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节能减排综合性

节能减排综合性

时间:2022-12-26 00:19:55

节能减排综合性

第1篇

《**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深刻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中央、国务院对节能减排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做出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统一认识,集中力量,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要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作为检验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重要标准,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变压力为动力,抓住机遇,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有保有压,真正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硬任务,使经济增长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二、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经济调控的重点,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坚持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集中力量,克服困难,扎实开展工作。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节能减排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制定并实施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保障措施。要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综合考核评价结果,要作为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完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污染物削减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同时,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对严重违反国家节能管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案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者的责任。注重运用价格、税收、利率等经济调控手段,确保各项约束性指标如期实现。各区、县人民政府每年11月底前向市政府报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

切实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企业必须严格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落实目标责任和节能第一责任人制度。凡与政府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的企业,必须确保完成目标;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大力发展节约型产品和技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高耗能、高耗水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公开曝光,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三、建立强有力的节能减排领导协调机制

为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市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同志任组长,**等同志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经委、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气象局、市交通局、市规划和建设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局、市国资委、市质监局、市商务局、市旅游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部署和监督检查全市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审议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协调解决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节能办)设在市经委,与市节能监察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具体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其中,有关综合协调和节能降耗方面的工作由市经委承担;有关审核、上报争取国、省资金的节能减排重大项目由市发改委承担;有关节能减排的统计工作和数据由市统计局和市经委承担;有关污染减排方面的工作由市环保局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重大情况及时向市政府报告。

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建立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各区、县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建立起责任明确、分工协调、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节能减排责任体系。各区、县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要在**年8月30日之前,制定贯彻实施方案,报市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主要目标。到“十一五”末,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以上,万元GDP用水量降低10%以上。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4.4%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0%以上。COD(化学需氧量)控制在25000吨以内,氨氮控制量在2400吨以内,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在20000吨以内。工业达标排放率达到90%以上,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在7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

(二)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是否“好”的重要标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增量、削减存量,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健全法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加强宣传、提高意识,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动员全社会力量,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结构

(三)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支持节能减排与高新技术项目建设,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放。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节能评估审查以及信贷、安全和城市规划等规定和要求)和“三同时”制度。实行新开工项目报告和公开制度。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凡是新上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生产能力的项目,必须由同级政府和企业提出淘汰相应落后生产能力的具体意见和措施,作为审批项目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的各项政策。每年组织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专项检查,清理和纠正各地在电价、地价、税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优惠政策,督促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负荷。

(四)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促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措施和中长期规划,大力发展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强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实施示范工程。“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户用沼气10万口,积极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稳步发展替代能源,制定燃料乙醇发展和乙醇汽油推广规划,积极推进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开发和原料基地建设。扩大推广CNG汽车替代能源,开发利用二甲醚、轻烃气等作为城市燃气的补充。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灵活运用财政补助、银行贷款贴息、奖励等方式,积极吸引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支持可再生能源利用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五)加快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7号),加快发展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提高水平。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各类资本进入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以外的所有服务业领域。发展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5—10家重点服务企业(集团),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建立专业化、网络化、市场化的制造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尽快形成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名牌产品、产业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

三、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

(六)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着力抓好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绿色照明、建筑节能、政府机构节能、能量系统优化、节能监测和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节能工程。

(七)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重点在沿涪江25个集镇和郪江沿岸的蓬莱、隆盛、琼江沿岸的安居、东禅,芝溪河的赤城、下东等建立和完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力度,组织排污企业开展新一轮限期治理,进一步提高外排废水标准和稳定达标率。加快城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和改造,把污水管网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尽快配套完善。制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监督管理办法。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开展全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和划分工作,编制**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八)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节能减排资金主要依靠企业自筹、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建立以企业、社会等投资为主体,政府投资为辅助的多元节能减排投资机制。整合土地出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农业等相关资金,集中财力支持节能减排项目。积极推进市场化融资,市、县、区财政要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投入。在实行城市污水处理费最低收费标准的前提下,对重点建设项目给予必要的支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促使企业承担污染治理责任,加强工业废水治理项目建设。

四、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九)以点带面,搞好循环经济的试点。充分发挥射洪县、船山区、创新工业园区和沱牌公司等全省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示范作用,分层次建立一批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示范园区。一是全力推进企业内部的循环利用。全市重点选择普宁化纤、永业化工、美丰化工、沱牌热电、巨龙水泥、城南污水厂等重点企业作为试点,在企业内部提高循环利用程度,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余气、余热、余压,进行再利用,作为二次能源或再资源化,然后在全市企业逐步推开。二是大力推进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园区及基地建设,市开发区、创新工业园区要积极创建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园区,园区内进行生态化改造,构建园区内循环型的资源流、能量流、技术流耦合系统,探索创建循环型、生态型工业园区。三是区域层次上要结合“五创联动”,抓好市本级主城区的试点建设工作。四是农业层面上积极开展安居区琼江河流域循环经济农业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建设。

(十)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加强工农业节水,加大以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为重点的技改力度,力争实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积极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和布局,采取综合节水措施,提倡精确灌溉,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进一步推进城市节约用水,加紧推进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加快城市污水资源化再生回用设施的建设,促进城市中水回用。县级以上城市要加大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的力度,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用水设备和器具,实施强制退出市场制度。加快水价改革,结合全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积极探索城市供水价格形成的合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本着开发与节约并重,开发为更好地节约创造条件的原则,继续抓好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中型病险水库的加固除险,以及大中型灌区改造配套和江河治理、节水灌溉示范等工程。

(十一)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对再生资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对共伴生矿、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提高尾矿利用率,推进废物综合利用。以粉煤灰、尾矿、化工废渣以及有机废水的综合利用为重点,抓好一批企业的“三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重视对城市废旧资源和垃圾的回收利用,制定废旧家电、废旧轮胎等的回收使用管理办法;重点在农村开展沼气综合利用、秸杆和粪便还田示范工程。

(十二)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修订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加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城乡、区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要建立健全垃圾收集系统,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城要建设规范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实行村收集、镇转运、县(区)集中处理的流程模式,实现城乡垃圾处理设施的共享。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充分回收垃圾中的废旧资源,发展垃圾综合集成处理系统,鼓励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填埋气体发电和供热,发展垃圾综合利用技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十三)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大力培育发展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依托专家和专业机构,扩大清洁生产审核面,提高审核质量。积极指导企业进行自愿清洁生产审核,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抓好清洁生产审核验收评估,督导企业严格按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提出的实施方案,搞好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加快研究探索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配套政策。

五、依靠科技,加强技术开发和推广

(十四)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示范和推广。加快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水泥、化工、热电、化工、造纸等行业进行技术改造。落实节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加强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及农业节水、节肥、节药等资源节约技术推广。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探索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投入新机制,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十五)加快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制定加快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的政策措施,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培育节能服务市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重点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企业以及党政机关办公楼、公共设施和学校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

(十六)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按照《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年修订)》,培植环保新兴产业骨干企业,推广一批环保先进设备和技术。积极推进环境服务产业发展,研究提出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的政策措施。鼓励排污单位委托专业化公司承担污染治理或设施运营。建立环保设施社会化运营单位激励制度和自行运营不达标企业退出及淘汰机制。

六、强化责任,加强节能减排管理

(十七)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完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污染物削减目标责任考核办法。

(十八)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市统计局要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区域间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实施全市和区、县单位GDP能耗指标季度核算制度。要建立并完善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能耗统计数据网上直报系统。加强能源统计巡查和监测。市环保局制定并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统计和监测办法,完善统计和监测制度,建立环境统计系统;建立并逐步完善污染物排放数据网上直报系统,落实污染减排定期调度制度。

(十九)建立健全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审查节能评估情况,对达不到能耗准入条件的高耗能企业一律不予审批、核准、备案。市节能办要加强对“能评”工作的监督管理。把排污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性条件。加强“三同时”管理,严把项目验收关。对建设项目未经验收擅自投运、久拖不验、超期试生产等违法行为,严格依法进行处罚,并暂停审批其新上项目的环评文件。

(二十)强化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研究制定重点企业节能管理办法,县以上城区耗煤量较多的企业必须使用脱硫煤。加强对重点企业节能工作的检查和指导,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和节能第一责任人制度。完善节能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加强对企业节能管理人员和重点用能岗位操作人员的节能培训。组织开展用能设备检测,编制节能规划。总结推广一批节能减排先进经验,开展创建节约型企业活动。建立重点排污企业档案,所有重点监管企业凡在技术上能够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尽快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并实现与区、县环保部门联网。加强重点监管企业污染减排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将“十一五”污染减排指标分解到每一个重点企业,指导编制分年度污染减排计划,全面落实污染减排责任,加强内部污染减排管理,定期对各生产工艺(环节)进行污染减排的量化考核。实行重点监管企业污染排放定期报表统计制度,对未完成年度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实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并暂停该企业建设项目审批。

(二十一)严格建筑节能管理。大力推广节能节地环保型建筑。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能耗限额标准全过程监督管理,实施建筑能效专项测评,严把施工图建筑节能专项设计审查关,施工图节能设计审查不合格的建筑工程不得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实施建筑节能评审认定,未经节能评审认定的工程不准通过竣工验收备案,不准销售使用。对不严格按照建筑节能有关政策法规建设、设计、审图、施工、监理的工程项目,对相关责任主题依法进行处罚,竣工验收不合格并不得办理产权证。从**年起,所有新建商品房销售时在买卖合同等文件中要载明耗能量、节能措施等信息。**年着力抓好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能耗限额标准的监管工作,设区市完成采暖费补贴“暗补”变“明补”改革,建立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耗定额制度。

(二十二)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管理。实施公交优先战略,逐步建立以公共汽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积极发展“节能公交”,建设完善公交节能体系。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发展;严格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继续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公布实施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推进CNG替代能源汽车产业化。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和有效衔接。

(二十三)加强节能环保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节能监管监察体制,整合现有资源,规范各级节能、环保监管监察机构设置。各区、县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健全节能管理体系,充实节能管理人员队伍。加快建立各级节能监察中心,重点加强对区、县基层环保部门监测能力和执法能力的标准化建设。大力支持各级环境监测和监察机构标准化、信息化体系建设。各级节能减排监察监管机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节能减排统计基础建设,充实统计力量,适当加大投入。

七、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

(二十四)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实行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评估制度,财政部门将评估结果作为核拨污水处理费的重要依据。建立城市污水厂运行报告制度,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季度向环保、建设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运行和污染物排放信息。对未按规定和要求运行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城镇公开通报,限期整改。

(二十五)严格节能减排执法监督检查。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节能环保执法力度,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市政府每年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和监察行动,重点检查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执行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公开曝光,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对重点案件挂牌督办。开设节能环保违法行为和事件举报电话和网站,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

八、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

(二十六)将节能减排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每年年初由市委宣传部会同市节能办、环保局联合制定节能减排宣传方案。主要新闻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系列报道,刊播节能减排公益性广告,广泛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电台、电视台常年开设节能减排专题,宣传国家和市委、市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宣传全市各行各业和政府部门的节能新举措、新实效,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节能减排舆论氛围。

(二十七)广泛深入持久开展节能减排宣传。组织好每年一度的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及中国水周、城市节水宣传周等宣传活动。组织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区等开展经常性的节能环保宣传,增强资源忧患意识、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站)、村文化大院的宣传栏、张贴画、广场文化活动、电影放映等宣传平台,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普宣传,使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俭朴节约、科学消费的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九、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

(二十八)政府机构率先垂范。建设崇尚节约、厉行节约、合理消费的机关文化。组织能源短缺体验日活动。建立科学的政府机构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制订并实施政府机构能耗定额标准,积极推进能源计量和监测。实施能耗公布制度,根据单位年度工作任务对节能指标进行动态管理,实行节奖超罚。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将建设节约型机关工作纳入市直机关文明单位评选内容。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系统要制订和实施适应本系统特点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方案。

(二十九)抓好政府机构办公设施和设备节能。各级政府机构分期分批完成政府办公楼空调系统低成本改造。开展办公区和住宅区制冷供热节能技术改造和计量改造。凡新建或改造的办公建筑必须采用新型墙体材料,且达到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及时淘汰高耗能设备,合理配置并高效利用办公设施、设备。组织开展政府机构办公区和住宅区节能改造示范项目。

(三十)加强政府机构节能和绿色采购。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严格履行规定程序,确保政府采购的公开、公正、透明。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清单制度,不断扩大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范围。建立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评审体系和监督制度,保证节能和绿色采购工作落到实处。

(三十一)切实发挥节能减排工作领导机构的作用。各区、县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组织实施节能减排工作方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能,密切协调配合,建立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各级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要对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深刻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中央、国务院对节能减排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做出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统一认识,集中力量,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要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作为检验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重要标准,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变压力为动力,抓住机遇,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有保有压,真正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硬任务,使经济增长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二、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经济调控的重点,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坚持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集中力量,克服困难,扎实开展工作。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节能减排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制定并实施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保障措施。要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综合考核评价结果,要作为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完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污染物削减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同时,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对严重违反国家节能管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案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者的责任。注重运用价格、税收、利率等经济调控手段,确保各项约束性指标如期实现。各区、县人民政府每年11月底前向市政府报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

切实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企业必须严格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落实目标责任和节能第一责任人制度。凡与政府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的企业,必须确保完成目标;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大力发展节约型产品和技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高耗能、高耗水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公开曝光,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三、建立强有力的节能减排领导协调机制

