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时间:2022-07-05 10:56: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人才作为人力资源中素质高、竞争力强的一部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具重要、最具活力的因素。因此,研究人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才能更好利用和开发人才,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腾飞。

“人”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很早就成为了众多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早在1676年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弟就曾提出了“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著名论断,充分体现了人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性。而作为“人”这种资源中的一部分,人才因其具有高素质、强竞争力等特质,对引导经济的良性、迅速发展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分析人才因素,探讨人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概念的界定和分析

(一)人才概念的界定和分析。1、人才的概念:关于人才,新编《辞海》的解释是: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当然,这个解释过于抽象,因此,不同的学者对于该解释有了不同的发展。本文选择从人才与人力资源关系的角度解释人才的概念。如果将人力资源比作一个金字塔,而我们所定义的人才则是塔的最顶端的部分。2、人才的属性:(1)知识属性。这是人才的第一属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对知识的拥有、追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上。(2)创造属性。他们善于运用现代的知识,投身于改造社会的生产实践,敢于坚持科学,敢于创新。(3)社会属性。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才属于全社会,是社会共有的财富,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4)价值属性。作为社会存在,“人才”是有价值的。其价值通过对社会所做出的奉献表现出来,包括社会的和经济的效益。(5)流动属性。“人才”具有能的特征,因而有流动的属性。它总是流向那些最吸引它、最能充分发挥其才智的地方。人才的知识属性、创造属性及价值属性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而其社会属性和流动属性则对地方的人才获取、保持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二)区域经济概念的界定和分析。1、区域经济的概念: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由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并各具特点的经济运行模式。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指该区域经济总体水平的发展程度,也包括了其内部结构的整合优化、良性运行。区域经济也可称经济区域,它是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构成的有机整体。2、区域经济的特征:首先是关联性,区域经济是区域内各经济要素、经济实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其次是层次性,也叫嵌套性,系统都是由一定的层次所组成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经济区域也不例外。再次是动态开放性,区域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区域内外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后是非线性,也称不可加和性,这是指经济区域内的各要素并不是简单叠加的,而是各经济要素、经济实体按照一定方式有机组合而成,因此其中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后,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的区域经济并不一定发生相应的变化。3、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区域经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其赖以存在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了: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人口与劳动力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等。“在当今社会,对区域经济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劳动力素质,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产业结构层次的升级,无一不与劳动力的素质有关。”

二、人才与区域经济发展两者的相互关系

(一)人才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二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物质资源的短缺,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一个国家从落后向发达的跃进,然而,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储量不足,则虽有丰富的物质资源也不可能在世界经济舞台中崛起。这充分证明了人才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人才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成果显示,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提高108%,大学毕业可提高300%。人才的知识属性决定了他们必定是高素质的生产者,人才对于某一专业领域有着熟练的技术程度,在其他生产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资料,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人才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在参与生产实践的过程中,能主动的改进生产技术,并直接作用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从而迅速的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2、人才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充分证明了技术进步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谓技术进步,广义的说是由技术变革而引起生产要素素质的变化而导致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过程。技术进步说明了要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不是靠增加劳动或资本投入量而产生的,而是依靠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实现的。人才的创新属性决定了其能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人才的可再生性也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3、人才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内部结构的良性发展。区域经济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人才的知识属性突出的表现为他们对知识的拥有、追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因此人才对于新知识的追求、对新事物的敏感决定了他们善于采用新的观念和技术,淘汰旧的技术,从而促使整个企业乃至行业的优胜劣汰,实现产业结构变革,使其能更好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能吸引和留住人才。1、良好的区域经济可以为人才提供满意的薪酬。付出劳动自然希望能得到价值相当的回报,人才也是经济的动物,对于薪酬也有一定的期望值。

为一种刺激的手段,付给满意的薪酬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为较高的薪酬水平提供了基础,也为其提供了保障,因此对于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2、良好的区域经济可以为人才的自身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人才不仅对知识有着强烈的追求,对于自身的发展也有着强烈的渴求。人才如果不会自我学习、自我更新,则不能称之为人才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良性发展的经济区域必然包含着难以数计的经济要素、经济实体,这为人才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机会。3、良好的区域经济为人才生存和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蛟龙需在深海游,才能一显其所长,人才也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环境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优越先进的工作环境、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学术前卫的知识环境都成为了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三、获取、保持、发展高素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

当今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既演绎着对物质资源的争夺,也演绎着对人才的争夺。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曾预言:“世界将陷入一场人才争夺战。”世界性的人才短缺以及人才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迫使各经济区域不得不想尽办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从而为本经济区域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关于引进和吸引人才、培育和开发人才有很多的策略和方法,这里主要提出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将人才的引进、开发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形成适合本区域的人才战略。各地区应根据本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引、用、育、留”一体化战略,建立和完善人才的引进机制、管理机制、培训机制、流动机制,并将其有机结合,以此作为指导其他各项人才政策的依据。在充分利用人才的同时注重人才的管理和培训,不断提升人才的竞争力,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最核心资源。

(二)在人才战略的基础上,注重人才环境的优化。完善政策法规,规范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为人才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升薪酬水平,保障福利待遇,为人才提供稳定的经济环境;注重硬件设备的引进、信息的开放共享,为人才提供成熟的技术条件。

(三)发挥政府在人才的获取、保持、发展中的宏观指导作用。在人才的获取、保持、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市场调配和政府宏观指导相结合的方针,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政府需要从人才市场的直接运作中退出,转向对市场的管理,而不是直接参与。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加强法规、政策的透明度,做到依法管理,提高调控和引导的能力、水平,促进区域内人才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关注区域内的人才流动,使其实现良性循环。池塘中的水需要经常流动,才能保持新鲜和活力。区域内的人才也是如此,否则区域内的人才水平就会停滞不前,最终被日新月异市场所淘汰。因此,需要建立完备的人才流动机制,管好“入口”,畅通“出口”,保持信息的畅通,重视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实现人才的良性循环。

(五)注重区域内的人才培育与开发。目前,世界人才争夺已经处于白热化的状态,只靠人才的引进将难以完全满足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立足于自身培养,注重教育,从自身区域内培育和开发人才,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二战后的日本就是一个例证,它在物质资源曾极度匮乏、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唯一没有放弃的就是教育,正是这一明智举措为其随后的经济发展和腾飞造就了最有力的资本。

四、结语

区域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新加坡留美博士叶傅在《人才战争》一书中曾说道:“人才战争是一场与美伊战争不同的战争,因为没有流血、也没有牺牲,而这场战争争夺的对象不是配备手榴弹与枪枝的军人,而是配备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器及手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毋庸置疑,区域经济要发展,必然需要有大量的人才,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苏延林、王通讯:《人才资源学导论》[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年。

2、卢义茂:《科技?经济?人才》[M],珠海出版社,1997年。

第2篇

关键词:环渤海经济区;制度创新;硬制度;软制度

一、引言

环渤海经济区由京津冀、山东和辽宁三个部分构成,是我国城市群、港口群和产业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很高,2007年整个区域的GDP总值约占全国总量的24.6%。其中,京津冀GDP超过2.7万亿元;山东省GDP达到2.6万亿元,辽宁省GDP超过了一万亿元,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力。

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以来,一体化进程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区域内三大板块竞争激烈,区域经济合作分工尚未形成,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因此如何加快该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成为重要课题。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特定制度变迁模式存在的缺点是本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问题的主要原因,要想解决好问题必须更多的在制度经济学的框架内寻找到能促进制度变迁的因素。

二、相关的制度经济学概念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提供的一系列规则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所构成,这三部分是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

