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二年级数学下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总结

时间:2022-05-22 05:06: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二年级数学下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二年级数学下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思维缺陷;应用题;小学二年级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111-02

一、小学二年级学生针对应用题的解题思维

(一)低年级学习数学应用题的思维概论

在小学阶段中,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指学生在从幼儿园转移到小学阶段中学习数学,开始通过对文字、图片和符号等因素的融合,去提炼和吸收小学数学的很多基本的客观知识和理论,从而归纳出一些能针对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计算问题和理解情况等,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概括出合适的解题思维方向和流程等。

(二)低年级学生思维缺陷的现状

1.抵触文字理解,盲目合拼数字。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学习期间,学生是从幼儿园阶段开始转变到小学阶段,从原本的看图理解变化成图文结合的综合观察。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是刚刚开始学习汉字,对于文字还没形成足够的熟悉程度和理解习惯,因此,在处理应用题这些图文并备的题目时,学生很可能会因为对应用题内容文字的陌生感而有意或无意地过滤和抵触应用题的文字介绍。在这一条件中,学生就会潜意识地看图找重点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式,盲目寻找与合拼应用题中的数字,从而在最短的时间中整理和排版出数学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模块和形式。

2.片面阅读个别词语,无视数字与单位的配对。小学在安排和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数学相关知识时,往往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吸收能力、图文融合能力和数据文字配对等条件反射。在面对这些全新的解题思维下,处于低年级学习的不同学生会根据各自的反应心态、接受理解和解决方式等多种元素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数学学习的思维障碍,如汉字学习程度比较低的学生会更加喜欢看到有图的应用题,而且在阅读题意时会有意地忽视部分没有数字的文字介绍;或者在做题的时候没有分清楚数字与单位的配对,造成解题的盲目合拼等。

二、二年级学生解决应用题出现思维缺陷的原因

(一)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征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教育管理中,教师如果想要灵活全面地培养学生形成合适的解题思维,那么,就需要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接受到适当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并形成一定的理科学习思维路线,例如学会数字的加减、尝试图文的合拼理解和数据的运算审核等。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培养出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与小学的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相比,低年级学生在上课和学习的自制能力有待加强,而且对于汉字还比较陌生,在处理数学应用题时可能会因为没有培养好良好的抽象性的理论型思维而无法处理一些比较具体鲜明的题目。

(二)教师分析应用思维时存在的障碍

1.忽视解题思路的顺序和方向。因为小学二年级数学的教学重点与一年级数学教学相比是产生了一定的变动,所以,不同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各自的困难,如记忆背诵、理解归纳和看图总结等,而产生一定差异的学习思维障碍。在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如果没能够客观性、针对性和整合性地归纳和总结出低年级学生在培养数学思维时已经出现或可能存在的解题问题,那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就很可能会在片面地根据个人的理解能力去覆盖性地介绍数学书本的基本知识点时,造成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基本知识点形成了具有片面性的理解和总结。

2.没有及时说明数量关系。大部分教师一般会提前考虑到上课时间段的限制和应用题模式的相似性等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忽视了学生直接模仿的学习特点,片面介绍题中的数字,没有考虑到数据与单位等多种条件的分析,从而使学生在自主答题时找不到方向,在解题时就会毫无目的地进行数字的拼凑。例1:(1)红花8朵,粉红花比红花多3朵,粉红花有几朵?(2)红花8朵,红花比粉红花多3朵,粉红花有几朵?在解题时,学生如果在看题的时候没有看清楚“粉红花比红花多3朵”与“红花比粉红花多3朵”这两句话,那么就可能会把两道题都理解为“8+3=11(朵)”。正确的解题:(1)8+3=11(朵)答:粉红花有11朵。(2)8-3=5(朵)答:粉红花有5朵。

三、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对应用题的解题方向

1.加强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总结性。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的知识面相对比较有限,大部分题型的分析和解读都来仅仅是来自数字的加减合拼等经典的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需要有代表地介绍和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图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文字的分析能力,打破学生盲目背诵的错误认识,让学生有意识地收集和总结零散的知识点。因此,数学教师如果想让学生更好地统筹好应用题知识的答题模块,就要学会使学生主动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总结,构建出合适的小学二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思维结构。

2.培养学生解题时的好奇心和观察力。二年级数学应用题虽然可以有很多种题型,但客观上而言,因为低年级学生一般只认识数字的加减,所以,在解答应用题时,教师更需要指导学生结合题目的特点和数据去进行合理解题思路。教师在设计和分析应用题的讲课模式时,不仅应该及时地收集和分类一些和应用题有关的最新版的教材,而且也能够结合现实生活和书本内容的结合,通过运用言语介绍、图文合并及数据对比等多种多样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多提问,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能够灵活地理解题意,慢慢习惯对应用题文字的阅读和吸收,增强图文的综合理解。

第2篇

二年级的学生应把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思维方式作为一个长期学习的重点,而这个习惯都是从小就开始注重培养起来的。对于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学习,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呢?小编为大家整理归纳了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

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 ×(乘号) 200(因数) =(等于号) 2000(积)

1.角的动态定义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2.角的种类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负角: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

正角: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

0角:等于零度的角。

余角和补角:两角之和为90°则两角互为余角,两角之和为180°则两角互为补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

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构成两对对顶角。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

还有许多种角的关系,如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三线八角中,主要用来判断平行)!

