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9 07:24: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2-0223-02
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简述
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史中,炎黄子孙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凝结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基本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和谐持中,崇德尚仁以及爱国主义情操等等。
(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造就了勤劳不屈的中华儿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至诚不息,不息则久”这都无一不表现着中华儿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自强不息还表现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执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大气。中华文明之所以五千多年来传承不息,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靠的就是中华儿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从2006年百年不遇的大旱,到2007年南方冰雪灾害,再到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这些都是中华儿女谱写的一曲又一曲自强不息之歌。
(2)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情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励着许多的仁人志士为国家,为民族前赴后继,拼搏进取,寄托了古人对祖国矢志不渝的热爱和一片赤诚之心。从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到今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完美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它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还在于它的炎黄子孙的社会责任感,对自己国家的忧患意识。
(3)和谐持中,以德化人。和谐持中,以德化人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一种高尚风范。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这其中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会促使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个人身心间的和谐能使人做到遇事宠辱不惊,进退有据;而人与自然的和谐能达到“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道法自然”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描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些优秀的传统思想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 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我们的教育观也随之发生变化,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们依旧挂在嘴边,但效果却常常不尽人意。现代教育实施的是科教兴国的战略,学校天天都在倡导素质教育。尽管素质教育没有明文规定要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是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却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指引。孔子说:“因材施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但是这种思想,这种教育方式却在学校里没有得到真正实现。虽然现代教育主张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教育,表面上是为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添了一股新的力量,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是满路荆棘。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冲击。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的实践也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实现了跨时空拓展,突破了原有时空的限制,而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交往等方面也面临着全球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跨国界的文化交流、文化交往中,会通过文化价值观、模式方面的冲突、磨合与整合,而建构起新的文化关系和模式。当我们吃着麦当劳、肯德基的薯条,喝着可乐,看着美国大片、日本动漫,玩着日韩游戏的时候,国外的学者却在努力地学习四书五经;当韩国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申请为他们国家专利的时候,我们也只能捶胸顿足,后悔不已。在这个文化冲击的过程中,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在逐步外流,而我们正宗的传承人却正在不知不觉地受着国外“快餐文化’,的侵蚀,丢掉我们自己最优秀、最应该学习的优秀传统文化。
(2)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认识模糊或兴趣淡薄。对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现在许多青年人根本不感兴趣或存在着片面、模糊的认识。由于认识的模糊,他们把传统文化认为是文言文、古诗词本身,以为弄来古代的服饰、器皿,模仿古代的仪式就是在传承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以为学习了文言文、古诗词就传承了传统文化,殊不知那些东西仅仅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面对四书五经之精华,青少年作为文化的传承人,却漠视了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丰富内涵价值。
(3)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授现在都是采取将四书五经,孔孟之道放在语文教材里,由语文老师上课进行传授的方法,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被动地为了考试而学,老师也是为了考试而教,上课生硬死板,只看重讲考点却没有拓宽,内容也多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很少有其他关于传统文化的介绍。这样就导致教学缺乏新意,不足以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4)社会传统文化氛围稀薄。由于上个世纪的对传统文化的大肆否定,导致现代青少年的父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但是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既然父母的传承传统文化的观念都不够深入,那么孩子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就会越发匮乏。加上现在西方文化的侵入,现在孩子满口的流行歌曲,网络词汇,甚至在一些校园里还传唱着“灰色儿歌”。这些现象的泛滥,都在警示着当代的人们。因此,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3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础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是继承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积淀起来的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生命中传承的重要纽带。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重任。如何将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笔者提出以下几种构想:
(1)将传统文化教学从语文教学中剥离出来,使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目。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科目只有在大学里才开设,然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
承应该从小抓起。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在小学和中学设立一个专门的科目进行学习,或借鉴大学里的选修课方式,在中小学里设立一些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选修科目。内容可包括国学经典课、文学欣赏课、楹联教学、诗文写作、书法等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科目。对于该科目的考试,老师也可以不用应试教育的方法闭卷答题,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写一些小小的感想,自己学后的心得体会等等。
(2)拓展课程资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努力弘扬传统文化,需加强传统文化教材的研究与开发・拓展课程资源,注重传统文化中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校园里开展“每天一诗”、“每周一文”的活动或开展一个班级读书会,让老师上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并让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也可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创设传统文化的校园育人氛围。
(3)改革课堂教学,构建以读为本、师生互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自主化、朗读情感化、理解个性化、作业多样化。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或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论文评选等活动。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举行一两个小型的知识问答比赛引导师生互动等等。
关键词:传统文化 民族预科 语文教学
一.大学民族预科教学中传统文化精神的缺失
作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是党和国家为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更多地培养少数民族人才而开设的特殊办学层次,具有民族性、预备性、过渡性的特点。其培养目标是:加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强化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进入本、专科(高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从民族预科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来看,教育和培养学生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吸收民族智慧和传统文化的精髓,尊重多样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成为本民族中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是民族预科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从现阶段各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的高校的教学实际来看,由于受到学制、学时、课程设置、教学定式、课程考核和升学方式等制约,民族预科教育对学生的文化传承功能被严重削弱,往往流为一纸空谈。
民族预科班的举办形式主要有院校式和基地式两类,学制分一年制和两年制,以一年制居多,学制短,学时紧。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的主要课程是汉语文、数学和外语。笔者收集比较了四川省内西南民族大学、西昌学院、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省外的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大学、黄河科技大学、吉首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民族预科课程设置情况。各校开设的必修课程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计算机、体育等,也有个别学校将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纳为必修或选修课程。但各校的核心主干课程是一致的,均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
长期以来,预科教育存在着“预”和“补”的争论,至今喋喋不休。不少学校还是把预科当成补习班来办,多数教师依然把预科教育当成是补习高中课程的阶段,从而重复高中课程知识,沿用中学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举办院校式预科班的高校,比如四川的西昌学院、四川民族学院、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由于学生结业时将语文、数学、英语纳入直升考试科目,并以这三门课程的成绩决定升学去向,这无疑相当于第二次高考,给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此情况下,实施素质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都显得有些遥不可及了。
