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形象

文化形象

时间:2022-02-23 16:41:04

文化形象

第1篇

关键词:原始艺术;文化形式;象形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210-01

如果看到有人向你的照片吐唾沫并将其踩在脚底,你会如何呢?年轻气盛的男孩遇到此事,结果大都是一场恶斗,怒火中烧的男孩会给予另外一个男孩以最大程度的打击,作为他对自己的象征性侮辱的报复,倘若是女性,则顾不及一惯贤淑风范,气急败坏地质问另一女性,最终会一股脑儿以刻薄的话语作为回赠。我相信原始人类亦或如此的反应吧!

一、历史孕育出独特的文化形式

生存的需要,将历史就定格在那里。两百多万年前的地球是一个什么样子?我想不仅仅用贫瘠就可以形容的。人类凭借着不断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的经验,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各种石器工具来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现今幸福的我们只要拿着照相机,站在各大博物馆陈列窗的玻璃外,就可以“重现”那段历史了。我们不用再经历那样贫苦的日子,就能听到尘封于黄土之中的传说,还有继承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智慧工具。当第一件石器工具被制作出来的时候,人类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生产力的提升,工具制做的越来越精细。于是审美意识不顾一切的萌牙了。一开始的纹样杂乱无章,但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不断觉醒,这些纹样自然而然的得以改良美化,成为一种独特的形象型文化。这同时也印证了人类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思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所提出的: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最基本的生理上的需要到最高形式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再认识形象型文化

形象型文化的数量与种类很多。各种符号和几何文样,给我们质朴的艺术感受。但乍一看,就让我们参透符号背后的意义有些牵强。这不仅仅是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就可以的,将其还原为某种事物的原形,还要为我们这种想象配上合理的解释。有关原始艺术的著作中曾提及,抽象符号发生的很早,有些最初的刻画记号可能是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尼安德特人所为,有一些记号可能是有意识的刻画,但它们大部分缺乏任何一种符号的解释基础。

抽象符号在旧石器时代应该是有明确含义的,只是它的语境关系已经完全消失,而想完全复原语境关系是无法办到的。就像如果1799年拿破仑的士兵没有偶得“罗塞达石碑”,人们也无法窥视象形文字的端倪。因此,这些历史现状的逝去,直接造成了我们理解上的困难,在现在的人和作品之间形成了一个真空的地带。

不过这也让人感到兴奋,正是这样一个真空地带留下的悬念,成为了众多学者发挥的空间;正是这样一个真空地带留下了契机,让我们寻到更强大的事实,从而“前辈”们的学说。

三、独特文化形式的群体

音乐是不分国界的。我引用过来有两个用意:音乐仅指经过历史洗礼后,流传下来的; 国界并非只指实际距离,更重要的是时空。它和我们的远古艺术具有类似的元素。大调使人感到愉快、精力充沛,而小调乐曲则给人柔美、抑郁,映着淡淡的哀伤;战歌鼓舞人心,抒情歌放松心绪。无论是美洲人还是亚洲人,尽管其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有多少人震撼于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又是如何惊叹于1818年,失聪了的作曲家亦还能创作如此的不朽之作。音乐是这样,美术亦是如此。着眼中国,倘若你身临总长八千余千米,东起黑龙江宽甸,西至甘肃嘉峪关,最初源于没有任何机械,秦始皇动用了近百万劳力修筑起是万里长城,而没有激动起心绪吗?还有那位于陵园夕阳东门外三公里处,被称为世界第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还有俗称千佛洞,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远古人类所遗留下来的那些无言的原始艺术作品中,的确有许多地方是我们所无法知晓和推测的,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们从作品中得到美的享受,在产生愉悦的同时还会惊叹不已。所有的艺术都一样,不仅是具历史价值,也具有超越历史的永恒的审美价值。鉴于此,毕加索曾为阿尔塔米拉洞窟的野牛岩画而感叹,“在我们之中,谁也画不了那么好。”是否可以假设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毕加索,后期画注目于原始艺术,受到了扣特尔人在独木舟船上画的狼的启发,而于二战时期创作了《格尔尼卡》。

转念一想,我们置身于那些年代距今较近的作品面前又是如何呢?不去探究作品的背后,同样还是一脸的茫然啊!

参考文献:

第2篇

摘要:文化和国家形象都是构成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因素。文化被国际社会认可和接受的程度是衡量其国家形象的重要标志,文化作为民

>> 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塑造 论文化软实力构建与国家形象塑造 软实力与国家形象的提升 武术文化传播与国家软实力 电影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国家形象传播 文化的科学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 论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发展战略选择 塑造国家形象 提升国家软实力 影视文化的价值观导向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文化引力与国家形象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权力、软权力与国家形象 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谈判 试从翻译角度谈汉语拼音与国家文化软实力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中国戏曲走出去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提升审计师文化软实力与国家治理的思考 广电传媒影响力与国家文化软实力 国家形象:软实力的源泉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转自董青岭,李爱华.和平.发展.合作[J].理论学刊,2006(4):71.

[5]巴瑞.布赞.中国崛起过程中的中日关系与中美关系[J].刘永涛译,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7):18.转载自蔡拓.当代中国国际定位的若干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0(5):127.

[6]刘建飞.和平崛起是中国的战略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2):37.

[7]范玉刚.中国形象:定位于全球化与民族化之间[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5):17—18.

[8]吴励生.在他者的意象关联性中重塑建构主体性中国形象[J].社会科学论坛,2008(11):57.

[9]范玉刚.中国形象:定位于全球化与民族化之间[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5):17—18.

[10]范玉刚.中国形象:定位于全球化与民族化之间[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5):18.

第3篇

关键词:天山网;内容分析法;新疆文化形象;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061-02

一、引 言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在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方面,文化软实力无疑是重要组成部分。而关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大课题,就是一个地区文化形象的构建,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应非常重视其发展。文化形象的构建,除了常规国家对外交流、主流媒体的宣传外,新媒体中的新闻网站报道在近年异军突起,成为国家文化形象构建中的主流力量。

现如今互联网发展神速,各家媒体寻求转型,开始变革单一的表现形式为多元化。其中,尤以新闻网站引人注意,它以覆盖面积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深远等特点,成为目前大多数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多民族聚居是新疆的典型特点,近年新疆大力发展互联网水平,新闻网站也随之发展起来,天山网就是新疆新闻网站发展的一个典型。

天山网是经国务院新闻办审核批准、于2001年开通的自治区唯一可以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媒体网站。目前“天山网”在新疆境内众多网络媒体中有“新疆网络新闻媒体龙头”之称。经过十余年发展,“天山网”在频道和栏目建设上取得了重大成效,己开设12个频道,包括新闻、视听、法治、评论、兵团等,及上百个栏目。网站中最为重要的新闻中心和频道中心,下设于网站“新疆”栏目里。本文拟以“天山网”汉语频道新闻中心的文化新闻为目标样本。由于新闻中心文化频道信息量较大,因而本文仅对文化频道的报道做数量统计和内容分析。“天山网”为不定期快速更新,内容庞杂且新闻报道不好统计,故采取间隔抽样的方法,从2016年1月1日开始,每隔二十天抽取一个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即总共抽取19个样本群为目标样本作为研究对象。

经分析,在这19天中,“天山网”汉语频道新闻中心关于文化的报道有53篇。其中,疆内新闻共34篇,国内其他地方的新闻共19篇。本文以议程设置理论和媒介框架理论为支撑,对这53篇报道进行研究分析和框架重建,总结归纳其呈现出的新疆文化形象。

二、“天山网”汉语频道对新疆文化形象的呈现现状

塔奇曼认为,通过新闻这个窗口,人们可以充分了解世界,新闻也跟所有描绘世界的框架一样,有框架。通常情况下,人们用此对社会现象进行诊释、对外在世界进行评议。新闻人的日常,即利用“把关人”权利选择性地报道新闻,以特别的方式来组织和呈现事实,进而创造社会形象,即媒介形象。相比较于去反思媒体所报道新闻字里行间的意义,受众更愿接受既定总结报道。

本文选取“天山网”汉语频道新闻中心文化新闻报道各领域中的新闻,结合框架理论,从七个类目展开研究,即艺术展览及表演、娱乐活动、文化交流活动、体育活动、文学活动、典型人物报道、综合活动。

从表1可以得出,在总共53篇报道中,发生在疆内的新闻数量为34篇,占到总比重的64.15%;发生在疆外的新闻数量较疆内相对较少,数量为19篇,占比为35.85%(如表1所示)。

通过对目标样本内容的统计数据得知,在53篇文化新闻报道中,关于艺术展览及表演内容的新闻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数量为29篇,占比为54.72%;在剩余六种类目里,文化交流活动新闻报道数量占比相对较高,为20.76%;其余娱乐活动、体育活动、文学活动、新疆典型人物报道、综合活动新闻占比较小(如表2所示)。

经上述样本数据分析得出:“天山网”汉语频道文化新闻报道对新疆文化形象的构建不完整,且存在严重偏向性,艺术展览和表演等的客观报道占比太大,而对新疆文化多元报道框架欠缺,忽略了新疆文化的现代性发展。

三、报道呈现的问题和不足

1.文化形象构建重视程度不够

相对政治和经济新闻,文化新闻报道比重较小。在全年新闻中心新闻报道中,政治、经济、社会类新闻总占比大概达到了80%以上,而文化类新闻报道数量相对较少。在19个目标样本中,最多一天的文化新闻有8篇,最少时甚至零更新。这明显透露出新疆媒体及政府对文化形象构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新疆文化多元报道框架尚需完善

通过对“天山网”新闻中心文化新闻报道的统计分析,得出:从议题及类目看,报道种类分布较多,呈现出多元态势,但也存在较大问题。在统计得出的八个议题中,新疆文化形象的构建不完整,且存在严重偏向性,艺术展览和表演类新闻占比太大,为54.72%;第二占比为文化交流类新闻,占比20.76%;其余不管是娱乐类、体育类还是文学类等新闻,占比都低于10%。这说明新疆文化多元报道框架存在严重漏洞。

