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2 09:33: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息资源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对信息资源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哈佛大学的奥廷格在“信息资源政策项目”报告中,提出了信息资源的概念。后来的研究者认为信息资源的定义有两种: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内容本身构成的有序化信息集合;广义的信息资源还包括与信息本身有关的各种资源。企业信息资源也有狭义和广义信息资源之分,本文的信息资源指的是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NIEC)定义的狭义企业信息资源,它包括企业内在结构状态信息、客户群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三大类共60项信息类型。
有效信息资源管理的先决条件是企业信息资源分类目录的编制。一般来说,企业信息资源分为内部信息资源和外部信息资源两大类。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包括管理信息、人事信息、财务信息等内部结构状态信息和生产信息、供应信息、营销信息、研发信息等内部生产经营信息;企业外部信息资源包括微观信息和宏观信息,微观信息有市场信息、项目信息、技术信息等,宏观信息有政策信息、科学信息、文化信息、经济信息等。一个好的信息资源分类目录要求检索迅速、共享方便、信息完整,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信息技术系统设计的依据。
由于企业信息资源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企业信息资源分类目录的编制是一项涉及企业各部门的系统工程,需要信息部门与其他部门的通力合作。以企业门户为例,EIP软件设计要求以部门职能作为企业信息资源分类的基础,每个部门设立信息联络员来提出需求和提供信息。这样,如财务部门,可以有一个本部门的功能模块来管理和财务信息。
信息资源按照内在关系又可以分为元信息资源、本信息资源和表信息资源。元信息资源就是企业内部或企业外部未经筛选和处理的各种信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元信息资源,使之成为企业拥有的本信息资源,再通过企业内的知识活动转化成表达清晰、便于管理者使用的表信息资源。
这个过程可以概括成五个方面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内容:
1、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通过信息的筛选、采集、加工和分类等,使元信息资源成为表信息资源。以企业内部网站的信息管理为例,分布于公司各部门的信息员负责筛选、采集有用信息,由信息技术人员按适当的格式加工,并分类到网站的不同栏目上。
信息管理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对企业的价值,要及时、准确、完整、经济地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信息。
2、存储管理。企业信息资源是企业的财富,存储管理要确保这笔财富被安全、完整地保存。
这需要分三个层次来考虑:一是软件系统的选择,包括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数据库(MS SQL Server 2000)、信息系统等;二是存储技术的选择,存储局域网络(SAN)、磁盘冗余阵列(RAID)都是不错的选择;三是存储策略的选择,包括存储位置(分布式存储、集中存储、服务器托管等),备份策略(备份间隔期、备份内容、备份介质、保存时间、版本控制),访问策略等。其中,存储策略的选择是关键,一个好的存储策略要做到访问方便、信息安全、完整可恢复就要规划好存储策略。在笔者的公司就发生过因为备份版本与软件版本不一致而丢失信息资源的情况。
3、功能管理。功能管理是对信息系统服务功能的管理、导向和控制。功能管理的好坏,决定了信息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效率。
企业内网中,功能管理的基本依据是企业的部门职能和分工。信息系统根据部门职能设置不同的功能模块组,并赋予不同的访问权限。比如,财务部和人事部,它们都需要文字信息、表格下载,财务部希望能保密查询业务数据,人事部希望得到并公开员工业绩资料,所以要为它们设计不同的功能模块组合并赋予差异化的访问控制。通过设计合理的功能模块,各部门还可以共享信息资源。
4、信息化技术管理。信息化技术管理包括网络建设、设备维护、软件应用、安全防毒等内容,是信息资源管理中最耗时、最基础的保障工作。由于信息资源使用者不需要了解具体技术,技术管理往往被忽视。但是,要流畅、安全、高效地使用信息资源,必须重视技术管理。就现在的网络使用情况来看,反病毒、反黑客技术正成为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
5、信息化战略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的基础是人们对信息价值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的结果就是进行信息化战略管理。信息化战略管理要求识别企业关键信息资源需求,制订适合企业实际的目标和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企业信息系统的使命和地位;设计信息化体系架构;形成信息化治理的组织结构;为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行动规范和技术标准。它是关于企业信息系统职能的目标及其实现的总体谋划。
【关键词】 企业 信息资源 管理 问题
前言:当今社会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工作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技术性管理,更多的是为企业未来发展来进行的综合性管理,所包含的内容也更加复杂。当前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只有解决了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平稳发展。
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首先,当今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技术管理,在信息资源管理中强调更多的是战略性管理和高层管理,而不是执行性的管理,因此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结构应从战略规划和决策的层面上来看。其次,企业信息管理工作注重信息的统一性管理,资源的全局最优化,而不是个别的资源优化。此外,在当今信息网络发展迅猛的今天,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更加注意将信息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效率。在企业中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并且信息资源不再是少数管理者的职责,是全体员工的责任。
二、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次较低。当前我国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层次比较低,仍然处于集成阶段和数据管理阶段。虽然我国企业也将信息资源管理放到了理论层面上,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处于原始的信息系统建设或是数据处理上。信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成为资源,同时也没能为企业做出真正的决策。
2、管理能力差异。一个企业在信息资源管理上的能力主要包括了信息的收集、开发和处理等几个方面。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信息资源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1]。像信息收集的范围比较小,开发能力比较弱等问题,都影响着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
3、信息管理忽视外部管理。企业在自身信息管理中对内部是比较熟悉的,很清楚哪一部分是有价值的,哪一部分是没有价值的。对这些有用的价值在利用上往往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而对企业外部的信息管理就没有清楚地了解,再加上外部信息复杂,收集困难,使得信息价值的辨别工作十分困难,想要这些信息产生效果也是十分困难的。
4、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低。我国很多企业对信息资源管理并没有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利用信息的手段和方法上都有所欠缺,对信息资源也无法有效地提取,并加以利用,使得信息资源成为了摆设。此外,在信息资源的利用上,很多企业由于正处于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发展阶段,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统一管理机制,因此使得信息技术和资源管理呈现出了无序的管理状态,使得信息资源无法真正地发挥作用,也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三、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措施
1、知识经济应用。在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了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所谓知识经济也就是建立在知识之上的经济,要想真正促进企业发展,就一定要重视起知识的支撑作用,否则企业是很难在现代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的[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企业通常比较重视对知识的获取,然后才是技术支持,因此企业一定要将知识放在首要位置上。对此可以建立起知识网络,来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或者开展知识交流活动,将企业知识与产品和服务融入企业管理中。
2、管理决策应用。对于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来说,企业获得一切知识和信息都是为了帮助企业进行管理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仅要通过管理方式和科学的决策来将企业的资源有效地利用和发挥,同时也要不断地结合其他的措施来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进行配合性的管理。企业的所有活动都是建立在企业的管理和决策上的,对此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方式,将原本没有结构和规划的管理局面进行彻底的改变。此外,科学决策对企业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依照企业情况来建立科学的决策系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有利的决策支持,促进企业的发展。
3、信息资源应用。在信息资源的建设中,常常出现建设水平高而应用能力低等现象。对于这些问题,首先企业应不断地培养企业员工信息意识,使员工能正确地认识信息资源。企业可以建立起统一的数据库或者系统环境,来对各种系统进行整合,实现无缝连接,进而提升企业对信息的利用率,充分利用信息资源[3]。
结语: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在企业的发展中会出现很多不同的信息资源,只有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才是有用的资源。因此一定要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建立起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陈氢,何方芳.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研究动态述评[J].现代情报20101,04(08):87―89.
