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2 21:54: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全球史观 初中历史教学 实践探索
全球史观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历史至关重要,而且也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去认识世界各地的联系。从世界范围看,全球经济渐渐一体化,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加强,这也要求我们从整体上去认识世界,而不能孤立地去看待历史。用全球史观指导历史教学,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全球史观
1.全球史观概述
所谓全球史观,就是不能用狭隘的旧的眼光去孤立地、割裂地观察世界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而应当站在全球的大视角,从整体上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全球史观”最早由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1908~1984年)提出“认识到需要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是当前的重要特征之一”。L・S・斯塔夫里阿诺斯是另一位有着重要影响的“全球史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在大学里率先开设了采用全球史观包含全球内容的新的基础历史课程。我国学者吴于廑先生也积极倡导全球史观。
2.全球史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可行性
21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人们的世界观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世界在人们的眼中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地球村”的概念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因此,树立反映世界的“全球化”趋势的世界观,即“全球史观”,已经成为世界史学科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全球史观适应了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并继承了以往史学研究的经验和成果。采用全球的观点来看待当今世界,不仅是历史学家应取的治史态度,而且也是当今社会每一个人都应有的态度。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编制就是采用了全球史观。在以往的历史教材编写过程中往往把中国历史独立于世界,在世界历史教材当中唯独少了中国的历史,学生学习中国历史往往从中国自身的角度、历史发展的沿革来看待中国的历史,虽然对于了解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叙述得非常清楚,但由于它跟世界历史分别编写,阻碍了学生从全球角度了解中国。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和新课改的要求,教育专家对初中历史教材进行整合编写,凸现了全球史观。
1.课程标准凸现全球史观
课程的总目标是“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为主轴,以综合认识现代社会基本问题为立足点,整体设计目标的递进关系和内容的逻辑顺序。”这是《历史与社会》的基本框架,用全球史观去观察中国,而不是孤立地看待中国历史的发展。
课程标准要求:2-1描述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概貌及其空间分布。本内容要求了解世界上几个主要文明区的概貌,如古代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的恒河与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古代希腊、罗马等地中海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特点。4-1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无论从政治联系还是经济来看,20世纪的世界已经更加密切地连成一个整体,许多重大事件与人物的作用,要从更大的范围着眼。可见,新课程要求从整体地、宏观地看待某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运用的是全球史观。
2.教科书目录显现全球史观
从教科书的目录来看,用全球史观的语句作为课时的题目,比如说第五单元第三课时《世界开始走向整体》,第六单元《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第七单元《全球性的震荡》。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编写的综合性,把历史事件放入世界和全球的角度去综合探究,让学生获得启发。
3.教科书内容体现全球史观
以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人猿相揖别》为例。可以看出,教材在通过地图介绍有代表性的古人类化石时,覆盖的地区是比较广泛的。其中指示出的地点有:坦桑尼亚的奥都威峡谷猿人、印尼的爪哇人及中国的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蓝田人等。这样介绍的好处,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早期人类发源地的分布状况、人类进化的大体过程。
在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和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中,分别有一道自我测评题。一道是填空,比较四大文明古国所处的地域、文明产生的时间等;一道是填空,比较四大文明古国在社会等级等方面的异同。从答案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这两节课中获得的是关于四大文明古国的总体信息,而不是中外历史分割的信息。
第五单元的第五课《最后的盛世》教材中在呈现中国明清盛世的同时提出一道思考题:想一想,正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了解西方的一系列的变化,来回答教材为什么用“最后”这两个字眼。
充分认识“全球史观”对历史教材编写的影响,对我们理解和使用历史与社会教材及其教学过程都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看到,历史教材之所以受到“全球史观”的影响,是与它自身的时代性所决定的。
三、以课堂教学为例说说全球史观
1.以《明清最后的盛世》教学为例
本课内容选自八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五课第一课时《明清最后的盛世》。课标解读:根据课程标准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若干重大转折时期;6―4综合多种因素,说说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在学习本课内容时,不仅仅了解明清的盛世繁荣的景象,更为重要的是反思盛世本身,最后清王朝走向灭亡,近代中国遭到列强的入侵,教学过程必须使用全球史观。
例如讲到《最后的盛世》要展示当时中国在经济上非常繁盛,(1)可以从文献资料来看当时中国经济的繁荣,出示文献资料;(2)从文物资料――中国水乡周庄来看;(3)从谚语看。在如此繁盛的局面下,紧接着提出:为什么说盛世是“最后”的呢?让学生思考,提示学生要放在世界背景下思考。我们知道当时的西方国家不仅仅思想上发生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经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有极大的提高,特别是资产阶级的壮大,就需要在政治上获取地位,许多国家进一步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其政权,为了扩大市场和掠夺原料,进行对外扩张。西方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迈进的历史背景下,可见中国盛世背后隐藏的危机。如果没有用全球史观,从世界的角度,最后的盛世就较难全面的理解。
在教学《最后的盛世》关于明清时期使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的教学过程中,出示两则材料:(1)明朝中后期人口快速增长,跟引进番薯和玉米有很大关系,因为番薯和玉米产量高,贫瘠的土地也有高产量。(2)19世纪初,中国人口超过3亿。这跟康熙帝减免新生人丁的人头税和雍正帝取消人头税有很大的关系。这一方面减轻人身依附,同时又导致人口猛增。让学生分析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的时候,也需要从全球的角度去分析,当时中国人口的增长与清政府减免人头税有极大的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由于新航路的开辟,物种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2.以《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教学为例
第五单元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对于新航路的开启影响,教材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首先是正面的影响:各大陆之间人们的迁徙提供了方便,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动植物品的相互传播,使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营养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生活条件大大改观,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在世界范围内日益频繁起来。其次是负面的影响:葡萄牙和西班牙等进行殖民扩展,野蛮地屠杀当地的居民,掠夺土地和财富,并进行黑奴贸易。新航路的开辟影响到世界发展历程,要使用全球史观来进行教学。
全球史观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了解和理解历史事物的相互影响,把历史现象放在人类历史发展总进程中考察,从宏观上探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从微观上挖掘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模式,即按照整体高度俯瞰局部,从局部出发走向整体的原则,放眼整体,培养训练学生整体思维的能力。
四、关于全球史观教学的几点思考
1.转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全球史观是一种史学理论。新的史学观念引入,使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全球史观”力求克服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单一性、平面性弊端,大量应用宏观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不同时空的复杂历史现象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分析,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方位、开放型的思维方式。用全球史观去剖析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有利于历史教师驾驭和把握教材。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进一步帮助中学生树立全球视野,增进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的了解,自觉地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不同地区历史和文化的交流、影响和碰撞及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有益于学生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大趋势,去体会历史进程中的艰难曲折和光明进步的前途;有利于学生把中国历史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来掌握,并能充分认识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对世界历史的伟大贡献。说到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避免思想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增强全球意识和国际主义精神。
