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服务体系论文

文化服务体系论文

时间:2022-08-11 18:42: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服务体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服务体系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0引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公益性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对文化理论进行研究、文学艺术精品创作服务、文化传播服务、文化娱乐服务、文化传承和农村文化建设等几方面主要内容。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我国公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建设的主要途径,也是彰显社会文化、促进国家软环境发展的主要方法。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述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职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基本的三点社会职能:第一,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和文化艺术作品创作是社会文化理论发展的主要方法。第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传播促进公民文化素质水平上升。第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现城乡文化协调统一发展,缩小文化差异。(2)新时代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以及由信息科技引发的世界文化的大范围交流和融合,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基本环境存在两大特征:第一,人口流动的增使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体更加复杂;第二,由于公民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2时代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评述

笔者所在的东莞市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都较为迅速的一个城市。东莞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一座大型的商业型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经济发展为东莞的人口组成带来巨大的变化,目前,东莞常住人口中有70%来自外地,而每年出国、去港澳台地区发展的人口又占很大的比例。人口的流动和东莞本身的文化习惯产生巨大的冲突,为此,市属各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1)体系内部结构更加完善。从2011年开始,东莞市文化部门针对农村和城镇文化服务设施配比不平衡、文化服务覆盖不全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部结构不完善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和建设。投入13.3亿元进行市、镇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的建设成果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兴起和服务内容的健全方面。据统计,从2011年到2013年,东莞市在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的联合支持下,投资9.7亿元进行农村网络覆盖建设和图书馆建设,并以市区、街道为单位,耗资3.6亿建设文化广场、博物馆,并为已有的图书馆配备电子阅览室和先进的图书查询设备。据2013年11月的《南方日报》报道,目前东莞市已经基本建成了国内一流的、较为完善的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文化服务覆盖率达到100%。(2)体系内部服务人员素质得到提高。除了公共文化体系的服务设施建设之外,在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方面,东莞市还重视对文化服务体系内部的服务人员进行素质培训。公共图书馆服务、公共文化广场的维护和街道文化服务的组织,都是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服务范围,而在以往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中,由于服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专业性文化服务(文化宣传、艺术作品创作和展示等)水平较低,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利用率不高,服务的效果也很低。面对这种情况,东莞市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服务人员进行了严格的素质培训,主要针对各文化场馆的管理和人文服务水平以及文化宣传服务的组织形式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如,提高图书馆流通部服务人员的素质,扶持文艺作品创作比赛等,这些改革和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东莞公共文化服务的软实力。(3)服务更具有针对性。由于东莞的经济发展模式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成为东莞的常住人口,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部分又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这些流动人口的普遍文化素质水平都不高,又因为常年在外打工,使他们远离家乡的文化氛围,面对异乡的文化和风土民情,外来务工人员总会出现“不适应”的感受,久而久之,容易形成由文化交流不畅造成的生活幸福感低的问题,这对东莞社会发展极为不利。针对这种状况,东莞市开展了大批针对外来

工人员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区分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关爱;建立“新莞人人才培育与扶持机制”,促进农民工和城市文化之间的交流;积极组织各地方文化宣演和才艺比赛,帮助外来务工人员了解东莞文化和民俗特征,使他们快速融入东莞文化生活中。

3未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

(1)突出文化的传承。文化是随着社会和经济在不断发展变革的,但文化又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经过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加工而展现的。因此,无论是哪个地区的文化,都负有“传承”的责任,一方面,将以前优秀的文化因素、文化理念继承下来;另一方面,在新的社会现实要求下,实现文化因素、文化理念的传播和改进。以东莞为例,作为粤剧之乡、龙舟之乡,单纯重视现代文化艺术的宣传而摒弃传统文化,会使东莞整体文化建设失去根源,没有特色。因此,在未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该更加突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2)重视文化的融合。经济发展必然会促进人口的流动,像东莞这样吸收大量外来人口、依靠外来人口发展城市经济的地区,不仅应该重视对外来人口进行本地文化宣传,同时也应该重视研究其他地区的文化特征,以便更好地为“新城市人口”提供贴心的、人性化的文化服务;另外,文化交流早已不仅限于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在出国人口多、外商企业林立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还需要扩大文化服务的范围,重视文化差异和文化融合,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公民提供合适的文化服务。(3)促进公民的“自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说到底是服务于公民的、促进公民文化素质提升的社会,站在公民自身素质发展的角度上思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应该是单纯的政府行为,要尊重公民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权利,就应该鼓励公民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实现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自给自足”。未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动态发展的、活跃的文化发展过程,如何促进公民的“自主建设”是政府文化服务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面向社会全体公民的一系列公益性文化服务,包括文化服务设施和文化服务传播和传承各个方面。东莞目前作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试点单位,在服务体系结构建设、服务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东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未来建设,应更重突出文化的传承、更重视文化的融合并应该想方设法促进公民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参考文献:

[1] 王富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5):812.

[2] 姜亦凤.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中公民参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710.

[3] 邬家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59.

第2篇

关键词:苏州社区;休闲体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3-0050-03

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全民健身的城镇可持续发展行动,是新世纪城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时代特色。各国专家和学者对休闲体育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推出大众体育发展计划,完善体育服务体系。如美国的《健康公司2000年》、英国的《90年代体育——迎接新的地平线》、新加坡的《2000年体育振兴计划》、日本的《迈向21世纪的体育振兴计划》、德国的《健身130全民健身计划》、澳大利亚的《生命在于运动》等等,都反映了各国政府对大众体育和国民健康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我国全面健康观和全面发展观正逐渐的深入人心,人们对休闲的质与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休闲活动更利于促进健康和促进社会发展,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北京体育大学的朱寒笑、西南师范大学的杨英对休闲体育的服务体系进行了研究。上海体育学院的莫再美对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进行了研究。郭惠平等《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再思考》剖析了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供求失衡。肖林鹏等的《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结构探讨》分析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相关概念。本文通过对苏州社区休闲体育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苏州社区休闲体育服务体系的现状,并对改善苏州社区休闲服务体系现状作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完善体育服务体系的对策。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苏州市10个不同的小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涵盖古城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城郊结合部、其他市辖区及新农村小区。涉及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就业环境以及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群。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在中国学术期刊网收集相关论文和专著,在中国优秀学位论文数据库收集博硕学位论文,并在全外文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全面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

1.2.2问卷调查法对于问卷的内容和结构有效性咨询过苏州大学等高校及社会体育学方面多位专家,得到普遍认可。对于问卷的发放,在2011年10月和12月先后2次对不同行政区的居民区随机发放相同的问卷,向居民发放问卷共1000份,其中回收958份,回收率为95.8%,有效问卷943份,有效率为94.3%。通过发放问卷及实地调研,准确详细地得到了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第一手资料。

1.2.3专家访谈法对江苏省体育局和苏州市体育局群体处以及苏州市各区县文体局主管群体的领导进行了专访,对目前江苏省群体工作尤其是苏州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有了较为宏观的把握。

1.2.4数理统计法将所得数据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存储,运算和常规处理分析,找出制约苏州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因素,,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年龄分析