为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市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同志任组长,**等同志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经委、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气象局、市交通局、市规划和建设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局、市国资委、市质监局、市商务局、市旅游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部署和监督检查全市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审议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协调解决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节能办)设在市经委,与市节能监察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具体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其中,有关综合协调和节能降耗方面的工作由市经委承担;有关审核、上报争取国、省资金的节能减排重大项目由市发改委承担;有关节能减排的统计工作和数据由市统计局和市经委承担;有关污染减排方面的工作由市环保局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重大情况及时向市政府报告。

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建立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各区、县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建立起责任明确、分工协调、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节能减排责任体系。各区、县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要在**年8月30日之前,制定贯彻实施方案,报市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主要目标。到“十一五”末,全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以上,万元GDP用水量降低10%以上。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4.4%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0%以上。COD(化学需氧量)控制在25000吨以内,氨氮控制量在2400吨以内,二氧化硫排放控制在20000吨以内。工业达标排放率达到90%以上,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在7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

(二)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是否“好”的重要标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增量、削减存量,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健全法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加强宣传、提高意识,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动员全社会力量,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结构

(三)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支持节能减排与高新技术项目建设,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放。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节能评估审查以及信贷、安全和城市规划等规定和要求)和“三同时”制度。实行新开工项目报告和公开制度。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凡是新上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生产能力的项目,必须由同级政府和企业提出淘汰相应落后生产能力的具体意见和措施,作为审批项目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的各项政策。每年组织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专项检查,清理和纠正各地在电价、地价、税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优惠政策,督促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负荷。

(四)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促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措施和中长期规划,大力发展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强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实施示范工程。“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户用沼气10万口,积极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稳步发展替代能源,制定燃料乙醇发展和乙醇汽油推广规划,积极推进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开发和原料基地建设。扩大推广CNG汽车替代能源,开发利用二甲醚、轻烃气等作为城市燃气的补充。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灵活运用财政补助、银行贷款贴息、奖励等方式,积极吸引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支持可再生能源利用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五)加快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7号),加快发展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提高水平。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各类资本进入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以外的所有服务业领域。发展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5—10家重点服务企业(集团),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建立专业化、网络化、市场化的制造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尽快形成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名牌产品、产业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

三、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

(六)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着力抓好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绿色照明、建筑节能、政府机构节能、能量系统优化、节能监测和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节能工程。

(七)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重点在沿涪江25个集镇和郪江沿岸的蓬莱、隆盛、琼江沿岸的安居、东禅,芝溪河的赤城、下东等建立和完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力度,组织排污企业开展新一轮限期治理,进一步提高外排废水标准和稳定达标率。加快城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和改造,把污水管网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尽快配套完善。制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监督管理办法。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开展全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和划分工作,编制**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八)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节能减排资金主要依靠企业自筹、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建立以企业、社会等投资为主体,政府投资为辅助的多元节能减排投资机制。整合土地出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农业等相关资金,集中财力支持节能减排项目。积极推进市场化融资,市、县、区财政要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投入。在实行城市污水处理费最低收费标准的前提下,对重点建设项目给予必要的支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促使企业承担污染治理责任,加强工业废水治理项目建设。

四、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九)以点带面,搞好循环经济的试点。充分发挥射洪县、船山区、创新工业园区和沱牌公司等全省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示范作用,分层次建立一批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示范园区。一是全力推进企业内部的循环利用。全市重点选择普宁化纤、永业化工、美丰化工、沱牌热电、巨龙水泥、城南污水厂等重点企业作为试点,在企业内部提高循环利用程度,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余气、余热、余压,进行再利用,作为二次能源或再资源化,然后在全市企业逐步推开。二是大力推进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园区及基地建设,市开发区、创新工业园区要积极创建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园区,园区内进行生态化改造,构建园区内循环型的资源流、能量流、技术流耦合系统,探索创建循环型、生态型工业园区。三是区域层次上要结合“五创联动”,抓好市本级主城区的试点建设工作。四是农业层面上积极开展安居区琼江河流域循环经济农业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建设。

(十)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加强工农业节水,加大以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为重点的技改力度,力争实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积极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和布局,采取综合节水措施,提倡精确灌溉,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进一步推进城市节约用水,加紧推进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加快城市污水资源化再生回用设施的建设,促进城市中水回用。县级以上城市要加大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的力度,对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用水设备和器具,实施强制退出市场制度。加快水价改革,结合全市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积极探索城市供水价格形成的合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本着开发与节约并重,开发为更好地节约创造条件的原则,继续抓好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中型病险水库的加固除险,以及大中型灌区改造配套和江河治理、节水灌溉示范等工程。

(十一)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对再生资源、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对共伴生矿、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提高尾矿利用率,推进废物综合利用。以粉煤灰、尾矿、化工废渣以及有机废水的综合利用为重点,抓好一批企业的“三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重视对城市废旧资源和垃圾的回收利用,制定废旧家电、废旧轮胎等的回收使用管理办法;重点在农村开展沼气综合利用、秸杆和粪便还田示范工程。

(十二)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修订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加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城乡、区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要建立健全垃圾收集系统,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城要建设规范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实行村收集、镇转运、县(区)集中处理的流程模式,实现城乡垃圾处理设施的共享。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充分回收垃圾中的废旧资源,发展垃圾综合集成处理系统,鼓励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填埋气体发电和供热,发展垃圾综合利用技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十三)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大力培育发展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依托专家和专业机构,扩大清洁生产审核面,提高审核质量。积极指导企业进行自愿清洁生产审核,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抓好清洁生产审核验收评估,督导企业严格按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提出的实施方案,搞好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加快研究探索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配套政策。

五、依靠科技,加强技术开发和推广

(十四)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示范和推广。加快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水泥、化工、热电、化工、造纸等行业进行技术改造。落实节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加强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及农业节水、节肥、节药等资源节约技术推广。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探索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投入新机制,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十五)加快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制定加快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的政策措施,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培育节能服务市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重点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企业以及党政机关办公楼、公共设施和学校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

(十六)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按照《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年修订)》,培植环保新兴产业骨干企业,推广一批环保先进设备和技术。积极推进环境服务产业发展,研究提出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的政策措施。鼓励排污单位委托专业化公司承担污染治理或设施运营。建立环保设施社会化运营单位激励制度和自行运营不达标企业退出及淘汰机制。

六、强化责任,加强节能减排管理

(十七)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完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污染物削减目标责任考核办法。

(十八)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市统计局要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区域间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实施全市和区、县单位GDP能耗指标季度核算制度。要建立并完善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能耗统计数据网上直报系统。加强能源统计巡查和监测。市环保局制定并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统计和监测办法,完善统计和监测制度,建立环境统计系统;建立并逐步完善污染物排放数据网上直报系统,落实污染减排定期调度制度。

(十九)建立健全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审查节能评估情况,对达不到能耗准入条件的高耗能企业一律不予审批、核准、备案。市节能办要加强对“能评”工作的监督管理。把排污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性条件。加强“三同时”管理,严把项目验收关。对建设项目未经验收擅自投运、久拖不验、超期试生产等违法行为,严格依法进行处罚,并暂停审批其新上项目的环评文件。

(二十)强化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研究制定重点企业节能管理办法,县以上城区耗煤量较多的企业必须使用脱硫煤。加强对重点企业节能工作的检查和指导,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和节能第一责任人制度。完善节能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加强对企业节能管理人员和重点用能岗位操作人员的节能培训。组织开展用能设备检测,编制节能规划。总结推广一批节能减排先进经验,开展创建节约型企业活动。建立重点排污企业档案,所有重点监管企业凡在技术上能够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尽快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并实现与区、县环保部门联网。加强重点监管企业污染减排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将“十一五”污染减排指标分解到每一个重点企业,指导编制分年度污染减排计划,全面落实污染减排责任,加强内部污染减排管理,定期对各生产工艺(环节)进行污染减排的量化考核。实行重点监管企业污染排放定期报表统计制度,对未完成年度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实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并暂停该企业建设项目审批。

(二十一)严格建筑节能管理。大力推广节能节地环保型建筑。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能耗限额标准全过程监督管理,实施建筑能效专项测评,严把施工图建筑节能专项设计审查关,施工图节能设计审查不合格的建筑工程不得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实施建筑节能评审认定,未经节能评审认定的工程不准通过竣工验收备案,不准销售使用。对不严格按照建筑节能有关政策法规建设、设计、审图、施工、监理的工程项目,对相关责任主题依法进行处罚,竣工验收不合格并不得办理产权证。从**年起,所有新建商品房销售时在买卖合同等文件中要载明耗能量、节能措施等信息。**年着力抓好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能耗限额标准的监管工作,设区市完成采暖费补贴“暗补”变“明补”改革,建立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耗定额制度。

(二十二)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管理。实施公交优先战略,逐步建立以公共汽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积极发展“节能公交”,建设完善公交节能体系。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发展;严格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继续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公布实施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推进CNG替代能源汽车产业化。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和有效衔接。

(二十三)加强节能环保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节能监管监察体制,整合现有资源,规范各级节能、环保监管监察机构设置。各区、县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健全节能管理体系,充实节能管理人员队伍。加快建立各级节能监察中心,重点加强对区、县基层环保部门监测能力和执法能力的标准化建设。大力支持各级环境监测和监察机构标准化、信息化体系建设。各级节能减排监察监管机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节能减排统计基础建设,充实统计力量,适当加大投入。

七、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

(二十四)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实行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评估制度,财政部门将评估结果作为核拨污水处理费的重要依据。建立城市污水厂运行报告制度,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季度向环保、建设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运行和污染物排放信息。对未按规定和要求运行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城镇公开通报,限期整改。

(二十五)严格节能减排执法监督检查。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节能环保执法力度,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市政府每年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和监察行动,重点检查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执行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公开曝光,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对重点案件挂牌督办。开设节能环保违法行为和事件举报电话和网站,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

八、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

(二十六)将节能减排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每年年初由市委宣传部会同市节能办、环保局联合制定节能减排宣传方案。主要新闻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系列报道,刊播节能减排公益性广告,广泛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电台、电视台常年开设节能减排专题,宣传国家和市委、市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宣传全市各行各业和政府部门的节能新举措、新实效,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节能减排舆论氛围。

(二十七)广泛深入持久开展节能减排宣传。组织好每年一度的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及中国水周、城市节水宣传周等宣传活动。组织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区等开展经常性的节能环保宣传,增强资源忧患意识、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站)、村文化大院的宣传栏、张贴画、广场文化活动、电影放映等宣传平台,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普宣传,使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俭朴节约、科学消费的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九、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

(二十八)政府机构率先垂范。建设崇尚节约、厉行节约、合理消费的机关文化。组织能源短缺体验日活动。建立科学的政府机构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制订并实施政府机构能耗定额标准,积极推进能源计量和监测。实施能耗公布制度,根据单位年度工作任务对节能指标进行动态管理,实行节奖超罚。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将建设节约型机关工作纳入市直机关文明单位评选内容。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系统要制订和实施适应本系统特点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方案。

(二十九)抓好政府机构办公设施和设备节能。各级政府机构分期分批完成政府办公楼空调系统低成本改造。开展办公区和住宅区制冷供热节能技术改造和计量改造。凡新建或改造的办公建筑必须采用新型墙体材料,且达到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及时淘汰高耗能设备,合理配置并高效利用办公设施、设备。组织开展政府机构办公区和住宅区节能改造示范项目。

第2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6号)精神,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保证我市“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按照全省节能减排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依靠发展实现节能减排,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契机和主攻方向,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从根本上改变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实施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努力营造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各项工作,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1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由2005年的3.45吨标准煤下降到2.59吨标准煤,降低25%;万元gdp水耗由2005年的180m3下降到150m3;二氧化硫排放量由3.78万吨减少到3.71万吨,下降2%;化学需氧量(cod)由2.84万吨减少到2.44万吨,下降14%;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由51%提高到75%;市区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由73.8%提高到100%。

三、重点工作和任务

(一)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

严格限制高能耗、重污染、多占地、低产出的产业发展,对新建(招商引资)、技术改造项目,要求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增列节能和污染防治篇,在项目审批时,严格把关,指导和督促企业必须落实资源节约利用、节能降耗、污染预防等措施,切实改变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做法。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节能评估审查以及信贷、安全和城市规划等规定和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七台河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对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权限内项目实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强化环评审批向上级备案制度和向社会公布制度。加强“三同时”管理,严把项目验收关。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提高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差别电价标准。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经委、环保局、国土资源局、区县政府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落实。

(二)加快改造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按照淘汰关停、限期整改和加快技术改造升级三大类,对我市工艺设备落后企业及小焦化、小洗煤、小造纸等高消耗、高污染企业进行整治,要在三年内分期分批逐步淘汰。电力行业以“上大压小”为重点,煤炭行业以整顿关闭小煤矿为重点,焦炭、铁合金、建材等行业要按照省相关政策严格执行。“十一五”期间,我市将淘汰落后焦化产能100万吨,关闭淘汰不符合准入条件的焦化企业5户。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要以现有工业园区为基础,以所辖区县为主体,在年底前做好园区规划,对现有焦化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对环保不达标企业限期整改,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达标排放。坚决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焦化企业,通过整治、整合、改造以及推行清洁生产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和浪费资源的问题。此项工作由市经委牵头,市煤炭局等有关部门配合落实。