1制度变迁以及制度变迁模式的特点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变迁还可以被理解为对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的产生过程。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步入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这就是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包括诱导性制度变迁和强制行制度变迁两种类型。诱导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诱导性制度变迁是一种自下而上、从局部到整体体的制度变迁过程。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现。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制度供给是国家的基本功能之一。国家推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原因是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品,公共品是由国家生产的,并且制度的供给通常是不足的,国家推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校正这种不足。

两种制度变迁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诱导性制度变迁主要依据一致性同意原则和经济原则,效率较高,但是往往存在搭便车之类的问题。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优势在于能以最快的速度推进制度变迁,能以自己的强制力和暴力潜能等优势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强制性制度变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统治者的有限理性、意识形态刚性、官僚政治、集团利益冲突和社会科学知识局限等。

2创新主体的基本理论

制度创新过程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同时又是参与制度创新的行动主体,他们对制度创新成本、收益计算和预期都是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因而对制度创新方向有不同的偏好,制度创新的整个过程是各利益主体多重博弈、合作博弈相互交错的结果。

由于不同的利益集团在制度新过程中拥有不同的地位和权力,不同的偏好体系和特殊的利益,它们在变迁中的权力结构、偏好体系和利益结构的相互冲突相互制衡共同决定制度变迁的矢量方向。在社会制度创新主体扩散中,政治权力的分配状况、利益集团的结构状况特别是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特权和偏好,对制度创新主体的扩散有很大影响。

三、环渤海主要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环渤海经济区一体化程度较低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下三个:

1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的缺陷造成协调难的问题

环渤海经济区的建立是由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这种模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优势方面是政府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有效的弥补了本区域协调发展所需要的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使本区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推进制度变迁。劣势方面则是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在一致同意原则和经济原则方面存在欠缺,由此带来协调难的问题。

本区域普遍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政府主导型,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太大,市场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在区域协调的过程中,强制性制度变迁模式在一致同意原则方面存在的不足导致各地方政府与区域总规划的目标函数存在偏差、地方眼前利益与整个区域长远利益之间出现矛盾的情况时有发生。各地都以追求本区域经济最快速的发展,没有整体的规划和统一的思想认识。

更为甚者,当地方利益与整个区域的利益存在摩擦的时候,名义上的环渤海经济区并没有统一的管理组织,因此统一协调的努力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各地还是把地方利益摆在首位,这就导致了区域之内难以协调,没有明确的产业分工、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区域内部恶性竞争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环渤海经济区建设统一市场和实现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制约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例如本区域港口密集,吞吐量过亿吨的大港就有9个,强大的港口运输能力本应为区域经济的起飞插上有力的翅膀,但是各主要港口之间缺乏明确分工与合理合作,相邻港口竞争激烈大大降低了运输体系综合优势的发挥。

2本区域的经济结构导致缺乏创新主体和创新活力

环渤海经济区的经济结构中国有大型企业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私营企业所占的比重过低,因此区域内行政干预的力量较强,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相对较弱,存在明显的创新主体缺乏、创新活力不足的严重问题,制度创新主体主要依赖政府,其他的经济主体的制度创新热情难以发挥,影响了制度的供给。

制度创新不过是不同的利益集团相互博弈后形成的公共选择过程。本地区的私营企业尚不具备与大型国有企业相抗衡的规模,一直处于从属的地位在制度创新的博弈中处于劣势。由于私营企业等经济体在制度创新的博弈中得到的收益远小于他们参与体制创新需要付出的成本,因此他们参与制度创新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为打破区块分割和建立统一市场的尝试而付出成本。导致了整个区域的创新活力不够,无法找到打破分割的低成本的办法。

国有大型企业可以通过政府的行政命令来获得所需要的资源,与私营企业相比他们在分割的市场中处于更优势地位,更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多的资源,所以他们对制度创新的积极性也不大,由此导致本区域一体化进程明显较慢,制度创新明显落后。

3资源配置的路径依赖使市场的作用难以发挥

环渤海经济区重工业较为发达,能源消耗较大,电荒和水荒等问题长期存在,生产所需要的能源和一些资源供给不足。这个问题如果依靠市场解决,利用价格机制使有限的资源在整个市场之内有效的配置,则有可能成为本区域建立统一市场的有利契机,成为本区域建立统一市场的有效拉动力。

本区域国企所占比重过大的经济结构,导致稀缺资源的分配仍然依靠政府批准,寻租现象较为普遍。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和改革初期双轨制过程中,长期依靠指标和批文的方式优先获得生产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现阶段国有大型企业仍然存在依靠政府批文获得资源的路径依赖的问题。大型的国有企业在本区域经济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国有企业的这种路径依赖导致了整个区域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的惰性。

四、推动体制创新加快一体化进程

我们可以说本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制度创新缓慢,因此要想加快本区域的发展必须加快本区域的制度创新,加快制度的创新就要从软制度和硬制度两个方面着手。

1改善软制度增加创新主体

本区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儒家思想中轻商的观念影响较大,因此人们的下海经商的意识淡薄,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和创新主体的增加。因此要大力地提倡有利于商业文明发展的文化因子,利用本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有利条件,积极的引进外来文化因子,逐渐形成一种对经商和下海创业的提倡和尊重,改善本区域的软制度。

必须加快形成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文化环境,引导区域内丰富的人力资源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积极创业,这将会大大的促进区域内民营企业的发展,大大促进区域内的制度创新主体和制度创新活力的增加。

2创造一套有效的硬制度体系

任何一项政策长久有效的实施都要经过各方的博弈和磨合,因此区域的发展规划要采用试验性改革的方式。科学的方法是中央制定一些指导性方针,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去发现实施改革的最好方式,允许方案的适应性变化。本区域三个区块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区域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不能搞一刀切和一锤定音,必须遵循灵活机动的原则,使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现阶段环渤海经济区的经济管理者主要是各个省区的政府,同时中央政府的很多政策对这个区域的影响也很直接,但是民营经济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最好是建立起一个以行业协调机构为基本单位的协调机制,这种行业协调机构最好是加强和完善现有的各个行业的行业协会之类的组织,使他们拥有更大的权利发挥协调作用。

为了建立运行良好的协调机构,一方面政府应该适当的调整相关的政策给这些民营经济体为主的行会组织创造较大的发挥空间,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对这些行业协会的调节行为起到监督的作用。行业协会的建立要由行业内的经济体竞争参与,有实力有威信的经济体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行业协会建立和运行的过程中政府不再直接参与,而是起到强有力的监督作用。这种协调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增加市场经济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而且有利于激发本区域民营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

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制度创新是关键,加快该区域制度创新要从软制度和硬制度两个方面人手。软制度方面要积极的提倡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创造一个有利于民营经济主体发展的文化环境,民营企业的良好发展是制度创新主体增加的前提,是增加本区域制度创新活力的基础。

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市场现代物流

从世界范围看,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已被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实,特别是近年来,物流的系统、集约作用,又展现了它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997年开始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新加坡、香港为代表的将物流作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和地区表现了很强的抗御危机能力,这使人们对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又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和重视。

我国区域物流的弱点,概括起来就是经营分散,产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现代化程度低等。目前,沿海一些城市开始建立物流中心,在发展中向规模化、社会化过渡,这些实践行为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认识,即物流对促进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第一,经济全球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着不同内容的经济结构调整。企业间全球范围的重新组合,使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流通企业间的融合与联盟日趋频繁,产生许多新的管理制度的创新。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对相关企业间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在相关企业间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提高整个链条上相关企业的竞争力,这直接导致专门为供应链中相关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组织的出现,从而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同时,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新组合与配置,使得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第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一般来说,区域中心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优势明显,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设施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人才众多,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中心地”与“增长极”的作用,以其为核心枢纽将其他地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所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根据区域经济理论,一个区域只要具备某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这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差异就会形成一种优势,产生一种引力,有可能把相关企业和生产力要素吸纳过来,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形成产业布局上的相对集中和聚集,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协调理论,在整个产业结构中,产业结构的基本演进方向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以城市为中心的物流中心正是适应区域经济理论和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的要求的。

