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配电装置论文

配电装置论文

时间:2022-09-25 20:20: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配电装置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配电装置论文

第1篇

中图分类号:U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162-02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型仍以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和触电等“五大伤害”为主,其中触电死亡占全部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6.5%。触电事故之所以频发、多发,其主要原因就是施工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往往认为施工现场用电都是临时性的,只要能够满足施工机具和照明的用电需要就可以了,而对有关安全用电就不十分重视了,并且对施工用电有关规范标准的学习理解也不透彻。而客观上,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多变,也给施工用电安全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现就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存在的安全通病问题,结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有关规定,提出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的正确做法和防护方法,希望对消除事故隐患提供帮助,以推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

一、用电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

目前仍有一些施工项目部没有配备专职电气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而让土建专业方面的技术管理人员代为管理电气专业方面工作。有的甚至还让略懂一些用电知识的人员去从事电气特种作业操作。有些无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电工不按规范要求设置用电线路和保护装置,不正确穿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甚至带电作业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的临时施工用电工程不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只凭电工个人经验自行布设,没有全面的统筹临时用电计划,随意性非常强,没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有的施工单位编制的临时施工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没有用电负荷计算,无线路图,甚至有的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严重脱节,根本起不到指导现场施工用电的作用。如常此以往,最终将酿成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毕业论文

正确做法: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时,必须由专业电工完成,并且要有人在旁边监护其操作。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电工操作属于特种作业,由于特种作业对操作者本人及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存在着重大影响,因此需要经过国家规定的有关部门组织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在取得操作证后方准许其独立作业。电工作业时应正确穿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毕业论文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时,应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其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现场勘测,确定主电源进线、变电所或配电装置、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走向等。

毕业论文

2、毕业论文进行用电负荷计算,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型号等。

3、设计配电系统:设计配电线路,选择导线或电缆;设计配电装置,选择电器设备;设计接地装置。

4、绘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图纸: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面图、配电装置布置图、配电系统接线图、接地装置设计图等。 毕业论文

5、设计防雷接地系统装置。业论文

6、确定防护措施。

毕业论文

7、毕业论文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应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编制,经本单位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合格后实施。变更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补充有关图纸等资料。

二、三级配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

存在的问题:配电系统未按“总配电箱(柜)-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设备箱)”形成三级配电。存在一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共用一个开关箱,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之间距离超标,用电设备与其控制的开关箱距离过远等问题。

正确做法:施工用电系统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即在总配电箱(柜)以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置开关箱(用电设备箱),最后从开关箱接线到用电设备。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区域,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施工现场应按“一机一箱一闸一漏”设置,即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直接控制2台及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每个开关箱里必须设置有隔离开关、断路器或熔断器,以及漏电保护器。当漏电保护器是同时具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时,可不装设断路器或熔断器。隔离开关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能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隔离电器,并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当断路器是具有可见分断点时,可不另设隔离开关。

三、二级漏电保护系统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用电系统设置少于二级的漏电保护,漏电保护器参数不匹配或动作失灵,漏电保护器安装于靠近电源一侧。

正确做法:二级漏电保护系统是指用电系统至少应设置总配电箱漏电保护和开关箱漏电保护的二级保护系统,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二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合理配合,形成分级分段保护;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总配电箱和开关箱靠近负荷的一侧,且不得用于启动电器设备的操作,即用电线路先经过电源隔离开关,再到漏电保护器,不得反装;漏电保护器应满足以下要求: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0.1s,使用于潮湿场所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0.1s;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漏电保护器应动作灵敏,不得出现不动作或者误动作的现象。

四、保护接零 毕业论文

存在的问题:保护零线引出不符合规范要求,重复接地点不足。未采用规范规定色标的电线作保护零线,且线径过小。保护零线未随所有用电线路自始至终,未与用电设备外壳相连接,起不到保护作用。

正确做法: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供电的TN-S接零保护系统中,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总配电箱(柜)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单独敷设不作他用;在TN-S接零保护系统中,通过总漏电保护器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之间不得再做电气连接; TN-S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总配电箱(柜)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在TN-S系统中,保护零线每一处重复接地装置的电阻应不大于10Ω;保护零线应采用黄绿双色绝缘导线,任何情况下均不得用黄绿双色绝缘导线作负荷线;三相四线制架空线路的保护零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的50%,单相线路的保护零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配电装置和电动机械相连接的保护零线截面为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保护零线截面为不小于1.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保护零线应从线路始端开始设置,随线路至末端,与电气设备(包括电箱)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相连。

五、电箱设置

存在的问题:电箱内无隔离开关或设置不规范。使用木制电箱,电箱无标记。电线从电箱箱体侧面、上顶面、后面或箱门进出。电器安装于没有采取阻燃绝缘措施的木板上。电箱安装位置不合理。

正确做法: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冷轧钢板或者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厚度应为1.2-2.0mm,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配电箱、开关箱外形结构应能防雨、防尘。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进行编号,并标明其名称、用途,配电箱内多路配电线路应作出标记。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均应设置电源隔离开关,隔离开关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即为电线进入电箱后的第一个电器。隔离开关应采用分断时具有可见分断点,能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隔离电器,不能用空气开关或者漏电保护器作隔离开关。电线应从电箱箱体的下底面进出,电箱进出线口处应作绝缘护套管保护。电箱内电器安装板应用金属板或非木质阻燃绝缘电器安装板,若用金属板,则金属板应与金属箱体作电气绝缘接地连接。电箱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固定式的电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4-1.6m,移动式电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0.8-1.6m;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2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影响操作、维修的物料,电箱安装位置应为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物体撞击、强烈震动、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等场所。

六、线路敷设存在问题

存在的问题:临时用电架空线路架设在脚手架上或穿越脚手架引入在建工程内;采用竹竿或者钢管作为电线杆;架空线路和灯具架设高度过低;电线、电缆沿地面或建筑物周围明设;电线和电缆外皮老化、破损,绝缘性差;采用四芯电缆外加一根导线代替五芯电缆,两种线路绝缘程度、机械强度、抗腐蚀能力以及载流量不匹配,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正确做法: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的敷设应架空或穿管埋地敷设。架空线路应采用绝缘导线,严禁沿脚手架、树木或其他设施敷设。架空线路应沿电杆、支架或墙壁敷设,并采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线必须采用绝缘线。室外架空电线最大弧垂与施工现场地面最小距离为4m,与机动车道最小距离为6m,与建筑物(含外脚手架)最小距离为1m。室内配线非埋地明敷主干线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电缆沿墙壁敷设时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m。电杆不得采用竹竿,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杆或木杆。木杆梢径不应小于140mm。电缆线路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在建工程内,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电缆垂直敷设上楼层不得与外脚手架相连,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并宜靠近用电负荷中心。电缆垂直敷设也可穿套管沿外墙敷设,固定点每层不得少于一处。电缆埋地敷设埋深不得小于0.7m,并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易受损伤场所及引出地面至2.0m高处到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套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接零保护系统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电线及电缆应保持外皮完好,绝缘良好。

参考文献

[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第2篇

【论文关键词】智能建筑 机电安装 质量监控

【论文摘要】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建筑安装技术的日益更新升级催生了智能建筑的不断涌现,其中机电设备作为整个智能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安装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关系着整个建筑的质量。本文分别从工程协调、质量控制、质量监控等几个方面探究了如何确保智能建筑机电安装质量,希望为日益兴起的智能化建筑质量安全提供一些指导。

智能建筑是当前和未来城市建筑发展的潮流趋势,是科技进步和人文关怀融合的产物。智能建筑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其智能化,这有赖于大量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运用。机电设备是智能建筑的重要设施设备,机电设备的安装关系到智能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工程质量。因此,加强对智能建筑的机电安装质量监控,是确保整个智能建筑质量安全的前提。笔者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提出了从施工过程中的工作协调、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强化监控的看法。

1 加强施工过程的工作协调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能建筑安装是个复杂的工程,施工队伍庞杂,施工技术水准参差不齐,而且在各自的承包责任范围内,施工队往往只注重本专业内的施工进度和质量,而忽视专业交界面的施工。这样,施工现场主体多,工作千头万绪,倘若单位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将埋下诸多质量隐患。因此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各施工单位协调配合,交错施工,质量达标。

1.1划清专业施工界面,避免施工真空或重复施工

智能建筑对电压的要求极为苛刻,强电与弱电的施工设计图纸界面容易出现界限迷糊无法分清的问题,如气体灭火控制屏的220V电源线,空调机的控制柜至电源箱间的管线属于强电范畴,但强电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发现设计图纸与强电施工要求不符,于是要求设计单位进行修改,从而及时避免了隐患的滋生。厘清施工界面,对避免各个施工单位因无序施工而出现施工真空或重复施工问题。

1.2交错施工

跨专业间的施工、调试需要仔细安排,早作分析,协调进行水、电等专业的配合,对重点工序进行排查,检查落实。如配电施工与电缆铺设间的交错,墙面电线敷设与墙体装修的交错,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施工盲点,保证施工质量,还能提高施工效率。

2 严格把控关键设备的安装质量关

智能建筑与电气工程联系密切。电气工程专业性强,作业面宽,工程繁杂,对质量要求极高。一旦出现关键设备安装问题,将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出现智能不“智”的问题。因此,在监控过程中,应做好规划,明确施工方责任,抓住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坚持报难制度,及时排除质量故障。

2.1严把配电装置质量关

如果说电气工程是智能建筑的核心,那么配电装置则是电气工程的核心。因此,必须对配电装置的质量全过程进行严格把关,以确保支撑基础系统稳定运行的配电装置质量安全。为此,必须对配电设备从设备进货到安装调试严格按图施工和规范验收。实际中,建筑楼内的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等设备在安装中往往会出现技术性问题,像低压开关柜内回路开关的动作整定电流与设计不符,供货的开关大小满足不了实际要求等等现象。考虑到整定电流在整个配电系统中的关键性,整定电流保护下级设备和电缆的动作值,整定电流小,开关容易跳闸停电;整定电流大,系统在出现过载或非金属性短路时会因为无法跳闸而造成人员触电或短路失火等安全事故。因此,配电装置安装过程中要仔细检查,认真核对图纸,及时排查,坚决消除事故隐患。

