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科学素质论文

大学生科学素质论文

时间:2022-08-19 18:34:10

大学生科学素质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意义;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238-02

目前我国高校正处于大扩招阶段,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化为了大众教育。但不可否认大学生的素质相对于扩招之前也有所降低,其中降低最明显的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许多学生只注重专业素质的学习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提高,其中以理工科大学生表现得尤为突出。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提高新一代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已经是当务之急。

一、培养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我们党目前正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不仅是科技发达,物质富裕,人们过上小康生活,最重要的是人的和谐。所谓人的和谐并不仅仅是指一个人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健康的体魄和乐观的心态,也指一个人有高尚的人格,富有爱心,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在日常生活中间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才会自觉的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而不是自私自利、贪得无厌。

(二)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中华民族是一个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可悲的是自近代以来我们落后了,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所幸的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于赢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经过了六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使中国变成了一个经济文化都非常强大的国家,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收入还比较落后,科技文化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新一届领导人主席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激动人心的伟大历史口号,目前全国上下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群策群力,齐心奋斗,而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重任,如果他们只有理工科知识而缺少人文素养,那样中国梦就会变成空中楼阁,所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已经是当务之急。

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途径

(一)开设人文类课程

哈佛大学一位校长在召开新生开学典礼时有这么一个故事,他首先对理工科新生说:“祝贺你们,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科学技术的时代,你们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火车头”这个时候他看见文科大学生一个个垂头丧气,自惭形秽,于是又对他们说“文科大学生,抬起你们的头来,你们是驾驶火车头的司机”可见这位大学校长多么重视人文科学。据统计,哈佛大学要求每个理工科大学生必须选八门以上的人文课程。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受苏联的影响,我国撤并了大量的文科类院校,比如清华大学原来是一所国内外知名的文理综合大学,但新中国成立以后变成了纯理工院校,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的领导虽然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重办文科,但至今尚未完全恢复元气。其他许多学校的情况也类似,恶果已经显现。我国虽然每年有大量的理工科大学生毕业,但他们中间却很少有人能做出有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这虽然有多种原因存在,但我国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对欠缺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而且由于人文素质的欠缺,缺乏人文关怀和大爱精神,一些理工科毕业生甚至在校大学生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他们所学的理工科知识不但没有造福社会,反而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祸害,有鉴于此,我国的高校应该开设大量的人文类课程,供学生选修,以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

(二)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

人是受环境影响的,良好的环境可以影响人塑造人,目前我国的社会大环境并不是很好,虽然经济越来越发达,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社会道德水准却似乎在下降,比如有的人价值观念错乱,认为金钱就是一切,把拥有金钱的数量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有些商家为了金钱不惜制假造假,以至于各种有毒食品泛滥成灾,有的医生收取红包严重恶化了医患关系,有些公务员收受贿赂严重恶化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甚至素来有人类灵魂工程师之美称的人民教师,也一心向钱看,大搞有偿家教,严重毒化了师生关系,影响了教师在公众中的形象,这一切都不能不让我们倍感忧虑。也许社会的大环境不是我们一两个人能改变的,他需要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但校园这个小环境则是我们经过努力所能改变的,我们要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来熏陶学生,而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塑立良好的学风

良好的学风包括教师认真教,学生认真学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谈不上良好的学。有没有良好的学风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兴衰成败。古往今来,从来没有哪一所高校学风败坏却能够建成高水平大学的。当年,西南联大的办学条件异常艰苦,许多学生只能在露天听老师讲课,却能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才,跟他们严谨勤奋的学风有着莫大的关系。许多西南联大的毕业生只要一提起联大当年的学风,都赞叹不已。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学校园是一个美好的大集体,应该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它包括领导与教师的和谐,只有领导与教师和谐,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师含着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与科研,促进学校的大发展。还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只有师生关系和谐,学生们感到了教师无私关爱,他们才会有认真学习,锐意进取的积极性,才能对他人充满爱心。还包括领导班子的和谐,领导班子和谐,避免内部矛盾冲突,才能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兴学校。还包括教师之间的和谐,教师们相互和谐,他们才能心情愉快,相互学习和借鉴对方的长处,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素质。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同学们从五湖四海四面八方来到了大学校园,他们将在一起度过美好的四年大学时光,如果没有和谐的同学关系,他们的大学生活将会黯然失色,如马加爵杀人案以及最近连续发生的数起大学生残害同寝室同学的恶性案件,证明了建立和谐的学生关系是何等的重要。所以我们应该要塑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使我们的大学校园变得更加美好。

3.美化校园环境

世界上许多知名大学的校园环境都是非常美的,比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德国的来密西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其校园环境之美,令人流连忘返,这样的校园环境最适合让教师和学生潜心科研和学习。这些大学之所以大师辈出绝非偶然。我国国内好几所大学环境也非常优美,比如北京大学的燕园,湖光塔影令人陶醉;清华大学的清华园,水清木华引人入胜;武汉大学的樱树,每到樱花盛开的季节游人如织;厦门大学依山傍海,仿佛人间仙境,这些学校之所以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大量的杰出人才,难道是偶然的吗?因此我们应当重视美化校园,让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整洁,人文荟萃,让大学生们也包括理工科大学生们受到优美校园环境的陶冶,培养出高尚的情操和较高的审美精神。

(三)开展广泛的社会活动

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因此仅仅开设人文类的课程还不够,还应当促进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比如可以让学生参加各种暑期社会活动,参观孤儿院、敬老院,帮助残疾人和各种社会弱势群体,义务献血和义务募捐等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心、爱心以及时代使命感。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应该成为新一代大学生也包括理工科大学生的座右铭。目前我国许多大学生由于受浮躁的功利化的社会思潮以及拜金主义的影响,只在乎个人的利益和个人的前途,而不关心国家、民族和他人的利益,这种现象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的高度忧虑和关注。冰心有一首著名的小诗:“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如果理工科大学生都孤芳自赏时,所有精力和注意力就都放在了自己身上,以自己为中心,周围的其他事物都变成了对比物和陪衬物,天地自然就小了。其实天地何谓大,何谓小?只是因人而异罢了!心地宽大,天地自然大,心胸不能放开阔,只能看见自己身边有限的天地,那自然小了!通过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可以引导理工科大学生们从小我中走出来,融入全社会的大我,以博大的人文精神去促进全社会的公平和谐与进步。

三、结语

总之,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并不仅仅是理工科大学生们自身的事情,也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事情,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我们应当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让他们成为学业优良,知识渊博,情感高尚,富有爱心,具备高度人文素质的人。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推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实现提出的伟大的中国梦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季羡林.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和可能[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1).

[2]徐葆耕.理工科大学生的文科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5).

[3]谢开勇.高等工科教师与人文素质[J].高等教育研究.1996,(3).

[4]黄莺,王敏.理工科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途径探讨[J].科技信息,2011,(15).

[5]赵健.论理工科大学生航空科技风险意识现状及应对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1,(7).

第2篇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理工科教师;人文素质教育;艺术教育

一、我国应着力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已是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我国高校应该加强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该实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首先要“学做人”,学会正确的与人相处,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热情,怀有助人为乐与先人后己的良好品德以及孝敬父母与长辈的传统美德;其次是“学会生存”,既要有有这独立自主的个性,又要有团队的合作精神,锻炼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最后要“学会关心”,不仅仅要学会关心身边的小事,还要有一颗随时关注国家大事与国家发展的心。

二、我国应加强理工科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

如今,纵观我国的各大高校,无论是强调全面发展的综合型大学还是主要建设理工科方向的理工科大学,学校对于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始终不够关注。理工科大学教师人文素质教育之所以受到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主观与客观两个因素。首先,客观因素是:理工科老师的教学任务就是教会大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熟练各种技术本领,为大学生今后从事相应的技术岗位而做出自己的奉献。即使客观因素的确制约了理工科教师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教师依然有义务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合理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工科教师也应当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将其视作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三、理工科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艺术教育牵涉到许多的知识领域,它包括了美术,戏剧,歌剧,表演,音乐以及电影鉴赏等多方面的艺术知识。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虽然艺术不是他们的专业课程,却对他们的成才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假使我们忽略了对于培养人感情有重大帮助的艺术教育,势必会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无法全面发展,无法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假使我国的教育界还不加紧关注对理工科大学生的艺术教育,那么我们未来的工程师与技师就不能够与国际接轨,无法完成祖国复兴的使命与重任。

四、我国理工科院校的社科学报发展

理工科院校往往注重对于科学技术论文的发表,而常常容易忽视对于社科类论文的发表。其实。理工科院校完全可以刊登一些介绍一些我国优秀的科技公司的发展与我国理工科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论文,因为作为理工科的大学生依然需要踏上社会找工作,不可能一辈子只在学校这么个小环境里,所以也是要知道些社会方面的知识,从而充实自己的阅历,使得以后能够在就业岗位上迅速进入一个良好的状态,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田洁.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

[2]丁楠,眭国荣.探究理工高校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1)

[3]何翔.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内容及对策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

[4]景春友.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

[5]王福先.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

[6]李凤琴.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7.

[7]梁.基于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

[8]陈映.新型综合性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

[9]王慧琦.河南省高校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1.

[10]付子芳.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

[11]洪舜华.理工科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12.

[12]马世娜.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辽宁大学,2012.

[13]王楠.我国理工大学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0.

[14]于晨旭.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2.

[15]王旎.论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融合[D].成都理工大学,2010.

[16]王静.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07.