3.乘法的运算定律

整数的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 分配律,消去律。

随着数学的发展, 运算的对象从整数发展为更一般群。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

一、在常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

1、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以往,有的老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是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那里,带者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课堂学习效率。教学时间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即使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时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2、课前准备习惯

课前准备是良好课堂秩序的一种保障,学生每次上完课后及时收拾好上节课学习用品并准备好下节课用品如课本、工具书、练习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并要按一定顺序摆放。这样既避免了课堂上杂乱无章的现象,又节省了课堂时间。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1、培养良好的坐姿习惯

小学生的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柔韧性非常好,但同时也非常容易受到“冲击”。小学生在读写时如果坐姿不正确,久而久之,将养成不良的坐姿习惯,很有可能造成骨骼的变形,不利于身体保持平衡,出现驼背或肌肉疲劳等症状。为了改变这种不良习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要用一句话来提示学生,“坐如钟”一句简短的语言,能提醒学生及时改变不良的坐姿。我还经常告诉学生坐姿与自己的视力也密切相关。不正确的坐姿会造成眼睛的疲劳、使眼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长期以往,势必导致视力的下降。不良坐姿也会影响自己将来身体美,不良坐姿还会影响将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相信正确地引导培养,学生均能逐渐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首先,重视学生书写的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们来分析为什么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而且书写质量很差,这跟书写习惯养成有密切关系,那么我们必须重视学生书写姿势的培养。严格要求,反复强化。良好习惯的形成是通过训练不断强化的结果。如:坐时要端正,腰杆挺直,要求眼睛视线与水平面接近直角,距离在1厘米左右,这样既保证了脊椎正常发育,又做到了用眼卫生,书写时不要求多,也不要求快,一定要让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书写习惯。除严格之外,还有一个反复强化持久要求的问题,只有反复不断地强化练习,才能使学生逐渐适应,最终才能养成习惯。所以书写习惯的培养就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课堂上只要是提笔书写,我就让学生想口诀:书写要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这样学生通过简单的儿歌来强化记忆书写的正确姿势。长此以往,一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就能使学生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学习模式,使其受益终身;然而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坚信,只要锲而不舍,良好的书写习惯就必然会逐步形成。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还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是学生学习了混合运算之后,先后顺序搞不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认真读题,抓住关键字眼,找出已知条件,认真分析,每道题至少读两遍,达到题意弄明白方可解答。

要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应用题的解答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学会认真思考。认真检查的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不愿意检查,也不会检查。既然学生在这一方面有欠缺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多指导、多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检查方法,在检查中使学生意识到认真检查的重要性,从而能坚持认真去做。

认真验算的习惯,很多学生以为验算可有可无,每次写完题之后就感觉万事大吉,大功告成了,为此以往很多老师采取批评的态度,但结果没有太大的改进。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教育学生正确的方法,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等书写清楚规范,竖式要写清楚,排列整齐,以便检查。培养学生学会认真审题的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师平时多引导、多检查、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逐步养成。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难点解析

1、计算要过关: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根据学校数学的学习情况,孩子还没有学习乘除法的列竖式,尤其是乘法的列竖式在二年级数学的学习中要求的比较多,比如数学课本下册第三讲速算与巧算中就多次用到了乘法,另外一些应用题中也会有所应用。

2、枚举是难点: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序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比较困难的,对于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愿意以凑数来尝试解答问题。而枚举法的问题需要的就是孩子的有序思维,比如数学课本上册几枚硬币凑钱的方法,下册的整数拆分都属于枚举法的问题。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孩子要有序,同时直观性不强,对于孩子理解有一定困难。建议家长可以比较抽象的问题形象化。

第3篇

漫漫的人生道路是坎坷而艰辛的。难忘的事犹如满天的繁星,多得数也数不完。但是,我最忘不了的是二年级复习测验那件事。

记得那一次二年级数学复习测验,我只考了69分。要知道,平时我的成绩是很优秀的,这个鲜红的69分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而且,爸爸这么重视我的数学成绩,这次我的数学考得那么差,爸爸一定会骂我的。放学铃声终于响了,我背着沉重的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树上的蝉停止了歌唱,仿佛为我考到69分而悲哀。路旁的树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就像在嘲笑我的无能。

我踏进家门的那一分钟起,我的心里就像怀着一只兔子一样,乱撞乱跳。这时爸爸从房间里走出来,问我:“妞,数学复习卷发下来了吗?多少分?”

“发……下来了。只……只考到69分。”

我听了,只好慢吞吞地从书包里拿出试卷给爸爸看。爸爸接过试卷,然后坐在沙发上专心致志地看了起来。而我则坐在旁边,一声不吭。

时间艰涩的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试卷只有两版,可我觉得爸爸读了几个小时。

爸爸终于看完了试卷。只见他摸摸我的头亲切地对我说:“小怡,这次复习测验虽然你只考到了69分,但是这份试卷是有难度的,而且你已经尽力而为了,爸爸不怪你。不过你要总结这次失败的原因,继续努力,下一次就会取得好成绩的!”

