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学评课稿

数学评课稿

时间:2023-01-25 21:54: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学评课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学评课稿

第1篇

一、这节课给我的感觉

1、杨老师的谈话引入做得挺好,她首先是通过创设情景,出示三位航天员,并说明神舟7号发射成功,圆了几代中国人漫步太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科学家要在茫茫的大草原上迅速准确地找到返回的航天员的位置,首先要确定好什么?由此引出学习确定位置的重要性。“座位”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象。例如用数对写出小青的位置,根据领到的数对找到自己的新位置,这些活动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习情境中,学得积极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充分利用实物数学,让学生动手、动眼,利用小组工作,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整个课堂还是很活跃的。

二、三个方面可以肯定

1、目标定位准确,能很好的根据这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切实可行的定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设计合理,能充分考虑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的引导和以学生为主体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整节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教学理念新颖,在课堂中能充分的使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使用实物教学、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能恰倒好处的进行引导,课堂氛围良好,师生关系融洽,教师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热情。

4、学生知道细致、学法深入,通过整节课的教学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变了。通过教师耐心、细致的引导的学生学习,使她感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整节课特色

1、能在教学当中注重学生的年龄特色,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个性教育。

2、构建合理。能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特点。构建、营造出新颖,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3、层次清晰,能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有的放失的层层推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使教与学的过程一目了然。

四、提几点建议

1、要重视课堂评价,在课中对学生应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增加他们学习的信心。

2、教学语言不太规范,有些惯用语言应尽量少出现。

第2篇

学案:

根据实际情况,做有针对性的学案设计,原则上是自己设计,也最好是自己设计。

学生学案完成后,及时收回,由教师统一保管,最好是装订成册,一个学生的学案装订为一册;

教案:

教案与学案是不分家的,有一份学案就要有相应的教案(包括课题、教学目标、重难点、所需课时、所用教具、教学策略,教学反思)。

课堂语言:

提倡使用下发的《课堂激励性语言(试行稿)》。

评价表:

要及时、准确的反映出课上小组为单位的学生表现。尽量不要全是表扬,或者全是批评。

集体备课:

考虑到实际情况,一个大周至少举行两次集体备课,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流程:一人一份同一内容的学案设计找出闪光点,写出共同学案选取一人授课集体评课做好记录(结合听评课记录中给出的几个方面,有其他没有涉及到的适当补充)

上交的有授课教师的学案、教案、说课稿、评课稿(包括课题、主讲人、时间、评课地点、班级、参与教师、评课记录即优点与缺点)

听、评课:

每大周听课至少四次,要求一节理化生课,一节非理科课。

每大周至少举行一次公开课,同一个年级组的老师一人一节,有对比、有发现,才能有改进。

反思:

教案中要有教学反思,一课一写;

学案后的“我想说”,是学生完成学案后的反思,教师必须收回来看看,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

针对本周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最晚每周后周三晚上交,打印版即可。

第3篇

小学英语的优秀评课稿 5 B 5A Mdule 2 Unit 2的评课 对4A Mdule 4 Unit 3的评课4B Mdule 3 Unit 3的评课对1B Unit 3Lets learn的评课B 5A Mdule 2 Unit 2的评课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课的特点,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入手,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句型学会询问朋友,家庭成员及老师的一些情况,用游戏,介绍,问与答等多种活动激发学习积极性,通过层层深入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调用原有的知识,合理地整和新旧语言材料,激发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与使用英语的能力.

教师在设计这堂课时,从叫学生上台来叙述,问答开始就为新课的导人打好基础,到最后的巩固都作了精心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一般现在时的句型而展开.大多数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一层进一层的教学活动中,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在活泼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感到了学习英语的快乐和获取知识的满足.对4A Mdule 4 Unit 3的评课

根据四年级学生好奇心浓厚的特点,并根据小学英语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认真观察,注意倾听并能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目的,联系本课特点,从培养的语言能力入手,通过各种方式,运用学生身边的事物,合理地运用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与使用英语的能力.