[17]代荣荣,周思柱,冯进.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刍议[J].现代农业科学,2008(06).

[18]桂署钦.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研究之一[J].教育与职业,2008(32).

第3篇

摘 要: 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是一项文化建设理论和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这一研究对于改变国内外对财经类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现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和的转变,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研究现状 研究方法

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现状

(一)十年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总体情况

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界一个常说常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热情和实践兴趣仍然与日俱增,但就整体水平而言还需提高。

1995年9月原国家教委在武汉召开了第一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之后又在全国32所大学建立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并在52所高校开展了人文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十余年中,国内各大学努力构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为提高教育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概括地讲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华中科技大学牵头,对国内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状况、百年来中国理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社会对高等工程人才文化素质的要求、国外高校艺术教育情况等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定位、目标、规格、模式、特点、体系等问题提出了初步方案,并讨论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难题和实践经验,分析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地位、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功能、人文素质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基础问题。第二阶段主要是立足于我国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比较系统的调查、分析,对不同类型高校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方法、效果与问题进行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对素质、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深入研究。通过多年人文素质教育,加深了我们对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的认识,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付诸实践,为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观念、模式和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高等学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构建课程体系面临着诸多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唯知识、唯技术、唯功利的教育导向过度突出了人文类课程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削弱了其人文性和思想性。二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重形式、重娱乐,轻教育、轻文化,很难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三是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分道而行,专业课程中的人文内涵多半被忽略,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不被重视。四是对课程效果的评价缺乏研究与检验,大多停留在传统的唯分数评价方式上。人文素质教育中认识有待深化,课程体系急需规范,教师素养亟待提高,发展还相当不平衡等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成为下一步工作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各高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较多方案。

(1)对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设置原则的研究。张岂之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不同,具有人文性、相通性、可接受性、可感知性、引导性等特点,在大学的课程网络结构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起着连接和聚合其他课程的作用。(2)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内容与框架或途径的研究。杜方智等认为,整个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分为四大板块。一是传统优秀道德课程;二是中外优秀文化课程;三是思想法律类课程;四是基础自然科学课程。梁祝平认为,哲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应该突出哲学课的作用。郭春林等认为要充分利用活动课程对文化素质课堂教学的延伸作用;要充分重视隐性课程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这些提法基本上代表了目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方向。(3)个案研究。如李惠对西南农大、龙莉等对中山大学、刘晓明等对天津大学和石家庄铁道学院、王静对山西省本科院校等个别院校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情况进行了研究,但个案研究还是较少。(4)对不同类型的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较多,比较性研究很少,财经类院校的研究则没有。王琳琳针对东北师范大学理科学生人文素质问题的现状,从构建校园文化、课程设置等诸方面提出了强化东北师范大学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黄婷婷则对理工类院校学生进行了研究,认为理工科大学生入学前后的人文素质欠缺问题呈累积性的延续状况,提出要科学地配置学科课程体系(必选)与活动课程体系两大板块,再通过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其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医学院校建立有针对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比较少,尚缺乏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纳入教学计划和考核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探索,缺乏可操作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魏来敏等认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分试点期、适应成长期和成熟期来进行。

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学者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现状,整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理论研究与现实需求之间尚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薄弱。虽然目前的研究从多个方面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内涵做了阐述,但缺乏对某一个基点以及相关课程之间关系的深入分析。各种理论的论述也不够深入和充分,许多基础性的重大理论没有认真地去研究,重宏观而轻微观研究,虽然在大学中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成共识,但大多研究往往是只停留在实践总结上面,深入的理论研究少之又少,对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过程中的不完备性、非同步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等特点研究不够。(2)研究手段、方法单一。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不仅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问题。所以研究中既要有实证研究的方法,又要有理论分析的方法。然而目前的研究,却大多采用经验分析和介绍评论方面,停留在宏观描述,少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思辨的方法。此外基于本校学科特色、学术水平、教师情况和学生特点的独到探索也不够。(3)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性。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的各个领域在研究水平上有很大的差异,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的途径、经验总结方面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在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不同类型高校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差异等方面的研究严重不足。不少研究结论基本上是素质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结合方面的研究不多,导致研究缺乏创新性。(4)大多数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仍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举办的素质教育讲座、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还未完全提升到素质培养的高度,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大学教师自身素质不高,这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亟待突破的瓶颈。

第4篇

【摘  要  题】图书情报工作论坛

【英文摘要】This  paper  is  designed  to&n……

信息素质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的出现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一致的,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作为一门在信息科学与教育学交叉点建立起来的信息素质教育学,是一门以信息检索技能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检索技能的生成、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经过国内外学者近30多年的初步探索,信息素质教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随着信息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构建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已成为学术界普遍关心的一个课题。本文试图以当代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研究主题的反思为基础,探讨此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

1  信息素质教育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1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的内涵

近年来国外大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信息素质”教育(Information  Literacy)。因特网上有500多个专门的网站,1200万条网络信息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在技术变革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中,不管是学术研究,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个体都面临着丰富繁杂的信息选择,都必须了解信息需求,知道如何及何时借助各种工具进行信息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对这种技能的见解逐步形成了信息素质的观念。由于信息素质对个体事业和生活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信息社会中的重要生存技能之一。

信息素质的概念首先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最早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尔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的,当时将信息素质解释为“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对信息素质作了定义:“个体认识信息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1]。1998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信息素质的九大标准,分信息素质、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方面的表述,丰富了信息素质的内涵。2000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的学院与研究图书馆协会颁布了适用于高等教育的信息素质标准和性能指标。

在我国,信息素质通常被定义为:从各种信息源检索、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劳动者必须掌握的终身技能。信息素质的内涵包括:认识到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明智决策的基础;认识到信息需求及问题所在;制订信息检索策略;掌握信息检索技术;能评价信息;根据实际用途组织信息;将新信息融会到现有知识结构中,在批判性思考、解决问题和交流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早在1985年美国教育家就认为,面向21世纪的学生,除了要接受传统的阅读、写作和数学教育外,还需要具有信息交流、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学会如何识别所需的信息,如何寻找、组织、并能以明晰和有说服力的方式加以描述。1992年美国“信息素质全国论坛”将45项评价标准列为全国教育总目标的评价内容。

长期以来,信息素质教育仅局限于将专门从事信息服务的学生中间,主要教学内容是传授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因为这一学科所要研究的正是如何搜集、整理和提供信息。但根据信息社会对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来看,了解和掌握信息组织、检索和分析加工等一些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对于加强自身的信息素质是非常有用的,是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外不少图书馆学校开始开设这类远程教育课程,网络上也有各种类型的用户培训服务。知识经济时代,文献信息的传播方式、渠道等都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也会发生变化。这些问题的提出对信息检索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教育都提出了新要求。信息素质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1.2  国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美国 1988年,学校图书馆员协会出版了《信息就是力量》指南,提出学校媒体中心应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获取途径,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的兴趣和能力,与其它教育者一起制定适应学生的学习策略。1987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成立了信息素质教育委员会,目的是明确信息素质在学生学习、终身教育和成为一个良好公民的过程中的作用,设计在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信息素质教育模型,决定继续教育和教育培养的发展方向。委员会由教育界和图书馆界主要负责人组成。1989年1月,委员会出版了关于信息素质问题的报告(ALA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报告论述了信息素质教育对个人、企业、国家的重要性,分析了信息素质教育的机遇,说明了信息时代学校的主要任务,并提出了若干建议。1990年,“国家信息素质教育论坛”(The  National  Forum  on  Information  Literacy)成立,目前已发展到超过65个国家组织委员会代表企业、政府、教育等不同部门。1990年,美国大学与中学教育中部协会的高等教育委员会制定了“信息素质教育结果评估大纲”,1996年又确定了“信息素质教育在普通教育计划中的框架”。1994年至1995年,美国对全国3236所大学的信息素质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美国高等教育协会(AAHF)成立了“信息素质教育行动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1998年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AASL)和教育通信和技术协会(AECT)出版了《学生学习的信息素质标准》,对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2000年1月,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通过了《高等教育中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包括5项标准和22项操作说明,作为教师或图书馆员评估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一个指南。

英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199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1998教育改革法案》。该法案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从1989年起全国所有中小学实行统一课程,法案规定开设两类课程: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信息技术和信息检索”课为中小学的公共基础课。

日本 1984年,中曾根首相成立临时教育审议会,三年中提交了四次咨询报告。第一次咨询报告提出了八项基本报导思想,明确指出:“适应信息化社会”,可见日本在80年代即重视“信息化意识”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与信息检索课的教学。

1.3国内信息素质教育现状述评

我国高等学校的信息素质教育源于1984年教育部下达的[84]教高—字004号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4]。该文件规定在全国有条件的高校广泛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情报意识和文献检索技能。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标志着我国高校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学开始朝着规范化方向迈进。199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了《科技文献检索教学大纲》(国家教委1994年12月编发)和《社科文献检索教学大纲》(国家教委1995年编发),该大纲的编发,对于规范教学内容、指导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搞好课程建设、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等有了重要依据。200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首次将文检课教学学术研讨会改名为“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表明文献检索课教学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发生了质的变化,图书馆用户教育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最近几年,教育部大力提倡包括信息素质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高教司已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中立了一个“网络条件下的文献信息用户教育研究”项目,委托清华大学图书馆刘桂林馆长主持研究。