爸爸继续对我说:“小怡,不要灰心、失望和气馁。一次失败不代表你永远失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你还要经历很多次的失败。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一些时候,心情会跌落到人生的低谷。但是只要你不放弃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那么你就会走向成功的彼岸。”

爸爸这句话是我一直奋勇向前,不低头折节。

五年级:赵璇

第4篇

一、研究教材

学期开始,我反复研究新课标,了解二年级数学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点,认真看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觉得二年级的小孩子,应重点培养计算能力,为高年级的计算和以后打基础。我坚持每天做一页口算题,由简单到较难,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认真备好每节课,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在教学工作上。我认真抓好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抓起:一是抓课前准备。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搞清楚,了解教材结构特点、重点、难点,掌握知识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要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二是抓课堂教学。我首先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做好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上保持相对的稳定。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快乐的心情,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并且我注意了课堂语言的简洁,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家庭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负担。三是抓课后辅导。要提高教学质量,要注重课后的辅导工作。小学生好动、爱玩,缺乏自制力,在学习上表现为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还抄袭作业。针对这种行为,我把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作为工作的一项原则,并把这项原则贯彻到教学中。在辅导后进生上,根据后进生的各自情况,给学生们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

四、存在问题

1、学生没有一种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2、学困生的转化还没有到位,个别学困生没有转化好。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理解能力较差,知识学得较死,没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4、自己的知识面窄,教学理论掌握的少,数学方面的书看的少,需要找到一种好的、适合自己的、适合本班学生的、符合当前环境的教学路子。

五、改进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多表扬,多鼓励。

2、在学困生身上多下工夫,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表扬为主,多一些关爱。

、坚持练习口算和计算题,提高计算能力、对于应用题教给学生分析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5、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难,重点。砸实基础知识。

6、多看些与数学有关的书籍,向有经验的教师多请教,多沟通,找差距,补不足,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坚持写反思。

7、工作尽可能做细,考虑周全。细节往往决定成败。

第5篇

二年级数学学科工作总结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一定的重要位置。本学期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对儿童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 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二年级小 学生年龄还比较小,稳定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使小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那么,怎样才能使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新授课,练习课更加讲究方法。新授课中,我可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小朋友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压力,使“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在练习课上,利用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完成练习。可以请小朋友当小老师来判断其他同学的答案是否正确;或者通过比赛形式来完成。对于胜出的小组给予红花或星星等作为奖品,这样促进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景是在教学中不断提出与新内容有关的情景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我在教学“线段”的认识时,如果为了背出线段是什么,画一画线段,那不是难事。但线段的教学,更重要是结合情境,感受线段,理解它的意义,使学生看得着、摸得到、用得上,培养学生得空间观念、观察想像力和探索问题得能力。所以,从一开始用消防员滑铁管引入,到最后小明从家到学校得线路结束,整个课自始至终,由近到远都与生活实际、情境问题密切地结合,使学生一次次、一层层地认识线段以及与线段有关地简单问题。 因材施教,减少坡度,保持兴趣。减少坡度,这一点对差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差生就好象公路上的烂残车,不堪负重,如何使这部烂残车平稳地行使呢?就是让他们选择比较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坡度大的路只能使这部“烂残车”抛锚,打击学习的信心,这一点作为教师是值得注意的。 

二、 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 二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多高”的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在举行这个活动的时候,同学自己互相量身高,互相看,多让他们参加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结合基础知识,加强各种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重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例如: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所比较的数的位数是不同的还是相同的,再根据位数的多少或最高位上的数的大小来判断所比较的数的大小。教学数的读、写法时,在举几个例子之后,引导学生总结读、写数的法则,这个过程本身体现了归纳推理。

四、巧妙渗透环保教育,关心环保。 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一些应用题,如书本第18的例3:“学有30张彩色纸,做纸花用去11张,做小旗用去9张,还剩多少张?”在完成书本知识的教育外,还应该教育学生做完纸花后的纸千万不能乱丢,应养成讲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知道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培养。 

由于本人刚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存在不足之处,一切还在探索当中。展望未来,争取通过努力的耕耘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第6篇

高岑岑2011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现在是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亮岩镇金华小学的一名支教老师。

2011年7月,高岑岑等河北志愿者到亮岩镇时由于学生已经放假,他们暂时被安排到镇政府帮忙,学校开学后被分到了金华小学任教。

新学期学生报到的那天,高岑岑看到了很多学生家长,穿着破烂不搭的衣服,从衣兜里掏出一把各种面值都有的皱皱巴巴的零钱,仔细地数出十几块钱学费,非常郑重地交到老师的手里。高岑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从那一刻起,她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全力教这些孩子们,这样才能对得起家长们的信任和期望。

在金华小学,因为离家太远,大部分孩子中午不能回家吃饭,高岑岑经常看到孩子们拿着煮过的冷土豆啃着吃,还有很多孩子甚至什么都不吃。问孩子们放学第一件事做什么时,她以为他们会说是做作业,可是得到的回答却是“吃饭”、“吃东西”。也是,从早晨六七点钟起床,爬山路到学校,再到下午放学,孩子们早饿了。山里的孩子们为了上学读书通常要先学会挨饿。高岑岑和同伴商量后,决定每天中午让一个孩子跟她们一起吃饭。然而,她的心里并没有因为每天可以让一个孩子免受饥饿而感到丝毫高兴,因为还有那么多的孩子依旧饿着肚子。

