交叉性强,老师和学生都需要具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多学科知识。在现阶段,综观各高校的人文地理学教学手段和方法,主要还是采取“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体现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适应性的教学改革应围绕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系,将实践教学融入到各教学环节中。
三、CDIO指引下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适应性的课程教学方法要有利于达到师生双边交流的良好效果。
1.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突出“人才工程理念”。人文地理学需要融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需要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进行宽口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GIS、测绘等实用技术教育的传输,还要使得学生具备人文历史、市场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学、管理学学科的基本素养。学生不仅具有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还要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是人文地理学在专业课程设计时需要具备的基本理念。
2.加强启发式教学,培养综合素养。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建立,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导精神。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教师通过设问、指导等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学习方法、发表看法、参与讨论,发挥教学和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得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相得益彰,课堂气氛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在人文地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力开展课堂与课后讨论,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理论去思考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给他们创造发表不同见解的环境和平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应用性思维。师生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都能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或进一步的指导,使学生们能够抓住兴趣点,促进学习。
3.强化实践教学,密切联系产业。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非常重要。人文地理学学科要求学生能够解决诸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土地价值评估和旅游资源开发等社会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用到调查、模拟、考察、比较和模型分析等多种的方法去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教师和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研究方法的训练过程。很多基本概念存在于课本中,它们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大多都比较抽象,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解或课件演示虽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但是其效果去远远不如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体验、探究、理解与总结。通过实践学习,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难度。因此,相关的高等学校教学机构不能把师生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花力气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教学研究合作基地和建立校内实验教学中心。校外的研究基地能够给学生提供调查与考察的环境,校内的实验中心则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比较和模拟。
4.注重案例教学,提高技术能力。案例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去分析和研究已发生的问题个案,把现实案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教师案例讲解、学生讨论、撰写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环节,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案例教学将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旅游专业、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门基础理论,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现实指导性。同时它还是一个与多学科理论交叉、综合性十分强的学科。因此教学机构要下大力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科学设置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灵活选择和使用教学设施,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合理地设计授课内容。人文地理学教学要加大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的使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其创新思维与能力,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具备专业动手能力与时代关怀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尹珂,李孝坤.高校人文地理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2011,(10).
[2]吴攀升.关于大学人文地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实践[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区域地理既是初中,也是高中地理的重要部分。从目前教材、教案和试卷所呈现的内容看,区域地理教学尚未彻底改变八股的面貌,依然是确定一个区域范围之后,分析区域的特征。中学地理教学中普遍使用的区域特征发掘方法为“区域比较”。值得肯定的是,这是中学地理教学中可以称之为“可迁移性”的地理学分析能力或地理学素养。在目前初中和高中教材中,尚没有专门的章节讲授区域比较方法,倒是在一些考试试卷中可以看到较为鲜活的区域比较案例,即创设一个情景,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异。例如,北京向周边地区疏解非首都职能(情景),这将对北京和周边地区产生哪些影响?这种情景创设,实际上隐含着一个核心概念――区域具有主体性。在北京人和周边地区人的眼中,这种政策的正负影响很可能是不同的。试想,河北考生和北京考生对此问题会有相同的“正确”答案么?
区域的三大本性
地理学是研究区域差异的学科。美国著名地理学家哈特向在其著作中强调: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区域差异性的学科。区域的差异性不是将地表的任何事物作简单分类。例如,如果用人口密度将区域划分为劳动力密集地区和稀疏地区,在实际应用时,会发现这样的分区结果毫无用处。北京市相对河北省人口密集,但是劳动力成本并未因为供给充分而低廉。北京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如劳动力需求、劳动力结构、劳动力生活成本等。因此,必须将区域中的多种要素同时考虑,才能确定区域特点。而这些多要素的组合,往往造就了区域的“惟一性”。 地理学的“难度”在于,用区域的惟一性作为“自变量”,分析它对其它事物发展的影响。
区域的惟一性来自区域的三大本性。区域本性是其它地区无法复制的区域特点。区域的第一本性是区域在某个时段内的自然特点,这些特点由地球系统的整体发展决定。如北京的第一本性是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组合。区域的第二本性是人们在某个区域中长期积累的人类物质财富的组合。如历朝历代在北京积累下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群。这些物质财富的积累虽经历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的洗礼,但是依然具备周边地区难以复制的雄厚物质基础。区域的第三本性来自在这里发生的历史事件,如在北京发生的、,这些也是其它地区无法复制的。
区域三大本性来自区域主体性
区域的三个本性在不同主体眼中是不一样的。区域地理学一直是20世纪地理学的主干。1920年代,索尔创立文化地理学派。他指出,不同人对同样的自然条件的认识是不同的。如北美的印第安人和欧洲移民在同一块土地上创造的文化景观大不相同。1970年代,人文主义地理学学派出现。代表人物段义孚等认为,由于人生经历不同,每个人对特定区域的认识也可能不同。如北京作为卢沟桥事件的发生地,若作为反战、和平的教育基地,中日双方对北京的认识是一样的;若作为激发民族意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日所定义的教育意义又是不一样的。这个例子表明,区域的主体可分可合。