2.构建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它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学科建立的标志,学科理论体系是否完善,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一门学科的发展水平。关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黑格尔在谈到哲学的理论体系对哲学的重要性时的看法很具有代表性。他曾提出,“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否则便只能是无根据的假说或个人的主观确信而已。[3]”鉴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一直是学科建设的重心所在。

为此,著名科学史学家G.霍尔顿提出:“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从那些混乱和不断变化的现象中探索出一个有秩序和有意义的协调一致的结构,并以这种方式解释和超越直接的经验。”[4]对于信息素质教育学学科而言,这些道理同样是适用的。

万物皆系统。信息素质教育学科及其理论也不例外。我们在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时,除了应用唯物辩证法外,还应以系统论所提示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原则作为指导。

2.1整体性原则

人们对事物的属性认识要进入到“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的认识,从对事物的单向研究,从而开拓对事物整体性研究到非线性研究,从而开拓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我们不能将视野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文献检索和情报学,而应开阔视野,将宏观信息与传统的文献检索统一起来,透过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的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从总体上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理论体系。

2.2有序性和动态原则

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认识一个系统就是要认识相关性中产生的“有序性”或规则性。这一原则表明,系统内部的“序”必须在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动态交流中,才能保持和发展起来。人们从系统内在的有序过程和系统与环境的交换过程来分析系统,认识就进入到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时,要充分考虑理论体系内部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使之保持有序性;同时,要从动态上研究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社会信息环境作为研究的起点,可深入到信息素质教育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

第5篇

关键词:菏泽学院 毕业论文质量 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3791(2015)08(c)-0205-03

要提升地方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首先要明确毕业论文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但迄今为止,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仅停留在静态质量方面,对静态质量与动态质量相结合的综合质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相关及通径分析鲜有研究。为明确各因素对本科毕业论文综合质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针对菏泽学院2013届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33份),对综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从而为综合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

抽取菏泽学院2013届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共33份,论文成绩为静态质量与动态质量相结合的综合质量评价结果,影响因素分别选取影响静态质量的7个因素: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错别字、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以及影响动态质量的7个因素:答辩陈述、答辩过程、教师指导态度、教师指导效率、教师指导细节、学生撰写态度、学生撰写效率。

1.2 方法

采用分别对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得到影响动态质量的7个因素。

1.3 数据处理

数据运用Excel 2010、SPSS 22和matlab2013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灰色关联度分析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1,2]对本科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其作用的主次和依存关系,旨在从量的角度揭示各因素对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综合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中,各因素的影响以论文选题、学生撰写效率、答辩过程为最大,可知,影响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学生选题的敏锐、撰写的高效和论文的透彻以及答辩的机智;其次为论文结论、研究方法、答辩陈述、论文字数、学生撰写态度、教师指导效率、教师指导态度、教师指导细节,可知,影响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次要因素在于学生的具体撰写内容以及指导教师是否负责;最后是错别字、参考文献篇数、参考文献格式,可知,影响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的基本要素在于学生是否按照规范撰写论文。因此,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应着重提高论文选题的质量,培养学生高效撰写论文的能力和对论文的透彻、深入理解,同时对于指导教师的严格把关给予奖励。

2.2 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3,4]结果表明:研究方法、论文选题、论文结论与论文成绩呈极显著正相关;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错别字、学生撰写效率、学生撰写态度、答辩过程、答辩陈述、教师指导态度、教师指导效率与论文成绩呈显著相关关系;教师指导细节与论文成绩相关但显著性比前面因素低。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的分析不一致,可能与影响因素相互之间的相关有关。

相关分析说明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从各影响因素与论文成绩的相关性来看,应该更注重论文本身静态的效应,即研究方法、论文选题和论文结论。从相关系数上看,研究方法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系数最大(r=0.957),其次依次为论文选题、论文结论、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错别字等。论文成绩与教师指导细节相关性没有别的影响因素大,说明学生论文成绩主要是由研究方法、论文选题、论文结论这些主要的静态质量指标决定,即论文成绩显在的表现形式,而与教师指导细节等隐含的动态质量指标关系不是很显著。各影响因素之间除个别之外,几乎均相互相关,故既应高度重视论文本身的静态质量,还要结合动态的过程质量,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毕业论文水平。

2.3 通径分析[5,6]

由表1可看出论文成绩直接通径系数的大小排列,即各影响因素对论文成绩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研究方法(0.184) > 论文选题(0.177) > 论文结论(0.170) > 答辩陈述(0.094) > 学生撰写态度(0.089) > 学生撰写效率(0.086) > 教师指导效率(0.080) > 参考文献篇数(0.076)=答辩过程(0.076) > 参考文献格式(0.071) > 论文字数(0.069) > 错别字(0.057) > 教师指导态度(0.056) > 教师指导细节(0.033)。

3 结语

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论文成绩和1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常规论文质量评价的三要素: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程度均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除均直接影响论文成绩外,三者之间相互间接影响效应也较大。论文格式方面的论文字数、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篇数和错别字,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程度均大,但主要通过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间接影响论文成绩。

影响论文动态质量的学生撰写效率、学生撰写态度、答辩过程、答辩陈述、教师指导态度和教师指导效率均主要通过自身直接,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间接影响论文成绩。教师指导细节与论文成绩的相关程度不大,与学生撰写态度容易产生对立,故在论文质量评价过程中,不考虑其影响。

为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应加强对学生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论的指导,并注重论文格式的规范和撰写论文过程中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彭再德,杨凯,王云. 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初探[J].高教探索,1996,16(1):6-10.

[2] 谭丹,黄贤金.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及比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54-57.

[3] 邱莉萍,刘军,权,等.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3):277-280.

[4] 杨文峰,李星敏,白虎志.西北地区近539 年旱涝演变特征和趋势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5):167-173.

第6篇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自身能力的综合检验,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评定学生获取毕业资格?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而对于民办本科院校来说,民办院校从2011年起将面临教育部教学质量的评估,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办学资格?本文从分析当前制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入手 ,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整体质量的对策和措施 ?

【关键词】民办高校 本科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质量

1.民办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研究

1.1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锻炼和提高的重要环节?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锻炼,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巩固和加强学生所学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弥补教学过程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等的综合训练,培养他们认真?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实践证明,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新形势下,毕业论文在培养合格的大学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此,教育部明确要求各高校认真处理好毕业论文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

1.2 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也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直接反映?在本科教育质量评估日益受到政府?市场?社会重视的今天,立足本科教育全程,紧紧扣住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已成为现代教育质量观的内在要求?可见,明确毕业论文的教学与教育功能,改革毕业论文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从2011年起,民办本科院校将面临教育部的教学质量评估?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这些院校的教学资格?而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是评估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评估结果?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是检验本科院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果的最佳手段?通过对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教学中有待提高和改善的环节?基于此,对毕业论文质量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2.当前制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分析

目前的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明显的不足,有的选题偏大或落后与当前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有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闭门造车,内容空洞,缺乏说服力;有的只是文献罗列,简单综合他人的研究结果,没有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甚至存在论文抄袭现象?分析其原因,一是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欠缺,动力不足,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前期工作不扎实,论文选题?实验研究?资料收集?数据整理等基础工作与撰写毕业论文的要求有差距;二是不少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掌握不够,撰写过程的时间太短,缺少必要的反复修改过程;三是学生缺乏独立的工作能力,依赖心过重,加上有些教师精力投入不够,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放任自流,疏于指导,监控不力?这种都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3.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整体质量的应对策略

针对当前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我们认为强化学生意识是搞好毕业论文工作的基础,合理安排 ?加强指导 ?检查督促是关键,规范管理 ?严格监控是保证 ?在调研和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有目的 ?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了系列对策和措施 ?

3.1 建立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保障机制?为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学校教务处着重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了规范化的毕业论文工作组织管理?操作程序?答辩规则,明确责任,理顺关系,制订并完善规章制度,使管理科学化 ?规范化;二是建立了科学的毕业论文考核办法,制订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从论文质量?平时表现?答辩成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三是加强了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监督检查,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特点和条件,研究?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四是建立了以评估和评优为动力的质量监控机制,根据工作进程进行阶段性检查,开展毕业论文工作评估,以评促改,以奖扶优;同时,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特点,制订评估考核办法,对各专业的毕业论文工作实施质量监控?

3.2 充分发挥毕业论文的教学与教育功能?目前大学本科教育在教学上长期存在的一个弊病就是学生基础知识虽然比较扎实,但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不强,普遍需要较长的适应期 ?院系要充分发挥毕业论文的教学与教育功能,通过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实验方法和技能得到巩固?提高 ?融会 ?贯通;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缩短学生毕业后从事教学?科研?科技开发?技术推广或技术管理工作的适应期 ?

3.3 改革指导方法,注重创新精神培养,优化选题设计,认真做好立题和审题工作?要求指导教师根据各自承担的在研课题 ?横向科技开发 ?技术改造项目 ?生产实践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历届学生签约单位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上报课题,经院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综合审定后公布立题,然后由学生填报毕业论文选题志愿表,确定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 ?

3.4 建立以“本科生毕业论文任务书”为依据的质量监控机制?做好督促检查工作以“毕业论文任务书”的形式,规定指导教师要从方法 ?理论 ?实验数据和信息资料收集 ?统计分析 ?写作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同时注意发挥学生的自身能动性 ?创新思维和个性发展;明确课题的目的 ?要求?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进度安排 ; 界定指导教师的职责范围,消除学生的过度依赖心理,迫使学生及早作好准备 ?任务书是师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行动纲领,是衡量毕业论文完成质量 ?取得成果好坏的重要文件,是检查论文落实的依据,要求指导教师认真负责填写 ?学院则以此作为督促检查每位学生毕业论文落实及进展情况的依据,实施质量监控 ?