1.1分类条目混乱
分类条目混乱主要是指一些视频类信息资源管理平台没有对视频资源进行较好的分类,虽然设置了一些分类条目,但是很多条目都存在重合问题,或者视频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视频资源管理平台的维护人员没有对分类条目进行较好的优化,导致分类条目臃肿不堪,部分分类条目下视频资源众多,而且没有按照一定的条件进行排序。而在另一些分类条目下,却可能并没有多少视频资源,这种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些视频类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的不足,一些信息管理平台网站的维护人员并不具备较好的技术能力和设计能力,导致视频类信息资源平台框架主要沿用一般性的框架设计,而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
1.2缺乏较好的播放技术优化
目前,很多视频类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在视频播放中主要使用一些第三方播放技术,如一些较为常用的Flash播放技术和视频软件点播技术等等,自主开发视频播放技术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并不多。应用第三方视频播放技术虽然最为简便,但是需要对其进行优化,使之更加符合该平台的视频资源参数设置。然而很多视频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在应用第三方视频播放技术时,并没有进行较好的优化,并且对于第三方视频播放技术的选择也十分驳杂,并不统一,这会严重影响用户观看视频的体验。
2视频类信息资源管理平台优化措施
2.1优化视频资源搜索技术
首先,在视频资源搜索方面,应当加强对于搜索技术的优化,提高在搜索技术开发应用方面的投入,针对视频资源数据库的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宜的搜索技术。同时,在优化视频资源搜索技术的过程中,应当注重用户使用便捷性的提高,利用应用关键词相似搜索技术、分类搜索技术等等,使得用户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视频资源。当前,也有一些视频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并没有开发自己的搜索技术,而是选择应用一些现成的搜索技术,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不佳,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没有对搜索技术进行适应性优化,或者所选择的一些搜索技术内核存在重大缺陷。因而在搜索技术优化中,应当以自主开发为主,或者根据实际特点进行定制,有针对性地对搜索技术优化。
2.2增强视频资源分类条目的简洁性
从视频资源类信息管理平台的用户使用习惯来看,好的用户体验应当更加注重视频分类条目的简洁性,视频分类条目应当尽量简单明了,分类信息准确突出,用户在查找相关类别视频资源时能够一目了然。作为视频类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维护人员,应当在视频资源分类时做到准确、均匀,防止出现某一分类条目下视频资源过多的问题,增设相关的子分类条目。在排序方面,当前主要的排序方式有时间排序、点击量排序、搜索相关度排序等等。这需要维护人员针对其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排序优化。另一方面,在分类条目的名称设置方面,应当做到两点,一是要简洁明了,名称字数一般不超过四个字;二是应当具有较强的特征,能够较好地同其他分类条目区分开来。
2.3运用成熟的视频资源播放技术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网络安全;数字签名
1.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
1.1系统操作平台存在漏洞
在完成对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操作过程中,用户必须基于操作平台方可实现。因为操作平台将为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信息传输和接收的运行环境,但是一旦信息管理系统代码编写过程中出现漏洞的情况之下,必然会直接为系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系统进程在合法权限之下的正常创建,如果非法进程实现入侵并控制了系统的操作平台,那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将会直接暴露到受外部病毒攻击的危险之中,进而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受到极大的威胁。
1.2网络环境存在外部威胁
由于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必然会接入到网络之中,但是随之而来的则是开放的互联网网络环境中带来的威胁和隐患。
首先第一点,当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中的注册用户通过外部互联网来获取资源和信息时,必然会可能出现因为信息配置错误,或者口令输入有误而使得系统的入口被他人恶意窃取并侵入到其中来,从而影响到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第二点,当互联网中的非法用户通过合法注册,获取到系统登录权限后,很可能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通过破坏网络传输协议,侵入到系统数据库中恶意篡改机密信息,这些致命攻击将使得信息资源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
第三点,互联网中的很多黑客为了通过非法入侵的手段来获得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信息,往往会通过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后台漏洞躲过安全防护机制,然后实行入侵,从而为其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综合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安全问题在整个互联网领域当中仍然较为普遍,而且至今尚未被完全解决。
2.信息资源系统安全管理中的关键技术
2.1动态口令技术
动态口令技术,从本质上而言,其实是用户借助服后台服务器的口令验算算法和密码算法进行动态生成登陆口令的一项技术。凭借这项技术,用户登录到系统中去的口令不仅无需强行记忆,而且具有不可重复性。
目前,实现动态口令技术的方式主要由三种,分别是:口令序列认证技术、时间同步认证方式和挑战应答认证技术;口令序列认证的运行原理,重点在于系统内部设定的单向算法和Hash算法,这两种算法将帮助系统实现口令的认证与匹配,而且每一次登陆以后系统都会重新初始化。而时间同步认证则通过时间戳来控制用户的口令获取保持与系统同步,每当用户发送登录请求时,系统都会根据时间戳来计算出相应的口令,且该口令会被服务器加以认证,最后完成口令匹配过程以后就可登陆成功。挑战/应当认证技术相较前两种技术而言,其生成口令的方式略有不同,需要经过服务器通过特殊的内置算法,计算出用户应答数是否和挑战书相对应,当两者吻合则表示服务器接受挑战,然后通过口令认证。
2.2数字签名技术
在当前,由于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所保存、使用以及通信的各类信息大多是以电子的形式而存在的。因此,为了保证用户所获取以及上传的信息在验证时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破坏其完整性,数字签名技术也就逐渐开始被普及开来。数字签名,同传统蚊子签名相比,不仅在被验证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而且对于数据的唯一性和保密性也表现得非常优秀。具体来说,数字签名其实是通过一种特殊算法生成的一组比特串,然后帮助信息数据实现传输,其中数字签名会根据被签消息的具体类型而有所变化。从其分类上来说,如果按照消息的特征来分类,则可被分为单个消息的数字签名以及压缩消息的数字签名;如果根据签名用户的数量来分,则可被分为多用户数字签名和单用户数字签名。
2.3 备份技术
备份技术主要是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在面临特殊情况之下,仍然能够使得数据库内所存储的数据的完整性不被破坏,专门开设另外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来实现对重要数据的备份保护工作,从其类型来说,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备份技术:l)硬件备份。2)系统备份。3)应用系统备份。4)数据备份。
通常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来说,两种数据备份方式会被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无论是面对系统的自动崩溃或者外界病毒的恶意侵入,还是出现数据大规模丢失、泄露的特殊情况,都能够确保数据得以完整恢复。
2.4加密技术
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内数据的安全性,隔绝非法操作以及越权行为给系统所带来的安全威胁,需要对系统数据库内的重要数据利用加密算法来完成加密。下面是当前常用的加密处理操作。
l)文件加密:将涉及重要信息的文件进行加密,它是进入应用系统时解密,在退出应用系统时再进行加密。
2)记录加密:记录加密的操作对象主要是针对系统中的日志记录,这些记录由于涉及到系统的运行、后台的数据交互信息,以及系统性能的记录内容,因此需要通过加密算法完成加密。
3)字段加密:系统根据数据库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来完成对数据字段的加密操作,针对字段的加密算法现阶段比较流行的主要有DES算法、基于多项式共享口令的算法等等。
3.总结
综上所述,面对如今互联网领域技术更新飞快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解决当今网络环境中限制其发展的安全问题,就必须促使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工作者在大力发展网络安全技术的同时还应当不断完善一系列的网络安全法律政策并且不断加强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道德。
参考文献
[1] 赵文胜.论信息安全的刑法保障[D].武汉大学,2014.
