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7 19:36: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口语训练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交际性口语的特点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相互联系的一种行为,是人们运用一定方式和手段,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从而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口语交际训练虽然包含听、说训练,但不同于“听话、说话”训练,它注重的是训练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的口语能力。
和独白体口语表达相比,交际性口语有如下特点。
1.思维的及时性。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口语表达过程实际上是把思维的结果表述出来的过程,口语交际中思维的品质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口语交际的质量。口语交际一开始,思维就必须及时跟上,这就要求生除者必须思维敏捷,反应灵活,表达迅速。因此,口语交际训练离不开思维训练。
2.时间的突发性。口语交际的发生,不是事先预约好的,有很强的突发性。有的是双方都毫无准备,如不期而遇:有的是一方没有准备,如学生突然被老师叫去谈话。
3.情境的特定性。交际性口语具有情境因素的特定性。其情境因素主要是交际对象、时间、空间和具体的场景。
4.能力的综合性。口语交际的能力不只是“听、说”的能力,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诸如思想、人格、形象、风度、个性、气质、修辞技巧等。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要想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内功”、“外功”一起修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要有意识地做到:①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做到“心到口到”,想得快,说得好。②训练学生的言语应变能力,对突发性的口语交际能够“应对自如”。③训练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做到“察言观色,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无贬意)。④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设情境,双向互动
人际交往,必然伴随着一定的情境和交际双方的互动。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关健是创设情境和双向互动。
1.创设情境。教师要在借鉴运用教学参考书的基础上,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创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创设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情境,给学生营造口语交际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例如在人教社第一册教材培训会上(2000年6月),北京的乔老师在上《可爱的小动物》一课时,创设了一个“记者问答”的情境,就颇有新意。创设情境时,一注意不能流于形式,二注意要以培养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
2.双向互动。上口语交际课,一定要互动,让学生有听有说,有评有议,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1)师生互动。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是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而不是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下被动地做出反应。如《有礼貌》一课,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并在情境中扮演成年人的角色,以扩大学生口语交际的对象和范围。师生互动要注意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才不会是教师思维方式的迁移,学生才能真正地自主思维,有了自主思维才能有自主的言语活动。
(2)生生互动。生生互动主要有竞争与合作。学生从合作的经验中获得自尊和尊重他人、社交能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没有课堂上的合作,学生很难形成社会所要求的合作性。口语交际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同桌之间、前后座位之间、小组同学之间,用说、问、评、议、比、演等方法,进行讨论、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3)群体之间互动。群体间的互动对学生要求更高,因为每个人都是群体的一分子,在群体中可以培养人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态度及参与意识与交往能力。课上可采用小组与小组互动的方法。如《看谁背得好》这一课,可用“打擂台”的方式,看哪个小组背得多,背得好,听得认真,对别的组的同学有礼貌。这时,为了小组这个群体的荣誉,学生就会对自己和他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并积极参与活动,渴望依靠大家的智慧和行动赢得胜利。
三、规范口语交际,培养良好习惯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技能及操作上的问题。口语交际训练,只有对学生放手,才能真正让学生得到自主发展,但放手不等于放任自流。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规范性,现代汉语也不例外。而交际过程也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要遵守。口语交际课的目的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是一个逐步习得的过程。小学生正处在学习运用语言的阶段,对祖国语言还没有很好地掌握,语感不强,容易出错,如果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忽视教师的引导规范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将成为一句空话。
1.规范口语表达。
(1)普通话语音要标准;语气语调要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2)语义要清晰完整;语法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修辞要运用得当。
2.培养良好的听话能力和听话习惯。
(1)听清音节和句子,并通过语音外在的快慢、高低、强弱、虚实,理解内在的感彩和分量。
(2)要能快速而准确地理解语义。
(3)对话语的品评能力要强。
(4)听话时要能迅速抓住中心和重点;要能对别人的话作出是非、效果和价值的评价。
(5)听话的态度要认真、有礼貌要尊重他人。
以上的前三点是听话的能力,在听话过程中是综合起作用的。
3.养成良好的态势语运用习惯。
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是每个语文教师不客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意义
1.是语文教学整体结构的需要。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素质中的基本能力,口语交际训练是听说读写四项任务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口语交际不同于写文章,它可以通过语音、语调、体态语言表达比书面语言更广泛的内涵,因而更能直接地表情达意。口语交际不能像写文章那样字斟句酌,有时要边想边说,或者不加思索脱口而出,要想口语交际中言之成理,甚至出口成章,不经过认真训练是不行的。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语文教学“重文轻语”的现象十分严重,教师对学生的读写训练抓得很紧,对学生的听说训练基本放任不管,从而导致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脱节,语文能力跛腿,高分低能。
2.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交际活动的速度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口头语言(口语交际)在交际中越来越显示出比书面语言更加快捷的特点,卫星电话,可视电话的应用,电脑语音输入系统的诞生,都为口头语言在远距离交际表达领域拓展了广阔的应用空闻,因此,对学生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1.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必须要求明确、训练达标。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各年级口语交际要求非常明确,低、中、高各年级都有不同的目标。低年级说一句完整的话,能用完整的语句口答老师的问题,口齿清楚;中年级能复述课文讨论问题时能说清楚自己的意恩,能清楚明白的讲述一件事,高年级要求能创造性的复述课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能明白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既不能盲目拔要要求,也不能草鞋无样,
边打边相。
2、要创设轻松平等的口语交际环境,让学生说得自在,说得轻松。
自在轻松要有一种坦然的心理状态,要想消除学生口语交际时的紧张情绪和害羞心理,教师的教态、语官要亲切和蔼。学生口语交际时要耐心点拔,热情鼓励,创造一种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平等的另一个合义是每个学生的训练机会均等,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个性特征,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后进生大胆参加训练,使全体同学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3.拓展口语交际训练空间,增强口语交际训练力度。
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主要在语文课内进行,单纯依靠教材安排的口语交际训练项目进行练习,口语交际的空间狭小,训练量也不大,这与口语交际训练所要达到的要求是不相称的,困此,要采取多种途径,拓展口语交际训练的空间,加大训练力度,可以有以下几种
方武:
(1)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扩展口语交际训练。
系统论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语文教学中听说壤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不能也不可能把口语交际训练从这个整体中分离出来,因此把口语交际训练与听、读、写训练有机的结奋起来,必然会取得最好的效果。
从日常生活中的应对交谈到课堂上的提问答问,从简单的见面问好,到叙述一件事情的经过,都耍求学生有听话、口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口语交际训练必须与听相结合,让学生在听中学说,可以听老师讲述之后学生说,可以听广播、录音之后说,可以
听故事后谈自已的看法.可以在课堂提问后讨论.可以由老师讲述生活中最近发生的某些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由学生进行评判,同学之间展开讨论,既听同学们的发言,又发表自己的见解,即练习了听话又练习了口语交际。这种训练方式要求教师善于
预设矛盾,创设独特的问题情景,引起争议.让每位学生各抒己见。
与读相结合,在读书的过程中练练口语交际。朗读课文是口语交际的另一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都对口语交际训练有所促进”复述课文则为口语交际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复述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用讲故事的方式复述课文。可以变顺序,补充情节,创造性的复述课文。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
茂,形象生动,有很强的故事性,如果指导学生用演课本剧的方式进行表演,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田忌赛马》、《苦柚》等课文就很适于表演,如《奴隶将军》本身就是剧本,更不必说。
与写相结台,要求学生在作文之前打好腹稿先说后写,可以说中心,说提纲·说主要内容,说全篇(口头作文);也可以写后再说,说选材的方法,评价作文的得与失,说写作的体会等等。
2、在课外活动中练习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训练不能空对空,要使学生说起来言之有物,教师必须组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这样就要求我们把口语交际训练与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先活动后说,
如开展语文游戏之后口语交际。如校外参观访问,春游、秋游,校内外重大庆祝纪念活动都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好契机。活动之前,老师要提出学生观察的要求,活动之时要指导学生观察,活动结束后要马上组织学生口语交际。如我校学生参加‘新沟大桥通车
典礼”之后,教师第二天组织了口语交际课。由于学生有亲身的生活体验,活动中又有意识地进行了观察,所以这次口语交际课上得很成功,大家争先恐后的发言,有的同学几乎出口成章。有些语文课外l活动本身就是极好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如: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演讲会、小型辩论会、普通话比赛等。要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尽量给学生创造口语交际训练的机会。
4.口语交际训练中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训练学生语感对读而言是重要的,但对说而言也很重要。小学生口语交际不规范不正确是难免的,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感悟语言,培养学生语感。要培养学生的话序感,指导学生说得有条理,有顺序。教师可以出示一段语序混乱的话,
让学生进行调整性的复述,也可以出示顺序错乱的口语交际提纲,让学生自己调整顺序·然后围绕提纲口语交际。要培养学生的语意感,在指导学生口语交际时选择正确的词语和句子,明确表达自已的意思。教师耍及时纠正学生口语交际申使用不恰当的近义词,表
示肯定、否定的然否副词,表示主动、被动的介词。还要注意在训练中指导学生删除口语交际时重复哆嗦的词,培养他们用最简洁的语言表情达意。要培养学生的语情感,要求学生通过语音的轻童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配合适当的表情、动作等体态
语言表达自已的感情·要能把握好几种常用句武的语调、语速。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要专注的倾听,及时的给予评价,既纠正错误,又热情鼓励。鼓超他们向新的目标不断迈进的勇气。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只有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性,并以认真的态度,开拓的精神把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抓紧抓好,才能彻底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质。
5.口语交际训练要注意发展学生思维。
口语交际训练是训练学生思维、表达等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
关键词:语文教学,口语交际,培养
“口语交际”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课标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 培养倾听能力
倾听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被列入口语交际的三大能力,只有先听然后才能说,所以倾听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综合利用各种感官去倾听才能理解对方要表达的意思,才能有目的性回答,才能完成交流并与其他人建立起一种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那么如何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呢?