3.全球史观与其他史观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除了全球史观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它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等相结合。以文明史观为例,《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的历史部分明确使用了“文明”这一概念,该部分的标题是“我们传承的文明”,规定:“本主题以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为线索,以中国社会发展为主线,认识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传承。”只有把全球史观与其他史观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教学。
总之,利用全球史观进行中学历史教学是大势所趋,是时展的必然选择,以促进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吴象婴 梁赤民等译《全球通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车华玲《“全球史观”与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J](《历史教学》2004.6)
3.王立兴《试论全球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然性》[J](《学科教育》2004.13)
一、七年级重在授课的趣味性
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历史,对他们来说是一门既不新鲜却又完全陌生的学科,在小学阶段获得知识的手段主要是通过课本讲述,电视剧、报刊书籍,各种知识来源使他们对历史知识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但是,他们了解的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物、事件等历史现象,了解的只是零星片段、支离破碎的历史知识,仅限于了解历史事件的表面现象,无法把握隐蔽在时间背后的实质,本质问题。对历史发展规律,更无从谈掌握和理解。老师如果能把握时机,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保护好刚入学对学科的好奇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良好的思维品质就会一步步形成。我认为从事七年级教学应注重以下两点:培养兴趣,及时指导。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古人对学习兴趣重要性的认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在七年级培养、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将会影响学生今后八年级、九年级的历史学习,甚至能影响其一生。以兴趣领进门,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一半”。谁不渴望成功呢!
如何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每个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方法,或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历史故事,来迎合刚步入初中的学生的心理特征,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引起学生喜爱之情,或以设疑开启一堂课,又以悬念导入下一堂课,如在导入新课时问:“秦始皇能吃到新疆的葡萄吗?”一句话勾起学生想知道答案的欲望,如果不能,为什么?学生渴望了解史实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课程结束时设计一个悬念:“中国和朝鲜、日本经济往来已久,后来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传到朝鲜和日本,那么世界上第一张纸出现于何时呢?”学生很想知道答案,就为导入下一堂课的内容做了铺垫。总之,培养兴趣的方式、方法多样,但要注意因人而异,因教材而异。
如何学习历史,学好历史?是七年级学生所困惑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指导,指出三点:首先言明四个学习步骤的重要性,课前预习、认真听课、练习巩固、及时复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际证明许多优秀的孩子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教师在每堂课上都提出明确的要求,记忆内容、书面作业一一要求,并做好检查工作。最后鼓励学生多阅读。阅读有精读泛读之分。
对课本要求精读,多读,读懂。泛读,多指对课外读物而言,学生手头备用的基础训练,家中藏书诸如《上下历史五千年》,甚至古今中外名著,只要时间条件允许,都可以读。历史,是无所不包的科学,读的多,教材中的知识就可以融会贯通,有水到渠成之功效。
二、八年级学年重在知识性
经过一年的学习,历史学科不再陌生,听课习惯,学习习惯已逐步养成。中国历史的古代部分基本结束,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但仍旧是不连贯的。七年级授课重在趣味性,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其真实目的是用学生的直接兴趣引发学习历史的间接兴趣,使学习兴趣稳定化,并转到爱好这个更高的层次,兴趣偏重与思想,爱好侧重与行动。八年级授课重点由趣味性向知识性转化,建立简单的知识体系,探求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满足此阶段学生的求知欲。
中学历史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三个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教学中阐明基本史实,讲清基本概念和分析总结历史发展规律。我在八年级学年教学上注重两点:一是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性,系统性,完整性。使学生明确某个历史事件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位置。
三、九年级学年重在能力培养
九年级学生社会阅历加深,心智逐渐成熟,内心世界丰富多彩,自学能力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强,两年的知识储备,为能力的提高铺垫了基础。九年级复习阶段是能力拔高的阶段。中学历史教学需要培养的能力分两种,一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认识能力,包括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这两项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初中,但在九年级,尤其是九年级下学期,初中三年的基础知识接近尾声,知识体系趋向完善,如果能进行合理的复习、练习,能力的提高简直是一个飞跃。所以抓住这个契机教学中有所侧重,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很重要的。这样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明确历史教学目标
“一个有着明确教学目的的目标,是教学有效性的保证。”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以后,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要求历史教师要更加注重整体目标的构建。
首先,在设计初中历史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及课程标准,确定每一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一般来说,明确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行为的主体、行为情境、行为本身、行为结果以及行为标准五个基本要素,而历史课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在初步阅读、归纳、理解一些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培养独立思考并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中日”一课时,作者设计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学生学习本课后,能较为全面客观地了解中日,包括黄海大战的过程、邓世昌的主要事迹、《》的主要内容与影响等。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教材,培养他们运用史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而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没落的封建制度和国力的衰弱是中国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根本原因;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学目标不但涵盖了相关知识点,还包含着通过历史教学活动,让学生产生相应的内心变化的目的,如此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提升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确定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最常见的就是整合单元教学目标。每一个单元的教学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的,在单元教学结束之后,不妨回过头来进行一下单元整合,找到单元之间的联系,使学习与复习都有着更为明确的目标,对历史也能有更为清晰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的过程中,第一单元侧重讲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而第二单元则侧重讲述在外国列强侵略下的国内局势,如此可以对应起来。比如,第一单元第三课中讲的是中日,在中日之后,列强掀起了的狂潮,此时,中国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也就有了第二单元第七课所讲的维新变法运动。这样把单元目标整合起来,学生能在把握历史框架的基础上主动思考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备课时要充分了解学生
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起点。了解学生的起点就是要掌握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知道哪些知识学生见到过,哪些是他们熟悉的,哪些是他们没有接触过的。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备课才能找准方向。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并以此分析学生的共性和差异性,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平等地学习新知识,又能相互取长补短,做到知识与思想的交流。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中日”一课时,作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投影,录像等),强化教学的直接性与感染力;把讲述法跟启发式、讨论探究式教学法结合使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多角度探讨问题,有效进行课堂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既能充分学习新知识,又能通过启发、讨论等方法让学习能力不足或者原有知识储备欠缺的学生也能理解本课所学的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