[2] 万敏.基于信息安全技术的高校学籍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
中信信息不断发展,现已成为国内档案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各级档案局(馆)系统、食品流通追溯系统、政法(司法)系统、企业集团等领域积累大量优质客户资源,在档案信息领域有着坚实的实力与竞争力。
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信息)是一家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的集团型企业,主要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及其相关业务的运维服务,为档案局(馆)、食品流通追溯领域相关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重点领域客户提供软件产品与整体解决方案。
成立十余年来,中信信息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国内档案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各级档案局(馆)系统、食品流通追溯系统、政法(司法)系统、企业集团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这些客户多为政府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具备较高的客户忠诚度。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不断开发与创新,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档案信息领域有着坚实的实力与竞争力。
中信信息坚持“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五个转变”的企业发展战略:坚持以档案业务为中心;转变观念和理念;坚持技术、业务、管理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事业留人;为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和舞台,提供优良的薪酬和福利制度,引进高级、尖端人才,形成人才高地;坚持让客户满意;坚持以利润为导向,从高成本、低利润业务向低成本、高利润业务转变;加快市场布局和分公司团队建设和人才引进和培养,将工作重心从上海走向全国;通过技术创新,研发高利润、高附加值的软硬件产品;培养业务型和管理型人才并重,加快管理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以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管理模式从中、小型企业向集团型企业管理过渡,建立管、办分离,行政、业务分离的新型矩阵管理组织。
中信信息总部设在上海,办公面积3600平方米,员工700余人。截止至2013年,已在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浙江、江苏、广东、安徽、山东、辽宁、福建、广西、湖北、河南、山西、宁夏、青海等17个省设立分公司,业务范围遍布全国。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凭借雄厚的技术储备和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在档案信息化领域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和研究成果。取得7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8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另有9项专利(含受理)。
中信信息拥有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国家软件企业证书、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涉密资质、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资质等重要资质,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27001:2005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CMMI5认证,可承接业务范围广。同时,公司作为档案行业的领军企业,先后参与制定了6个正式的电子文件、数据库及数字档案馆相关的标准和指南,以及5个省市共21个与电子文件、数据库及数字档案馆相关的其他标准,为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本文来自《信息资源管理学报》杂志
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信息资源纳入了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也成为了近期的热点问题,其相应的理论也推动了研究的热潮。随着这股热潮的推动,信息资源的管理系统已经从简单的功能发展到复杂的应用,从战术层面发展到战略层面,从企业内部驱动转变为以外部市场驱动,也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实现,而越来越多的因为企业内部的改革而推动系统的发展和实施。
最早,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是引自信息情报领域,结合信息资源的经济特征和现代管理理念,并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成果,形成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IRMS)。现代的IRMS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需要以系统的方法分析企业的信息资源,以程序化、模块化、平台化的信息系统思路从全局角度构建系统,全面的在企业内部部署、实施系统。总的来说,IRMS既是管理问题,也是技术问题,而本文则以技术角度出发分析和实现。
1 系统需求分析方法及方面
IRMS的建设与一般的信息系统建设思路类似,都是遵循着信息应用―信息应用系统化、集成化―信息系统互联网化的发展轨迹。随着近十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企业内的人员计算机技术的提升,随着信息应用的普及其管理规范化的意识也逐步提升,其对信息的需求也逐步多元化。系统的管理逻辑也逐渐复杂,管理的信息规模也越来越多,决策参数也越来越多,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规划所涵盖的层面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对企业信息资源做全面的规划,在系统的构架上做更合理的设计。
对一个企业做IRMS的需求分析,一般通过多元化的途径进行。一般从三个方面收集需求和业务数据,即信息层面、信息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如下图所示:
信息层面主要是驱动企业运转的信息、数据及流程等业务活动,通过给信息建立分析模型,如:信息产生方、信息接收方、信息流程、跨部门协作、市场信息、销售信息、研发信息、生产信息、财务信息以及其相应的处理流程。可以使用面向对象、面向模型、面向数据流、业务数据关系等建模方法建立信息模型。
信息技术是承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技术背景,其技术的发展决定了IRMS的形式。近年来结合企业门户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广,IRMS的形式已经逐步采用了轻客户端的WEB化形式。而其服务端的技术也有这巨大的发展,应用服务器平台技术的演进和存储技术的发展。使得面向服务的业务形态和大数据相互结合,在这种背景下平台的事务能力、消息处理能力、服务接口化,服务泛化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充。而数据集群、数据仓库和事务数据库的技术也让大数据的存储和查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因此,现代的IRMS的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已经非常丰富和强大。
管理层面的核心是管理变革,管理变革也是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的关键,变革已经成为了企业在信息时代良好运行的常态。尤其是在目前这样一个互联网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化的对企业的管理带来非常巨大的改变,随着大量订单来自互联网,工业4.0的提出,以研发为核心,生成制造智能化定制化的趋势产生,IRMS必然被管理层面的变革所驱动,不断在变革中适应和不断完善。
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拥有了种类繁多的信息系统,也完成了部分系统的信息集成。如已经大破了个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共享问题,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壁垒也已经被打破了。比如大部分企业已经拥有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整合了销售、市场、服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和流程,以客户信息驱动企业的营销体系,这些数据又可以输送给企业的ERP系统,供给生产、采购、仓库和财务等部门。借助互联网,进一步促成了社会化的集成,即信息不单单局限在企业内部,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与其他企业共享相关的数据,加之云计算技术的兴起相关企业的信息化虚拟集群,在云端实现共享。随之诞生了虚拟化企业的概念,这些都是现代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应该考虑的方面。
总的来说,通过信息层面、信息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的建模来抽象信息概念、收集、处理、存储、转发信息数据,完善信息流程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企业内部多个系统的集成和对外部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借助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分析,是目前主要考虑的需求方面。那么,根据系统需求分析方法及方面要对系统进行设计,已达到预期目标。
2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
根据上述需求分析手段及方面,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主要分为三个子系统,即企业信息门户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和互联网平台接入系统。
企业信息门户是在当下Internet技术背景下提出的管理系统概念,由于当前企业已经拥有了多种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的也已经大破了部门间的壁垒,完成了信息系统的集成,形成了一个大系统。而这个大系统只能在企业内部处理信息,需要一个门户对外提供信息,因此借助Internet技术可以将一些可以公布的数据门户化到互联网上。如下图所示:
EIP将企业的网站信息、企业内部网络数据、企业的文档管理信息、市场及销售服务信息、用户信息、供应商信息、生产商信息和其他的数据接口电子数据交互EDI等信息以门户的方式进行融合,集成到EIP平台上。如可以定期提取产品数据中心的产品信息,受权的客户通过统一认证系统可以查看到该信息,客户可以通过该产品信息查阅到相应的生成和供货信息,而这些信息来自生成供应系统,而该客户感兴趣的产品由可以被企业已有的CRM系统收集到,通知给销售部门跟踪客户。EIP就是提供了一个全流程的企业信息门户,对于内部和外部提供全面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实际上利用EIP提供的信息服务接口收集用于决策的信息,或者通过某些事件驱动决策,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提高企业决策的有效性和效率。其系统分为三个层次,从下到上支撑层、应用层和决策层。如下图所示:
支撑层实际上是收集来自EIP中的相关信息和定义的决策模型和方法库。EIP可以在所集成的其它系统的信息活动中产生一些关键事件来驱动决策支持系统的运作,也可以由决策支持系统主动从EIP中提取如:营销、市场、生产、研发等数据;再借助定义的决策模型和方法库根据决策逻辑、决策树等决策算法产生决策结果。应用层可以将决策结果到EIP上,显然EIP和企业决策支持系统是反复交互的。决策层的底层是模型数据库、方法逻辑库和来自EIP中收集的数据仓库,其上层通过决策算法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清洗、加工、根据数据模型和方法进行处理,再评估处理结果最后将结果到EIP上。
互联网平台接入系统,实际上是将EIP中的信息,根据信息等级和策略等多种参数,自动到互联网上的信息平台上,并可以根据信息平台提供的接口,获取更多来自于互联网平台的信息。让企业的入口不仅仅局限在企业的网站上,更能够获取来自多个平台的数据。如目前不少企业借助淘宝API,将企业信息与互联网门户结合,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计划,对产品设计也可以带来更多的个性化选择。实际上,这个子系统的设计已经充分运用了互联网手段,拓展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领域范畴,也是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互联网定义。
3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实现