2.2 确保电缆铺设质量

电气工程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电缆线。电缆是输送电能的载体,倘若质量不高,极易发生火灾或频繁短路的事故,大大影响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当前智能建筑工程中采用的电缆绝大多数的规格从三芯到五芯不等,加上工程施工中多将电缆沿竖井、桥架和沟道铺设,各种各样的电缆多缠绕在一起,而且一旦铺设不宜再返工,倘若施工人员技术不过关或者马虎疏忽,不分门别类、严格审查,将极易造成运行过程中电缆发热而烧坏的问题。如某工程中的电缆型号采用的有GNHYJE系列、GNHYJV系列等,施工队在铺设强电竖井的电缆时,错将50平方毫米的GNHYJE型电缆换成了GNHYJV型电缆,由于电缆连通的设备的电压要求不一样,导致电缆设备的防火标准大大降低,使用性能也大打折扣,为工程埋下了事故隐患。智能建筑多用电负荷高,一旦出现电缆质量问题或者电缆铺设错误,将可能出现电缆烧毁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而且频繁的短路也会对智能设施形成破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电缆的铺设质量。

2.3 检查配电箱

配电箱是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方面发挥着控制器的作用,要使工程中的动力、照明以及弱电负荷能正常工作,配电箱的工作性能至关重要。当前的智能建筑工程中,采用的配电箱型号复杂、数量多,而且大部分配电箱还受楼宇、消防等弱电设施的控制,箱内原理复杂、上筑下级设制合严格。另外,电气系统的专业要求和施工队资质的参差不齐,在设计中受各方干扰的情况较多,会造成设计修改通知单增加,配电箱内的设备和回路修改多等问题。若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只专虑按设计图施工而忽视修改,在安装时只顾对号入座而不仔细地进行技术审核,就可能满足不了有关专业功能的要求。因此,业主、监理方应对现场的配电箱按设计修改通知单逐一核对,纠正开关容量偏大或偏小、回路数不够等错误。电气设备的上下级容量配合相当严格,若不符合技术要求,势必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供电可靠性差,从而埋下事故隐患。

2.4 确保弱电设备安装质量

智能建筑往往要铺设大量的弱电设备,专业性极强,要求每个弱电子系统要搭配专门的技术人员安装调试,以确保安装质量。在安装实践中,可能由于监控管理人员一般对某些智能系统不够精通,因此在做好基础的管线、线槽施工质量的同时,重点对系统设备的功能进行监控,确保系统的稳定性。目前在智能建筑安装市场上,对关键设备的安装采取的是招投标的形式,许多专业队伍为争取夺标,往往承诺满足系统更多更新的功能,而且以低报价来增加竞争优势,这导致许多缺乏资质的企业混入安装市场,一些不合资质的企业在实际施工中为节约成本会去掉某些功能,忽视一些监控点。工程监控点减少无疑埋下了事故隐患,这是当前一些智能建筑普遍存在的问题。

3 实施质量目标预控

质量目标即使工程施工的方向,也是对相关责任方的约束和监督。根据现场施工经验来看,施工现场存在着业主、监理、施工管理人员等主体,为此在明确责任方责任的同时,必须实施质量目标预控,从而才能促使每个工程主体都按照各自的责任去执行。首先必须分清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在电气质量监控中,确定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三个重点设备管、补管、交接等重点协调环节,明确关键,制订措施,根据规范进行超前监控,达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其次,必须在监控好重点环节后以点带面,促动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监控。电气工程除了设备材料的施工质量外,系统的功能也是重要一环。在知识经济、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先进的设备不断出现,功能不断增强,而同一产品,功能的差异往往造成价格的明显不同。所以,在监控中,一定要根据合同仔细推敲,严格管理,确保系统应具备的功能,防止功能与实际要求不符而出现工程返工的问题。

4 小结

智能建筑是集各种先进科技于一体的建筑,对其进行机电安装质量的有效监控必须坚持分而化之的原则,就是对各个机电设备的安装都要严格把关,确保各个设备质量、安装质量都要是质量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从整体上做好协调,防止无序施工造成的施工盲点和重复施工,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智能建筑是未来城市建筑发展的潮流趋势,只有对机电设备安装实现有效监控,确保建筑质量合格舒适,才能使智能建筑为广大老百姓广泛接受。

参考文献

[1]陈丹青.浅谈智能建筑机电安装质量监控[J].《科技致富向导》,2011(05).

第3篇

【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主接线;配电装置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整个变电站的电器系统设计中,各个主要部分的链接是建立整个电力系统的关键所在,电气化系统的设计可以清晰明确变电站内部变压器和各种电压线路以及所需设备的链接是否正常,各个部件之间的链接是否达到最大限度的联系,也可以载明变电站内各种设备之间的链接方式和方法。变电站电气设备主链接的设计思路主要是根据变电站的电压级别和变电站的性质选择出一套与变电站的电器设备相符合的电器设备链接方式。变电站的主链接方式的选择可以直接影响到所处整个电力系统的和变电站的运行安全与否,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要想保证电力系统的平稳安全运行就在做好基本工作意外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变电站对电气化设备的选择以及其他配电设备的的采用,比如想主变压器的采用设备的性能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变电站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必须引起重视。

一、对变电站一次部分电气设计

由于在我国的农村电网设施以及变电站的设置较为偏少,电站之间的距离较长,对电路的耗损随之加大,这样势必会造成到用户的的电压过低的具体情况,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这种低电压肯定会影响到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为了改变在广大农村存在电力的问题,我们力争改变目前的现状,在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的要求后,也要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因此,本论文认为应在我国的农村建立一批小型的变电站,所建立的电站的电压应保持在110KV,具体的地理位置应选择在城市的发展区和交通较为方便的地方。

在建设的变电站电器的一次部分应采取110KV的进电,因为变电站的选址在交通较为方便的区域,所以变压器应为三相电。对变电站一次部分的电气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选择接线形式、设备等和对变压器出路和继电的保护等。对电气的设计我们应以电力供应和传输的安全、平稳和低损耗为原则。

1、要根据所带负荷的程度来选择变压器,一般情况下,一次部分的电气设计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很多,另外还要根据不同的电压低等级和类型性质等进行具体侧重点的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具体操作。

2、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变电站的规模和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设计中所选用的主变压器必须要满足在输送过程中对电容的需求,需根据电力系统的具体规定选择,再将变压器的允许负荷能力考虑进去。

3、变电站电气系统的设计的重要部分是电气主接线,这个应该根据具体的立项方案执行,所应准备多个主接线方案供参考,这主要是根据线路的出入回数、电压级别、变压器的台数等众多因素的不同设计的方案。对于方案的选择主接线的要求从技术上和可行性上两个方面进行论证。首先通过技术手段对所有的设计方案进行甄选,对于那些明显不合格的设计方案要先去除,接下来再运用具有可靠性的定量分析模型等进行计算比较,选择在技术上最优的两到三个主接线方案。对于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选择就必须根据既定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进行选择,在根据短路情况出现的条件检验他的相关稳定性。

二、电气二次部分的设计

经过我们对于110KV变电站的了解和研究,初步确定变电站电气二次部分的设计布置和各级电压的配置装备,另外就是随着电气化自动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还应该对变电站电气系统的自动化系统的配置所要求的直流电的数据。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重分析,1、从在电力调度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变电站的分布进行远程控制,并在相关系统的配置运行上装备相关保护和预防装置。2、从负荷增长方面来看,我们需要提前讲明建立变电站的必须性,在确定前者后我们再根据将要建立变电站的总括和走线方向等方面进行考虑,经过对所能承载的负荷资料尽享详细分析,以及变电站的安全性和运行性考虑确定电力规格和电站的主接线,最后通过负荷计算出在一定区域内所需要的建立的变电站台数,以及所要配备的变压器和电容器等设备的数量和型号等。最后,在依据所拟建变电站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量和短路的计算分析结果做出相关保护措施,如: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防雷保护等。

另外,就是根据当前施行的电力系统设计要求的规定,设计一个110KV的变电站的电器设备二次部分里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障碍,在本文的变电站电气系统的设计的继电保护的设计中我们结合了实践工作以及当前我国在继电保护里的主要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对继电保护的安全及反应灵敏性都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监控,使其能够智能化的处理状况,对电气系统进行足够的保护。对于110KV线路的配置保护是采取定段距离保护,在内条线路上都装置上反应快速,能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切除故障,对变电站的电器设备进行保护的,且性能相对较好的故障录播装置系统,已达到对母线进行保护的目的。在电力系统设备中的电力变压器是整个系统中的重要电气设备,变压器的故障对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运行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其次还有变压器是相当贵重的设备,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变压器的保护对其负荷的电容和电压进行精确地控制,确保保持良好的运行。

三、高低压配电设计

在对高低压配电的设计上所需用的配电装置必须满足在充分考虑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基本的要求外,还需对高低电压等进行负荷等级的评估设计做出相关配电装置。所谓的一级配电设备是整个变电站的主动力中心,这些设备一起安装在电力系统的变电站,经此将电力发送给下级的各个配电设备。由于这套设备属于第一级降压设备,所对其的电气参数和电容等数据会要求很高。动力配电柜和电动机控制中心一起构成变电站的二级配电设备,配电柜的使用较为分散,且回路较少的环境,而电动机控制中心则恰恰相反没适用于较为集中的环境。他们按照以及配电设备的要求将电力分配到相应负荷的二级配电设备。高低压配电设计的目的就是将上级的高电压电能通过高低压的配电装置将高压电转入低压电,在配送到下一级电网,这可以对负荷提供了保护监控等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对110KV变电站电气系统的设计我们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方案,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还需要根基变电站的实际所处的情况和环境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相信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变电站电气系统的设计将会更优化,取得令人满意的系统设计。本文介绍的110KV变电站电气系统设计的结构、布置、配置等实在长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得到的体会,望能为电力行业的同仁们参考,所设不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黄纯华.工厂供电[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 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Z].1985,12.