区域的主体性的分合与文化认同有关。如果主体不是“小我”,而是“大我”,那么在面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社会的公正、文化的彼此尊重上,就会有共同的区域分析立足点。以开篇提到的北京疏解非首都职能为例,倡导不仅考虑北京的发展,还要考虑北京与周边的协同发展,乃至与全球的协调发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需要强调区域主体性,尤其强调大区域尺度区域的主体性意识。这便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周尚意,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文化地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亚洲文化景观学会常务理事、区域科学学会中国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若干国际国内地理刊物编委,主编出版教育部规划教材《人文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野外方法》等;主讲的“人文地理学”获北京市精品课程,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师德标兵等教学奖励;主持承担加拿大政府FEP项目,美国政府Fulbright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民政部等国家部委委托项目;发表专著10余部,论文140余篇。
关键词:中美高校;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启示
中图分类号:K92
文献标识码:A
如何优化课程结构一直是国内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不断探索的问题,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的构建对学生在专业方面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素质养成影响深远,课程体系特色的积累可形成学生在求职和未来工作岗位上的重要优势。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其地理系的设立比较早,课程设置和地理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为此,本文选择美国近十所重点大学的地理系,对其专业/方向划分和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其特点,并与国内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吸收、借鉴美国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为我国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1 美国大学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概况
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和国内有很大的差异。由于文化背景和高等教育体制的不同,前者更具独立性,各院校系所开设的课程各有千秋,而后者统一性却比较突出。但是,通过调查美国地理专业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有较高知名度的近十所学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明尼苏达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爱荷华大学、克拉克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课程设置情况,了解他们的专业(方向)划分、应修专业课程数、学校开设专业课程总门数、主要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等基本概况,还是能够发现一些共同特点。见微知著,了解美国大学地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对我国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将有所启迪。
1.1 学位授予和专业(方向)类型
美国大学地理系学生可以申请理学和文学两种不同学位,这一点不同于中国。比如,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地理的学生,根据所修课程的不同,毕业时可以拿到理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BS)和文学士(Bachelor of Art,BA)两种学位证书。学院为申请两种学位证书的学生分别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地理专业学习方案,相同之处在于均可以学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培养运用地理技术(如绘图和空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在于文学士偏重学习社会和行为方面的地理学,理论方面的学习和学分要求相对较少;理学士强调地理学的环境视角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性更强和学分要求较高。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爱荷华大学、华盛顿大学的地理系也都有BA和BS的区分,其余很多学校则没有该区分。
由于美国大学可根据自身学科发展情况设置专业或方向,名称也可不同。不同院校的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的课程设置各有侧重。但是,从总体来说,美国大学地理系与我国基本类似,即多数院校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科学三个专业(majiors)/方向(options)/领域(areas)/组群(clusters)(见表1)的课程。比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理系分设地理学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两个专业(majors),地理学专业又分出自然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和人文地理学三个方向(options)。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地理专业设立于地球与矿物科学学院,其地理学理学士分设综合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四个方向(options)。明尼苏达大学、爱荷华大学的地理专业均设立四个主要领域(primary ar eas)。多数高校像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一样,不分专业,只划分不同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通过选择不同的课程来达到不同方向的学分要求。
1.2 课程开设基本情况
美国大学的课程体系分为两大模块,分别为通识教育模块和专业教育模块。本文主要介绍专业教育模块的课程设置。各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的门数和种类很多,不仅涵盖了地理学主干理论,还涉及到各个细小分支学科以及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结合。专业课和我国类似,也分为必修课(core or required)和选修课(selectives)。所有专业课分为不同的课程组,学生只需在每个课程组中选择满足学分要求的课程即可达到毕业要求。比如,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理系将开设的专业课分为五个课程组(five groups),分别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区域与全球系统研究、制图与地理信息科学。每个组均包括基础、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的课程。一些交叉性的课程分别开设在不同的课程组里,学生只需选择其中之一即可。一般来说,课程编号的首位数字越大代表所开设课程越难,一些较简单的课程(一般为学科基础课)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开设,较难的课程(多为研究和应用型课程)仅向高年级的学生(本科三四年级以及研究生)开放。对主修、辅修或双学位地理专业的学生,要求其选择不同数量的不同课程组课程。
2 美国大学地理系课程设置总体特点
2.1 方向划分相对自由.突出学校优势并注重学科交叉
由于美国大学在专业或方向划分上相对自由,不同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适合自己的专业或方向,并且,在设置专业或方向时充分彰显研究优势。比如,俄亥俄州立大学地理本科教育在全美排名第四位,在环境与全球化研究方面有专长,该校就设立了“环境与社会”、“大气与气候研究”、“城市区域与全球研究”、“GIS与空间分析”四个方向。克拉克大学地理本科教育在全美排名第一,根据自己学校的特长设立了“全球环境研究”和“地球系统科学”两个方向;明尼苏达大学设立了“人地系统整合研究”方向。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地理系已经形成了“空间分析”、“区域研究”、“人地关系”、“地球科学”4个传统优势,因此设立了“城市与区域分析”、“地球系统科学”、“国际企业与全球贸易”等方向。
此外,在设置方向时,注重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比如,明尼苏达大学的“生物地理学”、爱荷华大学的“地理与社会变化”、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环境与社会”、华盛顿大学的“环境、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全球化、健康和发展”等方向体现了地理学与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环境科学、医学、地质等学科的交叉。学科间的交叉有利于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及边缘学科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多样化和毕业后就业。
2.2 紧密结合全球变化.突出人文关怀
美国大学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结合全球变化,对与全球人类生存、生活相关的方向特别关注,对于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文化及人口的变化、人类与环境的交互发展等均非常重视。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全球化”、明尼苏达大学开设“我们正在全球化的世界”、俄亥俄州立大学开设“不平等的发展与全球化”等课程。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开设“能源政策发展”、“发展中国家地理”、“全球变暖的人类影响机制”、“财产与全球环境”、“全球经济中的劳动力”、“国际事务中的地理环境”、“权利与公平”等课程。华盛顿大学开设“数字地球”、“俄罗斯景观变迁”、“女性与城市”、“城市社会公平”、“健康地理”、“全球经济迁移”、“潮湿热带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全球变化和当代政治与经济的关注与思考,使其养成敏锐的洞察力与深刻的分析能力。