技术框架定义采用成熟的JavaEE企业级开发框架,架设在应用广泛的JBoss应用服务器环境下。设计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每个模块定义在独立的EJB中,系统以面向服务的方式组织模块,每一个服务接口定义一个Session EJB抽象出接口。如:面向市场的服务、面向生成的服务、面向库存的服务、面向研发管理的服务,同时还提供横向的系统级服务模块,如:统一登录及授权认证服务、操作日志管理服务、消息通信服务等。这些横向的系统级服务可以给纵向的服务模块提供支撑,还可以独立被外部系统使用,起到了良好的架构支撑。而下层的数据层,通过Entity EJB进行封装,提供了对数据实体对象的操作定义和实体关系对象映射的封装。实体关系对象映射是将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表和关系映射成可以操作的对象,在内存中提供高速缓存,提高数据的查询和操作效率。实体对象的操作定义则根据实体对象的意义定义操作接口,如对生产供应商实体,可以定义对其生产供应商的增删改查等操作,还可以定义根据供应类别的查询方法等实体操作。同时对于一些异步操作还定义了Message Driver EJB通过消息??步驱动服务的执行,如一个市场订单产生了,其可以通过一个消息通知给生产模块、仓库模块以及其他相关模块,其他模块根据此消息做出相应的处理。
其服务接口定义为抽象的接口,以市场模块为例:
public interface MarketService{
public OrderBean createOrder(OrderBean order);
public OrderBean findOrderByCustomer(String customerId);
public OrderBean removeOrder(String orderId);
public OrderBean cancelOrder(String orderId);
…
}
而用于用户访问的轻客户端,则通过WEB应用的方式实现,WEB应用部署在独立的Tomcat服务器上,其服务器可以采用集群的方式进行管理。通过成熟的Struts2框架结合AJAX技术,可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和访问效率。
数据库设计采用Mysql作为数据库存储数据信息,对于企业门户EIP以事务引擎作为数据库的存储引擎,因为其数据会经常发生变化需要事务保证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而对于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则需要以数据仓库引擎作为其存储引擎,因为其主要作用是读操作即高效的查询操作不存在读写不冲突。一方面由于数据在互联网上其并非规模较大,还通过Mysql的复制技术,实现读写分离设计,一定程度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Mysql集群和有效的分区数据设计,可以通过横向扩展实现大规模的数据存储。
4 系统总结
Abstract: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the specialized cours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Based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reform strategy, and compares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strategy and the proposed teaching strategy in recent years, providing certain reference basis for better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教学方式;改革策略
Key words: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teaching way;reform strategy
0 引言
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IRM)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政府部门出现的一个新概念[1-3],目前已渐趋成熟。它是一门学习如何有效利用和管理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活动绩效的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是涉及多门专业课的综合性应用课程。因此有必要针对各专业的特点探讨IRM的教学问题。这对于各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以及就业后如何管理企业的信息资源,更好的发展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IRM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IRM课程内容丰富,课程涉及大量的概念、原理、模型、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学生大多数反映学习内容繁杂、抽象、理论性太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主要反映如下:
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由于该门课程自身的综合性、理论性强等特点,且该课程的内容繁杂、抽象,不好理解。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没有趣味,致使学习兴趣不浓的现象存在。
②学生无独立思考的动力。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死板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多媒体自身所具有的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表现形式丰富等特点,也存在教师被动授课、信息冗余,过度扩充等问题。使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能力,最终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与预期教学目的。
③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不衔接。目前这门课程的教学依然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为主导的满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几乎没有实践环节,严重的造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不衔接,造成学生在学习之后很难对IRM的内容、原理、方法达到整体、准确的掌握。
2 IRM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针对上述IRM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述相应的对策。
2.1 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提出如下对策
2.1.1 教学内容的取舍
按照《大纲》要求学校信管专业与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在一年级或二年级下学期开设,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是比较陌生的。因为他们接触的专业理论课程仍比较少,加之IRM是一门盖涵面十分宽泛的学科,包含众多的分支学科的相关知识,而该课程的课时比较少,仅有36课时,在如此少的时间内讲透,讲全此课程的方方面面,难度确实很大。这就需要任课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取舍具体内容时既要保持此课程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还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以及专业特点,使此课程与其他专业知识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保持内在的联系,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用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与饱满的热情来学好这门课程,否则收效甚微。
①兴趣教学法。
兴趣教学是指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全体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②互换角色教学法。
互换角色教学是指教师适度地让出讲台,由学生来演讲,教师则充当学生虚心听讲,认真记录[4]。在此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前布置涵盖本章重点的几个具体题目,如信息产品开发方法部分,首先让班干部组织自由组合分组,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参与课件、备课讲义的制作,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位同学上讲台来讲解5~10分钟,同时同学们可以提问问题,最后老师点评、总结。
调查结果显示,有96%的学生认为角色互换教学法比较好[5-6],能调动学生学习此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能了解学生理解能力与不足之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了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2.2 针对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动力,提出相应对策
2.2.1 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指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上课时,教师有意地设计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自己提出学习问题,然后在学习问题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或由教师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该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探寻、合作、发展的舞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受自身的价值。 2.2.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目前运用较为成功的教学方法之一,它贴近生活和实际,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它使学生能够贴近现实来思考问题,拉近了教学与实际的距离,让学生在校时就开始积累实际工作的素质和知识结构,并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在IRM教学中,结合IRM课程的特点,在IRM课程教学中引进大量的案例教学,使同学们在思考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效果良好。
2.2.3 课堂练习法
课堂练习法是老师对练习的内容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必须根据要求完成特定练习过程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在课堂中练习,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老师所讲理论的理解程度,有利于及时发现每个学生在知识运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便根据问题及时解决,进行有效的教学调控。
2.3 针对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提出相应对策
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尤为重要,通过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每一章理论讲完后,同学们都要完成一个与本章内容相符的实践项目,其内容包括项目背景、目的、意义、实践任务和步骤,实践完成后提交实践报告,且对实践进行评价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3 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对近几年该课程课堂教学情况与考试情况的统计分析,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处理后,得出传统教学与文中的教学的对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基础试题采用传统教学与文中的多种教学效果基本一致外,其它如学生考勤,课堂纪律,思考试题,学生评价和督导组评价,采用后者的教学效果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课堂讨论和创新试题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如课堂讨论的平均参与率,传统教学仅仅达到10%,而采用文中教学策略,其参与率达到91%-95%。
从对比结果得出采用此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 结论
IRM是知识经济时代新兴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内容体系中的概念、理论较多,在教与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师讲授刻板,学生学习乏味现象。文中依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可供开设此课程的高校教师参考。
参考文献:
[2]肖明.信息资源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9.
