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0 06:30: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数学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始终一如既往保持着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时刻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为人师表,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与同事相处融洽;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坚持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做到精心准备,力求设计出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切实落实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自主思考,运用尝试学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力求创新。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不管是担任副班主任还是正班主任工作,我都能认真做好各项班级工作,关爱班中的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想道德教育。报着一颗爱孩子、爱工作的心来精心呵护每个孩子的心灵,与孩子们平等相处,做他们的朋友,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理解他们,积极主动与他们相处。注意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学会宽容、学会感恩,学会自信,学会分辨是非,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生活。
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
总之,我在工作上发扬了任劳任怨的精神,做到不计个人得失,以校为家,以教为本;五旷课、请假,无迟到、早退,对待同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并能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对待学生则爱护有加,但决不放松严格要求。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2016小学数学教师年度个人总结
一学期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为了下一学年的教育工作做的更好,下面是本人的本学期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学习和理论学习。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5、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6、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7、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8、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三、工作考勤方面: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在本学年的工作中,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辅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等奖。
匆匆忙忙又一年,平心静气坐下来反思一年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着时有不少的收获。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我所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优生少得可怜,中差生却俯视皆是。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哪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我注意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是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差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我作为一个教育者,在对待中差生时应该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
一、加强业务学习,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完善教学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一个工作者有什么样的工作思想和教育理念,会直接体现在一切工作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体现鲜明的时代气息,它的应运而生,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为此,我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作为本学期业务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阅读书籍报刊杂志,不断地学习新的现代化教学方法,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路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
1、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备课时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写教案,力争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
2、教学工作中,我立足于课堂,将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于每节课中。
(1)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孩子的年龄特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如:解答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当同学们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后,这时我及时引导启发学生:“还有其它的解法吗?”学生们经过自己思考、小组讨论,得出了几种不同的解法。不仅可以列竖式,还可以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利用我们学过的口算方法来算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学生的独创性。独创往往蕴含于求异与发散之中,经常诱导学生思维发散,才有可能出现超出常规的独创;反之,独创性又丰富了发散思维,使思维不断地向横向与纵向发展。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出了许多不同的答案,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
总之,本学期我教学态度认真,任劳任怨,不早退、不迟到,能认真落实学校对备、教、批、辅、各教学环节的规定,努力向课堂要质量。当然也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和值得吸取的教训,如:如何拓宽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的渠道;如何注意平时积累自己的教学资料;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等等都是我要努力的方向。今后我会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勤于积累,争取不断地超越自己。
关键词:小学;小学数学;提高
小学生数学成绩与数学老师有紧密关系,一个好的小学数学老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数学功底,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比较强的学科,小学数学的提高不是一瞬间就能完成的事,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有量的培养才会有质的提高。一个有深厚功底的小学数学老师会把握教学节奏并能解决小学生的疑难问题。
以下笔者将分享笔者小学生怎么能提高小学数学成绩。首先必须是有兴趣,如果小学生对小学数学没有兴趣那么他的小学数学成绩就不会很好,帮他提高也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小学数学老师。所以提高小学生的小学数学成绩首先要提高小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
1、从课堂做起,如果课堂上效率高就会收获不浅,那么整节课该如何做?每节课的前几分钟数学老师都会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如果小学生课后没有做好及时复习那么就该趁住这个机会,跟上数学老师的节奏,把这些知识点记下来。课后要及时复习好。说到课后的复习,课前的预习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课前预习那么在数学老师上课的时候就会很难接受 课堂不专心就会错过数学老师讲的重点,不做笔记课后就难以复习,数学老师都是有一定经验的,不是重点数学老师不会板书出来,因此我们要把这些精华记下来。课上的思考是很重要的,如果一节课都没有任何思考那么这节课就没有收获。我们该思考些什么,脑子里时刻保持着为什么,该怎么做?要弄清楚数学老师为什么这么解题,并提出自己的思想。课堂积极回答数学老师的问题是课堂互动的一个良好表现,小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不仅使自己思维活跃,而且不容易分心,同时也给数学老师一个激情去讲课,只有一个积极的课堂互动配合才会有一堂精彩的数学课。