根据联合国人口分布原则,将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分为: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此次渊查对象的年龄结构类型为偏向于青年型、成年型结构,样本分布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见表1)。21~30岁占32.66%,3l~40岁占28.10%,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表1苏州市调查居民年龄分布情况年龄(岁)20岁以下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0岁以上

2.2社区居民休闲项目比较

表2为苏州社区居民闲暇时间休闲项目选择。从表中可以看出苏州市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主要用于看电视、上网。选择体育运动的只有31.5%,数据表明苏州市城市居民大部分利用闲暇时间看电视、上网,通过电视和网络来获取各种信息,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表2

苏州社区居民闲暇时间休闲项目选择

2.3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目的分析

表3为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要目的比例分布。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强身健体目的占71.5%,娱乐放松目的的占56.3%。在城市居民的心目中运动休闲的强身健体和娱乐放松作用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认可。休闲体育既不受限于体育竞赛的种种严格规定,也不追求高水平的运动成绩,而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形式用来度过自己的余暇时间,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和娱乐放松的目的。社区居民喜欢在充满欢悦和谐的气氛中,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表3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要目的比例分布

2.4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的场所

活动场所是社区居民进行健身活动的重要空间,是展开休闲体育必要的空间因素。表4为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场所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对具有公益性、公共性特点的“公园、广场”、“住宅小区空地”、“单位的体育设施”、“公共体育场馆”选择表现了一定的集中趋势。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活动场所要离居住处进,无额外消费的公益性的场地设施锻炼是公众的首选。通过表4可以看出,社区居民偏好于在熟悉的环境与熟悉的人一起锻炼,追求一种大众化、团体化的锻炼氛围。发展公共体育设施是增加改善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环节,为今后的休闲体育场所建设与布局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2.5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消费行为特征

体育消费指对体育活动的经济支出,包括实物型产品支出和观赏型产品支出,适当的体育消费是体育活动得以维持和进行的基本前提,体育消费水平也是反映体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表5为居民每月的运动休闲消费情况。

如表5所示,体育消费每月不足50元的占总数的50.3%,50-100元的占总人数的28%,300元以上的占总人数的4.6%。社区居民休闲体育消费基本基于免费的形式,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男女每月的体育消费支出上存在差异,男性的体育消费支出大于女性体育消费的支出。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为了满足广大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构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势在必行。苏州市经济条件好,体育生态环境也不错,根据本市实际情况,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且以落实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理念、切实保障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与满足广大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并重的多元化、全方位的苏州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3.2建议

(1)改善社区公共活动场地。

(2)提高全民休闲健身意识。

(3)多渠道筹备资金投入。

(4)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完善。

(5)培养休闲体育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寒笑,中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杨英,构建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莫再美,广西城市老年人休闲体育行为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4]郭惠平,等,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再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11):1-6,

[5]肖林鹏,等,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结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97-101,

[6]王建平,我国休闲体育的现状与对策[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5):85-87,

[7]李静,等,浙江省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2):23-25,

[8]贺凤翔,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7):3-4,

第3篇

>>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的社会合作研究 海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研究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探索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论文计量学分析 新常态环境下河北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张家口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保障机制研究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长效运行机制研究 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机制建设研究 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协同供给机制创新研究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运营机制研究 公共服务外包的治理机制研究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研究 旅游公共服务机制的创新研究 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构建公共服务的政社合作机制 公共服务供给三方合作机制探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馆与社会合作实证研究 重庆沙坪坝区公共文化服务跨部门合作供给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 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图书馆年鉴2014[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57-59.

[5] 王世慧,杜伟.澳大利亚搜索引擎Trove对CALIS的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11(24):61-64.

[6] Sidsel Hindal,Elin Harriet Wyller.The Norwegian Archive,Library and Museum Authority-our role in a society based on knowledge and culture[J].Library Review,2004(4):207-212.

[7] Ruth Hedegaard.The benefits of archives,libraries and museums working together:a Danish case of shared databases[J].New Library World,2004(3):290-296.

[8] 李伟超.世界数字图书馆项目研究进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7):141-144.

[9] 世界数字图书馆馆藏数据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合作机制研究[EB/OL].[2016-03-03].http:///zh/statistics/.

[10] 关于世界数字图书馆: 财政捐助[EB/OL].[2016-03-04].https:///zh/contributors/.

[11] Our Mandate - Library and Archives Canada[EB/OL].[2016-03-09].http://bac-lac.gc.ca/eng/about-us/Pages/our-mandate.aspx.

[12]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EB/OL].[2016-04-04].https://gov.uk/government/organisations/museums-libraries-and-arc

hives-council.

[13] 王学琴,陈雅.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比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4(6):89-94.

[14] 胡莹华.数字档案馆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31-35.

[15] 郝世博,朱学芳.基于信任管理的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数字化协作可信监督模型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4(3):43-47.

第4篇

关键词 互联网;网络传播;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024-02

人类进入21世纪,就意味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化时代的到来,科技兴邦、创新立国已成为我国发展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构建与完善科技传播服务体系,不仅能为各级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提供有效的服务保障,而且有助于全面推动与提升国家科技传播能力,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本文将以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目的,探讨现代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1 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内涵与结构

科学社会学家J.D.贝尔纳(J.D.Bernard)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指出了科技传播的重要性,他认为,“按照过去关于科学的概念,交流是科学家之间惟一的桥梁”,但是,“在今天我们已经明白科学情报数量之多已使其传播成为巨大问题”,“除非采取某种措施,我们就将面临知识一经获得就立即无用的局面”,因此“需要极为认真地考虑解决科学交流的全盘问题,不仅包括科学家之间交流的问题,而且包括向公众交流的问题”[1]。因而在信息社会中,加强科技传播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已经刻不容缓。科技传播大概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科学界之间的交流、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等。科技传播涉及到如何收集、制作、提炼、组织、传递科技信息等问题,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一个信息的采集、组织、提炼和提供的过程”[2]。

科技传播工作应该由一定的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来承载并完成科技信息(知识)的传递。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是由承担知识传播和技术推广等科技传播任务的相关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体部分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大众媒体机构、科技社会团体等” [3]当然,更广义的科技传播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一般而言,传播系统主要由传播者(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等组成。科技传播服务体系同样涉及到这些传播要素。

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其中的各个要素必然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在这个有机统一体中,其结构也是有层次性和条理性的:科学家个人的科学认

作者简介:籍慧波,编辑,工作单位:山西省科技传播中心,职务:企划部主任

知过程(科学研究)是一种人内科技传播,这属于第一层次的科技传播结构;科学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形成人际科技传播,这属于第二层次的科技传播结构;科技共同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形成群体传播,这属于第三层次的科技传播结构;科技共同体中的信息向全社会传播即科学普及,这是第四层次的科技传播结构。[4]这种多层次性和联系广泛性的结构模式,表明了科技传播体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社会动态体系。

2 科技传播服务体系对企业创新的意义

美国创新经济学的创始人熊彼特教授于1934年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新质量;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实际上,广义的企业创新包括经营创新、产品创新、销售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体制与机制的创新。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当代,企业创新必须获取足够的信息资源,特别是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科技信息。面对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状况,如果因循守旧,闭关自守,没有开放的眼光和广取博收的胸怀,企业的发展必将面临困境,更不要谈创新发展了。当前企业的创新不能离开科技信息的获得,因而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企业创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产品的创新需要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提供最新的科技创新信息。有了最新科技成果信息,企业可以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以及企业的远景规划,把相应的科技新成果转化并附着在企业产品之上,或对产品进行革新,或者是科技新成果转化成一种新产品。

