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4 04:24: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高考;加分;减分;教育;革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8-0054-03
一、高考改革与人才培养战略的调整
国际上普遍地把高等学校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下的教育称为精英教育,其余则为大众教育。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在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上有较大的差异。前者强调的是通识,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后者更强调研究能力,主要是为学生未来从事高端领域的工作和研究打基础。高考改革,学科分值权重的调整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将由服务精英为主的“精英模式”,转向服务大众为主的“大众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基本上是为精英教育服务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考试命题围绕精英教育的需要设计,课程、教材、教学和高考较好地适应了一部分有可能进入精英阶层的学子上名牌大学和毕业后进入高端研究领域的需要,但是,也忽视了80%以上普通学生的需求。一方面,这种以服务精英为主的教学,以高考应试为目标,课程难度往往超出课程标准的范围,教学广度、深度加大。对于一部分非精英学生,他们花费大量心血学习的一些高难知识,在他们未来工作实践中,可能终身不用一次。非母语地位的英语,在学生未来的工作实践中用到的机会也很少。学校对大众类学生,用培养精英的方式来教育,让学生在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花费大量时间学习高难的、对他们后续的人生不能产生多大作用的内容,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大量需要的语言交际知识和运用能力,人文素养,作为国人必须具备的民族精神和信仰又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造成另一种低效。这种非对称的低效教育,严重影响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广泛的疲劳效应。对此,国家和教育部门自身一直都在寻求改革,试图通过颁布课程改革文件,通过行政手段从正面推动。然而,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以服务精英为主导的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不从高考制度上改革,根本难于撼动,教育部又启动了新一轮高考改革。这场改革,表面上是高考语文学科的加分,英语学科的减分,但其背后有着深远的用意,实际上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重大变化,意在引导整个基础教育由以往重点关注少数精英的利益,转向关注全体受教育者的利益,从而带动整个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目标、价值观念、课程教学和评价手段的全面改革。
部分省市高考改革以后,语文学科增加分值,考查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相联系,并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满足基础的语言运用、民族文化传承等大众教育需求,发挥语文学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英语学科降低分值,回到学科应有的地位,引导学校教育关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落实课标的基本要求,重视语言的实用训练,避免对大多数学生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考级制度,又为名牌大学录取学生提供了一项重要参考,为一部分学生进入精英教育预留了空间,而社会化的考试,又避免了学校对学生的统一要求,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力。这种改革必将很好地兼顾少数精英和最广泛的教育大众的利益,促使基础教育回归本原。
二、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的重构
作为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的存在。课程的内容往往随着不同时期教育目标的变化而变化,课程结构和功能也会因教学目标的差异,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分化或整合的趋势。历史上,我国课程经历过多次的解构和重建,其中每一次变化都曾引发相应的教育变革。这次高考改革,学科分值权重的变化,也必然会带来基础教育领域课程体系的解构和重建。
现代课程论认为,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和方式是由不同的设计思想产生的,一般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按学科领域设计的学科课程;二是按生活活动设计的活动课程;三是打破学科界限把有关学科合并为广阔领域的综合课程;四是以专题为中心设计的核心课程。分化和整合是其中两种最基本的设计思想,也是两种最重要的课程调节功能。经过大量的考察,我们发现课程的整合和分化对教育类群的价值指向非常明确。课程越分化,它的专业化程度就越高,就越适合对精英的教育;课程越整合,它的专业性越弱,综合教育价值就越高,就越适合大众教育。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幼儿园的教师问孩子“雪化了是什么”,孩子答“是春天”;小学老师问学生“雪化了是什么”,学生大多答“是水”;初中老师问学生“雪化了是什么”,他们回答会更专业“是H2O”。很多人在考证这一现象的时候,往往只看到现象本身,片面地诋毁我们的中学老师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殊不知这正是不同课程所产生的不同教育功效的反映。幼儿园选择的是综合性课程,教育过程不追求专业知识的准确性,重视的是精神教育,因而促进了孩子们综合创造能力的发展。中学课程,学生开始接受精细化的专业教学,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发展,所以他们大多能从专业的角度来回答。这个案例,对于我们今天的课程改革很有借鉴意义。青少年阶段学生未来的专业方向还不确定,学校教育并不需要那么高的专业要求,课程设置不宜过早的分化,应该更多的采用综合化方式,追求综合的人文教育价值。
古代课程是高度综合化的课程,老师给学生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讲经(四书五经),讲史(二十四史),讲辞赋,很难有绝对的分科。每讲授一项内容实际上都包含着音形义、文史哲的成分在里面。现代学校把古代综合化的课程分化为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多个分科课程,课程的专业性得到加强,课程的综合教育价值则大打折扣。举一个例子,传统课程分化为语文和政治两门课程后,语文课变成了语文知识的学习课、语言技能的训练课,丧失了原来的人文情趣;政治课变成空洞的道德说教课,失去原来的文学魅力。结果让两门课都变得不是课,学生怨声四起。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设置不能过细,要走综合化的路子。
2014年4月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头条以近5分钟时间,破例报道了重庆市谢家湾小学的课改。该校将过去的十几门课程整合成数学与实践、阅读与生活、科学与技术、运动与健康、艺术与审美五门“小梅花”课程,打破专业界线构建新的综合性课程。这种改革有益于消除中小学教学将课程过度分化,重复设置,占用学生大量课外阅读、社会实践和体育锻炼的时间的痼疾。国家顶级媒体的强力关注,实际上暗示了国家对在中小学推行课程资源重组的高度重视。我们认为部分省市的高考改革,将语文学科分值提升到180分,也是要推动语文课程资源的重新组合,实现语文课程的综合化,促进语文学科在语言知识技能学习、国民基础人格培养、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整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如果语文课程在高考分值提升以后,仍然拘泥于以往的语修逻文、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纯粹的语言技能,进行重复累赘的训练,对语文学科、对基础教育、对广大学生势必都是灾难,唯有推动语文教学的深层改革才是正道。
三、高考改革与课程教学的深层变化
高考学科分值的变化,考试题型结构和考查内容必将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又会极大地促进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解构和重建,带来语文课程资源的重组、英语课程的分级,从而引发这两个学科教学的深层改革,进一步带动其他学科的整体改革,促使整个基础教育的教学更加趋向理性,走向务实,从根本上消除应试教育赖以产生的土壤。
部分省市的高考语文增加到180分、英语降到100分以后怎样考,是现在社会各界最关心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要从现阶段这两科高考的利弊说起,从高考对中学课程教学的影响说起。语文高考基本的考查范围是语言基础知识,现代科技文阅读,古诗文阅读、翻译和默写,文学作品阅读,语言运用和写作,题型模式相对固定。这种考试,考生可以不必通过扎实的语文学习,只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应试训练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从而造成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轻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生拼尽全力进行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最终不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成绩。相反平时不认真上语文课,考试时投机取巧,有时也能取得好成绩。古典诗文、文化经典这些千百年来流传的民族精华,照理学生应该背诵得越多越好。遗憾的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政治、历史、地理的考题答案,学生背得津津有味,但只要一转向语文,书声就戛然而止。语文高考要求背诵的内容太少,太单一,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导致一门最需要诵读的学科没有诵读。除此以外,长期以来语文高考只考语言知识和语用技能,基本上不考文化,又使一门最应该有文化的课程,变得越来越没有文化。高考改革,就要从这些痼疾开刀:一是要大量增加默写内容,分值可以增加到50分左右,涉猎要广,考查范围应该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历代诗文、史志,重要作家、作品,通过这项改革拉动语文课程重建,丰富语文的学科内涵,还语文课堂和语文早读以朗朗的书声。二是要选择优秀的古代经史著作设题,或章句注疏,或题解墨义,促使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真实的、有价值的经典阅读,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充实学生的文化内涵。三是要改革文学阅读的命题形式,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文学形象的自然属性、生命意义和社会价值,自由地发表见解,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广泛地开展真实的课外阅读。四是联系现实生活来设置作文题,作文命题要从现实生活中选材,让学生发表见解,表达对社会问题的态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推动中学作文教学的全面改革。让语文课程通过一次次的写作实践来引领学生修养品性,历练人格,激发他们积极参加改良社会的伟大实践,实现美好的人生。我们深信随着语文学科高考分值的增加,高考题型的优化设计,语文学科一定会重回母语学科应有的地位,回归语文教学的本原,采用语文学科固有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真正的语文教育,肩负起传承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神圣使命。
关于英语学科的改革,主要是课程教学要区别对象、分别对待。对于大众教育对象要降低难度、防止学科过度扩张。对于精英教育对象,可以通过社会化的考级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学校主要负责基础知识的教学、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提供基础的教育服务,同时,通过设置不同级别的社会化考试,供有学习能力的学生自由选修,使整个学科回到一种应有的状态。
基础教育实现从“精英模式”向“大众模式”的转变,学校课程由分化走向整合,是我国教育从古典主义走向现代主义,又摆脱西方现代主义回归民族本原的一次重大革命,是中国教育的伟大复兴,其作用和意义不亚于从传统的学堂教育走向现在的学校教育,我们热情地呼唤现代教育的第。参考文献:
[1] 金一超.论精英和精英教育的逻辑起点[J].现代教育论丛,2008(8).
