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时间:2022-10-12 14:25: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第1篇

前言

教务员是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同时也是教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保障,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院系教务管理工作越发复杂,很多潜在的因素对高校教务员工作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此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务员必须要对自身的工作有重新的认识,克服障碍,实现工作效率上的提升,从而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一、高校教务员工作效率的影响因素

高校教务员是院校教务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与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直接挂钩,因此高校教务员工作效率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教育环境的快速转变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过程中,很多潜在的因素对高校教务员工作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高校教务员学习能力差,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现下的很多高校教务人员都是从其他部门转岗过来,对院系教务功能流程缺乏了解,不能循序教务活动规律,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在工作之中缺乏热心与上进心,并且教务人员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在高校教育改革与教务系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无法与时俱进满足院系教务管理工作需要,这对教务工作效率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其次高校对教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相关资金以及物质上的支持,同时教务管理工作地位长期处于弱势,教务员工资待遇比较低,并且升职无望,这对教务员工作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最后是高等教育快速普及的今天,高校生源不断增加,在这个过程中教务管理工作量大幅度提升,管理工作也越发复杂,使得很多的教务员只能高负荷的进行工作,这就容易在工作之中出现一些纰漏或者错误,从而对教务员工作效率造成影响。

二、提高高校教务员工作效率的对策

1.培养再学习能力,提升工作效率

从唯物主义辩证观角度分析,人是会受到客观条件制约的,因此必须要不断的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而对于高校教务员而言也是如此,若是想更好的提升工作效率,满足现代教学管理发展,就要不断实践认识,培养自学能力。为此高校教务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首先是教务员要运用科学发展观,明确院系教务管理方向,同时也要了解社会对于高校的教育需求,从而运用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务管理理念,将生本理念落实到教务管理之中,从而与时俱进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转化,这是高校教务员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其次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不断加深,在进行院系教务管理工作时,会使用到各种现代办公软件,而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作为一名教务人员,也必须要掌握这些现代化的办公软件使用方法,学习更多的网络知识,这样才能在工作之中,提升自身教务软件使用程度,这是教务工作效率的保障,而教务人员除了要通过自学提高教务管理水平,高校也应该做出相关的努力,在院系之中安排教务员进行技能培训,并组织相关调研,从而保障教务工作效率[2]。

2.加深教务工作重视,提升工作效率

若是想更好的提升教务员工作效率,高校就应该要改变传统观念,认识教务员工作的重要性,给予教务员工作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并且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晋升渠道,通过正面激励、考核机制、薪资待遇提升等措施,调动提升教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为院系教务管理工作效率做出保障,除此之外,高校教?赵痹诮?行教务管理工作时,教学资源必须要实际发展相适应,若是教学资源无法满足院校教学发展需求,这样会使很多的教务活动受到限制,同时也会影响教务员工作效率的提升。如现下的很多高校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还比较差,同时与招生规模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院校必须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解决教室短缺、教学现代化设备不足等问题,这可以为教务员工作效率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同时也是院校重视教务工作的表现,可以使教务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3.减轻教务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

在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生源数量不断增加,高校办学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教学工作需要层层下移,在这个过程中,院校教务员工负担越来越重,这对教务工作效率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院校能够采取可行的措施,帮助教务员减轻工作压力,这是有助于教务管理效率提升的。院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首先是加大自动办公系统建设,利用信息教务系统,QQ在线等现代化教务管理设备软件,省去文件下发、通知的中间环节,利用教务系统以及网页进行公示,这样可以不但可以加大信息资源共享,同时还可以避免重复性的工作,这可以为教务工作效率做出一定的保障[3]。其次是院系可以安排学生协助教务员进行工作,让学生担任教务员工作助理,这样不但可以帮助教务员减轻工作负担,同时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有效的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就是一个打破院校常规,实现双赢的管理方法,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教务工作管理的理解,减少院系与学生之间的摩擦,是一种有效的提升教务员工作效率方法。

第2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政工管理;重要性;影响

现今,企业经济在市场作用发挥下有着重要的角色,早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我国我社会会经济往往比其他国家的经济受限要大。因此,我国企事业要对各部门内部的人员进行全面改革创新,要做与时俱进。但是由于我国企业管理受到其他国家企业文化的影响,导致在企业改革后并没有显著的市场效果。由于我国企业文化不具备完善性,企业文化的管理工作得不到提升。因此,企业要想稳定的发展,提升自身的经济条件,就必须做好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工作,创立各具特色别具一格的企业文化。由于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要重视企业文化构件,要不断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其能够给企业发展做贡献。

一、政工管理工作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企业内部的改革

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要做好政工管理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培养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贯彻正确的思想政治,让员工熟悉了解企业文化的领导理念,增强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这是政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在政工管理工作中,对其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完善,企业根据实际状况提出有利于现阶段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以促进我国企业的长久发展。

2.有利于维持企业文化的特色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改革变化,许多企业都建立了能够适应当代经济趋势的企业规章制度。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政工管理工作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当前企业文化打下奠定基础。因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要深入了解基层岗位的员工,让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其中,根据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文化内容,构建属于自己企业的特色,这样企业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改革,从而推进企业的发展。

3.有利于发展符合国情的企业文化

我国在市场的企业管理知识远远要低于西方国家,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反思,在改革开放以来,对于企业的管理创新,我国企业做的不是很到位,不能及时将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大部分企业只是盲目引荐其他发达国家的专业企业管理知识外企的管理经验,并却没有显著的市场效益。

政工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具备重要的意义,非常符合和谐社会经济准则。与此同时,针对企业管理上存在的不足,我国企业利用了外资企业的管理制度进行浅析――改进,创建合适我国现状的社会经济管理模式。基于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两者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而言有着总要作用。

二、企业文化建设是我国企业的核心力量

在企业管理中,我国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诸多的不足,主要内容是在业务工作量的分配,单一的是由上级定制好目标任务,然而,下级只能被动式接受任务,并完成工作。这样的传统模式,不仅激发不了企业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度,同时,还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在此过程中,上下级任务派达的这些时间,不但浪费了人力及物力的投入,而且增加的工作量。