3.政府的主流宣传报道占比太大

从报道技巧来看,在选取的目标样本中总共53篇新闻报道里,正面及中性报道占据主流,几乎占到100%,少有负面及批判性报道。而且,作为一家新兴网络媒体,其文化新闻的报道仍主要采取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即对新闻事件主要采取文字报道,而少有现在大力发展的图片新闻报道和视频新闻报道形式。

4.新闻来源多为转载疆内传统媒体,原创新闻较少

通过分析样本数据,“天山网”作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网络新闻媒体龙头”,在其文化新闻报道中,大量报道仍转载自疆内传统媒体,占比达到80%以上,原创新闻相对欠缺。

四、几点建议

麦克卢汉认为,新闻媒体在平常报道中常如教师一样摆架子,而此造成的后果便是,受众对媒体报道的信息不易拒绝,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受传媒影响,影响其行为、态度以及认知。

丰雪在2014年曾说过:“国家形象是一国在国际社会新闻流动领域中所形成的国家形象,抑或是一国在他国新闻媒介的新闻报道言论中所表现出的国家形象。”这说明,媒介在国家、地区形象构建中,起着很大作用。本文根议程设置理论和报道框架的建构,整体得出,媒体在建构地区或者国家形象方面是可行的且可变的。

通过对“天山网”汉语频道新闻中心文化新闻目标样本的上述分析,得出:天山网建构的新疆文化形象基本上侧重文化交流且在多元文化建构上有所欠缺,文化活动报道频繁呈现精彩缤纷之态但正面宣传气息太重,新疆地域特色还有待进一步强调深化。

第一,“天山网”应在汉语频道新闻中心文化新闻的报道上丰富媒体议题、多元报道默化受众观念。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自古以来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且新疆孕育着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媒体如天山网在报道中有充分的素材可以挖掘报道。

第二,受制于中国传统媒体报道的固有特色(“报喜不报忧”),及新特又敏感的地理位置,新疆众多媒体在文化新闻报道上多侧重于偏歌颂和中性色彩的文娱表演和展览活动,正面颂扬比例太高、政府宣传痕迹太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内外受众对新疆文化的心理认知,进而直接影响新疆文化形象的建构。

第三,通过分析“天山网”对新疆的文化形象构建可知,其仍是侧重于展现新疆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化表现较少,对多元文化的定位不够清晰,致使新疆的现代文化核心凝聚力无法完整表述。任何文化只有回顾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三者合力而为,才能锻造属于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属性。天山网在文化新闻的报道中,应多展现新疆各少数民族和汉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集中展现新疆立足于当下与未来,兼容并包、开放有序的现代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1] (美)塔奇曼著.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做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2] (美)M.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G].舆论季刊.,1972.

第4篇

在我们通过文艺作品读出有关法国人的浪漫、英国人的高傲和美国人的强悍之时,好莱坞的导演们却从中国作品中仅仅读到了有关中国的功夫、带神秘色彩的蒙昧东方之类的东西,以致在大英博物馆这样的科学殿堂,中国人依然保持着留长辫穿马褂的形象。电影演员陈冲在经历好莱坞近20年的打拼之后,曾深有感触地发现:“在好莱坞,包括李连杰和成龙,片商只会看到你的东方特征――男的要会打,女的要有东方魅力。”“会打”指的武功,而“东方魅力”无非是些“打女”、妖女、、小妾之类。陈冲的感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除了洋人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无知和浅薄之外,还有他们关于中国社会形象的扭曲的把握。这其中,排除政治偏见和种族歧视的因素,文化传播中有关中国形象的“塑造”也难辞其咎。

关注“文化中的国家形象”(或者说“国家的文化形象”),是当下国际交往中不容轻视的时代话题。

国家的文化形象作为国家文化传统、文化创造、文化实力的集中体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精神风貌,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消化力和创造力,也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文化形象不仅是国家经济形象和政治形象的精神支撑,是国家宝贵的无形资产,而且还是展示自己的窗口,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对话、提升国家形象的平台。处在全球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激烈竞争的历史时期,一个国家不能靠贴牌生产、加工贸易走进世界强国之列。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不能满足于做人家的“硬件加工厂”的角色,要彻底改变对外文化传播的严重赤字和文化入超局面,在开拓国际经济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努力塑造与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形象。

目前,中国的文化实力特别是对外展示的文化实力仍然比较弱小。与中国对世界的了解相比,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却远远不及。北大教授汤一介在多次访问欧美大学后常常感到吃惊,除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学生外,其它专业的外国大学生几乎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在绝大多数西方人那里,中国文化无非是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或者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之类。好吃的中国餐加上非常模糊的孔夫子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普遍的皮毛的了解――在许多人眼里,中国要么很落后,要么很富有;要么很文明,要么很愚昧;要么很强大,要么很怯懦;要么很可怜,要么很可怕……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无论是友好的还是敌视的,其实都不是真实的中国。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在《治国方略――应对变化中的世界》谈到所谓“中国威胁”时说,中国不会构成冷战时期苏联那样的挑战。理由是中国现在还不是一个军事大国,今后也不太可能成为军事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用来推进自己的力量,从而削弱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播影响的学说;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作为一个叱咤政坛几十年的老牌政治家,她的话虽然有些尖刻,但确也比较客观。中国虽然不会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谋求世界霸权,但有一个定位准确、与国家经济社会相称的良好文化形象,无论如何都是中国人千方百计向往、梦寐以求实现的。

在全球文化交往中,中国文化资源还未能很好地转化成真正意义上的软实力。因为许多文化资源还只是潜在的能力资源,尚未能表现为较为普遍的对世界的文化吸引力,未能在国家政治、外交及价值观方面表现为普遍的价值认同和道德权威。这里即有对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缺乏清醒认识的问题。特别是经历过“五四”运动和“”冲击后,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依然十分模糊,也缺少较为明确的传统文化与时展相结合的具体方略,人们经常听到的多是些似是而非的语言表述,少了些切实可行的行动。我们对外文化推介抑或是对外文化展演,普遍存在把传统文化等同于中国文化的问题,以古典文化和古代题材居多,现当代令世人耳熟能详的文化较少,特别是对现实世界人类面临的许多难题能给予令人信服解答的东西更少。而且,即便是世界公认的传统文化,我们能够站在当下历史高度给以新的诠释,使之转化为现实文化品牌者同样是凤毛麟角。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一片加强声中淡化,许多文化宝藏蒙尘甚至流失;传统艺术中的琴棋书画沦为某些人沽名钓誉的工具,其中的风采、个性和奥妙被忽略。同时,还有对现当代文化的对外传播,既没有完整的规则,也缺少系统的归纳、界定和强有力的推广与介绍。总之,如何发掘、整理、弘扬传统文化,如何繁荣并推广当代文化,如何在对外开放中实施中国文化客观务实的自我定位,我们仍然缺乏系统扎实的战略研究和切实可行的具体规则。这就是我们在经济实力大幅攀升的同时,文化形象相对软弱的症结所在。

要重塑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形象,首先应当坚持立足现实、面向世界、着眼未来的原则,有计划地系统而深入地审视、发掘、转化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发展、提高其中富有价值的进步内容,克服、剔除其中不利于社会发展的落后内容,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并结合社会实际和时展,对传统文化以创新阐释和价值重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宏富的整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追求,蕴涵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质。从发展的阶段性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并自我更新的过程。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而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贵和尚中、仁民爱物、修己安人、天人合一、整体为上等,都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精神;就中国近代传统文化而言,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科学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等,反映了新的时代的文化精神,是古典文化精神的更新和进步。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还是中国近代的传统文化,有些基本价值理念是贯穿始终的,比如,崇尚民族气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对自己:“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三省吾身”,诚信,廉洁奉公,“慎独”;对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而不同”,“三人行,必有我师”;看待周围的事物:“天道有常”,“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等。这些基本价值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价值,反映出中华民族文化特质。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在其数千年发展中,也逐渐积淀了某些不良因素,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例如,个人专断、宗法亲情、反对竞争、轻视效率、贬斥利益等等,都是应当批判和剔除的。

一个新时代不可能建筑在旧文化之上,文化若不随时代变化而加以改造和转换,则会拖延新时代进程。文化的改造和转换要汲取人类一切有益的文化成果,特别是西方文化中的科技理性、社会理性和人文理性精神。让科技理性为科学技术进步提供基础;让社会理性为民主和法制建设提供依据;让人文理性为民族品格完善、人文精神重塑提供保障。用科学和理性的方法来审视周围的一切,用民族精神的重铸为道德和理想迷失的当下找到精神家园。因而,我们既要防止把民族文化复兴变成对缺少“求真”、“批判”、“实证”科学理性精神内核的儒学文化的复古,也要防止后现代主义泛滥,不能一味地把对现代科技批判当作文化建设的依据。在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中,在尊重并吸收那些为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和民众认同的文明准则、价值观念,将它们作为建构新价值共识的重要资源的同时,凸显中国文化主体性,从传统文化与历史经验中引申发展出新的价值观,熔铸出具有现代性新质的文化来。罗素早在1922年来中国考察后,就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过:20世纪里,中国人要急于改变自己的落后现状,不可能摆脱西方文化的影响。如果中国完全屈服于西方文化,将是人类历史的悲哀!解决中国问题要靠中国人自己。今天的中国对于世界的关怀已不再是当年那种饥渴盲目的冲动,而将秉持一种更智慧、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承担起建设文化的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

其次要加强规划,明确目标,从维护我国文化传统、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的高度,加强国家当下的文化创造,不断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在全球交融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

