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8 03:39: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高考改革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高考成绩实行等级评定的理念探讨
分数制和等级制作为两种不同的评分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评价思想,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分数制和等级制在考试成绩评定中的优、劣势分析
分数制具有分值划分精细、区分度高、可比性强等特点,其优势在于精确、易于区分排名、便于统计分析;局限性在于分数只能反映学生的普通知识水平和基本认知能力,而难以反映学生的个性、特长、创造性才能以及态度、品性等非认知因素。由于分数的高区分度便于按分数排队,容易导致师生围绕分数、成绩和应试展开教学活动而忽视学生能力、思想品德、个性、情感等潜质的全面发展。
等级制用数个等级替代几十、上百个分数级差,其相对于分数制最大的特点是“模糊性”。等级制评定方式不便于进行排名对比和定量分析。另一方面,等级制由于有效降低了区分度,模糊了学生考试成绩排序的精确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淡化学生对分数的过分追求,有利于缓解和降低学生的考试心理压力,从而在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实现自主发展与个性化发展。
(二)分等级的相对评定方式切合高考的鉴别属性和选拔功能要求
根据评价标准选取的差异,考试成绩评价又可分为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在绝对评价中,若采用百分制,学生的成绩处于0-100分之间,每个学生的分数独立于任何其他学生的分数之外;也可以将测量得到的分数按照事先规定的分数段标准转换成相应等级。相对评价则是根据学生成绩在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来确定其相应的等级或分数。具体的评定方法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照既定的人数比例来划定等级,通常根据学生能力和考试成绩应服从或接近服从正态分布的规律,将各个等级人数所占的比例按照正态分布面积比例法来确定,形成“中间多、两端少”的等级分布。
无论分数制还是等级制,抑或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选择何种评价形式和方式取决于教育评价的性质与功能。现代教育评价理论认为,教育评价具有鉴别、选拔、形成、促进等多种功能。正确地鉴别是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是教育评价促进与发展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高考作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考试,除了具有诊断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的功能外,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做出鉴别,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提供依据。因此,高考的性质本身决定了其具有相对评价的属性,高考成绩具有决定作用的是学生分数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因此,高考成绩评定采用分等级的相对评价方式符合高考的选拔属性和要求,既能对考生成绩进行区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学生分数竞争的压力。
二、大学入学成绩等级制评定的国际考察
从国际视野来考察,发达国家的高校招生主要基于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如日本、韩国、芬兰)或资格证书成绩(如英国、法国、德国),此外通常还参考学生的高中学习成绩、面试成绩、教师推荐信等(如美国)。各国对大学入学考试成绩或资格证书成绩进行评定的方式可分为分数制和等级制两种类型,等级制是使用更广、更普遍的方式。各国对大学入学考试成绩或证书成绩实行等级制评定的方式通常有三种:(1)建立在标准参照基础上(例如英国的A-level);(2)建立在分数等级基础上(例如爱尔兰的高中离校证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高中毕业证书);(3)建立在考生所处的相对位置基础上(例如芬兰的大学入学考试和韩国的CSAT)。各国成绩评定的等级数不尽相同,从英国A-level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高中毕业证书的6级到爱尔兰高中毕业证书的13级等,参见表1。
(一)标准参照评定方式
标准参照评定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客观的课程命题等级标准进行比照从而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做出等级评定。英国没有全国统一的高等院校招生考试,高等院校招生录取制度是以等级制。
表1中部分国家大学入学考试成绩或资格证书的等级结构的评分是以资格证书为基础。证书成绩指普通教育证书(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GCE)考试成绩,包括普通水平考试(O-level)和高级水平考试(A-level)成绩,或其他同等证书的成绩(如职业资格证书)。其中,A-level课程成绩是决定学生能否进入大学的主要依据。A-level证书考试形式为“单科结业,授予单科证书”,证书采用分级的等第评定方式,通过的等级为A*、A、B、C、D到E。不同学科的评分要求不同,但都采用外部(校外考试)与内部(校内相关课程的考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明确界定各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及相应的成绩等级标准,对学生的课程成绩做出等级评定。
(二)分数等级评定方式
这种方式是将学生的考试分数按照事先规定的分数段标准转换成相应等级。在爱尔兰,高中毕业证书是学生申请进入高校学习的重要凭证,毕业证书考试结果以等级的形式呈现,按考试分数的百分比进行描述,从A1到E2共13个等级(E2以下没有等级),其中,90%及以上为A1等级,85%-90%为A2等级,80%-85%为B1等级,75%-80%为B2等级,70%-75%为B3等级,65%-70%为C1等级,60%-65%为C2等级,55%-60%为C3等级,50%-55%为D1等级,45%-50%为D2等级,40%-45%为D3等级,25%-40%为E1等级,10%-25%为E2等级,10%以下没有等级。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高中文凭”(HSC)的考试分数和评估分数均根据原始分数转化为0-100的标准分数,学生每门课程的HSC分数分成六个等级,最高成绩是6级(HSC分数为90-100分),学生要求达到的最低标准是2级(HSC分数为50-60分),1级代表HSC分数低于50。
(三)相对位置评定方式
相对位置评定法是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在同类考生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来确定成绩等级,即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到低划分若干等级,规定各等级的学生人数百分比(通常为正态分布),根据学生成绩所处的区间确定其成绩等级。芬兰的大学入学资格考试是所有高中学生学习结业时均须参加的全国性统一考试,考生通过各门课程考试后,可获得大学入学资格证书,该证书记录考生通过的必考和选考科目的得分等级。得分等级为7级,从L(杰出)到I(不及格)。各等级的学生比例如下:成绩最好的5%为L级(7分),成绩次好的15%为E级(6分),依次类推,接下来20%为M级(5分)、24%为C级(4分)、20%为B级(3分)、11%为A级(2分),成绩最低的5%为I级(0分)。如果学生在某一学科考试中得到了I,则整个考试为不通过。韩国的大学修学能力考试(CSAT)是大学入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设必考科目和任选考试科目。2004年10月,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公布了《2008方案》,取消了以往大学能力考试的分数制,改用九等级制来替代,基于正态分布划分成绩等级,各等级有固定的人数比例。成绩报告采用九分制,成绩最好的4%学生被评为1分,成绩次优的7%被评为2分,接下来的12%被评为3分,再往下的17%被评为4分,20%被评为5分,17%被评为6分,12%被评为7分,7%被评为8分,成绩最低的4%被评为9分。
发达国家的大学入学考试成绩或资格证书成绩的等级制评定方式虽然不尽相同,但从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角度来看,本质上可分为绝对评定和相对评定两种类型。其中,标准参照评定方式和分数等级评定方式属于绝对评定范畴,相对位置评定方式则属于相对评定范畴。在相对评定方式下,各等级学生所占的比例是固定的,其理论依据主要基于认为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是呈正态分布的,因而正常的考试成绩也应服从正态分布。在实际中由于试题难度的偏离和学习者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差异,用严格的正态分布规律来评定学生的成绩等级并非十分准确。因此,各等级学生所占比例的设定一方面根据某种实际需要(如国家希望达到各等级的学生百分比),另一方面要考虑学生水平、试题难度等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
三、关于新高考改革方案中部分科目成绩等级呈现的探讨
作为高考招生录取重要依据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等级设置和比例分配由各地根据教学质量要求和命题情况等确定,需要各地按照改革总体精神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
(一)对新高考改革方案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等级呈现的审视
在新高考改革方案中,由于统一高考的3个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分别采取分数和等级两种不同的评定方式,为高考总成绩的计算带来一定的困难。那么是否需要将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照某种方式将等级转换成分数,再计入高考总分呢?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值得商榷。
首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按等级评定后再次转化成分数,有悖国家总体方案设计的初衷。本次高考改革的重点是破解“唯分数论”,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确导向,减轻学生的应试压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高校科学选才。其中,统一高考成绩采用分数评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采用等级评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采用书面评语的定性评价方式。等级制评定方式的采用意在模糊同一等级之间的分数差异,消解学生分分计较、分分必争的心理,将学生引导到全面、健康、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这是改革设计的初衷。若将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由等级再转换成分数,并与语文、数学、外语3科分数一起计入高考总分,则又全面回归分数制,再次陷入以分数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标准的窠臼。
其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实行等级评定后,再次转换成分数将对部分学生造成不公平。当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等级相同时,他们的原始分数可能不同,再次转换成分数后,同一等级的学生分数变为相同,因而会产生部分学生有加分或减分的情况。这种由于等级转化产生的分值变化计入总成绩后有可能改变考生成绩的排名,从而影响考生的录取结果。
再次,本次高考改革方案中增加了学生对考试科目的选择性,允许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上海、浙江的试点方案中均规定,考生选考科目只需1门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之内,即符合报考条件。由于可以自主选择,考生所选的3个科目将不尽相同。即使报考同一院校(专业)的考生,其选考科目也可能并非一样,不同科目组合的成绩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因此,学生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选择性决定了这些科目的成绩不能简单量化对比,保持等级制所蕴含的相对模糊性是改革设计的应有之意。
(二)关于新高考改革方案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呈现的建议
从教育评价的功能来考察,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三部分的呈现方式不同,在高校招生录取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有区别的。基于高考的选拔性质,统一高考成绩实行分数评定,区分度高,便于排名和比较,可以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基本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实行等级制评定,有一定的区分度,应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反映学生思想品德、个性禀赋、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情况,采取档案记录的定性评价方式,是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三者分别采取定量、半定量、定性的评价方式,各自发挥在高考招生录取中的不同功能。高校招生应在对考生的统一高考成绩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比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等级水平,然后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从而对考生的知识、能力、个性、特长、品性等作出全面评价,达到科学选拔人才的目标。
广东2020年出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改革方案后年出炉,广东高考五年后不分文理科,具体下面跟小编来看看。
广东版高考改革方向确定了!经教育部备案同意,3日,省政府颁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我省高考将统一实行3+3的考试模式,英语科、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考。
按照计划,我省2019年出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并从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新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2021年开始实行新高考方案,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今明两年入学仍执行目前方案