第4篇

关键词:变电所;配电所;存在问题;规范

前言

10、6 kV配电所及10、6/0.4kV变电所设计,是工程建设中非常普通又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规范性和技术性都很强,许多方面涉及到国家强制性条文的贯彻落实。要做好变配电所设计既要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规程,又要满足当地供电部门的具体要求,否则会出现种种问题,影响设计质量和工程进度。为了做好变配电所的设计,现将本人在审查我院变配电所设计图纸时发现各种问题中的一部分整理出来,进行简要的分析,与大家相互交流,以便共同提高。

1.变电所和配电所的名称工程设计在使用名词术语时要力求准确,不能随意。在具体项目的设计文件中不宜笼统使用“变配电所”这一名称。“变配电所”是变电所和配电所的统称,仅用于泛指。具体谈到某种类别或某一个体时,应分别称为“变电所”或“配电所”。在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中,“变电所”的解释是“10kV及以下交流电源经电力变压器变压后对用电设备供电”:“配电所”的解释是“所内只有起开闭和分配电能作用的高压配电装置,母线上无主变压器”。在变电装置与配电装置均有时,以升降压为主要功能包括附有高、中压配电装置者,称为“变电所”“以中压配电为主要功能包括附有3~10/0.4kV变压器者,称为”配电所“。一项工程具有多个变电所时,应以所在建筑物的名称或用流水号对各变电所分别命名。

2.带电导体系统的型式和系统接地的型式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TC64第312条,配电系统的型式有两个特征,即带电导体系统的型式,如三相四线制,和系统接地的型式如TN-C-S系统。在正式文件中不得把三相四线制的TN-S系统称为“三相五线制”。在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第37页“名词解释”中已明确指出,“三相四线制是带电导体配电系统的型式之一,三相指L1、L2、L3三相,四线指通过正常工作电流的三根相线和一根N线,不包括不通过正常工作电流的PE线”。它并进一步阐明“TN-C、TN-C-S、TN-S、TT等接地型式的配电系统均属三相四线制”。在我国低压配电电压应采用220V/380V.带电导体系统的型式宜采用单相二线制、两相三线制、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在设计文件中,对TN-S与TN-C-S接地型式的划定有时混淆不清。系统的接地型式一般是就一个变电所或一台变压器的供电范围而言。中性线N线和保护线PE线仅在局部范围内,如一栋楼或一层楼分开时,应称TN-C-S系统。TN系统中某一剩余电流保护器负荷侧电气装置的外露导电体单独接地时,可称为局部TT系统。

3.分级分类术语和标准计量单位设计文件中的各种分级、分类等名词术语,应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统一,不得混淆。如经常使用的术语:电力负荷应称为一、二、三级负荷,这里用“级”不用“类”;防雷建筑称为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这里用“类”不用“级”新的防雷规范不再分工业、民用,屋面避雷网的网格大小也应以新规范为准 ;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分为0、1、2区,爆炸性粉尘环境危险区域分为10、11区,火灾危险区域分为21、22、23区,这里均用“区”不用“级”或“类”;而火药、炸药、弹药及火工品危险场所电气分为Ⅰ、Ⅱ、Ⅲ类危险场所,这里用“类”不用“区”。其他的名词术语也应正确使用,如在正式文件中应使用“断路器”、“变电所”,而不宜使用“自动开关”、“变电站”等等,不一一列举。计量单位的标准符号要正确,字母的大小写不能随意。如A、V、W、kV、kW、kVA、kvar、lx、km等应一律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特别要注意单位符号字母的大小写要正确,凡由人名转化来的单位符号如A、V、W、N、Pa 和兆以上的词头符号如M、G 均应大写;除此之外,则一律小写,如kV、MW、kvar、km等。有关计量单位的资料,可参阅“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十六章第773~783页。

4.对土建的要求在GB50053-9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了变电所所址选择和对建筑等有关专业的要求,在执行中我们还存在不少具体问题,现仅列举以下几例略加分析,今后设计时应予以重视。

1) 防火挑檐:车间附设变电所选用油浸电力变压器时,有的未在变压器室大门的上方设置防火挑檐。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GB50053-94的第6.1.8条,规定“在多层和高层主体建筑物的底层布置有可燃性油的电气设备时,其底层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防火挑檐”。

2) 安全出口:有的设计在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仅设一个出口或设两个出口但靠近同一端。这不符合GB50053-94第6.2.6条的规定,规范要求“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

3) 梁高:有的设计在考虑室内净高时未计及梁的高度。由于变配电所的跨度较大,有时梁的高度可达800mm左右,故在提土建条件层高时应考虑梁的高度。

4) 值班室:有的设计将值班室设在交通不便的里角。这不符合GB50053-94的第4.1.6条规定,该条规定“有人值班的配电所,应设单独的值班室。高压配电室与值班室应直通或经过通道相通,值班室应有直接通向户外或通向走道的门。”

5) 电缆沟:有的变电所内双排布置的低压配电屏仅在屏底和后侧设置地沟,两排屏的沟之间互不连通。为了方便电缆的进出和今后线路的调整,宜将所内所有主电缆沟和控制电缆沟均连通。dxlww.net

6) 电缆分界室:有的分界室不满足供电部门的要求。北京供电局规定北京地区的10kV用户必须设置电缆分界室作为工程的电源总进线室。电缆分界室的位置应接近电源进线方向,并靠近建筑物的外墙。其面积一般为6m×3.5m即20mm2左右,净高应不小于2.7m,下设净高不小于1.8m的电缆夹层,并设600mm×600mm的人孔和爬梯。电缆分界室在无地下室的建筑物中一般设在一层;而在有地下室的建筑物中,则不论地下有几层,电缆分界室均要求设在地下一层。根据北京市供电局的规定,电缆分界室归北京市供电局管理,故电缆分界室的门应向外开向公共走道。

5.设备布置在变配电所的设备布置方面,我们也存在种种问题,甚至违反强制性条文的规定,现仅举列如下:

1)高、低压配电系统图与平面图不一致。其表现形式有两种:其一是系统图与平面图中柜屏 的排列顺序相反。看系统图时是面向柜屏 的正面,将其从左至右排列为1、2、3……n;而在平面图上却是面向屏的背面,将其从左至右排列为1、2、、3……n,必然弄反了。要避免这一错误的关键是在系统图和平面图上都应面向柜屏 的正面从左至右按顺序排列。其二是平面图上双排面对面布置的配电屏之间有母线桥,而在系统图却未画出。

2)低压配电屏屏前、屏后通道宽度不满足新规范要求。如屏后有时仅距墙700mm,抽屉式低压屏双排面对面布置时仅相距1800mm.根据规范GB50053-94第4.2.9条规定,低压配电室内成排布置配电屏的屏前、屏后的通道最小宽度为:其屏后通道,固定式和抽屉式均为1000mm;其屏前通道,固定式单排布置为1500mm,抽屉式单排布置为1800mm,固定式双排面对面布置为2000mm,抽屉式双排面对面布置为2300mm.只有当建筑物墙面遇有柱类局部凸出时,凸出部分的通道宽度可减少200mm.

3)配电柜屏 后通道的出口数量不满足规范要求。作为规范强制性条文,GB50053-94第4.2.6条规定“配电装置长度大于6m时,其柜屏 后通道应设两个出口,低压配电装置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尚应增加出口。”这一条要强制执行的理由,是为了当高压柜、低压屏内电气设备有突发性故障时,在屏后的巡视或维修人员能及时离开事故点。

4)配电室内灯具采用线吊、链吊,且安装在配电装置的正上方不符合安全要求。GB50053-94第6.4.3条规定,“在配电室内裸导体的正上方,不应布置灯具和明敷线路,当在配电室内裸导体上方布置灯具时,灯具与裸导体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0m,灯具不得采用吊链和软线吊装”。因低压屏顶部布置有母线铜排通常又不封闭,故要执行此条规定。配电室内可采用线槽型荧光灯用吊杆安装。

5)变配电所内设有接地扁钢沿墙敷设,但未设置临时接地接线柱。为了方便试验和维修时临时接地,应适当设置临时接地接线柱。接地接线柱的做法可参见国家标准图集86D563《接地装置安装》第25页。

6.推荐选用D,yn11结线变压器最近十年,在TN系统中采用D,yn11结线组别的变压器已很普遍,但还有不少工程仍选用Y,ynO结线组别的变压器,其原因主要是不清楚前者的优点。在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中第6.0.7条规定:“在TN及TT系统接地型式的低压电网中,宜选用D,yn11结线组别的三相变压器作为配电变压器”。这里“宜选用”的理由,主要基于D,yn11结线比Y,ynO结线的变压器具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抑制高次谐波电流。三次及以上高次谐波激磁电流在原边接成形条件下,可在原边形成环流,有利于抑制高次谐波电流,保证供电波形的质量。

2)有利于单位相接地短路故障的切除。因D,yn11结线比Y,ynO结线的零序阻抗小得多,使变压器配电系统的单相短路电流扩大3倍以上,故有利于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切除。

3)能充分利用变压器的设备能力。Y,ynO结线变压器要求中性线电流不超过低压绕组额定电流的25%见GB50052-95第6.0.8条 ,严重地限制了接用单相负荷的容量,影响了变压器设备能力的充分利用;而D,yn11结线变压器的中性线电流允许达到相电流的75%以上,甚至可达到相电流的100%,使变压器的容量得到充分的利用,这对单相负荷容量大的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TN及TT系统接地型式的低压电网中,推荐采用D,yn11结线组别的配电变压器。

7.电缆型号与截面的选择

1)电缆选型:YJV型交联聚乙烯电缆和VV型聚氯乙烯电缆,是工程建设中普遍选用的两种电缆。YJV型交联电缆与VV型电缆相比,虽然价格略贵,但具有外径小、重量轻、载流量大、寿命长YJV型电缆寿命可长达40年,而VV型电缆仅为20年 等显著优点,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尽量选用YJV型交联聚乙烯电缆,逐步淘汰VV型聚氯乙烯电缆。

2)电缆截面选择:电缆作为导体的一种,其截面选择应满足规范强制性条文GB50054-95第2.2.2条,有关选择导体截面应符合的四点要求,而我们设计选用的电缆截面有时却不符合该条规范中第一、第二点的要求。

第一点:“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电缆截面的选择除了载流量要满足计算电流要求外,还应按电压损失进行校验。由于未进行电压损失校验,我们多次发现因选用6mm2、10mm2截面的电缆作远距离配电干线而不能满足用电设备端电压要求的错误,因此应进行电压损失计算,用以校验所选用的电缆截面是否满足用电设备端电压的要求。规范GB50052-95第4.0.4条,对用电设备端电压偏差允许值有下列要求:电机机为±5%;在一般工作场所的照明为±5%,远离变电所的小面积一般工作场所照明、应急照明、道路照明和警卫照明为+5%、-10%;其它用电设备当无特殊规定时为±5%。

第二点:“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在执行本条时应考虑环境温度、导体工作温度,并列系数等对电缆载流量的影响,尤其是电缆敷设时并列数对载流量的影响。如电缆在桥架上无间距配置2层并列时持续载流量的校正系数,梯架水平排列为0.65,托盘水平排列为0.55见92DQ1-77 。有关电线电缆载流量的各种修正系数可参见华北标《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1-75~77页。