教师在设计这节课中,充分注意到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的教学要求.从5

第4篇

一、不一样的课程设置

以前的大多数教师培训,课程都是专题性的,重在理论认知与知晓操作,具体到实际操作的内容不多,而本次却不一样,主要突出实际操作,这主要缘于调研的结果。

第一轮调研,培训对象数量调研,分两次进行。一次是由教委人事科进行摸底,要求各学校报送在村校工作的教师情况,由此统计出村校教师的基础数据。然后由进修校挂出培训对象,让各校再次进行核实与更动。根据培训人数,大约1800名的规模,进修校初步确定分两轮培训,每轮培训5天;培训内容初步定为专题培训,分师德专题、教育理论专题、教学设计专题、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班主任工作专题、学科教学论专题、教师专业成长专题、有效教学专题8个,每个专题半天时间。

第二轮调研,村校教师的教学生存现状与培训需求调研。由进修校的学科教研员负责,通过问卷调查、召开村校教师座谈会、听课观课等形式,对全县的村校进行分类别、分区域的抽样调研。通过调研,完全推翻了预设的8个专题的培训内容,几经座谈征求意见,几经研讨,形成了以“提高村校教师教学基本功”为主题的以备课模块、上课模块、听评课模块、班队活动设计模块的培训内容,并形成了培训课程表(附表)。

二、不一样的培训方式

1.分类实施小班化培训。根据村校大多数是包班这一现状,把近1500名培训对象分成语文、数学两类进行培训,语文、数学学科的申报由教师自己在第二轮摸底调研时填报。每类设20个班,每班配备一名班主任与两名学科辅导教师。每班学员最多38名,每名辅导教师最多辅导19名学员。 2.认真遴选辅导教师。为了保证培训的效果,在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的前提下,辅导教师就至关重要了。我们首先召开汉丰一至六校的校长会,一是听取他们对村校培训方案的建议,二是让他们按教学尖子、师德楷模、管理行家、沟通能手四个条件同时具备推荐辅导老师。

3.扎实开展辅导教师培训。在村校教师培训展开前,提前一个月举行辅导教师培训,先集中讲培训的重要意义与相关要求,然后分语文、数学两组分别开展培训,既听取他们对培训内容的建议,更让他们明确重点、明确职责、明确做法,让他们初步掌握备课、上课、班队活动设计与听评课这四个模块的实际操作要点,确保他们提前精心准备,做到早启动、早筹划、早安排,统一认识、统一要求、统一行动。

4.统一要求与分班实做相结合。为确保20个班对备课、上课、班队活动设计与听评课这四个模块的培训要点与培训要求能够统一,采取了总辅导员在总控制室讲解,辅导员在班上组织学员收听讲座的方式,每个模块的讲座时间不超过90分钟。总辅导员讲授完毕,由辅导员组织本班学员进行讨论消化与实际操作。将总辅导员讲的操作要点一一落实到每个学员的实际操作之中。

5.统一辅导教师的辅导流程。20个班40名辅导教师,为保证每班的每名辅导教师的辅导内容与辅导行为基本一致,我们明确了辅导教师的操作要点。

三、不一样的培训保障

1.教学保障。培训分语、数两轮,每轮历时5天,4个培训内容模块用时4天,备课与上课模块各用了一天半时间,而专题讲座的时间又只占一天半时间的八分之一,其余时间均是在辅导教师的个别辅导之下的现场实际训练与操作,力求听得懂、记得住、用得来、效果好。在时间安排上,五天的培训时间里,学员每天都应于早上6:00起床,晚上10:00归寝,每天上、下午各排两节课,中途休息20分钟,每晚排90分钟的晚自习时间(最后一个晚上除外),晚自习由班主任到场两个晚上,辅导教师到场两个晚上,每个晚自习均有规定的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每天白天的每节课与晚自习,均要不定时地点名一次。