从思考人类的现状与未来、解决当下面临难题、拓宽发展思路的创造活动中展现智慧的火花,创造出属于既能为13亿人民所认同又能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产品,向全世界展示一个伟大民族在新世纪焕发新生机的精神风貌。在对外文化交往中,要防止一味地投洋人所好、按照别人设定的路数去生产文艺产品的做法,绝不能让那些荒蛮古拙的原始生态、勾心斗角的宫廷斗争、江湖儿女的恩怨情仇和以打打杀杀为主的“中国功夫”,在不自觉中向世界展示着另类的中国社会的文化形象,印证甚至助长西方社会对于中国的偏见。要善于跨越一切人为障碍,敢于用自己独具感染力与亲和力的方式树立人类公认的文化标准,用全新的民族品牌推销国家的竞争实力,用崭新的文化形象展示民族的文化风采。

第三,要积极发展和壮大中国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一方面是社会化大生产和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表现为各行业中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它是在市场化程度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可交换的文化商品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只有获得它的当代形态,通过并借助文化产业的媒介系统才能实现其价值存在和有效传播。而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一般性满足经济文化发展需要,而是对一种新型战略资源、战略市场的掌握,是新一轮全球范围内文化的争夺战。

当然,发展文化产业不能只重产业而轻视文化,把文化产业仅仅看作是个经济问题,而应视为一个关乎民族、国家的文化身份、文化形象和文化安全的问题,关乎一个民族文化原创力的大问题。如果单纯受纯粹的经济利益驱动,不重视文化基础理论研究和文化的原创性建设以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大量的优秀人才、优秀文化资源就会造成严重浪费,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就会大大降低,民族文化大师的培养和国家文化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就会化为泡影。如果过于放纵文化产业化中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过分倚重文化的娱乐功能,无端推崇那些畸富人群骄奢淫逸的炫耀性、夸饰性和奢靡化的文化消费,任由各种毫无档次的娱乐、选秀、游戏、恶搞、戏说等恶俗文化的流行,引诱文化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追求极端享乐主义的文化消费方式,就会导致全社会价值观念的迷失,进而导致全民文化素质乃至道德素养的滑坡。世界范围内,某些国家推行文化商品化带来的商品拜物主义思潮,暴力、黑幕、犯罪、和“娱乐至死”带来世风日下,创意消失带来的心智枯萎和官能肥大等,正在成为破坏人际和谐、阻碍社会进步的精神海洛因,其惨痛教训值得记取。因而,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必须始终不渝地把文化产业中的“文化”作为产业的主题,须臾不可或缺地注重产业中文化的创造,注重创造中的产业运作,注重消费中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内涵,不断推动文化与产业良性互动,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坚定不移地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走出去”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行业和民间的各种文化往来,二是文化的对外贸易与民族文化的国际认可。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否走出国门,产生国际影响,直接关系到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和传播,在国家文化形象的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文化要展现民族的良好形象,对他国受众发挥作用,首先必须进入其主流文化市场。仅就文化贸易而言,现阶段全球文化市场容量达12000亿美元,主要集中于电影、音乐唱片、动画和电脑游戏等大众娱乐项目,各国不惜血本争夺这一市场。美国在世纪初文化产品出口达700多亿美元,它所属的某些大型国际传媒公司产值就超过我国全部文化产业总产值,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GDP。由此造成发展水平、创造产值和市场开放领域的不对称。发达国家与后发国家在文化市场上形成低位势反差,特别是直销、租赁、进口、分销制度的实施,让发展中国家面临文化市场被外来文化占领的危机。跨国文化企业的垄断,使越来越多的高附加值、低成本的文化产品向发展中国家倾销,控制着全球文化产品消费市场。他们不仅控制着国际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向,而且代表其利益的国际投机商还操纵整个国际文化市场。毕加索、凡高的油画动辄就是八九千万甚至上亿美元,而东方艺术家的写意画、陶艺品、非洲艺术家的木雕等却没多大价位,这是由西方对世界文化谱系的扭曲设计决定的。

第5篇

关键词:话剧演员;“文化”形象;学者;敬畏;真我

中国古代的评论家用“才、慧、致”来概括一名有成就或者较有成就的演员需要具备的素养。所谓“才”,指的先天的自然享赋,包括演员的容貌、声音和体态等自身先天条件;所谓“慧”指的是后天的体验,包括演员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而具备的对事物观察、感受、理解、想象和表现等各种能力,这其中的“慧”就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文化素质,相当于后天经过努力而获得的各种知识和能力。所谓“致”指的是演员个人的风格韵致,特质演员在表演上所呈现出的独特审美特征,也就是演员个人艺术风格。那么,话剧演员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文化”形象,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和理解话剧演员的“文化”形象?

一、演员“应该是学者型的演员”

1956年北京人艺进行12年规划时,焦菊隐提出:“要把北京人艺办成学者型的剧院。”曹禺院长也明确提出:“人艺的演员,应该是学者型的演员。”作为具有独特表演风格的国家级话剧院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自1952年建院以来,始终坚持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坚持话剧民族化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创作演出了包括《龙须沟》《茶馆》《雷雨》等一批经典剧目在内的300多部话剧作品,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著名文化品牌,并在国际戏剧界占有重要地位,不愧于国际级艺术殿堂的称号。2010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全院大会上,正式延续了前辈们的遗愿,提出了“在继承中发展,为建设学者型的、世界一流的剧院而努力奋斗”的口号。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李默然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编剧、导演、演员、舞美上都涌现出了一大批造诣深厚、令国人骄傲、令话剧界朋友骄傲、非常有文化底蕴的艺术家。这样一个艺术团对保证了北京人艺的创作、演出,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青春活力和感人的艺术魅力。这样一个团队,也给我们全国话剧人树立了一个榜样,北京人艺始终恪守以为人民演出作为创作的中心。这是这样,北京人艺才会出现哪怕是在舞台上跑了一辈子龙套的演员,也被人民誉为表演艺术家。

二、演员要对艺术有信仰和敬畏

关于民族化探索,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们的表演对民族气派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形”、“神”兼备,舞台上呈现出来的很多艺术形象,都是经由诸多艺术家费尽心力创作出来的经典,表现出了中国人独特的价值伦理、生命观念,渗透着中国人最为内在的精神气度。作为话剧演员要对话剧艺术保有一种信仰和敬畏。曹禺先生指出:“北京人艺有很多经验,但是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艺术家们对戏剧艺术的痴迷热爱,对戏剧艺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治艺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或许就像北京人艺的艺术家所言:“戏比天大”这四个字,生动概况了北京人艺传统的精神内核。作为话剧演员,要有自己的艺术品格:坚守戏剧的良心,坚守戏剧的本色,坚守戏剧的真我。不跟风、不媚俗、不跃进,永远按艺术规律办事。

三、演员“要学做戏、先学做人”

老北京人艺的表演艺术家们的“学者型演员”气质是大家公认的,这些艺术家们对整个话剧圈的演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几乎所有学习表演的人、想做演员的人都以“北京人艺”作为顶礼膜拜的艺术圣殿,因为那里很多老演员不仅仅是“表演艺术家”,而且是“德艺双馨”的“学者”。曹禺先生说过“演员到最后拼的就是修养”;于是之说“要学做戏、先学做人!”等,都成为人艺甚至是所有的演员的座右铭。曹禺先生经常鼓励人艺的演员们多读书,他说,只有眼界高了,你才知道自己的手是低了。艺无止境、触类旁通,他们自觉地生活中积累,在知识中沉淀,从中生发出艺术的灵性。

四、演员要博采众长“戏外有绝活”

在老一辈艺术家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演戏之外的绝活,于是之的字、蓝天野的画、苏民的诗都传为佳话。现如今,从北京人艺走出来的青年演员们也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他们的神韵中总有那么一股“书卷气”,透着文化的“神”和艺术的“范儿”。吕中老师说:“为什么说北京人艺的老演员们是学者型的,因为他们要演人物,要深刻地体会,必须不断地学习看书。在排演的过程中,不断地捕捉扮演的人物,因此心理学、美学、哲学,什么不懂?要表现各种人物,就要懂得人物的形式,因此琴棋书画都要精通。要和京剧院演员学京戏,和曲艺团的演员学曲艺,陶冶情操。”

五、演员要保持和坚持着艺术上的“真我”

在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时代,作为演员,尤其是话剧演员,更应该显示出不同的气质和品格,在艺术创作上不赶潮流、不急功近利、不好大喜功、更不沽名钓誉,始终保持和坚持着艺术上的“真我”。不跟风、不媚俗、不跃进,永远按艺术规律办事,用曹禺老院长的话说:“骆驼坦步。”冯远征在演《茶馆》的时候,86岁的老父亲几次下病危通知,他每天去剧院之前都会对家里人叮嘱:“我现在要准备演出,无论发生什么事,晚上十点半以前不要告诉我。这就是人艺培养的演员。人艺的演员很多是“明星”,却不同于其他的明星,他们在高额的影视剧片酬的诱惑下仍然坚守着“人艺”这个舞台,至少每年都会回剧院的舞台上演戏。即使是在影视剧组里工作,人艺的演员的表演风格、及对晚辈的提携关照、包括对年轻演员在表演上的指点也是有口皆碑的。这无疑是在话∮笆尤里竖起了一面标志性的旗帜,让大家都以人艺演员为榜样,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修养,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表演技巧,不停的进行各方面的学习。

六、结语

北京人艺的演员朱旭经常引用洪深先生的话:“不会演戏的演戏,会演戏的演人。”“今天仍活跃在舞台上的话剧人,应该把舞台当做聚集能量的地方,以一代代戏剧艺术家们严谨、敬业的工作态度为标准,创作出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话剧作品,把话剧舞台当做献身的圣坛。”

参考文献:

[1]杨建慧.青年演员应提高文化素养[J].东方艺术,2008.

