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学文化论文

医学文化论文

时间:2022-05-18 00:45: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学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学文化论文

第1篇

一、文,所以载道也,“文化化人”主要就是讲文化的教化功能、“传承”表现的是“授受”这样一种社会功能、作为以意会符号承载的族群主观信息,文化乃族群之魂、民族之根、社会文化在本质上是族群主观信息借助于承载介质予以表现的意义统一体,这种承载介质即前文所及的意会符号、准确、科学的编码是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的基本前提、社会文化具有编码功能,医学文化亦然且更盛、社会的发展不仅依其自身的规律,而且需有一定的动力,这种动力相当大的程度上来自于社会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具体说来,个人行为依靠主体心理程序驱动,社会行为依靠社会心理驱动,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医学文化的社会功能包括:①教化功能,所谓“文化化人”即指此意。②传承功能,医学历史、医学经验、医学理论都须通过医学文化传给后人。③凝聚功能,特定的文化是维系特定族群向心趋力的情感纽带。④标识功能,人们能准确识别和区分各种各样的医学现象,主要就是依赖医学文化的标识功能。⑤编码功能,医学文化现象其实就是一组组既合目的又合逻辑,既合习俗又合规律地组合编码。⑥驱动功能,个人医学行为依靠主体心理程序驱动,医学社会发展依靠社会心理机制驱动。此外还有归向功能、解读功能等。

【关键词】医学文化文化功能

医学活动是与人们实现高水平的生活质量和高水平的生命质量关系最为密切的社会活动之一。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协调、维系人们各种社会关系的基本元素是文化。人类的一切医学实践,其由始由生、所兴所盛、至极至衰,最根本的驱动力量和影响因素便是医学文化。文化是以意会符号承载的族群主观信息,它包括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所产生的一切物质方面的内容、精神方面的内容以及驱动人们进一步进行社会实践的心理程序;医学文化则是通过一系列具象符号和抽象符号所表现的与医学这样一个特定族群有关的主观信息,它在驱动、指导人们医学实践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一些社会功能:

1医学文化的教化功能

文,所以载道也,“文化化人”主要就是讲文化的教化功能。医学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医学观、医学态度、医学精神、医学行为及习俗、医学伦理、医学道德等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内容不仅对医疗主体,而且对医疗对象都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自父精母血凝聚成胎生存于世,人要食用五谷杂粮,历受风霜寒暑,时而遭火炙水,偶尔遇蚊叮虫咬,大自然的风寒暑湿燥火,人世间的喜怒忧思悲恐,都可能对人的健康构成不同程度的威胁。追求身心健康是人们的普遍愿望,而如何在健康时恒久地保持健康,在不健康时尽快地消除影响因素而恢复健康,则取决于人们对待医学的观念和态度。敬畏生命,崇尚医学,尊重科学规律,恪守保健规则,是人们须切切谨记的基本原则和正确态度。如何才能够树起科学的健康观、自若的生命观、正确的医学观、理性的求医观,关键还是看人们对医学文化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或者说,关键是看医学文化对人们的教化和影响程度。

医学是崇高的事业,古今中外的人类社会都对医学职业者之伦理道德有着极高的要求。医乃仁道仁术仁功仁业,自古以来无仁不成医,普天之下无医不守仁。尽管在现实社会中确有一些不良不肖之徒借医谋财,伤天害理,然而从总体上说,行医者都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诚如《医学生誓词》所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医者须“……献身医学……恪守医德……竭尽全力……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这些都是医学文化对医务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一代代的医务工作者,都是饱受医学文化中伦理的濡养和道德的熏陶,在医学实践中坚持着“人性至上,生命至重,健康至高,人格至尊,和谐至要”的医学文化之本质,视病人如亲人,为其倾注至爱至亲之情感,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可以说,医务人员之道德品质、理论素养、技术水平、执业态度等都是医学文化教化的结果。

2医学文化的传承功能

“传承”表现的是“授受”这样一种社会功能。传者,上授予下、前授予后也;承者,下受于上、后受于前也。医学文化的传承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前人将医学经验积累、医学理论总结、对医药学的发现和认识等传授给后人;二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医学的认识和理解、感受和体验等所进行的相互交流,对医学的评价和判断、观念和趋向等所进行的互动和传译。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医学文化的传承功能更多地是理解为传授和继承。

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实践和进化过程中,遭受过自然、社会带给的无穷伤害以及人们追求健康的无量挫折,逐步实现了对生命本质和健康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发现了无数关于治疾疗伤、防病延年的办法和经验。这些内容作为医学文化的重要元素,更多地表现为活鲜鲜生命体的主观意识和感受,一旦生命终结,由生命体承载的思想、观念、意志、意识、感受等所有主观信息便立即荡然无存。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十分短暂的,任何人所处的时段都是非常渺茫的。然而,任何人对医学的认识和发现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任何时段所产生的医学经验和知识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怎样才能实现使无数生命主体探索发现的零散的医学文化元素得以继承、发扬和光大,这就必然要依靠医学文化的传承功能。

3医学文化的凝聚功能

作为以意会符号承载的族群主观信息,文化乃族群之魂、民族之根。我们知道,文化是协调、维系各种社会关系的基本元素,它对于族群或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作用。世界上一些典型的宗教族群其内部结构异常牢固,中华盛世五十六个兄弟民族其深情厚谊坚不可摧,其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皆自于文化的凝聚作用。不仅社会文化有着强大的凝聚功能,即使是社会亚文化之一的医学文化,在医学实践中所发挥的凝聚作用也随处可见。比如,人们求医择医,多趋向于大医院,以致于越是大医院越门庭若市,业务繁忙;人们寻医访医常集中于名医生,以致于越是名声响亮的医生越是趋之若鹜,应接不暇。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医学文化的凝聚作用。再比如,医学科学门界杂陈,种类繁多,或张氏外科,或李氏内科,或中医中药,或藏医藏药……,各界各门所以能够存在,各种各类所以能够兴盛,最终原因必然是各自都有崇奉拥戴的信仰共同体,而维系这些医学信仰共同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即医学文化。

4医学文化的标识功能

社会文化在本质上是族群主观信息借助于承载介质予以表现的意义统一体,这种承载介质即前文所及的意会符号。意会符号可以是物质形态的,也可以是精神形态的,还可以是民风社俗的;可以是器物的,可以是音视的,还可以是思想的、心理的。然而,意会符号不论是物质形态、精神形态,还是心理形态,习俗形态,它们大多情况下是多重因素有机聚汇的复合体,而且作为社会亚文化的辨识标志,简单符号表达的意义比较特定,而复合符号

通常在表现共性的基础上带有特定的领域烙印或行业烙印。如一座建筑物,可以用来办银行,可以用来开商店,可以用来作医院,随着不同的用途变化它会自然地加载上行业通识的社会标志,通过这些不同的标志便承载起了不同领域的文化。这就是文化的标识功能。

医学文化的标识作用表现比较普遍而且针对性比较明显,如建筑物附上红十字即代表是医院,汽车车身喷上“120”即代表是救护车,处方签上的“R:”表示“请取”,瓶签上的头骨骷髅表明药物有毒,楼道内一个大大的“静”字表示治疗环境需保持安静……。不仅如此,医学论文记载着人们对医学的探索和发现,医学古籍记录着前人对医学的经验和总结,医学法规提示人们在医学实践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和律令,医学病历保存着每一个病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及医生施术施治的原始信息……。

医学文化的标识功能与医学文化的编码功能比较接近,但医学文化的标识功能更偏向于表达医学文化现象“度”的特征。

5医学文化的编码功能

准确、科学的编码是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的基本前提。所谓准确、科学,是指文化现象中的具象符号、抽象符号都必须既合目的、又合逻辑,既合习俗、又合规律地进行编码,通俗地说就是约定俗成的排列组合,否则就无法完成使不同个体、不同族群意会理解的功能。文字排列的先后顺序,绘画色彩的浓淡相宜,书面语言的主谓宾状补,优美乐音的宫商角徵羽,军事中的排兵布阵,飞行中的主率僚从,库存货物的方位描述,宇宙飞船的经纬坐标……,与其说文化现象都是一个个意会符号,不如说它们归根结底其实是一组组科学编码。

社会文化具有编码功能,医学文化亦然且更盛。医学社会实践中,物质因素的存在形式,精神因素的表达形态,心理因素的活动状态,以致于生命现象本身的运动方式等都靠其特殊的编码来实现。医院主、辅机构的空间布局是通过编码完成的,超级复杂的手术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因为医护人员对手术程序、所需物资、人员布局、器械摆放和取用规律都进行了严格的编码;医疗法规的条分缕析,医学论文的起承转合,中药配方的君臣佐使,求医择医过程中的比较权衡,无一不带有鲜明的编码特征。就人们的生命现象来说,四肢五官,脏腑骨骼,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生物基因的遗传密码,也都表现为特别的编码现象。总之,医学科学的方方面面都较为明显地昭示着医学文化的编码功能。

医学文化的编码功能与医学文化的标识功能比较接近,但医学文化的编码功能更偏向于表达医学文化现象“序”的特征。

6医学文化的驱动功能

社会的发展不仅依其自身的规律,而且需有一定的动力,这种动力相当大的程度上来自于社会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具体说来,个人行为依靠主体心理程序驱动,社会行为依靠社会心理驱动。人生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懈趋近需求目标的过程,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随所处的时空、境遇及原有目标满足程度等条件的不同,总会不断表现出不同的需求层次,而且低层次需求目标的满足,必然导致对高层次目标的诱发,由此形成永远没有尽头的需求层级和目标链路。在对期望目标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中,以主观能动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因素责无旁贷地充当起了驱动目标追求的源动力。这就是文化的驱动功能。

医学文化乃与个人生活及人类社会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社会亚文化,社会文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同样适用于医学文化。不管是作为医疗主体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务工作人员,还是作为医疗对象的病人、伤者以及他们的亲属好友,其一切医疗需求和医疗实践活动都受医学文化的支配和驱动。出于对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无限追求,人们对医学的功能和效力客观上必然存在着极高的期望值。具体期望目标的不断产生以及人们对实现目标所迸发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个体心理驱动程序和社会心理驱动机制,以强大的文化力量推动着医学社会活动和医疗社会实践不断前进,不断发展,不断攀越上新的高度,新的境界。

第2篇

【关键词】三元体系 医学信息检索 教学

【中图分类号】G2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47-02

本课程内容的知识建设注重课程体系构建,从教学目标、内容、手段三个方面对医学文献检索课(简称文检课)进行整改,使该课程形成特色知识体系。经过多年的文检课教学过程实践,逐步发现三元体系知识架构,使该课程知识体系得以系统性归类。

1.三元体系的认识

指若干有关部门事物或某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任何体系都应建立在一定的目标基础之上,在此基础上提出三元体系的医学信息文检课体系,实践证明三元体系有利于教学相长的发挥。其概念是指文检课的教学模式、形式以及教学方针都分别由三部分归纳构成。

三元体系的教学模式包括:基础理论知识、检索实习、咨询答疑三个环节;教学形式采用:课件教学、格式知识、内容模块三种形式;教学方针的内容包括:因才施教(考量学生的学科类型背景、文献知识基础差别)、因材施教(考查推荐使用教材和参考教材以及自编教材的知识内容异同)、因差(读音:chai)施教:(考虑学生的文献信息现实需要的变化和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从而构成文检课全方位的三元体系。

实践证明,该体系符合课程知识规范和学生对文献信息知识的认知,具有以下特点:(1)体系完整,结构严谨;(2)内容关联,基点统一;(3)内容合理,方法实用。

2.三元体系的内容

三元体系引入数学思维模式,课程中所有主要知识内容都以三个基本知识点构成。在具体的教学中,把文检课的知识以检索知识为基干,课程整体结构分为:(1)检索前知识储备内容;(2)检索中知识获取内容;(3)检索后知识应用内容三个分枝。具体内容结构如下:

2.1检索前知识储备内容包括:文献信息知识、文献组织方法知识、文献检索语言三部分。

2.1.1 文献信息知识内容包括:信息及信息素养、文献情报知识概念、信息文献主要类型三部分。

文献情报知识概念包括文献、情报以及知识三个概念。其中文献体现三个知识点:记录形式、知识载体和文献作用,文献作用主要体现在保存文化遗产、传播传递信息和科研成果最终表现形式三个方面。情报概念中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情报的三个属性:知识性、传递性、效用性。