(三)全面实施重点节能工程

按照国家《“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重点抓好以下重点节能工程。一是余热余压利用工程。重点抓好宝泰隆80万吨干熄焦技改工程、亿达信100t/h干熄焦显热发电工程、纬地水泥余热发电项目、龙洋环保燃气电站、鲁龙环保燃气电站等项目建设。二是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重点抓好宝泰隆10万吨煤气制甲醇、亿达信8万吨煤气制甲醇、吉伟煤气提取粗苯、宝泰隆圣迈公司10万吨煤焦油加氢等项目建设。三是区域热电联产工程。重点完成大唐电厂1#、2#机组供热能力改造及2×600mw二期扩建工程,力争2010年前大电厂总供热能力达到794mw。德利热电厂规划建设1台15mw背压机组和1台75t/h燃用煤矸石和煤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增加热源供热能力34.8mw。宝泰隆公司2台30mw发电机组、3台130t/h锅炉和供热能力为186.1mw自备干熄焦热电厂建设。四是建筑节能工程。组织实施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小区,推动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改造示范工程。五是绿色照明工程。在政府机关、学校、宾馆饭店、商厦超市、大型工矿企业、医院、铁路车站、城市景观照明及城市居民小区等重点推广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六是政府机构节能工程。从严从紧配置办公设备,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抓好机关节电、节水工作。大力实施政府节能采购,绿色采购。强化政府机构的建筑节能,凡新建或改造办公建筑必须采用节能材料及围护结构。

积极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我市列入“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三户企业要实现39.3万吨标煤的节能量,其中宝泰隆公司通过煤气制甲醇和干熄焦项目实现7.28万吨标煤的节能量;亿达信公司通过煤气制甲醇、干熄焦工程和建设城区供热工程(包括2×25mw煤矸石热电厂)项目实现20.2万吨标煤的节能量;七煤公司通过矸石电厂煤泥掺烧、集中供热、高耗能锅炉更新改造等项目实现11.78万吨标煤的节能量。此项工作由市经委、建设局、政府办牵头,有关部门配合落实。

(四)全面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

到2010年我市化学需氧量控制在24370吨,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4100吨;二氧化硫控制在37050吨,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761吨;烟尘控制在27600吨,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2401吨;氨氮和工业粉尘控制在2005年水平,分别是3760吨和8000吨。

1、落实松花江污染防治规划。按照《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批复要求,重点抓好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5万吨)4万吨再生水利用工程;宝泰隆、隆鹏、亿达信、美华、凯博达焦化酚氰废水治理工程;七煤集团矿井水净化回用及洗煤水闭路循环;七煤集团煤气总公司酚氰废水治理;饮用水源污染治理等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建设,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项目前期工作,确保2008年12月31日前全部开工。全市所有焦化企业在2010年底前要全部实现废水零排放。

2、治理工业污染源。对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或超总量排污的单位实施限期治理,治理期间限产、限排,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依法责令其停产整治,供水、电业部门采取断水、断电等措施。

3、落实二氧化硫减排任务。推进七煤集团煤气总公司煤气脱硫和大唐公司七台河电厂脱硫改造。新(扩)建燃煤机组必须按规定同步建设脱硫设施或采取其他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所有火电厂必须安装烟气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测装置,确保正常运行,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加强对电力、化工等行业和各种锅炉、窑炉的污染治理,确保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大力发展城镇集中供热,加强集中供热热源和管网建设,扩大集中供热并网面积,取代分散供热小锅炉,逐步限制原煤散烧,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加强城镇大气污染综合整治。4、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市环保部门要协助省环保局完成辖区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做好市控污染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实行持证排污,对无证或超总量指标排污的依法严肃查处。

5、按照国家要求,我市所有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必须在2008年12月31日前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实现连续24小时自动在线监测,并与环保部门联网,全面掌握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

6、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所有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其污染物排放必须同时满足该地总量控制和排放标准要求。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中,不得突破区域已规定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坚持以新带老原则,保证原有污染物全面达到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

7、控制农村面源污染。2008年6月30日前完成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现污水稳定达标排放。2010年12月31日前,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畜禽粪便和污水要达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要求。

8、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减排投入。在煤炭、化工、电力、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广泛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全面提高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工艺技术、管理和装备水平。加快实施余热利用工程、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大力推广新型节能燃煤锅炉。市财政、发改委、环保等部门及区县政府要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性贷款和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对污染治理项目的投入力度。此项工作由市环保局牵头,区县政府为责任主体,有关部门配合落实。

(五)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1、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建设。结合东部煤电化基地和资源型城市转型,抓好茄子河煤电建产业园区、新兴煤焦化产业园区、勃利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双叶木制品加工园区建设。组织实施《七台河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七台河市循环经济试点市实施方案》以及节点项目建设。加大政府资金对循环经济发展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向循环经济领域集聚。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经委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落实。

2、促进节水工作。健全节约用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加快区县供水管网改造,提高供水能力,降低管网漏失率。到2010年管网漏失率要下降10个百分点。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及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加快勃利县污水处理及排水工程建设,争取今明两年投入使用,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中水回用率。推动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节水设施建设。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洁具及配件。推广使用农业节水灌溉新技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合理使用农药、肥料,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在煤炭采掘、洗煤、焦化等行业推广使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确保洗煤行业在今年全部实现闭路循环。到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达到65%。推进七台河矿区矿井水利用项目的建设,“十一五”期末年处理矿井水规模达到1100万吨,矿井水利用率达到70%以上。此项工作由市建设局、水务局、农委、七煤公司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落实。

3、促进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建设七煤公司热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工程、宝泰隆煤矸石发电供热、北方建材、德利建材和宏源建材煤矸石空心砖、亿达信煤泥制水煤浆、煤矸石生产腐殖酸复合肥等工业废渣综合利用工程;建设万昌苯加氢、隆鹏公司煤焦油深加工、龙洋焦电公司煤焦油加工等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七煤公司煤层气发电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工程;建设农村秸秆气化、秸秆饲料、农村沼气、泓辰公司木糖醇项目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推动新型墙体材料和利废建材产业化,在全市范围内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经委、农委、商务局、建设局等部门配合落实。

4、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积极推进勃利县、新兴区垃圾处理场和茄子河区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在中心区实行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系统,开展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推进垃圾无害化综合利用,推进医疗垃圾处理站项目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启动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此项工作由区县政府、环卫处、建设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落实。

5、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全面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加强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指导和管理,以高污染企业为重点,在电力、焦炭、煤化工、医药等行业建设一批清洁生产示范工程,推进以促进企业节约资源能源、废旧综合利用、污染防治、技术进步等为主要内容的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制定鼓励企业清洁生产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能耗、物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在全市广泛开展清洁生产培训,规范管理咨询服务机构。在政府统一部署下,经贸、环保、质监等部门通力协作,做到各负其责,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引导,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共同合作,稳步推进清洁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此项工作由市经委牵头,市环保局、质监局等部门配合落实。

(六)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公共建筑节能设施标准》以及《黑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大力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严格执行新建居住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50%的标准,并逐步实施居住建筑节能65%的标准。积极推进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建立并完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监管体系,推广绿色照明。深化供热体制和价格改革,提高集中供热水平,逐步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加快推进供热系统改造,到2015年我市中心区全部实现计量供热。此项工作由市建设局、财政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落实。

(七)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管理

加强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的监管,加快老旧汽车、机车报废更新,对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辆实行强制淘汰。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城市快速公交建设,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运输中的比重。严格执行乘用车、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限制高排放交通工具进入运输市场。推广节能、清洁、混合燃料汽车等节能型交通工具。严格执行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实行定期检测、定点维护。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和有效衔接。此项工作由市商务局、交通局、建设局、公安局、环保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落实。

(八)加快推进节能减排科技进步工作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在煤炭、电力等重点行业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加强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及农业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推广。加快与有关科研机构和企业联系和对接,研究解决资源节约和煤炭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组织搞好煤炭气化、转化和煤化工精深加工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开发工作,积极推进煤矸石粉灰综合利用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旱作农业节水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在全市广泛开展节能减排科普工作。此项工作由市科技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落实。

(九)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进沼气、生物质能以及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实施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加强全市能源资源的调查评价。稳步发展替代能源,逐步推广使用高掺比燃料乙醇。在不方便使用工业余热的乡镇,推广使用“四位一体”沼气池,加快建设农村沼气项目,使沼气成为农村生活的新能源。积极开展农村秸杆综合利用工作,抓紧勃利秸杆气化炉项目的建设,在实验性生产的基础上,争取年内正式投产,并在我市农村地区大力推广使用。实施生物化工、生物质能固体成型燃料等一批具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示范项目。继续推进宝泰隆圣迈公司10万吨煤焦油加氢制取优质燃料油项目,争取年内开工。大力推进二甲醚、生物质型煤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加大我市风能发电项目的推进力度。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关部门落实。

四、保障措施

(一)建设循环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

坚持把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和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把发展循环经济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在搞好煤炭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机械、木制品和农产品加工等非煤接续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能耗低、污染少的优势,逐步降低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和高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水平,努力构建生态型、环保型、节约型产业体系。

(二)拓宽节能减排融资渠道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为主、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所需资金主要靠企业自筹、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市政府也要安排一定的引导资金予以支持。要按照国家要求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以吸引战略投资者参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经营。要以国家支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为契机,积极争取和吸收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商业贷款和社会资金。

(三)严格执行节能和环保标准,促进企业能源计量工作

认真落实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冶金、建材、电力、煤炭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大型公共建筑单位,要研究制定能耗、污染排放限额标准,并认真组织实施。贯彻落实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指导规范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国家标准,对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能耗情况实施检查指导,督促和推进年耗标准煤5万吨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规定要求。加大节能降耗技术开发、示范、推广的力度,指导企业加强对能源计量检测数据的应用,积极推广先进的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系统,促进企业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合理使用能源的控制。

(四)加快节能环保管理能力建设,加强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

建立健全节能监管监察体制,整合现有资源,加快建立节能监察中心。建立健全污染减排监管体制,加快环境监测和监察机构标准化、信息化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适时更新设备、仪器,适当充实力量,开展人员培训。促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制定鼓励加快环保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环保产品生产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和环境服务机构加快发展,提高技术含量和服务水平,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规范环保产业市场,加强环境保护咨询与服务,推进环境保护设施运营的市场化。重点研究制定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的政策措施,鼓励排污单位委托专业化公司承担污染治理或设施运营。

建立重点耗能企业能源管理制度,加强对重点高耗能企业能源效率监测。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日常监管,对重点排污企业的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全面实行持证排污。建立排污许可证考核和管理制度,对超总量指标排污的企业责令限期治理、限产限排。

(五)加大节能减排监督和检查执法力度

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执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严格执行能源资源和环境稽查制度。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公开曝光,依法查处,对重点案件挂牌督办。对恶意偷排偷放、不正常使用或擅自闲置污染治理设施导致污染物超标排放的违法行为,严厉处罚;对屡查屡犯、长期非法排污的企业,停产整治。开设节能环保违法行为和事件举报电话和网站,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建立节能环保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力、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加强对脱硫设施的运行监管。新(扩)建燃煤机组必须按规定同步建设脱硫设施或采取其他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非电力工业燃煤锅(窑)炉和其他生产工艺过程要采取削减二氧化硫排放的工程措施,工艺过程和技术改造削减二氧化硫措施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运行,并有详细的日常监控管理、运行情况记录材料和台帐。对未按规定和要求运行脱硫设施的电厂要扣减脱硫电价,加大执法监管和处罚力度,并向社会公布。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督和管理,加快建设中心区污水处理厂和排水工程以及再生水利用项目。严格按照省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评估制度,运行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落实收费政策,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及污染物排放加强监督和管理。

(六)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建立资源环境性产品价格机制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节能减排的各项政策,加强有关节能减排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财税收费政策和科技政策的引导,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的建设。贯彻落实国家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金融支持。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电、气、热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体制改革,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推进阶梯式水价制度和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收费方式。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完善农业水费计收办法。对高耗能行业中国家淘汰类和限制类项目实行差别电价。

(七)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考核体系,实行“问责制”

统计部门要做好全市规模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统计和监测工作,建立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指标定期公报制度。完善我市纳入全国“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计划3户企业以及其它20户重点耗能企业的能耗统计数据网上直报系统,加强能源统计。

组织部门要牵头制定具体的评价考核实施办法,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考核体系,作为考核各级政府、行业主要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中、省直大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本着“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则,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掀起“节能减耗,和谐发展,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活动热潮,使节约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学校事业的全面推进做出用心贡献。

二、组织领导和职职责务

为加强节能减排活动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如下:

组长:许xx

副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学校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负责对全校节能减排工作开展落实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和信息通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长办公室,办公室主任。

二、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的具体方法

(一)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规章制度,构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建立节约型校园的长效机制。努力使学校水、电、油、办公耗材等费用开支比上年度减少5%,生活废水排放到达国家标准。

(二)透过大力宣传、强化教育、任务分解、监督检查等措施,使广大师生和教职工牢固树立节能意识,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成“人人争创节约先进,事事要从节约出发”的良好局面。

三、节能减排主要资料

(一)节约用电

1.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办公室、教室和实验室等场所要做到光线好时不开灯,人少少开灯,人走随手关灯;透过在楼梯间等公共场所安装声控、光控开关等措施,到达节电目的。