此外,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会减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不能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这对企业的发展没有促进作用。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企业文化是可以有效解决当前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企业要深入了解基层的工作人员,根据员工提出的相应经营方案,集思广益,制定出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以取得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认可,同时通过企业文化将企业与员工联系到一起,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他们之间合作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提高政工管理与企业文化的主要措施

1.进行多元化的企业文化建设方式

多元化的企业文化。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根据主要的任务目标采用多元化的企业文化建设方式进行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企业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调动员工对工作的激情,从而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有付出就会有回报,使得企业员工获得同等的价值回馈。我国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这样的建设方式,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增强企业岗位的竞争力。

2.提高企业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的采取措施提企业政工的素质,将具备高能力、高水平的政工人才培养。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除了要加强企业政工的综合素质,还需要重视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只有采用有效的培训方式对其进行培训,才能够保证政工人员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3.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频率

员工的努力奋斗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紧密的,员工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力量。在工作过程中,企业为了能够提升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显得格外重要。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管控,通过各站奖罚制度的制定,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阶段中,还需要不断的对已建设的项目进行优化改进,使其能够符合实际的要求。此外,在实践的过程中,采用定期的审核方式对企业文化进行考核,筛选出最符合当下经济社会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并将企业文化的内涵灌输到到员工思想中,与此同时,还要注重企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意识,从而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

结束语

综上叙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辅助,因此,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立足,就需要做好自身文化建设。在实践中,通过政工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辅助,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由此可见,只有让企业文化真正的发挥其作用,才能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得到认可。

参考文献

[1]张京.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企业导报.2015(10).

第3篇

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作为企业运行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企业及其员工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年来,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本文就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问题作深入探讨。

关键词:

企业薪酬管理;工作态度;行为影响;公平性

1、企业薪酬公平性的原则

1.1结果的公平性原则企业薪酬管理中结果的公平性,主要是指在工作过程中,企业员工对其劳动报酬以及福利方面的满意程度以及客观评价,这种结果往往是由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具有复杂性和对比性的特点。企业员工通过对自身获得的劳动报酬与他人之间的对比,从而对结果做出个人化的判断以及评价。这个判断结果的依据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其一,在企业工作过程中,对于劳动结果的平均分配。其二,是企业通过对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表现,以及对企业的贡献程度,进行不平均的按劳分配。

1.2交往的公平性原则长期的实践证明,企业员工对于公平性的重视方面,不仅仅局限于薪酬结果公平性方面,还有交往的公平性方面。这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人员在对员工进行薪酬结算时候的态度问题,以及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员工的尊重程度。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并非物质报酬,但是在影响员工的心理、工作态度以及工作行为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3信息的公平性原则公平享受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信息,是企业员工的基本需求。一方面,对于员工要求了解自身薪酬方面的信息,并对该方面信息中含有的公平性进行判断。另一方面,对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决策、方案等方面的信息,企业员工也具有了解的心理需求。

2、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于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2.1对员工情感性归属感的影响对员工情感性归属感方面的影响是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员工的重要影响之一。在企业日常运行过程中,员工对于人与人之间、人与企业之间的情感关系非常重视,尤其是员工与企业的关系,直接影响了员工对于企业的心理态度,从而对其自身的工作造成间接影响。员工的情感性归属感对于其工作态度的端正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作用。而一旦员工对企业失去情感性归属感,其态度就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工作中缺乏责任感与自信心,会严重影响其工作效率。从长远来看,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2.2对员工工作效率的影响员工对薪酬的满意程度直接想到其工作态度,而在一定程度上,员工的工作态度会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员工对于薪酬的满意程度与其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之间,存在着双向影响的关系。但员工对于自身的薪酬比较满意的时候,其工作态度就会变得非常积极,工作效率就会明显提升。同时,由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就会越来越重要,对公司的贡献也就会越来越大。长远来看,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从而变成工作效率反向影响员工的薪酬,促进其薪酬的不断提高。而薪酬一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进一步影响工作效率。这种良性循环的模式,对于企业与员工的共共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当员工对薪酬满意程度较低时,其工作态度就会发生转变,这种消极、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会直接对其工作效率造成影响,而低下的工作效率则会进一步反向影响其薪酬。员工薪酬与其工作效率之间的这种双向影响,具有客观性和规律性。只要从实际出发,掌握客观规律,就可以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以一种良性循环的方式存在。

2.3薪酬信息对员工的影响薪酬信息对于员工工作态度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薪酬信息公平性原则在这一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在企业薪酬公平性三大原则之中,以结果的公平性对员工态度及行为影响最大,而影响最为深远、持续性最强的则是薪酬信息的公平性。由于薪酬公平性这一特殊原则,所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往往将其作为公平性第一原则,而放在首位。薪酬公平性原则不仅可以促进员工保持良好心态、提高工作效率。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更能使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对自身价值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此外,还能促使员工端正心态、摆正位置,以帮助其在工作中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提高自身价值。

2.4薪酬晋升对员工的影响薪酬晋升对员工的工作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员工在企业工作过程中,良好的心态对其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而薪酬晋升对于员工心态的影响非常大的。员工薪酬晋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企业对员工的肯定。员工在这一过程中受到鼓舞,满意度是上升。同时,其对企业的情感性归属感更加强烈,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高。

3、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措施

3.1科学设计薪酬水平科学化的薪酬设计方案,是保证企业薪酬公平性的重要措施。在这一过程中,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员工的薪酬状况进行详细调查,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调整,力求薪酬方案可以公平合理。此外,还要提高对于知识性人才的重视程度,对于知识性人才的薪酬水平要进行重点调整,以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3.2建立岗位评价制度根据岗位职责来进行薪酬制定,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薪酬设计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建议一套完善的岗位评价管理体系,从而使该种方案的实施有制度保障。然后,对岗位职责进行清晰的界定,根据岗位职责的价值来设定薪酬水平。

4、结语

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的实现,需要企业与其员工付出艰辛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传统管理理念的革新,才能保证企自身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伍晓奕,汪纯孝,谢礼珊.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薪酬满意感的影响[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02:7-14.

