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改革论文

时间:2022-03-16 09:47: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程改革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程改革论文

第1篇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式的优势分析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德国的FelixRauner教授等人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这是以现有职业工作整体性分析与描述作为基础而进行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方法。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广,从推广的效果来看,其对提高职业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本身来看,这是一门对国际间商品交换的过程进行具体研究的学科,由于主要阐述的是进出口业务的操作流程,具有综合性强与实践性强的特点。从国际贸易实务的来看,与国际贸易的国际惯例和相关法律规定也呈不断更新的发展态势,这就导致如果不能及时将这些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渗入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学生毕业后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会受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新规则的掌握及实践能力较弱等方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本身有着较强的工作流程,不同的国际贸易业务有着固定的独特性,因此,在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可以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从我国职业教育需要来看,中职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应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参与,增加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可以有效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知识,符合中职学生特点。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层面对国际贸易实务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解,通过系统化的实践加深对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印象,进而实现把所学的国际贸易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系统思维以及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提高。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将国际贸易实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关注到了中职学生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通过以上对基于工作过程课程设计方法在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应用的优势分析,可以看出,中职教师应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内容与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科学合理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基础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要求教师必须以中职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内容为基础进行设计与组织。该教学方法在应用中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工作任务为基础,通过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职业应对能力。这就要求中职教师有较强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熟悉现有的国际贸易实务工作流程。在设计时,以为外贸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为目的,结合现有外贸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中职学校自身也可以通过与外贸企业合作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并不是脱离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强调和理论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在应用中通过引入工作任务、案例分析以及互动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是为了引导中职学生有效运用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知识解决工作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因而可以通过实训教学的方式将外贸工作流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身的角色扮演完成国际贸易实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模拟实训中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在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操作能力。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应用的流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需要相应的基础,还需要相应流程,才能保证该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通常情况下,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在应用中的流程如下:第一步,教师应对国际贸易实务中的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的建立基础是中职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中确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师应结合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教学任务进行分解。以出口贸易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从出口行为完成的层面出发,可将其分解为出口准备、拟定出口合同与签订出口合同、出口合同履行以及出口业务后期处理四个不同的教学任务。第二步,教师结合理论与外贸工作中的工作岗位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任务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结合工作岗位的要求对课程进行合理安排,进而建立以具体学习内容为基础的工作岗位流程安排。仍旧以出口贸易教学为例,在确定了四个不同的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可结合岗位要求进行课程安排。如出口贸易教学的出口准备阶段,该阶段工作过程的实现需要市场调研与寻找国外客户来支持,而这两个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掌握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技能,这个时候教师就应在课程设计中设置国际市场营销方面的理论知识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两者的紧密结合。第三步,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学习情境,实施教学。在教师结合理论与外贸工作中的工作岗位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情境的设置。通过学习情境的设置,增加中职学生参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仍旧以出口贸易的教学为例,教师以课程设置为基础,将不同的学习情境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安排,逐一实现这些步骤安排的教学任务便是一个完整的出口贸易工作过程。在国际货款的收付环节,教师不妨在课堂上把不同的结算方式设为相应情境让学生通过工作过程掌握课堂中应接受的教学内容。该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不同结算方式综合运用的能力,提高了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总之,在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中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能力。该教学方法在运用过程中具有的优势决定了其可以在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进行推广,进而有效提高中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效果。

作者:陈建明单位: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

第2篇

单片机原理课程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教学改革中,依托学校单片机基础实训基地和单片机应用实训基地提供的实训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单片机领域基础理论丰富和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1.1课程教学的理念与思路单片机原理课程其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在课程设置上以行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单片机原理课程中各学习项目的设计、元器件的选用、电路的焊接及软件编程都尽可能符合企业产品的生产标准.在教学理念上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的教学思路,整个课程完全以实训平台中的项目来制订教学内容,按典型工作过程划分实训项目,以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构建学习领域.教师可以把典型电路板引入课堂教学中,如单片机最小系统板、矩阵按键学习板、D/A转换学习板和LED显示学习板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初次学习单片机的直观感,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到每一个典型电路的组成.然后通过实验教学的与时俱进、实训基地的现场体验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较好地解决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该课程过程中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矛盾.

1.2单片机原理教学内容组织安排为了使单片机原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获得双赢的教学效果,将单片机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整合和定位,灵活地设置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前沿的知识融入课堂,加大教学信息量.注重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将要讲授的内容以任务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每个任务可能是一个子课题的一部分,每个子课题可能是一个项目的一部分.这样就形成了自下向上的教学方法,学生作为任务完成的主体,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边学边做中养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升华.此外,2006年就完成了单片机实训平台的建设,结合“三大”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单片机原理课程的教学计划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加强了实践环节的考核,即在每学期结束时分别安排1周、2周、3周的综合实验的设计任务.针对课程需要,采取阶梯式的方式设计若干个实际项目,学生依据自身的能力在设计学习项目时遵循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既能统筹兼顾,又能有的放矢的原则.通过一系列实训项目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动手实践能力.

1.3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单片机原理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单片机实训平台优势,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基础,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做课堂真正意义的主角.在教学环节中,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一是“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即任课教师将整门课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多个模块,每一模块由多个课题组成,每一课题由一个或多个任务组成,每一任务由任务目标、任务分析、相关知识和任务实施4个相互连贯的部分组成.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针对每一个任务提出各自的设计方案,各成员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最后由教师总结归纳的教学方法.二是“案例教学法”,即教师将真实的案例信息提供给学生并提出问题,组织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教师加以引导启发.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参与教学互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培训式教学方法”,即以单片机培训班的培训模式为参考,以企业项目或电子设计大赛赛题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设计能力为主线,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由于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个性化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的培育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依托实训基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2.1教学改革与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相结合高校的教学改革要紧跟人才市场变化形势,积极探索符合专业自身特点和企业需求的经典实训项目和内容.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教学,为社会培养具有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合作型的人才.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如每年的“凌阳大学计划”就是一种很好的校企模式.学生通过在实训基地的学习培训锻炼,很快掌握企业要求的各项基本技能,实现了学生到学员的完美转变,凭借其专业基础可以很快适应企业的各项要求.