第三,企业追求利润和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了现代物流发展。

随着企业对战略管理的重视,企业通过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已为管理者所认同。由于企业更多的是注重发挥其核心业务,即他们擅长的、具有差别化优势的业务,其他业务通过从企业外部采购,即“资源外购”获得,作为生产型企业非核心竞争能力的物流部门开始与企业本身相脱离,成为独立发展的现代物流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已经形成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在本土进行研制和生产,然后再到全球范围销售这样一种运作模式,这一“购—销”模式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据统计,到1999年8月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5万家,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00多家进入中国市场。外资企业的进入,一方面带来了现代物流的观念和先进的运作方式,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中国能有方便、及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系统作为其跨国生产和营销的服务保障。过去主要依靠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做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境外投资者的需求,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外资企业会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及其产品也会更多地走向国际市场,面对这一必然趋势,同样需要发展我国的现代物流业。

我国企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物流”,对生产领域内的各个环节和企业内部管理比较重视,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生产领域以外的采购、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等环节顾及甚少,加上历史形成的条块分割体制,“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等传统观念,在“采购黑洞”、“物流陷阱”中造成的损失和浪费难以计算,使得我国企业物流费用平均占商品价格的40%,物流过程占用的时间几乎占整个生产过程的90%,而美国的物流费用平均只占货价的10%——20%,最高为32%。巨大的反差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国要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必须加强物流管理,发展现代物流业。

第四,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大国,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在这样广阔的国土上资源的分布又很不均衡,多数自然资源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以及北方地区,而人口多集中在中部和沿海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历史上就形成了原材料采掘、粗加工等基础工业远离加工工业的产业布局,物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极大,“北煤南运”,“南粮北调”等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导致我国物流费用较高。据统计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高达20%左右,而美国和日本只有10%和14%。因此,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

加入WTO,开放分销服务业,对我国服务贸易业提出了严峻挑战的同时创造了相应的机遇,促使国内不同部门、不同区域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进一步消除存在于他们之间的壁垒,加快分销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步伐。适应这一改革与调整的现代物流业必然成为现代分销网络建设中的重点之一。同时,为生产领域的开放所带动,适应现代生产需要的现代物流业也必然迅速发展。因此,扩大开放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二、现代物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是一种聚集经济,是人流、商流、资本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在一起的规模化生产,以生产的批量化和连续性为特征。但是,聚集不是目的,要素的聚集是为了商品的扩散,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贸易做保障,生产的大量产品就会堆积在狭小的空间里,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难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基本运转就会中断。因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合理的物流系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第一,降低运行成本,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世界银行在其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中说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讯。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比重最大。从市场运行成本的角度分析,物流业的突出作为是其对普遍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所作的贡献。

物流业之所以能够显著降低交易成本,主要是因为,现代物流业的主体是由诸多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网络体系。以点状松散存在的要素组成物流网络后,原来点和点、要素和要素之间偶然的、随机的关系随之变成网络成员之间的稳定的、紧密的联系。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不仅可以减少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减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还可以放大各要素的功能,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

现代物流业对普遍降低交易成本所作的贡献可以从对交易过程和交易主体行为的考察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一方面,从交易的全过程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相关交易费用。由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经常沟通与合作,可使搜寻交易对象信息方面的费用大为降低;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和承诺,可以减少各种履约风险:即便在服务过程中产生冲突,也会因为合同时效的长期性而可通过协商加以解决,从而避免仲裁、法律诉讼等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另一方面,从交易主体行为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促使伙伴之间的“组织学习”,从而提高双方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认知能力,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物流联盟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交易双方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这使得交易双方机会主义交易费用有望控制在最低限度。

第二,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根据产业结构发展演进规律,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次产业向二、三次产业升级演进,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

现代物流的实现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培育并集中物流企业,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业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的实践还表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此外,现代物流业将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都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第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代物流还有利于对分散的物流进行集中处理,量的集约必然要求利用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进行协调和管理。相对于分散经营、功能单一、技术原始的储运业务,现代物流属于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具有资产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高度化、劳动力高度化等特征。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立现代物流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

第4篇

科学认识区域经济和经济区域的内涵

区域经济是在不断组合色发展的经济。区域经济理论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既有宏观区域经济理论,又有微观区域经济理论。仅就微观区域经济理论而言,区域经济是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并密切联系的地域经济,是构成国民经济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因其不同的资源禀赋、人力资源基础与经济史,显现出鲜明的特色,使其具有发展的相对优势或绝对优势。当前,区域经济趋向一体化,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区域经济在发展中不断组合,达到了更高发展层次。

经济区域是在特色经济发展中的不断组合。经济区域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经济特色突出、经济发展方向明确的地域,生产要素比较齐全,产业分布比较合理,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一定经济发展空间。这个区域既不同于自然区域,也不完全是行政区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区域已突破人为划分的地域和边界,冲破自然条件、地理交通、民族关系等影响,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经济发展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而且正朝着一体化、集团化、集群化、板块化方向发展。

经济区域的壮大得益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经济区域能否在区域竞争中生存和壮大。经济区域的生命在于区域经济是否有活力。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不同经济区域的发展状况看,这种活力总是交替出现,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局面,两大经济区域不断壮大。要使欠发达的经济区域,迈向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就必须拓展优势,突出特点,提速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正确把握区域经济和经济区域的发展关系

区域统筹与区域协调。统筹区域发展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区域内经济运行规律和遵循区际经济运行规律,既能有效促进经济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与组合,也能有效促进各个经济区域间的资源优化配置与组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个区域有了自身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这既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也给区域经济统筹发展增添了新内容。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外大市场相互之间的竞争,需要区际协调发展,这既需要着眼于区内经济协调,也要着眼区际经济协调;而区际经济协调既是区内经济发展的条件,也是区内经济发展的结果。

区域合作与区域竞争。区域经济合作是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方式。就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看,东部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开展了广泛的经济合作,区际联系强度逐渐增强。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输送资金和产业,而中西部向东部输送劳动力和资源。同时从经济区域的发展看,区域竞争也是很明显的。区域之间的竞争又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发达地区,在竞争中获得更快发展,打破了经济区域带来的障碍,人、财、物等各种要素更为快捷、更为自由、更为有效的流动,资源得到整合。伴随着区域经济的竞争,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地制定经济政策、扩大开放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在相互依存和互相竞争的经济大环境、大背景下,区域经济不可能封闭式单体发展。借鉴WTO的贸易合作和竞争平衡机制,建立一系列共同执行的政府行为准则和市场游戏规则,加快推进区域发展。

区域共性与区域差异。由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既有区域共性,但也有各自的个性。一个发达的经济区域会吸引资本和劳动力流入,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出现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分区推进的发展战略。培育优先发展的经济区域,形成了经济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的差距。沿海与内陆的差距、城乡的差距复合在一起,使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要通过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倾斜,有效地解决日益突出的区域差异问题,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

科学选择区域经济和经济区域的发展路径

走特色发展之路。区域经济本质上是特色经济,应大力培育突出当地特色的主导产业,扬长避短、突出特色,选择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坚持走“区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路子,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产业,聚合各种生产要素,进行重点培育,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把产业链拉长,完善产业体系,避免区域间产业结构的趋同化,构筑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通过培大育小、扶优扶强,在各个特色产业中重点扶植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发挥特色产业的整体效应,打造区域性品牌,营造竞争优势,为拓展产业空间和提高区域竞争力打下基础。

