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意识论文

文化意识论文

时间:2022-10-11 05:00:26

文化意识论文

第1篇

一、高校英语教育中培养文化意识的措施

1.教师应提升自身文化素养,重视传统文化

教师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引导者,无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亦或是外国文化都应该有透彻的理解和感悟,自身对文化的学习不应固步自封而应与时俱进。试想一个英语教师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一知半解,怎能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呢?拥有一个文化素质高的教师是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前提。另外,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优秀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与外国人的交流与合作,而在交流的同时,传递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文化登上世界舞台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和骄傲。在英语教育中培养外国文化意识固然重要,但中华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了解和学习外国文化的基础,高举弘扬中国文化旗帜,努力学习外国文化将二者巧妙融合才是英语学习的根本。

2.在课堂中重视文化渗透,对比中英文化差异

在课堂中适当进行文化渗透有利于学生在了解课文文化内涵和所涉及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更加立体直观的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具体方法是:先通过教材讲解,介绍背景知识,然后在适当环节(讲解词汇或某一内容时),结合背景,讲解相应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近年来,英语课文中出现许多生词,这些生僻词汇的出现于时代进步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另外,在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中英文化的差异性做出对比与判别,加深文化学习。例如,“WhatamIgonnado?”英文中的后半句“gonnado”是“goingtodo”的意思,但是为了表达的简单和明了,被完全口语化后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但是此种现象在中国教材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培养学生外国文化意识的同时,要注重对比中英文化的巨大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学习和记忆英语知识的最佳途径,只有对中国文化背景和英语文化背景全面了解,文化意识的培养才能水到渠成。

3.创设文化交流氛围,发展多元化的视听教育

英语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书面知识的获取,要重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与人交流的能力。教师应创设适宜的文化交流氛围,发展多元化的视听教育,满足学生与人交流的欲望。交流的最佳方式是面对面,因此,教师应该组织和鼓励学生于外国人进行交流。只有同外国人交谈才能实现中英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在交流中学生可顺利了解他国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另外,通过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正宗的美国影视,听纯正的英文歌曲也是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口语和视听的双重影响,学生对外国人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价值表达,历史发展等有了全面透彻的了解,更有效弥补课本知识的欠缺。以这种途径可以培养学生深刻的文化意识,促使学生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二、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让学生在吸收本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文化,多元化文化环境更有利学生及早走近文化全球化的社会现场,感受语言文化独特的艺术发展魅力,对学生外语学习和运用起到极大的鼓舞和促进作用。因此,英语教师多方面、多措施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对其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时展的要求,且任重道远。

作者:周朋英 单位:仙桃职业学院

第2篇

[论文关键词]汉代;丧葬思想;鬼文化;儒家文化;宗教

丧葬是一种文化现象,和宗教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意识构成的一部分,对古代人们的生活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两汉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这从保存下来的数量众多的汉代墓葬中可见一斑,其中出土丰富的随葬品以及墓葬的结构、装饰等对我们探寻汉代的丧葬观念和丧葬文化意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有关历史文献及出土资料中揭示出汉代丧葬礼俗所反映出的古人的丧葬文化意识。

一、鬼文化的影响

什么是鬼?“鬼”泛指人死后与躯体相脱离而存在的各种魂灵。所谓鬼文化,是指把这种围绕“魂灵”问题而产生的各种现象以及与之有关的古籍、典章、礼仪、风俗等的统称。

秦汉以来,社会上出现一种“泰山治鬼说”,认为人死后魂归泰山,而魄归于蒿里或梁父。两汉时期,这种说法更广为流传,言人死之后“名系泰山录”与生人“生死异籍”,户籍要被迁往冥界,从此由泰山府君管辖,而泰山就是冥界的最高官署所在,它在冥界的地位就好像汉代的都城长安,这种意识在汉代镇墓文中有明确的表述:

生人属西长安,死人属东泰山。

生属长安,死属泰山。死生异处,不得相防(妨)。

汉武帝之子广陵王刘胥在临死前曾唱道:“蒿里召兮郭门阅”。《三国志》中有“但恐至泰山治鬼,不得治生人”之句。湖北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出有西汉初年的竹简一枚,录简上文字如下:

十三年五月庚辰,江陵丞敢告地下丞,市阳五大夫燧,自言与大奴良等廿八人、大婢益等十八人、轺车二乘、牛车一辆、驷马四匹、聊马二匹、骑马四匹,可令吏以从事,敢告主。

这是一个“告地文书”,也就是死者向地下官吏祷告的文书,表明死者需要在地下世界继续生存,文书中“地下丞”是指地下阴间管理死者的官吏,“主”则指阴间的君主,类似的告地文书在江陵凤凰山十号墓、江陵毛家园一号墓、江苏邗江胡杨五号墓中均有发现。

由上述可知汉代人们对鬼神的敬畏。韩国河先生认为,汉墓之中镇墓文就是为解除死者魂灵的问题,以防止作祟生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代人们对待鬼神的态度之严肃。从鬼神观念的产生到鬼文化的形成,这期间既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也有其重要的认识论、心理学依据,事实上,鬼文化是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反映着人们价值观念的诸多取向。两汉时期这种对鬼神敬畏的浓厚鬼文化意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形成亦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这种现象正反映了秦汉以来古人传统的人生观念、灵魂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的发展脉络,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宗教心理、生命意识等在各方面的渐趋成熟。

二、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对鬼神的存在持疏远的态度,孔子认为人应当“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开始极力推崇“忠孝仁义”的做人原则,并因此而对丧葬等活动给予高度的重视。儒家之所以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其目的当然不完全在于事鬼神,而是以此为手段来增强人们的忠孝仁义观念,藉以巩固尊尊卑卑的等级秩序,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然而尽管如此,儒家思想还是在当时的丧葬文化意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比如汉代厚葬之风的盛行,从而导致墓葬形制的宅第化和陪葬品的生活化,当然这种真实的模仿,也不仅仅是厚葬的结果,同时与时人的灵魂观、生死观、等级观等密切相关,但究其根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汉人对儒家孝悌思想的尊崇。儒家学说要求人们无违孝悌之道,关于‘无违’的标准,孔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虽然孔子并不提倡厚葬,但儒家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念却被充分的发挥,最终成为厚葬的理论依据。汉代尊崇儒术,又以孝立国,对于亡者的‘孝’最终就被汉人落实在丧葬典礼之上,因此‘生不极养,死乃崇丧。’的厚葬之风的盛行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随着宗法制度的日益巩固,儒家对丧葬的讲究更是到了繁文缛节、甚至不近人情的地步。历代有关丧葬之礼的阐释、著书不可胜数,对于孝子贤孙在丧葬中表现出来的惊人的推崇更是大书特书。《礼记》一书便是对丧葬活动进行完整归纳的代表作之一。

这些都对丧葬活动向制度化、规范化、义理化方向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当时人们的丧葬文化意识带上了浓厚的伦理至上的儒家色彩,由此而构成了古代人们丧葬文化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宗教文化的影响

宗教是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种对社会群体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以及文化风俗之教化的社会历史现象,多数宗教是对超自然力量、宇宙创造者和控制者的相信或尊敬,它给人以灵魂并延续至死后的信仰体系。韩国河先生认为,不管是原始宗教还是人为宗教,都和丧葬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丧葬发展的每一步都烙有宗教的痕迹,或者说反映出了宗教的发展历程,倒不如说共同的形而上学哲学造成了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韩国河先生将秦汉魏晋时期丧葬制度的宗教性表述为四点:祖先崇拜的持久性、神鬼思想的发展、原始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介入。原始道教是汉代形成的我国传统宗教,而佛教是汉代传人我国的外来宗教,二者作为新型思想对社会生活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汉代墓葬中经常可以发现道教的相关资料。“例如,一九三五年春问,同蒲路开工时出土一个瓦盆,全文为:‘熹平二年十二月乙巳朔,十六日庚申,天帝使者告张氏之家三丘五墓、墓左墓右、中央墓主、冢丞冢令、主冢司令、魂门亭长、冢中游击等;敢告移丘亟墓柏、地下二千石、东冢侯、西冢伯、地下击值卿、耗里伍长等;今日吉良,非用他故,但以死人张叔敬,薄命蚤死,当来下归丘墓。黄神生五狱,主生人录;召魂召魄、主死人籍。生人筑高台,死人归,深自狸,眉须以(已)落,下为土灰。今故上复除之药,欲令后世无有死者。上党人参九枚、欲持代生人,铅人、持代死人。黄豆瓜子、死人持给地下赋。立制牡厉,辟除土咎,欲令祸殃不行。传到约敕地吏,勿复烦扰张氏之家。急急如律令。’与之内容相类似的镇墓文还有,河南灵宝张湾汉墓出土七件,潼关吊桥汉代杨氏墓地出土九件,陕西户县汉墓出土两件,陕西刘家渠汉墓出土两件,等等。这些镇墓券中都记有‘召魂召魄,欲令后世无有死者……’等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的葬礼迷信色彩浓厚。他们企图通过上‘复除之药’、‘上党人参’、‘铅人’等来辟除祸殃,代替生者不死,并保佑死者在地狱平安无事。在这些镇墓券中,还有‘天帝使者’或‘天帝神师’的称谓,这些都是太平道的自称。说明这些镇墓文都是太平道方士所书。太平道方士参与了选择冢地活动,说明当时的丧礼受原始道教影响很深。”