高岑岑在金华小学担任二年级的数学、音体美和四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在她和同伴来这里之前,学校是没有开设英语课的,音体美也总是被语文和数学课代替。为了让孩子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从如何引入新课,到怎样活跃课堂气氛,又到最后的总结复习,她花了很多心思。课余时间,她还经常对孩子们进行辅导,一遍遍地重复,直到他们明白为止。此前,二年级的孩子考试,一个班的学生一半人不及格,在高岑岑的努力下,二年级的数学80分以上的学生达到了一半,四六年级学生对英语也产生了浓厚兴趣,由零基础到可以识读很多单词和句子。

高岑岑接二年级数学没多久,她发现班上一个叫陆梅的女孩经常和同学闹矛盾,对老师的教育满不在乎,上课也不认真听讲,摸底考试才考了36分。高岑岑课外时间和陆梅做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上课时经常提问她,表扬她,慢慢地陆梅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和同学相处融洽了,上课时注意力集中了,考试成绩不断提高,最近一次还考了96分。一天,陆梅拉着高岑岑的手对她说:老师,我喜欢你,你教我到大学好不好?

有个叫程春的男孩,被其他同学私下里叫做傻子。经了解,高岑岑得知,程春上一年级的时候,一次在下雨天上学的路上不小心滑倒,伤到了大脑,影响了智力,他会读一到十的数,但是当高岑岑把这些数打乱顺序写在纸上时,他没有一个认得对。为了帮助程春,高岑岑经常找机会和他谈心,开始的时候程春很抵触,时间一久他感受到了老师的善意,开始信任高岑岑,见到高岑岑就露出可爱的笑容,学习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改善。高岑岑还对其他孩子循循善诱,教他们学会关心和帮助同学,此后,再也没有人叫程春傻子了,大家都愿意和程春一起玩。

一个名叫吴小龙的学生,因为爸爸拿不出新学期19元的学费而辍学。高岑岑对小龙进行家访时发现,小龙家里一贫如洗,房间不足十平米,两张破床、一个搭起来的桌面、一个灶台,床底下堆着土豆,两三双破旧的鞋子,一个脸盆,两个旧锅,还有放在床上的几件破旧衣服,家里没有电、没有灯、没有蜡烛,因为忍受不了贫穷,妈妈几年前离家出走了。高岑岑发动大家帮助小龙,给他理了发,买了新衣服和新鞋子,并让小龙重新回到了学校。

在高岑岑家访的孩子中,大多数生活都很窘困,房子是年久失修既不能很好遮风又不能很好避雨的木质结构,阴暗潮湿,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高岑岑时常问自己: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摆脱这种境况呢?面对他们,她总觉得自己的力量是那么的微小。

第7篇

此次为时两天的教研活动进行了六个主要议程:一是教研员随堂听课;二是教研室指派的两位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各上一节研讨课;三是参加小学选派的两位数学骨干教师的集体备课;四是小学两位数学骨干教师各上一节研讨课;五是对这四节研讨课进行课例反思;六是对五、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进行教材解析。由于几位担任课堂教学执教教师的充分准备,小学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使得这次活动得以圆满成功。

担任研讨课执教的四位教师是能禹小学的教导处主任老师(执教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小学的老师(执教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体的表面积》),小学的老师(执教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集合》),小学的老师(执教二年级数学下册《评议和旋转》)。所有的课都上得很出色,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课堂教学之后是课例反思,这一环节中有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的介绍,有听课老师的交流与议课,还有教研员的点评。几位老师各具特色的教学和深入细致的说课,给听课教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杨培志老师的课教风稳重,教学功底扎实,充分突出了一个“实”字,课堂教学实在、扎实、注重实效;老师的课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能力,处处以学生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注重了数学文化,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老师的课联系生活,巧妙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使学生形成了清新的空间观念,突出了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老师的课从生活中引出数学,使整堂课围绕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特别着手抓住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变静态数学为动态数学。四位教师的研讨课引发了大家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讨。

在随后的研讨交流中,参会教师一致认为,课前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教学中教师的课改意识强,注重教学知识要来源于生活,运用于实际,服务于数学,注重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以及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注意课堂教学的预设性和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的统一,要注重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这几堂课的共同特点,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同时,也认真分析了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并对如何改进教学进行了广泛地交流。

课例反思后进行了教材简析活动,在这一环节中两位老师不仅针对本册教材做了全面系统的解析,还向大家传授了进行教材简析的方法:

1、抓住每一章节、每个知识点的重难点;

2、明确分析出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知识点;

3、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方法;

4、分析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是学生最容易犯错的,哪些是有困难的,我是怎样通过自己的引导和教学设计来避免错误,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老师们一致认为,本次活动集听课说课评课和教材解析为一体,使大家提高了对新课程的认识水平,弄清了一些以前在理论上和教学实践中感到困惑的问题,明确了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几位授课的老师也深深感到,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自己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总结这次活动,呈出出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1、领导重视,安排到位。县教育局副局长亲临现场指导,各学校认真组织此项活动,同时以文件的形式制订了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内容、活动形式都作了详细、周密的安排。

第8篇

关键词:评价方式 体系 改变 多元化 兴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B-0058-01