信息文献主要类型划分形式:按信息存储技术的类型划分、按文献出版类型划分以及按信息加工的程度划分。按信息存储技术的类型划分按照过去的理论知识有四种形式,但是其中一种缩微型(缩小存储在感光胶卷)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主要有三种形式:电子文献、印刷型和声像型,而电子文献有三种格式:文本型、多媒体型和超文本型。按文献出版类型划分:图书、连续出版物和特种文献三种;图书的种类也分三种:教科书、专著以及参考工具书;连续出版物也主要有三种:期刊、报纸和年鉴。按信息加工的程度划分: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

2.1.2 文献组织方法的教学内容包括:检索语言、检索标引、检索工具。检索语言包括:叙词语言(主题词/关键词/自由词)简介、分类语言简介、代码语言(计算机专用);检索工具:组成方式、数据记录格式、索引使用。

2.2检索中知识内容包括:计算机文献信息检索、数据库知识内容、讲授选取数据库系统三部分。在这部分内容中重点讲授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2.2.1计算机文献检索内容:计算机检索的概念、网络检索、检索模式。

概念包括:计算机系统、现代通讯、文献信息系统。网络检索:搜索引擎、学科专题、专业数据库。

2.2.2 数据库知识内容讲授:数据库结构、数据库模式、数据库访问。

数据库结构包括:文档、记录和字段;数据库模式:题录(索引)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数据库访问:本地(镜像)访问、远程访问、 服务器访问三种访问方式。

2.3 检索后知识内容包括:资料的整理方法,情报调研方法论、医学文献写作三部分。

2.3.1 资料的整理方法讲授:建立个人知识档案、个人资料整理方法、使用个人资料库。整理方法可分为:序列法、背景法、纵横法三部分内容。

2.3.2 情报调研方法论分为:文献整体研究、析出内容研究、引文研究三部分内容。

2.3.3 医学文献写作:医学学术论文、综述、医学学位论文三部分内容。

3.结束语

为进一步加强医学院校的医学文献检索教育,探索新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建立符合学生现实需要的文检课知识体系,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信息能力的医学学生,是文检课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三元体系追求的目标是向学生传授医学文献(信息)检索的知识的体系、医学文献(信息)检索体系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高艳霞,叶小利.医学图书馆开展循证医学用户教育探析[J]. 医学信息学,2011;32(1):87

[2]张稚鲲.赫尔巴特兴趣论在文学检索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19(3):72

第3篇

1文史哲底蕴对中医学教育的意义

1.1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及创新思维的个性化人才需要通识教育中国自古人文与自然各门学科的知识和智慧相互交融。中医学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其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或缺以文史哲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融入。

1.1.1“人才”应首先是“人”,然后才是“才”成为人才的首要条件是健全的人性,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具责任感、正直、合作等良好品格,才能担当起科学与文化及社会发展的重任。而品性教育属于以文史哲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培养具创新思维的个性化人才应避免模式化教育尽管现今高等教育改革的理念是倡导“学术研究”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分流,为企业提供大量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但现今中医学要实现现代化,对其理论的攻坚仍属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现今对中医学的教育,经验传承早已走在了理论深入研讨的前面。回顾中医学发展史,至明清时期,中医学经验总结早已形成了一部部的全书、类书、丛书,但中医学理论提升却遇到了瓶颈,难以升华,难以与近代自然科学接轨,其直接后果是导致近代中医学出现了生存危机。故而,中医学高等院校教育现今仍然应有别于模式化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如浙江省“两会”上代表建议的“鼓励学生在共同基础上,差异性发展,个性化发展”[2]。对此,文史哲等传统思想文化底蕴的倡导,当在学生个性化发展中举足轻重。

1.1.3自然和社科科学各领域均需哲学精神的普照现今,社会、文化、哲学领域学术研究处于倍受冷落、令人尴尬的地位,殊不知,历史上许多大师级的自然科学家,其辉煌成就的取得或提出有价值的预言与其哲学素养是密不可分的:如爱因斯坦曾表示他得益于哲学思索不少于他得益于自然科学训练[3]。诚然,许多具体科学如教育学、历史学、文学及以理论物理学、数学等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各领域,其流光溢彩均得益于哲学精神的普照。中医学是最具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基因传承,且能融自然与人文一体的一门学科。虽然京剧、书画、武术、中医为四大国粹,但只有中医学融儒、释、道、兵、武、艺、天文、历法等人文与自然科学于一炉。由此,中医学术发展及中医学教育均不可或缺文史哲底蕴的铺垫和源头活水的注入。

1.2古代汉语等传统文化功底为中医学子成才之基础现今中医教育界存在着极大的困惑,即:现今中医学科班教育培养的人才,为何还比不上民国时期一些自学成才的中医家,如恽铁樵。其原因现已达成共识,如潘毅教授所云:中国近代在引入西方科学时,对中国优秀本土文化采取了“浮云”化态度[1]。中医学子既缺乏文化积淀,又欠缺中医人应有的思维方式。现今虽有《医古文》课程的开设,但对于高中阶段古典文化底蕴只有幼稚园水平的中医本科学子,仅靠几十节课堂教育是打不通已接近淤阻湮塞的中医学思想文化经脉的。现今的中医学子,即使是本科生,其文化储备中对“《周易》、《道德经》、《孙子兵法》、《论语》等中华文明的精神支柱”[1]也鲜有涉及,从而对“原味中医”看不懂,故潘毅教授著书立说,着眼于中医学子现今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向中医人渗透、剖析原味中医学理,而这一些在民国时期本是“秀才学医,如菜作齑”,小菜一碟的。中医硕士研究生学子虽然对阴阳五行等学理已初通,但还谈不上游刃有余,研究学术亦经常会碰壁,写作论文说理也难透彻,只好以西医学认识作为论据。当然,西医学研究成果未尝不可作为一种“微观象”来丰富中医学术,但一般硕士生其论文并未使其真正融入中医学乃至系统科学学理中去,拼凑的学术并不是透彻的学术,“半中半西”,并不是“和而不同”的中西医之融通。总而言之,中医学术研究及学术论文写作皆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与积淀,其深浅厚薄决定了中医学子将来是否可成为大才。

1.3历史与逻辑的研究方法可使中医学研究更具“景深”历史是一面镜子,与人以借鉴;历史亦是时空之长河,予人以时空的坐标。任何人或事物只有被放在历史的坐标上,才能变得立体起来。中医学的历史是厚重的,任何中医学术研究均不能脱离开历史而投机取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医临床研究的第一步则是临床文献研究,如青蒿素治疗疟疾和砒霜中提取的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即是典型的例证。而以临床文献为起始纳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证据体”的构建过程,则属逻辑研究方法。形式逻辑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所倡导的,尽管原味中医学其础理论最常用的是象思维方法,但作为临床实证研究,遵循逻辑方法是不可或缺的,如同潘毅教授所言:中医是道理合一的医学[1]。

1.4中国古典哲学成就了中医学术及教育的智慧高度潘毅教授认为,中医学不纯粹是一门知识之学,它更接近智慧之学,它的底气、根源或谓“深海下的海床”即是中国古典哲学文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和”即是中医科学与文化之灵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之演示是基源于对中国文化的深彻领悟。中国古代先贤立“道”目的之一是“推天道以明人事”,中医学法之即是“推天道以明医事”。中医学的学理和技术只有在道统领下才有生机与活力。

2结语

中医学教育应不局限于医学知识的积累,对人的品性和人文素养的教育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学的人文素养,追根溯源应至中国古代先贤文史哲精华之层面,这点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的学堂也得到了验证[4]。迈克•普鸣(MichaelPuett)教授开设的《古代中国伦理与政治理论》是哈佛大学三大受欢迎课程之一,仅排在《经济学入门》和《计算机科学入门》之后,其学生学习后,普遍感到对自己立世为人、认请自我大有裨益。

作者:金丽单位: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第4篇

关键词:藏医学 古籍 《四部医典》

1藏医学缘起

藏医藏药已有16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藏族先民就认识到某些动、植物和矿物有解除人体病痛的作用,在藏族群众中很早就流传“有毒就有药”的说法。藏医学在雪域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下孕育、发展和完善。据《玉妥·云登贡布传》记载,最早流行的一种医学叫“本医”。当时藏族医学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主要靠放血疗法、涂摩疗法、酥油止血等比较原始的治疗方法。

藏医学文献异常丰富。藏族学者根据藏文献的内容,创立了“十明学”,其中“医方明”是“大五明”之一。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灸”)即医药学,论述所治疾病、能治药物、医治的手段、施治医生的科学。【1】藏族医学形成于吐蕃时期,先为零星,后集大成。下面先介绍藏族几部医学文献。

2藏族医学古籍举要

纵观藏医药发展历史,藏医药学著作有两百余部藏族医学文献,藏医药学古籍异常丰富,下面选代表性医学古籍文献作简要的介绍。

2.1《门杰钳莫》古籍介绍。

《门杰钳莫》(又称《医法大论》)。根据《吐蕃王臣记》等史籍的记载,松赞干布641年迎娶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大批书籍,其中就有“医方百种,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种,医学论著四种”。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的医书,其中就包括中医大典《医法大论》。七世纪中,由马哈德瓦、达马郭嘎等译成藏文,书名为《门杰钳莫》。此书中系统介绍了中医的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中医的阴阳五行,营卫气血,五脏六腑等学说。《医法大论》对藏医药有较大的影响,可惜原书已失传。

2.2《无畏之武器》古籍介绍。

唐朝著名中医韩文海参与编译过医学著作《无畏的武器》这部书。韩文海是为赞普松赞干布治病而来的汉地著名中医。韩文海到吐蕃后,即把具有中医特点的《大小汉医医疗术》翻译成藏文《甲解妥普切琼》。他与印度医生巴拉达扎、波斯医生加林诺共同编成一部综合性医书《无畏的武器》(藏语名《敏吉拜林卡》)。该书共七章,吸收了中医、印度医学和波斯医学的内容,是古代各民族医学经验之集成,该书吸收中医学的内容最多。松赞干布曾明令吐蕃所有医生传习,该书流传甚广。可惜的是:《无畏的武器》与《医学大全》一样均失传。

2.3《月王药诊》古籍介绍

《月王药诊》又译为《医药月帝》,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藏医学经典著作。8世纪,赤德祖赞与唐王朝联姻,金城公主人藏时又带去各种医学典籍。汉族医僧摩诃衍和藏族大译师毗卢札那在综合这些医学著作译稿的基础上,编译成一部综合性医书——《月王药诊》。该书在吸收了国外和汉族等国家和地区的医学精华基础上,并结合藏地医疗实践而编撰的一部医学著作。

《月王药诊》是现存最早的一部藏医学著作。书中记载的藏药780种,包括植物药440种,动物药260种,矿物药80余种。而到《四部医典》问世之时,其中所载的药物已达到1000种以上。6~9世纪中叶是藏医药学史上的关键时期,虽然此时的著作大都是藏医学与医药学的合著,但为后来的藏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该书论述脉诊时,将脉象分为寒、热性两种。书中有五脏脉象及通过脉象来识别人体疾病等内容。总的看来,《月王药诊》以汉文医学著作为蓝本,有译有编,这充分反映了藏医和中医、印度医学的历史渊源。

2.4《蓝琉璃》古籍介绍

《蓝琉璃》由第司·桑吉嘉措于1689年编撰完成,系《四部医典》全部章节的注释著作。该书对《四部医典》作了1200多条详细的注释,这是对17世纪以前藏族传统医学实践经验和医学理论的整理和总结。历代藏族医学工作者均把《四部医典》奉为藏医学的必修教科书,而把《蓝琉璃》奉为最“标准”的注释本,将其比作与宝石琉璃无二的珍宝。因此,有人认为,“如果说《四部医典》是一把金锁的话,那么《蓝琉璃》就堪称为打开这把金锁的金钥匙【3】。