有学者认为,汉明帝时期的丧葬礼制已经受到了佛教的影响,这种情况也为汉墓中不断出土的佛像所证实。“如乐山城郊麻浩崖墓享堂的门楣上,用浅浮雕刻着一尊佛像。高37厘米,结枷跌坐。头为高肉髻,佩项光,右手作降魔印,左手置膝上执一带状物若襟带,为厚肉浮雕。据专家鉴定,这是我国最早的佛像之一;乐山柿子湾东汉墓也曾出土一尊佛像;宜宾黄塔山东汉墓出土一佛像,坐于青狮上;彭山县东汉崖墓出土一摇钱树,在陶座上有一尊坐佛像,两边站立着两菩萨;西昌邛海边东汉砖室墓中,也发现有用朱砂文写的梵文符号。这些佛像和梵文符号的出土,说明随着佛教的传人,佛教己经对汉代的丧葬礼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3篇

【关键词】文化意识;文学研究;作用

一、文化意识对文学研究起着重要作用

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文学从另一个层次来讲,实际上是人类智慧行为的一种现象。文学研究就是文学怎样达到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从而为建设人类的幸福生活作出贡献。如果只翻来覆去地讲文学反映了生活,而不去深入地探究文学是如何通过作家的创造性心灵去折射生活,则是相当粗糙的。文学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独立自足的领域中运行。它必然受到社会其他方面的因素对它的渗透和影响,产生互动的关系。读者看了文学作品就能认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那个民族,认识那时候人们的心灵,就是因为文学跟这些东西渗透。这些东西就是文化。

深入探求作品的审美价值,就必然提出文化的问题、文化意识的问题。因为考察文学作品,它为什么发生变化,为什么恰恰沿着这条道路来变的,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为什么采取这么一种特定的形式,这很多的问题,都受世界各国的文化系统的制约和影响,有自己的文化背景。而在冥冥中支配着人们观察、思考问题的方向的文化意识、文化观念属于人们的无意识的心理层面。普通人没有这种文化意识,比如说看到中国人打招呼:“你到哪里去?”很多人熟视无睹,从不对它进行反思。文学研究工作者要把潜伏在无意识中的、人们想当然的文化观念拉到意识的层面上加以认真的审视。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中国人之所以对这类干预私人事务的提问熟视无睹,同他们在无意识的心理层面上很少认可自己或他人的主体性和人格上的独立性密切相关。有些人在意识的层面上把主体性喊得震天响,但在无意识的层面上却不自觉地、顽固地否定自己或他人的主体性。这是人体无条件地依附于群体的一种表现。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的半自然经济基础太厚实,个人被牢牢地束缚于群体之中,无法独立出来。

文学研究总是与文化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乐黛云认为:“二十世纪,文学研究完成了从外缘研究转向文学本体研究,又从文学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这样两次重要的。显然,在新的世纪,文学与文化的相因相成将成为文学研究的主流。”

二、文化观念可以扩展文学的功能

提倡从文化的角度看文学还可以扩展对文学功能的理解。 文学现象在文化的背景中产生,又反映了一定的文化观念。鲁迅作为一个文化巨人,在作品中就贯穿着他的文化意识。比如在他后期的杂文《说“面子”》中,车夫在街上脱下衣服捉虱子,并没有丢脸,只有阔家少爷在街上捉虱子是丢脸的,那么是不是车夫没有脸呢?不是,只是这时候没有丢。只有车夫回家去给老婆踢了一脚,躺在地上哭了起来才算丢脸。而这条“丢脸”律也适合于高等人家。他讲这个例子,显然是把人分成阶层,有车夫的下层阶级,有阔家少爷的上层阶级,但他所揭示的“面子”问题,是一种民族的普遍心理。在《说“面子”》中鲁迅说,中国人讲面子是很好的,但太圆活了,所以跟“不要脸”就混在一起了。这就不只是阶级论问题,而是涉及文化的深层次问题。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了深刻的批判,旨在重建民族新文化。

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我们就可以发现许多新的东西。比如说,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它确实如实地反映了某种游览者的行为,比较一般的分析就是太阳下山了,黄河向海流去,要看得更远,需再上一层楼,仅反映了这么一种层次。但是如果从文化的角度,用更深一层的角度来看,它还揭示了一种理想和实际之间的关系。 三、文化背景对文学研究的深层作用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同组成社会的人群息息相关,同人群的社会变迁步趋相续;这些正是文化赖以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季羡林先生认为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学现象本身是多层次的、多类型的,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进行多层次的研究。深层次地进行文学研究离不开对文化背景的考察。

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和“五四”文学运动都是在一种文化启蒙运动的深化的过程中逐渐兴起的。“五四”文学运动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文学参与历史的能力,文学的政治指标不断上升,从为人生的文学到革命文学。国内战争期间的文学,解放区文学、国统区文学,文学成为政治的工具。到了“”时期,文学基本上失去了自我,成为运动、口号的宣传稿。1980年第四届文代会不再提“文学为政治服务”,而提“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学开始返回自身。文学在冲破之后,一切都要从头来,它需要探索自己的内在机能方面来把握自己的命运。同时,这种文学发展的趋势又是和具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同有紧密联系的。“”后,文学向现实主义复归,兴起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热潮,新时期小说,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敢于正视民族生活现实的一种文学。八十年代又掀起了文化热,文坛上出现了寻根文学等现代主义先锋文学,探索语言革新和艺术创新。随着变幻莫测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对人们观念的渗透,文化价值观念也急遽变化。当前的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早已不再是政治斗争或政治运动,而是商品经济和市场制约和调节作用。后工业社会的各种高科技的渗入,使得人们的传统时空观念极大地改变了,在当今这个资讯社会,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王宁在《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中指出,伴随着新时期文学的结束,以文化代码和文学自身的动作规律为依据的“后新时期文学”已经开始。后新时期文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主流的权威话语已失势,单一的文学主潮已不复存在,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可以说进入了一个真正的多元价值取向的时代,或者说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以激进的实验为使命的先锋派文学依然在继续自己的艺术探索,但其中大多数作家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向滚滚而来的商业大潮妥协,或试图在冷酷的市场规律和纯真的高雅之夹缝中求得活动的空间;而以描写日常生活真实为己任的新写实文学仍然致力于弘扬一种“平民意识”,力求以“贴近生活的原生态”为原则描写平民生活。

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史可以考察文化的时代差异在文学发展史上的投影,而在文化的空间性上依然可以看出其对文学研究产生的深层作用。中国各地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也使各地的文学呈现不同的气象。

在寻根文学中,贾平凹写出了商州系列。商州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其气象比关中灵秀却不及江汉潇洒,比安康―汉中厚朴却不及中原通达。总体看来,又兼有四方气脉,自然形象别具气韵。商州的通道作用,沟通着古代两大文化体系:秦文化和楚文化,形成其独有的文化特质――丰富的包容性、古拙的浑朴性、进取的开拓性,商州的文化特质经过贾平凹心理图式的变形和折光,使他商州系列小说走向浑朴,走向神秘,在艺术上具有开放和进取性。以《商州初录》、《商州世事》、《商州》为代表的那批作品奠定了他的美学风格的基本格调,表现为透露着文化生命意识(下接5页)的犷野隽丽。

(上接07页)四、结语

用文化意识进行文学研究,是将文学作为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来理解,不是将文化仅仅作背景或一般的前提,而是在系统论原则的启示下,在文化整体系统中把握文学的本质和功能。对文学进行文化研究,是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盛行的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新批评等过于重视文学的“内部化研究”的一种反拨,是文学研究接民意识和大众生活的尝试和努力。

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今天,以文化意识观照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走向深入的一种有益的探索。首先,它带来了文学研究多元化的思维模式,比如对经典作家曹禺的戏剧研究,以往较多用进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价值标准判断曹禺戏剧的思想意义与局限性,当曹禺研究被有的学者纳入到西方基督教文化视野后,曹禺创作的人性主题得到了深刻的发现,也使曹禺剧作在文化视野中得到了更贴近其思想蕴涵的揭示。其次,文化视角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精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期重评陈独秀、胡适,到九十年代中期人文主义传统的讨论,以及新世纪的“底层文学”研究,皆是由文化视野引出的热门话题。最后,文化研究在更大的语境中拆解文本,进入深层次文学史成因和过程的清理和阐释。比如对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中知识分子写作的考察,以及对晚清出版及稿费制度的研究,无不使我们对文学写作背后的历史语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作者单位:云南镇康县南伞镇民族小学)

【参考文献】

[1]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崔志远.乡土文学与地缘文化[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

[3]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第4篇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意识;建立的意义;总结

