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7 09:03: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数学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教学知识的起点高,不符合学生数学学习水平。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基础是函数,针对学生的专业,再进行深层次的函数的周期性与奇偶性学习。立足于学习职业高中数学的条件,对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部分职业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整体数学素质水平不高,不能达到学习职高数学的条件。
(2)数学教学方式落后,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通过教案进行教学的方法已经非常陈旧,很多教师都没有指定符合自身的教学方式,只简单地讲解课程中要求的部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非常少,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机会向教师反映对所学知识的困惑,教师和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课堂教学质量无法提高,长期以往,形成了教学中的恶性循环,不能达到职业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
(3)知识传授不全面,学生学习能力普遍低下。
数学教育要求始终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知识传授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双向发展。然而,在职业高中数学教育中,却不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点,教师只简单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被动地接受;教师十分在意自己的教学成果,并把情绪带到教学课堂中来,这二者之间的矛盾穿插在教学活动中,再加上教材跟不上教学内容的需要,导致学生不能有效进行学习。因此,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开设通识课程十分有必要。
(4)教学内容不完整。
目前,大部分职业高中的数学教材都只停留在普通高中教学的基础之上,教材内容不能满足职业高中学生的需求,对学生日后走上岗位也没有帮助。另一方面,职业高中学生相较于普高学生,学习水平不相等,且这种不相等还体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和学生之间。职业高中的教材是统一的,不能充分考虑到各个专业、各个水平的学生的需求不同,不能满足学生就业岗位的多样化要求。除此以外,职业高中要注意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即使是对于偏理化学科也要能做到这一点。不能关注教学的严谨性,而是要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来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职业高中数学教育中开展通识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2.1立足于通识教育,改革教学内容
在职业高中数学教育中,可以通过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延伸到无限的课外资源中,利用通识教育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开发出数学蕴藏的知识。职业高中数学的美不只体现在思维方面,透过数学,还能看到大方之美、融洽之美、抽象之美。因此,职业高中教师要能够指引学生发现数学中存在的美,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讲解数学的历史来源,数学教材中每一个理论知识点都是由专家学者经过长期的验证总结得出,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简化职业高中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有创造性地选取一些特殊的教学方式,如开展数学专题讲座、进行实践教育等形式,将课堂要传授的知识与市场要求、学生就业充分结合到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2.2立足于通识教育,调整教学目标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口号可以被总结为:帮助学生发展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通过通识教育,将数学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课程已经处于改革创新阶段,但是其基本框架不变,仍然是要做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是在进行基本知识理论传授的基础之上,实现知识的延续。获取数学的理论知识不仅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点,还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依赖点,更是数学教育的基本路线,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作用。另外,数学教学的主要作用还体现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上。数学能力是指能够达到数学活动的要求,也指学生自身学习数学的潜在能力。数学学习能力与数学基础理论息息相关。基础理论是能够通过书面知识进行传授的,而数学学习能力是抽象化的,只有在掌握足够多的经验之上,才能拥有数学学习能力。基础理论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做够的基础理论作为支撑,就不能构成数学学习能力。基础理论作为桥梁,能够辅助学生养成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数学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出数学教学的作用。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重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放在主要工作内容中,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能力的形成需要数学理念的支撑,从而创建出有效的教学方法。随着基础理论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养成,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以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行为与思想上的相统一,发挥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3立足于通识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
数学考试的目的不是要学生难堪,也不是要求学生学习成绩有多高,而是为了能够检验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学习能力掌握的情况。笔者认为,职业高中可以将考核方式分为两种,笔试和实践考核。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按照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进行考核;实践考核是参照教学目标,教师单独设置考试题目,题目围绕实际应用为中心,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实践考核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进行,将全班划分为几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进行评比。这一过程主要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查阅资料、进行沟通交流,旨在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就学生研究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教师在从旁给出相应的建议。由此,两种考查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更客观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2.4更新教学理念
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具有较为稳定的价值取向。通识教育是职业高中根据社会变化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理念是坚持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与其他科目教学不同,它是学生进行整个职高学习的前提条件,对学生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职高数学教学要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力,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坚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主要位置,充分体现它的作用性。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首先,要能够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数学逻辑思维、数学活动、数学视觉欣赏所占的比例,让数学与其他科目更加和谐;其次,要充分协调好数学学习与专业教学的课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运用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作用性;最后,教师要体现出数学教学的人文性,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获得理性情感,以及数学审美欣赏能力。
2.5立足于通识教育,加强职业高中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高中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学校和教师要能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加强数学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的力度,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学生数学学习技巧。要能够做到以上几点,要求教师:第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职业高中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对教师的教学十分不利,立足于通识教育,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并全面落实到教学课程中。第二,要切实加强教师的道德建设。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是一个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第三,要切实加强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大多数学生数学成绩很难有效提高,这需要教师的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技巧,来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生运用数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企业的经典案例,创建数学知识框架。另外,人文精神的培养也是通识教育的一大重点。职高数学教师也要能够涉及带其他专业知识,诸如政治学、心理健康学、数学审美学等,并能够掌握一定的历史地理、人文、军事发展等多方面领域的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同时,要切实加强与学生专业知识的联系,让数学教师参与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加强职业高中数学教师队伍建设,达到帮助学生更好学习职高数学的目标。
