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儿科实习小结

儿科实习小结

时间:2022-12-14 17:11:20

儿科实习小结

第1篇

2010年小儿科护师实习总结怎么写?2010年小儿科护师实习总结那里有范文?了2010年小儿科护师实习总结供大家参考:

在小儿科的实习即将结束,在这一个多月的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不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我在本科室实习期间,遵守劳动纪律,工作认真,勤学好问,能将自己在书本中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小儿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是我从一个实习生逐步向护师过度,从而让我认识到临床工作的特殊性与必要性。以前在学校所学都是理论上的,现在接触临床才发现实际工作所见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并非如书上说写那么典型,好多时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时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所以只有扎实投入实习,好好体会才能慢慢积累经验。

第2篇

【内容摘要】在儿科学教学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和同学一起探究问题,利用集体的力量来解决一些问题,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儿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作学习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以此来改进儿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儿科学;合作学习法;教学改革

合作学习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儿科学教学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很大的帮助。儿科学教学也是一个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可以通过和同学一起合作探究来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在儿科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的必要性

(一)落实了学生的主体的地位。在儿科学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可以有效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些儿科学方面的问题,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这样才能真正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儿科学教学中的问题,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就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知识。(二)创造了竞争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合作学习法的策略可以使学习氛围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学生在这种具有竞争性的学习氛围之中,可以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在学习中有一种压力感。这种压力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儿科学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以最高的效率解决儿科学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也会感受到儿科学并不是那么的枯燥无味,而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他们对儿科学产生的这种兴趣,也能促进对儿科学的一个学习,也很容易让学生培养一种科学思维,提高创新意识。竞争的学习氛围,无论是对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来说,还是对于课堂的学习效率来说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儿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应用策略

(一)有效小组分工,实现高效合作。教师在开课之前应该先对班级学生的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性别、成绩、认知能力等把学生分为6人异质小组。教师应该给学生设立一个自由的组合氛围,让学生寻找自己亲近和兴趣相投的伙伴,这对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有着很大的帮助。儿科学和其它学科是不同的,除了理论学习就是实践操作,因为本身是缺乏趣味性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需要一种趣味性的学习模式的。教师可以使用合作学习法来增强儿科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在实施时应该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教师也要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把握,进行合作探究等。教师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也应该深入其中,和学生一起探究问题,和组长一起细化分工,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任务。在小组探究中,只有具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学生才能够更好地针对目标来开展合作,才能以目标为基础,对问题进行一个全面的探究,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小儿一些常见的疾病自学三十分钟,然后给学生一些病例,让学生之间提出自己的诊断方案,然后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发言,各组之间通过不断的交流和探索就能对方案不断完善,从而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方案。(二)临床见习。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去医院和患儿以及家长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发现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措施。在课后,每个小组完成一份临床病例,在教师的指导之后改正一些错误。学生通过这种亲自实践可以真正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对一些问题有深入、直观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三)模拟演示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新生儿护理的录像,然后让小组模拟演示护理的过程,对一些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工作有全面了解,最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分工,一起完成学习的目标。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就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操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然后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教师在给学生播放录像的教学方式也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性的问题,使教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让学生能够在直观的录像之中,对操作过程有全面客观了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四)操作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是一项基本的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学生只有具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才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演示一下儿科常用的操作技术,比如保密箱的使用,蓝光疗法,头皮静脉输液法等。教师在给学生演示完之后,要求小组课后操作,然后再对小组进行考核。教师通过这种操作的演练,可以让学生在观看演练中,对具体操作的一些步骤有全面了解,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考核中也能够使自己有一定的学习压力,以此促进学习。(五)分小组讨论及评价。小组讨论方式对教学很有帮助,比如关于小儿疾病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自学半个小时之后,教师提出相应的病例,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各小组选定治疗的方案,派一名代表发言,在各小组间探讨交流,各自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修改,最后教师对各小组最终方案进行总结。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中,活动效果评价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在课后给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表,了解学生是否适应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分析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还要参考学生们的期末考试成绩,联合起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对于评价结果可以采取百分比的模式,其中65%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25%为学生只需熟悉的内容,而只需了解的内容只占到10%。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一开始就要将合作学习的目标确立下来,接着根据目标再来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包括技能、知识、态度等)。活动结束后对比标准来打分,将教师评议、自评和小组间互评结合起来。(六)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在活动开始前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这样才可能会有一个好的效果。当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时,老师可以参与进来,适当给与一些指导,比如修改病历、辅导操作、听试讲等。再依据学生的性格和能力合理地对小组成员进行任务分工,监控整个活动过程。教师要很清楚小组的活动进度,随时进行调整。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儿科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法将会实现儿科学教学中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教师应该好好利用合作学习法改变当前儿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动手能力强,护理水平高的学生的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的交流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具备良好的实践应用能力,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医学卫生方面的人才。

作者:李凌鸿

第3篇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大班科学教学 运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1.069

Use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Kindergarten

Large Class Science Teaching

FANG Minli

(Lin'an City Taihuyuan Town Central Kindergarten, Lin'an, Zhejiang 31130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new "Outline",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new curriculum in kindergarten, many kindergarten teachers have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child care co-Ability, also known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teaching an important organizational form, then what is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how to use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s in kindergarten scien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s do? Below these four areas will be set forth.

Key words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large class science teaching; use

随着新《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在实施幼儿园新课程过程中,许多幼儿教师已经意识到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知道合作学习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织形式,但对于合作学习法能否在科学教学领域内运用心存疑惑。为此,我们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研究。

1 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本文所指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以集体教学活动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从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与交往合作能力。

2 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2.1 新课程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在第二个目标中,除了数、量和数量关系的内容目标之外,还蕴含了数学的表达和交流的过程性能力目标。

2.2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1)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是为幼儿提供一个较为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在教学活动中,师幼之间、同伴之间是相互的,幼儿有更多自由活动的机会,能更多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在科学实验中探究、发现科学的奥秘,寻找问题的不同答案。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环境是轻松自由的,教师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满足幼儿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2)促进交往合作能力。交往合作能力是人生成长中最基本的素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的教育活动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幼儿的合作交流能力。科学探究中的合作既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也有助于幼儿体验地学习如何围绕探究任务与同伴分工协作。小组合作学习为幼儿的积极交往和互动学习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学习平台,幼儿从中能主动交流,敢于尝试,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与同伴的交往互动中发展了合作能力。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一致的,是通过共同努力来完成一个小组任务。这样,小组与个体的价值就融为一体,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个体的价值也随之得以实现,自尊、自信等社会性基本素质也得到发展。

(3)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师幼关系,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这种民主、平等的的师幼关系,为幼儿提供了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解除了幼儿思想上的束缚,形成以幼儿为中心的自主活泼的小组学习形式,尊重幼儿与众不同的疑问和新观点,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经过小组成员间不同想法的碰撞后,进一步激发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3.1 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

3.1.1 精心设计科学教学活动,挖掘小组合作的学习内容

由于并不是所有的科学活动都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因此,在组织科学教学活动时对活动内容一定要进行筛选,了解哪些教育活动是可以合作的。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在备课时要设计好在一堂课中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在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方法、时间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与能力水平,力求顺应幼儿心理发展与思维发展的自然进程,这样才能取得小组合作学习良好的教育效果。如适合大班幼儿小组合作学习的教材有:《镜子的秘密》、《空气宝宝力量大》、《骨头啥模样》、《让热水变冷》、《士兵的迷彩服》、《纸绳承力大》、《让气球飞起来》、《小纸片大力士》、《光和影》、《大鞋和小鞋》、《学习分类和统计》、《方糖的溶解》《沉与浮》等等。

案例1:

在探究“空气宝宝力量大”时,教师提供多种材料,如装有水的水盆、空矿泉水瓶、锥子、吸管、纸片、平口的玻璃杯、氢气球、画有表格的记录单、报纸、真空吸盘等。

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师先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可以设计这样的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装满水的瓶娃娃,它想和大班小朋友玩个游戏,如果把它的瓶盖打开,放到装满水的水盆里,猜猜瓶娃娃肚子里的水会怎样?小朋友们记得要在记录单上写上结果哦。”

然后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探索怎样使水流出来的方法,并做记录。当有的幼儿发现水不会流出来,教师就运用材料,吸管和锥子等,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让水流出来的方法。教师小结:“当空气宝宝进到瓶子里,水就会被空气宝宝挤出来,空气宝宝,力量很大。看,老师这还有一杯满满的水,把瓶子倒过来用一张纸盖住杯口,水会流出来吗?请大家猜猜。”幼儿分组试试,进一步感知空气的力量。“老师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游戏,把报纸放到杯子里,然后把杯子放到水中,想想有什么办法不让报纸湿了”。幼儿再次分组探索,讨论尝试,交流结果。

最后分享交流。空气宝宝的力量真大,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第一个实验水流出来是空气宝宝的力量把水挤出来的,第二个实验水没流出来是因为空气宝宝的力量把纸片托住了。第三个探索,孩子们发现由于空气宝宝占满了杯子,水流不进去了,报纸就不会湿。

3.1.2 培养幼儿科学探索兴趣,发挥小组合作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主动地去学习,才会产生更多的探求新知的欲望,在科学活动中,如果幼儿对科学探索有兴趣,那么在活动时就会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他的智力活动效率也会提高。从而对探索活动充满信心,表现出对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因此激发幼儿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

案列2:

在探索“植物靠什么喝水的”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几个小组讨论的问题:

(1)出示PPT(动物喝水的情景),问: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喝水?他们是靠什么喝水的?人和动物都需要喝水,那么植物需要喝水吗?它是怎么来喝水的?为什么?幼儿在小组内饶有兴致地讨论起来了,并纷纷表述自己所知道的知识。

(2)老师出示一株芹菜,猜一猜,它是怎么来喝水的?为什么?再次开展小组讨论,并进行实验操作,来验证结果。幼儿在互动中,发现了秘密,将芹菜放在红色的颜料里,就会变成红色,原来植物是靠茎部来传输水分的,植物的茎到底长得什么样呢?小组合作对干植物是靠茎部来传输水分的功能了解起了一个伏笔。