一、博物馆文化意识的建立

传统意义的博物馆文化是以实物为基础的博物馆藏品通过陈列展示而构筑的历史记忆。“现代博物馆在传统博物馆三大基本功能(收藏、研究、教育)的基础上日益发展为一种以传播、交往、审美为中心,特别是以陈列展示为中心的现代文化形态。这不仅标志着现代博物馆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的博物馆理念的酝酿和构建,意味着传统博物馆思维范式和行为模式的转换。”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博物馆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人,它向人们展示了进步是和文化遗产紧密相连的;博物馆保护和弘扬文化遗产,同时还为民族与社区的文化特性提供了保证;作为信息和交流的中心,博物馆是非正式教育的理想场所。

一般来说,博物馆是征集、保藏、陈列和研究文物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展览的文化教育机构,是收藏和展出国家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遗存的宝库。更本质地看,博物馆体现的乃是建立在自由、平等、民主基础上的文化共享与文化参与。一个博物馆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其能有效地将藏品及研究成果与社会公众联系起来。收藏、研究、教育是现代博物馆所共有的三项传统功能。近代的有识之士早就有此认识,许多发达国家也早已把博物馆看做现今文化意识的建立者之一。同时在博物馆的建立开始,这个特殊的机构带给人们不仅是物质生活上的需求,也带给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实物性文化的集聚, 就是博物馆文化财富的充实。这些文化财富是人类认识自身和客观世界的一种特珠手段, 也是人类文化积累。

二、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指具有人民性和民族性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宝贵文化遗产在博物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 使其充分展现教育优势; 文化基础是指千头万绪的工作中, 能体现博物馆职能特征的, 最能反映传统文化发生、变迁、传播和发展的系统工程口加强博物馆的文化意识与文化基础是提高博物馆文化艺术品位的关键存在。

不增强文化意识, 就游离于博物馆千方百计为观众服务的根本宗旨, 不坚实文化基础, 就难以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文化观念渗透于文化基础上, 文化基础体现文化观念的成果。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文化基础的内容, 文化基础系统化科学化又促进了文化积累和提高, 三者互为因果。

正确解决文化意识与文化基础的关系, 是促进博物馆进步的有效途经。

三、文化意识建立的意义

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事物诞生在这个世界上,以共文化功能服务于社会, 文化发展与博物馆共同地前进着。长期以来, 过分强化和突出博物馆的社会政治功能, 而对博物馆文化本质的重视和研究有所忽略, 致使博物馆的文化意识和观念淡薄,文化积累和建设乏力, 这不能不影响博物馆质量和作用。本文主要叙述建立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文化因素是博物馆物质和意识的基础, 构成博物馆内部深刻的, 一贯的和稳定的有机联系, 形成博物馆文化。博物馆文化最明显的本质特征, 是它的实物性, 亦称物化文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 都是博物馆文化研究和实践的课题。收藏是博物馆文化的积累和发展,从古代和中世纪有据可考的收藏动机和目的来分析, 收藏是人们的一种社会文化行为。不论是出于宗教迷信的收藏还是经济积累需要的收藏, 也有是对自然奥秘进行探索和满足好奇心的收藏, 还有为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声望的收藏者。这些收藏本身客观上都起到对群体的文化忠诚和引导人们对美的追求的目的。收藏积淀着人类文明,是启迪人们智慧的古老的世界性文化活动, 为博物馆起源和发展奠定实物性文化。保存文化恰是为给当代或后代一种对民族、祖国、故土、文化传统等的认同, 意识到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厚和渊深, 了解祖的毅力、耐力和创造性。

总结

博物馆文化意识的建立和发展是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多因素制约的。所以, 博物馆只有不断调整工作目标, 改进内部运营机制, 逐步扩大各项服务职能, 才能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更好地作用于社会。

面于这种形势, 我们要撩开神秘面纱, 摒弃传统观念, 闯出一条适应博物馆发展的新途径,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尖锐的挑哉。坚持博物馆宣传的指导思想:“保存文化给当代或后代一种对民族、祖国、故土、文化传统等的认同, 意识到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厚和渊深, 了解祖的毅力、耐力和创造性。”不能动摇。

参考文献

[1] 杨国杰.论现代博物馆职能演化的进程[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8:181-184

[2]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第5篇

【论文摘要】 文化差异存在于一切的国际交往之中,能否消除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是能否顺利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关键因素。我们应该注重了解和分析这些文化差异,并提出培养商务意识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 国际商务 文化差异 对策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商务交往更加频繁,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商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商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与外商语言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沟通。因为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涉及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如果在具体的贸易实务中忽视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很多冲突,就不利于成功地达成交易。 一、商务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由于商务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而各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不理解对方的文化,而按照自己的文化所表达的含义去行事,就会引起文化冲突,从而导致商业活动的失败。下面从商务活动的几个方面对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 1.商务接待 作为商务活动的首要环节,外商接待是商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由于各国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的差异,商务人员要具有足够的文化敏感性,能够参照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让外商感到礼貌热情又宾至如归。但不少人就无意识参照母语文化,并把自己的价值观作为理解的尺度标准,于是造成了文化误解和冲突。例如在接机时,看到外商就热情欣喜地上前握手,“You must have had a tough journey. Please let me help you with the luggage. ”通常对方会感到吃惊甚至不悦,“No, no. My journey is OK, and I can manage my luggage. ”又如一刚毕业的大学生陪同六十多岁的英国客户来到预定的宾馆,临走不无关切地说,“You must be very tired, Sir. You ’d better have a good rest since you are old.”不料这位老绅士很生气地回答,“No, I am NOT old, and I am NOT tired at all. ”年轻人的困惑和尴尬就可想而知了。以上两个简单事例充分说明了忽视文化差异的严重性,我们眼中的热情周到招待,老外却毫不领情甚至生气厌恶。殊不知,在普遍崇尚“独立”精神的西方社会,人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因此他们视过多地接受别人的建议和帮助为耻辱,更不愿倚老卖老,因为“老”就是无用的代名词.这两个场合得体的表达可以这样: How about your journey? 和How are you doing, Sir? A little rest would do you some good, wouldn’t it? 2.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的重要环节,对其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谈判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事先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就可能因为细小的环节产生分歧。比如说中国人思维间接、称呼语复杂、注重礼节、喜欢近距离与人交谈。欧美人思维就直接、就事论事,时间观念教强、称呼语简单、不注重礼节、喜欢谈话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谈吐比较幽默,喜欢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在商务谈判中,商务人员应熟悉别国的文化背景,把握谈判对方的性格特点,以便在谈判中处于主动的地位。总体而言,美国人的性格特点是热情奔放、充满自信,这些特点充分渗透在商务洽谈之中,他们精力充沛,迅速将谈判引到实质性阶段,而不喜欢那种漫长式的谈判。与美国人相比,日本人则讲究礼节、谦虚,但喜欢兜圈子,往往采取间接的谈判方式,以保持选择的灵活性,但有时会使对方摸不着头脑。而英国人则显得沉稳、讲究仪表,给人以不冷不热的感觉,而且往往颇有架子,这与大英帝国的辉煌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在欧美,人们做什么事都严格遵守日程安排,有很强的时间概念;而亚非拉国家一般不太有安排日程的习惯,也不注意遵守时间,该干什么的时候可能没有按时去干,该结束的时候可能又不结束。 3.经营管理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企业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从事经营管理已经相当普遍。但研究发现在一个国家能够从事高效率经营管理的企业或管理者却未必能在另一国也能成功,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管理人员忽视异国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对于跨国经营管理,企业通常会在人际关系、劳动态度、时间 观念、劳动协议及权力与决策等方面面临较明显的文化冲突。例如,在我国,外方经常抱怨中国员工缺乏时间概念和竞争意识,工作效率低;而许多职工又抱怨外方管理太严,所定指标太高。我国历史上的诸多原因造成了他们缺乏竞争意识,劳动纪律松驰。这种长期形成的习惯改不过来,就不能适应外方企业的管理要求,因而造成与外方管理人员的矛盾。 4.广告创意 广告的内容、主题、形式都反映了不同个体的思维特点以及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在商务英语中,广告的创意和设计应该考虑到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以免引起冲突,影响商品的销售。1985年,埃及撤消市场上销售的天津鞋厂生产的白鸽牌女鞋,因为鞋底的图案花纹与“真主”极其相似,是对当地宗教的大不敬。在美国, 一则广告的口号可以出现“don’t spend a penny until you’ve tried”(试用前别花一分钱) 这样的用语;而在英国却不能, 因为“spend a penny”相当于“got to see a man about a dog”(轻视某人)。为适应国际市场而设计出口商品广告时,应考虑到异国文化冲突,只有广告主题、广告信息符合各国不同的文化特点,才能体现广告的功能。 5.商标语言 商标不仅仅是商品的标志名称,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人们心理上习惯与根据商标判断商品的价值,更乐于接受那些感觉冲击力强的商标。因此,商标的设计应该符合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消费心理,审美价值等等。比如说“白象”方便面如果翻译成英语“White Elephant”,英美国家的人就很难接受,因为“a white elephant”是英语中的一个习语,意思是“烦琐无用的东西、沉重的负担”。如果“白象”方便面译成“White Elephant”出口到这些国家,岂不是一大失误。相反,国美电器的英文取其谐音则是一大妙笔。“gome”一方面保留了汉语拼音“guomei”,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人去购买的欲望。 6.货物包装 货物的包装,尤其是内包装,不仅能保护货物的质量、美化货物,而且在货物的销售方面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各国文化习惯的差异,消费者的品味、要求及爱好也不同,因此,货物的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全面临着异国文化的冲突。例如,在包装图案的设计方面,伊斯兰教人们不愿看到猪和熊猫的画面,意大利人不喜欢看到菊花,英国及南亚人不喜欢看到大象,而日本人喜欢乌龟和鸭,不喜欢荷花。在色彩选用方面,德国人不喜欢红色、黑色、深棕色和深蓝色,法国人不喜欢绿色。我国河南杜康酒厂为打进国际市场,在产品包装设计上考虑到异国文化的差异,把酒瓶设计成龟模样,销往日本;把酒的商标设计成龙凤呈祥的图案,销往东南亚一些国家。从而使包装满足不同地区、国家消费者的不同爱好和需求,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可见货物包装亦应符合消费者的不同品味,尤其应注意消费者的一些独特的要求和禁忌。 三、培养商务文化意识的对策 1.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包括它们的政治、经济、历史、教育体制、宗教习俗、风俗习惯等 在学习中应该注重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渗透。此外还应该接受一些有关西方文化、英美概况、企业管理、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培训,在文化渗透的同时进行知识渗透。 2.要掌握一些商务礼仪方面的知识 商务礼仪是通用知识,无论哪个国家,商务礼仪虽然具体的要求不同,但基本的常识是相通的。像是求职面试、工作着装、头衔称呼、业务联系、商务会议、公众演讲、商务旅行、协调与客户同事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都有很多共性。只有了解了这些共性,才能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商务文化的差异。 参考文献: 赵东泓译Elizabeth L. Post著:商务礼仪[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95~103 陈建平: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商务文化意识培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4),47~49 胡文仲编:跨文化交际概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5~159 高淑英:商务英语中的商务文化意识及其培养[J].商业理论,2005.10,59~60 冯俊英: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58~60