2.3 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特色突出
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是美国大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国家对地理系的课程设置有一个官方的基本标准,但是各个学校在具体实施时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特别是选修课,可以充分根据地域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像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华盛顿大学等开设的选修课涉及到细小分支学科、世界区域地理、美国乡土地理等,比如“妇女地理”、“法律地理”、“更新世冰川地质”、“全球气候变暖争论”、“森林地理”、“东亚政治经济发展”、“非洲地理”、“美国西部”、“西欧历史地理”、“北美历史文化经济”、“美国种族阶层和贫穷地理”等。
2.4 强调地理技术类课程.重视实践环节和科研能力培养
地理技术类课程在美国高校地理学专业课程中占比例较大,极受重视,各校地理系普遍开设有诸如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原理、GIS和空间分析、GIS应用、野外调查、制图设计、遥感等课程。该类课程可作专业方向课程,而且一般为专业必修课程(见表1)。并且,该类课程一般会占到专业必修课课程数量的1/3~1/2和应修课程数的1/4左右。
美国大学实践和研究性课程种类较多,有“独立研究(Independent Study)”、“研讨(Seminar)”、“专题(Topics)”、“论文(Thesis)”、“实习(Internship)”等各种类型,并且所占学分较多。在明尼苏达大学,“绘图实习(Cartography Internship)”占2-7个学分,“专题(Topics)”占3学分,“新生研讨”(Freshman Seminar)占3学分,“高年级项目研讨”(Senior Project Seminar)占4学分。学生在各种实践和研究性课程学习中,需要做到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接受,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共同讨论以及撰写作业或论文,真正锻炼了利用所学地理知识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从事科研和各项工作。
2.5 选修课门类众多.授课方式灵活多样
美国大学地理选修课程“广而多”,内容丰富,涉及面宽。不过,要完成毕业目标对学生的学分要求并不是非常高。如表1所示,六所大学学生应修的专业课程数从十几门至二十几门不等,但是学校开设的课程总门数则多达几十甚至上百门,这样学生自主选择性强,可以选修那些自己感兴趣或者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帮助的课程。
其次,各门选修课程开设的频率不同。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一些主干课程(如全球自然环境、环境自然系统、人文地理学导论、城市导论、区域发展与规划等)每学期都开设,部分课程(如气候学、自然环境分析、全球变暖争论、美国西部、欧洲地理、土壤地理学等课程)是一学年或隔年开设一次,而有的课程(如地貌学、高级景观地理、历史环境变迁、人类活动空间组织、人口迁移与分散、西方社会健康与财富等课程)仅偶尔开设。
第三,美国教师在授课方面具有相当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学生上课大多没有固定教材,学校给出的课程大纲也只是导向性的,因此,同一门课程可能会因不同的授课教师而强调不同的方面。每个学生所选修的课程都不尽相同,常常是选修同一门课的学生都在一起上课。
3 国内高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
3.1 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高等教育的传统专业,地理专业已在我国近百所大学开设,这些大学绝大多数是高师院校,少量是综合性大学。部属高师院校,往往既有地理科学专业,也有地理教学专业(师范类);综合型大学,只有地理科学专业;省属高校,往往仅有地理科学(师范类)(见表2)。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较大区别。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学院就明确指出,“地理科学专业旨在培养优秀地理科学研究的后备人才和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才”,“地理科学(师范生)旨在培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地理学教学、热爱教学事业的优秀中学地理教师”。简言之,非师范类以培养从事地理科研的人才为主,师范类以培养中学地理教学骨干为主。
3.2 课程设置整体状况
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直接决定了课程设置上的差异,最突出地表现在师范类学生要修满教师教育课程。不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高师院校,不论是部属还是省属高师,所开设的专业课程都基本围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地理技术4个主题组建专业课程群,减少相互重复和过度交叉,使课程之间关系清晰。这一点类似于美国将课程分为不同的课程组,既着意培养学生坚实而广阔的学术基础,又增加了学生选择的自主性,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或想要深入研究的某个领域,从而更好地与未来工作和研究生教育相衔接。在传统课程和优势科研领域的基础上,各高校确认和新设了一些主干和特色课程,如南京大学开设“海洋科学导论”、“中国水问题”等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开设“河口与海岸”、“流域过程”、“城市环境过程”等课程。
由于地理专业非师范类学生不必学习地理教育课程,所以,为他们设置的专业选修课程门数远远多于非师范类。由表2可以看出,为地理科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类)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基本一致,课程总数大致在40-55门;但是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为非师范类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总数分别为73门和84门,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3.3 课程设置的不足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国内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美国基本相同,均主要集中于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人文地理、GIS、地理科学导论等。不足之处在于专业选修课程总数偏少,特别是国内高师院校为地理科学(师范类)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量明显不足;涉及世界区域地理、全球视野的课程偏少,国内高校很少开设非洲地理、俄罗斯地理、美国地理、加拿大地理、全球化等相关课程;国内课程整体上偏重于理论和宏观,应用类、综合类、交叉性的课程偏少,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动态变化的课程偏少;虽然国内也有野外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前沿讲座”类似于美国的“专题(Topics)”,但是缺少类似于美国“研讨课”(seminar)和“独立研究(Independent Study)”的课程,并且国内受实习经费紧张所致,实践课程越来越形式化。
4 对我国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改革的启示
4.1 发挥学科传统优势.重视实践应用
一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大学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的特点,所设立的方向(或课程组)不必求全,而在于将各自的学科传统与区域特色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得以充分体现。另一方面,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设立一些应用性较强、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方向,这样不仅更有利于应用型地理人才的培养,也更有利于激励教师不断发展其研究方向和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比如,山东省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可利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增设“山东区域地理”、“山东海洋地理”等课程。
4.2 及时调整选修课.课程设置尽量灵活和多样化
国内高校应该更加广泛地开设专业选修课,进一步提高专业选修课的比例,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广阔的专业学习空间。选修课可以根据教学科研需要随时调整,不要一味拘泥于不变的“刚性“计划。不论是对师范类还是非师范类学生,都应注意增加实践应用课程、分支及相邻学科课程,增加“全球转向”课程,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具有学术研究的全球视野。
4.3 强化实践类课程和课程实践性教学.着力动手能力
首先,增加地理技术训练和野外实习的学时数,加大野外实习经费投入和建立稳定的野外实习基地,保证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范围等满足实践教学的正常需要。