[4]林耘.运用师生角色互换法提高两课教学实效[J].高等教育学报,2009(1).
关键词 学校信息资源 学校效能 信息共享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学校信息资源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广义上是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手段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狭义的概念仅仅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并大量积累后有用的信息。这里所说的学校信息资源主要是从广义上来理解的。在学校管理具体工作中,信息资源管理主要涉及到信息来源、信息交流、信息手段及学校成员的信息素养问题。
从广义上讲,学校内外环境的人、财、物和事均附带有信息属性,学校内外成员均是信息的生产者(比如教师的性别、年龄等自然属性信息,对学校教育来说,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学历结构、专业知识、发展兴趣等信息)。信息交流指学校内外信息的流动机制,即学校内外成员获取信息的方式及渠道。信息素养主要指学校内部成员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
一、关于学校效能的基本讨论
在学校管理中,有效能的管理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对于学校效能(School Effectiveness)的定义,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从组织理论的角度看,持有不同的组织观会有不同的学校效能含义。经济理性的组织观认为,学校效能就是学校达到其预定目标的程度;有机系统的组织观认为,学校效能就是学校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保持学校健康发展的能力;人际关系的组织观认为,学校效能就是学校内部人员的满足感与人际和谐的状况;科层体制的组织观认为,学校效能就是学校维持结构稳定与持续发展的能力;政治冲突的组织观认为,学校效能便是学校内部满足外部重要群体需要的程度。
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莫地摩(P. Mortimore)认为,高效能的学校应是“能够使得学生实际的学习进步大于根据其起点水平做预测所应该获得的学习进步的学校”。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吴清山认为,“学校效能”是指一所学校在各方面均有良好的绩效,它包括学生学业成就、校长的领导、学校的气氛、学习技巧和策略、学校文化和价值,以及教职员发展等,因而能够达成学校所预定的目标。孙绵涛、洪哲认为,学校效能是指学校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目标,并能不断满足系统内其他各方面的要求,进而使学校及其成员和社会得到相应发展的特性和有效作用。张煜、孟鸿伟认为学校的效能,反映了学校使得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生变化的方向、程度与大小。这些定义均有共同的特点,即效能必须反映在学生学习结果的提高,学校效能具有多元指针。
从投入―产出角度来看,相对学校效率,狭义的学校效能一般指学校非实物化(例如教师专业训练、教学策略、教学安排等)的投入与输出的功能比。在学校管理中,有效的利用学校的财、物资源,提高管理的投入产出比,是我们普遍熟悉的学校中物的管理效率问题。但是,学校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它的功能并不是简单的物化的“产品”生产功能,学校是培养和发展人最重要的场所,学校管理必须从学校有利于发展人的自我需要出发,从有利于满足社会预期的需要出发。事实上,学校教育目的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要求,特别是社会本位取向的教育目的,导致了现代学校教育功能的多元化,学校必须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因此,对于学校管理中信息资源管理的具体过程,不能仅仅使用简单的费效比来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考虑基于学校多元功能之上的学校效能。基于学校多元功能,学校效能实际上就是学校在一定输入条件下所产生的学校功能满足程度。
二、效能管理基础:信息共享
在学校管理中,学校信息≠教学信息,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教学信息只是学校信息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信息资源“爆炸”和信息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学校作为信息生产、传递和开发利用的组织,需要从观念上、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上认识到信息化对于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作用。这要求公共服务信息与学校内部信息进行共享,通过提高学校成员的信息素养,使用现代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学校内外部构建一种信息采集、分享与管理的机制。
学校信息来源是多样化的,在管理中关键是使学校管理的多元参与者充分了解学校决策的相关信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由以往的决策信息专享者变成了决策信息的提供者、引导者,学校教师、员工、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也由以往的旁观者和排除者变成决策信息的共享者和提供者。这些,都意味着从制度上必须保证学校的决策与公共服务信息的充分共享。
学校信息共享的基础有三方面:一是必须充分地开发学校信息并予以,建立从学校教学管理到学生管理,从财务管理到设施管理的信息采集体系,建立学校信息体系,为此在学校或地区层面应该存在一个信息采集与的专门职能部门;二是学校内外成员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学校成员不但要有信息生产与收集的能力,还应具有信息分析与使用的能力,这是校本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信息开发的技术保障,它不但是学校信息动态调节机制建立的基本保障,也对学校信息管理者的技术能力提出要求。
一般来说学校管理的信息包括:学生信息、教职工信息、教学信息、科研信息、体育卫生信息、办公管理信息、设施与设备信息、图书信息及学校发展规划信息等。学校的长期综合发展规划与具体教学计划信息是最重要的信息。信息采集过程必须注意的是信息标准化的问题,这是学校信息广泛运用和便于理解的基础。学校信息的方式可以通过学校报告的形式、校内局域网或互联网等形式来进行,目标是保证参与学校管理的各方面成员均能获得充分、必要的相关信息。
三、效能管理途径:信息整合、监测与调节
学校信息在内外成员之间,在非正式组织中的沟通与传递,从个人层面上来说是有技巧的。从学校层面来看,作为管理的正式组织,如何传递有效的信息并发挥信息的作用不仅是沟通的问题,而且是构建信息的整合、监测与调节机制的问题。
信息在学校中无处不在,任何人、财、物要素均可以通过它们带有的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行准确的定位。信息的重要作用在于其时空流动过程在机制上的合理性表现,学校的办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信息输入到输出、通过反馈再次进入输入的信息加工处理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决策信息来源渠道的多样化,是学校体现多元功能,发挥多层面效能的基础。
根据组织结构的分工和信息控制方式,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一般可以划分为集中式、分布式 和混合式三种结构模式(见图1-3)。它们通过集中于管理中心或分布式方式,以及两种模式的相互混合,对学校内部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递、储存。这三种模式各有优劣,但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学校外部信息的引导及参与,无法有效发挥学校的多层面效能。对于校本管理学校来说,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收集上应该是一种多元结构的方式。也就是要加入学校外部环境的信息来源收集,具体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指导和公共服务信息、学生家长和社区的公共意见和信息及它们的反馈。
这也就意味着,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不是由传统常见的学校人力资源、教学管理、教育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等。这个系统将不是分割和单一的,而是存在功能内在的联系,可以对学校中人、财、物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且能够对它们运用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测,根据需要来进行资源分配与调节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开放的,信息透明的,有助于采集多方的意见信息,有助于使各方了解和评价学校运行的情况,有助于使多方理解学校教育的各种问题,并能有效地参与到管理中来。这就是要在信息的基础上,构建学校自我动态调节信息机制,从现实操作上来说,就是基于学校自我管理理念上的“数字化校园”。
学校效能问题始终是学校管理运行中的重要问题,在管理中需要注意发挥学校多层面的功能,从多层面追求学校管理的效能。信息资源是学校发展基本的支撑条件,在对它们的具体管理中,加强参与式管理的学校在效能追求上表现出比传统科层管理更多的优势。在管理实践中,学校管理系统内外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促进的,我们不能将管理的具体工作条块分割,使其失去有机的整体联系。而管理的整个过程是动态发展的,对效能的追求也是动态发展的。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学校发展整合、监测与调节的动态发展机制,是学校管理效能发挥与效率保障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云南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副教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管理)
注释:
指不设信息中心,将信息收集的职责分散到不同管理层次和部门进行的信息收集方式。其目的是分别满足各方面管理工作对信息的需要。这种方式需要学校有统一的设计、要求和制度,以便于各层面管理部门之间能够互相衔接。
参考文献:
[1]汤林春. 学校效能研究略论,中小学管理,2004(2).