[2]冯国基.探究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影响[J].中国包装,2015,12:76-78.

[3]金盼.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5.

第4篇

厨房会议总结开展内容:

1、加强厨房内部培训。根据去年的工作总结,厨房员工工作能力不高和工作意识不强现象,严抓新员工的工作服务意识,强化岗位技能,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

2、合理安排人员,劳动力综合运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厨房人员相对紧张,根据厨房现有人员对其进行合理安排,综合运用,及时调整员工的工作内容,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3、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厨房奖励考核制度。提升厨房员工工作效率,增强团队战斗力和凝聚力,提高员工总体水平和素质,培养员工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关键词:激励;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措施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良好的人力资源工作,能够对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评估,做好积极的岗位调整和人员调动,是实现员工个人能力的的充分发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增长。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激励机制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提高企业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激励机制的重视和应用,保证企业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1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激励机制,是企业为达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所指定的相关管理制度,激励机制,是企业动力机制同制约机制相互作用下的矛盾体。激励,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向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刺激,以达到提高员工积极性的目的;机制,则是一种硬性的管理指标,对员工的相关行为进行规定和约束,保证员工的实际工作效果。激励机制,将两者进行结合,既要保证员工的正常工作,又必须在员工实际工作效果的基础,不断挖掘员工潜力,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调整员工的工作态度,保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因此,加强激励机制的有效建立,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内容。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渐激烈,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日渐加强,对激励机制的认识也不断深刻。加强对良好激励机制的应用,能够有效消除员工的不良工作情绪,解决员工生产力同员工所得的矛盾,激发员工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将员工个人目标同企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为企业创造更高价值。

2 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问题分析

2.1 过度重视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对于企业员工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对员工实施物质激励,使员工能够得到直接好处,从而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但是,就目前我国多数企业来说,过度重视物质激励,反而导致了激励效果的低下。首先,企业物质激励的尺度和标准没有制定完善,没有从员工的角度出发,使得过度的物质激励效果适得其反,大大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效率;部分企业重视平均主义,对组织进行物质激励,分配的过于均衡,导致工作效率较高的员工反而失去工作积极性,使得物质激励投入越来越大,但效果则越来越不明显。

2.2 缺乏对员工的需求分析

企业员工队伍的组成比较复杂,人员年龄、人际交往、个人发展方向以及期望薪酬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因此,单一的激励机制并不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使得激励效果明显不足。企业在进行激励制度制定时,首先要深入剖析员工的组成和员工的心理,了解员工的需求。比如,年轻员工自主意识较强,渴望事业的发展,希望获得良好的发展平台;大龄员工事家庭稳定,渴望较高的收入,改善生活质量,重视福利待遇,因此,在进行激励制度制定时,必须要针对不同人群实行不同的激励,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

2.3 精神激励匮乏

企业在重视物质激励的同时,也需要关注精神激励,两者的有效结合,将使得激励机制的效果更加明显。成就感对于员工来说同样渴望,部分员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往往并不重视物质激励,更需要得到肯定和认可,以保证自信心的养成,如果企业缺乏精神激励,对于这类员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同时,企业往往重视眼前的激励,并不重视长远的激励,使得物质奖励过于频繁,使得员工出现麻木情绪,导致激励效果大打折扣。

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的应用策略

3.1 加强分析,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

首先,企业应该从实际出发,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了解和分析,制定完善的激励制度,提高激励机制的实际效果。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员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单一的激励制度并不能够满足所有员工的需求,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同员工间的交流和沟通,做以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以制定全面的激励制度。比如,对年轻员工来说,对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存在较高要求,企业应该加强对年轻人员相对应的奖励,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像是改善工作条件,进行岗位的提升和管理工作的赋予,使年轻员工得到有效刺激;对于年长的员工,应该着重进行物质激励,提高员工收入,使员工生活条件得到一定改善,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3.2 加强物质激励同精神激励的有效结合

第6篇

(一)缺乏创新观念

如今社会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变化,而办公室工作管理的内容与形式同样需要不断地更新,发挥其高层次与全方位的作用,但如今一些企事业单位办公室工作管理依然固守着“治人”的传统思想与方式,简单地指挥、控制与监督,导致办公室工作效率低下。

(二)服务管理水平待提升

服务管理水平的不足首先体现在服务对象不清,办公室人员服务对象包括领导与全体职工,而许多办公室干部认为只要将领导所交代的事情办完就行,没有主动了解基层职工的需求。并且在工作中过于被动,不会积极去思考一件事,有事情就做,没有事情就等着领导吩咐,从而造成了办公室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低。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

办公室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职责与目标规定,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的地方,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与时间的浪费,降低了工作效率,制度的不完善也导致了员工的工作目标的不明确,不清楚办公室工作应当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导致员工缺乏活力激情,毫无进取之心。

二、优化办公室工作质量管理的途径

现代企事业单位办公室管理工作,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起良好的服务意思、大局意识、创新意识与学习意识等,不断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现提出以下几点途径供参考。

(一)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要完善办公室管理,提升办公室工作质量与效率,必须要建立起长足有效的管理制度规划,发挥管理功能,对部门与职员进行有效地约束,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将原则落实到各项规章细节当中,同时流程的建立需要引导与示范,在执行上要下功夫控制,做到一视同仁,形成规范,促进办公室工作凡事都有章可循,提升办事效率。

(二)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管理意识

办公室工作管理的主体为职工,因而其管理工作的优化与实施必须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利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促进员工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需要时刻为员工着想,促进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切实提升他们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为办公室各项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同时,作为综合管理部门,办公室的工作目的需要同本企事业单位整体管理目标完全一致,服从于整体利益,因此,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起全局意识,形成大局观,直接为实现管理目标而服务。