二.加强大学民族预科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精神挖掘和渗透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传统文化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它的延续和传承己经成为民族发展的重要使命和必然职责。
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民族预科语文教材中不仅积聚着丰厚的传统文化,更是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精神的汇集,加强预科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成为时代的必然。
1.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政治的开放,经济的全球化,民族的融合,文化也处在多民族交汇和世界化的进程中,导致了不良文化因素对传统文化的侵蚀。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保护,继承与弘扬,发展与创新,自觉地抵制消极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侵蚀,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保证文化的健康发展。
2.达成学科教学目标的需要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
这些表述充分说明了语文课程教学在传统文化精神传承中的重要地位。民族预科的语文课程教学应当自觉承担起向学生阐释民族文化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传统,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使命。
语文就是语言文化,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语文课程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生命情感、生命体验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学生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所以,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尊重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应有要义。
3.民族学生人格健康成长的需要
加强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必须。预科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教育应该帮助学生确立人类自觉规范共同生活秩序的基本价值法则,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确立社会大众所信仰所奉行的道德信念以及以此为核心的人生准则,将自然的人塑造成文明的社会的人。
不仅如此,处在成长关键期的民族预科学生,还要面对本民族文化和它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多重冲击,传统文化精神可以帮助他们甄别善恶,区分是非,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品质。
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人文性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热爱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风尚,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现实需要
中华民族的复兴,本质上讲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复兴。
中华民族的崛起,必须大力建设新时代的中华文明,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精华,摒弃糟粕,在新的更高的层面上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文明。立足我国现实,正确处理与世界其他文明的关系,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科学吸收其他民族和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使中华文明重新登上世界文明宝塔的顶端。
三.四川省属高校新编民族预科《阅读与写作》教材中传统文化精神的挖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历史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她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打上了鲜明的中华民族的烙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的是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样,语文教学,也指汉语文教学。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学者们做过种种精辟的概括提炼,在此不一一赘述。本文仅以四川省属高校新编民族预科《阅读与写作》教材为例,初步挖掘其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
(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不断进取、不甘落后、不向恶势力屈服的拼搏奋斗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阅读与写作》教材中多篇课文蕴涵了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橘颂》(屈原)、《羽林O》(辛延年)、《巨鹿之战》(司马迁)、《滕王阁序》(王勃)、《江汉》(杜甫)、《野庙碑》(陆龟蒙)、《青玉案・元夕》(辛弃疾)、《论毅力》(梁启超)、《相信未来》(食指)等,通过文本故事或作者的人生经历,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自立、勤奋拼搏、负重前行,愈是遭受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二)道德追求
中国文化崇尚道德,中华民族素以文明之邦著称。儒家学说的代表孔子和孟子提出了“仁、义、礼、智、信、恭、宽、敏、惠、忠、恕、孝、悌”等一整套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
新编《阅读与写作》教材多篇文章反映了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和道德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修身
修身,即加强个人修养,要修身养性,平心静气,以达到自我完善、内外和谐。如《橘颂》中屈原以橘树自比,表达诗人忠贞不渝、秉德自守、刚正不阿的高尚人格追求;再如《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陶渊明)、《红烛》(闻一多)、《柳子厚墓志铭》(韩愈)、《徐文长传》(袁宏道)、《回答》(北岛)、《芙蕖》(李渔)、《人性自私论是和谐社会的腐蚀剂》(李光远)、《钱》(梁实秋)、《略论人生价值观的世俗化倾向》(丁东澜)等,均表达出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人格品质的精神追求。
2.忠孝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忠孝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文化体系。忠,指忠君爱国;孝,指孝敬父母长辈。
忠孝思想在文本及作者身上有多处体现。如屈原、李斯、王安石、辛弃疾的忠君爱国;《江汉》(杜甫)、《庄辛说楚襄王》(《战国策》)、《囚绿记》(陆蠡)、《法门寺》(季羡林)、《听听那冷雨》(余光中)、《红烛》(闻一多)中蕴涵的爱国思想;《柳子厚墓志铭》(韩愈)中通过“以柳易播”事件对孝道的肯定,《宝玉挨打》中贾政对贾母的恭敬顺从。
3.宽容
宽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几千年来, 中国人养成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德报怨的宽容品格。如《谏逐客书》(李斯)、《容忍与自由》()、《我的母亲》(老舍)、《让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不同的芳香》(李慎明)等文均蕴涵了这一思想。
4.正道直行
中华民族崇尚气节,重视情操,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刚直不阿的浩然正气,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宝贵财富。从屈原、司马迁、陶渊明到李白、杜甫、柳宗元、辛弃疾等等,他们的身上和他们的作品,无一不闪耀着这一精神光芒。
5.以道制欲
传统文化重理性,讲节操,抵制主义,积极追求道德人伦规范,强调礼仪廉耻,人的情感欲望必须以道为准则,所谓“情不悖道、欲不逾道”。在新编《阅读与写作》教材中,这一传统精神主要体现在对帝王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上。如《长恨歌》(白居易)、《假道伐虢》(《左传》)、《谏逐客书》(李斯)、《读司马法》(皮日休)、《野庙碑》(陆龟蒙)等,借用历史史事,对帝王进行规劝、警醒、讽刺、开导。
6.劝学
劝学的内容在教材中也有反映。苏轼《日喻说》阐述“学”与“道”的关系,强调了认真学习、循序渐进的重要性;《墨池记》(曾巩)则勉励学者专心致志、勤学苦练、努力上进。《柳子厚墓志铭》(韩愈)有关于柳宗元刻苦学习的记叙,而通过作者韩愈追溯到他的《师说》,强调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以人为本、民为邦本
从孔子的“性善论”到孟子的“民贵君轻”,人本、民本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之一。如《察今》(《吕氏春秋》)中提出“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谏逐客书》(李斯)、《读司马法》(皮日休)、《庄辛说楚襄王》(《战国策》、《都江堰》(余秋雨)、《切勿放松农业》(张红宇)等,均闪耀出民本思想的光辉。
在今天,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贵和持中
注重和谐,坚持中庸。贵“和”持“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精神,使得中国人注重和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一体。天人合一,做事不走极端,求大同而存小异,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持中和谐”的思想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材选文中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陶渊明)、《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灵运)、《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我的母亲》(老舍)、《冬天》(朱自清)、《《人性自私论是和谐社会的腐蚀剂》(李光远)等,要么从作者自身经历和人格追求上,要么从文本本身反映的思想内容上,体现出和谐中庸的精神。
(五)豁达乐观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华民族具有积极进取、豁达乐观的精神,从而当他们身处逆境、遭遇坎坷、面对危难之时,能淡泊名利、处变不惊、物我两忘,进行自我调适、心灵静化和自我完善。这种精神和境界是儒释道佛各家思想兼收并蓄、互相合流、互相补充的结果,铸就了中华民族性格中坚忍不拔、直面人生的韧性。
在《阅读与写作》教材中,从屈原、司马迁、陶渊明到李白、杜甫、柳宗元、苏轼等的人生经历,从《逍遥游》(庄子)、《橘颂》(司马迁)、《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陶渊明)、《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灵运)、《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柳子厚墓志铭》(韩愈)、《滕王阁序》(王勃)到《论毅力》(梁启超)、《相信未来》(食指)、《呼唤生命教育》等文本,也都或隐或现地映射出这种人生态度。
(六)自由精神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有“酷爱自由,追求解放”的积极精神。
这首先表现为下层人民反抗剥削阶级统治的精神,同时反映在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斗争中。如《羽林O》(辛延年)中胡姬的抗暴抗辱、《逍遥游》(庄子)对绝对自由的追求、《囚绿记》中作者对自由与和平的渴望、《游园》(汤显祖《牡丹亭》节选)中杜丽娘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宝玉挨打》(《红楼梦》节选)中贾宝玉的抗争和叛逆、《爱尔克的灯光》(巴金)中对于自由和光明的追求等等,都是自由精神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教材中还有多处通过引用历史故事、寓言传说、格言警句,传递出传统文化精神的点点滴滴,为我们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当然,任何文化都有两重性,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比如“贵和持中”精神往往同时衍生出压抑个性,排斥竞争,为人做事模棱两可,缺乏原则;而豁达乐观精神,又可能陷入到保守满足、不思进取的消极状态。
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必须以现代眼光批判地继承,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精神和当代文化精神相融合,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审慎地作出选择,同时启发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优秀文化的传承,最终实现文化复兴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吉克跃林等.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模式研究[J],民族学刊,2011,(6).
[2]刘端.卜爱华.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定位的思考[J],民族论坛,2010.(12).