第6篇

论文关键词:忧患意识西周文化精神

论文摘要:商周之际之所以会出现政治制度与文化形态上的剧烈变化.是囚为在周人的文化精神中有着极为可贵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于周人从立困到火商后面临的艰难处境.其中含有重要的敬德与保民思想.成为周代一切制度的出发点与宗旨之所在。

中国清代著名学者土国维先生根据自己对古文献及甲骨文、金文的研究.得出了这样一个重要的结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的确.商周之际确实有过深刻的社会历史变革.这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史家公认然而.史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为什么在商周之际会出现一系列政治制度与文化形态上的剧烈变化这一历史表象后而隐藏的本源究竟是什么经过进一步探寻.我们发现:西周文化中出现的极为可贵的陇患意识是造成周代很多制度之大异于商代的根源.而日这种意识将对周代历史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忧患意识源于周人立国时艰难的历史处境,也体现了小邦周战胜大邦殷之后而对混乱局而的政治焦虑我们知道西周土朝是以小邦国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作为一个比殷商落后得多的民族.如果没有从公刘到古公父到季历乃至文土等历代先土的努力.其结果是存是亡还难说。特别是文土.能穿着卑劣的衣服.从事荒野田亩的工作.“自朝至于日中反.小逞暇食”.以求“咸和力民”(《尚书·无逸》).小敢耽于游乐打猎.只是恭谨地处理政事.从而奠定了灭商的胜利基。以说在而对殷商先进文明的强大压力下.周民族能山一个落后的民族而臻于强大并在文土的时候完成足可克商的新局而.这并小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使得当时的周人小得小迈着小心翼翼的步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是》)但这种历程也让周人在艰苦的处境下逐渐体会到了人的行为的重要性.囚为新局而的形成是他们的历代祖先辛辛苦苦开创下来的.事情的吉凶成败除天意外史主要是’,;他们本身的努力决定的也就是说在周人而临的困境中.他们已经觉悟到若要突破困境.人的行为负有重要的责任.这便是“忧患意识”的萌芽。山这种陇患意识而产生的人的自觉.小能小说是一种新精神的跃动。

周虽克殷.但商毕竟是历经数百年的大国.残余势力还很强大.随时有卷土重来的可能。这种危机情势.使得周人小敢踌躇满志.仍然小心谨滇.时时警惕武土本人史是}一分焦虑.“自夜小寐”(《史记·周本纪》).克殷后小久便去世了。继位的成土年幼小足以应付危机.于是便出现了周公摄政的局而。当时的自然灾害严重.日又出现了管叔、蔡叔勾结殷旧势力的反叛.还有小少邦国的骚动.周公协助成土历经二年才平定叛乱.至此周朝的统治才算初步稳定下来。这段艰苦历程使周人史加明自了守成也须兢兢业业.于是建国之初萌发的陇患意识得以继承并有所发扬光大平殷之前.周公便以成土之名提出了要“永思艰”(《尚书·大话》);在周公摄政引起召公疑惑的情况下.周公又作《君》.明确表示:“我受命无疆维休.亦大维艰”;周公还政成土时.召公亦诏成土口:“惟土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维恤呜呼,其奈何弗”(《尚书·召话》)殷切的心情、浓烈的忧虑意识溢于言表可见.忧患意识源于周人立国时艰难的历史处境.也体现了周人在克殷之初而对混乱局而的政治焦虑。在忧患意识的激励下.人信心的根源渐渐山神而转向了人自身行为的谨慎与努力.所以说这种陇患意识实际上“蕴藏着一种坚强的意志和奋发的精神”。

二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使周人的忧患意识中含有重要的敬德与保民思想曾经小可一世的庞大的殷土朝的顷刻瓦解.迫使周统治者小得小在怀着强烈忧患意识的同时史着重于去探寻商朝灭亡的深层根源以及他们自己必须努力的力一向。他们认识到商的灭亡表明商土“我生小有命在天”(《尚书·西伯戳黎》)的观念是错误的.上天决小会把人世问的权命无条件地永远赋子一姓土朝.正是山于殷土认为自己身负天命而任意非为.其结果是招致了大命的丧失和土朝的败亡山此他们小断提醒自己一定要以商的灭亡为警戒.吸取商亡的教训.唯有如此才有可能确保周土朝的长久统治。通过对商亡具体原囚的探究.西周统治者终于发现:“失德”是商亡的根本原囚所在。在《召话》中召公明确指出:“我小可小监于有夏.亦小可小监于有殷。我小敢知口: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小敢知口:小其延。惟小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小敢知口: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小敢知口:小其延。惟小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可见.他们已经认识到殷人与夏人样都是囚为小能敬德.导致早早失去了上天授子的权命。如此.周土朝要想保持长治久女.最重要的便是要“敬德”.即“土其疾敬德土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尚书·召话》)。囚为文土本人便是敬德的典范:“惟乃工显考文土.克明德慎罚;小敢侮寡.庸庸.抵抵.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尚书·康话》)。总之.周人对历史的总结是:“惟天小一小明厥德”(《尚书·多士》).还有“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即上天小会把天命给子小行德政的人一有失德.天命即会转向他人。囚此反复告诫统治者一定要时刻以德为念.“明德慎罚”、“勤用民德”.并在《尚书》各篇中再二叮叶.提出了许多“敬德”的具体的要求.如“无逸”、“无康好逸豫”、“孝友”、“小腆于酒”、“克自扣畏”等等。对敬德的重视反映了周人发自陇患意识的一缕理性之光.也表明周人确实找到了商亡的关键囚索。

其次,在西周统治者看来,仅仅具有敬德观念还小够.还要用康保民。囚为对统治者而言.天命究竟如何.只有从民情中才能显现出来.即“天忱辞.其考我民”(《尚书·大话》)。《康话》中周公也告诫康叔:“敬哉天畏忱.民情大可见。《酒话》中也明自提出:“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这实际上都是进一步把德政归结为用康保民。故此.“保民”便成为敬德的一项核心内容。囚为“惟天降命肇我民”(《尚书·酒话》).还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这就是说上天总是顺从民众的愿望、想法.按照民众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事情去办事.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若小爱护民众、关心民众的疾苦.便会遭到民众的反对与诅咒.自然也会引起上天的小满。囚此统治者必须“若保赤子.惟民其康”(《尚书·康话》)。只有这样统治才能女定巩固。同时.对“小人怨汝署汝”的最好回应是“皇自敬德”(《尚书·无逸》).小仅小应向人民发怒.而应史加恭谨.努力察知政治的得失在《泰誓》中史是明确宣称“惟天地力物父母.惟人力物之灵。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指明君主一定要承担起作百姓父母的责任.这是为了实现上天的意志.如果君主虐待人民.那就违背了天意.就必然会引发“皇天震怒”导致“天命诛之”。可见.到此处.上天已被赋子明确的伦理内涵.小仅是德行的裁判者.也是民意的终极支持者和最高代表.这反映了周代统治者基于忧患意识基础之上的认识上的升华。