2.5《兰塔布》古籍介绍

《兰塔布》又名《门阿兰塔布》,该书是由第司·桑吉嘉措于1691年撰写的。《兰塔布》是一部具有巨大影响的临床学专著,它是《四部医典》之后又一部伟大著作。该书是针对《四部医典·秘诀医典》进行注释补充的医学著作,全书共133章。该书以进一步充实丰富了“粘”疫症的理论。全书以病因、三邪症(隆、赤巴、培根)、热症、“粘”疫等为主要内容,并就在藏族地区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

18世纪中叶,《兰塔布》及其注释著作《金钥匙》与《四部医典》一起被译成蒙古文,深受广大蒙医药工作者的欢迎,并成为医家进行临床实践的理论指导。

2.6《晶珠本草》古籍介绍

该书又名《药物学广论》或《无垢晶串》,它是由著名藏医学家帝玛·丹增彭措所著。该书对历代藏医药书籍中的记载作了考证,约于1732年成书,1740年木刻版印刷本而留传后世。

《晶珠本草》分上、下两部。上部为歌诀之部,以偈颂体写成,对每种药的功效进行了分类概括论述;下部为解释之部,以叙述文写成,分别对每种药物的来源、生境、性味、功效加以叙述。书中上部13章为总论,下部13章是分论。书中记载的药物有2294种,它是藏医典籍中收载药物数量最多的一部著作。

《晶珠本草》可贵之处不仅是对以往医书中记载的药物全部收录,而且还纠正了历代本草中记载的谬误。该书对药物的分类方法是比较科学的,至今在植物分类学、动物学、天然药物学的分类方法上仍有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晶珠本草》是一本可以和《本草纲目》相媲美的藏药学经典著作,是藏族医药史上影响最大的药物学专著。

2.7敦煌藏医文献介绍

藏族的医学文献散落在民间的已难明下落,值得庆幸的是在敦煌藏文文献中有大量发现,显得十分珍贵。

2.7.1《P·T·1057号文献——藏医医方杂集》。

该卷共208行,文字有藏文厘定前的一些特点。内容包括36个医方,分别医治流血不止等药方。其中有些医方与中医相似,有些纯系土方,有些则为汉地闻所未闻,甚是奇特。文献开头“抄自医术文库之遍验医方”可视为文献原名。

2.7.2《P·T·127号文献——藏医灸方残卷》。

该卷有184行,文字有厘定前的一些特点。所录内容,灸治范围甚广,对人体上下内外一百多种疾病(包括内脏、五官、生殖器官、血液、皮肤、牙齿、毛发等疾病)的具体症状、灸疗穴位、操作方法以及灸愈所需的次数,均作了具体说明,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3《四部医典》及藏族医学理论

3.1《四部医典》介绍

《四部医典》(藏名《华丹据悉》),该书是藏医学中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是由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用藏文著成。

《四部医典》几乎囊括了藏医学体系与理论实践的全部内容,它吸收了《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和《月王药诊》等藏医著作的精华,并总结了藏医药的临床经验。因此,《四部医典》堪称为藏医学“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总汇。宇妥·元丹贡布也被藏族人民尊称为“医圣”和“药王”。

3.2《四部医典》基本内容

《四部医典》全书由四部分组成,共156章。全书正文基本上是用九字一句的藏文写成的韵体文。该书内容十分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基础理论;二是生理和解剖;三是疾病的诊断方法;四是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方法;五是药学的基础理论和用药原则。《四部医典》奠定了藏族医学的理论基础,后代的藏族医学家对该书曾做过很多注释本。这部权威性医学著作代表了当时吐蕃医学的最高水平,至今仍然是藏医学工作者必读的经典医著。

3.3藏医学基础理论与诊断法

藏医学具有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它不但有系统的理论,而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藏医学是我国少数民族医学中最为完整的医疗体系之一。藏医学认为隆、赤巴、培根这三种因素(即三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同时又是人体生命活动不能缺少的能量和基础。在正常情况下,三者之间是平衡和协调,这种状况下人是健康的。如果三者中的某一种或几种由于某些原因出现了偏盛或偏衰的情况,原来的平衡和协调状态遭到破坏,这时身体就处于病理状态。要想恢复健康,就必须设法纠正偏盛或偏衰的状态,重新恢复三者原来的协调。

隆、赤巴、培根三者有着各自的特性和功能,相互依存,彼此制约。“龙”的功能是主呼吸、肢体的活动、血液循环,五官的感觉、大小便的排泻、帮助分解食物并输送饮华。如果隆的平衡失调,就会产生各种疾病。“赤巴”(胆)的功能是产生热能,维持体温、增强胃等功能。 赤巴失调就会产生症状为身热、皮肤、呕吐下泻、腹部胀满等的各种疾病。“培根”可以调节消化及水份代谢,影响人的体重和性情。如果培根失调,则可引起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和体液失调等各种疾病。 藏医学认为人体有七种物质,即乳糜、血、肉、脂、骨、髓和精,它们均可在赤巴产生的热能作用下,变成“精华”,精华散布全身,使人发育、成长、保持健康。而人体三种排泄物(粪便、尿和汗),可以通过它们将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

人在正常情况下,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的正常运行。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使三大因素失去平衡,将导致疾病的发生。

此外,在诊断学方面,藏医除了采用汉民族地区的望、闻、问、切等诊断法外,藏医学还有可堪称一绝的尿诊诊断法,如辨别尿的颜色、泡沫等来诊断辨病。

总之,藏族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重要代表。这些珍贵的医学古籍中包含着比较完善的医学理论体系,这是难能可贵的。因此,我们要保存和利用好这些医学古籍,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崇先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古典文献学,民族出版社,2005

[2]甄艳、蔡景峰,藏医药概论,研究,2002

第5篇

【关键词】CNKI;高校档案;文献计量;作者;机构;期刊

高校档案全称为高等学校档案,是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高校档案工作是学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众多,各个高校档案工作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档案工作理论研究,促进高校档案工作实践进步,档案界学者对高校档案工作进行了大量学术研究,发表了相当数量的学术论文。本文则基于这些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用文献计量的分析方法,对其内在规律进行探索,研究我国高校档案工作研究的重点、热点及发展趋势。

一、 数据采集

(一)检索策略。本文选取论文收录量最全面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作为数据来源,考虑到文献的学术质量,本次检索的数据库仅选择了知网里面的“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国内会议”“际会议”五个数据库,以“篇名”为确保精确结果的检索点,检索式为 “‘高校+档案’or‘高校+文件’or‘高等学校+档案’or‘高等学校+文件’or‘大学+档案’or‘大学+文件’”检索时间截止到2014-12-31。本次检索共检索到13065条记录。鉴于知网每次最多只能显示6000条记录,笔者将检索时间段划为三个阶段,采用“导出/参考文献”中的“自定义(支持需输出更多文献信息的查新等用途)”功能,选中题名、作者、单位、文献来源、关键词、年份等六项信息,导入到Excel表中。

(二)数据处理。笔者发现,在检索出来的13056篇文献中,包含了不少档案学专业教育相关文献,包括高校档案专业成立、招生公告、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学生就业、院系成立及周年纪念活动、档案学系教师专访等不相关论文。笔者采用逐条浏览手工删除方法,排除此部分数据,然后得到最后文献数量为12714。笔者将所有数据进行筛选、排序、分列,完成数据分类及规范化,然后进行数据统计,得到最终需要的数据。

二、数据分析

(一)文献增长规律。从收集的数据来看,我国高校档案工作的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只有2篇,分别是1956的《中国人民大学文件材料划分年代的方法介绍》和1979年的《浙江大学文书处理与档案工作制度》,前者指出学校文件材料不同于普通文件材料,应该需要采取公元年度和学年度相结合的划分方法,后者则是《档案工作简报》转载的浙江大学党委文件。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关于高校档案工作的文献开始逐年缓慢增加,年均发文量12篇,这说明我国高校档案工作的研究处于萌芽起步阶段。随后上世纪90年代增长幅度变大,文献数量增加,年均发文量到113篇,研究进入稳步前进阶段。而进入本世纪后,文献数量则极速上升,到2009年达到小高峰,年发文量达1137篇,这与2008年9月教育部、国家档案局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有密切关系,管理办法掀起人们对高校档案的关注热潮。随后在2010年略微停顿后,文献继续呈上升趋势,每年发文量均在1100篇以上,我国高校档案工作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二)期刊分布。笔者通过统计,在检索出的12714篇文章中,有62篇文章没有文献来源,剩下的12652文章来自共1908种期刊。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将这1908种期刊划分三个区,使每个区文献数量大致相等,均为4217篇,这样核心区有15种期刊,相关区193种期刊,边缘区1700种期刊。三个区域的期刊数量比为1:12:113,用布拉德福定律的结论来衡量,高校档案工作研究论文的相关期刊区论文数量偏大,这是因为发文数在124篇的期刊既分布在核心区,又分布在相关区。表2.1列举出了发文量在50篇及以上的期刊。

表2.1 发文量在50篇及以上的期刊一览表

期刊 文献量 期刊 文献量

兰台世界* 1358 黑龙江科技信息 89

黑龙江档案 407 档案* 87

办公室业务 337 档案天地 85

兰台内外 245 湖北档案 83

云南档案 235 中国成人教育* 82

机电兵船档案 214 四川档案 71

浙江档案* 211 科技资讯 70

科技信息 208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64

黑龙江史志 185 经营管理者 63

档案管理* 172 中国科技信息 62

档案与建设* 163 科技创新导报 60

山东档案 150 档案学通讯* 58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146 档案学研究* 56

才智 127 学理论 55

山西档案* 124 档案时空* 54

城建档案 116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53

北京档案* 108 中国档案* 50

陕西档案 98

注:带*为中外文核心期刊查询系统中查询到的核心期刊。发文数量在50篇以上的期刊共有文章5746篇,占所有文献的45%,而其中核心期刊12种,发文量2523篇,占其中44%,从数据来看,我国高校档案工作研究的文献质量较高。

(三)作者及作者单位分析。通过统计作者及作者单位的发文数量,可以掌握高校档案工作研究人群和研究机构分布的特点,了解在高校档案工作研究领域的主力军和核心机构。表2.2和表2.3分别列举出了高产作者和高产单位。从高产作者和高产单位分布来看,研究高校档案工作的主要是来自高校档案馆或者档案室的一线工作者。笔者发现,在这些作者和单位中,很少有国家985、211高校,这说明我国一些重点高校对高校档案工作研究较少,同时这些作者和单位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较少,这说明我国缺乏对高校档案工作方面专家或者深入研究的学者。

表2.2 发文数量前10名作者

作者 单位 发文量

连红 中国计量学院外语学院档案室 19

王永平 绥化学院 14

李群 吉林农业大学档案馆 17

金鑫 南通大学档案馆 14

韩淑华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档案室 17

胡胜友 中国科技大学档案馆 14

王敏 哈尔滨工程大学档案馆 17

闭线林 右江民族医学院人事档案室 14

李燕 山东农业大学档案馆 16

蒋娟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档案室 13

表2.3 发文数量前10名单位

单位 发文量 单位 发文量

潍坊学院 37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

华南农业大学档案馆 32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20

哈尔滨工程大学档案馆 29 黑龙江工程学院 20

哈尔滨工程大学 29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19

宁夏大学 26 山东建筑大学 18

德州学院 25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18

中原工学院 24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18

河南大学 22 浙江师范大学档案馆 17

吉林农业大学档案馆 21 湘南学院 17

哈尔滨理工大学档案馆 21 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 17

此外,为了衡量作者的合著规模,本文引用了邱均平教授期刊作者“合作度”和“合作率”这两项指标。表2.4本次研究附作者信息的12618篇论文集合的著者总数达15903位,平均每篇文章的作者数为1.26。其中,独著论文占全部论文的80.6%,比例很高,这说明独著仍是高校档案工作研究的主要方式;而对于合著,2人合作率为14.4%,占总合作率19.4%的70%以上,因而2人合作是主要的合作方式,3人及以上的合作偏少。以上数据说明,虽然高校档案工作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合作规模和合作倾向,但是合作的比例和合作团队较小。

表2.4论文合著情况

项目 数据 比例

作者总数 15903 合作度1.26

论文总数 12618 ――

独著 10172 独著率80.6%

2人合著 1820 14.4%

3人合著 489 3.9%

4人以上合著 140 1.1%

合作总篇数 2449 合作率 19.4%

注:在本文的12714篇统计对象中,有96篇文章没有标明作者,无从统计作者数量,因此本次统计论文为12618篇。

(四)关键词分析。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能鲜明而直观地表述文献论述或表达的主题,通过对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体现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焦点。