一、“现代教育”是与“传统教育”相对而言的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概念。1899年,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概念。认为以他为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是“现代教育”,而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则属于“传统教育”。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无论是在教育思想,还是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具有明显的区别。传统教育强调:教育是生活的预备,是接受知识、掌握本领为将来的生活打好基础的过程。而现代教育则认为:教育本身就是生活和生长,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生长、生活的过程。也就是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在教学方面,传统教育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强调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而现代教育则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儿童的亲身体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要求用这新的“三中心”来取代传统的教师中心、书本中心和课堂中心。“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概念的提出,使人类对教育的认识更进了一步,有助于人们更加准确地把握不同时代教育的特征。要强调的是,杜威本人并没有把“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当作特定概念而加以限制和约束,没有说“传统教育”只能指代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人为代表的教育主张,“现代教育”只能指代以他本人(杜威)为代表的教育主张;而是呼吁人们把这两个术语作为普通名词来使用,赋予更加广泛的涵义。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教育”或者“传统的教育”,不仅指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理论和主张,而是指一切旧的、过时的、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思想、理论、主张和实践。同理,“现代教育”或“现代的教育”,也不仅仅指的是以杜威为首的教育理论或主张,而是指一切新的、先进的、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教育观念、思想、理论、主张和实践。
二、“现代教育”是与“古代教育”相对而言的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工业革命的完成,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变化。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适应于机器大工业生产的需要,人类的教育走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现代教育诞生了。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是适应生产力发展不同水平的教育,是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教育上不同表现。现代教育建立在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标志的现代生产力水平上,适应于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古代教育建立在以青铜器和铁器为标志的古代生产力水平上,适用于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与古代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具有民主性、普及性、科学性、生产性和世俗性等等特点。———从办教育的根本目的来说,古代教育是统治阶级的禁脔,单纯地为统治阶级服务,把统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统治阶级的接班人;而现代教育则打破了统治阶级的垄断,不再单纯地为统治阶级服务。现代资本主义教育不但把统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新的统治者,而且要把劳动者的子弟培养成为新一代的劳动者,现代社会主义教育则把全体青少年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从教育者来看,古代教育的教育者主要是中小官吏、教会教士和不第文人,而现代教育的教育者则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教师。———从受教育者(教育对象)来看,古代教育的对象主要地是统治阶级上层子弟,而现代教育的教育对象则是社会的全体成员。———从教育内容来看,古代教育主要是“统治术”的教育,在西方是“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在中国是“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书》、《礼》、《易》、《春秋》;现代教育则主要是普通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及现代生产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技能。———从教育手段来看,古代教育是笔墨纸砚、粉笔黑板,而现代教育则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卫星电视教育和互联网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从教育方法来看,古代教育主要的是口耳相传、死记硬背;而现代教育则有多样化的方法。现代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有:以语言传递为主的讲授法(讲述、讲解、讲演)、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演示法、参观法,以实际锻炼为主的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社会实践活动法,以研究探索为主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暗示教学、情景教学等。———从教育管理制度来看,古代教育往往是政教合一、宗教与教育不分;而现代教育则是有独立的教育行政体系。———从学校教育制度来看,古代教育往往是由比较简单而互不联系的几种学校来实施;现代教育则由多层次、多类型、具有完整结构的学校系统来实施。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不同特征,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不同需求,反映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制约作用。也反映了教育的生产性,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性。
三、“现代教育”是与“近代教育”相对而言的
通常,我们把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这270多年的历史称为世界近代史,把从1840年到1919年这80年的历史称为中国近代史。相应地,这一阶段的教育就被称为近代教育,其后的教育就称之为现代教育。在这里,现代教育是近代教育的自然延伸,是近代教育的扩充、丰富和发展。所以,现代教育和近代教育在本质上没有区别。然而,由于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断变革,现代教育相对于近代教育,在程度和水平上则有很大的差异。———教育普及的程度更高、范围更大、年限更长。从普及的程度来说,现代教育打破了近代教育仅普及小学的限制,逐渐普及了初中、高中,甚至要“普及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义务教育”制度的普遍建立,使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儿童少年普遍享受到现代文明的洗礼。———教育的民主化程度在日益提高。随着“受教育权平等”、“教育机会均等”等观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和“综合学校”运动的轰轰烈烈展开,资本主义国家学校的“双轨制”逐渐向“单轨制”过渡,世界范围的教育民主化程度在不断地提高。———教育的宗教性不断减弱,世俗性不断加强。教会被彻底地赶出了教育领域。———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的知识总量以几何级数增加,出现了所谓的“知识爆炸”、“信息爆炸”,也使学校教育的内容不断充实,更加丰富。———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教师素质不断提高。从“兰-贝制”到师范学校的建立,从单一的师范学校发展为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从师范教育的“专门化”到师范教育的“非专门化”,培养和培训教师的机构越来越多,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完善的教师教育体系。———教育手段更加现代化。电脑网络的迅猛普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广泛而深入的应用,远距离教育,开放教育,带来了人类教育方式和手段的彻底革命。———教育观念进一步转变。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结构日趋完善。
四、“现代教育”是与“当代教育”相对而言的
通常,人们把“二战”之后称为当代,我们中国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称为当代。相应地,这一阶段的教育也就被称之为“当代教育”。当人们把“现代教育”与“当代教育”相提并论的时候,“现代教育”就是一个特指的概念,仅指从1919年到1949年或1917年到1945年的中外教育。这样划分的意义,在于强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的确,“二战”之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也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以原子能、计算机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对人类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适应社会变革需求,改革教育内容、调整教育结构、更新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就成为战后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可以看出,“当代教育”仍然是一种探索中的教育,是一种尚未定型的教育,是一种充满了生机而又没有充分展露其特征的教育。
五、“现代教育”就是最新的教育
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所说的“现代教育”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既未与“古代教育”相对应,也未与“近代教育”或“当代教育”相对应,而是泛指最新的教育或最先进的教育,或指目前我们正在探索研究和组织实施的教育,是新近、最时兴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教育”其实也就是“当代教育”的代称。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教育”有着许多“别称”:21世纪教育,新时期教育,转型期教育等等。现代教育就是一个进行时。
六、“现代教育”就是最先进、最理想的教育
往往,当人们在谈论现代教育应当如何如何的时候,其实谈论的就是未来的教育或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谈论的是教育向何处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这里人们所说的“现代教育”,其实指的也就是“现代化教育”或“现代化的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或未来的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充实丰富的概念,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标准。原有的现代化标准实现了,又有新的现代化标准提出来。人类就处于实现现代化的不断奋斗之中。因此,现代化始终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现代化的教育或现代教育,就是理想的教育,最为美好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教育”也就是“未来教育”或“理想教育”的代称。
教育信息化重在应用。教育部相关文件以及教育信息化专家都强调:要在应用上狠下功夫,在应用上有所创新;要善于发现和培育一批有效应用的典型,充分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通过典型引路,最终达到广泛应用。
我们期待着教育信息化应用早日花开遍地。
思考一:使用与效果“用”得怎样?
在今天,已经不会有人再去争论学校计算机要不要买,或者要不要建校园网的问题了。但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依然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用得如何?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用,而用得如何,实在是难以用一个简单的或“规范”的标准来衡量,这也正是我们一直没能从一个较准确的角度审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大困难。
但“用”实在太重要了,作为以应用为主的学校管理和教学,无论从哪个角度,脱离了“用”,什么技术都没有任何意义。那么,在现代教育技术较为普及的今天,让我们从更深的层次来思考下列问题。
电脑在课堂:真的以教学为中心了吗?