[2]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

[3]曹禺.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序[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第6篇

【关键词】外墙;装饰;形成;城市;文化形象

中图分类号:TQ174.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城市的外墙装饰对于城市的形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城市的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项工程就是对城市建筑的外墙进行必要的装饰,装饰的要求要和城市的特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形象,所以,我们深入的分析如何将外墙装饰和城市文化形象结合很有现实意义。

二、建筑外墙装饰的概念及重要性

建筑外墙装饰是指设计师有目的的营造特定的气氛在城市建筑呈现在公关空间的部分,进行的雕刻、绘画等艺术手法修饰墙体的艺术方式。

建筑外墙装饰是建筑的一件衣裳,纵然建筑内部的空间造型丰富,没有与之相配的外墙装饰,对建筑而言也是一大劫难,使城市公共空间显得混乱,影响人们日常的视觉审美感受,所以,我们要对这个城市的“衣裳”给予充分的重视。

三、外墙涂饰质量与城市亮化的关系

城市亮化的主要工作:首先是整治市内街道,安装各式灯具、种植各种花木草皮和设置各样喷泉水幕;其次是整治风景区、风光带和建筑物的外装。运用色彩、灯光和布景等,可亮化城市环境和装扮城市形象。所以,建筑物外墙色彩的出新是城市亮化不可缺少的内容,搞好建筑物外墙涂饰的质量是做好城市亮化工作的先决条件和有效保证,它们之间是影响和被影响的关系。

四、城市建筑物外墙涂饰出新的重要性

近来,各地的报刊、电视等传媒对城市亮化的相关报道越来越多,城市规划设计越来越注重环境,并且将某些规划设计方案放置在公共广场,向广大市民公示以征集合理化建议。同时政府又成立了相应的城市亮化与环境改造整治专门职能机构。通过对老城改造、环境整治,将城市主干道两侧的具有历史文化代表性的个体建筑物,用色彩、灯光进行特殊的亮化处理,再现“通古达今”的近代与现代优秀建筑的历史风采。

我们常说,城市的外衣是建筑物,而建筑物的外衣是装饰色彩各异的外墙。说到建筑物外墙,它不但对建筑物内部结构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在外墙上采用不同的覆盖表层,还起到美观、装饰建筑物外观的效果。据报道,在欧美发达国家高层建筑采用高级外墙涂料装饰已高达90%,在日本亦已达到80%以上,在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高层建筑外墙必须采用涂料装饰已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在我国,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期,人们常用各种抹灰和镶贴块料覆盖在外墙表面。目前,我国正在新建的高层建筑物外墙用料已开始逐步由块料面层(磁砖、马赛克)转向外墙涂料。对于使用了多年的以磁砖、马赛克为主的这类外墙面,难免出现不同程度的粉化、裂纹和各种粘污,即使经常清洗也难以恢复原貌,所以需要对外墙进行重新涂饰,赋予新的色彩。但是无论是对新建筑物外墙进行涂饰,还是对旧建筑物外墙进行出新,都不能忽视建筑物外墙涂饰处理时应注意的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主要有哪些呢?其主要有外墙块料面层、涂料基层的裂缝、粉化、脱落、退色、渗漏,使用年限短等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问题,那么,出新只是短期行为。

五、公共空间中的建筑外墙装饰的文化作用

1、装饰作用

建筑外墙的装饰,通过材料、雕刻、绘画使本平淡无奇的墙面发生独特的魅力,从环境中凸显出来,体现建筑的个性、城市的文化内涵、烘托公共空间的气氛。将原本生硬的墙面变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2、心理及情感作用

建筑外墙已成为城市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随着当代社会生活的高度发展,生活在混凝土、钢筋水泥充斥着的城市中,人们对物质的需求逐渐转向对精神的追求,对自己生活的物质环境赋予感性意义,建筑外墙作为一个公共艺术的空间,人们对其艺术性有一定文化诉求,越来越多的要求一个富有人情味、能抚慰心灵的环境,有助于达到抒趣、调节心理的目的。

3、文化作用

建筑外墙的内容与建筑、城市环境相协调的装饰方法相结合,反映城市特定时期的文化内涵,以一种象征性的符号表达其城市个性,使墙体周围的空间环境具有特定氛围,强化空间环境气氛,墙体突破纯功能的作用,而进入纯艺术和心理的领域。如北京故宫中的九龙壁。

六、建筑外墙装饰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

针对上面提出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当前建筑墙面涂饰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急剧的影响到了我们的外饰质量,对我们建筑的外在形象大有影响,使其不仅在外形上受到影响,还对建筑的寿命大大伤害。所以说对建筑外墙装饰提出新的处理方案,克服这些不利因素至关重要。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改善这一问题,达到解决建筑外墙装饰质量问题的目的。

1、适当的选材

我们在选材时不能一味的贪图小便宜,一定要选择好质量好的材料,这样其实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弊的。我们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那么材料问题就比蚁穴问题严重多了,一座好的建筑其首要条件就是要好的材料。对于材料的选择有以下几个标准,首先必须要求材料的防水效果好,很多的建筑外墙装饰的质量问题都是由于材料质量不过关,这样不仅劳民伤财,还达不到实际的作用。同时,选捌时也要注意它的抗拉抗压性能,以防止墙面发裂,造成外墙装饰的不必要损失。

2、按要求施工。切不可偷工减料

在施工时一定要按照要求去施工,切不可急于完成任务二不按要求办事,施工人员要按照图纸设计好的去施工,不可心血来潮,随意更改窗户位置或是方向,以免造成受力不均。这样就会使原本一栋好的建筑变成一座危房,出现不应该有的损失。因此建筑人员要按照工期逐步施工,达到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要保证良好的质量,同时这也是一个施工人员需要具各的素质和品质。

3、使用特殊材料,做好防护措施

可以针对所处的环境使用特殊的材料,提高材料的成本以达到提高建筑使用年限的作用。做好表面的保护工作,一旦看出外墙表面出现问题,就要及时的去防护,避免继续严重下去,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如说当外墙表面出现裂缝时,就要及时的用材料去修补,这样的话可以加强建筑外墙的强度,避免了其裂缝的继续扩张,与此同时,提高了表面的亮度,提高建筑的使用年寿。所以说,对墙面做好防护措施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对于建筑外墙涂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去保持其长久性和美化性。

4、与建筑本身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原则

建筑外墙体装饰是环境艺术的一部分,在进行墙体装饰时需要考虑周围环境的特征,选择和运用材料时应与周围环境中的材料相对应。建筑外墙体装饰艺术与现代艺术有共生性,在公共环境空间中可以加入现代艺术的思维,根据需要形成艺术味很浓的环境。建筑外墙作为一个并非独立存在的艺术品,应融于整体或局部环境的布局中,形成空间分割或空间中心的组成部分。在艺术风格处理上和环境主题氛围和谐相处,与建筑环境相呼应。建筑外墙有一定的功能性作用,模糊艺术与现实生活的界限,成为表达生活艺术化的象征。

七、结束语

要想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必须严格对城市的外墙进行装饰,同时,在装饰的过程中,对于材料、工艺、技术的要求要高标准,只有高要求、高标准进行外墙装饰,才能够提高城市的文化形象水平,成为城市一个很直观、美丽的名片,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峰,我国建筑涂料的现状、应用及其发展[J],现代涂料与涂装。2006年01期.

[2]徐玲,刘宏萍,李月凤,增强外墙乳胶漆早期抗水性的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5年08期.

[3]张坚著.视觉形式的生命[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第7篇

提出“文化书法”的前提是对全化时代中国文化处境的深层思考。我曾多次强调,文化可以分为四个层面,一是器物类即通常说的科技层面,二是制度层面,三是思想层面,四是价值层面。第一层可以全球科技一体化,因为科学无国界,西方先进科技可以全盘“拿来”;第二层可以结合中国特色大量引进,成为制度并轨;第三层强调思想对话化,通过重建哈贝马斯所说的“交流对话”平台,可以达成一定的“文化共识”,第四层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血脉,对一个民族的存在具有文化生命和核心的意义。这表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不可能“同质化”“一体化”,只能相互理解尊重差异而走向“差异化”。全球化并非完全是一个同质化的过程,而是逐渐差异化的过程,也就是从同到异、同中有异的过程。这一差异化的过程促使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在这一差异化多元化的全球语境中,中国文化理应发出自己的声音。

近十年来,我的主要工作是围绕“发现东方”和“文化输出”[参王岳川著《发现东方》,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年版。]展开的,希望用现象学方法为被歪曲和误读的中国文化“去蔽”“还原”,强调中国文化的“身份立场”,并将思想中国或文化中国的理念以及当代中国的思想、学术和艺术可持续地进行“文化输出”,呈现给世界以恢宏、雅正、刚健、浑厚的中国“新文化形象”。[参乔力主编《中国文化经典要义全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书法是东方汉字文化圈的标志,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编码。书法是书写文字尤其是汉字的艺术,在世界各类艺术中只有书法和文字结合得最为紧密,一提到书法就不可能不提到汉字。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没有汉字审美书写的中国文化是难以想象的。

中国书法尽管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当代却面临诸多危机。其一,国际上对书法的理解有限,国际展出和流通的中国书法作品数量不足,层次低,质量差,严重影响了中国书法的国际形象。其二,国际书法的审美共识尚未建立,东亚国家之间甚至出现了对于书法文化话语权的争夺,中、韩的“书法命名之争”暗含了对于东亚文化领导权的争夺;日本对于本国现代“书道”的西方宣传攻势使其档在了中国前面,因此亟需建立中国书法的大国形象,使得中国书法获得国际性的审美共识,以应对书法的文字、形式和内容等最新变化带来的新问题。其三,书法在二十年“书法热”普及之后,对书法大家和经典作品推出的重大意义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从重视书法普及到重视书法提高的“书法文化转型”中,大学书法教育无疑责无旁贷。其四,书法的文化生存环境问题。书法脱离日常生活的实用功能后在当代无可挽回地失落了,在鼠标键盘的诱惑下,青年一代很少用毛笔写字,在波普艺术和大众传媒的轰炸下,黑白两色的书法艺术正在青年五彩斑斓的图像生活世界中走向“文化缺席”。