二忧患意识基础上的敬德、保民等观念成为西周统治者制定一系列重要制度的出发点与助动器

前已提到从强烈的政治忧患意识出发.西周统治者通过对殷商灭亡的具体原囚的探寻.找到了“德”与“德治”的根本。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实际上是要求各级贵族自觉地符合统治者根本利益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将此类道德行为规范加以制度化.便是一系列“礼制”的出台了。礼制的内容一分丰富.既有规定周朝中央与地力政权等级关系的分封制;也包含规定贵族之问等级关系的宗法制;还有确定西周经济制度的田赋之制以及规范人们日常行为准则的礼仪之制等等。也就是说它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等多力一而的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以及吉、凶、军、宾、嘉、礼等小同的礼节仪式。可见.周代一系列制度的明确与规范化都是基于忧患意识之上的敬德、保民观念来完成的.强烈忧患意识下诞生的“德治”、“民治”观成为周人一切典制的出发点与助动器。这一点正如土国维先生指出的:“周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设”或口:“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一一这种建立在统治阶级道德基础之上的礼制又自然要与周代宗法制度相适应.要与宗法血缘关系下的一套礼仪伦常相吻合,故这套礼仪制度又成为宗法血缘关系的结品。这套礼制能“使天子诸侯大夫士各奉其制度.以亲亲、尊尊、贤贤.明男女之别于上.而民风化于下”.使“天子自纳于德而使民则之”故“周人为政之精髓.实在于此”川总之.正是在强烈忧患意识下诞生的周代的“德治”、“民治观”成为周代一切制度典礼制定的出发点与宗它所带来的结果便是导致了“日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日文化废而新文化兴”一一的新局而的形成。

综上所述.从周人立国到灭殷后危机四伏的复杂政治环境下.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统治者“小敢宁于上帝命”的冻述.代表了作为统治主体的周人的集体忧患与警世意识.即山于小知道上帝是否可以保持其天命.所以人应谨慎从事.要史多地从人自己的行为中寻绛历史变动的囚果性.即“小民之孽.匪降自天.沓背憎.职竟山人”(《诗·小雅·节南山》)。到后来.通过对商亡的具体原囚的探寻.史是明确地把天命是否眷顾与人自身的德行努力联系了起来.强调统治者必须努力明德保民.敬德克勤.认为只有“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尚书·酒话》).刁一能受命保民.祈天永命以此为出发点.周代一系列相关联的政治文化经济制度便相继诞生.它们对稳固周的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套新哲学.“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引导了有周一代的政治行为.也开启了中国人道精神与道德主义的政治传统;一这种人为自身之主字.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警世精神成为周代文明中最闪亮的异彩.理应在后世得到进一步的弘扬与光大。

第7篇

档案文化意识是指人们对档案文化的认识或看法,具体说就是整个社会、某个集体或个人对档案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和态度。档案文化意识的强弱,会从心理层面极强地影响人们对档案工作、档案部门和档案事业的重视程度、理解程度和支持程度,从而会从根本上影响到档案工作的进步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探讨在档案网络化的趋势下,如何利用网络的高效性、及时性、集中性、互动性和永久性,以充分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发挥档案文化功能,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我们必须立足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念和日益开放的国际化视野,对档案文化的内涵、功能和档案文化意识给予新的思考和探究。

1 对档案的文化属性的认识及意义

1.1 档案文化属性的提出 档案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又是当前文化丛林中的一株新枝。无论是甲骨文、竹简,还是古书典籍,无不与档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这几年,档案文化正以各种方式融入社会和百姓生活。如前不久国家档案管理部门向社会公布的两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把深藏在全国各地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档案呈现在世人面前;各地档案馆所举办的一系列以档案文献为载体深受群众欢迎的展览,均为典型事例。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档案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分支,丰富着人们的文化活动,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不小的影响。如地处华盛顿的美国国家档案馆除了作为一个向公众提供政府档案信息查阅的重要场所之外,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而在法国,档案馆已同博物馆、图书馆一样,开始被人们视为体验和感受文化休闲的重要场所。

要对档案文化有个科学、正确的认识,重中之重是对档案自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内涵的正确理解。档案自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以下内涵[1,2]:

1.1.1 档案是一种文化财富与文化沉淀 在历代的社会文化中,都存贮着历代人们的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成果,因而文化才日趋丰富多样。文化存贮的时间越久,底蕴也就越深厚。没有历史文化的存贮,现代文化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档案是人类存贮文化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文化的贮存器。人类的知识大部分都是来自档案文化的历史存贮,如果没有档案文化的存贮,任何人类文化都将是短命的和不成熟的。古往今来,档案文件的内容都是以符号的形式依附于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胶片、磁性介质材料上,且它的内容十分广泛,能全方位地反映以往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档案不仅忠实地记录并再现了人类文明的全貌和过程,而且它还具有延续人类历史、人类文化科学技术的作用,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亦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1.1.2 档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文化的积淀必须通过人们世世代代的传播而延续下去,没有传播就会造成文化的“死亡”。文化传播的媒介很多,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图书等。档案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档案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在传播过程中还会促使文化增值,主要表现在量和质的增放:量的增放主要是指传播面的扩大,质的增放指信息传播中价值意义的增加。比如,档案史料的汇编出版,一方面克服了档案孤本的局限,扩大了传播面,另一方面史学家利用该史料汇编完成了新的著作、论文,产生了档案信息质的某种增放。此外,档案自身还是一种媒介文化,主要表现在档案对社会生活和人们心理的影响上,如档案形成的地域性、机密性、孤本性等特点必然制约其传播范围,这必然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又如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决定了档案具有的法律效力和凭证依据作用,使得人们在众多的传媒信息中在心理上更倾向于档案信息。

1.1.3 档案反映了文化的变迁 文化变迁是指社会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发生转变特别是结构性转变的过程。比如,我国历史上的“五四”运动,提倡新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对传统的旧封建文化摧枯拉朽,导致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次较大的文化变迁。我国历史档案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为我们研究文化变迁及变迁规模提供了可能,而文化变迁规律的认识对于指导我们现代文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1.4 档案具有文化教育功能 档案史料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是民族文化教育的生动素材。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档案文化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上,利用丰富的档案馆藏和档案文化资源,将反映我国近现代优秀文化成果的档案资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辉煌成就等档案资料挖掘整理出来,为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提供生动的历史教材,能起到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民族自信心的特殊作用,从而达到调控社会公众思想和行为的目的。

1.2 档案文化的现实意义

由于档案的产生渗透在人们所有的社会活动中,记录了社会历史的变化和发展,所以档案本身是一座宝库,是一种丰富而深厚的文化积淀。档案文化属性的提出和认识,对社会及公众来讲,有助于对档案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把档案文化列入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目标和规划,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对档案部门来讲有利于克服“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副产品”、“档案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档案密不外传”的保守认识;有利于促进档案部门的文化觉醒和文化自觉;有助于树立档案文化理念,自觉地把档案置身于社会文化中去收集、征集、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档案部门开阔思路,树立文化的档案观,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树立科学的档案观,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树立开放的档案观,开发档案文化资源;树立社会的档案观,拓展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树立档案文化产业观,增强档案文化力。

2 网络化对档案文化意识提升的影响

档案信息网络化具有信息利用的高效性、信息内容的及时性、网络信息的集中性、网络化档案信息的互动性、信息保存的永久性等优势[3]。档案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档案文化建设对其他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的参照作用。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强化和提升档案文化意识,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和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推动档案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1 集中管理档案,丰富档案馆藏

利用网络信息的集中性,做好档案收集工作,不断地丰富人文档案馆藏,为档案文化意识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史料基础。中国历史悠久、资源广阔,人文资源丰富,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因此,在档案的收集工作中应注意其文化属性,特别是要注重对反映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精髓的档案以及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档案史料的收藏管理,认真细致地进行编目、整理,确保其完整性、系统性、真实性和权威性。档案信息的网络化,使档案信息的内容不再受地域的限制,档案信息得以汇总,档案信息的集中得以简单化。各地档案馆经过简单的编辑、整理,其档案信息就可以为广大的用户所利用了。

2.2 编研档案文化精品 利用网络化档案信息的互动性进行档案编研工作,打造档案文化精品。传统档案编研工作从选题开始到出版发行反馈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一般情况下,只有在选题及反馈阶段,利用者才有表达意愿的可能,其它阶段更多地以编研者的思路与取向为主,利用者的意愿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有了网络后,利用者可以通过网络qq、e-mail,或者通过点击网页上的“联系我们”栏目等来和编研工作者交流。工作者一边进行编研工作,一边听取广大用户的意见和建议,随时调整工作。通过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对档案文化资源的清理,在坚持科学性和历史性、继承性和辩证性相统一原则基础上,立足特定的文化层面,进行档案整理、编纂,形成档案文化精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需求,从而为档案文化意识的加强开拓更加广阔的路径。