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除了能帮助教师合理设计教学的方法与过程之外,还能帮助教师更加合理地设计教学重难点。每课都有要学习的主要知识与主要内容,在这些主要知识中也会有一些学生不易理解并且不容易掌握的知识点,如果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知道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在设计教学侧重点的过程中以及在对难点问题的把握上,就能够更加精准。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重难点既使得初中历史课堂不会起点太低,让学生对历史提不起兴趣,又不至于过分拔高,让学生对初中历史产生“畏惧”心理。
三、灵活有效的课堂设计
课堂教学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之外,还必须有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因为好的教学目标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来达成,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采用的教学方法也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来实现。
教学设计即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设计是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课堂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课堂导入的设计。导入环节要能吸引学生,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引起他们对课堂的关注,从而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在讲到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单元时,可以利用歌曲《春天的故事》进行导入,让学生在歌声中开始新课的学习,思考歌曲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在思考中,学生的疑问自然产生,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当中。
在导入之后的课堂内容中,要特别注意把握课堂的重难点,根据重难点来贯穿整个课堂,保证课堂教学始终有一条主线。历史教学的主线很明显就是主要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而围绕着主要的历史线索,可以把教学的重难点以灵活的形式贯穿其中,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让他们比较容易地突破重难点,掌握主要知识点。
历史中总是有着众多的历史事件,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不多,极有可能混淆。教师在设计历史课堂教学时,可以穿插相应的历史影像资料,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像了解历史事实;也可以在学习了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后,把这些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让学生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把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作用至关重要,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把课堂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善于激发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问题。必须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说话,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同时利用课堂讨论、自主交流等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他们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比如,就某一个容易产生争论的历史问题,可以让学生采取讨论、辩论等课堂形式进行交流,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情节,则可以鼓励学生改编成历史剧,在课堂上演出,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用这些方法激发他们的想象,开阔他们思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不能不让学生犯错。学生在初次接触一个问题的时候,难免会进入思维误区,这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步。教师要敢于让学生犯错,只有走入了思维误区,产生了困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对知识才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但是在让学生犯错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一个度,不要让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以至于对错误的历史信息印象过于深刻。对于学生犯的错误,教师不要直接进行批评与否定,因为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但是,教师要对犯错的学生进行及时的点拨。
在利用灵活的方法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之后,历史教师应该趁热打铁,补充大量的知识以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渴求,因为在这种强烈的学习欲望下,学生的学习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引进大量相关的课外历史信息,能让学生在掌握丰富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及时反思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才能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扬长避短。所有的教学理论都是从他人的实践中得来的,而自身的教学实践则是教师直接获得教学经验的法宝。在课后,教师及时回顾课堂教学时学生的反应,并结合自身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查找出原因,找到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有效性的方法,改进那些对课堂没有作用的行为。
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中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各方面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我们也看到:国际上觊觎中国领土的国家和各种,从来就不想中国真正强大,他们总是千方百计,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措施,散布种种对我们国家不利的言论,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诋毁中国的形象,遏制中国的崛起。
从少年到青年,从入中学到初中毕业,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孩子,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书本、网络、旅游、亲友,都会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影响。他们用着英国人发明的互联网,吃着美国人创办的KFC,捏着韩国进口的水笔,过着西方人的节日——圣诞节、情人节……他们满足于这美好的一切,不少学生有着诸如“进口的就是最好的”之类片面的想法。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渗透在初中阶段当是重中之重。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 对学生加强学英语的目的性教育
教师可以将学习英语的目的强化为:“学好英语,是为了雪耻图强,更好地报效祖国。”英语是一种强势语言,其强势表现为在全世界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在科学研究领域的交流中英语的应用尤为明显。宇宙空间、核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尖端研究成果都是用英语发表的。把英语学好,我们可以学到西方的先进技术。我们今天学英语,是不得不学,西方的经济、科技比我们强,今天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然后才能超过他们!
2. 利用教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介绍了西方的节日Halloween,在教学中我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用英语介绍这些节日的起源,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一些风俗习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我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Welcome to Sunshine Town和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Past and Present时,向学生讲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城乡面貌的日新月异,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介绍了外国的The Opera House, The White House, The Eiffel Tower, The pyramids in Egypt等名胜。在教学中我结合中国的风景名胜、旅游胜地的英语表达和介绍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我不仅介绍了中国的the People’s Great Hall, Tian’anmen Square, the Monument to the People’s Heroes, the Great Wall, the Oriental Pearl TV Tower,还介绍了中国的the Old Summer Palace和the National Park of Dr. Sun Yatsen’s Mausoleum,让学生牢记历史耻辱,缅怀革命先烈,为把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强大而努力学习。