《意见》提出,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本科院校招生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实行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和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考试方式。
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分值不变,每科满分150分。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所报考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推动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考外语科目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学生选择最好成绩使用,以减轻学生集中应考压力,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提醒,现在在读高中学生及2019年、2019年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仍执行目前高考方案。在实施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前,这几年过渡期,各中学和考生要按照目前的高考方案要求安排好教学和备考工作。
本科高职考试录取将相对分开
《意见》还提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逐步实现考试的内容、形式、时间安排和录取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对分开,本科院校实行统一考试,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让学生尽早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使部分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同时,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即可概括为两依据、一参考。探索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改革,按照统一高考成绩、高校测试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各占一定比例计算综合成绩,由高校按照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根据教育部的总体部署及《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鄂政发[2009]63号)精神,2009年秋季,湖北省普通高中全面启动了课程改革实验。自2012年开始,湖北省实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后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新高考”)。
根据教育部批准的《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2013年湖北普通高考科目设置继续实行“3+X”,“3”为语文、数学、英语,由我省命题;“X”为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外语科目中,小语种(俄、日、德、法)也仍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题。
为了做好新高考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的衔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推进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按照省教育厅的部署,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组织成立了以学科教学专家、学科命题专家为核心的研究队伍,以教育部颁布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为依据,结合我省新课程改革的实际,在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在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反复探讨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湖北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力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理念和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体现普通高校选拔人才的要求,保持湖北分省命题以来的命题特色。《考试说明》既是2013年湖北新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指导中学教学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
《考试说明》按照考试科目编排,各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考试性质、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
在编写《考试说明》的过程中,命题、教研、教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有关同志,为探索适合湖北教育特点、推进湖北教育发展的新高考命题思路和方法,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教育部考试中心、省教育厅的各级领导也给予了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听取并采纳了来自教学一线的宝贵意见。这本《考试说明》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此,谨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湖北省新高考命题研究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导语】
无锡市教育局《无锡市进一步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实施意见》,三年后无锡市中考将迎来新变化。根据中考改革方案,从2022届初中毕业生(2019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升学考试科目增至8门,总分由原来的530分调整为750分,考试时间调整为三天(6月16-18日)。
■中考科目、时间、总分均有增加
新出台的中考方案继续实行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办法,从2022届初中毕业生(2019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中考考试总分共计750分,考试科目由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体育,调整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共8门。其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6科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英语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两种形式,体育考试采用现场技能测试方式进行。
考试科目的分值也有所变化。语文、数学试卷总分由现在的各130分调整为各150分。英语考试总分由110分调整为130分,其中闭卷笔试部分为100分,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部分为30分。物理与化学分卷考试,物理试卷总分为100分,化学试卷总分为8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总分各为50分。体育考试总分由30分调整为40分。
随着考试科目增加,文化科目考试时间也随之延长,考试日期由原先的6月16日、17日两天调整为6月16日、17日、18日三天。其中,语文(150分钟)、数学(120分钟)、英语(100分钟)、物理(100分钟)、化学(100分钟)各安排半天,道德与法治和历史两门科目安排半天同场分卷进行(共120分钟)。
■计分科目增加,学校向课堂要效率
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人介绍,中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有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也与今年上半年我省出台并实施的高考改革方案有关。为发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科核心素养、适应新高考等,无锡市及时跟进调整、制定中考改革新方案。
调研取经
专家们调研了美国、日本、欧洲、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的高考形式,分析发现,尽管各国及地区在具体考试形式和内容上千差万别,但究其核心,突出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已成为全世界高等教育在选拔学生时的重要标准,这一标准也相应体现在*高考新方案的制定中。
国内已实施新高考的省市也是命题专家们关注的重点。*是全国第三批进入高中新课程的省份,在此之前,已有11个省、市、自治区进入了高中新课程。从20*年起,考试院新高考方案调研组的专家们奔赴各试验区,对各省市新高考施行情况进行系统调研,包括对旧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教材进行详细对比,形成了一系列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与高考相关问题研究的报告。
与此同时,在*市,一项在4000名高中生和2000名高中教师中展开的问卷调查也在铺开,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市高考改革调研报告》应运而生。在强大的调研数据支持下,*新高考方案轮廓逐渐形成——扩大高校招生自、为学生减负、分类考试、建立多元化考试评价制度等关键词出现在方案制定者们的思路中。
第2
理论论证
“*高考新方案经历了六个方面的调研。”昨天,在*新高考方案的会上,*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介绍起两年来考试院在制定高考新方案时经历的一系列工作,如数家珍。
早在20*年,*在进入高中新课程时就宣布,3年后实施的新高考方案将是一份由教研专家、一线教师、招生考试专家等共同参与制定,并广泛听取各界意见,科学、可行的方案。
如何体现方案的科学、可行性?作为方案主要制定部门的*教育考试院开始了周密而细致的调研工作。臧铁军是*教育考试院主管高考命题的副院长,据他回忆,方案在制定伊始是理论论证工作。“对国内外高考改革总体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对国内外高考改革总体趋势进行系统研究和论证。”
第3
集思广益
经过一年半的广泛调研、酝酿,*市高考新方案征求意见稿渐渐浮出水面。2008年秋季起,对*高考新方案的征求意见工作渐次展开。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参与征求意见的人士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区县教委主任、教研员、高中校长、一线教师,甚至学生代表……参与的人数已无从算起,但所有参与讨论的人的意见都被考试院工作人员一一记录下来,成为方案充实、修改的参考。
西城区教委副主任李燕玲作为区县教委负责人代表曾参与过其中一次座谈会,她清楚地记得那次座谈上,各区县教委主任们在谈到“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招录取中究竟占多少比重”时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综合素质评价是高中新课程的亮点,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新高考方案应该体现这个变化,但在具体操作形式上产生了分歧。臧铁军也参与了那次座谈会,他一一听取了各位负责人的意见后,谈了他的看法:“综合素质评价确实重要,但它的可信度如何保证?若是作为录取的实际参考,那么算多少分才合适?”两个问题抛出,问得刚发完言的李燕玲哑口无言。确实,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在社会诚信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的时候,简单地把综合素质评价量化到高考录取中的做法势必会引起更大的风险。
第4
稳中求变
初次拿到*新高考方案,很多人的第一感觉都是“改革的力度似乎小了点。”但在*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们看来,这恰好是*方案的一大亮点。<,o:p>
作为全国第三批进入高中新课程的试验区,*在改革之初就明确提出“稳步推进”的概念。在昨天的新闻会上,臧铁军也表示,重点突破、稳步推进是*这次高考改革方案的重要精神。
高职招生是方案中改革力度最大的部分,也是突破口,这个变化经过了3年的磨合试验。20*年,*市首次在9所高职进行自主招生试点,学校完全脱离高考成绩招生,考生根据专业学习意愿选报学校,通过学校组织的面试和笔试来决定是否录取。这一新的招考模式在当年被称为“吹响了高考改革的号角”。
高职自主招生试点进行了3年,考试院跟踪调研也进行了3年。专家们发现,通过自主招生形式,学生学习兴趣能够与专业很好结合,学校在招生时能对学生个性特长进行甄别,确定他们是否符合专业学习需求,学生、学校双向选择很好地解决了高职新生报到率低的状况。于是,由考试院起草的一部20万字的针对高职招生改革的报告出台了,这为新方案中高职改革方向提供了最为科学、客观的理论和事实依据。
今年初,经市委市政府、教育部审批后,*高考新方案正式公布。
教师摸索中等待新方案
两年前的9月,随着高一学生开学,*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对于在一线授课的教师而言,这两年的教学生涯带给他们很大的挑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同时,“新高考到底怎样考”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各种版本的消息经常传来,但官方却一直未正式。两年来,从混乱到紧张,从满怀期待到从容等待,教师们对新高考方案的态度体现在了教学过程中。
尝试
开启“研究性学习”
“每个老师都很兴奋,因为对学生来说是件好事。”
最近与一家辅导学校签订教学协议后,陶定一直很闲。学校说如有学生需要辅导,就给他打电话,但一个多月过去了,对方却没有回音。
两个月前,陶定从*十四中的语文教师岗位上退下来。到现在,他还清楚地记得20*年5月底参加*新课改教师培训的情景。授课人是新课标的编者,地点在九华山庄,当时他任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
培训针对各科老师分开进行,新课标的编者们就新课程的构思过程和想法与老师们详谈。那次培训规模小、时间短,但是,却给对新课改没有任何概念的高中老师们“第一次感性认识”。
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新课程内容将课堂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保证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层次、分类别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内容。