2、要做到有疑必问,在做题过程中难免会碰到疑难问题,有些同学会选择钻牛角尖,不肯去问小学数学老师问同学。对于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我们应当给予表扬,但却不应当提倡,如果只是闭门造车并不能造出好车。应当多于人交流沟通才能学到更多,相反的有些同学未经思考就直接问小学数学老师、同学。这种做法是应该反对的。
3、如果一个小学生解题不经过自己的思路直接借用别人的思路,那么他就不能培养学习的思维能力。这样做题是没有效果的。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去做题才会有自己的想法,做题时也能有自己的思路,不管后面的答案如何我们都已经达到了训练的目的,我们平常做题为的就是训练思维。而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
4、最后一点是学会总结反思,学完每一个知识点小学生都要学会给自己的学习做一个总结,总结自己哪一个知识点还没学会,不能遗漏任何一点,因为任何一个小细节都是解题的关键,然后需要反思,反思自己在这一章节的不足,比如做好预习了吗?课上记好笔记了吗?课后及时复习并完成功课了吗?等等一些问题。
每当测试完一张试卷我们要总结好这张试卷考了什么考点,并通过这张试卷找出自己的不足,在哪一方面还有遗漏,并把这些漏洞修补好。考虑后一步该怎么做?并为后一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从练习做起,中学学习的课程就是一个不断训练的过程,对于题海战术有些小学数学老师并不提倡,但是笔者认为小学生只有通过题海战术才能不断的训练,有些题目做多了便有感觉了,并不是说做题多不好,只是该分好做题的类型、以及注意做题的方法。做题要求的不是结果而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所学到的。有些同学做题有一个坏毛病,爱死记硬背住题目,记住答案。结果小学数学越来越差,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在于小学数学是一门理解性的思维逻辑比较缜密的学科,他跟其他学科不一样,比如政治和历史、以及语文只要我们能背住一些东西就可以得分,但是小学数学却不能。他灵活性比较高,思维性比较强。对于小学数学我们唯一能硬背住的只有一些定理和公式,那么这两个硬背着来也没有用,在解题中如果不会灵活的运用也白背了。他只是小学数学表面的东西,并没有深层次的深入小学数学内涵,但却又是一个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他作为辅助我们就缺少一些解题思路。
最后一点是态度的问题,学习的态度很重要,都说态度决定高度。没有一个端正的学习 态度成绩就难提上去。如果你上小学生不听课、不做笔记、不写练习、考试作弊、那么你的小学数学绝对是学不好的。因为你的态度没有端正。作为小学生要记住不是为了别人而学而是我们要学为了自己而学。一个态度可以通过学习的小细节体现出来。比如一次测验,把试卷发下来你认真听讲评了没有,有些同学只在乎卷面分数得多少分,小学生平时没有听,更加没有给自己总结,不建立错题库,所以有些题目做错一次又一次。错题本是我们所必备的东西,有了错题本我们才能清楚的知道我们哪些方面不足、哪些题型没有掌握好等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浅析
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难度很高,由于小学生年纪小,理解能力有限,对于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很难引起兴趣,而且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较短,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高就成为每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的重点。分组学习无论是在提高学生注意力还是提升学习效率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一、合理设计分组成员
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往往不是很稳定,成绩上下波动范围较大,教师在进行分组教学的过程中,不要简单地按照学习成绩来分门别类,而是要全面分析全班学生具体的知识掌握程度、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每个人的分析表达能力。经过综合评价之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我的经验是四人一组较为便捷,座位临近方便讨论,而且四个人可以有明确的分工。教师要确认每个小组的成员的知识掌握程度有一些差距,每个分工都有适合的人员。
二、精心设计小组讨论的主题
一场精彩的课堂讨论要经过教师精心的设计安排,很多教师在进行分组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形式,忽略了讨论本身的意义。这样一来,学生也就敷衍了事,并不会认真做好讨论准备工作。教师在设置课堂讨论的话题时,要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尤其是一些学生不易理解,容易出错的知识,问题的选择要与时俱进,可以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切入。
三、做好讨论总结
在学生激烈的讨论结束之后,教师一定要及时地进行总结,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要详细解答。学生讨论出特别优秀的观点一定要重点表扬,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总结的时候也要注重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分组学习的目的是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小组成员共享,并且进行整合分析,以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分组学习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比较热门的话题,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125-01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给广大数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全方位的去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在此和大家交流分享。
一、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能推动人去寻求知识或从事某种活动,开阔眼界,使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快乐自主地学习,变“苦学”为“乐学”,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如实的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充分的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根据小学生对故事、童话、动物非常感兴趣的特点,在教学“统计”时,我们可以设计童话引入,展现“小猫钓鱼比赛”的童话情节并且用象形统计图来表示比赛的成绩,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象形统计图的形式与使用。这样,通过有趣的引入,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降低了教学的枯燥性,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应认真学习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充分发挥课程改革指导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善于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引导启发学生揭示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带入数学情境中,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意识中的矛盾激化,在问题情境中产生对新知的需要。例如,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乘车”情境: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路过车站,看见一辆公共汽车上坐着8个人,又上来6个人,现在车上一共有多少人?又如,在教学“循环小数”前,可以出一道设疑题:“4÷7的商中,小数点后面第103位上的数是几?”这样,通过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有效的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三、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生认知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适当的课外拓展,积极的联系生活实际,多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感受中学习数学。例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我们可以开展模拟购物活动,给你 10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样文具?又如,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这样,让生活走进课堂,课堂联系生活,在增强学生认知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的落在了实处。