走集群发展之路。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培育和加快产业集群的实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由分散办企业到集中办企业,并逐步向开发区、工业小区集中,有利于共享公共设施、吸引优秀人才、获取市场信息、集聚生产要素、取得规模效应,从而释放发展潜能。一种是由集中办企业到集中做产业,这是由企业集聚走向产业集群。由分散办企业到集中办企业并不必然带来区域竞争力的增强,只有通过产业链将企业紧密有机的集聚在一起,增强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形成产业集群,集群效应,促进区域生产力和竞争力的真正跃升,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第5篇

1、准确把握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新要求

一是抓住新机遇。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发展由高投入、高耗能、低技能、低附加值转向提高技术含量、提升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钢铁、有色金属、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必然会产生大量的需求。这些都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为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二是应对新挑战。目前,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强,突出反映在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不强,高等职业院校与地方行业企业联系不紧,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地方产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教师队伍与高技能人才培养不相适应,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等方面。随着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需要更多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掌握高技能的人才,必然会对高职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挑战。作为高职教育,必须根据地方产业的发展、结构的演进、生产技术的变化、经济增长的速度等诸多变化,加速调整优化自身的发展。因此,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变化,紧扣地方经济脉搏,着眼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

2、以深度对接为主线,推动高职教育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新形势下,要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以深度对接为主线,以“五个对接”为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共生共荣,互惠共赢,实现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一是理顺高职教育规划与区域发展规划的关系。根据产业发展体系的新要求,建立区域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同步规划制度,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产业发展规划。科学预测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超前培养和储备人才,使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调整保持同步。将职业教育纳入区域城乡建设规划和产业园区建设规划,使得职业教育布局必须与产业布局有机结合,满足社区功能完善的需要。高职教育的规划要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一致,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培养规模,建立动态高职教育发展机制。

二是理顺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关系。建立校企共同规划、共同治理、共同培养、共同教学的机制,实行多种形式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推动行业、企业和社区参与职业院校治理,引进优秀企业管理者担任职业院校领导干部。高职院校要坚守“有为才有位”的理念,不断提高校企合作。建立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制度,推动学校把实训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培训基地建在学校。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建立新型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组成由学校、行业等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机构。

三是理顺高职院校与市场的关系。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要以区域劳动力市场指挥棒,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全方位对接,高职教育要充分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建立专业建设预警机制,引导高职院校根据区域经济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四是理顺高职院校与行业(协会)的关系。加强行业指导能力建设,有效发挥行业(协会)在建立健全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机制、行业人才规格标准和行业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改革机制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五是理顺高职教育改革与区域经济改革的关系。将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作为区域经济改革的突破口,优化区域高职教育发展环境。积极发挥示范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中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鼓励示范院校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加快发展。优先支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等建设项目。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集团)投入建设校企合作示范基地。鼓励行业(协会)开办高职教育,组成高职教育集团,促进高职教育资源与行业的共享。大力推进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共同创新,完善产学研的合作对话,打造产业技术技能校企共享平台,推动校企共享技术技能,联合建立技术创新中心、信息情报中心等机构。

作者:赵玲 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6篇

关键词沪蓉高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沪蓉高速公路背景介绍

沪蓉高速公路是我国“十五”期间的重点工程,是纵贯东西和横穿我国南北的主要由高等级公路组成的国道主干线“五纵七横”的一部分。沪蓉高速公路东起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最后到达成都,全长约2154km。到2003年底,沪蓉高速公路已建成1700km,只有湖北省的320km和重庆150km的路段未建成。据沪蓉西高速公路项目指挥部总工程师曹传林介绍,总长度达2000多km的上海至成都的沪蓉高速公路将于2008年全线贯通。作为其中西段的宜昌至重庆段,总投资达近190亿元,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动工。宜昌至恩施段为203公里,总投资123亿元,恩施至重庆段121km,总投资67亿元,宜昌至重庆高速公路将于2007年建成通车。该高速公路为四车道设计,设计时速为80km/h。届时,宜昌至重庆仅需4个多小时,这标志着宜昌与重庆之间水运主导、一统天下的历史将由此改变。

2实现东西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曾经指出:发展中国家程度不同的存在着这样一种发展特征,即整体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缺乏联系,运输网络不发达,或者以仅为某些地区和社区服务的方式集中起来,市场被地方化……沿海地区的经济注视国外与内地却没有来往,“飞地”经济是并列的,没有内在联系,这种经济被称为“脱臼的经济”。

20世纪70年代后,因世界人口的激增,各种资源的日益减少和匮乏使人们对生存环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关注。协调论成为一种新型的发展观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以谋求地区和国家效率的持续稳定和适当的区域公平为目标,在整个区域或国家总体部署指导下,协调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使局部地区融入整个区域或国家发展的整体行列,并从中实现全面的区域发展。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就存在着东西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要素禀赋,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领先于西部。改革开放后,国家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决策,目的在于缩小东西部的经济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东西差异扩大的趋势,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水平仍在继续扩大。

因此,在进行区域开发和发展地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针对东西差异的特点,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人力资源及文化等条件,进行合理协调,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建立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结构,科学地制定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发展战略,使每一个地区都得到持续协调的发展。

2东西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不仅有必要而且也有可能。

第一,培育沪蓉沿线产业带,强化高速公路的“轴带”作用,进而实现“大交通、大流通、大市场、大产业、工业化”的产业布局。形成以上海为龙头,以沪蓉高速公路为主轴,以南京、武汉、合肥、重庆等城市为支撑点的沿长江大经济圈,带动东西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二,中西部地区国土辽阔,资源禀赋的优势日益突出。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能源宝库,水资源占全国的90%,中西部地区还是我国的矿产基地、农牧业集中地。沪蓉高速公路的开通将有利于中西部的资源更加便利的向东部资源匮乏的地区转移。

第三,上海作为沪蓉高速公路上东部的增长极,其资金、技术、人力资源,交通的优势明显,且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工业体系完备,服务业发达。沪蓉高速公路的开通将使得上海的优势能够更加便利地向中西部扩散。

3发挥沪蓉高速公路的纽带作用,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

3.1着力培育沪蓉高速公路上的增长极,以沪蓉高速公路为轴,采用点轴发展模式

在新的世纪里,中西部地区应该努力培育其增长极,采用据点开发模式。首先选择符合区域条件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城市,建立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促使区域内的要素和经济活动向优势区位聚集,在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群内合理配置,产生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然后通过增长极的作用,较快地启动区域经济,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区域经济总体上的快速增长,建立起具有自我增长能力的区域发展机制,逐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在沪蓉高速公路上应主要培育合肥、武汉、重庆、成都等城市作为增长极。这几个城市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有能源、钢铁、有色金属、汽车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利用其工业优势,在改造传统工业的同时,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化,增强产品在省内、国内的竞争力,大力发展新兴的服务业。从而快速发展起来并带动区域的发展。在增长极形成后,在若干极点内就容易产生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随着沪蓉高速公路的建成,以及其他交通方式的完备,动力供给线路、水源供给线路、信息传递线路和各种经济社会联系的建立,便产生了相对密集的商品流、资金流、人员流和技术流等,从而形成区域内的相对发达的轴线。这些轴线的形成一方面可以产生扩散效应可激活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产生集聚效应,吸引区域内其他地区的要素,经济活动向此聚集,在原增长极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增长极。

3.2加强东西部产业方面的合作

(1)实行梯度型产业结构。东部地区经济正面临产业的升级换代,由于东西部经营成本(工资、地价等)差异,可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西部地区转移。