2.考核保障。本轮培训考核采取过程考核与结业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过程考核由单项考核与出勤考核两个方面组成,单项考核由4个写作即备课稿的写作、教学设计的写作、听评课稿的写作、班队活动设计的写作与2个论坛(见课表)的发言情况组成,结业考试采用书面纸质方式进行,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计成绩。单项考核不合格者应在培训期间补修合格,合格与良好等级可在培训期间自己申请补修高等级。至培训结束,每项考核还有不合格者,该次培训的总成绩视为不合格。

第5篇

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做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其本质就是为师生服务。为校长做好教学管理的参谋。

一、树立一个宗旨意识:“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信念、学生有进步”

张集小学位于非乡镇所在地,学校的发展面临师资匮乏、名师外流、生源减少和优质生源下降多重不利因素的深度制约。张小人在思考如何为张集百姓教育民生谋利,做大做强教育这块蛋糕,让张集人民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和压力,也是我们所有张集小学领导和教师深知的教育伦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张集小学逐渐寻找到一条“以质量提升为支撑点,以内涵发展为着力点,以特色提炼为生长点”发展路径。

二、服务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两大生命主体。两者的成长和进步是学校内涵发展的载体、是实现学校特色形成的促进者、是学校质量提升的关键,更是实现张集教育民生“最大公约数”的造就者。因此,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服务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做好常规工作。

1.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以逐步形成团队文化为终极目标

三流的管理人管人,二流的管理靠制度,一流的管理靠团队文化熏陶人、激励人、指引人。张集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突破人治的制约,以各项教学规章制度规范指导全体教师的教学行为。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我们制定了《张集小学教师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制度汇编中不仅收集了省市关于规范办学的要求,而且还提出了校本化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案。人手一册,加强学习,检查落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打好校本研修的组合拳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校的校本研修扎根于课堂教学的研究。围绕课堂教学校本研修,我校正常开展“四课”活动: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新教师上汇报课,青年教师上课题研究课,优秀老师上精品课。听课、评课、上课是最有效的校本研修,最生动的业务学习。除了上述常规教研课外,我们还制定了一些措施随时了解课堂教学的质态。如开展每两周一次的推门听课或抽签听课活动,由学校行政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听课指导小组深入课堂一线。虚心向老师学习,真诚与老师深入交流,在一次次交流碰撞中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加强了教学管理人员与老师的情感,促进了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本学期校长和教导主任听课都在30节以上,牢牢把握学校的课堂教学的制高点和话语权。另外本学期除了注重听课,更加注重了评课工作,每次评课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抽取2-3个老师重点评,其他老师交评课稿,由上课的老师负责将有价值的评课整理成文,供组内成员分享。将评课活动时间和空间都进行了拉长,放大了评课的效益。本学期还开展了一次全校性的精品课评课,根据我校惯例,每学期开展一次校级精品课展示。语文、数学、英语各推荐一节,全校教师不分学科进行观摩。然后再开展说课、评课活动。老师们从听课、评课中活动了理论与实践都有了提高,形成了较好的教学研讨氛围。

第6篇

《角与角的度量》评课稿

执教者:汪秀平(指导师) 天河中学:涂圣德

对于新课程,我们初一的数学教师还处于摸索之中。我个人认为新课改以来最大的特点是教材的编写与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前的数学教科书是由一个个精确的概念、一个个深刻的定理、一连串抽象的证明组成。现在的教科书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内涵和形式,不再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时的模仿对象,而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教师的课堂角色也开始变化,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刚刚听了汪老师的课,我觉得她在教材处理上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上已经逐渐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下面我就具体的讲一下:

一、教学目标:根据《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是教学中师生所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和标准,本节课对知识的深度、广度的要求明确、具体、适当,在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训练上的要求明确,教者明确提出了结果性目标、过程性目标、体验性目标,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了“角”的有关概念、认识了“角”的表示、认识了“度”“分”“秒”、并会进行基本的换算,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学习并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课堂上不是简单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过程:教者先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角”的实例,再呈现出书中的有关情境,时钟的针、鳄鱼的嘴、国旗、剪刀,并以时钟的时针的夹角为先导,自然地引入“角”的测量和表示问题,即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体现“角”的四种表示方法。在学习“角”的度量之前,教者先让学生做合作学习,在量两个角的度数时,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尝试解决,最后老师导出“度”“分”“秒”。在进行“度”“分”“秒”之间换算的教学中,教者注意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教者在习题的安排上也独具匠心,巧妙地安排了几道拓展题,使学生在吃得饱的基础上又能够吃得好,从而全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这节课教学脉络清晰,并突出了重点、抓住了关键、突破了难点,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进行,依据教学实际,灵活而恰当地采用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本节课的组织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教者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的积极性。

三、教学技能:教者能机敏而恰当地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总体把握能力强,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态大方(感觉可亲可敬),板书工整、布局合理,而且恰当地采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可以呈现教学对象之形象及教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强化刺激、引起注意、激化思维、增加信息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不足之处 。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是一节成功的示范课。

通过这次评课,使我无论在对新课改的认识,还是新教材的教法、新课程的评价上等诸多方面都受益非浅。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正。谢谢!

第7篇

关键词:校本研训一体化 任务 形式 策略

2013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我校在高职升学中取得辉煌战果,本科录取率接近百分之六十,专科录取率百分之百。就业率也是百分之百,升学就业“两条腿走路”双丰收,职教发展又迎来新的春天。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职校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校近几年来针对师资队伍现状,尝试校本研训一体化的思路,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丰富研训形式,促进教师优化发展,围绕研训课题,增强教师科研意识,激发教师成长欲望。

一、明确研训一体化的目的任务

在数学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扎实有效地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解决新教材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通过校本研训,让每位教师学习、接收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探索一条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培养一支能教书、会育人的合格教师队伍。通过校本研训,促进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二、保证校本研训一体化的多种形式

针对当前我校教师现状和学生实际情况,创新多种有效形式,扎实开展校本研训。

第一、教师自学先行。主要是要求教师在业余时间利用报纸书刊和网络平台,通过自主学习的形式先行培训。使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了解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及相应的内容、方法、手段,要求教师学习必需有笔记,能够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写出阅读体会,从而达到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的目的。

第二、集体备课是保障。学校要求各年段学科备课组每周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每周一位教师主讲备课过程,其他教师给予补充,共同研讨课时计划,设计课堂教学,形成学习共同体的一种研训模式。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反思、交流、互动、共享成果,推动教师集体智慧与个人风格的有机统一。这种模式主要是提高教师驾驭教材,分析设计能力,每次都有中心发言人,然后大家集思广益,精益求精。

第三、课堂教学是根本。就是“教学型”校本研训,它是指围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的研训,把研训融入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全过程。以“课”为载体进行研训,研训成果的呈现方式是 “教学设计”, 也包括“说课稿”、“课件设计”、“教学后记”、教学论文等。这是最直接的研训模式,也是校本研训中的重点,这种模式主要是锤炼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艺。所有的数学老师每学期必须讲一节开放课,针对不同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通过以课代训的形式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第四、课后评议能升华。针对职高学情,多人同听一节课,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视角说课、评课,在评课中,课堂设计、教材处理、创设情境、启发探究等等都是研训的话题。教师在评课时,对事不对人,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努力使教师通过评课活动改变自己,改变教学,使评课真正成为教师学习提高的过程。集思广益,教师都觉得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调控能力很有帮助。学会倾听,学会与同伴交流,是教师自我反思的重要方式和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第五、科研课题提升能力。就是“研究型”校本研训,以“课题”为载体进行研训,研训成果的呈现形式是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立足课堂教学,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以专题形式作为研究对象,用1~2年的时间,以实验的方式,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总结、提炼为研究成果,并以此指导后继教学。如本学期重点研究“班内分层法”教学探讨,作为学校研训的课题。做到方案、计划、活动、记载、成效、研训报告、研训成果的一一对应。使教师由“教书匠”转变成“科研型”教师。