笔者通过排序、计数、去重后,共得到13117个关键词,然后对关键词进行手工分类,将出现次数在20次以上的关键词进行整理,将同义词和相关的词集合到一起,剔除一些出现频率极高却没任何意义的词语,如“高校/高等学校/高等院校(3394次)”“档案管理/高校档案管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2892次)”“高校档案/学校档案/档案(2495次)”“档案工作/高校档案工作/学校档案工作(1585次)”,然后对剩下的词频在150次以上的关键词进行分类,得到表2.5:

表2.5 词频大于150的关键词分类表

主题 关键词及词频

管理对象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干部人事档案/高校人事

档案(1204);教学档案(管理、建设)/高校教

学档案(1052);学生档案/高校学生档案/学生档

案管理(549);(高校)学籍档案/学籍档案管理

(467);科研档案(管理)/高校科研档案/学术

档案(425);文件材料(326);基建档案(管

理)/高校基建档案(256);科技档案/科技档案管

理、工作)(252);教师业务档案/业务档案(218);

档案管理 档案意识(607);管理/管理工作(1098);归档

范围/材料/文件(477);档案管理模式/管理模

式/模式(301);档案资料/档案资料收集(292);

收集/档案收集/档案材料收集(283);归档工作/

归档/文件、档案归档(262);创新/管理创新

(235);档案建设(182);案卷质量/档案质量

(172);规范化/规范化管理/档案管理规范化

(163);档案实体分类/档案分类/分类(156);

信息化 (档案)信息化/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管

理(871);现代化/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管理/档案

管理现代化(471);数字化(建设)/档案数字化

(441);电子文件/电子文档/电子文件信息/电子

文件归档/管理(318);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管理/

电子档案信息(208);信息时代(153);

利用服务 档案信息/档案内容(1045);档案利用/利用/档案

利用工作、服务(784);服务/档案服务/信息服

务/档案信息服务(335);信息资源/档案信息资

源(222);

信息开发 编研/档案编研/编研工作/编研成果/编研材料(743);

开发利用/档案开发利用(292);校史/校史馆

(175);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166);

队伍建设 兼职档案员(423);档案人员/档案员(419);

政治素质/综合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196);

素质/人员素质/管理人员素质(188);

制度建设 档案管理制度/管理制度(153);

作用研究 教学工作/教学管理(部门、水平)/教学活动

(556);改革/教学改革/教育改革(203);

教学质量(169);高校评估/评估(167);

作用/档案作用(155);

性质研究 档案事业(478);高校档案馆/大学档案馆/档案

馆(工作)(400);综合档案室(219);馆藏

档案/馆藏内容/档案馆藏(178);

问题策略 对策/策略(553);问题/存在问题(415);

措施(203);建设(157);

从表2.5可以看出,高校档案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十个方面,分别是高校档案工作管理对象研究、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研究、信息化研究、利用服务研究、信息开发研究、队伍建设研究、制度建设研究、档案工作重要作用研究、档案工作性质研究及问题和策略研究。

总体上看,这些关键词基本上囊括了高校档案工作的绝大部分内容,并且比较注重档案的开发利用和服务,同时也注重高校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但我们从表中依旧可以发现如下一些问题:

1.高校档案研究较多的是人事、教学、科研等档案,但对照片档案、声像档案等特殊载体档案和实物档案研究较少;

2.档案管理主要集中在归档的各个环节,对归档后的保管及安全问题研究较少;

3.档案信息化研究方面,对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高;

4.高校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方面研究较少。

结合表中显示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再进一步分析数据,笔者发现当前高校档案工作的研究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特殊载体档案和实物档案的研究;

2.安全问题日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3.高校档案馆体制改革及创新;

4.高校档案馆网站建设及服务;

5.高校档案馆文化建设功能及教育功能研究;

6.高校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拓展;

7.高校档案学会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8.高校档案工作者队伍建设及激励机制研究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档案局.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Z].2009-9-1

[2]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文件材料划分年代的方法介绍[J].档案工作,1956:4-8

第6篇

一、医学期刊改革和创新的必要性

1.医学期刊改革、创新是信息交流的实际需求

医学期刊属于信息传媒的一种,是信息传播的介质,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进入“服务型”社会,这种信息传递具有典型的“服务”属性,要让读者满意,就需要确保传递信息具有价值、新颖、独特。在医学期刊上刊载的文章,或是能够为读者提供帮助,或是能够促进学术的发展与进步,这种“帮助”“促进”实际上是通过“信息交流”实现的,正是存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拓展新知”的需求,才滋生了“改革”“创新”的“行为”[1]。

2.医学期刊改革、创新是学术发展的现实需求

医学期刊承载着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的成果,医学期刊的水映国家医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且促进医学水平、技术的发展[2]。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社会进步过程中,医学期刊起到了宣传、扩散、传播的作用。如果不及时对医学期刊进行改革、创新,使其反映、体现最新的医学成果,则很难实现技术、经验的推广和促进医学科研事业的进步,不利于提高我国整体的医疗水平。从这个角度来看,医学期刊改革、创新是学术发展的现实需求。

3.医学期刊改革、创新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的体量、利用形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大数据时代悄然来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医学期刊的理念、编辑流程、收稿审稿流程等还不做出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将很难满足不断提高的期刊阅读需求,难以适应高度信息化、数据化的环境[3]。为此,只有结合信息化、大数据的发展需求,及时对医学期刊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彰显医学期刊的价值。

二、新常态下医学期刊的改革和创新举措分析

为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适应新常态,医学期刊应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从编辑理念、期刊质量、编辑流程、栏目设置、学术服务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把握新机遇。《中华全科医学》杂志在这些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尝试。

理念的创新是根本。为了更好地迎接挑战,医学期刊编辑首先应转变传统的编辑理念,摆脱传统思想理念的束缚,这样才能适应新常态的要求,更科学、高效地办刊。《中华全科医学》杂志具体做出了一些改革和创新。其一,提高编辑人员素质。鼓励编辑人员提高综合素质,学习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完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提高业务能力。通过了解技术前沿,开拓思路,在工作业务中了解有哪些新技术可供利用,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二,养成开阔的视野。在期刊编辑上,不但要树立市场观念,还要有先进开阔的文化视野,要找准市场和文化的结合点,突出期刊优势[4]。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经常参加全国乃至国际编辑出版会议、论坛,既能获取新知识,也能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其三,始终坚持以读者为核心。期刊是为读者服务的,在期刊编辑过程中,编辑要始终树立以读者为核心的理念,着力提高期刊的质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2.严把期刊质量关

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医学期刊作为传播和医学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传播正确的、实用性、创新性的原创内容是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追求高质量、前沿的课题是对办刊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往,《中华全科医学》杂志在学术质量、投稿审查、编辑校对等方面存在欠缺,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把控期刊质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及创新。第一,创新审稿定稿制度。2013年,为改善以往审稿、定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制定实施了“双盲双审”“主编定稿”制度。来稿必须要经过编辑部主任初步审查,之后由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双盲双审,经过前两个流程之后,进入修稿环节,修改达标后再由主编最终定稿[5]。2013年以前,退稿率仅为25%,而实施上述制度以来,2016年退稿率达到了75%,进一步确保了论文的品质。第二,加强版权保护。做好版权保护,更好地服务于期刊出版。我国的著作权、版权相关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为进一步加强版权保护,2013年,初步尝试与作者签订《论文推荐及著作权授权书》,保障了双方的权益,规避了法律风险,为期刊的畅通发展奠定基石。第三,提高作者写作水平。为提高来稿质量,针对以往来稿中医务人员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开设了专门的栏目“编者•作者•读者”,邀请相关专家,针对写作的格式、规范、要点、结构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社还与上海各社区医院合作,定期开展写作培训班等。2014年,特增设了“全科医学讲堂”板块,更加贴近基层医院及社区工作者,得到了作者以及各专科学者的响应和支持,改版后年收稿量由以往的3000余篇,增加到6000余篇,并且呈现上升趋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医学期刊首先应规范编辑流程,这样才能确保论文的质量及刊发的畅通。编、校、审中各项规定的制定对编校人员进行约束的同时更是一种鞭策,为办刊保驾护航。为规范编辑流程,更好地提高编辑效率、管理效率,自2011年起《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社先后制订并完善了一系列编审制度,如《编辑部工作流程》《审稿通则》《关于编校排工作奖惩细则的暂行规定》等,这些制度的建立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杂志出版各个阶段的职责、分工,鼓励编辑减少差错,也提高了审稿的公正性、公平性。此外,建立了编者、读者、作者互动制度,如制订实施的《杂志赠阅制度》《读者意见反馈制度》,促进了编者、读者、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改善了杂志编辑工作的面貌,畅通了论文投稿、发表的途径,大大缩短了出刊时间。

4.改革、创新栏目设置

医学刊物的栏目设置不但可以体现其办刊宗旨和编辑思想,还可以帮助读者阅读、检索,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化要求,提高刊物的质量以及服务水平,有必要在刊物栏目设置上推陈出新。栏目设置是一个大学问,不能局限于行业、学术层次的思考,还应该在栏目中引入热点问题,突出自身的特色,这样才能让人记住刊物,从而赢得更多的读者。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的医学期刊的栏目设置还存在诸多的瑕疵,同一层次的期刊栏目雷同,一些医学期刊,单纯看封面难以区分开;甚至连栏目也较为雷同,缺乏自身特色[6]。如果无法在栏目设置上取得突破,将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比较理性的做法是分析同类、相似期刊,发现自身的优势、不足,发挥长处,弥补不足,打造出自己的特色。《中华全科医学》一直有“专家论坛”“调查研究”“社区卫生研究”“药物与临床”等深受读者好评的栏目,但是并未就此安于现状,在此基础上又开设了10余个栏目,诸如“全科医学讲堂”“医学综述”“慢病防治研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病例报道”等,这些栏目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了多元的临床信息,满足了读者多元化的需求,更加贴近读者内心。从2015年版面设置来看,“慢病防冶研究”“医学综述”“社区卫生研究”所占比例均有所提高。这些栏目不但包含丰富的医学新知识,还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可。虽然这样的栏目设置可能会短期内减少版面收入,增加了约稿费用,但从长期来看,期刊的品牌形象得以提升,在业内的地位更为稳固,这才是期刊存续、发展的根本。

5.创新期刊选题策划

对医学期刊而言,选题策划是至关重要的,其不但是期刊编辑的起点,还凝结和反映了期刊的价值取向、定位[7]。医学期刊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不断创新选题策划,只有高水准的选题策划,才能在保证期刊质量的基础上,使期刊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可。为此,《中华全科医学》杂志推行了“两化”专项行动,以加强编辑人员对选题策划的认知和理解,提高期刊的独特性。“两化”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其一,选题“预见化”。医学期刊以提高大众健康素质,促进学术发展为要旨。而无论是疾病、疫情的认知,还是健康素质的提高都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为此,在实际的选题策划过程中,编辑人员要有“预见性”“超前性”,不能局限于当下,而应该将一些尚未明确的、有价值、有必要的健康问题、疾病等与读者分享和讨论。这样不但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还可以将这种“预见化”变成期刊的特色。如此,不但丰富了期刊的内容,也赢得了读者的认可[8]。其二,学术“朴素化”。医学领域科研的部分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很多文章大众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然而大众对这些研究、结果有阅读和了解的需求,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理解相关内容,编辑就需要以朴素化的语言将其中较为“专业”的内容转化为科普知识。总的来说,创新期刊选题策划,使之更具预见性、科普性是期刊新常态的需要,也是期刊不断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推出内涵丰富、独具一格的优质选题,才能让期刊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可,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6.加强数字化建设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为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紧随大数据脚步,医学期刊应加强数字化建设,在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推动医学期刊多元化的发展。《中华全科医学》也做了一些尝试,具体如下:第一,建立网站。2013年底,杂志社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且引入了“期刊编辑管理系统”,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可以在网上完成“投稿-审稿-退修-查稿-修稿”等稿件处理流程[9]。并且经常注意对网站进行更新和维护。第二,引入远程期刊网络采编系统。为进一步适应信息化的发展,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收稿、审稿效率,2014年,本刊引入了远程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知网腾云系统),建立了网络交流平台,促进了作者、编者、编委、读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实现了编辑的网络化、无纸化、数字化,改变了传统的编辑形式,大大提高了编辑效率[10]。此外,为更好地与采编系统配套,杂志社还增加了网站的功能,诸如期刊目录、专题报道、新闻资讯、稿件流程、在线投稿与查稿等。第三,升级排版软件、优化搜索引擎。2015年底,引入方正书版11.0最新版软件,可进行自动排版并一键从小样生成pdf文件供作者校对使用,较之前的版本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排版效率,表格排版也更方便、更易入手。同时进行了搜索引擎优化,提高了网站的知名度以及内容的搜索频率。杂志社与CNKI合作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科研热点、方向,进行数据挖掘、热点追踪,从而使策划、组稿更具有前瞻性、精准性。第四,发展新媒体。2015年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通过打造个性化的界面吸引用户,同时实时推送优秀论文和与健康促进有关的内容,黏合用户,目前拥有固定粉丝5000余人。