其次,科技传播服务体系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有利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以及销售方式的创新。科技发展的方向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企业借助于科技传播服务体系这个平台,一方面可以获取科技新信息,在了解科技发展动向的基础上,决定企业产品经策略和市场开发思路,另一方面借助科技传播服务平台,可以对企业创新产品进行推介。

再次,作为网络化的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有利于企业创新活动中整合并有效地利用资源。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主体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大众媒体机构、科技社会团体以及政府等,这些构成要素在现代传播理念的规整与重构中,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起来,使传播主体之间的信息融汇并及时第传递给企业,企业根据自身需要与实际,进行信息的筛选,从而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信息)为企业创新服务。当然企业作为科技传播服务体系中的一端,其反馈产品信息、市场信息等同样能促进这些构成主体的改进传播方法,提升传播效率。

3完善与创新科技传播服务体系

科技传播担负着知识交流、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任务,同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建设更显出其重要意义。科技知识信息的创新、加工、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资源,而经济的增长与企业的创新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只有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才能够很好地整合知识的创新、加工、传播和应用的各个方面。因而完善与创新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需要,更是加快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

首先,构建与完善统一协调的科技传播服务平台。科技传播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大体系,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环境要素、各个主体要素和组织结构的影响。作为科技传播的内容仍然以一种信息的形式存在,信息的传播必须与当代媒介融合的实际相结合,不能因循守旧地走固有的传播路径。作为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主体在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应该承担起重要的职责,无论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大众媒体机构、科技社会团体,还是政府部门和企业,作为科技传播服务平台,都应该强化各自的主体能动性,加强各主体要素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完善内部合作机制,既把自己当成传播的主体,同时也把自己作为传播系统中的媒介,这种新型的科技传播服务体系把媒介与主体融为一体,能够在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提高传播效率,更好为企业创新服务。

其次,提升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在科技进步与创新过程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人也是建设科技传播服务体系的关键,人才是传播服务体系中的真正的主体。因而,必须提高科技传播服务体系中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科学素养一词源自英文 “scientific literacy”,指的是对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科学价值观所具备的基本了解。[5]从事科技传播服务的工作人员,必须了解科学技术的基本术语和基本科学观点,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了解科学的社会影响和作用,提升自身科学素养。同时在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以不可阻挡之势遍及全球,无论是对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介,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其传播规律,掌握其传播技术和路径,特别是当前的网络媒介,因为互联网技术可能改变科学合作结构,从而提高合作生产力[6]。研究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吸收各自的优点,才能更好地搭建科技传播服务平台,从而为科技创新、企业创新服务。

再次,必须构建畅通无阻的科技传播服务渠道。在科技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无论是作为主体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大众媒体机构、科技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和企业,还是作为受体的大众,其间要进行信息的交流,必须有一个畅通的信息流通渠道,否则,科技信息即使能够进行一定的传递,也会因为交流障碍而影响传播效果,同时影响科技创新与企业创新,因为信息渠道不畅通必然带来科技信息的滞后,这就会“面临知识一经获得就立即无用的局面”。为了避免这样的局面的出现,科技传播服务体系内部的各主体之间,必须进行有效的协调,建立完备的传播运行机制,更好地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服务。

另外,必须建立企业创新与科技传播服务平台之间的合作机制。当前“即使历史学家也不怀疑,科学已经是形成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决定我们未来的主要因素之一”[7],科技意识与日常生活已经密不可分,科技信息对企业的发展更是不可缺少,因而,科技信息如何有效第传播给企业是目前企业和传播服务平台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而且,如果仅仅构建和完善了科技传播服务体系,而企业缺少科技创新意识,或者没有与科技服务平台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相互间的运行机制,企业的创新力的提升也必将大打折扣。所以,在完善科技传播服务体系和提升从业人员的科技素养媒介素养的同时,还应该从企业与服务平台两方面同时入手,构建二者之间的合作机制,完善科技信息传播渠道,不仅使企业能更快更有效地获取新的科技信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让企业能向科技传播服务平台进行信息反馈,以便科技服务平台能更好地确定服务方向,提高科技信息传播服务效率。

当然,科技传播服务体系作为提升企业创新力的服务平台,不能固步自封,应该不断扩大与其他领域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从而全面推动与提升国家科技传播能力,促进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贝尔纳JD.《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商务印书馆,1982: 398-418.

[2]JamesH.CollierDavidM.Toomey(ed).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communieation:Theory, Praetiee.and Policy[M].SagePublieation.ine.1997.

[3]魏娟.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南京农业大学论文.

[4]江昀.科技传播系统的结构和传播模式分析.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6.

[5]李大光.对“科学素养”理解的异同和促进方案仁.见刘华杰.科学传播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第5篇

论文摘要:纵观人类文化 历史 ,城市是文化精华的载体,经过世世代代积淀而成,凝固了千百年的文化基因,孕育了一处处历史街区,一条条古老街巷,一幢幢传统民居。这些文化的载体都在默默地诉说着曾经发生的故事,它可以使街道变得更加鲜活,可以使街道的生活更加引人入胜,可以使过往的行者长久驻足。

 

一、人文环境与街道建设前言 

 

在历史性城市(大多城市也多少存在),几乎每个院落都有很多故事,几乎每条街都是一部关于厚重的历史“ 文献 ”。比如,开封的中山路,作为历代开封城的中轴线,其本身就是见证从隋唐至现在的立体活化石。挑筋教胡同,记录着犹太教、伊斯兰教、佛教在开封的 发展 历程。这些街巷、胡同叠印这多少代人的印记。众多市民世代居住于此,对这里的历史与现状了如指掌,他们是街道故事的保有者和权威的诉说者,也是城市文脉的主要体验者和传承者。他们深深地记忆那些荫荫老树下乘凉的老人,四合院里一起摘枣的孩童,掠过晴空的鸽哨和早以融入老屋的种种回忆。荡漾在这些历史街巷中,触摸着这里的一砖一石,都会勾起无数的遐想,它们的存在向人们述说着活生生的历史,引起人们的回顾和感动,引起人们的发散性思考。街道因生活的延续而伟大,建筑因居民存在而具有生命。 

 

一、培育健康的市民文化 

 

每一条街,每一片街区,每座城市所形成的文化,都先由其民众去承载和维持的。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其人文环境的缔造者。市民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其意义在于有效传承文化和弘扬地域文化。街区文化必须以广泛的民众为基础,它的衡量标准是,大多数市民都能够喜爱自己生活地方的文化,都能够积极参与它的建设,也都能够从中受益。这是街区文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根本价值。而市民的文化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和 科学 文化素质是街区发展更新的推动力,而要达到这一要求,街区文化就必须是健康先进的,而不就是庸俗落后的。 