参考文献

[1] 郭守军,杨永利,张继,等. 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J ]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第7篇

【摘 要 题】图书情报工作论坛

【英文摘要】This paper is designed to&n……

信息素质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的出现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一致的,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作为一门在信息科学与教育学交叉点建立起来的信息素质教育学,是一门以信息检索技能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检索技能的生成、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经过国内外学者近30多年的初步探索,信息素质教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随着信息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构建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已成为学术界普遍关心的一个课题。本文试图以当代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研究主题的反思为基础,探讨此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

1 信息素质教育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1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的内涵

近年来国外大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信息素质”教育(Information Literacy)。因特网上有500多个专门的网站,1200万条网络信息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在技术变革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中,不管是学术研究,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个体都面临着丰富繁杂的信息选择,都必须了解信息需求,知道如何及何时借助各种工具进行信息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对这种技能的见解逐步形成了信息素质的观念。由于信息素质对个体事业和生活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信息社会中的重要生存技能之一。

信息素质的概念首先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最早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尔斯基(Paul Zurkowski)提出的,当时将信息素质解释为“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对信息素质作了定义:“个体认识信息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1]。1998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信息素质的九大标准,分信息素质、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方面的表述,丰富了信息素质的内涵。2000年,美国全国图书馆协会的学院与研究图书馆协会颁布了适用于高等教育的信息素质标准和性能指标。

在我国,信息素质通常被定义为:从各种信息源检索、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劳动者必须掌握的终身技能。信息素质的内涵包括:认识到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明智决策的基础;认识到信息需求及问题所在;制订信息检索策略;掌握信息检索技术;能评价信息;根据实际用途组织信息;将新信息融会到现有知识结构中,在批判性思考、解决问题和交流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早在1985年美国教育家就认为,面向21世纪的学生,除了要接受传统的阅读、写作和数学教育外,还需要具有信息交流、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的最基本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学会如何识别所需的信息,如何寻找、组织、并能以明晰和有说服力的方式加以描述。1992年美国“信息素质全国论坛”将45项评价标准列为全国教育总目标的评价内容。

长期以来,信息素质教育仅局限于将专门从事信息服务的学生中间,主要教学内容是传授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因为这一学科所要研究的正是如何搜集、整理和提供信息。但根据信息社会对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来看,了解和掌握信息组织、检索和分析加工等一些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对于加强自身的信息素质是非常有用的,是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外不少图书馆学校开始开设这类远程教育课程,网络上也有各种类型的用户培训服务。知识经济时代,文献信息的传播方式、渠道等都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也会发生变化。这些问题的提出对信息检索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教育都提出了新要求。信息素质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1.2 国外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美国 1988年,学校图书馆员协会出版了《信息就是力量》指南,提出学校媒体中心应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获取途径,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的兴趣和能力,与其它教育者一起制定适应学生的学习策略。1987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成立了信息素质教育委员会,目的是明确信息素质在学生学习、终身教育和成为一个良好公民的过程中的作用,设计在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环境下的信息素质教育模型,决定继续教育和教育培养的发展方向。委员会由教育界和图书馆界主要负责人组成。1989年1月,委员会出版了关于信息素质问题的报告(ALA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报告论述了信息素质教育对个人、企业、国家的重要性,分析了信息素质教育的机遇,说明了信息时代学校的主要任 务,并提出了若干建议。1990年,“国家信息素质教育论坛”(The National Forum on Information Literacy)成立,目前已发展到超过65个国家组织委员会代表企业、政府、教育等不同部门。1990年,美国大学与中学教育中部协会的高等教育委员会制定了“信息素质教育结果评估大纲”,1996年又确定了“信息素质教育在普通教育计划中的框架”。1994年至1995年,美国对全国3236所大学的信息素质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美国高等教育协会(AAHF)成立了“信息素质教育行动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1998年美国学校图书馆协会(AASL)和教育通信和技术协会(AECT)出版了《学生学习的信息素质标准》,对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标准进行明确的规定。2000年1月,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通过了《高等教育中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包括5项标准和22项操作说明,作为教师或图书馆员评估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一个指南。

英国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199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1998教育改革法案》。该法案以法令的形式规定从1989年起全国所有中小学实行统一课程,法案规定开设两类课程: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信息技术和信息检索”课为中小学的公共基础课。

日本 1984年,中曾根首相成立临时教育审议会,三年中提交了四次咨询报告。第一次咨询报告提出了八项基本报导思想,明确指出:“适应信息化社会”,可见日本在80年代即重视“信息化意识”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与信息检索课的教学。

1.3国内信息素质教育现状述评

我国高等学校的信息素质教育源于1984年教育部下达的[84]教高—字004号文件《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4]。该文件规定在全国有条件的高校广泛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情报意识和文献检索技能。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标志着我国高校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学开始朝着规范化方向迈进。199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了《科技文献检索教学大纲》(国家教委1994年12月编发)和《社科文献检索教学大纲》(国家教委1995年编发),该大纲的编发,对于规范教学内容、指导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搞好课程建设、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等有了重要依据。200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首次将文检课教学学术研讨会改名为“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表明文献检索课教学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发生了质的变化,图书馆用户教育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最近几年,教育部大力提倡包括信息素质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高教司已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中立了一个“网络条件下的文献信息用户教育研究”项目,委托清华大学图书馆刘桂林馆长主持研究。

2.构建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它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学科建立的标志,学科理论体系是否完善,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一门学科的发展水平。关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黑格尔在谈到哲学的理论体系对哲学的重要性时的看法很具有代表性。他曾提出,“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否则便只能是无根据的假说或个人的主观确信而已。[3]”鉴于理论体系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一直是学科建设的重心所在。

为此,著名科学史学家G.霍尔顿提出:“科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从那些混乱和不断变化的现象中探索出一个有秩序和有意义的协调一致的结构,并以这种方式解释和超越直接的经验。”[4]对于信息素质教育学学科而言,这些道理同样是适用的。

万物皆系统。信息素质教育学科及其理论也不例外。我们在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时,除了应用唯物辩证法外,还应以系统论所提示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原则作为指导。

2.1整体性原则

人们对事物的属性认识要进入到“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的认识,从对事物的单向研究,从而开拓对事物整体性研究到非线性研究,从而开拓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我们不能将视野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文献检索和情报学,而应开阔视野,将宏观信息与传统的文献检索统一起来,透过各个子系统,要素之间的组织性、相关性、有机性,从总体上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理论体系。

2.2有序性和动态原则

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认识一个系统就是要认识相关性中产生的“有序性”或规则性。这一原则表明,系统内部的“序”必须在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动态交流中,才能保持和发展起来。人们从系统内在的有序过程和系统与环境的交换过程来分析系统,认识就进入到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时,要充分考虑理论体系内部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使之保持有序性;同时,要从动态上研究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与信息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社会信息环境作为研究的起点,可深入到信息素质教育系统整体性的本质中。

2.3等级系统和系统发展原则

等级系统原则是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划分为等级式的不同层次。系统的形成是从无序向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从低级系统向高级系统不断演化的历史过程。系统的等级存在本身是系统自身发展变化的产物。我们必须从发展的观点,从有序性不断飞跃的观点看待事物的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时,充分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层次性。

3.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认识活动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科学发展史表明,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只有应用科学的方法,才能真正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建立起科学体系。科学的方法论是构建一门学科的根本前提,也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因此,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必须以科学的方法论为基础,

3.1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关键

一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是指该门学科的概念和联结这些概念的判断所组成的逻辑系统。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关键就在于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所谓学科的逻辑起点,就是学科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的概念,是范畴体系的出发点或称逻辑始项。作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符合以下几个规定:

首先,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科学的概念。从逻辑学的角度看,概念有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之分。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科学概念,必须是反映客观现实的概念而非主观臆造的概念,必须是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所形成的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的概念,人们对该概念所指代的东西不会产生误解和歧义。

其次,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 是学科概念中最基本、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任何一门学科都会有很多科学概念,但并不是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充当逻辑起点,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一个高度抽象化的、在科学理论体系中属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概念,本门学科的其它概念均可以通过它加以说明[5]。

再次,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是包含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切矛盾的“胚胎”和“萌芽”的概念,从这个概念出发,可以推演出学科理论体系中的所有概念和关系。

最后,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必须能体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维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形式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6]从恩格斯的话可以看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相一致,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演进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吻合,能够体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3.2从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基本思路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任何理论体系都是一个范畴体系,都是通过范畴体系来解释其所研究的全部对象的。那么,怎样确立范畴体系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两条道路进行的。第一条道路是“从实在和具体开始,从现实的前提开始,先是获得“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经过更切近的规定之后,……就会在分析中达到越来越简单的概念: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总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方法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3.3逻辑分析、演绎推理等思维过程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主要手段

我们把学科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简单的概念作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相应地,我们把与之相对应的最具体的概念、原理称之为逻辑终点。从逻辑起点向逻辑终点,即从最抽象的范畴向最具体的概念推进,必须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推演出一系列中介概念,使理论体系的构建沿着最抽象的概念这个逻辑起点经一系列中介概念到达逻辑终点,同时找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原理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构建起学科的理论体系。

在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归纳、分析、综合对经验事实进行整理总结,形成学科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之后又通过分析、综合特别是演绎推理揭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和原理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构建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以上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精神。按照这种方法论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典范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确定“商品”这一概念为逻辑起点,根据从抽象到思维的具体方法,从“商品”逐步推演到“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最后到达逻辑终点“阶级”,从而构建起科学的《资本论》理论体系。那么,按照这种方法论构建的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又是什么样的呢?

