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2 18:56: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由作家日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为自己写作
如果一个人出自内心需要而写作,把写作当作自己的精神生活,那么,他必然首先是为自己写作的。凡是精神生活,包括宗教、艺术、学术,都首先是为自己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精神上的问题,为了自己精神上的提高。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就是注重自己的精神修养,为人是做给别人看,当然就不是精神生活,而是功利活动。
所谓为自己写作,主要就是指排除功利的考虑,之所以写,只是因为自己想写、喜欢写。当然不是不给别人读,作品总是需要读者的,但首先是给自己读,要以自己满意为主要标准。一方面,这是很低的标准,就是不去和别人比,自己满意就行。世界上已经有这么多伟大作品,我肯定写不过人家,干嘛还写呀?不要这样想,只要我自己喜欢,我就写,不要去管别人对我写出的东西如何评价。另一方面,这又是很高的标准,别人再说好,自己不满意仍然不行。一个自己真正想写的作品,就一定要写到让自己真正满意为止。真正的写作者是作品至上主义者,把写出自己满意的好作品看作最大快乐,看作目的本身。事实上,名声会被忘掉,稿费会被消费掉,但好作品不会,一旦写成就永远属于自己了。
唯有为自己写作,写作时才能拥有自由的心态。不为发表而写,没有功利的考虑,心态必然放松。在我自己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人与永恒》,就因为当时写这些随想时根本不知道以后会发表,心态非常放松。现在预定要发表的东西都来不及写,不断有编辑在催你,就有了一种不正常的紧迫感。所以,我一直想和出版界“断交”,基本上不接受约稿,只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完之前免谈发表问题。
唯有为自己写作,写作才能保持灵魂的真实。相反,为发表而写,就容易受到他人眼光的支配,或者受物质利益的支配。后一方面是职业作家尤其容易犯的毛病,因为他借此谋生,不管有没有想写的东西都非写不可,必定写得滥,名作家往往也有大量平庸之作。所以,托尔斯泰说:“写作的职业化是文学堕落的主要原因。”法国作家列那尔在相同意义上说:“我把那些还没有以文学为职业的人称作经典作家。”最理想的是另有稳定的收入,把写作当作业余爱好,如果不幸当上了职业作家,也应该尽量保持一种非职业的心态,为自己保留一个不为发表的私人写作领域。有一家出版社出版“名人日记”丛书,向我约稿,我当然拒绝了。我想,一个作家如果不再写私人日记,已经是堕落,如果写专供发表的所谓日记,那就简直是了。
二、真正的写作从写日记开始
真正的写作,即完全为自己的写作,是从写日记开始的。我相信,每一个好作家都有长久的纯粹私人写作的前史,这个前史决定了他后来成为作家不是仅仅为了谋生,也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因为写作是他的心灵需要。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是改不掉写日记的习惯的,全部作品都是变相的日记。我从高中开始天天写日记,在中学和大学时期,这成了我的主课,是我最认真做的一件事。后来被毁掉了,成了我永久的悔恨,但有一个收获是毁不掉的,就是养成了写作的习惯。
我要再三强调写日记的重要,尤其对中学生。当一个少年人并非出于师长之命,而是自发地写日记时,他就已经进入了写作的实质。这表明:第一,他意识到了并试图克服生存的虚幻性质,要抵抗生命的流逝,挽留岁月,留下他们曾经存在的证据;第二,他有了与自己灵魂交谈、过内心生活的需要。看一个中学生在写作上有无前途,我主要不看语文老师给他的作文打多少分,而看他是否喜欢写日记。写日记一要坚持(基本上每天写),二要认真(不敷衍自己,对真正触动自己的事情和心情要细写,努力寻找确切的表达),三要保密(基本上不给人看,为了真实)。这样持之以恒,不成为作家才怪呢。
三、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写什么?我只能说出这一条原则: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题材没有限制,凡是感兴趣的都可以写,凡是不感兴趣的都不要写。既然你是为自己写,当然就应该这样。如果你硬去写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肯定你就不是在为自己写,而是为了达到某种外在的目的了。
《安妮日记》是一位犹太小女孩安妮在纳粹主义战争时的真情实录。和平的时候,安妮和她的爸爸、妈妈和姐姐玛戈生活在一个和谐富裕的家庭里,1942年6月12日,她得到了一本日记,她将自己生活中真实的情感记录在其中。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安妮日记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安妮日记读书心得1我把《安妮日记》读完了,我今天不写希特勒和犹太人,而来写写里面的快乐小天使――安妮。她实在令我无法忘怀,她那灿烂的笑让我难忘,她与母亲的吵闹令我难忘,她悲伤时的痛哭更加令我难忘......
我总觉得她跟我的脾气一摸一样,)都喜欢大吵大闹,(当然也跟我一样喜欢和爸爸妈妈顶嘴,但是唯一不同的是我每天快快乐乐的生活心情都能那么好。而她却每天都愁眉苦脸的一点也不快乐,我读书的时候一直在想:如果她没有出生在那个时代的话那会不会是另一个我呢?这个问题我始终想不明白。可是我知道我就是我没有一个人可以代替。当然我不会为了这个问题而每天愁眉苦脸,你肯定仍然是会看到每天快乐的我哦!
每个人都是个天使只要做好真正的自己,不去为了学习而痛苦、不去为了问题而悲伤、不去为了亲人而长吁短叹,记住只有做好真正的自己,生命才会更加精彩!
安妮日记读书心得2
从这本日记中,我们看到一个纯洁、率真又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少女形象。我们对她孩子气的顽皮、倔强、焦躁、苦恼感到理解和同情;我们更为这样一个年仅十四五岁的孩子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身处逆境却不屈服、不沮丧,反而勤奋学习、怀抱理想的顽强性格感到钦佩。她在日记中记载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恐惧、犹太人的悲惨遭遇是法西斯罪行的铁证。特别令我们感动的是,安妮看到理想被粉碎,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世界正在变成荒漠的可怕现实,感到无比痛苦的同时,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不屈服于失败,反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用汲取知识、精神上的充实,弥补物质的匮乏,追求心灵世界的最大自由。这些文字出自一个几岁的孩子之手,不是更给人以鼓舞吗?
安妮的故事,就像是一个天然的电影剧本,它承载了人类所有的美好词汇――乐观、信念、感恩、勇气和爱。
安妮,你让我们知道,温暖,美好,信任,尊严,坚强;你让我们知道,颓废,空虚,迷茫,不过是糟践自己;你让我们怀念,你让我们振作;你让我们知道,要好好去爱,好好生活。
安妮日记读书心得3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做《安妮日记》。这本书的作者叫做安妮.费兰克,1942年6月12日,安妮过生日那天,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本精美的笔记本。于是他看是写日记,并把日记当成她最知心的朋友。
《安妮日记》是第二次大战期间,犹太少女安妮以假托给好友“吉蒂”写信的方式,用生命记录下来的生活和情感日记。在日记中,安妮用细腻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笔触,讲述了身边发生的事情,记录成长中的困惑、期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勇敢的笔墨控诉了法西斯邪恶的战争,谴责了毫无人性的种族歧视,描绘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因为战争的原因,安妮在与世隔绝的密室里度过了花季少年最宝贵的时光。然而,面对一切的困难,安妮没有仇恨,没有绝望,有的是对生活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她这种身处逆境不气馁丶不屈服,永远满怀希望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安妮日记》是少年儿童写出的伟大的作品。它以纯真清新的笔调准确地表现出少年儿童所想、所感、所能理解的事物。一本记录躲避纳粹搜捕的犹太人的日记,如果由一个成年人来写,或许满是辛酸、恐怖、悲伤和愤怒。但安妮的日记里没有这些元素,它只是一本尊重现实的少女日记。虽然日记的总体氛围是纳粹搜捕下的恐惧,但对作者却以一个少女独有的敏锐和热情,表达着对战争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由的渴望。安妮对事件的记录是客观的,也是尖锐的,简洁的任务描写有时是刻薄的,她让读者感到的事生活的真实。这本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是对战争的描述最为现实和聪慧的记载之一。
通过这本她用生命写成的日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善良、可爱、率真,同时又无比坚强、充满希望的小女孩。她用她的笔,记录下了成长中的点滴和面对战争的思考。按你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足以让我们回味一生。
安妮日记读书心得4安妮,她用了25个月去躲藏,却还是没能逃开被盖世太保抓进集中营的命运。安妮她不过13岁,却要放弃属于小孩子的天真和自由这些权利,转而背负起千万种不幸和对命运的恐惧。而这一切都只因为安妮是犹太人。
在书中,安妮写道:“纸比人更有耐心”。在那漫长的25个月中,她用她的笔,她用她的梦想,刻录下了她在密室躲藏时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
安妮是不幸的,而她又是幸运的。正是因为她的愿望——我希望我死后仍会活着。她才如此幸运。
安妮13岁开始写日记,到她死于集中营还不到16岁。安妮从上帝那得来了写作的天赋,她有着她自己的梦想——做一名记者和作家。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在那种恶劣的条件下,她一直在坚持写日记。在日记中,她记下了她自己的孤独,对战争的恐惧,对生的追求和热爱,以及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她写下了原来不属于她这个年龄所应经历的命运。
如果安妮没有遭难,如果她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那么,她长大以后,或许不用长大以后,她就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但这一切,谁又知道呢?