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居住质量的提高,文化需求也日益强烈。它们迫切希望街区不再是孤单的建筑群落,而应该拥有完善的文化设施和人文氛围。目前,我国广大民众的文化需求呈现五个明显变化,“一是文化需求总量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二是社会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文化消费更加多元化和市场化,四是文化产品的制作、传播、消费手段和方式更加科技化和 现代 化,五是不同文化相互交往的要求和程度日益加深” 

 

二、街道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 

 

街道的文化资源、人文氛围及其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市是否具有活力和竞争力。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相关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政府的一项主要职责。城市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载体,其数量多少、规模大小、水准高低以及功能齐备程度,标志着市民文化生活的质量。 

文化遗产地和博物馆应该是文化 教育 的中心,而不应该仅仅是文物存储的地方,同时,应该成为让人们流连忘返的地方。积极探索新的展示方法和环境设计,让人们感觉来到这里是一种精神享受,自觉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今天,科学的展示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其重要性在于这些地方往往受到轻视和忽视。开封博物馆新馆建于上世纪80年,因陈列陈旧、内容无更新和相关延伸活动的单一而失去公众的吸引力,失去了人们了解开封文化和现代社会的重要窗口。 

在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方面,要强调其综合性。网吧、非法出版物、其他各类文化用品市场等的整治问题,并不单纯是文化部门管理人员的事,而是涉及到整个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多方面教育的综合性问题。只有多方面着手,并以主动的姿态,以积极、健康、高雅的文化从正面加以引导,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老城市街道的多元解读 

 

街道的设计体现出的应是多元的人文环境(文化景观),如:开封城市区别其它城市较突出的一个特点。行走在街道中,依照空间序列展现出不同的 历史 环境。当然,多元不仅是历史空间,从临街建筑的样式上也能感受到多种历史文化融合的见证——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明代元素与清代的融合……无不显示出“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即可称之为“多元”。 

多元化的街道是经(漫)长时间 发展 更新中累积和叠加而形成的。街道空间要素的多元并存是一种重要而且更能深刻解读的文化现象,不同的空间和环境是多元化的物质载体,也是城市街区发展更新中重要的时间、物质、文化的相交点,只有保护好这些历史建筑和环境,才能使当地人文环境拥有其所依存或本该依存的空间。 

老街道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在城市肌理上。肌理,原指“皮肤的纹理”,城市街区设计者将其引申为:“应该是由具有传统尺度感的街巷 网络 和具有传统尺度感的街坊建筑共同组成的,其中也蕴含了特有的老城街坊邻里关系和社区服务体系等方面。”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单体建筑就像一个个细胞,以一定的组织型式“连接”成街道和街区。而不同文化背景的建筑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相应的形成的街区也就具有不同的肌理。其二,不同背景的建筑需要相应的环境。传统民居需要街巷体系为其提供存在的外部环境,只有在传统的小街和胡同里,传统民居的宜人尺度、内向自得以及街道上丰富和气的质朴生活才能体现出来。 

 

四、 总结  

 

“每种文化都拥有自己要讲的故事。在大多数国家,年龄在13~14随之间的少年儿童是聆听和了解把他们的文化结合为一体的那些故事长大的:神话、传说、民间传奇、历史典故、英雄和坏蛋的传说、神奇的故事和那些振奋人心的关于丰功伟业的事迹。城市是文化精华的载体,经过世世代代积淀而成,凝固了千百年的文化基因,孕育了一处处历史街区,一条条古老街巷,一幢幢传统民居。 

 

参考 文献 : 

[1]刘顺安.开封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16. 

第6篇

关键词:资源同质,网络服务

一、网络服务相关概念与假设

高度抽象地说网络,一般由多个结点和联系结点的连接构成,形成一个网状配置系统。网络要素包括结点、联结和机制。结点是资源堆积的场所,联结是资源交换的渠道,机制是实现价值的功能。网络的概念,不仅是以电信系统光纤、基站和电缆、接收终端和信息交换协议为特征的信息流传输体系,而且应该包括以公路、水路、铁路、航线、金融等构成的实物流和资金流传输体系。在货币电子化后,从形态上和传导方式上看,资金流可能融入信息流,以身份认证为核心的商务流可以独立运行,也可并入信息流。网络,既是一种结构形态,又是一种功能系统,还是一种价值模式,作为一个系统,配置的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这是本文的基本观点。

ISO9000定义的服务是为满足顾客的需要,在同顾客的接触中,供方的活动和供方活动的结果。服务是顾客通过相关设施和服务载体所得到的显性和隐性收益的的完整组合。作为产业概念规定性,应有集合的阶段性、规定的实用性和系统的层次性。为对现实有个客观的判断和解释,企业、行业、产业和社会经济体应是依次包含于后者之中,即后者是前者的属概念。

网络服务的中心案例和现实表现:AI网络服务体系,是面向全国160余万法人组织客户的公司集团,为国有股份或国有控股性质的企业,发端于1993年,业务项目是AIS,具有国家垄断性。CB网络服务体系,是个面向区域2万多个人家庭用户的法人公司,为私营企业,作为卫星逆程信号承载证券财经信息运营商。发端于1996年,业务项目是股市行情同步无线接收系统等,具有市场竞争性。两者的服务经营模式几乎没有差别,都是通过网络服务提供系统向广大的客户群提供IT服务。这二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是我们提出网络服务、服务生产线与柔网和资源同质等概念与现代经营观一些独立见解的策源地。

许多服务供给作为纯服务或产品的使用过程的技术支持,带有明显的技术含量或知识要求,场所和时限往往也是需求方服务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服务地点和对象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特征,形成的服务地理分布性和动态实时性,决定了服务资源的分布状态,决定了服务供给平台相适应地形成网络体系。网络形态自然是网络服务设计的重要基础,以IT服务为例,其资源要素包括服务人员;服务设施:交通工具(可外包)、通信工具、办公和生活场所;信息技术和服务知识。这类以网状配置系统经营服务业务的经济现象中,经营模式称作网络服务,企业称作网络服务企业,若干企业就组成了网络服务产业。

二、网络服务产业的基本特征

网络服务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是传统网络产业和新兴网络产业融合、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集成的企业集合。它的基本特征:第一是网络经济性、第二是服务性、第三是层次性、第四是知识性、第五是动态实时性 。网络服务产业的基本特征还决定了产业内企业营销上的个性。网络服务的经济功能,本质上就是以网络的模式传递服务、在顾客需要的现场实现顾客需求的满足。网络服务这种模式, 在具有客户关系、服务市场营销、科研开发生产消费提供等功能的网络平台上,通过运营核心组织的运营管理,可以优化配置资源,高效传导资本流、实物流和信息流。它的新生特征是对资源配置的网络协同模式,在资本流网络体系、实物流网络体系和信息流网络体系的合成作用下,网络通过网络营销的功能实现价值增益,能够实现显著的差异性或独特性――核心竞争力。

我们可用服务生产线(网络柔性化、资源化和产业化支持下的服务产品化)概念模型对网络服务产业中的典型现实企业与网络服务现象作出描述和解释 ,相应地形成“斗笠型”立锥网络组织结构。 这种结构在实践上的组织形式可以是N个股份有限公司和责任有限公司构成的企业战略集团。AI、CB以及三株集团的盛极一时的全国营销服务网络体系都呈这种体系结构。现实中,网络服务产业内的典型代表行业还有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媒介传播业、信息服务业和电力产供业,存在着许多具有类似网络服务体系的企业。