其次,改变教师传统课堂授课方式,增加课程实践性。比如部分课程可以尝试设计一些学生自学环节和实践环节,让学生将自学及实践成果互相交流,形成类似于美国“seminar”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第三,完善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机制,鼓励本科生在课程学习之余积极参与教师科学研究。虽然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比较困难,但是,可以尝试小组合作的形式,这样既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又能锻炼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⒈“地理必修Ⅱ”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1)从内容来看,“地理必修Ⅱ”主要是侧重人文地理。但是,地理必修Ⅱ提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不主张自然和人文地理的截然分离和割裂,也不拘泥于讲授纯粹的人文地理。
(2)与地理必修Ⅰ、Ⅲ和选修的关系。从知识结构来看,“地理必修Ⅰ”是“地理必修Ⅱ”的基础。“地理必修Ⅲ”是在前两个模块学习基础上的一个高层次综合和提升,是以案例的形式剖析具体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综合体。人文地理学习中获得的地理原理、思想和方法都可以在此模块中得到应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湖南省衡东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我校”)选修的两个选修模块中,选修Ⅲ(旅游地理)与人文地理有直接关系。但是“地理必修Ⅱ”与选修模块的关系不一定是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认为选修模块可以在必修模块中间开设,二者是互为基础的关系,这样既避免重复,又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的学习热情。
⒉湘教版地理教材的特点
(1)注重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改变过去繁、难、偏、旧的教材内容,而设计具有时代性、基础性的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特别强调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学生们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例如在《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中运用大量的图片和文字展示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既直观又详尽,让学生能更深刻的认识环境问题,从而加深认识保护地理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2)新课改教材的一个亮点是“活动”板块,这些凸显了地理学科实践性的特点。新课改课程中的“活动”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往往是学生可观察、可感受、可操作和可评价的。例如:在《地球的运动》中介绍正午太阳高度角时,教材通过活动设计,图文结合感受太阳高度的概念,并利用活动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将难点简单化。
(3)新课改地理教材中的讨论部分为学生学习搭建了交流平台,促进学生求异思维发展。大量的讨论问题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在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基础上,能够在每一个问题的每一个环节上提出新的问题,产生新的见解,并与同小组的同学讨论,不但可以充分体会到交流与探索的乐趣,更能增强思维能力的严谨性和表达能力的完整性,从而减少在老师引导下的思考学习束缚。
(4)新课改地理教材中的各种地图、示意图、图表等材料形式可以提高学生认识图文结合的能力。针对学生读图能力不足,湘教版教材在每个章节中穿插大量图片,形象、直观、生动地将地理现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观察、思考提供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参照物,掌握读图技巧。同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例如必修Ⅲ的第三章,整个章节都是介绍现代技术在地理中的应用,从观念上改变传统地理的局限。
二、新课改教学方法初探
⒈灵活处理教材,注重有机结合,从创新教学方式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所有的教学任务全部是在教室里由老师引导完成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因此在新课改的思想指导下,将地理课程学习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技能学习与个性发展融合起来。
(1)重视实践教学 。新的教学模式强调地理学科的特点,变闭合式课堂教学为开放式课堂教学。具体的做法有:组织学生依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观察当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现象的变化及特征;开展地理要素单向调查;启发学生写地理调查报告和小论文;指导学生收集与地理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和新闻等,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拓宽学生地理知识技能实用性范围。
(2)课堂教学应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甚至可以利用突发事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的活跃,因为都是生活中看到或了解的一些地理现象,这样会给所有的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也会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学习中来。比如在介绍《文明旅游》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联系各自的经历来学习和思考这部分内容。在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时,可以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来联系地理学中的知识,如利用煮熟的鸡蛋剖面和地球的内部结构剖面类比,让学生迅速的理解地球的内部分层。在介绍《大气温度》时,可以联系一句古诗词:“高处不胜寒”,让学生了解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生活中的实际有时候能让复杂抽象的知识变的简单而易懂,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将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有机结合。初高中地理知识内容有很大差别,但有许多初中知识上的连结点初中是高中地理的基础。初中地理知识以区域地理、地理景观的描述为主,而高中地理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及地理概念的抽象性都要比初中地理内容突出。初中地理是高中地理的平台,高中地理是初中地理的深化,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该注意循序渐进,滚动提高,克服学生惯性的“死记硬背”现象而造成学习方法上的不连续性。积极加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掌握高中地理学习的学习方法,使地理素质教育的连续性得以强化。
⒉转变观念、积极引导,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中要学习效益
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也就是所谓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变成了机械式的被动接受者。这样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低下,所以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1)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新课改之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要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采用导学案教学的模式,使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研究学习,增强了师生互动,而且大部分的教学过程是由学生分析完成的,老师只起了一个引导示范的作用,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真正体现以“生”为本,教学效果非常显著。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看、去说、去做、去想。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发挥点拨作用。把传授变为导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实现师生互动。为了活跃课堂,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主动参与发言,特别是提出不同的见解,可以用问题导学或者即兴活动的形式展开。比如,在设计问题时需要考虑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学生的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学生的交流的状态、思维状态如何,不能满足于学生是否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见解。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地理教学涉及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和广阔的自然天地、人文景观,因此,地理教学有雄厚的直观性基础和趣味性的知识点。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广泛采用现有的地理标本、挂图、录像、幻灯、多媒体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或自行创新设计丰富多样、切实可行的地理新教具和新模型,使地理教学手段富于变化性。采用直观教学,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使学生的学习始终保持在积极、自觉、主动的良好状态。