四、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使进行进一步提高的重要手段。课程改革的今天,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从教学的方式上入手,更要面面俱到,课堂评价也是如此。《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不在于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而是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因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转变传统死板、固守的评价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积极观察、收集和评价学生多方面的表现,突出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发展过程。在评价学生时,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等等,要注重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的信心。只有这样,多元化、多方式的去评价学生,优化教学评价,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总结:新课程、新理念将时刻冲击着我们的头脑,冲击着我们的课堂,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许多新的思考。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不断的探究创新教学方法,不断的优化课堂教学,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和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教学质量
一、优化教材内容
随着新课改不断地推行,对教师的专业性及创新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式教学方法逐渐退出课堂教学环节,取而代之的就是教师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师要摒弃那些只按照教学教材讲解教学内容的行为习惯,而是对教材进行一定的加工,来吸引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由此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独特的教学方案。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关于10以内的加法复习与整理的教学内容中,教材中是将这节课程分为数序、组成及计算三个部分进行教学,然后根据学习成果组织学习,自觉整理加法表格。本文作者并没有按照教材规划的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而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和完善,比如,教师首先设置了让学生给数字排序的教学方式,对1到10的数字可以进行正序排列,也可以倒序排列,也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双数排列等等;第二步,教师引领学生复习加法算式,拿出1至9的数字卡片,进行加法的抢答,然后为接下来的整理做铺垫。第三步,教师将10以内的加法表没有填全的全部补齐,然后进行规律的讲解,引导学生发现加法表的规律,自主总结,独立完成整理过程。学生自主整理完之后,要验证整理的加法表格是否正确,进一步培养学生熟练计算10以内加法的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归纳及检验结果等,使学生对10以内的加法计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整理复习的学习习惯。
二、巧用媒体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科学信息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不仅能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将学习内容不断地扩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教学内容,实现了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目前教师广泛应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例如,在小学数学中,教学“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其形成进行了形象化的演绎,使学生体会到了轴对称图形的重点特征,然后引导学生利用画图软件自我完成对轴对称图形的绘画。
三、呵护学生情感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一个师生友好的关系,呵护学生情感需求,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为小学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内心世界并不成熟,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学习及生活上的帮助。在学习上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进行评价式教学手段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以身作则,用教师的个人魅力影响学生,给予学生一个快乐的小学学习过程。另外,教师也要适当地将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自我完成,但是要适时适度,因为小学生并没有那么多的控制能力,很容易就偏离了教学轨道,教师要及时予以摆正。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有效掌握教学内容,使其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优化教学内容,运用创新式、科学化的教学手段,展现个人魅力,不断吸引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育;问题;新策略
一、 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教学理念即人们对教学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素质教育的关键性模块之一。新课标素质教育下提倡的小学数学教育是注重培养学生数理结构和分析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严密思维的,但是由于我国小学数学教育处于长时间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压迫”下,使得教育注重题海战术和高强度机械重复训练,不仅达不到新课标本来的目的,而且使一部分小学生出现对数学的恐惧、抵触等不良情绪反应。为了扭转这种不良局面,我们必须树立新的小学数学教育新标准,新理念,积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 教学方法传统,缺乏趣味性
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为主,由于数学是初高中数理化等多门学科的基础,而且是主课,所以从小学开始就注重数学的学习,数学也便成为老师家长严重的重点领域,学校也迫于各方的压力早早将素质教育束之高阁,重视应试教育,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使得学生早早丧失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成绩不断下滑,导致恶性循环。加上老师不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统一式规模化教学使得小学数学教育更加问题重重。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不同层面不同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二、 小学数学教育新策略
(一) 挖掘数学魅力,发现身边的数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的发明就是源于古人对于生活的探索,所以数学是源于生活的,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也要注重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爱学习,使他们真正爱数学,喜欢学习数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在学习立体图形这一章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周围物品的形状然后结合课本学习,这样既把数学拉进了学生的世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数学学习效率。
(二) 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能力
数学有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严谨的论证方法有着别具一格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育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在人发展阶段中重要的培养思维能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到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思维越来越多样性,思路变得具有广泛性和创新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去看、去想、去说、去动手,千万不要自己一味给学生“灌输”“填压”,包办学习。
(三) 引导学生自我回顾,自我总结