(三)把握基本原则,树立服务意识

办公室工作的基本原则需要包含准确性、高效性与保密性等特征,这些也是办公室员工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因而首先要促进员工把握工作的基本原则,要求办公室人员以一个严谨的态度,踏实认真去了解并完成自己的工作,进一步推进办公室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同时,办公室工作员工需要树立起牢固的服务意识,积极适应企事业单位内部与市场现状,转变观念,不断学习知识与技能,例如领导学、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提升自身的理论实践水平,在学习中实践,总结经验,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严密部署,提高服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四)创新管理方法模式

办公室工作的性质与重要性决定其方法与思路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推陈出新,企事业单位需要利用有效地管理方法来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热情与主动性,利用新的思维模式为载体促进办公室工作的高效运行。例如将办公室管理同工作人员完成的各项工作任务有效地结合起来,以企事来单位整体办公速度和素质提升为推进点,促进办公室工作对企事业各项工作的保障作用,从而推进整体工作,促进办公室工作质量的提升。

三、结束语

第7篇

尽管并不能严格统计个人效率的提升所带来的价值,但是我们知道企业效率低下带来的必定是竞争力的降低,而企业效率的高低与公司业务环节中的每一个个人休戚相关。

比如说,在企业运行和项目运作的关键时刻,倘若由于工作中PC的性能不足带来沟通或者业务运行时的不便,那么便会给企业或者项目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大多有过经验,上班的时候,总是会开着一大堆的任务窗口,PPT、Word、MSN、IE等,如果机器性能不够,便无法进行多任务并行处理,必然带来效率的降低;倘若遭遇安全问题,那么更是没完没了的折腾。

显然,我们需要性能更高、安全性更好的工作平台。

优异性能提升效率

日益平坦的世界,加剧了竞争,企业需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方法之一就是提升员工和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的提高方式也许有很多,但是有一项很简单也很实用,就是提升所使用的工具的运行效率。

对于知识型公司来说,现在最基础的工具就是员工使用的PC,就如业界一位专家所言,使用高性能的PC能够带来的使用效率和应用体验,能够很大地改善员工的工作状态,也能够促进员工生产效率的提高。

试想一下,有谁愿意忍受打开一个Word也需要十分钟的机器呢?笔者就曾经听过朋友的抱怨,说该死的机器,每天光开机就要用20分钟,打开一个Word要十分钟,根本都不敢同时去打开别的任务窗口!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死机,什么任务都无法完成。

性能低下的PC不能进行多任务处理,但是PC的拥有者却需要多个任务需要并行处理――结果显而易见,笔者的这位朋友每天忙得手忙脚乱,还是很难完成任务,只能通过不断地加班来解决问题。

可是,为什么不能通过提升PC的性能来提升工作效率呢? 除了采用较高主频的CPU和更大的内存之外,也应该考虑采用双核芯片,比如Intel全新架构的酷睿2双核芯片。

根据资料显示,作为全新架构的微处理器,酷睿2还能够在每时钟周期执行4条指令,其执行宽度比前代处理器提高了33%,其智能内存访问技术能够进行智能预取数据,其高级数字媒体增强技术,每个时钟周期一次执行128 位SSE指令,执行速度较前代处理器提高一倍,其智能功效管理更是具有先进的功率门限功能,能够只在系统需要的情况下打开处理器逻辑处理子系统。

因此,相比奔腾系列同主频的处理器而言,在能耗降低40%的情况下,性能却能够提升40%。同时,在运行AutoCAD时能比此前的奔腾4主流处理器快186%,运行Excel、PPT等多任务处理时快76%,这意味着工作效率的极大提高。

安全性提升竞争力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和各种病毒、垃圾邮件、恶意软件的盛行,企业需要采用各种手段来加强安全能力。

企业中的数据已经日益重要,从企业层面讲,数据的安全就意味着企业的安全,911带来多家公司的倒闭也正是因为他们企业数据的丢失;从员工层面来讲,他们数据和PC的安全就意味着工作和公司项目的进度。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可以上传到服务器,但是如果PC一再崩溃,则意味着员工无法顺利开展工作,因此一个具备更安全性能和更好的管理工具的平台,则意味着更好的竞争能力。

大家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经历:工作用的PC突然崩溃,而网络管理员却无法到现场进行修理和维护,于是只能等待网络管理员的到来。在他到来和修理好机器之前,几乎无法开展任何工作。

而以酷睿2双核处理器为核心构建的英特尔博锐技术,内建了主动管理技术,能够让企业在管理PC时更加方便,也能够对软硬件资产进行远程管理,即便是在关机或者操作系统崩溃的情况下,也可以对机器进行远程的诊断和修复,这样的一种管理方式能够给企业的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

另外,博锐技术平台中的安全技术,具备进行加密、远程开机和自动更新补丁的能力,能够进行基于硬件的隔离和恢复,自动进行安全软件运行状态查询,这样的安全能力,对于企业应用来说,意义可谓非常重大。

业界期待已久的Windows Vista已经,可以预见,将会有大量的用户迁移到该平台之上,微软更是预测明年将会有7000万左右的用户升级到该平台。

第8篇

关键词:新形势;工作职能;企业办公室

企业办公室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办公室具有履行机关工作的职能,能够为企业创建良好的文化,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同时,企业办公室还有着特殊的工作职能,即协调企业经营管理,为企业做好基础调查分析工作,以保证最后决策工作的有效执行。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要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办公室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从多方面进行工作效率的提升,以促进企业有序、平稳、可持续发展。

一、新形势下企业办公室工作现状

新形势下企业办公室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制约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办公室人员工作热情度和积极性不高

企业办公室工作有承上启下、对外协调沟通等众多职能,是一个企业对外的窗口机构。因此,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度和积极性要求较高。目前在企业办公室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缺乏主动工作、主动服务的意识,缺乏对办公室工作的全面认识,甚至出现了有些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无所事事,打发时间。这种现象直接影响了办公室工作效率。