一、评价体系的改变

为全面贯彻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对学生数学评价的有关要求,深化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全面、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地发展奠定基础,我市取消一、二年级卷面考试,从评价体系上进行了大改革,让害怕考试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平时不必死读书。这也为我们老师指明了教学的方向,低年级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取消了书面考试,会更自信,因为不以成绩论英雄,上课时轻松,课后是愉快的。因此,千万不要用分数评价一二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我们宁可让学生数学成绩一般,但是愿意在数学课堂上进行积极学习、积极思考,课后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愿意提出一些想法,学习效果就达到了。

二、评价内容的多样化

取消卷面考试,是不是就不用评价?不是,只是评价方式多元化了。既然没有笔试,我们分为两块:一是平时数学学习表现(定性评价占80%),二是单项数学水平评价(定量评价占20%)。平时数学学习表现包括如下3个方面:平时作业(主要是数学《补充习题》)、数学表达、态度习惯等项目;单项数学水平评价包括如下3个方面:五分钟口算、数字和数学符号的书写、数学小日记(或小故事)等。当然这是一年级的评价内容,到了二年级我们采用了数学游戏闯关的形式,希望学生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畅游数学王国,让每一个儿童都能获得学习的成功。内容分为五项:无限挑战――口算能力测试、玩转七巧板――操作能力测试、巧猜数字迷――笔算能力测试、巧算24点――反应能力测试、我是小侦探――逻辑推理能力。根据做对的题数给出分值。此外我们每一个班还有免考的学生,主要根据平时作业和课上的表现,这些学生是我们的小助手,同时是小考官,是数学的佼佼者,有了这样一个免考的机会和当小考官的经历,相信他们会更加喜欢数学,学得更好!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应坚持以学生评价为主体。如今学习评价早已不是老师的专利,已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学生个体和群体也是评价的主力军,教师有时只是一个指导者和引导者。比如我们就其中一项态度习惯,期末设计了如下一张表格。

XX学年度第一学期X年级数学学习水平评价表

姓名 班级 学号

态度习惯20% 具体内容 自我评价 同学评价 家长评价 老师评价 得分

主动学习

思维习惯

作业习惯

学习品质

我们根据观察点制作评价表,通过自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等第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这样慢慢地肯定,可以提高某些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肯定会带来很多帮助。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做,一次发挥不好,没关系,给学生再一次机会重新来过,比如口算考核,我们向来有AB卷,A卷满分就可以不用二次考核,若学生对第一次的成绩不满意,可以进行二次考核,也许学生调整心态第二次就能取得好成绩,这样的经历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期末评价作为一种比较公正、客观又严格的总结性评价方式,目前仍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然而期末考试又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得失掌握在人的手中,给学生一次机会,也就是等于给我们老师一次机会。我一直认为考试分数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怎样让学生能积极正确地面对考试、面对错题,所以我想只有对期末考试评价方法进行适当改变就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一二年级开始实行,让学生从小就不惧考试、不惧分数,变成一个个全面发展的学习者。也期待探索出多元化数学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快乐自信学习,培养出更多乐学、勤学、善学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张春莉.数学评价多元化――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评价建议”的主旋律[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2,(Z1).

第9篇

关键词:计算能力;口算;笔算;估算

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57-03

一、调研目的

通过对小学生计算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和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归因分析,找到致使小学生计算能力存在一些问题的具体原因,提出一些方法策略,并希望借此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计算能力。

二、调研过程

1.调研时间:2011年12月

2.调研对象:徐州市光荣巷小学二年级学生、徐州市三十四中附小二年级学生、徐州市青年路小学二年级学生

3.调研方法:为深入了解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笔者拟从口算、笔算、估算三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采取随机取样的方法进行,采用测验法和访谈法,并在其基础上同时采用观察法来帮助研究。

4.调研内容:调研内容以测验题的形式呈现,测试卷来源于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材,由口算、笔算、估算三部分组成。其中口算部分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为直接写出口算值,如:1000-400=(?摇),第二种形式为:(?摇)内最大填几,如:4×(?摇)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计算能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笔算。笔算具有一定的竖式规则和固定的运算程序,掌握基本的程序(计算方法)后,只要按部就班地操作就可得出结果。[1]

2.口算。汪发隆指出口算是不借助于任何工具,不用书面表达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具有花时少、速度快等特点,是训练思维敏捷性的良好手段。[2]

3.估算。张德勤、易天章在自己的研究中指出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之中,根据具体条件和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结果做出估计或大概的判断的一种计算方式。[3]本次调查的情况统计分别就笔算、口算和估算三方面进行,并且从学生计算用时和正确率两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学生的计算用时情况见表一,计算正确的人数百分比见表二。此次调查的是三个学校随机抽取的二年级某一个班的学生,因此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从计算正确的百分率可以看出,小学生计算正确率不高。从计算速度看,大部分小孩的计算速度一般,有个别小孩计算速度较快,还有一部分小孩计算速度较慢。同时根据做题时的情况来看,小孩做完普遍不愿意检验。将各种计算方式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计算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笔算最强,估算能力最弱。然而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笔算、简算和估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与正确率直接影响着计算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口算练习,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4]但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口算成绩并不好,是计算能力中急需加强提高的方面。在学生的口算错误中,类似将700+300的结果写成100或400,660-600的结果写成600,40+300写成700等情况较多,将“+”看成“-”、“×”看成“÷”、多“0”少“0”、数字看错等错误在题中都有所反映。小孩口算容易错,大多原因是其对数字的敏感性不高,往往是看到的和头脑中所想的不同,想到的和自己所写的不同,而这些不同从根本上讲是学生思考过程的暂时性消失或中断,从而造成错误。在学生的笔算错误中,错误类型相对集中,往往是忘记进位退位、将数字看错、竖式正确但横式漏写或误写、计算时字迹不清以导致错位而算错等。笔算需要学生细心,但小学二年级学生一般七八岁,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提醒与鼓励,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兴趣来保持做题的积极性。