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四、第五、第六单元分别讲到了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和自然灾害。教学中我结合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适合野生动物生存的湿地、草原、森林被人类大量占用,全球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大量的损失,让学生展开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发动学生保护珍稀动植物,开展“爱我中华,保护地球”的活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养成讲卫生、讲道德的良好习惯,而且增强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教学中我还结合中文对英语国家乃至对世界的影响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学到yin,yang,tofu,kung fu,tea,silk等词时,我告诉学生,这是从汉语引入的英语词汇,许多英语词汇其实就源于汉语。欧洲人做过精细的统计,1994年以后新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2008年奥运会之后,汉语潮更是席卷了全球,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了解了这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3. 利用时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经常关注时事问题,从各种信息媒体上获取资料,每天利用课前三到五分钟Free Talk时间,引导学生用英语谈论当前国际的热点问题、各国对中国的关注及中国的国情变化,引导学生主动谈论中国,关注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在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The Taiwan Earthquake时,我联系到2008年汶川地震时,政府和全国人民不遗余力地帮助地震的幸存者重建家园,开始新生活。我告诉学生: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还联系了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让学生感受到这是我们国家的骄傲,代表着我国政治地位的提升、综合国力的增强。还有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Better City, Better Life”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我引导学生读了一些世博会相关文章,让他们对世博的相关背景有了更多了解。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上海人可以为世博会做什么,我们学生可以为世博会做什么,从而引导学生把爱国情感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4.通过英语课外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德育 《历史与社会》 资料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169-02
德育,顾名思义即道德教育,有广义德育与狭义德育之分。其中“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本文主要探讨的德育是学校德育(以下简称德育)。德育隐藏在校园的一切活动中,包括践行学校办学理念、打造校园文化、构建课程等。其中在课程构建方面传递德育,即在日常的学校课程中传递道德知识,陶冶人的情操,是实施德育的较为重要的形式之一。
“《历史与社会》是在7-9年级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公民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课程总体目标是对新型公民素质的培养,核心是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如何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这是每一名《历史与社会》任课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笔者基于个人教学经验,通过选取七、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尝试探讨一些恰当的渗透德育的教学途径。
1.选择隐含德育内容的课内外资料
选择隐含德育内容的课内外资料是探究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途径的第一步。《历史与社会》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料,但并非是显性知识,而是隐性知识。这就亟待教师在认真剖析教材的基础上,从中挖掘有价值的德育资料。
例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之第一子目《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呈现了一幅《古代希腊》地图。这幅地图展现了古希腊的地理全貌。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利用图文资料,分析自然环境对早期区域文明的影响。如果利用这幅《古代希腊》地图,结合教材文字资料“欧洲南部的希腊半岛,东邻爱琴海。这里山峦起伏,海岸线曲折,海上岛屿星罗棋布……”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希腊民主产生的影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希腊的商品经济发达和城邦国家的建立,使得城邦内的新兴工商业者追求民利的渴望更加强烈。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程理念强调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在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注重帮助学生更为理性、更加有智慧地认识人类的历史和生活环境,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教师选择图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希腊民主产生的影响”。这恰恰是践行《历史与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同时也在无形中进行了德育渗透。
另一方面,《历史与社会》教材蕴含的德育资料毕竟有限,有时适当选择相关课外资料进行德育渗透,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教材德育资料不足的问题。
例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通过引用一些图文资料,如《美利坚民族的形成》、《17世纪欧洲的咖啡店》等,来帮助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促进了大陆迁徙,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引导学生树立全球视野的眼光。但是,有限的图文资料不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这时,教师适当引用一些相关的课外图文资料,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比如,运用几幅《新航路开辟前后的世界地图》,揭示欧洲人对世界了解的变化过程;运用《14世纪前后欧亚商路的地图》、《新航路开辟商品交流路线图》帮助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学生的全球视野意识在无形中树立。
2.隐含德育内容的资料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选取隐含德育内容的资料是前提,如何将所选资料更好地在教学中运用与前者相比,更为重要。
案例:
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课大洲和大洋》之《海洋对人类的影响》为例,本课的课标要求——“描述世界各大洋的分布概况,说明海洋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教材编排特点一一借用地图与图片等形象事物辅助说明相关内容,这符合了七年级学生的认知需求——易接受直观形象事物,课后思考题的设置,真正使学生在“动起来”的过程中,将本课学习内容学以致用;学生情况——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换之际,对本课的地球知识、地图知识有一定的储备,对海、洋等地理概念的理解不明。依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学情,教师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一一学生说出四大洋的名称,利用《世界地图》,区分海与洋的概念;学会在世界地图上准确填充四大洋的位置;采取探究性学习方式一一分组讨论“海洋对人类的意义”,后展示讨论成果。在上述过程中,学生逐步形成搜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鉴别的能力与合作意识,理解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逐步形成海洋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学目标中隐含德育的内容包括在“学生填充四大洋位置的过程中,形成空间思维能力”;在讨论“海洋对人类的意义”的过程中,形成对信息分析、判断和鉴别的能力,合作意识,理解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逐步形成海洋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教材蕴含的德育资料,包括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地图《七大洲和四大洋》,帮助学生理解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逐步形成海洋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确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图片——《海上石油开采》《潮汐能发电》《海岸风情》《马六甲与苏伊士运河》。另一方面,教材蕴含的德育资料毕竟有限,师生共同搜集一些相关课外资料,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实教学内容。
依据上述分析,教师可设置如下教学流程:
第一,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准备上课教具——地图,布置学生搜集海洋对人类意义的相关资料。教师认真研读教材,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讲课时对知识进行分类并形成相应的策略:1.通过阅读教材可获得的知识,即知识的存在点,让学生自行找出。2.课标要求中的重点特别是难点知识,利用《世界地图》,采取探究性学习、分组讨论的方式分别攻破。学生围绕教师布置的任务主题,查阅相关资料。
第二,导入环节:教师引入时政新闻“中日之争”,设问“为何中日两国对展开激烈争夺”——这反映出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重视。学生在此环节,大胆猜想和揣测。
第三,基础知识学习部分:
教师利用《世界地图》,以举例和图示方式帮助学生区分海与洋的概念。随后教师提问学生“世界大洋的名称是什么”,“你是否能在世界地图上(教师课前绘制在黑板上的与学生手中的地图册地图)标出”。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在黑板上、地图册上填充四大洋的位置。教师展示学生的填充结果,并点评。
随后,教师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海洋对人类的意义”;后就学生的汇报内容予以点评,总结出“海洋对人类的意义”——“海洋为人类提供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意义,海洋的资源意义,海洋的交通意义,海洋的渔业价值等”,并在黑板上予以展示。
第四,小结。教师就学习方法进行总结——“是的,我们要学会这种学习方法,利用有关资料、图片、地图等说明某一问题”。
最后,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教师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多媒体上清晰地展示出来。
【关键词】架桥;说桥;综合性学习
“Endless Bridge” hands-frame as a bridge
Cao De-sheng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traditional old “, said the bridge” mode to highlight the “bridge” program is superior, “said Bridge,” teaching is not only effective, but also a number of learning methods used to transport the concept of “language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the Run in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some basic concepts.