2、部分办公室工作缺乏规范性

企业办公室工作要负责企业机关工作,对办会、办文等相关工作规范性较高。但在目前的企业办公室工作中缺乏工作的规范性[1]。例如,在有的企业中对专门针对办公室工作的具体规章制度较少,这就使工作人员无法从规章制度上规范自身的行为,在办公过程中工作人员出现问题只能自行解决,造成工作的无序性。

3、办公室工作人员队伍中部分人员业务素质水平有待提升

企业办公室要求办公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水平和办事能力,目前一些办公人员缺乏工作经验,处理突发事件、应急事件的能力不够,直接影响了日常性事务的有序进展;一些办公人员学识较低,对基本的办公软件、工具等使用不够熟练,这将大大降低日常办公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各项后续工作的展开;还有一些办公人员缺乏预见性,每天重复单一的事务性工作,思维固定,缺乏悟性,导致工作简单机械、枯燥无味,长此以往,不利于良好整体办公环境的营造。

二、如何加强企业办公室工作

企业办公室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促进企业正常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企业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企业办公室工作的开展效率,全面提升办公室管理效率。

(一)端正态度,创新理念

首先,管理人员要帮助办公人员端正工作态度,牢固树立办公室服务新理念。一方面积极组织员工进行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等精神教育培训,确保员工热爱自身工作;另一方面,积极营造团结协作的工作环境,创造一种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办公人员只有具备积极的思想理念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企业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保持健康平稳的发展。

要积极吸收先进的思想,促进新思维的拓展,以实现工作方法的改进,准确找到办公室各项工作的切入点,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2]。创新工作理念要从积极的服务理念开始,要不断提高自身责任感和荣誉感,在工作过程中培养乐于奉献的精神,真正成为企业内部的“管家”。要对企业的方方面面做到了熟记于心,以提高办公室工作的有效性。面对办公室工作的众多方面,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且积极从自身出发,为办公室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提升办公室工作整体效率。

(二)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科学技术发展较快,各类知识、技能的更新也较快,因此对各行各业的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现阶段办公室工作逐渐走向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办公室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手段也不断在更新,这无疑对办公室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创新理念的同时也要不断丰富自身业务素质,全面提升工作能力。企业要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对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综合学习和能力提升,促进知识的更新以及专业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创新工作方法,发挥办公室职能

为促进办公室工作效率的提升,要改变传统办公室工作方法,以有效促进办公室工作效率的提高。(1)理清办公室工作思路,即对工作中的重点、要点、急点要事先做好安排,以保证工作开展过程中合理有序[4];(2)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保证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有章可循,以规范其工作行为,保证岗位分明,分工合理,有效实现工作目标;(3)转变工作方式,从传统被动服务转为积极主动服务,对办公室各类日常工作提前做好规划,以体现工作的计划性,保证工作完成效率;(4)从一般服务转变为优质服务,即办公室工作在保证基本事务有效完成的同时,要勇于创新,提高工作决策的科学性,以促进办公室职能更好的发挥。新时期,实现办公室工作方法的创新至关重要,直接关系

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5]。

三、新形势下企业办公室工作的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做好企业办公室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1.做好企业办公室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办公室所负责的后勤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和员工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办公室通过开展各种工作为广大员工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进而减少员工的流失,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特别是将各类优秀的人才留住,发挥优秀人才的技术、知识等优势,持续为企业带来生机和活力,进而保持和促进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2.做好企业办公室工作可以规范企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办公室是各类政策和规章制度的起草和制定部门,在日常管理中通过制定和完善各类政策和管理制度,来规范管理行为,完善管理体系,使企业日常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进而在日常管理中使企业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财务资源等因素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提高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做好企业办公室工作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水平和管理质量。办公室的工作水平和管理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工作水平和管理质量,办公室的工作水平和管理质量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水平和管理质量也就提高了。

结束语:

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办公室工作,能够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同时对提升企业的机关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尽管目前企业办公室工作开展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但通过全方面的改进工作能够有效推进办公室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出办公室职能作用。在未来企业发展中,要不断加强学习,从自身素质出发,打好办公室工作基础;转变工作态度,办公室工作理念上实现创新;理清工作思路,结合创新型办公室工作方法,全面提升办公室工作效率,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松.办公文秘协调职能对企业的重要影响[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1):216

[2]李珂珂.浅谈企业办公室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价值工程,2013,(17):148-149.

[3]侯耀东.试论新形势下如何提高企业办公室的工作水平[J].经济师,2012,(8) :14-15.

[4]岳建省.新形势下增强企业党委办公室工作实效的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3,(15):20.

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信息管理;办法

目前,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及了各个领域之中,上到科学领域与研究方面的应用,下到个人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办公等等,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密不可分。因此,利用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来培训信息管理自然也得到了众多企业管理者的重点关注,并逐渐变成了一种新型的企业培养员工的方式。

1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实施培训信息管理的重要作用

能够推动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合理有效的提升企业实际的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实施培训信息管理,是当今企业的必行之势。其不但能够促进人才考核体系的构建,同时也是在人才选拔方面的重要基础。经过这种信息管理方式的应用,可以全面掌握所有企业员工具体的信息,方便实施动态性管理。除此之外,还可以为相关领导在决策以及人事调动等有关方面提供参考。

1.1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

利用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实施培新信息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实际的工作效率。在传统之中,对于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的应用以及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培训管理工作。它具备的实用性、系统性以及科学性,帮助人们从复杂繁琐的管理工作之中解放了出来,从而把这部分富余出来的劳动力合理的安排到一些更重要、更有价值的有关工作之中,进而达到提升信息管理效率的目的。

1.2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可以使人才评测体系更加完善

凭借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实施培训方面的信息管理,可以对相关的信息材料进行科学的整理,从而方便对于人才信息的利用以及整合。在整个人才评测的有关工作之中,其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对于有关信息的应用以及搜索。从而可以合理的构建完全符合企业自身有关特征的、完善的人才评测体系,进而提升运作效率。