[3]晋春.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J],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杨涛.中学语文教育的文化精神[J],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哈丽丹.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关键词:民间体育项目,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体育课程
我国的民间体育,是各族人民在历代生产和生活斗争中逐渐创造出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健身的内容简单而易行,是用来强身娱心的重要手段。毕业论文,传承与发扬。民间体育项目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学生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受到学生的喜爱,如果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的支持,进入学校体育教学课程,则能够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多重目的。毕业论文,传承与发扬。经研究、整理和改编后完全可以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运用,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目前民间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开展的现状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民间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综观世界各国学校体育教学,无一不把本国民族民间的优秀体育活动项目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加以继承和弘扬。体育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共同财富,是没有国界的。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引进吸收国外的,具有鲜明的世界性特点。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民族民间的传统体育内容所占的比重较少,也不被教师所重视。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民间体育资源非常丰富,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既有利有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又简便易行,特别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高。但是,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参与民间体育活动人数逐渐减少,参与项目类别也不多。经过调查,教师对民间体育进校园态度也很积极,并肯定了民间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不亚于其他体育项目, 民间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但是师资队伍、场地器材和民间体育资源还需要进一步整理、开发。目前,会民间体育项目的教师较少,另外,没有专门针对民间体育项目的体育教材。在体育教学中,民间体育项目往往不被重视,很少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出现,即使部分涉及,也常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小游戏或者辅助教学内容。毕业论文,传承与发扬。
二、民间体育项目进入高中体育课成的重要意义与紧迫性
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必然要寻求与我们大国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文化地位,要想在国际纷繁多样的文化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重视和加强本民族传统文化建设是最佳途径。当今世界,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地位,正如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一般,体育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强势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中国体育所受到的挑战也愈来愈激烈。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主要地位的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引进过来的西方体育项目。调查发现,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中尚能发现我国民间体育项目的存在,然而到了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基本上已经消失。由于民间体育项目教育的缺失,导致大部分学生和年轻人认为西方体育项目是时尚的、前位的,而我国很多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则被扣上了“落后”、“老土”的帽子,在他们平时的体育锻炼中基本消失。高中阶段是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发展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对学生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他们了解到我国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和充满希望与光明的前景,对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有近千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其数量和形式之丰富多彩,堪称世界之最。这块蕴藏深厚的民族文化宝藏,对于弘扬东方体育文化、发展人类所共有的体育事业的价值,无论怎样评价也不为过。教育应承担起传授文化的义务和责任。
三、民间体育项目进入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我国民间体育项目历史悠久,摘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使课程有利于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2001年国家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特点之一,是加大了教学内容的弹性和选择性,增加了选修教材的授课时数比重。毕业论文,传承与发扬。从选修教材的内容看,扩大了民族、民间的体育内容。新大纲的说明中还明确提出“我国各地区各民族蕴藏着丰富的体育健身方法和体育项目,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增选或置换体育教学内容”。《体育课程标准》和“新大纲”的灵活性与选择性为发展本地区民间体育活动提供了可能。因此,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当地实际,将当地民间体育项目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当中,自主制定与民间体育项目向适应的专用教材,纳入整体教学计划,制定相关的教学、考核办法,促进民间体育项目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深入开展。
四、民间体育项目进入体育课程时要善于创新利用
民间体育项目进入体育课程虽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是在正式进入课程之前,要根据高中学生特点对民间体育项目加以改造和创新,使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喜爱。经过改造的民间体育项目要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情感态度、知识需求、可接受性、实用性和价值观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还要根据学校的地域特点、环境条件、学生情况等进行选择和应用。中国学生作为中国体育未来的主人,肩负着继往开来的重任;他们更是中国文化的传人,他们必须要懂得接受我们民族的固有文化,也需要有现代意识、现代精神。将民间体育项目作为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要注意导入现代体育观念,合理地继承与消化异域输送来的养料,博采兼收,融古今中外于一炉,使之符合时代潮流并具备中华民族特色,从而使传统的民间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获得更为强大的生命力。毕业论文,传承与发扬。中西兼容的教学内容,既能发扬我们的传统又能吸收他人的精髓,既能传承我们民俗体育中的宝贵精神,也能普遍提高下一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培养新型的体育人才。毕业论文,传承与发扬。
结束语 :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传统体育文化是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源流发展起来的,并从中汲取重要的精神力量。它所蕴涵的伦理精神、艺术精神、生命精神都体现了要求个体、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终极思想。我国绚丽多姿的民间体育项目,蕴涵着对生命价值的追求,民族情感的强化,民族向心力的凝聚,体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能够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全民健身活动动以及全面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间体育项目进入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有责任在充分继承和有条件创新的基础上,保持民族体育文化的优秀成分,以特色鲜明的文化吸引世人的关注,重建传统体育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卢铎.论体育的本质及社会性表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6)
[2]陈颖川,吉建秋,吴明.东方传统体育文化现代演变[J].中国体育科技, 2004,40(3)
[3]国家体育史工作委员会编.中国近代体育文选[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4]徐永昌.中国古代体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5]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所编.体育史论文选集[M].成都体育院体育史所,1992
[6]体育词典编辑委员会编.体育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7]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8]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9]胡小明.体育人类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关键词 青少年 美术教学 传统艺术文化 传承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充分利用当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以及文物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高度重视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体现当地美术教育的特色”。传统艺术文化就是各个民族的劳动人民在日常的生活和成产当中创造的一些艺术形式,本土美术文化记录和再现了本地域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通过对美术与本土文化内在联系的学习,学生便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从而让学生知道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本土文化的热情和兴趣。作为一名教育者一名美术教育者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唤醒学生对民族本土文化的热爱。树立一种传承和发扬的主人翁意识,让民族本土文化的意义牢固镌刻在自己的灵魂深处。“民族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通过美术课堂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 希望,在学生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式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艺术,增强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 是十分必要的。
1研究的方法
1.1文献分析法
本研究首先查阅大量有关传统艺术文化的著作与论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整理,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深刻分析当前的研究成果,深入了解现阶段我国美术教学的现状,为进一步地研究做好材料和理论准备。
1.2调查问卷法
通过走访民间艺人发放调查问卷,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了解情况,听取从事多年传统艺术研究教师的建议和意见。
1.3实践研究法
从自身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所研究内容进行循序渐进的探索,尝试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穿插一些传统艺术的教学内容,并不断优化。
2结果与分析
2.1传统艺术文化的界定和简述
传统艺术的定义之一是,通过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而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中国的传统艺术则是历代的中国画家、书法家、手工艺者、诗人、建筑师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他们对中国人、社会和环境的理解所呈现给我们的,反映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一幅文化长卷。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艺术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欣赏,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大餐"。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纸艺艺术城澄剪纸、河南剪纸、豫西民间剪纸、陶瓷艺术、宜兴紫砂、定陶、景德镇瓷器、广彩、邢窑白瓷、木艺艺术、黄陵木刻、木雕、根雕、骨木镶嵌、刺绣艺术、汴绣、京绣、广绣、苏绣、湘绣 蜀绣、粤绣、毛线艺术、十字绣、皮影艺术、河南皮影戏、山西皮影、甘肃皮影、腾冲皮影、江苏皮影等。
2.2传统艺术文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重知识,轻素养”根深蒂固。当前美术教育在提升人文素养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重知识,轻素养”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一是注重美术技能传授,忽视审美感受培养;二是注重美术形式学习,忽视文化底蕴积累;三是注重美术学科本身,忽视跨学科交流。这种局面下,美术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导致部分学生文化素质苍白、难以厚积薄发,因此,强化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汲取精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积累文化功底,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经过学术界几十年的努力,民间艺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民间艺术回民间”也成为传承与发扬民间艺术的一个重点。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艺术每天都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和现代社会的挑战、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市场经济的影响、传统艺术的衰落。但发展到今天,知道民间艺术的来源、内涵的人却少之又少。这不得不令我们思考民间艺术的传承究竟该何去何从。