从调查来看,除了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目前计算机及辅助设备用于学科课堂教学的,绝大多数采用以课件演示为主的辅助教学,也有少部分以网络交互学习为主的辅助教学。当我们坐进课堂仔细地分析这些设备使用的情况及效果时,我们立刻就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1.公开与观摩课:课件成为“装点彩车”。似乎不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就不是好课了,不用课件上课的教师好像很落伍了,于是不管用得怎样,几乎所有的公开课、观摩课无一例外地会去使用课件,这些课件便成了装点这些课堂的重要“彩头”。其实大家都很理解教学中得根据需要来设置课件的使用,但我们还是遗憾地看到很多“画蛇添足”的课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课件不仅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反而浪费了课堂的时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严重的甚至把课堂弄得支离破碎。
2.日常课堂教学:教学跟着课件转。这可能是我们目前遇到最头痛的问题。现在的课件太多了,而教师们在运用这些课件的时候,却常会被课件“牵着鼻子转”。我们发现,有一些教师是根据课件来备课的,而不是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备课,让自己的教学思路跟着课件走,让课堂适应课件,让学生围着课件转,这样的课堂教学,必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教学课件提供的开放性不够,导致个性化应用比较少。有的教师拿到一个课件后想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修改,但有些课件没有源程序,加上一些教师技术能力不够,用之不到位,不用则可惜,所以经常被课件所困。
3.课件本身:不成系列单独作战。目前我们所用的课件大多是针对某个单独的教学内容的,有计划有系列地根据教学内容呈现的体系而设计的课件则较少,加上课件制作本身所运用的软件比较多,不同版本课件之间的互通性较差,成为课件系统化运用的一个瓶颈。
因此,以教学为中心的课件运用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这也就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挑战与更大的空间。
网络在校园: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
校园计算机网络是为学校各类人员服务的,它可以有多项功能,比如管理、办公、教学、通讯、学习、查询、交流、娱乐……看来功能强大的网络到底给我们的校园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似乎一切都在变,过去校园公告的黑板不见了改成了网络,过去写的教案放到了网络上,以前写在黑板上的生字打在了大屏幕上……还有什么呢?如果我们来拷问一下,扔在校园网上的那么多钱带来了多少回报?估计是许多人都要出一身汗的。因为投入太多,而真正“产出”的却太少了。
至今,还有不少人认为,校园网的应用是一项“多出来的工作”,这倒并不是否定校园网应用的重要性,而是要做好校园网应用是在正常工作之外的一件“多余事”,它算不进工作量也不能给自己的业务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于是,在许多学校,校园网的应用还是成了几个人的事,学校建网站也无非是个“宣传窗口”而已。
从这个角度看,校园网的真正应用还“远得很”,因为我们还没有走过最原始的阶段,我们无法预料网络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形态,但如果没有全员应用的意识,那么校园网就不会给我们的校园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校园网也就成为只是“建在校园里的网络而已”。
资源为教学:我们解决实质的问题了吗?
凡是建成校园网的学校,或者以区域为单位建成的城域网,多少都有教育资源集中在服务器上,而这些资源的使用情况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我们花了不少力气,购买了服务器把那些我们认为有用的资源整理出来,另一方面,这些资源却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没有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得到较好的应用。这当然不是因为教师们不需要这些资源,真正的问题是,资源建设与实际运用似乎是“两张皮”,这就如同火车的两条铁轨,始终“各走各的路”。
资源为学校解决了实质性的问题吗?答案至少是不完全肯定的,因为很多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资源并不能快速且方便地找到,而其中要强调的是,“校本”资源的建设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给教育资源打上学校的烙印”,一方面让我们建设的资源“校本化”,另一方面根据应用的需要去选择资源的积累。
思考二:管理与成效“管”得如何?
以我的理解,学校中的“管理”二字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理”为主的,“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服务”或“帮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事实上更是如此。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管理过程中,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值得思考。
首先是学校建设的规划问题。以我们建设的经验来看,对学校来说,三年或五年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和发展规划”对学校来说无异于一份宏大的发展蓝图,其中不仅涉及到数十上百万的资金问题,更涉及到人才培养、资源建设及应用效果等多项综合的涉及学校发展的整体数据与成效,一份合理且适度超前的规划与学校整体规划一样,不仅能指引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与应用的发展,而且能大大有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
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专项规划很难做,做好了要实施更难,但如果没有规划就会处于“今年不知道明年”的状态之中。在我看来,这份规划不仅要做,而且要校长亲自参与。
与此同时,无论从建规划还是实施规划,无论是搞培训还是抓应用,都要从校长开始一级级往下落实。如果校长重视且有法,那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就会一天一个台阶地向上走。
其次就是过程性管理的问题。要搞验收了,热火朝天地抓一通,要抓考核了,夜以继日地忙几天,或者为了某个什么证什么牌之类的加班加点,这些都容易做到,糟糕的是,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进展,这是许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有些学校给全部的教师配发了计算机而整体应用的水平和效果还是不见得怎么好。
原因何在?那就是过程性管理的问题。针对教师整体或个别的问题而采取的管理措施,就是过程性的管理。遗憾的是,许多学校并没有过程性的管理制度,或者有没有制度不重要,而是有没有这样的措施,哪怕是计划中定下来要做事都行,只有这样,才能一步步地去落实。
最后还有一个持之以恒的问题。持之以恒的问题就更简单了,“常抓不懈”,把要求与考核消化在日常的各项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之中,这样的落实才能有效与长效。
思考三:培训与成效“学”到哪里?
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过程中,必须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培训更是如此,用都不会,怎么能谈用好呢?无论是分层培训还是统一的培训,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这样才能真正“让每一只菜鸟都起飞”。
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学到哪里”?换句话说,必须要学会哪些本事呢?我们可以来概括一下。
1.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媒体技能)。这是一切的基础,对计算机本身的熟悉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关的一切操作技能,包括会进行系统的基本处理与维护,能对文档进行基本处理,能进行图片的一般处理,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在各项工作中的运用等。
2.熟练的网络运用技能。网络操作技能包括的范围很广,就教师来说,网络操作技能除了能熟练地进行网页浏览并进行下载上传之外,还应该能进行有关FTP的熟练操作、网络查询与基本的处理技能,如果能自己制作网页就更好了。
3.特别的软件处理技能。在掌握一般共用软件的基础上,每一位教师应该至少掌握一项比较特长的项目,比如能熟练地掌握图片处理的某一软件技能(例如PhotoShope),或者能运用某个软件比较熟练地制作个人主页。
4.专业的学科整合与研究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只有把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才能让技术发挥充分的活力,技术的价值也才能得到体现。
5.综合的信息处理能力。综合的信息处理能力包括对可用信息的敏感程度,对信息的分类处理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运用能力等。这些能力可以帮助教师很好地把现代教育技术融会贯通地运用于自己的各项工作之中。
现代教育技术怎么学?两句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一是“学以致用”。基于教师工作的特点,我们必须强调“学以致用”,一方面学了不用会忘记和生疏,另一方面学了不用就不必学。反过来,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巩固,才能越学越好。
二是“边用边学”。在用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很多“不会”,因为用了才发现不会,发现不会而又想用,所以就会去学,而这时候学的动力就会特别足,学得也会特别快。
思考四:应用与特色“强”在何处?