安妮在密室里呆了25个月,她在密室错过了原本属于她豆蔻年华的自由和快乐。
安妮在密室里能认识的人是那么有限,安妮是一个正在成长期的少女,这样的她,正是爱结交,好动,对世界,生活充满了憧憬的年龄。在她所能活动的狭小空间里,而她几乎是没有同龄人相伴,也享受不到同龄人的乐趣。
那愚蠢的战争犹如一个沉重的桎梏,把我们幸苦建设的家园就这样囚禁于硝烟炮火中,毁于一旦。那不近人情的种族歧视,剥夺了不计其数的人的自由。
野蛮的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摧毁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我仿佛看见了安妮在法西斯的疯狂怒吼中,微笑着说,“我相信善良。”安妮一直在用着她的善良去看待这个世界,带着她对生的渴望。
安妮的愿望实现了,用令一种方式。
安妮日记读书心得5那是一段并不美好的日子,刚过完13岁生日的女孩安妮跟随家人躲藏在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为了不惊动别人,安妮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的,连上厕所和用水的时间都被控制,还常常担惊受怕。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妮拿起笔记录顶楼内每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她逐渐由一个任性的女孩变为成熟的少女。
“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在日记里写道。
安妮是一个乐观的女孩,字里行间都透漏出她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她将温暖带给了周围的每一个人。当人们都在黑暗中挣扎、绝望时,她正等待着黎明并鼓励别人,温暖别人。
安妮想当一名记者,但这个简单的愿望被当时的黑暗笼罩和淹没,像海面上的泡沫一般,只能远望而无法触碰。但她依然怀着希望,用乐观的眼神观望现在,畅想未来。
日记本该是少年少女记录日常,平凡而快乐的“流水账”,而随时受着死亡威胁的安妮却留下了一本不一样的日记!因为希特勒发动的战争,她的美好花季被埋葬在纳粹集中营里,冰冷黑暗的集中营成了她人生的句点。战争不是我能想象的,我也不期望有战争来临,我只能敬佩和缅怀这位女孩,同时珍惜现在的时光。
“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她做到了!1947年,幸免遇难的安妮的父亲,将安妮的日记整理后出版。迄今为止,日记已被译成5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三千万册,成为一笔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也许,在法西斯的疯狂怒吼中,还有许多孩子在微笑着说:“我相信善良。”
我不敢去想象当时的情景,也无法可想,但日记里自始至终渗透出的一份温暖却让我无法忘记。战争能摧毁一切,但它无法摧毁人的心灵,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安妮日记》,它寄托了一个少女的美好愿望,记录她对自己和社会的思考,感动和启迪着我和更多人。
电影《自由作家》讲述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成功的事件。该电影取材于20世纪末美国社会,采用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白人女教师艾琳?格鲁威尔如何与威尔逊高中203班――一群由亚、非、拉裔学生所组成的“无药可救”的混乱班级成功沟通并改写他们原本迷茫无望的人生的真实故事。艾琳虽然刚刚走出大学校门,但她深谙跨文化交际的奥秘,尤其她的文化移情能力尤为突出。她不仅客观地认知不同的文化特色,尊重不同文化群体,不带任何种族偏见,而且在多样性文化之间架起有效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与学生们建立心与心的有效沟通,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从而保证了跨文化交际双向沟通的实现。
本文以《自由作家》为研究对象,以文化移情理论为支撑,分析女教师艾琳?格鲁威尔的文化移情能力并凸显文化移情在跨文化沟通中的意义,从而引起教师及从事跨文化相关工作人员的思考及对其有所启示和借鉴。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与文化移情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往往沟通不畅产生于无效的交际,即言者竭尽所能,听者不知所云。归根到底这是因为交际者的语言、文化背景、思维及表达习惯不同,所以为了达到有效的交际效果,移情是非常必要的。
移情(empathy)最早是一个美学概念,由德国学者罗伯特?费肖尔首创,经过进一步发展,现在已经从美学领域扩大到了认知心理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等多种领域。汤姆?布鲁诺(2003: 512)认为:“移情的字面意义是用自己的感觉去‘体验’他人的感觉,它是代替性的,目的是实现一种我―你的一致性。另外,移情还指以同步或‘合拍’的方式,感知和适应彼此的生活节奏。”简单地说,移情指的是在言语交际中,能够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即是尽量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想、去体验、去表达感情,使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进行移情,向对方表示已经充分理解了他的思想和感情。(原伟亮,2010:92)移情能使我们“对别人的思想、情感和观点产生共鸣,能改善我们对语言和文化移情与自己不同的个人或群体的态度,可以帮助一个人在学习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功”。(Richards,1985:91)因此,移情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达到不同文化之间的顺利沟通就需要交际双方有意识地摆脱本土文化的束缚,不拘泥于本土文化的框架模式,转换立场;换位思考,将自己的情感移入对方的文化模式中,身临其境,体会对方的情感,从而交际双方在融洽的交际环境中获得情感满足,真正地体味并理解对方的文化,这就是文化移情。Samover(1981)指出,实现文化移情,必须经过承认差异―认识自我―悬置自我( suspending self)―体验对方―准备移情―重建自我六个步骤。首先,承认差异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差异性,认识自我即了解自我所处的文化特点,悬置自我即消除自我和外界环境的分离状况,为体验对方做准备。设想自己处于对方的境地,深入对方的心扉,体验移情,并重建自我,即通过移情,体验别人的情感,看清自我的文化常态。通过这六个步骤,交际者可以摒弃定势思维及文化偏见思想,克服民族中心主义等跨文化交际障碍,尊重和理解他人的价值观、文化特色,体会他人的情感,逐步实现移情。(杨静,2010:142-143)
因而,文化移情的实现既是对文化差异的尊重,又是建立在本土文化和非本土文化之上相互重建的机制,它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相互理解彼此心灵沟通的重要方法。
二、电影《自由作家》简介
电影《自由作家》(又名《街头日记》)讲述的是在20世纪末的美国社会,一群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师生间的跨文化沟通成功的故事。
年轻的艾琳?格鲁威尔(希拉里?斯旺克饰演)刚刚大学毕业,就如愿到威尔逊高中担任高中教师。作为一名新手,她被分配到一个大家都不愿意面对的班级――校方及其他教师公认的“无可救药”的203班。她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这个糟糕的班级本身,更是教学之外的残酷的社会现实问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种族冲突严重并随时有可能激化。203班聚集着被其他老师放弃的“问题少年”,族裔(亚、非、拉裔)混杂,大多家境贫困,有社会小混混,更有黑帮团体成员,而且学生内部帮派众多,互相仇视。更严重的是,这些学生大多陷入吸毒、暴力冲突、犯罪、家庭遗弃的深渊,无法自拔。
艾琳老师没有像其他教师那样放弃这些学生,而是努力靠近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学生们心里所想。她通过课堂上开展互动活动、线上游戏等力图加强与学生们的沟通,却未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但同时她痛心地发现这些才十几岁的中学生,虽看似桀骜不驯、无所畏惧,其实每天挣扎在街头暴力中求生存,生存几乎是他们最大的奢求,他们对这痛苦的人生充满迷茫。于是,艾琳以一本《安妮日记》为开端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并激发他们的良知,以记日记的方式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真假美丑善恶。在记日记的过程中,学生们与艾琳老师展开了心与心的交流,彼此敞开心扉;这让学生们渐渐走出人生的阴霾,看到生活的曙光,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与自由,并主动远离是非,融入社会,开始崭新的人生。
最终,艾琳老师为学生们所做的一切也有了回报,许多学生顺利毕业,有的顺利考上大学继续深造;她是学生们心目中“伟大的”艾琳老师。后来,她将学生们的日记整理后结集出版,取名《自由作家日记》(The Freedom Writers Diary),这本书轰动美国教育界并激励了无数人。如今,影片里的老师艾琳在现实生活中已是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客座教授,还建立了教育基金会以拯救更多底层需要帮助的学生。而电影《自由作家》即取材于这个真实故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文化移情障碍在《自由作家》中的体现
艾琳能取得学生们的信任并达到成功的沟通并非一帆风顺。从校方领导到普通教师以及家人大都对她所教的班级没有任何信心和好感,几乎没有人给予艾琳事业上的全力支持。这与当时的美国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尤其是整个社会所笼罩的种族歧视和偏见,交际障碍在影片中处处显见。“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出现的民族文化中心主义、部落主义等文化偏见,是影响不同文化沟通的无形心理障碍,只有提高文化移情能力,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冲破这种障碍,达到有效交流和沟通的目的。”(高永晨,2005:18)而刻板印象和种族偏见都为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设置了客观上的障碍,这些都在影片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首先,威尔逊高中从校方领导到普通教师或多或少都对203班带有极深的偏见甚至歧视。校方普遍认为203班是无药可救的班级,女主任坎贝尔夫人就是一个带有强烈种族歧视的代表人物。“我们曾是这个地区教学分数最高的学校之一,但自从实行自愿混合措施以来,我们失去了75%的最佳学生。”她甚至不愿为学生们买真正适合他们读的书籍,因为她认为给这些孩子们阅读书,就是浪费金钱。而其他老师也认为他们无药可救,甚至对他们极其仇视,期待他们早日退学自行消失,例如一位荣誉班级教师曾说“混合教育是个谎言”,他甚至把种种社会问题归咎于这些“被人放弃的”孩子们。很显然,这里暗含着种族偏见和歧视。