(2)专业化分工的合作。开始时可实行垂直型分工,待达到一定阶段时,可向水平型分工或混合型分工过渡。

(3)搞好沪蓉高速公路沿线的发展极点与周围地区的生产要素的配置,形成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交通通道为发展轴线的发展模式,逐步形式区域产业特色和优势,以取得产业分工和规模经济的双重效应。

3.3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从经济发展进程分析,我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其中东部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中部地区基本上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半阶段,而西部地区则处在工业化的初期。经济发展史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都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劳动生产率和就业水平的提高、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第三产业的发展等,都必须以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为基础。中西部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推进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在加强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在沪蓉高速公路的轴带上的中西部增长极如武汉、重庆等城市,要高质高效建设基础设施网络,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市场体制改革,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吸引并吸纳高密度聚集优质要素资源;大力促进产业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成为区域性“窗口”。使增长极成为融流通中心、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信息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中心。进一步发挥增长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其他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以沪蓉高速公路为轴带,构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并存,布局优化、分工合理、协作紧密,充满生机的城市群和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4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对策建议

4.1必须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建立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的新体制,通过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经济管理权限明确各自的事权、财权和决策权,做到权利和责任相统一。

4.2处理好行政区划的省区与大经济区的关系

大经济区是由相邻区域经济密切分工协作发展起来的跨省区经济联合体,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大经济区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横向经济联系,发挥和放大区域优势,加快区域共同发展。但经济区缺乏相应的行政行为能力。省级地方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中间层次,掌握着行政指令、经济杠杆、政策法规等调控手段,与大经济区对经济活动的协调相比,更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大经济区有必要建立一些协调组织机制,以加强对有关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活动的协调。

4.3合理运用各种调控手段

(1)计划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手段应以指导性间接管理手段为主,重点是科学制定实施国民经济和地区发展战略。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应通过计划手段优先安排在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西部的发展。

(2)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主要是中央政府运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地区产业结构,地方政府主要是保障中央经济手段在本地区的合理实施,或在中央授权下有限度地运用地方性经济杠杆。经济手段的主要任务是,实行规范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提高中央财政用于支持中西部的比重;提高国家政策性贷款用于中西部的比重,引导外资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引导和鼓励沿海与内地经济联合与技术合作等。

(3)法律手段。主要是采取法律形式调节经济关系和活动,保护合法权益,保证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也可以用于调节地区产业结构。

(4)行政手段。通过政府行政部门和经济管理机构,制定颁布有一定约束力的规定和指示,即采用一定行政手段来调节地区经济活动和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法]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r)著.张宁等译.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王小鲁,樊钢.中国地区差距: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唐宇文.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理论[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第7篇

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反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的途径,作为一种传播工具,语言不具有商品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来往更加频繁,语言的沟通就变得非常重要。外语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可以使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通过外语的学习我们可以获得其他人力资本,这就使得外语教育具有经济价值,所以学习外语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投入,通过学习外语来消除不同国家人们之间交流的障碍,从而获得某种需求。同时,语言也成为一种职业,通过语言传输获得回报。因此,文化服务产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元素,其发展迅速必然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发展就是积累人力资本的过程。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在逐步加快,国际竞争与合作越来越密切,与国际需要加强外语人才的培养,外语继续教育是加快融入国际社会的有效途径。东北作为传统重工业基地主要是依靠工业拉动经济发展,随着近年来经济转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迫切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服务产业是经济建设的灵魂,而外语是东北经济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介质,在振兴东北区域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外语继续教育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扩建,各种教育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继续教育资源充足,社会成员可以获得高水平的师资和最新最全的教学仪器、教学方法等优势;而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外语继续教育水平和质量则存在明显的差距,不少地区的外语教师数量不足、教学水平不高,学员知识需求量与教师数量的比例严重失衡,更谈不上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了。随着国际间交流合作越来越广泛,英语不可避免成为当今国际间所通用的流行性的语言。作为一门语言,学习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然而,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只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对语法词汇的掌握,而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导致目前学校教育所培养出的大部分人才听不懂和表达不出完整的意思。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服务产业的英语继续教学现状,把信息技术引入外语课堂,对提高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至关重要。

三、外语继续教育服务文化产业对齐市区域经济建设的促进

东北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东北文化在华夏文明中不是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核心,与孔孟时代所产生的精英文化不同,东北文化在农耕文明时代相对比较落后,文化主体是地方文化结合华夏文化的产物,同时具有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建国初,是全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但是随着时代变迁,东北经济增长逐步衰退,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振兴东北区域的经济发展势必要发展文化建设,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学习好的文化传承,经济发展才会更加迅速。外语教育服务文化服务产业是搭建文化和经济的桥梁,通过与国际接轨,利用东北特色文化吸引海外资本投入,同时将东北文化传输到海外,以文化建设为基础,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国外优秀文化引进东北区域,外语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充分了解国外文化的风俗习惯,才能吸取其文化中的优点为己所用。加大外语教育的普及也是将东北文化向外传输的重要途径,对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够实现外语继续教育服务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增长。为促进经济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齐齐哈尔市重视文化服务产业人员的素质提高,通过一系列重要举措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据齐齐哈尔市商务局的数据统计:2014年,在消费市场萎缩的不利形势下,我市商务系统上下齐力,完成了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8.4亿元,同比增长13.5%。万力皮革城、国际五金建材城、居然之家等项目建成运营,北方商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出台电子商务发展意见,成立绿色食品电子商务协会。启动绿色食品推广服务中心建设。限上企业增至110户,推动消费品市场取得长足发展。务实招商,实际利用内资、外资位居全省前列。对外贸易额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值9.9个百分点。

四、齐市区域文化服务产业发展的环境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以齐齐哈尔为代表的东北区域文化服务产业发展具有很多环境优势,首先东北地广物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和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对文化生活水平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文化消费上的投入大大增加,为推动文化发展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其次,东北具有先天的区域优势,与俄罗斯比邻,贸易出口量大,交通便利发达,有着良好的基础建设和经济来源,为文化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再次,东北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多元的关东文化,东北土著民族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积淀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者前来参观,大大促进文化服务产业发展。此外,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东北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东方小巴黎哈尔滨、滨城大连、鹤城齐齐哈尔等都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文化在推动东北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齐市服务产业发展具有诸多的优势,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齐市经济水平较低,对文化服务产业建设比较落后,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文化服务产业发展得不到有效提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在与国外文化对接上缺乏外语专业人才,外语人才匮乏现象严重。另外,在外语服务上,齐市教育质量相对较低,外语教育普及率明显低于其他区域,外语服务文化市场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教育模式。外语教育的不完善导致无法有效的将文化服务产业转换为经济效益,外语人才的缺乏使东北文化无法走出国门,文化对经济发展也无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诸多问题的存在也说明外语教育在服务文化服务产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改善和转变外语教育情况,将有利于将东北文化在国外的推广,促进齐市乃至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外语继续教育服务文化产业对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文化服务产业中外语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建设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外语教育作为走出国门的必要途径,促进文化的建设势必拉动经济的发展,为提高东北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制定规范的外语服务市场体制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化经济快速发展为外语培训带来了更多的商机,外语教育在促进文化和经济繁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相应的规范制度却没有跟上,导致外语教育市场混乱,各教育机构良莠不齐。有关机构应该彻底清查和取缔无资质教育机构,确保学习者在外语机构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完善外语服务市场的制度。

(二)组建外语专业人才队伍

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语言的表达,通过文化服务产业增加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是需要专业外语人才将文化服务产业推向国外,并将国外优秀文化带回国内,通过这种彼此的相互沟通,振兴东北经济发展。因此,组建外语专业人才队伍是发挥文化服务产业的利剑,应加强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切实做好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策略,鼓励人们外语教育深造和进修,增强国际合作,为外语人才提供一个可以展现自身价值平台,为东北文化服务产业持久发展打下基础。