三、网络服务产业的识别方法

网络服务产业的识别方法依据的是产业识别的资源同质论。

资源应是集成概念,可分析为主动性资源和被动性资源,也称活性资源和固性资源两类。这一分析深化了产业的本质,主动性资源是指在资源组合、复合的集成并产出过程中处于能动的地位,如:知识、技能、工艺、文化、机制和制度等活性资源;被动性资源是指在同一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如:土地、机器、设施、原材料等固性资源。

质是指资源的使用价值或产出效应。所谓资源同质,则指资源的产出功能有相同的可能,资源的使用价值相同或多重和产出效应雷同或多样,或在活性资源对固性资源集成中实现柔性产出。形态不同的资源,产出功能是相同的,或者形态相同的资源,产出功能是多样的,前者即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有机集成后,产出的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能满足同一市场需求;后者指资源不同的有机集成后,尤如“变形金刚”,又有细分产品或业务的柔性或弹性。

这样的资源观,有助于揭示产业内深层的关联性。资源同质分析,作为产业识别思路,认为资源决定产品,产业识别核心标准是资源同质而非仅产品同质。这里的资源是个系统概念和复合概念,比如文化、学习、运营、营销、品牌、商誉、知识、技能、经验、关系、网络、工艺、技术、设计、土地、机器、设施、原材料、机制和制度等资源,整合后可集成或可转换,那么产出就可以类同或可相互替代而满足相同市场需要或服务于同一目标市场;也可快捷地产出适应个性化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如: AI全国网络服务体系和CB总公司区域网络服务体系,目前的功能是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产品进行分布式的现场技术服务,但是同样的资源,可以复用为其它产品――数字电视终端产品甚至家电产品的技术服务。事实上,这种现象在网络服务产业中显著存在,本质上就是因为进入的企业,能够掌握和支配主动性资源及相应的被动性资源,利用两类资源结合后的效应,如图所示。

提出资源同质原理 二年后的现在,AI的其它多样服务业务或其它雷同服务业务已陆续加入了AIH、AIW(YZS)、AIS系列业务,品牌电脑分销、信息化集成服务、顾问咨询、管理咨询(包括定制式的管理软件开发)等业务技术支持项目,产生了显著的网络经济效应,可以继续预期,以同质资源的网络服务平台为基础的业务仍将层出不穷。

我们认为,基于上述资源观及资源同质原理而形成的一种产业识别方法,反映了后工业阶段产业特征,即以从企业出发积聚形成某一产业向从产业出发规划产生某些企业转变。微观上是构建服务生产线甚至柔网 的内在依据,可运用于:通过服务网络体系功能多元化,达成经营多角化和经营功能层次性优化,成就具有服务、销售功能和外包价值的本土化资源,聚合成柔网;中观上有利于前瞻性地规划新兴产业的产生或调整优化现实产业,也是产业内企业创建战略集团的依据,可运用于后工业阶段产业设计:分析评估现实产业价值链,确定战略合作伙伴,集成强势供应链。

参考文献:

[1]樊志刚:网络服务经营战略研究――基于一个非纯虚拟网络结构服务体系的研究.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江西财经大学, 2005, 10

[2]聂鸣编:产业经济分析――原理与政策, 华中理工大学管理系工业管理教研室. 1991.9. P17~23.

[3]樊春峰:《浅析零售终端管理的本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

[4]樊志刚:企业内部全要素股份经营与市场模拟调节, 华中理工大学. 毕业论文,1992.5

[5]樊志刚樊春峰:名牌与市场营销, 南昌晚报. 1994

[6]樊小强樊志钢: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策略之探讨,浙江大学出版社,中国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新进展(第七届全国管理信息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P295~298. 1992.10

[7]樊志刚: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江西省企业管理协会.1990年10月27日

[8]刘丽文著:服务运营管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9]黄繁华主编:经济全球化与现代服务业, 南京出版社. 2002.5

第7篇

论文摘要:中国是在经济实力较弱、制度准备迟滞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的,现行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制、老年照料服务体系和传统管理体制都没有跟上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要求,是人口老龄化形势最为严峻的发展中国家。

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龄社会;养老保障;医疗保障;老年照料服务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形势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涉及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战略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处于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分关键的时期。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已经十分严峻.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处于老龄社会,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4亿,占总人口的1l%,并将以年均3%速度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大国崛起过程中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据预测,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8%;2020年将达到2.48亿,约占总人口的17.2%。从2005年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要净增1亿。之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到2050年前后提升到30%以上,进入重度老龄化。届时我国老龄人口总量比美国全部人口还多。从本世纪前半叶开始,我国将始终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国家。我国老龄化水平从10%提高到30%,仅用不到50年时间,而英国、法国和美国等西方工业化国家要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而言,这一速度的确是惊人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家庭结构、老年群体状况及城乡老年人口分布将呈现许多变化。一是纯老年人家庭迅速增加。“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四二一”结构家庭(一对夫妇同时瞻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逐渐增多。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纯老年人家庭占老年人家庭比例城市约为40.3%,农村约为37.8%,并在继续增加。二是高龄老年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1.4岁,80岁以上高龄老人高达1520万,预计到2020年将翻一翻,2052年将超过1亿,占世界高龄老人总量的1/4。高龄老人是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的群体,本世纪前半叶,我国高龄老年人平均增长率超过4%,是老年人口平均增长率的1.7倍。高龄老人的这种增长速度在世界人口老龄化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三是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倒置。发达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我国的情况则相反。2000年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为10.9%,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2020年、2030年将分别高于城镇5个和7个百分点。老龄化对农村的冲击比城镇更为严重。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四是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我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而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较为发达的情况下自然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刚刚超过1000美元,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而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一般都在5000—100013美元以上。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广泛而深远。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年龄结构、人口瞻养比结构、代际利益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对养老、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对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加强,对老年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较弱,制度准备也较为迟滞,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

一是现行养老保障体系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充足稳定的养老金供给是养老保障制度的核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的快速老龄化将导致抚养结构的根本性转变,造成在本已较迟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情况下,养老金缴费者急剧减少和领取者大量增多,养老金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一方面,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支付压力逐年加大。1980年我国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之比为l2.8:1,2004年锐减到3:1,养老负担急剧加重。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窄,只在城镇建立起养老保险制度,绝大多数农村老龄人口还没有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因此,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医疗保障体制不适应老年群体迅猛增加的要求。老年人是医疗卫生资源消费的主体,据统计,60岁以上老人余寿中约有2/3时间为带病期。而目前我国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分布不均衡,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小,政府投入相对不足,个人负担费用上涨过快。老年人口总量的迅速增长,对医疗资源的消费和占用越来越大,而支付能力有限,这将给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带来巨大压力和严峻考验。

第8篇

日本中小学开设的“综合学习时间”,是指可由学校自主设置横断性、综合性学习内容的一门课程,类似于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实地考察新西兰中小学实验课程生态 实地考察 听取意见 对德国实践教学体系的实地考察与借鉴 实地考察才能免遭加盟陷阱 实地考察北京残奥会筹办工作 “楼市”购房团京西北楼盘实地考察 欢迎实地考察 爱迪科技传美名 信息素养教育、文学阅读与实地考察 手工艺培训中的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教师指导“三部曲” 一次惊险的实地考察 通过实地考察探究小型工厂的经营模式 日本“综合学习时间”考察 货真价实经销方式灵活 万洁布现场签约不怕实地考察 万力米线凭美味形成“食”尚 加盟店多供实地考察 浅析“双重音乐能力”作用于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见识真“功夫” 黄山民间医术征服学员 民间金店生存与发展基本状况的实地考察和分析 浅析文化相对主义作用于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 呼和浩特大召寺音声的实地考察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高岛小学校WEBサイト,http://city.suwa.lg.jp/www/school/data/index.jsp?section_id=116.