(3)今天我们要来做个实验,解剖一下芹菜的茎。要求:四人一组,比一比,哪组发现芹菜秘密最多?记录的小朋友要及时把你们组发现的秘密记录下来。幼儿开始仔细探索(动手操作)、热烈讨论,记录员及时记录了小组内发现的秘密。

最后和大家一起分享研究结果,原来植物的茎纵向看像吸管,有长长的通道。横向看有一个个小孔,植物就是靠根吸收水分,然后利用茎这根长长的细细的小圆管运输水分的。圆满完成了小组学习的任务,极大调动了幼儿探究的积极性,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芹菜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只不过孩子们从未仔细观察、比较过芹菜在不同颜色水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老师用孩子们熟悉的材料,引发孩子们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比较和思考。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积极主动,有很高的探究热情和交流的愿望,充分发挥了自主性的探究能力。

3.1.3 创造科学教育活动机会,促使幼儿学会小组合作

瑞吉欧指出:相互交流、认知冲突、合作活动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在合作活动中,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同伴之间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他们互相帮助、共同探讨、共同合作,能促使不同层次的幼儿在参与中获得进步和成功。在科学活动中, 幼儿一起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教师应努力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

首先,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活动为幼儿创造一些合作机会。比如:在组织《沉与浮》教学活动时,教师问:“哪些物体是沉的,哪些物体是浮”?比一比,哪个小组实验做得快,摆放的速度快,再想办法改变物体的沉浮。各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大胆想象、实验,在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还要分工合作,有记录员、实验员。一边实验,一边及时地记录,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按要求有序地进行实验、观察、思考、讨论。

其次,通过非正规科学活动为幼儿创造合作机会。如:观察四季的变化、动植物的成长过程、天气的变化、水的循环等。例如:组织《多彩的秋天》,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展示。根据教师的任务,幼儿将自己搜集叶子的整个过程,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看他们完成的情况,可以看出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第二环节:观察探究。通过观察将相同的叶子放在一起,然后交流不同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环节:延伸。将各种各样的叶子放入科学区域内,动手动脑拼贴树叶画并进行展示。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孩子们对大自然产生了热爱之情,知道从小就要“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道理。

最后,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随机教育。如:在一次户外活动时,一个孩子看到一群蚂蚁在搬家,就问: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呀?蚂蚁都吃什么呀?……于是教师蹲下来和孩子一起观看。在孩子的一个个小问号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看蚂蚁是怎样搬动大食物的,从而让幼儿明白一只蚂蚁是无法搬动较大食物的,但许多蚂蚁一起搬就能把大块食物搬走的道理,而且还跟孩子探讨了蚂蚁搬家与天气的关系,以及蚂蚁的特性等。

我们正是利用这些具体的、活生生的实例,告诉幼儿合作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培养了孩子初步的合作意识。作为教师,既不要放过每一次让幼儿合作的机会,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提供合作的机会。

3.2 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操作过程

3.2.1 形成学习小组

(1)座位排列:幼儿园的座位排列原本就是按照小组学习的模式排列的,将座位排成类似于圆桌会议形式,4到6人一组。这样排座位,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共处和交流, 彼此之间加快了解和熟悉,有利于讨论、合作,有利于观察对方,有利于动手实践等等。

(2)有意安排: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孩子分别有意组合,方便他们取长补短,针对幼儿不同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获得愉快的合作体验。

(3)自由结伴:大班的幼儿已有竞争的心理,比如,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比赛时,各层次的成员会选择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伴进行组合。这种合作方式,使得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相互比较,合作效率可明显提高。

3.2.2 制定小组公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建立后,应制定“合作公约”,使幼儿能够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为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秩序、保证小组工作顺利进行等提供有力保障。这个合作公约的制定应遵循“民主自治”原则,让幼儿自觉参与商量决定,才会有“依法办事”的热情与积极性。

如:合作公约:

(1)商量讨论时说话轻轻,像说悄悄话。

(2)回答问题时声音响亮,使大家都能清楚。

(3)别人说话时认真倾听。

(4)请求别人帮助时说话要有礼貌,要用“请”或“谢谢”。

(5)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肯定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正确看法。

(6)遵守纪律,不随便离开座位,不讲与学习无关的话。

“公约”制定好后,要求大家遵守“公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激励小组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心的主人翁意识和团结奋斗的团队精神。

3.2.3 小组任务分配

要让科学教学活动中的合作行为顺利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是完成合作任务的关键,在教学活动我们要让幼儿明白:“同一小组的成员就是要一起干”,因此在分工时,同伴间要合作商量,活动时要遵守“小组公约”。如:在学习《毛豆朋友》时,有剥毛豆这一环节,我们让幼儿自由分组,然后提出问题:怎么才能看到豆子呢?看看剥出来的豆宝宝像什么,是什么颜色,数数有几颗,并把发现的情况记录下来。在合作时,我惊喜地发现个别组长竟然已经开始组织组员进行分工了。有的摘毛豆、有的剥毛豆、有的进行统计、有的记录并展示成果,很快任务就完成了,孩子们在活动中非常活跃。

幼儿园小朋友应为年龄小,常以自我为中心,在任务分配时,经常有争抢自己喜欢的角色或者争抢自己喜欢的任务现象,有时为了讨论某个问题,大家的意见不统一时,幼儿们个个争得面红耳赤,此时,教师要适时引导,确定分工。如:在《有趣的汽车》这一科学活动中,幼儿将自己的汽车玩具带到幼儿园,课间讨论时,有的说:“我的车好,它跑得最快。”有的说:“我的车才好呢!它还能帮人做事呢!”有的说:“我的是火车,它才是最快的。”一时间,孩子们争论不休,谁也无法说服谁。这时教师就要求孩子们合作商量,一是将汽车分类,二是小组间确定一位小朋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孩子们协商后,很快完成了任务。

3.2.4 教师扮演角色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观察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幼儿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合作或不合作氛围时,教师适时地调节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开展参与合作。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的展开。如:大班幼儿开展《点亮小灯泡》活动,教师要求幼儿合作进行实验,尝试利用电线导电的原理使灯珠发光发亮,活动进行时,教师放开手脚,让幼儿动手操作。然而尴尬场面出现了。有人拿起桌上的材料,开始动手,教室里立即讨论声、争吵声不断,同伴间相互争抢自己喜欢的材料,告状声彼此起伏。有的小组内无人会做实验,人人发呆。有的直接请老师帮忙。有的组内成员能力强的一手遮天,包揽一切活动,其它孩子无事可做。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幼儿如何解决问题。针对反复实验后仍然无法成功的小组,教师参与其中引导他们再次实验,尝试合作学习的快乐。

总之,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来回巡视,注意观察小组成员的各种行为表现,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情况,必要时,教师应主动参与到合作中去,成为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

3.2.5 小组合作的评价

在科学活动中开展有效的交流与评价,能够增强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增强幼儿的学习动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1)评价个人表现。首先要鼓励积极参与活动的幼儿,不管做得对错与否。其次是要真诚表扬,表扬合作顺利的幼儿,让他们讲一讲是怎样做的,引导幼儿体验合作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最后表扬落到实处,比如对于表现好的幼儿奖励一颗星到五颗星,内容包括“你今天发言了吗?”“你今天做对了吗?”“你今天遵守记律了吗?”等等。专门拣他们的优异表现讲,他们听得高兴,对合作学习更有兴趣。

(2)评价合作过程。从小组活动的秩序、组员参与的情况进行评价,比如评小组发言的次数、发言质量。重点是评价合作学习小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

(3)评价合作结果。说说合作学习效果、小组汇报情况,利用成果展示法,展示幼儿的合作成品,让幼儿欣赏到合作后的成果,产生愉快情绪。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要实行“捆绑式”评价,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和评价。无论评价标准如何变换,均应坚持把握“淡化个体、强化小组”的原则。把团体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强调“合作学习,荣辱与共” 的关系,培养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4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

4.1 增强了科学探索的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授课形式给幼儿带来了宽松与自由,孩子自主的学习更容易学会本领,也赢得了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喜爱,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也显著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提问题时,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不思考,二是结果完全错误或结果正确但方法单一。小组合作学习,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孩子及时得到纠正,不愿思考的孩子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孩子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这种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正是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

4.2 提高了科学学习的效率

通过小组合作,组内幼儿在协商、讨论中把各自对于科学活动的理解传到给组内幼儿,并与组内幼儿达成活动的同一个目标,从而提高了科学学习的效率。

“小组”接受任务后,为了要在课堂上很好的展现自我,势必认真思考,仔细研究,发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为了解决它们,不惜请教老师和同伴,这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自我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的效果要远远胜过教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的反复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获得了学习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很好地完成小组任务。

在以往的教学中会常碰到一些问题,如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而无法排除时,也就是活动过程中的重难点无法突破。在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和小组合作力量,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共同探索,顺利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小组协作精神。

4.3 培养了合作学习的能力

《指南》中提出,培养幼儿合作交流,探究中的合作既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也有助于幼儿体验和学习如何围绕任务与同伴分工协作。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为幼儿创设一个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为每个幼儿个体提供更多的合作交流的机会,使之在小组中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了交流与合作,并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比如,原来上课时,大部分幼儿讲话含糊不清,只讲短语,现在就能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这个图形是三角形,为什么这个图形不是三角形,有理有据,头头是道,本来幼儿只顾自己发言,基本上是不听其他幼儿发言的。而现在,他们能听到其他同学哪里讲得不对,哪里可以补充。会借助同学的力量,会根据学习提示,把学习顺利地进行下去。这比学到一点知识更为重要。

总之,合作学习,不仅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而且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相长,使幼儿变得更自信,更乐于学习。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王坚红.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第4篇

一、临床医学儿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儿科作为一个急症较多的科室,疾病的内容多、范围广,床位周转率很快,加上患儿有别于成人,医学生在儿科的临床实习中存在许多特殊的问题。[2]

1、实习难度较大,产生畏惧心理

儿科涉及病种多、知识面广、专业性强,需要掌握更多、更广的医学知识;儿科用药特殊而复杂,每种药物几乎都需要按体表面积或公斤体重计算药量,难以掌握并且易出差错;患儿常常不能自己叙述病情,而家长叙述的病史通常是由观察和主观推测而来,如家长观察不够仔细,则可能使年轻实习医师的诊断思路发生偏差。这些均使得医学生在儿科实习期间感到特别紧张,无所适从,产生畏惧和退缩心理,甚至不把儿科学作为择业的方向。