4.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按照科学的方法论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就是要将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按照从抽象上升到思维的具体的思路展开。首先,要找出该门学科的最基本、最抽象的科学概念作为理论体系展开的逻辑起点。由于确定逻辑起点的实质是揭示该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一种什么样存在,因此一般将这一部分内容称之为存在论。其次,从作为逻辑起点的最基本、最抽象的概念推演出能够抵达逻辑终点的中介概念,形成与之相联系的相应的判断,即该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由于这一部分主要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一般将这一部分称之为本质论。最后,从基本原理和规律向逻辑终点推进,推演出基本原理和规律在具体中的体现,得出各种具体的逻辑结论。在应用性学科中,逻辑终点就是基本原理和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因此这一部分一般称之为实践论。

4.1信息素质教育学存在论

存在论部分的中心任务就是确定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我们认为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信息素养。那么,这一概念是否符合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所必须具备的规定性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信息素养是一个科学概念,它所反映的是现实的客观存在,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是广为人们接受的概念。其次,信息素养是信息素质教育学学科中最基本、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其它概念(如信息素质意识、信息素质关系、信息素质教育活动)均可以通过信息素养加以说明,它们都是客观存在和发展的。信息素养在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起着基础性作用。再次,信息素养包含了信息素质教育学一切矛盾的“胚胎”和“萌芽”。由此我们可以推演出信息素质教育的本质、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信息素质教育准则、信息传播伦理等一系列下位概念。

存在论部分主要讨论以下二个方面的问题:

·信息素质教育的沿革:由于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相一致,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演进应与学科研究对象领域内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相吻合,因此,存在论中我们首先从信息素质教育的历史发展来探讨信息素质教育学是如何顺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信息素质教育的存在价值:信息素质是构成终生学习的基础,是各门学科、所有学习环境和所有不同层次教育的根本因素之一。信息素质包括各种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和和信息资源的技能:是一种自由的艺术,包括了社会、文化和哲学等内容。

4.2信息素质教育学本质论

信息素质教育学本质论,主要是探讨信息素质教育的基本原理。这一部分主要讨论两个方面问题:

·信息素质教育的本质:信息检索技能是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对信息检索技能的认识直接制约着人们对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理解和把握。信息素质教育又称信息素养教育,它是个体认识信息需求、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8]。

·信息素质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信息素质教育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即信息的激增、信息经济的崛起与壮大、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因此,我们可以说,它的形成根植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其存在和发展有牢固的根基。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信息素质教育学的本质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是一门以信息检索技能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素质教育的生成、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4.3信息素质教育学实践论

揭示信息素质教育学的本质和研究对象,目的在于用理论指导实践。由于信息素质教育学主要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因此,实践论在信息素质教育学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践论部分主要讨论的问题有:

·信息素质教育基础:主要研究信息素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体系结构、理论基础和相关学科等。

·信息素质教育学方法论:主要研究信息素质教育学方法体系构成及其内容。

·信息素质教育学发展史:人类的信息素质教育可追溯到中国古代传统的书籍提要,因而,研究信息素质教育的历史发展无疑是必要的。通过对其发展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为现代信息素质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信息资源理论研究:以信息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布局以及信息资源的成本、价值问题,目的是进一步对信息素质教育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信息政策研究:主要以信息政策的作用、类型、制定的原则、程序等为研究方向,从理论上为信息政策的制定和有效实施提供保证。

·信息素养教育学:该分支学科探讨社会环境对信息素质教育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实际技能、人才本身的素质等方面的要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以及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以更利于人才的培养等等。

·信息素质 心理学:该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与信息的关系,信息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及如何消除信息给人们造成的不利心理影响,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等。

·比较信息素质教育学:该学科主要是通过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历史的角度对跨国、跨地区和不同环境下的信息素质教育活动进行比较分析,以及信息素质教育与其它学科关系的跨学科研究等。

·信息素质教育学的发展论:以信息素质教育的未来发展为研究基点,主要研究信息素质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使用的技术手段、方法及现代信息素质教育从理念到方法的差异等。

总之,该体系以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为逻辑起点,体现了它的学科性质,反映了它的研究内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信息素质教育进行剖析,构建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的分支学科。当然,信息素质教育学科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因而,它的理论体系必将处于不断丰富和完善中。随着学科建设的推进,最终形成一个相对完善,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信息素质教育学科研究在21世纪必将迎来一个全面发展和繁荣的时代,成为信息科学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中一门倍受人们关注、青睐和重视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

【参考文献】

[1]ALA.America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ce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Final Report.Chicago,1989

[2]丛敬军.从文献检索课教学到信息素质教育.情报资料工作,2002,(6)

[3]黑格尔.小逻辑(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黄顺基主编.科学论.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5]刘宝存,马忠虑.关于构建研究生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6)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第8篇

[关键词]工程素质 培养途径

[作者简介]耿德旭(1964- ),男,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工程训练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工程教育;张志义(1966- ),男,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工程教育。(吉林 吉林 13202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4-0178-03

高素质人才是社会的脊梁,整体国民素质是社会的基石。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的整体工程素质却明显落后于时代要求,表现为制造者缺乏工程创新能力,使用者缺乏工程常识,管理和决策者缺乏工程意识,工程领域假冒伪劣产品、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时有出现,严重影响了生存安全、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

深入分析我国工程领域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从业者综合工程素质不高,尤其缺乏责任、质量、安全和环保等工程意识。我国目前不缺乏工程技术人员,几乎所有工程项目的主持者、工程设计、产品制造、生产管理、质量监督和工程决策者,均是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但是这些大学生的工程素质与中国制造业大国位置极不相称,工程素质急需提高。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尽快解决从业者综合工程素质不高的问题,就应该从高等工程教育着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工程素质,带动、改善和推动全民工程意识,转变社会风气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工程素质的内涵与特征

1.工程素质的内涵。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所形成的内在、稳定和基本的品质。素质可分为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两个层面,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工程素质是主体面对工程问题时表现出的内心品质、水平和素养,也体现为遵循工程规律的能力、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自觉性,它是一种综合素质,是基于人的基本素质基础而形成的,决定着人在专业工作领域的质量和水平。工程中涉及的因素比较丰富,也比较复杂,既涉及材料、能源和空间等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包含工程设计、实施方案、工艺设备、技术手段和信息处理等科学技术等问题,更关注工程的功能、质量、实际效果和意义,以及使用、维护和报废处理等工程全生命周期所涉及的问题。因此,工程素质的内涵包括工程知识、工程技能、工程意识和工程创新能力等。其中,工程意识是指人对工程问题的觉察、认知和关注程度,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追求等精神状态,包括工程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环保意识和管理意识等。

2.工程素质的特征。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重要载体,接受工程知识并内化至融会贯通的程度是工程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工程素质通过工程技术能力表现出来,工程技术能力建立在工程知识内化的基础上,是指运用工程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其特性是外在的、具体和单向的,如工程方案策划能力、结构设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等。

工程素质具有内在性、稳定性、可塑性、整体性和社会历史性。内在性是指工程素质本身的结构、特征和水平不可能被直接观察到,但是可以通过技术人员的工程活动效率、质量和水平体现出来,从而呈现出技术人员的素质差异。稳定性是指工程素质一旦形成,在短时间内不易改变,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在技术人员的工程活动中经常、反复地表现出来。可塑性是指工程素质不是一成不变和先天形成的,可以通过学习、训练和参加工程实践活动而得到培养和发展,随着知识的不断内化、经验积累和能力提高而发生变化。整体性是指工程素质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整体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影响和制约,构成了完整的统一体。整体工程素质水平取决于各要素水平及要素间是否和谐和均衡,要素间发展不平衡会严重影响整体工程素质的养成及其功能的发挥,比如心理品质不佳就会阻碍科学素养的正常发挥和进一步提高。由此可见,工程素质的整体性明确地体现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由于面临的工程问题、工程价值观和工程文化存在地域差别,社会环境也会不时发生变化,所以工程素质没有永恒不变的标准,对其进行评估的水平和方法都存在社会历史性。

另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是大学生工程素质不可缺少的部分。缺乏良好工程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在面临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财产和生命健康的选择时,易倾向于前者,丧失诚信、正义和职业道德,成为假冒伪劣工程的忠实奴仆。具有良好工程素质的人才追求过硬的工程质量、重视工程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体现出优良的人格气质、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出追求生命意义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工程素质的灵魂,如果没有人文精神,既使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能力卓越,也难以形成较高的工程素质。但是目前的高等工程教育在对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还比较缺乏,尤其是对文、管、理等其他相关学科大学生的工程素质缺乏必要的培养,导致他们对工程的认知不足,没有一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就严重阻碍着大学生工程素质的全面养成。

二、大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要求

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迫切需要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素养,以适应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根据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目标,对理、工、文、管等各类不同学科大学生的工程素质的培养要求都各有不同。

1.理工科类。理工科大学生是未来工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产品的制造师、物质消费的主要创造者,这类学生的工程素质关乎民众对工程产品的基本信心和感受,他们需要在工程纵深层面系统掌握工程知识、工程技能,提升创新能力,形成全面的工程意识和创造能力。