本论文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下一代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技术实践监控与评价”(课题号11YJC880159)、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团队项目“文化公平观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号12QN04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项目日本NHK电视台对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及对应机制研究(课题号12CXW020)、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信息技术深层整合教学结构及教育信息化演变机制研究”以及吉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边缘化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课题号JLSJY2012Z033)资助。

第9篇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本文转自:dylw.net]

[2]叶映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困境及其转型[J].教育发展研究,2011.

[3]李精明.创业大学生社会服务体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本文转自:dylw.net]

[4]陈英杰.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主体行为的[J].高校教育管理,2013.

[5]陈鑫,鲁泽鹏.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创业教育路径探讨[J].中国经贸导刊,2013.

[6]王青山,黄勇.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及借鉴[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

[7]孙江丽.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支持网络[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8]李炳安.大学生创业促进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9]朱峰博.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成因分析[J].实践与探索,2011.

[10]梅强.日本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3.

[11]周劲波,陈丽超.我国创业政策类型及作用机制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1.

[12]陈仲华.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参考文献

[1]潘巧红.营造创新创业教育良好环境氛围的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5):67-69.

[2]曹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党元一.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企业导报,2015(2):117.

[4]包玉花,宋建伟,谭江.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2013(10):70.

[5]陈敏毓.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3(12):253-254.

参考文献:

[1]施永川.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0,(21).

[2]吴晓俊.创业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3).

[3]储珩.创业型经济背景下创业与经济增长机理研究[J].商业时代,2014,(5).

[4]李燕.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J].教育研究,2011,(3).

参考文献:

[1]罗晨,魏巍.谈大学生创业心理和创业精神的培养[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2(4):30~32.

[2]郭昱铄,张秀娥.大学生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探析[J].新西部(下旬刊),2016,(11):125,124.

[3]毛文学.高职学生创业精神与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22(5):77~79.

第10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基本原则、具体措施

2008北京奥运会要充分体现“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主题理念,在充分展现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同时,关注人与自然及人类自身的和谐,而这恰与我国十六大以来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相契合。以奥运开展为契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乃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构建和谐的群众文化。和谐的群众文化氛围,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营造社会的和谐,更深层次的意义上强化社会群体的和谐理念,进而真正意义上促进社会的和谐。

所谓和谐的群众文化,应该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要价值取向,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实现主旋律文化与多样性文化的有机统一。其特征除了基础性、广泛性外,最突出的特征应该是和谐性。它的内容要体现和谐的主题和题材,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它的形成因为要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面群众的需要,而具有多种多样的文艺形式、文艺门类和文艺风格。其功能除了娱乐、教化和审美外,最重要的功能应该是促进和谐。它和谐的主题和题材教育人们追求和谐、向往和谐、建设和谐,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多种多样的文艺形式,文艺门类和文艺风格,则满足着不同地区不同层面群众的娱乐和艺术审美情趣的需要。显然,建设和谐的群众文化,能够以艺术的美感染人,熏陶人,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就建设和谐群众文化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谈一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就建设和谐群众文化的原则而言,我认为有必要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这是实践党的宗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的群众文化建设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实现和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立足于服务群众,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多种多样的文艺形式和文艺风格为载体,在娱乐的氛围中,在满足群众审美要求的同时,实现文化的教化功能,促进和谐人文理念的养成,使人们追求和谐、向往和谐、进而积极参与建设和谐文化和和谐社会。

2、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主要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包括四个方面,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处于社会价值观念的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和主导,和谐群众文化建设就会走更多的弯路,甚至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

3、坚持主旋律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建设和谐群众文化,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又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兼顾不同地区不同层面群众的不同文化需求,实现主旋律文化与多样性文化的有机统一。既不能迷失了方向,又要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需求,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积极支持健康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促进文艺形式多样化,使群众文化真正意义地为群众服务。

以基本原则为指导,扎实实施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是建设和谐群众文化的重要保障。

1、加强领导,落实建设和谐群众文化的责任。建设和谐的群众文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强化认识,思想到位,行动到位,担负起发展群众文化的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从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基层,保障广大群众的文化基本权益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明确群众文化事业是公益性事业,发展群众文化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切实把发展群众文化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加大对和谐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为和谐群众文化建设定基调、定方向,为和谐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2、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客观地说,在一些地区,由于长期的投入不足,群众文化网络很不健全,没有形成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内的群众文化机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不高,严重制约了群众文化功能的发挥,影响了群众的文化权益。因此,要建设和谐的群众文化,必须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资源共享、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良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必需的、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在构建中要统筹群众文化事业的服务机制、设施、机构和队伍建设。尤其要根据“覆盖全社会”的要求,重视抓好最基层群众文化机构的建设。

3、切实加强基层文化馆站建设。文化馆站是国办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它在建设和谐的群众文化中,肩负着组织、辅导基层文化机构和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重任,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文化馆站建设的好坏事关群众文化发展的大局。因此,各个地区,在建设和谐群众文化、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中,文化馆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高度重视文化馆站建设,较大幅度地增加对文化馆站建设的投入,花大力气解决文化馆站目前面临的问题,让文化馆站迅速摆脱困境。在加强文化馆站的基本设施、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基本活动方式建设的同时,要深化文化馆站的体制改革,通过改革使其增强活力,更好地在群众文化中发挥主导作用。

4、规范、促进民间文化团体的发展。民间文化团体近十几年来发展很快,各种各样的民间文化团体活跃在群众中间,与群众接近,易于被群众接受,对于和谐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不可低估。当前,要进一步加强对民间文化团体的管理,给予艺术的指导,方向的指引,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使它们更有效地服务于和谐文化的建设。

总之,建设和谐群众文化,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奥运年,以奥运人文理念在全国全民中广泛宣传为契机,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建设和谐群众文化大有可为,也是势所应为。

主要参考资料:

第11篇

论文摘要: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构建的经验,对现代新型农业服务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比较分析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依据。

农业服务体系,也有称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形式,多层次、多环节、多回路的相互联系、互相配合的全面系统化的服务,达到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的网络体系,是综合性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机制。它是和农业生产部门(农场和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而组成了一个包括农用物资的生产和供应、农业生产、农产品收购、贮存、运输、加工、包装和最终产品销售等环节在内的农业综合体(或称农工商综合体)。它包括系统结构、服务模式、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各方面的内容。它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经营规模相对狭小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克服自身的规模较小的弊病,获得大规模生产效益的一种社会化的农村经济组织形式。这种服务体系的发育程度,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特点。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的国家,都有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我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内容、服务模式、服务的方法和手段,在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很不适应,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与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相差甚远。这就要求我们对此进行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对比分析,寻找差距所在。