7.做好学术服务,立足根本,做好服务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利用平台开展专业内广泛的学术服务。所有国际大型科技企业都在转向服务,如Intel、IBM等。创新的方向也是服务。医学学术期刊应以期刊为平台,注重做好学术服务工作,平时与科研中心、高校、重点实验室联络,做好服务,同时能吸引高质量论文。为政策的制定与评估、科技咨询、有关卫生服务规划设计服务。定期举办研讨会、学术论坛,既能加强学术交流与沟通,更好地为医学科技工作者服务,也能拓展学术平台,助力期刊发展。

第7篇

一、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在古时指礼乐文化,在现代则是指各种文史哲的知识。作为中医药院校的中医青年来说,人文当然还包括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了解,因为中医学理论体系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全人类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中医基础理论阐释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其在中医学的应用;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精气血津液神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体质学说;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学说、发病学说、病机学说等等。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可以使中医青年更加坚定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科学价值自信,倍加珍惜和觉悟中医药文化,继续增强和提高对中医学发展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人文的作用在于通过教育来提高素质。从广义上来说,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内在的精神品格;从狭义上来说,人文素质包括知识和能力的内化,体现为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因此,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的形式,以人文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为主要载体,加之环境的熏陶,在此基础上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因此,中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中医青年的文化知识、理论修养和道德情操,教会中医青年如何做人做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的终极结果。

二、中医青年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方略

科学精神求“真”,人文精神求“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犹如人的左臂右膀,缺一不可。高举人文精神的旗帜,不断对自己进行批判和反省,倡导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教育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教育是我们中医药院校在进行素质教育时所强调的教育理念。中医青年如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我们开展素质教育重点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开必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虽然素质教育不等于知识传授教育和能力培养教育,但知识结构的优化、能力结构的完备,却是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更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其成为具有学术特色、情趣高雅、人格高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我们要努力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特色鲜明、覆盖面广、设置科学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中医药院校应将人文素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必修和选修的形式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使我们的中医青年真正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具体的课程有:《军事理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沟通与礼仪》、《经济与管理》、《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等等,通过一系列课程的修读达到拓展知识、提高品位、健全人格和学会做人的目的。

2.大力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人文校园环境建设。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建设旨在通过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中医青年的人文素质,因此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比如中医药院校可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设立传统文化、国学学习社,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举办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竞赛以及书法、绘画、写作、文艺等各种竞赛活动,加大素质教育的评优和奖励力度来建设校园文化环境。人文氛围的铸造对人文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人文气质是通过长久历史文化熏陶出来的,因此,除了开展常规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外,还可以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开展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鼓励、支持中医青年成立学习小组和兴趣小组,引导他们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

3.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中医青年的人文素质教育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解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老师要有效地解决知识的困惑。“传道”排在“授业”与“解惑”之前,说明教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良好的品质,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因此,要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我们的中医青年教师更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作为从事人文教育、艺术教育和科学普及教育的教师尤其要主动参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可以通过参加集中培训、经验交流、学术交流等形式,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另一方面,可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通过报课题、写论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来探索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不断总结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经验。作为专业课教师,可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知识的讲授中,在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用自身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精神风貌,健康的生活哲学,宽广的胸怀气度,高尚的思想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念来影响和熏陶学生,逐渐探索一条融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提高人文素质的途径和模式。

总之,优秀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施中医青年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探索、持续推进。笔者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人文素质教育会不断完善与成熟,我们的中医青年会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拥有健康的身体与心灵,不断培养自身的优势,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吴春英朱立华杨岩涛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管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第8篇

医疗技术:

“魔术般的手术技能”

自1978年踏上矫治肢体残疾的矫形外科之路,秦泗河教授已经行医35年了。截至2008年6月,经他手术治疗的各种肢体畸形、残疾累计21545例,其中小儿麻痹后遗症16524例,创造了单个医生对此病的矫治数量的一项世界第一。

秦泗河运用华罗庚倡导的优选法和统筹法的原理,科学决策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治疗方案与治疗程序。他将不同的手术方法优化组合,化繁为简,一期手术即可完成既往要2~3次才能完成的矫形治疗,形成了“手术快、出血少、创伤轻、并发症低”的手术风格。他创新和改良了矫形手术方法24种,创立了小儿麻痹后遗症外科矫治新体系,并于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在手术治疗10000余例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基础上,秦泗河于1990年和1992年两次到俄罗斯成功引进、开发和推广了Ilizarov(伊里扎洛夫)微创牵拉技术。至今,他利用微创牵拉技术修复肢体残缺、矫治重度下肢畸形5000余例,治疗效果满意率高达98%。慕名求诊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和美国、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等8个国家。由此可见,秦泗河正创造着一个个骨科疑难杂症治疗的医学奇迹。

秦泗河教授还创造性地应用组合性手术一期矫正脑性瘫痪双下肢严重、复杂畸形,并首次对成人脑瘫进行了系统阐述与分类。至今,他已累计治疗脑性瘫痪2471例。1996年,他发表了关于外科治疗脑瘫的论文《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离切除术治疗脑性瘫痪》。2008年,由秦泗河等主编的《脑性瘫痪的外科治疗》的出版发行,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无专著的空白,对中国脑瘫的外科治疗作出了突出贡献。

秦泗河教授诠释了“足踝畸形矫正的现代概念”,实施足踝畸形矫正、残缺修复的手术上万次,是中国实施严重足踝畸形矫正数量最多的矫形骨科医生。他对各种足踝畸形的术前治疗决策、手术矫正过程、手术技巧,达到了医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境界。其中,他独立设计的“仰拇畸形矫正”手术方法,被经典的《骨科手术学》命名为“秦氏手术”。他在足踝畸形矫正领域有多项技术创新,致使足踝手术艺术化。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著名小儿矫形外科专家Neff教授,在观摩了秦泗河的手术操作后,称之为“魔术般的手术技能”。

科学发展:

“科学的实践与创新永无止境”

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其正朝着从定性到定量、从描述到数学模型、从分析到综合的方向前进。

秦泗河教授对生物进化、人类疾病与临床医学的关系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已发表《看人体怎样进化》、《脊椎动物进化成人类自然选择动力的探索》、《生物进化与人类骨科疾病》、《人类皮肤体毛脱落的原因探索》等多篇与“进化医学”相关的文章。2007年,他对生物进化与人类骨科疾病的发生关系进行了探索,提出“运动行为(能力)的选择”是哺乳动物进化为人类的内在动因;人类运动系统的很多疾病与直立行走和生活模式的改变有直接关系。这一观点多次被国内外学者引用。他所提出的“进化医学”概念,将开启未来临床医学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在探索生物界自然选择、人类社会文化选择与信息选择的基础上,秦泗河教授将矫形外科相关技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借鉴仿生学与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首次提出并诠释了“骨科自然重建”理念。其核心内容是:“调动机体自然修复的潜力,因势利导,医患互动,时空一体,有无化生,顺势而为,通过刺激组织原位再生与时空一体的变化,治疗骨科创伤和疾病。”这在矫形外科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印证,获得了奇特疗效,这一理念已被国内外多个著名专家认可和引用。

在学术研究领域从未停滞过的秦泗河教授,又将Ilizarov技术与小儿麻痹矫治新体系、生物进化理论、“骨科自然重建”理念、中国文化与患者的实际相结合,融会贯通,初步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下肢畸形矫正残缺修复与自然重建技术体系”。这一体系的临床应用,使传统骨科或高新技术难以治疗、不能治疗的一些四肢重度残缺及骨科疑难杂症患者获得了治疗机会,现已治愈此类患者1000多例,其中7例是濒临截肢的患者。

秦泗河教授运用学科交叉与整合,开辟了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学科专业――“下肢残缺修复与功能重建”学科。该学科符合外科发展的前沿(微创外科与再生医学)发展趋势,其临床应用过程也体现了多学科技术相结合的特色,更重要的是这项学科体系能够以比较低廉的医疗费用、很小的创伤,治疗用传统骨科技术难以治疗甚至不能治疗的骨科疑难疾病。秦泗河教授据此浓缩而成的《下肢畸形外科》、《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外科治疗》、《小儿矫形外科》三部专著,被王澍寰院士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典范。

纵观矫形骨科与下肢功能重建的学术领域,秦泗河教授在“牵拉生成组织与下肢功能重建”等多个方面的临床研究与技术成果,已经处于全国前沿水平,但他仍然不断改进、完善,深化总结和提高。秦泗河教授认为:“科学的实践与创新永无止境,更没有永远的第一。科学技术只是临床医学知识的一部分,决不是一个医生要具备的全部。当前的首要问题是,针对中国国情与弱势病人群体的需求,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实践、开拓进取,培养出真正的人文型医生!”

人文修养:

“医学与人文是医生腾飞之两翼”

秦泗河教授提出,现代医生应当从遗传基因、生物进化、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等大宇宙哲学观,思考人的生命本质、自然属性和社会行为,思考健康与疾病、发育与衰老的关系。科学技术越发展,医生越要注意调动人体修复疾病的自然潜力,而不是将人体作为“战场”,凭借高科技的手段对人体实施过度开发或征服疾病。

秦泗河教授形象地用“人”字来比喻:一撇是“技术的医学”,一捺是“人文的医学”。他说,科技在发展,人文若滞缓,医学就会不和谐。虽然临床医生在掌握基本的医学理论知识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一门专科医疗技术,但是各种学问做到最后都是“做人”,其中包括胆识、风格、情操、品质等多种人文因素。为患者服务的艺术、医疗方法和流程的美学评价等,则必须从人文的视角去审视、剖析,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用心去积累,这是医生不断超越自我的最基本品质。

在人文素质的四个方面中,人文知识是基础,人文思想是理念,人文方法是能力,人文精神是核心。在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人文素质这个大问题上,秦泗河教授主张:“医生要做的最基本的事是:宏扬民族文化;博采众家之长;莫离临床实践;平等对待患者;情感收、吐、放、疏;认真遵守规章;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

他说:“患者是行医之本,人文是医生的灵魂,医生与患者之间应该是鱼与水的关系。选择了医学,就是选择了责任、义务和奉献,就是选择了自己的人格取向,并逐渐形成医学人文品格。”

医学史家卡西蒂格略尼(Arturo.Castiglioni)认为,“医学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的”。驱使医生进行创造性劳动和具有对社会奉献的精神,主要源自对患者的深切关爱和对知识魅力的向往。一般来说,凡医德高尚的医生,都具有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因为医德本身就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动力,也是一种医疗“技术”。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医学家,往往是因为看到疾病流行对人民造成的苦难而奋发学医,济世于人。这就要求现代医学工作者要极力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形成良好的医患沟通习惯,尊重患者及家属的要求,提倡医患和睦互动的团队精神等。

秦泗河教授认为,“医学与人文是医生腾飞之两翼”。对患者的同情心、责任感促使医生立志行医;患者对生命的渴望与对健康的追求迫使医生勤奋学习;对生命的敬畏唤醒医生的良知和潜能。秦泗河正是一位医学技术与人文修养交融的实践者,除学术论文外,他还发表了人文、哲学、科普类文章60余篇,主编人文类著作3部。其中,《医生、医术与人文》是国内第一部由临床医生编著出版的医学与人文类著作,屡获“医学人文荣誉奖”。

