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7 01:10: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教高级教师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在万忙中抽空到我校指导工作!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在大家的关注下,他一步步走向成功,走向辉煌,从县级文明单位到县级最佳文明单位,从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到连续七届的县级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从县一级甲等学校到县级示范学校,他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郑公人民的关心与支持,尤其是在座的各位。为回报家长、回报社会,值此学校被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估为县级示范学校的今天,我们决定举全校之力、兴办特色班。
下面,由我隆重向各位家长推介此届五年级特色班的教师。
五年级拟任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雷三玲老师也生于1977年11月,94年以高于一中录取起分线二十多分荣录洪湖师范,96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分配到原松桃小学任教。
2000年6月和2004年9月通过自己刻苦自学获得湖北大学专科和本科文凭,小学一级教师、是公安县小学语文教育学会会员,学校语文教研组长。
雷三玲老师到参加工作以来,长期担任高年级班主任及教学工作,有着扎实的教学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着母亲般的爱心,善待自己的学生。她致力于教研教改,她撰写的多篇教学论文在省、市、县级获奖。她还参加了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她在吸取他人先进教学经验的同时,努力在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004年11月28日,公安县小学语文教学比武在县胤陵小学举行,来自全县二十六个县、乡镇直小学参加了角逐,雷三玲老师代表我校。一节征服全县教育家及各校代表,荣获县一等奖,而县一等奖仅有8名,其中县直实验小学、实验二小、胤陵小学、斗湖堤小学共占有一等奖名额6名,而我校雷三玲老师就是乡镇获一等奖的两名教师之一。
数学科任老师刘华,1974年出生,公安县明星教师,公安县小学数学学会会员,学校电教中心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刘华主任92年参加工作,一走上工作岗位,就一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他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近三十余篇,辅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近百名学生获国家、省、市、县级奖,他自己也被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学会评为国家二级教练。
刘主任与时俱进,在新的世纪,他致力于电教工作,用三年时间迅速成长为市级电教专家,二00四年十月,全市教育专家在荆州济济一堂,听刘华主任的汇报表演,当声演示自己做的课件,赢得全市专家啧啧称赞,他制作的课件、脚本屡获省、市、县大奖。
凭着自己出色的教学业绩,刘华主任在全县八千名教师中脱颖而出。二00四年被评为公安县明星教师,公安县获此殊荣的教师仅五十名。
家长们,我代表学校给各位推荐的两位特色班教师,大家表示满意吗?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这两位老师担任五年级特色班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吧!
下午好
先作自我介绍,我叫xx,xx年出生,大学本科毕业,小学语文高级教师。xx年参加教育工作,在土华小学主要任班主任、语文教学工作、兼任级组长,团书记,92年调入xx中学任教,主要担任班主任、语文教学工作,96年
任语文科组长,99年9月开始担任教导主任。我曾分管教学、德育、课程设置及编排、教材、教师继续教育、职称评定、小一招生及转学、随班就读等工作,今年成为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会员.?
今天,我竞聘的岗位是教导主任,20多年实际工作的经历,我具备了以下有利条件:
1、有勤勤恳恳、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
从教20多年来,我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虚心好问,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能从大局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少工作时效性、原则性都很强,都能想方设法、准确、及时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着“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工作”的原则,我不浮夸、不抢功、不爱出风头,脚踏实地地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四个学期,主动代上语文课一两个月,没拿一张代课票,去年,我主动分管了教学管理工作,从没向学校提出要什么额外报酬。
但是,校长和老师没有忘记我,给予了我不少荣誉:先后评为优秀团员、优秀青年教师,区德育先进工作者,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xx年xx年被评为区优秀教师,获区政府嘉奖.
在此,我衷心感谢领导和老师们的厚爱。
2、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不忘记要做一个好教师就要终身学习,不断加强学习.96年参加全国成人高考,99年获得了大学本科学历。成为教导主任后,我更积极参加继续教育,考取了普通话测试水平二级甲等;今年还参加广州市心理健康教育c级证书班学习。我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区电教论文评比三等奖,区德育论文三等奖,xx年参加了广东省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勇于创新》和《不向命运低头》收入该书中。发表了《市场经济下更要加强师德建设》,《浅谈随班就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被小教科录用。
我是一名农村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师,教书六年了,没有突出的成绩,也没有什么激情。一次偶然的听课改变了我,点燃了我的激情。
那是去年下学期的事,我正在上三年级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按照惯例,先新课导入,板书课题后,正准备引导学生读课文时,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一行人闯进了我的教室,来听随堂课。咋办?不慌,按惯例继续上课吧……
下课了,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找到了我,和我聊起这堂课来。“我这堂课问题可多了,每个问题都是我要解决的,比如课堂上不会关注学生,提问不明确;我讲得多,学生读得少……”我自我先剖析起来,免得校长指出不好意思。没想到校长微笑着说:“小向,其实也没有你说的那样糟糕,你缺乏的只是经验和激情,你有丰富的知识、青春的活力,还有聪明的头脑,而且你也看到自己课堂所存在的不足,再好好梳理一下,确立一个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怎样?”正是这个“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点燃了我的思绪,点燃我的激情。
放学回家,我细细反思,罗列了所要解决的问题:1.如何合理准确拟定教学目标?2.如何准确捕捉学情?3.课堂上如何实施以学定教顺学而导?4.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提问?5.如何引导孩子读书?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找到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让他帮我参考参考。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看后,语重心长地说:“解决的问题不在多,就从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提问开始吧。”对,就从这儿入手。从此,我就锁定“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进行小课题研究。首先,查阅资料,找理论依据。其次,我自己把整个研究分成三个阶段:前诊阶段,也就是先搞个调查,看看班上有多少人想过课堂上要主动提问,分析过后再进入初步训练阶段,最后是提高阶段。
作为一线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比较方便可行,因为自己的班级、自己的课堂就是小课题研究很好的试验田。我把研究问题放在课堂进行实验,一晃四周过去了,怎么一点起色都没有呢?正在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热情开朗的张老师一语提醒了我,她说:“我也在搞关于学生想问、敢问、善问方面的研究,我觉得我班现在搞的课前5分钟学生自主提问,效果不错哟。”我眼一亮:“哦,我知道了,首先要给学生们创造提问的机会。”从此,课堂上,我很少给学生讲课文,主要是让学生多读,读后多提几个问题。开始学生读课文后所提问题都是一些肤浅的、不成问题的问题。面对学生低层次提问,我很懊恼,但我不死心,我继续查找资料,请教老师和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谈了如何有效引导孩子高质量提问的话题,并且指出:“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提问空间和宽松的环境,当学生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或者所学知识难度较大而无法提问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进行讨论,在小组内提问。让学生在小组中消除畏难心理。”他还特别强调了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由教师引起的,教师的提问,指向了学生的学习,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模仿老师提问。听后,我又一次豁然开朗,原来自主提问和听、看、想、说是分不开的。
少讲多读,让学生多读多问,逐渐成为我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转眼一年过去了,我校组织的中青年教师赛课,我上的《去年的树》一举夺冠。让学生自主提问成为该课的一大亮点,得到学校评委高度好评和称赞。此后,学校推荐我参加县级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并被评上县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
儿童文学家秦文君说过:“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孩子们带来自信和快乐。”“自主提问”就是一扇门,学生推开它,就会有阅读的信心和兴趣。事后,我认真反思我搞的小课题研究,我把有关资料收集起来,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多篇教学论文并在报刊上公开发表,我也从一名普通语文教师成为一名县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
回想起我的成长历程,真得感谢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感谢“问题”,“问题”促使我研究,“问题”促使我成长。
作者简介:重庆市开县赵家街道中心小学副校长。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在各级报刊150多篇。
一、倾心教育,为人师表
身为教师,为人师表,我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多年来,始终具有明确的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立足,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同事之间能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二、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在教学业务上,我始终将做一个好教师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而不懈努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优化课堂的氛围,提高课堂效率,我深入学习了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理论,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贯彻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然后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并经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探索和积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工作中,我积极钻研、勇于探索、不甘落后、虚心学习。每学期初,我都积极地钻研教材教法、新课程标准,并根据学生的基础实际,编写出具有针对性、导向性的教学计划,以确立学期目标、明确阶段目标,把握好教学重难点。课前,我积极钻研教材、教法、学生、学法,结合自身实际及现有的教学设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课上,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生动了课堂教学,优化了教学质量;此外,我还以新课标提出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指导,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改革,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课外,我认真批改作业;积极反思教学,认真写好教学随笔,通过总结得失,争取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近三年来,我除了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还担任了小学班主任工作。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兢兢业业,孜孜以求。通过工作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