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特色其实就是应用特色,或者说应用程度的问题。应用要成为特色其实很难,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要用好是完全有可能的。用句简单的话来说,让所有的技术为教学服务,就是学校最应有的特色。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以校园网应用为核心,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校园网与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可以让以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无处不在,把应用推向学校管理的各个角落,铺满整个校园;反过来,校园网络也可以让学校管理无处不在,用网络的触角把管理推向纵深。学校管理的网络化,一是管理自身的网络化,二是管理手段的网络化。管理自身的网络化是指按照学校管理的规律,科学地组织管理程序、内容和方法;管理手段的网络化是指管理的实施与过程的网络化,计算机网络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实现网络化的管理,并逐步使管理在网络中从“有序”走向“无序”,这里所说的无序,是指自动化状态下的无序,即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那么学校管理也会从线性的管理到非线性的管理,而这正是我们的管理希望实现的目标,最终使学校管理成为立体的管理网络。
比如,校园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可以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规范起来,而科学规范的网络管理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的产生。
校园网与教学应用
真正要在教学中用好校园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解决了观念问题,解决了硬件与设备问题,解决了技术问题,解决了软件与教学软件问题,解决了应用的问题,才有可能让网络走向教学;只有让网络走向教师、走向学生、走向课堂、走向评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谈走向教学。
1.教师备课。教师备课的网络化问题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我们可以从网络化的程度不同把备课的网络化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教师备课资料的网络化检索,即教师个体在进行备课时,通过网络查询并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资源,丰富自己的教学准备,完成教学设计的过程。只要教师愿意并坚持这样做,这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二是教师备课过程的网络化。备课过程的网络化,是指通过网络来实现备课过程的共享,这种“示众”式的方法,对教师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但放下思想包袱,精心地设计网络载体,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当然教师备课的网络化还可以有其他的很多方式,这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与实践。
2.课堂教学。网络进入课堂,作为尝试,已经有很多教师成为先行者。但要真正实现网络教学,在中小学,还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实践探索。
首先还是网络建设的问题,网络要能够进入普通的教室,当然也包括硬件设备;另外,学生机房的建设在中小学还远远不够数量,不同类型的课需要不同类型的建设方式。其次是网络资源问题,网络资源现在尽管很多,但杂而乱,真正适合中小学的网络教学资源并不多,这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与业务部门一起努力,当然学校需要做的工作更多。第三是教师技能与整合能力的问题,这也成为网络教学的关键因素。
无论如何,尽管网络化的课堂教学还存在许多困难,但从不断的尝试中我们体会到,应用得当,计算机网络可以让课堂成为生动的、开放的、交互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教育现代性后现代性新现代性
论文摘要:教育现代性是世界现代化过程中教育表现出的过程和本质特征。以教育现代性为主导价值的现代教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新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发展观要求我们在理解教育现代性的思维方式上发生相应变革,超越经典现代性、后现代和第二次(反思)现代性的视域,走向一种独特的新现代性教育发展观。
在现代社会中,以人的理性与主体性为本质特征的现代性,无论是对历史还是人类的现实生活及行为都发生着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普遍影响。作为整个社会发展奠基工程的教育,在这个新世纪的开端,也需要对教育的现代性问题加以审视,以更加合理和健全的价值取向和观念形态来指导现实的教育改革。
一、教育现代性及其内涵
现代性是一个描述现代社会的文化总体特征的概念,它表征的是一种文化形态。当代英国社会哲学家吉登斯这样来阐释现代性:“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对现代性的研究涵盖了哲学、政治、社会和文化等不同领域,因而对其理解也就有了学科上的差别。哲学上理解的现代性,一般认为是伴随着欧洲世俗化过程和资本主义制度化过程中对时代意识的觉悟,是关注现在的一种精神,是大写的人对理性和主体性的追求,是一系列的理性化的制度安排。自2O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了对科学、自由、进步等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性核心思想的批判,随之而来的是现代性的教育观也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批判与挑战,我国教育理论界出现了批判现代性、崇尚后现代性的倾向。那么,究竟如何看待自启蒙运动以来教育的现代性,怎样看待后现代的批判,应该确立什么样的教育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代性的核心理念首先是理性。理性是启蒙运动用于替代上帝,作为价值资源与对现实事物批判的标准,是人们判定一切存在的合理性法庭。理性是人之为人、区别于动物的内在的规定性”。理性主要体现在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即人的主体性上。按照理性的原则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用理性原则规约人的情感、欲望、意志。人类的历史是以理性为主体的历史,历史是由理性的人创造的,人类最终能够战胜野蛮、自私,走向文明。现代性的典范就是做理性的人。现代性强调人类中心与自我完善。只有人才有主体性,只有人才是世界的中心和主宰”。人是万事的目的,即世界的存在都要服务于人类。人是能够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创造的,这是人的主体性最鲜明的体现。创造性和自由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两大动力。人是理性的存在物,也是为其理想奋斗的存在物。所以人在创造、改造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自己。
教育现代性是世界现代化过程中教育表现出的过程和本质特征。现代教育与现代性及其社会运动的过程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表现在编年史意义上,自现代性迄始,教育就进行着文化价值的现代性转向,就开始了教育现代性的文化精神的启蒙和教育现代性的展开或教育现代化,文化现代性启蒙、发端之际,也就是教育作文化现代性的转向、开始进行教育现代化建设之时;另一方面,表现在文化价值上,现代教育与社会整体的现代性具有同质性,文化现代性的价值主张规定着教育现代性的价值目标,同时教育现代性的展开或教育现代化也自觉地以现代性的文化价值主张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推动现代性的发展。
作为教育现代化运动在教育领域思想、观念、制度上的体现,其核心和本质依然是人的理性和主体性,其教育价值是注重和发展人的道德、理性和崇尚独立人格。哲学家梯利概括道,近代在文化领域也是思考精神的觉醒,人们批评活跃、反抗权威、要求自由。“理性成了科学和哲学的权威”,人们的注意力从超自然的事物转到研究自然事物,从天上转移到人间,坚定地相信理性的能力,独立地寻求真理,强烈地渴求文明和进步。近代科学对人的理性思维能动性的确信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科学的进步又进一步强化了人的理性的能动作用。就这样“人是理性的动物”再一次在近代科学的发展中得到弘扬,理性本身具有了价值的意义。这对教育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它突出了人的理性的重要性,使追求、发展人的理性成为主导的教育价值。人存在的理性意义在学校教育中对象化为知识、智力、能力。教学价值是追求知识、技能,并发展人的心智能力,包括杜威所提倡的反省思维的训练。在发展人的理性的同时,世界各国的教育家没有忽视年轻一代的道德教育。从夸美纽斯的、洛克的绅士修养,到赫尔巴特的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乃至杜威重视的民主主义社会中公民的素质和美育,都表现出对道德的重视。
世界现代化的进程是伴随着市场经济而发展的。市场经济使人类走出以群体为本位的生存方式,进人到以个体为本位的生存方式,它创造并要求个人具有独立人格。教育现代性张扬人的理性、弘扬人的主体性,尤其是学生的主体性,将教育活动视为学生的主体,有效地确立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于纠正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论有着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着问题:这样的教育结构模式将实践主体“个体化”和“自我化”。同时,教育主体容易形成单一的主体中心论。而这却是现代教育实践观的最大缺陷。现代教育实践观在把学生看作主体之时,容易忽视教师的成长,容易使学生形成对象性的思维方式、世界观和单子式的“占有性的个人主体人格”。一旦以这种人格对待自然、社会和他人,必然会造成“人类中心论”、“个人中心论”、“自我中心论”,导致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关系的对立和紧张,从而也有碍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同时,教育现代性张扬科技理性,追求标准化的答案,崇尚线性的思维模式,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扭曲了学生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应试的机器,学校也成为戕害人性的文化监狱。其悖论在于:一方面它确实需要培养有能力有教养的专门科技人才,但同时又存在着使人工具化、奴隶化的陷阱与危险。因为我们现存的教育一方面是使知识能力的训练陷入了“繁琐哲学”,而另一方面它又忽略、排除了作为教育根本的对人的心灵、智慧的开发,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对学生人格个性的培养以及学生独立、自由精神的养成,甚至有可能走向窒息和控制求学者心灵的反面。随着后现代社会的来临,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形成了所谓后现代性,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对现代性的批判,与此相应也出现了对现代性的教育观的批判。
二、教育现代性审视
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伴随着现代性的批判,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随着教育现代性问题的出现,人们开始对之予以批判和超越。这种批判最为激烈的当数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兴盛于70~80年代的解构性后现代哲学思潮。从德里达的“解构”、福柯的“人是近代的一个发明”到利奥塔的“向总体性开战”、罗蒂的“后哲学文化”,其矛头直指现代性的核心理念。与此相应,后现代主义者倡导教育无目的论,认为现在与未来没有必然联系,如果有目的,也是生成目的、差异目的。他们反对教育培养理性人、总体性的人和大写的人,倡导培养游戏人、生态人和小写的人。后现代主义反对科学主义、本质主义的教育研究观,认为科学主义、本质主义所追求的认识的“确定性”和“可靠性”不过是一种对其追随者、本质信念的心理安慰。后现代主义者倡导质的研究和叙事研究相结合(质的研究从知识论和方法论上看,明显地采取了反本质主义的立场),倡导复杂性、多元化的研究。他们认为教育无本质、规律和真理可言,反对对教育中本质、规律和真理的研究,认为教育研究的结果不具有一般性和推广性,强调教育研究的本土化、地方化、差异性、个案性和启示性。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主要是个人建构的,强调识的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复杂性和默会性;认为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建构的、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主张师生之间人格上的尊重、平等,师生在教育过程的对话、交流、体验和理解中实现完整人格的和谐发展。如当前的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对话教学,理解、共生、动态生成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等即是后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应当承认,这种用多极主体取代单一主体,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是一种“主体~主体”之间完整的精神交往关系,强调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主体地位,强调课程的本土性、地方性和学校特色性,强调教育评价的描述性、多元性、动态性和个性化,强调终身学习必备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强调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无疑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于改变我国在基础教育方面存在现代性危机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教育实践观同样存在着问题。它强调主体的理解、体验,突出了多元和差异性,忽视了客体本身对理解、体验的制约、检验和规范,“表现为没有客体底板的‘主体一主体’两极或多极主体模式”,“一元真理观、元理论和元规范、反映论、理性论等等统统被扫地出门。多极主体无拘无束,可以自由地凭需要、信念来行事或理解”,不再有元评价标准,即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而由于这种教育教学过程取消了标准和真理,只有多元、差异和独特性,“消解中心”、“反标准”、“反真理”,于是就走向了相对主义、虚无主义,最终走向了交往的唯心主义。目前这种现象在新课程改革中已经突出地表现出来了。新课改出现了极力倡导后现代知识观、过于强调知识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非建构性的倾向,认为新课改就是要玩中学、做中学。这些主张已经给教育实践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出现了“教师不敢在课堂上明确研究的内容……不敢给予学生必要的否定”的怪现象。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看待教育的现代性?