第六、以赛促训,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校本研训后,教师参加专业技能比赛、备课、说课、优质课比赛、教学反思比赛等等,使教师提高业务能力,每一次比赛对教师来说都是一次促进,每一次成功都是教师发展的新起点,成功的喜悦是前进的动力。

三、把握校本研训一体化的基本策略

第一、课内培训与课外培训相结合。

课内培训是整个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课内发现问题,积极思考探讨解决,到形成理论回归课堂指导教学,教研室把各种教研活动纳入到培训计划之中,如教学调查、教材教法研究、教学指导等都成为培训教师的手段。使课内培训与课外培训紧密结合。

第二、理论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校本研训一体化的过程既是教师研究的过程,又是教师实践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成长的过程,研训一体化培训模式要求教师在培训课上是教员,在教学业务上又是实践者。这样,通过指导教师说课、上研讨课、评课等环节,引导教师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使通过实践训练提高能力的目的得到保证。整个过程体现了学习与实践的一体化和研讨与培训的一体化。因而,学校对校本研训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是深化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普遍和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需要。

第三、集中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

第8篇

(一)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素质。

在本年度里,新课程改革仍是教研工作的重头戏,引领课程改革,既要加强理论学习,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学习:一是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和各年级教材的要求,力求做到熟悉教教材,掌握教材。二是学习了明德学校的“数学分层测试卡”的相关书籍,在学习中认真领会“以学生为本,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数学学习中都能有成功的体验”思想,感悟专家的各种讲座实质,并且及时反思自己的工作,写下自己的感想。三是积极参加教育系统的学习工程的学习活动,自己选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建议》一书进行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用专业理论充实知识底蕴,除此之外认真学习了齐齐哈尔市教育局下发的《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关于构建普通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意见》(试行稿)、《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关于普通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稿)等相关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二)立足课堂,做好常规调研。本年度借集中调研和教育教学管理评估检查的契机,先后在3月和9、10月份,深入10个乡9所乡直小学和1所村校和6所局直小学进行听课评课导课,听评课在百节之上,在听课的过程中,及时与做课教师平等交流,充分肯定教师的优点,提出可操作的建议,扎实有效做好常规调研工作。

(三)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做好青年教师“升格”培养、骨干教师“风格”培养工作。深入基层学校,走进青年教师(长山冯春明、东阳王芳、张敏、宝山高丽等)和学科骨干教师(实验冯敏、五小张艳玲、东阳李成娟等)的课堂,一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引领青年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尽快提升教育教学的能力。

(四)为全县教学教研活动提供研讨的课例。在本学年的两次全县小学教研教学活动中,提供了6节数学展示课例,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有效实施“五个一”工程,进行了学科校本培训工作。在局领导、校领导的指示指导下在4月24、25日进行了小学数学校本集中培训,本次培训充分准备,精心布置,在培训中展示研讨了数学学科不同课型的5节课,真正做到了以课例为研讨的依托,积极引领参训教师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探讨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实施教学的技能。

(六)四月份组织骨干教师参加了齐齐哈尔市的首届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在本次活动中,积极推荐参赛选手,参加竞赛的选手有东阳乡直小学的李成娟、王芳老师,音河乡兴十四小学的马春波老师,指导参赛选手做好赛前准备,最终3位选手都以较好的成绩进行了展示。