(4)教师之间搭建交流平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要求每个地理教师开放自己,加强与组内其他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教研组建立相应的制度,如集体教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帮带制度,积极为不同层次的教师牵线搭桥,为教师的和交流提供平台。很感谢我校的地理组给了我这个学习的平台,让我实现“一年适应,三年站稳,五年创优”的目标。
总之,新课改下的教学方式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使地理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三、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评价机制与新课改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新课程标准在地理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课堂模式等多方面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当然也要进行教学评价的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课程标准把“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作为一个基本理念,着重强调在对地理学习评价时,即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评价的目标要多元化、手段要多样化。但在实施过程中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并没有落实。在这个方面有待我们全体地理老师进一步思考。
(2)教师开展继续教育机会相对较少。地理新课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手段落后等方面的问题,如地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尤其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还远远不够。教师参加进修和培训的机会不多,很多老师反应接触外面的机会不多,交流平台少。
(3)学校地理教育改革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地理教育理论对地理教育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缺乏相应的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地理教育理论与基础地理教育的教育教学实践缺乏联系与合作。新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较旧教而言更加不系统,这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广度,如何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虽然做了适当的删减,删除了一些较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图表,但课堂活动量明显增加,教师如何有效的组织好这些活动,而且高一地理课在课时安排上由原来的每周三课时变为两课时,如何安排好教学进度,这些都为高一的地理教师提出了挑战。尤其是模块必修Ⅰ的教学中,感觉到课时不够,在活动的组织上时间难以把握,教学进度无法完成。
另外,高中地理在难度和要求方面上升辐度大,这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无疑一下难以适应,这对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许多学生连经线、纬线都不懂,这样对于地球的运动、时差的计算、季节的形成等问题的理解更是水中望月。如果教师再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进行讲解,这就面临课时紧张,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组织学生回去自学,但部分基础较差,综合理解能力较弱的同学还是较难以接受。也正是因为这些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中地理让许多学生感到难学。如何更好地转变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是我们地理教师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教学型院校;培养目标;实践能力;地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6-0231-02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地理学科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不仅对深化理论教学、树立学生实践观念、培养学生实践素质、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接轨的最直接途径。
一、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实践教学以实验教学为主,设计、创新为辅;以理论作为依附,验证性为主,综合性、设计性为辅。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也有所变化,更多的需要直接可以投入使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
(一)社会需求转变导致实践教学的变化
现今的人才需求已经从粗略的人才范畴转变为理论功底深厚、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人才,因此仅依靠传统的实验教学远不能达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应该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多维度、多层次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人才培养应密切关注人才市场,需要从社会人才需求入手,对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重构,以生产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二)科技创新催生实践活动层次化
研究型创新实践主要根据学生知识、能力、水平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为少数对科研创作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空间和平台,以技能竞技为契机,通过适当增加课题的深度、广度和更加严格的规范标准以达到培养尖端人才的要求。高等教育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基础,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因此,正确认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课题。
(三)传统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科学素养教育,即自然科学、环境科学、经济学基本理论教育。重在知识教学,要求教师立足于自己学科的高度,紧跟学科前沿,探索问题,思考问题,在更新自己所授知识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第二部分主要是综合素质、实践能力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
(一)以平台为依托,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硬件环境整体建设思路是营造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包括:营造真实生产实习、构建模拟仿真系统环境和建立仿真实训基地。建立校外教学基地不仅可以弥补校内实习设备和场所的不足,而且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氛围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从事职业岗位的能力,既学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得到直接参与生产和管理的锻炼,产、教、学结合,丰富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建立“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框架
以课程体系结构调整改革与教材建设为切入点,建立“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框架;以实践与科学研究为依托,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为载体,实施“应用型”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教学管理为手段,建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以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具体的培养方案是:确定一个目标――培养技能型人才,建立三个“三三制”――即(1)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2)教学内容――包括课堂讲授、实验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3)实践体系――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实习与科学研究;实行三阶段能力递进,即实现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与自主创新的递进。
三、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以教学计划为先导加强实践教学
1. 精简课堂教学课程
精简部门自然地理课程门类,将地质与地貌、气候与水文、土壤与植物合并进行综合实习,既可避免重复性内容的学习,又可减轻学习负担,多出实践锻炼的机会。
2. 增设方法类课程
地理科学专业一般都包含有地理学基础、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四个方面的专业基础课程。地理科学是实践性很强,地理实践活动开展需要地理研究方法与技术。因此,可以适当增设地理方法类课程,有利于全面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3 .增加实践性环节