我们认为,正如现代性没有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一样,现代性的教育,也没有丧失它存在的合理性。现代性是一个未竟的事业。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精神指向,它指向人类的进步、幸福、自由与和谐,它主张通过发展科学,提升文化、促进生产来实现这种完整的精神指向;现代性是一种思维方式或思想原则,它坚信人类的理性能力,坚信逻辑思维原则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强调理论思维对现实的建构性指导作用;现代性是行为准则,它主张人类行为应当按照理性原则和价值目标而展开,在不同行为领域应当遵循不同的理性原则和价值目标,真、善、美是不同层面社会行动和交往行动的不同准则与追求目标;现代性是动态性概念,它没有确定的时间分期,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它因此而具有辩证性和否定性,它的开放性和扩展性意味着它永远不会过时,人类应当为这个未竟事业而持续奋斗。”哈贝马斯赞同对现代性的批判,但目的是为了发挥现代性的潜能,把启蒙思想家的理想实现出来,而不是走向相对主义,走向非理性。利奥塔曾高唱全盘拒斥现代性的后现代主义的赞歌,但在后来他却提出后现代“毫无疑问是现代的一部分,一部作品首先是后现代的,才是现代的”。但利奥塔由于在对现代性批判的反思中,找不到后现代性所提倡的“合法性”,最后迫使他承认康德的“现代性”思想——承认理性主义,承认统一性、普遍性和总体性。事实上,现代性依然很强势,“现代性”仍统治着我们的“公共生活”,而且全球的发展还依赖于现代性的发展。现代性、现代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是产生后现代主义及其教育思想的现实土壤。离开了现代性、教育现代性在西方的充分的发展,离开了人们对现代主义及其教育的充分发展所带来的后果的质疑批判,也就谈不上后现代主义及其教育思想,任何后现代主义的捍卫者都是现代性的捍卫者的孪生兄弟。尽管双方的侧重点不同,或以解构为先,或以重建为先,都是对“现代”的不同理解和态度。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依然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现代性的教育仍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对于我们来说还起步不久,整个社会、包括教育的前现代性还十分浓重,我们还处在由文化教育的前现代性向现代性转变过程中,处于南传统向“早期”或“简单”现代性、启蒙的现代性的转变过程中。如果我们将产生后现代主义及其教育思想的西方社会背景置换到发展中的中国,进而主张当代中国文化教育的取向应是后现代主义的,那是不切实际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教育现代性的发展仍然是有必要的,教育现代性目前仍然是中国教育的“未竞事业”,以教育现代性的主导价值为标志的现代教育的存在仍然有其合理性。对于中国这样一长期落后并渴望迅速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来说,我们是无法绕过现代化教育这种教育形态的。尽管文化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目前同时并存于我们这样“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但教育现代性与前现代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教育文化生态的主要矛盾,发展教育现代性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主体目标。如果我们发生身份误置,不注重教育现代性的启蒙、培育,将导致中国教育发展的主体目标的缺失,进而导致教育整个发展进程的混乱。就此而言,我们所要做的应当是踏踏实实地清理自身的教育现代性论域和论说基地。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主体教育
一、现代教育理念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由传授知识过渡到主向能力培养的转变,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由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得以实现。“应试教育”本质上是客体教育观的体现,把考试视为最终的目标,应试教育的误区导致迷信权威、思维定势,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兴趣丧失。“素质教育”则以主体教育观为主,把教育评价体系作为整体,使之最大程度上促进学习者的发展。“素质教育”中包含“考试”,但“考试”是手段,是发展的需要;“应试教育”中有“素质”发展,但这是选拔的需要和“副产品”。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使教育以人的素质智能培养为目的,知识技术的传授是基础,重在培养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学科素质和研究创新的意识与能力,以及全面素质。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主体教育两者的密切关系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具有学习、研究、创新能力并且知识面宽的多向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及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追求最优的教学效果本身就体现出主体教育的内涵。现代教育技术正朝着多媒体、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培养与完善学生学习主体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并由此建构有效体现主体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是培养与完善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关键
传统的教育模式通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借助书本教材和其他媒体将教学内容讲授给学生。传统教育模式的优点就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这对于教师组织、管理和控制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同时传统教育模式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就是,缺乏对学生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极大的阻碍了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导致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上缺少主动思考和探索的能力,而且自主性和积极性很差,显然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人才的成长。现代教育技术的提出极大的改变了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主动性能的培养。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中心的位置,教师应围绕着学生转。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多媒体技术按照人脑的联想方式,非线性地组织教学信息,这和人类思维的联想特征相符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教学信息非线性化的特点自由联想和选择不一样的路径,完成其他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形成多样化学习方式是培养与完善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保证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由于网络技术的大量投入,使教学不再受到地域和时域等因素的限制,这样使学者在学习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并根据自己的性格找到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甚至学习时间、学习地点都可以自由安排。有利于人类整体素质的提高应该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目标。目前的网络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采用的是协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教学策略,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网络技术使课堂教学环境更加有活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学生不再是受控制的对象,而是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可以同教师一起成为教学的设计者和控制者,有效的发挥了师生的主体性作用。
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培养喝完善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有效途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应用到各行各业,小到家庭、个人。因此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创造性工具。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课堂上或者是其他学科中,信息技术的巧妙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课程整合中,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和把握,科学分析信息技术的优点和缺点,不可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对学生而言,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M].1997.
作者:李月娥 李丽芬 刘斌焰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从知识与智能等方面,论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素质教育 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是先进教育思想与先进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现代教育技术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使其在创新人才培养及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真正位居制高点。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教育是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具有一定道德素质的人的社会活动,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行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对于大学教育来讲,素质教育就是要突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从而为他们奠定做人和做学问的基础,并具有较高层次人格的文明程度。具体地说,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进行知识和智能的培养;二是既要使其具有专业指向性,又要使其全面发展;三是既要注重近期效益,更要注重长远效应。
1将知识教育转向智能培养
当前,新知识大量涌现,一个人即使拼命地攻读也难以读完或记住他将从事的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今天的大学教育已不能再把单纯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职能,而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智能、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归根到底是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如幻灯、电视、计算机等,使信息的载体发生了变化,用数字、语言、图形、摹拟和图像形式完成教育任务,极大地刺激学习者的眼、耳、口、手等器官,可同时发挥左右大脑的作用,使学生的大脑得到最佳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有关未来的种种情况以令人可信的形式模拟展示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学生对待未来的能力。可见,现代教育技术培养了学生高度的注意力、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想象力和记忆力,提高了学习效率,缩短了掌握知识的时间,培养了学生的智能。
2将专业培养转向双向培养
随着科学领域的扩展和研究的深入,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越来越密切,这就需要培养双向人才,即培养既具有专业指向性,又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就必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快学生的学习速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去编制和选择各种电教媒体,将众多能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加以选择和组合,使之能最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在使学生学好专业的同时,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可利用录音机、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等教学媒体,将学生自我训练的技术、技巧与标准示范对照并矫正,使学生迅速掌握技术要领,培养了学生的技能技巧。另外学生通过对视听教材及多媒体课件的学习,还能从图象的画面、构图、色彩以及音乐中得到美的启迪。现代教育技术还能及时反映现代技术的新成果,不断充实学生的学习内容,使其知识水平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调。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素质教育中,使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既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增强学生智力、思想品德、技能技巧全面均衡地发展。
3将近期效益转向远期效益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专业领域的知识更新率不断加快,人们为了工作的需要而进行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尤显重要。一个人不掌握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不能及时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就不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就会被社会淘汰。因此,要接受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把受教育的机会分散在人的一生中,使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使知识不断更新,以满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在学生素质的发展中,有些方面如专业技术、专业知识技能等,是为了适应学生毕业后任职需要培养的,具有近期效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教育规模得到了扩大,而且使教育的资料与途径从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如利用广播、电视、卫星转换、计算机网络等途径传送教育信息,使人们可以进行选择性的随时随地的学习。通讯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各种函授学校、广播学校、电视大学、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等教育机构与教育形式大量涌现,为人们选择受教育方式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在多元化的教学体制中,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有目的地自由选择和变更学校以及所学的学科内容。各个年龄、各个层次的人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拓展了人才素质教育的空问,为人才素质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远期效益)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教育条件,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教育手段。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是广泛的,它不仅使教育本身发生了巨大变革,而且影响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生活方式等诸多领域。因此,要搞好素质教育,就应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充分重视研究现代教育技术。