(七)充分利用网上资源(黑龙江省uc小学教研在线)开展网上教研活动,全面提高我县小学数学教研水平。本学年借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的契机,组织10个乡6所局直小学的部分骨干教师积极网络中进行同备一节课的教研活动,这样的大型的多人次的网络教研是首次,让更多的人分享到网络的资源,感受到网络的教研魅力,我县有8名教师的论文和案例获得了网络教研优秀成果奖。

(八)积极参与专项调研。在教育局指示下,在我校领导的带领下,参与了全县的中小校的调研工作,在此次调研工作中,我负责的是调研要点中的6至10项。从作业、测试后质量分析、校园文化建设、在校体育活动时间、德育活动计划5个方面进行了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各校均高度重视此次检查工作,都相应作了认真的安排;从检查结果来看,各校都有自已的特点。总的情况是:作业量及批改情况,体现在作业本上的量是适量的,教师批改及时,多数教师批阅比较认真,有的有激励性语言;大多数学校的学生本面整洁、书写认真规并且能在教师的指点下修改错误,通过作业达到温习巩固的目的。

(九)积极参与评估工作。在此项工作中,承担了现场组的组长工作并完成了成果展示和小学组的材料汇总。

(十)认真做好期末命题(本年度命题18套)、测试、成绩统计、测试后的分析工作。

(十一)积极参与明德学校的课题实践活动。按要求及时向上反馈信息,深入六所实验学校,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如何使用《分层测试卡》,随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全面检查。在课题实验的扩大阶段协助教育局普教

股做了基础性的调查积极相关的信息反馈,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十二)其它工作。

1、积极参与“国培”的网络活动,督促并辅导参训教师完成学习任务。

2、参与了幼教开展的教研活动。

3、参加了兴隆乡中心学校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师竞赛活动。

第9篇

《有趣的夹子》评课稿 数学源自生活,运用于生活,幼儿生活中就有许多“数学问题”存在,如果教师只是用叙述性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讲解,那些零散、无意识的知识,他们只会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自主的学习呢?〈〈纲要〉〉指出:“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本次活动以:听铃声夹夹子――为娃娃夹夹子、贴红点――开汽车三个环节展开认识15以内数量的活动,让幼儿在轻松与活泼的气氛中自主学习、探索、并且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活动设计新颖,打破了传统教学,科学性、实用性体现的较明显,幼儿在玩夹夹子游戏是,显得得心应手,因为这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通过这个哟系,让幼儿发现,原来数学也可以这样有趣,孩子们通过自己亲手操作,获得了感性经验,且感到奇妙无比,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升上来了,为下面一个游戏做好了铺垫,在不断的成功操作中,那种愉快的心情,激起了他们学习的欲望,而且教师融入幼儿中间,极富亲和里的语言,夸张到位的表情,无一不是使活动生动活泼的元素。

本次活动还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到复杂,显示简单的听铃声夹夹子,这是对数字的复习,也是为下面活动的“热身活动”,之后,用夹夹子把数字记录下来的方法,做到了边做边说,记说同步的发展过程。在下面的环节中,该老师适当加深了难度,让幼儿从有提示性的做动作到自己动手操作,自主选择,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师设计活动的科学性,与《纲要》的要求紧密贴和。

当然,也要指出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幼儿间的交流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教师没有即使鼓励幼儿进行互相交流,如果及时鼓励了,那幼儿的操作兴趣是否会更浓了呢?还有,在活动中,幼儿似乎不够大胆,老师在着方面还可以多加些鼓励、支持的目光或暗示给他们,得到了老师的鼓励,幼儿更大胆发言,这样的效果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另外,水果娃娃为何不涂成彩色的呢?哟而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用上颜色鲜艳的苹果、梨子,他们的兴趣也会会更高涨了。

好的教学活动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希望大家一齐努力,为上一次成功的课而努力,谢谢!