其次,203班对于白人也带有刻板认识和文化偏见甚至敌视,可以说这个班级所折射出的问题正是社会种族冲突的一个缩影。他们通过种族,社团,街区,甚至乘坐的公车来划分自己的小圈子,各自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圈子,圈子间互相仇视,水火不容。而学生们对于身为白人的艾琳老师没有好感,对于校方及其他教师更是充满敌视。虽然艾琳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个学生,耐心与其交流,同时采取各种办法(如换座位、开展互动活动等)力求能够让这些孩子彼此沟通和了解。但是她的所有努力和尝试都没能成功,因为她被这些学生们视为“上层社会”的“白人”,视作敌人,学生们根本不屑于这位白人老师的存在及作法。一句“我恨白人。我恨你”透射了学生们对于这位白人老师的仇视。他们不仅无视老师的存在,更不屑于接受教育,认为上学是为了混日子。在他们眼中,为种族、为社会地位、为尊严而“战”才是正道,而社会地位优越的“白人”是无法理解这些的。
四、《自由作家》中文化移情的表现
按照语言心理学家比尔、舒曼等人的观点,文化移情包括认知移情和交际移情两个方面。其中认知移情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觉察和认识他人的情感和情绪状态,通过认真聆听他人的言语,察觉和识别他人的情绪状态。而交际移情是指在认知移情的基础上对他人的情感、情绪状态作出正确的反映和反馈,即把自己投射到他人所处的境遇中去体验他人的情感和情绪,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两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高永晨,2005)
(一)认知移情
交际主体客观地认识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较强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顺应能力,这就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移情产生的基础,即能客观地认知并认可文化差异,并能欣赏和尊重这种差异。影片中艾琳老师敏感地发现这些学生们需要的是尊重和关怀,她没有受其他人偏见思想的影响,而是尊重学生们的想法,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人。
“其实我选择威尔逊高中就是因为这个混合教育计划”这句话道出了艾琳对于不同文化的看法,她主张平等,主张民主,不受主体文化对自己思维的负面影响。艾琳客观地看待不同文化,而且在行动上也体现了这点。例如艾琳脖子上的珍珠项链,那是倡导民主平等的父亲送给她的礼物,她视若珍宝;每次上课她必然佩戴,由此可见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慎重,对学生的爱护和尊重。这串项链也象征着父亲和她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提倡民主团结,相互尊重,自由平等。尽管艾琳与女主任坎贝尔夫人意见不合甚至冲突频频,但是她始终戴着那串项链,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念,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为学生争取书本,向董事会争取下学期继续和学生呆在一起等等,丝毫不受当时偏见思潮的影响。无论发生什么,她一直戴着项链走回到那个课堂,用尽可能有意思的方法来教这些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她的学生们着想,坚持不懈。
艾琳不仅尊重学生,而且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当她询问有谁曾遭受过枪击的时候,学生们的答案全都是Yes,艾琳看到了一个社会的暴力环境,于是她引导学生们写日记,记录心声,尊重学生们是否向她敞开心扉的意愿。而她的倾听并非止之于行动,当艾琳透过日记读出了学生们的挣扎和绝望,于是她以《安妮日记》点亮了他们的心灵,而学生们也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了过去那种痛苦的灾难,也记录下了自己的改变。
(二)交际移情
交际移情是知觉移情的推进和深化。交际移情要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主体自觉地把情感投射到客体的境遇中,从而身临其境地感受对方,体验客体的情绪和情感,在主体和客体情感交流中调适并拉近心理距离,增进彼此理解和心灵沟通,以期达到顺利地实现双向沟通的目的。
一次,提托画了一张具有又大又厚的嘴唇的夸张黑人肖像来嘲笑非裔学生贾买尔,这画像在课堂上私下传递引得全班同学哄笑;当贾买尔拿到那幅画后,感到非常难堪,眼里噙着泪水,无地自容。无论是谁,无论是哪种文化,何种肤色,对这类行为的反应均是受伤害的。此时艾琳深感事情的严重性,她同情弱者,更对学生们的无知和冷漠担忧,她走到搞恶作剧的学生提托身边责问他:“如果画的是你,你还好笑吗?”艾琳想以此提醒大家如果你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就必须先尊重别人,即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感受或体验对方的感觉。然而一直习惯于呵责、暴力、虐待、漠视和扭曲的生活中的学生对这些无动于衷,艾琳似乎意识到仅仅是在情感上积极正面的感同身受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了解这些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必须有深入的倾心交流。
当艾琳发现学生们的阅读水平差到只有小学五年级水平时,她想让学生们从兴趣出发,培养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水平,并找到与他们兴趣有关的反映帮派的书以期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但是偏见而且固执的坎贝尔夫人拒绝给她的学生提供任何阅读书籍,因为她认为就算给他们读简写本也只是浪费,而艾琳替她的学生们说出了心声“他们知道他们只得到这种书是因为没有人认为他们够聪明能读一本真正的书”,换言之,艾琳足够相信她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她能将自己投射到孩子们所处的境遇中去体验他们的情感和情绪,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在得不到校方的任何帮助和支持时,她只能自己筹款为学生们买书,为此她除了完成正常教学工作外,还额外打两份工筹集资金以帮助学生。艾琳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给每个学生点亮人生路,让他们看见希望。
影片中的艾琳老师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不仅赢得了学生们的无限尊重和爱戴,而且打开了他们的心扉,让每个学生找到一剂最佳的可以弥补心灵伤害的良药,不再迷失方向,找到自己最需要的人生。大家一点一滴放弃心中对他人的敌对与仇恨,将那些与社会现实以及心灵成长的所谓的矛盾与问题都远离并统统抛开,逐渐感受彼此之间互相理解、相互宽容、互相融合的共存之道。让每个人的利益都不受损害,让每个人都享受到自由与平等,让每个人都体会到社会的公正与关爱,而这个办法就是文化移情。
1、张海迪,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英国约克大学荣誉博士。代表作品有《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绝顶》等。
2、海伦·凯勒,19世纪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3、赖雨,因患严重的小儿麻痹后遗症瘫痪在床。主要作品有诗集《群山之上》、日记体自传《我心如莲》、散文集《天空依然辽阔》和游记《在爱的翅膀上飞翔》等。曾被评为四川省自强模范和自贡市的十大杰出青年。
4、刘水,甘肃成县人,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残疾人优秀作家”、“全国自强模范”、“国际扶轮组织2000年亚太地区杰出残疾人士奖”等称号。作品有《秘密》《碰拜大》《胡杨树》《野马河沧桑》《野马河苍生》《野马河风情》《野马河畔的风》等。
(来源:文章屋网 )
许多同学喜爱读作家肖复兴写的小说,比如《中学生三部曲》,据说他创作这部小说与日记有关。
当肖复兴着手准备写《中学生三部曲》之二(青幻曲)时,母校一位高三女生将她高中三年所记的三本厚厚的日记本借给了他。读完之后,肖复兴将原来设计的构思方案全部了。他突发奇想:替这位高三女生写一本日记如何?于是,他真的做起来了,一写就是整整半年,日记都是依据那位女生的性格想象出来的。很有意思,当他进入创作的时候,很自然地想象这位高三女同学变成小说的主人公――路天琳,那部日记成了小说构思的主线。像这样并非来自作者实际生活而完全是想象的日记,我们称它为文学日记。
文学日记来自于生活,因为文学性很强,所以称为文学日记,比如徐霞客的日记就是文学日记。但文学日记又可以是虚构的,比如在日记里练习写的小说,这种小说也不同于日记体的小说。日记体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借用日记的形式创作的,不一定是写在日记里的作品。
文学日记其实就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它同广义的文学作品一样也包括诗歌、散文、寓言、童话、小说、戏剧等等。以诗歌为例,有的同学喜欢在日记里学习写新诗,完全可以尝试尝试,来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写诗与散文有很大的区别,诗的语言特别凝练,语言的表达方式有许多特殊要求,它不是散文的分行。下面我们结合某种体裁具体说说文学日记怎么写――
青春的舞步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 刘 婧
2007年12月18日 晴
十四岁的我们
用感伤的心情
编织成了一张张纱布
十四岁的男孩
英俊潇洒
只一抬头
春天便尽在眼前
十四岁的女孩
优雅妩媚
回眸一瞬
引得睡莲开放
十四岁的我们
牵起彼此的手
脚尖在时光中穿梭
跳出一方青春舞步
用拼搏来舞蹈
《青春的舞步》一诗写出了十四岁少年的情怀,十四岁少男少女的胸襟和姿态,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少年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激情。也许我们初学写诗,仅仅是外形上有点像诗歌,但慢慢就会逐渐摸到写诗的门道。
其实文学日记有益于训练我们的思维,我们平时可以有意识地在日记中进行自我练习。
练习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先从练习写散文开始。写散文的本领是写作其他文学作品的基本功,这是大家所共知的。散文的样式较多,有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等。散文对锤炼语言极为有效,从语言的准确性到生动性、形象性,都可以得到全面练习。比如――
我愿化作一片云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 刘 婧
2008年3月15日 晴
我愿化作一片云,一片自由自在的云。听风吟诗,听雨歌唱,大自然到处都有我的身影。
我可以游遍名山大川,可以倾听各种鸟鸣,观赏各处风景,也可以给许多地方带来欢乐与祥和。
我愿化作一片云,一片六盘山上的云。在听着鸟儿动情地吟诵的《清平乐・六盘山》时,我感动得落了泪。“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看着六盘山山顶的那面五星红旗飘扬,心情万分激动;听着战士们铿锵有力的“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我的心怦然一动。我把自己的一份感动、一份崇敬留在了六盘山上,留给了五星红旗。
我愿化作一片云,一片撒哈拉沙漠上的云。当来到这片荒凉的沙漠之上,在它上空悠悠走过,看着那里的人们卖力地劳作却改变不了没有水喝的悲剧,我忘记天空的约定,流了几滴感动的泪在撒哈拉沙漠,当看到那里的人们欣喜的姿态时,我笑了。然后,感到似乎有股强劲的风扇在我的脸庞,甚是疼痛。