在班级管理中,我主要做到勤管、严管、善管,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我在班级中经常引导学生温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为他们指明了纪律方向;通过引导他们自查自纠,变“他律”为“自律”,又使准则内化为他们自觉的外在行为。这样既起到了教育个体的作用,也为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奠定了基础。同时,在班级建设中,我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并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抓典型,树榜样,在班级中开展评比激励机制,形成互争互赛的竞争氛围,让学生通过竞赛看到自己的闪光之处,明白自己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班集体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纪律良好,常常受到学校和各科老师的称赞。
三、潜心钻研,完善自我
近三年来,我在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善于进行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1、评优课比赛:
2、撰写教学论文:
3、课题研究:
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本人参加研究的课题《道德教育的层次性》被评为市德育课题研究一等奖。
4、继续教育
年暑假,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培训项目”的培训
年参加了县班主任培训
化学科组是我校一支年轻而又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教学队伍,经过科组教师的多年来的共同努力已成为了一个富有务实奉献、开拓进取精神的和谐团结的集体。科组教师与时俱进,努力地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和实践能力。以教科研促教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化学尖子生。全体全体教师勇于创新,争创一流。在教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20xx年被评为广州市“优秀化学科组”。
新课程的实施,掀起了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给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样也是对我们化学科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新的挑战和机遇。化学科组全体老师乘课程改革的东风,满怀豪情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大潮,勇当弄潮儿,勇创教学水平的新高,三年来在教科研和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科组教师承担了“十五”市、区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并已顺利结题,获得了三等奖;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获奖或发表的有115篇次。先后有42人次获得校、区、市、省级单位的表彰。
1、教师基本情况
科组现有教学人员共19人,全部本科学历;高级教师11人,一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占化学教师的57.9%。
2.实验室配置与设备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XX年学校在区电教站的大力支持下对理、化、生实验室进行了彻底改造,现共有化学实验室6间,分上下两层。其中一间是化学探究室,主要供辅导学生参加化学竞赛及化学课外活动用,所配仪器设备先进。五间配备了抽风装置,可进行一些有毒气体产生较多的实验;全部实验室都安装了先进的、带电脑的多媒体平台。配备了两名专职实验教师,各种仪器、设备、药品、模型齐全,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开出率均达到了100%。
3.教师教学硬件与软件情况
全科组老师人人通过学校电脑水平测试,每人都配备了台式电脑,可在宽带网上纵横驰骋,大部分老师可自行开发多媒体课件,实现了信息技术手段与本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信息化教学在我校的迅速发展,本学科组教师在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方面,在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方面,在以实验为引导、探索启发式教学、做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讨性分组实验等方面,全面启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网上的化学实验资源,把研究性学习贯彻到每一个课堂教学中。利用一系列成功的实验教学为学生学好化学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自古以来历代教师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我们仿效之.!
計利应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我们敬仰之!
30年前我们忽视了智育,30年后我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应试教育,忽视了德育和体育,如何拨乱反正,实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我们探究之!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实践之!我们以为教书育人的科学发展观的四大基本元素是: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全面---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
协调---知识、方法、价值观三维教育可持续发展---自学方法、终身学习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行,我国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它以促使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力倡导科学探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和融合,构建新的高中化学新课程体系。我校化学组的各位教师,自广东省开展新课程标准以来,积极参加省、市、校各级的培训,各位教师还努力学习有关新课程的理论,本组主要学习了《走进新课程》、《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和《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等四本书。按照新课程实验全员培训,不培训不上岗的规定,我们连续三年组织化学教师参加市的新课程培训,还参加了市教研室化学科在教研活动中的理论学习和观摩课学习。每位化学老师都取得了新课程培训证书。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形成了新的教学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只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使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布鲁纳认为:认识结构是指在感知、理解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的心理结构,是学习和理解知识的内部因素和基础。学习不是被动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积极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成功学习的基础,只有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认识、主动获取教学内容,主动吸收人类精神财富,他们才能认识世界,从而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2.创新教育
旧教材中,化学课程内容偏重于学科知识专业化、系统化,讲究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存在着“繁难偏旧”的弊病,这是以知识为中心教学和片面追求升学率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有鉴于此,新课程立足于21世纪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着眼于课程内容与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内在联系,提出新的学习主题和相应的内容标准。由此出发,新课程标准对作为课程内容具体体现的化学教材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首先,教材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展示化学对推进社会文明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才能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其次,教材内容的安排也体现科学探究的特点,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材内容的信息传递也用文字陈述,图形、表格和各种醒目的栏目等多种途径,从而增添化学知识的魅力,让学生喜欢化学和主动学习化学。最后,教材在知识安排和版面设计上富于开放性和弹性,给老师和学生留有个性化创造的空间。总之,化学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个性活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本意识。
3.研究探索
新课程开设了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如高一化学有调查家庭所用燃料的性能价格、资源情况及燃烧物对环境的影响,对家庭燃料的选择及如何使其充分燃烧提出自己的看法。高二化学调查常用电池的种类、使用范围、性能和价格以及电池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调查废旧电池如何处理以及回收废旧电池的意义和价值。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从生活、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或化学学科内一些适合于通过探究来学习掌握的基本问题,这种方式要求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要遵循科学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步骤和过程,要敢于面对困难和障碍,科学探究更注重学生在探究中表现出的创造性,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空间不局限于教育和实验室,他们还要到工厂、社区、科研所、图书馆等地进行调查、访问和查资料。经历问题探究的实践过程,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体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起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建立一种主动宏观,独立思考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
4.学以致用
新课程更好地体现了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贴近生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认知事物的有效途径,结合日常所闻,并由此得出科学的认识和解释,使学生掌握知识更加便捷,更有感性认识的基础。因此,新课程中编写了一些课外小实验或家庭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在课余利用日常生活用具或物质就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当学生能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后,他们是十分高兴的,并有一些成功感,由此,可以进一步激发起对知识的渴望,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很有好处。
5.环境保护