1.3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有利于培训信息管理方面的储存

目前,有很多企业对于相关员工开展几次培训之后,在培训信息方面就会产生一些漏洞。对于这种情况来说,使用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对于培训的相关信息进行存储,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其不但可以及时的存储这些培训数据,同时又方便企业在人才培训档案方面的管理以及查找。这些内容都是目前人力资源需要进行开发的关键。妥善的掌握人才的资料以及信息,是如今在企业培训的方面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企业对于相关员工进行培训之后,应该第一时间把有关的培训资料进行保存,同时构建一个对应有关资料的档案,从而方便之后评测工作的进行。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凭借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技术,强化对员工具体资料上的管理。

2应用计算机软件有关技术进行信息管理的方式与内容

2.1对于相关管理信息的录入和采集

对于信息的录入工作来说,其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培训信息实施联网输入。其主要有培训信息以及基本信息等双方面的录入。对于培训信息具体的输入内容有:培训单位、员工工号、培训时间、考核成绩、内容以及证书编号等。将这些有关内容经过网络传输到对应的服务器上面,或者是将其拷贝到有关的信息系统,之后再由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整合,从而利用计算机软件的相关技术输入具体的内容。而基本信息方面需要输入的内容有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工号、身份证号以及籍贯等。对于工作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有岗位名称、岗位性质、工号、职务在聘情况以及编制等,在这里面还有个人的获奖情况与学历,也就是具体的毕业院校、学历、荣誉、专业以及实际的获奖日期等。

2.2信息管理系统所具有的主要功能

培训信息系统可以使企业对于相关员工具体情况的查询非常方便。利用这种系统输入有关内容进行检索,可以准确高效的找到对应人员的一些信息资料,大大减少了企业在信息管理方面的成本,切实提升了企业实际的工作效率。传统上的管理工作都是利用纸质档案进行管理,这不但增加了管理时间以及成本上的消耗,就算从资源方面的角度来看,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合理有效的进行信息系统管理,具有更高的效益以及作用。

2.3重视对于信息库的保护

对于信息海量化的今天来说,有很多电脑病毒也凭借着各种各样的形式隐藏在这些信息之中,进而对于信息库的安全产生威胁。一旦信息库受到病毒的侵袭,那么就会导致大量重要的信息丢失或者是泄露,严重时甚至有可能会致使系统崩溃。应用合理且行之有效的一些保护措施,对于一些重要信息进行重点保护,这不但需要应用许多先进的防毒软件,同时还要将这些关键的信息进行备份以及保存,从而构建一个完善、安全的有关培训信息库在管理方面的体系。

2.4注重在管理权限方面的设置

对于管理权限的有关设置问题上,应该使用信息加密的有关技术,根据相关人员具体的职务对其访问权限进行设置。由专业的人员对于有关这方面的培训信息定时进行更新以及修改和管理,从而保证系统信息的安全以及完整。对于打印功能进行拓展,对于诸多已经录入的相关培训信息,不但能够根据具体的需求打印某人所有的资料,同时还能够任选其中的某一个有用的部分,或者是对于某个特定时间段之内的资料打印,这种功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企业对相关员工具体资料的需求。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软件的有关技术也会不断的进步更新,在有关信息管理的工作之中应用这项技术,不但能够符合时代进步的需求,同时又可以积极的提高企业实际的工作效率,可以为各种人才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技术还在进步与完善的过程当中。因此,相关人员一定要跟住时代的脚步,对其不断优化、不断提高,从而使信息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够得到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白雪.浅论如何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信息管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8).

[2]杨希成.如何实现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培训信息管理中的合理应用[J].软件,2013(10).

第10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正趋于白热化,而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以指导经济为指导思想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高竞争强度的要求。现代国有企业领导层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如何改进管理模式、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通过分析国企现有的管理模式对核心竞争力的制约性,提出符合企业现状的改进策略,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陈旧管理模式导致核心竞争力偏低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总体水平偏低,除了受不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不规范的企业制度,员工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不足,技术创新体系还未形成等因素的影响外,主要还受落后管理模式的影响。

1.管理模式陈旧,企业整体利益受损

传统国有企业采用以关系管理为主的管理体系,其中包括物质至上、论资排辈等方式。此种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应对市场经济快速增长和竞争压力日趋严峻的需求。在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引导下,国企员工表现出工作效率低、工作积极性低下等现象。

在关系管理的模式下,企业内部人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勾心斗角上,从而忽略了企业的整体利益。管理职位的论资排辈扼杀了员工升迁的希望,导致员工的工作热情低下,而不具备相关能力的人员却占据着中高层管理职位,使得企业管理出现决策上的失误。受管理以物为主思想的影响,企业管理呈现出以物为主、忽略人本管理的现象。

正是由以上种种原因直接导致了国企员工把重心放在为自己谋私利上,忽视了工作的职责所在,导致企业整体利益受到损害。

2.核心竞争力受重视程度不足

国企的管理者并没有跟随时代的进步、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改变原有的观念,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由于要应对当前的竞争压力,过分强调当前利益,许多国企并未考虑到企业长远的发展。

因此,当前国企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通过采纳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改进管理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强调整体利益,杜绝腐败现象发生

国企在面对市场竞争时,需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国企必须将经济效益、企业整体利益作为首要目标。而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强调企业整体利益的核心地位是目前国企管理模式改革的首选之路。降低职位混乱、公款滥用等情况发生的概率可以通过强调企业的整体利益得以实现。

众所周知,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是以保障所有者的利益作为最终目的的。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公款滥用等情况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确保企业的整体经济利益,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因而,通过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定出一套符合自身需求的管理体系,并付诸于实施是目前国企改进管理模式、改善经营状况、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2.联结企业与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员工工作积极性及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联结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让员工认识到,只有企业整体利益提高,个人的利益才会相应的提高,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联结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最有效方法是采取年终奖励机制,对表现优良、对企业做出特色贡献、已经按时完成工作指标的员工给予不同程度的奖金作为奖励,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提高其工作效率。员工认识到企业整体利益的重要性,促使自己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企业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直接增强了企业的生产、研发等各种能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3.加强财务管理,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利益