2.经济管理类。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是未来工程的主要管理者和经营人员,应从横向系统掌握工程领域的制造过程、方法和手段,应通过开设必要的工程概论课程和工程认识实践,了解工程的概念和过程,体验和感知工程的氛围,了解影响工程的相关要素,以了解工程行业、形成工程意识,提高科学管理工程的水平。

3.文法史类。文法史类大学生是工程及产品的关键使用者、评判者和推动者,乃至决策者,应重点掌握工程概念和工程文化,具备科学的工程意识,拓展和加深学生对人类生存的认识,引导他们以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提高生活的质量为终极目标,形成大学生工程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大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途径

工程素质的养成是在人的先天禀赋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工程学习和实践逐步形成。其中后天养成的能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总体说来,虽然后天培养的途径很多,但必须要注意采用的各种途径应符合教育规律、工程规律和工程规范。由于知识不等于素质,如果工程教育只停留在传授工程知识层面,那就只能达到培养的初级阶段,达不到工程素质的培养目标。因而,工程教育应把工程知识、工程能力以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使受教育者将知识灵活应用于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内化为工程能力,同时建立牢固的责任、质量、成本、安全、管理和环保等工程意识,并自觉认同符合工程需要的价值追求,形成创新能力和稳定品格,继而形成良好的工程素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进行工程技术理论教学。课堂理论教学是大学生获取工程知识、工程技术的主要途径,其教学特点是“一对多”,传承效率高、范围广,知识系统性强,可以在知识层面为大学生工程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作用不可忽视,但其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方面较薄弱。

2.进行工程技术实践教学。工程训练、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是学生工程技能培养的主要途径,是以“一对一”为主要特点的项目教学方式,实践性强、自主性高、目标明确。实践教学是工程素质形成的关键过程和主要途径,对推动工程知识内化和提升工程能力效果显著,对学生工程素质的水平有直接影响。工科大学生应加强教学活动,配备强大的师资力量,形成培养工程素质的主体阵地。

工程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的水平将决定工程技术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以工程训练为例,其教学环节就应该体现“先进性”“典型性”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特色”,应包括机械制造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主流工程技术内容。工程训练教学还应具有完善的设备和场地条件,注重实训项目库、教学资源库、工具库和材料库的“四库”建设。工程技术实践教学团队的老师应达到工程师、讲师和技师等“三师型”要求,为较好地实现育人目标提供强大的师资支持。还必须在运行上遵循“真实工程”的原则,注重工程技术的综合运用和实际产品制作,让学生尽可能实践和体验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实现工程素质的全面培养。

3.开展工程技术讲座与论坛。工程技术讲座和论坛等教学形式对于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大信息量的工程知识、工程理念和工程前沿课题研究成果,是拓展工程视野、补充工程知识和形成工程意识的良好途径。对于高年级工科学生而言,他们可以从中汲取精髓,获取全新的工程理念;文、管、理类大学生可利用其进行工程基础教育,开阔视野,形成工程意识。

讲座最好采用播放大量的工业现场视频、图片和动画的方式展开。讲座的主题内容可以是大工程背景教育,如工程安全意识、工程质量意识、工程环保意识、发电与用电、采矿与型材、先进制造技术、电子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等。通过这些讲座让学生了解工程领域的主要问题、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形成大学生工程技术系统应用的宏观背景、意识和科学思维方法。论坛的主题内容可设置为典型的工程技术应用问题,如数控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快速成型技术和电路板制作等,或以产品研发项目为主题,如智能汽车、搬运机器人、微型高压水泵和电子猫等。

4.组织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国家举办的各类大学生工程创新、实践活动和竞赛很多,如挑战杯、机械创新大赛、电子竞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教育部主办的“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采用本校设计与部分制作,现场加工、检测、装配和调试的竞赛方式展开,虽然举办时间不长,但效果突出,能从工程知识、工程能力、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全面综合地展现学校工程素质培养的效果,能很好地促进和推动工程素质教育,像这样的科技竞赛活动对工程教育的导向、推动和检验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

科技竞赛的主题和内容应围绕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展开,实现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宗旨和方针。例如“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所具有的导向性、综合性、理论性、实用性、创新性、操作性就可以很好地阐释科技竞赛的宗旨,也可以实现培养大学生工程素质的目标。“导向性”是指竞赛内容符合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要求,有利于人才培养,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综合性”是指要体现工程领域的主流技术、实施环节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理论性”是指竞赛内容应包括必要的理论计算与分析;“实用性”是指命题应具有工程意义,有明确的目的和清晰的应用价值;“创新性”是指命题新颖、灵活,具有发挥和创造余地;“操作性”是指命题符合大学生的能力水平。还要注意竞赛的命题要主题鲜明,竞赛的内容完整独立。竞赛的考核部分应该首先根据题目的复杂程度和现场加工的可能性,将题目分为本校加工和现场比赛两部分内容,然后再分别提出合理的考核要求,各项考核内容的权重应科学合理,体现大赛的多功能目标和工程素质培养的主要方面,还应制定详细、规范和无歧义的评分细则。

5.参与工程项目和科学研究。高年级大学生和研究生应重视从事实际工程项目和科研实践活动,积极参与方案论证、研究设计、制造、调试和使用的全过程,从中获得实际工程和研究的经验。该过程是提高工程素质的有效途径,能够在纵深层面系统地培养学生工程表达方法、设计能力、研究手段和锻炼制造理念,形成工程能力、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工程素质。

6.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工程素质的灵魂,二者相结合是提升工程素质的有效途径。工程技术人员在解决工程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体现出尊重事实、讲究依据、研究规律和探求真理等科学精神。工程素质内涵同样也包含了关注生命、保障安全、弘扬文化和重视环保等人文精神中的重要品质,没有人希望看到脆弱的“豆腐渣”建筑,缺乏安全保障的食品,有损身体健康、毁坏生存环境的化工残品。工程技术人员与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以保证中国的工程信誉,实现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培养工程素质的有效途径,对于工科类大学生应着重加强培养其人文精神,对于人文管理学科应切实加强其科学精神的培养。

四、小结

今天大学生的工程素质与明天工程项目的质量休戚相关,对民族的工程素质、工程文化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培养大学生的工程素质存在着自身的内在规律,其养成非一日之功,除了需要主体高度自觉的唤醒、卧薪尝胆的历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断提升之外,还需要从事高等工程教育的教师具有过硬的素质,除应具有一般教师的身心素质、业务素质和品德修养等基本素质之外,还应具有较高的工程素质;除具有理论和科研能力之外,还应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较高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品质,成为讲师和工程师兼具的“双师”人才,这样的教师才能承担工程教育赋予的神圣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梅书霞,谢峻林.关于在校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措施的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10(1).

[2]石亚军,谢战原,文兵.人文素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吴桂云,杜旭,田思庆.加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建设与管理培养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J].实验室科学,2008(3).

第9篇

关键词: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今大学生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有社会、学校、个人、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但部分毕业生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就业竞争力差,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如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业务素质这个单一指标上。有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毕业生素质排前五位的是:专业基础知识(32.5%)、思想道德修养(22.8%)、问题解决能力(16.7%)、敬业精神(9.1%)、团队合作精神(6.6%)。可见,单一的专业素质培养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直接要求,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内容

关于综合素质这个概念,各个领域对它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但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主要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大学生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品质如真诚、勤奋、有责任感等等。文化素质主要指大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历史知识、社会知识、文学底蕴、对艺术和宗教等的理解、人际交往的知识与能力等等。专业素质主要是指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身心素质主要指大学生应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积极乐观的态度,健全的人格等等。在这四个方面里,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本领,身心素质是本钱。

二、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因素

(一)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的陈旧僵化

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素质大学毕业生的前提。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跟不上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计划单一,培养方式陈旧僵化,从一开始就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而且,我国很多高校的教学方式呈线型单调的程序流程,形成了以教材、教室、教师为核心的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这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二)课程设置结构单一

课程设置是决定人才培养最终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现在很多高校都在实施学分制,学分制与学年制相比无疑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学分制下仍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分配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都存在着结构单一、重复低效等问题。这表现在,课程的设置仍存在着面过宽或过窄,多数课程和专业老化、陈旧,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和衔接,专业分割严重,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脱离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校园文化缺乏活力

校园文化能塑造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人生观、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还是充实学生头脑,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效途径。同时,校园文化还能构筑学生的现代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些高校还存在着忽视校园文化建设,或者校园文化建设活力不足的现象。这表现在,学生对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积极性不高,而是热衷于个人社交、网络游戏等更加私人化的活动。

(四)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

调查显示,由于受到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的影响,当前部分大学生形成了在单一专业基础上构成的单向、线型、平面、封闭、低功能的知识结构。具体表现在:着重于专业知识,而基础知识薄弱,知识面狭窄,文理分割严重,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缺少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修养;片面重视外语、计算机等实用技能性知识,热衷于考证、过级,忽视了其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打基础;知识体系内部缺乏有机联系,知识庞杂、松散、相互孤立、死板、僵化,缺少系统性和有机联系性;知识的陈旧速率高,信息封闭,知识吸纳力不足,知识更新慢,等等。这种知识结构状况明显缺乏创新活力,也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方法与途径

(一)学校方面

1.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在培养方案上,要根据社会、学科的发展不断修订专业教学计划,使人才培养方案保持科学性和合理性以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在教学模式上,要打破线型单调的程序教学,应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师生的互动,在注重学生的自主和情感因素的同时,积极启发学生去思考,营造良好的、浓厚的、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增强自学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如本院在口腔医学生开展的PBL教学模式和临床医学多站式技能考试等。