“你忘了当初在众人面前的约定吗?绝不许在撒哈拉沙漠上流一滴眼泪!”
“我知道,他们的祖先乱开垦,让他们的子孙偿还债务,可那公平吗?”我声嘶力竭。可是,却受到更严重的惩罚,我被染成了黑色――那对于我这洁白的云来说是莫大的耻辱!尽管被打得遍体鳞伤,可我绝不低头,我没做错什么!不知何时,我似乎死了,白色的血液留在了撒哈拉沙漠。
我梦见有一天,那里成了一片绿洲……这是我成为云最终的目标。
在这篇抒情散文中,作者把自己大胆想象成一片自由自在的云,可以任意东西,游山玩水。当行云至六盘山上、撒哈拉沙漠,“我”的心被感动了,既有悲又有喜,但“我”的意愿在篇末得到了显现。
由于散文形式多样,我们可以不断变换文体样式,以锻炼自己的构思能力,还可以尝试不同的语言风格。
也可以从模仿课本开始。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文学作品的篇数最多,各种体裁都有,我们在课上精读之后,不妨试着仿写。
当然文学日记还有其他的练笔方法。
比如小说,我们也可以先练习写小小说。这是一种篇幅短小、很重构思的体裁。不像中长篇小说那样构思宏大、投入的精力巨大,中学生一下子还驾驭不了(只有极少数同学写中长篇获得成功)。还可以从课外阅读开始,平时大家读了什么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模仿一下。
From Homer’s The Iliad to A. E. Housman1)’s poem about an athlete dying young, there’s no shortage of literary depictions of running. “Move, as the limbs / Of a runner do,” writes W. H. Auden. “In orbit go / Round an endless track.” There’s also a long tradition of writers leaving their pens or screens behind to stride along roads, tracks, and trails. Jonathan Swift, according to Samuel Johnson, would “run half a mile up and down a hill every two hours” during his 20s. Louisa May Alcott2) ran since her youth: “I always thought I must have been a deer or a horse in some former state,” she wrote in her journal, “because it was such a joy to run.” Despite this correlation, The New Yorker’s Kathryn Schulz recently lamented how few books capture the mindset of the runner in descriptive terms, citing Thomas Gardner’s new collection of essays Poverty Creek Journal as the best exception.
Freedom, consciousness, and wildness: Running offers writers escape with purpose. When confronted with “structural problems” in her writing as the result of a “long, snarled3), frustrating and sometimes despairing morning of work,” Joyce Carol Oates4) would ease her writing blocks with afternoon runs. For Oates and many other writers, running is process and proves especially useful for the type of cloistered5), intensive work they do. But in many ways running is a natural extension of writing. The steady accumulation of miles mirrors the accumulation of pages, and both forms of regimented exertion can yield a sense of completion and joy. Through running, writers deepen their ability to focus on a single, engrossing6) task and enter a new state of mind entirely―word after word, mile after mile.
While on sabbatical7) in London in 1972, a homesick Oates began running “compulsively; not as a respite8) for the intensity of writing but as a function of writing.” At the same time, she began keeping a journal that ultimately exceeded 4,000 single-spaced, typewritten pages. “Running seems to allow me, ideally, an expanded consciousness in which I can envision what I’m writing as a film or a dream,” she wrote. Oates still runs along “a country road that goes up a hill” where she feels “there will be ideas waiting for me ... If I just sat in a room it wouldn’t be the same thing.” Don DeLillo9) also relished the transporting10) effects of running after his morning writing sessions: “This helps me shake off one world and enter another. Trees, birds, drizzle―it’s a nice kind of interlude11).”
Whether their reasoning is practical or spiritual, many writers run with ritualistic devotion. The short-story writer Andre Dubus “ran for the joy and catharsis12) of it,” but like Oates and DeLillo, his running was also deliberately timed. Dubus kept a log book that detailed his daily exercise output and writing word count. His method came from an interpretation of Ernest Hemingway’s dictum to stop a story mid-sentence, perform physical exercise, and then return to the work the next day.
Why do writers so often love to run? Running affords the freedom of distance, coupled with the literary appeal of solitude. There’s a meditative cadence13) to the union of measured14) breaths and metered strides. Writers and runners both operate on linear planes, and the running writer soon reali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sport is a mutually beneficial one. The novelist Haruki Murakami, a former Tokyo jazz-bar manager who would smoke 60 cigarettes a day, started running to get healthy and lose weight. His third novel had just been published, but he felt his “real existence as a serious writer [began] on the day that I first went jogging.” Continual running gave him the certainty that he could “make it to the finishing line.”
Murakami’s sentiment reminds me of the LSD―long, slow distance―of my college track days. My coach sent us on long afternoon runs without prescribed routes, simply giving us the directive of time. Once I built a tolerance for distance my runs became incubators for writing ideas. The steady, repetitive movement of distance running triggers one’s intellectual autopilot15), freeing room for creative thought. Neuroscientists describe this experience as a feeling of timelessness, where attention drifts and imagination thrives.
Oates enjoyed this mental freedom and “special solitude” while running during her youth. She went through orchards, “through fields of wind-rustling corn towering over my head, along farmers’ lanes and on bluffs16) ... These activities are intimately bound up with storytelling, for always there’s a ghost-self, a ‘fictitious’ self, in such settings. For this reason I believe that any form of art is a species of exploration and transgression17).” Exertion frees this fictitious, creative other, enabling the mind of writers who run to wander without inhibition. Writers tap into this ghost-self whenever they construct narratives and characters; writers who run have the benefit of a first draft on foot.