[关键词]档案;资源管理;建设模式;对策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是各级档案部门在经济社会条件下所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直接关系到档案部门开展社会公共服务的功能定位、关系到各级档案部门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参与支配程度。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既可以有效地推动档案工作服务社会功能的合理实现,又可以全面地促进整个社会公共管理、尤其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档案信息资源社会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完善。
一、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的建设模式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有助于逐步培育形成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自主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缩减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运行成本,可以更好地为档案馆实现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基本功能,扩大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流通”、“覆盖”范围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共建共享模式――即通过某种形式或机制将社会急需的、分散保存在不同领域、行业、部门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形成集约化的档案信息管理体系,供社会各方面共同享用,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2、委托模式――即有条件、有选择地将部分难以通过正常“流通”渠道进入各级各类档案馆进行管理的档案信息资源委托给社会化的专业管理机构进行管理与开发,并形成制度、使之接受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达到扩大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辐射面,使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效能实现最大化的目的;
3、自主管理模式――即由公民个人或公民自治组织接受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建立具有某种形式的社会“自治”机构,接受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形成“藏档于民”、“自我管理”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达到有效减轻社会、政府投入负担、提高社会公众生活的质量、丰富社会档案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公众档案信息需求的目的。
大量的实践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如果仍然采取单纯依靠政府“统包统管”的方法,继续实行将数量浩大、内容丰富、类型复杂、载体多样的档案信息资源一概纳入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管理体系之中,既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也不可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还将成为桎梏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枷锁”。可见,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是有效改变上述现象、完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选择。
二、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的对策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是档案馆事业发展中的新事物,必须加强研究探讨,确定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的对策:
1、努力提高认识、完善制度体系
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过程中,要清醒地认识到: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迫使档案馆必须从转变工作理念入手,坚持走社会化管理的发展道路,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对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加以变革。充分考虑社会化进程中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的属性、作用及功能定位,结合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需要,重视相关制度的制订工作,形成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的制度体系,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与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化的内容确定、对象选择、手段更新以及利用效果反馈渠道建立、获取经费投入方式采用以及赢得社会支持的方法举措等方面做出具体而明确的规定,以制度体系的完善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能够始终沿着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健康发展,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的有效实施。
2、强化完善职能、调整业务方向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的核心,是使档案信息服务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强化档案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打造“公共服务型”档案馆,必须首先强化档案信息服务功能。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有利于采取“互动”的方式,起到尽可能地吸引社会公众、政府机构及档案利用者的“眼球”、激发其参与互动的强烈“欲望”、搭建互动“对话”平台的基本目的:一方面充分调动社会公众、政府机构及档案利用者等多方面的积极参与意识,鼓励他们献计献策、资助支持档案信息管理与档案信息服务工作,使档案馆能够及时了解社会需求的特点、重点与领域,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另一方面则可以使档案馆本着强化社会化管理与拓展社会服务领域的需要,苦练内功、强化能力提高,重视特色服务,以追求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为档案工作社会价值评价的基本标准,研究社会公众的需求趋向、增进社会公众的认可程度,满足社会公众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以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赢得社会公众、政府机构及档案利用者的支持与参与。形成一种内外联动、左右衔接、上下兼顾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的发展格局。
3、加强调查研究、更新管理理念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是具有创新性的工作内容。必然要求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的影响、限制因素进行必要变革,也必然在客观上对传统的档案馆管理方法、模式、理念造成冲击。因此,档案馆要主动争取支持,协调有关部门共同搞好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的调查研究工作;结合档案馆的具体业务工作实际、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的政策体系,解决关系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发展方向的实际问题;如档案信息产业模式的确立、赢得社会资助途径的选择、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运作的方式应用等等。以政策规定作为开展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的基本导向,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的长效性,力求使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社会化建设的作用功效得到持久地发挥。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策略
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关键在于对信息资源的挖掘、整理、总结和应用。当下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这极大扩展了信息资源管理的范围,信息资源的保存和传递也与以前大不相同。这极大节省了使用者享受信息服务的时间,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多的便利。然而目前高等院校的图书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包括不同数据库检索方式不一、不同系统对于使用者的身份检验有着不同的途径以及馆与馆之间的数据库内容有重复现象,这给用户在利用资源时带来不小的麻烦,所以推动信息资源管理改进升级便成了重中之重。
一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
从管理的内容来看,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只涉及信息自身的内容;广义的内容即包括信息本身,也包括和它有着密切联系的人员、设备、系统和网络,甚至还能够延伸到信息资源的设计和调控。
二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
信息资源管理这一概念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又马钱德和霍顿等人提出来的,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这一议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进来。要想实现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必须深入了解信息资源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一)稀缺性