2.减少办公设备电耗和待机能耗。合理开启和使用计算机、打印机,最大限度降低能耗。

3.加大道路、广场及绿化带等公共区域照明设施的整体规划和技术改造力度,在能够使用节能灯具的地方一律采用节能灯具,实施绿色照明。

4.严禁在学生公寓、办公室、值班室等处使用电炉、电取暖器、烤火器等电器。

(二)节约用水

1.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严查跑、冒、滴、漏现象,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2.自觉养成节水习惯,随手关掉水龙头,杜绝长流水现象。

3.严格执行开水供应时间规定,提倡学生按需要量打水,禁止校外人员及职工在学生开水房打水。

4.加强对已有节水设备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率,物尽其用;有计划地对开水房、浴室、传统冲水厕所等进行改造,逐步安装节水计量装置。

(三)节约用材

1.学校的复印、打印等办公用纸指定专人管理,严格控制。校内传送的纸质材料及日常文件的打印,实行双面打印。

2.严格各类办公用品、化学药品、试剂、实验材料等消耗品的采购、管理和使用,避免盲目性。

(四)节约出差开支

1.尽可能做到一人出差多办事,三人以上出差方可租车出行,做力节约。

2.外出办事人员尽可能降低住宿费用。

(五)资源综合利用

1.科学管理、调配仪器设备,加强设备的共享共用,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2.加强实验室及现代化教学设施的管理,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面向全校的教学服务体系,实现教学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3.加强实验室化学试剂的管理,做好废弃化学试剂的回收与利用工作,杜绝废弃化学试剂对环境的污染。

4.加大对危险化学品、放射性元素等有毒有害物品管理和使用状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层层落实职责,从源头上杜绝有毒有害物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加强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回收与处理力度,杜绝废液直排和废弃物随意丢弃现象的发生。

四、任务分解及工作措施

我校节能减排活动要紧密结合“建立节约型校园”工作,在广大师生和员工中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教育大家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此刻做起,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各项工作。

(一)学校要利用板报、校园广播等宣传平台,加大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充分认识学校开展节能减排活动的重要好处,努力将节能减排工作变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

(二)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建立节约型校园”活动主题,组织广大职工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教育大家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每一张纸、不乱抛乱撒生活垃圾做起,共同建立礼貌、优美的校园环境。

(三)校团委要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节能减耗,和谐发展,建设节约型校园”倡议活动,及时有效地进行节能环保宣传,营造良好的节能减排校园文化氛围。要结合学校实际,围绕“建立节约校园,我们共同行动”活动主题,组织广大学生用心参加节能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导处要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在有关课程中增加节能、节水、节粮、节材、环境保护等教育资料,认真落实节能环保教育进入课堂教学,采取专题报告会、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学生节能减排教育的力度,真正将节能环保进学校工作落到实处。要深入开展国情和节约资源教学工作,逐步增加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的教学资料,增强广大师生的资源忧患意识,引导教育师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校园环境,用心建立节约型校园。

(五)学生会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减排社会宣传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节能环保观念,透过社会实践活动到达熟悉节能减排要求和宣传群众、教育自己的目的。

(六)保障基础设施的检查、维修、保养等工作,从学校长期发展和节约型校园建设全局出发,对节电、节水、节材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采取适当的节能减排措施。进一步建立健全后勤节能环保制度,采取奖罚措施,鼓励广大职工在生产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节能标准,在降低后勤运行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

(七)要在广大职工和师生中加大节能减排、保护校园环境、建立节约型校园的宣传教育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学校水、电及办公用材的管理,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组织落实。开展节能减排活动是当前我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学校高度重视,并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到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要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师生员工都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务求抓实抓好,抓出实效。

(二)分解任务,明确职责。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科学管理,周密安排,制定可行的实施细则和制度办法,层层分解工作任务,落实职责,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学校将加大经费投入,在人力、物力及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以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检查指导,规范管理。为保证各项节能减排工作任务的落实,各部门务必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规范管理,在工作中指导广大师生和教职工认真开展节能减排活动。

第4篇

关键词:制造业 节能减排潜力 节能减排潜力指数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954(2013)11-70-04

一、节能减排潜力的概念及分析方法

潜力,是指潜在的能力和力量,是内在的没有发挥出来的能力和力量。本文所指的节能减排潜力,即在能源消耗和CO2排放两方面可能存在的进一步下降趋势。结合本文的研究主题具体来说,制造业节能减排潜力,就是制造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和单位增加值排放两个衡量制造业节能减排状况的指标,在未来是否具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由上述概念可知,节能减排潜力具有动态性和参照性两个特点。所谓动态性,是指节能减排潜力的大小是相对于某一时刻来说的,与某一阶段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相关技术的开发利用水平密切相关,是动态变化而不是静止不变的。所谓参照性,即在一个固定时刻考察节能减排潜力的大小需要参照一定的标准,选取的参考标准不同,衡量出来的节能减排潜力大小也会有所差异。

本文针对北京制造业节能减排潜力的相关研究均立足于政府等有关机构的管理、调控职能,以向其提供政策制定、实施的指导和建议为研究目的。

首先,由于节能减排潜力具有动态性特点,所以随着时间的推进,制造业节能减排状况会有所变动,其节能减排潜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考虑到相关数据的完整性和可得性,本文选取了2000~2011年这一覆盖了“十五”、“十一五”两个五年时期的时间段,考察制造业节能减排潜力的变化趋势。

其次,由于节能减排潜力具有参照性特点,而在参考标准的选取上,一方面可以把发达地区的节能减排状况作为参照对象,另一方面也可以把行业平均的节能减排水平作为参照对象。考虑到统计口径差异、数据可获得性等问题,本文依据后一类标准,通过对比北京制造业与工业平均节能减排效率的高低,对北京制造业节能减排的潜力进行分析。

二、制造业节能潜力分析

由于能耗强度表示每单位产出增加值的能源消耗量,因此它常用作评价节能潜力和政策效果的重要指标,而能耗强度的变动量则很好地反映了节能潜力被挖掘的程度。但是,相对于基期能耗强度较高的部门,能耗强度较低的部门在节能方面会面对更大的困难,这是因为进一步降低能耗强度或者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的边际成本将更高,以致一些技术限制会阻碍相关节能行动的实施。因此,在研究节能潜力的过程中,不能单纯采用能耗强度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而是要同时考虑到各部门能耗强度的差异,在此条件下研究各部门的节能潜力。

假设整个产业部门在基期t = 0的能耗强度为e0,到第t年时能耗强度的变化量为et,则产业整体能耗强度的增长率为:

若epi > 1,表明部门i的实际能耗强度变化量大于参考能耗强度变化量,说明部门i在降低能源消耗方面的效率高于产业整体平均水平,节能潜力相对较小;反之,则表明部门i的节能效率低于产业平均水平,节能潜力相对较大。

利用式(3),考察北京制造业不同时期和总体的节能潜力大小,节能潜力指数的计算结果见表1。

表1显示,2000~2011年间,北京制造业总体的节能潜力指数为1,说明其降低能耗的效率与工业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能耗强度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分不同类型来看:传统制造业的节能潜力指数有下降趋势,且各时期及总体的指数值均接近于1;现代制造业 的节能潜力指数有上升趋势,且各时期及总体的指数值均显著小于1。这说明,传统制造业的节能效率与制造业平均水平相近,而现代制造业的节能效率明显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结合北京制造业降耗的实际情况可知,由于传统制造业包含了制造业中几乎全部的高耗能行业,所以从一开始它就是北京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对象,而十几年来也的确取得了明显成效,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传统制造业的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大、速度快;相比之下,现代制造业主要由轻工业构成,能耗所占比重及能耗强度基数均比较低,所以该领域尚未大规模开展节能工作。因此,未来北京制造业应逐步加强对现代制造业节能的关注,同时继续推进传统制造业节能,但在使用高新技术和清洁能源的成本没有突破性下降的条件下,传统制造业能耗强度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将十分有限。

具体来看现代制造业各行业:5个行业中仅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总体节能潜力指数大于1,节能效率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各时期及总体的节能潜力指数均为负值,节能效率较低。对5个行业按照节能潜力大小进行排序,节能潜力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

三、制造业减排潜力分析

与分部门节能潜力模型的建立原理相类似,利用排放强度指标构建产业分部门的减排潜力模型。

若cpi > 1,表明部门i的实际排放强度变化量大于参考排放强度变化量,说明部门i在减少CO2排放方面的效率高于产业整体平均水平,减排潜力相对较小;反之,则表明部门i的减排效率低于产业平均水平,减排潜力相对较大。

利用式(6),考察北京制造业不同时期和总体的减排潜力大小,减排潜力指数的计算结果见表2。

表2显示,2000~2011年间,北京制造业的减排潜力指数有所上升,反映出制造业整体在减少CO2排放方面的效率有所提高;12年间制造业的总体减排潜力指数接近于1,表明其减少CO2排放的效率与工业平均水平相近,排放强度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分不同类型来看:传统制造业的减排潜力指数明显减小,由“十五”时期的1下降到“十一五”时期的0.8,说明传统制造业减少CO2排放的效率有所降低,减排潜力有所增强;现代制造业在两个五年期间及总体的减排潜力指数均小于1,说明现代制造业的减排效率仍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同样具有一定的减排潜力。两类制造业减排潜力指数的不同变化趋势反映出各自的能源结构特点:传统制造业包含了制造业中大部分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对煤炭、原油等CO2排放系数较高的能源品种依赖性较强,虽然近年来传统制造业的能耗总量已得到一定控制,但其重点消费能源只是由煤炭向原油转移,能源结构尚未得到明显优化,所以传统制造业的减排强度仍有下降空间;而现代制造业由于能耗总量基数较小,对煤类、油类等高排放能源的依赖性不强,所以目前针对该领域还没有大规模开展减排工作,同样也具有一定的减排空间。因此,未来北京制造业在减排方面应同时关注传统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前者重点改进能源结构,后者重点控制能耗总量,但在使用高新技术和清洁能源的成本没有突破性下降的条件下,传统制造业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将十分有限。

具体来看现代制造业各行业:除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减排潜力指数显著小于1外,其余4个行业的总体减排潜力指数均超过1,说明这4个行业的减排潜力相对有限。值得注意的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减排潜力指数均有所下降,特别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其减排潜力指数由“十五”时期的2.22减少到“十一五”时期的0.36,说明近年来这3个行业的减排潜力有上升趋势。对5个行业按照减排潜力大小进行排序,减排潜力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四、制造业节能减排潜力的综合评价

通过构造节能——减排潜力矩阵,对十几年间北京制造业总体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即将节能潜力指数与减排潜力指数相结合,x轴代表北京制造业及其各部门的节能潜力指数,y轴代表北京制造业及其各部门的减排潜力指数,依据两项指标的具体数值,构造节能——减排潜力矩阵。节能——减排潜力矩阵中,选取节能潜力=1和减排潜力=1的位置分别作横向和纵向的参考线,将矩阵划分为4个象限,不同象限反映了不同的节能减排潜力,并且离参考线交汇中心越远程度越强。

2000~2011年,北京制造业及其各部门的节能——减排潜力矩阵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北京制造业及其各部门中,节能减排综合潜力较大的为现代制造业,特别是其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节能潜力较大而减排潜力较小的有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节能潜力较小而减排潜力较大的为传统制造业;节能减排综合潜力较小的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于不同类别的节能减排潜力,可以考虑采取不同的降耗减排措施:对于节能潜力较大、减排潜力较小的部门,可以首先从控制能耗总量入手;对于节能潜力较小、减排潜力较大的部门,进一步控制能耗总量的空间可能有限,所以可以优先考虑优化能源结构;而对于节能减排综合潜力较大的部门,则可以双管齐下,控制能耗总量的同时改善能源结构。

构建节能——减排潜力综合指数的方法为:为节能潜力指数和减排潜力指数赋予相同的权重0.5,然后对两个指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综合指数;若某一部门节能-减排潜力综合指数大于1,说明该部门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效率高于产业整体平均水平,节能减排综合潜力相对较小;反之,则表明该部门的节能减排效率低于产业平均水平,节能减排综合潜力相对较大。与节能——减排潜力矩阵不同的是,节能——减排潜力综合指数可以从量的角度反映不同时期节能减排综合潜力的大小。

2000~2011年,北京制造业及其各部门的节能——减排潜力综合指数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北京制造业及其各部门中,节能减排综合潜力较大的为现代制造业,特别是其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二者的节能——减排潜力综合指数均明显小于1,即二者的节能减排效率显著低于产业平均水平。分不同时期来看,医药制造业的节能——减排潜力综合指数在“十一五”时期超过临界值1,节能减排综合潜力进一步减小;传统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节能——减排潜力综合指数在“十一五”时期降到1以下,节能减排综合潜力有上升趋势。

五、结 论

经过上述一系列分析,大致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在分部门节能潜力方面。北京制造业整体仍具有一定的节能潜力,但能耗强度的下降空间相对有限;现代制造业未来的节能潜力大于传统制造业;现代制造业各行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节能潜力最大,其次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再次是医药制造业。

第二,在分部门减排潜力方面。北京制造业整体仍具有一定的减排潜力,但排放强度的下降空间相对有限;传统制造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减排潜力体现在不同方面,前者为优化能源结构,后者为控制能耗总量;现代制造业各行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减排潜力最大,其次是医药制造业,再次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并且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减排潜力均有进一步上升趋势。

第三,在分部门节能减排综合潜力方面。节能减排综合潜力较大的为现代制造业,特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传统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节能减排综合潜力有上升趋势。因此,未来北京制造业节能减排的工作方向应是在不放松传统制造业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加强对现代制造业节能减排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Carolien Kroeze, Jaklien Vlasblom, Joyeeta Gupta, Christiaan Boudri, Kornelis Blok. The power sector in China and India: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reduction potential and scenarios for 1990~2020 [J]. Energy Policy , 2004, (32): 55~76.