2、儿科病人具有特殊性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众多长辈的掌上明珠,家长对实习医生有强烈的排斥心理,一般不接受实习同学的问诊查体,更不用说侵入性操作;小孩身体标志没成人明显,操作时经常哭闹,体位很难固定,很多操作难度加大;再加上来自患儿家长的压力,带教老师不愿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给实习同学;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缺乏与患儿接触、交流的经验,因此在诊疗中遇到阻力, 从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影响学习主动性。

3、思想上缺乏重视

儿科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包括较多的分支学科,如小儿心脏、小儿血液肿瘤、小儿肾脏等,从字面上看,分类方法与成人内科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有的同学就盲目地认为在儿科实习所学到的东西在内科实习时基本上都能学到,从而忽略了儿科实习的重要性。

4、学习热情不高

儿科医生是个辛苦的职业,临床工作繁忙,经济回报低,风险高,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一部分实习生决定将来不做儿科医生,因此在儿科实习期间得过且过。

5、教师因素

儿科临床工作繁忙,带教老师仅能专注于临床医疗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心临床教学工作,把实习同学看作是写病历开检查单的帮手,有的甚至忽视实习同学的存在。

除此以外,诸如就业考研压力、师资队伍质量下降、教学管理不完善等内外科临床实习生面临的问题也不可避免。这些都限制了儿科临床实习质量的提高。教高[2009]4号文件提出要加强教学评价方法改革,逐步建立科学的教学监控评价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构建儿科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已刻不容缓。

二、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美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着手临床实习质量考试的标准化和客观性研究,到目前为止,建立了客观考试、论述题和口试、床边考核、计算机模拟、标准化病人与客观结构临床考试、等级量表、直接观察评价、出勤考核、病案记录评价、实习手册评价、视听录像评价、客观结构化或临床多站考试评价和改进型问答题等多种临床实习质量评价方法。日本对医学生实习质量的评价方法和内容有:对医学生的行为(技能、态度、礼仪)评分、对低年级评价有关诊疗的基本实际技术、对高年级评价较客观临床能力考试(OSCE)评价为高的能力。

我国医学院校临床实习质量的评价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走过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国内部分医学院校对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质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全面开展医学教育的评价工作积累了经验。黄秀云对临床科室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及学生自身知识培养三方面实施质量监控,证明对提高学生临床动手能力和临床教学质量,效果显著;季红,蒋犁,陈洪等对临床实习量化管理和考核进行研究与探讨,制定实习管理量化指标和临床综合能力量化考核指标;王慧萍,谢波,庄冬云认为,健全质量监控体系、量化管理实践全程可以实现对实习医生能力素质的全面评价。但从我国已经开展的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评价的现状来看,这一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3]。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医学院校及附属教学医院进行了相关研究。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11年构建了临床实习三维及三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儿科实习的特殊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及构建针对性强的儿科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三、儿科实习质量监控评价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处在临床实习阶段的2007~2009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可以看出,需要构建用于评价儿科实习质量的三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其一,用于专家评价医学生儿科实习质量的指标系统从综合素养、基本技能、医学知识、理论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用于专家评价带教老师带教质量的指标系统从临床教学能力、临床教学内容、临床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用于专家评价教学管理的指标系统从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教学条件、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再根据各级评价指标拟定出细化指标群。

其二,筛选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设计咨询、选择专家、定性修改和筛选指标等步骤。

其三,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即在第一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选择对本方面较熟悉的专家(不属于第一轮咨询的专家之列),进行第二轮专家咨询,设计第二轮专家咨询表,汇总咨询结果,利用专家咨询法使判断定量化,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其四,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

其五,在确立专家对指标因素的综合评判权重基础之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建立儿科实习质量监控系统模型,从而将定性评价结果量化,使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的客观性。

第5篇

通过本次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使科学的早期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为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2021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活动总结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1为了帮助家长和教师进一步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建立对儿童的合理的期望,获得科学育儿的理念和方法,真正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根据上级市局安排,我园从5月20日至6月20日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围绕今年宣传月的活动主题“砥砺十年奠基未来”,我园开展了以下活动:

1、面向社会开展宣传活动。

《指南》的出台凝聚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众多专家和一线教师以及关注教育社会人士的心血与智慧,充分体现了科学性、民主性与先进行、时效性、操作性强等特点。我园把开展这次宣传月活动作为传播正确理念、宣传科学知识、争取社会支持的重要契机。在进出我园的必经地段悬挂横幅标语,在幼儿园的大门前摆放了《指南》内容的宣传板块,在幼儿园的网站上全文发布《指南》的所有内容,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和深入社区宣传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让《指南》精神深入幼儿的家庭,让广大家长熟悉了解《指南》的精神实质。

2、组织学习交流。

我园围绕学《指南》、用《指南》,组织广大教师和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多样形式组织教师和家长分享和交流学《指南》、用《指南》的经验体会。今年开学初,我园就组织开展教师自学《指南》,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内涵和法规常识,特别是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育儿的理念和意识,用《指南》的精神引领和指导幼儿园日常保教工作。

3、开展科学育儿服务。

幼儿园通过家长会、六一活动向广大家长宣传《指南》,园长亲自向家长宣讲指南内容,并向家长宣传我园在《指南》的指引下开展适合幼儿的丰富的活动。各班在QQ群里帮助家长理解《指南》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涵、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点,引导家长学会认真观察了解孩子,充分尊重理解孩子,正确鼓励支持孩子。

4、各班出了一期学前教育宣传栏。

在园领导的精心组织和统筹协调下,全园教师的合作努力我园的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宣传月结束了,但《指南》的宣传工作并未结束,我们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正常做好《指南》的宣传工作。我们要认真学习《指南》,更新观念,充分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确立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坚持遵循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以多数幼儿在目标时间内可能达到的水平为基础,坚决执行幼儿园各领域的教学目标,科学施教,提高保教质量,真正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和各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

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2依据教委办《关于开展20__年镇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指导,为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营造全社会高度关心、高度重视和支持学前教育的浓厚氛围,形成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我园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宣传宣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教育理念,明确学前教育的政策方针。宣传普及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科学育儿的知识。切实让广大家长、幼教工作者走出误区和困惑。具体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杨琳琳园长为组长,业务主任颜燕语为副组长的学前教育宣传月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抓好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政治思想、纪律和师德教育,同时督促配合全园学前教育宣传月方案的顺利实施。

二、广泛宣传动员

1.宣传的内容:宣传学前教育发展政策,增强社会共识。

宣传学前教育管理制度,促进规范办园。重点宣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关于规范办园、科学保教的相关规定,坚持科学保教,规范办园行为。宣传科学育儿知识,纠正小学化倾向。广泛宣传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科学育儿知识,集中组织全园教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广大幼儿教师和家长学好《指南》、用好《指南》,学会把《指南》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实际行为。

2.宣传方式:通过宣传条幅和醒目标语,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进行宣传。

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宣传内容科学规范,确保宣传实效。

三、开展园区活动

1.全园教师集中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内容,并对本园教职工通过竞赛的形式进行学习《指南》情况的考核,促进教师自觉贯彻《指南》精神,提升科学保教能力。

2.向家长发放了宣传资料、致家长的一封信等,让家长对《指南》有所了解,了解了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初步感知学《指南》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3.通过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规范办园、科学保教和幼儿园科学办园理念,让家长对《指南》有更深的理解。

知道了教育孩子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树立了科学育儿的教育观念,为更好地教育孩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幼儿园积极组织各类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入幼儿园,从幼儿一日幼儿园生活中观察幼儿在园实际情况,感受幼儿自主个性的成长。

5.分段开展为期三天的悦动嘉博、演绎梦想庆六一文艺会演暨端午节活动,让孩子们过一个与众不同的,既能愉快地过节,又能在节日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并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充分尊重幼儿,并与幼儿一同感受在节日中的艺术氛围。

幼儿园通过以上活动形式,面向老师和家长开展科学育儿宣传活动,广泛传播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科学育儿知识,宣传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措施,帮助广大家长转变育儿观念,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自觉抵制各种违健康的行为。

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全面提高幼儿园科学保教水平。我园于5月20日启动以学习《指南》,了解孩子为主题的宣传月活动,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宣传国家学前教育政策、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及家庭幼儿教育等有关知识,切实让广大家长、幼教工作者走出误区和困惑。现将我园具体的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专人负责。

我园对宣传活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副园长、保教组长、教研组长为副组长,幼儿园教师为小组成员。组长负责部署工作、紧抓落实,副组长负责制定宣传活动方案、组织宣传工作的开展,由保教组长专人负责宣传月工作。

二、明确宣传工作的重点内容。

1、学前教育发展政策的宣传。

宣传中央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学前教育的政策及法律法规,明确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向社会各界、家长大力宣传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了解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的重大意义。

2、宣传建阳市实验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发展成果。

宣传管理制度,促进规范办园。宣传普及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宣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幼儿园一日活动行为细则》等一系列学前教育法规、制度及相关管理文件,坚持科学保教,规范办园行为。

3、宣传科学育儿知识,纠正小学化倾向。

学习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科学育儿知识,提升广大家长的育儿信心和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促进幼儿教育规范化发展。

三、面向社会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活动。

1、在园宣传《指南》内容和精神,提高科学保教水平。

通过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语,悬挂宣传标语,突出宣传活动主题,营造宣传氛围。发放《指南》家长宣传手册,积极鼓励家长认真学习宣传手册的内容,以更新家长的育儿观,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发展。力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2、社区宣传《指南》教育理念,增强社会共识。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育儿宣传指导,形成上下联动、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我园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学前教育政策方针;以展板、宣传单的方式,组织教师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和家庭,宣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一日活动行为细则》等一系列学前教育法规、规章制度,让家长、社会了解幼儿园坚持科学保教的行为。

3、向家长宣传《指南》要求,纠正小学化倾向。

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栏、发放宣传单、咨询活动等形式,面向家长开展科学育儿宣传活动,广泛传播先进的科学育儿知识,宣传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措施,帮助广大家长转变育儿观念,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