2.3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一提到文化,恐怕大多数人想到的还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在讲究教学乐趣的今天,相信很多教师还是将文化界定于知识,认为其二者基本可以划上等号。殊不知,二者实为大大不同。我国著名文化学者张岱年认为文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思想、意识和观念”;二为“文物”,也或者称为文化的实物;三是“制度和风俗”。文化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所以,文化不是有形的文字、不是枯燥的理论,它是鲜活而又生命的。它可以表现为实在的器物,也可以是无形的社会、历史风俗,更可以是人们头脑中每日的一闪而过的想法以及坚定的精神、信仰等。鲁迅先生就传统艺术之为“生产者的艺术”。每一件民间美术作品均是由广大劳动人民自己亲手设计、亲手制作出来的艺术形式,其制作材料大多十分简单,主要是普通的木、布、竹及泥土等等,然而,制作的手艺十分高超,构思极为精巧,擅长进行大胆地想象和夸张,而且往往会用人们所熟悉的谐音手法来创作,其格调积极乐观,其风格清新刚健,其形式纯朴活拨,表达出对于美好生活的极大憧T和理想,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另外,传统文化对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大有裨益。中国传统文化凝结了哲学和艺术的结晶,在中医、科技、文学、艺术、教育各个领域积淀了无数令人为之倾倒的作品,其形态、功能、内涵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状态,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财富。脱离传统文化的积淀空谈艺术修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人们欣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时,如果对《洛神赋》毫不知晓,则很难对画中展现的情节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进而体会其巨大的艺术价值,更无法进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同样,如果不了解“云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在古代建筑、雕塑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其代表的“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理念。传统文化和美术教育间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关系,是美术学习和创作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真正拓宽审美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4 优化美术教育教育理念
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当是对传统美术作品的解释者与讲授者,能够让民族美术成为一种更加鲜活的素材,让学生能够饱蘸浓彩地描绘出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民风、民俗,要从画出自身家乡的一草一木开始,实现把民族传统文化和我国教育部门所设置的美术课程进行无缝对接,这并不仅仅是出于教育的目的,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身特性的要求。因此,要让大学生们在体验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基础上,更好地了解到其发展的现状,并且承担起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进而实现延续中华文化的目标。
2.5美术教学传承传统文化新途径
地方的教师和校方可以收集、整理该地区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甚至是“非遗”,并将这些文化艺术请进校园,请进课堂,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感受,甚至是体验,切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进而传承传统文化,如剪纸、泥人、糖人、草编、民间文化艺术的引进,使学生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就更乐于接受。而美术学科中,自有的如中国画等传统艺术,本身就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培养中国人与生俱来的诗情画意情结,民间美术、工艺美术与民间艺术的学习,就是带有学科性质的文化传承,成为传承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学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性地利用地域的民族民间艺术,使之成为当地学校美术教学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校外教育资源,既能使学生通过教育学习到传统的工艺技能,又能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加深学生对文化厚土的热爱。
3结论与建议
教育自身就是一种文化层面上的现象,将传统文化传承理念应用在教育之中,是传统教育理念的一次巨大变革。美术是人类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形态与载体,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所具有的独特艺术感染力始终伴随着人类历史不断发展,从而满足于人们在现实之中的精神文化需求。美术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所反映出来的是真正的社会现实生活,但是又会反作用于实际生活,因此,将美术教学视为一种文化传承,就体现出了美术教学的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1] 李勇略.论新疆少数民族民间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2016年2月18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上刊登了名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文章,透露2016年高考改革方向。无论是其发言的身份,还是探讨的话题,堪称权威重磅。他强调在高考命题中,要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弘扬和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高考为国选材的重大使命。这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基于这样的背景,在课堂教学中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期待具有重要意义。
在复习备考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期待。
一、关注文化常识
贵州省采用的全国课标Ⅱ卷在2015年首次出现了对文化常识的考查,由于之前的关注度不够,导致这道题的得分率较低。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我认为在新一轮的复习备考要加大对文化常识的关注。
文化常识比较零散,需要对其归纳。大致可以归纳为十一类: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目、录辞书、古代军制。由于这块知识系统性不强,很多学生在记忆时都靠死记硬背,这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我认为可以在梳理的过程中寻找相关知识的逻辑性来满足学生对这块知识的期待。
以科举制度为例,可以将科举相关的知识按学生――学校――教师――学习内容――考试级别――录取这样的思路进行归纳整理。
如考试级别可以归纳如下:
这样,学生就能在理解和联想的基础上来记忆,既省时又牢靠,可以在考试中准确作答。
二、关注文化类人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贵州省采用的全国课标2卷12题实用类文本阅读几乎都是人物传记,进几年选择的人物涵盖了科技界、军事界、文化界。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在今年的模拟题中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界人物,如庞朴、汤一介、季羡林、朱自清、叶嘉莹、杨绛、阎肃等。首先,这些文化界的人物本身就是各类文化的传承者,他们传承的有传统诗词、有文艺散文、有音乐;其次,他们身上体现了传统文化教育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如朱自清先生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体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叶嘉莹女士一生奔波体了对古典诗词的执着坚守,阎肃老人呕心创作体现了对音乐的痴爱。这些精神和品质对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中生而言无疑是最好的精神之钙。
因此,在复习备考中,加大对文化类人物的关注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写作部分积累写作素材。
在具体的积累过程中,又可以将这类人物进行分类。如下图所示:
积累了相关人物的素材文章后,可以利用时间集中阅读,寻找类文的规律,畅谈阅读启发。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应对12题的解答,又能为写作部分积累到写作素材,还能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
三、关注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有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现代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其宗旨是通过教化而培育人格健全和精神完善的人,然后让这些人走向社会,去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旨在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完善。所以,关注人文精神意义重大。
2015年,全国课标卷Ⅰ卷和Ⅱ卷中出现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更高层面上考查了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精神完善。Ⅰ卷中女儿检举揭发父亲的不当行为,意在引导学生在面对亲情和法律之间怎样抉择,Ⅱ卷中要求学生在三个风采人物中进行比较权衡,意在让学生对不同的精神品质进行评价。无论是Ⅰ卷还是Ⅱ卷,都在考查学生的人文精神。
关注人文精神,可以利用各类作文材料来实现。如下图所示:
通过对大量作文材料的分析,既可以达到审题训练的作用,又可以丰富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关键词: 国学基础类课程 高师院校 教育价值
国学是传统文化之根本,是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的精华之所在。自清末西学东渐以来,国学地位不断饱受挑战和打击,以至于有一蹶不振之象。然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一股对于国学重视和研究的潮流却悄悄兴起,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强势回归。在这种国学热的影响下,各地有关国学的各类教学机构和研究院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文化的弘扬绝不是以社会上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热情便能完成的。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不仅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还需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完成。正如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所说:“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①只有在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渗透,才能让国民不忘传统,才能让民族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因为高等师范类院校有着为国家教育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作用,所以在高师院校中开设国学基础类课程,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一、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伟大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所在,它不仅是维系民族团结的向心力,更是民族屹立于世界数千年而依然不倒的精神源泉。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说:“不管愿不愿承认,也不管是不是喜欢,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之中,并以自己的言谈行为显示着这个传统的或优或劣的特色。而国学作为固有文化传统深层的部分,已经渗进民众的心灵,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现代生活。”②
传统文化的精华包含在国学当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需要通过国学的教育和传承来实现。高师院校在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体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大学是一国青年教育之根本,是国民素质养成的摇篮,高校既是培养人才、研究学问的主要场所,更是传承文化、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阵地,在高校推进国学基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验,能够最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让传统文化的观念深入人心。高师学生是当今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将国学教育推行至高校在校学生可以让传统文化能以更快的方式传播,也能以更深远的方式进行传承。国学课程的开设,并不仅仅是某部国学经典的学习,而是要通过国学课程的开设和传授引起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让传统文化理念通过大学校园传播到整个社会。
另外,高师学生将来是中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的主要师资力量,只有在他们的身上实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积累,将传统文化传至整个社会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我国高校师范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面向将来的中小学教师,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目的便是为将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或大学教师。从这个方面来说,高师学生的身上背负着为国家教育下一代乃至下数代的神圣使命,如果连他们都没有很好地接触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甚至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将来整个国家教育的前途堪忧。所以,只有从教师后备力量的培训基地——高师院校开始,增设国学基础类课程,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德、审美情趣首先通过高师学生来传承,再通过他们继续传承到中小学学生中去,这样才能从教育的根源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二、有利于高师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对于高师院校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获取国学中古代文学及文化类相关的知识是他们提高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及从教能力,国学基础类课程的开设显得尤为必要。
1.国学是中文专业学生学习和提高的基础。中文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深入接触过经典的原典作品,只靠从教材上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今在研究生以上层次的教育和教学中,原典的精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中文专业,其他文科类专业的导师也都非常重视研究生对于原典的深入理解和剖析。但在本科阶段,目前高校中文学科课程设置中课程越设越多,导致专业越分越窄;各类概论、通论设置过多,导致学生只会用教材上面的观点应付考试,而很少读甚至不读经典作品,以致空疏学风日盛,踏实作风渐衰。
正是由于高师院校中大部分中文专业的学生对传统国学原典接触过少,导致基本专业知识不够牢固,知识面既不深厚,更不宽广。笔者通过对数所师范院校文学院的问卷调查,发现许多学生甚至连四大名著都没有通读过,更遑论对其他经典原著的阅读。而且即便有部分学生对于四大名著有所了解,对于其中的基本梗概和重要细节也没有印象,透露出当今中文专业学生对于原典的精读、细读远远不够的现实状况。
反观我国近现代优秀的学者、文学家,他们无不具有良好的国学功底,如鲁迅著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十批判书》,朱自清著有《经典常谈》,闻一多著有《古典新义》等优秀的传统文化研究著作,其他如巴金、老舍、冰心、茅盾等人,也都具有深厚的传统国学功底。国学经典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精练含蓄的语言表达,细致传神的描段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数千年的文化积累和精神沉淀造就了国学经典作品的浑然天成,使其既覃思深致,又简约易懂。加强国学基础类课程的开设,让中文专业的学生从整体上对传统文化有更好的了解和把握,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作为将来的中小学生语文教师,如果缺乏国学根底,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层理解,不仅无法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而且无法满足日常教学。在当今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国学基础的教育和启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曾经明确提出:“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从小学教材中的识字启蒙诗《一去二三里》,到高中教材中《左传》、《论语》的选篇,人教版、高教版等主流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国学经典作品在中小学教材中所占的比重随年级的增长而逐渐递增,包括古典诗词、古典散文、杂剧戏曲、明清小说在内的国学经典作品几乎占到部分年级课时的百分之五十。如果教师对于这些国学经典没有透彻的认识和了解,深厚自身的国学底蕴,就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需求。因此,面对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比例增大的实际问题,在高师院校中文专业中增设国学基础类课程,是提高高师院校中文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有利于高师学生的师德养成