此外,电缆截面的选择还须适当考虑备用设备的用电和新增设备的用电。

8.断路器选择与短路电流计算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用作保护电器的有断路器和熔断器两种。目前我们使用最多的是断路器,用它来作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但是,在选用低压断路器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没有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配电线路短路保护电器的分断能力应大于安装处的预期短路电流。选择断路器应先计算其出口端的短路电流,但有的设计者却没有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所选短路器的极限短路分断能力不够,不能切断短路故障电流。要确定断路器安装处的短路电流,可按设计手册进行计算,但比较烦杂;也可以采用“短路电流查曲线法” 来确定计算电流,比较简便。现将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设计、浙江瑞安万松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断路器产品资料中提供的一种“短路电流查曲线法”附在后面。通过查此曲线,可以较方便地求得任意安装位置的短路电流近似值。所举例子的短路点仅为假设,实际工程设计中最常用的短路点是选在保护电器的出口端。

9.断路器与断路器的级联配合低压配电线路采用断路器作短路保护时,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必须大于安装处可能出现的短路电流。但是有时不能满足此要求。例如:C45N、C65N/H微型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仅分别为6kA、10kA,但其安装处出口端的短路电流有时可达15kA甚至更高。这时可用两路办法来解决此问题,第一是改用短路分断能力高的塑壳断路器;第二是仍选用微型断路器,利用其与上级断路的级联配合来实现短路保护。但是,进行级联配合的上下级断路器的选择须满足下列条件:

1)先决条件是上级断路器的固有分断时间比下级断路器的全分断时间短。也就是说下级断器出口端短路时,下级未来得及切断短路电流,上一级先行切断了短路电流。

2)下级断路器虽不能切断短路电流,但下级断路器及其被保护的线路应能承受短路电流的通过。

3)越级切断电路不应引起故障线路以外的一、二级负荷的供电中断。

4)上下级断路器宜采用同一系列的产品,其额定电流等级最好相差1~2级,或根据生产厂提供的级联配合表来选择。现将施耐德电气公司提供的级联配合表附后。 由此表可见,C65N/H型断路器可与NS100、NS160、NS250型断路器进行级联配合,不能与更大的NS400、N630及以上的断路器进行配合,更不能直接接在变压器低压侧框架式主开关后的母线低压屏上。

10.断开中性线及应用四极开关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实施以来,由于设计人员对规范的理解和认识不一致,因此在设计低压配电系统时对断开中性线及应用四极开关的做法也就很难统一。针对这一情况,《电气工程应用》杂志从1999年第一期起,陆续发表了多篇国内知名专家的专题论文。专家们就国内外规范和IEC标准对断开中性线及应用四极开关的有关规定和做法阐明了各自观点,使我们获益不少。现仅将专家们普遍认同,又与我们设计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观点整理如下。尽管这些观点尚未纳入国家规范中,但对我们的设计工作颇具现实指导意义。

1)当两个电源间需进行电源转换时,如果两电源系统的接地型式不同,或者供电变压器绕组的接线组别不同,则应断开中性线,并采用四极开关。

2)IT系统和TT系统应当隔离中性线。TN-C系统中禁止断开PEN线。

3)TN-S系统中,不需要断开中性线;变压器低压侧出口总开关与母联开关不必断开中性线;由外部低压电网向民用建筑物供电的进线处,宜隔离中性线可采用四极隔离开关等隔离电器,也可采用在中性线上设置连接片、接线端子或连接汇流排等措施 ;每户住家的入户线处应隔离中性线大多居民用户为单相负荷,采用双极开关即可解决问题 。

4)正常供电电源与应急备用发电机电源间的转换开关需采用能断开中性线的四极开关,并使二者不能并联。

5)在有气体爆炸危险的1区及有粉尘爆炸危险的10区场所,游泳池、浴池等特别潮湿场所,应装设将中性线和相线一起断开的隔离电器。

第5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构成系统

在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的建筑技术也得以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地改善,并且人们也要求越来越高的建筑技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就是建筑电气工程,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自动化质量对建筑物的安全应用、节能效果、建筑作用的发挥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因此,我国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满足人们对建筑电气工程的需要,以及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和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1建筑工程与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区别

在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十分普遍的,这主要有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技术、分散测控系统这几个部分。在通常的情况下,发电厂的分散控制系统实施的是分层分布形式,它的四个构成部分是过程控制模块、工程师工作站、运行员工作站、冗余的高速数据通讯网络。电网调度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度控制中心的大屏幕显示器、服务器,以及计算机系统,它是的连接是通过电力系统广域网而实施的,此外,还包括下一级电网调度控制、调度范围的发电厂,以及变电站终端装置等。

而在建筑工程中,电气的自动化技术主要体现在:第一,对建筑物的接地性能通过接地测试,再进行施工,特别是注重应用防雷自动化技术,务必确保接地引下线。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建筑人员应当标记钢筋,以避免混乱施工现象的出现。第二,对一系列接地支线的标记进行关注,换言之,并非一切建筑物的电气是金属材质的,特别是在建筑中普遍地应用新的塑料制品,为此,施工人员需要区分一系列接地支线的作用与位置。第三,选用适合的接地支线和分线,因为作用不一样的接地线的直径也不是完全一样的,如果用错了,就会对接地的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是给用户的用电安全造成比较大的危害。第四,在完成建筑工程的时候,应对接地线路通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进行检测,以避免接地线因为应用太长时间而被腐蚀的情况发送,这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出现火灾。

2建筑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2.1变配电系统

2.1.1变配电系统的具体施工步骤

在建筑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中,变配电系统是十分关键的。第一,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准备好,再进行定位和测量,且应当开箱检查设施。第二,安置设施基础型钢,对母线槽垂直方向的尺寸和水平进行测量。第三,安置电缆桥架,再连接和敷设电缆桥架,在连接完之后试验和调整变配电系统。

2.1.2高压配电

高压配电的系统构成是由至少1000V的电压组合而成的配电装置。高电压配电指的是高压干线的配电,而链式高压配电、树立式高压配电,以及放射性高电压配电等一系列的形式构成了高压配电的方式。

2.1.3低压配电

低压配电是指低压电线的配电。放射性、树干式、链式这几种形式是低压的配电方式,而由配电设施与配电线路构成了低压配电系统。在通常情况下,低压电气装置是指电气装置小于1000V,比如,建筑施工时所见到的刀开关、熔断器、接触器,以及低压配电柜等等。

2.2楼宇的自动化控制

通常而言,计算机集散控制即所谓的分散控制集中管理,这属于楼宇自动化控制中心。通常使用数字控制器(DDC)来充当楼宇自动化的分散控制器,它重点是通过上位计算机监控与管理计算机画面。它的主要方式是一系列专门化的数据库、文本、动画、曲线、脚本、控件。楼宇自动化控制的关键系统是:通风和空调监控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监控系统、电梯运行系统、照明监控系统、综合保安系统,以及电力供应系统等。设计楼宇自动化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处理、归类、分析与判断建筑中的一系列机电设施,并且统一地控制与管理一系列的系统装置,进而确保一系列子系统装置可以协调统一和井然有序,从而创设一种高效、舒适和安全的工作场所,最大化地减少日常能源与管理成本以及一系列系统的造价,有效地提高智能建筑的现代化管理能力,最终使得建筑工程的投资实现一个比较大的汇报。

2.3电气安全

近些年以来,在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影响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以改善,与此同时,人们要求比较高的建筑电气工程的电气安全性。这是由于建筑电气工程的电气安全性跟人们的工作、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我国建筑电气工程行业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建筑电气工程的电力。然而,在人们注重电力能源发展和追求满足的影响下,建筑电气工程阻碍了建筑电气工程的发展。因为建筑电气工程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使得人们遭受着损失和烦恼。为此,人们也日益关注建筑电气工程当中的电力安全,这就要求在建筑电气工程电力施工的过程中密切配合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人员,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消除安全隐患,以及正确操作电气,从而顺利地完成一系列的任务。

2.3.1安全载流量

在建筑电气工程当中,可以在导体里面不间断通过的电流量就是电气导体的安全载流量。倘若不间断经过导体的电流超出了安全载流量,就会使得导体的发热超出了一定的要求,进而损坏绝缘,还会导致火灾或者是漏电情况的出现。因此,通过建筑电气工程当中导体的安全载流量能够对设备的选用与导体截面的确定有非常大的帮助。

2.3.2安全距离

物体或者是人体在靠近带电体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防止出现危险的可靠和安全距离就是建筑电气工程中的电力安全距离。比如,人体和带电体、带电体和其它的装置之间、带电体和带电体之间,以及地面和带电体之间,都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变配电装置和配电线路工作上,更加需要重视线路的安全距离,以及检修的安全距离与安装变配电的安全距离。

2.3.3电气绝缘

电气绝缘能够确保电气装置与配电线路良好的绝缘性,电气绝缘能够确保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装置的顺利运行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主要是通过电气装置的介质损耗、泄露电流、耐压强度等一系列的参数确定电气绝缘性。在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当中,电气绝缘和电气安全的隐患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也正是有了电气绝缘对电气装置的检验,才有效地减少或者是避免了建筑电气工程中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

3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保障建筑电气装置的高效运行和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建筑电气施工企业不但应当具备好的业务素质和技能,而且还应当认真地做好自动化的施工技术。只有如此,才可以保障建筑电气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为建筑电气工程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孟凡莉.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03):73―75

[2]郑康年.公共建筑电气工程关键节点验收的研究[J].建筑施工,2010,33 (03):215―216

第6篇

论文关键词:供配电系统,过电压,原因,措施

1过电压分类、产生的原因

供配电系统过电压分大气过电压和内过电压两大类。

1.1大气过电压

大气过电压又称雷电过电压,它是由于供配电系统的设备或建筑物遭受来自大气中的雷击或雷电感应而引起的过电压,因其能量来自系统外部,故又称为外部过电压。当雷云主放电时,由于放电电流为波头很陡、波幅值很高、衰减很快的冲击波,因而作用在物体上形成的冲击过电压;对建筑物、人身和设备绝缘有很大的危害性。由大气中的雷云对地面放电而引起的,大气过电压又分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两种最基本形式。

1.1.1直击雷过电压

直击雷过电压是指雷直接击中地线或绕击到导线上,雷电流在接地电阻上或导线的阻抗上的电压降叫直击雷过电压。直击雷电过电压的持续时间约为几十微秒,具有脉冲的特性,故常称为雷电冲击波。直击雷过电压是雷闪直接击中电气设备导电部分时所出现的过电压。直击雷过电压幅值可达上百万伏,会破坏电工设施绝缘,引起短路接地故障。