2.2教学改革与实训平台相结合利用实训平台,布置学生完成一串灯的亮灭控制,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深刻理解指令是怎样转化成信号去控制电子产品的,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单片机软硬件协同工作的意义.学生完成这个实训后还可以进一步布置相应的课外实训题目,如各种彩灯的控制,十字路口的交通灯控制等.当学生学完LED数码管显示原理及显示方式后可以布置学生完成点亮一个LED数码管,用数码管的动态方式实现自己生日的显示,最后能够完成电子钟的设计.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通过实训平台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逐步学会矩阵键盘、定时器中断、液晶显示、串口通信、红外接收、A/D和D/A转换等单片机的实用单元电路设计,熟练掌握基本电路的硬件原理分析和软件设计.通过这种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带领学生走进单片机世界的大门,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并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2.3通过“项目制”实施一体化教学任课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组,根据教学情境设计任务,课前将任务书和相关学习参考资料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提早了解课程的基础知识.进入情境教学环节,教师先将关键环节示范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独立实践,完成任务.教师通过启发、提问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和思考,学生在此互动中可以自由交流彼此的想法,取长补短,最后找到一个最佳的设计方案.这样就将理论教学很好地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总结,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和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通过单元测试,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综合考虑各环节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参加各类竞赛的机会.

3结束语

第3篇

按照工作过程由易到难道复杂程度,遵照“强化实践、突出实训、讲求实效”的原则,从专业职业岗位实际需求出发,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基于工作过程[2]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使本课程具有鲜明的高职特色。结合制冷设备维修工高级职业标准和岗位技能要求,调整了课程标准,把实训内容融入项目式教学。为加深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本课程主要实施实践教学。将整个课程以不同类型的小型制冷设备为出发点,以专业知识为依托,通过实践教学,使教学活动更具体化,突出可操作性。

2.课程目标设计

《小型制冷装置安装与维修》是为培养适应制冷与空调技术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的、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服务的一门课程。讲授这门课,要联系和应用制冷原理、电工电子及机械工程基础的相关知识,阐述小型制冷装置的安装方法、故障分析的方法及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家用电冰箱、商用电冰箱(冰柜)以及房间空调器等常用小型制冷装置的调试与维修技能,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常用小型制冷装置和房间空调器的调试与维修技能。

(2)能力目标:1)通过自学获取新技术的能力;2)利用网络、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3)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4)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5)评价工作结果(自我、他人)的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一定的沟通和拓展等综合素质。

3.课程考核方式

根据《小型制冷装置安装与维修》的课程特点,我们打破传统的理论考核模式,采用综合考核的办法,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主要参照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任务操作、平时提问等;结果考核是指随机抽取任务,每组学生(2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并说明操作的依据。

4.结束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情景化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到辅助、引导及示范作用,以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

(3)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

(4)评价工作结果(自我、他人)的能力;

第4篇

论文关键词:课程改革;显性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有什么样的德育课程,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德育课程实施的效果如果,关键是看德育课程实施的效果,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德育局限于政治教育,甚至把两者等同起来。随着人们对高职教育质量观的重新认识,越来越多的人把德育置于更高的位置,德育是一个比政治教育更为丰富的以育人为背景的广阔范畴。因此,从根本上来讲,德育,具体到德育课程,就是引导受教育者该怎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教育过程,以及影响或渗透受教育者作为人的应有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包括高素质和高技能。这种对态度的要求包括个人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态度的养成。而传统的做法是把德育工作以“两课”的开设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实际岗位工作联系不是很紧密,因此,单纯依赖“两课”课程的开设来完成德育工作显然是不够的,而实际上也是收效甚微。因此,高职德育课程改革有必要在德育课程设置、德育课程建设方法上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加强德育课程的实施效果。

二、高职课程改革中德育课程的建设方法

(一)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融合

在显性德育课程实施中还应该把加强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学校道德和家庭美德等的建设落实到显性德育课程中,显性德育课程在每个道德范畴内分别要界定各自的道德标准、道德要求、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德育从隐性课程的角度来看,教书育人是十分必要的,“教书”离不开显性的正规专业课程,而显性的正规专业课程又包含着大量的隐性德育信息,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在德育课程改革中应该更多地重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融合,着重注意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隐眭德育课程主要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由课程设计者有意渗透到正规课程之中的,在正规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渗透着观点和方法,蕴涵大量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集体主义道德精神,我们的正规教学内容不单教会学生专业性的知识,还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载体,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

2.教学方法的科学有序。良好的教学方法也会传递给学生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信息,如活泼有序的课程活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思想认识等都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意识,把更多的认识性的德育课程内容转化为实践性德育课程3.教师良好精神面貌和行为规范的展现。教师的人格和行为在教学过程严重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言传有时还不如身教的效果好,如果教师只注重教学,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有育人的内容,只能是一个教书匠。只有做到言传身教合二为一,才能真正实现人师和经师的合一,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教师的品行和生活态度无一不影响着成长中的学生。也可以这样说,优秀教师永远是学生模仿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榜样和道德形象。教师对工作的敬业和热爱、教师无私的奉献精神及忘我的工作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风、高度的责任心等无不对学生具有直接和强大的感染作用。对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的形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环境建设

学校环境是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培养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相比,学校环境是可被控制的。所以,在进行德育时应把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作为德育的中心任务。所谓创造良好的学校德育教育环境,就是学校德育工作者根据德育目标和内容,一方面对现存的德育环境因素给予正确认识和区别对待,尽可能利用积极因素,摒弃消极因素;另一方面改造不良环境,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简言之,那就是对学校德育环境的合理利用和积极创造。只有通过利用和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如美化校园环境,陶冶情操;加强校园秩序的管理,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等,才能协调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德育的合力。