首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1.以多媒体视听材料作为训练倾听能力的先导。新课前播放课文朗读视听材料,让学生认真听,并说说都听到了什么,说说文章的大概摘要引导学生去听,弄明白所提问题的症结,让他们听别人的发言,并对此进行点评或总结,这样的训练效果会更好些。3.强化词语听写环节的训练。这是中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语文教学中字词的掌握是最基本的一环,检查字词巩固情况,听写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采用多种形式的听写方式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二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如何在交际中更准确的理解对方的意图并得体地表达自己思想,提高沟通效果和形成合作的人际氛围,这就需要具备适当的策略。心理学家格里诺(Greeno)和西蒙(Simon)等认为,策略性思维实际上是受规则指导的行为,可以使用传统的教学技术进行训练。①进行专门的口语交际策略教学,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口语交际方法上,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在策略认识上的意识性和敏感性,而且可以大大缩短日常生活中习得策略的进程。因此,培养初中学生的口语交际策略能力非常重要。
1.注意交际场合、对象的得体性。论文写作,培养。
言语的交际要因情设景,要因景用情,要懂得在什么场合、什么情景、在什么人物身上说什么。表达的意思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词语,选择句式,选择句调语气等。首先是场合不同说的话应该不同。在家说的话应该是轻松的、活跃的,因为面对的对象是自家人,可以很随便。面对的交际对象不同即使同样的场合表达也应不同。因为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观点、立场、喜好会不同。如主考官是要选拔人才,要考虑方方面面,所以会根据对方的言语、举止去判断他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品德纯正等。并且会很苛刻。而老人则喜欢谦虚、稳重的人,所以在和老年人交谈时一定要注意表现出稳重的个性,否则令他们生厌。女性一般都是温柔的,所以和她们交谈要注意用语委婉、温和、雅致。见到商人要祝其发财,见到老人祝其长寿,见到女士夸其年轻等等。总之面对不同的人,在不同情况下要用语恰当即要得体。对于这些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讲明确,结合课本中的“单元口语交际”中有相关的内容设置问题或情景进行练习。
2.明确交际的目的性。论文写作,培养。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所以在交谈的过程中要根据对方的性格、身份等有针对性地交谈。培养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是要使他们明确交际的目的性。要懂得选取学生较为熟悉的材料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以大家较为熟悉的诸葛亮为例进行设例训练。孙刘能够联合抗曹,诸葛亮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他目标明确,就是要想方设法说服孙权抗曹,所以他针对孙权的个性,选择恰当的地点,用眼、用耳、用脑去接收对方信息。现在中学生迷恋网络荒废学业的很多,显然和这类同学交谈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安心学习,重新回到教室来。
3.表述连贯、话语形象
要使说话清楚、连贯、有条理,说话时必须有明确的中心,并围绕着这一中心说下去,这样才能够使得话语的表达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正如口才大师卡耐基所强调的“你应该紧守自己说话的主题”。论文写作,培养。在谈话的过程中要动脑子想,不可漫无目的的东扯葫芦西扯瓢,像无头苍蝇一样没一定。万一偏了主题要及时的纠正,回到主题上来②。
说话除了要连贯还要形象,口语交际有时需要质朴,老老实实地叙述事理不加渲染,但有时也需语言生动形象。语言生动形象使说的话具有立体感,更具魅力。清人唐彪说过:“词不雕刻则不工,然过于雕刻则伤气;词不敷演则不腴,然过于敷演则伤骨。气辩在毫厘,而远在千里,故昔人不废修辞,而亦不重修辞也。”艾青也说过:“口语是美的,它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里,它富有人情味,它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要做到生动形象首先是要紧扣人、事或物的特征,力求让语言有鲜明的形象感、立体感。再则要富有感情。其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常见的比喻拟人等。
4.遵循礼貌、合作的话语交际原则
礼貌、合作的话语交际原则是中重要的交际原则之一。在日常交流中礼貌原则、合作原则是话语交流的基础。谁都喜欢和彬彬有礼的人交朋友,愿意和文明的人聊天。所以要交际,首先必须有人愿意和你交谈,那么有人和你交谈的前提是有好的品质。所以要不断完善个人性格,避免尖酸、刻薄冷嘲热讽,出言不逊等等。
三 创设情景,鼓励多开口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生活的范围小,参加的课外活动少,所以大多数学生存在害怕、羞于开口的心理,以至不愿意开口甚至是消极地面对。如有的同学站起来一个字不说,问他会还是不会仍然是不回答。有的同学语文成绩很不错,可是只会写不会说一站起来就面红耳赤的。有的站起来说话了,可声音如蚊子叫一般,除了他本人外没人能听到。针对此现象,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应进行合理的心理调节,消除心理障碍。对他们多鼓励,不管表达的如何都不应该批评,而是应当以表扬的态度进行鼓励,这样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诸多的鼓励把他们的兴趣和信心引导出来。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像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的那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所以只有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才能使教师所教、学生所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要给学生一个轻松活跃的交际气氛,创造一个愉悦的说话情境,让他们通过气氛的感染自觉、主动地开口说话,把他们的想法大胆的说出来。情境教学是当前心理学界公认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论文写作,培养。比如,上学期一个晚自习突然停电了,教室一片漆黑,我就说,同学们请安静想一想,如果你现在是被埋在地震的废墟里面,周围一片漆黑你会想些什么?是想着未完成的某件事,还是想你最亲的人亦或是对以前的所作所为后悔。因为当时汶川地震刚发生不久,所以同学们是颇有感触的,发言非常积极,以前问题没人回答,需要点名才慢腾腾地站起来三言两语地应付一下,可今晚这个问题足足讨论到下课才结束。除此之外,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使用多角度创设情景进行训练,可根据课文自由安排。如《皇帝的新装》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用自己的话组织对话。这篇通话很有趣,学生们都很喜欢很容易进入情景。或者提出一个学生中出现有争议的话题让他们讨论,如 中学生该不该爱美等等。
总之,要让学生克服不敢说话的胆怯心理。首先要让他们感到轻松,感兴趣。有兴趣才愿意参与,身心放松了才会无拘束自由发挥。
四 日常积累,拓展视野
具有熟练的口语表达能力不是一下就能办到的,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和培养。我们讲懂得交际非常重要,可以准确理解对方的意图,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达到交际的目的。但只知道那些条条框框还不行,还要进行长期的实践。这就要学生平时多读多记,多参加活动③。口语交际是充满我们整个日常生活的活动,只要稍加留心注意,就能从这无处不在的真实情景性活动中观察学习,正如美国社会语言学家A·赫德森所言,“应用它(言语)的有关规则或技巧绝大部分是从他人那里学来的。”古人云:慧于心而秀于口,为了让学生胸中有物,言之成理。要引导学生多阅读中外名作,如《西游记》、《红楼梦》、《巴黎圣母院》等,多背诵优秀散文、诗歌及名言警句。多读报纸,养成爱看书、看报的好习惯,并知道作摘抄。论文写作,培养。另外还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以锻炼胆量,像社会募捐,社会或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等。论文写作,培养。
现代的语文教学已不是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独角戏,而是师生互动。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改变以往的满堂灌,把时间、讲台留给学生,启发学生学。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做真正的主体,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得中学语文教学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得到大幅度提高。
注: 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下册)115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
①、③[转贴]彭杜宏刘电芝《中学生口语交际策略的培养内容及要求》
参考文献:
1、于漪主编:《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版。
2、李朝辉:《口语交际教学应避免的几种倾向》,《小学语文教育》2002年第5期。
3、诸葛亮说吴成功的奥秘——一个运用言语交际规律的范例[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02期; 85-90