“One of the luckiest things that can happen to a writer,” Reynolds Price notes, “is the gradual acquisition of the sense that one is doing it just for the sake of doing it, that it’s become a kind of lonely long-distance running which nonetheless has its own huge rewards.” Price is correct that this acquisition is gradual. The former United States Poet Laureate Kay Ryan captures the complicated feelings of both writers and runners: “I like to run. Actually, I don’t really like to run but I’ve done it for a million years.”
Writers, like runners, often like the idea of their pursuit more so than the difficult work. The appeal of a running regimen18) is how the miles not only condition the body, but free up a space for the creative mind. Which is perhaps why some writers, like Malcolm Gladwell19), find themselves returning to running after a long absence. Gladwell, who recently completed the Fifth Avenue Mile in New York City in 5:03 minutes, sees the utilitarian impact running has on his projects: “I very explicitly use this time to work out writing problems.”
After my college running days ended, I chose sprints over distance, gained some pounds, and looked more like a fullback20) than a half-miler. Yet I missed those long, aimless runs, when the act of running was one of discovery, not dictated by the set distance of a track. I now run down open rural roads, and, against good sense, straddle21) the center yellow lines that yarn to the horizon. Since I’ve returned to distance running, I’ve changed the way I think about writing. Writing exists in that odd mental space between imagination and intellect, between the organic and the planned. Runners must learn to accept the same paradoxes, to realize that each individual run has its own narrative, with twists and turns and strains.
Writers and runners use the same phrase―“hit my stride22)”―to describe the moment when exertion and work become joy. Writers stuck on a sentence should lace their sneakers and go for a jog, knowing that when they return, they will be a bit sweatier, more tired, but often more charged to run with their words.
从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到A. E. 豪斯曼描写一位运动员英年早逝的诗歌,文学作品中从不缺乏对跑步的描述。诗人W. H. 奥登这样写道:“动起来,如跑步者/摆动四肢/沿着无尽的跑道/一圈圈奔跑。”作家们也常常扔下钢笔,或者离开电脑屏幕,奔跑在大大小小的路上,这种传统由来已久。塞缪尔・约翰逊曾说,乔纳森・斯威夫特20多岁时“每两个小时就要沿着一座小山上上下下跑半英里”。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从年轻时就开始跑步。“我总觉得自己上辈子就是一只小鹿或者一匹马,”她在日记中写道,“因为我跑起步来是那样快乐。”尽管文学与跑步的缘分如此之深,《纽约客》撰稿人凯瑟琳・舒尔茨最近却撰文遗憾地称,能够以描述性语言准确捕捉到跑步者心境的书籍真是太少了。不过,她特别提到了托马斯・加德纳的新散文集《贫溪日记》,认为他写得最好,是个例外。
自由、自觉、野趣――跑步能使作家从写作中解脱出来,有目的地放松自己。美国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奥茨在写作时会遇到一些“结构性问题”,因为她“在漫长的上午工作时往往会感到思路混乱,觉得特别受挫,有时甚至绝望”,每当此时,她就会在下午选择跑步,以此扫除写作的障碍。对于奥茨和其他许多作家来说,跑步是一个加工过程,对于写作这种需要独处的高强度工作来说尤其有用。但在很大程度上,跑步是写作的自然延伸。一步步跑下去,可成千里之行;一页页写下去,可成鸿篇巨制――这两者何其相似。这两种努力积累起来都可产生一种成就感,也是快乐之源。通过跑步,作家可磨练自己,使自己专注于一项单一、有趣的工作,一字字地写,一步步地跑,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
1972年,奥茨在伦敦休假时思乡心切,开始“强迫性地”跑步,“不是因为高强度的写作需要休息,而是为了促进写作”。同时,她开始写日记,最后以单倍行距打印出来时,竟长达4000多页。她这样写道:“跑步似乎使我达到一种完美的状态,放大了我的意识,使我能够看到自己要写的东西,就像在看电影或者做梦一样。”至今,奥茨仍在“沿着一条通往山上的乡间小路”跑步,她感到“那里有灵感在等着我……如果我只是在房间里待着,那就不会是这个样子了”。美国当代小说家唐・德里罗在经过一上午的创作之后,也喜欢享受跑步带来的令人愉悦的感受:“跑步使我摆脱了原有的世界,进入到另一个全新的世界。有树,有鸟,还有毛毛细雨――真是一段令人愉悦的插曲。”
无论是出于实用主义还是精神追求,许多作家在跑步时都带着一种宗教仪式般的虔诚。短篇小说作家安德烈・杜伯斯“为了追求快乐、宣泄情绪而跑步”,但他也和奥茨与德里罗一样,有意识地规划自己跑步的时间。杜伯斯在日志里详细记录了自己每天的锻炼成果和创作字数。他的这种方法是受了欧内斯特・海明威一句名言的启发,那就是在一个故事写到中间时停下来,进行体育锻炼,然后第二天再继续创作。
为什么作家如此热衷于跑步?跑步给人以空间的自由,还有文人墨客喜爱的孤寂感。匀称的呼吸,律动的步伐――二者的结合形成一种特别适合沉思的韵律。作家与跑步者都是在线性的平面上活动,而奔跑中的作家很快就能体会到艺术与运动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曾经做过东京一家爵士乐吧的经理,每天要抽60支烟,为了健康和减肥,他开始跑步。他觉得他“作为一个严肃作家,真正的生命是从我第一次跑步时开始的”,而说这话之前他的第三部小说都已经出版了。持之以恒的跑步锻炼使他坚信他能够“跑到终点”。
村上春树的感慨让我想起了大学里在跑道上度过的那些日子――我的慢速长跑。教练常常打发我们下午进行长跑,也不规定具体路线,只是在时间上做一些要求。一旦我锻炼出长跑的耐力,跑步就成了写作灵感的孵化器。长跑中那稳定而又不停重复的动作往往能激发起人在智力上的自发放任状态,为创造性思维释放自由空间。神经医学科学家将这种经历描述成一种时间停滞的感觉,注意力开始神游,想象力爆发。
年轻的时候,奥茨非常享受跑步时这种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和“别样的孤寂”。她穿过果园,“穿过玉米地――微风吹过,玉米叶儿在头顶沙沙作响――穿过田间小径,沿着悬崖峭壁……这些都与小说创作息息相关,因为在这些场景中,总有一个自我的影子,一个‘虚拟的’自我。鉴于此,我相信,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一种探索和超越”。运动释放出这个虚拟的、富有创造力的自我,促使跑步的作家能够神思飞扬、无拘无束。每当作家们创作故事和人物时,他们都会探索这个自我的影子;跑步的作家的优势就在于可以用脚来起草第一稿。
美国小说家雷诺兹・普莱斯说:“一个作家所能遇到的最幸运的事就是逐渐意识到,创作就是为了创作本身,犹如孤独的长跑,本身就拥有巨大的回报。”普莱斯认为这种领悟是逐渐获得的,可谓一语中的。美国前桂冠诗人凯・瑞恩准确地捕捉到作家和跑步者的这种复杂情感:“我喜欢跑步。事实上,我并不太喜欢跑步,但我好像已经跑了一百万年。”