新颖的课程和学习方式让老师们充满了新奇感,对课改前景满怀向往。“每个老师都很兴奋,因为对学生来说是件好事。”陶定说。
新课改也不全是无章可循。根据新课改内容,高中新课程每科都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组成,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因为没有范例可借鉴,老师们就按照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和自己的理解尝试着来。
实践
40多个“阿Q精神”
“教了这么多遍《阿Q正传》,从来没有人想到这一点。”
作为语文教研组组长,陶定身体力行,在组织研究性学习课程上下了很大工夫。
一套研究性学习的大概步骤如下: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正音正字。阅读后分成讨论小组,议题由老师指定。下一步,各小组阐述自己的结论和理由。最后,老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点评,对表现出色的小组给予奖励。
“印象最深的是《阿Q正传》。”陶定说。
当时他提出的要求是,让每个小组找出课文中最能体现“阿Q精神”的细节。学生们共找出四十多处,除了类似于“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我总算被儿子打了”之类明显的言语和动作,学生们将许多先前教案没有提到的细节也拎了出来。
有一个学生指出“哭丧棒”的情节。“哭丧棒怎么能体现阿Q精神呢?”陶定有些奇怪,学生解释道,哭丧棒是出殡时孝子们拿在手中的仪仗,阿Q骂“假洋鬼子”拿的手杖是哭丧棒,意思就是“儿子打老子”,本来是被别人欺负,现在反而成了“孝子哭父亲”,这是经常体现在阿Q身上的自欺欺人。
“我后来特别表扬了他,教了这么多遍《阿Q正传》,从来没有人想到这一点”,陶定高兴地说,学生能够主动丰富课外知识、愿意开动脑筋,这是新课程带动学生积极学习取得的明显进步。
困难
课时明显不够用
“不敢多做研究性学习,光备课就吃不消。”
几次研究性学习下来,教学课堂由“一言堂”变成老师引导、学生主动讨论的集体学习,知识点掌握也更加牢固。但是在实践中,老师们在欣喜之余也同时发现,新课程开展中遇到了一些一时难以解决的困难。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时不够。
“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留给其他章节的课时就相当紧张了。”十四中高三数学教研组组长*说。数学科目调整后,学习内容注重与大学课程的衔接,模块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覆盖面更广。高一高二每周只有四个课时的数学课,让老师感觉教学压力徒增。
为了能按时完成教学进度,老师们在课堂上就不能像以前专门留出时间讲解题方法、深挖知识点,而只能“点到为止”。尤其是高一高二阶段,基本上没有时间单独讲题。进入高三后,课时比较充裕,老师才能进行系统的巩固加深。
和数学相比,语文的研究性学习占用时间更长,每次都需要四到五个课时,以至于下次讲课时,老师只能把几篇课文放在一节课讲完。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备课量的增加。
按照平常的进度,课文通读,给学生讲一下文章中的几个重点,然后指出课文主旨、人物特点就可以了。
研究性学习可没这么简单,老师要把整篇课文涉及的知识点全部了解清楚,仅仅翻看教参根本无法应付。
陶定是有着10年教龄的语文老师,但每准备一次研究性教学都会耗费很长时间,老师还要留出精力掌握整体进度。所以“不敢多做研究性学习,光备课就吃不消”。
“慢慢地,研究性学习不像前两年那么火了。”陶定说。
探索
培训每一位老师
“教师们两年里的‘学习’,确实摸索出了一些好方法。”
作为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年12月敲定实施时间到20*年9月正式启动,*市教委联合各个部门做了周密的准备。首都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的专家在20*年、20*年深入课改实验区几十次,了解课改进展情况。
即使这样紧锣密鼓地筹备,接手新高一,老师们还是感觉到了“混乱”。
对于新课本,*有自己的想法:新课本扩充了知识,但体系不如老课本完备,有些模块之间衔接不上,且模块内容需要课时长。
相比之下,学生的负担骤然减轻。选修和必修相结合,使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比以前容易。但是,学习变轻松也会带来问题——许多学生高一高二很快乐地过去了,到高三压力突然上来,身体和心理都承受不了。
种种情况的变化接踵而至,造成了考生和家长的不安,他们不清楚*市的新高考会有哪些变化,也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
对此,教委、学校和老师只能尽最大的努力把风险降到最低。
在新高考正式实行的前一年半,*就对外了“安民告示”:*市2010年的高考将以“稳定”为主,总体难度将不会超过旧高考。
大规模的教师培训后,*市教委组织各方面专家、教研员、命题者和培训者共同制订了16门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每一位老师教授新课程之前都要进行“培训”,各区和学校一次次请调研专家、编者解读新课程,听双方讲述编写意图和情况。
教师们在这两年里的“学习”,确实摸索出了一些好方法。比如高三的总复习阶段,数学科目集中做专题的研究性学习。由老师提出研究问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推导原理等等。
在看不到指挥棒的两年多时间里,*300多所高中的老师与学生只能慢慢探索。
忧虑
担心学生受不了
“学生反映‘太累了,这个礼拜下来要不行了’。”
今年9月开学,高三的教学计划已经制定完毕,但高考方案依旧不见,老师们只好“边计划边等待”。从新高一到新高三,*担心了两年——学生们学得如此轻松,高考的难度却有可能不会降低。尽管两年中大家都不曾掉以轻心,他仍坦言,对明年的高考“没信心”。
“高一高二快马加鞭学新知识,高三开始消化,但消化完还没来得及深化,就该上战场了。”*说,老师的压力极大。这种压力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盲目,不知道考试的重难点和方向;其次,轻松度过高一高二的学生能承受最后一年的磨砺吗?
高三开学后一周,很多学生反映“太累了,这个礼拜下来要不行了”。
毕竟是有着13年教龄的老教师,经历过短暂的慌乱和重压之后,*的心态已经趋于从容,“该想到的我们都想到了,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学,包括学生考得不好老师怎么帮助,只怕学生们突然置于高三的重压之下,他们会承受不了”。
由于高中新课程各科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所以各省份新高考的统一考试内容也都包括必修模块与部分选修模块,且以必修模块为主。尽管各地选修课程开设情况不完全一致,但目前被纳入高考范围的选修模块都属于选修Ⅰ课程系列。除了*省2009年高考暂时对选修课程指定必考外,其他省份基本上都采取了选修、选考的命题方式。
共同点之二:统一考试科目的设置都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主体
“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是近年来我国各省份高考统考科目设置的主流模式。由于高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本着积极、稳妥的改革方针,20*年*、*,2009年*、*、*、*与*的高考改革方案都保持了原有高考模式的延续性,即将统考基本科目都设置为“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省的文史类考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理工类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也是以“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为基础,只不过把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所含的学科分开考试而已。*省20*年~2009年高考方案中的文科基础(政治、历史、地理占70%,物理、化学、生物占30%)与理科基础(物理、化学、生物占70%,政治、历史、地理占30%)则是对文科综合与理科综合的拓展,但2010年*省又将回归到“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模式。
共同点之三: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标准,逐步构建高校招生录取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
为了体现多元评价的特点,*、*、*、*、*、*与*等省(市、区)的高考改革方案都无一例外地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了高校招生录取综合评价体系,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依据。如*省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方面评价,以学生主要行为表现的实证材料为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及其实证材料进入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不同点
不同点之一:*省、*省、*省的考试科目有自己的特点
*省自20*年高考开始,增加了一项基本能力测试,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分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必做题考查必修内容,选做题考查选修内容。
*省20*年高考采用“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与其他省份相比较为复杂。其中的“3”指语文、数学、外语统考科目(语文、数学每科160分,外语120分,总分440分。包括语文、数学各设附加题40分),“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选修测试科目两科与必修测试科目5科。
*省2009年高考则实行在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第一层次招生院校、专业为全国重点本科院校(包括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高校等),统考科目在“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基础上,加试自选模块;第二层次为普通本科院校、专业,统考科目维持了传统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第三层次为高职高专院校,统考科目只测试“语文+数学+外语+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考生自主选择报名和参加考试的相应类别,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
不同点之二:各地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和对其成绩的运用方式不同
*、*、*等省市实施全部科目考试,考试科目覆盖了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等11个科目,基本上都采用A、B、C、D等级制的方式来呈现考生的成绩;其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参考依据。其中,*省2009年高考还明确要求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C等级或补测合格,方能被二本及以上院校录取。大多数省份都鼓励高校在高考分数相同的考生中,优先录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A等级多的考生,而*、*等省的学业水平考试则实施部分科目测试。
*省的学业水平考试称之为基础会考,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实行文理科“反向考试”。文史类、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理工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学科的基础会考。其成绩折算为10%的分数(满分40分)计入高考总分。
*省20*年的“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7科,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科(文科必测历史、理科必测物理,再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一科),剩余的5科为必修测试科目。不同类别的高校在录取时对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设置不同的等级要求,且7科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为6A且技术合格的考生增加10分投档。
不同点之三:各地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各有特色
除了*省20*年高考针对不同类别的院校设置不同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门槛、*省2009年高考实行分类测试与分批选拔之外,*省2009年高考积极探索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在将高中毕业生的综合评价结果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的同时,还积极开展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经批准试点的高校,可划出一定招生比例,试行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测试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的选拔办法;符合条件的高职高专院校可确定适当招生比例,依据考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与院校测试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招生选拔模式的改革。
*市2009年高考方案规定:“本市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试行自主招生,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达到试行自主招生学校(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校以自行组织的专业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实施录取工作;被试行自主招生学校(专业)录取的考生可以不参加高考。”
教育部指导意见为高考改革明确方向
20*年1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是各省份制定与调整高考改革方案的基本依据。该指导意见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主要任务界定为:“促进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促进国家统一考试改革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相结合,促进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
具体地说,该指导意见将本轮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明确为以下三项:
首先是建立和完善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并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