这给我们以警示:当代书法如果一味追求技术性形式性结构性,而忽略了文化性精神性和人格心性的提炼,那么青年一代真有可能最终抛弃书法。在消费主义成为时尚的时代,书法的真正魅力恰恰与诗歌、哲学和思想相通――其中蕴涵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昭显着特殊的文化魅力。因此,借鉴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文化中国”的观点,我将“书法文化”转型为“文化书法”。

人们都知道“中国文化”,但知道“文化中国”这一概念大概不多。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文化徘徊在时间性的争论中,不断重复着现代与古代、创新与复古、变革与守成等二元对立的争论,这些争论隐喻了古代中国被强行抛入现代西方世界体系中的尴尬角色,“古今之争”和“中西之争”归根结底还是在纳入西方框架内去思考问题,这在今天已经出现了现代审美疲劳和后现论疲劳。可以说,“文化中国”更多地从文化空间拓展入手:如果说“中国文化”是局限在中国本土的文化,那么“文化中国”就扩充了“中国”这一概念的空间范围,包括逐渐扩大的四个圈层:本土说汉语的中国人的文化圈,全球说汉语的中国国人的文化圈,说英语但思考汉文化问题的外国汉学家文化圈,不懂中文但喜欢中国的外国访问者旅行者文化圈。这样几个文化圈,把中国文化的涵盖范围由十三亿中国人扩展到全球范围的二十亿人,而成为开拓性的“文化中国”。不妨说杜维明消解了意识形态层面上中国与西方的对立,从而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空间。

同样,提出“文化书法”,意在重申中国书法的文化根基和文化内涵,强调文化是书法的本体依据,书法是文化的审美呈现。书法是“无法至法”的艺术形式,分内法和外法,内法包括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外法包括生命之法、境界之法和精神之法。书法超越技法而成为直指心性的文化审美形式,从中展现出生命的境界和哲学的意蕴。书法要达到炉火纯青绝不能满足于技法,真正的书法家都是在“技进乎道”的历练中去追求宇宙大化的心性价值的,那些止于技滞于巧的书法是不足观的。

当前,推出高水平的书法,建立国际书法审美共识,重视书法的原创性,关注书法对人的文化陶冶性,是书法界的当代使命。在孕育新时代经典作品的同时还要重视书法文化输出,从而在中国经济科技军事崛起的同时,正面展现中国新文化形象与和平崛起的身份立场。唯其如此,中国书法才可能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互动中去,才可能为世界所认可和欣赏,才可能成为世界精神生态重建的重要元素。

第8篇

一、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嬗变

中国的消费文化语境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时代的产物,在经济诉求和意识形态的推动下,我国的影视界开始对“红色经典”进行重温和再确认,同时也具备了一些崭新的时代特点,大众文化对红色经典有了自己的策略:政治主体通过和大众媒体的合作将红色经典进行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改编,通过大众媒体的讲述与编码,男权意识形态中的女性形象成为了一个新的卖点。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西蒙•波伏娃在1949年出版的著作《第二性》中所提出了“女性形成”的论点在这里得到了最贴切的体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影视剧中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的历史语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大众消费文化重新在中国得以确立,占主导地位的男权中心意识故伎重施,借助于消费文化语境的形成重新把女性推向了“被观者”的前台。大众传媒引导下的消费文化为女性提供了各种诱人的范本,召唤和规范着女性形象,也得到当代主流观念的认同。在具体的影视文本中,女性依然成为了“眼球经济”中最直观的欲望客体,女性特征演变成最成功的消费热点和卖点,而男性作为“观者”的价值观与消费文化语境融为一体,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和媒体的特意迎合成为一种合谋的文化消费景观。

(一)“贤妻良母”式的革命母亲。当今社会是大众消费文化塑造下的“草根”时代,以中国传统伦理精神推崇的道德英雄来对抗转型期娱乐到死、消费至上观念的蔓延所带来的集体失忆,在广大市民阶层中得到了情感上的认同。“家国一体”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普世母亲的“原型”客体共同塑造了荧屏中的革命母亲形象。高明的大众媒介把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人性美德和革命事业中的激情进行了巧妙的糅合,赋予了消费文化一种美好的道德载体,在观众观看改编的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同时,还能领会到中国社会传统美德。随着时生了变换,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换上了崭新的外衣,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大众传媒为我们的行为制造了新的标尺和价值体系,掌握大众话语权的媒体依然把母亲看成一种原型化的职业,一厢情愿地把她们固定在“贤妻良母”的文化角色上,其本身缺席了女人作为主体的概念,成为男性的“屈从体”,自身的主体性缺失得过于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影视剧对于妻子和母亲的呈现仍是传统意义上的东方女性,贤妻良母所承载的中国传统美德也是当下主流意识所宣扬的奉献精神等伦理道德的体现。

(二)主旋律和商业化的糅合体。以大众文化为核心的消费文化具有商业和娱乐的双重属性,主流文化恰恰找准了它的死穴加以吸收利用,这使得影视文化之中主旋律影视和商业影视作品的界限愈发模糊,通过商业美学改造的主旋律影视内化了主流意识形态,而商业影视则采用主旋律化的包装更好地实现了商业目的,从而主流意识形态的影视剧又迎来了第二个春天。这种崭新的影视文化形态需要一个崭新的艺术载体,由此商业主旋律的女英雄诞生了。女权主义理论认为:“看”是一种权力,那么这种窥视情景的建立是受男权中心意识所支配的。新时期,大众媒体刻意恢复了革命女英雄的女人属性,深入挖掘女性的附属价值。革命女英雄呈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女性的性别特征被毫无顾忌地展示和暴露在观者面前,女人的全部都成为了消费语境下的消费品,成为了“被观者”。近年来,谍战题材的电视剧层出不穷,《潜伏》可谓是它们当中的佼佼者。太行山区游击队长出身的翠平,本身是个彻头彻尾的革命者,可是她慢慢地适应了自身的环境和身份,成为了资产阶级阔太太,她已经“入戏”了,女人也就是这样“被形成”的。这种“革命+爱情”的商业化重写将她的女性特质充分地呈现给了观众。通过翠平的改造,主旋律和商业化的女性艺术形态被推向了广大的窥视团体,以男性意识形态为代表的观众共同处于一个“观者”的位置,女性再次沦为被窥视和“被观者”的欲望客体。

(三)“悲哀”的知识女性。当今的现实社会是一个“英雄集体消隐”的时代,大众传媒体现出其惊人的创造力,将英雄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以“李云龙”为代表的世俗化英雄让我们感到更真实、更可爱,同时女性形象在英雄的身旁得以以一种新的意象展示,“美女爱英雄”的经典伦理模式被大众媒体原封不动地置换成观众理念中不可动摇的程式,在这种红色经典影视剧的故事逻辑中,婚姻成为了女性避难的港湾,知识女性再次沦为家庭的守护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又一个“悲哀的知识女性”的经典故事。在《亮剑》、《父母爱情》等热播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对于革命爱情的叙述,采取了“美女爱英雄”这一套路。英雄们的配偶选择多为出身不好但又年青貌美的知识分子女性,她们从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女性,怀着对英雄的爱慕和敬仰,渴望婚姻的美满幸福,需求英雄的呵护,然而婚后的生活完全地失去浪漫的伪装,失去了自我,她们痛苦过、挣扎过、反抗过,但是最后还是在男权阴影下屈服,“享受”着男人的争夺、庇护。然而大众媒体的重复灌输式的宣扬将这种状态描绘成幸福生活之真谛,从而完成了一个“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秩序分配。

二、“女性”的复活与回归

消费型文化语境的形成致使主流意识形态转变了男女同等的性别理念,他们需要挖掘社会消费的增长点,大众传媒作为一把宣传利器,性别差异中的女性属性被庞大的文化工业重新制造出来。重构女性形象、重订女人的属性、为男权意识找到了消费的新领域,为女性找到了新的生命意义,这是传统的性别意识形态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转型时期的变形与复活,女性又回到了西蒙•波伏娃笔下的他者和被观者地位,也就是“第二性”即“从属性”的位置。大众消费文化以男性中心意识重新划定女性的生存状态,把原本解放了的女性重新塑造成消费的符码和客体,作为“第一性”的女性还需要从头开始。

作者:张晓东 姜丽 单位:淮南师范学院

第9篇

[关键词]城市文化氛围 城市文化形象 青年志愿者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064-02

城市文化建设营造一切以人为核心,一切服务于人民的主题,而青年志愿者作为社会的活跃力量,已渐渐被社会所关注。本文将着重阐述城市文化氛围构建、文化形象塑造的内涵,通过城市文化氛围塑造与形象塑造的具体案例及对城市文化氛围构建与形象塑造的关系梳理,以期通过塑造城市文化达到构建良好城市文化氛围的效果,更好地以人为核心,为人民服务。

城市也叫城市聚落,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形成的较大居民居住地点,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往往是各个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较集中的地方。所以城市文化氛围的构建与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对于城市发展尤为重要。

文化氛围是城市文化思想、文化沉淀、文化品格、文化标志的表达方式,演绎城市的精气神和一切魅力,反映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追求。随着时代的改变,不同城市所处的地域环境、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城市文化氛围也不断变更。文化形象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形象,包括物质文化形象、行为文化形象和精神文化形象等。文化形象自城市诞生之日起,不断地汲取原有文化的精华,融合外来文化,使城市既具有其本身的特性,又不失发展的机遇,带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所孕育的有形财富和隐形资源,对于市民的城市归属感和崇拜感不仅具有增加效果,也能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魅力,吸引外资和人才,增强城市的发展动力,上层建筑推动经济实力发展,使城市更好地“引进来,走出去”,更好地提高城市文化形象,更好地营造文化氛围,更好地以人为核心为人民服务。