对于估算题而言,有的学生掌握较好,有的学生则稍差。在估算题中学生往往都知道是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若是单独让学生说出每个数接近几百或者是将整百数相加,学生做对的可能性较大,但对二者都有要求时,学生就会经常不能兼顾。例如599+297,有学生会估计成600+200而导致错误,也有学生估计正确却在计算600+300时出错。总体说来,学生的估算错误并不是很多,估算这部分知识学生掌握起来并不是很难,计算要求也并不是很高,但能否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在测试题中则无法表现出来,因此对这一点存在遗憾。

总观口算、笔算、估算这三类计算,其错误原因归类起来可以分为混淆型、错写漏写型、干扰性三类,并且粗心情况较多。[5]计算中存在的错误原因我想有以下几方面:看错符号或数字,没有掌握方法;缺乏一丝不苟的心态,甚至无草稿纸;书写习惯差,书写工具不齐,写字潦草,0、6不分,1、7不分;多数学生没有检查的习惯,有的也只是草草扫视一遍,无法发现错误。

从学生的综合情况分析,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感知粗略,即感知事物笼统、不具体,看不清事物特征,头脑中的印象无整体性;表象模糊,小学生的口算从直观感知过渡表象运算,再到抽象运算,其思维具有很强的具体形象性,表象常成为思维的凭借物。低年级小孩因口算方法的表象不清晰而产生差错;强信息干扰,往往同数相减得0等这种强信息映入眼帘,容易掩盖其他信息;思维定式,即容易按照比较固定的方式思考或解决问题;情绪不稳定,不同情绪状态直接影响计算过程,往往急于求成之心使得错误百出,并且通常因算式简单而轻视。

同时在统计错误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学生的测试题成绩较好,计算能力较强,因此又单独对这些学生及其家长做了访谈调查,并注意对这些学生的平时情况进行了观察,同时采取了作业分析法的形式对他们的作业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总结,发现这几个学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例如:家长重视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经常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喜欢数学课,爱回答问题,爱动脑筋;学习习惯好,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每天能够坚持做数学课外练习……从他们的作业中,我发现他们书写都很认真,字迹清楚,并且作业错误率低,有错的地方他们都能及时订正。

四、对策与建议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从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诸因素入手。二年级学生年纪较小,发展空间较大,而计算能力并非一时一日可以提高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调查与资料分析,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计算能力的大小不仅与年龄有关,也与学生自身状况有关,因此在巩固计算时需要分情况而论,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来定标准。

2.学生的能力是按阶段提升的,因此不可舍近求远,需要从小将基础打牢才行。

3.计算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多练习。二年级学生虽处于好玩阶段,但必须保证基本的练习量,达到锻炼的效果。

4.对于学习方面,需要学生、家长、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虽然一直在强调家校互动,但实行起来效果并不好,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切不可以偏概全,也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不好就放弃对其的管理与教导。二年级的学生尚小,许多地方都还不懂,对于那些反应慢些的孩子,家长和教师要给予足够的耐心与鼓励,给予更多重视。

参考文献:

[1]顾志能.谈“比算式的口算”[J].小学数学教师,2007,(7,8):37-39.

[2]汪发隆.小学数学教学口算训练三法[J].青海教育,2004,(4):18-19.

[3]张德勤,易天章.小学数学估算略谈[J].小学教学研究,1996,(7):22-24.

第10篇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概述

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我国,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大都采用以例题开展教学,以练习题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并布置大量的课外练习题和要求学生购买教辅资料的方式,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因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既要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又要结合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再结合学生固有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地设计人性化、规范化并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数学作业,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课内练得少,课外练个饱

有的教师错误地认为课堂时间极为宝贵,尽可能地为学生传输更多的知识,往往是讲得滔滔不绝,而很少留时间让学生去练习,最终留下大量的练习题只能在课外完成。殊不知,既花费了精力收效甚微,而且还增加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学生课外负担的加重,又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意味着学生要利用大量的课外时间完成教师所设计的作业,久而久之养成了粗心大意、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二是学生在课外做作业时所遇到的困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辅导和解决,久而之久只好通过抄袭的手段完成作业;三是课外作业越多,则意味着错误越多,进而增加教师的批改量,增加教师自身的负担。

2.数量大、质量差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所做的练习题很多,可数学成绩却怎么也难以提升甚至还会倒退。这主要是由各种重复性的练习较多,而综合性的练习则较少而导致的。例如,某位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师给学生设计有关《乘法口诀表》的作业时,要求每一位学生每天抄写乘法口诀表N遍,而并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帮助记忆的方法,不仅会使学生乏味,还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关于如何做好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点建议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答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注重数学作业的设计。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数学作业的设计应具有趣味性、合理性、科学性,并精心设计每一道数学练习题;二是所设计的练习题应具备新旧知识的交替性和综合性;三是根据学生数学水平的高低,设计不同级别的数学练习题,让其自由选择;四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设计,通过整合教材资源,由易到难适当地增加题目的难度;五是增加课堂练习时间,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为教师自身减负;六是所设计的作业尤其是家庭作业应尽可能少而精练。