21世纪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高度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但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各种公害。在众多的环境污染问题中,以大量化学物质进入环境、破坏生态、影响人体健康最为严重。为了预防和解决我国环境问题,新教材高一化学《氧族元素,环境保护》开辟了专门的章节,来让学生们学习环境保护。首先教材告诉我们如何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的方法;其次教材介绍了常见的污染及其防治;再次教材以生动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环境污染和造成的危害,从这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得到了感性认识。在高三化学教材的《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章节中,进一步要求学生在设计或进行实验操作时,均应考虑到环境保护问题,对于废气、废水、废渣及有害物质不能任意排放到空气中。另外,在侯氏联合制碱法,燃料的缓慢燃烧、甲烷、煤、石油等章节内容中,也充分渗透环境教育思想。总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新教材在内容上的编排,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要求。科组长卢克老师的《关于绿色化学教育的实践与探讨》的论文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杂志上发表。
关键词:物理 自主实验 探究 创造人格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002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社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物理学科是一门重视实验探究,崇尚科学思维的基础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物理教学中,特别是在进行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等探究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和物理实验重探究的特点,决定了实验探究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基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物理实验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方法。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不但可以激发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做实验体会到发现和成功的乐趣,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在配合、探究、融合的过程中,锻炼勇气、信心和意志,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谈究精神。
开展物理课外自主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 任务设计
新颖多样、具有适当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可以引导学生培养创造人格。因为这样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内在兴趣。在开展物理课外自主实验探究活动中,我们不妨多安排一些探究性活动课,让学生通过探究逐渐获得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信息交流能力。这六种能力的提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大有裨益。
2 权利分配
在物理课外自主实验探究活动中,给予学生较多的自主选择、主动参与的机会,可以引导学生培养创造人格。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导,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缺乏一种个人控制感。新课标中强调师生互动,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开展物理课外自主实验探究,我们可以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以“自主”为主题,开展多种自主活动,比如,让学生自主选择探主题,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选择实验器材,自主进行实验操作,自主进行实验总结和交流,等等。通过这些自主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冲破以前学科间无法逾越的壁垒,打通了课堂和教科书的限制,使学生能够在更加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中自主地进行活动,从而让物理实验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拓展到校外,更加强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通过课外自主实验探究活动,学生在自主完成一些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不断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探究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义务教育初中教材中设计的“纸盒烧开水”、“筷子提米杯”、“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还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自主设计小实验、小制作的热情。不少学生除了完成课本上的小实验和小制作外,还创造性地进行改造和发明,如:“最简单的电动机”、“马德堡半球”、“水透镜”、“小风轮”等。不少小制作犹如精美的玩具,让学生爱不释手。小制作一旦成为玩具,更容易促进学生“玩”进物理世界,“玩”出物理规律,“玩”出学习方法及趣味。通过开展物理课外自主实验探究活动,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互动交流讨论中获得提高。
3 活动认可
尽可能奖励学生而不是批评,奖励要基于学生个人的进步和提高,并且尽可能在私下里进行。这样学生会更多地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关注任务本身的掌握,而不是与别人的比较。教育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展人、开发人的潜能,不同的学生由于存在着差异,我们不可能像工厂生产标准件一样,对他们提出统一的要求,只要每人学生都获得了最大程度的发展,教育就是成功的,学生本人就是认可的。
4 小组安排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外自主实验探究活动,比学生之间展开竞争更能引导学生培养创造人格。因为在合作探究的情况下,成绩是基于整个小组的表现,个人之间的能力差异被淡化,这促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对任务的掌握上,而不是与别人的比较上。物理课外自主实验探究的各项活动都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特别是讨论和交流都发生组与组之间,通过淡化个人之间的能力差异,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对任务的掌握。
5 活动评价
对学生进行个体化的评价,即基于每个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来对学生作出评价,而不是对每个人使用同样的标准。在物理课外自主实验探究活动中,最重要的不是要学生探究到什么,而是要养成探究的态度,养成敢于探究、乐于探究、坚持探究的心理品质。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进行比较,转而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
6 时间分配
在布置课外自主实验探究任务时,教师可以考虑学生在学习能力、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等方面的差异,采取不同的任务分配方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力,自主选择探究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主完成,没有时间的限制,没有统一的标准,淡化了个性差异,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现有教职员工47名,专任教师45名,其中女教师14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0名,占专任教师66.8%;本科学历5名,占教师数11%,6人正在进修大专或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19名,占42%,小学一级教师24名,占53%,学历达标100%,适龄教师均取得教师基本功合格证明和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下面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作汇报,如有不当请指正。
一、加大投入,积极完善学校办学条件
开发区中心小学择址兴建于上世纪90年代,但由于种种原因,基本设施并不是一次到位,近几年来,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开发区教办的多方努力下,我们先后投入资金近上百万元,用于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添置了近百台电脑,建起了两个网络教室和一批电化教学设备,通过后勤社会化兴建了一幢330m2的多功能教室,此外借助“六有”工程新砌了较宽敞的水冲式厕所,浇筑了校外红领巾一条路,方便了师生上下班,并浇筑混凝土操场1300m2,新砌了东面围墙,为常规管理创造了条件。
在校园布置方面,我们将环境布置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利用楼梯、走廊墙壁,布置“知识墙”,展示师生的书画作品。目前学校图书2万多册,生均22册,增添了学校的文化气氛。学校非常重视加强校园绿化的补充与管理工作,每学期期初和期末,邀请校外绿化专业人士来校管理、指导,安排相关人员对绿化地带专业管理,使整个校园优雅美观,努力为孩子创造优美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
二、群策群力,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依法治校,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学校切实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职员工民主管理学校的职能,实行教务会制度,讨论并审议学校的各项工作。几年来,学校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教师、学生、卫生、安全、后勤、收费等多个方面,力求使各项制度成为一个系统、一个序列,较好的规范了教师的言行,使良好的教风得以不断彰显。近几年来,学校全面实施了全员聘用合同制,使教师有了紧迫感、时代感,进一步深化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近年来,陆续出台并完善了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制度中体现了科学化、规范化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卑不尊的公平原则,体现了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分配原则。制度使学校各项的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工作质量的提高。学校在少先队工作、综合实践课教育、美术课教育等方面形成明显的教学特色。
2、培训教师,促进整体实力提升
构建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学校配备了一个年富力强、搭配合理、敬业爱岗的领导班子。制定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学习制度、工作制度、会议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导能力。领导班子成员能够深入教学第一线,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领头羊作用。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成了固定的周一下午教师政治学习制度,广大教职工能时刻注重《衡水经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让我们共同走进新课程》等深化理论学习,以“敬业、爱岗、奉献”的精神开展各项工作,铸就了“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师魂。*等同志先后分别被省、市、乡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辅导员。