(三)社会实践

丰富的校园生活可以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更为广阔的社会天地也同样可以给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以巨大的影响。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早已不是一方净土,成为与社会紧密相连的一个部分。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高校必须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可通过多种形式将德育工作渗透其中。

1.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以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地方或社会实践活动的单位提供多种服务的实践活动。比如进行科技、教育、心理、法律等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的开发,工业生产环节的改造等。

第5篇

1.1中学音乐学科课程现状

第一,学校对音乐课程重视程度低。不少学校对音乐课程重视程度偏低,普遍存在挤占音乐课的现象,导致音乐课学时不足,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第二,公开课与常态课教学出入大。公开课时,教师对教材的挖掘会更加深入。而常态课的教学手段则比较简单,缺乏趣味性。第三,教师钻研教材的力度不够。教师对教材的钻研深度不够,对教材所蕴含的音乐情感的挖掘不够充分,无法将音乐作品内涵进一步提升。第四,音乐学科的地位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音乐教师常因待遇不公而影响工作热情。经常只有在验收、评比、合唱比赛、联欢和庆典活动时才会被学校想起和重视。

1.2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中学音乐教师队伍的素质现状与音乐新课程的实施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具体阐述如下:第一,教学理念陈旧、模式单调。一些音乐教师不愿意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手段单一、理念陈旧。第二,教学设计不当。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欠妥,导致学生上课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第三,教学手段不恰当。部分音乐教师片面依赖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单纯依靠现成的教学课件,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以上三方面问题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笔者认为,要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更好地推动新课改发展,关键在于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

1.3现行中学音乐教材现状

现行的中学音乐教材存在如下不足:第一,教学内容系统性不强,编排呆板。教材内容以单元为目标来选择,封闭单一、呆板不灵活,与音乐学科本身的创造性严重相悖。再加上教材内容的系统性不强,不利于学生的积累,学生通常是学习了下册就忘了上册。第二,教材内容枯燥、单调,缺乏地方性内容。福州初中部的教材经过了人教版、人音版,近年来又改用新版人教版教材。在教材里,民族的东西太少,国外作品太多,课本上的歌曲过时且难学,使得学生提不起兴趣。同时,相应的教学资源(如光盘)配套较少。高中部使用的是人音版的教材,教材内容过深。教师若坚持按教材教学,学生则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与热情。

2中学音乐学科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笔者从如下三个方面,谈一些对我市中学音乐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的个人认识。

2.1注重音乐课程的人文内涵,提高审美教育功能

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过于强调音乐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忽视了音乐教学的审美愉悦性。当前实施的新课程已经注意到了这点,但缺乏对课程内容背后,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所以教材对此的改变不大。

2.2搭建音乐资源的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中学音乐课程,必须要重视各种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各学校要积极拓展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搭建平台,实现音乐教学资源的共享。例如微课、晒课、网络课程和网络学习等模式可以作为音乐教学的有效补充。

2.3打造高素质的音乐师资团队

优秀的师资力量是音乐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支撑条件。针对新课程的要求,应设计好有效的培训活动,通过开展名师示范课、专家点评、论坛主题报告等多个角度的活动,引领一线教师的教研方向,打造高素质的音乐师资团队。

3现行初中音乐学科教育改进的措施及方法探讨

3.1优化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模式是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载体。目前中学音乐教学仍主要沿用“我教你唱,我说你听,我动你跟”的传统的课堂模式。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和能动性。而优化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其特点如下:第一,主体性:让学生参加自编自导自演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二,综合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如:眼、耳、口、手、足、脑、身等,把听、说、唱、弹、演、赏等多种活动综合起来。第三,过程性:注重师生的参与和教学的双向互动,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第四,文化性:突出民族音乐的文化性、世界音乐的经典性。在优化的音乐教学模式下,音乐教师可经常抛出一些问题,由学生去自主收集素材,做成课件,上课时也可由学生主讲。教师还可以开展诸如音乐交流、音乐日记、给世界名曲贴标签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3.2优化音乐教学素材资源,建设共享的音乐教育资源库

目前,音乐教学素材资源包括:学生合唱作品;以中国民间打击乐曲为摹本的多声部节奏组合;音乐欣赏教学资料等。有效的教学素材资源,应具有如下五个特点:第一,科学性:要保证教学素材资源所涉及内容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第二,导向性:确保材料的励志性,素材内容应积极、健康向上,同时符合德育的渗透要求。第三,适应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经验,符合艺术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的要求。第四,直观性:学生能通过感官获得直接的体验。第五,思辨性:能引发学生对于材料相关问题的探究。由于音视频教育资源文件大,应组织专家根据上述原则筛选出一批有价值的音频教育资源,建设可共享的音乐教学素材库。素材库的类型主要有小型课件库、图片素材库、动画素材库、音效素材库、教案库、试题库、教研论文库、百科知识库等。共享的音乐教学资源库的建立,能大幅度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与创造性思维。

3.3通过有效的岗位继续教育,提高中学音乐教师的学科素养

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音乐学科的专业技能。学科技能是从事音乐教师这一职业的基础。但教师拥有这类知识越多,并不意味着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就越好。第二,教育理论及能力。主要指音乐教师所具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力。第三,文化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不断吸取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借鉴和学习他人的成果为我所用。有效的岗位继续教育,有利于教师深入研究别人的优秀教学案例,用别人的经验丰富自己,使自己的专业成长更加有效。