职务侵占、公款滥用等现象在国企现有的关系管理模式中滋长,持续损害着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因此,国企的首要任务是借鉴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加强审核力度、领导直接负责制等方式,改善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降低公款滥用等现象的发生,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利益。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审核财务票据、企业决策者直接管辖财务部门、构建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体系等。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还能够节约企业的管理成本,保障企业与员工的利益,提高核心竞争力。

4.加强信息化管理,增强应对能力

是否能够根据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准确并快速的做出反应,是衡量一个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企业管理者必须对信息系统引起足够的重视,采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保证企业信息流的畅通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收集汇总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信息,采用财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发掘其隐含的市场信息,并将信息快速地提交到企业决策者手中,为企业能够针对市场信息做出快速准确的应对提供支持。信息准确做出的决策才能正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能处于有利的位置。

三、结论

管理模式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针对现有管理模式中的不足,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对其进行改进是目前国企面临的首要问题。解决了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也就是解决了核心竞争力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保障了企业在激励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景怡:现代企业管理目的分析[J].市场与管理,2008.6

[2]陈磊:对传统国有企业管理方式存在问题的分析[J].西南工业,2008.3

[3]张淑云:现代国有企业管理方式改革[J].西南工业,2008.11

第11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全员绩效;绩效指标;考评测量

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电力企业实行全员绩效管理是巩固“三集五大”工作成果的必要手段。全员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企业战略的重要构成要素,对于加强管理者与员工间的沟通交流,引导员工提高自身素养,实现员工与企业和谐、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全员绩效管理的内涵及关键因素分析

全员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对全体员工制定绩效计划并辅导实施,检验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工作态度,据此作出评估和反馈,共同协作改进工作质量,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企业管理行为。与现有的管理制度相比,全员绩效管理表现为一种全员参与的变革的管理模式。全员绩效管理为员工绩效考核和职务晋升提供直接依据,但其最本质的目的还是提升企业整体工作效率。传统的绩效考核构成了全员绩效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全员绩效管理比绩效考核的涵盖面更广,它主要是以员工绩效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为主体,以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为重要手段,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在具体实施中,全员绩效管理表现为:通过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行授权管理 ;通过提供监督与指导,帮助员工有效开展工作 ;通过评估、反馈考核结果,查缺补漏,进而调整方向采取可行措施 ;通过把考核结果与薪资福利挂钩,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提升员工个体绩效,提高企业的整体业绩,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有效地全员绩效能帮助企业合理的规划管理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刺激员工不断改善自身,发展自我,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组织整体的效率。综观全员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不难发现,影响电力企业全员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员工个人兴趣。个人兴趣是最好的导师,也是工作的动力。符合个人兴趣的工作让工作充满激情,事半功倍;违背个人兴趣的岗位安排妨碍工作创意的发挥,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电力企业在岗位安排上应赋予员工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2.岗位需求。岗位是死的,人是活的。电力企业在进行岗位安排时应该因人制宜,充分考虑员工的性格特点和工作能力,如安排性格外向、善于交际的员工售电,安排不善言谈、忠厚老实的人从事生产。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才能人尽其用。

3.工作环境。舒适整洁的工作环境,团结和谐的企业氛围有利于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反之则会阻碍团队活力、创造力的迸发,降低整体工作效率。

4.考核体系。考核应尽量健全完善,不能只是流于形式,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公平全面的反映员工的工作成绩,科学合理,有可行性。

5.体制公平。员工都有攀比心理,喜欢和别人比较工作成果和收入,一旦工作收入与工作付出不成正比,员工就会产生不平衡心理。在这方面,企业管理层要多与员工交流,采取相关措施防范不公平。

6.激励制度。一方面,企业在进行工资和福利分配时要以劳动强度与劳动难度挂钩,科学合理的制定分配方式,充分维护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员工的工作业绩,管理层要予以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在有培训机会和晋升机会时优先考虑他们。

二、电力企业全员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电力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号召下,以某某电力公司为代表的电力企业都积极开展了全员绩效管理体系试点,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改革企业管理模式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使精细化管理成为可能,并有越来越多的员工参与其中,全员绩效管理文化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但我们同时应看到,电力企业全员绩效管理工作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1.考核标准缺失,评价随意性大

电力企业在设置绩效目标的时候站在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只是从本部门的业务设置出发,有一定的片面性、狭隘性,导致绩效管理和绩效目标与企业发展规划脱节,丧失了绩效管理的最初意义。绩效考核指标制定不合理,不确定因素太多,导致企业核心工作出现失误。此外,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等定性考核指标都是抽象存在,难以量化,在设计指标的时候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绩效评估和反馈不能公正进行,评价的随意性违背了全员绩效管理的初衷,极大地削弱了员工的主体意识及战斗力,全员绩效管理工作的效果也就无法真正显现出来。

2.单项考核导致计划管理,绩效提升缓慢

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上下级之间的有效沟通合作是重要手段。但部分员工缺乏危机意识,主动服务意识差,对全员绩效管理工作在理解上不够深入,把它混同与员工绩效考核。全员绩效管理形同虚设,可有可无,只是停留在口号层面上,没有深入实践。此外,由于私人利益的牵扯及人情关系的限制,员工之间、上下级之间给彼此的评价都掺杂一定的主观顾虑,全员绩效考核失真现象严重,员工对全员绩效管理产生了不信任心理,限制了员工潜能的发挥及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企业绩效提升缓慢。

3.绩效指标不系统,考评流于形式

绩效指标体系是根据企业长远发展目标、部门职能和岗位要求制定的,要根据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更新变革。在电力企业目前的绩效指标的设计中,企业为了方便结果的评估和反馈,指标往往停留在表面,形成严重的定量化趋势,无法涵盖企业运转的全部内容,导致考评流于形式,全员绩效管理意义缺失。

4.考核结果单一,绩效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考核结果缺乏对员工的人文关怀,片面强调企业利益和员工的工作业绩,忽视了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导致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出现分歧,没有建立起企业战略与个人绩效之间的传递交流机制,就会影响全员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建立健全电力企业全员绩效管理的相关措施