各地要加快建设在国家指导下由各省份组织实施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且切实做到可信可用,逐步发挥其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对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客观评价,以及为高校招生选拔提供参考依据的作用。
其次是进一步深化统一考试内容改革。
考试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考试内容要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再其次是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选拔录取模式和方式改革。
关键词:“3+3”新高考方案;地理等级性考试;高中地理教学
2016年是上海市高考改革方案过渡的一年,高三学生迎接最后一次“3+1”模式的高考,高二选考地理的学生按照2017年“3+3”高考模式,迎接的是地理学科的第一次等级性考试。新高考方案下学校、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高中地理的教学环境、师生心理面临哪些变化,需要采取哪些应对策略? 本文就几个问题略做探讨。
一、从“+1”到“+3”――高考方案变在哪
上海市的“3+1”高考模式执行了30余年,高考成绩总分满分600分,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理科考生可选择物理、化学、生物中的一门学科,文科考生可选择政治、历史、地理中的一门学科,加一学科满分150分,考试时间2小时。
按照《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7年起实行“3+3”高考模式,高考成绩总分满分660分,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不变,考生可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学科中任意选择3门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
3门等级性考试科目的成绩在计入高考总分时由两部分组成:学业水平考试合格即可获得40分基础分(未参加等级性考试则不能获得此项基础分);学生再参加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照考生总体划分为5等11级,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见表1)。
2016年地理学科成为高二年级率先实行等级性考试的科目,这是因为按照新高考方案,学生只有在取得学业水平考试合格后,才能参加该学科的等级性考试。学生在高一结束时已经完成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而其它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需要在高二结束时进行,这些学科的等级性考试要到高三进行。所以,2016年只有地理一门学科可以参加等级性考试。
二、上海市地理等级性考试情况如何
2016年5月,上海市有34 417名学生选择参加了地理等级性考试,占该届学生总人数的63%(上海市教委公布的数据)。考试卷面满分100分,试题结构是选择题40分(单项选择题20题)和综合分析题60分,考试时间1小时。考试难度最终与事前上海市教委宣布的难度系数0.75非常吻合,卷面满分100分的试卷,平均得分约75分,但最后学生得到的成绩只是一个等第,无法知晓个人的原始分数。
按照等第划分比例和计分,全体学生平均等级得分为15分,加上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获得的40分基础分,全体学生地理高考的平均得分是55分。抽样选择了几所学校参加地理等级性考试的学生比例和考试等第结果见表2。
可以看出,各校选择地理学科等级性考试的学生比例有许多差异,从69%到100%各有不同。考试结果的等第分布有明显差异,学校X1是一所市示范性高中,A、B等第人数比例较高;学校X2是比较接近总体平均得分的一所普通高中;学校X5是一所生源较弱的普通高中,D、E等第人数比例较高(见图1)。
三、选与不选的矛盾――教学与管理难在哪
1.教学管理面临全体动员和自愿选择两难困境
等级性考试科目的选择,除了与学生个人兴趣特长有关,也与报考高校的专业限制有一定关系。以上海高校公布的招生信息为例,1 096个专业(类)的选考科目来看,学生选考物理的覆盖率为97.63%;化学为90.51%;生物为80.02%;地理为64.05%、历史为63.5%、政治为62.14%。从想报考的专业来看,地理学科似乎并不占特别大的优势,但高校招生时完全限制选考三门的专业不多,多数专业只要1门或者2门满足要求即可。
由于地理学科在高一就完成了学业水平考试,比其它学科提前一年率先实行等级性考试,这让地理学科占据了时间上的优势,选地理的学生到高三时只需选择另外2门学科参加等级性考试,相对而言高三的学习压力小一些,可以在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上赢得更多学习时间。
这种情况让许多学生在“3+3”科目的选择上趋向于选择地理学科,绝大多数学校选地理学科的学生比例占总数的60%以上,一些学校更是在家长和学生中动员,让学生全体参加高二的地理等级性考试,所以出现了表2中X2学校100%选考的情况。但是,动员全体学生参加高二的地理等级性考试,这很大程度上是方便学校教学管理的需要。学校的日常教学可以维持原来的行政班级,但是这恐怕违背了高考“3+3”给学生更多选择权的本义。因为这样,有部分学生属于被迫选择地理,学习比较消极被动、没有紧迫感,教师要保障教学质量则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如果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愿选择,则高二的地理上课时间需要安排走班,给学校的教学排课和班级管理带来新的问题。一些硬件好、场地富余的学校,在高二年级就按照学生3门学科的选择意愿,完全实行走班教学,因为学生选择的组合较多,几乎需要每天拿出下午半天的时间安排等级考试科目的走班教学,排课管理变得异常复杂,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教师的教研、校本研修等许多常规工作的时间都受到挤占。大多数学校因场地条件限制只能做统一动员,或者做出几种有限的组合给学生选择,以控制走班教学的课时数。
2.选考人数增多致使师资严重紧缺
上海原来“3+1”时地理高考考生一般只有几千人,有的学校没有地理高考班,或者高考地理只有1个班,这样以目前地理教师的师资储备迎接3万多人的等级考试,显然师资力量相差很大。而且2016年是原有的“3+1”高考模式最后一年,有高三的学校地理学科面临高一学业考、高二等级考、高三高考等多重压力,地理教师的教学任务特别繁重,师资不足问题尤为突出。
3.课时紧张导致教学反馈和训练时间严重不足
“3+1”高考模式下高三地理周课时一般8节,但高二阶段同时开设的科目较多,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都还没有结束学业合格考试,所以对于高二地理等级性考试周课时,多数学校只能安排3~4节,个别学校因为师资严重不足的原因甚至仅仅安排2节,而等级考试与原来高考相比,学习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大体相当,能够安排训练和反馈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普遍感到课时紧张,教学效果和质量难以保障。加上学生人数较多,作业和日常检测难以做到及时批阅,教学反馈不及时,甚至很少安排阶段性检测,教学效果的提升可望不可及,学生、教师和家长都有许多焦虑情绪。
4.没有考试说明导致日常教学和检测难度难以把握
习惯于以往的“3+1”高考有非常明确的考试说明,教师对于本次没有明确的考试说明和题型结构显示出很大程度的不适应。教师只能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对等级性考试应有较大区分度的预测来组织教学,日常检测也是延用高考能力立意的思路,试题情境的阅读文字量往往偏大,而1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常常导致学生答题时间紧张,教师和学生都有巨大的心理压力。
由于缺乏经验,从各个区县的模拟检测命题看,一线教师的模拟命题大都难度系数在0.5~0.6之间,虽然不少试题是参照以往的高考模拟试题做了许多简化和改编,对学生来说依然偏难,与上海市教委宣布的等级性考试难度系数0.75依然有很大偏差。
教学时间少、检测频率低是普遍现象。参加高二地理等级性考试的学生,其地理素养、能力和地理思维水平与以往参加“3+1”高考的学生有着明显的差距。这种延续以往“3+1”高考的教学经验,拔高教学和日常检测难度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有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到考前报名阶段最终放弃了参加今年的等级性考试。按规定缺考学生可以在明年继续参加地理学科的等级性考试(不能改考其它学科),但这也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麻烦。
四、等级性考试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和管理应该怎么办
根据2016年上海市高中地理首次等级性考试的实施情况可以发现,学科教学环境、师生心理都面临许多新的变化,需要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科教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应对策略,也值得大家今后认真研究和思考。
1.因校制宜引导学生理性选择等级性考试科目
由于各个学校的场地硬件条件、师资力量各不相同,需要引导学生理性选择参加等级性考试的科目,最好在尊重学生个体意愿、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兼顾学校的师资优势、硬件条件并做一些细微的引导和调整,尽量避免统一动员全体学生选择某一门学科,从而给学生提供发展空间,这才能真正落实“3+3”高考的本义。
而事实也证明,现在的学生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当学校的整体安排不能满足部分学生自主选择的意愿时,这些学生的学习往往带着被迫选择和排斥的消极负面情绪,给师生都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2.寻求合作解决师资紧缺问题
目前出现的师资紧缺问题,主要是学校层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一是积极挖潜,寻找师资。许多学校临时招聘地理教师、实习生和代课教师;二是做课时的加减法。削减高一地理课时,优先保证高二、高三的地理教学;同时高二的课时安排量各校差异也很大,周课时从2课时到5课时不等。即使有的区有统一的课时安排要求,也由于师资问题无法保证。三是高二地理课延迟到高三开。个别学校因为师资不足导致高二没有正常开设地理课,学生只能等到高三再同时面对“3+3”的三门学科的等级考试,原有的时间优势就丧失了。
这种师资不足的困难,某种程度上对地理教师就业是一件好事,因为不少学校积极引进地理教师。但另一方面,每年不定人数的选考,对学校管理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储备的地理教师多,如果选考的学生少,面临教师可能课时不足的矛盾;如果教师少,又面临开不出足额课时量的问题。这将是选考学科都会面临的问题。
除了学校自身想办法,上级管理部门还应该有哪些应对措施?能否以市(区)为单位,借鉴美国学区管理的一些做法,一些教师可以在学区范围内共用。如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实现一个市(区)的部分教师实现按照课程安排的各校灵活流动。当然,这些问题的真正可操作性确实会遇到管理和编制等诸多实际困难。但在这种选课背景下,完全让学校来承担师资压力确实有困难,流动不失为长远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种办法就是实现校际之间的课程互选。比较近的一些学校组成校际联盟,实现师资共享、课程互选,这样可以使学生选课和学校师资的矛盾得以缓解。
上海许多学校从2015年的高一年级开设生物课程,并在高一结束完成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这样以后参加高二等级性考试时学生就多了一种选择,他们可以选择地理、生物中的1门或同时选择这2门学科参加等级性考试。据推测,这样可能会分流一部分选考地理的学生,师资不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
3.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灵活应对新高考
(1)立足学科教学整体设计。 “3+3”新高考方案实施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研组、学科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思考、规划整个高中学段的学科教学设计。如高一地理合格考试的难度与以往相比有所降低,但合格要求低并不等同于低水平的教学,一些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思维训练还需加强,如果随意缩减课时、删减教学内容,起始年级的教学基础不扎实,后续参加等级考试学习的学生基础知识储备接近零起点,给后期教学将带来许多困难。
(2)渗透学科素养和能力培养。即便在起始年级的教学过程中,也要认真按照课程标准,避免单纯的知识传授,渗透学科素养和能力的培养,多引入时事热点、生活实际和问题情境开展教学,培养学生面对图表等非文本材料的阅读能力、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平时教学一定要做到讲练结合。对于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尤其要重视区域地理和系统地理的相互渗透、区域专题地图的补充、地理原理的领悟、空间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新高考方案下等级性考试的教学时间非常有限,很难安排时间对区域地理进行系统的补充学习,需将区域地理的知识分散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包括应对学业合格考试阶段的学习也是如此,地理教学应始终做到:以区域地理特征为背景,阐述系统地理的要义,以系统地理为灵魂,统领区域地理的探索。
(3)重视学生元认知水平提升。新高考方案实施后,即便是参加等级性考试科目的学习,教学的课时安排、学生投入学习的有效时间、学校组织安排的教学检测时间,与以往参加“3+1”高考科目的学习相比都有明显减少;加上学生等级性考试科目选择的差异,教学管理必然需要采取走班形式,学科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保障条件都大大削弱。如何加强学生在自主选择上的自觉学习意识,基于任务下的自主学习、反思及重建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元认知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4)养成简明扼要表达习惯。等级性考试计入高考总分,是选拔性考试,需要有一定的区分度,同样遵循能力立意的考试命题宗旨,试题也大都围绕新颖的情境组织设问。1小时考试的应答策略有哪些?这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平时养成对学习材料进行快速阅读的习惯,学会简明扼要地表达,这种有针对性的应答策略训练,还需在平时适当加强。
4.提升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并尽快配置阅卷系统
关键词:高中化学 高考复习 备考效益
高中化学科目是高考理综必考内容之一。当前,高中化学复习效率比较低。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没有讲究备考复习策略。其实,高考化学试题大部分是考查考生对高中化学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评估考生的学习发展潜力。为此,广大考生不要一味地沉浸在题海之中啃“硬骨头”,这样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收不到良好的备考效果。那么,如何抓好高考化学备考复习呢?笔者认为,广大师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打好高考化学这场硬仗。