通过新型教育的及时运用,不仅促进学生联想思维的发展以及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而且有助于发现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的实现。此外,探究自主学习在各种学习方式的选择方面,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而让学生在智能发展以及知识技能学习的掌握过程中获得极其宝贵的情感体验。促进人才的双向培养人才双向培养最主要的途径就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采用,从而加大学生学习速度的提高幅度。在教学矛盾的解决方面,相关教师则可以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来对其作出相应的协调,从而借助多媒体这个中心来完成教学的组织、设计以及评价等过程。此外,在教师进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往往不一样,因此,教师也可以据此来对不同种类的电教媒体作出选择。在电教媒体的选择方面要注重其教学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从而使得教学效率不断提高。此外,关于教学媒体的利用方面,还可以通过相关的视频和视听资料以及其他方面的学习资源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而学生个人方面,在学习进度和内容方面还可以结合自身的进度和需要来进行,从而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而多媒体的学习也使得学生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所存在的自卑感、紧张感和压迫感得到解除,并对自己的学习能作出轻松自如的安排。这样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使得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在学生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涉及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生的信息道德素质,其涵盖的范围会很广,不仅包括了人生观和道德观,也包括了信息观等,而这些在学生信息素质的形成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信息量的增长速度的加快,信息在给社会创造了很大的价值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计算机网络犯罪、网络虚拟游戏以及计算机病毒等,尤其是网络上所出现的不良词汇和不良信息更是日益浸染着学生的心灵。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可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把道德素质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并利用专题课以及相关的课程活动来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信息素养的树立创造良好的环境。
2素质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联系
现代教育技术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实施手段应试教育一直是我国传统教育中最重要的模式,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所采取的是以教师为重的单向式教学,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学生在知识方面的应用能力,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受到极大制约。因此,要真正获得教学教育的结果,则必须对应试教育误区进行突破,主要用以学生和实验为中心的模式来取代传统的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这样一种教学模式。而通过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不仅能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而且创造了更大的学习平台,使得学生探究知识和发现知识的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升。而随着新兴教学模式的提出,也必须要求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与实际的素质教育需求相符合,使得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能有效发挥出来,并通过多媒体以及其他教学辅助手段来培养学生知识认知的全面性,使得素质教育得以实现,如讨论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以及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等。
先进的教育技术能够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最有力的支持教育的新型模式主要是借助数字化以及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现代教育的方式。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能够把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具体、虚拟以及实体化,从而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而信息教学模式教学的中心在于学生,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创造精神以及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得学生由被动的角色地位转为主动的角色地位,并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锻炼了对问题的获取、分析和处理能力,而教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由主动地位转为指导和辅助的地位。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广泛拓展了教学的范围,同时也拓宽了整个教学空间,使得知识传递的方向更加具有多维性,不仅为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很多的机会,而且使得学习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空间中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此外,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对知识应用的能力会更加重视,而现代教育由于其所含的教学资源极其的丰富多样化,因此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具有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得到平衡,而且对于学生发展需求和创造力方面也很好地实现了平衡,从而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拓宽技术的应用范围教学模式的转变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它必须经过很长的过渡期,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具备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而言,很少掌握新媒体技术,大多把现代教育技术方法放在辅助地位,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和意义还没能充分认识到。对于这样的情况,应对这部分教师加强培训,让其把教学经验的优势与教学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编排出有利于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全面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实现。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重点,教师应对课程的知识进行深度的拓展,并利用多媒体技术,让教学内容通过课件或者视频的播放更加突出其层次性和重点难点,把抽象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具体化和多维化,从而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此外,教师还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知识的衍生,并把实际的生活内容连接起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探索的欲望,使得全新教育理念得以树立起来。
实现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尤其是学校的硬件设备方面也在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很多学校的课室都已经开始配备多媒体平台.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应该浪费这一资源,通过不断提高自身对多媒体平台的使用水平,使得教学模式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使得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变得更加融洽,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让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得以集中,最终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大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要对学生的自主性发展进行推动。学生素质发展不仅具有很大的自主性,而且其发展的程也是十分漫长的。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让学生在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中,能够结合自身的安排、计划和学习情况对自主性学习的方式作出选择,并进行远大目标的设立,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超越和激励自我,最终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
4结束语
【关键词】教育技术定义 教育影响
一、教育技术的定义
1.教育技术的定义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AECT)从1989年开始,花了五年的时间,组织了上百名教育技术领域的著名专家进行调研,先后召开了12次教育技术会议,特别是教学设计领域的专家教授参加的高级研讨会,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研究领域、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的、专门研讨。在此基础上,由西尔斯(Seels)和里奇(Richey)将讨论中达成的共识加以总结、整理、提高,并写成专著《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围》。该书由AECT审定通过后,于1994年以AECT的名义对教育技术作出了最简洁、最全面的表述,提出了有关教育技术的新定义。(Seels,B.B.and Richey, R.C.1994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The definitionand domains of the field AECT)AECT 1994新定义的原文:Instructional technology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and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learning.
这个定义有如下特点:
•明确提出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
•明确提出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利用”、“管理”、和“评价” ;
•强调教育技术的研究要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2.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
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
(1)设计主要针对教学系统中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包括设计学习过程,教学软件、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
为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设计之前,需要分析学习者的水平和特点,制定教学策略,然后再对教学系统与教学信息进行设计。
(2)开发是指将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尤其是新兴的信息科学和技术加以整合和集成,用于教学系统和其他相关系统的开发研究,包括开发教学软件、硬件、课程和教学模式。
(3)利用是指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利用,尤其是对新兴技术(包括新型媒体和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如多功能教室,远程教育及计算机网络等。
(4)管理是指对所有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主要包括教学系统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和教学研究项目管理等。
(5)评价是指对相关系统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并进行测量,给出定量和定性的判断并及时反馈,以使相关系统达到最优化。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和教学领域,使教育的观念、内容、手段和管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引起了人类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教育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使教与学的模式和教与学的方法发生变化:
(2)使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发生变化;
(3)使教材的观念和教材的形式发生变革;
(4)使教育超出了学校的范围,带动教育体制发生变化;
(5)使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发生变化。
1.对教育体制的影响
中国的教育体制目前分为四大块,即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各部分将逐渐趋于融合,实现四大教育一体化。
2.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现代教育技术中,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使学校之间的联合变得非常容易,且不受地域的限制。一方面使具有优势互补条件的学校加强联合;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之间的竞争,因为地域的影响已经不是主要的因素,更多的是取决于它能提供给学生的信息质量和数量。
3.对教师的影响
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可以加速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过程,促进认识的变化,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和提高应用能力,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时间、难度及进度的选择都具有更大的自由度。此时,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或指导者。教师角色也从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者”和学生活动的“导演者”。
4.对学生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个别化、多媒体化以及网络化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牛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水平选择合适的学习进度,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实现真正的“教育平等”。学生也由原来单纯听讲、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化为有机会主动参与、发现及探究的大体地位。
5.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的课堂学习方式向多方式和多途径方向发展。教材和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对象,通过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教师讲授及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方式获取知识,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或信息网络进行个别化学习。借助信息网络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实验室及图书馆等场所学习,还可以在家中或其他场合学习。个别化学习将与集体学习有机地结合,以往单一的班级授课模式会被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取代。
6.对学习方式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1)阅读方式的变革
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电子出版物向人们展示了全新而高效的超文本阅读与检索方式。
(2)写作方式的变革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及语言输入等;从单纯的文宇写作到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方式。
(3)计算方式的变革
文字的数字化使计算机从语言上升为文化,并使读、写、算融为一体。图像、声音及影视的数字化使人类逐步进入了“虚拟现实”的计算机仿真世界。