3.4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建设,弥补现行中学音乐教材的不足

按照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自主管理的体制。除国家课程以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一定的比例。地方和学校可以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根据《标准》编定的教材占教材总量的80%~85%,其余15%~20%留给地方教材及学校教材。可见,根据学校自身需求,编写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教材,是弥补现有教材不足的一个良好办法。下面就以福州铜盘中学为例,说明校本音乐教材资源开发的思路。福州铜盘中学是福建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学校有三十年“双拥共建”的优良传统,“双拥共建”是学校的办学特色。近年来,铜盘中学从自身情况出发,承担了福建省基础教育改革——“国防特色教育”项目的试点工作,开发出了“国防教育”系列校本课程,彰显出学校的办学特色。铜盘中学音乐教师结合实践中的发现和一些时代性的知识,自编了一套国防校本音乐教材——《军歌嘹亮》。它展现的是我国各个时期的军歌,以及军歌发展的历程。介绍了战争时期的军歌、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的军歌、改革开放后的军歌。整套校本教材的特点如下:第一,教材体系与结构较为科学,设计新颖,图文并茂。第二,评价意识强。教学内容中充分呈现学生自我评价、过程评价、互相评价及教师与家长评价相结合。第三,强调审美体验意识,关注人文精神,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

4结束语

第6篇

(1)课程本身的实践性与传统理论授课的矛盾

目前对软件测试技术的教学活动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是理论讲解为主,而且理论也仅仅是一些测试理论,例如测试用例设计理论,测试过程理论等等。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引入简单案例,但是只是截取案例中的一小部分。整体上不系统,而且案例引入的过程中要持续不断地讲解需求,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及负担。后续没有实际的项目支撑进行测试执行环节,学生对测试活动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理论抽象阶段,缺乏从理论到实践的过度环节,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2)测试执行环节缺乏连续性

没有实际的测试项目进行测试执行阶段的支撑,学生的测试理论与测试执行缺乏连续性。

(3)适当地引入测试管理工具

缺乏真实项目的实践环节。实践教学环境不完备,大多数院校也会在测试活动中引入测试管理工具,但是由于没有被测试系统。单纯是对测试管理工具的讲解,没有实际地对测试管理的操作,很难收到好的效果。

(4)校企合作困难重重

高校已经认识到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也在不断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例如校企合作,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校企合作困难重重。现阶段,校企合作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企业向学校派遣工程师进行讲学,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企业方面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很难要求企业投入多余的精力为学校输送合格的访问工程师,而且即使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讲课效果也不甚理想。综上所述,高校在软件测试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由于实践环节的欠缺导致高校传统的对测试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存在了很大的偏差,因此需要对软件测试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建立完备的项目化实训过程,同时建设完备的教学环境、并结合软件企业的测试流程,让学生在项目化测试过程中学习知识的同时,体会企业的真实测试流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基于企业测试流软件测试课程改革

(1)引入企业真实的测试流程

针对软件测试技术在校企合作中的困难,在软件测试技术教学过程中引入真实企业的软件测试流程,完成真实系统的一整套测试流程。

(2)引入学生的真实项目案例

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过难过易都不合适。过难的情况下,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理解系统,这样会在整个过程中占用过多的学时;过于简单又不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拟采用学生自己开发的真实项目案例。学校对自己开发的项目会比较了解,不需要重新学校需求,也不需要熟悉系统,这样可以省去很多重复性劳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打造测试管理服务器

测试管理工具是测试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种工具。因此本教改拟架设测试管理工具,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掌握测试管理工具的使用。

(4)自动化测试工具实践

自动化测试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同时完全实现自动化也是大多数软件公司不断追求的目标。因此自动化测试技术也是测试人员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本教改引入自动化测试工具QuickTestPro-fessional用于教学。同时引入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基于企业的测试流程,整个项目的从理解需求、测试需求以及管理需求开始,制定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以及执行手工测试和自动化测试,最终提交缺陷报告,软件测试管理服务器参与全程的测试管理。针对每一过程都有测试输出。

(5)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师资水平

第7篇

上机实验课是《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上机实验课应有的作用并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一项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即便将理论知识学的扎实透彻,但遇到实际的编程问题时却很被动,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就是高职院校对实验的重视度和关注度不高,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实验机会及指导,这样一来,学生的动手能力就相对较差。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上机实验课的流程就是学生上机编程来完成教师预先布置的编程任务,教师则会呆在机房内随时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这种实验方式没有给学生设定明确的上机目标,致使学生没有完成任务的紧迫感,甚至有的学生在教师看不到的时候肆意玩乐,这样一来,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不难看出,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高能力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2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职教育更侧重于将学生培养成能够满足工作岗位或职业需求、掌握相应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改革教学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改革教学内容就是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引入适量的案例,将基本理论的讲授穿插于案例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选择恰当合理的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它的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选择具有适用性及代表性的案例,而且这些被选择的案例必须能够包含Java程序设计中的大部分知识,这些案例既区别于课堂上的举例,但又和它们具有一定的联系。为了能够很好地展开案例教学,教师在课前需要对案例教学进行周密详细的安排,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它们分别是发放案例素材、组织案例实施、区分案例分析中的理论分析以及操作分析、安排处理案例教学中涉及到的外延知识。案例教学能够在课堂上很好的结合理论与实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带着问题去分析案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授,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不仅能够使学生拓宽知识面,掌握分析问题的技巧,还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更好地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因此,相比传统的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更够满足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2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今社会团队协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改革教学方法最主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实行小组教学。所谓小组教学就是很据自愿或者协商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平均划分成几个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推选出一个成员作为组长。在课堂上,首先教师需要在对典型案例进行讲解的过程中穿插对Java语言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而接受理论知识,并且深入了解Java语言面向对象的特性。然后教师通过为每个学习小组安排编程的任务来使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并且分析讨论后每个小组都要确定出最终的解决方案,由教师来点评这些方案。为了能够使学生高效率的完成规定任务,教师要在分析讨论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及纪律要求,并设定一个恰当的完成期限。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彰显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以及突出了教师协助引导的作用。小组教学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进行不同的思想交流,擦出智慧的火花,正如萧伯纳所说“如果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还是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但是我有一种想法,你有一种想法,交换一下,双方就都有了两种思想。”这就说明了通过小组交流,学生思维会更加活跃,从而产生更优的思想。通过小组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度,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分析、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小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迅速接收到来源于学生的反馈信息,比如反馈分析案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信息,通过这些反馈信息,教师能够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2.3考核方式的改革