一、注重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在新高考方案中占比42%左右 。为此,高考化学不能忽视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复习。只有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点才可以扫清高考化学备考复习的障碍,攻克高考化学难度系数比较高的“拦路虎”。在实际中,有些考生往往化学基本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导致高考化学成绩比较糟糕。考生应该要讲究基本知识点的复习,注重基本知识的复习实效,狠下功夫将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弄懂、吃透。然而,一些考生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去死记硬背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但是一遇到化学实际问题则难以入手。也有些考生总觉得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太抽象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摸透其中的“奥秘”。那么,该如何去记忆与理解这些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呢?关键在于深刻领会其中的关键字或关键词,只有这样才能学习与理解其中的本质及内涵。[1]
比如,对“勒沙特列原理”的认识,高中化学教材是这样描述的:“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大多数考生是通过背诵来强化记忆,然而这样一来只记住了文字的表层意思却没有深刻理解其中的深层内涵。假如考生对上述中的“改变”、“一个条件”、“减弱”等关键词进行深入研究,则会发现抽象理论原来如此生动有趣。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思考:第一,对影响平衡的外界条件而言,“改变”一词是指增大还是减小(升高或降低)?第二,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是否一定会移动?为什么?第三,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两个条件或多个条件,能判断出平衡移动的方向吗?第四,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状态都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如大气平衡、水平衡、生态平衡、贸易平衡、人口发展平衡等。一条原本清澈的河流日益受到污染,虽然河流有一定的自净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污染,但河流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的清澈了,这难道不是一个可以说明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减弱”影响,而非“消除”影响的实际例子吗?通过这番研究,相信考生对勒沙特列原理就有更深的认识与理解,可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解答这个知识点的题目的应用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二、 实施作业改革,提高备考效率
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以来,高考化学科目的考试比重有所下降,教师布置作业的量也越来越少,考生完成化学作业的时间也逐渐减少。在新的形势下,对高中化学作业实施改革与优化,是符合新高考方案的客观要求。实践表明,改正一道错题的意义高于做一道新题。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错题这个“工具”,引导考生认真做好错题题析。每次模拟等大小考,笔者就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布置作业,即让学生做好易错题的题析。为了节约学生抄题的时间,笔者要求学生直接在考试试卷上做出题析,并要求学生保存与整理好题析,平时多花点时间去复习与巩固。为了检查学生的错题题析的完成情况,笔者会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查阅或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笔者发现,学生在做题析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纠错与改错的感悟与体验,经常会受到许多启发。[2]
三、注重实验复习,提高实验文字表达能力
高中化学实验是理综考试化学科目的重要内容。但是,一些教师不重视化学实验的复习,也比较怕麻烦,没有花一些时间指导学生复习实验知识,致使许多学生对化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掌握不牢,做理综考试时遇到实验题便无法下手,许多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一见到化学实验题就直接跳过,直奔其他大题而去。实验教学中“讲实验”还是“做实验”,相应的学生对实验题应该有很不一样的分析能力。在高三复习中,笔者则常常告诫学生不要怕实验题,只要花点时间去钻研,每个学生均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分数。一些学生对高考化学实验解题中常见的化学用语经常使用不当,错别字严重:如“搞、伴、抹、融、容”,特别是搅拌的 “拌”字考生写错的最多。为此,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就加强学生对实验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规范实验表达用语,经常要求学生写出及掌握仪器名称与实验操作步骤,并通过投影,让所有学生进行点评。同时要求学生针对每一个教材上的每一个实验,都要学会从仪器,试剂,操作,现象,结论”等方面完整描述、规范表达,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文字表达能力。[3]
综上所述,高考化学复习应该讲究复习策略,厘清备考思路,有的放矢,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搞好复习。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准确把握高考化学考试新动向,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带领广大学生走向丰收的季节。
参考文献:
[1]李月英.化学高考复习策略与建议[J]. 高中数理化,2013(11).
【关键词】高考;改革;英语教学;意义
一、高考改革的背景
2014年《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然而,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比较强烈问题[1]。以高考为例,“一考定终生”等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加重了学生的生理心理负担。为了改变现状,提高考试招生制度的科学性,公平性等,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考英语改革的具体方案
首先,高考保持了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也就是说,仅从分值上看,改革并没有削弱英语在高考中的地位,并不是如网络上疯传的那样所谓“英语退出高考”。
其次,外语考试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这是高考外语改革最突出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引起误读的地方。英语一年两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成绩。英语仅仅是不放在统一时间考,而不是退出高考,变成打破“一锤定音”的先驱。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称,2017年英语退出高考一种误读[2]。
三、高考英语改革的意义
第一,就考试本身而言,一年两考能够提高高考英语的效度和信度。多次考试可以提高命题的科学性,参考答案的标准性,阅卷的严格性等保持考试效度的因素。同时,可以检验出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真实度,考试分数的一致程度,也就是信度。
第二,对于英语学科本身而言,高考改革更加强调了英语的工具性,强调了英语学习的实际效用和对学生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要求。在传统的应试模式下,英语的交际性和效用性被弱化,学生们学习的是“哑巴英语”。英语教育和英语考试对英语本身定位的不科学,弱化其交际属性是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积极性的一大原因。
第三,对于学生而言,一年两考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客观上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摆正学习观念,客观地认识英语学习提供了依据。高考让人诟病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高风险,“一考定终身”的观念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高考英语作为高考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率先打破这种模式。同时,对于一些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英语信心不足或者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而言,一年两考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进步空间。另外,英语一年多考,考试内容和题型等更侧重于考察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从时间跨度上贯穿了学生的整个高中阶段,以往到了高三阶段,靠背单词语法句法等猛烈突击的方式恐怕无法再适应考试。
第四,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一年两考政策也减轻了家长的心理负担,便于不同的家长因材施教,在孩子的英语学习方面,采用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比如,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孩子,家长可以相对放松对孩子英语学习的监督,在课余挪出相对多的时间去学习薄弱学科。而对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孩子,家长同样可以因地制宜,让孩子参与更多的补习,有针对性地对孩子的英语学习进行课余辅导。
第五,对于英语教师而言,一年两考政策有利于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更加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英语高考的命题将越来越侧重于考察学生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例如,四川省将在2016年恢复停考8年之久的听力。
第六,对于高校和招生单位而言,高考英语改革打破全国高考英语“一张卷”模式,有利于提高高校招收人才的“精准性”[3]。
四、高考英语改革对英语教师和学生的启发
首先,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应当尽可能地树立积极的心态迎接改革。一些英语教师根据网络上对高考英语改革的误读而担忧,认为英语改为一年两考,甚至是在某些省份的降分,分等级等举措是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弱化英语教学的信号。老师首先要明确的是,英语改革历经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在持续当中是无法改变的现状。然而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不会改变。英语教师应该对改革树立信心,坚定自己对所从事的事业和所教学科的信心。同时,英语教师还因更加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兴趣的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就像“剂”,有了它发动机才能转动起来”[4]。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当努力揣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运用任务型教学等提高学课堂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此外,教师应当重视传统英语教学中所忽略的内容,例如口语和听力技能的训练,这些正是英语工具性的必备要素。其次,对于学生而言,要端正学习英语的态度,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首先要端正心态,既要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也不可对它过分夸大。要在学习系统中,平衡英语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努力做到全方面的学习和发展。其次,学生要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认真跟随教师学习的前提下,学生应当避免死记硬背,大量做无意义题目等不科学的方法。以背单词为例,学生应当学好音标,了解一定的构词法,从读音和构词上入手,再运用联想法等方式科学记背单词。
作者简介:刘影(1991-),贵州贵阳人,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9.3.
[2]“英语退出高考”为何一再被误读[EB/OL] http:///special/wdwygk/, 2015-5-21.
浙江省教育厅表示,实施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以来,全省绝大多数普通高中学校在学校课程体系规划、选修课程建设、统筹安排三年课程、学生生涯规划指导、教学班管理以及选课走班教学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按照浙江高考改革方案要求,浙江省在每年4月与10月分别组织一次学业水平考试选考(除语文、数学之外的科目),在整个高中阶段,每个学生的每一科目都可以考两次,并自己选择计分的选考科目。与此同时,成绩计算也不再以卷面分数为准,而是以等级计算:在学考合格前提下,从起点赋分40分到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等级是按照成绩在当次考试中的排名确定。如成绩在当次考试排名的前1%,赋分100分;排名在前2%,赋分97分,以此类推。2016年10月,浙江学业水平考试选考成绩公布,对2017年的浙江考生来说,这是他们最早知道的一部分高考成绩。
北京大学教授文东茅通过多次调研发现,改革试点两年来,学生和家长已经在切切实实地感受着改革的益处:选考科目“七选三”,使得80%的学生感受到了不受传统理科、文科固定科目组合约束的自由;对于“技能型”考生而言,可以免于高考的重负,只凭学业水平考试或职业技能测试成绩参加高职院校提前招生;对于大批“特长型”学生而言,可以在高校自主招生、“三位一体”招生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可以说,高考改革的阳光已经由聚焦拔尖人才转向了各类人才,可谓善莫大焉!