一、国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

纵观国外尤其是农业发达国家的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其农业服务体系基本都处于成熟期,成为现代农业经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发展,农业服务构成了政府、合作社和私人公司三个层次的网络体系,即公共农业服务系统、合作组织农业服务系统、私人(公司)农业服务系统,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协调,互有所补而又自我发展,形成了“政府+农户”、“私人(公司)+农户”、“农业合作组织+农户”三种常见的农业服务模式。

1、“政府+农户”服务模式

政府的公共政策对农业的发展以及合作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政府对农业服务的支持主要通过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三个方面进行,政府通过立法手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农业推广的公共农业服务体系。政府不仅承担着从战略角度统筹、规划、引导、援助等促进农业发展的统筹规划任务,还为农业发展提供一系列服务,如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农用生产资料供应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服务等,使公共农业服务系统更加充满了活力。

2、“私人(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私人的农业生产服务公司,包括独立经营的家庭企业、合伙企业和股份公司,主要为农业提供系统的购销、加工以及产中服务,其服务范围几乎涉及所有领域。为农业提供服务的私人公司,不仅在农业生产的组织、协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及时客观地反映市场运行状况,成为调节农业产品结构和组织生产的“指示器”,使得农业相关联的工商企业基于高度的专业分工建立起稳定的契约关系,从而形成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由不同行业所组成的农业物流供应链供销一体化体系,通过后向一体化(主要是农用物资供应商与农场主的结合)与前向一体化(主要是农场主与农产品销售商的结合)为农业提供生产和经营方面的各种服务,在客观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对国家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均起了重大的作用。

3、“农业合作组织+农户”服务模式

在农业服务体系中,合作组织系统为农民提供销售、购买、信贷、运输、仓储、灌溉乃至电力、电话、医疗保健、住房、植保、灌溉、家畜品种改良等方面服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即各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是农民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联合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全方位的服务性质,其宗旨是代表农民的利益,为农民服务,其服务内容以流通领域的生产要素供应与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和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服务为主,重点是产前和产后服务,同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求。国外农民合作组织经过多年发展,因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类型,根据它们的显著特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专业合作社,主要特点是专业性强,以某一产品或某种功能为对象组成合作社;第二类是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跨区域合作社,主要特点是跨区域合作与联合,以共同销售为主,其运作遵循使用权拥有、使用者控制、谁光顾谁得利三个原则;第三类是以日本、韩国、印度、泰国以及我国的台湾所建的合作社为代表的综合性合作社,主要根据社员的需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服务,主要有农产品销售服务、信用服务等。

二、国内现代农业服务模式

1、“政府+农户”服务模式

“政府+农户”服务模式是以国家的有关涉农政府部门服务为主的发展模式。政府涉农部门的农业服务由两部分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设在县、乡(镇)两级的各类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设在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机站、植保站、良种站等政府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机构。其服务的对象的主体是农民,提供服务的特点是无偿或微利的,提供服务的性质是社会化的。有关部门还采取政令、法律、试验等手段,以“深化改革,抓好落实;扩大试点,重点突破;完善机制,巩固成果”为总要求,以求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2、“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在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加工流通企业被喻为“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龙头”。公司(龙头企业)为保证生产原材料的批量与稳定供应以满足规模化生产,需要与农户合作,与农户通过合同契约的关系相联结,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通过引导和扶持,帮助农户建立生产基地,规定公司向农户提供关键性的生产资料和产中服务,承诺产后回收部分或全部产品,农户则严格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生产,并保证按要求向公司提供全部或规定数量的合格产品。

3、“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服务模式

我国至今仍普遍存在的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形式,一般是松散的组织形式,会员入会只交纳少量的会费,依靠大户投资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合作组织收购和推销产品通常采取买断制、推销、中介或保险机构等经营形式。由于合作组织的财产基本由农民自己投资形成,决策者也主要是由农民担任,组织自主性、独立性、凝聚力相对较强,容易被农民接受。

4、“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十农户”服务模式

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是一种以血缘或地缘为纽带,以集体所有土地和其他共有资产为边界的组织,它汇聚了社会组织、合作组织和基层政权组织的交叉功能,在农业服务中具有双重经营体制的作用,承担着乡(镇)村范围内的管理协调、生产服务、资产积累和政府委托的某些政权职能。其中的生产服务业主要以产中服务为重点,同时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等产前服务和贮存、运输、销售等产后服务。

5、“市场+农户”服务模式

该模式中的“市场”是指具体从事商品交换的场地,一般是由场地或集散地的农村社区集体利用其公用土地建立起来的场地设施,目的是利用市场集散商品的效应,为当地村民提供一个农产品销售场所,也为村组集体建立一个出租摊位和收取管理费的创收窗口。在这种模式中,农户与市场之间通常不存在固定的产品产销合约关系,农户只是作为各自独立的客户参与市场交易活动,市场带给当地农户的经济效益主要源自市场的客户集聚效应带来的较低交易成本。

6、“农业综合服务公司+农户”服务模式

农业综合服务公司,主要是那些为农民提供各种综合配套和系列化全程服务的个人和经营组织。目前,在国内农产品市场上,为农产品交易双方提供居间服务的中介,主要是一些熟悉销售渠道,掌握较多客户资源的专业大户和运销大户,他们往往在从事自有产品销售的基础上,组织周围村民的货源,联系外地客户,帮助双方达成交易,从中收取一定比例的中介费,有的还为双方提供库存、运输服务。这种模式,对那些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地区来说,起到了疏通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当地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三、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1、相似性分析

世界各国基于本国国情选择了不同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模式,农业服务体系发展各具特色,但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而且现有模式也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呈现出平稳的渐进的发展态势。

第一,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从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来看,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起到重要作用。政府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立足于本国国情,选择合适的农业服务模式,根据本国的现实条件,因地制宜地逐步实施;在充分发挥市场机的基础上,采取得力措施,辅以政策倾斜,协调工农发展关系,促进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与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从而推动农业服务体系的完善。

第二,合作经济组织是发展的重要方向。尽管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但与其他组织相比,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业生产者自己拥有和控制的组织具有许多的独特的优势,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向农业生产者提供各种服务的主体力量。综观各农业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服务项目,可以发现它们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和主体的地位。国内近几年发展的各种专业协会、合作社为农户服务模式正在逐渐兴起,而且成为今后农业服务模式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三,科技服务是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引擎,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受到十分重视的运用,往往将最尖端的技术首先应用到农业。国内外现代农业服务模式中都把科技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的服务内容,通过科技服务,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以及化学化,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科技服务为科技兴农、科技兴村、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一条快速有效的捷径,使我们今天的农业朝着生技化、信息化、集约化和社会化发展。

2、差异性分析

发达国家的农业服务体系根据其职能可分为公益性的农技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服务体系和经营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大类,分工明确,功能健全,达到了十分发达和完善的程度。而国内目前仍处于此类体系的初步构建阶段,面临着较多问题与障碍。