四、面向家长开展科学育儿服务。

1、结合六一开展家园互动活动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我园开展童心之悦,建发关爱大型庆六一活动。各年龄段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动,如:小班年段亲子互动游戏自制美味三明治,中班年段水果拼盘、自制泡菜,大班的快乐游园、欢乐小剧场等。为了增进亲子交流互动,我们还邀请家长参与我园大型的踩街活动和艺术表演活动,通过参与活动,观摩孩子们快乐自主的小社团活动及小班的表演剧,使家长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我园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指南》中提到的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交往中成长。

2、结合爱眼日,向家长开展爱眼宣传讲座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我园特别邀请南平二院的眼科医生来园给孩子和家长开展爱眼护眼知识宣传。眼科医生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孩子们直观了解自己的眼睛,通过实践练习、亲身体验让孩子们明白眼睛的重要作用,懂得要爱护眼睛,并学会许多保护眼睛的好方法;二院的眼科医生还给家长们进行爱眼护眼健康专题讲座,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重视保护幼儿的视力,通过进行爱眼家长有奖问答活动,加深家长对护眼知识的了解。活动的开展增进家园之间的密切沟通,帮助家长深入认识孩子的教育从早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家庭做起。

3、开展亲子郊游活动

《指南》指出:大自然为孩子学习和探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经常带孩子接触大自然,让孩子感受阳光雨露、山川河流的美好,在观察花鸟树木、玩沙玩水中体验到自然的奇妙和探究的乐趣。我园每学期定期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到大自然开展亲子登山、远足等活动,以萌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强健体魄,愉悦心灵。

4、开展家长开放活动。

本学期6月19日-21日,我园开展了以学习《指南》,了解孩子为主题的家长开放日活动。我们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幼儿表现,参与幼儿的活动,体验幼儿园活动的乐趣。教师们利用多媒体互动课件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活动时的精彩瞬间,向家长展示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教育活,同时还向家长宣传、解读《指南》,帮助家长理解《指南》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涵、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点。以便让家长明确教育方向,积极配合幼儿园有效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协调的发展。

5、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家长助教是我园在家园共育方面的一项重要举措,它是让家长根据自己的特点、专长,自愿报名,走进幼儿园,和教师一起组织教育活动,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如:乐乐的妈妈是教教舞蹈,她来园教孩子们跳舞,并表演肚皮舞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浩天的爸爸是牛奶公司的,他通过自己录制的牛奶怎么来的?给孩子们介绍牛奶厂的牛奶加工运输过程;还有的家长带故事书来给孩子们讲故事,现场给孩子们展示如何剪发,教孩子们学习剪漂亮的窗花等等,扩大了孩子们的视野和知识面,增进家园交流。

6、开展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指南》的语言领域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一直以来我园特别重视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我们积极倡导《指南》的精神,结合4.23世界读书日,开展了以我与孩子同读书、共成长为主题的读书节系列活动。此次活动面向不同人群分为三个系列,有教师之间开展的对我启迪最深的一本书读书沙龙活动,有班级内部开展的吟诵经典、小小故事会、评选阅读之星活动,有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共同参与的读书分享活动。同时还利用幼儿园网站、宣传栏开设图书漂流和亲子阅读好书推荐,使读书真正成为家园共育的沟通桥梁。通过此次读书节系列活动,激发了师生读书的兴趣,改善了家庭的阅读环境,提高了家长对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真正实现了快乐阅读、快乐成长的活动目的。

7、幼小衔接,双向接轨系列活动

建阳市幼小衔接专题研讨活动暨建阳实幼贯彻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交流活动在建阳市实验幼儿园圆满举行。参加研讨活动的有来自南平各县市区公办园、民办园的园长和骨干教师、建阳市城区小学低年级任课教师代表,建阳市教工委专职副书记曾祥健、教育局副局长梁军等到场指导。研讨活动紧扣幼小衔接主题展开。建阳市实幼熊芳芳、实小吴敏老师分别公开了大班及幼小衔接内容的示范课;实幼陆继淑、实小熊瑛老师分别以幼儿、小学生实践活动为例并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幼小衔接工作的经验和。曾副书记充分肯定了本次幼小衔接专题研讨活动取得的成果,并指出,实幼为全市幼儿园贯彻实施《指南》精神,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范例;为如何更好地实施幼小衔接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曾副书记建议幼小衔接要注意与时俱进,做到不揠苗助长、不简单重复,要善于运用跳一跳吃到果子的教育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希望以此次幼小衔接专题研讨活动为契机,推动全市学前教育朝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深入推动《指南》学习交流活动。

自20_年颁布《指南》以来,我园就积极组织老师们开展学习活动。先后派老师前往福州、武夷山学习《指南》精神,回园后对本园教师进行层层培训,逐层落实。

1、学习《指南》

每周由各年龄组组长组织本组教师进行《指南》学习研讨,教师通过撰写学习笔记、集体交流等方式,深刻理解《指南》精神,解读《指南》教育观、学习观、评价观、师幼互动的要求等,并针对《指南》中提出的各个年龄段幼儿发展的目标、幼儿发展具体要求与日常工作中的实践,交流自己的存在不足和努力方向。

2、实践《指南》

(1)为了更好地实践《指南》教育理念,我园组织教师开展活动设计大赛,观摩外出学习教师的汇报课,并在评课议课中更好的领会《指南》精神,运用《指南》。

(2)立足于本园的基于表演游戏的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深入学习《指南》精神,开展游戏、语言交流活动。

(3)5月23日,我园特别邀请省幼教专家彭琦凡老师来我园指导工作。彭老师在参观了我园的环境、区域活动以及游戏活动后对我园的教学提出了肯定并指出在践行《指南》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方向及整改建议。并为我园全体教师举办了一次生动的解读《指南》专题讲座,帮助老师们理清思路,指明方向。

通过宣传月活动,促进了教师、家长、社会之间的各个方面的沟通与联系,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发展,营造了孩子快乐的成长氛围,对我园的蓬勃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进作用。为此,我园将建立长效机制,把宣传月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围绕《指南》精神,围绕我园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围绕科学保教的先进典型和成功案例,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宣传特色,提高宣传实效,切实把科学保教的先进理念、成功做法和成熟经验变成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把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落实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之中。

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4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她使得大自然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每年春季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它推动着国家各项事业再次发力、继续发展。今年是国家“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启之年,借助学前教育改革创新的东风,教育部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开展20__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

本年度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主题是:《指南》--砥砺十年奠基未来,继续围绕深入落实《指南》,通过开展实实在在的宣传活动和教育服务,向幼儿园、家长和全社会传播正确的保教理念和科学的育儿方法,营造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支持儿童健康成长的氛围。基于以上要求,该园在部署实施阶段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今天,借此机会和各位同行作一些分享和交流。

一、高度重视,精心策划

学前教育宣传月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深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该园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宣传月的各项活动组织好、实施好。园内成立宣传月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细化制定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布署落实学前教育宣传月的活动安排,设计制作宣传月专刊。由大丰市教育局主办,大丰市实验幼儿园承办的学前教育宣传月专刊涵盖了关于科学育儿的多方面内容:引言、《指南》中五大领域的目标、学前教育防止小学化倾向等等,目的就是让《指南》精神和科学育儿能够紧紧融合到一起,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孩子的成长,提倡用科学的方法培育孩子。

二、创新形式,注重实效

1.提升教师对科学育儿的认识

我们深知,教育就像鞋子,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走人生之路。鞋匠要想做出合脚的鞋子,就需要充分了解脚的大小、形状,知道脚的需要和感受。也就是说,教育者只有在研究、懂得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长机制的前提下,才能够设计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试想如果教师没有学习理解《指南》精神,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又如何去向家长宣传,如何指导家长进行科学育儿呢?因此,我们首先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大丰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21年学期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及幼儿园针对文件制定的实施方案,明确“《指南》――让科学育儿知识进入千家万户”的宣传月活动主题,帮助全体教职工了解宣传月的内容、形式。认真学习《指南》精神,做好相关学习笔记,每位教师完成不少于2000字的总结心得。在分享学习《指南》体会的同时,我们还注重促进全园教师在实践中科学运用《指南》,开展保育教育工作,分享教育实践经验,分别开展了:骨干教师教学比武活动、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保育教师安全知识考核等。活动后大家进行集体反思、交流讨论,从不同的维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把握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正确了解孩子,反思和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2.引领家庭对科学育儿的关注

大家都知道,幼儿园只有和家庭、社会形成科学的教育共识,才会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在宣传月活动期间,我们利用幼儿园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展板等幼儿园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标语,以图片、照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营造宣传月氛围。通过园讯通、致家长的一封信“我和孩子共读书――家教经验交流”活动等方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通过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让所有家长走进孩子们的活动现场,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和孩子们一起作画,感受老师对孩子们耐心而又生动的引导,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家长理解《指南》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涵、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点,引导家长学会认真观察了解孩子,充分尊重理解孩子,正确鼓励支持孩子。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就是家长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和协助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促进幼儿园向更高层次健康和谐的发展。作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家长委员会对增进家庭和幼儿园间的信息传递,整合、提升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家园共育的众多形式中,家长委员会具有独特的优势,我园也特别重视家委会的宣传辐射作用。在宣传月期间,我们特别召开了学前教育宣传月――家长交流会,组织各位家长委员认真学习宣传月专刊,交流讨论教育心得,提出自己的家庭教育困惑等,通过广泛的交流和沟通,大家形成更加统一的教育共识,目的就是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全面的发展。

3.强化活动对科学育儿的深入

为了让科学育儿知识真正深入幼儿园,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

带孩子走进社区,感受大自然的美。《指南》中提出:要经常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孩子们是最喜欢接触大自然的,他们会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看!这一张张开心、快乐的笑脸。

让我的祝福陪伴你。《指南》中提出:要引导幼儿尊重、关心身边的人,了解同伴的需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大班有位叫陈文的孩子,由于在家玩耍不慎摔跤导致骨折,大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制作卡片,写上祝福,送去鲜花、水果。看,同伴的祝福让陈文小朋友很快康复,孩子们在这种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了自信和自尊。

我和妈妈跳起来。结合“六一”庆祝活动,孩子们和妈妈一起跳起了快乐的亲子操。结合亲子运动会,孩子们和爸爸一起玩起了有趣的体育游戏。爸爸妈妈们也仿佛回到了幸福的童年,和孩子们忘我的跳舞和游戏,这样的体验是多么宝贵呀!