【Key words】Bridge; said bridge; comprehensive study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所选的五篇课文分别是:《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和《说“屏”》。由于五篇课文中有两篇都和“桥”有关,所以,教材把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设计为“说不尽的桥”。然而,我本人就自己教过的两级学生的教学效果来看,让学生收集资料后介绍各种各样的桥(以下简称“说桥”),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架一座桥(以下简称“架桥”)。
2007年的那一级八年级学生,我采用了传统的“说桥”模式。即先将学生分成兴趣小组,分别安排桥梁知识和桥梁文化两个小组。两个小组又细分为“桥梁分类”“桥梁建材” “桥梁设计”“桥梁之最”“中外名桥”“桥的故事”“桥的命名”“桥诗”“桥联”等各子小组。小组内的同学设计互动问题,准备好资料,教师参与安排指导。然后用2课时进行成果展示。各个小组分别把各自收集的资料向全班同学展示,其中“中外名桥”小组还给大家展示了一些名桥图片,两堂课安排得满满的,但却把很多学生听得直打哈欠,课堂显得枯燥乏味,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0年的这一级八年级学生,我采用了“架桥”的方法。在将要教学这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时,学生们对我说:“老师,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用石头架桥的游戏,我们学习了《中国石拱桥》一文,我们也想自己架一座石拱桥,咱们学校离河边近,能不能让我们到河滩上去架桥玩?”我觉得这个提议很有创意,当即采纳了他的建议。到了那天,我把学生带到学校后门外的河滩上,4人一小组,让学生自己用片石架一座拱桥,架好后看能不能站个人上去。这个单元学了《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从课文中知道了中国石拱桥有“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三个特点,如果试验成功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活动开始了,学生们兴趣高涨。各小组找来片石、废砖头等材料开始架桥,第一次有很多小组都失败了。后来,他们采用了少数成功的小组的经验:先找两块大石头做桥墩,在这两个桥墩之间用细沙石磊起一个小土堆,然后用片石在小土堆上从两边桥墩向中间砌桥拱,拱合拢后,再用手掏掉拱下面的小土堆,这样,一座石拱桥就架好了。第二次,大部分小组的石拱桥4个人站上去都没跨,学生们忘乎所以地为他们的成功欢呼。他们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杰作,欣赏着石拱桥那优美的弧线,直观的体验了石拱桥超强的承重能力,理解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
以上就是“说桥”和“架桥”两种不同的方法。相比之下,“架桥”方案明显优于“说桥”。不仅教学效果更好,而且我认为“架桥”方案更好的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的一些基本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了综合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内容综合”方面强调:“注重语文和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综合”。“架桥”的方案中,“拱”涉及到数学上的弧形和物理上的力学方面的知识,是让学生对这两门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一个过程。
2.体现了实践性 综合性学习要求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生活实际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通过实践活动,沟通学生同社会生活、大自然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独立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句话非常深刻地揭示了儿童学习的特点:在实践中获得真知。我国在总结以往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充分体现了实践活动在基础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架桥”的方案中,学生在学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后,自己动手架一座石拱桥,正是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一个理解运用的过程。
3.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笔者非常赞同学者庞维国的观点。即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这样的学习就是自主的。“架桥”的方案从提议到实施全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充分体现了自主性。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架桥的过程,4人小组里的成员,有着细致的分工和充分的合作。4个人中,有捡片石、废砖的,有安桥墩的,有磊小土堆的,到了架拱这个环节,则要4个人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可以说,合作是架桥成功的前提。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架桥”方案的提出是学生自主确定活动计划的过程;架桥是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表达与交流的探索过程;架桥成功后的喜悦以及对中国石拱桥特点的充分理解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过程。正确的架桥方法是学生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出来的,这正是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一、 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八年级全体学生,通过上年的学习,学生对办公软件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
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是使用最新2012版本:八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上,内容是全新的。本书是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力量编写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科书。本书的特点是:以学生获取与学习、生活有关的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精心设计一系列任务。通过完成这一系列任务,学生将学会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学会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学会如何在交流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如何整理、加工并表达信息,最终将学会如何学习。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书中安排了一些阅读材料、知识链接等内容。同时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精神,书中还安排了?日积月累?、?开动脑筋?、?亲身体验?、?教你一招?等小栏目。
本册通过?网络与生活?、?网上交流?、?网上安家?等三个教学单元,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关网络的基本知识,学会上网的基本技能,培养初步的网络道德文明,并能利用网页形式加工、处理和信息,进一步培养团结合作、发展创新的能力。
三、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硬件的基本组成,学会安装和卸载软件。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文字、图象、声音、视频的技能。能熟练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5、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6、做一个多媒体作品出来
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效率优先”的原则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以落实推进2011年八道江区的“教学十项工作”为中心,细化教学的常规管理,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益和档次;以校本教研、片区教研和课堂教学为载体,细化教学研究的主题、创新教学研究的模式、推进我校“问题教学研究”的进程,扎实开展各种类型的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提高我校的办学声誉。
二、工作目标:
1.夯实并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备、教、批、考等教学工作的环节,尤其是集体备课环节,设立学科单周备课日,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益和档次。
2.夯实并细化教、科研工作,尤其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设立双周教研日,从而拉动科研的方向。
3.全面深入课堂,加强九年级平行推进的监控与管理。
4.改进八年级两级分化现象。
5.加强七年级学科的衔接和各班级均衡发展的管理。
6.加强学籍和档案的规范、科学管理。
7.科研工作和师资培训工作要加强计划性和有效性。
8.加强新、老三室的利用率与规范管理。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一)、夯实并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备、教、批、考等教学工作的环节,尤其是集体备课环节,设立学科单周备课日,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效益和档次。