对教学成果进行考核对无论是教还是学都能做出恰当的评价,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通常采取考核这一手段来对教学的效果进行检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通常采取卷面考试来进行考核,而且最终结果往往是由一次考试的成绩来评定的,也就是说,无论学生平日里表现多好,但如果在作为最终考核的那次考试中发挥失常,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否认这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够对学生的能力、知识以及技能做到真实的反映。由此看来,为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恰当合理的评价,改革考核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制定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重点突出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对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学习进行考核时,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展开考核工作,相应地,学生总成绩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另一部分是平时课堂表现成绩。具体来讲,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教师要求每个小组在对案例分析完成之后,做出案例的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综合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为假定的任意一个应用领域或虚拟企业设计一个信息管理系统,然后模拟其运行环境,最后进行编码或者程序设计。总之,就是给予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知识、技能、操作等综合能力的机会,这种考核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牢固、系统的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这方面的考核成绩占据较大的比重,在总成绩中通常占据60%的比例。另一方面,也就是占据总成绩40%的平时成绩,具体来讲,就是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课堂小组讨论中每位学生的表现,并且加以记录,给出相应的分数。此外,在本门学科结束学习后,教师需要组织每个小组进行小组内成员间的彼此评价,相互打分。最后,教师通过对这两小部分的成绩进行综合的评定,给出每个学生最终的平时课堂表现成绩。

3总结

第8篇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内容丰富,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相当高。笔者以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材中国画内容的教学为例,分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美术教材中。可以看出,在中小学美术教材中,国画的教学重点主要有“欣赏•评述”和“造型•表现”两种课程类型。在“欣赏•评述”类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赏自然和美术作品的形、色、质感、材料、形式、内容等,感受美术作品传达的思想、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看法,体会不同美术形式多样的表现力,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在“造型•表现”类课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中国画的一些简单技法,帮助学生用毛笔、宣纸等绘画工具大胆画画,体验国画用笔、用墨的不同方式和效果,运用形、色、肌理、空间、明暗等美术语言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发展个性表现能力,传递情感和思想。国画教学在基础美术教学中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小学到初中的学习,能够对中国画的用墨(焦、浓、重、淡、清)、用笔(中锋、侧锋、逆锋)、色和墨的结合以及审美情趣等有深入了解。从国画的教学内容来看,首先,教师要有相当的基础人文素养。如教学《飞天》《敦煌莫高窟》等内容时,教师必须向学生传达这些艺术作品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而不是止于对造型、色彩等技法层次的分析。其次,教师要有相当的专业素养,即专业绘画的能力。美术课程是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在“造型•表现”课程类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线条、形状、空间、色彩、明暗等造型要素,能够运用笔、墨等国画的绘画工具进行大胆创作,因此,教师的绘画演示必不可少,对教师的技法掌握和运用的要求也较高。最后,教师要有相当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传授知识的能力,能够较好地组织课堂、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等都是教师上好课的必备素质。

二、高师美术教育的“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教育活动的“产品”是学生,高师美术教育的“产品”就是高师毕业生,而“产品”质量的好坏要由需求方即用人单位评价。在笔者对中小学美术课程开展情况的了解中,有部分毕业生的教学能力存在不足,最常见的就是“懂而不会教”。部分毕业生专业水准不错,但不懂得如何组织课堂教学,一肚子知识倒不出来,这是教学方法和技巧存在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师美术教育目标定位模糊,片面效仿专业美术学院,课程设置上过于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教法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重点应该有所区别。专业美术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艺术家,而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则是为基础美术教育输送合格教师,二者办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如在中国画的教学中,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其课程设置注重学科知识的精湛,并以专业方向教学为特色。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设有中国人物画、中国山水画、中国花鸟画、中国画综合四个专业方向。一年级主要是中国画基础课程阶段,包含书画常识、书法、素描、线描、写生、古画临摹、理论基础等。第二至第四学期结束后,学生自由选择深研的专业方向,不同的专业学科方向教学内容各不相同。如中国画花鸟方向课程为白描花鸟、古画临摹、工笔花鸟、没骨花鸟、写意花鸟、下乡写生、论文创作、画论、诗词题跋等。我们可以看出,专业院校课程设置详细具体,学生对中国画的学习由浅(基础)入深(方向课程),以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国画创作能力,其教学目标是培养艺术家。应该说,在中国画学习方面,专业院校侧重于知识技能的精研,高师美术教育则侧重于中国画的基础学习。但目前部分高师院校美术教学的“师范性”立场不坚定,从培养方式到评价体系都片面效仿专业美术学院,忽视一般高师院校在师资和专业建设力量上与专业美院的差距,轻视美术理论、教育教法等课程的开展,甚至急于培养出艺术家为学校打响知名度,这种功利的取向模糊了教育目标。如,在高师美术教学实践中,一般设有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以及教育实践类课程。在一些高师院校中,通识教育课是大学语文、英语、体育、计算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这类课程大概占总课时数的20%,专业课程占50%左右,而突出师范特色的教育理论、实践类课程仅占10%左右,专业课程的受重视程度不言而喻,而教育理论、实践类课程被轻视,课程设置存在偏颇,反映到毕业生的质量上,其教学能力不高也是可以想见的。

三、高师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路径

1.明晰定位、回归“师范性”价值取向

上已述及,由于部分高师院校片面追赶专业院校,在教育目标上偏离“师范性”的价值取向,课程设置上偏重专业课,弱化了教育理论及实践类课程,导致毕业生在教学能力上存在欠缺。因此,高师美术教育课程改革首要的就是明确办学目标,回归“师范性”,回归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美术教师的目标。师范美术教育与一般的专业美术教育不同,如果在教育教学方面按照专业美术院校的标准进行教学,过于强调美术专业训练而忽视师范性,便失去了美术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2.增加教法训练内容和人文基础课程