1.1.2感应雷过电压

感应雷过电压是雷闪击中电气设备附近地面,在放电过程中由于空间电磁场的急剧变化而使未直接遭受雷击的电气设备上感应出的过电压,这里的电气设备包括二次设备、通信设备等。因此,架空输电线路需架设避雷线和接地装置等进行防护。通常用线路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表示输电线路的防雷能力。

1.2内部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是由于操作、事故或其他原因引起系统的状态发生突然变化将出现从一种稳定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稳定状态的过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对系统有危险的过电压。这些过电压是系统内电磁能的振荡和积聚志引起的,所以叫内部过电压。有暂态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谐振过电压等。

2过电压的防护

2.1直击雷过电压的防护

2.1.1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工作环境、用途等,建筑物的防雷一般分为三类。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具有气体爆炸、粉尘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的住宅和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在0.06~0.3之间的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

2.1.2直击雷的防护装置

避雷针及其保护范围。避雷针由承受雷击的接闪器、支持构架、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四部分构成。避雷带和避雷网主要用来保护其所处的整幢高层建筑物免遭雷击;还可安装消雷器,其保护范围为抑制和消除上行雷、中和雷云电荷和抑制下行雷主放电电流。

2.2感应雷过电压的保护

安装避雷器可有效防止感应雷过电压事件。避雷器通常分为保护间隙避雷器、管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等四种。保护间隙又称放电间隙,是最简单的防雷保护装置。管型避雷器主要用于室外线路上。阀型避雷器常用来保护变电所中的电气设备。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它具有无间隙、无续流、通流量大、残压低、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因此很有发展前途。

2.3内部过电压的防护

内部过电压的防护主要采用灭弧能力强的快速高压断路器,在断路器主触头上并联电阻该并联电阻约3000Ω,在并联电阻上串联一个辅助触头,以减少电弧重燃的次数,控制操作过电压的倍数;其次装设磁吹避雷器或氧化锌避雷器;另外对于对地电容电流大的网络,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限制电弧接地过电压;也可以通过增加对地电容或减少系统中电压互感器中性点接地的台数,即增加母线对地的感抗,从而减小固有自振频率,避免因系统扰动而发生母线铁磁谐振过电压。

3供配电系统防雷保护

3.1配电变压器的防雷措施

在供配电系统中,常常在变压器的高压侧装设阀型避雷器作为变压器的防雷保护。对于Y/Yn0接线的变压器,一般把外壳、中性点与避雷器共同接地。

3.2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

一是架设避雷线,二是提高线路本身的绝缘水平,三是利用三角形排列的顶线兼作防雷保护线,四是加强绝缘弱点的保护,五是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

3.3变配电所的防雷措施

3.3.1变配电所的直击雷保护

变电所内以下四类设备和建筑物应该有直击雷保护装置:一是屋外的配电装置,包括母线廊道、架空母线桥、软连线等;二是遭受雷击后可能引起火灾的建筑物,例如露天的油箱和油设备等建筑物以及易燃材料的仓库;三是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例如氢气设备和乙炔发生装置等;四是雷击后可能引起力学性能破坏的高大建筑物,例如烟囱、冷却塔和变压器修理间等。

3.3.2 高压电动机的防雷保护

在运行中电动机绕组的安全冲击耐压值常低于磁吹阀型避雷器的残压,因此单靠避雷器构成的高压电动机保护不够完善,必须与电容器和电缆线段等联合组成保护。

4接地与接零

按接地目的和作用不同,可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两大类。电力系统由于运行和安全的需要,常将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以及避雷器、避雷针的接地端与大地连接,称为工作接地。为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而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进行接地,称为保护接地。这种接地方式可以起到降低触电电压,迅速切断故障设备或降低电气设备对地的绝缘水平等作用。

参考资料:

第7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理

Abstract: aiming at the high incidenc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accident, in order to promo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afety supervision level, this paper bearing rack, scaffolding templat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construction temporary electricity utilization, etc,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the security supervision work content, requirement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ite safety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施工安全无小事,凡是涉及建筑施工人员切身安全和利益的事情,再小的安全问题,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近年来,施工质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是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却未能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同步提高,恶性安全事故频发。究其主要的原因是,部分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未能提高到应有的高度,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了质量、成本及工期的控制,而忽略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同样,目前的监理单位或多或少在施工安全的监理工作上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往往偏重于对工程质量、进度方面的监理,而不能充分认识到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性。这一方面与长期形成的管理意识有关,另一方面,现场监理人员安全监理工作相关业务知识的缺乏也制约了他们更好地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理工作。一、模板承重架

1.1模板承重架倒塌事故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支模架坍塌事故频发,危害极大,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主要原因如下:

1)施工方案存在问题。一些施工单位抄袭套用专项方案,甚至没有施下方案;计算错误,关键点重视不够;忽视支模架构造要求的内容。

2)搭建材料存在问题。钢管、扣件不合格或过于破旧,没有引起使用方的重视。

3)搭设不合规范。不按方案要求进行搭设,如立杆间距偏大,不设扫地杆和水平杆或扫地杆和水平杆只单向设置、立杆上部搭接不合要求、垂直和水平剪刀撑不到位等等,搭建人员无资质。

1.2安全监理重点

监理工程师对模板承重架的监管重点是施工方案的审批、支模架所用钢管、扣件的进场检查及现场搭设质量检查3个方面。

1)施工方案审查。主要对支模架系统的承载力计算及稳定性验算、构造能否满足系统刚度及稳定性要求,安装和拆除的施工程序、作业条件以及运输、堆放的要求等施工方案进行审查。

2)为合理传递荷载,立柱底部应设置术垫板,禁止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垫。为保证立柱的整体稳定,应在安装立柱的同时。加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立杆高度大于2 m时,应设两道水平支撑;满堂模板立杆的水平支撑必须纵横双向设置,其支架立杆四边及中间每隔四跨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立杆每伸高1.5~2 m时,除再增加一道水

平支撑外,尚应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立柱的间距应经计算确定,当使用士48钢管时间距不应大于1 m。

3)搭设模板承重架所用的钢管、扣件进场后应接要求进行抽样复试,如测试结果达不到要求,必须根据测试强度对原方案进行调整和加固。为保证搭设质量。首先对搭设操作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查,其次检查搭设是否按批准的方案进行,最后检查立杆、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的搭设,各部位扣件的数量是否符合构造要求。同时。要对立柱底部排水效果进行检查。

二、脚手架

脚手架搭设之前,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 工工艺对脚手架搭设方案进行审批,主要审查内容包括: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搭设及拆除施工工艺、材料及质量保证体系、文明施工要求、稳定承载计算、施工详图及大样图。审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方案必须有针对性,能有效指导施工,并应注意方案与现场的一致性。当脚手架搭设尺寸中的步距、立杆的纵、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有变化时,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最大立杆纵距、横距及连墙件间距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对搭设在楼面上的脚手架,应对楼面承载力进行验算,包括屋面、雨棚、阳台及后浇带等悬挑结构。当搭设高度在2 5~ 50m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进行加强,并说明脚手架基础做法。施工详图及大样图包括连墙件与建筑物拉结详图、现场杆件立面、平面布置图及其他特殊构造部位示意图。在脚手架的搭设过程中,应对其所用材料及搭 设构造进行检 查。钢管、扣件必须进行检测,如不合格,应对方案进行补充。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 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进行检查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 :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 ,立杆是否悬空: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 差是否符合规范规定。脚手架拆除时,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时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 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三、建筑机械

建筑机械同建筑材料一样。进场前应向监理单位进行报验。监理工程师应检验其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有资质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重点查验相关资料的有效期,相关证书、检测报告与实际进场设备的型号是否相符。各种建筑机械必须经验收合格并挂验收合格牌后方可使用。

3.1施工电梯

施工企业电梯造成的恶性事故屡有发生,后果严重。监理机构除了做好前述审查工作外,以常用的sc系列施亡升降机为例,检查的项目应包括:架体与主体结构间的安全防护;限速制动装置;最高和分层限位装置;电机制动器和紧急制动器;载重情况;电气安全性。大雾、大风及雷雨天气应禁止使用施工电梯。

3.2塔吊

在塔吊的使用过程中,监理人员应要求塔吊指挥人员持证上岗,塔吊的使用应符合操作规程,遵守“十不吊”规定。重点关注起重机的变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以及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伞保护装置,应保持完好齐全,不得随意调整或拆除等内容。

3.3吊篮

监理机构除了进行有关资质审查和设备报验审批外,在吊篮的使用过程中。还应检查防坠装置灵敏度,载重情况,安全带与生命绳使用情况,上行限位情况,配重是否缺失,电气使用安全性等。

四、施工临时用电

施工临时用电方面的监理工作,首先应由电气专业监理工程师及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的《临时用电专项安全方案》进行审批,方案必须由施工单位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审核,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施工用电现场检查的项目包括 :外电防护、接地 与接零保护系统、配电箱、开关箱、现场照明、配电线路、电器装 置、变配电装置和用 电档案九项 内容。当施工现场的外脚手架,临设和塔吊等等与外电线路达不到最小安全操作距离时应采取增 设屏 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等外电防护措施。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以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电缆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 m高度至地下0.2 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橡皮 电缆架空敷设时,应沿墙壁或电杆设置,并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线。橡皮电缆的最大弧度垂距地不得小于2.5 m。配电箱与开关箱应三证齐全,箱体必须采用铁板制作,进出线路应在箱底进出。箱体内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的连接必须通过接线端子板,配电箱、开关箱的连接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配电箱和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箱内电器不应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 必须做保护接零。配电系统应按三级配电三级保护,总~分~开进行设置,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 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施工安全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上述内容是每个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都会遇到的安全监理工作方面的细节问题。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目的是抛砖引玉,与监理同行进行交流与切磋,共同提高监理水平。但要真正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理工作,在施工安全中发挥真正的作用,监理人员不 但要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的专门知识,学习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充分发挥在施工安全监理方面的预控作用,还必须对作为施工安全责任主体的施工单位加强监督管理,以督促施工单位健全自身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并切实搞好自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消除施工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各种事故隐患,把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到合理水平,实现安全监理 目标。

五、结论

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真正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理工作。监理人员不但要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专业知识,学习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还必须对作为施工安伞责任主体的施工,单位加强监督管理,以督促施工单位健全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并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消除施工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各种事故隐患,把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到合理水平,实现安全监理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登新、张先员.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理工作[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08(33)