2.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课程设置优化整合的目标是建立多方向、立体网络系统的课程结构。它既包括学科专业体系的综合和概括,重新建构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概念框架体系和整合专业科目结构体系,也包括学生认知及思维形式与知识体系的统合,还包括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协调与整合。具体来说,要把专业课程设置的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宽结合起来,要把开展理工科和人文学科课程结合起来,使其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要使新旧专业结合起来,开设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专业课程,打破专业、学院、学科、校际间的隔阂。增大临床实践课比重,把理论课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如,开放式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计划和动手能力,通过课程的综合化,促进学科知识渗透,特别是文理渗透,创设学科综合的课程体系,实现学科、社会和学习者之间的协调和整合。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以社会主义为主导,以校园精神文明为底蕴,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是一所学校的传统、作风和理想追求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能塑造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品格,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我们要积极举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系列讲座,大力开展社团活动和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受到陶冶。使大学生获得新知识,增长新才干,培养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增强团队意识,使学生个性和社会相协调,更好地发展个人的特长和兴趣。

(二)大学生方面

1.大学生应当树立均衡发展的观念,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目前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并不是很多,很多大学生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可是在其他方面就相对落后。特别是医学类院校的大学生,学生的学术研究氛围比较浓厚,但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却并不丰富,所以给人的感觉是学生不活泼,缺乏青春的朝气,在面试的时候不能大胆表现自己。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兼顾。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要学习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种历史感,它不仅有助于在专业领域内更有创造力,还可以使人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而在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的同时,大学生还应该加强自然科学的学习,做到文理平衡,相得益彰。在道德品质素质方面,大学生受到了多年的教育,从整体上来讲他们的道德品质素质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近些年来社会上的消极思想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盛行,这导致了有些大学生在这股思想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陷入了腐化堕落的泥沼,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大学生应该加强世界观、人生观的学习,分清崇高与卑下,逐步提升人格,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心理素质方面,应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面对挫折失败的打击,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对事情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不断地发现自己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2.注意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既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基础知识的学习,又强调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优良的性格、顽强的意志等。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基本框架是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三大要素构成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结构系统、专业知识结构系统、工具知识结构系统和方法知识结构系统。基础知识是知识结构的根基,特别是专业基础知识,它是知识更新的动力,是思维的因子。基础知识包括基础的人文科学知识、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基础技术知识等等。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本专业所需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等等。专业知识是知识结构的核心,是创新的质料。它包括学科概念体系、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及学科的历史演变、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工具知识和方法知识是知识结构的关键。工具知识包括汉语言文学知识、外语知识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等。方法知识则包括如何科学用脑用时,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如何搜集加工材料信息等相关知识,也包括现代科学的方法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等。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建构,必须要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状况,结合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发展方向,运用科学的方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第10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素质;培育

作者简介:唐文利(1968-),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馆员。(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78-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重要途径。而作为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才能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质

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①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性因素。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创新素质、科研素质五个方面。

1.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根本素质,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它包括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高尚的思想品德、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等内容。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就是指要有坚定的信仰,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一点尤为重要,关系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教师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及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辨别力、洞察力才能够有效地教育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念。否则,就有可能使教学偏离马克思主义方向,使学生出现有悖于社会主义方向、偏离社会主义道路的不良倾向。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指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坚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品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坚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品质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品质。教师具有宽广的胸怀、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才会赢得学生的肯定与尊重。优良的思想作风是指应该具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作风民主和联系学生等工作作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联系学生环节非常重要,只有经常联系学生才能真实地了解学生实际的思想状况,针对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思想政治素质高的教师才会得到学生的拥护和爱戴,使学生“亲其师”而后“信其道”,所教授的理论才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2.知识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综合性、专业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没有丰富的知识是无法驾驭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没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就无法满足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知识面宽广的大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渴求,也就无法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正如邓小平所说:“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②首先,要有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知识,这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备的知识。它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南。恩格斯曾经指出:“只有清晰地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掌握了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才能有效解决学生在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了解国情、民情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要有深厚的本专业、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本学科最新研究发展动态。最后,要有广博的多学科知识。主要是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关的知识,主要有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法学、统计学、人际关系学、社会学、人才学、体学、美学、音乐学、外语、计算机、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尤其要具有主体教育理论知识、创新教育理论知识、素质教学理论知识和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在教学中旁征博引,挥洒自如。

3.能力素质

能力是指人能够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运用于工作实际的各种技能和艺术。能力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具有的必要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开展,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主要能力素质有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实践能力、调研能力、创造能力等。“05方案”颁布后,实践性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践性教学要求教师能有效发动、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校内外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特别是外出参观考察、进行社会调查时一定要做好对学生的组织、管理工作,妥善安排好活动内容和确保学生的安全。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社会的有关方面,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可见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能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强就能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有效地指导学生,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实践性教学效果比较显著,反之实践性教学效果就差。此外,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召力、吸引力,就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调研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从而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以上所述的能力素质,其中任何一种能力的欠缺都会不同程度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开展。

4.创新素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志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向的是肩负着民族建设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使我国走在民族之列,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创新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会有新发现、新见解、新创造、新突破,才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并能善于发现、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还体现在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上。《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正是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其中包括创新素质、实践素质和创业能力等。为此教师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素质才可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另外,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让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必须改变过去教学形式单一的做法,要努力探索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这也需要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没有创新意识就没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素质。

5.科研素质

科研素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科研素质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有浓厚的科研意识、较强地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必须是科研型的教师、专家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教师的科研意识浓、科研能力强,就会站在理论的高度、学术的前沿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中,让学生及时掌握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同时也能通过科研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使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时,教师要担负起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任务,如指导学生选题、引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等,如果教师科研能力差,指导学生会感到很吃力,进而影响到实践性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其教学就达不到高水平、高质量,也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素质培育

1.加强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言传身教”,说的就是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力。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第一,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第二,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三,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行端品正、率先垂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表里如一、热爱关心学生,以自身高尚的品德和行为,以自身的表率作用感召学生的心灵世界,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德之人。

2.不断学习,提高知识素质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知识水平。首先,要提高教师学习的自觉性,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其次,教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系统、全面地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认真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加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真正提高自身的理论基础。最后,要掌握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通过自学、进修、攻读学位、做访问学者、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3.加强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我培训,通过自学、学历提高等形式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建立科学完备的培训机制。每年有计划地提供机会让教师到知名学府进修、做访问学者,做好教师继续读硕、读博的计划;定期举行业务培训班和聘请有名望的学者做学术讲座;每年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参观考察等多形式、多渠道地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以此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此外,还应加强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学校要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有关实践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技能的培训。教师要主动多组织和参加实践教学活动,主动走进社会,积极进行实践调研,在活动中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综合能力。

4.深入研究,提高科研素质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教学促进科研提高,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在日常的学习、工作、教学活动中要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的习惯;积极申报各类课题,将课题成果运用于教学中,通过课题立项及对课题的深入研究既可以加深理论认识又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并将之运用于教学中,既能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又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多参加学术活动和学术会议,通过学术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当前理论发展的最新趋势,从而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5.大胆创新,提高创新素质

首先,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破除旧观念、旧思想的束缚,在实践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其次,教师要养成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不断开拓思路,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设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敢于冲破传统的禁锢,不唯书、不唯上,勇敢探索未知领域,到达真理的彼岸。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 (第2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8.

②邓小平文选 (第2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1.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3.

参考文献:

[1]柳礼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第11篇

关键词: 新形势 医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努力把医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群众的健康守护者、卫生事业的推进者,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旨在促使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医学价值观,增强对医学社会价值、道德价值的判断能力,以及对医学行为的抉择能力,确保医学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目前,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仍然落后于医学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理念上重视不够,依然把人文素质教育放在从属位置,实践上落实不到位,在课程设置、教师配备、教学方式和评价途径等方面达不到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一、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大学诞生于西方中世纪,初始以教学为中心,课程以“七艺”为主体,注重绅士教育,强调人文素质培养。19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知识进入高校课程,柏林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在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的同时,尤其重视人文素质的教育,期望学生能够以理性驾驭科学技术,造福人类。20世纪以来,针对人才日益“技术化”、“工具化”的倾向,美国大学更是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学“通识教育”,如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芝加哥大学的“名著阅读运动”等,进一步加强了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是“舶来品”,初始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20世纪50年代院校调整后,随着过细的专业教育发展,人文教育便逐渐弱化,在一段时期,甚至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代替。20世纪90年代第二次院校调整后,人文素质教育又逐渐进入大学教育视野。可以说,一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

(二)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医学的发展建立在自然、社会、人文学科发展的基础之上,是众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医学研究对象和直接服务的对象是人。医学是人学,更是“仁学”,无论是从健康、疾病的概念、临床决策的过程,还是从对患者的关怀角度,都蕴涵对人类价值的关怀。因此,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职业,要求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医学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医学教育而言,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与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西方很多医学院,在课程体系建构上,都包含了自然科学、社会人文学、医学三大部分,把社会学理论、医学法律学、心理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等列为必修课。有的高校还建立了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研究机构。本世纪,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并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并愈来愈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11年末,中国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召开了高等医学教育工作会议,2012年上半年,又联合发文,部署医学教育改革工作,提出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