作家和跑步者一样,往往都喜欢追寻的感觉,而不是费力的劳作。跑步作为一种养生之道,其魅力就在于,它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能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任意驰骋的空间。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作家喜欢在长时间停跑之后选择回归跑步,比如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格拉德威尔最近刚刚以五分零三秒的成绩完成了在纽约第五大道举行的一英里路跑,他深刻体会到了跑步对创作的促进作用:“我非常明确地利用跑步时间来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大学里跑步的那段日子结束后,我就放弃了长跑,选择了快速短跑,结果体重增加了好几磅,看起来再也不像一个半英里赛运动员,而像一个足球后卫。然而,我还是怀念那段可以漫无目的地长跑的日子,不受跑道固定距离的限制,奔跑的过程也是发现的过程。如今,我奔跑在空旷的乡村道路上,道路中间的黄线无限延伸,一直通到天的尽头,而我就任性地骑着线跑。自从我重新开始长跑,我改变了自己对创作的看法。创作存在于一种奇特的思维空间里,既要驰骋想象,又要发挥才智,既要师法自然,又要细心筹划。跑步者也要学会接受同样的悖论,要明白每一次跑步都是一个独特的叙事,迂回曲折的道路犹如情节曲径通幽,拉伸绷紧的肌肉犹如紧张刺激的叙事格调。(译注:此处twists and turns and strains具有双关含义,既可以指跑步,又可以指创作,strains既可以指绷紧拉伸,又可以指作品的情调、笔调等。)
作家和跑步者在感受到努力和工作带来的快乐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终于上路喽!”作家在写不下去时,应该穿上运动鞋,出去跑跑步,这样在他们回来时,尽管会汗流浃背,疲惫不堪,但却能更加精神抖擞地继续他们与文字的赛跑。
1. A.E. Housman:A. E. 豪斯曼(1859~1936),英国著名诗人与学者,代表作为《什罗普郡一少年》(A Shropshire Lad)。
2. Louisa May Alcott:路易莎・梅・奥尔科特(1832~1888),美国女作家,其代表作为《小妇人》(Little Women)等。
3. snarled [sn?(r)ld] adj. 纠结的,混乱的
4. Joyce Carol Oates:乔伊斯・卡罗尔・奥茨(1938~),美国作家,代表作有《他们》(Them)等。
5. cloistered [?kl??st?(r)d] adj. (生活)隐居的,与尘世隔绝的
6. engrossing [?n?r??s??] adj. 很有趣味的;使人全神贯注的
7. sabbatical [s??b?t?k(?)l] n. (大学教授的)休假年,休假
8. respite [?respa?t] n. 暂缓;暂停;暂息
9. Don DeLillo:唐・德里罗(1936~),美国当代优秀小说家、编剧,代表作有
《地下世界》(Underworld)等。
10. transport [?tr?nsp??(r)t] vt. 使万分激动;使欣喜若狂
11. interlude [??nt?(r)?lu?d] n. 插曲;间歇
12. catharsis [k??θ?(r)s?s] n. [正式]精神发泄;感情宣泄
13. cadence [?ke?d(?)ns] n. 节律,节奏
14. measured [?me??(r)d] adj. 有节奏的,有韵律的
15. autopilot [???t???pa?l?t] n. 潜意识的行为状态
16. bluff [bl?f] n. (尤指临河、临海的)悬崖;峭壁
17. transgression [tr?nz?re?(?)n] n. 超越(界限、范围、疆界等)
18. regimen [?red??m?n] n. 养生法,养生之道
19. Malcolm Gladwell: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1963~),加拿大记者、畅销书作家
20. fullback [?f?lb?k] n. (足球的)后卫
关键词:材料;生活;书籍;表达;抄写;积累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我的具体做法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留心细节,寻找写作原料(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只要学生善于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难道还会愁没有材料可写吗?其实,农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写作素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平时自己的农村生活中寻找写作的原料,用心灵去感受生活,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寻找写作的原料,即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随时记录下来,要让学生知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引导阅读,丰富写作语言(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鲁迅先生早就说过:“不要相信文章作法之类,已有定评的大作家的作品就告诉读者怎么写。”其实,学生在阅读中不仅是感知了作品的思想和文化内涵,还会在读书中悟出怎么写,而这些又恰恰会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自由表达,积累丰富素材(说)
写作教学最关键的一点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不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反感。让他们随心所欲地爱写什么就写什么,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写自己的东西,允许他们自由地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生活,不武断地限制他们的题材,鼓励学生去扩大自己的语言范围,允许他们自由选择题目,真正地为学生自由表达内心世界提供有利条件和空间,让他们有充分的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厌恶写作中脱胎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四、坚持抄写,培养写作习惯(写)
安妮・海瑟薇,演员,1982年出生于纽约,毕业于东海岸自由艺术学院。安妮担任的第一个主要角色是1999年在电视连续短剧《真实》中扮演的梅根・格林,并凭借在该剧中的出色表演而获得2000年电视剧最受欢迎的女演员奖。但让安妮得到普遍认可的则是2001年拍摄的影片《公主日记》和2006年的《时尚女魔头》。其他代表作还有《成为简・奥斯汀》、《断臂山》和《蕾切尔的婚礼》等。
最近安妮・海瑟薇这个名字的出现频率着实已经到了让人目不暇接的地步,报刊亭几乎一半的时尚杂志封面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商场的巨型公告牌上是她最新代言的香水广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只有她的表演可以压过大帅哥休・杰克曼的气场……奥斯卡给她的评价是“你是年轻演员的典范,因为你不惧怕将你光鲜和黑暗的一面同时展现在观众面前!”
这个混合着朱莉亚・罗伯茨的平民气质和奥黛丽・赫本的高贵优雅的美国女孩“一不小心” 便红透了全世界!
公主日记
1982年,这个和莎士比亚的妻子同名同姓,长得像极了“白雪公主”的漂亮宝贝出生在美国纽约的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和其他普通美国女孩一样,安妮的童年过得简单而幸福,所不同的是这个同时遗传了律师父亲的理性和演员母亲的感性的女孩在上高中时就已经登上了新泽西州的音乐剧舞台,虽然她自己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
19岁那年,当了大半辈子舞台剧演员的母亲把整天琢磨着要当作家的安妮拖进了《公主日记》的试片现场。在一大堆争先恐后的面试者中,心不在焉的安妮一不小心从椅子上摔了下来,没想到这个滑稽又丢人的动作却引起了导演加里・马歇尔的注意。因为当时安妮的样子简直就是迪斯尼动画里灰姑娘的翻版,就这样她稀里糊涂地成为了《公主日记》中的米亚公主。像现实中的安妮一样,剧中的米亚从一个呆板僵硬的牙套女生摇身一变成为某欧洲小国的迷人公主,尽管评论家们普遍认为安妮的本色演出并没有太多演技成分,但这并不妨碍这个带着明亮微笑的少女征服了所有观众的心,所以这部并没有过多的噱头的青春片在世道低迷的2001年竟然收入了高达一亿多美元的票房。
也许是角色塑造得太过成功,也许是人们真把她当作了“公主”,在接下来的《魔法灰姑娘》和《少爷返乡》中,安妮无一例外地重复着“公主式”的老套路。正在她有机会参演乔・舒马赫的《歌剧魅影》来寻求改变的时候,迪斯尼的一纸合约又把她拉进了那部狗尾续貂的《公主日记2》,结果票房惨败。
面对挫折,安妮却用超出年龄的成熟对记者说:“当成功来得太快时,上帝肯定要让你走一些弯路。事实上,任何一个头脑健全的女演员都清楚,续集会让你的事业减分,可我也同样明白一个道理,续集恰恰印证了你的人气。” 看看这个小妮子说的话,你应该知道上帝的机会可不是随便丢给她的!
其实我很叛逆
就在人们还沉浸在安妮带来的粉红公主梦之时,她已经把《断臂山》的剧本带回了家。在这部涉及同性恋话题的边缘题材影片中,安妮饰演了杰克那个泼辣的妻子。影片里的露点演出吓坏了她的粉丝们,不过安妮倒是很不以为然:“我认为完全是为了艺术的需要,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不会因为演过公主就一辈子都保持着冰清玉洁,守身如玉。至于同性恋的问题,这两个男人之间的那种感情,至少是让我很动容的,甚至我觉得比男人与女人的感情来得更纯粹!”这番话,可吓坏了安妮的父亲,他倒不是因为她演了戏,而是自己的女儿竟然这么轻易地就认同了影片的价值观,尤其是在知道自己的哥哥也是同性恋之后。很显然,自己的女儿已经长大了!