1.大力普及绩效文化,以文化促工作

电力企业管理高层应对全员绩效管理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动员相关部门组织召开普及全员绩效管理意识的会议及发放宣传手册,开展集中学习和讨论,让全体员工充分意识到全员绩效管理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加大全面绩效管理的续传力度,确立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体系,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员工中评先进,树典型,主张全民参与,提高员工对全员绩效管理的认同意识和满意度。

2.搞好培训教育,落实绩效管理流程

电力企业要有对员工进行长短期培训的规划,给予充分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并督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严格执行。首先是对领导干部进行重点培训和策略训练,制定专业的考评标准;其次要释疑解惑,安排专职人员及时解决全员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普及相关知识。最后还要深入基层,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具体制定分析各项指标,简化具体操作流程,方便生产销售人员的具体操作执行。

3.健全领导机制,畅通沟通渠道

电力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具体发展情况,健全完善相关组织机构。自上而下的建立以绩效管理委员会、绩效管理办公室、绩效管理专业组为主线的领导机构,彼此明确职责分工、监督计划制定、狠抓落实,具体负责大至全员绩效管理工作的策划制定、执行调整、战略部署及绩效考评,小到绩效管理日常具体事务的开展执行和员工申诉的处理协调,确保全员绩效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领导机构应明确分工,设定专门的职能小组定期收集群众意见,确保实施情况得到及时的反映、解决,科学测量全员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并做好反馈统计,及时修正更新相关指标。督促管理者与员工就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良好的沟通并达成共识,实现民主会话。

4.建立绩效管理制度,发扬民主决策

电力企业要积极探索建立一系列全员绩效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明确绩效管理的目标、原则及组织分工,建立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对绩效管理的过程与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反馈,针对性地实施奖励和惩罚,逐步实现绩效管理精益化。此外,电力企业管理层还应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予以及时答复,企业上下坚定信心,共同建设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

5.强调公开公平的考核,健全激励机制

全员绩效管理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虽然说不能片面追求个人利益,但也要尽量实现个人利益与企业效益的统一。全员绩效管理对员工的工资收入乃至职业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客观、公平的考核很关键。奖勤罚懒,制定员工的薪资福利待遇要考虑绩效管理的结果。电力企业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有针对性的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刘贵生.电力企业绩效考核[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 林一凡.电网企业推行全员绩致管理的舍析与探讨[J].管理世界,2010(7)

[3] 陈熙秋.全员绩效管理在供电企业的应用与思考[J].经营管理,2010(11)

第12篇

【关键词】组织战略;财务管理;绩效管理;作用

一、前言

现阶段,在企业管理中,想要提升效率,就必须强化各个模块的管理工作,将不同的部门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从实际情况分析,在企业中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一般是并行存在,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展开。基于组织战略的角度,分析财务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功能性,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二、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的相互关系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开展各类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就越发凸显,有效的财务管理能给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提升其经济效益。与之相比,绩效管理可以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以及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水平,两者相互独立,但是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从企业发展的组织战略分析,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都是围绕着企业的经营目标所展开的针对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管理活动,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推动企业组织战略和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必须站在组织战略的高度,找出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之间的交叉区域,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改进绩效管理方法,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持续提高。

三、财务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在现代企业中,绩效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管理活动,强调企业组织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其主要内容包括了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以及绩效改进,要求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相应的,财务管理并不仅仅是针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还可以对企业部门以及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直观反映,在绩效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这里从绩效管理的不同阶段出发,对财务管理的作用进行分析。

1.绩效计划阶段

一般情况下,在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中,会将绩效计划分为两部分:一是绩效目标的确定,主要是立足企业的组织战略的经营目标,进行合理分解,然后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岗位,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认识到,财务目标是企业组织目标的核心;二是绩效指标的设计,企业管理人员必须立足企业的整体管理目标,做好每一个阶段发展目标的分解和细化,明确部门目标、岗位目标和个人目标,同时强化相互之间的联系,以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基于此,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可以结合财务管理的成果,通过定期的绩效评估,针对企业组织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做出卓越贡献的部门和员工进行奖励,对于不符合企业组织目标,或者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行为,则应该做好约束和控制,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能够更好的约束自身行为,提升工作效率,促进绩效水平的提高。

2.绩效实施阶段

绩效实施阶段是绩效管理内涵的主要体现,也是绩效管理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讲,通过绩效实施管理,可以了解管理人员以及基层员工的绩效进展情况,根据实际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以保证绩效实施的良好效果。同时,绩效实施效果主要是通过企业的各项财务数据及相关指标体现出来的,可以对员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进展进行直观反映,不过需要财务管理工作的支持。通过相应的财务票据管理以及费用支出管理,管理人员可以了解企业改革部门的工作状况,提升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而在绩效考核环节,财务管理部门是绩效考核的重点,可以结合量化指标,对员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根据绩效考核结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判断是否对员工进行升级加薪,从而保证了管理的有效性。

3.绩效改进阶段

绩效改进是绩效管理的最终环节,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具体来讲,绩效改进不仅是对于企业各个部门以及员工绩效的改进,还包括了绩效管理的改进。前者一般体现在绩效计划和制度的改进,在对其进行明确的同时,提升计划的可操作性,后者则是针对绩效考核环节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改进,主要体现在绩效管理制度的改进,以提升绩效管理的成果。在这个过程汇总,需要运用财务管理开展相应的成本效益分析以及监督管控,确保绩效管理的有效落实。财务管理必须深入到绩效管理中,围绕企业的组织战略,促进绩效管理工作的持续推进,继而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企业而言,开展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根本目的是盈利,从组织战略的角度着眼,应该推动财务管理与绩效管理的相互融合,使得财务管理可以深入到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发挥其引导和推动作用,促进企业运行效率的提高,为企业的稳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高h.组织战略的财务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的功能性研究分析[J].中国外资,201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