[2]JGJ 59-1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2009

第8篇

【关键词】水电站建设设备管理现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V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将水能转变为电能的机电设备称水电站动力设备。其在常规水电站和潮汐电站为水轮机和水轮发电机组成的水轮发电机组,及附属的调速器、油压装置、励磁设备等。抽水蓄能电站的动力设备为由水泵水轮机和水轮发电电动机组成的抽水蓄能机组及其附属的电气、机械设备。水电站的电气装置除水轮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外,还包括发电机电压配电设备、升压变压器、高压配电装置和监视、控制、测量、信号和保护性电气设备等。如何解决水电站建设施工中设备管理的问题也是当下相关部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水电站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管理方面的问题。

1.1投资的盲目性,导致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水电站,尤其是水电站是由一些个体企业及私人老板投资而成,这些群体对水电开发知之甚少,属于盲目跟从型的投资。他们有时为了自身的经济效益,盲目地追求产值最大化,狠抓发电环节,忽视了设备管理。甚至,直至设备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影响电站的生产和发展时,才会考虑设备的管理问题。

1.2. 管理不正规,导致管理的混乱性。

电站本身规模就小,投资不是很大。而开发商的目的是效益最大化,有的投资方为了节约投资,工程建设中不按建设工程的管理程序进行。首先是没有认真对电站的前期工作进行落实,实行“三边工程”。其次是没有招投标过程,不管施工队伍有没有资质,也不请监理单位来进行监督管理施工。最后是参建单位无质量监督体系,工程质量低劣,不经验收和安全鉴定就投人运行。没有安全保障体系,安全管理失控,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2. 技术方面的问题。

2.1. 水电站因为其规模小,电站人数也比较少,运行与检修人员没有严格的区分,有的甚至没有检修人员,技术力量严重薄弱,设备检修与维护不成系统。没有正确掌握设备操作技能与维护的技术性规范,特别是对改造后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设备,对其检修更是无从下手。

2.2  随着水电站设备的不断更新,各型号设备在技术设计理念的区别,同类设备可能在工作原理、结构性能、自动控制、运行要求上存在差异,但一部分工作人员由于掌握的图纸及其他技术资料不足,导致其对设备状况的了解够细致;对于投入运行的新设备,一些工作人员由于对自身要求不高,对新设备投运前的技术培训、调试运行状况及设备运行数据的了解、分析不够重视,对新设备的技术了解不够全面、细致和严谨,对新设备运行技术容易存在一些错误的习惯性思维。

三.水电站设备管理的措施。

1. 建立规章制度。

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程, 结合本公司的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奖惩制度》、《生产事故调查实施细则》、《运行生产管理制度》、《厂( 站) 用电及通讯中断事故处理办法》、《反事故措施计划》等,以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同时还应建立运行分析制度, 即对运行中通过仪表指示、运行纪录、设备巡检和操作等反映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 及时找出产生各种问题和现象的原因、规律, 并采取相应措施及对策。

2. 加强技术监督与设备评级。

水电站的技术监督是运用各种科学试验方法, 对各种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和检测,了解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及在运用中的变化规律,保证设备有良好的技术状况。水电站的技术监督包括仪表、绝缘、金属、化学等十大监督, 关键是对仪表、绝缘、金属三项的监督。金属监督是监督各种金属部件在运行中的性能变化, 特别是水轮机的气蚀和泥沙对转轮的破坏和磨损, 易磨部位的磨损情况等。设备评级在水电站的技术管理工作中也非常重要,设备评级为三类设备的改造和更新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3. 加强维护检修管理。

电站的维护及检修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做到“应修必修, 修必修好”,切忌“硬拼、硬撑”。在“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前提下,结合实际进行挖潜, 积极推行技术更新、技术改造工作, 逐步把恢复设备性能转变到改进设备性能上来, 延长检修周期, 缩短检修工期, 保证设备的检修质量。强化设备缺陷管理周汇报制度和缺陷处理制度,制订《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各电站每周汇报缺陷情况, 运行管理部门进行统计汇总后交安生部专责进行审查。

4. 优化调度提高效率。

水电站在运行中应正确处理发电用水与灌溉、防洪等的关系, 实行优化调度。一是及时准确了解上游各水文站的水文预报资料, 并根据上游调节库容下泄流量对来水量进行析, 作好日( 周、旬、月、年) 水情、负荷预测, 确定运行方式。二是合理利用电站有效库容, 尽可能提高上游水位运行。三是利用丰枯、峰谷电价政策, 尽量做到早晚高峰多发电, 提高综合电价水平。四是机组的组合运行方式应按效率高、耗水低优先的原则, 保证机组在高效区运行, 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五是配合调度部门做好经济运行方案, 并要充分利用水资源, 最大限度地发挥电站发电效益。

5. 新建项目中的水电工程及防雷接地工程,在技术设计之前必须征求水电管理科的意见,施工中必须使用安全节能装置和节能计量仪表,工程竣工后应经水电管理科验收,验收合格并将竣工图纸、资料送交水电管理科备存后,方可接水接电。改、扩建水电工程及防雷(重复)接地工程、水电维修工程由水电管理科负责组织实施。

6. 主供水管上的阀门和消防栓由水电管理科和消防安全科专门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无故开启

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生产设备无论从企业资产的占有率上,还是从管理工作的内容上,以及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体现上,它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十分重要的位置。管好用好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对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结束语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同时,资源和环境制约趋紧,能源供应出现紧张局面,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据此,加快西部水力资源开发、实现西电东送,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大力发展水电事业将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对于推进地方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电开发通过投资拉动、税收增加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将把地方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形成支撑力强的产业集群,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景钧 水电站建设施工中的设备管理 [期刊论文] 《今日工程机械》2005年7期

[2]马桂娥 罗玉圆水电站工程起重机事故隐患分析 [期刊论文] 《红水河》 2005年4期

[3]孙翔 加强设备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期刊论文] 《经营与管理》 2002年11期

[4]初曰亭 龙滩水电工程施工设备管理 [期刊论文] 《红水河》 2006年4期

[5]蔡扬构皮滩水电站工程物资与机电设备管理 [期刊论文] 《贵州水力发电》 2010年2期

第9篇

关键词:PLC 供配电系统 设计

中图分类号: C35 文献标识码: A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rammableLogicController)具有微处理机的数字电子设备,能够将控制指令随时加载内存存储并执行的逻辑控制器。将PLC应用于供配电监控系统中,相比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具有出色的编程控制能力和数据采集能力,同时系统运行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经济可靠。因此,基于PLC的供配电监控系统能够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供配电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

1.1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1)监控系统设计

根据《国网公司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监控系统配置原则》,供配电监控系统的间隔层设备通过网络接口与站控层通信,监控层设备之间采用双以太网通信,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双以太网方案,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分为站控层和间隔层,站控层与间隔层直接经过站控层网络连接。

2)系统的功能分析

首先,应具有运行管理功能。系统能进行在线统计、制表打印以及自我诊断,并能根据用户要求,记录变电站运行的各种数据;采集电能量,根据不同时段进行电能累加和统计,绘制各种图表。

再次,应具有与调度端EMS主站进行通信的功能。监控系统将其所采集的各个遥测和电能信息传给调度端,调度端进行分析后作出指令,监控系统对解析指令并进行下一步的监控操作。

然后,应具有运行监视功能。系统能够监视变电所正常运行时的各种状态信息,以及在事故状态下,能够对危险信号分级分类,并进行处理。当设备状态发生变化时,能够实时推出相应画面。事故发生时,系统能够根据事故信号发出闪光警报,直至监控人员确认。同时,监控人员也能方便地设置每个监测点的越限值、极限值等。

最后,系统能够对隔离开关、断路器以及继电保护动作发生次序进行排列,产生事故顺序报告和事故追忆功能,记录设备的各种参数,检修维护情况;系统还能通过控制低压侧电容器的投切来控制无功功率远动功能。

3)控制范围及控制方式

系统控制范围为全站的断路器和电动隔离开关;控制方式为三级控制。操作员站和配电装置处应具有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以确保整个监控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位于远端测控柜,由操作员站控制。操作应按选点、校验、执行的步骤进行。操作员的权限不同,对系统及各种业务活动的使用范围也不同。在多种操作方式下,一种操作方式被确定其它操作方式就被锁定。同时,计算机应将对运行人员的任何操作的合法性进行检查和闭锁条件检查。

1.2主要继电保护设备原理设计

主变压器继电保护具有差动保护、非电量保护、失灵启动判别与非电量延时、后备保护以及数据记录的功能。当变压器各侧电流或各相位电流之间的差异电流值,大于预先设定的动作保护值时差动保护就发挥作用。非电量保护是对非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等)故障动作的保护,防止变压器油温过高等。失灵启动判别与非电量延时是针对上述两种保护失效的时候,根据预先设定的定值进行判定后动作的延时保护。后备保护是当变压器的上述主保护拒绝动作时,可以启动的保护。最后,对于变压器的运行情况以及保护的动作情况进行排序记录,即数据记录功能。

二次谐波闭锁差动保护中的差动电流速断保护元件能在变压器区域内严重性故障时快速切断变压器各侧开关。TA回路异常判别元件能在变压器正常运行时判别TA回路状况,异常情况发出报警信号,并决定是否闭锁差动保护。波形对称原理的差动保护的启动元件、变压器各侧电流相位补偿元件、差动电流速断保护元件、比率制动元件、五次谐波制动元件、过负荷监测元件、TA回路异常判别元件、过负荷启动冷却器元件、过负荷闭锁调压元件的动作原理及判据与二次谐波闭锁原理的差动保护基本相同。其中,波形对称判别元件采用波形对称算法,将变压器空载合闸时产生的励磁涌流与故障电流分开。当变压器空载合闸至内部故障或外部故障切除转化为内部故障时,本保护能瞬时动作。

2供配电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2.1Beckhoff系列PLC的介绍

1)PLCI/0端口

PLCI/0端口采用8通道24VDC数字量输入端子KL1408,能节省控制柜中安装空间。总线端子由8个通道组成,发光二极管显示信号状态。多通道传感器可以在最小的空间和使用最少数量的连线通过单端连接技术进行连接。电源触点形成回路,通过(所有输入的参考地为0V电源触点)KL1408数字量输入端子从过程级获取二进制控制信号,然后将数据以电隔离的信号形式传送到上位自动化单元。KL2408为反向极性连接保护,其负载电流输出有超载和短路保护功能。数字量输出端子能将自动化单元的二进制控制信号以电隔离的信号形式连接到过程级。