学习应该是一件自觉主动的事儿,只有学生自己真正理解吸收了所学知识才能够灵活运用,只有学生自己把知识真正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所学的所有内容才能够在内容上衔接,在结构上顺次排列。目前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压力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的方法出现了问题,只有让学生自己总结成败的原因,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及时纠正偏差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上课前可以让同学们进行自我小结,例如,昨天的数学课大家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或者是让学生写每周自我小结,写写自己这周在数学学习的疑问,经验教训,有没有掌握新知识,有没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供大家学习和借鉴,这样教师如果能长期的实施下去那么必定使得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改观。
(四)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是提高老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学学习的自身学科特点具有沉稳、细心、耐心,要求学生全神贯注等特点,学生在做题时要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和自己戒骄戒躁的精神,作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如何学习数学,如何培养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也要引导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一些趣味性较强数学报纸、杂志、期刊等,通过阅读不仅仅是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变得灵活起来,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和学习效率。
(五) 与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亦师亦友”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要跟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良好的新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让学生乐意听从老师的引导,跟着老师的步调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学习兴致,从而能够很好地进行学习。而教师也要耐心辅导和引导学生,尊重学生差异,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
三、 结语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新课标的号召下,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有了一定的改观,素质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也认识到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仅仅是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滞留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概括,提出一些较为可行的改革方法,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晓琦;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思考;新课程学习(上)[J];2012年03期
[2]杨桂芬;关于小学数学教育的思考;华章[J];2013年13期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措施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措施之一。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界定,既要注重核心素养的生成过程,又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外显,强调在真实情景中的表现,体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要求。
“问题情境”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弗赖登塔尔提出数学教育应遵循“数学现实”的原则。创设问题情境就要以学生具有的“数学现实”作为直接的出发点,充分考虑以问题的“原形”作为问题的载体,让学生惊奇的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原来是那么的贴近生活。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法应用题”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新开张的宏江超市摆设了好多好多的学习用品,琳琅满目,任你选购,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同桌的商量你们要买哪两样商品,并算一算你们需要多少钱。”教师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学生做题时便兴趣盎然。也让学生从中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因此,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摸拟问题情境,是调动学生W习积极性,理解生活中的数学的重要途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是最能引导学生乐于学习、自主学习的。
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课堂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它的教学理念是先让学生“好学”“容易学”,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好学。生本教育课堂的基本模式是前置性学习,学生先学;小组合作学习;班级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前置性学习就是在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尝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4~6人为一个小组,交流讨论,要求学生放弃逐句逐段的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班级交流,人人参与,老师在倾听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总结和巩固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延伸拓展,广义探究。生本教育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注重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它的教学理念是先让学生“好学”“容易学”,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好学。生本教育课堂的基本模式是前置性学习,学生先学;小组合作学习;班级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前置性学习就是在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尝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4~6人为一个小组,交流讨论,要求学生放弃逐句逐个问题的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班级交流,人人参与,老师在倾听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总结和巩固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延伸拓展,广义探究。生本教育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与规律,注重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构建小学数学知识总体框架,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意识的素养
小学数学能力的培养只有借助于数学知识的教学才能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操作、观察、思考、质疑、讨论、练习、评价等,这样就能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的发展。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数学知识点之间的整体联系,总结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纵横交织、联系紧密的立体式知识网络。
小学生总是充满着好奇和疑问,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总是带者满脑子的问题。然而,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就算目标达成了,而西方教育则相反,它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这说明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观念中,教师承担的是“传道授业”的重任,扮演着“解惑”的角色。但是,如果学生课前没有思考的空间,课后没有问题的延伸,那么,这样的教学无疑会扼杀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天赋和创造能力。提出问题表面上看是一种活动,本质上是品质与能力的显露,反映了一个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其思维的直觉、独立、批判、求异和抽象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携带问号离开数学课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延伸到对数学知识结构框架和数学文化的感受。