(三)当前医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医疗事故,客观上要求对医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诸如此类的医疗事故,出现原因主要不是医学技术水平不高,更多的是由于医学价值观不正确,对病人缺乏关爱,没有坚守住医学职业道德的底线。这些方面,都属于医学人文素质的范畴。这表明了医学高等教育对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二、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以下三个方面表现比较突出。

(一)观念上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让位于专业知识教育。新的医学模式,要求高等医学院不仅教会学生诊断和治疗,而且对学生进行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环境医学和医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的教育。但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仍然强调注重人的生物特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强调学生的智力训练,忽视德育培养;重专业教育而轻人格修养;重知识传承而轻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将医学与人文统一对待。另外,由于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效果难以像临床课程那样在人才培养上即刻体现出来,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成了“软指标”。总体上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仍然处在医学知识技能教育的从属地位。

(二)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系统性,不利于人文素质教育开展。一是人文素质类课程所占比例小。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教材为例,只有《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较多地体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某些要求。很多高校在课程体系建构方面,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更多的是起“陪衬”、“应景”作用,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大都是以选修课的身份存在。有的高校以思想政治类课程代替人文素质类课程,把二者混为一谈。二是医学专业知识课程没有充分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贝克说:“当真正反映事物本质的知识按人类的需要组合起来并满足人们的希望时,智慧就会从知识的背后呈现出来。当这一过程完成时,科学家的发现就转化成为人文科学。”也就是说,医学专业知识课程,比如《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蕴含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但学校在课程教学要求中忽略了这一点,只是对任课老师在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方面提出了要求,使得医学人文教育失去了宝贵的一类载体。

(三)教师能力水平和教育教学方式难以胜任医学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要求。部分医学专业教师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教师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单一,难以把课程讲授提高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高度。比如解剖学老师,只是单纯讲授人体解剖学知识,对本学科发展进程很少涉及,对学科中伟大而又鲜活的事例不涉及,知识上升不到智慧层面。更多的任课老师,则是来自于思想政治类课程的老师,这些老师,更多的是以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式讲授人文素质类课程,致使效果大打折扣。且人文素质类课程主要是要求理论讲授,缺乏实践的锻炼和升华。因此,总体上看,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人文素质类课程,最后要么缺乏理论的系统性,要么缺乏实践的生动性,内化成为学生素养的效果不显著。

三、改进和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树立适应新医学模式要求的教育观念。人文精神的培养取决于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这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导。确切地说,努力把人文与科学结合起来,摈弃传统医学模式将医学仅仅视为生物医学、自然科学的观念,更好地理解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逐步建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育理念,用系统观念指导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目标,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统一思想认识,齐抓共管,在医学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同时,传授人文医学知识、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把提高医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

(二)构建新的科学的人文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医学院校应根据社会与医学发展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优化和重组医学课程结构,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既要有必修课,又要有选修课。不仅要开设医学史、医学文化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传统的医学人文课程,而且要开设美学、文学、艺术、礼仪等课程。同时,要开发解剖学、生理学、外科学等医学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知识内涵,把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融汇、相互渗透。大一、大二阶段,以学习人文素质类课程的理论知识为重点,大三至毕业阶段,以实践类课程为主。

(三)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人文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师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高等医学院校应将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规划,定期组织培训,开发多重渠道,提高教师人文修养水平,培养出一支专兼职结合,专业、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一方面,引进专门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师,另一方面,对担任医学专业知识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能力的培训。同时,建立比较科学的考评机制,对老师实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

(四)构建有效的人文教育方法。作为一种体验性和反思性知识,人文知识是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出的是一种主观感受和智慧。单纯讲授式的人文素质教育虽不能完全排斥,但这种方式往往让受教育者生厌。可采用对话、讨论等方式,借鉴各种传媒技术,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这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有利于人文知识的内化。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必须改变单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方式,协同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多渠道、多层面地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和体验人文精神的价值,发现和反思内心矛盾与冲突,最终形成医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

(五)加大社会实践教育的力度。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多领域、形成合力开展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社会主题实践活动等,促进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等人文素质的养成。要有计划地举办专题学术活动,如各种人文专题报告、辩论会和人文艺术节等,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另外,充分利用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的机会,促使学生与患者面对面交流,亲身体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体会医学职业的庄严和神圣,从而增强献身医学事业、呵护人类健康的信念。

四、结语

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高等医学院校需准确把握时代对医学赋予的新要求和内涵,从整体设计、合理安排,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作用,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医疗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辉.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革新之研究[J].上海高等教育,1997(2):38-41.

[2]刘献君.知识经济呼唤人文素质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高等教育研究,1999(2):12-16.

[3]张锡昌.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探析[J].学海,1997(6):18-21.

第12篇

研究生基本素质环境发展

一、新时期素质研究背景

党的十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的动员令,为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主义社会要由全新的人构成,因此,人的素质是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指标;国内外关于素质内容的研究主要有“二分法”即基本素质(研究生的素质平台,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和特色素质(研究生的核心素质,包括研究素质、社会实践能力、身心素质),“五分法”即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素质、社会实践能力、身心素质。其采用的方法大多是文献分析法定性的研究方法。研究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对其素质研究,要站在背景的角度探讨。

二、教育背景下研究生的基本素质

在教育背景下,研究生的教育是一种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高层次的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力军,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创新型国家的进程。笔者认为研究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和学术科研创造中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有写作素质、科研素质、创新素质、专业素质。

1.写作素质

研究生学习中,无论是论文、资料、报告等形式文字资料,都应离不开写作素质。拥有一个好的写作思维和写作方法,能更好地去进行文字语言编辑和科学研究表达。所以研究生应根据自身情况补缺和积累文学基础知识,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文字训练,增强文字功底。

2.科研素质

学术研究的前期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发现问题,不模仿抄袭,避开前人研究点,进行科学知识创新运用来解决问题;中期的调查、研究、检索要科学客观,资料的运用要进行严格的标注;后期的成果汇报上与人员参与评定上,不弄虚作假,不伪造工作和参与人员等问题。科研素质中除了学术道德外,进行科学的研究成为关键,所研究的方向要有科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各类型的调查研究数据以及资料进行分析,建立观点。

3.创新素质

创新的素质落实到具体也就是研究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在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和机制中,学术前沿少,文理交叉学科不够,使得思维局限。研究生进行学术创新需要花时间在该学科的学习、交叉文理学科、社会知识学习等相融合,具有开阔的视野,在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氛围中提高接触新事物和改变新事物的能力。

4.专业素质

研究生的学校是一种专业性的学习过程。除了理论知识以外,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专业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研究生的学习要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上下苦功夫。例如某些工科类研究生的研究是要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创新结合运用开发产品,具有特殊的该专业技术技能才能使其毕业后适应就业需求。

三、社会背景下读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自身综合素质

自身综合素质包括工作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对该行业进行知识积累,兴趣培养和再创造同时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去面对工作学习、工作环境和生存压力。十召开前就“是否延长退休年限”展开了社会各界热烈讨论,说明国家的老龄化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工作者拥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去适应终生学习和终生工作。

2.社会能力素质

爱因斯坦曾说过“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社会能力素质要求要有一个社会责任感素质,也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品质,包含了社会价值观、道德观、诚信观、服务观、奉献观、批评观等作为一种无形的推动力存在。社会能力素质还要求发现、处理和解决各种社会关系的能力。

四、时代背景下读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人文素质

研究中要关注人文,对社会中环境变化和人的生存危机等问题在研究中要给予重视。例如,对人文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该专业的关系研究,也就是在人类经验中,对人文发展有帮助的事项尽心延续。人文素质要求当下研究生树立生态观,关注环境,关注变化,具有人文关怀精神。

2.信息素质

信息化进程,要求研究生要会进行信息化平台上获取、储存、传递、交流信息的能力。在虚拟世界以外的真实世界也应在社会活动交流中获取信息。在多维的空间下,运用感官器官(视觉、听觉、动觉)去获取信息。信息的获取使得研究生在研究环境中能获取前沿研究,寻找适合当下发展的研究点。

3.国际化视野素质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研究生们提出了“研究生国际化视野素质的一般解析”提出研究生要拥有国际化的技能、国际化的思维、国际化的胸怀和国际化的交流能力。面对全球化的背景,要具有国际化视野素质应提高外语能力,国际文化背景了解的能力,站在宏观微观结合的角度去进行研究。

五、探讨“多项双向机制”研究生素质培养环境

研究生具有的全方位的基本素质,是一种完美设想,如果人人都具有,社会也会进行一种自然和谐发展状态。在现今环境下,我们不能做完美,但每个人在系统中通过自我和他人去发现缺乏的素质去追求基本素质的不断完善过程。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多项双向机制”环境的建立。“双向机制”是指两种个体环境的相互作用,“多项双向机制”是指建立多个“双向机制”,每个“双向机制”又在大的环境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系统。

例如,在研究中要构建一个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包括专业素质、思想品德、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的百分比评分。就会出现三种双向机制作用:导师对学生评价、学院对学生评价、学生对学生评价使评价全面些。如果是研究一项素质提高的计划,会变为导师与学生,学院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院与学院,导师与导师,学院与学校进行双向讨论得出结果的六种双向机制,在六种作用中得出这一素质提升计划。在研究生素质研究中去寻找“双向”,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具体事例研究在环境中可能出现的作用去进行分析,考虑子因素去形成大系统,希望对如何培养研究生基本素质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一种研究系统环境视角。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

[2]刘景华.论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A].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6).

[3]周佼佼,朱飞,黄彬.研究生“国际化视野”素质的一般解析[J].文教资料,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