首先是农业产业链一体化服务方面存在差异。农业服务体系在发达国家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就是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即农业生产本身与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结成一体,共同经营和发展,形成农工商综合体,实现所谓的农工商一体化。而国内现代的农业服务模式还处在产前或产中或产后某一阶段的服务上,没有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

其次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差异。在发达国家,农业服务是一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系统工程,其组织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包括国家有关的政府部门农民组织起来的各种合作社、私人企业、专业公司及个人等,它们互补优势,彼此配合,强调及时、高质与创新,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任何服务都可以通过农业服务体系得到满足,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而国内农业服务体系还处于以单向服务与政府服务为主,合作经济组织和其它私人服务机构为辅的服务主体单一化的服务阶段,创新能力受限制,农户获得各种服务的渠道较少,农户及村干部对现有服务项目的满意程度较低,导致农业服务供求结构差异较大,总供给不足,目前尚未没有形成系统化、全程化、农业产业链一体化的有效完善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再次是服务实体化方面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上以合作社为主,它是农业生产者为了克服生产与经营中的困难以维护自身,经合作经济组织实行的企业实体化运作,立足服务办实体,体现了合作社系统所特有的服务优势。而国内现有的“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服务模式基本上还处于松散联合的形式,处于联合体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大企业抗衡还存在着市场和金融的风险,同时部分合作经济组织如供销社在农业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不受重视。

最后是农业服务体系管理方面存在差异。国外的整体农业服务体系处于成熟期,其法制、体制基本完善健全,机构设置合理,职能职责划分明晰,资金保障有力。而国内受计划经济与“小农意识”的长期影响,农业服务体系普遍处于“线断、网破、人散、质弱”的状态,管理机制混乱、权责模糊、资金匮乏、人员素质低下以及混岗使用等现象严重,严重地制约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小结

对比国内外农业服务模式,可以发现尽管依据国情,各国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各具特色,但政府、合作经济组织与科技服务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农业产业链一体化服务、公益性农技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服务体系以及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结合中国国情,在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构建中,需要政府加速农业立法进程,建立健全农业法律监管体系,强化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信用合作社作用,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手段,创新供销合作服务方式,在全面继续推进农业“体系”建设基础上,重点加强五大体系即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种子体系、植保体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第12篇

论文摘要:在各种数据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今天,高校传统图书馆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建立数字化图书馆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必然选择,完善网络结构与服务体系将成为今后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目标。

1数字图书馆的产生与特征

图书馆作为人类信息文明进步的象征,己经出现了几个世纪。长期以来,图书馆一直承担着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将有组织的资源提供给用户的功能。传统的图书馆收集了大量人类随着时间的进程而遗留下来的文化、历史、文字的痕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人类创造及产生的各种电子数据也呈爆炸性的增长态势,怎样高效的利用这些信息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美国提出了(Digital, Library, DL)的概念,在国内直译为“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不同,数字图书馆是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人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主要表现在信息存储、处理、检索、传递、管理等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数字资源的制作、存储、管理、传输和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图书馆,涵盖多个分布式、其大规模、可互操作的异构多媒体资源库群,可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它是文化产品的网络商务平台,是一个网络应用系统的数字信息资源基础数据库,这个库存有声音、文字、图像等信息.它是分布式的,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跨库查询,它的信息组织是按统一标准组织有序的电子信息,它运行高速宽带网络,将采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数据推进等高新技术,为读者提供方便、快速、全面的服务.它是一个分布式的图书馆群体;是数字化多媒体信息库;是与平台无关的数字化资源集合;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与功能。

可以说,数字图书馆将实现对人类知识的普遍存取,并最终消除人们在信息获取方面的不平等,是面向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信息管理模式。

2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方向

高校图书馆应该具备适应信息化、开放型图书馆的要求。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大潮的推进,作为知识的殿堂—传统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建成具有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管理水平的现代化图书馆,充分地发挥其传播知识、传递信息,进行社会教育、参与学术研究和保存文化遗产的功能,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的图书馆,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建设的主导.因此,一个集信息储藏、加工、交换与传播于一体的崭新载体—数字图书馆,正脱颖而出。

而所谓数字图书馆,绝不仅仅是图书馆的数字化,它已大大地突破了传统图书馆的概念和范畴,成为未来社会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支撑点和前提性条件。建立高校数字图书馆,首先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全面实现业务工作及办公自动化,在对图书采访、编目、流通、文献检索、参考咨询实行计算机管理之外,应重点建设中外文图书、电子期刊、学位论文、经典著作、教学参考用书和其他重要文献等全文数据库,以及联合书目、现刊目次、重点学科导航等二次文献数据库、专题特色数据库、部分工具性数据库等,形成以数字化图书期刊为主,覆盖所有重点学科的学术文献资源体系。其次应逐步建立起内容丰富、精确高效的馆藏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充分利用因特网共享信息资源的优势,开展网络信息服务。最后要强化技术支撑环境建设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形成“集中资源、分工合作、均衡负载、用藏结合”的、高效的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应该以建立符合国际主流、与未来的国家标准保持同步衔接的标准规范体系,规范数字资源加工与存储、数字对象分类与描述、元数据标准与互操作、系统模式与互操作、服务模式为主导方向。

3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目标定位

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要放眼未来,力求创新。按照“统一规划、分工实施、紧密协调、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强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数字化文献资源、技术支撑环境和文献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系统的、统一的信息检索、馆际互借、协调采购、联机编目和参考咨询等功能。

首先,应当在地域信息网络建设中成为地域信息服务系统中的一个要害的信息集藏地。这样不仅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平衡资源分布,还可充分利用纸质资源,实现馆际互借,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效果,将数字图书馆技术集传统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信息服务系统为一体,对信息基础中的图书馆资源进行资源重组,使其在网络上最大限度的服务于读者,构建整体有序、可靠实用、结构开放和信息高度共享的系统信息网络.

其次,要立足于读者服务这个中心,实现读者服务质的飞跃。拓展服务空间,实现远程检索浏览;扩大服务深度,不仅能够利用本馆的数据资源,而且通过网上信息导航建立虚拟图书馆,为读者检索利用因特网海量信息资源提供方便;数字图书馆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其目标就是通过网络共享全社会的文献信息资源.通过网上自动应答、智能检索等手段实现读者服务工作的智能化,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效率.进一步加强服务支撑体系和服务运行体系的软硬件建设,提高服务和协调能力,形成“集中资源、分工合作、均衡负载、用藏结合”的、高效的CADLIS服务体系。

再者,在馆员培训方面。传统图书馆员的工作模式是人与书的结合,或者说是以书为媒介与读者的结合,也就是人与人的结合。而数字图书馆中图书馆员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也就是所谓的“人机结合”。工作人员必须通过计算机和计算机通讯网络来获取或提供信息服务。因此,数字化图书馆要求馆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必须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组织和检索文献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与信息专业机构的合作,强化馆员对数字化图书馆的认知和日常处理数字化资料的组织能力和工作水准,拓宽馆员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使馆员具备数字化图书馆的专业知识,能够适应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