2.3 提供高效、及时、面广的档案服务 利用网络信息的高效性、及时性,营造更具时代特色的文化环境,树立科学的服务理念,改革落后的服务方式。档案的网络化加快了从档案形成到社会利用档案资料的进程。随着人类不断加快的信息化进程,档案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档案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档案工作要及时应对新的时代要求,从档案馆中走出来,开展广泛的社会服务活动,使服务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服务手段由落后变为先进。要利用高科技手段武装档案馆,借助计算机网站,让更多的利用者通过先进的互连网阅读档案。同时,档案馆也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强其文化属,在巩固传统的档案保管和利用功能的基础上,加大对利用者注意力的吸引,进一步拓展自身的文化教育与传播功能,促进传统型档案馆向文化型档案馆的过渡,为利用者创造一个开放、优美和具有较高品位的档案文化环境,使公众在查阅和利用档案获取信息的同时,享受文化的洗礼。

总之,档案信息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档案工作者应该在新的时代文化背景条件下,肩负起引导全体社会公众更新观念、强化档案文化意识、挖掘档案文化价值的时代使命,立足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努力保护和充分开发各类档案文化资源,积极营造高层次的档案文化氛围,从而更好地为弘扬民族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服务。

【参考文献】

[1] 徐盈,杨彩云.档案文化的功能与档案文化意识的提升[j].唐山学院学报,2007,20(3):99-10.

第8篇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传播;现代大学生;文化意识

“鱼是否知道自己是湿的?”这是文化、媒介评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不知道”。鱼的生存是由水决定的,只有在没有水的情况下,鱼才会感觉到自己的处境。这个例子对于人和大众媒介来说是同一个道理。媒介已经完全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以至我们经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更感觉不到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媒介向我们传递信息,给我们提供娱乐,使我们兴高采烈,让我们烦恼困惑。媒介改变我们的情绪,挑战我们的文化意识,侮辱我们的理智。

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变为“地球村”的今天,大众媒介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在改变传统文化边界,拓展文化空间的过程中,推进着跨文化传播,进行着文化的整合,同时也携带着政治与资本的力量,推行着文化霸权主义。

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现象,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各种文化正是由于不断地吸收不同文化的有益因素,使自己不断得到更新、丰富和发展。

现在越来越活跃和频繁的跨文化传播使我们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充满了新鲜内容,校园媒介也开始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例如,大学生们穿的是“韩国风”和“欧美风”带来的、款式多样的、休闲时尚的衣服;戴的是“韩国风”吹来韵有着光亮色彩的、能展现大学生青春活力的、精细幽雅的饰品;我们的手机彩铃是现在最流行的韩文或英文歌曲;宿舍墙上贴的是安在旭、Rain、张东健、金喜善等韩国影星的巨幅海报;手机、钥匙或书包上挂的是“冬日恋歌”的插图或Rain、辈勇俊等英俊韩星的小型照片;课余休闲时,我们在网上看韩国最新的浪漫爱情剧或美国现在最受欢迎的连续剧;我们模仿韩剧男女主角的流行发型和发色,现在我们最想去的城市是汉城……

追求浪漫、追求美、追求时尚、追求新形式和新鲜内容,喜欢模仿别人的东西、适应性强、价值观和审美观灵活的、代表一个时代的现代大学生正在成为吸收跨文化传播养分的主力军。我们的各类文化意识也随着跨文化传播的潮流而打破了本土文化的界限。具体说来,跨文化传播对现代大学生文化意识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服饰文化意识的影响

公元前221年以后,中国在秦汉时期就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织品通过贸易进入欧洲,十字军东征促使西欧人广泛地了解东方的古老文明。从此东方文化开始影响欧洲中世纪人们的服饰。中国织物光泽华丽的外观、豪华的金银线刺绣与欧洲人对神的崇拜心理一拍即合。尤其在l3世纪,随着西方和东方贸易的不断加强,形成了欧洲人热烈追求东方服饰的热潮,女装衣服的领、袖、衣边均出现模仿绣花的形式。因此,中国袍装和装饰对后来的西欧服装的演变和更新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可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的跨文化传播对各民族的服饰文化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的。而现在,“欧美流”和“韩流”在中国迅速蔓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充满活力、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现代大学生,常常把具本民族特色的传统衣服叠放在箱子里,成为追逐“欧美版”“韩版”潮流的主力军。

几年前,在年轻人中间兴起美国黑人的“街舞热”,在我们校园则引起穿HIP—HOP服饰的浪潮。在校园里,无论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男生或女生,都流行穿宽大的休闲T恤、肥大的裤子和滑板鞋。几年来,随着韩剧越来越多的播放,走在校园里,身旁飘过的、一身精致时尚韩版服装打扮的个性男女越来越多。韩剧给人印象最深的除了剧中女美男俊的主角、催人泪下的煽情剧情外,还有男女主角青春亮丽的各色服饰。现在“韩国风”征服了无数年轻人,让欧美时尚成功的亚洲化。

突出自由自在的个性,即不像西方服饰那么开放、又没有东方服饰那么的过于保守,注重精美的细节处理,简约而含蓄、大方,经典又不失时尚、朴实,闲适中透露出高雅,适合各种场合穿着的休闲、舒适的韩服符合具有追求完美、自然轻松、无拘束的浪漫休闲心态的,还在校园学习生活又渴望时尚个性的现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因此,风靡流行的韩服成为了现代大学生的首选。

大学生们也喜欢佩戴韩剧里出现过的各种各样的首饰,喜欢金黄色的、剪得千奇百怪的韩版发型,还喜欢像韩剧中的女主角一样着鲜艳的眼影,抹光泽的唇膏,以此炫出自己的青春。

由此可见,跨文化传播使大学生的服饰文化意识更多样化、个性化和色彩化了。

二、对饮食文化意识的影响

饮食文化,从本质上说,不是指这个人和那个人在餐饮上应该做出哪种选择,它指的是隐藏在人们心里的东西;如共同的历史背景、民族文化的基础;指的是人们在这个方面连续重复的群体实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为了生存,曾发明很多加工食物的工具以及各种烹饪技巧和食用方法,并把这些技巧和食用方法利用各种符号传播给别人。也正是因为这些饮食文化的传播,人类积累了丰富的饮食习俗、典故、思想和理念。

信息交流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很大,特别是跨文化交流对各族人民的饮食文化意识的影响更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及饮食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的饮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中国饮食文化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长盛不衰,是因为,不仅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传播交流,同时又积极吸收海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饮食文化。

从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到现在的大众传播媒,跨文化传播和交流不断地影响我们的饮食文化,断地更新我们的饮食文化意识。在古代漫长的岁月中,商业贸易传播和宗教传播是饮食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而现在各大众传播媒介也成为饮食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2002年笔者刚进大学的时候,同学们中间去肯德鸡、百富、德克士等西式餐厅就餐的情况不是很普遍。但随着乌鲁木齐西式餐厅的增多,西式食品价格也随之下降,在校园里,学生去装修豪华、优雅的肯德鸡、德克士、西饼屋等西式餐厅消费成了一种时尚。在各种节日里,同学们很喜欢去环境舒适、给我们新鲜感的西式餐厅,享受给我们带来新滋味的西式食品。最近,随着“韩流”热在中国的出现,各式各样韩国料理的美味也飘到了我们的身边。像西餐很快成为我们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那样,不久,韩餐也将成为我们饮食文化意识的另一个新内容。

三、对节日文化意识的影响

世界上各民族都有本民族特色的各种节日。如圣诞节是西方人的最大节El,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最主要节日。随着各民族和各国之间跨文化交流和大众媒介的跨文化传播的日益增多,其他民族的一些节日不同程度地融进了我们的节日文化。特别是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和父亲节等典型的西方国家的节日,在新疆的各民族人中尤其是年轻大学生中很流行和普及。

每次圣诞节,不论是外国语学院的学生,还是其他学院的学生,都会用圣诞树和圣诞礼物把教室和宿舍装饰得非常漂亮,门和玻璃上贴着“MerryChrist.mas”的贴纸,并相互发短信来庆祝。情人节是追求和向往浪漫爱情的现代大学生的另一个重要节日,母亲节和父亲节则是我们向父母表达孝心的重妻节日。总之,这些典型的西方节日已成为大学生节日文化意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对休闲娱乐文化意识的影响

年轻人都特别重视娱乐活动。尤其是在校园重重的学习压力下,在做不完的作业之中忙来忙去的大学生,特别渴望参与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几年前,校园里主要盛行的娱乐活动是去操场打球,在安静的树林里跟朋友聊天、看小说,晚上则去操场沿着跑道跑两三圈或散步,或去看学校搞的各类晚会。

第9篇

关键词:文化霸权;意识形态;中国问题;虚化历史

一、抹黑中国现阶段的问题,企图借此消解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

中国问题根源于中国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中,然后通过系统的整理而形成的。中国的问题以及经验是可以反映我们的意识形态的。目前中国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上,近年来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按照生态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生态危机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因为这种制度造成的结果就是资本主义利润的最大化,这势必会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但问题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生产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那么究竟是什么缘故造成的生态危机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从学理上寻找依据的问题,如果这个中国问题处理不当,那么很容易由诘难中国问题走向意识形态的侵蚀。