以小学二年级数学为例:小明一家有3口人,问1:吃晚饭时需要几双筷子?问2:吃晚饭时需要几根筷子?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就会联想到自家吃饭的场景,每人都是一双筷子,那么三个人需要1+1+1=3(双),从而联想到之前学过的加法,再联想到刚学的乘法口诀一三得三,就会得出1×3=3(双),再根据实际情况1双筷子有2根,那么3双筷子就有2×3=6(根)。既全面复习了所学的知识,又加深了对乘法的认识,再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提高了学习的难度,使得学生在激发数学思维的同时很好地解决了实际问题。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二年级 7的乘法口诀 教学探索

一、《7的乘法口诀》教学课现状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学会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本课我尝试让学生通过观察乘法口诀与生活中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现阶段在口诀教学中,很多学生只记住口诀,但对于先理解再记忆的过程,往往忽略了前一步骤。如学生列出3×7=21的算式,老师会问:“为什么这样算?”学生很自然的会根据一些定势回答:“因为三七二十一”,这就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因为三七二十一是新课,这样显然本末倒置了。而21的来由应该是学生通过看图,或根据前面的14再增加7得来的,使学生明白口诀是我们为了容易记住这个答案而编出的顺口溜。

二、“7的乘法口诀”教学课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时老师在注重生活教育的渗透的同时,忽略了学生对7的乘法口诀的推导和验证,学生的推理验证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

三、《7的乘法口诀》教学对策

1、关注学生活动,调整教学方式。

学生活动是现代课堂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需要在活动中体验,在操作中感知,在交流中构建。教师通过关注学生活动,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结合课前预设,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这节课的活动主要是师生互动和学生小组合作探索。)

如课前,我设置了《小小调查员》环节,每小组桌面放上一本台历,让学生完成下表:

小小调查员

星期 1 2 3 4 5 6 7 8 9

共几天

学生经过观察台历,从数一数1个星期有7天,2个星期有12天……再到每增加一个星期就增加7天,使得乘法口诀渗透到生活中,体现了生活处处有数学。而且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符合他们的认知能力,把抽象的口诀降低到形象的“数”、“算”去理解,学生容易接受,课前探究气氛浓厚,也能从小能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2、关注学生回答,调控教学思路。

在教案设计中,备课除了备教法,更重要的要备学法,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实施教学――以学定教。学生由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家庭教育不同,对知识的掌握也出现层次区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回答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现实的反映,及时调控课堂教学。对于乘法口诀的引入,一般先根据所创设的情境列出乘法算式。但我觉得二年级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了,对编口诀有一定的认识,所以我把课堂“交”给学生,利用《小小探究员》,让学生合作把它完成,这样的设计,使“7的乘法口诀”导入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小小探究员

乘法算式 乘法算式 乘法口诀

1×7=7 7×1=7 一七得七

1×7=14 7×2=14 二七十四

3×7=21 7×3=21 三七二十一

4×7=28 7×4=28 四七二十八

5×7=35 7×5=35 五七三十五

6×7=42 7×6=42 六七四十二

7×7=49

七七四十九

在教学中,学生会直接得出6×7=42,根据口诀六七四十二得到,如果教师没有再引导学生说出你是怎样想的,可能学生就套在了“由口诀得出得数”的误区里。因为六七四十二是新课,学生用新课来解释旧知了,这就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学生应该说出6个星期就是6个7相加,根据“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用乘法计算”确定列式为6×7,而在原由5个7等于35基础上再加1个7就是42。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重复嗦,只需要抽其中两、三个乘法算式引导学生说出类似以上的想法就可以了。

3、关注学生的思考,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时间。

在我们的教学中,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上,我们有时怕中下生回答不好问题,怕耽误教学过程,往往就由个别优生以点代面的回答问题,为了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显得课堂高效就采用口头练习的方式。这样,在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中下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来得及理请思路,个别优生已经回答出答案和解题思路,久而久之,中下生就会产生思维惰性,每次老师提出问题,他就不思考,等别人的现成答案。这节课教师充分注意这点,在编写口诀,让每个孩子都动手算一算,编一编、做一做、再背一背。

4、关注课堂的练习形式,体现新课标思想。

低年级小朋友更喜欢开放的课堂,希望在“玩”中学。我根据他们这一心理特性,课后设置了一个抽扑克牌游戏。课前我先准备好扑克牌,说好要求后,同桌两个同学轮流抽出两张牌(只有数字A――9的牌),另一个同学说出两张牌相乘的得数和相应的乘法口诀。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练习环节中,巩固了“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也复习了1――6的乘法口诀,游戏中生生互助,尊重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的态度。

5、关注对学生的评价,鼓励学生认识自己,关注他人。

课结束前,教师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随后教师问“你觉得哪个同学在这节课表现得最出色,为什么?”这样的环节看起来对解决本节课的知识点没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就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学生从小培养认识自己,关注他人的良好心理品质,戒掉骄傲情绪,踏实做人,情感再次得到提升。