4、黄桂茂《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素质教育论坛2008年6月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5-0033-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2.009
1 . 引言
EGP是大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即以学习任务为基本学习单位,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五部分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语言的基本运用知识(罗运琴,2010)。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EAP能力,即综合运用英语和以英语作为工具,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的能力,那么EAP就成为了研究生英语教学的重点。当今社会需要的硕士研究生必须是精通专业业务又有较强的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EAP教学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应运而生。然而依附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哪种是硕士研究生普遍具有的学习动机?在此动机指导下哪些英语应用能力是硕士研究生所共同关注的?这些被关注的能力能给EAP教学带来什么启示?本研究通过对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问卷调查,探讨硕士研究生学习动机与EAP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2 . 研究背景
上世纪60年代ESP课程逐渐被大家所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及需求分析成为了课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因此在课程开设前ESP从业人员就需要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动机及需求(蔡基刚, 2012)。对于作为ESP最大分支的EAP课程来说,摆在所有课程设计者面前重要的任务同样是有效的需求及其动机分析。国外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早,也一直是外语教学研究的热点,如Ostler(1980),Johns(1981),Ferris & Tagg(1996),Bacha & Bahous(2008)等。在我国,尽管有些高校为硕士生开设了学术英语写作课程,但对很多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来说,他们的诸多EAP需求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罗娜、陈春梅,2012),不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即是忽视学生的学习动机,这说明以EAP课程设计为目的的学习动机分析是我国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学者们很少关注的部分。
江苏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教学研究型综合类大学,学校学科门类涵盖10大学科门类如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学校综合排名(2014年)列全国高校第63位,近年硕士研究生年度招生规模近2000人。该校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一直走在江苏省高校前列,该校“研究生英语课程”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英语教改,完善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特进行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与EAP课程教学关系的研究。
3 . 英语学习动机调查
“动机”是指导人们去实现目标的心理状态,外语学习的动机对促进语言学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商学君、魏婉姝,2002)。在外语学习动机的理论中,动机被Gardner分成归附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前者指以适应外语环境社会生活为目的的学习动机,后者指为了某一特殊目的,如通过考试、寻求到合适的工作或提高自身社会地位为目的的学习动机(Gardner, 1985)。Dornyei(1990)认为归附型动机对中等水平以上的外语学习者更为有效,而工具型动机对中等或次中等水平的外语学习者更为有效。
3 . 1 调查目的
本研究旨在回答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归附型和工具型动机中哪一种是研究生普遍具有的英语学习动机?(2)在此动机激励下,哪些英语应用能力是研究生所共同关注的?希望本研究的成果能够给研究生EAP教学提供参考。
3 . 2 调查对象
选取江苏大学2012年入学的硕士研究生1400名,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学生根据研究生入学英语水平被分入普通班、提高班和扩展班,每班约50人。拓展班英语基础最好,一般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成绩60分以上并且通过CET-6考试,第一学期学习18周《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第二学期学习9周《外教学术交流口语》和9周《托福/雅思训练》,每周4课时。提高班的英语基础稍差,第一学期学习9周《英语文献阅读与翻译》和9周《外教中级口语》,第二学期学习18周《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每周4课时。普通班英语基础最弱,第一学期前9周学习《基础英语》,后9周学习《英语文献阅读与翻译》,每周4课时;第二学期学习《英语学术论文写作》18周,《外教基础口语》9周,每周4课时。
3 . 3 调查过程
我们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了研究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对课程的满意度。这三种班级的问卷题目基本一样:1道主观题和19道客观题。扩展班的问卷少了1道有关《英语文献阅读与翻译》课程效果的选择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查,以及有可能影响动机的因素是这次研究的重点。本次调查进行时间为2014年3月份,共发出1400份问卷,回收1081份。数据收集与统计工作于4月底完成,采用人工操作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3 . 4 结果与讨论
下面对问卷中部分问题的调查结果做有针对性的分析。
3.4.1 被调查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情况
Q(1)在您的课程学习中,英语学习所占用的时间比例:
Q(2)您认为,现在的研究生英语课程的设置,总体上:
Q(3)英语课程学习对您来说:
可以看出,硕士研究生对现阶段英语课程设置总体上较满意,英语课程学习压力也基本在学生的承受范围内。虽然总体情况较乐观,但为了探究为何部分学生对英语课程的设计仍不满意,认为英语课程的学习恰到好处的同学寥寥无几,这和学生学习动机有何内在联系,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
3.4.2 硕士研究生普遍具有的学习动机
Q(4)您学英语的主要动机是为了(仅选一项):
受调查的硕士研究生中持有“进外企工作”“学术研究”和“顺利毕业”这些工具型学习动机的人数要远远多于持有“出国深造”的归附型学习动机的人数。
3.4.3 各类班级学生学习动机分析
Q(5)您学英语的主要动机是为了(仅选一项):
从上表可以看出,三个班级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寥寥无几,选择“进入外企工作”和“学术研究”的人数大致持平,其中拓展班较其他两种班级对进入外企有较大的意愿的同学居多;三个班级选择“顺利毕业”的人数最多。拓展班学习动机为了“顺利毕业”的学生比例远低于普通班和提高班,主要因为英语课程对拓展班学生而言相对较容易。
整体而言,学生出国深造的动力不足,另两个数据也反映了这一点。仅3.15%的学生曾参加过TOEFL、IELTS、GRE、GMAT或其他留学英语考试,仅2.16%的学生正准备出国,54.78%的学生从没考虑过出国。
4 . 研究生EAP课程效果分析
江苏大学2012年9月颁布的《江苏大学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提高硕士研究生能够更加精确以及流畅阅读本专业英文文献的能力,培养独立撰写英语学术论文和英语口头学术交流的能力。为研究生开设的充分体现EAP要求的课程已经过一轮教学实践,实际效果如何呢?
4 . 1 普通班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所用课时最多,《综合英语》《文献阅读与翻译》和《口语》这三门课程课时相当。那么这样的课程设计效果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何关系,我们从问卷中针对普通班的相关问题的答案可以得出结论。
Q(8)《英语文献阅读与翻译》课程对您的专业学习和研究帮助:
Q(9)《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课程对您的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帮助:
Q(10)外教口语课对您的帮助:
分析结果表明,在普通班,认为《英语文献阅读与翻译》和《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课程对专业学习和研究帮助小的学生比认为其帮助大的学生多,而认为外教口语的帮助大的学生比认为其帮助小和没帮助的学生多。这就说明现阶段针对英语水平相对较弱的普通班,《英语文献阅读与翻译》和《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这两门课程还未达到对课程的预期效果,而外教口语课程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4 . 2 提高班
和普通班一样,《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所用课时最多,《文献阅读与翻译》和《口语》这两门课程课时相当。学生对这些课程效果反馈如何?