社会文化:

“用文化的魅力影响人的内心世界”

在秦泗河教授已发表的《论医生的医术与学术》、《外科医生的成长》、《对外科医生手术技能成长规律的探索》等文章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的医学思想已进入“科学与哲学”、“医学与文化”交融的境界。

他强调,医生对患者的医疗处理是一项独立决策的工作。最佳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方法和医疗流程的选择,可以体现出一个医生的文化底蕴。医德高尚、技术高超、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名医、大医的基本特征。

古今中外的哲人皆认识到,文化是“社会人”行为的无声指令,文化存在的作用无处不在,文化的沉淀决定了公民的素质,是社会凝聚力的根本――文化强身,精神成人。成就感是人追求发展和价值体现的核心动力,对人的最大激励手段是文化激励,因为人类对荣誉的追求是无限的。

丰厚的文化如冰山浮水,只有90%的体积沉在水下,才能有10%的冰峰露出水面。医学是附着于人的学科,人是文化的,医学自然也是文化的。医学的发展就是医学文化的进化过程,就是对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物质性与精神性、感性与理性的认识过程,就是对人的生存、发展、自由、解放的意义和价值的实现过程。

秦泗河教授还提出,人的文化素质取决于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有什么样的生命价值追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医学模式的演变更迭,就是人类对生命价值追求的历史性展现。二十一世纪的医学是具有光荣使命的医学,是适度谨慎的医学,是适应多元化社会的医学,是尊重人的选择和权利的医学。医学需要“克己复礼”,在文化继承、创新和兼容并蓄的过程中,新文化的种子将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复兴、开花,造福中国,惠及世界。

秦泗河教授十分推崇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恩格尔教授1977年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他认为,该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回归人文关怀的现代医学,是和谐统一的人本思想与医学美学的巧妙结合。

除此之外,秦泗河还认为,医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实质上反映了社会群体在经济状况、价值取向、文化修养、心理状态、道德水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矛盾与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现实社会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反映。秦泗河教授呼吁,要解决医患矛盾,就必须提升医院的文化管理层次,用文化的魅力影响人的内心世界,真正凸显“大医精诚”的人性光辉,加强人文精神、人文文化的回归。

秦泗河教授认为,社会越文明,人类越需要医学,医学的博物学、进化论与生态学提示人们应从文化的视角来关注医学,即用文化来阐释医学。时代要求当代医学工作者既有很强的科学素养,又应掌握广博的人文知识。

秦泗河教授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以独特的视角,对社会发展与医学模式的演变,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疾病谱的变化,生物进化过程与人类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决策与运筹学,医生的医术、艺术与学术,高科技的临床应用与自然顺势疗法,医疗过程的时空关系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并发表了相关论文,其思想的火花受到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人民医生:

“医学、哲学、美学、艺术、文化的共融”

第9篇

[关键词] 医学生;临床;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6(b)-172-02

Humanistic educ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WU Wenhui1, CHANG Hong1, LI Zimu2

1.Departmo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College, Hohhot 010050, China; 2.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ademy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College, Hohhot 010050, China

[Abstract] Discussing how to develop humanistic education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Its purpose is to find the Pointcut of teaching reform for educators and those being educated how to update the educational concepts,and to develop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Clin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新世纪的医学生应该成为既有科学技术,又有人文精神的高级医学人才,而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则是培养医学生健康职业人格的核心,也是促使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前提[1]。

目前国内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不足,首先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安排不够合理,缺乏学科整体性规划;并且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师资力量较薄弱,从事人文教育的教师知识结构欠佳, 缺乏医学知识,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再者,受当今社会“一技之长”以及“商业化”的影响,部分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发生改变,有的学生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缺乏同情心和责任心。因此,应该加强临床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不但医学知识得以巩固,同时临床人文素质得以提高,为日后成为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的医务工作者奠定基础[2]。

1 强化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1.1 重视在医学生的见习、实习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目前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前的入科培训多集中在临床技能操作方面,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如医德医风、法律法规、人际沟通能力等非技术层面的培养。鉴于当前较为复杂的社会医疗环境,更凸显了临床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增设与临床紧密结合的入科前人文教育课程,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对临床人文素质的一种理性认识,初步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服务、不为名利、刻苦钻研、献身医学的理念;结合具体病例,现场教学,让学生从一开始进入临床首先就有一个认真的态度,从查体的系统、病案文书书写的规范、查房及记录的严谨,始终保持科学态度,使医学生认识到医疗与法律的关系,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注重环境熏陶,经常开展专题讲座、科技竞赛、文化节等,营造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氛围,邀请知名专家及教授座谈、讲课,结合他们精湛的医术与崇高的医德,使学生亲身感受真正的医者所应有的风范,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以济世救人为荣,以索要红包为耻;以服务患者为荣,以欺骗患者为耻;以博学精业为荣,以愚昧无为为耻;在医院人文文化环境建设中,体现出医学特色、医学文化,如:摆放历代医学名人的雕像,修建雕刻着历代医家医德格言、历代名医医疗活动及医学生誓言的文化碑廊;在尊重、理解患者的基础上,进行诊疗活动,并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如:冬日天寒,查体前将手或查体工具稍事暖一下、做完治疗后给患者盖好被子,这一小小动作不仅温暖患者的心,拉近医患关系,也是良好人文素质的一个缩影。

1.2 注重在医疗实践中言传身教

老师要在医疗实践中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动学生,通过潜移默化向学生传授与患者交往的技巧,培养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其次,临床教学中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精心准备教学案例,而不是单纯针对疾病本身;要增加伦理、社会、法制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某些争议大的检查、手术和技术,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伦理选择;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技能。第三,临床实习期的人文素质评估应该更多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个人评价、同学互评与教师评价等方法全面评估学生。

1.3 积极开展医疗社会实践活动

带领学生到基层、贫困地区,走访各级医疗机构(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并深入到农户中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健康普及教育,赠送药品和医疗器具,送健康到基层,使医学生的个人价值在为社会服务中得以充分实现;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医疗实践与健康调查,让医学生能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有关的若干问题,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同时尊重人和人的权利,正确认识和处理医患关系,培养其服务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2 加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构建合理的临床教学模式

一是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相互渗透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根据学生年级不同,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及深度不同,有针对性的安排,分阶段渐进,文、理、医贯穿医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使医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做事、做人和与他人相处。并结合临床实习、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融人文素质培养于医学实践之中,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二是加强教学实验实习环节,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全面培养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临床操作能力。三是强化高等医学教育的服务性。医学院校的教育、科研和医疗卫生服务职能是相辅相成的,在教育中要注重教师在服务中教,学生在服务中学的形式,以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并力争在服务中完成由医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变过程。四是坚持对临床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文素质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种高层次学术活动,拓宽教师的知识视野。年终考核对教师既要考核其教学科研能力,还要考核其人文素质水平及对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绩效[3-4]。

在临床中进行人文教育,涉及诸多教育教学环节,这些环节相互影响和联系,构成一个系统。搞好人文教育,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来支持和配合,把这个系统设计和运作好,以发挥医学生和带教医生的主体作用,并要求当今社会的医学生只有加强人文修养,方能在日后艰巨的医疗实践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何松,陈姝.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5):738.

[2]邓传祥,张万仙.医学创新人才的内涵初探[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22 (1):85-86.

[3]殷小平,苏博,刘鉴汶,等.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5(6):25.

第10篇

[关键词] 郑州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5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6-71-3

Investigation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Digital Resource Construction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Library

Shang Xinli Liu Qianyu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Henan450001)

Abstract:Based on website access,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Library from the aspects of purchasing digital resources, self-establishing digital resources,others digital resources and so on. By investigation,the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has been in scale to some extent in Zhengzhou University library,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laces needing improvement.

Keywords: Zhengzhou University;library;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1 引言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担负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图书馆数字资源在保障高校教学和科研等信息需求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主要指:图书馆引进、自建或受赠的、拥有磁、光介质或网络使用权的数字形态的信息资源。

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用访问网站的方法。具体为:从“郑州大学网站主页”[1]点击网页左侧的“图书馆数据资源”,进入图书馆主页后,选择“数据资源”、“特色资源”,点击进去即可浏览和使用图书馆的各类中文、外文的数据库等多种数字资源。

3 郑州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郑州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购进数字资源,包括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报纸和随书光盘等;二是自建数字资源;三是其他类型数字资源。

3.1 购进数字资源

郑州大学图书馆购进的中文数据库有55个,外文数据库47个。这些数据库可分为四种类型:综合类数据库、理工类数据库、人文类数据库和医学类数据库。

3.1.1 综合类数据库

3.1.1.1 中文综合数据库。目前,郑州大学图书馆的中文综合数据库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超星电子图书、书生电子图书数据库等(见图1)。其中,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最多,总量约7 000多种;万方约6 400种;维普期刊有12 000种,但大多是内部刊,核心期刊不多;三个平台有80%~90%的内容是重复的。

由图1可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维普期刊资源平台是读者访问量最多的三个数据库,并且中国知网的访问量要远远高于其他中文数据库。通过访问中国知网[2]发现,中国知网收录的期刊文献内容丰富种类齐全,数据库界面简单明了,搜索系统容易操作,可以进行文献、参考文献、被引作者、中图分类号等多方面搜索。

3.1.1.2 外文综合数据库。郑州大学图书馆的外文综合类数据库有:Elsevier Science Direct电子期刊数据库、Springer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数据库、Wiley 电子期刊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牛津电子期刊数据库、ProQuest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JCR(期刊引证报告数据库)以及中科院JCR期刊分区表。

3.1.2 理工类数据库

3.1.2.1 中文理工类数据库。郑大图书馆理工类全文数据库有: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国泰安高频及金融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其中,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是目前国内数据最全面、算法最准确、系统最稳定、使用最便捷的研究数据库,是为实证研究、模型检验等提供支持的数据平台。

金融数据库包括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数据库、中国证券市场指数研究数据库、中国封闭式基金研究数据库、中国开放式基金研究数据库、中国证券市场基金评价研究数据库、中国债券市场研究数据库、美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研究数据库。

3.1.2.2 外文理工类数据库。郑大图书馆购进了16个外文理工类数据库。

其中,文摘索引数据库有:Web of Science (SCIE、CPCI-S)、EI(工程索引)-compendexWeb、INSPEC(英国科学文摘)、ProQuest博硕士学位论文文摘库(理工卷)PQDT-B等;全文数据库有:Nature8种电子期刊、Science Online数据库 、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IEL)数据库、AIP(美国物理联合会)电子期刊、APS(美国物理学会)电子期刊、ACS(美国化学学会)电子期刊数据库、ASCE(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电子期刊、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全文期刊数据库、SIAM(美国工业和应用数学学会)全文期刊数据库、RSC(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电子期刊数据库、IOP(英国皇家物理学会)出版社期刊。

Web of Science数据库,在外文理工类数据库资源中访问量第一,它包括三个引文索引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科学引文索引(SCIE)作为世界知名的“三大索引”之首,收录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领域超过170多个学科最优秀的学术期刊,期刊总数超过8 600种,可查数据年限从2001年至今;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Science(CPCI-S),专门收录世界各种重要的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会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的会议文献,涉及学科基本与SCI相同,可查数据年限从2004年至今。

Web of Science数据库页面也与其他外文数据库不同,它的页面采用中文布局,搜索方式通俗易行,更符合国内科研人员搜索文献的习惯,老师和学生比较容易找到所需文献资源。

3.1.3 人文社科类数据库

3.1.3.1 中文人文社科类数据库。中文人文社科类全文数据库有:人大复印资料(人文社科)、E线图情、国研网数据库、中国资讯行、北大法宝。文摘索引数据库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其中,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是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编选的百余种《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刊物的电子版,汇集了1995年以来国内报刊公开发表的人文社科学学术研究成果的精粹,论文选自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国内公开出版的4 000多种核心期刊和报刊,涵盖政治,哲学,经济,文化教育,文学史地学科范围。E线图情数据库是图情专业的数据库,收录了大量关于图书情报的文献数字资源,囊括了图书馆事业领域中人物、理论、技术、产品、市场、协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国研网数据库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向各级领导者、研究人员和投资决策者提供经济决策支持的权威的信息平台。国研网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强大的专家阵容为依托,全面整合了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研究和行业经济领域的专家资源及其研究成果。郑州大学图书馆购买了国研网中的六个研究报告数据库,分别是:《国研报告》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金融中国》报告数据库、《行业经济》报告数据库、《世界经济与金融评论》报告数据库和《高校管理决策参考》数据库。