[2] Xiaoyu Yan, Roy J. Crookes. Reduction potentials of energy demand and GHG emissions in China’s road transport sector [J]. Energy Policy, 2009, (37): 658~668.

[3] Bing Zhu, Shanying Hu, Qiang Li, Charla Griffy-Brown, Yong Jin. CO2 emissions and reduction potential in China’s chemical industry [J]. Energy, 2010, (35): 4663~4670.

[4] Nan Zhou, David Fridley, Michael McNeil, Nina Zheng, Virginie Letschert, Jing Ke, Yamina Saheb. Analysis of potential energy saving and CO2 emission reduction of home appliances and commercial equipments in China [J]. Energy Policy, 2011, (39): 4541~4550.

[5] Maarten Neelis, Martin Patel, Kornelis Blok, Wim Haije, Pieter Bach. Approximation of theoretical energy-saving potentials for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using energy balances for 68 key processes [J]. Energy, 2007, (32): 1104~1123.

[6] 侯步蟾,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我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 2011年。

[7] 杨红亮、史丹、肖洁,自然环境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中国各地区的理论节能潜力和实际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第4期。

[8] 于鹏飞、李悦、高义学、郗敏、孔范龙,基于DEA模型的国内各地区节能减排效率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4期。

[9] 杜春丽,基于DEA的我国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潜力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第7期。

第5篇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保障就业、推进技术创新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数量多、涉及行业广、社会影响大,提高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企业负责人关注生产经营多,对节能环保重视不够。企业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装备水平落后等情况依然较为严重;二是企业数量多,而且较为分散,资源消耗量及污染排放相对较少,实施节能降耗措施及环境监管较为困难。各地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参差不齐,促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还不完善;三是企业节能减排基础管理薄弱,普遍没有设置负责节能减排的专门机构和配备专业人员,节能减排基础数据缺失,情况不清;四是企业获取节能减排技术信息渠道不畅,节能减排的高投入与中小企业资金、技术实力弱的矛盾十分突出,中小企业节能环保普遍存在融资难、担保难等问题。这些都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主要障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国发36号文件为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偏低,重点用能行业的中小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以上,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引导企业依靠质量求生存,依靠节能和管理求效益,依靠机制体制创新求发展,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措施抓紧抓好,实现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根本,进一步强化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促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专业服务机构为支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机制和良好氛围,促进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重点领域。以工业领域中小企业为重点,着力抓好能源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污染减排压力大的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是:国家重点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涉及的中小企业,重点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内的中小企业,以及各地确定的节能减排重点中小企业。

(三)工作目标。争取用3~5年时间,培育和形成一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示范企业(产业基地、集聚区),推动重点节能减排技术在中小企业的广泛运用,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管理人员培训和管理制度的完善;较大幅度提升中小企业能源资源利用水平和清洁生产水平,重点用能行业的中小企业单位能耗下降25%左右,使中小企业单位产品(工序)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清洁生产等指标有显著提高。

三、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四)加强工业园区集中供能和污染集中治理。近几年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证明:集中供能和污染集中治理,是大幅度提高能效和减少排放的有效措施。在中小企业集中的工业园区(产业基地、集聚区)要积极探索和实行集中供热、供电、制冷等能源集中供应模式和工业污染集中治理模式,通过区域热电(冷)联产及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厂等公共设施共享,提高中小企业能源运输、分配和使用效率,较大幅度降低单个企业能耗和环保成本。凡是有条件的工业园区(产业基地、集聚区)都要采取合资、合作、专业化公司经营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集中供能和污染集中治理试点。

(五)加大重点行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力度。突出抓好钢铁、有色、建材、石油石化、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工业行业管理部门要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设备(产品)导向目录,支持中小企业实施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工程。要通过举办节能减排技术、产品交流会等方式,推动高效节能减排技术、工艺及产品、设备在中小企业中的广泛运用。

(六)推动中小企业加快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步伐。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制定落后高耗能工业技术和设备产品淘汰目录,指导中小企业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要加强对中小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监管,加强中小企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评估审查工作,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扩张,防止落后产能由大企业向中小企业转移,从源头上实现污染物减排和节能增效。

(七)引导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中小企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走资源循环高效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鼓励中小企业进入生产业,积极开展工业“三废”和废旧产品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和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废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化水平。

(八)加强重点用能企业中的中小企业节能管理制度建设。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中小企业,及各省指定的年综合能耗5千吨标准煤以上不满1万吨标准煤重点用能企业中的中小企业,应依法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且经过专业培训的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加强中小企业节能统计和计量管理,完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并定期进行校准、检定。督促列入重点用能企业的中小企业开展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定期报送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四、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创新节能减排体制机制

(九)推行节能减排服务新机制。推动以服务中小企业节能减排为主的节能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鼓励节能减排技术和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引导节能减排专业服务机构通过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方式积极参与中小企业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分享节能效益实现双赢。要调动中小企业节能自觉性和主动性,鼓励中小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签订节能自愿协议,指导中小企业通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节能管理水平等实现预定节能目标。

(十)推动中小企业开展节能环保“达标”活动。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结合国家强制性能耗标准、行业节能环保标准及清洁生产标准的宣贯工作,组织企业开展节能环保“达标”活动。鼓励中小企业实施能源审计,通过制定并实施节能整改方案,达到国家标准规范要求;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标杆”,参与行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力争达到或接近行业能耗先进水平。引导中小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并自主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对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超标、使用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中小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五、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十一)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发挥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淘汰落后产能资金、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等现有各类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技术改造、服务平台建设和培训教育、节能诊断、清洁生产审核、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资金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设立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资金。

(十二)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节能减排融资机制。建立政府、银行、担保、企业参与的中小企业节能减排融资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探索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贷款方式。鼓励保险公司探索企业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创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险保障机制。探索完善创业投资与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融资模式,引导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投资力度。

(十三)落实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生产符合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使用列入环境保护和节能节水专用设备税收优惠目录的设备,以及实施列入节能减排税收优惠目录的项目等,按有关规定积极落实税收减免政策。积极争取中小企业生产的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

六、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统筹协调,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机制,指导和推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奖励。

第6篇

【关键词】 节能减排; 财务绩效;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1-0047-04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而“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促进经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我国将节能减排纳入国家战略规划。节能减排作为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发展的首要途径,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使中国获得绿色GDP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契机。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参与者,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主体,企业节能减排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也影响着企业生存和长期发展。因此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节能减排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是必要的,对推动我国节能减排战略的顺利实施,协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宝山钢铁为例来研究节能减排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二、相关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只将劳动力投入L和资本投入K看作是内生变量,可使用资源禀赋、生产技术条件和生产要素价格视为外生变量,企业关心的只是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利益,即企业只追求利润最大化。Friedman认为,公司进行环保与其具有的竞争力是冲突的,公司的每一项环保措施都会增加公司的成本,降低公司的利润率。Walley and Whitehead认为治理污染会使生产成本增加,假设边际成本不断提高,环境治理支出会使边际收益不断减少,经济利润下降。这一理论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具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只追求片面利润的增加并没有考虑企业长期的发展。当企业实施节能减排,主动进行环境保护时,企业的环境控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私人成本,导致企业当期利润的减少。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企业一定会选择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放弃环境治理的短期行为模式。

(二)资源和管理效率理论

资源和管理效率理论认为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由于资源没有被充分有效地使用,严格的环境保护能够引发更多的创新,不仅不会引起成本的增加,还会产生更多的收益。Porter认为环境的规制会使社会福利和企业的经济利益达到双赢,然而传统的新古典主义理论却忽视了创新技术带来的积极影响。Esty的观点为实施环保、优化成本和节能技术创新可弥补在污染治理方面的成本,这样的“双重效应”补偿机制,更有利企业长期发展。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环境技术条件来说,资源和管理效率理论更适合企业的发展,因为虽然企业进行节能减排购置清洁设备,进行节能技术创新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短期可能会对财务绩效产生消极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会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增加经济利润,节能减排对绩效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企业单纯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影响长期的发展。

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节能减排效果与当期财务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假设二:节能减排效果与长期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取

企业进行节能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目的是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最终反映在企业能耗水平和污染物的排放水平上。通过查阅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年报、社会责任报告,本文选取吨钢综合能耗和吨钢新水用量来衡量节能指标,选取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吨钢烟尘排放量来衡量减排指标。

在财务绩效的衡量方面,本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这3个指标来衡量财务绩效。另外,为了控制其他因素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设置了销售利润增长率作为控制变量。具体变量和计算公式见表1。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宝山钢铁集团2005―2012年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财务数据来自宝山钢铁2005―2012年的年度财务报告,节能减排数据来自公司官方网站上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上市公司2005―2012年的财务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经整理得到行业平均数。本研究的统计分析工具和数据处理工具为Excel2003和SPSS19.0。

(三)研究模型

本文选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节能减排和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根据本文所设定的变量,可初步确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公式:

CFP=β0+β1ESER+β2SPGR+ε

其中,CFP代表财务绩效的综合指标,ESER代表节能减排的综合指标,SPGR代表控制变量销售利润增长率,β0表示回归常数,β1、β2表示对应相应变量的回归系数,ε表示随机误差,且假定E(ε)=0,Var(ε)=σ2。

四、实证分析

(一)数据分析

本文对宝山钢铁的节能减排效果和财务绩效指标进行了描述性统计,通过各年的数据,对财务绩效和节能减排情况的变化进行直观分析,如表2。

从表2描述性结果可知,在2005―2012年宝钢财务指标发生较大的波动,但总体呈较好的状态。其中的盈利能力指标方面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目前的钢铁行业情况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节能减排指标基本呈递减的趋势,但也有个别年份出现不稳定反增现象,反映了宝钢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的成效。

(二)变量综合处理

为了便于研究节能减排对财务绩效的整体影响,避免单个指标反映片面且容易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对节能减排综合指标与财务绩效综合指标进行研究。首先对节能减排指标和财务绩效指标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相关系数矩阵,节能减排指标和财务绩效指标的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相伴概率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KMO检验值分别为0.536和0.746,均大于0.5,所以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对数据进行方差最大化旋转,得到节能减排和财务绩效提取因子结果和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表4。提取的节能减排两个因子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98.002%,因此节能减排指标选取两个因子进行分析,由于财务绩效指标的一个因子贡献率达到99.087%,只提取一个因子进行分析。

根据所提取的因子的得分和方差贡献率,构建的节能减排综合得分和财务绩效综合得分函数分别为:

ESER=(F1а1+F2а2)/а1+а2

CFP=U1а/∑а

其中,а1、а2和а分别为F1、 F2和U1的方差贡献率。

最终得到ESER和CFP综合得分,如表5。

(三)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1.ESER对CFP当期的回归结果分析

将ESER综合指标、CFP综合指标和控制变量SPGR进行Pearson偏相关分析,相关系数见表6。在没有剔除控制变量SPGR之前,ESER与CFP之间的显著水平为0.034,显著相关,剔除SPGR后,显著水平为0.02,影响更为显著。

利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7。

在ESER对CFP当期的回归结果中得知调整R2为0.682,F为8.507,显著性概率小于0.05,回归的拟合度比较高,回归结果良好。由回归结果显示,节能减排指标与财务绩效在5%水平下显著正相关,由于节能减排指标为逆指标,指标数据越小越好,也就是说,节能减排效果越好,财务绩效水平越低,企业财务整体收益率下降越多。从而验证了假设一。

2.ESER对CFP长期相关性结果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ESER的长期影响,本文将ESER前三年的指标数据分别作对CFP一期滞后、二期滞后、三期滞后的分析,ESER的滞后指标分别记作ESER-1、ESER-2、ESER-3。

将滞后期指标作为新的自变量进行的偏相关分析,结果如表8。

从相关分析得知,在排除SPGR的影响下偏相关系数r(ESER-1,CFP)=-0.758,r(ESER-2,CFP)=-0.513,r(ESER-3,CFP)=-0.771,显著性概率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即ESER对CFP的负向影响越来越显著。以上结果表明,节能减排对滞后一期、二期、三期的财务绩效的影响都是负相关的,尤其是对滞后第三期的财务绩效影响最大,也就是说,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对后期的财务绩效有积极的影响,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有利的。从而验证了假设二。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宝山钢铁2005―2012年的节能减排和财务数据进行了节能减排对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节能减排对企业当期的财务绩效有显著地不利影响,企业为保护环境进行节能减排的投资支出会相当程度地影响企业当期的经济利益。(2)从长期来看,节能减排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是有利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著。企业积极地投资节能环保,增强企业社会责任,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投资者的关注,这些都将成为企业获得利益的内在驱动因素,从而为企业带来更长远的利益。

为了提高企业绩效、保障企业长期更好地发展,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企业要积极有效地进行节能减排

企业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深刻认识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积极有效的节能减排方式能够帮助企业提高节能减排效率,企业应采取源头预防和全过程管理控制。同时,这种事前预防措施可以减少节能减排的投入成本,从而对当期经济利益的抵消作用也会减少,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2.政府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激励性机制

政府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经济政策措施,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进节能减排的实施。通过这些激励措施,缓解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对当期利润的影响,保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从而避免企业短期行为。

3.提高节能减排的处罚标准

政府要加大对环境污染和废气排放的惩罚力度,对没有按期完成环境治理任务的企业要进行严格的处罚和法律约束,对漠视环境的企业形成震慑力,进而保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吕峻,焦淑艳.环境披露、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109-116.