针对教学计划实践教学不足,实习活动偏少的状况,教学计划必须调整:一是增加地理实习、野外考察或调查等实践性环节的时数,加大实践活动比例;二是提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综合实习的实践教学要求和规范,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三是加强实践教学过程中研究课题的设计,锻炼学生实践活动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四是结合社团群活动及课外活动,有目的、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升地理综合素质。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实行开放式办学,建立稳固实习基地
积极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因此,我们与许昌市气象局(站)、地震局(站)、环保局、土地局以及中学等部门机构合作,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满足地理专业实习和教育实习,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地方部门直接服务。发挥地理学科优势,加强与地方部门机构在科研、生产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横向科研课题的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并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应用创新和科研能力。
2.建立各层次各类型专业实习基地
根据野外实践教学目的要求,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全国性实习基地(综合野外实习需要);二是区域性实习基地(两门及以上学科野外实习需要);三是地方性实习基地(单科野外实习需要)。如我院逐步建立的三层次地理实习基地,即嵩山地质、地貌实习基地(地方性实习基地),信阳笔架山植物、土壤地理实习基地(区域性实习基地)和南京―苏州综合人文地理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发挥出积极作用。
(三)实践教学方法与评价的改革
1.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地理实践教学本身面向大自然、社会大课堂,改变原有方法形式,采用探究式、互动式、任务式教学方法实属必要。探究式让学生带有一定疑惑问题考察实习,激发主观能动性。互动式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话交流、充分研讨,共同参与实习过程。任务式是通过布置科研小课题,学生三或五人一组,在教师引导下,独立观察、查找资料、共同研究并完成实习任务。这些方法改革的尝试,对提高学生实习兴趣,提升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改变实习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2. 改变实践教学评价
素质教育观念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彭琰清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与方法盛华
地理教育 对地理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邵凤莲
"第三单元海洋环境"教学总体设计陈林森
"第四单元陆地环境"教学总体设计张金萍,闫杰
"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一节教学设计周官俊
"个案分析法"强化学生对洋流分布的记忆张永芹
"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一节教学设计林秀波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一节教学设计杨益芳
"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一节教学设计张云
"第三单元海洋环境"智能训练点拨杨静
"第四单元陆地环境"五大地理能力之训练郭迎霞
应用Director漫步虚拟自然带寇建新,岳志杰
高中新教材"活动"研究兼谈第3-4单元"活动"分类及其实施常华锋
蓝色的宝库--漫谈21世纪的海洋开发地理教育 张郁,秦丽杰
陆地环境的物理生物状况王升忠
"海洋环境"、"陆地环境"单元同步训练题唐立新
夯实基础注重能力加强综合--2001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基本特点及教学启示徐洋林
2001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分析及综合试题趋势浅探刘金龙
2001年高考地理命题新特点--"3+综合"山西、天津卷分析与启示宋有青
讲究解题方法巧解地理选择题何从春,敬志永
对2001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题中地理题的分析王洪洲
高二文科同步训练测试题(二)--地球上的大气、水和地质地貌高新勇
文科综合考试的专题复习陆静
谈地理复习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张仕凡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跨流域调水工程贾雪霜
从有意义学习理论谈多媒体辅助教学课《黄河》蔡萌
巢湖污染浅析张道恒,王子建
日本是如何变成绿色王国的王文浩
河南省2001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试卷万建伟
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赵少斌
浅谈发散思维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黎维楷
2002年高考改革方案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蔡泽勇
谈中学地理教学资源库"地理频道"的建设和使用游忠
各种日照图之间的变化和应用田丰
揭示教材内在规律突破重点难点郭瑞平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分析戴述文
图例法讲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易泽丰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计算机辅助教学教案吴静
高二地理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3"环境人口容量"教学设计杨慧萍
《地图》杂志闪亮登场
"大气的运动"说课简稿施吉如
巧用"月相成因示意插图"讲解月相秦克铸
对高中地理一道练习题的释解李瑞士
如何理解"全球热量平衡图"朱仕清
"宇宙环境"单元应补充修改的一些问题羊重荣
地球上的年俞炯志
浅谈对初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的认识范广太
谈谈"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葛永锋
略论教学地图的功用与应用李晴
活动课说课案:中国政区与民族石群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王郁莲
地理教学中的世界之最张兆明
地理教育 世界地理教学中几组概念的区分张小梅
中国人口的迁移轨迹李晓岩,李志华
"综合课"课型的特点与操作探讨刘西青
地理教学思想在高三复习备考中的具体体现毛永海
夏季旅游如何应付意外
高考复习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李虎
一题一议宁学功,肖春明,熊英,刘金龙
2002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卷)
日照图中的考点解析常福巨
等温线分布图的快捷判读方法陈洪良
如何讲清两条日界线杨益芳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课型设计初探陈实,李家清
论研究性学习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胡良民
2002年足球世界杯决赛32强国旗巡礼
浅谈国旗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任朝花
略论地理教学中的问题情境朱浩
STS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尝试王培根
借名人效应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 闫书云
善待后进生提高教学成绩孟海平,梁新果
日照减少令人忧
英国学校地理课程中的信息技术(IT)探讨贺小飞HtTp://
数字地球郭跃
没有月亮的地球李玉玺
九大行星趣话邓万民
解读高中地理新大纲任朝花
新高中地理(必修)上册问题探讨蒋小润
"文化空间扩散与扩散类型"的比较分析任利平
运用图解法比较同类地理概念丁文龙
4.6地质灾害(必修本)余勇
4.5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试验修订本)王新龙
植物与环境漫谈胡龙成
世界三大宗教朱正超
4.3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人教版)李元平,刘继花
3·1自然资源概况(湘教版)古巨山
第十章极地地区(人教版)车向坤
"黄河"一节的优化教学黄新南
《环境教育》新书目录(江苏初中新版)王刚
青藏高原为何成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方聪惠
"讨论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李建茹
让学生升华情感,体悟价值--地理新课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初步探索王贤
使用新教材应树立的观念秦淑慧
网络技术融入研究性学习金国华
中考地理命题的改革与思考--2003年山东省中考地理试题综述刘高峰,姜建春
2003年山东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地理试题姜建春
高考地理复习中初中地理教材处理的策略朱慧
浅谈地理学科内综合和跨学科渗透刘金龙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逻辑和思维方法地理教育 王才之
浅谈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的理念黄晓明
浅谈命题的科学性--由一道地理试题引发的争论而想到的张亚南
高考试题辨析五例颜邦斌,金益群,王瑞足,朱同兵,刘金龙,羊重荣
热点综合试题设计(五)刘宝平,白士卿,孙海舰
高考复习中图形题的解答技巧冯勋
一题一议卢钢,刘继琴
2004年高考地理单科模拟试题(一)李水,黄兆湘
2004年高考文综模拟试题(一)李彰有
地理教学引入课堂活动的探索张勇
探究性学习:地理教学改革与发展之路朱向东
浅议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李家清
地理教育 努力创造地理课堂的可教学时刻胡继中
"问答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鲍振葵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郭文成