当前中国问题最为严重的是表现在消费领域。当前的消费已经发生了异化,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的消费不再是为了花费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将商品的使用价值异化为一种消费符号。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消费符号均是代表西方的产品,这就意味着西方价值观念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中国问题是中国意识形态在现实生活中的反应,他们诘难中国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消解我们的意识形态认同,为西方文化模式认同获得主导地位奠定基础。

二、污解英雄、虚化历史是文化霸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惯用伎俩

是文化霸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们企图磨灭我们的光辉历史,去掉我们的精神信仰,因为他们深知“欲灭其国,先亡其史”之理。

他们找律法之漏洞,以学术研究为幌子,行丑化中华民族历史之实。首先他们不承认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他们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并未发挥大的作用,反而是所领导的部队在抗战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其理由在于在抗战中牺牲的将军人数多于共产党。其实这种说法本身就没有道理,因为那时候中国共产党还没有实行军衔制度。其次,他们以寻求真实事实为幌子,对史料进行曲解误解。再次,恶搞英雄人物,丑化英雄人物形象。例如,恶搞狼牙山五壮士,说狼牙山五壮士生怕死,根本就没有跳崖,而是躲在山洞中。最后,污解领袖人物,故意放大领袖人物的缺点。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用文化大革来攻击我们的领袖人物,说同志是独裁者,他们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扰乱我们的信仰。总之者从唯心主义认识论出发,以寻求真实历史为基点,行虚化历史,污解英雄人物之实。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因为没有英雄就没有精神引领,当代青年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话,那就真的可能会变成没有理想没有信仰的一代,就有可能会向往西方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那么西方国家实行文化霸权的最终目的实现了。

三、“历史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是文化霸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迷魂阵

“历史终结论”兴起于二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以80时代末苏联的解体为标志,达到了高潮阶段。以历史事件为载体,1949年T.H.马歇尔撰文对意识形态的终结作了政治意识形态上的提纲挈领的解释,后来,许多学者从学理角度为“历史终结论”进行诠释和辩护。如,英国学者艾塞亚・柏林,雷蒙・阿隆,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学者,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为代表,他们认为:“自由社会正在为一个几乎全面‘受控的世界’所取代,而在这种受控世界,意识形态辩护已不再必要。”[1]赫伯特・马尔库塞则认为:“先进的工业社会,由于它能支持经济富足和大众文化,所以已不再为有无产阶级意识的政治提供基础。”福山更直言不讳地说:“自由民主制度作为一个政体在全世界涌现的合法性,它为什么会战胜其他与之相竞争的各种意识形态,如世袭的君主制、法西斯主义以及近代的共产主义……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与‘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并因此构成‘历史的终结’。换句话说,在此之前的种种政体具有严重的缺陷及不合理的特征从而导致其衰落,而自由民主制度却正如人们所证明的那样不存在在这种根本性的内在矛盾。”[2]这一阶段许多学者会认为“意识形态终结”,主要原因是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科技革命并迅速取得飞速发展,许多新兴民主国家也搭上了这趟列车,世界经济的复苏,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使得世界处于相对范围内的和平和发展,加上许多西方民主和人权取得不少进步,为了更好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他们用福利、民主、自由等幌子来欺骗和迷惑人们,掩盖其“政治意识形态”的目的。所谓的意识形态的“历史终结论”实质上是在其真正目的上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或者通过改变某些形式来掩盖其真正的目的。

西方意识形态的另一种神秘外衣――“文明冲突论”。继“历史终结论”之后,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由原来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直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导致原来的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世界的意识形态激烈冲突由于两极变为一极而趋向终结,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由一极而逐步演化为多极趋势,为了维护西方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西方政客和知识分子,把西方意识形态披上新的神秘外衣,借文明冲突论来掩盖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统治。以塞缪尔・亨廷顿为代表,他指出:“正在出现的全球政治的主要的和最危险的方面将是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3]他们借口冷战后文明冲突将取代意识形态和其他形式的冲突成为左右世界未来政治秩序的理由辩护,为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冷战后渗透和统治其他国家、地区和文明寻找依据。亨廷顿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文明的世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权利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4]“文明冲突论”既是新时期资本主义全球性扩张所引发的民族文化间冲突的一种预见,更是资本主义全球性扩张的一种意识形态渗透和霸权的表现。

总的来说,文化霸权在意识形态领域主要表现为努力推行西方文化模式,实行精神殖民;用否定我们的光辉历史,通过渗透“历史终结论”和“文明冲突论”,企图磨灭国人的信仰和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74.

[2][美]佛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代序[M].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师 跨文化意识 文化素养

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由此可见,英语课程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但有些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时把它当成了工具学科,自己担任翻译或传声的角色,觉得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就行,忽略人文教育。英语教师只有自身树立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英语人才。

一、文化与语言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始终映射着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传统。英语承载着英语国家的文化,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等多方面知识。我们通过语言来教文化,却没有把语言当作文化来教.因此.我们必须对英语文化有所涉猎,才会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现在人们日益重视在英语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需要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他们能够受益于语言文化教育。

二、文化与教师

跨文化交际能力(目的语社会文化能力)=目的语适宜性=目的语文化知识。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具有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对异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力的跨文化交际人才。目前,英语教师文化素养不高与高校英语专业开设的课程和考量标准有关。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如《英语听力》、《交际英语》和《教师口语》等,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语法和口语能力,对英语国家的社会价值观、社交规约和文化意蕴等各方面内容涉及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英语教师的职业认同,即会说英语,懂语法就能教英语了,所以。很多英语教师缺乏必要的英语文化意识。

三、文化与教学

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手段都是英语,有两层含义: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如果我们的学生走出课堂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却没有对英语文化的认知,没有建立自己的文化观和和价值观,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学就是失败的。英语与文化在教学上应该相辅相成。

1.课堂教学内容需要跨文化意识。

现在的英语教材内容紧跟时代.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涉及旅游、音乐、宗教、经济等方面.旨在通过训练学生的英语技能来了解英语文化。学生若能将对文化的理解融人到语言的运用中,会使英语更具活力和感情。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是无法很好地驾驭教材的,在讲解单词、理解课文时就会遇到文化障碍。史耕山、周燕提出优秀英语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面.将知识技能训练和人文主义教育融会贯通。

依据Krashen的输入假说,输入水平的略高标准也应包含文化内容,从而为习得者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入。而现实中教师备课时如果涉及文化,往往是看看教参随便一讲,没有深入理解其文化精髓。如教授“Necklace”,教师如果能简介小说背景并引导学生讨论人物性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会更深刻。这就对教师自身的跨文化意识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用英语展开讨论,如:Whatdoyouthinkaboutthe relationshipbetween necklaceand theme?Canyou tellUSwhatallherdid isworthy?Ifyouwereher,whatwouldyoudoafterthelossofnecklace?

2.整合教材、活跃课堂气氛需要跨文化意识。

学生使用的是统一教材.教师面对的学生个性不同。如果教师不能根据学生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课堂将会沉闷呆板。Harme认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自己补充或调整教材.但须是真实的材料。内容应该是西方国家交际活动的现实反映,如报刊杂志、景点介绍、产品说明书等。这些材料源于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可以使语言材料生动、有趣、实用。使用这些材料可以轻松实现学生的英语习得.学生在讨论材料时可以在交际过程中理解话语的意思,无意识地学会使用语言。而材料的积累和选择需要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中学生喜欢充满变化的课堂,如果一节课教师只是讲授教材,学生易生倦怠情绪,要充分考虑到情感过滤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一些精练、活泼的美国俚语很感兴趣,如学生表达时说不出或是不流利,笔者会鼓励:“0k,I’11giveyouagreenlight.”上午最后一节课快下课时,学生会走神.笔者会笑着说:“Comeon.I’mstarvingtodeath.”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使用英语幽默、笑话。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些都需要教师有深厚的跨文化底蕴,才能游刃有余。

教师恰当的课堂追问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智慧火花。

比如在教学运动话题时师生可以这样对话:

T:W hatiSyourfavoritesport?Badminton?Footballor…?

S:Basketbal1.

T:W hoiSyourfavoriteathlete?

S:Yaoming.

T:Oh,heisveryfamous.W hvdoyoulikehim best?

S:Heplaysfootballwel1.Heisveyr kind.Heisourpround.

T:YOU didit.A smartboy you are!And do youknow how manyscoreshehasgotteninNBA?

S:Idon’tknow.Many?

T:Letmetellyouabout6000.

S:Cool!