1、加大上学期修订的有关《备、教、批、考等常规教学制度》的执行力度,将这些制度的执行落到实处。
2、夯实并加强集体备课的细化管理。
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
本学期设立单周集体备课日,并对集体备课制定出相应的《集体备课制度》加以具体的约束和奖惩要求。集体备课日的具体设置为:
每月单周周二至周五为集体备课日,备课的时间为两节课。
周二下午是语文组,负责人为陈平、赵光荣。
周三下午是数学组,负责人为王永发主任。
周四下午是英语组,负责人是单丽华主任。
周五下午是理化生組,负责人是王霞主任。
周二上午政史地組,负责人是杨福荣主任。
周三上午是体音美組,负责人是姜秀任。
上午的备课时间是三四节课,下午的备课时间是七八节课。
(二)、加强学科教学的阶段性和终结性的质量监控与分析。
1、各级教学管理人员本学期仍然要不断加强对课堂教学环节的监控与调研,与教师一道深入课堂,研究教学过程设计、实施、反思、效率的“分子”的提高策略,使课堂教学向着集约、创新、高效的轨道不断运转。
教学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0节,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80节(含上课节数)。
2、为确保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等的提高。各年级主任要调动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参与教学管理的微观管理,把单元过关、章节检测工作落到实处。组织好月考工作。
七、八年级本学期搞好两次月考一次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工作,九年级搞好3次月考工作。具体为:
七、八年级:第一次9月26、27日;第二次11月14、15日。
九年级三次月考:第一次9月27日;第二次11月15日;第三次12月27日。
七八年级思品、历史、地理、生物同时纳入月考检测,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教务处要组织好每次的检测工作,并做好相应的质量分析,总结经验,改善不足,促进提高。
(三)、突出抓好九年级毕业班的平行推进工作,加强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确保在11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提升我校在河口片的办学声誉。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课堂授课质量的监控。
主管教学领导和主管九年级领导在现今上级部门对延长课时时间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严控情况下,我校应挖掘课堂教学潜力,加大深入九年级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与教师一道研究九年级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问题。教学校长本学期九年级听、评课不少于30节;负责年部教学的主任听、评课不少于40节;教导主任听、评课不少于40节。
2.加强边缘生的潜力挖掘。
①树立边缘生的信心;②加强对边缘生的学法指导;③挖掘边缘生的非智力因素;④加强边缘生的个别辅导;⑤抓家校结合。总之挖掘各种潜力提高边缘生的成绩。
3.加练习题的精选控制。练习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教师对习题要精心筛选或设计,力争同学科的练习题是学科教师共同协商的成果。
4.九年级本学期进行三次月考:第一次9月27日;第二次11月15日;第三次12月27日。
每次月考要及时进行质量分析与总结,为下段的教学提供经验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农村优势创造性
一份调查表明:农村初中学校语文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到30%,经常性有计划开展活动的不到20%,学生真正参与并积极投入过活动的不到15%,新课程所设置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几乎成了一种摆设。问其原因,绝大多数师生的回答是:农村没条件。于是乎,农村学校条件上的弱势成了教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一个天然托辞和心理障碍,教师只是从中考应试的角度,抓几种题型,如对联、仿写、说话、图表解说、材料探究、名著(仅仅是提要)欣赏等,进行大量的讲解与练习,以达到中考拿分的目的,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功利性和短视性成了一种常态。而这往往成为一所甚至大多数农村学校推崇的“短平快“学习方式,这无疑是与新课程的目标背道而驰的。其实,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虽然有其难于克服的弱势,如教学设施缺乏,学生见识相对狭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信息获取与交流相对滞缓等,但农村学校自有其独特的语文活动优势,只要教师能去充分挖掘与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创造性地去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就一样甚至于更有特色的实现新课程设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一、充分挖掘利用农村学生优势资源,针对性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初中学生,正因其见识相对狭窄,语文活动相对较少,大多数学习时间都用在课本上,因而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着天然的愿想与兴趣,这种愿想与兴趣往往比城市学生来得更强烈。只是我们语文教师没有好好的组织学生去参与活动,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这种语文心理需求,才使得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逐渐成了学生的“冷饭“,教师的“闲饭”。因此,作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这种强烈的语文心理需求,从教学心理上充分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高度去看待它,而不是把它看作可有可无的“闲事”。其次,农村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他们经常与大自然中的各种动植物与自然现象打交道,然而他们又经常无法说出这些动植物与自然现象的名称与特点,常常处于好奇与懵懂状态。作为语文教师,就不能无视这种现象,或者干脆把它看作是生物教师的事,而应把生物学习与语文学习很好的结合起来。如在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感受大自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适时带学生到他们熟悉的田间地头,山丘河岸,去感受并认识自然,并引导他们把这种感受与认识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再如八年级下第二单元“寻觅春天的踪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农村学生就有着参与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在家里观察燕子的活动、花的开放、草的萌发,也可以集体组织学生去校园周边的山林野地踏春,让他们在活动中对自己熟悉的东西进行认识、询问、记录,然后教他们以自己喜爱的语文形式(如日记、童话、寓言等)表述出来,这不但提高了他们的语文兴趣,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尤其是对自己熟悉的农村的认识。再者,农村初中学生绝大多数都在农忙时参加过农事劳动,他们对农事的过程与心理的感受和认识是城市学生无法比拟的。作为语文教师,不要认为这是农村学生的劣势,是见识狭窄的一种表现。其实这是一笔丰富的语文资源,完全可以与城市学生的逛超市、旅游、上网相媲美,可以好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加以利用。如在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献给母亲的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就可以结合他们的农事经历,引导他们描述母亲劳作的形象,体会母亲劳作的情感,讨论实际报答母亲的方式等,这也许比从网上搜集一些描写母爱的文学作品或观看一部母爱电影来得更直接、更深切。再比如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我爱我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同样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农事或农村家务劳动有针对性开展活动,让学生说说农家的温馨与快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有兴趣有感情的投入到活动中来。
二、充分挖掘利用农村学校校本资源,特色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学校,无论是校舍、设施还是文化信息,都与城市学校无法相比,但却自其特色语文资源。像我市不少的农村中学,如朱坊中学、龙华中学、赤土中学、横市中学等,都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办过农校或扫盲学校,有的学校还保留着或多或少的农场或林场,有着城市学校没有的农村语文资源。这些语文资源里有很多具有生命力的语言,如农村用语、农事诗、俗言俚语、农谚、《百家姓》、《三字经》、《增广贤文》等。我们作为农村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充分挖掘利用这些资源,特色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在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怎样搜集资料”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带学生到学校资料室,从以前的农校资料中,去搜集那些还有生命力的语言,去积累现在还能用的词语,并从语言的变化中去感受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再比如,在九年级下第三单元“关注我们的社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走访的形式,去调查本村当初这些上农校或扫盲校的爷爷奶奶辈的文化生活和当今农村青壮年的文化情况,尤其调查记录他们在不同年代的不同习惯用语,如问候语、流行语等。借此让学生感受历史的脚步,增强对农村的认同感,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的适应能力。