地理教学中图表的分类和应用雷鸣
怎样选择论文的论题秦克铸
与地理对弈曹正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205-02
国内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自1998开设至今已经有近15年的历史了,目前国内设置GIS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近200所。在此期间,GIS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IS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整个空间信息产业对GIS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强。GIS教育也正在蓬勃发展之中,面对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出现了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譬如学校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是否需要进行调整?传统的教育内容是否能够满足需求?怎样的培养模式才能够加强人才的竞争力?如何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需求以及学校特点合理地构建一套GIS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专业建设急需解决地问题。
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GIS人才一直是我们作为GIS教师的目标与责任。对此,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GIS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GIS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迫切需要,系统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GIS专业特色,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措施和方法;结合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详细论述了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建设理念、师资队伍、条件平台、课程教材、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建设举措和进展,为其它相关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案。
1 建设目标与举措
首都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成立于2001年,以“教学、科研、团队协调发展,学科、专业、课程相互促进”为发展理念,依托“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4个国家、省部级优秀教学平台和4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等,高水平科研与教学相互结合和促进,加强开放、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创新性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经过近10年的建设,在师资队伍、平台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鉴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年轻、发展又快,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硕、博课程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实习实践有待加强,学生培养与国际接轨等老问题和层出不穷的新问题。
因此,本专业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能力为出发点,研究人才知识结构与需求趋势,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实践体系改革等建设为过程和手段,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方案;建设一支掌握先进教育技术、教学水平高、实践与科研能力强、熟悉行业人才需求的队伍;建设校内校外相结合、国内国外项联系、实验与实习相贯通、应用与创新同步的立体化人才培养平台。
围绕该建设目标,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采取下列措施。
(1)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结合目标定位,深入调研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结合学校实际,改革现行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使课程体系能力模块化,理论、实践与应用创新三位一体化,模块之间链接化,实践技能训练综合化,选修课组方向化,专题设计创新化。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求。(2)课程内容与教材改革:针对现有课程内容重复性较大、部分授课内容老化的不足,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材体系,决定课程内容的新旧取舍。保证教学内容的经典与前沿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课程群模块内部以及模块之间的有机衔接;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开展教材建设,重点建设面向新培养目标的特色教材和实践教材。(3)专业师资队伍改革:优化教师与科研队伍,建立完善的GIS教学科研体系,包括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和齐全的教学实验设备。在本科生课程授课师资体系中,聘请高水平校外专家进本科生课堂;专业核心平台课推行教学水平较高的主讲教师负责制;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4)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紧紧围绕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推动和引导教学方法改革,采用问题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现场实践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理解知识、应用技术、创新发展。(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综合应用实践的锻炼,为应用创新大好基础;注重个性化培养,优选若干具有潜质的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制度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套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运行机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设立科研创新学分与创新奖学金,利用学术报告、发表学术论文、各种科技大赛获奖、参加教师科研、申报科研立项等多种渠道,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2 课程与教材建设
在课程设置方面,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分为三大系列:计算机科学类(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图象处理、C语言、C++、VB、JAVA等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地理科学类(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学、国土资源学、城市规划等)和地理信息系统科学与技术类(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制图、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组件GIS、WEBGIS、ARCGIS、PCI等)。学生必须修满教学计划培养方案规定的180学分方能毕业。课程147学分(含实习18分),其中通识教育51分,专业基础28分,专业核心25分,专业方向课43分;实验教学33学分。
团队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所有专业课必修课均配备优秀教材(其中自编教材20%),引进和选用外文教材3门,必修课配备率达17%。6门课程中采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收到良好效果,获得三项学校探究式课程建设立项。90%课程参加学校课程建设,其中优秀课程20%。90%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由副教授以上的教师主讲,所有的教授、副教授都为本科生授课或做学术报告。实验指导教师多为博士和副教授。所有教学实习都指派有副教授以上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教学奖励22项,其中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
根据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本专业积极推进优秀教材建设,力求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注重理论基础、实验内容技术与方法的综合性、区域性、应用性和先进性,并体现理论与基础、室内与野外、经典与先进的有机结合。自编的系列实验教材和讲义,基本体现了教材建设的理念。截至目前,本专业已经主编专著和教材25部,其中包括《地理信息实验系列教程》、《遥感图像处理系列教程》等实验教材4部,参编教材4部。目前中心自编实验教材与讲义,对于充实地理学发展前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校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优化组合。有3本教材入选国家“十五”、“十一五”教育部规划教材,1项教材获北京市精品教材。