学校始终把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一是加强学习,不断“充电”。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社会自考及本科学历考试,努力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二是走出去开眼界,请进来抓提高。学校想方设法为教师创设学习提高的机会,每学期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类培训、听讲座、听课活动。学校还先后邀请文游台小学优秀教师上课,请市、区教研室的教研员来校听课、评课,实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三是扎实开展各类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开学初制定计划,每人一节,定期活动。内容有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评课、观看教学录象、教师基本功竞赛等,使教研活动成为教师获取理论知识、钻研教学业务、相互交流、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几年来,通过努力,学校已拥有一支自己的骨干教师队伍,其中有区、市级骨干教师2人,教坛新秀3名,镇乡级学科带头人8名,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市先进班主任各多人。青年教师在市、区组织的各项比赛中获奖近20多人次。
三、德育为首,积极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德育机构健全,有分工德育工作的校长、主任、大队辅导员;学校对班主任工作有明确的职责要求,班主任有较高的素质,工作得力。学校对德育工作的相关人员有定期的培训、完善的考核方案和健全的德育工作常规制度;每学年、学期均制定出比较具体的可操作的,突出实效的德育工作计划,做到了学期有分析研究。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会议。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学校重点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养成教育和阵地建设,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完善德育管理机制,精心配备班主任,优化班主任队伍,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学校建立“东小之声”广播台,由少先队员自征、自设、自编节目,反映身边新人新事,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几年来,先后开展“保护母亲河”、“洪水无情人有情”、“情系西部大开发”、“抗击非典,众志成城”等多个主题队会,确立了敬老院等多个少先队活动基地。加强各项常规评比制度,坚持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有计划、有内容,形成序列,利用橱窗、板报,定期展出国情图片资料,向学生介绍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充分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节庆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利用各种传统节日、法定节日、纪念日,在学生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
学校德育工作坚持面向社会,建立了多个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每学期正常开展家长学校工作,通过定期上门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密切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更好地形成合力,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几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师生违法犯罪事件。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红旗大队”、“省红旗大队”光荣称号,两次被评为“*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多次被*市少工委评为“先进集体”,是*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合格学校,*市合格家长学校,*市优秀家长学校。
四、严格常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落实素质教育,规范教育行为
学校严格执行《*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籍管理规定》,按规定办理入学、转学等手续,学校按课程计划开齐上足课时,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回家作业符合规定时间,节假日不补课,每学期进行一次期末考试。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全面推行素质发展报告书,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等级制。
2、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
*年秋季,随着市全面实施新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开始使用,引发了教学领域一场深刻的变化。为了切实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领导工作,学校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有校长亲自挂帅,印发数学、语文等学科的课程标准材料,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组织各种培训、知识竞赛。中心小学成立了课改沙龙,在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及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对全区进行了现场教学观摩,逐步使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去。
3、做好六认真”,提高课堂质量
学校制订并不断完善“‘六认真’工作要求”。在实施“六认真工作要求”中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上课”上,课堂教学是“六认真”工作的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为此,我们通过平时的骨干教师的公开课、青年教师的评优课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研讨指导工作,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打造宽松情景式的、自主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督促教师提高四十分钟的效率。
每学期,我们都要在期中、期末组织两次“六认真”工作检查,学校行政人员通过听课、查备课、作业、测试、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并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
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学校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青年教师大都能自制简单课件,借鉴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发展了师生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开展科研,努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1.有较为健全的学科教研组织,根据本地教育现情,建立了乡、片、校三级教研组,有年度、学期教研活动计划和总结,坚持每周活动一次,有校领导深入活动,有明确的中心内容,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围绕教学理论、内容、方法进行课程改革,有明显的教学效果。加强和完善六年级集体备课制,组织二语、二数、四语、四数、三语、六语、六数等学科的同课异教,效果良好。
2.积极开展课题立项研究工作,目前已被省市教育学会立项课题达4个,其中“小学生生态文化教育的实践”课题的研究,被列为省重点课题,初步成果受到上级部门表彰。“小学生生态文化教育的实践”课题的研究被列为省重点课题,初步研究成果获省一等奖。
3.有教科研小组,个人教科研计划和课题,在全区开展了研究,狠抓写字教学,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安排了全区低中年级教师进行写字、数学自学教学同课异教研究。
4.积极开展“新课标下”的新课程教学研究,如综合实践课的研究,孙玉富老师“无公害蔬菜”教学案例获首届*市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几年的努力编辑了全区综合实践课优秀教案集2本,实现了资源共享。
六、其他方面
几年来,由于狠抓校园常规管理工作,优化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强化思想教育,强化纪律教育,强化良好校风、班风和学风的养成。近年来,六年级会考语、数总均分呈上升趋向。*年*同学获*市“三好小学生”称号,几年来,郭雯等4人获*市“十佳少先队员”以及“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在“双龙杯”全国少儿书画以及市“六?一”等书画现场比赛中有近50人获奖。
*年周静同学在*市青少年奥林匹克应用素质竞赛中获壹等奖,实现我区在市以上数学竞赛中获壹等奖的“零”的突破。陶莎、凌丽等3位同学在市“中保杯”读书征文活动中分获
二、三等奖,数十名学生在第十四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奖。王咏等近25多名学生在市公民道德教育征文中获
一、
二、三等奖,3年来*、郭雯等8名同学获市集邮征文
一、
二、三等奖,魏巍获演讲一等奖,*年*同学还获全市计生征文一等奖,*年王瑾同学获全市小学生现场作文竞赛一等奖,全区6名学生参加区法律知识竞赛获二等奖。连续3年举办了“我是校园小歌手”卡拉OK比赛和“诗歌朗诵比赛”。
几年来*等有近20名教师参加市、临城区青年教师“新课标”的赛课,分获
一、
二、三等奖。
*才艺展示中获
二、三等奖,赵群等2位老师获市辅导员基本功大赛优秀奖,*等8名教师的教学案例获省、*市、*市
一、
二、三等奖。
*评为市中青年教学骨干,*等3名教师获市教坛新秀称号,赵忠、李万清近20名教师在市教育学会论文评选中获
一、
二、三等奖,孙玉富、赵从明老师的电化教学论文分获市
一、二等奖。教师积极参与师德师风建设,学衡水经验的大讨论,参与市局公民道德建设征文,共收集论文20多篇,汤珺、周丽等近10名教师获市
马庆荣 河北省秦皇岛市新世纪高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骨干教师,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曾被评为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先进个人、河北省创新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秦皇岛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著有《教育管理变革新思考》,在国家、省级报刊发表教学论文十多篇。
黄亮升 广西河池高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广西优秀教育工作者,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校长。在教育管理方面,他以成功教育思想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前瞻性思考,创新性求索,在多方面进行了富有创新性的探索,建立了多元成才渠道,构建了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本刊编辑:通常讲,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是立足于学校实际,立足于解决问题的教研。校本教研需要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也很宽泛,这让一些校长和教师们感到茫然,其中存在着研究重点的问题。那么,校本教研应着重研究什么呢?
陈少峰:我认为,校本教研应着重研究教师成长。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切实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进一步提高了业务水平,课程改革这一宏伟工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同样,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也在教师。在拥有同理念、同教材、差别不大的学生群体的前提下,只有教师个人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准、教学艺术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以提升。
黄亮升:我认为,每所学校校本教研研究的重点都有所不同,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可以说,校本教研是欠发达地区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经之路,基于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研的理性选择是欠发达地区学校缩小与发达地区学校距离的唯一途径。鉴于此,我们需要正确理解校本教研的概念,科学分析学校的具体情况,尊重校本教研主体,即教师的职业特点、从业发展情况等,树立科学发展观,探索出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机制,从而实现以校本教研带动学校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马庆荣:我们认为,校本教研的重点应该是学校真实的教学改革,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我校在开展高效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重点围绕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刊编辑:那么,校本教研在对这些重点问题进行研究时,有哪些亟待我们解决的难题呢?