现在部分高师美术教学中,教法训练的内容受重视程度不够,而“师范性”的要求正是要培养“会教”的教师,因此,增加教法训练课程的比重是必然的趋势。目前,高师美术师范技能课程一般将中小学美术教材作为素材进行讲授,高师美术教育教法训练应紧贴基础美术教育教学内容。以中国画教学为例,基础美术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包括山水花鸟的造型、表现技法及欣赏和评述,那么在高师课程教学中,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山水画、花鸟画临摹及创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模拟中小学课堂教学实例,选取适合中小学教学的山水画、花鸟画的教学范例,为学生做示范课。如,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讲解山水画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分为2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欣赏山水画,分清近、中、远景在山水画中的不同表现方法,讲解树和石头的画法(1课时);第二,教师指导学生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边讲解边让学生跟着画,体会用笔、用墨的关系和对工具性能的掌握(1课时)。示范课后,应该让高师学生准备试讲,组织学生听课、评课、讨论,以取长补短,探讨适合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另外,在教法训练课程中应增加计算机辅助美术教学这一内容。计算机是现在中小学生熟悉的工具,在美术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美术欣赏课,使其呈现方式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3.增加人文基础课程

第9篇

1.单片机教学的现状

1.1实践环节过于死板,忽视了应用能力培养传统的实践环节教学是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指导书步骤就能完成,这使得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变少,无法掌握单片机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几乎为零。而且目前的单片机课程在实验教学时,往往是让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给出的简单连线操作(这个过程实际只需要接上电源、地和单片机仿真板上引出的相应引脚插针到实验箱上对应单元就可以了),然后烧录程序。因此学生在实践环节遇到的问题,全部变成了软件编程的问题,使做实验变成生搬硬套的完成任务。因此,导致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任然很差、不能独立完成设计,更不能在竞赛中灵活应用。

1.2我校教学现状我校单片机教学并没按合理的课程设置,倚重C语言的单片机语言很早就开课,与单片机教学存在巨大的脱节。导致学生不能把二者更有效的结合起来;某些专业把单片机课程和数电、微机原理等基础课程一起教授,甚至提前,这会导致学生没有一个较好的理论基础,一下上升到一个高度,使学生学习非常吃力,十分空洞;同时实验课程过于死板,根据实验指导书依葫芦画瓢,收获甚微;课程设计过于模板话,缺少自我创新,学生马虎对待,导致结课后学生几乎一无所获。

2.课程改革

2.1教学内容的改革针对我校单片机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首先进行了培养方案的调整。制定教学大纲时对教材进行相应删减,对于老化、无关和过于理论的内容进行删除,增加一些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实际案例和最新的单片机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C语言的学习,让学生既能看懂汇编语言,同时也能够运用C语言进行编程。在理论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建立以具体任务为教学主线,通过有趣的实例引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理论内容。出于学生对验证性实验的抵触心理考虑,我们把所有验证性实验全部改为设计性实验。在具体实施时,提前把下一次实验课所涉及的原理及相关内容告诉学生,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在实验课上,首先要求学生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进行硬件仿真,然后编写程序。考虑到时间问题,我们的实验课在进行排课时采用四节连排,并且实验和理论各占一半学时。为了更好的解决学生理论和在实践中反映的问题,使理论和实验联系起来,每个理论老师必须带所教授班级至少两个班的实验课。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老师随机提问,通过回答问题和操作情况给每个学生评分。统一制定教学计划,每堂课有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基本任务完成后由实验老师针对所在班级情况布置扩展要求,并记录实际完成情况。实验教学虽然跟传统相比加强了设计环节,但是仿真软件跟实际设计还是有所区别。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为期两周的单片机课程设计环节,首先由指导老师给出多个题目方向、基本要求和原则,学生根据兴趣选择相关题目进行仿真电路设计并列出元器件清单,然后根据老师发的元器件自己焊接。在这个环节里,学生不再能依赖实验指导书或者课本,而要独立思考,完成硬件设计和源程序的编写。在调试和焊接过程中,学生还必须自己动手分析解决出现的问题。通过课程设计这个实践环节,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单片机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既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又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非常有利的。

2.2教学方法的改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理论教学时老师可以先带学生们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仿真实验或则给学生演示生活中的实际的例子,带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然后针对里面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形成团队和竞争对手的关系,给每一个小组安排较有新意或实用性的课题,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各自设计思路,然后论证方案、编写程序、连接硬件,最后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实现了学中做的目的。同时通过相互竞争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中,要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了更好的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特别是在实践过程中老师应当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对待教学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自己动手解决这类问题。老师只需给学生指明方向,避免多走弯路,并解答已经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使同学们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学到了实际知识,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心。

3.结束语

在各类电子竞赛的推动作用下,单片机课程中运用各种教改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实践打好了基础.经教改初步实践,我院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在单片机类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作者:李敏单位: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第10篇

一、从形式化教学逐渐向实用性教学发展

从传统意义而言,高中英语教学注重课堂教学表面现象,通过统一发展过程对学生整体进行有效提高。然而这一思想所忽略的则是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对于学生整体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片面作用,而实用性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所谓实用性教学则是指对不同基础学生的进行相对应的培养过程,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能力培养,进而带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在不同阶段的学生中都能够得以体现。例如,在讲解动词-ing形式的用法(作主语、宾语、宾语补足语和作定语、表语及状语的用法)时,笔者没有按部就班地讲解其各自的用法,而是让学生用动词-ing造句子,并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形式化的教学,而是更偏实用性,更容易使学生记住。

二、从理论运用能力向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所迈进

高中英语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于教师来说如何能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则是一种挑战。传统高中英语教学进行高强度的理论运用能力的培养是在所难免的,而所产生的效应则是高压学习氛围不断浓厚,而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然而在现阶段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则是转变这一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所在,通过对课堂教学情境有针对性的建立,使得学生能从高压教学氛围中得到解脱,促使学习过程能够充满趣味性,进而带动学生主动学习欲望的不断增强,达到通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对课余时间进行有效利用,这样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就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比如,我们可以适当运用游戏辅助教学,寓教于乐,提高课堂效率,也可以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切身体验,增强兴趣,加深认识等等,这些方法都可以驱走学生的疲倦,提升课堂效率。