当下的社会早已进入信息多样化的时代,信息资源可谓是数不胜数。然而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由于他们在认识、搜寻和使用这三个层面上都有缺失,所以信息资源其实并不充足。人们对于未知的领域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单靠现存的信息资源还远远不够,时间上的滞后性和不可避免的交易费用导致了提供信息的一方无法供给足够的信息。再加上供给方在信息的处理上存在缺陷,所以信息资源并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因为信息也要经历以上的三个阶段才能生产出来,所以信息资源的稀缺性不仅体现在科研者探索未知领域上,还体现在图书馆等信息资源存储方的传输中和信息咨询方搜寻、组织和完善信息的过程中。
(二)体验性消费和准公共物品性
体验性消费和准公共物品的特征是以消费作为探究切入点的。消费者先体验产品,再判断它对自己是否具有价值,这就是体验性消费。因为体验性消费先天存在的缺陷会使消费者更倾向于消费而不去购买,图书租借业务和电子资料馆就是在人们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产生的。处于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产品就是准公共物品,消费者在对其消费的过程中又没有妨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医疗和教育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文献等信息资料在传递分享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生损耗,所以它不具有竞争性——任何人在使用信息资源都不会影响其他人的使用。
三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策略
(一)管理原则和模式
图书馆内的电子图书、期刊和数据库可谓是浩如烟海,而且它们都处于不同的检索平台,使用者在对这些资源进行查找时必须在多个平台之间跳跃,不能在一个平成所有的检索工作,这就给不了解系统的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给他们的正常学习带来额麻烦。从本质来说,信息资源的数目和使用者承受的负担是成正比的,倘若信息资源一直处于杂乱无章的状态,使用者肯定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这完全不符合“把用户放在第一位”的服务原则,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由此整合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便成了当务之急。整合后信息资源的开放对象应该是所有的使用者,在管理上要把用户的体验放在首要位置,以用户的需求与图书馆建设为基础有秩序、有条理的开展工作;要将信息服务整体战略贯穿于资源整合的始终,不忽视过程中的每个步骤,由此实现总体的价值增值;整理信息时要将实现资源增殖作为突破口,将实现总体利益的最大化作为重中之重。其次,信息资源整合的相关工作者不能带有私心,要秉持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参与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得到的信息是真实客观的。当然,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应该面向广大群众,多多和读者进行互动,这就要求信息资源的整合必须提出各种不良信息,将最具含金量的信息呈现在用户面前。这在整合网络资源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因为网络信息在短时间内就能得到更新,所以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大范围地进行搜索,将含金量更高的信息挑选出来,不间断地进行跟踪,推陈出新,让使用者获取最有价值的消息。我国当前高等院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模式主要包括OPAC、资源导航、跨库检索和以超级链接为依据的信息资源管理。OPAC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对于很大一部分的中文数据库它在开放链接标准上存在很大的波动性,链接地址的稳定性非常不好,当数据源的数据更新换代或地址稍微变化时该链接就无法使用了,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而使用机读目录的形式对资源进行整合时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也会产生较高的使用费用。以跨库检索为依据的信息资源管理尽管能够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据库同时开展工作,然而不同数据库的搜索引擎却并不兼容,只有在各个信息系统的“共性模式”的作用下才能顺利进行,所以原有的独特模式便毫无用武之地;以导航作为设计基础的信息资源管理因为提供的内容较为单一,因此没能成为信息资源整合的高级阶段。
(二)管理技术分析
(1)信息检索智能化技术多语种自动识别技术、文献自动标引技术和信息智能导航技术都属于信息检索智能化技术。近几年多语种识别技术发展迅速,这得益于语料库方法得到了合理的应用,然而中国的词汇博大精深,含义丰富,设备还不能将某些生僻的含义翻译出来,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信息智能导航系统应用了信息资源技术的设计原理,能够以一种嵌入功能模块的形式在信息搜寻中发挥导航的作用,能够对知识和状态做出科学分析、传输知识以及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献自动标引技术现在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全文检索词检索可以通过多个渠道作为索引的入口,包括公告日、公告号、申请日、申请号、所属类别分类号、关键词等等,这大大节省了使用者搜索信息的时间。(2)通用互联协议OpenURL、Z39.50和ZING协议是当下最为流行的通用互联协议。现在OpenURL协议已经从静态演变为动态,这极大提高了它的开放性,尽管它的设计原理是URL,但OpenURL在功能上较URL有了不小的改进。Z39.50作为一种网络通讯协议是在C/S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由于服务器和客户端能够不依附其它原件单独工作,所以给予用户的接口使用范围很广,它也是联结多个系统和平台的一座桥梁。ZING是Z39.50的改良升级版,它对检索语言、面向对象的实现模型以及简单的Web查询进行了重新定义。和Z39.50相比,ZING的应用范围更广,而且它也弥补了Z39.50的很多缺陷,对其功能进行了改良和升级,ZING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系统的支持。(3)WEB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目录服务技术、扩展标识语言XML技术和资源描述框架PDF都属于WEB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目录服务表述作为一项存储结构,它体现出的层次是多样化的,它能对不同资源间的关系加以整合,同时还能及时更新信息。网络资源的位置出现变化时,它可以对对应的目录项进行移动完成位置的变更;当出现新的网络资源时,可以加入与之对应的数据对象实现资源的更新。除了以上功能,目录服务还存在一个潜在功能对网络资源进行监管,即把网络的真实状况一一对应于目录的具体内容,这样就能实现对资源的有效管理。XML标准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它能够促进多个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流,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可以将信息完整准确地表述出来。因为它的语法功能在设计上坚持了精准性的原则,所以应用程序的负担较小,也简化了智能工具开发繁琐的程序。PDF应用XML数据不是单一零散的,而是经过整合处理的,所以搜索引擎在数据的处理上可以做到零失误,大大提高了搜索的精准度。
(三)管理策略分析
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体特征和当前的发展状况的角度分析,对于加强数字信息资源管理的问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建立异构数据库统一检索平台。此平台的检索模式分为初级和高级,高级检索可供选择的条件更多,最多可达三个。能够充当检索入口的内容很多,包括署名作者、文章名称、关键字/词、来源等,而检索的结果会依照时间顺序和相关性依次向下排列。当将需要检索的内容输入进去后,所有的数据库会将反馈结果呈现出来,统一的界面会将查找到的条目个数显示出来,某些因为服务器忙碌查找不到的资源还能进行二次搜索。统一检索平台将多种不同的搜索系统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资源查找的效率,也有利于资源的共享。第二是建立信息资源导航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二次加工数据库。高等院校的数字图书馆对于综合性和专业型的数据库有着不同的处理,前者以学科属性为依据被列入与之对应的学科目录,构建了树形的信息资源结构,使用者在导航系统的帮助下能够自由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而后者并没有做出具体的细分,只是被直接列入一级学科中。所以前者比后者更容易受到使用者的青睐,最关键的是在查阅数据库资料时不需要验证自己的身份信息,提高了查阅期刊的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下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状况虽然呈现良好的态势,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弥补当前的缺陷,需要大力推动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的改进和升级,将来源各异、系统各异的数据库和图书馆管理系统联结成一个整体,加强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保障信息资源管理的安全,组织外部不法分子的恶意攻击,同时也要加强内部的保密措施,防止信息卸扣,必要时对其实行彻底隔离;遵循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原则,推动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一体化和综合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金咏梅.试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策略[J].图书情报知识,2013(6):33-35.
[2]楼靖华.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策略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7,27(5):83-85.
[3]殷翠芬.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18(3):74-75.
[4]田国良.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宏观管理问题[J].情报资料工作,2016(1):77-80.
[5]白淑琴.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2(5):93-95.