中国资讯行数据库:中国资讯行(China InfoBank)是香港专门收集、处理及传播中国商业信息的高科技企业,其数据库建于1995年,内容包括实时财经新闻、权威机构经贸报告、法律法规、商业数据及证券消息等,分12个专业数据库。该数据库较为适合经济、工商管理、财经、金融、法律、政治等专业使用,是了解中国经济环境、商业社会动态,掌握宏观经济走向,洞悉微观市场信息不可或缺的助手。

3.1.3.2 外文人文社科类数据库。图书馆购入的人文社科类外文数据库有: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Web of Science)、Business Source Premier(BSP)商管财经类全文数据库、JSTOR(历史、外语、文学)、Emerald管理学(含图书馆学)全文期刊库、HeinOnline数据库等。其中,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是ISI核心的三大引文索引数据库之一,是SCI的姊妹篇,是全球知名的专门针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技文献引文数据库,其内容覆盖了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心理、地理等50多个的研究领域的、最优秀的3 100多种期刊。SSCI是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可查数据年限从2006年至今。

3.1.4 医学类数据库

3.1.4.1 中文医学类数据库。中文医学类数据库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该数据库收录了1978年至今1 800余种中国生物医学期刊以及汇编、会议论文的文献题录740余万篇,新增1989年以来中文参考文献386余万篇,全部题录均进行主题标引、分类标引,同时对作者机构、发表期刊、所涉基金等进行规范化加工处理,支持在线引文检索,辅助用户开展引证分析、机构分析等学术分析。

3.1.4.2 外文医学类数据库外文医学类数据库有:BMJ Learning、BMJ英国医学会期刊全文库、Clinical Evidence临床实证、Micromedex药学数据库(含医学影像图片库、事实型数据库)和Ovid医学数据库。

3.2 自建数据库

郑州大学图书馆自建数据资源库有:学科导航数据库、郑大文库、郑州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郑州大学河南文献数据库。其中,后三个是与郑州大学图书馆文献有关的数据库,建库工作是对已有的馆藏文献进行扫描,没有对文献进行深层次加工,并且其内容信息量少,而且没有更新。

3.3 其他数字资源

3.3.1 开放获取资源。郑州大学图书馆提供的开放获取资源库有20个,其中大部分是各国专利资源库,也有一些医学、科技和知识产权方面的文献资源。

3.3.2 特色资源。特色资源是指反映本地区、本单位资源特色的信息总汇,具有鲜明的专业学科特色与地区特色。郑州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主要有:珍善本图书书名、核心期刊查询、河南地方文献、期刊导航、随书光盘系统、多媒体课程等。其中,国外核心期刊收录截至2013年,国内期刊大多到2014年;多媒体课程资源,大多为理工科计算机专业课程。

4 结语

综上所述,郑州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类型比较全面,且具有一定的规模。

第一,引进的数字资源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数据库类型,有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电子报纸、学位论文、科技报告等。由于电子期刊具有出版周期短、更新快、使用方便等特点,并且收纳了最新、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一直是图书馆重点引进的数字资源类型之一[3]。其中,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是购进的最重要的两个中文数据库。而电子图书以其传播速度快、易获取、阅读方便、保存成本低、易携带等优势,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也成为图书馆重点引进的对象。目前郑州大学图书馆馆引进的图书类数字资源主要有超星电子图书和书生之家电子图书,基本满足了读者对中文电子图书的需求。外文数据库方面,使用率比较高的有Springer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等数据库。与购进的中文数据库相比较,外文专业性数据库明显多于中文专业性数据库。

第二,在自建数据库方面,郑州大学图书馆建立了本馆的特色文献数字化资源库、本校的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教学资源数据库等。但是,郑州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首先,图书馆购进的中文数据库主要是综合性数据库,专业性数据库引进的比较少;其次,购买的外文数据库,几乎都集中于英语语言,相对其他国家的语言文献就有了缺失,这导致了数字资源不全面的现象。因此,图书馆在购进中、外文数据库时,要综合考虑数据库的使用效率,尽量满足教师和学生的科研学习需要,从而提高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第三,自建数据库数量较少、质量也不高,其中硕博士论文数据库和河南地方文献数据库网页无法打开。自建数据库是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体现,应该重视其建设。郑州大学图书馆要充分利用一切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本馆、本校特色数字资源和馆藏文献数字化,建设本馆、本校和学科专业的特色数据库。

参考文献:

[1] 郑州大学图书馆数据资源网页[EB/OL].http:///D-Database.aspx?sid=3d4e9cbd-0a72-407a-8b6c-478750

c7b919,2013-12-10.

第11篇

1人类学中的文化相对主义

文化相对主义观念是现代文化人类学的基础,被学者评价为“人类学给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献礼”〔1〕。文化相对主义之所以获得这么高的评价,是和这一观念出现的背景、在人类学中的地位以及对其它学科的影响分不开的。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和“历史特殊论”学派相伴而生。20世纪初,西方文化人类学界出现了一个以人类学家博厄斯(Boas)为代表的历史特殊论学派,虽然这个学派的盛行时期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但却在整个人类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相当的地位。其中,历史特殊论和文化相对主义观念是这一学派看待种族和文化问题的基本立场。文化相对主义的观念经过后继发展,成为人类学研究的基本观念之一。

对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目标,博厄斯提出了历史特殊论的主张。他认为“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殊历史,所以,只能根据每个民族的特点来研究文化”,由于“文化现象太复杂,而文化现象越复杂,则它们的规律就越具有特殊性”,因此,“想建立一个适用于任何地方、任何事例,并能解释它的过去与预测未来的概括性结论是徒劳的”〔2〕。虽然博厄斯并没有直接提出文化相对主义,但在他的历史特殊论中,已经包含了这一思想。在博厄斯之后,由他所培养或影响的一批人类学家包括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等在继承博厄斯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思想。文化相对主义的直接提出者是博厄斯的弟子,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梅尔维尔•赫斯科维奇(MelvilleJ.Herskovits)。以赫斯科维奇为代表的文化相对主义思想可以表述为:“衡量文化没有绝对或惟一标准,只有相对的标准,每种文化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充分的价值,否认欧美的价值体系的绝对意义;文化没有先进落后、文明野蛮之别,所以要尊重其他民族的任何一种文化:不能借口某个部落没有独立发展能力而进行干涉;全人类文化有本质上的共同性,只不过这种共性有时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3〕。

从文化相对主义主要思想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文化相对论者认为每一个文化必须从“那个文化”的立场来理解,主张“将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4〕。人类学家本着相对主义的态度,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认为不同文化体现了人类生活的不同方式,是人类所选择的不同途径,每一个特定的时期,每一个特定的社会,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特殊尺度或立场。接受文化相对主义的理念对于克服“我族中心主义”起着重要的作用,形成人类学家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行为的基础。关于相对主义的若干争论,反映了不同的态度和立场,但是,有一些争论产生于混淆和误解。本尼迪克特通过自己的实际研究,指出,“对文化相对性的承认,有其自身的价值,这些价值未必就是那些绝对主义者哲学理论所宣称的价值。……它激起悲观,是因为它把陈旧的原则完全打乱了,而不是由于它包含着任何内在的困难”〔5〕。真正理解和把握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相对主义,需要意识到人类学文化相对主义的本质:

第一,文化相对主义所反对的是绝对主义,而不是普遍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承认全人类文化有本质上的共同性,只是这种共同性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是对多样性和普遍性的承认。因此相对主义所反对的是那些以普遍主义面貌出现的绝对主义,而不是普遍主义,“相对主义和普遍主义在文化研究中并不构成非此即彼的对立,相反,文化相对主义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表明,若无普遍主义作为必要的限定和补充,相对主义就会走向极端,演化成绝对主义的另一种形态”〔6〕。也就是说,人类学家所主张的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极端的相对主义,因为极端的相对主义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绝对主义。同时,在人类学的具体实践中,“原则上意识到当地文化的价值不会使我们卷入极端的相对主义。如果处于极端的相对主义这一位置,则对所有文化的尊重在民族志的撰述中会沦落为一种荒谬滑稽且极为拙劣的模仿和描述”〔7〕。这一点对于我们如何看待以普适面貌出现的现代西方科学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文化人类学的相对主义并不是不要标准,而是反对西方标准或唯一标准。这一点所体现的是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博厄斯指出,“衡量文化没有绝对的判别标准。尺度是需要的,但不能只有西方文明一个尺度”〔8〕。相对主义不是不要标准,而是认为文化是多元的,真理不止一个,因此评价标准也应当是多样的。这是相对主义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正是在上述意义上,下文讨论文化相对主义的科学观及其对科学史研究的影响,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2文化相对主义观念对科学史研究的影响

1)文化相对主义的科学观实际上,在人类学领域中公认的文化相对主义,最初并没有直接涉及到自然科学,以往的人类学家在处理自然科学时总是小心翼翼的。对于早期人类学家比如进化论学者来说,要是有人提出“科学”也可以当作“巫术”一样来研究,他们肯定会惊讶得合不拢嘴,因为在当时他们并不明白“巫术和科学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象征意义的不同”,并且认为科学和巫术之间的差异是“理性的、真实的,不能加以任何夸饰”〔9〕。随着人类学学者进入到STS研究领域,以及科学哲学、科学史研究者对人类学理论和观念的引入和借鉴,文化相对主义的观念才被带入到对科学的研究之中。科学是唯一的还是多元的,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这是对科学进行社会、文化研究时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文化相对主义的科学观体现在对科学文化多样性的承认,以及对评价标准相对性的倡导。

(1)科学文化的多元性。人类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对多元性和多元文化的提倡,以及对“他者”或“他文化”的承认和尊重。现代人类学站在相对主义的立场上,反对种族主义,认为“文化必须总是理解成复数的,只可在其特定的背景中才能进行判断”〔10〕。复数文化概念的提出,能够对那些所谓具有普遍合理性的假设做出有益的批判和修正,任何“将单一的文化价值渲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的论调必然遭到它的批判和有力抵制”〔11〕。采用复数的文化形式是要强调,人类学家要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那些被认为是构成这个世界的唯一准则。人类学的复数文化观念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当把这种复数观念应用到科学之上时。在复数文化观念以及批判的眼光之下,人类学提出了人类构建科学体系的多样性,“由于对科学价值的取向不一,人类可以构建的科学知识框架和资料积累的办法以及该积累哪些知识的取向,是可以呈现若干种不同的可能性”〔12〕,现代科学和技术只是当代文化的产物,而其它科学传统则是其它文化的产物,小写的复数“sciences”,开始代替了大写的单数的“Sci-ence”①。复数的科学表明了对文化多样性的承认和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反思,在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之下,也就是要承认并尊重科学文化的多样性和相异性。#p#分页标题#e#

(2)评价标准的相对性。与科学文化多样性相关的就是评价标准的相对性。在人类学看来,文化相对主义的最初原则,就是“理解和判断必须基于当地的背景”,并保持对地方文化的尊敬。当人类学开始把自然科学当作研究对象时,就开始关注西方意义上的科学知识的地位问题,质疑西方科学对其它文化系统的特权地位,以及科学和理性的等同关系。事实上这种质疑也提出了科学的评价标准问题。在传统的描述中,总是用西方的标准来评价其它文化和其它民族中的科学。正如西方学者拉波特(NigelRapport)等人指出的,从西方的立场来看存在下面的观念:我们有科学,而他们有巫术;我们有历史,他们有神话;我们有高科技的农业,他们则是小农经济;我们有牧师,他们有萨满;或者我们有科学,他们有萨满;我们有哲学,他们有信仰;我们有文化,他们没文化;或者我们能书写,他们则是口头传承;我们有剧场,他们有仪式;我们有政府,他们有长者;我们有理性,他们则是前逻辑;我们是个人主义的,他们则是社区的———如此等等〔13〕。