7.对教学媒体的影响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中,使教学媒体具有新的特点,表现在:
(1)教学信息显示多媒体化;
(2)教学信息处理数字化;
(3)教学信息储存光盘化;
(4)教学信息传输网络化;
(5)教学过程智能化。
三、小结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以上这些方面,按照教育技术的94定义,它还应表现在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领域,如教育改革、学校管理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就教育改革而言,它将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l.更新思想观念,建立全民教育观
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学校内部。人类的学习应成为终身的学习形式;也就是说,学习要按照个人的需要和可能,贯穿于人的一生,并使每个人都有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所有的教育机构和教育手段都将为终身学习提供条件和帮助。
2.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学科的不断分化和整合,使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因此要求学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应该不断更新。
随着学科和专业间的相互渗透以及逐渐普及深入,应该重新认识传统学科的划分和学科的系统性,使其调整到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3.寻求新的教育模式和传播手段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方便条件,促进学校教学向个别化学习模式和培养能力方面转化,使更多的人获得学习的机会。
总之,建设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环境,培养一支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学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大力发展网络技术,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基本内容。
参考文件
[1] Barbara B. Seels, Rita C. Richey,“ Instructionaltechnology: The definition and domains of the field”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Washington, DC
[2] 吴疆王润兰21世纪现代教育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科学技术更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来,使现代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从而诞生了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手段,就是利用科学技术,使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融入生活,在中小学教育中,以“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来体现。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信息素养即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而必须具备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所以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当前我国正在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同时注意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问题,二者同时前进。
一、作为学科教育,信息技术着重的是技能培养,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技能,更好的为生活和学习服务
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创造和传递。计算机作为信息获取、分析、处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位置,但我们决不以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掌握代替信息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只能将计算机作为信息获取、分析、处理的工具进行学习。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应从信息技术的高度、信息技术的角度进行学习,而不是脱离这个前提进行学习。
生活是学生的终身课堂,源于生活的知识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进而理解和掌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许多比较单调而且枯燥,但又必须了解的知识。例如,在《信息的编程加工》,我们以电视节目购物街猜物品的价格的环节导入,整节课以此为核心,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对算法的理解,从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编程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将教育和生活相融合!例如:在讲“使用我的电脑”这一节,有关“文件夹和文件”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计算机硬盘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文件夹,文件夹中为什么还有下一级文件夹或文件?这些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此时教师打这样一个比方:全校学生都集中在操场上自由活动,你爸爸来找你,就会很不容易找到你。如果你在自己所在的班级中上课,你爸爸就会根据你所在的年级、班级、第几小组,很快地找到你的。计算机硬盘里存放了很多功能不一样的文件,我们也需要一组一组分开来保存。然后通过一张“生活事物与信息概念”的对照表,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理清关系。
又如,在讲到Word文字处理中“绘制图形”时。教材中采用绘制一个三角形,然后经过旋转等处理组合成一个类似菱形的形状,这样学生感觉到比较枯燥。而笔者则先向学生展示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标志符号,如: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禁烟标志等,然后简要介绍绘制图形的基本方法,放手让学生利用插入自选图形来绘制其中的一个,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又让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各种标志的含义。这样联系生活的学习,自然效果要好得多。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只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或者其他相关的信息技术,更多的是和生活相结合,以现实生活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为例,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以掌握的信息技术更好的生活。
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着重的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是技能学科,而是否掌握技能的考核方法就是作品,而一件作品的最终完成需要大家的合作。而一件作品从制作到完成,特别是网页等比较大型的作品,不是学生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而作为老师,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在技术上提供指导,更多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完成,需要学生自主去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因材施教,耐心地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自主能力不断地得到强化。要改变强迫性、指令性模式,采取积极参与模式,给学生自己支配时间的权力。鼓励、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倡求异精神,鼓励质疑问难,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多思,不断生疑、质疑,在深入探索中解疑,从而获得新知,积极主动而富有创新地学习。
根据教学需要,由学生自愿或教师根据学生基础状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组,并进行分工,由基础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他们在听完老师讲课后进行操作时,在小组里边做边讲解,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介绍学习方法。其他学生遇到问题时随时向他们请教。小组遇到问题时,一方面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互相启发、交流,一方面由每个小组自主探究,大胆提出设想,敢于各种尝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及时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评议,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经验、体会,老师对学生自己发现或摸索出来的方法、知识、窍门予以表扬鼓励,指导其他小组掌握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这一章节,主要是要让学生将之前学习知识整合成网站的形式,并和交流。对于这样比较大型的作品,让学生独立完成几乎不可能。因此,本章节开始,教师先展示已经做好的网站,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在网站中在使用哪种工具,一个网站的设计到应该注意哪些(比如颜色,布局等),然后让学生分组,并进行分工合作,随时质疑、探讨、交流。此时,教师只是进行技术上的指导,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对发现、摸索出好方法、小窍门的学生或小组予以充分的肯定,并指导其他学生学习。虽然教师讲得较少,看上去教室里场面有些混乱,但只要学生在积极自主地学习探究,就能从中体会到自己来完成一件作品的乐趣,并从中获得与人合作的乐趣,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合作。
三、作为教育手段,现代教育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可以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感受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主探索研究。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的品质,又增强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可进行如火如荼的在线讨论交流。实践证明,课堂讲授与适当组织讨论相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辩识,而且可以使他们在这种讨论中,更好地认识自我,促进其开拓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更有效地组织讨论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样的讨论,充分地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教师在网上启发性的点拨、开导,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东西,而这正是讨论的教育价值所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促进教学改革。
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体验到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例如虚拟青蛙,学生可以做非常逼真的青蛙解剖实验;虚拟诊所里,学生可以斟酌情况对不同的病情做出诊断。
目前很多西方文化传到我国,使得我国的文化向多样化发展,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艺术教育同样也被时代的发展影响到,很多观念以及体系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僵化的思维模式被大大的扩展,包括艺术教育在内的各科教育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也可以看出,艺术教育的变化有些滞后于社会的变化,仅仅局限在国内,无法很好地结合传统艺术教育和新兴思想潮流,存在很大的弊端便是无法把大众化的文化转变为国际化的文化。我国普通院校传承了传统艺术的精华,也逐渐吸收了大量社会中现代元素,但是艺术教育需要更多地创新和发展,需要不断的进步才能够更好地延续下去,面对越来越多的教育媒介,艺术教育的趋势便是数字化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进入到了数字化时代,很多学科如自然、社会以及人文等学科的划分变得越来越模糊,各科目的交叉变得越来越大,出现了很多综合性的科目,如服装设计等,面对高科技的挑战设计领域变得更加的宽广,各种科技被使用在教学中,本文主要讲述艺术教育中的艺术教学的创新性研究。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便是数字化的双语教学。
二、艺术教育在现代教育媒介的创新研究
1、教育媒介对艺术教育的影响
(1)双语教学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所谓双语教学,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两种语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通院校艺术教育的方向以及培养对象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艺术教育越来与不适用于社会的发展需要,而艺术教育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艺术教育培养的学生往往都是一些泛泛人才,难以满足质量的要求,因此针对于艺术类学生而言,双语教学显得越发重要。很多学生都认为外语对于艺术而言起不到什么作用,因此在思想上就显得不够重视,但是必须看到英语的学习是我国适应经济化全球发展的必然选择,很多的计算机软件通常都是英语编程,若是掌握不了这门语言,就会无法精通计算机,很多的创新就无法及时的表现出来,因此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都应重视起来。
(2)数字化对艺术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等被广泛的使用,社会快速的进入到数字化时代,电脑的普及使得教育媒介中加入了网络媒介,实现了文字、图像以及声音的数字化,而且逐渐成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发挥重要作用的教学媒介。数字化是十分具有高效性的技术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在各科教学与实践中,艺术教育的一个衍生学科便是美术教育,在传统的教育中,从构思到设计建模分为好几个极端,在数字化时代,传统的学习行为被计算机所改变,很多的手工绘制以及模型工具等都变为了计算机制图,使得设计速度大大提高,尤其是一些专业化的电脑软件更是使得教学内容变的更加的多样化、系统化以及层次化,非常有利于艺术教育的深入展开。第二数字化促进了新的造型以及表达方式,这也是计算机对艺术设计的最直接的贡献,在构造物体以及图像处理方面,计算机具有很大的特点,使得艺术设计开辟了新的领域,在设计领域中电脑设计采用的是非物质实体,克服了手绘表达不清的缺点,更加方便表达内容。在传统的艺术教学中教学的重点通常都是理论和技能的掌握,因此学生的思维往往也都十分的倾向于专业课程的技能训练,计算机的引用使得以往繁杂的技能训练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表现方式不拘一格,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感受来进行设计,激发学生的灵感,这也是现代艺术教育的核心问题。
2、艺术教育在现代教育媒介的传新性研究
(1)针对于双语教学开展的创新教育艺术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便是双语化的教学模式,针对于双语教学的创新性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是修改教学大纲,更加深刻的理解双语教学内涵。明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双语教学内容与模式,实施更加有效的课程资源开发、整合、教学策略等,以便更好的帮助教师确定正确的双语教学理念,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双语教学应该包括双文化的教育,对双语教师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这类教师必须能够非常清楚的明白不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以及文化背景、内涵和差异,并且在教学中能够很好地组织语言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教授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掌握专业性的技能知识,更能吸收多层次的世界文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其次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营造出良好学习氛围,为创新性思维的展开提供教学环境。实施双语教学的主渠道便是课堂教学,艺术教育的双语学习目标、艺术教学目标以及之间的矛盾等都需要进行完美的解决,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知识面的扩展,在这里并不是说,专业技能不重要,而是说在这个基础上尽量是学生获取更多的新信息和新知识,逐渐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主动建构的精神。第三是普通院校应加强艺术双语教育的师资培训,可以在寒暑假期间对教师采取集中培训,专门进行外语能力的综合培训,尤其是艺术类专业的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教师去国外进行培训以提高教师的外语口语水平以及教学水平,并且学校还应定期举办一些艺术教育双语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以及一些教师之间的交流研讨活动,提供给学生更加具有专业化的师资力量。