[2] 胡曲应.上市公司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6):23-32.

[3] 曲国霞,程瑶.企业减排与绩效的关系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66-73.

[4] 宋建波,盛春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8):99-104.

[5] 王波,赵永鹏.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相关性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2(12):50-52.

[6] 秦颖,武春友,鲁宁.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关系的理论研究与模型构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8):111-117.

[7] 陈玉清,马丽丽.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市场反应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5(11):76-81.

第7篇

关键词:工业园区 节能减排指标 构建 应用

1 工业园区的概念

工业园区是各个企业与公司聚集在一大片土地上进行作业和办公的场所,公司和企业通过满足园区一定的条件进入园区并享用园区内的公共设施,园区内的公司企业优化功能布局,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功能的产业群集。

在我国,工业园区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工业园”、“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都归为工业园区范畴。

当前我国工业园区发展趋势是:

①工业园区发展进程加快。

②工业园区向高新化发展,“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发展方针。

③工业集群化趋势显现。

④生态产业园区发展迅速。从1984年第一个经济开发区――大连经开区的正式设立开始,经过20多年发展、我国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为由大量不同种类、不同级别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我国工业园区是政府推进工业化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是政府推进工业化进程的较好的着力点。

2 工业园区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概述

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园区综合能耗评价指标和园区综合排污评价指标。而园区综合能耗评价指标是由单个企业的能耗指数与权重的乘积累加之和构成,园区综合排污评价指数则是由单个企业的排污评价指标与权重的乘积累加之和构成。当园区综合能耗评价指标和综合排污指标同时小于等于1时,则说明该工业园区总体满足清洁生产的标准,园区在节能减排方面做了充分而有效的工作;反之,当园区综合能耗评价指标和园区综合排污指标不能同时小于等于1时,则说明该工业园区总体不能满足清洁生产的标准,其中必然存在节能减排上的问题,此时应当找出相应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办法。

单个企业的能耗评价指数为其实际能耗量分别与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中相应指标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比值,若评价的项目较多,则能耗评价指数取其多个比值的平均值;单个企业的排污评价指数为其实际排污量分别与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中相应指标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比值,若评价的项目较多,则排污评价指数取其多个比值的平均值。当单个企业的能耗评价指数或排污评价指数小于等于1时,则说明该企业的能耗水平或排污水平符合行业清洁生产的标准;反之当单个企业的能耗评价指数或排污评价指数大于1时,则说明该企业的能耗水平或排污水平不符合行业清洁生产的标准,对于这类企业,应找出其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梯次评价,当单个企业的实际排污量或能耗量满足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一级标准,则不必再进行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的评价;若单个企业的实际排污量或能耗量不能满足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一级标准,则再进行行业清洁生产二级标准的评价,同理再进行三级标准的评价;若单个企业的实际排污量或能耗量不能满足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三级标准,则认定该企业为高耗能或高排污企业,应勒令其停产整顿或列入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并予以取缔。

3 工业园区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以下部分将着重介绍相关节能减排指标的具体核算方法:

在我国,目前尚无专门针对工业园区节能降耗和排污的具体相关指标,但我国在清洁生产审核标准中对各个行业的能耗和排污给出了具体的限制指标,并对其进行了分级。因此以下部分我们将参考清洁生产中给出的分级标准对经开区内各个行业进行能耗和排污的评价,以这样的标准进行评价对经开区的节能减排具有科学的价值和意义。

3.1 园区综合能耗评价指标

①单个企业能耗评价指数Pn=an/qn

其中an为园区内某行业单个企业能耗量,qn为该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中相应等级能耗量,分别对应清洁生产行业一级、二级和三级标准;当Pn≤1时,该企业满足清洁生产能好标准;当Pn>1时则该企业不满足清洁生产能耗标准。

②权重核算方法

权重αn=Sn/S总

其中为Sn单个企业年产值,S总为园区企业总年产值

③单个企业的贡献值

单个企业的贡献值In=αn・Pn

④园区综合能耗评价指数

E=■I■,当E≤1时,园区总体满足清洁生产标准;当E>1时则不满足。

3.2 园区综合排污评价指标

①单个企业排污评价指数P′n=a′n/q′n

其中a′n为单个企业排污量,q′n为该企业对应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中等级排污标准,分别对应清洁生产行业一级、二级和三级标准;当P′n≤1时,该企业满足清洁生产标准;当P′n>1时则该企业不满足清洁生产标准。

②权重核算方法

权重αn=Sn/S总

其中为Sn单个企业年产值,S总为园区企业总年产值

③单个企业的贡献值

单个企业的贡献值I′n=αn′P′n

④园区综合排污评价指标

E′=■I′■,当E′≤1时,园区总行业生产满足清洁生产标准;当E′>1时则不满足。

4 应用实效分析

通过工业园区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本文研究的工业园区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对工业园区的节能减排成效做出评价之后,可以了解到具体的工业园区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经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之后,能够对园区本身和内企业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同时也对园区和企业继续保持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4.1 在此评价体系评价得出的结果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些问题:一个节能减排成效总体很好的园区也存在着不可忽视姑息的问题。例如:个别产能小的企业出于对其生产成本的考虑尤其会忽略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忽视,这些企业的排污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产生的经济价值。因此,对于这一类企业,相关部门更应该督促其改善其环保设施,保证污染物的达标排放,不能因为其产能小而忽视对其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督。

4.2 在具体的节能减排成效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我国清洁生产审核标准中对于个别行业类别的审核标准并不完善,还有个别行业类别属于清洁生产审核标准的行业类别的交叉部分,因此,对这些企业做出的评价存在一定的误差。建议在新的清洁生产审核标准中再将这些交叉部分的行业具体分类以细化清洁生产审核的标准,提高审核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张坤民,温宗国.能源效率、能源多样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海环境科学,2000(02).

[2]陈一萍.基于密切值法的节能减排评价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02).

[3]欧阳培.节能减排的现状分析及其路径选择[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08).

第8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以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以法治为保障,以提高终端用能效率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资源节约基本国策。健全法规,完善政策,创新机制,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强化宣传,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完成*市“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目标。

(二)基本原则。坚持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节能优先的方针,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重点突出、分类指导和全面推进相结合;坚持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坚持把企业作为节能的主体;坚持全社会共同参与。

(三)主要目标。到2*0年,实现全市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的目标。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比“十五”末下降*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以上。

二、突出抓好工业节能减排。

(四)强化工业节能减排。着力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耗能*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突出抓好年综合能源消费*万吨标准煤以上的6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重点排污企业名称省略)六家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年综合能耗300万吨标准煤,占全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市的*%,是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

—电力行业。积极推进华豫电厂2×60万千瓦大容量、高参数燃煤机组、平桥电厂2×3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建设。关停煤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20*年底前5万千瓦以下小火电机组全部实施关停,关停容量24.375万千瓦,实现节约能源25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000吨。20*年底前完成大唐信阳华豫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300MW烟气脱硫工程、信阳平桥电厂有限公司1×135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0000吨。加强电厂辅机系统节能改造,降低电厂自用电率。加快电网升级改造,淘汰能耗高的老旧设备,降低输电、变电、配电损耗。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鼓励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重点加快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做好我市四个风电场的开发建设工作,“十一五”末,我市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要达到10万千瓦。积极发展秸杆发电。

—钢铁行业。推广高炉配套建设余热余压发电装置和煤粉喷吹装置,焦炉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置,焦炉、高炉、转炉配套建设煤气回收装置。依法关闭并禁止新建化铁炼钢、容积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20吨及以下电炉和转炉、中频感应炉和耐火材料倒烟窑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

—建材行业。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重组,坚持上大压小,提高产业集中度。依法关闭淘汰普通机立窑等落后窑型,推广大型节能粉磨系统,全部淘汰8家立窑水泥生产企业生产线14条、落后产能150万吨,实现节约能源2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000吨。鼓励综合利用工业废渣等废弃物生产建材产品。积极开发和生产新型墙体材料。

—轻工行业。20*年年底前所有草浆造纸生产线必须配套建设黑液碱回收装置或其他能够稳定达标排放的工艺技术。严格控制新建化学制浆项目,改建、扩建木浆项目生产规模不得低于15万吨/年。食品、酿酒行业要严格控制产品单耗,做到稳定达标排放。

—化工行业。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实施系统节能改造。积极推进化肥行业能量梯级利用和综合利用。合成氨、尿素和甲醇生产全面淘汰低压链条炉、老式煤粉炉、2.6米及以下造气炉等造气工艺,淘汰低效率吹风气回收装置。“十一五”期间完成河南世纪金源化工有限公司、河南金鼎化工有限公司的能量系统优化改造工程,实现节约能源10万吨标准煤。

(五)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严把土地、信贷闸门,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限制用地、禁止用地目录和国务院关于调整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入资金比例、规范各类打捆贷款的规定,提高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准入标准,为先进产能腾出发展空间。认真执行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标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节能评估审查等六项必要条件,把好新上项目准入关。把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作为项目核准、审批和开工建设的前置性条件,把污染物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性条件,上收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环评审批权限。凡属核准、审批类的项目,要向社会公布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意见,接受公众监督。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项目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新开工项目信息披露制度,凡新建、改建、扩建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在开工前应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布建设内容、资源消耗量、污染物种类及排放量等信息。禁止在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引进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六)加强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全市着力抓好30家左右、年综合能耗5千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十一五”期间节约能源50万吨标准煤以上。各县、区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节能减排指标按年度分解到重点企业,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加强跟踪、指导和考核,对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能源审计,并向社会公布结果。重点企业要设立专门的节能减排机构,开展能源利用状况监测、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将节能减排目标和责任落实到车间、班组,实行“节奖超罚”。开展与国际国内同行业能耗、物耗和排放先进水平“对标”活动,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水平。强化清洁生产审核。

三、着力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

(七)推进建筑领域节能。对达不到能耗设计标准的建筑,不得办理开工和竣工备案手续,不准销售使用。组织实施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工程,扩大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广使用高效节能办公及家用电器和高效节电照明灯具,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开展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机关办公楼节能改造示范工作。发展热电联产、区域集中供热,市区内具备集中供热条件区域的10吨/时以下直接燃煤锅炉要全部淘汰,淘汰锅炉容量300吨,实现节约能源2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000吨。按期完成省政府确定的整治粘土砖瓦窑厂任务,20*年底前市区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20*年6月1日前,县城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加快推广新型墙体材料,2*0年全市新型墙体材料比重达到65%以上。

(八)实施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污染治理。20*年年底前,我市列入《20*—20*流域重点工业废水治理工程规划》的8个重点治理项目全部建成,形成年削减COD1000吨的能力。

(九)加强交通领域节能减排。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旧汽车,严厉打击报废旧机动车违法交易活动。积极推广使用天然气汽车、小排量节油汽车。

(十)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督管理

严格实施污染企业尤其是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有效促进污染物减排。我市确定了化学需氧量排放重点污染源18家,这些污染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全市总排放量的70%以上,各县、区也要结合本地区污染源实际情况,确定县、区级化学需氧量排放重点污染源名单,全面准确地摸清重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建立动态档案。对主要污染源要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设施,加强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和污染处理设施运行现场监督检查,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对不能正常运行废水处理设施,造成废水超标排放的单位,依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并责令其恢复正常使用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对未建立污染处理设施或处理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处理要求,污染物长期超标排放的单位,一律下达限期治理,限期达标排放。对经常不运行污处设施超标排放的企业,提请同级政府关闭。

(十一)抓好农村污染治理

加强农业生产污染防治,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测土施肥。做好秸秆综合利用,支持开发适合各种秸秆特点的固化、气化技术,稳步推进秸秆发电试点工作。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新建规模化养殖场要配套建设污染治理设施,20*年6月底前现有规模化养殖场必须建成污染治理设施。市农业局、畜牧局要抓紧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规范畜禽养殖、加强污染治理的具体措施。加快农村改水改厕进程,逐步解决农村生活垃圾随地堆放、生活污水直接外排等问题,改善农村环境状况。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

(十二)加快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20*年年底前所有县城都要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5万吨/日,2*0年形成年削减COD3万吨的能力。加快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加强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确保污水处理厂建成1年内负荷达到合理设计能力的60%,3年内达到正常运行。强化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在入口和出口均加装水流量计和水质自动在线监控系统,并与市、县(区)环保和建设主管部门实现联网。对未按规定要求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公开通报,限期整改。新增垃圾处理场8座,新增垃圾处理能力0.15万吨/日,2*0年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

四、完善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

(十三)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力度。加快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各县、区政府要在财政预算内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技术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资本市场融资工作,鼓励和支持各地及企业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步伐。企业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污染治理等获得的优惠资金和减免税(费)要专项用于节能减排的再投入。