快乐诵读我最棒。童年是快乐的,是游戏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自然的,也是诗意的,从幼儿学习母语的需要出发,我园根据不同年龄段,精选出优秀的童谣儿歌、清浅的古诗、浅显的儿童散文、洋溢着生活气息的谚语,把它们带到孩子们面前,还他们一个快乐的、诗性的童年,诵读童谣满足了孩子飞翔的心灵,给了他们一双会飞的翅膀。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由于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不一样,年幼的孩子变换了环境适应性差,所以幼小衔接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对孩子来说将会受益终生,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宣传月期间,我园还组织孩子步行到实验小学参观,孩子们观看了庄严的升旗仪式,戴上了梦寐以求的红领巾,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小学课堂,和哥哥姐姐们一起体验了快乐的小学生活。我们的活动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同时也帮助孩子们做好了进入小学的准备,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学习上了特别生动而又有意义的一节课。

幼儿的发展是个体因素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幼儿的学习离不开自身的探索、操作与表现,而游戏正是孩子们获得知识、能力的最佳时机,尤其是角色游戏,孩子们在做游戏过程中通过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创造性的反映幼儿生活。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的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他们能够利用已有的社会知识经验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它是幼儿对现代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地再现,能促进幼儿品质、行为能力和意识的提高,真正体现了现代的教育宗旨。该园在“六一”还开展了游艺活动,“飞达路美食城”角色游戏给前来参加活动的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纯真的语言,快乐的游戏,充分发展了社会交往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三、总结经验,常抓不懈

我们会通过幼儿园网站及时更新学前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在全社会的影响。认真总结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不足,交流讨论,重新拟定宣传计划,进行文字及图片资料的整理。组织展开“科学育儿”征文活动,举行家庭教育座谈会,努力把宣传月活动引向深入。

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5为贯彻落实县教科局《20__年__县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工作

1.认真抓好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

通过集中学、自学等形式,学习上级文件、传达各级会议精神、学习《3-6岁儿童发展指南》、有关法律法规等,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水平,并以理论学习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

2.认真抓好教师的政治思想、纪律和师德教育。

从老师的思想上引起重视,不断要求老师们要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

二、成立领导小组,专人负责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前教育宣传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

成 员:

三、幼儿园管理

1.坚持以法治园,严格执行有关教育教学法律、法规和政策,认真制订各类工作计划,并定期检查和落实。

2.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并按制度要求认真执行落到实处。

3.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良好条件,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

四、教育教学

1.严格遵循幼儿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保证幼儿每天一小时的户外活动和自由活动时间。

2.坚持以游戏为主要教育教学方式,除了教学活动以游戏为主外,还开展了区角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桌面游戏等,幼儿一日活动以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为主要目标。

3.开展六一文艺节目演出及亲子活动、家教问卷、家长开放日等活动。

五、具体宣传工作:

1.广泛开展社会宣传。

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册等方式,积极宣传省、市、县各级学前教育政策,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2.组织学习交流。

通过组织教师撰写学习笔记、集体交流等方式,深刻理解规范办园、科学保教,以及幼儿园办园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增强规范办园、科学保教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开展科学育儿服务。

通过召开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向广大家长介绍幼儿园科学办园理念,宣传科学保教常识,帮助家长理解《指南》的教育理念和内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第6篇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挥创造力,增强他们的科学意识,使他们的创造力获得提高。

 

一、从幼儿的特点出发设计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

 

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正处于初步对世界进行认知的阶段。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利用趣味性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探索掌握知识,促进他们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有效提高。

 

在设计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在快乐的探索中发现问题,引发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在趣味的活动中,幼儿把玩和学相结合,有效激活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根据活动内容进行大胆思考,创造性的完成探索活动。由于幼儿的自制能力不强,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他们很容易被周围的人和事所干扰,对他们的思路造成影响,使他们不能有效解决教师布置的探索活动。

 

因此,在引导幼儿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对幼儿的参与情况进行关注和引导,使他们尽可能的保持注意力集中,促使科学启蒙活动的顺利、高效的完成。

 

二、在教学中渗透科学知识,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在幼儿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大纲上要求的内容,还要在教学中渗透科学知识,让幼儿通过学习了解天文、地理、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通过把科学知识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认真探究,不断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让幼儿认识各种交通工具时,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初步接触到科学发明制作。

 

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让幼儿观看海底中动物生活环境,同时向他们介绍运用什么物品可以帮助人们潜入海底。通过学习,幼儿了解了要潜入海底必须穿上深海抗压潜水服,带上氧气瓶。在探究丰富的学习内容时,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主动探究掌握了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知识,让幼儿对科学奥秘产生了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意识。

 

三、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教学,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主动探究过程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掌握科学奥秘,使他们的科学意识和学习科学的兴趣逐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造性的运用自然资源进行教学,使幼儿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树叶收集活动,组织幼儿来到自然环境中收集各种树木的落叶。在快乐的收集活动中,幼儿认真观察收集到的叶子,了解叶子的颜色和形状。

 

收集活动完成后,教师让幼儿利用自己收集到的叶子进行创意组合。通过幼儿的充分想象,有的幼儿把树叶用针和线穿起来,组成一个树叶项链;有的幼儿利用树叶进行创意绘画,在一片树叶的基础上画出不同的小动物;还有的幼儿用胶水把大小不一的树叶粘贴成了一条小鱼。在幼儿自由自在的创作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并用作品展示了他们的想法。完成制作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让教师和其他幼儿了解自己的创造意图时,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获得了提高,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四、创设浓厚的学习环境,让幼儿主动进行知识探究

 

在进行幼儿教育时,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可以给他们创设浓厚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主动进行探索,通过仔细观察掌握更多的知识,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1.设置科学图书角。在教室中开辟一个图书角,摆放上又饿喜欢的科技书籍,让他们积极主动的阅读这些知识,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家的故事,让他们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在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2.设置动物饲养角。学校专门开辟一个地方进行动物饲养,如饲养鸡、鸭、鱼、兔子等小动物。让幼儿给他们喂食,并进行认真的观察。掌握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特点,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在有趣的喂养过程中了解小动物。

 

3.设置种植角。学校在种植角中种上豆角、黄瓜、大蒜等蔬菜,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果实生长时间和果实的形状、颜色等。

 

五、结合实验进行教学,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使他们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认真观察和操作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动手能力。例如,幼儿都很喜欢不倒翁的小玩具。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不倒翁,让幼儿进行玩耍。在玩的过程中,教师给幼儿提出问题:为什么用多大的力推不倒翁,它都能重新站起来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幼儿一边玩一边探索,他们发现不倒翁的底部很沉,推测出这是不倒翁倒不了的原因。

 

为了验证幼儿的推断,教师让他们用准备好的鸡蛋壳和沙子来进行实验验证。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幼儿先把鸡蛋壳中装满沙子,然后推到鸡蛋壳,发现鸡蛋壳没有站立起立。然后他们把鸡蛋壳中的沙子倒出来一部分,再次进行推导鸡蛋壳的动作,这时,鸡蛋壳倒下后马上立起来。简易不倒翁的制作实验让幼儿掌握了不倒翁的原理,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对科学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和生活中不断探究各种科学实验,在发展他们科学意识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综合素质,使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顺利进行,有效促进了幼儿综合全面的发展。

 

六、结合自然现象进行教学,让幼儿掌握更多的自然常识

 

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把握时机,结合自然现象进行教学,让幼儿在熟悉的情境中探究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使他们掌握更多的自然常识。例如,在下雨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幼儿演示雨的形成过程,通过观看,使他们了解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点或小冰晶,小水点或小冰晶相互碰撞、并合,变得越来越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就是雨。在出现日食时,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日食形成的原因,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拓展,让幼儿掌握月食的形成原因。通过结合自然现象进行教学,给幼儿创造了更多的和科学知识接触的机会,有效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七、鼓励幼儿进行发明创造,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在幼儿教学中,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教师要鼓励幼儿进行发明创造,让他们在课外时间和家长一起动手制作。通过大胆想象和创作,幼儿能初步制定自己要制作的作品,通过家长的帮助找到制作材料,共同完成幼儿的发明创造。通过幼儿的积极参与,制作出来的小发明能让幼儿对科学发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小发明作业。

 

例如,教师在让幼儿学过歌曲《小雨沙沙》的歌曲之后,给他们布置一个用废旧材料制作乐器的作业。在趣味性的作业中,幼儿充分的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有的用纸盘制作手鼓,有的用雪糕棒制作木琴,还有的把矿泉水瓶装上沙子制成打击乐器……通过幼儿的大胆创作,让他们初步产生了进行发明创造的意识,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多的关注和科学发明相关的书籍,随时收集发明创造用的材料,使幼儿启蒙教育高效进行。

 

八、及时对幼儿进行表扬,激发他们的探究自信心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的学习进行指导,在他们取得进步的时候进行及时表扬,使他们在教师的鼓励下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进行探究。在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活动时,教师要多对幼儿进行鼓励和引导,在幼儿出现错误时,不要对他们进行严厉批评,而是要耐心引导,使幼儿消除畏惧的不良情绪,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学习中,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在幼儿体验成功的同时,就会获得信心。随着信息技术和教学的相结合,在对幼儿进行表扬时可以和多媒体相结合,如幼儿回答对某个问题后,电脑中会出现表扬的画面,可以是五角星、小红花,还可以是得分情况。另外还可加上语音,如你真棒、太好了等。电脑中的表扬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新的刺激,对幼儿也有一种激励作用。

 

总之,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究积极性,使他们通过参与活动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让他们养成善于探索和思考的好习惯。在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时,教师要给幼儿创设一个浓厚的科学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科学启蒙教育取得实效。

第7篇

[关键词]疫情;儿科;临床见习

儿科临床见习是学生通过进入医院学习从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的过渡、从学生到儿科见习医生的过渡,该阶段主要是通过学生进入医院学习使其初步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儿科疾病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熟练完成儿科的基本操作[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学生进入医院见习。因此,为坚决落实教育部关于“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依托网络工具探索儿科临床见习新模式是目前特殊时期临床教学的重点。该研究通过分析依托网络工具的云见习模式在儿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探索疫情下儿科临床见习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2016级临床本科见习生74名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的学生均已接受基础教学教育和临床医学理论课程,所有研究对象对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