时间允许的话,我还让他们把这节课的收获写成数学小日记,把掌握到的知识和课堂上的情感及操作的技能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在数学课堂中也锻炼到语文写作能力,融入了学科之间的科学合理联系。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探索,在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的设计教学时,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走进课堂,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教师大胆的修改教材,在课堂中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真正体现生活教育的理念和新课标的价值。

参考文献:

第12篇

课堂教学 课后练习 训练模式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主要手段,是在每一个教师任教过程中必须设计的环节。学生上课学到的基本内容,如果不经过练习来巩固,就只会停留在印象当中,不能灵活的应用于生活,要形成可以实用的技能,挖掘出学生的潜力,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就要设计课堂练习来保证教学工作的圆满完成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新的课程模式已经逐渐深入到各个教学部门,那我们应该如何在低年级数学课堂的训练中完成这种新的理念,能在加强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提升,延伸的教学效果呢。

一、新的训练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时,就会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本能,也能使学生在这之中感受到愉快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提高积极性,认真的对待,这时就会主动的学习。我们需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心态,改变教师是主动者,只在讲台上讲一节课的传统教学方法,将学生变为主动者,让学生热爱学习。所以要从每个学生的兴趣入手,设置崭新的话题和情景。

每一套教材后都有适量的练习题,虽然教材收录的都是最科学、最典型的习题,但是题型却十分单调。所以,如果在组织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方式上做出创新,就能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对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都是刚刚进入学校的一二年级小朋友,行为上好动、思想上好胜的特点,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在比赛中学习、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新的习题训练的设置上,用分小组的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游戏的模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乐趣。比如说大富翁的游戏,可以设置很多格子,每位学生一次掷两次骰子,相加便是要走的步数,然后看谁最先到达终点。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

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技能,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数学练习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能体现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了解。各种数学家的感人经历、锲而不舍的追求过程等都是需要学生们了解的,但是如果单独去进行这些故事的讲述,学生们在前一段时间还能用心听讲,长时间的话肯定会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课堂上的时间也不足也将全部内容都告诉学生。所以我们可以讲课本知识穿插于故事之中,例如对于百分数的教学,老师可以举出“百里挑一”、“百发百中”之类的成语,请同学们用课堂学的百分数的知识进行表示,让同学们理解数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增强学习的兴趣。

二、动手能力的培养

有效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实践能力、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都是学习数学的具有优势的方式。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灵活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想让学生自觉地学习,主动的动手解决问题,就要引导学生能善于发现问题,对新奇事物有好奇和探索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以多种感官方式思考并尽量独立解决问题。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在课堂中需要一个能让他们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这对于以后学习高深难懂的知识时是否有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二年级中,学生主要学习的是数字的加减运算,而对于刚接触数学的他们来说,要理解大小比较,加减是非常难的。这就需要教学者创建一个现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去理解,比如说可以跟学生一起玩抢凳子的游戏,让多名学生围成一个圈,在学生的圈中央摆放比学生人数少一个的凳子,让这些学生边唱歌边跑动起来,当歌声停止的时候,每个人抢凳子坐。这样的游戏规则就势必会有一个学生没有凳子,这时数字的大小观念就在学生的思维中形象而立体的建造出来,如果有6个学生5个凳子,学生就很容易得出6比5大1的结论。为了让每个同学都得到发展,就要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每个班里都会有腼腆的孩子,这些孩子的自卑感让他们在班里不敢说,不敢做,更不敢参加小朋友们的游戏,应该多多鼓励他们参与到这些教学活动中,甚至可以根据学生的活泼性,把好动的同学与行事小心,不爱说话的同学分到一组,在学生的互相影响下开展游戏。但是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仅做到自主学习还不够,更要展开讨论式学习,让学生将自己的动手实践结构展示出来,大家一起评价讨论。

三、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程度,自信心有很大影响。多数情况下,小学生很在乎来自外界的评价,有的来自老师,有的来自同学,有时候还会因为家长不经意的攀比影响到学生的自信心。我们要在教学的课堂活动中给予学生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在老师眼里,往往死无所不能的,他们刚刚进入学校,什么东西都是老师教的,老师在孩子心中有这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可以说老师对学生的认同就是学生自信心的来源。课堂是学生接受新知的地方,教学者不能因为学生的不懂不会就嘲讽学生,这样会严重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也是低年级学生学会学习的阶段,在学生发生错误的时候,教师不能一味的指出错误,还要肯定学生的优点,例如你这样想很好,是其他同学都想不到的,你一定是个聪明的孩子。并且鼓励学生继续探究正确的答案方法。鼓励学生多多思考,错了也没有关系,培养学生遇到挫折也不会气馁,奋勇向前的执着精神。当学生需要赞美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优势不吝啬赞美之词。

除了他人的评价,学生需要清楚的自我评价,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实力,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往往是从老师的评语、其他同学的说法处得来,非常不利于学生清醒的认识自己的实力。教学者应当在课堂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与其他同学交流,而不再老师给定的标准答案中迷失自我。比如说老师可以先不公布标准答案,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的课堂作业,如果认为自己没有问题再与其他同学的比较,在学生的充分讨论之后,教师再对课堂作业进行讲评。

参考文献:

[1]杨奇煜等.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