第10篇

五年级上册《平均数》评课稿范文 平均数是用来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表示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本节课是基于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上,通过对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通过移多补少,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代表数值,可用来进行几组数据之间的比较,这样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感性支撑,使抽象化的问题形象化。教学从提炼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化矛盾,感受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意义。

邹老师这节课上的比较扎实,步步推进,在设计上花了一定的功夫。

本节课有几个亮点:

1、 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比如在导入时设置了新余火车站的日平均人流量的情境问题,让学生理解、感受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就在日常生活中。

2、 营造了愉悦和谐的氛围,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了真实有效的课堂。在课的导入中,教师以真实事情激趣;在新知的教学中,以问题激疑;在巩固练习中,融入生活,让学生亲近数学。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和教学语言都很精练,具有亲和力,营造了愉悦和谐的氛围,努力去感染和激励学生,使他们产生求知欲,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去说,多给学生提供机会,如你知道吗你有不一样的方法吗你有什么心里话要说,你认为哪种方法好,自己试一试等,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增强参与的主动性,不断地去思考、探索、讨论、交流,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不断休验成功的快乐,在认知与情感的交互作用下,学得积极主动,形成一个真实有效的课堂。

4、 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不忘记德育教育。例如练习一中,平均水深110cm。小刚身高145cm,他下去有危险吗?这样既让学生加深了对平均水深的理解,又给了学生一次安全教育。

第11篇

新课程的改革,作为一场如何重新认识教育中的人的思想革命,为教师重构课堂教学道德搭建了一个发展的平台。读课标、研教材、练命题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向。

一、读课标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的建议。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法规,是不容逾越的底线。十年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经历了一次重大修订,新公布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使读课标增添了新的内涵。

读课标,首先在于读懂所教学科的课程性质。如“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和原实验稿课标提出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比,突出了语文课程是一门运用汉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课程。而“交际工具”的功能在其他门类课程中也具备,并且也是“最重要”的,如英语课程。

读课标,在于正确确定教学目标,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更能体现教学道德价值。由于现行课程标准描述精度不够,导致基层学校在课标实施中难以把握,往往是以中高考的选拔标准拔高了教学要求,形成了恶性循环。读懂课标就要把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能力标准具体形态化,把学习水平的界定精细化。

读懂课标还在于要走出对三维目标的误区。新课程的三维一体的目标不是简单等同于每门学科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大多数课时的教学目标还是以认知与技能为多,可以说是短周期目标。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长周期目标,是在课堂教学中伴随教学内容得到体现与关注,是在一段时间里体验和积累的结果。三维目标作为课时目标表述时,常常是融合性目标,那种机械地划为三种目标的表述则是一个误区。

把教学目标改为学习目标的表述是课堂转型的需求。现代课堂要体现自主、合作、发展的教学道德,现代课堂的核心思路在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

二、研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研教材是要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是要系统性地把握教学内容。教材文本传递的是信息价值,教师习惯认为教教材文本内容就体现了教学价值,往往把教材文本内容表述为教学目标。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教材文本所包含的教学价值需要教师去发掘,这一点在语文课程中尤为显著。例如,记叙文的课文教学,教师都不免把记叙文六要素列为教学内容,列为教学目标。其实,那是汉语言文学系文学概论的教学内容,中小学的语文课教与学记叙文是学习如何运用语言表达事和物。以高中文科教学必修课的“综合法”一课教学为例,教材文本介绍了综合法的概念、特征,如把文本这些内容表述为了解、掌握综合法作为教学目标提出是不完整的。这一课的教学思维价值在于如何运用学过的数学定理、技能去证明新的数学问题,是一节数学基本思想能力的教学,是一节学生数学经验的运用,要发掘的教学价值是针对例题给出的数学内容的掌握和运用。而什么叫综合法,综合法有什么特征,仅仅是文本信息的表述,在例题求解过程中指明即可以,否则学生即使知道什么是综合法,但不掌握例题所涉及到的学过的数学定理和技能,他还是无法用所谓的综合法进行解题。