(十四)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大阶梯水价的实施力度,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高耗水企业实施惩罚性水价;适时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强化收费征管,确保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积极推进农业供水价格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制度。推进热力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实行热力价格与煤炭价格联动。按照补偿治理成本原则,提高排污单位排污费征收标准,适当提高COD排污费征收标准。积极争取实施有利于烟气脱硫的电价政策,对已安装脱硫设施、达标排放且正常运行的燃煤电厂上网电量积极争取给予脱硫加价。

(十五)完善支持节能减排的政策。税务部门对企业使用符合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国产设备,要及时办理所得税抵免和加速折旧手续,切实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用于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和培训的费用,可以列入企业经营成本或其他相关科目。加大节能环保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

五、加强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和组织领导

(十六)加大节能环保执法力度。组织节能减排专项执法检查,清理纠正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在电价、地价、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严厉查处各类违反国家能源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市环保局要会同市监察局等部门,对社会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案件分批实施挂牌督办,处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布;将严重违反国家有关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规定的企业列入“黑名单”,给予经济处罚、停止生产供电等制裁;对恶意排污行为要实行重罚,并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建立节能环保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力、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行为,依法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责任人的责任。

强化节能环保执法,完善监察、监测和应急体系,着力提高节能减排监管能力。20*年年底前,所有废水、废气等重点污染源必须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并与市、县环保部门实现信息联网。加快节能监察、监测及环境监测、环保监察等机构监测设备和仪器更新步伐,开展人员培训。加强能源计量和统计执法,充实统计力量。搞好污染源普查工作。

第9篇

节能减排有广义和狭义定义之分,广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资能减少废弃物和环境和有害物排放;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一、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严峻性

《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力争降低20%,各类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的必然选择;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贫乏,引发更加极端事件增多灾害,温室气体排放一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住,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应对全球变化迫切需要。实现我省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了加强节能的决定,制定了促进工作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做出了工作部署,我省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二、节能减排的发展情况

1.节能减排现况

近几年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和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江西省节能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万元GDP综合能系效,主要污染物与上半年相比连年实现了“双下降”。2007年全省万元GDP能耗为0.982t标准媒,同比较降低4.01%;2007年在活化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带来的增量基础上,完成了江西省政府年初确定的些削减化学需氧量(COD)4×103t,SO2 1.027×107t目标,2项指标排放量比2006年分别下降了1.10%和2.06%据最新数据,2008年江西省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以上,COD和SO2排放量分别下降4.5%以上和3.4%以上。

2.节能减排的未来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省能源消费总量由1995年的2391.7万吨标准煤增长5053.8万吨标准煤,但同期万元GDP能耗由2.04吨标准煤下降到0.92吨标准煤。着力改善能源结构,加大水电开发力度,积极推广农村户用沼气,2007年,全省水电装机达到362万千瓦,农村沼气户用达到134万户。到2015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007年的0.92吨标准煤下降到0.72吨标准煤,降低20%以上。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到2015年,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我省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以上。着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施《江西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控制“两高一资”产业发展,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和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工程;组织开展 “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提高公共节能意识。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减少了能源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

3.存在的问题

有的城市节能减排意识不强。一部分企业还没有真正落实减少能源消耗,削减污染物的清洁生产措施;一些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节能减排是一种负担;专业人才匮乏监督手段落后。目前,江西省仅有南昌,新余,萍乡等地设置了专门机构从事节能监测工作。大部分设区没有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队伍人员严重不足,节能排放服务体系丞待建立。政策扶持不够,管网建设不配套。虽然,江西2009年已决定设立节能专项基金,但在怎样综合利用率由省内还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省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全面开发。工业园区建设不规范节能减排产业链难以行成。江西省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未得到开发利用,生产的企业还不多,具有巨大潜力的节能产品市场发展不足,难以行成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链。

三、节能减排的气象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构

应对气候变化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我省省政府成立应对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研究解决全省应对节能减排的重大问题,搞好节能减排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我省节能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

2.完善节能减排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贯彻实施国家有关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我省已出台的森林和水资源管理、鄱阳湖湿地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加快研究制定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可再生能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地方性法规;完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政策措施;把应对的相关要求纳入节能减排发展规划,为实现节能减排各项目标提供保障。

3.提升科研水平,推广新型技术开发应用

加强我省气候变化科技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学术交流;加强节能减排科技项目建设,重点研究提高能效和清洁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主要行业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生物固碳技术,必须开展高效节能与污染控制计术资源循环利用计术开发利用等适应性技术研发。建立健全技术推广体系,大力促进节能减排、节水和适应性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步实现应对气候变化技术产业化。加快天气气候预测、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现代气象技术研究和应用,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4.加强项目合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在水电、风电、垃圾填埋气、煤层气、低温余热发电等领域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建设,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改善生产工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高效生态农业、环保型工业、生态旅游、生物多样性和湿地保护、绿色贸易等方面开展国际交流,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利用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技术加强项目合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打造世界低碳经济与技术交流合作平台,提高节能减排能源发展。

5.拓宽节能减排筹资渠道,加快工程建设

加大我省气象科研经费投入,促进气候变化领域基础学科研究和新技术开发;争取清洁发展基金,在一部分城市、工业园区、企业集团和行业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促进垃圾填埋气发电、废弃物综合利用、新型能源开发等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产业发展;在不违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积极争取发达国家和国际机构资金,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公共管理和决策能力。

6.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参与行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开展应对节能减排宣传活动。举办各种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者的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意识;开展世界气象日、世界水日、世界环保日、植树节、“地球一小时”等活动,提高节能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和排行动;建立健全气候变化信息制度,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

四、结 语

进一步强化我省气候变化业务,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紧紧围绕江西防灾减灾的工作,应对气候极端事件的发生,开展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开发评估的工作,做好节能减排的气象服务。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充分认识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省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和城乡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也应该看到,我省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总体素质不高、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如,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的建材行业,落后工艺的80%集中在中小企业;化工、纺织、造纸以及服务业等行业中小企业也存在用水浪费及超标排放等现象。

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方针和紧迫任务。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改进工艺装备、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有利于引导中小企业尽早走上科学发展之路;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省中小企业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积极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投入小、产出多、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以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坚持节能减排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技术进步相结合,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行政手段,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实现全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完成“十一五”全省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中小企业能源消耗、用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使中小企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预期目标。

(三)主要工作任务。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要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部门联合行动、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营造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良好舆论氛围。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信息网和主流媒体,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基本知识和先进经验,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普宣传活动,开展针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相关培训,切实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广大中小企业及职工心中。

2、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两高”行业的发展。严格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重点是能耗高、污染大的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密切关注落后产能转移趋向,防止以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形式新增落后生产能力。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搞好规划,按照相关要求,有步骤、分批次实施淘汰“两高”、“五小”企业及落后产能企业。

3、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快开发节能减排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培育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落实全省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鼓励重点行业中小企业使用“零排放”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和再循环技术,推动企业实现内资源闭环流动。

4、搭建要素服务平台,健全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强化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咨询诊断功能,积极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服务;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开展政策性担保业务,为创新成长型企业、清洁生产企业、节能降耗改造项目、整体实施节电企业搞好融资扶持;着力破解人力资源约束矛盾,加强企业节能减排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提升企业整体素质。要及时总结和推广企业节能减排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工作开展。

5、强化工业中小企业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增效。工业中小企业是我省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加强工业中小企业节能管理势在必行。中小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化管理措施。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夯实节能减排基础;引导企业完善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制度,加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引导和督促企业依法获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产品质量资格和许可。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动员全体员工参与节能减排活动。

三、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

(一)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抓紧抓好。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领导挂帅,指定处(科),落实专人负责。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认真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吉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二)要强化保证措施。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协助相关部门,按照“淘汰一批、升级一批、发展一批”的目标,研究制订利于节能减排工作的财税、信贷、担保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并探索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第11篇

节能减排审计是以环境审计为基础、专门负责节能减排工作审计的一门专项审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活动中节能和污染物进行科学管理、对预计投资项目的耗能以及环境影响相关信息进行鉴证和评价,为企业提供能源和环境咨询服务,从而监督企业采取尽可能采取节能减排相关措施,促进企业减少能源消耗。构建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可以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审计工作效益。节能减排审计主旨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节能和污染物科学管理、预计投资项目耗能等相关信息进行鉴证和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以更有效地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进行评价,监督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评估项目的效率和效果,从而提高节能减排审计工作效益。构建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可以进一步完善审计理论内容。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以及受托环保责任出现,环境审计随之产生。其主要是对公共环境项目进行审计,具体内容包括合规性审计、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节能减排审计可以作为环境审计中一个组成部分,对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构建可以丰富审计理论的内容,促进审计理论不断向前发展。构建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可以指导实践工作的开展。通过构建科学合理地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审计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可以根据评价指标有目的开展工作,尽可能搜集和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相关资料,对企业作出客观、全面、系统的鉴证和评价。从实践中,促进企业不断实施开展节能减排项目。

二、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研究综述

(一)国外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相关内容综述 (1)加拿大。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在《环境绩效报告》中,列举包括资源、公用事业、零售业等7种行业一共15个方面的环境绩效指标,内容涵盖土地资源利用和破坏、可再生资源使用、危险物品的管理、能源保护、空气和水源监控方案等,(2)日本。2000年日本环境厅颁布《环境会计系统的导入指南》,专门提出企业环境保护对策效果评价指标,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环境保护效果评价指标,即主要反映的指标是对企业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量和增减变化情况进行确认与计量时所采用的物量单位指标。具体包括:第一,经营场地内效果,如环境污染物资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量、能源使用量、废弃物最终处理量等;第二,上下游效果,包括绿色原材料耗用量、有毒化学物质使用量等;第三,其他环境保护效果。二是环境保护对策的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其主要是反映企业环境保护对策采用的收益,以及费用减少进行确认和计量所采用的货币单位指标。(3)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014000系列标准中,提出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指标,包括环境状况指标、经营绩效指标和管理绩效指标。其具体涵盖的指标内容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当地附近水域、排气等空气质量影响;企业厂房设施设计、运营和维护;向企业厂房场地设施的提供材料、能源和劳务等;企业组织内部不同级别的人员,开展计划活动和程序等。 (4)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WB

CSD)世界可持续发展企业委员会(WBCSD)提出了以“生态经济效率”来反映可持续经营目标,对生态经济效率指标体系划分为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创造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及使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三类,具体涵盖能源消耗、材料耗费、自然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等方面的指标。

(二)国内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相关内容综述 我国目前没有针对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但是针对环境保护开展了绩效审计工作,国家公开了权威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信息:

财政部2004年颁发《中央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指导意见》中指出评价指标包括社会效益指标、财务效益指标、建设工期指标等10个绩效指标,覆盖了财务效益、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建设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2006年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经济增长指标(包括净现值、经济净现值、社会纯收入等);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2006年颁布了《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包括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两部分。

目前,我国专家学者对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也提出自己不同看法,如清华大学企业研究中心对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选取了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性三方面指标;张士则(2009)认为增加新的耗能评价指标,完善企业能耗评价体系,包括增加可比产品综合能耗指标;宋马林(2008)基于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结合视角,对国内各个地区开展节能减排成效进行评价,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模型探讨社会协同地区节能减排的评价体系;龙成凤,李淑清(2006)采取平衡积分卡方法建立公司四套绩效测评指标;乔引华(2006)等从企业、行业、政府三个角度出发评价企业的环境绩效,三者职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评价标准具有很大差异;袁广达(2006)提出环境保护效益评价指标可以包括资金使用效益指标、环境保护管理监督指标和社会效益综合评议指标等。还有一些学者从不同方面对我国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进行修订和完善,这里不再过多阐述。

三、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主体 我国环境审计主体是政府为主导,部分大型企业参与环境审计工作。从节能减排审计实际工作掌握程度分析,政府没有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能够保证节能减排审计工作运行合理有效,评价工作也不能够可靠和客观。

笔者建议,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主体包括三方面:政府部门、民间团体和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通过三方共同努力,客观、综合地评价节能减排审计工作。

(二)评价客体 节能减排审计评价的客体主要包括具体审计过程和节能减排实施效果的评定,包括对节能减排资金使用合规性、节能减排制度的有效执行程度和节能减排评价指标完成情况等方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节能减排实施效果。

(三)评价标准 (1)系统全面性。系统性即要求构建的节能减排审计体系时应当注重系统整体角度,不遗漏任何一项指标,每个评价指标可以相互配合,全面、系统地体现被审计主体节能减排项目开展执行情况。(2)科学逻辑性。节能减排审计工作复杂,企业对经济活动多样,决定在构建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时应当注意各个组成部分具有逻辑性,可以多个不同层面对企业节能减排进行考核,如何财务层面、社会公众层面和内部机构运营层面,各个层面之间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相互联系,每个层面考核指标可以根据企业特点自行设置。(3)简明实效性。构建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时应当从实际出发,考虑设定考核指标合理、可靠。可以依据企业具体项目设定指标,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可以体现为货币单位核实,如果确实不能通过货币进行核算,可以考虑采用分级设置“优”、“良”、“中”、“差”等多阶段标准。(4)成本效益原则。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在构建时应当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仅可能使企业构建评价体系发生的成本支出小于其所带来的收益,考核标准尽量简化,保证高质量的评价指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相关便于考核指标,搜集相关数据、资料。(5)量化可比性。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在构建时应当注意各个组成部分相互独立,不同层次之间或同一层次中不同考核指标相互独立,不能交叉重叠。考核内容在总体目标相同时,比较具体评价项目的不同方面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评价考核标准可以用量化反映出来,运用相对数、平均数和比例数等数学计量方法进行考核比较。