这种对比实际上破坏了文化相对主义最初的原则。当用西方科学的标准去评价其它文化时,是把西方科学当作了普适性的标准。由于提出人类构建科学体系的多样可能性,人类学主张对各种知识体系采取平等看待的态度。科学被看作是众多文化系统中的一种,而不再是“唯一合理的,客观的”真理。所谓评价标准的相对性,是指不能把现代西方科学当作评价其它认知体系的唯一标准。与那种认为现代科学是唯一的,普适的观点不同,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以某一种科学框架为标准,去评价甚至排斥其它科学框架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总之,复数文化和复数科学概念的应用,是对绝对唯一标准的挑战,科学知识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物,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科学———科学知识是多样的,评价的标准是相对的。

2)对科学史研究的影响人类学文化相对主义所带来的科学观的改变,使得科学史研究转变为研究“sciences”的“histo-ries”。以文化相对主义的视角来看,现代科学只是“理解并对我们的存在赋予意义的人类努力的连续体的一部分”〔14〕,科学史研究的对象既包括现代世界中不同的科学文化系统,也包括历史上的各种科学或知识形态。采用文化相对主义的观念,就是要在科学史的研究中平等地看待这些不同的科学文化系统。文化相对主义观念对科学史研究的影响表现为:

(1)文化相对主义观念对西方中心主义的科学史的批判。在西方中心主义以及唯科学主义的观念中,“科学是和迷信以及神秘实践相对立的。科学家是和‘原始’人以及他们自己社会中的门外汉们相对立的。当代的西方科学是和其它文明中———比如中国、印度、伊斯兰的科学相对立的”〔15〕。在这种观念看来,好像西方的科学和其它文明中的科学是没有关系的,或者非西方文明中的科学只在过去存在。这种观点事实上是将不同的科学形态放到进化的序列之中,将西方科学放置到进化的前端,而其它科学文化系统则处于序列的后面。针对这种观念,白馥兰(FrancescaBray)采取了一种文化相对主义和反种族中心主义的态度。她提出,一种批判性的科学史应该探讨科技体系在具体境域中的含义,不以建立比较的等级(并强化种族中心主义的论断)为目的,而是要严肃深入地研究另一种世界的构造。用以衡量科技成就的一般标准要与具体文化联系起来,与西方世界的科学相比,“其他的世界是由其他的方式造成的。过去的社会是如何看待他们的世界以及他们在其中的处境?他们的需要和意愿是什么?科技对于制造和满足这些意愿、对于维持与改造社会结构起了什么作用?这样的问题能够提供探索非西方社会科技的框架”〔16〕。白馥兰在把技术本身当作文化的基础上,提倡在技术史研究中引入人类学视角从而对技术史的多元性进行研究,这也充分反映了她对技术的“标准观念”以及传统技术史研究模式的批判。

(2)对多元科学史的提倡。科学文化的多元性,相应的即是科学史研究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文化相对主义观念认为,历史地来看,“不同的文化拥有不同的科学和技术。今天现代的,世界性的科学和技术———也就是在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大学里教授的科学———只是当今现代文化的产物,正如古希腊科学、印度科学,中国科学等等是它们自身文化的产物一样”〔17〕。在科学史研究中,对上述原则的提倡体现在具体的研究对象、研究实践以及研究成果上。以医学史研究为例,世界上存在着不同医疗体系,比如西方的生物医学、中国的传统中医体系、印度的吠陀传统等〔18〕,这些不同医疗体系的背后,包含着不同的世界观、宇宙观、自然观,以及对于身体、心智、疾病、健康的不同观念和态度。因此,在医学史的研究中,就是要在承认以及平等对待这些医疗体系的前提下,去考察整个体系背后的文化因素。采取这种文化相对主义的开放态度,才能够更加深刻全面地展现人类医疗体系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科学史的研究具有文化多元性和多样性的特征,这是文化相对主义科学观的一个体现。印度学者查托帕迪亚雅(Chattopadhyaya)提出,我们必须看到,在一种文化中是“科学”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可能是“神秘主义”的东西;当我们说某物是“科学”的时候,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可能用“神秘主义的”这个说法来描述。这就说明在科学史研究中,要意识到并尊重科学标准的多样性。一个社会中的人在理解另一个时代或同时代其它社会的科学和文化时,若只运用他自己的概念框架,而不顾及另外一个社会中的人们对其科学和文化的理解,他将会遇到严重的交流困难〔19〕。采用文化相对主义立场看待科学史,我们能够将自己从对科学的崇拜中解放出来,那么我们就能尽力地去理解它,能够在“没有愤怒和偏见的情况下,去辨明科学和技术的人类面相”〔20〕。

对多元科学史的提倡,一方面表现为上文所述的科学史本身的多元性和多样性,从另一个层面来看,科学史的叙述方式也不是单一和绝对的,而是多样的,这是文化相对主义在科学史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体现。科学的普遍性和唯一性遭到质疑,这种观念在科学史的研究之中体现为对传统历史叙述方式的批判和再考察。科学史的叙述不再只是呈现连续、进步的图像,而是要呈现出一种丰富多样的图景。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科学知识社会学(SSK)所采取的相对主义立场。虽然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相关研究不是本文重点讨论的对象,但是有必要提及强纲领的代表人物大卫•布鲁尔(DavidBloor)、巴里•巴恩斯(BarryBarnes)等对相对主义的相关论述以及对科学史案例的讨论。#p#分页标题#e#

几乎所有建构主义者都采取了相对主义的立场,SSK学者一般都承认自己的这一立场。布鲁尔在《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一书的中文版序言中指出,相对主义所针对的是绝对主义,“作为相对主义它意味着:不相信存在任何终极的和绝对的判断的可能性。如果以更一般的方式来陈述,它意味着不存在任何知识可以宣称具有绝对真理的地位。任何真理性宣称都是相对于历史性的、社会性的、甚至是生物性的偶然性集合而存在。”〔21〕。巴恩斯、布鲁尔等人分析了一些科学史上以及当代的案例,比如N射线的研究工作,中医中的针灸实践,科学史上的占星术,以及医学上的顺势疗法等,并且指出,“无论如何,这些种种努力中所启用的标准和方法,明显地伴随一种历史情境到另一种历史情境发生变化,其结果是:合法科学的样板是历史性变动的”〔22〕。这些可看作是对其相对主义立场的注解。相对主义是SSK研究的核心立场,同时也是SSK遭受各种批评甚至攻击的核心之处,但是在SSK的学者看来,在其研究纲领内部相对主义从来没有真正成为一种争议。布鲁尔认为,“相对主义只不过是绝对主义的对立面,因而确实是更加可取的。至少就它的某些形式而言,我们根据我们的社会经验令人放心的坚持它”〔23〕。这是布鲁尔对相对主义所做的辩护,他所提出的相对主义的对立面是绝对主义的论断和论文的立场也是一致的。

3相关讨论

第12篇

――亚瑟・姆・塞克勒

传奇人物亚瑟・姆・塞克勒(1913-1987),美国最负盛名的艺术收藏家之一,以医药起家,被收藏界喻为“当代美第奇”(编者注:美第奇,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著名家族,富可敌国,以收藏艺术品和赞助艺术家而著称。众多伟大的文艺复兴艺术家,包括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多那太罗,以及科学家伽利略、米兰多拉等,与美第奇家族都有着密切的交往)。

塞克勒认为自己首先并永远是一个科学家,他一生发表有关精神病、代谢及营养学论文150余篇,但他同样热爱和注重参与艺术和人文科学,这与他多学科交叉的背景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1913年8月22日,塞克勒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1933年,塞克勒在纽约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学业主要涉及艺术及人文科学。1937年,塞克勒在纽约大学医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精神病学的临床和科研工作。1938年,在他年仅25岁的时候,塞克勒成立了自己的治疗研究实验室,并通过在美国进口和销售安定药物积累下自己的财富。1950年,37岁的塞克勒被推选为第一届国际精神病大会的国际研究委员会主席,同年被任命为《临床及实验精神病理》杂志主编。在5a年代后期,他对精神病及代谢的兴趣扩展到对饮食和营养因素在疾病病因和治疗中所起作用的研究。尽管当时学术界大多数人对鲍林(Linus Pauling)(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提出的维生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并有可能在防治癌症等重要疾病中起重要作用持怀疑态度,但塞克勒却率先支持鲍林(到了20世纪80年代,鲍林的这些论点已成为医学研究领域的主流,由此可见塞克勒的胆识与医学方面的专业素养)。1960年起,塞克勒开始创办医学周报《医学论坛报》,并将其推广到20个国家,这是同类出版物中的第一份报纸。如今,这份报纸已用七种文字(包括中文版)发行,在二十多个国家中拥有超过一百万的读者。

“我像一个生物学家一样收藏。要想真正了解一种文明或一个社会,必须拥有足够的主体材料。如果只看毕加索和亨利・莫尔的作品是不能了解二十世纪艺术的。”这是塞克勒的收藏名言――对艺术的热爱以及资金上的雄厚支撑促使了塞克勒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收藏体系。

从20世纪30年代起,塞克勒开始收藏艺术品,他最初的收藏是美国艺术家的绘画,之后又收藏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以及法国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绘画。1950年,塞克勒偶然中看到了一张造型简洁优美的中国明代小桌,由此开始了他收藏中国艺术品的历程。为透彻理解中国文化,塞克勒搜集了大量的中国古代文物,并成为国际最知名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藏品种类包括青铜器、玉石、陶器、金属制品、纺织品、雕塑和绘画等。

与众多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一样,塞克勒十分热衷于慈善事业,而他的艺术兴趣充分反映在他的慈善行为中。他出资在大都会艺术馆和普林斯顿大学建成了塞克勒美术馆,建造了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和华盛顿赛克勒亚洲艺术美术馆及华盛顿塞克勒亚洲艺术美术馆。1976年,塞克勒更不远千里,首次来到他充满好奇的中国。1980年,他将流失海外的一张原为颐和园的御座送还中国。1983年,他参与创办了《医学论坛报》的中文版。亚瑟・姆・塞克勒非常关注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20世纪80年代,塞克勒选址北京大学,在这个古老国度的古老大学,一圆其建造考古教学博物馆的夙愿。

塞克勒一直对帮助中国保存丰富的文化遗产怀有浓厚兴趣,他憧憬可以建立一个汇集现代博物馆学所有元素的“教学博物馆”,希望这座博物馆能够成为一个现代博物馆的范例,同时也为北大学生提供学习博物馆学的场所,包括学习博物馆的气温控制、艺术品的储存与安全以及考古人员和博物馆管理人员的培训等。

1984年,塞克勒正式与北京大学展开关于在北大建造博物馆议题的讨论。在塞克勒看来,北京大学是建造博物馆的最佳选择――北京大学拥有广泛的考古收藏,而且从1930年起,北京大学就开始在培训中国的考古学家方面占据了领先地位。这个议题进展极其顺利,后来,塞克勒与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丁石孙签订了合作声明,决定在1986年9月8日举行博物馆的奠基仪式。

博物馆选址北京大学风景优美的西门一处,为了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与北大校园的风格能和谐相融不突兀,塞克勒特地从纽约邀请建筑师事务所进行设计,并与建筑师及北大人员反复磋商――新的博物馆被设计成明朝建筑的风格,中间有一个庭院。然而,深为遗憾的是,塞克勒因心脏病突发,于1987年5月26日在纽约去世,未能亲眼目睹博物馆的落成。塞克勒去世后,博物馆的建设得到了其遗孀吉尔・塞克勒夫人以及“塞克勒艺术、科学和人文基金会”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博物馆于1993年5月23日开幕,为了庆祝博物馆开幕,从1993年5月28日到31日,举行了为期4天题为“进入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学术会议,该会议由“塞克勒艺术、科学和人文基金会”赞助,并由北京大学考古学院承办。来自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和澳门等国家与地区的考古学家与来自中国内地的同行,共计100多位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此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东方和西方考古学家的第一次隆重聚首,会议讨论了中国艺术和考古领域的学术及进展,确立了中国考古学未来的合作议程。更有意义的是,《“进入21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则在此次会议后编辑出版,成为宝贵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