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造意识,学生的创造意向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所以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不仅限于知识和能力,还要从过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目标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素质教育的实施必将引起学生群体的行为和心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必然反映到他们的学习形态和学习方式之中,这就从根本上形成了推进教学改革的动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实施要求
在新型教学观念的引导下,教学工作者逐渐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工作的重心,在进行课堂设计中不再仅仅侧重于教师的讲解,而是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及探讨时间,有意识的进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落实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满足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必须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将素质教育纳入教学的范畴。社会对于教师的定位是教书育人,其本质在于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中让学生了解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逐步的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学习观、价值观。教师可以在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合理安排将素质教学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以此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第二,强化教师的整体素养。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师个人的整体素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不断的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并且合理的运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时的进行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有计划性的进行教学内容的填充,让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二、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工作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做好科学的计划及引导,立足本班级的教学实情,明确各阶段的教学重心,有目的的进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方能实现各种教学方法的真正作用。
第一,明确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必须明确本节课程的重心,并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提问引出本节课程的知识点,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中逐步的加深难度,让学生感受到解题中的乐趣,逐渐爱上数学,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学工作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敢于质疑、创新的行为给予表扬。
第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自主学习更加侧重的是学生自发的参与到学习中,这对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工作会提供较大的便利。在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相关例题的讲解帮助学生进行原有知识的巩固,并适当的引入新知识点,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站在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对于自身较为熟悉或者感兴趣的话题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师可以适当的借鉴生活中的示例进行引导。如生活中较为普遍的消费行为,其中就包含了基础性的加减、乘除计算,可以让学生站在店主的角度进行利润计算,可以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合理把控,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有限,因此,片面的依靠学生自主学习是不可行的,教师此时必须进行制定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并调整教学方法。目前运用较为普遍的小组探讨就非常可行,教师可以通过对小组长的选择辅助教学。在小组探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观察,从中了解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把握情况,从旁加以引导。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学生的亮点,进行鼓励和表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适当的调整教学的进度及方法,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第四,做好信息的收集及整理,科学引导。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放宽心态,不再以标准答案进行约束,在学生提出较为新颖的学习观点时,可以在班级内进行探讨,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必须照顾到所有学生,在基础性问题的提出时,可以适当的进行延伸,以此来满足差异化基础上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教学开展得好对于小学生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上应用探究式教学法,能够进一步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
从理论上来说,探究式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尊重学生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来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较为广泛,其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对于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极为广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就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1. 创设探究情景
创设探究情景是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前提和基础。从理论上来说,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其不仅可以提高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数学。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进一步重视创设探究情景。
就笔者的工作经验来看,创设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情境主要是需要寻找一个关键点。要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情景才能够从本质上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探究欲望。可以说,创设探究情景工作开展得如何对于整堂数学课堂的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笔者在讲述小学课本中的“乘法”一文时,就是采用这种设置情景的方式开展讲课的。在课堂开始,笔者告诉学生,如果我们班要构建一个图书角,大家都会选购什么书,要选多少本。因为涉及到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内容,因此学生积极性比较高。在算出要几本书,每本书多少钱的情况下,计算总额就涉及到乘法运算,正式开始讲课。学生因为还要进一步构建“图书角”,这是一种实际性质的探究学习。因此,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起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2. 鼓励小学生质疑