师德是教师教育的灵魂,良好的师德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这就意味着,要想将高师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教师,单纯教会他们高深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师德培养,让他们在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就具备良好的师德。对于高师院校学生而言,在大学过程中形成高尚的师德,是他们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师德教育可以让高师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明确教师的职业职责,加深对于教育和教师职业的理解。
当前的高校师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专门的师德课程如《教师职业道德》、《师德修养》等对学生进行师德方面的教育,然而这种仅仅希望通过一两门课程的道德学习便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的想法不仅是不可取的,而且是相当不负责任和危险的。因为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是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现的,单一途径的教育很有可能变成纯粹的道德说教和道德灌输,这样不但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还很有可能引起学生的漠视乃至反感。所以,高师院校一定要通过多个渠道,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师德方面的教育。
国学基础类课程的开设,除了让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使其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国学课程的学习了解前人的智慧外,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前师德教育的压力。因为中国古代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教育,它是“以做人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注重教人以德行与智慧,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③比如,《论语·述而》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在孔子的教育中,作为知识的“文”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对于德行的教育则占了三个方面。《论语·述而》中也将德行列为孔门四科之首。
另外,在国学基础类课程的学习当中,不仅可以学到孔子、荀子、朱熹等古圣先哲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理念,而且可以学到很多中国古代教育家的优秀品德,从而对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树立产生积极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论语》中孔子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及“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强调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及教育中“身教”的重要意义。又如通过《礼记·学记》的学习,从中领会教学相长的思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另外,古代师生之间交往的佳话如孔子对学生的接济、对生病学生的探望,以及朱熹带病教学等典故也都可以在专门的师德课程之外引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师德教育。
注释:
①张之洞.劝学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42.
②袁行霈.国学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一、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育和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日益强烈,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一些人的价值观变得功利和现实,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诚信缺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孔子不仅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7]21的思想,而且认为“民无信不立”[7]126,将诚信作为接人待物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荀子曰“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享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8]32,不仅将信推行于选贤治国,而且强调一切伦理关系皆应以诚信为本。诚信的内容与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取信于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为人思诚,信以行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7]5诚信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诚实守信是人类古老的道德操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和标志。当代大学生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其诚信状况对于社会的诚信状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的构建。因此,借鉴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以传统美德引导他们将诚信作为立人之本。
(二)有利于培植和增强大学生和谐理念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注重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16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7]65,强调在人和人相处中,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孟子也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15,倡导尊老爱幼。荀子则强调“仁者爱人”[8]488,体现了博爱思想。从仁爱精神出发,我国古人主张以和为贵,提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9]50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求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推崇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的崇和精神。帮助大学生树立和谐社会的理念,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坚持和谐发展的原则,达到包容差异求得平衡的和谐状态,并且通过大学生将这种崇和精神传承下去,有利于和谐校园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有利于启迪和教育大学生立志成才青年时期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青年学生的立志成才、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夙夜在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可以培养大学生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不学礼,无以立”,[7]78“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10]1411可以教导大学生养成歉敬礼让、克骄防矜的健康人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1]37可以引导大学生勤奋学习,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39“吾日三省吾身”,[7]3可以培养大学生修身养性,加强自我修养;“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7]95可以培育大学生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品质;“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126可以培植大学生自强不息、坚贞刚毅的品格。通过吸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营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修养,增强鉴别世界多元文化的能力,增长爱国情操和民族情结,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当前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化和思潮相互交融、相互碰撞和相互渗透。面对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认同存在缺失的现象。
(一)对民族传统文化淡漠和民族意识淡薄受多元化文化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淡漠。根据我们对部分高校300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5%的学生认为英语、计算机和专业课等课程比传统文化实用,有38%的学生喜欢收听流行音乐和收看美剧、韩剧,有65%的大学生不喜欢中国传统戏剧,有43%的大学生每周花费8小时以上的时间学习英语,而学习中国古典文学的大学生不足调查总人数的6%。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青年学生嚼着汉堡、喝着可乐、玩着魔兽、热衷cosplay、听着欧美流行音乐、看着美国大片、用着硅谷芯片、喜欢过洋节胜过过传统节日。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四书五经、诗词、戏曲、书法、小说、民俗等则失去兴趣。在西方文化的强大冲击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理念、文化诉求、消费习惯等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部分大学生民族精神低落,民族意识薄弱,对传统文化淡漠。
(二)汉字书写和应用能力不容乐观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表达的符号,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工具。汉字是民族传统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但由于受功利思想和实用主义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注重英语、计算机和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汉语的学习,认为字写得好坏不重要。网络文学、微博、微信的兴起,使得汉字的书写和书法艺术受到冲击。青年学生经常使用电脑打字代替汉字手写,写日志变成了发微信,QQ取代了写信,大学生的汉字手书能力越来越差,导致他们时常提笔忘字,错字、别字连篇,写出来的字既不规范也不好看。由于过度使用电脑,大学生长期与汉字疏离,导致他们的汉字应用能力下滑,写作空洞乏味、词不达意、语句不通,文字表达能力差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过度热衷和盲从西方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文化思潮交锋日益频繁,西方文化思潮对青年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使得大学生民族传统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他们强有力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全方位地输出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达到削弱发展中国家文化独立性的目的。正如美国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在提出“文化帝国主义”这个概念时说:“它的目的不是征服领土和控制经济生活,而是征服和控制人们的心灵,以此作为改变两国之间权利关系的手段。”[12]面对社会的变革和转型,对于生活和成长在全球化这样一个大背景环境中的青年学生来说,受年龄和生活阅历等因素的限制,缺乏足够的鉴别、选择能力。面对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不少学生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从言谈举止到穿衣打扮,从饮食习惯到艺术鉴赏,从习俗礼仪到生活方式,无不烙印上西方文化的痕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离他们渐行渐远。
(四)受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冲击,道德滑坡现象严重面对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方面,大学生的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等明显增强;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由于受功利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理想信念模糊、民族精神失落、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不强、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日趋突出。在日常行为和社会认知中,崇尚自我,注重和追求个人价值,一切以“我”为中心,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强调个人利益。在学习上过于追求所谓实用的专业课以及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而忽略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以上现象充分说明,如果忽视对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就会乘虚而入,与我们抢夺阵地。因此,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为当务之急。
三、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源,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其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振兴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一)高校教育要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因子,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情感高校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力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需要有精神和文化,因为它深深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心态和气质。大学生只有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受到陶冶和滋养,才能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气质。大学培养的学生应该拥有一定的传统文化根基,同时要有世界眼光。1.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民族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便会走向自我衰落。青年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修养,才能提高甄别外来文化的能力,才能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责无旁贷。实现中国梦,必须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而民族传统文化对此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赖以生存的土壤,如果脱离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培育就丧失了根基。因此,要努力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2.融民族传统文化于大学生思想教育之中纵观世界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本民族文化不断裂,证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高校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加入民族传统文化的因子,孔子的仁、孟子的义、岳飞的忠、文天祥的节,以及近现代的五四精神、抗日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都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事例。