三、将追求短期目标的实现逐渐向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

传统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其根本目的则是在于通过教学过程使得学生成绩能够有所体现。然而对于学生长期发展而言并不能达到长期有效的最终目的,这种短期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而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时展背景来看,如何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学以致用,同时能够达到有效地举一反三,并且对其知识进行深入探索则是最终目的所在。在这里教师则应对教学根本目标进行有效转变,通过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质进行科学培养,使得课程发展的长效性能够得以充分体现。这对于课程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较多,要求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对学生能力、素质给予全方位培养,突出学生为本的思想,最终体现当今高中英语教学发展最终目标,比如,在一些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适当贯彻德育,美育。等等。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应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的外语教育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从不同的教学实际出发,为高中实施素质教育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四、结语

新课程改革对于高中英语教学而言犹如一股春风,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改变与思考。近些年来,众多的英语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改革了教学理念,转变了教学重点,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功,这让我们也更加坚定了新课程改革的信念。让我们携起手来,重新认识英语教学,共同迎接新课程改革,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来完成高中英语教学的华丽蜕变吧。

作者:陈丽钦 单位:福建省连江县第二中学

第11篇

关键词:创设活动英语课堂活动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被称之为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因为我们认识到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活动教学”的探讨与摸索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认识上展开的。学生在课堂中不只是倾听者、接受者、被训练者,还是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实验者、探索者加入进来的。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显示其主观能动性,他有优点要展示,有想法要表述,有问题要暴露,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反复认识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

英语课堂活动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这些都会更加容易得到实现和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也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和加强。

丹麦语言学家叶斯帕森说过:“教学外语的首要条件看来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接触外语,使用外语,学外语像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浸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外语教学忌以教代学,也就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教师可利用教学艺术,根据学生的好胜心,兴趣,爱好和求知欲,把所学的内容用多种练习,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大量口语练习中形成能力。使学生融汇贯通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要做到这些,教师们可精心设计,把适当的课题导演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语言情境,让学生比较轻松,自然地达到训练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

在以上认识的指导下,我通过围绕学生展开活动,从这几方面进行“活动教学”的探讨。

一、创设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活动简易可由学生操作

1.表演短剧

让学生把故事性课文编成短剧式对话,由学生们表演。把程度不同的学生组合成一组,对白多的角色由英语较好的学生扮演,对白少的角色由英语没那么好的学生扮演;这样促使同学之间在准备过程中,相互帮助,团结协作,谁也不愿因为自己而影响表演效果。学生们寓语言训练于娱乐之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例如BOOKIII的UNIT3THEMILLIONPOUNDNOTE就是一个很好的剧本。在新教材中,节选的是开始的部分,其实这个故事还有许多精彩的片段,例如是ATTHETAILOR’SSHOP那一场。这可以让学生去搜集资料,然后自由选演哪一场。

2.抢答竞赛

传统的老师提问,然后指定某某学生回答,这方法是很好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抢答、竞赛这些形式让提问更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回答的兴趣。在BOOKIII中Unit2HealthyDiet,Warmingup部分中讲述食物分为三种:1.Energy-givingfoods2.Body-buildingfoods3.Protectivefoods.这时,让学生分为四个小组,以竞赛的形式,看哪组最能正确地列举各食物分属哪种类。接着,Pre-Reading部分中,要求在给出的两种食物中选出例如脂肪成份含量最高的一种。这部分以抢答的形式。然后累计各组的分数,对得分最高的一组作出表扬。

3.编著故事

通常,一说起写作就让人头痛。而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像,编著故事的话,学生就很热衷,从而培养了练笔的习惯。

例如,BOOKIIIUnit1FestivalsAroundtheworld第二个Reading:ASADLOVESTORY我的教法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写故事的续集:“故事中的男女主角LiFang和HuJin最后的结局会是怎样呢?”(这个问题的活动,结论一定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但应该让学生充分讨论、研究,发表自己的构想)。这是四人小组的活动。这任务一布置下去,学生就感到很兴奋,因为他们这个年龄,对爱情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而且现在有机会让他们自己写爱情故事的结局,他们的热衷程度可想而知。小组之间的讨论很激烈。然后,在课堂上给机会让积极的小组在班里面说出或演出他们所编的结局,并让同学们对每个编剧做出评分,选出最好的。如果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每个小组表达出来,可以让他们写成书面的形式,然后贴堂,让每组同学的构思有机会在公众前展现,这也是对他们的劳动成果的肯定,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一种成功!:

二、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是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正是给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为学生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创设条件。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评价,可以畅所欲言,可以说出自已的看法和想法,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三、反馈,整理,使活动教学真正作用于学生

要成功且又有成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在创设活动情景时,老师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学生,熟悉教材。在组织课堂活动教学时,适当地把学英语学得好的与不好的学生搭配起来,给每一位学生创造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也就是学生对知识的反馈,整理。对于他们即使是微小的进步也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从而让他们产生积极情感,促使他们的变消极为主动,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成功感。课学活动教学,能够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参与课堂活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也不仅仅只是知识,还有学会交往,协调合作的个性品质的培养。

英语课堂活动教学在吸收了传统教学的优点的同时,融入了活动课以知识的应用为主,强调多样性、主动性、自主性的优点,进一步完善了英语学科教学体系,使英语学科课堂教学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融入了新课程的理念,更具有时代的气息。

参考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第十一章关于“教学原则”江苏教育出版社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二至三页基本理念