3总结
关键词:高中教学;数学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数学教学一直以来备受教育界的关注,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如何让学生在教学中受益,目前已经成为值得现代数学教学人员深入探讨的课题。
教学技巧的概念
教学技巧与教学技能息息相关,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原有的教学理论,通过系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接受到知识。在教学技能里,很好地应用不同的方法也是教学技巧的一种,它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因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即教学技巧。教学技巧在教学技能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水平,也可以让教学创新有一个很好的提升。
教学技能中的教学技巧是始终困扰年轻教师的难题,很多有经验的老教师想尽周折想突破数学教学,但都只是小有成绩,没有几位教师能够让自己的教学技巧大众化,成为让教学受益的经验。如何提升教学技能的教学技巧,我觉得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让学生受益才是解决教学技巧的关键。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弊端,致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无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适应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
1、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应试压力的存在,由于教师的教学意识与教学能力所限,学生的思维力培养往往都是在习题解决中自然生成的,缺少有意识的针对性培养。例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听不懂,这个比较常见,故不多着墨,原因一般是学生基础差或教学设计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听得懂但却无法解答习题,这个现象很常见,但有效的化解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并不多,教师往往都是通过重复讲解与训练来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的。
2、应试教学现象严重,学生缺乏学习动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考成绩成了衡量高中教学质量的标准。于是,许多数学教师紧紧抓住高考的教学要求,高考考什么,他就努力教什么,忽视了教学是师生双边的互动活动。课堂教学偏重于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的传授,严重忽视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教学活动,缺乏学习的动机,而且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致使学生的智能因素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无法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及技巧
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1 要注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思维习惯
思维力不是一个空虚的东西,其重要载体就是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利用思维习惯生成的新的数学知识。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思维力的培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1.2 要注意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情况
很多学困生其实是因为基础差而非智力不行,因此,在思维力培养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这一部分学生的培养,在对知识基础要求不高的数学学习中,要注意多将他们当作关注对象,通过引导,让他们的思维力得以发挥,从而利用这种积极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施学困生的转变。
1.3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思维力最终的体现并非一两道习题或一两个问题的解决,而是学生拥有了某种数学思想及思维方法,在他们遇到新问题、新情境时能够顺利地利用这些方法与能力去进行解决。因此,在思维力培养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中应注重提问技巧及方式
2.1 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提问
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技巧性和策略性,教师应该提出让学生思维开窍的问题,以此对学生的智慧思维加以启迪。高中生处于身体和心智都逐渐成熟发展的阶段,教师应该善于抓住每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采用适合他们的课堂提问。他们对于身边事物的认知性不高,所以对于未知的事物都有一种好奇的心理,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设计出更加符合高中生年龄段的数学提问,从而使得高中生对数学课程产生兴趣,并产生一定的新奇心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都比较好动,并且不能稳定集中注意力,很难整节课都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中,此时教师就更应该进行实时提问,从而集中高中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使得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内容。
2.2 提问时应尊重学生
高中数学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应该注重高中生的心理特征,遇到有些高中生不能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此时教师应该对其进行耐心、主动地启发和引导,并给学生再次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的心理得到补偿,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如果问题比较难,就要化难为易,给每位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和思维,同时要尊重每位学生,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还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得高中生能在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下完成数学课程的学习。同时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在遇到不懂问题时对老师进行提问,创建和谐互动的教学课堂,有利于加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
2.3 捕捉到提问的最佳时机
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都是以所学内容包含的逻辑性进行编排的,所以,数学教师应该在不影响教材逻辑的情况下,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上应该注重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根据学生上课时的具体状态,随时调整课堂提问的具体内容,也能做到临场发挥,运用课堂提问来活跃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了解到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所以充分地掌握好提问的最佳时机,能有效地控制好课堂的节奏和教学气氛。
提升教师自身的数学基础
高中数学教学的任务很重,但是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数学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教学,而且还得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基础,多汲取自身之外的数学知识,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技巧有所提升。只有数学教师的知识丰富了,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发挥,才能把知识通过不同的技巧传授给学生,这是现代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所以,数学教师不能每天只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多看一些课外书籍来充实自己。
高中数学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寻找最新的高中数学知识资源补充自己。这是现代教学中最便利的方式之一,也是未来教育教学中肯定会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可借鉴前沿数学教学中的论文撰述,通过数学教育名家的教学技巧和数学知识让自己的数学知识丰富起来,让自己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掌握技巧。在课堂中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快速的思维和教师丰富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这样也可以让教师学到知识,寻求到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
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学不仅是一门科目的教学,更是一种全新教学技巧的体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辅助力量,学生才是主体,所以要通过精妙和简单的教学技巧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掌握并融汇贯通深奥的数学知识。高中数学教学技巧没有定数,只要高中数学教师能够认真对待每一次讲课的机会,在每次机会中很好地总结,就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
参考文献
[1] 李燕红 .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习惯《读写算》2010(16).