如果说《断臂山》的演出给安妮带来了她第一次在演技上的,那么那部让所有女孩奉为时尚宝典的《时尚女魔头》则给她带来了继《安妮日记》之后的又一次人气。也正是在这部影片中,安妮认识了和她“臭味相投”的铁姐妹艾米莉・勃朗特(《时尚女魔头》的女主角之一)。安妮说:“人们都认为我应该是和米亚公主一样乖巧的女孩,但其实我真的很叛逆,这点艾米莉比谁都清楚。”
她所谓的叛逆,在今年奥斯卡大火的《蕾切尔的婚礼》中则体现得一览无余。为了角色需要,一头长长的秀发,她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就让发型师帮她全部剪掉了。在拍摄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安妮一开始对角色十分迷惑:“我自己的成长环境跟剧中角色完全不一样,我跟两个兄弟之间的关系很好,所以刚开始对这个角色的感受很有限。对此,我完全没有经验,只能从与片中其他角色的对手戏中去体会。”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对角色的疏离感和不确定性,让安妮的表演显得格外“特别”。导演乔纳芬・德米说:“虽然我知道她对自己很不确定,但那种状态却正是我想要的!安妮很有悟性,也很放得开。”
在经过了几个月的自我精神折磨后,安妮成功地塑造了那个一袭齐耳短发、眼神游移、面容憔悴的瘾君子金姆。她个性鲜明,吸烟、骂人,甚至大胆地暴露身体,在金姆的身上,人们已经完全找不到“米亚公主”的影子了。
关键词:日记 生活化 有效形式
俄国著名的作家托尔斯泰一生就写了51年的日记,其中许多素材酝酿成了他的名篇。每当我们激动、兴奋、悲哀或苦恼时,打开日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宣泄一吐为快的情绪,合上日记后,心里会有一份特别的舒适宁静。日记,真是生活化作文的有效方式。
一.为自己写作
写作为谁而写?这是首先应该明确的一个问题。写作,是体现人的语文综合素质的实践性活动,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写作首先应该是个人的,是通过个性化自由式的写作过程抒发作者独特感情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作文时“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写自己想象中的事物”。这段话强调“自己”就是强调学生为自己而写。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由此可见,即使是学习写作的孩子们,他们的作文也应该是“表述自己的意思”,这就明确了我们教孩子习作的目的:首先是为自己服务,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二.由兴趣促使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每一个学生在初次接触写作时,对写作充满了好奇,有极高的写作兴趣,总会尽全力去写,因此在孩子初学作文时切不可操之过急,应该循序渐进,让孩子对写作保持这种兴趣。
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太平淡了,没有什么值得一写的,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每个人每天都要与人打交道,与社会接触,学习不少科目的文化知识,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想到的,其内容丰富多彩,完全可以在认真思考后写出一些精彩的片段。生活就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万花筒,只要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然后写一写,过一段时间,就会觉得有收获,就会爱上日记。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日记的意义,为了让学生动笔写日记,我在教学中,不讲大道理,着重选取学生身边的琐事,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写,一起交流,这样,学生便会觉得日记是不讲究任何章法的写作形式,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随随便便,听之任之似的。比如,学校搞文艺活动,我们便一起写有关活动的感想、见闻等;比如,我们一起写某个学生被老师“请”上讲台时的动作、情态,然后交流,看看谁写得最逼真。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从内容、结构、技法等多方面去教学生,要求学生从多方面去考虑,写出用成人的眼光看来不错的作文,但是却不知道,正是这种看似用心良苦的教导,渐渐磨去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鲁迅先生在《这个与那个》中做过一个意味深长的譬喻:“孩子初学步的第一步,在成人看来,的确是幼稚,危险,不成样子,或者简直是可笑的。但无论怎样的愚妇人,却总以恳切的希望的心,看他跨出这一步去,也决不至于将他困在床上,使他躺着研究到能飞跑时再下地。因为她知道:假如这么办,即使长到一百岁也还是不会走路的。”对学生的写作,亦可作如是观。教师、家长对于初学写作的孩子更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写,去用他们自己的话,写自己的事,在写作中得到享受。
三.磨练意志
自在,潇洒。来无踪,去无影。我很是崇拜这些放荡不羁的人,他们自由,他们充满斗志,他们满怀梦想。
小学时最喜欢的作家是杨红樱,当时爱不释手的不是《冒险小虎队》,而是杨红樱阿姨的非常系列,其中《男生日记》《女生日记》是我最嬖爱的。原因大概是内心的苦闷堆积而来的吧。
小学时就这么自在,不用担心考试成绩,也不用担心人际关系,考试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属于小菜一碟,只要是上课听讲,之后的考试保准是95分以上。语文这科更是随心应手,数学只要微微努力一下就可以做到认真了,至于英语,现在我倒是不抱怨不漠然,小学三年的英语我就只当是副科,随那美术音乐一样,想读的时候看看,不想读的时候便不去读。但是我很庆幸,小学时的英语老师还是对我有点优待的,虽然我上课时常不听讲,下课时常不复习,单词时常不去背,但好几次的英语听力竞赛她都会把我拉上,我也就去参加了。
不过渐渐的有了那么几次经验,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学校从四五六年级里分别选出那么几十名学生组成一个英语听力培训班。我当然也在其中,对于这个,心里自然是少不了的得意,便是自以为是地以为自己就是天生聪慧,对于英语就是学得通。
是啊,这么得意洋洋地结束了我的小学,就迎来了初中。我真想把初中比作是一个外表是天堂,其实是地狱的地方。扼杀了我的天性,开始让我变得自卑,不自信,悲观,不乐观。即使是目前来讲,我也还是如此。是被初中三年给磨练成这样的吧!社会的所有开始被我尽收眼底。我以为我看到的是美好?i丽的一切,但却恰好相反。
就这样自在,真的可以一辈子吗?
我有些怀疑。
初三:檀痕
1、通过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经历与思考,感受战争对人的摧残。
2、学习安妮在困境中的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与乐观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安妮在对战争的非凡的观察与思考,尤其是1944年5月3日的日记中的对战争的思考。
教学方式:
问题探讨方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新课推进:
一、导入新课:
每位同学都处于花季雨季的年华,都正在书写着诗一般的日记,它记录着你青春成长的心路历程,幸福地享受着自己的快乐与忧伤,而就在上个世纪的二战期间,有这样一个十三岁的女孩,本应是个阳光女孩,可她不能沐浴阳光,本应是花季少女,可她不能在花季里“绽放”,十三岁的她就被德国法西斯剥夺了在阳光下散步的自由,这个女孩就是安妮·弗兰克。虽然她不能在阳光下散步,但她的心灵却仍可以自由飞翔,她的日记就是心灵的天空,在日记中她这样写道:没有了日记,也就没有了我。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她的日记来感受她在黑暗中的心迹。
二、整体感知
(一)解题:本文所选9则日记,除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
(二)快速阅读8则日记,简要概括每则日记的内容,并找出值得品味的话语,准备探讨。明确:
第2则——主要写了关于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毒气室的情况,写了人们在纳粹占领下的恐惧。(提出的问题:我也是德国人,但是被希特勒剥夺了国籍。)
第3则——写外面混乱的局面,人们妻离子散,生活在恐惧之中,每个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送命。(提出的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于冲突之外,整个世界都在战争,虽然同盟国比较顺利了,但结局还不知道在哪儿。”)
第4则――写在飞机空袭时,由于自己是犹太人,不能暴露,跑向防空洞和躲在密室一样危险。(提出的问题:因为得知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想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和平的希望。)
第5则――写躲在密室的苦闷心情。(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星期天“是我心中真正悲惨的时候”)
第6则――写八个人躲在密室的感受。(提出的问题:在黑暗和危险中,渴望得到自由。)
第7则――听说战后要征集与战争有关的日记和书信,想到外人无法想象躲藏起来的犹太人的生活。(提出的问题:不是身临其境,以后的人们能了解战时犹太人所受的苦难吗?)
第8则――这一天的思考最有深度。除了对战争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在感受到解放即将到来时,还憧憬了自己的未来,向往乐观向上的人生。(提出的问题:“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第9则——即使是在如此黑暗中,安妮依然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胜野蛮。(提出的问题——“因为世界虽然这样,为什么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三、问题探讨:(可重点探讨第4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对战争与人作深入思考)
1、在特殊的环境里,与常人不同,安妮把日记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她曾这样说:“没有日记,也就无我。”并且,在日记中虚拟了一个“吉蒂”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她为什么这样做?
明确:
寻找对话对象,战胜心灵上的独孤。
2、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十五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可以请学生查阅20世纪30年代前后德国社会政治方面的资料,除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还可以去请教历史教师。)
明确:
1929年安妮生于法兰克福,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生活在排犹的阴影下。那一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被迫带领全家迁居荷兰。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中,这种声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
3、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她为什么这样想?她的日记里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
她知道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战争造成的,而报复只会增加仇恨,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记传达了对战争的憎恨的对和平的向往。
4、在第8则日记中,安妮这样写道:“战争不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和他们的罪过一样大”安妮的这句话是否正确?请大家讨论。(此问题设计有一定难度,但又是这篇文本的重中之重,所以可提前安排预习,通过图书馆及互联网查阅资料,尤其是德日在对战争反思上的不同态度,作一些对比,课上交流)
明确:
探讨时可以注意一下习惯说法。习惯说法一般是把战争说成“政客和资本家”的利益之争。我们也习惯上把战争作为一小撮政客资本家出于私欲而造成的罪恶,而忽视了人民应当负的责任。这在安妮那样具体的受害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把人直接赶进毒气室或是对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开枪,在一个城市制造几十万人的大屠杀,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资本家亲手所为,而是各个国家普通的劳动者,以及来自民众的普通士兵做出的。
安妮作为纳粹排犹的受害者,她的思考是深刻的。
补充资料:(进一步加深对这个问题理解,特补充如下)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当政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是支持政府的。1933年,德国150万纳粹党人中,工人和农民党员共50多万,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在有组织的疯狂屠杀犹太人的行动中,很多是来自德国社会底层的普通工人、农民和商人。
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
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在他的《德国人:一个双重历史的国家》中谈及二战时说:“但是所有这些陈述,都没有涉及德国人民应当负什么罪责。”“但是在国内深入一步追究这场世界大战的罪责,就会直接指向德国人民。德国人民多年来以默许的态度对待这场罪恶,现在要想说成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或无辜者,这是徒劳的。”
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所有的烧杀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的,日本人对那场战争不仅默许,而且积极地拥护并参与了侵略和屠杀。日本人民不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施害者,对这场战争,他们也是有责任的。日本人民只看到自己民族经历了战争苦难,而没有深刻认识他们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制造的苦难。
5、安妮虽然无法回答却一直在思考战争的根源,并且认为“除非所有人没有例外都经历过一场蜕变,否则还是会有战争。”你是否赞同这一见解?为什么?