Q(11)《英语文献阅读与翻译》课程对您的专业学习和研究帮助:
Q(12)《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课程对您的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帮助:
Q(13)外教口语课对您的帮助:
统计表明,在提高班,认为《英语文献阅读与翻译》和《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课程对专业学习和研究帮助小的学生比认为其帮助大的学生多。而认为外教口语课的帮助大的同学比认为其帮助小的同学相差不大。这也说明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还未达到学校预期的效果。而外教口语这门课程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需完善。
4 . 3 拓展班
对拓展班的课程要求是:能够掌握英语学术期刊论文的语言规范与结构特点,熟练撰写符合学术规范的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并且能够基本没有障碍地进行相关的国际学术口头交流。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和设置该课程的预期也有一定差距。
Q(14)《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课程对您的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帮助:
Q(15)外教口语课对您的帮助:
拓展班将近50%的学生认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和《外教学术交流口语》的帮助不大,说明这两门课程还不能完全满足他们学习英语的需要。扩展班的学生相对于其他两个班,英语水平相对较高,而已经开设的两门课程对其帮助差强人意。
比较这三类班级的反馈可以发现,越是英语基础好的学生,越觉得外教口语课的帮助小,其部分原因可以根据学习动机的分析得出。拓展班选择“进外企工作”这一选项明显高于选项“出国留学”和选项“学术研究”,也高于普通班和提高班的同一选项。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拓展班与普通班和提高班在对于外教口语这个问题上总体意见不一致了。因为拓展班的学生有更大的进外企工作的需求,而外企工作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口语的要求较高,所以现有的外教口语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当然,另一部分原因在于拓展班学生英语口语基础较好,外教的口语教学局限于日常口头交际而不是更富有挑战性的口头学术交流英语,学生不满足于“低层次”的口语教学。
虽然相当部分研究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仅为了顺利毕业,但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英语教学应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动机。针对打算毕业后进外企工作的研究生,英语教学应以交流为导向,可以增加口语课程,提高外教的质量、丰富教学形式,特别是文化交流方面,可以适当增加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对于打算毕业后出国深造的研究生而言,应熟悉外国的EAP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提高学习者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为教学目标,选择与学习者所学专业、从事工作相关文献作为教学内容(丁玲玲,2013)。可以通过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合作教学,以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打算毕业后在国内一直从事学术研究的研究生而言,重点提高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培养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技巧。当然,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相互有重叠交叉。
口语教学和单纯的以传达意义为重点的交际训练都不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用性的EAP教学的重点。硕士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应掌握的英语应用能力依次为:专业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学术写作能力、职业协调合作能力和日常交际能力。这对研究生EAP教学是一种启示:首先应该提高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写作的能力,其次应该培养学生具有与专业相关的语言能力,最后应该对学生进行日常口语方面的训练(张琦,2011)。
一、口语训练的层次
基于以上考虑,根据《标准》对高中各年级“说话”的要求,我们认为,高中口语教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能说、会道和善辩。现简述如下:
(一)能说
首先要落实初中各年级对“听说能力”中的“说话”部分的要求。初中三个年级“听说能力”要求共有九条,其中五条关于“说”的要求,两条关于“听说”的要求,这些都是“能说”方面的,其核心要求是“清楚”,高中在此基础上还要加上连贯和流畅。具体而言,要求发音正确,音量适中,没有方言音和方言词,没有口头语;不出现倒字、重字,不说半截话;要符合语法、逻辑的基本要求;能完整地叙述一件事情,清晰地说明一个事物,鲜明地议论一个问题,即能用记叙、说明、描写、议论等表达方法有条理地表述一段内容;从内容上讲,能即席作一些简短的发言,而且做到基本流畅。
(二)会道
在能说的基础上要求说得再好一些,给人以一定的美感。说话者要像好的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那样榫严缝合,流畅自然;像技艺纯熟的评书演员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能根据感彩说一段抒情的话,曲尽其情,褒贬有度;能在谈话中突出语体色彩,或庄重典雅,或亲切自然;能根据具体语境确定谈话技巧,符合人物身份;能正确使用一些常用辞格和句式,如长短句、整散句、一般句式与特殊句式等;能够突出谈话时的风格,如简约与繁丰、绚斓与平实、典雅与通俗以及纤巧与雄浑等;能表现谈话者的情趣、机趣、理趣、谐趣的特点;能展现作者的知识面,并能很好地体现说话者的意图。
(三)善辩
善辩包括善于演讲和善辩两个方面,这是高中口语训练的重点和难点。要求说话者能利用各种演讲技巧,正确把握中心,善于抓住听众心理,把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听众,并引起共鸣;能正确立论,论述时左右逢源,言之凿凿,词真意切;能在班级乃至更大的场合脱离演讲稿且神态自若;能捕捉对方观点或论据的漏洞,反驳时或一语中的,或淋漓尽致,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论述或反驳。演讲虽不能像著名演说家那样语出惊人、感人肺腑,辩论虽不能像狮城舌战那样唇枪舌剑、咄咄逼人,但经过训练,有一部分学生也应该而且完全可以达到演讲时中心明确、言之有据,辩论时旗帜鲜明、伶牙俐齿的程度。
以上三个层次各有侧重且密切相关。能说,是解决语法求“通”的问题,使说话合“法”,这是会道和善辩的基础和前提;会道,是解决修辞求“好”的问题,使说话注意修“辞”,这是能说和善辩的桥梁;善辩,是能说和会道的综合运用和进一步升华,它是高中口语训练的最高境界。
二、口语训练的主要方法
(一)口语训练与阅读教学同步进行
从读跟讲二者的关系来看,读是输入,说是输出。阅读教学实质上是按照一定要求通过信息输入、信息反馈,从而达到信息调节的过程。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思维过程,而这个过程思维外化的形式就是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以教材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在教师指导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朗读、答问、分析、概括、复述等都是语言训练的好形式、好机会,均对口语训练有重要作用。《标准》对现代文阅读的具体要求也完全适应于口语训练的要求。例如,“对内容作出阐释”一条中要求学生能将“具体的能加以概括,抽象的能加以阐发,含蓄的能加以解说”,完成这些要求就首先要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概括,然后形成有条理的语言,这可以看作是说的积累,说的前奏,平时可以让学生先说后写,以便顺利地完成这类题目。因此,我们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要注意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知识,让学生积累说话的素材,以便“说”之有物;使学生学会分析、概括、提要、勾弦,以便“说”之有序;使学生学会铺张渲染,烘托对比,以便“说”之动听。
(二)口语训练与作文教学同步进行
说与写有着密切的关系。说和写都是信息输出,但说有随意性、应变性等特点,写是推敲、选择的过程,能说清楚,用文字写出来也一定通顺。而有些口头作文,本身就是作文的一种形式。同时,写作又是说话的系统化的结果,它又反过来促进说话的条理化。因此,口语训练同作文教学相结合,从纵的方面看,可以说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结构提纲乃至全篇梗概;评讲作文时也可以就作文的诸多方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从横的方面说,可以说“说”记叙文的要素和人物,“说”说明文的特征和顺序,“说”议论文的观点材料和结构方式。
(三)口语训练与各种活动相结合
例如,上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说一段话:可以让学生介绍一首诗,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准备,包括选择作品,查阅资料,摘抄要点,背诵作品,把作品抄在黑板一角,介绍词句大意、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等。笔者曾进行介绍诗词活动,有的同学口齿清楚,表述准确流畅,声声入耳。再者,可以让同学介绍一些社会新闻,要求完整准确,介绍完以后,要有分析评论。另外还可以结合开演讲会、辩论会来练习说。叶圣陶在1980年致鲁宝元的信里就主张通过“举办演讲会、辩论会来练习‘说’”。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来训练学生的“说”。
环境问题全球化,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与国际接轨,需阅读大量的英语材料来增加专业知识及拓宽专业视野,专业英语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专业英语教学主要指导学生在专业领域上学会用英语直接查阅专业信息以及在国际上应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因此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多掌握该专业英语词汇,科技英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书写以及与国际同行的交流能力,为学生出国深造或者考研打好基础(钱家忠,2009)。
1 专业英语的特点
专业英语不同于基础英语,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课程一般设置在大三的下半学期,学生已初步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为好。然而,与其它学科的专业英语相比,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亦非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环境问题全球化,专业词汇在平时生活中也有接触,专业文章与科普文章相近,看懂National Geographic和Discovery等媒体的文章即可基本掌握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知识点了(钱家忠,2009)。
2 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学生基础差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开始于大学三年级,经过前期基础英语学习,本该有一定的基础,然而,目前的大学基础英语教学基本上都是四六级的应试教育为主,导致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差,大部分学生丧失英语学习的热情。学生专业英语翻译、会话能力较差,很多学生不敢开口说英语,听力更是强差人意,总的来说,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偏低,缺乏实践与综合能力(顾爱军,2009)。
2.2 教材与授课模式落后
教材体现着教学大纲的合理性,教材内容的深浅、多寡以及前沿性等问题决定了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然而,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内容多为节选英文报刊、文献片段作、早期国际会议内容介绍和陈旧的环境处理工艺等,内容枯燥乏味,无法与时俱进。
2.3 授课时间和考核方式不合理
与其他院校一样(孙娟,2013;王志伟,2010),本学院的专业英语课程时间为32课时,短课时出现的问题亦与其他院校一样,有限学时内无法把专业英语中的听力、翻译、阅读、书写和口语全部讲完,学生难以提高专业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闭卷考试考核,以专业词汇的掌握和长句子的中英文翻译为主,使学生大部分时间花在背诵专业词汇的误区中,同时大部分学生受基础英语水平的影响,使学生更失去学习专业英语的热情,因此专业英语的考核方式如等同于基础英语的考核方式是相当不科学的。