鼓励小学生质疑是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应用。质疑精神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如果学生能够质疑充分说明学生在思考。作为小学生,其思考方式并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有鼓励小学生质疑,小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相反,如果小学生在提出自己疑问的过程中受到教师的打击,不仅提出疑问的同学 以后也不会提出疑问了,其他的同学也看到教师的反应,也不会提出心中的问题。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笔者重视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提出的问题,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给出表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在讲述“8的加法”这堂课的时候,在学生反复进行锻炼的过程中,有一个学生突然举手问我:“老师,为什么这些答案最终都是8呢?”。笔者在对学生进行表扬的同时,另外出了得数不是8的题目给学生锻炼。这样一方面鼓励学生质疑,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小学生的数学知识。
3. 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
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是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应用。弗赖登塔尔曾经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笔者这里提到的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主要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小学生是一个天性浓厚的群体,因此,加强小学生之间的合作,让小学生一起进行探究可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笔者在数学课堂上,将学生以四个人为小组进行分小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会通过小组成员之间探讨、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等方式来开展教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在讲授“倍数”一堂课的时候,就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2、3和5”的倍数的教学内容进行探讨。小学生与小学生之间探讨的氛围极为浓厚,在探讨之后,笔者让他们选出代表进行总结。最终在笔者的引导下,得出了倍数的特征是: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通过与其他学生合作而得出的结果能够更为深刻地印在他们的脑海。
4.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是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关键性应用。从理论上来说,小学生这个年龄段,其抽象思维水平能力较差,更多地是对形象事物的认知。实践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的操作或者是锻炼中,以让学生更为形象地了解所学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较为容易地了解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日常的工作中,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实践来进一步掌握具体形象的知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在讲述“圆柱的体积”的时候,就是借助教学工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小学生将手中的圆柱体分割,在分割的过中,让学生思考:圆柱拼割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会自主地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为什么没有变化。形象的图表可以让学生更容易了解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因为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手中圆柱体的变化让他们更为形象生动地了解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讲述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他们就比较容易掌握。
三、总结
探究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上文中,笔者主要从创设探究情景、鼓励小学生质疑、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以及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等方面介绍了如何进一步开展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进一步推广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以进一步推广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晓霞;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浅析[J];甘肃教育;2010年03期
[2]周惠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反思[J];新课程(教师);2010年0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探究;小组合作;总结反思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通过多种活动构建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以确保学生在主动求知中掌握知识,锻炼基本的数学学习能力。本文以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节课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的,为学生的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
一、研究教材,明确目标
目标的确立和明确是减少学生学习盲目性的关键一步,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保障。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主要是: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估算技巧,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估算,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做好教材、教参的研究工作,要通过设立恰当的目标来确保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问题探究,思考交流
问题探究是自主学习中的有效学习形式,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主要活动方式。所以,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下面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交流活动。
(1)有80面红旗,如果要分给每个班20面红旗,请问,能够分给几个班?
(2)一本故事书有120个小故事,如果小明想要30天读完,思考:每天应该读几个小故事?
(3)想一想:83÷20≈_____;80÷19≈_____
……
鼓励学生带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说一说该如何计算最为方便,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比如,有学生说:80是由4个20组成的,所以,可以分给4个班,即:20+20+20+20=80。
有学生说:我们可以把80看做是8,把20看做是2来进行计算,即:80÷20=8÷2=4
……
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手说一说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自主探究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强化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核心思想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为了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也为了真正构建出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更为了提升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的教W时,除了引导学生对上述问题情境进行思考和交流外,我还组织学生进行了以小组为单位的问题讨论活动,以确保学生在高效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片段如下:
师:在思考(1)(2)(3)个问题后,你能总结出“口算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律吗?