黄亮升:我认为,应从校本教研概念的正确理解出发,纵横分析学校内部的具体情况,对校本教研的重点作出理性选择。对此,应着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校本教研的涵盖。很多论著都基于单个学科而提出校本教研的要求,实际上,校本教研涵盖了学校的方方面面,涉及的不仅仅是教学的问题,更大范围应该是学校的教育问题,是学校大教育、大课程的问题。如果我们把校本教研仅仅限制于教学领域,学校就会失去德育这只脚,造成跛脚走路的现象。
二是校本教研的重心和落脚点。校本教研是尊重实践、从实践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不能与教育科学研究相提并论,这是与以往所倡导的科研有不同的内在要求。如果把校本教研的重心和落脚点拔高,就违背了校本教研的定位——直用性和微观性,有可能造成校本教研“穿新鞋,走老路”,无功而返。
三是进行校本教研之人的因素差异。为了宣传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很多先进发达地区学校要求教师“人人有课题”。这是否考虑到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差异性,以及教师从业过程中有些不可抗拒的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呢?如果不假思索地“一刀切”,校本教研可能是“一句美丽的空话”。
只有上述问题得到了解决,我们才能作出的理性选择。
同时,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基于此,作为学校层面,可通过研究教师群体和个体类型的差异与性质,参照叶澜、白益民等著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着重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弄清教师个体或群体的走向,为进行校本教研的人的因素提供选择依据。诚如《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所言,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三种发展性质、四个发展方向和六种发展可能。据此,我们再结合学校现时教师情况,大致分出如下教师群体。
一类群体——“正向-高强”教师群体。因为他们属于上升型教师,学校应该不遗余力地支持他们,赋予其高度的权益,要求其校本教研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使他们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领头羊和榜样,从而拉动其他教师的“内需”。
二类群体——“中性-次强”教师群体。他们属于高平缓型教师,其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比较强,如果给他们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帮助他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加强自我发展意识,他们也会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主力军。这样,校本教研就可全面铺开。
三类群体——“中性-次弱”教师群体。他们属于低平缓型教师,如果校本教研已形成“大气候”,学校又给他们以帮助和支持,这类教师的相当一部分人将会上升到二类群体,有些甚至到一类群体。
四类群体——“负向-氐弱”教师群体。此类群体又分为“前高后低”型和“前低后低”型教师。前者还有发展的时空,虽然不大,但也可挽救,他们仍然是校本教研不可或缺的参与者,绝不可抛弃。后者似不可救药,但学校也应给予帮助和人文关怀,让他们参加一般性校本教研活动,使他们得到一定的提高。
基于上述教师类型群体的差异与性质,我们需要把校本教研的落脚点根植于一类群体,继而过渡至二类,再带动三类,从而触动和促进四类,使整体参与。这样,校本教研才能有序、有效地实施和落实。
第二,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为校本教研的最佳时段提供选择依据。一般而言,人的职业生涯不可能一帆刚顷,期间有高峰、有低谷,也有激情或泄气的时候。如叶澜教授等提出的职业周期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在教师生涯中实施校本教研的最佳时段——人职后的第一、二阶段为我们提供了选择依据,尽可能地避免了职业泄劲和职业退出阶段才呼唤校本教研。同时,在教师职业受挫和稳定停滞阶段要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使校本教研贯穿于其职业生涯的始终。
第三,适时抓住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整合人力与资源,深化校本教研。所谓关键事件(critical inci-dents),就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事件或问题;所谓关键人物(critical persons),就是那些能够解决问题的教师(包括领导或专家)。只有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使问题得以解决,使校本教研开花结果。按照校本教研的操作程序,我们应把握各个阶段的特征和要求,挖出典型问题,并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把校本教研不断推向成功的彼岸。
陈少峰:我认为,要实现上面所说的那一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校本教研应基于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师成长。校本教研强调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专业的发展。校本教研包含三方面的涵义:第一,校本教研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学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为学校的教育发展服务;第二,校本教研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第三,校本教研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服务。校本教研所注重的教师成长,应基于以上三点来逐步深化。
其次,校本教研应注重研究教师成长的方式多样化。在校本教研中,由于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与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校本教研的成败,及其成果能否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多方面的教育实践。因此,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开展校本教研,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研究水平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
最后,校本教研应注重研究教师成长的过程常态化。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教师的成长除了开展教学研讨外还在于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促进教师的成长是一切教研活动的根本目的,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而校本研修又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形式。
马庆荣:我校的高效课堂建设是从2011届高一年级开始的。我们构建高效课堂遇到的第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教师们感受到高效课堂的魅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改革冲动。
遇到的第二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教师们在初步了解高效课堂的基础上,搞清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操作模式、文化内涵、评价标准等,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
遇到的第三个急需解决问题是,如何解决高效课堂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操作层面的问题,使高效课堂能够顺利实施。
我想,只要我们解决了以上三个问题,那校本教研一定会步入快速前进的轨道上来。
本刊编辑:贵校在您认为的应着重研究的领域开展了哪些研究,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呢?
黄亮升:这几年,校本教研的理性选择让我们尝到了一些实质性的甜头,也缩小了与发达地区高中学校的距离,每年高考我校均稳居广西前几位。这主要得益于校本教研的两大工程,即“提高普通班竞争力工程”和“青蓝工程”。
“提高普通班竞争力工程”是全方位着力提升普通班的素质,涉及全校2/3的班级、学生和教师,由校长带领教学领导小组成员、普通班全体教师和学生以及部分家长共同实施,从德育人手,以教学为抓手,以各种各样的互动方式为推手,开展各种类型的感恩教育活动、交心谈心活动、样板活动等,使得全校在各方面形成良好的局面。
“青蓝工程”是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我们从青年教师的入职校本培训、入职初期业务指导、入职一年总结与反思、个人人生规划等方面,都做了一一指导,并给5年教龄以下的教师压担子,即在学期内必须代表学校或者河池市参加赛课并获奖;同时,还让他们担任重点班的教学和德育工作,使他们能尽早地接触和感触到学校教育“制高点”。4年间,学校总共有11位教师获得市、省级赛课一等奖,2位获得国家级一等奖,还有1位教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如今,学校青年教师的论文质量和档次、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均优于中、老年教师。
由此可见,校本教研是我们缩小与发达地区距离的唯一途径,是欠发达地区学校教育质量腾飞的翅膀。当然,校本教研的成功实施或者开花结果需要一个漫长抑或是痛苦的过程,唯靠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反省与矫正来逐步实现和提高。
马庆荣:我校是在2011年5月市教育局召开全市教学工作会议后开始谋划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这次会议重点提出要“创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经过学习我们感到,高效课堂能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符合国家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我校毅然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力图改变以往课堂教学重教不重学、重分不重能、重知识不重实践的弊端。
我校通过一系列的专题校本教研活动,从感受高效课堂到感悟高效课堂再到实践高效课堂,推动高效课堂建设在坚实的校本教研基础上全面展开并深入推进。
首先,开展高效课堂观摩学习,感受高效课堂魅力。
2011年11月,我校选派高一年级9位备课组长,由我和主管校长及教务主任带队到山东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学习观摩,现场聆听课改专家的专题报告。当看到洋溢着生机与活力的高效课堂时,教师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回来后我们趁热打铁,马上组织校本研讨活动。首先,让备课组长在教研组内谈学习体会,介绍高效课堂,与学科教师共同分享学习观摩收获;然后,组织学科教师观摩高效课堂视频,研究高效课堂的特点与操作模式;接下来,主管校长结合高效课堂的观摩学习,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以上活动使学科教师全面系统地学习了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与教学策略,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高效课堂的魅力,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改革冲动。这标志着我校高效课堂改革正式启动。
其次,开展高效课堂校本课例研讨,感悟高效课堂精髓。
我们先组织高一年级九位备课组长率先开展高效课堂研究课,从操作层面上研究高效课堂,感悟高效课堂的精髓。之后又陆续组织开展了50多节研究课、观摩课,每节课后都进行充分的评课、议课,扎实做好多视角的专业分析,从理念与行为层面人手深入剖析落实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找出努力的方向。这些课例研讨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将学校的改革意图深入到每一个教师的内心。随后各学科教师相继主动采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这标志着高效课堂在我校高一年级已全面展开。
再次,抓重点环节突破,深入实践高效课堂。