一、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化形象

(一)城市文化概念阐述

社会学家阿・霍雷指出:在文明史曲折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曾起过,并至今仍然在起着重要作用。[1]城市文化与历史间联系密切,城市历史促进城市文化向前发展,城市对文明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城市文化包括物质、意识、法律、风土人情、精神文化等,是物质与精神的综合表现。城市文化是人类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吸收的思想、艺术的结晶,代表了人类的智慧。

(二)城市文化形象的内涵阐述

文化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不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精华积淀,其包含了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城市文化氛围与形象通常包含了城市的自然环境、建筑风格、便民设施、社会治安、制度秩序、人民群众以及法律、制度、居民行为方式、城市精神等一系列因素。城市文化形象既有物质文化形象,又有精神文化形象,文化是城市的基础,是城市历史、市民生活状态的映射,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对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城市信誉度、促进城市经济政治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城市文化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城市文化形象只是城市文化教育设施等,而广义的城市文化形象不但包括了城市创造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整体形象,也是大多数人们对于城市总体的主观感知、对城市的文明程度感受。

市民对城市文化形象的感知包括三个层次:其一,城市视觉形象,即从外观看到的城市的建筑物、基础设施、旅游地风景名胜等具有标志性的物质财富,通过不同建筑物中所呈现出最生动、最直观、最形象的城市文化形象。其二,城市精神形象,从城市价值观念的树立、城市预期发展规划、城市精神凝聚以及法律法规中所体现的城市文化形象中,体现了城市文化形象的境界和城市文化的本质特性。其三,城市行为形象,从城市秩序、人际关系建立、治安状况等行为中,间接展现城市文化形象。在以上三个形象中,视觉形象为基础,精神形象的灵魂,行为形象为支撑。人们根据对城市文化形象三个层次的理解来识别城市形象,进而能够营造更好的城市氛,使城市更好地发展。

(三)塑造城市形象的原则

城市文化形象是一个综合系统,有立体化、复杂化、多元化等特点,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需遵循以下原则:

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能够实行城市职能,这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共性所在。从哲学方面讲,共性和个性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城市与城市之间并不是完全相同的,需要有各自的特色并凸显本城市的独有特色,展现本城市个性,而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核心因素可从城市个性出发。

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结合。历史文化是城市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塑造城市文化的同时不能摒弃历史因素,要尊重把握历史因素,将历史文化作为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基石。在继承历史文化的同时既要推陈出新又要革故鼎新,紧跟时代的脚步,着眼于眼前,不断地更新城市功能,还要着眼于将来,把握好过去、现在、将来,更好地塑造城市文化形象。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水平发展不仅能带动人民生活提高水平,而且能够提升人民的整体素质。把经济效益比做硬件,那么社会效益则是软件,注重社会效益,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具有重大意义。

核心与重点相结合。以人为本是城市建设的核心,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既要充分考虑人民的需要,又要抓重点,将城市的个性展现给人民,使人民对城市有至高的自豪感和信任。

(四)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具体实施

1.塑造城市外观形象

城市外观是我们能够最直接了解城市的渠道,包括建筑形象、景观形象。建筑形象的展现可通过不同物质材料组建的城市建筑来表现,为市民的生活、居住、休闲、工作所构建的各种生活和社会功能的物品,也是一定地理条件下社会历史文化积淀的表现。例如我国的首都北京,高楼林立,很有商业气息,并且在长城以及故宫等景观建筑的点缀下,北京又不失内涵和韵味。城市个性化的表现,需围绕城市文化氛围构建具有艺术魅力及视觉冲击感的标志建筑,从而更好地为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服务。

2.塑造城市行为形象

城市行为形象拥有动态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其包括城市市民行为形象和企业行为形象。一个城市的形象不仅仅存在于高楼大厦之间,还存在于居民与企业之中。市民不但是城市文化的主体,也是城市文化的分享者,更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及城市形象历史与现实的生动展现者。市民的接人待物方式,素质体现,精神面貌,生活行为举止同样映射出一座城市的形象,对于城市文化形象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说,城市文化的塑造对于该城市市民素质的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及行为意识的强化均有重要作用。两者间也具有相互促进的效果。通过城市市民塑造城市文化形象。企业在城市中占有着重要的社会地位,企业既能增强城市的经济水平,也可在其所承担的服务中发挥增强社会的组织力量的作用。企业形象作为城市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窗口,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对城市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加强企业形象塑造有利于带动城市形象的提升。在塑造城市文化的进程中要着重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责任感,企业内部要加强管理,规范服务态度,增强企业行为形象的同时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提升城市的信誉度,使市民拥有更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3.塑造城市精神形象

塑造城市精神形象是塑造城市文化的灵魂所在,是催化塑造城市外观形象和塑造行为形象的催化剂,其包含了定位城市发展、树立市民价值观念、确立城市精神等。城市精神是城市凝聚的向心力,是城市文明、城市文化的积淀,映射出市民的风貌,对市民的日常行为也起到了规范和示范的作用,对提高市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重要意义。从而引导市民价值观念的形成。城市发展定位能够引领城市发展,一个好的城市定位能够有效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达到形成产业链带动城市发展的效果,在城市形象的提升方面也拥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城市文化氛围助推城市形象

(一)城市文化氛围的定义

城市文化氛围是城市精气神的本质释放,也是城市文化思想、品格、标志的必然性文化表达,更是市民文化需求的直观感触。伴随着世界文化格局发展的不断更新,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逐步成为评估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关键性因素。当今时代,文化已然成为世界范围内所关心的热点话题,而城市因经济而兴盛,因文化而积淀内涵。市民的安居乐业需要城市文化,城市文化需要文化氛围。做好文化产业的构建需要有开放文化的氛围,这样才能形成更加浓烈的文化传播。

(二)文化氛围的定位

1.文化氛围是增强城市记忆的巨大引擎

城市文化氛围就像久酿的美酒,越久越浓烈,持续着城市的历史文化积累,像永久的记忆无法抹去。城市不能缺少文化氛围,氛围需要市民共同营造。我们所看到的国内外发达的城市,都有久远的文化记忆,并由久远的记忆衍生了一系列特性。一是积淀性。历史文化积累越厚重,城市文化氛围越浓烈,历史文化积累是氛围营造取之不竭的源泉。二是动态性。发展并不是静止的,城市文化的形成需要靠城市主题的律动、空间活动及载体的驱动,经济的发展也能够带动城市文化氛围的提高。三是与时俱进性。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排斥当代文化,同样,在追求现代文化的同时亦要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弃传统文化之糟粕,与时俱进的文化才具有强有力的生命力。四是渗透性。政治经济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这三者并且缺一不可。广泛而深入的文化对物质世界和人民生活有着巨大的渗透作用。五是开放性。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跟进世界文化的潮流、汲取世界文化的精华,文化氛围的营造才会赋予时代活力,充满魅力。

2.文化氛围是城市形象提升的内在要求

城市形象不仅取决于城市的硬件设施,也取决于文化。城市形象需要文化包装,但仅有华丽的外在没有内在的特质所孕育的文化是肤\的。因此城市文化的内在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正是提升城市内在要求的关键。

(三)构造文化氛围

1.利用商业网点彰显人文特质

城市商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城市文化氛围,推动相关部门着力改变一些商业网点包括大型品牌商店、超市文化氛围缺失的现状,增强城市空间的文化气息、加强文商有机结合,推广民营艺术作品,将城市传统文化融入商业中,更好地构造城市文化范围,展现中国特色城市。

2.政策支持

加强文化政策支持,推动社区文化、地方文化相关政策早日出台。通过开展各类文艺主体活动,例如民营演艺团体,美术展览等,重视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关政策的配套,有计划地推动文化产业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

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包括有形的物质形态的形象塑造,还包括无形的精神形象的塑造。城市文化氛围塑造不仅包括文化的传播,还包括商业与政策的支持。这些不仅需要全体市民素质的提高,还需要全民参与城市文化的塑造,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导。一个城市良好文化形象的养成,会成为该城市的核心力量,增强城市发展所需要的文化实力,强有力的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卿.基于学科视角的大学与城市文化互动研究[D].三峡大学,2015.

第10篇

城市既是景观与形象、欲望与想象之都,也是文化与情感的容器,因此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策略需要在历史与现实、审美与消费等多重张力中以城市文化为纽带制造文化认同、激活文化体验、延伸城市文脉。

制造文化认同

制造文化认同成为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文化策略的第一原理。文化认同首先表现为对城市的地脉和文脉的尊重与维护,对潜藏于人们集体无意识中的城市身份与记忆的确认、激活与建构。历史底蕴与文化沉淀使每个城市拥有自己的过往叙事资源与叙事元素,构成城市形象对外传播中的个性纹理和身份印记。彰显与弘扬这些文化基因,使之成为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共识性身份标识。

其次,基于文化圈理论的文化接近性原理告诉我们,城市形象对外传播需要扩大基于文化认同的外部版图。例如,广州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应该利用粤语文化圈优势和岭南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交集,扩大广府文化认同的地理分布,增加广州城市形象的质感与厚度。广州以其独特的岭南文化,延续一贯的文化历史,融合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海外文化、华侨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独具魅力的一脉。据统计,广府籍人约占美洲华侨、华人总数的90%。目前在散居世界各地的3000万华侨、华人中,祖籍广东的占2000万人,遍布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香港、澳门近600万同胞中,祖籍广东的占90%以上。同语同源,情系桑梓,语言和侨谊是广州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与资源。当然,为规避传播风险及由此导致的传播负效应,基于文化多样性而形成的文化差异性在城市形象对外传播中的重要性也必须予以正视。例如,龙是中华文化的图腾,而英语中“龙”的对译词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则被视为邪恶的代名词。因此,从文化差异与文明冲突而言,城市形象对外传播需要尊重个性,避免禁忌,扩大文化共识的交集面,求同存异,各美其美。