(三)以外语作为连接国际的纽带,扩大文化服务产业的影响范围

通过外语教育,将文化服务产业对外发展,拓展国外市场,只有与世界接轨才能更好的发展东北文化服务产业,促进东北区域的经济增长。通过外语专业人才在海外市场上宣传,增加我们的文化知名度,可以吸引更多外资的投入,使之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经济体制,对增强经济建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六、结语

第8篇

摘要: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引发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如何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合格高职人才已逐渐成为当下最主要的研究问题之一。本论文通过对河北省经济发展定位及其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及需求作系统分析,探索性提出河北省高职人才培养新体系的构建,以提高地方高职人才利用的效率,促进高职教育深度融入地方产业链。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河北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分类号:G718.5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国际竞争越演越烈,从而加强了人才的竞争。如何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已然成为当今最热点最主要的话题之一。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构建河北省高职人才培养新体系是提高高职人才利用率的最佳方法。

一、区域经济的现状及发展

河北位于华北平原,兼跨内蒙古高原,全省内环首都北京和北方重要商埠天津,东临渤海。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北已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省,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省,更不是一个经济富省。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重点不突出;区域经济较分散,缺乏凝聚力;区域间经济发展协调性和协作性较差,不能相互带动;政策跟进相对较慢等。但2011年,河北省委副书记赵勇曾表示,河北区域经济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尤其是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独特的区位、资源、产业、开放优势。

河北省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使得其可以便利的获得先进生产要素,顺畅地承接京津的产业专业和城市拓展;河北唐山的曹妃甸港区,是北方最好的港口,拥有4000多平方公里的荒地,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沿海的三个城市秦皇岛、唐山和沧州形成比较完善的配套产业体系;这里对内连接东北、西北和华北,对外是东北亚通向欧亚大陆桥最近起点之一,发展潜力非常之大。

依托区域发展特点,河北省将会利用区位、资源、产业、开放等优势,建立全新京津冀经济关系,优化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工业,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更新观念,提高技术含量,增加了就业岗位,加大了职业人才的需求。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和要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区域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其经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随着河北省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河北省区域经济飞速发展,但当前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不能提供区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未与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具体表现在职业教育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人才供求失衡、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匮乏、区域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方面。然而,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也会对人才的质量有更高标准的影响和要求。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深入,高职教育作为生产专门技能型人才的母机,其教育职能、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更加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更加贴近社会化。

三、河北省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高职教育要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形成一个良性的、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这也是推动高职教育不断发展的有效合理途径。

1、人才培养之软环境的加强

软环境,相对于硬环境而言,即指物质条件之外的文化、政治、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是人们用心去感受、去体会的精神环境和人文环境。高职教育中的软环境充分体现在大学精神上。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经济秩序的规范,人文素质的提高,从而树立社会信用之风。因此,加强高职教育中软环境、塑造大学精神对培养社会有用人才起着必不可少的关键性作用。

2、人才培养模式之多样化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一般都是“以课程为中心,课堂教学为主体“的单一教学模式,大多数以理论教学为主,忽略了实践教学部分,从而使得学生独立思考和执行力极差。这样的教育模式势必违背区域经济发展人才的需求,就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因此,如何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合格人才将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3、人才培养模式之实用性

传统高职教育大都重视课堂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力,导致大部分学生在求职中处于弱势,上岗后也不能第一时间适应岗位需求,从而违背区域经济发展。因此,高职教育中培养实用性人才,成为学生顺利毕业和就业的重要前提,更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高职教育培养实用性人才,应该在凝练人才培养基本理念的前提下,不断强化学生的基础、操作以及拓展能力,构建具有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的适合河北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4、人才培养模式之灵活性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灵活性主要指教学评价体系的灵活性。教学评价体系过于僵化势必影响高职教育办学的导向,与区域经济发展背道而驰。大部分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院校的硬件建设,忽略软件建设;重视试卷等量化评价体系,忽略形成性评价体系;重视就业率等硬性指标,忽略对学生职场技能、操作能力等的评价。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更应具有灵活性,通过实现“全人教育”,全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人文素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技能,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合格人才。

首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在符合实际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具有抽象性,增强概括性,以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而不能过于单一化、具体化,应注重鼓励标准下的多样化行为的生存与发展。

其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该逐渐改变单一的现状,采取多样化评价,科学配置,综合评定,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

第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该根据河北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学校自身做适当的调整,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评价体系,最大程度的引导教师和学生间的积极的教与学。

第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应该树立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建立以激励为主的评价体系,增加评价工作的透明度,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河北省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提高地方高职人才利用率,促进高职教育深度融入地方产业链的最佳途径就是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体系,即重视高职教育的软环境建设,构建多样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法]布尔迪厄. 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 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第9篇

论文关键词:资本流动,区域经济,聚类分析,面板数据模型

 

一、引言

河北省凭借其区位优势和国家及省内政策的支持,经济获得了持续的高速发展。但伴随而来的是省内地区间、城乡之间在经济增长、生产力分布、生活水平等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距,并且这些差距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而资本作为一种流动最频繁、最基本的货币化的生产要素,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要促进一个区域的发展就必须建立一种有效机制,促进资本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本利用效率。而如何从资本流动方面实现河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就成为当务之急。

资本在地区之间的流动,能够带动其他生产要素在各地区之间的有效配置,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影响区域资金分布的原因有多方面聚类分析,区域经济基础差异,存贷款的区域配置以及市场发育不平衡等因素使资本在区域间的流动大多体现为向经济活跃、资本收益率高的区域流动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另一方面政府为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通过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积极引导资本由经济发达的区域向经济落后的区域流动。资本流动的区际流动不仅可以给各地区带来效益、加强不同发展条件下的区域的相互联系,而且可以协调区域发展。由此可见,资本作为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无疑是河北省发展和提高自身造血功能的必然选择。

二、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聚类分析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本文侧重于对河北省现状的研究,故在研究过程中选取2009年为当前时间节点,对河北省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从而获得当前的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方法是首先选择能够综合评价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最终得出各市的因子得分,在此基础上根据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

1、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法旨在减少分析指标的同时,尽量减少原指标所包含信息的流失,对所搜集的资料做全面的分析。由第一部分分析可知,固定资产投资额、政府财政补贴、银行存贷款情况均与当地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据此选择的描述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有GDP、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外商实际投资额、城乡居民年末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根据2010年《河北经济年鉴》以上各指标的数据聚类分析,将各变量标准化,然后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最终提取出两个公因子,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中可以看出两个公因子可归结为经济规模因子和人均水平因子。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和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就可以计算每个观测值的各因子得分,具体得分如表1。

表1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总体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城市

公因子1得分

公因子2得分

合计

排名

唐山市

1.636

1.551

3.190

1

石家庄

1.790

-0.192

1.600

2

廊坊市

-0.306

0.893

0.590

3

秦皇岛市

-0.929

1.362

0.430

4

邯郸市

0.525

-0.705

-0.180

5

承德市

-1.043

0.596

-0.450

6

张家口市

-0.829

0.353

-0.480

7

沧州市

-0.010

-0.659

-0.670

8

保定市

0.401

-1.280

-0.880

9

邢台市

-0.308

-1.036

-1.340

10

衡水市

-0.926

-0.884

第10篇

在当今社会,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的发展与人力资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经济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而人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1]。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率最高。社会的一切经济活动离不开人,人的劳动力维持经济活动的运行,而人又是经济运营中主要的消费者,推动经济的发展[2]。因此,人不但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能量。区域经济的发展只有和人力资源开发相互作用、相互结合,才能使其效能最大化[3]。管理者应准确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控制人口规模的增长,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优良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这一课题分别开展了不同领域的研究。