一是创新导学案编制。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它既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又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路标。我校从学情、师情出发确定导学案编制的基本要求,历经3个月尝试解决了编制导学案的基本模式,形成了自己的导学案“模版”。此外,学校还规定了导学案的编写流程,制定了导学案发放制度。
二是规范课堂展示。课堂展示是高效课堂的—个重要环节,组织不好就可能会出现“不充分”或“失控”问题。我校通过“两步走”规范课堂展示:第一步,明确课堂展示的重点环节——讨论交流、展示成果、点评质疑、总结提升,让师生对课堂展示的具体环节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步,根据学科特点明确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并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有效地解决了课堂展示不充分或失控的问题。
三是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团队研讨导学案的重要方式。首先,学校强化集体讨论、共同研究、合作攻关的备课模式;其次,强调备课内容由“备教师”如何教转向“备如何指导学生学”,保障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动而有序。
四是建设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是学生互帮互学的合作实体,直接影响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我校以6到8人一组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以便于组内结对互学。组建小组要考虑到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性别、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同时,还要考虑“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以保证组与组之间公平的竞争;小组长要选择有热心、有责任感,组织能力较强的人来担任。学校还不断加强小组的文化建设,有效地激发了小组的凝聚力。
五是构建合理的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机制。课堂学习评价机制对保持高效学习的持续动力至关重要。我校课堂学习评价机制包括三方面内容:评分细则、晋级规则、晋级表。我们每天依据评分细则评价学生及小组,每周按照晋级规则晋级,周日班会课在晋级表上展示表彰。评价时,从各组学生的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团结合作、完成任务、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总体考察,注重小组成员参与合作的过程。
学校还结合课例研讨,针对导学案编制、学习小组建设、评价机制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等开展了四次经验交流活动,对突破以上五个重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校本教研强有力的支撑下,我校的教育改革正在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高效课堂理念渐渐深入师生内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也取得了如下成效。
一是课堂呈现生机与活力。由于学生被解放了,现在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活动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多了,笑声与掌声多了,因碰撞而产生的火花也多了……过去那种沉闷的课堂消失了。
二是学生整个生命在成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主动成长的愿望更强了;学生敢说了、会说了,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还锻炼、提高了各种能力。
三是教师专业素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得以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了,更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多个参与改革的教师在省、市教学大赛中获奖……这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增强了。
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到,校本教研不仅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教学生命的加油站,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助推器。
陈少峰:我校校本教研注重教师的成长,确立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我们一开始就立足本校实际情况,依靠学校的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改理念的基础上,注重课堂教学中教师思想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切实研究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最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学科组织教师参与集体听课、评课、经验交流及问题讨论,共同研究问题的解决办法,逐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达到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是教研行为制度化。我校校本教研由研训室负责安排,具体活动由各学科部在每周星期三上午为文综、理综、计算机及音体美学科教研活动开展日,以及每周星期四下午为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研活动开展日。教研活动中要求做到“三个有”,即有活动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活动记录。同时,学校要求教师主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主动与同事交流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广大教师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研究”变为“主动研究”。
二是教研内容丰富化。开展系列的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更加系统地研究教学,因此,我校每学期由学校指定骨干教师先上“示范课”,同学科教师必须参加听课。课后,授课教师先进行说课,然后由一名教师开始主评,随后同学科的其他教师开始评课;每个学科部每学期选5位骨干教师上好“同课异构的研讨课”;3年教龄以上的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上好一节以同级同学科为单位的“互听课”;3年教龄以下的教师每学期必须上好一节以同级同学科为单位的“新教师汇报课”。我们规定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评课不少于15节,学科组长、学科部主任每学期听课、评课不少于20节。
三是教研形式多样化。为增进学校对教师教学的全面了解,激励和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探索同伴互助,新老互促的途径和方法,营造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学年学校都组织“优质课”评比、“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评比等形式多样的专项活动,并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四是教学研究专题化。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学校要求各学科部围绕教师发展确定学科研究小专题,通过开展小专题研究,把大课题的研究逐步分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这样,一方面有效地浓化了校本教研氛围;另一方面,化整为零地开展课题研究,既促进了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又使研究结出了累累硕果。
一、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实践
自2007年以来,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宝坻一中”)依据教师发展性评价理论,逐步构建和完善了多项发展性教育教学评价方案。下面以“教师考核方案”为例说明方案制定与实施的情况。
1.确定教师综合评估内容。
宝坻一中在考核教师时,结合学校教学总体目标,充分考虑教师工作的特点,把对教师的综合评估确定为“五个角度”“二十二项内容”,具体如下:
(1)学生评估五项内容:工作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课下辅导,作业处理。
(2)领导评估五项内容:思想觉悟,学识水平,组织纪律,工作能力,团结协作。
(3)学科组长、备课组长评估五项内容:思想觉悟,学识水平,组织纪律,工作能力,团结协作。
(4)教学成绩评估三项内容: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会考成绩。
(5)教学检查四项内容:出勤(上班出勤、会议出勤),工作量,组织活动,教学常规。
2.以学生评估教师为例说明评估方案实施情况。
(1)学生评教的过程。
学生评价教师的内容包括工作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课下辅导、作业处理等五项,实施中我们又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将这五项进一步细化成18条,包括:
①责任心强,对学生要求严格,管理到位,方法得当。
②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不体罚学生,师生关系和谐。
③上课及早晚自习值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擅离教室、不使用通讯工具。
④专业知识扎实,无科学性错误。
⑤说普通话,教学语言准确、简明、生动、条理清楚。
⑥写规范字,字迹美观、大方,板书布局合理,书写工整。
…………
每个学生依据这18条对任课教师进行客观评价,每一条标准分为A、B、C、D,其中,A:非常满意(10分),B:比较满意(8分),C:一般(6分),D:不满意(4分)。每个学期在期中考试后由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负责让学生填写问卷,问卷用读卡器快速处理之后,每位教师都会收到一张密封的类似工资条那样的长纸条,纸条上清楚地列出了该教师的总成绩排名以及18条中每一条的得分与名次。
(2)学生评教的特点。
“18条”内容涉及到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方方面面的问题,“18条”的产生是学校领导带领教学和科研部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研的结果,又在教代会上经过了认真审议,代表了全校师生对宝坻一中教师的基本要求。“18条”评教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尊重教师隐私,体现评价的人性化。除了校领导和负责问卷处理的教务处相关人员外,任何人都无法接触到教师的排名信息。这在最大程度上解除了教师对评价的抗拒心理和焦虑情绪,为评价促进反思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第二,评教结果与实质利益挂钩,体现评价的实效性。评优、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等均与评价挂钩,特别是在岗位聘任中,评教结果解决了以往困扰我们如何搭建合作性强的搭班教师团队以及如何分流少部分教师的难题。
第三,对成绩排名靠后的教师采取帮扶措施,体现评价的目的性。我们认为,“18条”为多数教师自我反思提供了一面很好的镜子,不需要过多外力的干涉就会起到促进行为改进的作用。但是对于少数排名非常靠后的教师,主管教学的校长会分别与他们谈话,帮助他们寻找问题所在以及改变的办法,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第四,为学校发展提供数据,体现了评价的积累性。评价结果累积起来,就成了学校珍贵的数据库,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出相应的数据,例如分析某个学科组的时候,我们可以马上把每个年级中该学科的数据以及该学科在不同的学期发展变化数据调出来;分析各年龄阶段教师们的情况时,也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相关数据。这些过程性的数据与教师优质课大赛之类活动中获得的资料相结合,使学校领导能够准确地把握每一位教师发展的动态。
(3)学生评教的意义。