(二)研究方法。该实验为对照研究,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学生儿科见习3周。两组学生均由相同的教师进行讲授。

1.对照组采用原有的见习模式,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集中理论授课4次,包括临床技能、采集病史、液体疗法、X线读片。(2)学生在模型上进行技能操作练习;学生到病房现场采集和书写病史,教师批改并讲解。(3)学生分组进行以病例讨论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Learning,CBL)。组内教师提前一天发布CBL的资料,安排学生准备讨论内容,组织每位学生以PPT形式展示发言,并进行组内讨论,最后教师总结。每位学生进行2次CBL。(4)其余时间学生均在病房学习,包括跟随教师查房、了解患儿病情转归等。

2.实验组因为疫情无法来医院见习,所以依托微信、钉钉、腾迅等网络工具云见习模式,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采用网络直播形式进行集中理论授课,内容同原有教学模式。(2)采用网络视频会议,组内由学生扮演SP,其他学生采集和书写病史,教师批改并讲解。(3)CBL采用网络视频会议形式。每位学生进行5次CBL。(4)5次小测验:教师提前一天发布小测验范围。通过网络做题后,学生组内讨论,再由教师讲解。

(三)教学效果评价。见习结束后,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包括:(1)出科考核:进行临床思维和技能考核,每项各10分,由相同的教师按照评分表进行评分。授课教师不参与评分,做到“考教分离”。对照组的临床思维考核是随机抽取病例,老师针对诊断过程提问,学生现场分析和回答;临床技能考核是模型上实际操作。实验组的临床思维考核是随机抽取病例,通过网络视频教师提问,学生分析和回答;临床技能考核是学生针对技能操作过程进行表述或回答问题。(2)问卷调查:向实验组学生发放《教学效果评价表》,主要评价内容包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学习积极性等。每项评价内容包括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项。

(四)统计分析。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轶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共有74名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6人,男20人,女16人。实验组38人,男25人,女13人。结果发现两组学生在性别、主修专业课程学年平均绩点上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二)临床见习出科考核。实验组学生临床思维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三)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的形式随机向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8份,回收有效问卷38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疫情下的临床见习是有效的,对不能进行的临床见习有很好的弥补作用,能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建立临床思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见表2)。

三、讨论

第8篇

儿科实习医生心得体会范文1:

进儿科之前,听到一些别组同学对儿科的感慨:实习闲得发毛,带教老师很逗很扯。后来亲身经历了,发现后者比前者更让人感到无趣。很遗憾。主要因为这号人实在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讲起课来思路混乱、答非所问,还常常自以为是(可惜他自我炫耀时,我们没一个配合他- -b)。最后一天见识了他的字,果真字如其人——又长又飘。于是很庆幸上学期他因为出差没给我们讲课,否则一定会带我们跑偏...

总结了一下,这周我MS只干了两件事:研究肺部听诊和研究小孩儿为什么哭。

说起听诊,真是一项技术活儿——从第一天查房我不会辨别吸气相和呼气相起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之后回到办公室就开始自我听诊,无奈衣服太厚,一片寂静无声..Orz.接下来每次查房我都硬着头皮、努力屏息静听,最后总算听出了点什么。YEAH~

查房时另一大发现:几乎每个小孩对“白大褂”都极度恐惧。即便只是让他们张嘴看嗓子,也会闹得声嘶力竭。有时某个孩子一哭,邻床那位立即也被传染。虽然我从小就是爱哭鬼,可上医院时几乎从没哭过。所以对这些小孩的哭十分不解。4+0说小孩打针时哭是因为疼而不满,可是不满为什么就要哭呢?还有因恐惧而哭,MS是人很小的时候就形成的条件反射,可是哭就能解除威胁、缓解恐惧吗?好吧,我承认自己是实在闲得无聊才琢磨这些问题。不然不找点事做真的会长毛啊...

儿科实习医生心得体会范文2:

在儿科已经呆了三周了,再一周,我就可以从这个鬼科室出去了,想想就好兴奋,终于可以不要再忍受了。不过剩下的一周也还是够我受得了,毕竟革命尚未成功,我还需努力......

回想这三周,我的感受除了忙,还是忙,忙得我都快忘了什么叫休息了,甚至有时我都不知道自己叫什么了,只记得自己在儿科实习。从早上08:00到科室,要忙到23:00才能会宿舍。从门诊到病房,从查房到开单,从写病程到办出院,从化验单到整病历,从值班到交班,还负责当别人的出气筒,时不时挨顿骂。概括起来就是:做好了没人夸,一做错就死定。整个吃力不讨好!!

其实我也挺衰的,做好事的时候没一个人会看见,但稍一偷懒就被抓。想想就气啊,我努力想当一个好学生,结果......真想哭!记得我每天晚上都有去儿科加班到11点才回来,直到星期天晚上累了,就休息了一下,没去科室,结果就点名,被抓了。还有就是值班,那天晚上我做完所有事情,请示一线后就回去睡觉了,结果凌晨一个病人变症,突发呼吸骤停,一直抢救到06:00,连科室主任到来了,我去在宿舍睡觉,结果自然惨不忍睹......当天早上交班,全科室都向我投来同情的目光,并为我祈祷三分钟,默哀三分钟,然后就是批斗会......苦啊!!!

不过俱往矣,数人流人物,希望那时我还在......

一周之后......

呵呵,今天终于出科了,我此刻的心情实在是无法形容,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谁都看得出来。这几天,过得很high,因为一想到不久的将来,就可以从这鬼科室出去,浑身上下就充满了力量,真是腰不酸了,腿不痛了,脚也不抽筋了,整一个爽字了得。回头看着还在儿科受苦受难的兄弟姐妹们,我深表同情,不过也小小的幸灾乐祸了一番。兄弟们,我say goodbay了,你们顶住啊。

其实在儿科,我虽然过的郁闷,但学到挺多东西的。本来外科这轮的实习,我过的有气无力的,但儿科让我打起精神。刚开始是不得不精神起来,后来就成习惯,这样挺好的,至少除掉我身上颓废的味道,让我重新振作,我会继续将这活力进行到底的。

不说了,这种历史性的时刻,我要去happy了,发泄一下下喽。哈哈......

儿科实习医生心得体会范文3:

经过一晚紧张又期待的等待,终于到中医附一儿科诊室进行了第一次见习,病房的条件还可以,卫生也很干净,但我顾不了那么多,因为老师已经开始带着我们仔细地查房,一个又一个问题抛过来,我们似乎有点招架不住,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在一阵阵沉默声中,真想马上吞下整本儿科书,幸而老师比较仁慈,和言细语地教了很多知识,源于书本高于书本。

我所见的病例有6个月,男喘息型支气管炎,有明显呼吸声增粗,呼气音短促,呼气音延长;男,8岁,过敏性紫癜,化验单上有血尿、蛋白尿等,还有麻疹患儿,症状没有书上那么明显全面,要认真细心辩证。

第9篇

关键词:儿科;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医学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走向临床实际工作的最后一步,是培养其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在进入儿科实习前先入为主,觉得儿科不好学,而且临床工作繁忙,风险高,经济回报低,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一部分实习生决定将来自己不做儿科医生,加上找工作、考研的压力,对儿科临床实习工作抱着混日子的想法,得过且过,难以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笔者科室在临床本科生实习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儿科临床实习的成效。

1多种措施提高实习质量

1.1加强入科宣教

实习学生入科后需进行入科宣教,向其讲解本科室概况(其中包括诊疗新技术和新项目),介绍儿科疾病的诊断特点,掌握诊断的步骤和方法。初步使学生认识到小儿并非成人的缩影,每个年龄阶段均有自身的特点,有年龄段高发病、常见病,年龄越小与成人差异越大。儿科又被称为“哑科”,完全需通过儿科医师的临床经验和诊疗技能来判断患儿的病情,且儿科疾病涉及范围广,横跨内外科,儿童疾病有来势凶猛、起病快、病情变化快的特点,因年龄幼小,患儿不能详细描述不适,不能配合医护诊疗工作,要靠医师全面查体及详细问诊、实验室检查来明确诊断,强调问病史、体检在儿科的重要性;其次,要强调科室纪律,查房制度,儿科轮转时间及出科考试时间,考核的形式;最后要强调医德医风,使学生认识到儿科与其他学科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就算以后不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儿科学知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获得其对儿科实习的重视。

1.2加强参与感,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实习是每名医学生学习经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由理论走向实践,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重要阶段,是踏入临床实践的第一步,对医学生的影响较大。儿科教师在指导实习学生时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即结合各项检查指标和患儿临床表现,利用所学医学知识,快速对患者进行诊治的思维过程。对于每位实习学生入科后积极鼓励其参与儿科临床实践,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学生入科后给予分配床位,每个学生管床2~3张,病人入科后随带教老师一起问诊病史、查体后带教老师可先给予讲解患儿疾病特点、鉴别诊断、注意事项、诊疗常规;(2)目前我院已实行电子医嘱,医嘱修改方便,处理医嘱时可由带教老师制定治疗方案后由学生先行开具医嘱,当医嘱出现错误时带教老师及时给予纠正,并说明错误原因;(3)在儿科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要及时肯定实习学生的成绩,使其获得成就感,引起其对儿科实习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4)在工作制度方面,要求实习学生入科后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先行查房,在正式查房时由实习学生行病情汇报,带教老师进行查房后点评、讲解,同学对老师查房内容进行对比,明确自己不足,并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加以改正;(5)加强儿科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的培养,改变实习学生被动抄写病例开检查单的习惯,带教老师应带领学生多深入病房,并指导学生参加操作,为学生多创造动手机会,加强基本功训练,科室应定期利用多媒体开展远程教育学习,弥补儿科危重病例、典型病例不足的缺点,提高儿科实习的带教质量,指导学生掌握临床诊治要领[1]。以上方法避免了以往带教过程中实习同学入科后跟着带教老师往往干一些写病历、送化验单跑腿等任务,使其丧失儿科实习兴趣,避免得过且过,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1.3重视教学查房