3 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方法
如上所述,专业英语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学生综合利用能力较差、教材落后、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不科学等,根据这些不足之处,本人在授课时,改革了专业英语的授课方式、多增加专业知识实践的内容,创造学生听力与口语的学习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利用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3.1 设置专题报告
该部分内容主要为了增加学生的会话能力,兼培养学生查阅英文文献的能力。列出环境专业的热点内容,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的资料,以英语报告内容,设定答疑时间,保证学生对报告内容熟悉掌握。
3.2 增加外文阅读量
专业英语的其中一个基本能力就是需要阅读大量的外文文献,为了提高和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布置课外内容,给学生阅读文章名单,让学生三个月内读完并撰写综述,同时,教授科技论文的基本写法,讲述科技论文各部分的书写特点。
3.3 提高专业知识的综合利用能力
学生在大三的上半学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教会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与国际接轨是专业英语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参照国外的灵活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多接触专业知识,给学生设置研究题目,让其展开研究。如让学生调查研究中山市城区的垃圾分类现状,以居住小区为单位,设计问卷进行访问,最后归纳总结调查所得数据,撰写科技论文。
3.4 听力与书写能力的培育
中国学生的英语中,听力是一大的弱项,如要增强国际交际能力,听力是一个基本的素养。课堂让学生完成专题报告,训练学生口语的同时也在训练的听力;同时善用互联网资源,推荐一个英语口语学习网站(http://elllo.org),网站上提供全球各区域的英语口音。为学生筛选相关的科研视频资料,如TED网站,有专业相关的视频,播放提前下载的视频,删除英文字幕,让学生根据观看内容,用英文写出简单的综述性论文,训练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
3.5 改变考核方式
改变考核方式,以过程考核的方式,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把考核内容按照改革内容分成四部分,即专题报告、平时考核小测、阅读与论文写作训练和课后分组调研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热情以及学习效果等情况具体评分,既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利用能力,亦可杜绝因闭卷考试而致的作弊现象。
关键词: 专业英语 需求调查 医学英语
1.前言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外语的学习的工具性和应用性都显著增强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性和实用性也随之大大增强,此外,国际化的交流对大学生的学习交流(如、参加学术会议)和以后的深造都要求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这里的英语水平或能力不仅是公共英语的体现,在很多时候也是专业英语的体现,在这种背景下,专业英语的教学显得格外重要。
2.文献综述
Richterich(1972)第一个提出了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的模式,从那以后,很多学者都意识到了需求分析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Hutchinson&Waters(1987)提出以学者为中心的需求分析模式。国内关于专业英语的研究为数不少,大多数文章集中在理论研究上,有刘法公(2001),陈冬纯(2001),李红(2001),韩萍、朱万忠、魏红(2003),刘法公(2003),蔡基刚(2004),陈冰冰(2005)等,他们对专门用途教学的性质及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都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实证研究方面的文章很少,有孙秋丹、张健、董哲(2003),王蓓蕾(2004),马雁(2009)等,他们通过调查发现教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至关重要,学生期望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要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课程,其中,孙秋丹等(2003)和马雁(2009)都论述了基于网络的ESP课程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结目前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下述问题:
(1)运用需求调查来分析专业英语教学的文章少之又少。
(2)学生需求与参与度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没有得到关注。
笔者通过在某大学医学专业展开需求调查,以医学英语作为案例来分析专业英语教学所涉及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给目前的专业英语改革提供一些依据和建议,最终达到提高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和能力的目的。
3.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采取Hutchinson&Waters(1987)模式来设计问卷,在某大学医学院2004级和2005级医学生中展开需求分析的调查,我们随机抽取73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辅之以访谈,有效问卷数是69份,有效率为95.5%。
3.1学生对英语语言能力的需求
表1 英语语言能力的需求
如表1所示,对学生来说,专业英语写作技能的需求总体上要比公共英语的要大,这主要是因为步入高年级的学生日益认识到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尤其是写作能力的需求达到58%,他们无论是查阅文献获取最新的国际上医学领域的信息还是撰写自己的论文,都感到专业英语在本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在问到专业英语在从事本专业研究的重要性时(单选题),认为“重要”、“非常重要”和“至关重要”的学生分别是14.5%、44.9%和8.7%,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都一致认为专业英语在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此外,他们对一般口语技能有着较高的需求,而对公共英语阅读技能并不怎么看重,这可能是由于国内的英语教学一直重视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而忽视口语技能,所以大多数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好而口语却比较薄弱,他们期望加强自己的口语交流能力。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阅读专业文献或资料是专业英语学习中主要的学习任务(88.4%选择阅读专业文献或资料的能力),因为对国内学生或是将来的从业人员来说,阅读文献在他们接触到外语的情形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3.2对专业英语教学的需求
表2 专业英语教学的需求
在专业英语教学的需求方面,如表2所示,有将近70%的学生认为专业英语的教学应突出实用性,这里实用性主要指的是进行医疗对话、撰写英文病例和英文摘要或是论文、阅读本专业的英语文献。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专业英语应有相关学科的侧重点,这就说明专业英语还要进一步细化到具体的医学领域。除了经典的专业文献外,也有不少学生认为最新的专业文献应该在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得到体现。在问到专业英语的题材时,分别有58%的学生认为国外医学优秀期刊论文,42%的学生选择国外医学教科书选读,34.8%的学生倾向于经典医学文献。
4.调查结果对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
4.1课程设置
公共英语(EGP)之后的医学专业英语(ESP)除了要培养和训练专业英语的阅读和翻译能力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此外,学生的口语能力也要得到加强。因此,笔者建议:医学英语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主要是专业英语基础课,选修课包含一般口语课、医学英语口语课、外国医学期刊选读、医学应用写作等。学生普遍反映自己的英语论文写作能力有待提高。而英语论文写作能力对学生非常重要,所以开设医学应用写作课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在课上可以多介绍英语论文的格式、科技论文的语法语言特点等,笔者认为加强医学英语基础课和丰富医学英语选修课将是今后的改革方向。
4.2教材
医学专业英语基础课的教材选文要注重实用性,最好改编自国外医学优秀期刊论文、国外医学教科书和经典的医学文献。王蓓蕾(2004)在调查中发现教材的难度系数和实用性在专业英语的教材建设中很关键,在访谈中,学生也多次提到实用性在医学英语的重要性,期望专业英语教学加强针对性,着重培养他们阅读原版文献、撰写英语论文的能力及真实场景中交流的能力。由于国外原版教材的难度较大,改编的过程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还要体现听、说、读、写的训练。阅读和翻译是传统专业英语教学的重点,写作和听说往往遭到忽视。阅读课教材要包含医学期刊文献、仪器和药品的说明书等有针对性和实用的材料,写作课教材要着重培养学生撰写病例和医学论文摘要和论文的能力,听说课教材要着重训练学生的医学会话,比如医生和病人、医生和护士、医生和医生之间的交谈、病例报告或是模拟会诊等。
4.3教法
学生普遍反映英语教学气氛不活跃,教学模式、教学媒体单一,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把网络与多媒体引入到专业英语教学当中是21世纪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的制高点(马雁,2009),在课堂内,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展现自己搜集到的医学英语学习资料,可以是医学对话音频或视频剪辑,可以是网络上搜索到的医学期刊文献等。将最新而又实用的专业英语材料展现在课堂上,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还大大提高了实用性和新颖性。在课外,教师可多采用任务教学法把学生课外的学习与课堂学习紧密结合,使课外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比如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把课外网络上搜索到的英文版的医学知识带到课堂上分享展示辅之以谈论,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都能得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也会在这些过程中得到提高。
4.4师资
医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基础。目前医学英语教师主要有两种类型:英语专业出身的教师,英语水平较高的医学专业教师,前者虽然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良好的英语教育素养,但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后者虽然自己能较好地使用英语查阅文献和撰写英语论文,但面对英语教学,也感到捉襟见肘。调查中,超过70%的学生希望外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合作来完成医学英语的教学,笔者也认为这是将来ESP教学发展的方向,加强和双语课程的专业课教师的业务合作,结成对子,在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方面相互协商、相互帮助(蔡基刚,2004)。李红(2001)也提出专业英语合作教学模式,即专业人员或专业学科的专家和语言教师共同承担专业英语的教学,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合作,这值得进一步地探讨。
5.结语
ESP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我们把学生的需求纳入到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去,这对我们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课程安排、教材、教法和师资各方面结合学生的需求作了一些探讨,专业英语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从事专业英语教学与研究的人士不懈地追求和探索。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 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Richterich,R.A Model for the Definition of Language Needs of Adults Learning a Modern Language.Strasbourg:Council of Europe,1972.