关键词:学科教学知识(PCK);PCK的结构;教学
一、引言
学科教学知识最早由舒尔曼提出,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特殊综合体,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独有的知识,是对教师专业理解的特殊形式。自舒尔曼于1986年提出学科教学知识这一概念后,国外学者针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几年我国学者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也逐渐形成热点。
二、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学者在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方面还在起步阶段,以“学科教学知识”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发现相关研究300余篇,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有关学科教学知识结构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综述类研究
这类研究大多以综述国外研究成果为主。如刘清华、廖元锡、马云鹏等都不同程度的阐述了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内涵,以及国外其他学者对学科教学知识的理解。这类研究以理论为主,主要阐述何为学科教学知识。
(二)学科教学知识对教育教学影响的研究
如李伟胜从学科教学知识内涵中的核心因素出发,探索核心因素对教师教育的启示,他主张要充分重视知识的育人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认知维度的知识学习,同时要关注教师教育的学术品质。刘小强通过研究学科教学知识对美国教师教育的影响,从而阐明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学科教学知识对我国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指导意义,并由此提出了建议。方菲菲和卢正芝从学科教学认识(PCKg)以及教师教学建构(TPCs)的演变过程出发,阐述了舒尔曼、格罗斯曼、以及科克伦等的观点,由此总结了学科教学知识点本质特性以及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三)实证类研究
这类研究深入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地进行考察,通过走进真实的课堂,客观地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学科教学知识,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并分析得出结论。目前国内研究大多集中于数学、科学这类偏理科性质的学科,其他学科的研究相对较少。
1、对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如2007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225名中学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同教龄的教在教育学知识、课程知识和情境知识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各类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总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并针对该教师群体在学科教学知识上的部分缺失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教师的职前、职后教育的建议。
2、以教师个案,通过课堂观察、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进行案例研究。
这类研究大多集中于硕博论文,如姜艳丽以一位高中英语教师H为研究对象,通过对H教师进行课堂观察和访谈,分析H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现状,挖掘影响学科教学知识形成的因素。周正以上海市6名公办学校初中数学教师为例,选取7年级下学期的一节几何课程,以案例研究方法和课堂观察对这6名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师的6节课进行研究。柳笛运用案例研究法对上海市6名高中数学教师关于函数内容的教学进行课堂观察、深度访谈、田野笔记,得出职初教师与经验教师在学科教学知识的主要差异。
3、针对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进行比较研究。
这类研究也比较集中于硕博论文,如李丽通过访谈、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对上海小学熟手教师与骨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进行比较,揭示熟手教师与专家教师在学科教学知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进而提出熟手教师和专家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发展策略,为熟手教师和专家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建议。庞柏通过问卷调查、跟踪访谈、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对上海地区初中初任教师与骨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进行比较,揭示了初中初任教师在学科教学知识发展方面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原因,进而提出初任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的策略,为初中初任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生成提供建议。
三、总结
通过对检索范围内的有关学科教学知识的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目前为止,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和结构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总体来说,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不断在扩展,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具体。我国的研究大多是借鉴国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较少有学者根据我国各级教师的自身特点构建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其次,深入研究学科教学知识的生成机制较少。再次,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数学、科学等学科,其他学科较少。
参考文献:
[1] Shulman,Lee.S.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57(1):1-22.
[2] 白益民.学科教学知识初探[J].现代教育论丛,2000(04).
[3] 刘清华.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4] 廖元锡.PCK―使教学最有效的知识[J].教师教育研究,2005(06).
[5] 应国良,袁维新.论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及其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6(19).
[6] 解书,马云鹏,李秀玲.国外学科教学知识内涵研究的分析与思考[J].外国教育研究,2013(06).
[7] 李琼,倪玉菁,肖宁波.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表现特点及其关系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04).
[8] 方菲菲,卢正芝.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新焦点:学科教学知识及启示[J].当代教育教学,2008(05).
[9] 李琼,倪玉菁,肖宁波.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表现特点及其关系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