[6]胡太元.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3):124-125.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被人们大量的应用在日常的社会生活当中,医院也随着网络信息及技术的发展,进入了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时代。医院的管理系统包括:医学、管理、信息、计算机等多种科目融合一体的现代科学,早在前几年已经被很多的发达国家广泛的使用,并且为医院本身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前言
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影响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类社会也随着计算网络信息的发展进入了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信息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医院也进入了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时代。经过历史的长期发展,医院的信息资源管理经历了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和信息资源管理阶段,而现在,医院正向着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迈进。医院这种在管理上的发展对信息管理工作和医院服务模式必然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变化,新的社会需求也随之而产生,因此,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正是医院在这种需求下的必然产物[1]。
1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概述
医院的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主要的归纳起来有两种:一种是狭义的理解,觉得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就是指医院的文献资料,还有就是医院的数据资源或者是各种形式和媒介信息的集合,其中包括医院的文字、声像和影像、印刷品、电子信息、医疗器械、人员管理、数据库和人力资源信息等,这些都只是信息的本身;另一种是广义的理解,觉得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就是医院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名称,其中包含恶劣的信息,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设备、资金和技术等一些资源。
2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2.1储存数字化
医院传统的信息资源由纸张上的文字,逐渐演变为磁性介质上的电磁信号,或者是光介质上的光传播的信息,是对信息资源的储存和传递,使查询方式更加方便,并且信息的储存密度高,储存容量大,可以没有损耗的、重复的进行使用。以计算机网络数字化的形式储存的信息,不但可以在计算机本身做防护处理,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网络传输功能。
2.2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医院信息资源主要是用文字或者是数字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信息资料,然而,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可以用文本、音频、软件、图像和视频等多元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所涉及的行业众多,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泛。
2.3以网络为传播媒介
传统的医院信息资源的储存载体都以纸张或是磁盘为主要载体,但是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储存是以网络为主要载体[2],以虚拟化形式展现人们在计算机网络上所得到的信息,并且不用管信息资料是储存在磁盘上还是在纸张上,更方便管理和查找,更加体现了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传输性和共享性。
3数据库建设是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核心
在医院的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数据库是一切信息以及数据的基础和来源,数据库的建设和技术具有重要的、关键的作用,网络信息技术具有比较方便和快捷的特点,并在一定的领域上被广泛的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快捷、节省资金和提供系统的作用,保障医院员工的工作质量,为员工的服务水平做技术保证。虽然医院的主要工作重点放在服务和管理上,但是,客户的信息和资料也尤为重要[3]。以提高广大顾客忠诚度为核心内容,运用正确的市场营销手段,优化客户服务,提高服务利润,扩大医院的品牌形象,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能力。品牌竞争,是在心理层面与客户的沟通和交流,在医院的医疗技术和价格严重同化的情况下,应根据医院本身的优势、优点和特点以及患者的类型,对客户服务进行有效的划分,就能有效地避免就医后所遗留的各种问题,为客户提供后期的增值服务,从服务方面体现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有效的提高医院的品牌形象,提高医院的总体竞争能力。
4结语
目前,我国的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其根本目的就是使医院的管理更现代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从而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促进医院的医疗工作质量,进而树立起现代化医院的新形象,综上所述,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必将成为医院未来建设与长远稳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是医院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作者:沈红熹 单位:江苏盛泽医院
参考文献
[1]王巍.关于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维护策略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0:126+128.
论文摘要:信息资源管理(IRM)在本质上具有人文管理的特征,并已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领域框架。本文侧重时其中的信息法律与政策、公共信息管理(PJM)两大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梳理与讨论。
信息资源管理(IRM)作为信息管理的高级阶段,在本质上具有人文管理的特征。经过近半个世纪尤其是近20年的突出发展,已经形成了由信息法律与信息政策、公共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信息经济所构成的人文范畴框架。本文侧重对前两类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的梳理与讨论。
1信息法律与信息政策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种信息高新技术被迅速地运用到了信息管理,建立了各类现代化的信息系统与网络。但是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并没有像过去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信息的有效管理与利用问题,相反,却带来了许多始料未及的、用纯粹技术手段无法应付的问题。在顾及信息的高速处理、传播、利用和共享的同时,信息安全(包括计算机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国家、文化安全、个人隐私等)和信息利益(包括知识产权、跨国数据、信息收费、信息成本等)这两大问题已变得越来越棘手。于是,自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着手利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上协调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和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信息管理中人与物的复合关系,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以人文管理为基本取向的IRM思想与观念。
信息法律与信息政策属于信息管理领域的典型人文范畴,因为其主要功能是规范信息活动中的人的行为和规定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显然,信息法律作为信息管理的种人文手段有着更长的历史。从1624年英国的《垄断法》、1709年英国的《安娜女王法》走过来,由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构成的知识产权法已逐渐形成世所公认的法理原则与体系。这些法律体现了利用法律手段解决知识生产和利用中矛盾冲突的一种管理上的努力。信息政策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适应信息活动的宏观调节和管理需要而兴起的,很快即成为一个新的受到各国关注的重要领域。今天,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一样,也已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庞大的体系。一般说来,信息法律、信息政策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区有各自的信息政策与法律,采用不同的行政手段进行信息宏观管理与调节,这是因为信息政策和法律深受不同的国家、地区文化背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等人文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我国正在热议与制订中的“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以及新近由中央两办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就体现了我国政府在以政策法规手段规范信息行为方面的正在表现出的积极姿态。
2公共信息管理
按照国内学者孟广均等人的说法,信息资源管理(IRM)的早期经典领域可分为企业信息管理、政府信息管理、社会信息资源管理三大板块。世纪之交,随着社会信息化、电子政务、政府职能转变、数字城市、公共信息权益等重大时代主题的凸显,以社会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为主,兼顾另两大领域深度整合的公共信息管理(PIM)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范畴和领域开始异军突起。
美国图书馆与情报学全国委员会在2001年公布的《公共信息传播的综合评估》中认为,公共信息是指联邦政府所创造的、搜集的以及管理的信息,公共信息的所有权是属于民众的,政府受民众的信赖进行管理,民众可以获得法律限制外的任何信息。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位高级官员在200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作题为《发展与促进政府公共信息的政策指导方针》的报告,将“公共信息”界定为:“公众不受版权限制或者不侵犯隐私权而可以获取的信息。”我国一些学者认为,“公共信息包括政策法规、经营环境、商情以及政务等方面的信息,由政府部门生产、编辑和维护,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公众所使用。”
“一般地说,政府部门宏观调控下有效传播的社会信息资源统称为公共信息。”"]在广泛的意义上还应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文化、娱乐、就业、社会保障、治安、灾害、疫情等各种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
笔者认为,由政府部门直接面向公众提供的“公共信息”,在技术形态上主要为电子产品或网络、媒体服务形态,在信息时空属性上偏重于共时性、即时性信息,在信息“源”“流”二重性上更偏重“流”。从理论上分析,它显然不应是“公共信息”的全部。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不是政府信息的全部。
不论在国内外,从事PIM研究的人员都有不少是来自传统的图书馆行业。他们的相关研究往往带给人们另外一种更具历史传承感的启示。例如英国著名的信息资源管理学家马丁不但更多地关注“社会信息资源”的相关问题,而且把信息资源管理理解为“图书情报领域早已熟悉的挑战的更为复杂的变体”而前引那个著名的“公共信息”定义也是由美国的图书馆学情报学行业组织提出来的。在国内,对PIM研究贡献较多的学者亦有不少来自传统的图书馆行业,著名的如张欣毅、李广建、夏义墼、王伟军、周毅、吴钢华等。不过,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仍然循着IRM的思维定势,太多地关注电子政务范畴的“公共信息”或“公共信息资源”概念,惟有张欣毅、吴钢华、李广建较为关注传统图书馆行业向公共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的社会机制的人文本体论转型这一理论命题。2003年以来,张欣毅连续发表了一系列以“公共信息资源及其认知机制”为本体论框架的理论文章,不但在国内图书馆行业引起广泛关注,也受到了人文科学领域和一般意义的PIM领域的重视。李广建、吴钢华则在探讨公益性信息服务的价格机制方面直接将图书馆、信息所引为了最基本的机构文本。
笔者认为,图书馆行业视角的PIM概念在内涵上显然较电子政务视角的PIM概念来得更为丰富和深刻。它在本质上是“在对相对时空意义上的公共的基本社会性文化利益、文化权利、文化义务认定基础上,旨在提供公共文本利用(认知)的社会信息资源集合及其相关社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