明确:
(1)这里强调“所有人”,照应了前文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战争发动者的罪过一样大这一见解;说明要接受蜕变的是所有人。而非几个战争狂。
(2)这里的“蜕变”是个比喻的说法,意思是说所有的人都必须彻底改变思想,认识到战争是所有参加侵略行为的人的罪行,并且每一个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在接受着它无情的折磨,所以无论罪行大小,思想根源是一致的,不蜕变这种内在的思想根源,人类迟早还要受到战争狂魔的迫害。
6、在所选的最后一则日记中,安妮写道:“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对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明确:
如果安妮以自己的遭遇就此提出人的内心世界是邪恶的,那也不符合作者的思想逻辑。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从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获得的帮助,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她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胜野蛮,这是很正常的。
四、课堂小结:
《安妮日记》见证着战争与迫害,见证着安妮两年来藏匿与充满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打动着人心。在她的日记中写道:没有了日记,也就没有了我。日记是安妮的心灵唯一可以自由生长飞翔的地方。安妮在没有日记陪伴下孤独死去,是她的哀伤,但日记没有随她消逝,这确是我们的幸运。让我们珍惜这个幸运!
五、课外作业:(写作练习)
关键词: 小说《阶级之爱》 女性 创作视角 创作手法
生于1947年的女作家卡琳・施特鲁克凭借其处女作《阶级之爱》一举成名,成为70年代德语文坛的宠儿。《阶级之爱》是德国上世纪70年代第一部用自传式的写作手法,尝试从女性自身的角度出发,真实地反映和描写妇女生活经历的文学作品。①它打破了在政治化过程中所推崇的如批评、谈话、论战性的文章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打破传统的日记及自传的方式,将作者的自身经历融入到作品中,从而更加真实地表达了妇女从苦闷和彷徨中逐渐觉悟,开始思索自己的人生,重视和寻找自身价值,有意识地追求自身解放,努力实现自我的愿望。小说《阶级之爱》获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她把批判性的文字、书信、梦境、回忆交织在一起,加以自由联想,从而产生了间离效果,拟想的叙述者力图通过这些文字搞清她的处境。这本书使读者产生一气呵成的印象”。②
一、创作视角
《阶级之爱》的创作视角,一方面面向外部世界关注社会生活,一方面将深情的目光投向女性“自我”,因此又被视为是一部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发轫之作。在小说中,作者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描写了一名年轻女性和两位男子的爱情关系。工人家庭出身的女主人公认识了工人H并嫁给了他。她曾对家庭生活抱有美好的希望,对丈夫H充满了柔情蜜意。但现实却使她对这同一阶级出身的一对年轻人之间的爱情大失所望。H在外积极工作,但回家后对妻子拳打脚踢,实施暴力后又千方百计请求妻子的原谅和信任。③后来主人公又真心实意地爱上了一位医学教授的儿子――作家Z。但这位作家却以“如果我们继续相爱就是对H的阶级背叛”④这样可笑的借口抛弃了她。
书中没有什么故事情节,贯穿整个小说的爱情线索把主人公所处的现状和对于往事的回忆和思索有机地联系起来。女主人公坎坷的生活经历和不幸的爱情与婚姻使她自始至终处于矛盾的社会地位之中。她是工人的女儿,上了大学,成了作家之后似乎社会地位在不断提高,但她却总感到与上流社会格格不入,她曾爱过两个不同阶级的男子,但两次爱情都不成功……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主人公向往温暖、理解、幸福的内心世界和她在现实中所处的“没有语言、没有故乡、没有阶级”的可悲境地。
现实生活带来的是巨大的痛苦和多次的失望使主人公曾多次表示不想再活下去,她认为在这个病态的社会里“唯一的出路就是自杀”。⑤这也反映了在所谓高度发展的社会中,妇女得不到理解和尊重的事实。妇女在男子面前“无话可说”。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中,男子说了算,女子只能服从。其实,她不是无话可说,而是说了无用,没有人听,她们被迫放弃了表达自己意愿和要求的机会。
为了忘却和逃避现实,她们拿起了笔,用写作描述自己的经历、追求、理想,表达自己的爱与憎,尤其是用笔唤出现实生活中不曾有过的、自己向往的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阶级之爱》的女主人公认为:“写一本书就是一声呼喊,一声救命的呼喊。”⑥写作使她得到了拯救,给她的生活带来了转机。在写作过程中,她通过回忆认识了自己,明白了应走的道路。在这个意义上女作家施特鲁克成功地把自己和作品相连。
这部小说具有明显的批判现实、批判社会的倾向。透过男女关系的表象,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那种冷漠、毫不关心、互相利用的实质。《阶级之爱》告诉我们,物质的极大丰富不能给人带来幸福,只有物质利益不能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充实,不能使生活有意义。对她们来说外部世界变得越来越陌生,妇女在这个社会中找不到自我,找不到安全感。她们向往“世界的人性化”。⑦
二、创作手法
首先,作品运用了对话和个人独白的表现手法。其中的对话都是间接引语,它清楚地再现了男女主人公同床异梦、在思想感情上彼此视为陌生人的过程。小说中的内心独白更使作品具有明显的再现个人经历的自传体的特点。它一方面反映了妇女无人问津、孤立无援的境地,另一方面也是表达妇女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她们对于人生的认真思索和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意愿。
其次,在作品中叙述梦境和表现幻觉、幻想也是女作家惯用的创作手法。主人公的梦境是现实生活的某种概述和反映。主人公既然感到在对方面前无话可说,于是只好在幻觉中生活。她在梦境和幻觉中曾多次和自己的爱人一起旅游,过着自己渴望的生活。在幻觉中,人们能说出真话,实现自己的愿望。主人公曾说,在幻想中“可以不必生活在强迫的环境之中”。⑧妇女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细腻的感情可以通过梦境和幻觉得到最充分的体现。现实生活和环境剥夺了她们寻求幸福的权利,于是她们只好在幻觉中生活,在梦境中寄托自己的愿望,表达自己的爱憎。
以写信和日记的形式表达意图也是妇女文学作者喜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小说主要采用日记形式,间或也应用书信体,有的段落是女主人公写给自己的信。这可以视为另一种形式的对话和独白。运用这种文体作者可以更加完整全面地阐述自己的思想、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某一问题发挥自己的见解,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主人公主观愿望、真实思想表露的重要手段。
与男作家塑造的妇女形象不同,妇女文学中不少作品是作者自己生活经历的再现。主人公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出现,这使作品更具有真实性,更发人深省。女作家笔下的人物不再甘心扮演千百年来社会和传统分配给她们的角色,她们思索自己的人生,重视和寻找自身价值,努力实现自我,这是她们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三、结语
上世纪70年代德语妇女文学是女性通过文学创作表现自我意识的觉醒。她的形成和发展使妇女在文学这块男子世袭领地上终于占有了一席之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妇女文学也值得我们去认识和研究。
注释:
①Karin Richter-Schr?ider: Frauenliteratur und weibliche Identit?]t: Theoretische Ans?]tze zu einer weiblichen ?sthetik und zur Entwicklung der neuen deutschen Frauenliteratur. Frankfurt: Verlag Anton Hain,1986.
②贝恩特・巴尔泽等编著.范大灿等译.联邦德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396.
③Karin Struck: Klassenliebe. Suhrkamp Verlag, Frankfurt am Main,1973:146.
④同上:241.
⑤同上:183.
⑥同上:81.
⑦同上:95.
⑧同上:25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