融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于大学生思想教育之中,用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用“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4]58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用“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326培养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用“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4]58培育大学生的爱国情怀;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4]8-9启迪大学生形成进取的人生态度;用“人必自辱然后人辱之”[3]153培植大学生自尊自爱的人格;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使他们在学校教育中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担负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3.加强汉语教育地位,增设国学教育课程高校要合理设置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增加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课学时、学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所有专业应将《大学语文》列入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的应用能力。同时,将写作、书法、普通话等列入选修课,在大学生中倡导讲普通话、写规范汉字、用规范汉语,通过举办各种主题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辩论大赛、书法大赛等,锻炼和提高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和汉语应用水平。提倡手书作业和毕业论文,将手书汉字计入学分。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为大学生系统地学习和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提供平台,引导大学生阅读传统经典书籍,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帮助大学生树立尊重、学习、传承、创新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优化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目前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大学生传统文化现状堪忧,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时不我待。1.形成全社会重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传统文化对民族的发展非常重要,但长期以来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当西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发现的时候,我们却在排除我们自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15]调查报告显示,73%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65%的大学生认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责无旁贷。所以,全社会都要重视和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并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倾向有一个良好的舆论导向,使大学生耳闻目睹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汲取正能量,让民族传统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外化为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达到知行合一,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2.建立健全民族传统文化普及推广工作制度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推广工作要建章立制,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规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出台优惠政策对民族传统文化予以扶持;国家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民族传统文化推广和保护的专项资金,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民间团体和个人;要制定传统文化保护、开发与发展规划,保障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推广、传承工作落到实处。3.发挥媒体在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中的舆论导向作用时下电视、报刊、网站尤其是娱乐性媒体,特别关注和宣传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洋节”,而对于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则要冷淡许多,往往在节日临近或节日期间才会有所报道。对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冰火两重天”的态度,反映了部分媒体的本末倒置以及对自身社会责任的漠视。网络时代媒体对传统节日的宣传,直接影响到受众对传统节日的关注、理解和参与程度.互联网、电视等现代传媒具有受众广、传播快、信息量大等特点和优势,应该成为大众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媒体开展传统节日宣传,能够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亲近大众、走进大众,被大众特别是青年学生所接受。因此,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媒体要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切实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传统节日,广泛地介绍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文化和民风民俗,让传统节日以可亲可近的形式回归人们的视线,重新唤醒民众特别是大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热忱和关注,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论文摘要:华夏美学哲学是全球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恒久的人文精神价值。在中学阶段,结合语文教学推进美学哲学教育是提升学生基础素质的需要。本文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推进华夏传统美学哲学教育的必要性、基本内容及具体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引言
审美活动或行为是人类的高级精神活动之一,在全球文明演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具有恒久价值的历史文化景观。华夏美学哲学是人类文化景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长期历史演化过程中,先民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农耕文化环境中,形成了具有显著民族特色的美学哲学思想和理论,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哲学思想体系。这些思想和理论对于构建个体生命的精神世界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重要价值。美学教育是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学哲学在型塑人类精神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对于美学的教学和训练,一直是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从现实层面来讲,良好的美学素养不仅能够改善人的身心状态,而且在具体工作中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实现创造更高价值的目标。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在此阶段接受的思想文化教育,将会对其终身生命历程产生直接影响。目前,由于应试教育模式及经济社会转型环境的影响,中学生中存在诸如价值观缺失、人文素质低下、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不能很好地平衡等现实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措施来切实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从提升学生整体人文素养及传统文化的角度,就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推行华夏传统美学哲学教育问题进行分析,以下内容的安排是,第二部分讨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推行华夏传统美学哲学教育的可能性,第三部分讨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华夏传统美学教育的基本内容,第四部分讨论推进华夏美学哲学教育的具体措施,最后是总结与讨论。
二、加强华夏美学哲学教育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基础人文素养的需要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的软实力所在,是增进生命个体生存与发展质量的重要能力要件之一。通过华夏美学哲学教育,学生可以认识先民理解美、创造美和追求美的历程,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生命、自然和宇宙世界,从而将个体生命放在与宇宙万物共生的高度来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一种大气磅礴的精神境界。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需要
有研究表明,人类右脑和左脑具有不同的功能分区和功效,而对于右脑开发则对于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显著作用。美学思维及鉴赏美、创造美的活动,正好是右脑的功能所在,经常性地持续地推进美学教育和训练,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克服各类现实困难,取得创造性成果。
(三)传承传统文化和美学哲学的需要
中华美学是和西方美学具有显著区别的哲学体系,其显著的整体思维、气韵为先、刚柔并济等美学哲学理论和特点,和西方美学具有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反映了华夏先祖的精神风貌。这些精神气质和风貌,应该通过美学哲学教育传承下去。
(四)为跨文化合作奠定能力基础的需要
在当今世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是学生毕业后走进社会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全球文明发展的主要潮流。良好的美学哲学素养和美学哲学训练,能够在文化交往及合作活动中发挥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增进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的合作和信任,降低经济社会活动中的各类不确定性和效率方面的损失。
三、语文教学中华夏美学哲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根据现行初中语文教材,选择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结合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等知识来推进美学哲学教育,是较为可行的选择。笔者认为,根据华夏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适度给学生介绍如下美学哲学的内容。
(一)远古图腾
远古先民的巫术礼仪和图腾活动,是理解人文先祖美学精神的源头。华夏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在远古人们的观念中,实际上是巨大的龙蛇,这可以看做是中华先民“龙”图腾的开端。“龙”因其变化莫测、气象万千的形象和气质,能伸能屈、进退自如的活动方式,成为中华先民主要的精神寄托和审美意象。
关键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传统文化;应用
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性
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近几年也成为美学领域的发展趋势。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生存的保障,因此,将传统文化因素应用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能在展现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同时,保证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的优化升级。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是研究的重点,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在建立研究体系的过程中,只有保证对文化的尊重,才能在保证文化传承独特性的同时,使设计作品被大众认可。
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融合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研究部门对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第一,传统建筑较少,被破坏的概率较大。我国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集中在交通不便利的乡村,其中很多建筑依旧保留着传统文化特征和历史因素。正基于此,部分建筑结构和环境艺术模型遭到破坏,或者受到环境变迁影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第二,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合传统文化因素的效率不高。究其原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推进,受到西方经济的影响,我国设计领域中出现滥用西方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问题。其中,一些大都市的整体城市风格、街道设计模型、中心公园等设计受到西方设计理念的影响,一些设计师缺乏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认知。第三,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师没有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景观设计项目中,传统文化因素可以有效体现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但一些设计师缺乏艺术认知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受到制约。
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师要将西方设计理念和东方文化相结合,确保设计模型和应用价值的稳定性,也为艺术载体的优化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建立健全融合机制,形成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确保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将现代环境艺术和传统文化相结合,能有效形成新的设计理念,确保现代环境艺术和传统文化结合的创新效果的最优化。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师不仅要更新设计理念,而且要深刻认知传统文化,端正态度,从而赋予设计作品文化内涵,确保设计理念和设计要求之间的平衡。除此之外,设计师要高度重视室内陈设设计的过程,保证传统文化的全面升级和优化,确保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风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师要结合具体的管理需求和控制措施,保证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全面落实和升级,无论是建筑外观的美感,还是室内设计,都能体现出审美价值和艺术效果。基于国家文化发展的需求,应用中国传统元素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逐渐增多。从传统的研究机制和应用模型的角度分析,要想进一步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就要积极建立更加系统化的管控体系,确保建筑结构能传承传统文化和设计理念。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元素,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为设计结构的综合质量优化提供保障,保证处理效果和应用机制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因素,结合现代艺术手段,能提高设计作品的质量,确保创新和发展双管齐下,在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础上,实现设计结构的简约化发展,开拓发展空间,提高艺术价值,进一步推动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综合升级和全面优化,实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和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媛.传统与现代的链接——论传统文化在现代人文环境艺术中的启发.前沿,2015(14).