每周常规安排一次教学查房,由具有副主任医师职称的教师主持,主要是针对各专业组收治的重点病例进行教学讨论,在每次教学查房前均提前两天通知学生所查病人及病种,发放病例资料,让每个学生自行查找和搜集相应的文献资料或相关知识,认真准备。教学查房时,首先由管床学生或带教老师指定学生汇报病史、实验室检查情况,并分析病例特点,讨论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重要辅助检查的意义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根据病史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和课前所查资料进行讨论,由教师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由主持教师总结本病应掌握的内容,介绍本病最新进展、主要的参考文献和书籍,对查房中学生的疑问进行点评,并提出思考。教学查房是临床教师展示医学素养、培养学生临床技能的重要机会。在教学查房中,要让学生完成体格检查,教师要及时纠正其中不规范的项目,示范正确的方法,可给实习学生深刻印象,并可能对学生今后的行医生涯产生深远影响。

1.4鼓励提问,对共性、疑难问题开展专题讲座

在带教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提问,带教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耐心解答,对儿科临床中的难点问题及学生的共性问题,可应用多媒体给予专题讲座,如大多数实习同学对小儿腹泻脱水补液及休克补液问题感到困惑,可结合临床病例给予专题讲座,并要求学生按正规医嘱方式给出补液方案,带教老师给予点评,争取让学生“理得清、记得住、用的出”。

2解决找工作、考研、实习矛盾的建议及对策

2.1问题由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得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由建国初期的44所、1.52万人,发展到2000年的177所、71.48万人[2]。近年来,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综合性医院需要的是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本科生就业非常困难,压力越来越大[3]。很多学生不想到基层工作,认为考研是就业的唯一出路,对实习得过且过,把精力都投入到考研复习中,考研结束后又紧接着是投简历找工作,去单位面试等,实习效果大打折扣。有些同学儿科实习结束时连问病史、书写病例都不会,动手操作能力更是一塌糊涂。2.2加强学前教育,端正学习态度实习、考研、就业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三者在时间上过于集中[4]。但是,作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医学专业的要求,必然是培养精英型、综合型人才,学历要求会越来越高,考研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必然趋势,对未来医生的要求,必然是专业性和学术性双方面的。而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一是靠学校的培养,二是靠实习医院的锻炼[2]。因此,对医学院校而言,在本科医学生入学时就应该向学生说明考研和实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尽早认识到考研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而实习是理论运用、培养临床思维、动手能力的必要过程,早早引起学生对实习的重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有目的的侧重研究生考试学科的学习,争取在实习前就熟练掌握研究生理论考试内容,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相互印证,用实际病例促进理论内容的学习,查缺补漏,使实习、复习相互促进,减少实习占用时间对考研复习的影响。

2.3加强就业服务

拓宽就业渠道,院校负责就业的部门和人员应尽早联系各层次医院,对有用人意向的单位尽早向学生公布,及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避免学生盲目乱投简历,解决其后顾之忧,将精力放到实习上来。

3重视考核,以考促学

在重视实习生思想教育、临床技能培养同时,给予定期考核,主要内容包括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书写病历、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出治疗方案,并对每项考核内容给予量化,与出科理论试题结合,分值各占50%;在儿科实习过程中,分期进行2次临床技能考核。考核可以对实习生实习期间的效果进行检验,促进实习生加强业务学习,还可促进实习生积极主动锻炼个人动手能力,避免死读书现象的产生。每次针对实习学生的不足提出改正建议,并在查房过程中有意进行复查,使学生考核后有意识进一步学习,改正自身不足。注意发掘其优点,并给予展示自己的机会,及时提出表扬,使实习生获得成就感,争取使每一个进入儿科实习的同学出科时均感到意犹未尽,为其以后的临床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由于儿科工作任务繁重,儿科疾病范围广,提高儿科实习教学质量必须发挥医学院校和带教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实习学生的积极性,有意加强实习生的参与,增加其对儿科实习的兴趣,使儿科临床带教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培养出合格的儿科学临床人才。

作者:陈永林 张惠荣 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参考文献:

[1]吴英杰,李霞,沈秋燕.儿科实习生临床带教的几点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366-367

[2]张艳.医学生临床实习与考研矛盾及对策[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01):70-72

第10篇

一、激发兴趣,增强主动学习科学的动力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发挥着无法低估的动力作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应为幼儿营造丰富多样的学习氛围,努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好奇心,引发对科学活动的探求欲,让幼儿主动亲近科学,主动探索科学问题,主动发现科学规律。例如,一位教师为了让幼儿探求“沉与浮”的科学秘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鼓励幼儿们自主或与同伴合作进行实验,让浮着的物体沉下去。幼儿们兴趣倍增,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浮”与“沉”的实验活动中。幼儿们想出的办法让人惊叹不已,答案精彩纷呈。有的幼儿会向浮在水面上的小船里投放石子,随着投放石子数量的增加,便会有幼儿高呼:“小船快沉下去啦!”执教老师立即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启发幼儿思考,从而加深“沉与浮”概念的认识,探求“沉与浮”的科学奥秘。执教老师抛出让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为幼儿构建了主动探究科学的平台,因而让幼儿对科学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幼儿们自然而然地便会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探求科学的过程之中。

二、适时放手,搭建主动学习科学的舞台

现代幼儿教育研究认为幼儿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幼儿以积极、饱满、热情的姿态调动幼儿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调整原有认知结构,大胆探索,不断尝试,勇于创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幼儿搭建主动研究、体验、创造学习科学的舞台。

(1)以幼儿主动参与学习为前提。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认为每个幼儿有能力自主建构自己的智力结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尽一切可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供幼儿探索的科学学习对象。如科学教育活动的工具、设备及其动植物标本等。让幼儿有充足的科学活动材料:放大镜、磁铁、量杯、量筒、塑料盒、塑料绳、各种各样的树叶以及小蚯蚓等小动物,为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供物质保障,以促使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科学。

(2)以幼儿思维力的提升为“着力点”。现代幼儿教育研究认为幼儿主体的发展离不开幼儿主体思维的参与。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幼儿对科学学习的感受与体验,让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应鼓励幼儿对科学活动进行自主独立的思考,鼓励幼儿迸发智慧的火花,对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独特思维表现,教师应大加赞赏、大加鼓励,及时肯定、表扬。

(3)以幼儿科学应用能力为“立足点”。学以致用是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采取有效策略,探求最佳途径,引导幼儿将学习的科学知识迁移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以科学的眼光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能创造性、有独特性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探求幼儿科学教育的最佳路径,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幼儿园教育指南》为准绳,运用现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研究理论指导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努力培养幼儿运用科学的能力,以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鼓励交流,体验主动学习科学的情怀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为幼儿构建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情境,努力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鼓励幼儿敢于提问,善于提问,鼓励师幼间进行交流互动,鼓励幼儿质疑问难。鼓励幼儿走进大自然,努力探索大自然中植物的花开花落,草木的萌发、生长,努力探索并积极交流动物的形态、习性、生存条件,感受、体验季节的变换及天体运动的规律等等。鼓励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内容、结构等进行交流、争论,以增强幼儿参与科学学习的信心,体验主动学习科学的情怀。

第11篇

【关键词】幼儿 科学教育 生态意识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24-01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背景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幼儿的成长环境和学习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对于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也越发重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如何从小就给幼儿灌输科学教育,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科学教育的背景。幼儿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喜好,在日常科学活动中,将自然科学的教育灌输给幼儿,激发幼儿对于科学的兴趣,教育幼儿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这样,才能从小培养幼儿的生态意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兴趣,不仅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的科普知识和常识,还可以丰富幼儿的教育生活。而如何才能教育幼儿热爱大自然呢,当然不能光靠嘴皮功夫来教育幼儿,让孩子们去亲近自然和回归于自然,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了实现幼儿的科学教育,先决条件就是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孩子们不再是笼中之鸟,神奇的大自然会使幼儿对科学教育活动产生巨大的探索兴趣。总之,对于科学教育不应该从应试角度的视角来教育幼儿,而应该让幼儿亲身体验大自然,从大自然中了解科学的奥秘,进而产生一种主动探索和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科学教育对幼儿生态意识形成的作用

科学教育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幼儿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利用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引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探索,从小培养幼儿的生态意识。而科学教育对于幼儿生态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首先,科学教育可以推动幼儿探索自然。幼儿与成人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缺乏意志力。如何培养孩子们探索自然的兴趣是值得幼儿园教师深入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认为孩子们探索自然的兴趣主要来源于幼儿强烈的好奇心。由于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幼儿就会对自然的发展和变化规律产生疑问,进而培养了孩子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其次,科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幼儿形成探索自然的热情之后,必然会导致孩子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变幻莫测的大自然是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幼儿科教知识的重要手段,应该促使幼儿化被动为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态度。孩子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会促使孩子们来保护自然,教育幼儿如何保护自然则是幼儿主动想学习的知识而不是幼儿园教师强制幼儿学习的内容。[1]

还有,科学教育是幼儿形成生态意识的前奏。科学教育可以导致幼儿对动物情感的变化,如教育幼儿爱好小动物。科学教育可以将孩子们对于动物的残忍行为转变为同情行为,直接教育幼儿尊重动物和保护动物。而对动物情感变化的同时,幼儿就会形成一定的生态意识。从冷漠到喜爱,将可爱的小动物变成小宠物,更有利于幼儿爱护动物,而爱护动物本身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表现形式。总之,科学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幼儿对科学常识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幼儿从小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培养幼儿生态意识的策略

幼儿园教师应该重视科学教育活动,因为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培养生态意识的关键,有利于幼儿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事物,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兴趣,以达到培养幼儿生态意识的目标。对于幼儿园实施科学教育的观念,可以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两个视角来探析培养幼儿生态意识的策略。

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来看,幼儿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首先,要丰富幼儿对社会和自然的常识,培养幼儿对于自然社会的兴趣和探索学习的能力。幼儿园教师在教授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孩子们的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孩子们对于科学常识的学习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培养幼儿不怕失败和挫折,勇于挑战的精神。此外,还要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寻找合适的科学教育内容,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激情。对于科学教育的内容,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从潜入深的教育的原则。适当情况下可以采用深入浅出的策略,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品质,进而形成生态意识。