2)总线端子控制器

本系统设计中使用的以态网络总线端子控制器是Beckkhoff公司的BC9000E型控制器。现场总线与高一级的自动化设备直接进行数据交换实现对每个总线端子进行配置。同样,预处理数据也可以通过现场总线使总线端子控制器和高一级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BC9000控制器设备Ethernet现场总线接口,ThernetTCP/IP总线端子控制器是集成PLC功能的总线耦合器。在Ethernet总线系统中,可作为非中心智能组件使用,总线端子控制器都是智能从站。一个站点由一个总线端子控制器1-64个端子模块和一个末端子模块组成。总线端子控制器使用TwinCATBC进行编程,该编程工具符合IEC61131-3标准。BC9000的组态/编程接口用于装在PLC程序。

3)PLC的1/0分配

本次设计中输入点有8个,选用一块Beokhoff系列PLC中的KL1408模块作为输入模块;输出点有6个,选用KL2408模块作为为输出模块。

2.2PLC软件设计

1)控制流程设计

基于PLC的供配电对主控楼供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控,自动切断故障电源,开启备用电源以及在故障恢复后实现电源的自动恢复。在控制流程的设计中,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只允许动作一次,常用电源切除或备用电源无电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都不该动作。当常用电源失压或低压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先切断电路,再将备用电源接入。常用电源正常停电操作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不应动作,以防备用电源投入。

2)PLC程序编制

梯形图(LD一LadderDiagram)是一种图形编程语言,类似于电路原理图,可以清晰、直观的显示被控对象的动作过程,在TwinCATPLC中我们选择用该图来编制供配电系统的控制程序。由于大量电流、电压等值的数值计算和进制的转变出现在供配电系统监测过程中,为了确保稳定性和可靠性,选择用适合应用于复杂算术计算的结构文本(ST)来编制监测程序。

3)程序下载至PLC

启动系统管理器Tw1nCATSystemmanager,添加I/0Devices(I/O设备),选择Ethernet(以太网)一VirtualEthernet,连接在以太网上的总线控制器,选择自己需要的总线端子BC9000控制器点击确定KL1408/KL2408、KL3403、KL3403两个总线端子模块。TCP/IP或UDP可以改变传送层的循环数据,所有的数据都在系统管理器中通过ADS口30传送。为此,/IP地址0的表页被打开,然后选择TCP/IP或UDP,依次完成映射变量,组态写入,login命令,把系统与PLC连接起来,即可进行调试和控制。

3结语

本课题设计的监控系统仅仅是变电所监控系统的一部分,对于实现变电所强电部分的供电监控还有较大差距,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不断努力,逐步改进,不但要弥补本课题中关于配电网络监控系统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张洁.基于PLC的自备电厂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6,31~33

第10篇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总平面设计、竖向布置设计

中图分类号:TM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于电力行业而言,最大的资本投入即是在火力发电厂建设过程中,由于火力发电行业的特殊性,其不仅拥有较为复杂的结构,而原材料燃烧也会给环境造成一定破坏。所以,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火电厂平面设计与竖向布置等是火电厂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科学、合理、有效的进行火电厂建设,利国利民不容忽视。

火力发电厂的总平面设计

对于火力发电厂总平面设计而言,涉及科学领域众多,一个完善的平面设计布局可以将火电厂的各个组成部分构成一个统一整体,保证各个环节有序、高效运行,保证以最低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大的电能收益值。

1.1 总平面设计的背景及依据

火力发电厂平面设计一定要与电厂发展的总体方向保持一致。除了需要充分降低火力发电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外,还要保证火电厂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定期组织机组停机检查,对火电厂周围的环境指标进行探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免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伤害。通常,在火力发电厂总平面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火力发电厂建设不能与国家基本政策相违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第二,火力发电厂建设在考虑近期发展目标的同时,还有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第三,加大科学创新,改善工艺流程,提高管理能力;第四,控制成本投入,严格限制建设周期;最后,注重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平衡。

1.2 总平面设计的原则

1.2.1 交通便利原则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火电厂选址与电厂发展前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关系。通常,如果火电厂建设在一个交通便利的地区,由于占有地理与交通优势,在原材料运输与信息传递方面都可以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注意的是,在火电厂内部结构设计上,也要考虑交通的便利性,人流、车流、货物流的有效运行,及消防安全设施的合理配备,都会对电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2.2 节约用地原则

土地资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曾经“地大物博”的中国也开始出现土地贫瘠的尴尬局面。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国家号召节约工业用地,而火力发电厂建设必须要向国家进行土地申请,因此在进行平面布局结构图设计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节约用地的基本原则,尽量改进生产工艺,合理利用过一寸国家土地资源。

1.2.3 满足生产管理需求原则

只有当电厂布局设计在满足工艺生产要求的前提下,才可能保证安全生产与管理目标的最终实现。通常,在进行主厂房定址之前,设计人员都会对周围的地址环境、厂房朝向、气候因素等进行详细调研,保证原材料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生产车间内,同时输电线路还可以最大限度将电能运输到外。降低损耗、提高效率、安全、环保等都是平面布局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1.2.4 合理化道路布置原则

火电厂道路建设时保证人流、车流、货物流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道路设计必须与总平面布局相一致,降低建设成本投入的同时全面考虑可持续发展特征。

通常,火电厂道路建设有两大不同类型,一种是用于火电厂长期使用的,而另一种道路建设则只是满足施工需求,因此两种不同用途的道路建设在工艺上存在很大差异。对于火电厂长期使用道路而言,路面下沉深度是最重要的节点,只有深度达到才能够保证道路的使用寿命。

1.3 火力发电厂总平面设计实例

举例说明,国家需要在上海地区建设一个220kV的全新火力发电厂,其中配电装置安放在厂区的西部位置,电能直接由西部输送到220kV户内配电装置,单列布置采用断路形式。电能直接由此向外转送,进站道路在东侧修筑。此外,为了响应国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号召,传统平面设计中220kV一侧配电器的外部环形道路被取消,只是采用便道的形式代替。主、备变压器的位置被设计在主厂房出线处,从主、备变由北到南依次排列。厂区大门与主交通要道直接相连,2条环形主道路将整个厂车连成一个统一的交通区域。[1]

2 火力发电厂的竖向布置

作为火力发电厂平面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竖向布置对电厂建设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所有厂内建筑物的实际高度及场地与地面的高度差,直接影响这个火力发电厂的工作效率。可以说,竖向布置是整个火力发电厂平面设计的基础,电厂内线路、道路、栈桥等能否构成一个同一网络与竖向布置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进行火力发电厂竖向布置设计之前,一定要对火电厂厂址、周围环境、气候条件,建筑物特征等进行全面考察,保证所有建筑物标高及坡度实际等于事实条件相符合。

2.1竖向布置设计研究

2.1竖向布置设计影响因素

对于火力发电厂竖向布置应该考虑以下几点要素:第一,周围地势条件。因为火电厂周围地势条件可能对日后生产、检修等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进行竖向布置设计时一定要考虑相关方面因素,而上海地势平坦,其优越的地理形势可减少额外工程资金投入。如果火电发电厂建设方案已经初步确定,之后将应当将工作重点投放到竖向布置设计方面。通常,火电厂都会选择在空旷的郊区位置建设厂区,虽然部分地势偏远,但由于远离人群且区域广阔,因此也是火电厂建设的良好位置。其次,厂内运输线路设计。运输线路设计的前提即是保证线路成网的基本特点,结合可持续发展特征,将未来改建与扩建工程充分考虑在内。总之,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后,才能对火力发电厂的竖向布置结构进行设计,重视每一环节的土方计算,严格控制成本投入。[2]

2.2 综合利用自然条件

对于火电厂竖向布局而言,最佳优势即是可以利用地理特征,如自然河流环境因素,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存自然状态,保证原有的自然植物不受破坏。

2.1.1 利用自然地形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火电厂厂区内的自然坡地不仅可以增加厂区的绿色植物总面积,厂区设计人员还可以利用这一地理优势设计景观隔离带,提高厂区内部环境的自然美观性。[3]例如,如果把电厂的行政办公大楼建设在地势偏高的平坦位置上,可以使办公室内人员观看到整个电厂的环境,是一举多得的有效方式。

2.1.2 建筑纵轴与自然地形等高线保持平行

建筑纵轴与自然地形等高线保持平行,使建筑与四周平坦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工艺设施联系紧密的车间,应尽量规划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可以丰富厂区的空间内容,还可以保证电厂内外的生态环境不遭受更大破坏。

2 .1.3 合理利用人工界面

挡土墙、排水系统等是火电厂内部必不可缺的运营要素,但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些要素的存在对于火电厂存在一定视线隔离、区域划分等作用。所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此类要素的优势与确定,合理布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其与电厂内部环境融为一体,例如在挡土墙周围种植可攀爬类型的植被或乔木植物,形成认为绿化带,不影响挡土墙功能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电厂的人文美观性。

2.3 场地竖向布置要素

在进行竖向布置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电厂内所有位置的雨水都可以通过道路两侧的排水口顺利排出,与之匹配的管地线及排水沟等都必须保证可以正常运行。总之,采取就近原则,尽量利用自然地理趋势,降低成本投入的同时保证自然环境不受破坏。[4]

根据火电厂发电的工艺流程要求,通过竖向布置进行相关设备的安装。笔者通过对某220kV电厂的实际情况考察,为了控制建设周期,建议该电厂采用3个平坦形式的优化设计方式,这样可以最佳利用该厂区地势平坦的地理优势。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现代化变革需要对火电厂的总平面布局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际调查过程中,笔者也充分了解了火力发电厂在进行总平面设计及竖向布置方面工作的复杂程度,一定要充分结合多方面科学知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保证火力发电厂可以长期稳定、安全、高效的运行,为国民生活及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鹏飞. 吴泾电厂8期工程设计特点.中国电力1999年12期.

[2]火电厂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设计浅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2012(26) .