[2]刘晨澍,诸葛阳.可借鉴的陶瓷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的继承延伸.中国陶瓷,2015(7).
关键词:《文化生活》教学,德育渗透
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德育工作是教育最高、最后的目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标新增设的《文化生活》是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是要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以及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一、加强爱国教育,树立远大理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更高更新的要求:它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一是能面对市场自立奋斗,立志成才的精神;二是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改革实践;三是要有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四是要重视信誉,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五是要在广泛的社交活动中能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具有合作能力;六是在与国外人士的交往中不亢不卑,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等。
如在进行《聚焦文化竞争力》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面对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当代青年学生绝不能袖手旁观,必须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肩负的责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 ,以主人翁的态度投身于实践。在进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的教学时,我把音乐引入课堂,让学生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让学生心潮膨拜,大大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也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科技论文,《文化生活》教学。在《我们的中华文化》的教学时,我引用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视频 ,让学生思考: 你能从中概括中华文化的特征吗?这样一场文化盛宴有哪些文化意义?在感悟中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励青年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二、加强公德教育,规范日常行为。
开展对学生的道德道德教育中,应以社会公德、日常行为规范和家庭美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中华民族传统为源头,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线,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二德一规”知识,并继承、吸收、创新、光大民族传统美德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科技论文,《文化生活》教学。道德教育还应坚持知与行统一的原则,即要明理又要参与,只有通过学习主导实践,才能将良好的道德品质转为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而内化为学生的伦理观念和人格力量,最终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例如,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学中,我引用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引导学生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顺长辈、尊敬兄长的传统美德。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文化》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以丰城创建文明城市的教学情境,并设置了问题探究:在创建文明城市中,谁是主体?作为市民,在创建文明城市方面可以做些什么?市民参与文明城市的创建有什么意义?启发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真正实现知行统一,并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为构建和谐文化,形成文明风尚作贡献。科技论文,《文化生活》教学。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学中,紧密联系时事焦点——食品安全事件,倡导学生要以诚实守信为荣,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加强生命教育,实施生存关怀。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生命教育,给予学生生存和人文关怀。具体表现为:一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打好心理基础;二是开展和谐发展教育,使学生做到与他人、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三是开展生存教育,引领未成年人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御,不参加危害身心健康的游戏活动,让青少年懂得生命是可贵的、生活是丰富的,不应该轻易放弃生命等等。
在《文化塑造人生》的教学中,讲授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途径时,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健全的人格,并引用丰子凯先生曾做过的比喻:他把人格看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人的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这三者和谐的统一就是完满健全的人格。 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格健全的人,并努力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在《永恒的民族精神》的教学中,列举我国近年面临的雪灾到震灾等灾难,而中国人民并没有因此而倒下去,关键是我们有不屈的脊梁——中华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始终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意志和品格,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好,走的更远。在《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的教学中,课前围绕“上网”和“阅读”进行一些调查活动,在课堂上进行汇总和讨论,引导学生要文明上网、绿色阅读,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科技论文,《文化生活》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教学中,把诗歌引入课堂,引用了温总理的诗——《仰望星空》,引导学生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科技论文,《文化生活》教学。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是大有希望的民族!
总之,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大事。科技论文,《文化生活》教学。实践证明,德育渗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文化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途径。
摘 要:当今世界,文化的作用日益突显,“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面对现代文化商品化的巨大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从文化资源到文化产品的转化过程中,其原生态与本真性受到一定冲击。文章通过分析作为文化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商品各自的特性,发现其均需要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走传承与发展并行的新路,以促进文化创新和多元发展,从而实现维护国家文化和文化安全的战略需要。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文化商品;社会责任
“十”政府报告中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冯骥才先生认为,“文化直接关联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言语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①尤其在当今世界,文化的力量更加不容小觑。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与失真化
(一)作为文化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我国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遗产资源也随之获得了更加深入且全面的挖掘与开发。文化遗产资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全部的文化积淀之所在,同时也是解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身份、显示文化个性的依据,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自尊和自信的精神归宿。它是一个民族进步与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头活水。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中华五千年文明沃土中滋生繁衍的本土文化,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延续古今,传播中外,其涉及的民生、民俗、民习、民艺等文化形态,启示着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脉络,蕴涵着民族情怀和质朴豁达的审美观念。
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究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之区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②原生态体现自然的形态与生态特征,是民间的乡土环境、人文历史、民族风俗融为一体的多元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表达了本地域、本民族的纯真感情,这些反映和美化自己生活的民间文化,经过历代相传,集中了无数劳动者的智慧和创造,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研读前辈学术成果,在马克思等思想家、艺术史家的论著中早已多次阐释出:进化观念至少对于艺术发展的历史是不适用的。并非越是新出现的,就总是越科学的,也并非现在的总是优于过去的。此外,这种社会进化论中所隐含的话语霸权对于艺术的保护发展是极为有害的,历史上的前车之鉴已足以令我们警醒,对此洛秦也做出了确切的描述:“社会进化论不以空间上的文化差异为概念,而是以时间上的先进或落后为标准的结果是以‘帮助’、‘扶贫’的慈善面孔来剥夺他人的生存权利,毁坏他人的社会运作,中断他人的文化延伸。”③总之,从学理的层面而言,传统的一元制的评价体系缺乏存在的合理性。多元的艺术存在需要多元的评价机制。与多元的评价标准相伴随的,应是多元的生存方式。就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它的生存方式就是原生态,即在其生活环境中的自然发生、发展、传承。
(二)文化商品化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真化
其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为物化形态的文化商品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真化。虽然其商品化有助于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播,但在现代商业社会,破坏文化遗产的商品化行为却相当普遍和严重。为了利益,商人可能会对文化遗产断章取义或者任加演绎,让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而打破了传统文化遗产的完整内涵。经过无度演绎,甚至篡改,文化遗产的真实内涵遭到破坏,后人很难再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文化遗产。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族民间传统刺绣工艺――苗绣就面临着商品化带来的危机。不同于四大名绣花鸟虫鱼一类的图案,苗绣更侧重展现天地、祖宗、人类、生灵、图腾等,是苗族人生命观、宇宙观的体现。但是近期市场上竟然出现富贵牡丹、龙凤呈祥等图案的苗绣。这种迎合旅游需要赶制的苗绣不仅做工粗糙且缺少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商品化会使苗人失去刺绣时那份对祖先、对神灵顶礼膜拜的心境,将刺绣的性质变为赶活儿。
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为行为形态的文化商品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真化。以舞台表演为例,一些学者经常批评认为舞台表演丧失了文化的原真性,特别是在一些人工模拟的民俗村里,缺乏实地背景的依托,完全通过舞台艺术和民族妆扮来展演民族文化。对于表演者来说,会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轻视,似乎本民族传承已久,被祖辈、父辈极为珍视的传统,只是愉悦大众、供游人逗乐的休闲形式,当他回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时,原有的神圣感和作为民族认同的情感会逐渐削弱甚至消失。近年来兴起的实景舞台剧虽然有了实地背景的依托,同样也存在为了迎合游客的需要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流失的问题。民俗文化实际上已经沦为一种仪式的展演,失去了民俗生活所具有的历史感与当下性。
二、文化商品的意识形态性与公共责任性
(一)文化商品的意识形态性
文化商品既具有可供交换的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这就构成了文化商品的双重属性。这两个方面的属性完整地统一在一个对象上,须臾不可分离。它的文化成分,才是真正属于文化商品的本质属性。文化商品之所以是文化商品,就在于它的使用价值的文化性和意识形态性。④如果仅仅把文化产业看成是经济领域里的一个产业部门,就不可避免地片面强调文化产业的产业功能,从而损害了文化产业的文化功能的发挥。⑤
(二)文化商品的公共责任性
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市场还尚未为消费者充分提供高品质、多种类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因此公民的文化消费需求还未得到充分发掘和满足。“根据国际经验,当一国一地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此推测当前中国文化消费总量,应当已经达到4万亿元。事实上,在中国人均产值超过3000美元的2007年,全国城乡文化消费总量仅仅有0.6283万亿元,人均文化消费为476.73元;到2011年,全国城乡文化消费总量也只有1.0126万亿元,人均文化消费为753.36元。即便以2011年来衡量,其间差距约达3万亿元。”