国外学者舒尔茨[4]在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发表的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中,对于人力资本观点作了非常系统的论述。他认为:人力投资的增长无疑已经明显地提高了投入经济奋飞过程中的工作质量,有能力的人民是现代经济丰裕的关键。身为奥地利经济学派最重要的成员之一的弗里德里希?哈耶克[5],他在《文化的本质和进化过程》一文中提到文化知识的变迁引发了制度的变迁,从而致使当代经济的增长。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6]在《雅各布?明塞尔论文集(第一卷)人力资本研究》著作中指出:人力资本理论与方法,就是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研究人力资本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以及人力资本发展对经济运行过程的影响。国内学者罗杨[7]认为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很多种,但人力资源开发是各种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区域经济更加快速的发展。杨敏杰、翟丽丽、王威[8]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评价模型,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两者间的耦合度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耦合作用需继续提高。张永鹏[9]对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论述了人力资源在促进经济区域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综上考虑,本文首先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指标评价体系;其次,结合河南省现在的经济状况,从人口规模、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和人才素质三个角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1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目前状况

1.1 河南省人口规模发展现状

河南省的人口密度较大,人口分布不均匀,致使同级行政区域人口数量相差甚远,西部稀疏,东部稠密,城镇人口比重较低。至2011年年底,河南省总人口为10,489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4,255万人,占总人口的40.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5,754万人,占总人口的61.2%。河南是全国散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成分138.91万人,其中回族119.69万人,居全国第三位。全省有3个民族区、21个民族乡(镇)、863个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万人以上的县(市、区)48 个[10]。

1.2 河南省人才素质的发展现状

2012年,河南省6岁及6岁以上受教育人口中,大学专科及以上受教育人口占总受教育人口的7.5%,比2000年提高了4.62个百分点;在15岁及以上人口中,2012年文盲率为5.4%,比2000年降低了0.47个百分点;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人数中,2012年毕业人数为43.3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9.4个百分点。

1.3 河南省人才就业领域的发展现状

在从业人数方面,总体来看,2012年河南省从业总人数6,198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626万人,增加了11.2%;从产业结构人才就业领域来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最大,2012年河南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为2,670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为1,853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1,675万人,但与2000年相比,2011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人数减少了894万人,而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增加了876万人和644万人,这说明第二、三产业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2 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2.1 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模型的构建[11]

2.1.1 河南省人口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河南省的区域经济能否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多的取决于河南省的人力资源是否丰富。因此,构建了河南省的GDP、城乡的从业人员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ξ代表河南省GDP生产总值,θ代表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δ代表河南省城乡的从业人员总数。

2.1.2 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三次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之间的关联性,其目的在于找出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为此,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δ1、δ2、δ3分别表示三次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数。

2.1.3 河南省人才素质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或地区拥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以及专业劳动技能等统一能力的综合表现被称之为人力资源素质[12]。人的素质的形成是先天性的,但是会因后期受教育的情况而改变。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13],而且高素质人才能够很快的学习新技术,从而转化为劳动生产力。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与教科文卫的投入之间的回归模型如下,其中,τ代表教科文卫的投入。

2.2 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河南省1980-2011年相关数据为基础,并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回归估计结果。

2.2.1 河南省人口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a. 预测变量: (常量), 城乡从业人员数(万人), 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b. 因变量: GDP(亿元)

a. 因变量: GDP(亿元)

经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根据上述分析得到这样的结论:城乡从业人员对河南省区域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较强较大,固定资产投资额次之。

2.2.2 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a. 预测变量: (常量),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万人),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万人),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万人);b. 因变量: GDP(亿元)

表4 回归模型(4)

系数a

a. 因变量: GDP(亿元)

经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根据上述分析得到这样的结论:第三产业人员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最大,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小。

3.2.3 河南省人才素质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a. 预测变量: (常量), 教科文卫的投入(亿元);b. 因变量: GDP(亿元)

a. 因变量: GDP(亿元)

经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为:

根据上述分析得到这样的结论:教科文卫的投入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最大。

3 政策与建议

新世纪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不断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投入和开发已日益成为河南省同其它省份进行经济竞争的战略选择。为了提高省内人才的素质,河南省应继续增加教科文卫的投入,将对人才的教育和科学的研究放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加大教育经费支出,不断提高省内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人才流失的现象。

第11篇

关键词:品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观察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一种正向关系,这种正向关系表现在:区域品牌较好的地区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也较好,反之,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往往落后。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强势品牌越多,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则所创造的国民财富就越多,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关的[1]。

一、文献综述。

波特(1998)认为,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产业集群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获得交易成本、外部经济和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品牌效应凸现,提升区域品牌就势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进一步指出一个国家的成功并非来自某一项产业的成功,而是源于国家内部众多的产业簇群,区域品牌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簇群,带动区域周边地区的发展。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国内已有许多研究。孙宏杰(2002)认为,区域品牌包含的两个要素中的第二个要素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过对“温州现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设区域品牌的好处以及温州建设区域品牌的经验。陈方方(2005)强调,地域品牌有识别、搭载、聚集、刺激的经济效应。何铁(2005)指出,品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吴程或(2005)认为,区域品牌可以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能够形成地域分工与产业分工的有效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武跃丽(2005)认为,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续的品牌效应,更强大的吸引力,在对外宣传和区域经济发展中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肖志明(2009)从品牌带动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问题,通过晋江品牌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找到品牌带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为其他区域通过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可见,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至今还没有系统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发挥品牌带动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更应展开清晰、彻底的研究。所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时展和经济转型的紧迫要求,构建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机制”一词的含义为[2]:事物在内因与外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其表现形态。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是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产生的一些变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区域品牌,使区域经济和区域品牌共同持续发展。

1.区域品牌的内在带动机制。

(1)外部规模带动机制。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通常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企业中,多数的企业规模比较小,内部规模经济难以观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断外部化和专业化生产的深入,各个企业的生产都集中于某个特定的产品和特定的经济环节,产品和服务可以同时满足其他厂商的需求,区域品牌的外部规模经济也就显现出来。相对于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对于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间集聚带动机制。

大量中小企业在大城市的近郊区或中小城市(镇)集聚成群,空间上的接近使经济活动高度密集。从硅谷到中关村,从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从娱乐业、金融业、酿酒业、冶炼业到高科技产业的集聚,都是因为有某种或某些优势资源的存在,这些优势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如农产品、矿产资源、水陆交通的便利)、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企业集群在某地诞生的个性化条件。另外,空间集聚不仅带来生产上的外部经济性,而且还产生智力与管理外溢。例如:对于集聚的企业,即使自己不进行科研开发,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隐性知识外溢带来的好处,如:由于大学或科研机构的集聚使当地企业技术进步比其他地区的企业更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使区域品牌企业获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

(3)整体优化带动机制。

整体优化效应是指群体内各组织由于增长上的协调而产生的收益。区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区域品牌是一个天然的区域创新系统,在某一区域的机构集中能够形成一个共享的文化与学习区域,产生一个学习与知识传播的网络,积淀丰富的社会资本,从而促进区域系统的创新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如作为高技术集群区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识密集、流动的高质量劳动力、鼓励冒险并容忍失败的氛围、开放的商业环境、产学研的互动、政企与非赢利机构的合作、专业化的商业服务机构、高质量的生活等特点而被誉为“技术进步的源泉”。

2.区域品牌的外在带动机制。

(1)关联带动机制。

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般都有一个主导核心企业,通过该主导核心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区域品牌。一个区域有某个领域的产业或企业出现,随即与之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原材料、零配件供应、产品制作、销售渠道甚至最终用户就会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地趋向集中,汇集于区域的各企业,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求规模经济,寻求互动式学习和创新,寻求在产业价值链上新的机会和更有影响力的竞争位置。