3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地理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建设单位,以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课程为建设平台,分别建立了基础、专业、野外综合、探究性的实验教学平台。其中,由3个基础实验室(测量与地图实验室、遥感实验室、GIS实验室)和5个专业实验室(GPS实验室、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实验室、车载三维信息获取实验室、三维激光实验室、虚拟地理环境实验室)组成课内实验平台,由5个野外综合实习基地(秦皇岛地质地貌、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北京金山测量与地图、北京地面沉降监测、北大方正3S技术开发与应用实习基地)组成校外综合实习、实践平台,由五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组成实验教学与科研创新平台。
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构建了符合学科特点、兼顾学习规律的“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创新”四级逐步提高的“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课程、实验项目设计的总体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提高协调发展”。在实验课程设计中,加强理论与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加强地理新技术的应用;在实验项目设计中,鼓励教师依托科研项目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扶持特色实验课程和项目的发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训练。
实践教学内容上,强调体现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特点,根据专业和课程特色,分层次设立基本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构建“基本理论验证-基本技术操作-开发应用创新”的多级实验内容。坚持“室内基础实验与野外综合实践相结合”、“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高新技术相结合”、“高水平科学研究与创新型实验设计相结合”,以培养具有扎实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现代地理技术并具有应用创新精神的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复合型人才。
由专职、兼职教师组成的实验教学队伍,保证了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目前任职教师中,有70%的教师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较好地提升了理论课、实验实习课的教学内容。如在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中,任课教师依托所承担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数字国土”,设计了基于ARCINFO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建设实习;在GIS空间分析实验课中,依托863项目“GIS在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分析中的应用”设计了基于GIS的人口空间自相关分析实习项目等等,保证在实验教学中前沿性科研的实验内容占一定的比例。
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地理新技术相结合;二是高水平科研与创新型实验相结合;三是野外实习基地在遴选中遵循了区域性、综合性、先进性的原则。
4 人才培养体系建构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以学生为本,积极开展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初步搭建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初步建立了“五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地理信息高新技术相结合”、“室内基础实验与野外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高水平科学研究与创新型教学相结合”、“本科生、研究生探究式教学相结合”、“教学示范辐射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形成了“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研究创新”四级逐步提高的实验教学模式。在狠抓学生专业学习基础上,本专业根据用人单位需求,研究就业市场信息,力求为学生就业加强服务。通过组织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竞赛的各类活动,提高学生实践活动能力。联系高水平的业内人士来做报告,为学生将来就业搭建起人脉网络。学生科研立项和毕业论文依托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等项目的比重逐年提高,选题的准确性、方法的先进性和成果的应用性都有显著的提高。主要举措体现在以下几点。
(1)高水平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力争为每一位师生提供适宜发展的学术空间。集成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优势资源,建立创新教育平台,并与教学平台有机结合;师生借鉴科研思路,开展创新教育和研究性学习;学生探究式学习有效地反哺了教师创新教育能力。(2)以高新技术应用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掌握高新技术应用“一技之长”。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的成果,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教学仪器和软件,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兴趣、培养解决地理学实际问题能力;通过增设5门探究式实验课、出版10部实验教材、建设国家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与国内外50多所大学共享互动、不断提高。(3)让学生在科研和学科竞赛中掌握高新技术深入应用。依托团队主持的国家级项目,组织70%的本科生参加科研,先后获国家、省部、校级立项191项,38篇。2008年,3项本科生科研项目入选“国家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在全国、省部、校级大学生挑战杯赛、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GIS软件开发等竞赛中获奖120多人次。(4)营造实验教学国际化环境,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与欧美7所大学联合开展中国地理实习,已成为固定环节,有效激发了师生教与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能力;与6个国际品牌的遥感、GIS软件公司合作,建立ARCGIS、ENVI、PCI、JX-4、EZMAP、IMAGEINFO实训基地,有效促进了师生专业软件应用能力与国际接轨。
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80%是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开展的,部分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得到了沉淀。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参与创新、训练、竞赛活动的学生达60%,获校级大学生科研立项38项,获实验室开放基金43项;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北京市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北京市一等奖、北京市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和校级各种奖励47项。
学生的学习质量逐步提高,带来的社会声誉逐步上升。考研率突破45%,陆续有10余名学生成功申请出国交流学习计划并出国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近三年中本科生英语四级累计通过率93.5%以上,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
5 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成立以来,在师资队伍、平台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是鉴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即年轻、发展又快,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硕、博课程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我们开展并将继续延续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以地学高新技术应用为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努力将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的先进仪器和软件,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应用高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升教师团队创新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 宫辉力,李小娟,赵文吉,等,地理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理念与改革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
[2] 宫辉力,李小娟,赵文吉,等.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J].中国大学教育,2009(11):41-46.
[3] 王艳慧.GIS专业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M]//地理学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