(2)数字化模式下的艺术教育创新性研究在数字化发展越来越宽的影响下,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更快的创作艺术作品,更新艺术观念。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变为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数字化教学模式,数字化教学模式在创新性教育研究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学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自,鼓励学生自主进行选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第二实施创新性的教育,教师首先要把创新教育理念尽在心里,逐渐改变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努力发现学生的不同思维模式以及创造能力,是传统的复制教育转变为创新性教育。在教学管理方面,要在教学目标中加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计算机网络的配置也要本着宽口径、高素质、求创新以及重发展的原则,建立一套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知识结构,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把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讲述一些艺术理论或是基本技法,而是更加深刻的讲述知识的文化、历史以及观念等,尤其是理论所包含的人文内容,坚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运用辩论等多种教学模式,更好的使用一些探究性的工作如专场音乐会以及艺术评论等,存在学生进行学科间的交流,光看开展社会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以便更好的激发生生的创新意识。
三、结语
一、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服务于儿童的发展
现代幼儿教育理念中首先提出要以幼儿发展为本,教育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实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1]教育的个性化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幼儿教育应以儿童生命活力的不断增强,生命内涵的不断充实为最终目标,从而实现人类发展的最终目标。同时《纲要》中的“教育内容与要求”部分,在每个领域的指导要点中突出体现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这一重要教育原则。幼儿科学教育是当前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在科学教育目标定位与价值取向上要坚持以“幼儿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论是集体科学教育活动,或是区角里的科学教育,或是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科学教育,都要注重幼儿积极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而不能只注重幼儿异口同声地说出结果;要接受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更多地提供幼儿可选择性的活动机会、活动材料,允许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索,不追求所有幼儿一刀切的发展,真正实现使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贴近幼儿生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
教育源于生活,教育向幼儿的生活回归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是一种在成人指导下的主动学习,在周围环境中学习,只有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才能使幼儿的学习变成有意义的学习。“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2]孩子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往往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认识事物,幼儿的科学活动也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完成的。《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教育生活化,生活问题科学化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应奏响“生活化的乐章”,沟通生活与科学活动的联系,使幼儿体会科学就在身边,感受科学的趣味与价值,让幼儿对科学产生亲切感,这有益于幼儿发现、理解、探索和应用科学。我们对幼儿的科学教育也应该寻求一种更为自然、更为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教育,倡导以幼儿生活为内容的教育,强调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有效地促进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要对教育有更全面的理解:不能认为只有在集体的、教师讲授的教育活动中,幼儿才在学习和发展;教师的职责也决不仅仅于教育活动,而要为幼儿创设和组织丰富的生活环境,利用生活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在生活中实现科学精神和态度、科学方法和能力、科学认知和经验的发展。[3]
三、与家庭、社区配合,优化教育资源,形成开放式教育
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是支持与影响人活动的外部条件。科学教育环境是指幼儿科学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是由多因素组成的,包括幼儿园、家庭和社区资源,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整体作用。提倡幼儿科学教育的开放性,具体表现为在科学教育活动时间、空间、材料、内容、形式、方法、师幼关系、活动评价等方面的开放性。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幼儿的特点等随机开展,可以贯穿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每个环节,可以是在幼儿园,也可以在家庭或社区环境中进行;材料的选择和投放也注重开放性,可以是成品、半成品也可以是自然材料;科学活动内容更是广泛,来源于幼儿周围环境与生活的万事万物,根据幼儿特点选择最基础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并体现启蒙性教育的特点;科学教育活动在方法上也要灵活,或对物体或现象进行观察、或进行主动地探究、或根据观察现象和发现及探究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多样化的表达和记录;科学活动在形式上具有开放性,可以是集体、小组和个别相结合;在师幼关系方面可以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也可以是合作者、参与者或指导者;在评价方面更要将幼儿在幼儿园、家庭或社区中的多方面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的主体、形式、方法、标准等方面力求开放性。四、立足于对幼儿科学素养早期培养的终身价值终身教育思想渗透在《纲要》的全文中。是《纲要》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终身教育也就是终身学习。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深刻而富有远见的观点,从根本上影响了全世界的教育价值取向,也延伸拓展到幼儿园科学教育。
终生教育是现代社会人发展的条件,现代社会再也不是一个“一技在手受用一生”的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使教育成为现代化社会人的发展需要和条件,面对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的社会,教育将伴随人的一生。幼儿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包括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将在孩子一生的发展中产生重要影响,幼儿教育是整个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园教育不仅是为入小学做准备,而且是人的发展的需要,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教育对生命全程(Iifespan)关照,人的生命是一个历程,幼儿时期是生命过程的一部分,幼儿时期的教育是对整个生命过程的关照。[4]只有这样,幼儿园的教育才能无愧地被称为“终生教育的奠定阶段”,才能真正成为符合终身教育理念的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幼儿所获得的发展是积极愉快、健康、真实、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向前进一步延伸到婴儿教育和胎教。幼儿科学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坚持终身教育的理念,树立为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会用有益于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大价值。[5]
为此,幼儿科学教育应将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探究激情,激发幼儿的创造精神,引导幼儿逐步形成关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逐步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养成尊重他人、乐于合作、善于分享的行为习惯等目标放在首位,追求以促进幼儿科学素质早期培养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这些将有益于幼儿一生的发展。五、倡导幼儿科学教育的整合化整合(Integrate),也称综合,是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5]因此,整合是整体形成的环节和过程。整合的核心是联系的建立。整合教育观是建立在幼儿全面和谐发展观基础上的,也是以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为本的具体要求和体现。幼儿教育的整体观是我们对于幼儿教育整体性、系统性的基本看法。《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
如何体现《纲要》的精神,如何使幼儿教育真正具有整体性?这就要求我们有系统、整体的思想,形成幼儿教育的整体观,并努力实践这些观念。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全面的,幼儿教育应注重整体性和全面性;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都对幼儿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应有机地整合各项活动,努力提高各项活动的整体成效;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可以相对地划分为一些领域,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各领域的内在联系,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整合;幼儿园、家庭及社区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整体性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方法、形式及手段丰富多样,应有机的、综合地利用这些方法、形式和手段。幼儿科学教育的整合,最终应该也必然会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之中。具体表现为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形式及领域的整合。
(一)教育目标的整合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过程并非短期行为,在目标定位与价值取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为培养有探究性、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使幼儿产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愿意并知道如何去获取知识、认识事物;其价值追求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
(二)教育内容的整合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进行科学探索和学习、亲身经历探索过程、感受和体验科学精神、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有关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的过程。它是幼儿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方法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协调统一。应将自然环境和生活的关系、身边事物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等整合到幼儿科学教育中。
(三)教育方法和形式的整合
科学教育活动要体现幼儿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将科学探究和多样化的艺术表现、社会性参与等方式相结合,在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引导幼儿将观察法、操作法、语言法等相结合,重视集体科学活动的同时,也关注游戏和生活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关注区角中的生活教育。如:在幼儿吃苹果时,让幼儿观察苹果的结构,感知它的味道;在密封的水果袋中摸出苹果,感知它的质地;在快乐屋里玩角色游戏的时候,我们引导幼儿买卖苹果,培养幼儿初步的社交技能;数苹果、摆苹果,培养幼儿按一定顺序排序的数学观念;画苹果,用橡皮泥搓苹果,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幼儿集队时,还要等待其他小朋友,通过有节奏、富于童趣的肢体动作引起幼儿学习表演的兴趣。
(四)与其他各领域活动有机整合
1.1、高校教育的硬件设施建设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物质保障
体育教育改革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高校如今已经加快了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现代化的进程,大部分高校的教学硬件设施已经逐步完善,可以满足多媒体教育、远程教育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基本上实现了互动式教学。
1.2、高校教育软实力的加强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软实力是指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程度等,主要是教学理念和施教方法层次上的内容。为了适应高校体育教育硬件水平的上升,高校体育教师软实力也相应的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比如教师对于使用新技术进行教学有了创新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在通过网络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编写电子课件,同时也逐渐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不足之处等等。
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以往一直处于被动式的学习环境中,进入高校之后往往不能很快适应自主学习的方法,容易被外界环境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而且传统的体育授课方式通常偏重于练习,表现得枯燥乏味,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具有新颖独特的特点,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学习热情,进而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减轻了传统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束缚,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性的学习,这在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更加人性化,促进了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的形成,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3、完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