三、充分挖掘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创造性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文化,虽然较之城市文化,有其粗糙、野性和迷信的成分,但往往却是人类最原生态最本真文化的因子。农村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对此耳濡目染,却往往缺乏正确的判断,不能汲取其精华而剔除其糟粕,容易产生自卑或自贱的不良心理。对此,我们作为一位有责任的农村语文教师,应该从语文的角度对农村新文化建设有所作为。至少我们可以借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帮学生明辨农村文化的优劣,提高他们对农村和农村文化的认识,让他们学会理性的认识自己所在的农村和在农村的自己。如在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这就是我”语文综合性学生活动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作为一个农村孩子的优点和特长,如会喂猪,会种菜,会割稻,会做饭,爱劳动等,让他们从小树立做人的信心。而在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成长的烦恼”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就自己亲情“缺失”(农村有近八成孩子是“留守孩”,双亲在外或单亲在外。)的烦恼,讨论自己的理解和自己解决的办法,以书信或手机短信的形式向远在他乡打工的亲人诉说,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自立意识,增进亲子情感。再比如八年级下第四单元“到民间采风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农村学生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广泛搜集自己所在农村的民俗民风,如传统节日文化、婚丧嫁娶风俗、饮食举止习惯、山歌“古文”“道情”(“古文”、“道情”为客家特有娱乐形式,南康市民均为客家人。)等,然后拿到课堂上就其内容与语言形式进行辩论,让学生在辩论和教师的引导下,正确认识这些民俗民风文化,形成正确的文化审美观。
总之,只要我们能深刻理解新课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置的目的,创造性的用好用活教材(新课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造的开放性语文学习载体),充分挖掘农村语文优势资源,农村学校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但能有所为,而且能有大作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关键词:培养学生;现象;本质;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有层次的,同时又是综合性的。由于初中学生学习历史,受心理、年龄特点的限制,需要教师在把握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基础上,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并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简述如下与同行们交流:
一、在兴趣中产生学习的动力
据我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容易被激发出来的,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是难以长久维持。因此,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的特征。我细心观摩学生的心思,即都喜欢听生动的故事,这是他们的心理特征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会采用生动形象的讲述故事法进行教学。如,讲述人教课标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的兴起》第十三课“不怕远征难”时,我播放了电视剧《》,并对其中的人物对话片段进行讲述和启发学生:“在和中国革命的危急时刻,到底是为了保存实力北上?还是为了抗日北上?”这样,学生在历史故事“链接”中,学会了比较法,通过对比发现结果,还在故事中引领学生走进历史,将历史较清晰地再现在学生面前,将学生置于历史故事的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去领会,激发学生由质疑走向探究,让课堂向深处舒展。
二、在疑难中点燃思维的火花
学习历史的思维活动通常是对历史问题的疑问而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窦时,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我请班级中个别湖南籍的学生模仿主席的口音,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大声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了”,接着,我提问:“为什么这样宣布呢?”这样,引导学生思考,不仅帮助学生明白本课的主旨,也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同时,也让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情感价值观在思维的过程中得到呈现和升华。
三、在联系中对历史事件的深度思考
为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打开思路,学会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分析问题,进而把握其本质,教学中需注意纵横联系,即以一国历史为线索、以时间为纲的纵向联系,如,讲时期“八一三”时,可联系、“一・二八”、,把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的四次构成一个整体来讲述。二是以问题为线索,将同类问题或同一时间不同国家间相类似的问题进行比较的横向联系。如,讲世界史时,讲到基督教及西方哲学诞生时,可联系中国春秋时期儒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产生,并简要分析宗教和哲学对中西方文化、经济、科学的影响;再如,将中外历史上使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的四次重要改革联系起来比较分析,说明进步的政治改革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对比日本的大化改新,使两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沙俄1861年改革对比日本明治维新,使两国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样,在纵横联系中,拓宽学生的思路,训练了其思维的广度;在比较中指出异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达到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
四、在课堂讨论中让思维引向深远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课堂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十分有利。我在讲对中国的影响时,对比了人教版教材和北师大版本的教材,发现两种教材说法不同,即北师大版本认为“后,中国从此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而人教版和其他省市的历史版本一直坚持“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针对这种情况,我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说法正确?这样一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并进行了认真思考和讨论。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即时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思考,学生的灵感就得到了充分发挥。
关键词:历史课;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拓宽知识
现行初中历史课教材文本在安排上,一改传统教材按照年代、朝代机械单一的编排局面,采取知识板块的形式安排教材文本,学生在接受知识时对相关部分知识不用梳理已条理、不用总结已总结,降低了教材难度,减轻了师生的负担,增强了知识的系统性,优势凸显。
但是,还应该看到,有些历史知识教材编排“蜻蜓点水”,有些历史内容时间跨越大,有些历史事件学生很想了解却限于教材内容的有限,理解上显得捉襟见肘,只能望而却步……对初中生来说,历史事件与学生的生活年代相去甚远,学生对这些历史事实的认知若仅凭教材文本的只言片语,显得枯燥和空洞,难以激发学习兴趣,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适时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课教学,借助多媒体追溯历史场景、展示历史人物、再现历史事件,在课堂中创造出一种特殊感知环境,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愉快、满意、期盼等积极的学习渴求,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之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活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印象深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为历史课注入活力,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下面就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活用多媒体,让历史人物“站”起来
历史人物数不胜数,教学中如何凸显重要的历史人物?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会对再现历史人物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秦王扫六合》时,笔者先用多媒体播放电视剧《秦始皇》荆轲刺秦王片段,然后就此提问。
师:这段影片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
生:荆轲刺秦王。
师:那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荆轲应不应该刺杀秦王呢?