再次,城市形象对外传播需要创造文化情境,提炼文化认同。城市的地缘文化与历史遗存及基于地域的故土情怀是城市的文脉与集体记忆,是城市形象扩散的根基与基因。城市是一定地理条件下的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和表现,地缘文化是城市景观与形象赖以存在的人文根基。一定地城内的人们所居住、生产、生活的地理空间,形成鲜明的城市地域特色。地域不仅是一个城市人口再生产和繁衍发展的生存空间,而且是确保城市内部经济联系的地理条件,还是一个城市人口的语言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民族意识形成和发展的人文环境。因此,在整理和发掘城市地缘文化的基础上提炼文化认同,应该在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策略上展现城市的区域文化情境。

激活文化体验

如果说制造文化认同是对城市过往的地脉和文脉的确认的话,激活文化体验则是赋予城市文化以生命,开发城市文化的当代价值,使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策略具有资源再生和效益产出的长效动力机制。“城市是被感知的存在”,激活文化体验首先需要对文化赋值。

文化赋值是在尊重城市地脉和文脉的基础上,按照目标群体的消费趣尚、审美取向,通过发掘、加工、移植的方式赋予城市文化以图腾想象、生命形象或精神境界,为产业开发提供不可复制的内容资源和叙事素材,促成城市形象从无形资产的积累向有形资本经营的转化。经过文化赋值后,城市文化具备进行体验经济开发的质素,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

其次,发展文化体验经济。体验经济就是创造个体难忘的参与性经验的产业。通过观看或参与高质量的演艺娱乐表演能给人带来轻松与愉脱的娱乐体验。基于个性体验的文化娱乐,既可以是你演我看式的“娱人”表演,也可以是参与型的“娱己”体验。如扎根于东北黑土地新民俗的电视连续剧《刘老根》取得成功后,在充分挖掘和整理东北民间、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沈阳市和赵本山团队联手利用“刘老根”的品牌价值推出衍生产品――“刘老根大舞台”演艺节目。这台“娱人娱己”、集东北娱乐文化之大成的节目已经成为到沈阳观光不可错过的旅游项目,成功进入北京、天津、长春等城市的表演院线,现已发展为一家以文化创意、体验为特色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体验经济的互动性和烙印性记忆特征同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具有正关联,也就是说开发、发展文化体验经济能够优化城市形象,而且传播效能巨大。张艺谋利用桂林人文传说与山水风光编导的《印象・刘三姐》,成为增进桂林旅游目的地感召力的助推器,整体提升了桂林的旅游形象。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以歌舞展示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生活画面,拓展了昆明、丽江等城市形象的文化厚度。二者都是以文化体验经济提升城市形象的成功案例。

延伸城市文脉

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策略不仅需要发掘、提炼城市文化的遗产,而且需要通过延伸城市文脉以提升、更新城市形象。延伸城市文脉需要通过差异化、个性化策略对城市形象的文化内涵的纵向传播。城市的精神内涵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因此,城市形象对外传播应以纵向思维,挖掘城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历史延绵来展示城市的变迁历程,贯通城市形象的内涵。城市形象文脉的纵向梳理使城市文脉谱系的亮点和精华得以保存、延续和提纯,形成“影子效应”,而为城市文化延续与传承和城市形象代际传播解密读本。在梳理既往、延伸憧憬的基础上彰显城市的个性,提炼新民俗,营造地缘性精神家园,以此提升城市竞争力、发展自信心和形象传播力。

第11篇

【关键词】传统色彩文化;企业形象设计;企业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色彩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哲学思想和象征意义具有重要地位。传统色彩文化在当代平面设计中保持着较强的活力,被广泛应用到平面设计中。企业形象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一种,其通过图像、文字和色彩的组合,达到展示企业文化、宣传企业理念的目的。笔者以企业形象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色彩文化对企业形象设计的启示和应用,以揭示传统色彩文化对企业形象设计的重要意义。

一、传统色彩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受到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色彩体系,主要观点有五色观、正色与间色、无彩色观等。中国传统色彩由五种主要色彩组成,分别是红、黄、青、白、黑,对应着五行的火、土、木、金、水,其中五色又被称为正色,其他颜色称为间色。五色与世界万物和文化相联系,并不断延伸,形成了中国人民特有的色彩观,并且受到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出现了无色体系。传统色彩文化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先人很早就开始了对色彩的运用,不仅为了美化生活,更是为了从事宗教活动。原始人以狩猎为生,动物的鲜血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刺激,引起了他们对红色最原始的崇拜。到了西周时期,由于礼制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正色和间色的概念,形成了红、黄、青、白、黑五种正色观。到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文化派别形成了不同的色彩文化理念,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色彩文化的发展。南北朝时期,佛教大规模传入中国,裹挟着浓郁的异域风格形成了佛教色彩观。同时,儒家思想注重伦理,将色彩与人伦、礼制、仪式相结合,赋予色彩伦理、宗教、等级等丰富的内涵。道家崇尚自然,清静无为,善用黑色和白色,以体现自然之美。佛教融合儒家和道家思想,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色彩文化,并且对我国服饰设计、绘画中色彩的运用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传统色彩文化在企业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企业形象设计是表现企业理念、企业行为的视觉体系,是企业文化和思想理念的最直观表现手法,是企业形象传播的重要手段。进入新世纪,企业形象设计作为企业宣传的重要方式,对企业的重要性逐渐提高。色彩是企业形象设计的重要载体,整合色彩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将传统色彩文化内涵赋予到企业形象设计中很有必要。

(一)红色系的应用

红色在传统色彩文化中象征生命、活力与热情,寓意吉祥、欢乐与祥和,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红色是传统色彩的代表,广泛用于各种喜事中,现代社会人们仍在嫁娶、节庆、生日中大量使用红色,可见对其的喜爱程度。在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红色也被广泛地应用。以中国银行的标志为例,它以红色的古代钱币造型,表明企业业务与钱币有关。标志造型的外部是古代钱币的样式,内部是汉字“中”,红色象征中华民族,与国家概念对应,古代钱币的造型则非常鲜明地表现出银行的业务内容,传统色彩和传统图案的搭配,使得中国银行的企业标志极具更明确的指向意义,寓意深刻。中国银行标志将传统色彩融入企业形象设计中,自然地展示了企业的形象。

(二)五色观的应用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便提出了自己的五色理论,五色观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五色又被称为正色,饱和度较高、色彩鲜明。因此,在企业形象设计中,对五色的应用实例非常多。相近颜色或互补颜色形成色彩、面积和位置的对比,能够塑造出鲜明的色彩感染力。五色观在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多有体现,几种原色较常被使用。如我国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两只金黄色的凤凰呈现出展翅高飞、鸾凤和鸣喜相逢的形象,表明香港凤凰卫视意图打造成媒体王者的形象,与黄色象征的尊贵、华贵相呼应。凤凰代表着中华民族,寓意吉祥圆满,黄色代表华贵,两者的组合表现出凤凰卫视希望自己有更广阔的发展这一企业愿景。

(三)无彩色系的应用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善用黑色和白色,以无彩色系诠释世界的色彩缤纷。无彩色系的色彩文化也可以运用到企业形象设计中。当今社会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眼花缭乱的色彩会令人审美疲劳,将无彩色系运用到企业形象设计中,可以避免形象同质化,给人以形象鲜明的感觉。无彩色系的色彩理念运用到企业形象设计中,摆脱了原有色彩的属性束缚,表现出更为自然、淡雅的美感。在企业形象设计中运用无彩色系,可以利用面积小、纯度较高的色彩,突出无彩色与彩色的对比,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如华夏银行的标志(黑色版),是由黑色的龙形和中间的古代钱币的方孔组成的图案,中间的空白则是“China”的首字母C,龙形与华夏民族相呼应,黑色的龙形和字母C共同寓意了银行名称。这种黑白色的无彩色系表现手法巧妙地表明了企业的形象,加深了用户的印象。

(四)色彩心理的应用

传统儒家思想较为重视色彩的象征作用,有不少利用色彩的视觉效应助推其思想传播的事例。同样,色彩的心理效应也可以应用到企业形象设计中。儒家思想认为五色观中的正色象征高贵,间色则代表卑微。在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色彩学对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效应也多有体现。企业形象设计重视正色的使用,同样也会使用间色。如天福茗茶以绿色为底衬托白色的文字,绿色与茶叶的颜色遥相呼应,代表着生机与希望,与茶叶的清香气息非常相符,清新的颜色配合醒目的文字,让人对企业的茶文化内涵一目了然,具有明显的心理感染效应。

(五)色彩情感的应用

色彩的情感表达是指其与图形相互配合,共同表现情感的方式。儒家思想重视色彩的情感表达,赋予色彩独特的意味。企业形象设计中,色彩常参与图形搭配,以充分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在重视色彩的情感表达基础上,运用不同的材质与色彩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情感,更具时尚气息。中国联通以古代盘长纹饰为原型,以红色的线条构成的盘长表达企业形象,盘长寓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表现出信息时代高度发达的通信网络。企业标志中用盘长构成了两个上下相连的红心,用红心表达企业的真诚服务、与顾客心连心的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辨识度,同时宣传了联通的品牌和形象。这种将传统色彩和传统图案赋予时代意义的设计方式,有利于传统色彩文化更加顺畅地进行情感表达。

三、传统色彩文化对企业形象设计的意义

传统色彩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企业形象设计对企业文化、理念的宣传而言非常重要,色彩作为视觉表达工具之一,合理运用对企业形象设计而言意义深远。