此时教师对篮球文化的了解在师生沟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为进一步互动的契机。显然比较追问语法和单词,对文化内容的追问更容易得到学生的直接反馈,从而主动继续对话,实现知识强化。如果仅是追问语法和单词,学生可能不会作出太多和积极的话语回应。智慧是文化的火花,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在此时必为课堂添彩。

3.课外活动中渗透跨文化意识

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中国的学习环境下,仅凭课堂有限的时间教学和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如进行报刊阅读、欣赏英文电影和歌曲、英语演讲和表演等,既通过监察巩固课堂知识,又可以拓展知识面。但开展什么活动,怎样进行和监控,都需要教师有很好的文化素养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Harme认为.“运用”是语言在“真实世界的排演”。通过角色扮演、运用语言、渗透文化,可以提高学生对运用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培养  方法

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提高学生文化意识,培养交际能力,是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语言教学需要与跨文化交际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让学生主动去理解掌握英语文化的内涵,进而发展成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文化知识的渗透要与整个教学过程同步,力求循序渐进。

1文化意识培养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培养文化意识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人们交流的工具。然而,不同国家与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早在20世纪初,美国语言学家e·sapir在他的《语言论》(language1921)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因为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又要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所以,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只有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才能逐步地摆脱母语根深蒂固的影响,才能讲出地道的、流利的英语。

第二,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就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和社会能力(即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进行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强调的是交际的、外语的和互动的能力。如学会了“howdoyoudo…‘howoreyou?”只是等于学会了语言形式,只有在交际的情景中恰当的使用了才是学习语言的目的所在。然而当前的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比较注重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英语教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忽视了交际能力的培养。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第三,培养文化意识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五大因素共同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形成。然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过于偏重语言能力的培养,重视听、说、渎、写的技能训练,而忽视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苦学英语多年的学生,在英语运用中,因为不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时甚至陷入尴尬境地。更有甚者,可能冒犯对方,引发文化冲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2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

拉多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languageteaching:ascicn—tilteapproach1964)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的学到语言。”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文化内容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犹如汪洋大海,哪些内容和项目在英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呢?从实际教学的角度分析,大体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习外语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及其文化含义。由于人们对本国语言行为所具有的文化特征通常不敏感,往往认为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可以接受的可以照搬到与外国人交际的行为中。学生应当培养这样一种意识,即使是最普通的词汇或者短语也是同一定的文化条件相联系的。如:grammarschool很多学生就理解为“语法学校”。然而事实上现在是指“为升大学的学生专门设立的中学”。

二是熟悉日常生活情景中的谚语和行为方式。学生不但要了解不同场合下的交际套语,还应通晓各种风俗习惯和交际礼仪。比如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方式、就餐习惯、求职面试的要领等等,这些都构成语言文化技能,反映了一个社会某些通行的作法及处事方式。文化教学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认定是行为教学,也就是通过掌握一些技能而使之能对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作出适当的反映。

三是了解不同文化条件下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在社会心理方面要了解不同国家的礼貌、掩饰等委婉语;在价值观念方面要了解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对隐私的价值取向等等,中外有何异同。

3培养文化意识的教学原则

一要增强敏感性。每堂课教师都应结合教学内容融人相关的文化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考核,内容可以涉及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也可以每堂课抽出一定的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意识的培养,这样使文化知识的培养成为学生知识文化学习的一部分,从而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影响的各种行为方式的意识及敏感性。

二要坚持得体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均有了解,并能把握好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文化共性、文化差异作为一个综合体,着重介绍文化之间的差异,但是不夸大差异或者将差异绝对化。使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整体有一个理性的把握,从而避免实际交际中文化迁移带来的失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得体程度”。

三要把握认同度。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使学生树立文化平等观念,要意识到并非所有的文化教学都要改变学生自身的文化行为,只是要求学生认识到人们的某些行为是受其文化影响的,并对那些文化表示理解。也就是说,要求学生变换视角,跳出自我文化价值的束缚,以对方的文化价值观念来看待和评价对方的所为,尊重并理解别人与自己的不同,既能接受目的语文化,又不失去对母语文化的联系。

4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对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因、内容及培养原则了解之后,我们便可以有针对性地扩大英语文化视野。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呢?

第一,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我们要平等地对待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他们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要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更多地吸取英语文化的精髓。

第12篇

那么,如何加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呢?

第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内在观念上树立起文化意识培养是英语教学本体的思想,通过教学灌输给学生文化意识,而不是单纯地传授语言形式和结构的相关知识。

无论对于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和路径有多少,在观念上树立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本体的思想,是最基本的任务和方向。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按照马克思的看法,人类的活动之所以和动物的活动有所区别,是因为人类的内心深处存在着一个“内在生产观念”。这个内在生产观念本质上就是人类的主观意识,所以,英语教学理念和手段的改变,首先在于教育主体内在观念的改变。另一方面,任何一种语言都蕴涵着厚重的民族、地区、国家文化背景。“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该语言的语言结构、语言交际模式、篇章修辞原则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作为该语言上层文化观念的影响甚至制约”[2]。英语的语言形式和结构体现着西方国家的文化元素,正如西方国家学习中文一样,想彻底掌握中文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就不可能跳过中国民族复杂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表面上看,语言形式和结构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事实上,民族的、区域的文化元素才是语言之根。在这个意义上,英语教学仅仅抓住语言形式和结构的本身是不行的,必须在观念上真正树立起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才有可能真正落实文化意识培养问题。

至于如何在观念上进行文化意识主体性的培养,教师是英语教学实施的主体,为此,教师自己首先要在观念上放弃英语教学工具论的思想,还原英语教学文化本体论的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要平衡语言形式、语言结构与文化知识传授的比重关系,杜绝语言形式和结构知识传授的“一言堂”、“一边倒”局面。事实上,语言形式和结构知识的讲授与文化意义的培养并不是矛盾的,英语教师完全可以在讲授语言形式和结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例如,英语语法形式和结构的形成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教师在讲授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需要区分比较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差异,从跨文化的视角梳理英语国家语言形式和结构形成的社会历史基础,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牢记语言表达和结构的知识。那种单纯试图灌输语言形式和结构的教学方式,由于从一开始就遮蔽了语言背后的文化意识,教师传授的语言知识就成为脱离文化语境的孤立知识点,不仅抽象僵化,而且容易扭曲英语语言形式和结构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加强中学英语教学文化意识的培养,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在内心观念上对文化意识的重视是最基本的路径。

第二,在英语课外作业上,应积极主动地创设文化语境,让学生回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语境下完成作业,而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训练。

课外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英语教学的最后完成。如何合理科学地布置适量作业,很大程度上是衡量英语教学成功的标志。当前,中学英语课外作业存在诸多问题,就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而言,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作业形式过于强调语言形式和结构的技巧训练,由此往往导致学生整日忙于重复性、机械性的练习,不利于全面开发学生在语言学习上的潜力,即使达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也是以恶性损耗学生大量时间为代价的。对此,教师应该换个思路布置课外作业,积极主动地创设文化语境,让学生回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语境下完成作业。

创设文化语境,让学生回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语境下完成作业的形式是多样的。对此的阐释可以从多个层面展开,就题型而言,一个可以广泛运用于中学英语课外作业训练的方式是,在作业题型上,加强对学生英文整体阅读的感知和理解能力的练习,减少单一的、机械性的语法训练,或者把语法训练隐藏在文章整体阅读训练当中。例如,阅读理解是中学生英语课堂作业的重要内容,学生往往为了完成作业,只在文章材料中寻找相应的答案,对于文章的文化内蕴很少关注。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与外来语言阅读障碍,以及阅读作业完成时间有限相关,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并不是这些客观因素,而是我们中学英语教师主动放弃了利用阅读文章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教学理念,教师们更关注的是学生作业的答案是否正确,而很少问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发现文章蕴涵了怎么的文化意味。正如中文阅读一样,离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语境去逐句地寻找标准答案,很难真正体味文章的题旨要义和深层结构。英语阅读理解训练与之具有相似性,做好英语阅读理解不仅是能够将英文翻译为中文,还要了解文章背后的文化层,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深层题旨和多元内涵。在这个意义上,教师应该多布置原版外文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原版的外语作品,通过阅读生动有趣的小说,发现、掌握英语语言表达形式和结构方面的知识。就课外作业批改而言,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问题背后的文化现象加以反思,摒弃只要求学生回答正确答案的粗糙单一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完阅读理解设置的问题之后,追问材料中的语法使用形式和语言结构现象,让学生比较材料中的语言表达和中文的差异,然后结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语境揭示原因,这样学生不仅通过阅读理解的练习掌握了语言技巧知识,还培养了关注文章背后文化的意识,开阔了英语学习的视野。从长远来看,这样的课外作业训练更容易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和积极性,是加强中学英语课外作业路径来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原因。

第三,在各类英语课外活动中,尽可能遵照、采用和模仿英语国家的文化仪式,凸显活动的西方文化色彩,强化活动的文化背景差异。

英语课外活动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形式。通过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中学英语课外活动形式多样,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剧本表演等,都是中学英语课外活动中常见的形式。当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的这类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活动本身与文化意识培养的断裂。因此,这些活动虽然看起来热闹无比,但是许多教师在组织这类活动的时候,并不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由此导致活动丰富的价值和意义被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