这时,笔者还没来得及让举手的学生回答,同学们的议论就炸开了锅:有的说秦王该杀,有的说不该杀,还有的同学认为荆轲很伟大,是个大英雄,但也有人认为荆轲太鲁莽……看到同学们对秦王及荆轲的不同评价,我意识到刚才播放的荆轲刺秦王片段在起作用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已经被激发出来了。
师:在回答同学们的疑问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秦王,看看他是否该杀。现在就请同学们随老师走进秦朝,认识这位千古一帝——秦始皇。下面开始学习《秦王扫六合》。
利用多媒体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集于一体,再现历史场景,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秦王及荆轲等历史人物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一个头戴冕旒、身着龙袍、腰佩宝剑、唯我独尊、临危不乱、君临天下的帝王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站了起来,为本节课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运用多媒体,让爱国热情“涨”起来
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认识过去,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
笔者在讲授《》之初,为了渲染气氛,导入新课时,做了如下的开场: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无数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无数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启人蒙昧、动人心魄呢?请大家观看《》片段,重新回到的历史时期,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回顾悲痛的经验和教训。
在观看过程中,学生们发出了一片唉叹声和唏嘘声……
“100多年过去了,今日之中国情况又是怎样的呢?”笔者在学生观看结束后提出问题。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笔者接着又播放了中国海监船巡逻附近海域的视频。看完视频,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斗志昂扬、群情振奋、精神抖擞,中华民族的自豪感、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利用多媒体,把历史事件与当今时事焦点进行比对,发挥了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学生观看片段,犹如身临其境,不仅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了学习兴趣,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就可以将“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重点化解于无形之中。
巧用多媒体,让责任意识 “强”起来
历史课教材中选用了很多有代表性的实例,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但也有一些实例学生并不是很了解。利用多媒体,把与教材相关的内容通过视频的方式用于教学中,会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次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时,为了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加深理解“列强的侵华罪行”,激起青少年对列强的愤慨,笔者通过多媒体把电影《》的部分片段搬进课堂,观看之前给学生布置任务:①看后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幕写出来;②作为青少年,看完此部电影有何感想?把电影内容与历史教材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不少学生谈感想时,提到了梁启超所言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样借助多媒体,有效加强了学生责任意识教育。
借助多媒体,让思维“动”起来
多媒体课件具有存储量大、调用方便的优点,借助多媒体适当引用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在帮助学生领会教材内容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大他们的视野。
初中学生情感丰富、外显,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活动。他们不像高中学生能以理智的眼光去观察分析问题,也不像高中学生能对深奥的问题作持久的深入的钻研。根据这一特点,作为初中教师,我们把一些单调的枯燥的知识传授化为有趣的灵活的活动课,能让学生在集知识和娱乐性的活动中接受知识、提高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是一个充满民族风情的单元。我们从中既目睹到旖旎多姿的云南风情,品味了充满回忆、亲情的家乡春酒;又耳闻了悠扬动听的北京吆喝,品尝了香醇、可口的家乡咸鸭蛋,但这一切似乎又让人意犹未尽。第四单元的语文活动教材安排了"民间采风",这一活动我与同学们精心设计为"多彩贵州",经过周密的准备,活动展示课精彩纷呈,不仅让同学们看到自己家乡文化的多姿多彩,激发了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更让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了学习语文的快乐,体验了将语文知识化为语文能力的成就感。
1.活动紧扣时代的脉搏,表现鲜明的时代特征
2005年--2006年,为了宣传贵州,歌唱家乡,贵州省政府举办了"多彩贵州"系列活动,这一活动的参与人多面广,各地州市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可在青青校园内,同学们忙于学习,对这一项活动的情况了解甚少,仅仅从报纸上,新闻上略知一二。我抓住了这一契机,结合教材安排,让同学们利用"五・一"黄金周假期去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多彩"的贵州。我启发同学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贵州",用心去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去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的渊源。
由于这一语文活动紧密联系了社会实际,大家搜集的资料均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如建设中的贵州的照片让大家增强了自豪感,小品《贵州山美、水美、人更美》是根据一位外籍朋友到贵州生病得到人们无私帮助的故事创作的。同学们好奇之余将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很扎实,保证了展示课的顺利成功地进行,活动把握时代的脉搏,紧密联系实际,增强了同学们的时代意识。
2.活动从家乡历史纵向上延伸,横向上联系家乡多彩的文化,内容丰富
根据同学们搜集的资料,我和大家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类,以贵州的发展历史为经线为同学们介绍贵州:用出土文物的照片,贵阳市老照片,贵州名城遵义及娄山关的照片配合文字资料介绍贵州的历史、红色的贵州;用同学们自己拍摄的建设中贵州的照片结合自己的假期见闻介绍发展的贵州;最后同学们一块展望贵州美好的未来。
同学们的资料相当丰富,我们又以贵州文化的"多彩"为纬线,从贵州的山水资源、贵州的美食、民族服饰、贵州的特产等方面来展现贵州的魅力。这堂活动展示课将全班同学的资料分类后向同学们介绍,内容相当充实,条理十分清晰。
3.活动课形式多样,引人入胜,犹如孔雀开屏,分外美丽
活动课课堂气氛应活跃,应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要求"五・一"过后,每一位同学都必须交一份"采风"的作业,或是文字资料,或是一个小节目,或是照片、工艺品等实物,同学们对这样作业倍感兴趣,如期完成。
展示课上,有的同学通过PPT介绍了自己拍摄的照片,有的同学介绍贵州特产,名小吃,有的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充满贵州风情的小工艺品,如蜡染、服饰、竹编器等。两位同学载歌载舞,在侗家风雨楼的背景下,表演了歌舞《美丽的侗乡》,三位男同学自编自演的小品《贵州山美、水美、人更美》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中欣赏了贵州风土人情之美。中场的贵州知识小竞赛更是激动人心,同学们踊跃答题,主持人妙语连珠,场面十分热烈。最后两位女同学深情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多彩贵州》,她们悦耳动听的朗诵,配以赤水竹海一片苍绿的背景,让人回味无穷。
整节课轻松活泼,同学们展示资料的形式不拘一格,精彩纷呈,让大家身临其境,流连忘返。
4.活动课注重语文能力的运用,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
语文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语文能力应注重在实践中的培养和运用。
"五・一"期间,同学们通过报纸、杂志、互联网查找资料,分工协作,自己设计展示课,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搜集、筛选资料的能力。
同学们拍摄照片、为风景名胜绘画,到各处旅游点搜寻贵州风土人情的工艺品如蜡染,竹编器,服饰等,自己准备歌舞等节目,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同学们资料进行归类,制作PPT,为每一个节目制作精美的背景图片,活动培养了学生运用现代化手段学习语文的能力。
同学们自编自演小品,朗诵自己写作的诗歌,为自己的照片做文字介绍,培养了同学们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借"多彩贵州"活动的东风,同学们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多彩文化,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社会热点,培养同学们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一堂活动课,气氛活跃,展示的同学信心十足,观众也看得津津有味,全班同学个个参与,综合能力得到培养,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5.活动课要精心设计,完善细节,以同学为主体,教师做好指导进行教学
这一次活动,前期准备及采风时间为一周,课前准备指导为一周,期间我发动学生积极思考,群策群力,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共同上好展示课。
展示课的程序,我事先与几位学生代表根据活动内容进行安排。选出主持人,然后对各个小节目进行单独的指导,同时注意保密,以满足展示课上同学们的好奇心与新鲜感。幻灯片的制作多次与同学进行删改,力求与展示内容结合得"天衣无缝"、尽善尽美。
活动课上,我仅仅作为一名观众兴致勃勃地观看同学们的展示,活动课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