(一)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进入21世纪,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人们被海量信息和高科技产品包围,可能会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传承,使得传统文化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面临失语的尴尬。当代人有必要肩负起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企业形象设计中融入传统色彩文化,不仅有利于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有利于丰富企业形象设计的表现风格和手法,特别是在设计中对传统色彩观念进行加工、改造和再创作,使其更加符合当代审美观念。这样能够赋予传统色彩文化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深化企业文化内涵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提高,生活品质也逐渐提升。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习惯商品经济下的商业宣传,以商业的角度看待商品。企业形象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文化和态度,是企业宣传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够在企业形象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加深企业的文化内涵,弱化商业形象,更易被人接受,达到宣传的目的。设计师设计企业形象时,更需要挖掘企业的内涵,寻求传统文化与商业内涵的平衡点,以合适的表现手法和风格,达到体现企业文化内涵的目的。

(三)创新企业形象设计

面对激烈的商业竞争,企业若想从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重视企业形象设计,增强企业文化的表现力,突出新意。因此,仅将传统色彩文化融入企业形象设计中是不够的,需要对传统色彩文化进行创新与发展,使其符合现代文化内涵和审美标准。设计师应在了解企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传统色彩文化,通过加工、改造与创作,找到传统色彩文化与企业形象设计的契合点,将两者融合,达到统一。传统色彩文化为企业形象设计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观念、表现手法和技艺,都可以大胆地运用于企业形象设计中,并经过一定的再创作,达到展示与宣传企业文化内涵的目的。

结语

传统色彩文化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在设计时将传统色彩文化纳入其中,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又是对企业形象设计的促进和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设计师更应该将传统色彩文化创造性地运用于企业形象设计中,以增加企业形象的文化内涵与理念深度,让更多人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燕.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对企业形象设计的启示[J].新闻界,2009(3).

[2]于丽峰.色彩心理效应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建筑,2012(3).

[3]赵美川.浅析图形与色彩在传统商业招幌设计中的作用及其现代运用[J].大家,2012(12).

[4]吴桢.传统色彩文化对企业形象设计的启示与合理借鉴[J].大观,2016(7).

[5]张赛娟.现代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的民族化及其应用研究——以国银品牌形象设计为例[J].美与时代,2010(11).

第12篇

关键词:城市形象 历史文化名城 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

一、城市形象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良好的对外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无形资产,也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良好的城市形象,能全方位提高城市的品位,甚至引导城市发展的方向;良好的城市形象,快速、准确、多元化的宣传渠道是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地区或国家进入国际化市场重要的敲门砖;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体现一个国家实力,一个民族自尊的重要象征。

文化的多样性带来一个城市多面的形象,传统的宣传手段并不能全面正确地表达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通过对社会与自然:人文、色彩、建筑、符号、文字等的城市构成元素的研究调查,对其经典代表形象的概括和进一步地设计构思,方能提炼出属于一个城市特有的宣传形象。

现代城市形象系统不仅包括城市景观、城市生态等物质要素,而且包含城市文化,居民素质,政府效率和廉政形象,管理制度,服务质量,社会安全感,以及城市的开拓创新氛围等众多无形要素。对一个城市来说,除了城市的外观形象,如建筑形象、景观形象、环境形象外,还应包括体现城市内在形象的行为形象和精神形象。行为形象指的是城市的管理形象、服务形象和企业形象。精神形象主要指城市的市民精神、城市精神和城市理想。著名建筑师萨里宁曾经说过:“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那里的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形象是城市外观和内在气质的结合,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准的有机统一体。

所以,城市形象还必须涉及内在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对一个城市来说,美好的城市形象不仅要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外表,而且应有方便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健全的城市功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城市形象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城市视觉形象、城市理念形象和城市行为形象。

1 城市视觉形象。

城市的视觉形象是一个城市最外露、最直观的表现,是一个城市静态的识别符号,相当于城市形象的外部硬件。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城市设计、城市标志、城市造型等。

2 城市行为形象。

城市行为形象指城市中群体与个体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行为模式、行为取向和行为方式,包括城市中居民的文化程度、精神风貌、行为言论、服务水平、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市民的生活水准、居住及生产环境、公共关系,等等。

3 城市理念形象。

城市理念形象是城市形象的核心。它是指一个城市的思想系统和战略系统,主要包括城市使命,城市宗旨,城市发展策略,城市发展定位,城市精神,城市发展哲学,城市发展目标,城市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城市的社会风气,等等。

二、历史文化名城

从广义上讲,城市只要是有若干年的历史和一定的历史文化沉积。都可以称它是历史文化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指历史文化城市色鲜明,保存较好或意义重大的城市,历史文化城市的概念涵盖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它的范围界定更广泛一些。

历史文化城市的城市形象特点突出,也就是一个城市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历史文化城市以其多样的风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形象,被称为特色城市。

历史文化城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历史文化城市在经历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特色资源非常丰富,包括城市历史上遗存下来的各种遗物、遗址、宫殿建筑,以及代表文化职能的宗教寺庙、人文胜地,等等。这些构成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具体标志。

2 标志性的传统格局。

不同的历史文化城市受不同的传统文化思想影响,城市格局往往是传统理念的直接体现。如我国历史文化城市中多遵循四方居中的格局就是深受中国儒家礼教“居中不偏。不正不成”思想的影响。

3 城市的独特风貌。

包括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历史文化城市由于时代的筛选,留存下的城市大多是有着独特的优美自然环境的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气候、地理环境等造就了风格各异的城市形象。

4 传统的文化艺术。

在历史的沉积下,不同的历史城市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这些文化艺术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内在形象。

5 特色民俗民风。

民俗民风是指那些突出表现每个民族特点和他们所居住地区地方性特征的因素,从显而易见的建筑、服饰、饮食、礼仪、节庆活动、婚丧嫁娶、文体娱乐、乡土工艺,到需要细心观察、深入体会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道德观念、审美趣味等。民俗民风在历史文化中是极其重要的,更是体现一个城市特色特点最重要的部分。

三、历史文化城市形象存在的问题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型工业型城市的飞速发展,工厂、商业所需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大,人们所居住的环境变得日渐狭小和拘束,经济利益导致无节制的开发,使现在的许多历史文化城市已经开始让我们感到陌生。“曾经熟悉亲切的街道、景观和环境在最近的二十到三十年间已迅速地消逝了,城市的历史和生活的印记就这样被无情地抹去,大规模的开发建设造成的历史的空白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感到不安和迷惘”。这样的状况使许多历史地区遭到侵蚀和破坏,甚至有使城市历史文脉中断的危险。尤其是在中国,那些具有历史性的城区建筑往往是占地面积较大、不易保存的土木结构。也是最容易改建和破坏的历史形象。在这样的环境下,许多城市形象特别是在历史文化城市中出现了下列问题:

1 城市中混乱的建设。

城市建设目标应根据城市的性质决定,不同的城市应实行不同的城市建设方案,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其城市建设的目标应是以突出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保护、保存和维持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前提的,并且应注重城市风格的建立,如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城市形象现状实地调查中,笔者发现具有浓郁宗教色彩的千年佛寺旁兴建有欧式别墅和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在古朴的百年城墙之外兴建了与之等高的现代高架桥。这些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建的设施与城市整体建设目标恰恰相反,给城市形象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历史文化城市的形象本应有极强的特色感,但是在现代工业化都市的冲击下,很大一部分传统的特色性城区早已被现代平铺直叙、形式单一的建筑分割得面目全非。同时城市中也缺乏一些必要的宣传引导,造成居住在此的市民对其周围混乱的建设漠不关心甚至私自乱改乱建。

2 城市环境建设管理不到住。

城市形象极大的一部分就是城市环境的建设,包括街道、广场、园林绿化、建筑等,人工建设也包括城市里或周围的自然景观,当然在广义上讲,城市的大环境也包括城市的空气质量、交通管理、社会治安等。生活在城市的市民或外地的来客,最直观的感受就来自于此。很多历史 城市由于近代工业化的影响,污染和破坏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些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另外是在很多旧城区或历史遗迹的环境设计中,由于地处偏远,市场缺乏竞争,同时也缺乏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导致环境建设大都缺乏精心的设计和精彩的构思。城市雕塑、小品等细节处理上还与世界同等的历史文化名城相较甚远。如美籍华人贝肇铭为巴黎卢浮宫入口设计的玻璃金字塔这样奇思妙想的设计,在同样世界著名的中国历史遗迹的环境建设中恐怕就很难见到。

3 城市精神形象未能建立。

尽管保护历史文化城市形象被政府部门所重视,但教条式的宣传方式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忽视,使古老的历史文化与居住在此的人们渐渐产生了鸿沟,传统与现代之间找不到和谐共存的道路。比如,传统的戏剧对于现代的一些年轻人来说可能是完全听不懂的噪音,传统的建筑在现在的很多人眼里是破旧不堪的老房子。建筑的冲击还在其次,古老的民俗民风和传统手工艺,以及传统精神的消亡才是最急切的问题。这种文化纽带的缺失,直接影响到能深入人心的城市精神面貌的塑造。一座历史文化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但如果只有建筑。没有人文精神,那它则只能称为遗迹。

四、历史文化城市形象的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在城市形象的建设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但近年来中国经济稳步增长使得中国的历史文化城市形象被更多人所重视。

1 在传统文化认识和民族素质上。

一方面,我国在教育上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和资金。经过二十多年的全民教育培养,国民文化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素质不断提高,相应的中华民族自豪感也在不断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一些优良的传统美德被重新重视。古老的城市和历史文化、民间手工艺的精神和艺术价值被逐渐发掘出来,人们对历史文化的重新认同使城市形象的发展走上了良性的轨道。

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个性的重要。在人类进入大工业化以后,全球的现代城市呈现同一或相似的形态,而久远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民风则因为相互空间上的隔离形成了完全不同的风貌,越是民族的、传统的,对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则越是个性、现代的。在调查中新一代的年轻人无论从言谈举止、行为喜好都呈现中国风的趋势,个性化和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性城市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