[3]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4.
[4]陈冰冰.关于建立ESP教师教育模式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5,(3):75-78.
[5]陈冬纯.提高21世纪大学生专业英语水平[J].外语界,2001,(2):33-35.
[6]韩萍,朱万忠,魏红.转变教学理念,建立新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3,(2):22-27.
[7]李红.专门用途的发展和专业英语合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1):40-43.
[7]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31-33.
[8]马雁.ESP理论视角下的医学英语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探索―基于医学英语教学的个案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9,(125):60-63.
[9]孙秋丹,张健,董哲.专业英语教学探索――计算机与网络的应用[J].外语界,2003,(2):29-33.[J].外语界,2003,(2):22-27.
论文摘要:有心智,有灵性,创造性地利用文本内容,挖掘出多姿多彩的口语交际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做了如下的尝试:(一)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自然交际;(二)指导方法,让学生学会交际。
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再单提听话、说话,而是综合起来提“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属于言语交际范畴,言语交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以语言为工具所进行的一种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活动,信息交流形式有听说(口语)、读写(书面语)两大类。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
口语交际,这过去甚至现在仍经常被忽视的教学部分,为什么老师会疏于对它的重视,我想并不是老师们不重视,不知道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讲的重要意义,同行们在教学中也教学这部分,只苦于对口语交际课如何上,或如何让学生真正学到交际的本领而困惑,所以实施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学到交际的本领,如何让学生真正实现交际,变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有心智,有灵性,创造性地利用文本内容,挖掘出多姿多彩的口语交际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在新语文课程标准启示下,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自然交际
一、由图导说,激发学生的想像。
都说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兴奋剂“,图画是展开形象的重要手段,现今的教材中配有形象生动的图画,图画实际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易于儿童接受,这样能唤起学生观察思考、说话的兴趣。我充分利用插图,由图导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如教《夏夜多美》这课时,我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蚂蚁和睡莲的表情、动作,想想他们可能在说什么?同学们看着生动的画面,纷纷举手说:小蚂蚁快滑进水里了,挥着手向睡莲求救!另一个同学补充说:睡莲伸出双手,笑着说,不用怕,我来帮你。你看,形象的画面让他们看得多真,还会说:“滑、挥、伸。”看得多仔细,说得多准确呀!小朋友就不难理解夏夜的“美”了。又如《李时珍》(六册)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画的是李时珍手拿一棵草药向爷孙俩请教。上课时,可以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思考:李时珍怎样询问老爷爷?老爷爷又怎样介绍那棵草药的?旁边的小女孩又说什么?先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进行合理想象,然后让学生分角色对话表演,再现画境,训练学生口语,从而深刻体会李时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艰辛的精神。
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能点燃创新的火花,出现意想不到的精彩。这种教学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想像能力,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二、从文导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根据课本的特点,创设情境,安排适量的表演,为学生构建一个交际舞台,这样既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有益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触摸、品味、体验文中的角色,用全部身心展示自己对角色的心理、情感等的体验和理解,教师能参与学生的活动,师会成为学生更想活动的催化剂,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表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有趣的情节、人物,学生们有很大的兴趣,教师的参与更让他们有了动力,在师生共演中,进入情境,实现交际能力的训练。努力通过表演,交际的交互由生生之间到师生之间,由师生之间再到生本之间不断地转化,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口语交际平台,从文导演,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无声的文本语言演绎为有声有色的生活话剧。
如:我在教《丑小鸭》这篇课文时,先引导学生找出各种动物角色,它们的动作和语言,进行感情朗读后,请几个同学分角色表演。小演员们戴着各种动物的头饰把动物的性格特点、动作、语言、神态维妙维肖地表演出来。表演完了,其他同学还纷纷争着扮演故事里的角色,这样课堂气氛达到了。通过表演,交际的交互由生生之间到师生之间,由师生之间再到生本之间不断地转化,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口语交际平台,从文导演,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转贴于
三、学文仿说,培养学生创造力。
学生善于仿写,教师千万不要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学完课文后应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及所获取的信息,仿照课文的形式仿写,在仿写的过程中穿插听中评和听后评,对精彩的语句及时鼓励、表扬,使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满足感,增强口语交际的自信心和勇气。如《我爱故乡的杨梅》课文,作者按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顺序来叙述杨梅果的可爱,抓住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的特点来写。学习这一课,可组织举行“水果展销会”,让学生运用课文按一定顺序抓特点写的方法来介绍家乡的一种水果,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发挥,只要能吸引客商,你想怎样介绍就怎样介绍。这种教学在原有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拓宽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学生学文仿说,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使学生的想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指导方法,让学生学会交际
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中要求:学生应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情景的创设为交际做好了前期准备,下一步,老师的任务还应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
1、有序观察,按序交际
学会观察,特别是学会有序观察是学生顺利交际的一个基本方法,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我会讲》时,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每幅图,看懂每幅图,通过看第四幅图,让学生想猴子们用什么办法捞回了球,小组互评,谁的办法好。让学生养成有序观察,认真思考,按序交际的好习惯。
2、认真倾听,灵动交际
倾听是学生顺利进行交际的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时,应不忘引导学生听别人说话要认真、专注,听清楚别人表达的意思,以便能对别人的话做出及时反应,灵动交际。
3、清楚表达,出色交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应尽量让学生形成轻松、自由的交际心理,让他们多点时间,尽可能多的表达在训练中有技巧地处理学生的不足和错误,让他们形成清楚表达的能力,养成清楚表达的好习惯,在一次一次的交际训练中出色交际,在交际中获得成就感,更乐于交际。
对口语交际课的继续研讨是必要的,口语交际课的模式应是有效的,交际能力的训练应是长效的,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应渗透学生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环节,经过“细水长流”的口语交际训练,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生活交际能力锻炼,新一代的公民必将具备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有如“滔滔江水”的口语交际能力,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需求。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制订;
关键词:高中语文 素质教育
一、什么是高中语文素质教育
笔者认为高中语文素质教育有如下特征:
第一、高中语文素质教育从性质上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高中语文素质教育要突出学生的个性舒展,以学生为中心,依据学生的认识特点,生活经验来选择教学方法。教师起引导作用,重在激发学习兴趣,点拨学习方法。高中语文素质教育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但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
第二、高中语文素质教育从对象上看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多种人才的教育。人的素质包含多方面内容且有优劣之别。传统应试教育把重心放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这是违背素质教育的要求的,高中语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将重心落在全体学生身上,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高中语文素质教育从实施途径上看是全方位多途径的教育。高中学生接触社会的广度和深度较初中生有较大差别,初步形成了世界观。高中语文素质教育要考虑学生的特点,超越课堂超越学校,多途径的实施,将素质教育的因素渗透到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中。
第四、高中语文素质教从过程看是重方法讲效率的启发式教育。素质教育具有创造性,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法,提高单位课时教学效果。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应该有启发性,不能满堂灌,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把重点放在指导学法上。
二、如何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