生1:可以以求和的方式进行计算。
生2:可以通过取相接近的整数进行计算。
生3:可以通过取相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计算。
生4:可以通过缩小倍数进行计算。
……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生1的可以用求和的方式进行计算的方法是否正确。有认为不正确的可以提出反例。
生5:我认为不太准确,如果两个数都不是整十数,而是一般数字,比如:86÷23≈____,按照生1的说法,答案应该是3,因为是3个23和1个17组成的86。但是,如果答案是4的话会更接近,是由4个23和1个6组成。
生6:我不同意生5的意见,因为生1中并没有说不能是4个23和1个6组成。
……
师:那么,“口算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律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来思考下面的一个问题: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这句话是否正确,能否全面概括我们上述的看法。
……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学习目标的最大化实现。
四、习题检验,总结反思
总结反思是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所以,在教学这节课时,我先组织学生对下面的几道练习题进行练习,如:
(1)180÷30_____;280÷70=______;160÷20=_____
(2)有120本书,但是在运走时需要将这些书以每捆30本捆在一起,思考:需要捆多少捆?
组织学生思考上述问题,并对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反思,交流这一节课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习目标是否完成,以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做好保障性工作。
综上所述,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增强教学技能水平,以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一、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具备哲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数学知识教学是基础,哲学教育则属于发展性教学,教师不仅需掌握与自身学科相关的教学方法和知识规律,还应学习和了解一定的数学哲学内容,认识数学知识的本质与方法理论。只有这样,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才能够真正做到思维深刻与视野开阔,一方面能够将某个知识点和整体知识体系融会贯通、相互联系;另一方面可从哲学视角出发,对知识的本质进行反思和认知,处理好经验和形式的关系。
比如,在进行《认识方向》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环境开展辨认方向的实践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学校地图,标出主要建筑,像大门、操场、旗台、教室、餐厅和宿舍等,让他们在探究中亲身体验“前北、后南、左西、右东”,感知方向的相对性,培养其方向感。教师需充分意识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间的相对关系就是哲学思想,在指明任何一个方向的条件下,就能够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这是哲学中相对关系。教师通过对哲学的渗透,可帮助学生构建生活经验和熟悉知识之间的关联,为他们指明探究思路,认识到数学知识可以借助生活经验进行探究和归纳。
二、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归纳推理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经历观察、猜想、实验、证明等活动环节,要求他们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求,搜集相关信息,进行猜测、类比和归纳,发展其初步归纳推理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在探究教学中合情推理的重要性,而推理也属于哲学思想。其中归纳推理是合情推理的一种,已知条件与结论不一定是必然的,则是或然关系,重点在于合乎情理,在数学知识探究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推理能力。
例如,在讲授“乘法分配律”数学知识时,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师可着重运用哲学思想中的归纳推理理念,先利用复习导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回顾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相关知识。教师可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个植树情境:在植树活动中,每个小组4个人负责挖坑,2个人负责种树,有15个小组同时进行,那么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常见的计算方法是(4+2)×15=60。此时,教师可引领学生思考4×15就是挖坑的同学,2×15则是种树的同学,通过归纳推理可而出总数为:4×15+2×15,从而让他们初步明白乘法分配律的推理过程。
三、教师教学需区分不同的探究思路
由于数学学科是一门以演绎性和形式性为主的课程,而在小学数学探究教W中,教师需处理好数学形式性与探究活动经验性两者之间的联系。在探究的概念无须特别精确或结论不会涉及误差时,数学知识的形式性和经验性一般不会产生矛盾,采用“由经验至概念”的常见探究思路会较为顺利。但是站在哲学视角出发,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探究教学中需区分不同的探究思路,从数学知识的本质考虑,避免矛盾的产生。
比如,在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涉及运用实物进行操作探究时,“由经验至概念”的方法很难归纳出结论,教师应采用“由概念至经验”的思路,通过他人研究出的概念辅助学生探究,再通过经验进行验证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探究体验。像在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教师可准备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棒,先将概念原理告知学生,让他们利用小棒进行自由拼组,对概念进行验证,可以发现当两根小棒长度相加比第三根小棒短时,不能围成三角形。然后教师设计探究主题:能够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有什么特点?由概念拓展至经验,采用特殊的探究思路,将演绎性和经验性完美地整合在一起。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