不过,在新高考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据《光明日报》报道,学生学习节奏更加紧张,负担加重。温州某中学姚洋同学这样描述,“高二就得冲刺了”。一位老师分析了一般的应考时间图,“高二10月的考试,大家都没准备好,把学考不计分的科目先考掉。高二4月的考试,主攻选考,高三10月第一次英语高考加补充选考。”各个学校都在研判如何运用规则获得更好的成绩。比如,在同一次考试中,杭州某中学高二年级500多人中有150人参加了技术科目的选考。该校黄校长介绍:“学校生源不占优势,选考物理、化学等科目基本没有优势。我们就打个时间差,首考就选考技术科目。为此,学校把原本高二开始的通用技术课程提前到高一,和信息技术课一起上。师资紧张,就从职校聘请老师,减少一些其他学科课时。”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表示,学生理想的状态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扬长避短,文理交叉,选择自己最擅长的3门作为选考科目。然而,由于多个利益相关者的现实复杂情况,中学很可能不会允许学生去“自由选择”,而是代替学生进行选择,在选考科目中整体性地选择本校师资力量最强(或顶尖学生最擅长)的3个科目,然后将全部资源投入到可能产生成绩最大化的这3个科目上,对学生进行集中强化训练,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压倒性优势。
秦春华的担心在现实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印证。2016年10月,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专门发出《关于纠正部分普通高中学校违背教育规律和教学要求错误做法的通知》,通报了前阶段出现的错误做法及表现。
1.并开科目超过要求。高一年级每学期开设的学考科目超过8门,抢赶教学进度,严重加大学生课业负担。
2.限制学生选择权。在高一年级结束时,强制要求学生确定所有3门选考科目,限制学生自主选择时间,或用所谓的“选考套餐”限制学生选择范围。
3.挤压选修课程课时。各年级每周选修课程课时比例少于20%,或用考试科目暗中替代,甚至搞“阴阳课表”。
4.考试前全面停课复习。在学考选考前,不执行既定的教学安排,全面停课,集中时间搞“学考会战”。
5.延长教学时间。增加课时,占用学生晚间和节假日时间组织复习。诱导或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培训机构各类迎考学习。
针对这些问题,浙江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切实正视师生和社会呼声,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准确把握统筹教学安排要求,坚决制止各类错误做法。
1.严格控制每周课堂教学时间。学校每周课堂教学时间不得超过26小时,即每周35课时(按每课时45分钟计)或每周39课时(按每课时40分钟计)。其中列入课表的固定自修课、活动课也属课堂教学时间。严禁周末和节假日补课。
2.统筹安排三年教学计划。学校要统筹安排高中三年的课程,注意教学时间安排的课程之间、年级之间的均衡性和学科学习的可持续性。要按规定开足开齐必修课程和必须选修课程。高一年级每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10门科目中,并开科目不得超过8门。要根据师资、教室等实际情况,统筹合理安排必修课程分层教学,禁止集中时间赶进度搞“学考选考会战”。
3.确保选修课程足量开设。学校应不断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加强必修与选修的有机融合,努力提高选修课程质量。坚持深化课改不动摇,做到每周选修课时比例不少于20%,防止为应对学考或选考挤压选修课程课时。
4.引导学生逐步明确选考科目。学校要切实实施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开设生涯规划课程,组织开展职业讲座、职业体验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选择。要加强对选考的指导与引导,切实尊重学生的选择权,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时间,不得限时要求学生提前确定选考科目,不得强制为学生确定选考科目。
5.全面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学校应保持行政班级的稳定,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学班管理制度。要淡化选考组合,不得根据学生选考组合重新划分行政班。要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充分利用行政班教室、实验室、功能教室、图书馆和学校周边社会公共资源开展走班教学,尽可能满足学生选课需求。
6.加强宣传引导。学生入学时,学校应及时介绍有关学校三年教学安排的相关情况,帮助学生和家长全面理解高中学习的全过程。要详细宣讲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精神和具体政策,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形成家校共同育人合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立国认为:“新旧高考对比,新高考选择权大了,但学生未来要承担的风险与责任也增加了。部分家长及学生不知如何选择科目以应对考试方式的变化,因此有意见和疑问,这都很正常。我相信随着高考改革的持续推进,这种疑问、忧虑在实践中会慢慢缓解。”他同时指出,师资配置合理化、分层分类教学和走班制的探索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设计,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努力方向。
北京大学教授文东茅呼吁,一定要善待高考改革!改革就意味着风险和奉献。改革需要有先行者,浙江和上海就是这敢于吃螃蟹的勇士。面对各种新现象、新困难和问题,大家出现各种焦虑不安,都应该视为正常现象。实践表明,这种焦虑情绪在2015级高中生中就已经明显减少。
一、呼声:取消学考的缘由
1.学考加重学生负担
人们常用“又多了一个年级的学生坐牢”来形容学考加之于学生身上的负担。的确,考试是工具理性的产物,并始终带着工具理性的色彩[1]。在我国,基本上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按照这种逻辑,我们不难得出学考加重学生负担的结论。在访谈中,当我们追问学考是如何加重学生负担时,多数被访谈者都提到“多一种考试,学生要复习,自然就多一种负担”。
而我们的问卷调查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学考加重学生负担的观点,在问卷调查中,笔者设置了题目:“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后,您觉得学生(自己)的学习负担如何?”统计结果显示如表1,有82.5%的教师及78.7%的学生选择了“负担很重”或“负担比较重”。那么学生的压力到底来自何处?为能更好地了解情况,我们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赣州地区赣县中学李姓同学的回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说:“学考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不认真准备吧,它的成绩真的与高考挂钩怎么办?认真准备吧,要是不与高考挂钩,那岂不是浪费了,况且我目前对考试的难度、范围、题型都没概念,我们是第一年考试,没有往年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也不知该从哪入手准备呀?”可见,学考成绩与高考挂钩的可能性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不少心理压力。此外,学考考试时间的安排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业压力。江西省学考一年安排两次,分别在每年的一月底和六月底,而此时也正好是学生期末考试的时间。
2.学考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
也有研究者认为[2],学考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是对学校学分认定工作的不信任,应该取消。学分管理是此次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它指出了一种更具弹性的课程管理模式发展的新方向,为实现普通高中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提供了可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从理论上说,学校将根据学生学习的程度和进度开设不同的课程,学生将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课程,可以说灵活性是学分管理的最大特点。而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在统一的时间进行统一的考试,其实质是在很大程度上对学校的教学作出了统一的规定。这种统一性与学分管理之间的矛盾将难于调和,所以应该取消学考。笔者也曾持此观点[3]。此外,也有研究者还认为,学考制度的出台与学分管理在学生毕业资格上也发生了冲突,是对学校学分认定的不信任。学考制度出台前,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既可毕业,出台后,不仅要修满学分,还须通过规定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方可毕业。
3.学考实际效用低下
学考实际效用低下是取消学考的又一重要理由。学考以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高中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发展为美好初衷。然而,现实中,这一美好初衷正在被疏远甚至遗忘。在大多数省份的新高考方案中,学考只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依据,也即学考与高考是“软挂钩”。也就是说,当下学校、老师和学生从学考中收益甚少,学考在现实中没有得到切实的实行。“源于会考但未必高于会考”可视为对学考现实处境的良好概括。在“高考成功文化”的文化背景下,其效用的低下使其“高考装饰品”的角色与地位难以改变。这种地位又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其在其他方面的改革,如其组织和实施方面的诸多问题使其过程的虚假和欺骗性依然严重,其学业标准的缺位及内容改革思路的模糊使得人们指责其“低水平重复考试”的声音有增无减。
此外,学考的分数报道难于提供有用的信息。各省、市的学业水平考试通常是通知学校学生获得的等第,没有纸质或电子版的分数报道;有些省市虽然有纸质或电子版的分数报道,也只是每门学科的成绩及总分,或每门课的等第,没有任何关于学生学习和学校教学、课程绩效的信息[4]。也即学校、学生难于获取关于自己除分数或等第外的其他具体学习的信息,也就更谈不上据此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或学习了,而理想的考试应该兼具评价与发展的功能。
二、审视:取消学考理由的再分析
1.学考未必加重学生学业负担
遵循多一种考试、多一种负担的逻辑,人们得出了学考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结论。但其实质更可能是学校、教师、学生从这种考试中获取的利益甚少,考试成了一种形式,即使学生不能通过考试也无大碍,这样的考试往往是一种浪费教师和学生宝贵时间的不合算的事情,也就沦为了一种额外的负担。今天,“升学率”仍是当前任何一所学校无法回避的评价指标,它是关系学校身家性命的“评判标准”[5]。学校为保障升学率,科目设置早已形成了“高考考什么,学校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模式,一些非考试科目的学科地位直线下降乃至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而学考是对学生文化课学习领域学科学习质量的监测,意在督促学校全面设置学科。从目前各省学考方案来看,学考科目大多涵盖所有学科,学生要顺利通过考试,学校必须开齐、开足所有学考科目。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不难理解人们得出学考是一种额外负担的结论。
此外,得出学考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结论还源于人们对普通高中性质定位的误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将普通高中定位于基础教育,这意味着高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大众性及终身性的特点,也即普通高中教育应该服务于所有学生,那么我们的高中教育为没有能够上大学的学生做了什么呢?今天,我们的高中教育基本围绕高考转,假设学考加重这部分人的学习负担的说法成立,学考将有助于他们素质的全面发展。那对于没有能够上大学的学生而言学考就绝不是一种负担,它将督促学校开齐、开足所有学考科目,将为他们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而从学考的发展方向而看,其成绩将很可能成为高职录取的直接依据。上海已采用此做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学考非但没有加重这部分学生的负担,反而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其实,对学生而言,多一种考试,而且可能是影响自己将来升学的考试,感觉有些负担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只要有竞争,就会有负担,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将其取消,而是怎样更好地发挥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等积极作用。
2.学考未必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