(四)评价指标 (1)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指标的设定。根据我国学者已有的研究文献中所提到的内容,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指标有三个取得来源:一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企业文化政策进行指标设定,包括财务收支、节能减排投入、企业文化、政策和道德价值观等方面;二是企业研发过程和生产过程相结合,对企业进行设计和研发,不断注入节能减排理念,从产品开发设计环节关注节能减排;三是节约思想的贯彻,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指标应当考虑能源的节约,鼓励和考核新能源的使用。

第一、宏观规划指标:包括绿色产品比例、节能环保设备使用率、节能减排教育培训投入率等。

绿色产品比例=■×100%

节能环保设备使用率=■×100%

能源有效利用率指标=■×100%

能源有效利用率指标反映企业消耗能源水平和利用的最终效果。

节能减排教育培训投入率=■×100%

第二、运营效益指标。主要针对节能减排项目所获收益进行评判,包括节能减排设施投资收益、节能收益净额,节能减排成本节约净额等。节能减排项目收益可能会影响企业未来几年或几十年,其成本支出当期发生,有时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企业应当从长远观点考虑,设定相应指标进行考核。

节能减排设施投资收益=该设施带来的收益-该设施投入支出总额

节能收益净额=节能金额-投入金额

节能减排成本节约净额=节能减排节约额一节能减排投入金额(节能减排节约额包括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罚金减少额、能源节约金额、资源回收再利用节约额)

第三、投资效率指标。主要针对节能减排项目投资过程中收益相对总收益比例进行考核,包括节能减排设施投资收益率、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投入率以及节能投入收益率等相对指标。和之前的运营效益指标相比,其侧重相对数评价。

节能减排设施投资收益率=■×100%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投入率=■×100%

节能投入收益率=■×100%

第四、实施效果指标。主要针对节能减排项目实施过程中污染减少效果进行测定,具体包括: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三废”产品利用率以及污染物排放达标率等指标。

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100%

将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指标拓展到能源消耗指标,主要选取电能、燃料和原煤等产值系统,其他相关能源可以参考此指标设定。

电能消耗产值系数=■

燃料消耗产值系数=■

原煤消耗产值系数=■

“三废”产品利用率=■×100%

废弃物回收利用率=■×100%

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

单位产值排放废弃物、污染物的数量

=■×100%

排放的废水的产值系数=■×100%

排放的废气的产值系数=■×100%

排放的废水是指企业厂区所有排放到外部的废水量,包括生产废水、对外排放直接冷却水、超标排放的矿井地下水和生产废水混排的厂区生活污水等;排放的废气是指企业燃烧燃料和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向空气排放的含有污染物质的气体。

(2)节能减排审计评议指标的设置。评议指标是指在定量指标设定的基础上,主要涉及企业节能减排审计定量指标中没有考虑的范畴和预计会影响节能减排效果的潜在因素,设定相应的定性指标,更完善地考核企业节能减排审计效果。

通过评议指标从广泛范围评价企业节能减排的实际效果,有利于企业节能减排审计评价制度更加规范、科学、合理。评议指标的设置可以从定性指标角度考虑,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全面综合地考察企业节能减排审计业绩。

节能减排审计评议指标可以考虑设定:企业管理层节能减排重视程度、企业制定节能减排相关制度和规定情况、企业节能减排人员综合素质情况、污染物治理措施和结果情况、企业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效果、企业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六项指标。

(五)评价方法 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方法可以划分为传统常规的审计评价方法和特有的审计评价方,本文此处主要将方法主要过程予以说明,具体详细的操作过程可以进一步在以后研究中详细阐述。(1)传统常规的审计评价方法。传统常规的审计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第一、审阅法,审计人员根据书面资料,审查和阅读,查明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涉及节能减排的合理、合法和有效程度;第二、访谈法,通过询问和访谈的方式调查和了解企业节能减排的具体情况;第三、观察法,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生活经营活动进行实地勘察;第四、分析性复核,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节能减排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分析,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异常变动的项目。(2)特有的审计评价方法。特有的审计评价方法主要运用方法包括:第一、目标导向法,针对被审计单位涉及节能减排审计的项目分解多个目标,依照一定审计标准,采用相应的审计方法进行审计,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第二、节能减排审计费用效益分析法,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具体实施方法包括直接市场价值评价法、替代市场法和意愿调查法;第三、节能减排审计费用效果分析法,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费用与其实施的效果进行方案比较的经济评价方法,具体包括最佳效果法和最小费用法。

(六)评价报告 节能减排政府审计报告披露信息应当注重国家行政和企事业单位经济组织在经营过程中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对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政策执行情况以及监督检查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绩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具体包括:(1)节能减排法规执行情况信息,如节能减排责任考核结果,污染情况和排污收费缴纳情况,国家地方法规行业标准要求其他事项;(2)节能减排环境质量情况,如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三废排放数量、环境有害物品保管和使用情况;(3)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利用情况,如回收利用环境污染情况,污染治理培训职工参与情况,企业环保法规规范制定情况。

节能减排政府审计报告格式应当与审计目标相关,节能减排审计报告目标是披露被审计单位节能减排会计报告的审计状况,注重审计会计报告的合法、真实性,可以采用传统审计报告模式,审计人员可以出具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等类型的审计报告,格式也可以类比参照。如果节能减排审计的目的是评价被审计单位节能减排项目的效果,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实际工作搜集的相关审计证据,科学分析,出具节能减排审计建议书。

四、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实施建议

(一)充分认识设定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指标的重要意义 转变传统审计思维,在国家能源消耗大企业和重要行业开展节能减排审计评价工作,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节能减排审计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在高耗能、污染大的煤炭、化工、建筑等行业中开展节能减排审计评价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环境管理系列标准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体系,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节能减排意识。

(二)颁布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法律规范 我国目前没有针对节能减排审计的法律规范,也没有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的法律法规。但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逐步重视对节能减排审计工作实施,2011年5月,审计署所公布的《20个省有关企业节能减排情况审计调查结果》显示,已有6个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颁布并制定针对节能减排审计的规章制度,8个省取消企业违规占用国家资源的政策。同时,我国政府应当尽快颁布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促进企业开发水能、风能等清洁资源利用,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评价低碳审计指标体系,不断健全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体系法律法规。

(三)不断提高审计人员节能减排审计评价业务能力 审计人员应当不断扩宽知识领域,学习和节能减排相关的环境法学、发展经济学、工程学等相关知识,提供自身综合知识能力,以便具备足够能力适应节能减排审计工作的要求。对审计人员定期进行培训,通过培训班和研修课程,不断更新审计人员环境会计审计知识,从而满足企业对节能减排审计工作实施的要求。培训方式可以通过定期讨论、网络视频学习等方式,同时加强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注重审计文化传授,不断增强审计人员工作责任感,激发其爱岗敬业的热情。

(四)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审计国际交流合作活动 低碳经济环境下,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环境问题发展成为国际问题。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需要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共同合作。确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使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消耗相互协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各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我国环境污染相对严重,应当加强与国际组织及其他国家节能减排审计组织沟通与合作,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相关组织的节能减排成果与经验,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我国节能减排审计工作开展,保证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指标的顺利执行和有效实施。

在低碳经济日益凸显环境下,企业应当注重节能减排审计评价指标设定及相关工作的发展变化,积极在企业内部开展节能减排审计评价工作,注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投资收益性、运营效益性、实施效果性,并针对审计人员提供审计报告,尽可能解决企业生产经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善企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庆龙:《能源审计理论与方法》,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第12篇

(一)能耗与节能科技现状

我市能源消耗结构以煤炭为主,XX年能源消耗结构中,煤和焦炭占64.1%;全市万元gdp综合能耗由XX年的2.77吨标煤下降到XX年的2.09吨标煤,下降了24.5%,但较全省平均水平仍高出0.92吨标煤。我市规模工业高耗能产业主要集中在钢铁、电力、建材等行业,其综合能源消费量占到全部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97%。从电力消耗情况看,XX年全市电力消耗量为32.1亿千瓦小时,XX年为43.1亿千瓦小时,年均增长6.1%。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的比重接近80%,几乎全是工业耗电。此外,我市清洁能源使用率从XX年的21.97%提高至XX年的35.5%。

我市社会用电量和各产业的用电量都呈不断增长趋势,说明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而且高能耗产业多,主要工业装备技术水平不高、能源利用率较低,节能降耗空间大。

我市围绕重点行业节能降耗,开展创新性技术攻关,突破了一批瓶颈技术,开发并应用了一批重大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

钢铁企业重点推广“三干三利用”(即焦炉、转炉和转炉煤气干式除尘技术及对水、煤气和固体废渣的综合利用技术),XX年全市钢铁企业综合能耗下降了8.89%。电化集团有限公司建立热电联产项目,采用循环锅炉后,遵循能源梯级利用原则,年节省原煤1.1万吨,节水60万吨。在国内率先抢滩风力发电装备市场,电机集团有限公司突破了兆瓦直驱式风电机组的整机系统集成、机组控制系统及大型直驱动低速风力发电机制备三大技术瓶颈,成为全国最早确立的三个风力发电整机制造产业化基地之一。交通领域,突破了混合动力汽车等一批关键技术。

尽管如此,我市仍然没有形成系统的工业能耗指标体系和项目节能评估指标体系;用能结构不够合理,高效清洁能源缺乏;高效节能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力度不足。

(二)污染排放与减排科技现状

我市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粗放式经营带来的环境隐患较多,部分地区环境容量已趋饱和,环境污染呈加剧、生态风险加大趋势。其生态与环境问题无论在类型、规模、结构、性质以及影响程度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

1.水污染问题突出。XX年江段监测出现超标的项目有10个,其中氨氮、石油类、化学需氧量(cod)等为主要污染因子,镉、汞、砷重金属污染超过国家标准。城区江段水污染主要表现为工业污染及城市生活污水的复合污染,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只有23%。

2.城市空气质量较差。废气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火电、建材、化工和冶金等全市经济发展的优势行业,其排放量占全市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88%。工业废气排放量呈总体增加趋势,从XX年的620.7亿标立方米增加至XX年的750.3亿标立方米。全市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位居全省前列,也属于我国的重酸雨区。

3.固体废物污染加重。工业固体废弃物增长幅度较大,由XX年的196.2万吨增至XX年的436.6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4.生态风险加剧。一些冶金、化工等企业排放的“三废”对周边土壤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乡老工业区域土壤和地下水的铬等污染物普遍超标,境内江两岸也出现较严重的土壤镉超标。

我市的“三废”排放量总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反映出工业清洁生产水平不高、资源消耗过大;全市工业门类虽然齐全,但是产业链条短,企业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低,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近年来,研发与推广了一批资源高效利用和减排的系列关键技术。如,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钢)采用陶瓷膜过滤处理技术实现循环再利用生产污水6000万吨;湖南有色氟化学有限责任公司用电石渣代替生石灰,每月用量约6000吨;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利用脱硫石膏替代石膏生产纸面石膏板,实现20万吨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但是,我市对污染物减排的环境科技仍有很大需求,主要体现在:(1)钢铁、化工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关键节点技术;(2)竹埠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关键技术;(3)乡老工业区废渣无害化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4)重点区域大气、水体、土壤复合环境污染相互影响及调控技术;(5)区域大气细颗粒物、氮氧化物以及空气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技术等。

二、主要目标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务院、湖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为指导,深入实施“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突出科技创新在节能减排中的核心地位,紧紧围绕“xx”万元gdp能耗降低22%,主要污染物cod(化学需氧量)、so2(二氧化硫)、cd(镉)、as(砷)排放总量分别减少17.5%、6%、23.7%、25.3%的节能减排总目标,以江流域和乡工业区地区的环境改善为核心,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为契机,着力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xx”期间,通过攻克10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推广10项实用技术,开发20个科技新产品,实施6项重大集成应用示范工程(简称市节能减排“1126工程”),建设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大幅度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显著削减废物排放量,使我市的节能减排技术及指标居省内领先水平。

三、重点任务

(一)攻克10项关键共性技术

1.钢铁企业污水生物制剂除重金属回用技术

研发钢铁企业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各工序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设备与设施,开发生物制剂,采用总排放口污水生物制剂法脱除重金属及回收利用工程,实现污水回用4600万吨/年。

2.含氟、铬废水综合治理技术

研究开发新型除氟试剂及工艺技术,使含氟废水中的氟离子与试剂作用生成沉淀物,经分离后清液回用,渣浆过滤后综合利用。解决目前含氟尾气净化采用的纯碱洗涤除氟工艺造成的na盐累积问题;

研究采用含铬废水在还原塔内洗涤含h2s的煤气或含so2的燃煤烟气,六价铬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三价铬,加碱液后沉淀析出,过滤出铬渣,铬渣返回工艺系统作为原料使用的综合治理技术,达到以废治废目的。

3.含镉废水处理和零排放技术

开发“生物制剂配合—水解法”深度除镉技术,使废水中重金属达到国家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并实现废水循环使用,消除工业园区对江造成的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