1、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实施语文素质教育要求有高素质的语文教师。语文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质量观,在教学中遵循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和实效性原则,以现代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学原则指导语文教学实践。语文教师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师德修养方面,应具有崇高的使命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忠诚事业,献身教育,热爱学生,以自身的形象和人格影响教育学生;在业务能力方面,要有广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较强的教学能力以及较强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能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育科研方面,能向科研要教学质量,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总结。
2、改革教材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1)、阅读教材与写作、说话教材分编。长期以来,写作、说话训练没有专门的教材,后来有一点训练材料,也只是附着在阅读教材的每个单元之后。这种编排的好处是便于读写结合,但应当看到,阅读、写作和听说各有不同的训练内容、要求和规律,各具相对的独立性,把三者机械地捏合在一起,难免顾此失彼,相互干扰。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分开编排,读写听说系列分明,易于体现各自训练的规律性,交相为用,互促互进,共同完成语文训练任务。
2)、阅读教材的编排,可以按互相衔接、逐步递进的原则进行。高一学习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主要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二学习我国当代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主要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高三学习文化气息浓厚的议论文、科技说明文以及名家名作,主要培养研读文化论著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样,形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训练序列。这比现行教材单以文体为侧重点的编排更具层次感和渐进性。
3)、写作训练,以提高学生写作实用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行为、习惯为主体,辅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可分为三个阶段:高一上期,在写作全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辅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高一下期和高二,训练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能力,辅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高三,在继续训练实用文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培养文科生、理科生和预备就业生各具特点的写作能力。
4)、说话训练,主要训练学生日常口语的交际能力,学会即席发言、演讲、交谈、采访、讨论、表演(对白)、辩论等七种口语样式,掌握必要的谈话技巧。可分为两个阶段:高一上期,培养口语单向表达能力,训练内容有即席发言、演讲、口语单向表达和双向交际的技巧;高一下期和高二,培养口语双向交际的能力,训练内容有体态语、交谈、采访、讨论、表演(对白)、辩论等。
论文关键词:英语口语训练 语言氛围 策略
论文摘要: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语言的特点决定了学英语必须要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使用新教材以来,口语训练已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本文拟从研究学生口语表达困难入手,探讨如何成功开展英语口语课堂。
在英语教学中,口语不仅是教学目的,也是学习语音、语法、词汇和培养阅读、写作能力的教学依托。试想,如果英语学习了多年,笔试成绩也很好,可是在日常交际中却不知所措,这样的英语学习当然不能说是成功的。使用新教材(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英语1——基础模块》)以来,口语训练已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感到掌握口语困难重重,表现得非常被动和无奈,实际交际能力和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相差甚远。笔者认为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要了解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存在的困难,然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在课堂上实施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
一、制约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因素
1. 心理障碍
有些学生性格内向,面对老师和同学非常害羞,不愿积极参与课堂口语活动;有些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如语音语调不够标准规范,词汇、句型、语法训练不够,朗读、背诵等基本功不到火候等,而产生自卑心理,不敢开口说英语,怕暴露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怕其他同学讥笑,也怕受到老师批评,越怕就越不敢开口,口语水平就越低。
2. 词汇贫乏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语言没有语法,很多东西不能表达,但语言离开了词汇就不能表达任何东西。对学生来说,扩大词汇量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到词汇学习很伤脑筋,经常是记过的单词没几天就又忘了。因此,不少学生即使语法学得不错,但由于词汇量不足,不能用英语和别人交流,给交际带来障碍。
3. 班级规模
多年以来,学校基本上实施的是大班英语教学,一个班级有45个学生,有的甚至更多,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口语训练十分困难,那么多的学生,如何才能让每个学生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内都有机会参与英语口语的练习呢?且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如何才能够面面俱到,让每个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有效的训练呢?
4. 语言氛围
我们的学生是在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课堂内学生做的一点听说训练,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复习巩固。他们并不需要为使用英语购物或问路等实际生活问题而产生语言障碍,这样的英语语言氛围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1. 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敢说愿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参加英语学习活动。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说的兴趣,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讲英语的热情。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兴趣盎然,乐于开口。对于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多多鼓励,帮助他们减轻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让他们在课堂上敢说愿说,对他们的表现要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和正面评价,最大地调动他们说英语的积极性,帮他们树立起讲好英语的自心信。 转贴于
2. 加强学生语言基础训练,让他们能流利地讲英语
正确地发音是语言交际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语音的训练,不但要教给学生语音、语调的知识,更重要是要让学生不断地模仿、操练。教师应让学生多听,多模仿,不但要听老师、同学的发音;还要听磁带、广播;看英语电视节目;观赏一些优秀的英文电影。不断地进行语言刺激,大量的进行语言输入,久而久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便会自然地进行语言输出,讲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
3. 组织多样的课堂活动,增加口语练习机会
(1)值日生报告。值日生报告历来是英语教师喜欢的一道课前“开胃菜”。这种训练活动一般在课前几分钟进行,有助于上课伊始就形成一种良好的英语氛围。学生轮流值日,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活动内容可以是对话表演、故事讲述、新闻报告、即兴演讲等。因为是当众表演,学生课前就要精心准备,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开口说英语。
(2)情景对话。情景是人们在特定情景中交流思想的一种言语行动。我们现行使用的新教材(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英语1——基础模块》设计了形式丰富的练习活动,学生可以在比较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口语训练。如在聚会上招待客人(UNIT 4 Welcome to our party!)、在餐厅点菜(UNIT 6 Would you like to order?)、打电话(UNIT 7 Can I speak to Wang Yang?)等。上课时,如让学生单纯模仿、机械背诵就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要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口语表达能力。
(3)角色扮演。新教材图言并茂,情景交融,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很适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例如,UNIT 3 How much is it?(book1)是英语口语训练的极佳素材。教师着力创设交际活动情境,即虚拟商场。教师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和口语训练的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角色(顾客和店员),店员又可分成不同的种类:文体店的、百货店的、水果店的、服装店的、食品店的等,顾客自由穿梭于各商店之间并购买自己所需的商品。这样,顾客和店员之间就展开了对话,个别角色甚至还进行了“讨价还价”。这有助于学生深入认识英语,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英语口语。
(4)小组讨论。每个学习小组4~6人,注意按学生的英语成绩进行合理的组合搭配,课堂上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话训练、课本剧表演、问题讨论等,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口语实践的机会,同时优等生可以在小组内起到带动作用,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小组讨论完之后,还要挑选几组当堂表演或对话,并且让学生自己评出优胜者予以鼓励。为了获胜,学生在上新课之前会自觉预习,这样一来学生的预习习惯得以养成,真是一举多得!
英语口语是一种技能,尤其是依照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我国与国际的交流越来越紧密,学习实用的口语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学生以后从容应对工作、商务、出国、深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亦非一日之功。我们要坚持不懈,不断学习,有效地开展英语口语课堂,帮助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道路上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2]朱明炬.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J].外语电化教学,2000(3).