研教材就是发掘什么是把教材文本信息转变为如何传播信息的核心能力,那才具备教学价值,才能教以所学、学以所教。研教材,也是通过读课标、读教材的单元说明去发掘单元系列或模块系列的教学价值。通过说单元主题,单元知识结构(比如画知识树),说教学建议和评价去进行备课,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三、练命题

现行的教育体制绕不过中考、高考,我们社会的大背景还难以改变,但是我们做校长的、做教师的应有责任,也应该努力去做到力所能及地为学生减负增效,那么对考试命题的研究是势在必行的。作业的训练,是学习主体个性化、学习内容问题化、学习能力实践化的体现,不做光听很难具备应考的能力。教师需要的是如何提升学习内容核心能力的针对性,学习水平界定精细度。教师要在改革作业上给力,才能真正的减负增效。

教师对高考命题的研究在于把握认知策略,也就是去辨认哪些核心内容是必须掌握的,要进行教材信息的编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意义的提取,还要学会知识的迁移。认知策略在一节课中或一次作业训练中不要面面俱到,那是教学效率的大忌,要进行有意义的选择。

要改进教师作业(测试)的讲评课。讲评课的学习目标是从作业反馈中生成的,是针对学生暴露出的学习问题而提出。对试卷的分析更为关键,是抓住学生暴露出的学习问题案例,而讲评的教学价值也正是对案例的讲解,而不在于泛泛地讲作业题的对与错。教师每次讲评都应该有核心内容的建构,如何尝试让学生去建构是最佳的教学方式之一,学生学会归纳,学会概括,是学能力的提升。对那些在核心内容做错的学生还一定要求他重做一遍,只有在做错了重做中才能得到锻炼,很多学生错了再错,就是缺乏这个过程。教师的讲评课如有一个大的变化,就能够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

第12篇

《6、7的认识》评课稿 有幸听到两位老师组织的《6、7的认识》这节课,《6和7的认识》是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0—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另外,“6和7的认识”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6和7的加减法”以及进一步学习“20以内其它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而一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虽然对6、7已有初步的认识:会数、会比较大小、会写等,但在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以上的背景下,两位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不同教学风格的数学课,虽然设计不同风格不同,但效果很好。两位都师都创设了有效的教学情境,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的一年级学生,至始至终都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很好实现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经历了这次教研活动让想起了几点问题。

一、把数学课上的简单些,说的更确切点是给数学课瘦身。把复杂的课上的简单些,简单的课就要上的有厚度有深度,哪些环节可以瘦,哪些不可以瘦呢?引起我们深思。我个人认为给数学课瘦身,首先我们要认真解读本课教学目标,所处的地位,作用、前后联系,同时更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对于6、7的认识,数数,比较大小写等,学生已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学前时也有过学习。所以在这些环节是不是可以做适当的瘦身。但6、7的基数的意义和序数的意义,虽然之前0-5的认识中有所接触,但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区分基数与序数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环节的教学要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基数与序数的区别。今天的两节课中并没有重点体现出来。

二、纵观这几节课,我个人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多了,但生生互动减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也在减少。这是不是瘦身。

三、这两节课中有几个细节似乎值得思考。如:吴老师在教学数6个圆时,问学生:你是怎么数的,几个学生回答后。师引导读法,并总结:刚才老师是从上往下,从左往右数,强调这样才不会数丢。我们说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老师这样的数法固然是好的,但细想一下,除了这种数法之外还有其它数法吗?如从左往右再从下往上等是不是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更何况如果以后出现不同的图形是不是用这种办法就行?这样似乎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马老师教学断尺找出0、1、2、3、4、5、6、7这一环节时,我不明白,断尺在这里到底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出示断尺?马老师在奖给学生6颗星后,简单渗透基数序数的知识后马上出示金鱼图解决同样的问题。奖给学生的6颗星是一个很好的数学素材。是不是可以把它用透。就不用出现下一个环节。这样是不是好些。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也许有些不妥,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