面对如此广阔的文化消费蓝海市场,有学者认为: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是以经济效益优先的产业,它和以社会效益优先的事业不同。更有众多文化生产者只注重“产业”而忽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可见两者均未意识到文化商品具有其自身的公共责任性。
文化商品就像粮食、空气与水一样,是人们须臾所不可离开的物品,成为人类社会共有的、须臾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而一切为了人生产的物品都有它的公共责任。只要这种物品是提供给人们消费的,无论这种消费是物质消费还是精神消费,它都必须是有益于、有助于人的生存、发展,并且是健康的生存与发展的。因此,凡是有害于人类社会这一整体性消费需求的物品都将在被禁止之列,而不论这一物品是物质性的还是精神性的。⑥文化商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文化商品对消费者及社会在观念层面会产生长久的、深刻的影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符号引入产业化,在为文化产品增加附加的符号价值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宣传、发展和保护这些文化符号,文化产业的生产模式,如果运用得当,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生命力,从而达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
三、原真性保护的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文化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性与文化商品的公共责任性均要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对其原真性的保护。
中国是首屈一指的文明古国,有着异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点燃文化发展的动力,需要我们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发挥它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有以下两大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今天,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多样文化普遍面临着危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和多样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的性质、功能和形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或不复存在,文化的标准化发展趋势导致了对文化个性的压制和对文化多样性的破坏,传统文化和多样文化逐渐丧失生存基础并走向消亡。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通过家族亲缘关系或师徒关系得到传承的,但传承的范围有限,扩散面窄,传承的速度慢,传承实效性差,所以一旦出现某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接班人断档,这个项目就有可能失传或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些特点加剧了传统文化的生存危机。我们要采取一切积极措施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防止人为破坏,正确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的关系,保护好中华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二)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类社会的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生命之源,而文化遗产又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内容和形式、体制和机制、领导方式、管理模式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这些方面促进各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创新。我们对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质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化,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来改造、更新传统文化,使之符合现代化的要求,在自我超越中获得新的生命力。为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为了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保持中华文化的竞争力,为了创新和发展先进文化,我们必须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造性转化。
四、结语
历史上,殖民主义者要消灭一个民族或国家,除了用炮火征服外,更有效的是消灭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别是民间文化。因为民间文化具有相对的传承性、乡土性和自足性,是民族精神的表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举措,对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敏锐地看到了文化因素在塑造全球政治格局中的核心作用,国家文化安全问题随着软力量理论的提出而进入到国家安全战略的层面。对一个国家而言,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竞争力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文化建设事关立国之本,治国之道、兴国之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中国崛起问题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崛起在最终意义上应当是文化的崛起,是中华文明的复兴。中国历史上的崛起都是和平崛起,主要是通过文化的融合和辐射,这已经成为中国国家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⑦
在当代社会,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已经到了不能脱离文化产业这样的具体的文化存在方式去抽象地谈论文化繁荣与发展的历史新阶段。由于文化产业应成为人类社会把握时机的一种全新的力量和形式,因此,这就决定了发展文化产业并不是一般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是对一种战略资源的掌握,是一种对于新的文化存在主导权的控制,由于这种控制的结果将直接决定一种文化在全球化背景的前途和命运,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开发文化产业,用这样具体的现代文化传媒形态和系统来实现国家文化安全意义,同时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使传统文化的振奋精神和高尚品格支撑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既是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也是国家维护国家文化和文化安全的必不可少的战略需求和战略选择。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注解:
① 冯骥才:《冯骥才自选集》,河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序言。
②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5页。
③ 陈宗花:《浅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标准问题的反思》,《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④ 胡惠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书海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⑤ 胡惠林:《论文化产业的公共责任》,《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调查报告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前沿,语文教堂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为了唤起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调查当代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及兴趣,了解我校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针对此项问题,笔者对本校学生(主要针对年龄在12至15岁之间的中学生)进行了一次“中国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调查问卷”。
调查采用试题简答、调查问卷的形式,在本校每班随机抽取15名(全校抽取30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33%左右)参加问卷。调查过程组织有序,因而问卷调查所反映问题及倾向具有代表性,对教师研究“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有一定的目的指向。
本次调查问卷分两大部分。一方面是试题部分,主要意图是调查我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试题涵盖面广,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另一方面问卷部分,目的在于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及喜爱程度。但是,大多数学生只是知道一些传统文化,却不知道其来历和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很多学生对传统民族艺术都没有系统学习过,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未来更是漠不关心。以上种种情况,令人堪忧。现将有关调查中所反映的情况归纳整理如下:
一、特点及问题
1.中学生对名著所涉及的相关传统文化了解较多,但询问后得知,相关知识来源途径主要在影视剧作品上,而对名著原作知之甚少。如,第17~20题着重通过影视歌曲了解学生对古典名著的熟悉情况,数据反映,《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三部名著了解者接近50%,而对《聊斋志异》了解甚少,参与问卷的300名学生仅23人知晓,且其中6人知道作品名称,却写错了字。再如,32~35题,命题意图在于了解学生对名著人物及情节的掌握程度,学生掌握较好,知道者71.65%,主要集中在八、九年级。
2.学生对与课文相关的我国诗词掌握较好。如,2题、13题,掌握者达到72.3%,14题是83.6%人。看来,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课堂是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和主阵地。
3.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语文教学当中,可以适时介绍一些饮食、服饰等生活气息浓郁的传统文化。调查反映,对耳熟能详的“五味”竟有45%人不知道,74%的学生回答不上来“六畜”的具体内容。
4.在传统语言文化类,成语、谚语、俚语等知识,学生也是一知半解。大家对一些常用的俚语反应不上来,如,第24题,近半数人不知道“灯不拨不亮”的下句是“理不辩不明”。更令教师们担心的是,自己的学生对语文中常会用到的成语记忆太少。成语接龙题只有4名学生完全接对。
5.对带有明显地域色彩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如,关中“十大怪”,只有27%学生说得上来。有些传统节日很多学生还不知道,但是对于西方节日,如,圣诞节学生有浓厚的兴趣。
6.知识欠缺,阅读面和视野狭窄。如,6、11、2题涉及古代哲学、宗法、礼仪、天文、历史、地理等知识,学生完全答对者寥寥无几,说明学生的古代文化常识掌握不全、不深,应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对这些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7.可喜的是,经问卷得知,学生耳濡目染,接受仁、孝、忠等传统道德教育较多,比较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歌赋,对中国书法、国画、民族音乐有一定的兴趣,渴望了解古代先哲思想,希望课题组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继续加强此方面教育。
二、课题研究的建议与措施
中国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过此次调查,我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出现的问题。
1.进一步加强对课内古典诗词背诵要求和文言文的教学,这是学生接触传统文化一个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可采取默写比赛、诗词接龙、背诵打擂台、经典诵读等方式,将古诗词背诵常规化、趣味化,另外,积极探讨文言文教学课堂合作探究模式,有效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
2.加强名著阅读,开展读书活动。应在七、八年级学习时间比较充裕的条件下,课题组教师要给学生开出适宜他们阅读的名著书目,大力开展阅读名著的读书活动,并采取写读后感、讲名著活动方式,检查反馈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采取影视与文本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名著、走进名著,不仅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让名著影响学生的灵魂。
3.拓展课程资源,在研究与探讨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学习,甚至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其艺术视野,使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发扬传统文化。
4.改革课堂教学,构建以研究与体验为本、师生互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托教材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民风民俗,组织学生参与有关社会活动,参观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博物馆,并让学生尝试写作观后感或民风民俗介绍、调查报告、小论文等,让学生自己加深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领悟。
5.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利用每月一次传统文化讲座,向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扩展知识面和视野。
总之,此次调查既为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了较为翔实而又准确的情况,也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在学校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将扎扎实实地推进课题研究,促使我们对以后传统文化的教学更加有效和深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