从教育方法的角度来看,幼儿园教师应该采用实验操作的方法,让幼儿对于科学知识实现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在实践的循环过程。让幼儿亲自感受一下科学的力量和生态的作用,引导幼儿深入了解科学实验的作用和意义。游戏法也是灌输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幼儿园教师的任务不在是教授幼儿科学知识,而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播,穿针引线来教育幼儿。当然游戏法在让幼儿主动活动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 把理性的科学知识结合到游戏中,告别枯燥无味的应试教育,让孩子们快乐的学习。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和提出问题等方法也不失为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好方法,在培养幼儿积极思考的同时,灌输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当然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和不同特征的幼儿,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改进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幼儿生态意识的形成。[2]

科学教育有利于幼儿园有组织和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对于科学知识的喜爱和自然环境的热爱。科学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对动植物的情感,情感是培养幼儿生态意识的催化剂。通过幼儿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情感来激发孩子们对生态环境的探知和学习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是幼儿探索自然和形成生态意识的重要方法。科学教育不仅可以使幼儿自愿的发现、探索和学习,还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态意识。幼儿时期的生态意识与成人的生态意识可能存在差异,由于幼儿认知能力和探索能力的限制,导致幼儿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可能并不强烈,但是可以从教育幼儿不要破坏环境方面来教育孩子们。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一定要重视奖励爱科学爱发现的孩子们,鼓励并引导他们学习科学和爱护自然。科学教育的实施对幼儿生态意识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直接影响孩子们长大后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应该重视科学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形成爱护环境和保护大自然的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儿科护理学;学习任务;学习方案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141-03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知识够用、实用为限度,以掌握职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为依据。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知识目标放在第二位,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应用知识,而不是系统的专业知识;针对能力目标,确定相应的知识目标,掌握知识服务于职业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岗位专业知识为目标,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形成。如何利用三年学习时间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创新型高职高专医学人才呢?我校儿科护理学教学进行了探索。

明确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教学思路

针对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以人为本的观念,我校儿科护理学课题组通过对实习医院的深度走访调研,对护理专业职业岗位进行分析,总结本岗位主要的职业岗位能力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基础护理、住院病人护理及常用辅助检查、防治措施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临床护理基本技能操作、常见疾病的护理和危重症抢救的护理知识。职业技能包括:能对患者健康状况作出评估,对个体、家庭、社区进行健康指导和卫生宣教;会运用护理程序、操作规程对常见病和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与患者、家属及社区群体进行有效沟通;具有初步开展临床护理研究、护理管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职业素养包括:具备救死扶伤、勤恳敬业、关爱患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严谨细致、判断敏捷、反应迅速的工作作风;善于沟通、学习、创新,实施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具备团队协作精神。

基于对护理专业主要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结合专科办学特点,我校大专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服务区域经济,具有扎实的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和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具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适应医疗卫生行业的医疗护理、应急抢救、病房管理、初级卫生保健、健康指导和卫生宣教等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遵循以人为本、人性化医疗服务的理念,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和能力本位的教育观,确立本课程的教学思路是:树立整体护理、以人为本、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的护理理念;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根据护理岗位任务和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内容设计学习内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

护士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课题组通过与实践专家座谈调研,将护士职业生涯划分为4个阶段的成长历程:护理人员进入工作岗位最初5年的职业确定阶段,即毕业生到医院各科室轮转,承担病房助理护士工作,完成对医院及组织的认知,完成个人的组织化过程和护理职业定位。通过专科护理进修,在第5~15年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在此阶段进行专科护理或到ICU等特殊科室承担主管护师工作,经验不断积累,技术日益熟练精湛,相应的人际关系网建立起来,并形成自身发展优势。第15~25年是职业中期危机阶段。此阶段主要承担病房责任护士、副主任护师工作,成为专科护理专家或护理管理者。25年以上为维持阶段。此阶段主要工作岗位是承担病区责任护士、护理导师、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工作,并力争维持现有地位。具体如表1所示。

临床护理属于技术复杂、服务个体差异大、综合能力要求高的职业,从业者必须经历3年以上的专业学习,考取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证后方能从业上岗。护士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是: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护理评估(健康史、身体状况、辅助检查、心理和社会状况),提出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在医嘱引导下拟定护理计划、护理目标,在护理导师指导下实施最佳的护理措施,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完成健康指导。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作出护理评价,通过评价发现新问题,作出新的护理诊断和计划,或对前期方案进行修改、补充,使护理程序持续进行下去,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护士职业水平和护理质量。具体如表2所示。

开发以岗位任务为引领的学习领域,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

我校儿科护理学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学生在医院带教医师指导下,借助护理专业临床见习、实习指导等资料,熟悉儿科护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进行儿科疾病整体护理,即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措施和评价,熟练进行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并在带教医师指导下开展儿科急症的抢救和护理;初步具有进行儿童保健宣教的能力,能够针对儿科常见疾病进行健康教育;初步具有进行儿童保健宣教的能力,能够针对不同疾病进行健康教育;知晓儿科病房概况、病房设备和各项制度,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并具有不断学习、归纳提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学校课题组通过多次与医院儿科临床实践工作者共同对护理专业儿科岗位进行主要任务分析,结合本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选取了护理专业职业生涯前3个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选取每个学习领域中具有代表性、同时具有学习价值的职业活动为载体进行学习任务设计,从儿科基础到儿科各系统疾病护理,设计出3个项目共10个学习任务。将儿科护士岗位的主要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融入课程中,开发以岗位任务为引领的课程内容。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重主要岗位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主要学习任务,强调儿科常见疾病护理的学习和儿科常见“四病”的预防。注重夯实临床基础,强调体液紊乱患儿的静脉补液及护理内容,使学生熟练达到岗位要求,掌握临床护理要素,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注重服务西部工作岗位群,在学习任务上加强了营养不良患儿的护理学习,以利于学生毕业后服务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岗位群。在教学方法设计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将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以及启发式、引导式等教学方法合理运用于教学相应环节。通过本课程常用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各教学方法优势互补,实现“工学结合和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岗位能力,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后能够进行儿童常见病症护理。

同时,将儿科护士的日常工作任务转化为第三学年儿科毕业实习的主要实习任务。具体包括:(1)正确判断各年龄小儿生长发育情况;(2)开展儿科常见“四大”疾病的病情观察和一般护理;(3)正确测量各年龄期小儿体重、身长、体温、呼吸、脉搏及血压,并进行异常判断;(4)进行小儿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整体护理;(5)进行小儿常见传染病的病情观察、隔离、消毒及护理;(6)进行小儿各种化验的留置法及静脉穿刺;(7)参加小儿各种诊断性穿刺的准备及护理;(8)进行小儿常用药物剂量的换算和配制;(9)开展小儿哺喂技术及喂药技术培养,并指导家长;(10)参与儿科协助治疗的准备和技术操作;(11)进行儿科常见症状的护理;(12)参与儿科常规护理和交接班记录等。通过贴近岗位的培养,培养职业实用型人才,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

设计实践能力培养三环节,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建设三环节情境式学习环境,即多媒体辅助――以临床典型病例为载体的实践课程教学环境,全仿真实训中心和工学结合――医院临床见习学习工作环境,以及医院顶岗实习环境。第一环节通过多媒体、典型病案、疾病教学光盘等辅助课程教学,在熟悉“必需,够用”的儿科护理学理论知识基础上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初步了解岗位情况。第二环节借助全仿真实训中心、模拟病人、标准病人、电子标准化病人集合训练系统、工学结合和假期社会实践等与第一环节交叉进行,对职业岗位的认识逐渐清晰。第三环节在教学或实习医院顶岗实习1年,全方位、“零距离”地熟悉本职业岗位。

通过仿真场境、真实任务的完成,学生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总结、改进和提高;通过完成贴近临床岗位任务需要的综合性职业任务,学生职业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巩固与升华,达到从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发展、学会创造,适应就业后职业岗位发展的需要。教学中加强校企合作,规范校外教学和实习医院管理,形成校内外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把专业实践课程与直接获取医院临床实践经验的校外顶岗实习有机结合,使学生按典型实习工作任务要求,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熟练临床护理技能,强化职业能力。同时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习环节、考核方式等进行改革,以整体护理、人性化、个性化服务贯穿于“教学做”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评价内容职业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加强对学习和实习全过程的监督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由浅入深的学习方式体现循环递进

课程学习按照各疾病的临床过程、护理程序相同,内容不同的多个循环来组织。第一个项目(任务1~5)是基础,包含儿科基础和部分疾病护理。在第一个项目的学习中,学生在学习掌握儿科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入疾病学习,教师在疾病学习中给出每一种疾病明确的整体护理程序,要求学生学会阅读并实施,领会制定护理方案的基本方法。第二个项目(任务6~8)的每一种疾病给出2~3个不同的护理方案,要求学生讨论选择最优方案并实施。第三个项目(任务9~10)要求学生自己制定各疾病的护理程序并组织实施,教师给予评判,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体现职业能力培养的循环递进(如表3所示)。

顶岗实习按照儿科护理职业日常工作流程设计出的12项主要工作任务来进行,临岗学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循环递进地训练学生的临床职业能力。

加强工学结合,突出职业教育的开放性

儿科护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由于大专学历教育时间有限,早期安排学生以“职业人”的角度利用假期到医院、社区卫生中心进行社会实践,使学生尽早体会护士职业角色,熟悉儿科护理学知识,掌握技能,贯穿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并将人文学科,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知识和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多角度培养学生的高度责任心、爱心、同情心、善良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校内学习与护理实训基地学习结合、校内学习与临床教学和实习医院见习工学交替,临岗学习与顶岗实习结合,临床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强化儿科临床能力和常用护理操作技能。

我校儿科护理学通过岗位任务分析,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具体的学习领域。由于典型工作任务本身是贴近医院临床岗位任务需要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职业的典型工作内容和方式,突出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学习效果明显提高,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学生顺利实现由护生向护士的转变,为独立胜任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栋,潘寄青.对德国职业能力本位观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23-27.

[2]郭贵龙,李卓英,胡孝渠.案例教学法在肿瘤外科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OL].(2010-09).省略ki.省略/Article/CJFDTotal-YXJT201009026.htm.

[3]陈莉,许涛,许晓倩,等.发展医学模拟教学,提高临床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112-113.

[4]钟玉杰,王敏,李勤.从10年文献回顾分析我国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59-261.

[5]马一倩.高职高专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体会[J].全科护理,2009,(11):3083-3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