从教师的角度看,起到了帮助教师学会自我管理与自主调节的技能,从而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监控与反思的作用,使教师们能够针对优化学生学习的目的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从学生的角度看,一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于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意识,是培养学生评价能力的有效途径;二是能反映出学生对教师的认可程度和教师水平的高低,促使教师不断提高与发展,使学生最终受益。
总之,“18条”不仅促进了学校课改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也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除了学生对教师评估外,方案还有领导评估、备课组长评估、教学成绩评估、教学检查内容等。随后将各项评估项成绩按相应比例,进行累加,得出每一位教师的本学期的教学评估成绩。
(4)“教师考核方案”的实施效果。
通过几个学年的考核评估,我们对大量数据进行了分类汇总、逐层分析,先后分析了3个年级组、9个高一备课组、10个高二备课组、9个高三备课组,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一致的现象,就是这些部门的教师考核成绩都在逐学期提高。这说明全体教师通过评估成绩的反馈,都认真分析研究了考核方案的具体内容和自己的表现,特别是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表现,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找出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扬长补短,逐步得到了学生的认可、领导的认可。这个过程是全体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是全体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是全体学生学习效益递增的过程;也是学校教学工作不断进步的过程。我们看到了评估的正向导向功能。
二、教师发展性评价的成效
除了“教师考核方案”之外,该校还有“班主任考核方案”“备课组考核方案”“青蓝工程老带新结对子考核方案”“班集体考核方案”“备课组长考核方案”“教科研先进个人考核方案”等,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这些方案的制定均依据了发展性评价理论,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发展,更关注了教师的成长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实施几年来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欢迎。
1.教师主体性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方案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了教师个体较充分的发展。
2.评价方案强化了评价的目标性。
各个方案的实施,加强了教师队伍的科学管理,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管理考核的时效性和过程性明显增强,极大地强化了正面效应,暴露了教师工作中的失误,消除了一些不良的苗头,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3.评价方案体现了评价的激励性。
各方案的实施提高了教师工作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由于教师个体受到了尊重,个性得到有益的张扬,教师工作主动性大大增强,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自学校的各种评价机制实行以来,教师的形象在这样的评价中鲜活起来,教师为评价的相对客观、公正而信服,为人性化的管理而喝彩。
4.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在“青蓝工程老带新结对子考核方案”中,实施了师徒双方成绩的捆绑考核,促使老教师对青年教师毫无保留地传授指导,无疑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据统计,2007年以来,青年教师获奖论文和累计在400篇以上,区级以上公开课在60节以上,有40人能够胜任毕业班教学工作,有27人担任了班主任。
5.缓解了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我们知道,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中老年高级教师,如果事业上追求动力不足,就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而学校实施的“备课组考核方案”“青蓝工程老带新结对子考核方案”等都是捆绑式考核评价,这些评价发挥了老教师的长处,从客观角度讲,激发了他们的事业心,调动了积极性,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身价值的平台,这种考评是克服职业倦怠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6.浓厚教研氛围、加深教师友谊。
“备课组考核方案”“青蓝工程老带新结对子考核方案”等多个考核方案,实施的都是捆绑式考核评价,进一步浓厚备课组教研氛围。备课组组长引领的备课组教师之间、师徒双方之间,都积极地切磋、交流与指导,无疑使教研氛围变得浓厚。同时,教师之间真诚的交流与互相帮助,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将原来同事间的竞争对手关系,转变为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朋友关系,加深了彼此的友谊。
7.评价方案使学科科研氛围变得浓厚。
“教科研先进个人考核方案”的实施,使学科科研氛围变得浓厚。学校进一步开展了“草根式”教科研活动,调动了教师从事小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几年来,全体教师累计在1200篇以上,学校编辑了9册《宝坻一中教育教学论文汇编》。由于学校重视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目前已有7项国家级科研课题、9项市级科研课题、63项区级科研课题顺利结题,还有3项国家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正在研究当中。
8.评价方案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实施的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了教师评比的隐私需求,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反思,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2007年以来,学校在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先后有7人获得国家一等奖、91人获得国家二等奖、462人获得国家三等奖;高考生累计有64人被清华和北大录取,一本上线率达到85%以上。学校的教育教学声誉与日俱增,影响也越来越大,现在的生源已遍及整个华北地区。
三、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启示
教师发展性评价实施几年来,促使我们对教育评价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实践的过程也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1.以发展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积极性。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学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发展性教师评价应“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核心”,使每位教师在发展性评价过程中,具有成功的心理体验,从而发挥工作积极性,使自身向更高层次发展,最终形成教师发展的良性循环。学校要更多地把评价活动和过程作为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最好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工具。
2.评价方法要多元化,适应教师个性差异。
不同的教师个体具有不同的成长背景、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教学风格等,学校管理者在实施发展性评价过程中,应多制定几套不同的标准,更好地促进每一位教师的发展。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用同一条标准去衡量不同教师的时候,可能忽略个体差异性,使部分教师受到打击,削弱工作积极性。所以,学校管理者在评价方法上要实现多元化,适应教师个体差异,使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发展。管理者还应鼓励教师自我评定与反思。
3.促进教师个体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相融合。
学校的发展要靠教师的努力工作,离开了教师的努力工作,学校无从发展;教师的发展要靠学校提供平台,离开了学校的教师,也将失去发展的土壤。因此,学校与教师二者的发展密不可分。要使得学校与教师均得到长足发展,就需要教师个体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相融合。学校管理者要将学校发展目标规划向广大教师讲明讲透,要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理解与支持,这样教师制定出来的自身发展目标才能与学校目标一致,二者的发展才能够汇聚成最大合力,才能够得到最大发展。
4.科学利用学生的学业成绩。
小学校长,宁德市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宁德市首届名教师,
宁德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市级培训班特聘授课教师。
“有人说,罗鸣亮有太多的机会。但我认为,机会不如用心,机会只给有心人、用心人。要问他为什么能够全力以赴地潜心教学、专心教研,他的回答很朴素,也很简单:学生怎么学能轻松、能快乐、能学会,我就怎么教;让学生喜欢我,喜欢上我的课是我最高的追求。或许,这样的目标没有课标描述的概括和高度,但是,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到推动他不停地向前奔跑的力量源泉。”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宣 彭晓玫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农村学校走出来,学历不高,专业理论造诣不深,如果仅仅满足于自我实践,最终肯定要受到环境的局限和思想的束缚,登不高走不快也走不远。于是我努力探求发展之路,通过读书、学习、交流、反思,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搭建在伟人的理论基础、他人的经验教训和自己的深刻思考上,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方法更加多样,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探索自我发展的道路。
其实,我的学习方式挺简单。跟一般教师一样,有现场教学观摩课的,我都要争取机会参加。我既观摩本校教师的课,也观摩农村学校教师的课,还争取机会跨县、市、省观摩优质课,特别是名师的课。没有机会时,我就寻找光盘,独自静静地观摩,逐个环节琢磨。在观摩过程中,我注意理解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教学目标、教材使用、教学过程等关键问题,揣摩教学细节的处理动机和方法,与自己可能的处理方法对照比较,从中发现示范教师的特点和自己的差距。有机会,我还面见名师请教,寻找教学背后的东西,诸如个性、文化、追求等。因此,我结识了许多省市的名家名师,无形中拥有了更多的教学教研资源,为我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学习教育理论和他人经验,都属于间接的知识,我常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回顾总结。当遇到困惑要寻求新的努力方向时,通过学习理清发展思路,回过头来,还是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验证、整理、吸收,把教育理论和他人经验变成自己的财富。
磨课是我屡试不爽的方法。对要重点突破的课例,我都要一次次准备,一遍遍试讲,一次次修改,直到“无法”再修改。为了了解学生的情况,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生成的经验,我借班教学时常常把本校的平行教学班教完,尔后从城关再到熟悉的农村学校借班教学,把能借的班全部教完。到实在没班可教时,我还把眼睛盯向了省城学校。
教学设计是教师的基本功,我在教学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通过学习课标、学习教材,理解和领悟教学目标,对不同内容的教学过程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方法。在反复修改教学设计以后,就开始试上课,并请同事们一起听课、评课,接着再改、再上,直到达成阶段目标。