第12篇

他们热切期望自己的大学体育课程学习能扬弃传统体育项目的程序和模式,摆脱规则的束缚,更多地灵活运用多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进行体育活动,追求大学体育课程要有鲜明的求异、前卫、创新、突破传统和刺激体验等,希望学校能更多地开设如攀岩、轮滑、登山、体育舞蹈、健身艺术、健美操、搏击、电子竞技、皮划艇、游泳、桌球等减缓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的体育课并使这些项目在高校流行和普及。由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新标准》的硬性要求促使学校必须开设以田径的中长跑、立定跳远为代表的身体素质练习必选项目以及学校开设的选修体育项目种类较少,造成了学生对大学体育课上课的排斥性和选课的被选性。这些必然会对处于特殊时期有着特殊心理需求的青年大学生产生较强的压抑,不契合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让他们的青春活力和热情呈现出分化和湮灭的趋势。在新形势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已迫在眉睫,势不容缓。

二、现状分析

(一)全国艺术类高校分布情况

艺术类高校指培养具备各专业知识,能从事各专业门类教育和实践的人才的普通高等院校。我国现在有本科艺术类院校40余所,并且在各类师范类院校、综合类大学中多设置音乐、美术、传媒等学院(系、科)。截止到2013年全国拥有艺术类普通高等院校95所,其中本科42所,专科53所。本科中公立院校30所,民办本科院校7所,民办本科独立院校5所,河北省现有艺术类高校19所。

(二)河北省艺术类高校招生学生人数现状分析———以河北传媒学院和河北美术学院为例

河北传媒学院和河北美术学院作为河北省民办独立自主招生艺术类本科院校,近年来受到社会的青睐。招生日益火爆,近三年来这两所大学招生人数基本维持在1800~4500人之间。在圆很多青少年梦想的同时也引来了连锁反应。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有时男女比例1∶5,有的专业甚至只有1~2名男生或没有男生,这也就给大学体育课程造成很大困惑。

(三)公共体育课开设现状

教育部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文件中明确规定:“体育课三自主”模式。各高校在遵循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同时,创新发展了自己的特色项目,努力满足当今学生健康需求,公共体育课选项课逐步增加,全国各地高校都已开始实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自己院校体育课程的有特色的创新改革。河北传媒学院和河北美术学院也执行此规定,开设了不同的公共体育选修项目课程。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出这两所学校一年级开设了公共基础课(身体素质练习),二年级都开设了不同种类的体育选修课(专选),三年级没有开设体育选修项目。河北美术学院把散打和初级剑术分别作为一门选修课项目来上,这两所学校开设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部分休闲体育项目。二年级开设各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以常规型教学课为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河北传媒学院为伤、残、病、弱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课。河北美术学院没有。但根据教育部2014年《高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文件的要求》,这两所学校开设的体育选修项目都没有达标(不少于15项),学期内容安排不够合理(三年级没有体育选修课)。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在二年级选课时“被选课”和盲目跟随别人选课。同时对伤、残、病、弱学生也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待。

(四)公共体育课师生比例

教育部要求体育教师与学生数量比例为1∶150,从表4来看,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美术学院师生比都远远超出教育部要求,体育教师数量缺口极大,尤其是河北美术学院。这就加重体育教师工作量,会导致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质量不高,消极怠工,身体疲惫。

(五)公共体育课班容量及男、女生比例

河北传媒学院公共体育课班级2013年的男女比例为:1∶6,2014年为1∶5。河北美术学院公共体育课班级2013—2014年男女比例均为2∶3,这两所学校的女生在学校中占主体地位。校园中的女学生是具有现代思想并充满青春活力的知识型群体。一方面,她们体育锻炼的主观思想参与倾向是积极的;另一方面她们也存在着“挑剔”和“求助”的消极意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备良好的体育习惯,随年龄的增长其惰性明显上升,存在娇、懒、软、怕的不良习惯。在这种情形下,部分女学生走出校门后,便彻底与“体育”分道扬镳了。漂亮的面容、美丽的身材是当今所有女学生追求和向往的。有些女学生为了拥有美丽的身材往往去吃大量的减肥药,去过度地节食,这样大大地损害了身体的健康。女学生的身体的可塑性较大,她们的体型、肌肉和内脏机能都有显著的变化,她们除柔韧素质外,其他素质如力量、耐力、灵敏、速度等方面都比较差。女生被选课现象严重。

三、教学设施和场地利用

(一)教学工作实行微机管理

随着体育教学工作信息量越来越大,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体育教学管理方式已明显落后,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在繁杂的管理工作中导致低效率和高出错率,也不能更好地体现面向学生、为学生服务。在体育教学管理的实践中使用教务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网上评教系统,学生可以网上查询体育成绩,网上选课。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已经基本实现了体育课程网络信息化管理。

(二)教学场地利用(以河北传媒学院运动场地为例)

学府路校区拥有400米标准田径场1个(8道),面积为18960m2(含足球场);室外篮球场7块,面积为3480m2;室外排球场2块,面积为2160m2(含周边空场地);羽毛球场地2块,面积为480m2。整个室外场地面积为25080m2。警安路校区拥有300米标准田径场1个(6道),面积为6453.8m2(含足球场和2个室外篮球场);室外篮球场1块,面积为420m2;室外排球场1块,面积为162m2;综合室内运动场地1个,面积为2738m2;室内综合健身房1个,为974m2;室内练功房1个,面积为368m2。整个室外场地面积为7035.8m2;室内场地面积为4080m2。栾城校区拥有室外篮球场5块,面积为2864.47m2;室外排球场12块,面积为4571m2;室外网球场10块,面积为6937.33m2;室外毛球场6块,面积为491.4m2。整个室外场地面积为14664.2m2。三个校区的运动场地合计室外面积为46780m2,室内面积为4080m2。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学生人数在10000~20000规模的普通高等院校,运动场地人均室外4.7m2,室内人均0.3m2,我校运动场地室外面积应为62571.1m2,室内面积应为3993.9m2。我校现今运动场地室外缺失15791.1m2,室内缺失0m2。健身房现空置,有攀岩场地和多功能健身器材。运动场馆基本保证了公共体育课体育教学的使用。推进群体活动的开展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有部分室内场馆资源浪费。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