此次新课程改革将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视为其基本理念之一,将“过程和方法”作为其三维目标之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检测,将避免学生偏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成绩也将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即同等分数下,水平成绩高者将很可能被优先录取,这打破了“一分压死人”、“分数决定一切”的唯高考分数论。可以说,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本身就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贯彻。
人们说学考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其与学分管理相矛盾。诚然,它们之间有冲突的一面,如其统一性与学分的灵活性、其结果性评价与学分过程性评价之间的矛盾。但就此提出取消学考是缺乏理论依据的,它有一个先在的假设:即学分管理是合理的,是完美的,是完善的。但事实是学分制作为“舶来品”在中国目前也存在着严重的“水土不服”问题。况且冲突其实也是一种交往,是一种具有建设性的积极力量。
事实上,学考与学分管理有整合的一面。学分认定作为学分管理的核心环节,是课改得以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它希冀有力地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它希冀以学分管理的形式,改变以往应试教育中考试分数决定一切的弊病,以另一种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系统来激励不同学生的个性多元发展。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选修课程、活动课程乃至非高考的必修课程科目,在教育教学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地位,而学分认定过程中也存在学分互换,利用学分进行奖惩等认定过程中的随意现象。这与学分管理的初衷相去甚远,正如许多一线教师所言:学分管理形同虚设。而学考作为学生必修模块学习质量的终结性检测,是督促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检验学校模块教学质量,是检测学校学分认定和管理信度的重要途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分管理初衷的实现。
而两者在评价性质上的不一致也未必带来两者功能上的冲突。两者所检测范围是不一样的,学考的功能是鉴定学生文化课学习领域学科的学习质量,学分是考查学生学习量和学习过程的综合表现,两者正好可以实现功能上的互补,共同对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测,促进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
3.实效低――非学考这一考试形式本身固有的特点
从深层原因说,学考实效低源于其地位――高考装饰品地位的低下。这种地位又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其组织、实施层面的问题,带来了其成绩的不可信、不可用。
然而实效低并非学考本身所固有的特点,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或许不是取消它,而是对其进行改革,适度提升其地位,科学组织,严格考试纪律。从高中教育的目标来看,我们不仅要为高校培养合格的新生,还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其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利用学考来分担高考承载的对高中学生的评测等附加功能。若取消学考,学生的能力变成了应对考试的能力,丰富的知识和鲜活的世界将被肢解为一张张试卷[6]。这样,高中将出现有考试而无教育,有产品而无检测的局面。
三、改革:学考发展路径的理性选择
学业水平考试是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共同政策选择,实质上反映了高考改革的教育性理念。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教育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也要超越社会的发展,教育就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这种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而适应与超越之间的适度张力是教育和社会能否良性互动的基本因素。学考的实践困境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教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矛盾在实践中的体现。故此,对待学考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不应消极、简单地以取消来回避,而应该采取更加理性、积极的态度来思酌它的发展。
1.加强理论研究,理性认识学考
考试不仅是一种能力的测试和获得社会认可的工具,而且是一种人生的体验和教育,是个体人格历练,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形成良好的考试习惯和考试品质,不仅能够增进考试成功的可能性,而且将成为考生毕生发展的文化资本[7]。的确,考试不仅是一种对考生的评价,也应促进考生成长。学考也不例外,这就需要学考的管理者转变观念,兼顾考试的监控与激励功能,服务考生成长,激发考生自我管理效能,帮助考生养成良好的考试价值观。如此,才能不偏离素质考试的主导方向。此外,在肯定考试竞争的同时,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8]。这一考试千古难题同样需要学考来回答,这无疑对于学考的组织、实施特别是命题、组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另一方面说,任何以考试驱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企图,都必须考虑考试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9]。学考也不例外,今天,我们是否寄予了学考过多的期望而忽视了其可能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这样,当学考在实践中遭遇困境时我们往往消极应对,其实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可见,这种忽视容易使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其负面影响。
3.科学组织,提高学考信效度
从国际上看,在教育管理权持续下放的背景中,质量保证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国家承担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责任也正成为一种重要趋势[10]。我国的学考也可以看成是在此背景下国家承担的一种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责任。然而,目前这种责任有待进一步明确。
首先是统一界定基本问题及内容标准。学考虽是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的共同政策选择,但具体实施方案可谓五花八门,在此,笔者无意批评其多样化,但对一些基本性问题,笔者还是认为有必要统一。第一,统一界定学考的性质定位,从实施情况看,我国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定位并未统一,大多数省(市)属于标准参照考试,即考生成绩达到相应标准即可获得相应等级。但也有的省份学考性质兼具标准及常模参照性考试两种性质(如江苏)。其二,建立学考的标准,实现标准参照的真实意义。目前,我们基本是以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来设计学业水平考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各科课程标准中较少有理论基础方面的阐述,也难有对学科概念、原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作出具体阐述和规定[11]。这势必严重制约学考的内容改革。因为凡是高质量的考试,无一不是在考试的内容与标准方面做的非常周到和细致,并具有很好的操作性,考试的社会功能得以充分发挥[12]。
其次是提升考试机构的专业化程度或培育专业中介机构。考试的专业化程度本身就要求较高,要提高学考的质量,我们也必须提高教育考试机构的专业化水平,自觉地以教育测量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考试实践。然而,从我国目前大多数考试机构的现状来看,它们大多历史较短,短的只有几年的历史,长的也只有20年左右,很多是由于高考分省命题机制的建立而于2004年以后建立的。其从业人员中虽有一批硕士、博士或者高校和中学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然而这些人多为学科的专业人员,很少有人接受过教育和心理测量的专门学习或培训[4]。这必然会影响学考的科学组织及信度、效度。而有些省份学考的组织部门即原来的会考办,从人员组成看与原来的会考无多大变化,如此,我们便不难理解学考的诸多现实问题包括其信效度大打折扣等问题了。
从长远发展来看,我们还应注意借鉴别国经验,培育专业中介机构。从国际的经验看,教育质量监测是一项具有高度专业性的工作,偏重行政领导的政府机构很难操作[4]。很多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只在更高层面实施监管,教育质量监测等具体工作交由一些商业性组织、非盈利组织或政府机构中的公司化的实体等高度专业性的中介机构来承担。的确,考试科学化的发展是高度专业化的问题,学业水平考试的设计、开发、管理等专业问题交由专业的考试机构独立地操作,也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
最后是严肃考风、考纪,严格管理。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在“为使学业水平考试取得更好的效果,您认为最需要改革的环节是:……”这个题的回答中(见表2),有41.2%的教师及41.4%的学生选择了考试的组织与管理。在访谈中,也有不少教师提到:“在准备第一次考试时(即2010年1月底进行的学考),全校上至领导,下至学生着实认认真真地准备了一番,可结果……我们甚至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考风差的坏处不止于此,在访谈中,一位校长告诉我们:“学考考风差也影响到了我们的其他考试,影响了我们的学风。”正是这种过程的虚假性,导致了人们对学考结果的怀疑,并最终导致人们对学考的“忽视”、“轻视”乃至“反对”。可见,学考首先要保证其真实性,才能谈其实用性,才能谈其本真价值的实现。
3.适度增强学考使用价值
在改革中我们既要考虑到传统优势,又要紧跟时展的实际需要。传统教育的价值取向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在这种价值理念的关照下,考试评价是整个教学体制中的关键环节,制约着整个教学活动。而教育改革开始强调适应学生的个性和能力,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考试作为其重要环节,理应对此作出反应。增强学考的使用价值也正是考虑社会的这种现实需要,这是工具理性关照下的价值选择,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当下人们对于学考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既源自其效用性,即学考制度没有与当下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利益或前途结合起来,因而很难在实践中得到切实的执行。那么,如何增强其使用价值呢?
笔者以为,有必要将学考成绩与高考适度挂钩。何谓适度呢?笔者以为我们不宜采取硬挂钩的形式。从目前各实验省份的新高考方案看,硬挂钩主要有两种形式:将学考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计入高考总成绩(如海南),或以学考成绩为依据设定报考门槛(如江苏)。从改革设计者的角度而言,硬挂钩有一定的好处,在实践中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深究起来,第一种形式缺乏理论依据,第二种则有违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有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需要。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招生制度强调还高校一定的自。故此,我们认为学考成绩应提供给高校,至于何种等级才可以被录用,应由高校根据其招生及专业的需要自行决定,这将有利于高校对于偏才、怪才的选择,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到实处。
那到底怎样才算适度呢?学考与高考的关系中度链接较为适合,这样既可体现其在高考招生中的应有地位,又能保证其功能与作用的发挥。目前我们要解决的是在建设中的高校招生多元评价指标中,如何处理考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一技术难题。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决定了大多数考生都可以顺利通过,取得合格成绩。那么,对于学业合格的考生又该如何参考他们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呢?现有的方式大多因操作复杂而被高校弃用。在此,我们首先要解决等级设定及成绩通用问题[13],如等级设定方面可否设定多个等级并附加各等级典型学生学业能力描述。
参考文献
[1] 李永.我国高中会考的教育评价学反思.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
[2] 盛海萍.高中实施学分制的困惑与对策.教育科学研究,2008(12).
[3] 谢章莲.学分管理背景下高中生教育选择自由权的实现.教育学术月刊,2010(2).
[4]雷新勇.我国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问题及反思.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1).
[5] 马健生,臧洪菊.减负――高考改革的错误定位.教育科学研究,2008(2).