在此基础上,我逐步把自己从磨课中获取的经验总结成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构建不同教学模式。《圆的认识》设计构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教学模式;《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设计构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学模式;《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设计构建“获得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合作交流――实践――发现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践问题“教学模式等。最后,我又从关注一般课型到实践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学,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教学水平。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教学中,我就经历了逐步提高的过程。起初,我认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应用题教学,就把教学的着眼点落在创设情境、改编例题呈现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上。教学过程中,我产生了疑问:是解决问题重要还是形成策略重要?无疑,形成策略才是本节课的落脚点,而解决问题只是为形成策略服务。于是,我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取消了一开始的数量关系的复习训练,但教学中发现学生仍然不能主动地比较各种策略去帮助解决问题。如何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问题的关键。第三次调整时,首先把目标更改为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说,让他们思考,再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直观示意图的方法整理有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直观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在依靠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体验画示意图的好处。最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自然形成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如能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如何把握教材、如何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就会变得十分清晰。同样重要的是掌握学情,适应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发展,让课堂教学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成为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过程。这样的教书,才能更好地育人。
“像树一样向上,如水一般向前。”
――同事邱燕老师笔下的我,
一个见过我和老师们一块儿做课情景的同行, 曾说:“以为看到的会是罗校长的‘一言堂’,这么和谐的交流氛围让人感动。”每次做课,我总是把“话筒”递到老师们的面前,“有不同的声音了,真好!”鼓励他们说理解,谈感想,侧耳倾听的同时我爱在笔记本上记录,也提出自己的想法。
也曾有同事说,最享受的是听我的“现场直播”一位老师在上课,我小声地对课堂做出各种点评,因为如果到了课毕,细节被遗忘之后的交流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对“现场直播”都习以为常,上课老师也并不因此受到影响。礼节不约束我们这个熟悉得如同家人般的团体。
指导年轻教师上课,不能只从纯理论的高度出发,加以精辟的阐述与分析,让老师们心悦诚服的同时却仍不知所措:也不能仅止于神来之笔式的灵感,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让老师们拍案叫绝之余却无从借鉴。我的做法是带领着年轻教师们共同经历为了什么,该怎么办,为什么这么办,有没有更优方案,再加上我亲自的尝试、示范,努力让老师们听得明白,说得清楚,上得流畅。
我还常把自己读到的一些优秀教育教学论文或是听到的好课与老师们交流,和年轻教师一起走近名师大家,拜读教育佳作,了解教育前沿思潮……
“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让我想到了徜徉在数学教学艺术王国里的众人对数学孜孜不倦无怨无悔的探索与追求。想到了十多年来在教学上,我经历的“复制”、“模仿”和“思考”等阶段,从跟“师傅”、照搬“师傅”方法开始,慢慢地扩大“师傅”队伍,从众多的“师傅”身上优选特长。最后在教学实践探索中,在优秀教师的示范激励下,开始建构自己的教学思想,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找到目标,找到自己,关注自己,审视自己,追求成熟。
如水一般向前,教育的脚步不曾停滞,因为,我还在成长中。
“区区40分钟,请善用你的每一句话!”
――特级教师林雄对我的要求
语言是一门艺术,语言在课堂上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幽默诙谐的老师,课堂气氛轻松;热情洋溢的老师,激发学生思维。语言不单能在语文课上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数学课上,它也能推波助澜,拨开迷雾。近期我在“数学课堂的语言与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的研究中也真正感悟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从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出发,关注学生的成长与价值,让数学语言更优美、更出彩,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借此结合自己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谈谈如何在数学课上更好地利用、发挥好语言功用,使教学更有效。
一、形象的趣味性语言,打造良好的开端
巧妙的新课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良好开端,一个精心设计的富有艺术性的新课导入,像磁石,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像序幕,预示着后面的和结局。
[片段一]为了能在上课伊始就激起学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我一走进课堂就用亲切的口吻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玩‘我说图案你来猜’的游戏,看谁猜得又对又快。”1、有个长方形里面躲着三个小正方形,上面竖着一个小长方形,小长方形旁有三个圆,大长方形底下还有两个圆。知道是什么图案吗?谜底猜出来后,新的学习活动也开始了。学生在猜想第一个图案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画图帮助竞猜的心理需求,从而引导学生初步建立画图果然有用的认识。2、“第二个图案还是一个长方形,下面有两个小长方形,左右两边各是一个小长方形,上面有个圆。画音刚落,学生早在本子上画出答案。3、最后一个图案是:一个圆,左右两边各是一个半圆,里面有个小圆,小圆里躲着两个小圆点。学生在猜到结果时,将一个诙谐的猪头形象展示在屏幕上,学生哄然而笑,“对了,罗老师祝福在座各位同学猪年如意、开心快乐!”就这样在轻松又不乏数学思考的语言描述中师生一起步入新授环节。
二、精确的启发性语言,引进数学的殿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用精炼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片段二]出示例: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做一做,我们再交流。 (学生汇报做法)
师:这个同学是用画示意图的方式帮助解决问题的,谁也是这样的?
师:你们为什么都用画示意图来解决问题?
生:画示意图让我们把题目理解得更透。
师:做对的请举手。没有举手的同学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么做?
新授教学撇开华丽形式的帮衬,以文字直接呈现例题,“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做一做,我们再交流”――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方案。在多种方法展示中,让学生影响学生,自然产生比较的需求与画图策略的需求,使大部分学生感受到:画图是个好办法。教师始终站在一个引导者的位置上,并不否定小部分学生的个性化的理解方法,毕竟画图这种策略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氟的问题。在肯定小部分学生此时仍能通过空间想象直接解决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使用恰当的方法表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并将策略的选择权交予学生,特别是解题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在倾听他人见解中内化理解。教师适时追问“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么做?”给予学生二次反思和选择的机会。这样的语言好比国画写意的留白,使学生有更多想象、领会的思维空间,策略是因人而异的,不强求,重感悟。
“于无足轻重的东西之中见出更高度的深刻意义”。教学中几句精确的启发性语言,引领学生置身数学殿堂,它的引导性、鼓励性和启迪性,也让我们感受所谓“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境界。
三、精致积极的评价语言,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性语言,是沟通师生智慧、情感、兴趣、态度的桥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效的评价性语言,体现教师课堂教学的引导性,促进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探究性;有效的评价性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育良好的情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评价是否得当、到位及有效,决定一堂课的成败。因此,要让积极的评价语言适时适度地出现在数学课上。
[片段三]在拓展练习时:
师:请看,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师:(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一段时间后)我很佩服动脑子想的同学,虽然你们还没想出来,但你们能说出自己的疑惑也是非常好,说吧,有什么疑惑?
生:长方形的宽是多少?
师:其他同学呢?的确,宽多长没有告诉,怎么办呢?再从示意图中找一找剩下的长方形的周长在哪儿,好吗?
师:确实有困难的同学,我想寻求别人的帮助也是一种良策。谁需要我的帮助,请勇敢站起来。(一学生犹豫着站起来)
师:好的!我欣赏你的勇气,(师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小字条)这是我送给你的,悄悄打开看看,现在有办法吗?
生:有办法了。
师:祝贺你!
(有更多的学生站起来)
师:其他同学也想要,都有勇气了,好吧!(分别送给学生写着宽是9、8、7、6、5、4、3、2、1厘米的字条,让生同桌合作完成)
师:(三四个学生用示意图汇报后)还要继续汇报吗?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宽的长度不一样,但剩下的长方形的周长都是20厘米。
师:是呀!为什么都是20厘米呢?再从图中找找看有什么奥秘?
特级教师钱希有听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后这样评价:罗老师每个环节的过渡语言是那么的自然,他是一位智慧型加实力型的老师。特别是当抛出这样有很高数学学习价值的问题后,学生充满困惑,而教师既鼓励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我很佩服动脑子想的同学,虽然你们还没想出来,但你们能说出自己的疑惑也是非常好”“确实有困难的同学,我想寻求别人的帮助也是一种良策。谁需要我的帮助,请勇敢站起来”“好的!我欣赏你的勇气”“祝贺你”……这些语言不同于“你真棒”“你太聪明了”之类,却层层递进地唤起学生最朴素的内心体验,当最后大家达成共识“不管宽是多少,剩下的周长一定是20厘米”,课堂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源于学生内心的一种欣赏与激励,一种接纳与认可,是一种真情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