本文作者:孙娟 赵东风 赵朝成 李石 刘芳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增加与学生互动的环节,采用启发式教学,利用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语言、情景、图片、类比等方法来激励学生,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阅读和交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交流当中来,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通过小型报告会等形式实践课堂所学的内容。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考核以结课考试形式为主,考试成绩受基础英语水平的影响较大,部分学生对于专业英语学习的理解也存在误区,认为专业英语就是基础英语加专业词汇[3]。为充分发挥学生日常学习的能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强调课堂的学习内容是和课程考核紧密联系的,这样就在无形当中增加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考试内容如果侧重于阅读和翻译,那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要增加阅读和翻译的比重;如果考试内容有口语部分,那在平时课堂的训练过程中也要增加口语的环节。这样就使学生学习的时候更有目的性,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另外,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平时测验和作业,通过适当增加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增加平时测验的次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应局限于对文献阅读和翻译技巧的传授,而应注意专业知识的传授,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领域一些基础理论和技术的英语表述,并将国际最新的研究热点贯穿其中。对于教材的选用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注重与同期开展的专业课做好结合。通过与相关专业课老师进行沟通合作,一方面将所学专业课知识融入到专业英语的教学中,例如将重要专业课内容编入到专业英语的教学讲义里,通过专业英语的方式复习专业课内容,使学生在充分了解专业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学习专业英语,就便于专业词汇和相关逻辑语句的记忆和掌握;另一方面请专业课老师协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加强专业英语的实践,例如对于专业英语课程里已经学过的专业词汇,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里不再以中文出现,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强化专业词汇的记忆。这样就使得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大三一学期的英语教学,而是持续得到英语的培训,这样就使英语扎根于专业知识当中,使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英语的学习可以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学有所用[4]。
如何提高学生利用专业英语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对于我们专业英语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学生在大四毕业设计环节外文文献的查阅和阅读,以及就业后和研究生阶段利用专业英语进行专业领域内信息的查找以及利用专业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目的。利用专业英语进行阅读和写作就成为专业英语教学的一个核心的内容。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利用专业英语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在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增加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练习。但是,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大多数学校仅设置32学时[5],在这样紧张的课时安排下,要增加学生课堂阅读和写作的练习,就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突出重点的安排。在专业文章阅读方面,要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质量。在翻译训练方面,要给学生多布置一些汉译英和英译汉的翻译作业,还可给学生布置课外专业文献检索任务,或安排学生从外文期刊中查找指定的环境专业相关文章并按要求翻译英文摘要。在课堂讲解方面,注意要点突出,教会学生快读和翻译的技巧,例如,翻译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考虑特殊的语境;遇到长句先找句子的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和宾语,然后将修饰性的部分最后加入,等等。通过综合利用课前预习、课余作业和课堂ppt讲解来合理利用课时,提高学生利用专业英语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在写作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强化专业词汇的记忆,鼓励学生利用外文期刊数据库等资源,收集、整理、翻译英文文献,尝试撰写英语论文和实验报告等。对学生的英语论文及时进行修改和点评,形成“学生起草———老师讲评———学生修改———老师再讲评”的学习机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提高学生利用专业英语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进一步推进考试方式方法改革,例如:笔试试卷适当减少词汇的考试分值比重,重点考核学生英语文献的读写能力。期末考试可采用开卷与闭卷、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平时强调的重要知识点、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采用闭卷方式;对于阅读量大、有一定难度的翻译资料以及写作等则采用开卷形式,综合考核学生各方面的专业英语水平。
如何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口语的能力
目前由于对外交流的加强,需要学生提高利用专业英语进行口语交流的能力,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一些学生基础英语就讲不好,讲专业英语就更难了。如何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口语的能力也成为我们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难点。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口语的能力。对于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局限于对专业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运用专业英语进行口语交流的能力。首先,尽可能地采用英文原版视频,不仅训练学生的英语听力,更使学生学会地道的英语表达;其次,对于不容易找到原版音像材料的章节,要坚持在课堂上运用英语对学生进行学习要点提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考虑到不同学生专业英语基础的差异,所以在提问的同时应结合ppt投影,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尤其是专业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这样不仅使学生熟悉了课堂内容,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更使学生真正学会专业英语口语的表述和交流。通过丰富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授课形式,例如通过观看国际学术会议视频、分组讨论国际环境领域热点问题等形式,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自己体会专业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在课堂的参与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利用专业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结论
以上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在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英语科技论文阅读和写作、运用专业英语查找信息以及熟练进行科技交流的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当中,将进一步总结教学经验、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从而实现专业英语在环境学科国、内外接轨过程中的具体运用。#p#分页标题#e#
论文摘要:幼儿教师职业口语在幼儿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探索更加有效的幼师职业口语训练模式。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也是幼儿教师组织日常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工具,幼儿教师的职业口语应符合幼儿的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幼儿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需要亲自看、听、尝、闻、摸、动,需要依赖视觉形象、听觉形象以及其他感知形象来认识事物。所以,给幼儿传授知识的话语要有鲜明性,从而有助于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熏陶。”与此同时,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能够提供正确的言语范例,而正确的言语范例也应该注意“口语清楚明确,文理通顺、有文学修养,富于表现力;在表达方法上要适于幼儿的接受水平。”
幼师生虽然在学校学习期间可以通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学前语言教育、听话与说话等课程的学习接受职业口语的训练,但是收效普遍不明显。
幼儿教师职业口语在幼儿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探索更加有效的幼师职业口语训练模式。
一、以真实感与信念训练为基础的职业口语训练模式
“真实感与信念”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表演体系中的术语。真实感与信念由此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并同时存在。“演员在舞台上和镜头前的每一瞬间都会充满信念,相信所体验到的情感的真实和所进行着的动作的真实”。在教育情境中,我们可以把“演员在导演的启发引导下”变成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想象等心理手段相信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人物,相信所体验到的情感的真实和所进行着的动作的真实,从而进一步理解角色,使自己的口语表达更加真实、生动、形象。运用“真实感与信念”这一表演技术,可以对学生进行如下分步骤的职业口语训练:
1、原位坐姿进行不同角色口语的分解训练
一般来说,可以首先进行不分角色的一般口语训练,即教师指导学生用成人正常的音色、语气和语调,而不必考虑儿童文学作品中角色的性别、年龄等来朗诵或讲述,而后进行分角色的口语训练,如可以选用小班故事《下雨的时候》中的小白兔角色,让学生用较为稚嫩、急切的语气练习故事中的两句对白。接下来,可以根据人物的不同性别与年龄进行角色训练,如要求学生用柔和的语调但不同的音色、音高、表情来表现不同年龄的白兔,仿佛自己就是兔妹妹,或兔阿姨,或兔奶奶。然后,可以进行不同性别、年龄的角色对比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幼师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儿童文学中常见的对比明显的角色进行训练,要求学生达到从音色、语气及语调上把各个角色区别出来的水平,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那些不同年龄、性别和情绪体验的人物角色。
2、移位站姿进行分角色的口语与体态语配合的分解训练
在前面描述的、原位坐姿进行的不同角色分解训练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移位站姿的不同角色分解训练,这就需要一块方便学生伸手动腿的、相对较大的空地,如教室的前面、后面或过道等。这一训练要求学生将口语与体态语配合使用,以使角色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作为准幼儿教师,学生也应该善于自然、得体、适度地运用体态语。为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利用体态语与无声语言来配合体现角色的年龄。如对白兔的“萝卜真好吃啊”这句话,可以先让学生只动口型但不振动声带来说,不过要求有适宜的体态语,以使看者明白这个白兔形象的年龄:在姿态上,身姿应由白兔妹妹的挺拔到白兔阿姨的略微前倾,而表现白兔奶奶时则应是明显前倾并微微弯腰;头部应从表现个头矮小的半仰头到成年个头的逐渐微微低头;在手势上,从竖起放在头部一侧的表现激情的上区的食指逐渐变成放在中区表现平稳的竖在胸前的大拇指;表情上由于面部表情的中心是目光,所以在目光上,由表现年轻活力的视线短而硬到表现年高体弱的视线长而软;嘴部则从年幼的嘴角上翘甜美地微笑到年老嘴角下垂嘴巴干瘪包着牙等。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体态语与有声口语配合的训练,以使表达效果绘声绘色、鲜明生动。
3、原位坐姿进行完整作品的训练
前面个别角色的训练旨在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增强其口语的鲜明性,但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并非只由对话或形象化的语言组成,还有其他描写、记叙或议论性的语言,所以还应对作品的情节发展、角色性格进行整体把握,以全面熟悉并分析作品内容。为此,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采取原位坐姿的方式全面熟悉作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从一开始就带着真实感与信念去朗读。如对“突然,下起雨来了,小白兔连忙摘了一片大叶子顶在头上当作伞”这一情节,虽然作品采取的是陈述语言,但是学生在朗读时应体现情节转折的突发性及小白兔的灵活可爱。
二、运用“真实感与信念”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训练中应鼓励学生学好相关的艺术类课程
相关的艺术类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对口语训练很有帮助,如舞蹈、音乐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它们可以使学生的肢体动作、面目表情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2、教师应根据条件创设“虚拟现场”
教师应该对训练场所进行精心的布置。从墙壁装饰、桌椅摆放到播放音乐等全方位地创设虚拟仿真的幼儿园,以使这些“准教师学会以幼儿的视野看待事物……找到‘童心’”,同时更易获得幼儿教师角色的职业口语体验。
3、教师在训练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训练中如能利用微格教室或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及时看到或听到自己的训练情况,根据反馈调整训练的角度和内容,将有助于提高训练效率。
4、教师在训练时应考虑幼师专业学生未来职业对象的年龄特点
由于幼师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对象是幼儿,所以在训练中对消极情绪的表达应适度,有时还要主动把程度减弱一些。如果将恐怖的、悲伤的、痛苦的等消极情绪表现得太过真实,会使幼儿受到刺激而产生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姜勇, 朱素静. 新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 2005,1.
[2] 王君琦, 裘天锦, 等. 幼儿语言教育法[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2.
[3] 祝士媛.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