[6] 王泽来.30年来高考改革的成就、纷争与理想.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9(6).
[7] 乐国林,肖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管理的理念与功能.湖北招生考试,2009(12).
[8] 马香莲.对国外考试制度两种趋势的分析与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9] 王后雄.论教育考试的功能性缺陷与价值冲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10] 王少非.国家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责任:别国的经验.当代教育科学,2007(2).
[11] 雷新勇.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改革的思考.上海教育科研,2008(8).
2012年,我省公布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四大类选修课登上舞台;2014年,我省出台了“语数外必考”加“7选3选考”的新高考方案,使学校和学生的自进一步加强。在深化课改和新高考的形势下,“7选3”走班教学的管理以及必修课程选修化的研究将成为学校实现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现实:我们正在做什么
(一)对“7选3”走班教学的认识
1.对学生发展的认识
通过“7选3”走班,可以为学生打开选择的空间,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发展个性、走向自立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学会负责,学会规划人生。为孩子更好地提供自身所需的个性化教育,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在共同基础上获得差异化的发展。
2.对教师发展的认识
教师不能只是研究题海的教书匠,而应该是有个性、有特长的教育工作者。学生流动增加,迫使教师进一步关注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从而减少通过课外辅导来提高学生成绩的行为。同时,行政班淡化、班主任职责弱化、导师制和全员德育的施行,使得普通教师和学生的交往进一步加强。这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学业帮助,还包括素质培养和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培养。
3.对学校发展的认识
不同学生的个体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意味着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而且,“7选3”走班教学将带来一系列深层次的教育变革,如导师制、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堂模式,等等。这些不但能促进学校更好地依托本校特点加强针对性研究,而且将逐渐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办学模式的多样化,避免各学校同质化的竞争。
(二)“7选3”走班教学的意向调查
自从2014年9月我省新高考方案出台后,我校对全体高一新生进行了3次“高考选考学科选择意向”的预选,分别在11月底、12月底和期末市级统考后。每一次学生的选择都在变化(随着时间的推进,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和自身学习情况也会发生变化)。接着,根据高校出台专业报考所需科目后,我们会再进行预选。因为学生现在的选择主要以自己的学科特长为主,但高校列出专业报考所需科目后,学生的选择可能会有一次较大的变动。随着学生和家长对高考招生政策及自身学科水平兴趣有了更多了解后,学生对学科的选择还会更趋于理性。
几次预选结果显示,在“7选3”的35种组合中,学生每次的选择都涵盖了其中30种以上。学生选择的多样性,给学校课程设置提出了挑战,“新高考制度下,学校可能会取消行政班,年级概念也会淡化,学习某一科目可能有不同年级学生一起进行。那么,该如何应对呢?这就需要我们学校做好分类分层的走班教学。”
(三)“7选3”走班教学的课程架构
1.课程设计的多样化与选择性
我校将通过教师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目标,对原有的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为学生提供适合不同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课程,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学习兴趣和发展需求的课程。
2.课程设置的分层化与梯度性
我们学校的生源现状处于县属学校中下等,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着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有多层次性。所以,我们在课程设置时,既要考虑到选修课程的丰富多元,也会重视稳步推进必修课程的分层与分类教学,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和优质。
(四)“7选3”走班教学的经验储备和前期准备
自从2012年始,我校选修课走班就全面铺开了,并开始积极尝试英语、数学学科的必修课走班教学,两年来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且,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们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学校的2014级学校课程,并进一步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同时,我校职业生涯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性格、兴趣、能力等维度的专业心理测试,让每位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倾向,并通过开设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指导,让学生明晰自己的学习发展方向。我校还准备实行“7选3”分类分层走班教学,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思考:我们接下来应该怎样做
为了让我们的家长放心,让我们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让我们的学校在管理上更加顺畅,笔者查阅了美国和芬兰等国家关于必修课走班的大量资料。同时也对我校和其他兄弟学校选课走班的不足和经验做了整理,进而归纳出以下几点,希望对我们接下来的分类分层走班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7选3”走班教学的组织
教学班组建的原则是:学生自主选择、动态反馈调整。具体包括:1.增加教学班,减少班额。从小班化到更加小班化,使每位学生的每门学科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因材施教。2.让学生有选择课程的权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学习。3.让学生有选择教师的权利。学生能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教师,能促进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提高教学成绩。4.稳定教师队伍。走班教学后,教学班会增加,工作量尽可能平衡。倡导优秀教师多承担教学工作量,但要稳步推进。
教学班组建的程序包括:在高一下学期或高二上学期,学校通过行政会议反复讨论,再通过学生调查、家长调查、教师动员等多方面的前期准备,最终确定了“7选3”分类、分队和分层的总体思路。分类,即把“7选3”课程相同的学生归为一类,同一类学生再根据语数外的基础水平设置不同层次的行政班;分队,即首先将全年级选择该门课程的学生分成若干个队,同一个队同一门学科同时开课时,教学难度分为A层、B层、C层。A层为较高层次,B层为中档层次,C层为基础层次,学生按照单科发展水平选择进入不同层次、不同教师任教的教学班。根据学生的总体发展水平,考虑每门学科设置20%左右的A层次教学班级,40%左右的B层次教学班级,其余为C层次教学班级。由教研组初步提出每位教师A层、B层、C层任教班级数,学校进行审核调整,确定教学班教师的安排,并排好走班课表。必修课走班前,教务处公布各队各门学科任课教师名单、学生分队及单科分层的参考意见,并召开学生大会说明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允许学生换队及更换单科层次,然后在校园网选课系统中完成选课,再由教师进行微调,确定每个教学班级最终的学生名单。一个学期要进行一次全年级的教学班调整。个别学生在调整教学班级时,需本人申请、家长签字、年级组长和学科备课组长签字后才能更换。
(二)“7选3”走班教学的实施
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包括:为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对部分模块间的关联性内容进行调整、重组、合并、删减。如将必修与选修内容有机整合,调整教学顺序,将部分选修模块改成必修内容,将实践活动与理论教学结合。
教学方式的变化包括: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面向每一位学生,学校将减少教学班学生的人数,实现小班化教学。同时倡导有序、有趣、有效的课堂教学原则,反对一讲到底的“填鸭式”教学,鼓励教师采用案例研究、角色扮演、实践体验、团队合作、探究发现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评价的完善有:“7选3”走班制实施以后,我们对每个学生的教学评价将采用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并重的方式。终结性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达成结果进行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运行过程中,明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关于学生相对客观、全面的评价,实现评价与教学的一体化。同时,为每位学生建立自己的学分管理制度,如成长档案。
对教学难度的调控包括:因为A、B、C层次的区别主要是学生的单科发展层次,学生最终的教学定位也略有区别。在教学难度上,总体而言A层教学班主要面向学科特长突出、将来选择专业与该科目密切相关的学生,参照高考难度和竞赛难度进行学科的深化学习,以提高学生学科拔尖能力为课程设置目标;B层教学班主要面向课程基础较好、高考选考此门课程但不一定作为专业倾向的学生;C层主要面向课程基础相对较弱、高考选考此门课程但不作为专业倾向的学生。各备课组在教材处理、进度、教学内容、实施方式及作业布置上都会有相应的区分,并将增加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记载,探索评价方式的改革。
教学质量的监控有:运用网上阅卷系统和数据分析软件,跟踪每位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跟踪每位教师的教学质量。另外,我们还对学科基础课程实行定期分层测试制度,并将每次测试数据折合成标准分,采用增量评价制度。
(三)“7选3”走班教学的有效管理
1.教学班学生的管理制度
学校将实行全员德育与全员教学,实施导师制。每位导师最多带不超过10名学生,从高一一直带到高三毕业为止,从学习、生活、心理、人生规划等多方面关心学生。每位导师每周至少要和学生沟通半小时,全面了解受导学生的情况,并给出适当的建议与指导。学生日常管理则实行“三师一体”。“三师一体”就是行政班班主任、教学班任课教师和学生导师三者,是以服务学生为目的的相互融合和渗透的管理体制。它以行政班为基本管理单位,以教学班为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导师制作为补充和延伸,形成以行政班班主任日常管理为基础,以教学班教师实施教学管理为重点,以导师实施个性化教育为目的的管理系统,对学生实施立体的网络化教育,这就减少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另外,学校还将制订《学生作业管理办法》《课堂管理办法》《学分管理办法》《高中选修课程管理方案》等相关的制度来保障“7选3”走班教学的顺利进行。
2.教学班教师的评价制度
完善选课走班的教师评价机制是确保选课走班顺利实施、调动教师选课走班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我们对教师评价应注重评价教师的专业成长,体现内容的全面性、目标的发展性、方法的多样性、主体的多元化等原则。教师评价主要采用学生评教、量化教师师德及增量比较、量化教学成绩两种方式。学生评教、量化教师师德是指由学校专门成立的考评小组、年级组、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进行,然后再折算成分数,量化教师的师德。增量比较、量化教学成绩,是指通过教学班学生的学习增量来量化教师的教学成绩。其中,学习增量的具体公式=[教学后教学班的平均分(折算成标准分)―教学后年级的平均分(折算成标准分)]―[分班时教学班的平均分(折算成标准分)―分班时年级的平均分(折算成标准分)]。这一制度既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又顺应了“绩效”的深层含义。
(四)“7选3”走班教学实施需要应对的命题
1.“7选3”课程分层走班的基础是每门学科有几套科学、合理,与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相匹配的课程范本。这些对学校自身而言,开发和实施的难度还比较大,因为既要对接目前的分类高考,又要不对教学成绩产生负面影响。这将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如何建立一套能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价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制度,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3.“7选3”高考方案下,在学生自增强的同时,个别科目教师的相对均衡是我们即将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当地教育局对此也出台了相应的教师流动政策。笔者以为,只要我们社会、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所有的问题都会慢慢解决。
(五)对“7选3”走班教学中课程设置的愿景