第11篇

【关键字】建筑电气,工程管理,管理流程,控制要点

中图分类号: F40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一个国家的建筑就是她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国家越发达,建筑的智能化程度就越高。的确,随着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在建筑工程领域,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新材料的应用、新工艺的发展使对建筑设计施工流程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行业的五大关键设计岗位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设计日益凸现出它的重要性。建筑电气设计是整个建筑项目建设中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主要为建筑项目提供供配电工程及弱电智能化等工程电气设计。建筑电气工程师就是主管这相关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筑电气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电气自动化并不同,是电气自动化相关原理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具体应用。因此,保证建筑电气工程的管理质量成为了重中之重。

二.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包括建筑中的强弱电,是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建筑比作一个人,混凝土结构就是人的骨架和肉体,而血液和经脉就是建筑中的电气。大概从20 世纪60 年代左右开始,我国的建筑电气工程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力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是超出人们的预料,这些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人们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居住和工作建筑的电气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就使得电气工程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电气工程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投资、工期、预期等等的效果,影响到整个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投入使用情况、节能效果、舒适性、高效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建筑物的安全问题,电气设备能否安全可靠运行,线路是否有火灾隐患,火灾报警和智能监控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消防设备、紧急照明等等这些设备的供电是否可靠,都是建筑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这种情况下,对电气工作人员的考验是相当高的,不仅仅要从传统的电气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中走出来学习和面对新的电气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还要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等现代的先进的科学的智能控制技术,力图建设安全可靠有技术含量的电气工程来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擅自变更设计。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程序。

1、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埋、预留工作。这一工作要求电气专业应赶在土建做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造成墙体今后渗漏;对需要预埋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提前做好准备,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入,不得遗漏。电气施工安装中,管理人员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把好质量关。

2、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首先必须分清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在电气工程质量监控中,确定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3个重点设备交接协调环节,明确关系,制定措施,根据规范进行超前监控,达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其次,必须在监控好重点环节的基础上以点带面,促动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电气工程要与土建工程紧密配合,根据土建浇注混凝土的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的顺序,逐层逐段的做好电管铺设工作,这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工作,做不好不仅影响土建施工进度与质量,而且也影响整个电气安装工程后续工序的质量与进度。浇注混凝土时,电工应留人看守,以防振捣混凝土时损坏配管或使得开关盒移位。遇有管路损坏时,应及时修复。

3、装修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砌筑隔墙之前应与土建工长和放线员将水平线及隔墙线核实一遍,因为将按此线确定管路预埋位置及各种灯具、开关插座的位置、标高。抹灰之前,电气施工人员应按内墙上弹出的水平线和墙面线,将所有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核实一遍,符合要求后将箱盒稳定好,将全部暗配管路也检查一遍,然后扫通管路,穿好带线,堵好管盒。抹灰时配合土建做好配电箱的贴门脸及箱盒的收口,箱盒处抹灰收口应光滑平整。

四.电气工程师的责任和要求

电气工程师是电气工程质量好坏的直接负责人,因此电气工程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必须过硬。同时,光有专业水平也是不够的,电气工程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自己所负责的电气工程要认真对待,不光要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去,还有用心去对待自己所负责的工程,细致的,深入的,全面的做好电气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进度、签证、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电气工程师,必须不断的更新自己各方面的知识,不墨守成规,及时的掌握最新的发展动态。

建筑电气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电气自动化并不同,是电气自动化相关原理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具体应用。建筑电气设计涉及的面广,从传统的供配电、照明、动力、自控、防雷接地设计,现在已发展到消防、保安、共用天线电视、楼宇自控系统、通讯系统以及自备电源等设计。建筑电气工程师是一项技术要求很强、非常讲究理性化思考的职业。它需要从业人员有:

(一)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建筑电气设计涉及面广,设计规范又多,这就要求电气专业工程师,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系统的设计,要精益求精;

(二)较高的学历、广泛的理论知识,现在一般企业招聘这类人才,学历都要求大学本科以上,需要经过系统的建筑电气自动化学习;

(三)要有团队合作精神。这一点相当重要。建筑工程设计有交叉作业,综合协调的特点,电气设计必须考虑到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等方面,必须具有综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如工程概预算、招投标、工序衔接及工种配合、各种关系的协调等等,只有紧密结合,才能提高建筑工程设计的科技含量。

五.结束语

电气工程中应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工程师应该根据所建工程的自身特点,做到对每个施工环节的有效动态实时控制,把技术交底工作落实到实处,从材料购买、工程施工、工程质量等各个环节都认真的进行管理。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对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富军 建筑电气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陕西秦力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陕西科技报2010-09-14报纸

[2]赵子云 建筑电气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运用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1-25期刊

[3]廖亚振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通病问题与处理措施探讨 企业导报2012-06-30期刊

[4]王进; 王静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6-25期刊

第12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

1.引言

什么样的变电站算是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1,2]。智能变电站的概念是随着智能电网概念的产生而提出的,它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是作为智能电网的变电一环出现的,更形象的来说它是智能电网的一个最重要、最关键的“终端”,智能电网提供数据和控制对象等功能均由其承担,而且智能变电站还为智能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提供技术基础。曾经有多个的数字化变电站采用IEC61850标准作为试点科研,为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从目前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来看,统一规划、科学设计的智能变电站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保障。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的原则制定。本规范完善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应用,加快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步伐,提高了智能变电站建设效率和效益。本规范只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特殊之处进行统一规范,除此之外还应满足国调六统一标准化设计的相关规定。本规范从指导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是对《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等相关规范继电保护部分的细化、补充和完善。

继电保护技术应用的研究与探索应以进一步提高保护的性能和安全可靠性为目的。不能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继电保护的智能化必须服从保护的“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和可靠性”。

从规范看出,典型220kV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及与之相关的设备、网络等应按照双重化原则进行配置,双重化配置的继电保护也有诸多要求。

(1)每套独立的保护装置对有可能发生的所有类型的故障应都能处理。而且两套独立的保护之间不应存在任何电气联系,一套保护出现问题或退出时,另一套保护仍能正确处理故障;两套保护的采样值(电压、电流)应分别来自相互独立的合并单元;电子式互感器两套独立的二次采样系统应与双重化配置的合并单元一一对应,每路采样系统应用双A/D系统,每个合并单元输出两路数字采样值应由同一路通道进入一套保护装置。保护采用点对点直接采样,采样同步不依赖于外部时钟,本间隔的断路器位置也采用点对点方式。智能变电站可以不采用电子式互感器,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就地安装方式时,就适合采用常规互感器,而且采用电缆跳闸。

(2)双重化配置保护使用的SV(GOOSE)网络也必须相互独立,当一个网络瘫痪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个网络的运行。SV网络可以进行采样值得传输;继电保护之间闭锁、失灵启动等信息通过GOOSE网络方式传输,还有一些保护采用网络方式跳闸,间隔间的断路器位置也是采用网络方式。同一装置接入不同网络时,有可能相互干扰,因此装置内部各网络的数据接口控制器也必须完全独立。

(3)两套保护的跳闸回路应分别对应两个独立的智能终端,两个智能终端也分别对应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对于单间隔的保护应直接跳闸,涉及多间隔的保护(母线保护)也宜直接跳闸。在特殊情况必须采用其他方式跳闸时,保护必须满足快速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4)双重化的线路纵联保护也应具备两套独立的通信设备,以及自己独立的电源;两套保护的相关设备(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网络设备、跳闸线圈等)的直流电源也应一一对应。

(5)保护宜独立分散、就地安装。这对保护装置本身和运行环境都有严格要求。保护设备就地安装时,应置于开关柜、GIS汇控柜或智能控制柜内。柜内温度应介于-25℃~70℃之间。

3.220kV变电站双母线接线型式继电保护实施方案

3.1 220kV 线路保护

220KV的线路传输功率较大,并且传输距离较长,对系统安全稳定影响很大。220KV母线上线路的典型配置方案如图1所示,每回线路应配置两套不同厂家的包含有完整的主、后备保护功能的线路保护装置。配置的保护应使用主、后一体化的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均应采用双套配置,线路上的ECT 为合并单元提供电流,母线上的EVT为母线合并单元提供电压,然后母线合并单元通过点对点方式转接给间隔合并单元。从图1中可看出,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与保护直接相连,可以实现直接采样和直接跳闸。对于启动母差失灵功能和母差保护动作远跳功能等跨间隔信息采用GOOSE网络传输方式。

图1 220kV 线路保护(单套)配置方案

3.2 母线保护

在电力系统中,母线将配电装置中的各个载流分支回路连接在一起,起着汇集、分配和传送电能的作用。母线保护按双重化进行配置,包括各间隔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均采用双重化配置。单套保护的配置方案如图2所示。采用分布式母线保护方案时,各间隔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以点对点方式接入对应子单元。母线保护与其他保护之间的联闭锁信号(失灵启动、母联(分段)断路器过流保护启动失灵、主变保护动作解除电压闭锁等)采用GOOSE 网络传输。

图2 220kV 母线保护(单套)配置方案

3.3 变压器保护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电压升高和降低的元件,造价昂贵。为维护设备齐安全,一般会配备四种保护功能,其中220KV及其以上变压器保护要按照双重化进行配置,每套保护包含着完整的主、后备保护功能的变压器保护装置。变压器各侧都对应着各自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图3为主变保护(单套)配置方案。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压器保护也是直接采样,直接跳闸。变压器保护跳母联、分段断路器及闭锁备自投、启失灵等可采用GOOSE网络方式,此方式还可接收来自失灵和母差屏的跳闸命令。非电量保护是就地直接电缆跳闸,单套配置,就地布置,变压器本体智能终端负责将非电量动作报文和调档及接地刀闸控制信息上传至GOOSE网络。

图3 220kV 主变保护(单套)配置方案

3.4 220kV 母联(分段)保护

母联(分段)保护与线路保护类似,而且结构更为简单。跳闸方式与线路保护一样,通过相互独立的GOOSE网络和SV网络实现跨间隔的数据传输。

最后,对于220kV及以上变电站,为了防止同一设备跨不同电压等级网络,防止同一设备跨接双网,按电压等级和网络配置故障录波装置和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为了便于事故分析,主变宜单独配置故障录波器。当SV或GOOSE接入量较多时单个网络可配置多台装置。存在故障录波装置和网络报文记录分析装置跨接不同电压等级问题时,应采用独立的数据接口控制器。

4.结束语

智能变电站是数字化变电站的升级和发展,数字化变电站的功能是智能变电站发展的基础。与数字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能够完成比数字变电站范围更宽、层次更深、结构更复杂的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智能变电站设备具有信息数字化、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状态可视化等主要技术特征,符合易扩展、易升级、易改造、易维护的工业化应用要求。智能变电站技术方案不仅很好的解决了数字变电站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同时消除了变电站内的信息孤岛,提供了统一断面全景数据采集,为电网的智能化打下了良好的信息基础,为智能电网的分析、决策系统提供了信息及功能支撑[3]。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必然趋势。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建设的核心环节,基于以上背景和思考,有必要开展对智能变电站新技术条件下继电保护的新原理、组织模式、架构体系的研究,解决智能变电站技术发展、实施及推广过程中关键性技术要素和难点,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于继电保护专业的要求,确保继电保护专业技术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科学性以及前瞻性[4]!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Q/GDW441-

2010 [S/OL].[2010-04-27].

[2]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220 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Q/GDW393-2009[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