(2)扩散带动机制。

区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与区域外围之间通过双向联系来获取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劳动力和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区域提品和服务。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会形成对原材料、零部件及辅助产品等的较高需求,从而刺激相关部门的建立及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4]。

3.不同类型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机制。

(1)由特色资源、技术工艺形成的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

地理气候、地貌条件和文化特质、传统工艺是很难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区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或是因为悠久历史的特色技术工艺,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龙井茶、景德镇陶瓷、苏州刺绣等。在特定区域内,基于当地独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人文环境或特色技术工艺,围绕某一主导产品或产业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步树立起来能代表本地区特色的品牌。这种具有特色竞争优势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它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阳毛尖、福建安溪“乌龙茶”和“铁观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这些地方借助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并通过区域品牌效应在市场上实现品牌对产品的增值作用。

(2)由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品牌的带动机制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区位特征、资源共享特征),使区域内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创新优势,形成区域品牌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种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品牌企业空间聚集形成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产业品牌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很难模仿的。这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往往具有乘数效应,他们是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三、发挥品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用品牌引领经济发展的理念。

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导。我们对于世界经济强国的了解和认识大都是从品牌开始的。

通过波音、通用、微软、可口可乐、沃尔玛,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强大的美国;通过奔驰、西门子,我们认识了德国;通过三星、现代,LG、了解了韩国。同样,这些国家对世界经济和市场的渗透、占有和垄断,也是通过这些品牌实现的。正是因为认识到了品牌的好处,他们高度重视品牌战略,许多国家把品牌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始终把打造品牌作为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战略,坚持不懈地围绕自己的品牌来提升产品质量,培育企业文化,提供优质服务,推进自主创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响力,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此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龙头、产业链条、产业集群,树立用品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搭建用品牌整合资源的平台。

品牌的基础是企业和产品,引导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重视品牌的培育和研发,加大品牌创新推广的投入,不断开发出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牌产品;对于企业现有的品牌应该进一步巩固提高,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同时鼓励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的生产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重组,加快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聚集,着力打造区域经济的旗帜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业为龙头,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品牌规模效益,把现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门,争创中国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通过授权生产、授权经营、连锁经营等方式,实现快速的品牌扩张、规模扩张、市场扩张。如吉林化纤“白山”牌商标被认定驰名商标后,大力推进商标许可使用,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因此,广泛深入地开展品牌建设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设的公共平台,为充分发挥优势品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奠定基础,继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整体优化区域资源,奠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基础。

区域品牌存在的价值在于它在市场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实质就是将区域品牌放在目标顾客心目中给它一个独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区域鲜明的品牌个性。[6]由于空间差异的客观存在,每个区域的禀赋是不同的,每个区域的优势也各有千秋,因此区域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区域定位的基础是区域最具优势的资源,优势资源是区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区域品牌的培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规模性、低消耗、可持续性的特有资源才是优势资源。在培育区域品牌选择重点产业时,我们一定要选择那些建立在可持续性的优势资源之上且具有发展潜力、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重点扶持。

4.发挥品牌效应,推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

品牌之所以对任何企业都具有吸引力,是因为它的品牌效应。产品品牌的声誉一旦树立起来,就会通过消费和流通领域的传播,迅速扩大产品的影响力,赢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只要产品质量信誉不受损害,它的影响力及其经济效果就会长期持续下去,以至延续几代人的时间,并且品牌的信誉可以由一种产品放大到一组产品,产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为企业甚至地区的形象,由此带来的经济效果也起到了乘数作用。由于品牌产生的扩散、持续和放大效应机制,刺激市场需求,能给企业带来一连串的利益。市场营销学认为,当品牌被公众认可后,就成了一种载体,在此基础上,利用其品牌效应,将其做强做大,形成品牌企业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经济。

总之,只有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全国品牌乃至国际品牌,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占据国内外高端市场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发挥品牌市场带动作用是振兴经济,提高国力的必经之路[7]。

参考文献[1]马志强。区域形象—现代区域发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孙日瑶。品牌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8.

[3]刘阳。中国品牌[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爱华。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5]王秀海,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硕士论文,2007∶5.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综合实力,正辐射效应指数

一、前言

2006年年底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从2007年开始重点建设江津、万州、涪凌黔江、合川、永川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着力将这六大城市打造为重庆市的次级区域经济中心,形成以主城为中心、六大区域经济中心为依托的水滴外溢式发展模式。但时至今日,重庆市已选择的这六大次级区域经济中心是否货真价实、实至名归,非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是否已经实现超越发展成为新的区域经济中心,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社会各界进行探索和研究。

次级区域经济中心是指在某一范围内除最发达的经济增长极之外而存在的经济较为发达、社会服务较为完善、支撑引领省域范围内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中心,拥有较强的生产、服务、交通、物资集散、旅游和文化等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功能。它可能是在传统的经济中心城市发展而来,抑或是异军突起发展起来的城市,是在省域范围的区域经济范围内的城市圈、城市带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经济效应最大化的城市。

二、现有研究综述

次级区域经济中心实际上就是地理或经济意义上的次级增长极,国内外关于次级增长极的理论研究已相对丰富,主要有佩鲁(FPerrous,1955)提出的“增长极理论”、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ar,1993)提出的中心地理论、戈特曼(JeanGottmann,1956)提出的城市经济圈理论、普雷维什(RaúlPrebisch,1962)的“中心—外围”理论等,而国内则主要有通过借鉴“增长极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的中心城市论、城市群理论和经济增长点理论等,这些理论都为次级区域经济中心发展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

而目前国内外关于选择和评价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国外由于其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特殊性,几乎没有关于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实证研究。国内关于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实证研究也是近年来才逐渐出现,主要有邓清华(2006)、陈敦(2004)、李锦章(2003)等对次级区域经济中心形成机制、发挥作用的研究,郑治伟(2010)和曹佳(2007)等人提出量化指标和方法对次级区域经济中心进行选择评价的研究。其中,郑治伟、孟卫东通过选择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运用计量模型计算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三个方面综合得分排名来选出次级区域经济中心,曹佳则通过选取空间结构、城市人口和GDP作为指标采用引力模型来确定区域次级经济中心,国内更多的是关于省级或是更大区域城市群经济中心的研究。国内选择和评价区域经济中心的方法主要如下表中所示:

表2-1.不同研究者研究方法及指标选取

方法

集中选取指标

计算方法

代表人物

中心城市竞争力模型

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社零总额、人口、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GDP、资金利税率、外贸收购总额、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等

静态分析、主观权重赋值分析、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

顾朝林(1991)、宁越敏(1993)、胡伟平(1994)、叶依广(2002)、王心平(2002)、郭震洪(2006)、杨勇(2007)、资娟(2009)等

城市综合实力模型

GDP、人均GDP、非农业人口、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公路客运总量、公路货运总量、邮电业务总量、从事各类科技活动人数、总人口、年末就业人员数、实际利用外资额、城镇居民年平均工资、农民纯收入等

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层次分析法

国家统计局(1992)、代学珍(1999)、符小洪(2002)、叶依广(2004)、高丽娜(2006)、冯德显(2006)、曹佳(2007)、郑治伟(2010)等

区域增长极模型

代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的:人均GDP、经济密度、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固定资产投资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实际利用外资额与GDP之比、进出口商品总额与GDP之比、非农业人口等

主成分分析、最大离差和均方差组合评价;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

徐大图(1997)、肖大鹏(2002)、韩延玲(2005)、白彦壮(2004)、孙继琼(2006)、王丽珍(2006)等

城市经济辐射力模型

用非农业人口、GDP、综合实力指数变量通过断裂点模型计算城市引力、城市场强、城市引力距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